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科技接受行為理論

2.2.8 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是由 Bandura(1986)所提出,其結 合了行為主義(Behaviorism)與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的概念,是一個被廣為接 受且已經過相當多實證研究的個人行為模式(Compeau & Higgins, 1995a),迄今已 廣泛應用於醫療、決策管理、人力資源、電腦技能訓練及教育等領域上,主要用 來反應個人行為的認知層面。

社會認知理論主張環境因素、個人因素(如動機及態度)及行為因素將會影響 個人行為(Bandura, 1986),換言之,社會認知理論認為行為是由個人與環境的交 互作用所產生,而不是由其中任何一個構念來決定,透過這三個構念的交互影 響,將會使得個人的行為受到不同情境所影響,而個人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其周遭 之環境與本身的情緒及特質。因此,環境、個人及行為因素三者不斷持續地相互 影響將可說明個人行為,即 Bandura 所謂之三角互動(Triadic Reciprocality),如 圖 2.10 所示。

圖 2.10 社會認知理論架構圖

在此互相影響的模式中,行為、認知和其他有關人及環境等的因素,將會雙 向的彼此影響,外在環境及內在意向將控制行為的發展。此相互影響的力量並不 是表示不同方向的力量具有相同的影響力,也並不是表示這兩個方向的影響作用 將會同時發生。但要產生這些相互間的影響作用必須要花費時間,也因為此雙向 互相影響的關係,所以人在這個社會環境之中,同時扮演了產品及生產者兩個角 色(Bandura, 1986)。

社會認知理論指出對於動機及行為表現間的自律行為是很多不同自律機制 所結合而成的。其中最關鍵之自律機制便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所謂的自我 效能指的是個人判斷自己達成某特定工作之能力(Bandura, 1986),亦即其所聚集

個人因素 Personal Factor

行為 Behavior

環境因素 Environment Factor

的信念。自我效能的觀念考量到個人對於動機實現的能力、認知的資源、及對活 動過程中所需事件的運用控制能力,這與擁有某項能力及是否能夠好好的運用這 項能力的觀念是不同的,要將某項能力運用在困難的工作環境中,除了需要好好 的運用技能及資源外,自信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具有相同能力的個體其自信程 度並不一定相同,不同個體有可能表現地過多、適當或過少,這也是因為個人常 會因為對於自我效能的程度不同,而增加或削減他們的動機及對於解決問題時的 努力。

自我效能可以藉由以下三維結構決定(Compeau & Higgins, 1995b; Bandura, 1977):

1. 大小(Magnitude):指的是一個人相信他可以達成的工作困難程度,如果 一個人有較強的自我效能,他會相信自己可以達成困難的工作,相反地,

如果沒有很強的自我效能,則他會覺得自己只能執行一些簡單的工作。

2. 強度(Strength):指個人評斷其是否能從事某一特定工作的堅信程度,如 果一個人對於它自己的自我效能覺得很弱的話,則他在執行工作上越容 易遭受困難,而且會更加看不起自己的能力。相反地,如果一個人覺得 自己的自我效能很強的話,則他在遇到困難時,就不覺得那是一個問題,

而且不會覺得他的自我效能降低,他反而更能夠去克服困難。

3. 概化能力(Generalizability):指個人的自我效能,是否也能適用於不同的 任務情況,概化程度高的個體,對於不同的工作可能都具有相似的信心 程度,概化程度較低者,則面對不同的任務,會產生不同的自我效能。

由於自我效能是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構念之一,因此一直受到許多學者的重 視,許多的研究都在探討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及自我效能對於個體完成任務時 的影響。有關自我效能概念性架構的發展,主要是源自於 Bandura(1986)對於自 我效能的探討,也就是將自我效能之形成原因歸類分為過去的績效、行為模仿 (Behavior Modeling)、口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生理激勵(Physiological Arousal) 等四種。而 Gist & Mitchell(1992)在回顧自我效能的相關文獻後,整理出了一個 不同於 Bandura(1986)之概念性架構,將自我效能之形成原因進一步歸類為任務 需求分析、經驗歸因分析以及個人或情境之資源限制三種。

在資訊科技接受行為之研究方面,Compeau & Higgins(1995b)根據 Bandura (1986)之社會認知理論之觀念,引進電腦自我效能、情感(Affect)、焦慮(Anxiety)、

結果預期—績效以及結果預期—個人等五個變數,作為使用者對電腦使用行為之 解釋變數,並使用他人鼓勵(Encourage by Others)、他人使用(Others’Use)與支持 (Support)等三個環境因素作為電腦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之前導因素。研究結果顯 示出電腦自我效能、情感、焦慮、結果預期—績效以及結果預期—個人等五個變 數對使用者之電腦使用行為有顯著之影響能力,且電腦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績

效對環境因素與使用行為間之關係有顯著之中介效果。

在 Compeau & Higgins(1995b)的研究中,對五個影響使用者對電腦使用行為 之解釋變數之定義如下:

1. 電腦自我效能:指個人認為可以利用電腦工作或執行特定任務的能力。

2. 結果預期—績效:個人知覺使用電腦可帶來的工作上相關的效率或效能 之提升。

3. 結果預期—個人:個人知覺使用電腦可帶來的個人形象、地位之提升或 是在組織中之職務、薪水之提升。

4. 情感:使用者可從使用電腦過程中得到樂趣或是享受(Enjoyment)之程度。

5. 焦慮:使用者在使用電腦過程中感受到之焦慮或是憂慮(Apprehension)之 程度。

Compeau et al.(1999)引用 Compeau & Higgins(1995b)所提出之模式,並針對 中對使用者使用電腦行為有直接影響之部分變數再度進行實證分析(如圖 2.11 所 示),研究結果除了顯示出焦慮對使用者使用電腦行為無顯著之影響能力外,其 餘所得之研究結論皆與 Compeau & Higgins(1995b)相同。

