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訪談、觀察及文件蒐集等方法,進行研究資料的 收集,並進行修正與反思,進一步調整教學行動方案。本研究資料蒐集方式與分 析如下:

壹、資料蒐集 一、教學省思札記

研究者在教學之前,會對於教學的課程進行設計與規劃,並且在教學之後會 對學生的課堂反應與回饋、學習的吸收程度及課程實施的過程及班級經營等,進 行教學後的反思,並將對於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學生的回饋進行省思並做記錄 成為個人的教學省思札記,在教學研究期間,研究者於教學活動結束後,對教學 當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及課堂反應等,進行如何增進教學及學生學習的省 思工作並將其做成記錄。

二、觀察紀錄

學校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研究者在教室當中對學生進行觀察;

觀察記錄是指研究者在教學進行的過程當中,或是教學後的下課與課餘時間,針 對學生與環境教育相關的行為、對話與態度進行觀察,並將觀察到的學生對話、

行為與態度等記錄下來,作為描述性資料,藉以分析學生學習學校本位環境教育 課程過程的資料來源。

三、訪談紀錄

訪談紀錄是指研究者在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對學生進行非正式的訪談。研究 者希望在課程結束之後,透過與學生的對談、訪談,了解學生對於環境教育相關 認知、態度與情意方面之發展情形等,並做成紀錄,更進一步分析學校本位環技 教育課程設計的不足之處,作為研究者進行省思與修正學校本位環境教育課程之 參考。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四、學生學習回饋單與討論紀錄

學生的學習回饋單及討論紀錄,是指在課堂教學當中或是課程結束之後,教 師為了解學生學習環境教育相關知識的情形,與學生在課堂中相互討論的記錄與 結之果文件。包含學生的回饋單、學習單及小組討論紀錄,資料的收集可以協助 研究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小組討論的結果以及對於環境相關議題的想法與感 受等。並提供研究者對於此教學活動進行省思,及作為日後教學參考之依據。

五、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的相關勞作與繪圖作品。教師利用學生 的塗鴉本及圖畫紙,讓學生以繪圖、塗鴉、小組勞作、個人勞作的方式進行創作,

畫出、做出自己的作品並寫下心得。使研究者能針對學生作品進行研究的分析、

省思,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六、照片

在研究期間,研究者針對教學、活動等用拍照的方式記錄下來,呈現教師教 學及學生學習最真實的情形,研究者更可利用照片反覆的觀察學生的學習情形,

以確定有無疏漏之處。

七、錄影、錄音

研究進行過程當中,研究者利用錄音、錄音的方式,對教學活動及學生學習 進行紀錄,錄影及錄音的方式能夠提供研究者,不斷反覆觀察教學現場,老師的 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情形,並藉由錄影、錄音的方式,能夠發現有無疏漏之處。

研究者透過教學省思札記、觀察紀錄、訪談紀錄、學習與回饋單、學生作品、

照片及錄影、錄音等方式,了解學校本位的環境教育課程,在研究者班級的實施 成效及學生的學習情形。希望藉由多方面的蒐集資料,使得研究者能夠客觀的獲 取相關訊息,並進一步隨時調整、修正教學方案及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

©

訪 T2-1031109

103 年 4 月 15 日訪談 20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