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資源隨創論

資源論沒有論及的是,企業在劣勢制約之下,如何可以發揮「巧婦可為無米之炊」。

管理學中對劣勢創新的研究由來已久,劣勢有三種情況:缺乏資源、面臨強勢者威脅或 環境束縛(Baker, 2007; Bouquet & Birkinshaw, 2008; Morgan & Barden, 2015)。隨創觀念 提出就地取材、將就著用、資源重組,讓資源可無中生有,轉劣勢為優勢(Baker, 2007;

Baker et al., 2003)。

隨創文獻為劣勢企業提供創新角度,認為企業即使身處逆境缺乏夥伴,同樣能絕處 逢生。隨創強調對手頭資源價值和功能的重新審視,突破資源多寡對創造力的影響。拼 湊者以現有資源為突破口,對手頭資源的即刻改造、整合和重組,實現物盡其用的效果。

隨創文獻大體分為五種方式,分別為無中生有、改變排序、以少為多、資源建構、資源 轉換等。過往資源基礎觀點並未探討資源是如何被獲取及開發,便無法應以了解創業過 程中資源有限時該如何克服。而創業歷程不確定性多且常遭遇困難,創業家在資源窘迫 不足下,往往能善用手邊資源,展現隨創能力,並維持組織生命力(蔡舒安、蔡淑梨,

2013)。

第一,無中生有:以就地取材、將就著用、資源重組活化看似無用資源,巧妙拼湊 產生全新價值。「就地取材」指的是巧用手邊閒置資源,例如,偏鄉閒置公車可以被打 造成為移動文青圖書館(Baker & Nelson, 2005)。「將就著用」是不追求最極致方案,而 是選擇合適的將就方案達到講究的結果,如美國在實驗室中嚴謹研究,卻不及丹麥只是 運用貨車齒輪、木材等手邊的既有資源,拼湊出風力發電的發明(Garud & Karnøe, 2003)。

「資源重組」是重新拼湊資源,找出新的應用方式,如將動物孵化器應用到醫院,就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嬰兒恒溫箱:或者工程師將多臺損壞的電腦,將零元件經過重新拼接組裝,可以變成 新的機器人。這三種方式可讓資源無中生有,將劣勢轉為優勢。

第二,改變排序、如角色、例規、工作等也可以運用拼湊手法產生創新的解決方案。

除了對有形實物資源,無形資源如角色、例規、工作等也可以運用拼湊手法產生創新的 解決方案(Bechky & Okhuysen, 2011)。角色拼湊中,初來乍到的電影副導演經驗不足,

對場地不熟悉,臨時找來場務經理代班安排劇中場景,依據對器材的熟悉,場務經理對 場景的設計善用道具,反而創造出出乎意料的結果,拼湊角色將不同功能角色互換,產 生隨創效果。而例規拼湊則是將前後例規調整,更新作業流程。如警匪對峙時,按照原 本流程應當是警方先與匪徒溝通,勸解匪徒放下人質,但警方直接跳過喊話而是直接進 入戰鬥,匪徒措手不及,被成功制服。工作拼湊即興更換前後順序,拼湊出新產品或新 服務,例如印度醫療條件落後設備不足,醫生眾多但能獨立完成手術的卻很少,將手術 工作順序拆解調整,讓醫生負責不同部分,降低了費用提高效率。

第三,以少為多:以少資源組合出好資源,若企業手頭沒有資源時,可將有限資源 重組為有利資源。這與上一方式類似,但著重於以少為多的儉樸創新技巧(Radjou &

Prabhu, 2015)。蕭瑞麟 (2018)便歸納出儉樸創新六原則。之一,不多不少,剛剛就好:

首要需瞭解使用者的痛點,知道他們需要哪些功能,也就可以讓創新剛剛好,不要具備 太多的功能。例如,印度居民不需要功能複雜的手機,只需能夠簡單的接聽電話功能;

