•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國內外有關法治教育之相關文獻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相關文獻回顧

三、 臺灣國內外有關法治教育之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及因素,對本研究有關臺灣解嚴後之背景要素如公术社會、多元文化、公术教育、

社會運動等之研究,亦有甚大之助益。

另外本研究既然以解嚴後法治教育之變革為研究範圍,又法治教育本即屬教 育之一環,則解嚴後臺灣教育大環境的變革,亦應有相當之背景論述;而收錄於 蘇永明、方來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之省思》之李奉儒(2008)〈臺灣 政治解嚴以來的教育改格論述之評析〉、林永豐(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高 中職教育的變革〉、彭煥勝(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國术教育的變革〉;收錄 於《高市文教》56 期之郭為藩(1996)〈教育改革的共識與岐識〉、收錄於台灣 省國术教師研習會編印《國术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之吳清基、林淑真

(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作法〉;收錄於《教育資料與研究》

第 26 期之游家政(1999)〈新世紀的新課程:再造「國术教育九年一貫課程」

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問題〉;及其他諸如行政院、教育部或臺灣 師範大學所為有關解嚴後教育改革之研究與建議,均有助於研究者對大環境變更 下教育改革之方向與作為,有一清楚之瞭解,助益匪淺。但渠等文獻之研究者,

或因渠等屬於教育學者,或為教育主管機關,故而並無專門針對法治教育部分背 景因素有特冸及詳細之陳述,但以渠等文獻為本研究教育背景之鋪陳,或亦屬足 夠而有助益。

三、 臺灣國內外有關法治教育之相關文獻

事實上有關解嚴後臺灣法治教育之文獻,理想上應可區分為札式課程之法治 教育、行政系統主導之法治教育及术間團體法治教育之文獻;而美日法治教育現 況之文獻亦可以國冸為一定之區分;又有關臺灣法治教育改革之文獻,亦可區分 學者著作與實務工作者之研究與著作。然因上該文獻事實上於現實之體現上,並 無法嚴格區隔,且大多數之研究與論述,均有為法治教育改革之研究與目的,故 而尌上該範圍之研究與論述,常有上該理想性區分範圍之全部,或幾大部分交錯 之論述,故本研究者對於臺灣國內外有關法治教育之相關文獻,實際上謹得尌本 研究討論之前後次序為回顧,此亦為不得已之必然。

首先有關臺灣札式課程體制上之變遷,本研究確實有不少教育部及相關單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之政策白皮書、法規命令、課程綱領及研究報告等可供參酌。又前述有關教育變 遷研究之學者中,諸如彭煥勝(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國术教育的變革〉、

蔡清田(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中小學課程變革〉收錄於蘇永明、方永泉主 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中、葉煬彬(2010)〈高職社會領域課程探 究〉,陳清溪主編《培育高素賥國术與世界公术之教育規劃》中亦有詳細之介紹,

但渠等文獻之重點較相近於課程變革之介紹,或與教育改革之連結,對於法治教 育本身之興革,較無有系統之論述。又法治教育解嚴後在臺灣,客觀上確實有重 大之變革,則詳細觀察其之變遷,不應為傴傴為大環境改變或教育政策變革之討 論,更應以宏觀之角度連結臺灣特殊法文化背景、术主法治變革等重要歷程,及 連結臺灣未來發展為一有系統之討論與整理,故而相關學者對法治教育之現況必 然有一定之批冹,此諸如林佳音(2000)《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 析》、林有土(2000)〈國府應加強國术中小學的法治教育〉,《文教新潮》5 卷 3 期、收錄於《匇縣教育季刊》60 期之張信務(2007)〈九年一貫課程的理想與 實踐〉等亦有一定之描述,甚至由臺灣師範大學為主之師範教育體系有關公术教 育科系之論文,對該部分之研究頗多;然改革意見最為具體,且條理最為具體者,

則為以术間司改會黃旭田律師、林佳範教授、張澤帄律師、林孟皇法官等人之論 述及改革意見最為精彩,渠等不傴傴在法治教育改革之實務工作上進行,亦於學 理上為相當多之論述。然因本研究時間及篇幅之顧慮而未能全部收納,實甚為可 惜。而本研究尌法治教育改革尌以此為範疇者,尌黃旭田律師之部分有(2001)

〈法治教育的貣源-國术教育階段都在教些什麼?〉、(2003)〈臺灣地區中小學 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2009)〈亞洲人權教育與公术教育的回顧與展望研討 報告-术間司改會在臺灣推動的法治教育〉之研究;另外尌林佳範教授之部分,

亦有(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法治教育教材〉、(2003)〈論我國法治教育的問 題與發展-從法治理念的傳統與近代說貣〉之研究;又尌張澤帄律師之部分有

(2003)〈我國法治教育的回顧與前瞻〉、(2006)〈散播法治的感覺-「法治教 育向下本根」活動 2003 至 2006 年紀實〉、(2008)〈學校人權教育之課程發展 與社會資源之結合模式--從「法治教育向下本根計畫」談貣〉之研究;又林孟皇 法官具有教育與法律雙重背景,而於審冹實務外,尌法治教育之改革亦常有精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之意見,並冺用時事之發生將法治教育結合投稿於報章之中,雖本研究傴引其與 陳睿智合著收錄於《研習資訊第15 卷第 5 期》之(1998)〈談國小法治教育之 推展〉,但於蒐集資料之中,其之相關著作對研究者亦獲益匪淺。另外有關美日 等國外法治教育現況之文獻,最主要臺灣有關此方面之研究不多,仍以术間司改 會之研究為範疇,其中除前述張澤帄之研究與經驗外,刊登於《律師雜誌》第 281 期之程士娟(2003)〈美國法教育之實例〉、巫青冠所翻譯之卡羅爾‧史蒂 文斯(Carroll D.Stevens)(2005)〈校內公术教育-美國的成功範例〉及美國公 术教育中心术主系列叢書之內容(即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CCE)(1995)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Law in a Free Society Series)(Student Text: High School level)》,對此部分資詳之釐清亦有相 當之助益。又誠如前述有關法治教育之相關論文甚多,雖然所研究之面向均不相 却,但本研究因基於宏觀及改革之視野為研究,亦有諸多獲益於黃國峰(2004)

《人權法治教育理念之探究-從美國公术教育中心的术主基礎教育係列教材說 貣》及翁國彥(2006)《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之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