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結合服務學習的學習成效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課程結合服務學習的學習成效

服務學習強調服務與學習的目標同等重要,讓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期望和 目標皆能達成(Sigmon, 1996),因此,服務學習不僅重視服務的參與,同時也 注重服務過程中所獲得的學習。本節探討課程結合服務學習的學習成效,瞭解 學生在服務過程中經驗了什麼,以及可能帶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與發展,進而 建構出可信的論證;而藉由相關研究,則有益於研究者瞭解影響學生學習歷程 的重要因素。由於服務學習可能有助於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因此,本 節介紹服務學習的功能及學習成效。

壹、服務學習的功能

教育部(2007)指出服務學習是一種全人教育的方式,其功能幾乎涵蓋個 人與社會所有層面,如增進學生的學業智能、批判思考能力及自我概念等,學 校氣氛與學校和社區的關係也可以透過服務學習獲得改善。

就學生方面而言:服務學習可促進人際關係的成長,增加參與和學習動機,

而且在課堂上會積極地提問,課業成績也會有明顯的改善。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明顯加強,運用所學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因保留真實服務學習情境,而獲得 較佳的能力發展。

就學校方面而言: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的經驗,除了有助於學生的個人發展 外,還可以促進學術的發展。服務學習帶來師生關係的改變,在服務學習中,

教師成為一個指導者、促進者,而同學則成為主動學習的夥伴,而非只是被動 的知識接受者,師生彼此互動更多,塑造出一個積極成長的學習環境。

就社會方面而言:學生藉由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增加與社會接觸的機會,

可藉由發掘、了解與解決社會問題,發現生活的意義,並進而成為有責任感的 社會公民。其服務學習在「施」與「受」之間,形成互惠的關係,可建立一個

學習型社區(教育部,2007)。沈六(1999)指出學生經由服務過程可以體驗到 貧窮(poverty)、健康(health)、和社會(society),同時也學習憐憫(compassion)

和公民責任(civic responsibility)使學校成為活躍的、刺激的地方;而課程

(curriculum)和服務經驗使學生產生更大的意義和愉悅,沈六(1999)指出服 務功能如下:

(一)獲得自我滿足:當要求學生作一些重要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把它當 作是一回事認真去做;當學生圓滿完成事情時,他們就會獲得自我 滿足(self-satisfaction),並且穫得他人的尊重。此種經驗轉化以自 己的眼光觀看自己,也學會以他人的眼光來觀看自己。

(二)成為執行者:社區服務不是為學生做事,而是由學生自己做事。藉 著服務,學生成為計劃者、執行者和領導者,變成有價值、有能力 的資源。

(三)獲得合作的經驗:服務學習的活動範圍不限於任何群體,所有的學 生都能提供服務。在教室裡學生常常是個別被評價,但在服務時經 常是一種合作的經驗,參與者學習一起工作,接受每個人所提供的 貢獻。

(四)學習社會的另一面:將學生很少接觸社會的另一面呈現給學生,例 如養老院的長者、收容所無家可歸者或身心障礙人士,引導學生體 察這些人的困境,發展尊重及能承擔困難的勇氣,而不再以刻板印 象(stereotypes)觀看他人。

(五)促進學校改革:Reeder(1991)指出服務學習可能是促進學校改革 的鑰匙,尤其它能協助我們改變學校的結構,認為那是任何改革所 做的努力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配合其他有關學校教育的改革,

如重組學校結構、學校管理、教師權利、合作學習、分擔決定等,

事實上服務學習可能是協助改變教育的催化劑。

黃玉(2002)依據美國推展服務學習的經驗與實證研究結果作成結論,認 為服務學習的功能可從對學生、學校及社會(社區)三方面:

(一)就學生方面:服務學習可促進其社會與公民責任、政治功效、服務 技能、自尊及人際能力發展、在真實生活情境的學習能力、反思學 習能力與批判思考能力。

(二)就學校方面:服務學習可帶來師生關係的改變,使學生成為主動的 學習夥伴,而非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師生之間互動更多,學校 氣氛成為更開放、積極、成長與關懷的學習環境,學校也從社區得 到不少資源與支持。

(三)從社會(社區)方面:學生提供直接服務帶給社區實質的幫助與問 題解決,也帶給社區(機構)新的思考,再者,因為參與帶給學生 正向的成長經驗,會促使他們繼續投入社會服務,成長後積極參與 社會及國家事務。

綜上所述,實施課程結合服務學習對學校方面,可以促進學術的發展,師 生彼此互動而塑造出積極成長的學習環境。就社會方面,可藉由了解社會問題,

進而培育具責任感的社會公民。而學生在參與服務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與社會 接觸的機會,在施與受之間,其各項學習成效是否獲得發展,是為本研究重要 探討之問題。因此,本研究引用 Chickering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作為探討學習 成效之理論基礎。