可是因為一臺手機常需家族好幾個人共用,所以電話簿功能需要搭配「多人一機」的設 計。之二,聚少成多:儉樸創新要避免大量生產的思維;要靈活的槓桿夥伴的資源,像 是生產、物流、服務等功能分散與其他的夥伴合作。這樣才可靈活運用自己的資源,這 樣也才能夠活化別人閒置的資源。之三,少用多留:建立回收機制,讓垃圾回收可以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金。這是要顧及到環保,讓資源可以被重複的利用反而少了麻煩,也減少不必要的浪 費。之四,資源不浪費:儉樸創新就是要改變顧客浪費的使用方法。例如,煮一杯咖啡 可不需要燒一整壺水;去上班可共乘計程車;遠端醫療先讓病患自己負責一部分先導自 我診斷,再讓醫生來診斷重要的疾病問題;鼓勵顧客開始節約,也讓自己可以不需要運 用很多的資源就可以完成創新。之五,共用經濟:讓使用者成為生產性消費者。例如,

樂高玩具公司讓研發人員與使用者合作,開發新產品以更符合他們的需求;法國香水公 司提供調製工具,讓顧客自己調製香水配方,研發人員再從中篩選適合量產的產品(von Hippel & Katz, 2002)。匯聚顧客提供的意見,根據這些意見來企劃產品,可以讓創新過 程更為儉樸。之六,破除敝帚自珍心態:大企業通常認為自己研發才是正途,而忘記策 略聯盟可能也是一種捷徑,也可以配合與對手合作,購買敵方的專利,甚至投資對手的 科技(Chesbrough, 2003)。

第四,資源建構:找出物質資源的文化性價值,並建構資源的文化價值,以取代其 經濟價值。運用「故事」建構自己的合法性,以取得他人的資源。這牽涉到兩種做法:

物質拼湊與社會建構。兩者皆運用手邊資源來解決問題。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客觀的物理 性,後者強調主觀之文化性。對無形與有形資源的拼湊尚處於企業仍有資源情況下,若 企業手頭沒有資源時,或者手頭資源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便可運用無中生有原則,將看 似不利的資源重建構為有利資源,以社會建構方法完成隨創。例如創業家利用社會網絡 關係之拼湊(例如親朋好友),即為利用手邊一切事物就地取材,並且透過東敲西補的 方式來重組或找出新價值的手法(王迎春,2018)。

資源建構不只是重新排列資源,而更重新詮釋資源價值。其強調議題重塑,在意主 觀價值賦予的興更,配合對方心理傳達新的價值衡量方式,以改變對資源的認知(蕭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麟、歐素華、吳彥寬, 2017; 蕭瑞麟、歐素華、陳蕙芬, 2014)。以一家地處偏遠山區卻 成功翻轉的小學為例,其面臨教育資源緊缺、學生流失率高、師資不足種種惡劣條件。

但他們乾脆完全翻轉,把所有劣勢都轉化成優勢。學生數量少,那便小班教學。老師不 夠多,那便跨學科教學,專案制教學。學校缺教育資源,那便就地取材,讓孩子們走出 學校,到山裡、到鄉下去做田野調查、村民訪談。此外,利用象徵性活動取得合法性,

借用他人的人脈、信任、聲望名譽等社會資本,提升自己的形象,讓合作夥伴願意貢獻 資源(Zott & Huy, 2007)。如大疆無人機創始人利用其博士指導老師名氣,募得初始創業 基金並招徠技術人才。

第五,資源轉換:隨創可以透過雙方角色的改變,將負面價值的資源轉變為正資源;

先改變資源性質,再改變資源價值。這是建構出物質資源的文化價值,文化性意義是物 質資源中看不見的一面,若取用者能以文化角度解讀物質資源,也能創造更高價值。這 時候創業家的說故事能力就特別重要,這些舌燦蓮花的人也被稱之為文化創業家 (Lounsbury & Glynn, 2001)。例如,星野集團 TOMAMU 度假村利用不適合滑雪的粉雪,

改造成泡湯賞雪服務,在以大片皚皚白雪下暖身觀賞,讓人心情溫暖愉悅。資源建構過 程中企業可巧妙轉換,先改變資源性質,再改變資源價值,運用物質性資源的多種社會 性解讀,將社會性價值兌現成經濟性價值(蕭瑞麟,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