Igbaria & Iivari(1995)針對電腦自我效能與焦慮對電腦使用行為之關係進行 探討,研究結果顯示出電腦自我效能對電腦使用行為有顯著之直接影響能力,而 焦慮對電腦使用行為雖沒有顯著之直接效果但確有顯著之總效果。

其他在資訊管理領域中之應用,多是針對電腦自我效能對資訊科技接受行為 相關影響變數之影響進行探討,如:Compeau & Higgins(1995a)探討電腦自我效 能、結果預期、行為模仿對訓練績效之影響,Gist et al.(1989)探討電腦自我效能 對訓練績效之影響,Venkatesh & Davis(1996)與 Venkatesh(2000)探討電腦自我效 能對知覺易用性之影響等…。但鮮少有研究針對電腦自我效能或是其他由社會認 知理論所衍生出之變數對科技接受行為或是行為意向間之直接關係進行相關之 探討(Agarwal, 2000)。

圖 2.11 科技接受之社會認知理論應用模式 2.2.9 科技接受與使用統一理論

針對使用者對科技接受行為之研究領域中,產生了很多起源於資訊系統、心 理學與社會學之理論模式,常令研究者面臨了研究模式挑選與構建上之困難,也 迫使研究者不得不從這些模式中挑出數個構念來組成新的模式或是選擇一個較 受擁護之模式來進行相關之研究,進而被迫捨棄許多其他模式所帶來的貢獻,因 此,Venkatesh et al.(2003)發展出一個整合性之理論-科技接受與使用統一理論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以幫助在這個領域 中之未來研究,能夠以這個整合模式為基礎,找出更多影響使用者行為意向之構 念,更進一步的提高模式之解釋能力與對使用者行為之理解。

Venkatesh et al.(2003)首先針對他們認為在使用者對科技接受行為之研究領 域中,最重要之八個理論模式(包括曾被加入且驗證過之相關調節變項),進行比 較性之實證研究,並在實證研究過後,提出以下之結論:

1. 各模式對使用行為意向之解釋能力在 17% ~ 42%之間。

2. 在每個模式中,都至少有一個構念是在每個時間點皆有顯著影響的,而 那個變數通常也都具有最強之影響能力。這些變數包括:

(1) 行為態度(TRA and TPB)

(2) 知覺有用性(TAM/TAM2 and C-TAM-TPB) (3) 外在動機(MM)

(4) 工作適合度(MPCU) (5) 相對利益(IDT) (6) 結果預期(SCT)

3. 某些構念會隨著經驗之增加,而失去其影響力之顯著性,包括:

(1) 知覺行為控制(TPB and C-TAM-TPB) (2) 知覺易用性(TAM/TAM2)

(3) 複雜度(MPCU) (4) 易用性(IDT) (5) 自我效能(SCT) (6) 焦慮(SCT)

4. 自願性之設定,的確會影響社會影響之相關變數,以下變數僅在非自願 之設定下顯著:

(1) 主觀規範(TPB、C-TAM-TPB and TAM2) (2) 社會因素(MPCU)

(3) 形象(IDT)

Venkatesh et al.(2003)在整理完八個主要理論模式並進行完比較性之實證研 究後,歸納整理出 4 個影響使用者行為意向與使用行為之主要構念,這四個主要 構念分別是:預期績效(Performance Expectancy)、預期付出(Effort Expectancy)、

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以及便利性(Facilitating Conditions)。而這 4 個主要之構 念乃是由 Venkatesh et al.(2003)從他們認為的八個最重要之科技接受行為相關理 論模式中之相關構念整合而來,因此其中每一個主要構念皆包含了多個理論模式 中相關之構念。

Venkatesh et al.(2003)對這四個主要構念中之定義分別為(1)預期績效係指

「使用者相信使用系統將帶來的工作績效提升程度」;(2)預期付出係指「系統相 關操作容易之程度」;(3)社會影響係指「使用者知覺其重要關係人認為其應該使 用新系統之程度」;(4)便利性係指「使用者認為組織中現存之相關基礎設施足以 支援其使用新系統之程度」。

Venkatesh et al.(2003)之研究結果同時發現在模式中包含了以上四個主要影 響行為意向或使用行為之構念後,會造成多個相關理論模式中之構念對行為意向 之影響力之顯著性消失。被 Venkatesh et al.(2003)歸為不具顯著影響力之構念與 其定義整理如表 2.2 所示。

表 2.2 不具顯著影響力之構念定義整理

在以上六個未被納入 UTAUT 模式之構念中,Venkatesh et al.(2003)將行為態 度、情感(MPCU)、內在激勵與情感(SCT)等四個構念歸納「使用科技之態度 (Attitude Toward Using Technology)」,並定義使用科技之態度為:個人對使用系 統的整體情感性反應。

Venkatesh et al.(2003)在完成比較性之實證研究、相關構念之歸納整理以及構 念間之路徑關係整理後,綜合過往文獻之建議與比較性實證研究之結果,提出了

圖 2.12 UTAUT 模式

2.3 文獻評析

2.3.1 科技接受行為整合模式

在文獻回顧的各別模式整理之後,本研究將從各理論與模式的發展以及各理 論受到使用作為理論基礎的情況,將文獻回顧的九個理論與模式進行整理評析。

從各理論與模式之發展來看,部分理論模式是各經由不同的理論起原發展而

從各理論與模式之發展來看,部分理論模式是各經由不同的理論起原發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