貳、心理社會發展之學習成效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著眼於個人生命過程中,心理社會發展的時機與有助發 展的條件,對服務學習而言,透過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可了解並促進大學生在大 學時期的成長變化(徐明、林至善,2008),故本研究引用此理論作為研究學習 成效之理論基礎。

Chickering(引自 Evans, Forney, Guido-Dibrito, 1998)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 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為研究大學時期學生發展的理論,並參 照 Erikson 自我認定及親密關係發展的主張,及 Sanford 挑戰與支持的並重概 念,與 Linda Reisser 共同修訂提出了心理社會發展的七向度架構:發展能力

(developing competence)、情緒管理(managing emotions)、自主到互賴的發展

(moving through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成熟人際關係的發展

(development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自我認同的建立(establishing identity)、目標的發展(developing purpose)、整合的發展(developing integrity)。

本研究探討經服務學習課程實施後,對學生之心理社會發展向度中,針對能力 發展、情緒管理、發展獨立性以及建立自我認同等四個發展能力向度內涵與課 程實施歷程,反映出學生成效及影響。

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並針對實際服務活動中所見所為,進行思考與 討論,最後以結構化的反思及慶賀活動,反映出其學習發展影響,而心理社會 發展理論,有助於了解學生在服務學習課程中的成長與改變。黃玉(2008)指 出與服務學習課程相關面向理論說明如下:

一、能力發展(developing competence)

Chickering 和 Reisser(1993)認為能力包含學科知識能力、批判邏輯思考 能力、透過活動自我操作能力、人際溝通、合作等能力。當學生愈來愈相信自 己有這些能力,並能整合這些技巧,經常有信心地去應用,學生的能力感就會 發展出來。「能力感」是指有信心處理事務並且能成功地達成目標。

二、情緒管理(managing emotions)

情緒管理包含二種層面的管理,一種是情緒知覺,知道並接受自己正面及 負面的情緒,瞭解導致情緒的原因以及影響,進而處理情緒;另一種是情緒的 表達,適當的表達以及控制情緒,以好的技巧將情緒導向有建設性的正向行為。

同時,學生學習嘗試些新的表達或控制情緒方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Chickering

(1969)最初的理論著重於攻擊和性慾望,最近的研究則包含較大的情緒範圍,

包括:焦慮、失望、生氣、害羞、罪惡感,以及更正面的情緒。例如:關懷、

樂觀和鼓舞。

三、發展獨立性(moving through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

發展獨立性包含三個層次的發展,第一個層次為學習在情緒上不需要他人 的肯定與讚賞。進而發展第二個層次為有自己的見解與目標,並具備自我解決 問題的能力。第三個層次為體認互賴的重要性,對他人尊重、貢獻與回饋。此 面向將產生情感上的獨立,亦即不再向他人強力持續強索依賴、再保證、或贊 同。學生同時也發展自我引導、問題解決能力。最終,他們會認識、接受互賴 的重要性,意識與他人的連結,Chickering 的修正理論強調互賴的重要性。

四、建立自我認同(establishing identity)

建立自我認同包含對文化與歷史的認同、瞭解自我角色定位並感到滿足,

除此之外,能藉由他人的評價更了解自己並建立自信心。Chickering指出隨著經 驗的累積及前面各向度的發展,學生逐漸開始想確認他自己是誰? 包括對自己 身體、外貌的認同;社會文化遺產;清楚的自我概念並能對於自己的角色與生 活方式感到愉悅;從重要的他人的回饋過程中,清楚的了解自己;進一步自我 接納建立自尊心;達到人格穩定與整合。這個向度的發展是統整先前所指每一 個向度而建立的過程。承認差異性之存在,繼之寬容,甚至於欣賞接納。

綜上所言,學科知識、批判邏輯思考、人際溝通等能力,當學生經常且有 信心地去應用,能力感得以發展;適當的情緒表達以及控制,將有技巧的把情 緒導向建設性的正向行為;學生在發展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時,也能藉由他人的 評價更了解自己,並且建立自信心。以上透過課程實施歷程,反映出學生學習 的成效及影響。

叁、服務學習課程之相關研究

孫台鼎、胡憶蓓(2005)以靜宜大學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服務學 習課程中,學生過去有無服務學習服務經驗,對其在「公民責任」、「利他助人 行為」、「自我概念與成長」、「人際關係與溝通」與「多元價值」五個向度上是 否有所差異,結果發現,均有顯著差異,且有服務學習服務經驗者之平均數高 於無服務學習服務經驗者。陳盈方(2007)探討靜宜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對其 職能的影響。其研究結果顯示:個人背景變項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靜宜

孫台鼎、胡憶蓓(2005)以靜宜大學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服務學 習課程中,學生過去有無服務學習服務經驗,對其在「公民責任」、「利他助人 行為」、「自我概念與成長」、「人際關係與溝通」與「多元價值」五個向度上是 否有所差異,結果發現,均有顯著差異,且有服務學習服務經驗者之平均數高 於無服務學習服務經驗者。陳盈方(2007)探討靜宜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對其 職能的影響。其研究結果顯示:個人背景變項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