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視覺組織圖」對藝術課程設計「評量策略」之影響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視覺組織圖」對藝術課程設計「評量策略」之影響

一、調控「前測」與「性別」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

經調控「共變量(前測)」與「性別」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後,由 表 4-33 結果可知在「評量策略」面向,「組別(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後測 分數無顯著之差異(F =4.009,P = .053),「共變量(前測)」對後測分數有 顯著影響(F = 5.038,P = .031),而「性別」背景變項對於後測分數則無 顯著之差異(F =1.115,P = .298)。

表 4-33: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共變量(前測)」與「性別」變項共變數分析摘要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均方 F P值 Partial Eta Squared 共變量(前測) 1 54.377 5.038* .031 .126

性別 1 12.034 1.115 .298 .031 組別 1 43.276 4.009 .053 .103 誤差 35 10.794

*p<.05

註:「評量策略」面向共變數分析前,後測評分分數之常態性、獨立性及變異數同質性經 檢定皆符合共變數分析之假定,組內迴歸係數經檢定 P 值大於.05(F = 1.357,P = .252)

亦符合同質性假定。

檢視調控「共變量(前測)」與後測教案分數調整平均值如表 4-34,顯 示在「評量策略」面向,雖然實驗組後測教案平均分數(16.498)高於對 照組之後測教案分數(14.368),然而因組別後測分數 P 值並未達到顯著,

表示平均數差異值可能為機遇或抽樣誤差所造成,因此在調控「共變量(前 測)」之影響後,在藝術課程設計教案之「評量策略」面向,運用「視覺組 織圖」之師資生與「對照組」師資生之後測分數平均值沒有差異。

表 4-34: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共變量(前測)之後測教案分數調整平均值

組別 平均值 標準誤

95% 信賴區間

下限 上限

實驗組 16.498 .886 14.699 18.297

對照組 14.368 .923 12.493 16.242

二、調控「前測」與「教育程度」背景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 經調控「共變量(前測)」與「教育程度」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後,

由表 4-35 結果可知在「評量策略」面向,「組別(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後 測分數無顯著之差異(F =3.968,P = .054),「共變量(前測)」對後測分數 有顯著影響(F = 5.350,P = .027),而「教育程度」背景變項對於後測分 數則無顯著之差異(F =.015,P = .904)。

表 4-35: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前測」與「教育程度」變項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自由度 均方 F 顯著性 Partial Eta Squared 共變量(前測) 1 59.564 5.350* .027 .133

教育程度 1 .166 .015 .904 .000

組別 1 44.169 3.968 .054 .102 誤差 35 11.133

*p<.05

註:「評量策略」面向共變數分析前,後測評分分數之常態性、獨立性及變異數同質性經檢定 皆符合共變數分析之假定,組內迴歸係數經檢定P值大於.05(F = 1.385,P = .247)亦符合同質 性假定。

檢視調控「共變量(前測)」與後測教案分數調整平均值如表 4-36, 顯 示在「評量策略」面向,雖然實驗組後測教案平均分數(16.989)高於對

表示平均數差異值可能為機遇或抽樣誤差所造成,因此在調控「共變量(前 測)」之影響後,在藝術課程設計教案之「評量策略」面向,運用「視覺組 織圖」之「實驗組」師資生與「對照組」師資生後測分數平均值沒有差異。

表 4-36: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共變項(前測)之後測教案分數調整平均值

組別 平均值 標準誤

95% 信賴區間

下限 上限

實驗組 16.989 .861 15.241 18.736 對照組 14.837 .914 12.982 16.692

三、調控「前測」與「教學經歷」背景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 經調控「共變項(前測)」與「教學經歷」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後,

由表 4-37 結果可知在「評量策略」面向,「組別(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後 測分數無顯著之差異(F =3.895,P = .057),「共變量(前測)」對後測分數 無顯著影響(F = 3.814,P = .060),「教學經歷」背景變項對於後測分數則 無顯著之差異(F = .297,P = .878)。

表 4-37: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共變項(前測)」與「教學經歷」變項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均方 F P值 Partial Eta Squared 共變量(前測) 1 44.804 3.814 .060 .107

教學經歷 4 3.486 .297 .878 .036 組別 1 45.748 3.895 .057 .109 誤差 32 11.746

註:「評量策略」面向共變數分析前,後測評分分數之常態性、獨立性及變異數同質性經 檢定皆符合共變數分析之假定,組內迴歸係數經檢定 P 值大於.05(F =.1.717,P = .200)

亦符合同質性假定。

因共變量(前測)對後測分數無顯著影響,在「評量策略」面向直接

檢視後測教案分數平均值,實驗組後測教案平均分數(17.190)高於對照 組之後測教案分數(14.722),然而因組別後測分數 P 值並未達到顯著,表 示平均數差異值可能為機遇或抽樣誤差所造成,因此在藝術課程設計教案 之「評量策略」面向,運用「視覺組織圖」之「實驗組」師資生與「對照 組」師資生後測分數平均值沒有差異。

