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6 調節變項分析

本研究為暸解科技接受行為模式中,調節變項對於構念間因果關係的調節作 用,故針對本研究之三個研究模式中,曾經納入探討的調節變項進行分析。以「經 驗」此一調節變項來說,在 TAM、C-TAM-TPB 以及 UTAUT 模式都曾被納入探 討過其調節作用。以「性別」調節變項來說,曾在 TAM 以及 UTAUT 模式中被

「預期付出→行為意向」、「社會影響→行為意向」以及「便利性→使用行為」等 八條路徑關係進行調節分析。分析結果如下表 4.37 所示。

從分析結果來看,對於經驗的調節作用中,只有 C-TAM-TPB 模式中「主觀 規範→行為意向」以及 UTAUT 模式中「便利性→使用行為」是有顯著調節作用 存在,其中「主觀規範→行為意向」調節作用為正的顯著,而「便利性→使用行 為」調節作用則為負的顯著,表示當使用經驗越多,則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向影響 關係越強,而便利性對於使用行為的影響關係越弱。其餘六條路徑則未受到經驗 的調節影響。

表 4.37 「經驗」調節影響結果

模式 路徑關係 調節作用之

標準化路徑係數 t 值 TAM 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 -0.072 -1.636

知覺有用性→行為意向 0.018 0.6279 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向 0.042 1.3815 主觀規範→行為意向 0.061* 1.7951 C-TAM-TPB

態度→行為意向 0.012 0.419

預期付出→行為意向 -0.017 -0.382

社會影響→行為意向 0.015 0.435

UTAUT

便利性→使用行為 -0.135* -2.480 註:***表示 t 檢定顯著水準 p<0.001;

**表示 t 檢定顯著水準 p<0.01;

*表示 t 檢定顯著水準 p<0.1。

調 節 變 項 之 分 析 結 果 可 利 用 迴 歸 線 的 斜 率 改 變 情 形 加 以 驗 證 。 將 C-TAM-TPB 模式中的使用行為及主觀規範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予以加 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依照使用經驗的不同分成四個部 份,可依序得到以下四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4 所示。

使用經驗為 1:F6 1.4350.568F3 使用經驗為 2:F6 0.6200.667F3 使用經驗為 3:F6 2.4110.576F3 使用經驗為 4:F6 0.4370.707F3

0 2 4 6 8 10 12

0 2 4 6 8 10 12 14

主觀規範 行為意向

使用經驗:1 使用經驗:2 使用經驗:3 使用經驗:4

圖 4.4 使用經驗對「主觀規範-行為意向」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主觀規範(F )對於行為意向(3 F )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用經6 驗較多時(使用經驗為 4),主觀規範對於行為意向的係數最大。當使用經驗較少 時,主觀規範對於行為意向的係數則較小。從迴歸線分析圖亦可看出,當使用經 驗較多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大,當使用經驗較少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小。表示主 觀規範對於行為意向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經驗之調節,且當使用經驗較多 時,其影響作用較明顯。

將 UTAUT 模式中的使用行為及便利性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予以加 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並依照使用經驗的不同分成四個部 份,可依序得到以下四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5 所示。

使用經驗為 1:V22 2.740.07F4 使用經驗為 2:V22 2.940.043F4 使用經驗為 3:V22 2.790.05F4 使用經驗為 4:V22 2.740.05F4

2.6 2.8 3 3.2 3.4 3.6 3.8 4

0 2 4 6 8 10 12 14

便利性 使用行為

使用經驗:1 使用經驗:2 使用經驗:3 使用經驗:4

圖 4.5 使用經驗對「便利性-使用行為」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便利性(F )對於使用行為(4 V )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用經驗22 較少時(使用經驗為 1),便利性對於使用行為的係數較大。當使用經驗增加時,

便利性對於使用行為的係數則較小。從迴歸線分析圖亦可看出,當使用經驗較少 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大,當使用經驗較多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小。表示便利性對 於使用行為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經驗之調節,且當使用經驗較少時,其影響 作用較明顯。

2. 性別

在性別之調節作用方面,本研究共針對 TAM 模式中的「知覺有用性→使用 態度傾向」以及「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UTAUT 模式中的「預期績效→

行為意向」、「預期付出→行為意向」以及「社會影響→行為意向」等五條路徑關 係進行調節分析。分析結果如下表 4.38 所示。

從分析結果來看,對於性別的調節作用中,TAM 模式的「知覺有用性→使 用態度傾向」以及「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等兩條路徑中,性別具有顯著 調節作用存在。另外在 UTAUT 模式的「預期績效→行為意向」、「預期付出→行 為意向」以及「社會影響→行為意向」等三條路徑中,性別具有顯著調節作用存 在,但因為性別此一類別變數在分析中是以 dummy 變數之型式存在,設定男性 為 1,女性為 0,因此調節作用對於男性或女性較強需藉由迴歸線之斜率加以判 斷。

表 4.38 「性別」調節影響結果

模式 路徑關係 調節作用之

標準化路徑係數 t 值 知覺有用性→使用態度傾向 0.068* 2.387 TAM 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 0.073** 2.841 預期績效→行為意向 0.071* 2.491 預期付出→行為意向 0.072** 2.758 UTAUT