四、調控「前測」與「教案設計經歷」背景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析 經調控「共變項(前測)」與「教案設計經歷」變項之影響之共變數分 析後,由表 4-38 結果可知在「評量策略」面向,「組別(實驗組與對照組)」 之後測分數沒有顯著之差異(F =2.201,P = .165),「共變量(前測)」對後 測分數有顯著影響(F =4.907,P = .034),「教案設計經歷」背景變項對於 後測分數則無顯著之差異(F =.292,P = .914)。

表 4-38: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共變項(前測)」與「教案設計經歷」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

變異來源 自由度 均方 F 顯著性

Partial Eta Squared 共變量(前測) 1 58.932 4.907* .034 .137

教案設計經歷 5 3.504 .292 .914 .045 組別 1 24.265 2.021 .165 .061 誤差 31 12.009

*p<.05

註:「評量策略」面向共變數分析前,後測評分分數之常態性、獨立性及變異數同質性經 檢定皆符合共變數分析之假定,組內迴歸係數經檢定 P 值大於.05(F = .320,P = .974)

亦符合同質性假定。

因共變量(前測)對後測分數無顯著影響,在「評量策略」面向直接 檢視後測教案分數平均值,在表 4-39 指出實驗組後測教案平均分數(16.917)

高於對照組之後測教案分數(15.121),然而因組別後測分數 P 值並未達到 顯著,表示平均數差異值可能為機遇或抽樣誤差所造成,因而在「評量策 略」面向,運用「視覺組織圖」之「實驗組」師資生與「對照組」師資生 後測分數平均值沒有顯著差異。

表 4-39:評量策略面向調控「共變項(前測)」與「教案設計經歷」後測分數調 整平均值

組別 平均值 標準誤

95% 信賴區間

下限 上限

實驗組 16.917 .797 15.293 18.542

對照組 15.121 .902 13.281 16.961

五、「視覺組織圖」對藝術課程設計之「評量策略」影響之綜合討論 經調控師資生之「性別」、「教育程度」、「教學經歷」、「教案設計經歷」

等背景變項後,發現「有運用視覺組織圖」之師資生在課程設計的「評量 策略」構面分數與「無運用視覺組織圖」之師資生沒有顯著差異。

進一步以成對樣本t檢定比較「有運用視覺組織圖」之師資生與「無運 用視覺組織圖」之師資生教案「評量策略」面向之前後測分數變化。表4-40 結果顯示「有運用視覺組織圖師資生」課程設計的「評量策略」前測平均 值為10.428,後測平均值為17.190。

表 4-40:實驗組前後測成對樣本檢定摘要表 成對差異

t 自由度 P值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平均值

評分前測_面向5總 - 評分後測_面向5總

-6.76190 4.63578 1.01161 -6.684 20 .000

表 4-41 結果顯示「無運用視覺組織圖師資生」課程設計的「評量策略」

前測平均值為 9.500,後測平均值為 14.722。

表 4-41:對照組前後測成對樣本檢定 成對差異

t 自由度 P值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平均值

評分前測_面向5總 - 評分後測_面向5 總

-5.22222 3.31761 .78197 -6.678 17 .000

圖4-1指出在教學實施的影響下,無論師資生是否在課程設計中運用視 覺組織圖,在「評量策略」面向分數皆有成長,但是透過組別共變數分析 比較結果兩組分數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因而視覺組織圖變項無法帶給實驗 組更顯著分數增加之效果。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前測 後測

實驗組 對照組

依此檢視透過「有運用視覺組織圖」與「無運用視覺組織圖」之高分 組與低分組師資生之課程設計內容。因師資生課程設計之評量為多元評量 策略,並無固定之評量方式,因此只要能夠對應學習目標,多數課程設計 皆描述大概之評量策略,而少見細緻探討細節操作方式或評量規準

(rubric)等。因而透過課程設計教案呈現評量策略之分數高低,關鍵除 在於評量策略呈現是否對應學習表現外,更重要的是呈現細緻度。因此,

研究者認為沒有差異的原因除了視覺組織圖確實無顯著之成效外,亦有可 能因為師資生乃以書面呈現評量方式,無法就組別評量策略的細緻差異進 一步評分,或是評量之差異必須由更細緻之操作才能觀察。

圖 4-8:對照組師資生 C-39 課程設計概念圖

然而因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有運用視覺組織圖」之師資生與「無運 用視覺組織圖」之師資生之「評量策略」分數沒有顯著的差別,因此視覺 組織圖對於評量策略無顯著之影響。

第六節 師資生對於運用「視覺組織圖」之課程實施方式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