社會影響→行為意向 0.076** 2.799 將 TAM 模式中的知覺有用性對使用態度傾向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 予以加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並依照性別之不同進行分 析,可得到以下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6 所示。

男性:F5 5.0970.418F1 女性:F5 2.6860.556F1

2 4 6 8 10 12

0 2 4 6 8 10 12 14 16

知覺有用性

使用態度傾向 男性

女性

圖 4.6 性別對「知覺有用性-使用態度傾向」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知覺有用性(F )對使用態度傾向(1 F )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5 用者為女性時,知覺有用性對於使用態度傾向的係數較大。當使用者為男性時,

知覺有用性對於使用態度傾向的係數則較小。從迴歸線分析圖亦可看出,當使用 者為女性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大,當使用者為男性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小。表示 知覺有用性對於使用態度傾向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者性別之調節,且當使用 者為女性時,其影響作用較明顯。

將 TAM 模式中的知覺易用性對使用態度傾向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 予以加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並依照性別之不同進行分 析,可得到以下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7 所示。

男性:F5 3.6130.663F2 女性:F5 1.9580.728F2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16

知覺易用性

使用態度傾向 男性

女性

圖 4.7 性別對「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知覺易用性(F )對於使用態度傾向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用2 者為女性時,知覺易用性對於使用態度傾向的係數較大。當使用者為男性時,知 覺易用性對於使用態度傾向的係數則較小。從迴歸線分析圖亦可看出,當使用者 為女性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大,當使用者為男性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小。表示知 覺易用性對於使用態度傾向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者性別之調節,且當使用者 為女性時,其影響作用較明顯。

將 UTAUT 模式中的預期績效對行為意向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予以 加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並依照性別之不同進行分析,可 得到以下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8 所示。

男性:F6 2.5950.590F1 女性:F6 2.1540.593F1

0 2 4 6 8 10 12

0 2 4 6 8 10 12 14 16

預期績效

行為意向 男性

女性

圖 4.8 性別對「預期績效-行為意向」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預期績效(F )對行為意向(1 F )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用者為6 女性時,預期績效對於行為意向的係數稍大。當使用者為男性時,預期績效對於 行為意向的係數則較略小。在迴歸線分析圖中,因為此關係之調節作用較微弱,

因此在迴歸線圖中斜率的差異較不明顯。但從 SEM 的調節變項分析以及迴歸式 之係數來看,預期績效對於行為意向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者性別之調節,且 當使用者為女性時,其影響作用較明顯。

將 UTAUT 模式中的預期付出對行為意向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予以 加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並依照性別之不同進行分析,可 得到以下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9 所示。

男性:F6 1.7260.823F2 女性:F6 1.0600.806F2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16

預期付出

行為意向 男性

女性

圖 4.9 性別對「預期付出-行為意向」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預期付出(F )對行為意向(2 F )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用者為6 男性時,預期付出對於行為意向的係數較大。當使用者為女性時,預期付出對於 行為意向的係數則較小。在迴歸線分析圖中亦可看出,當使用者為男性時,迴歸 線之斜率較大,當使用者為女性時,迴歸線之斜率較小。表示預期付出對於行為 意向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者性別之調節,且當使用者為男性時,其影響作用 較明顯。

將 UTAUT 模式中的社會影響對行為意向的衡量問項資料抽取出來,並予以 加總之後得到的各構念代表分數進行迴歸分析,並依照性別之不同進行分析,可 得到以下之迴歸式,迴歸線分析結果如下圖 4.10 所示。

男性:F6 1.9180.618F3 女性:F6 0.8030.644F3

0 2 4 6 8 10 12

0 2 4 6 8 10 12 14 16

社會影響

行為意向 男性

女性

圖 4.10 性別對「社會影響-行為意向」調節作用迴歸分析圖

從社會影響(F )對行為意向(3 F )的迴歸式之係數結果可以看出,當使用者為6 女性時,社會影響對於行為意向的係數較大。當使用者為男性時,社會影響對於 行為意向的係數則較小。在迴歸線分析圖中,因為此關係之調節作用較弱,因此 在迴歸線圖中斜率的差異較不明顯。但從 SEM 的調節變項分析以及迴歸式之係 數來看,社會影響對於行為意向之影響關係確實受到使用者性別之調節,且當使 用者為女性時,其影響作用較明顯。

綜合以上對於性別的調節作用分析,對於 TAM 模式的「知覺有用性→使用 態度傾向」以及「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以及 UTAUT 模式的「預期績 效→行為意向」、「預期付出→行為意向」以及「社會影響→行為意向」等五條路 徑中,性別皆具有顯著調節作用存在。除了 UTAUT 模式中「預期付出→行為意 向」的影響關係是以男性使用者較強之外,其餘路徑關係皆以女性的影響較強。

綜合以上對於性別的調節作用分析,對於 TAM 模式的「知覺有用性→使用 態度傾向」以及「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傾向」,以及 UTAUT 模式的「預期績 效→行為意向」、「預期付出→行為意向」以及「社會影響→行為意向」等五條路 徑中,性別皆具有顯著調節作用存在。除了 UTAUT 模式中「預期付出→行為意 向」的影響關係是以男性使用者較強之外,其餘路徑關係皆以女性的影響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