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素養的意義與內涵

壹、素養的定義

由於環境與時代的變遷,導致「素養」的意義不斷改變。在 19 世紀 中葉,會寫自己的名字就是有「素養」的人,20 世紀中葉,受教育的年限 成為評定「素養」程度的標準,環境的改變使得素養的功能也隨之改變

(Breivik & Gee,1989)。

而素養(literacy),又可分為傳統的素養與功能性的素養:

一、傳統的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是指人人都需要的讀、寫、算的能力,

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基本能力。在美國國家素養法案(The National Literacy Act of 1991)對於素養的定義則是:「一個人有能力讀、寫、說 英語,與熟練某種層次必備的能力,從事計算與解決問題,以達成個 人的目標,發展個人的知識與潛能」(Humes,1992)。而根據謝宜芳

(2001)參考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對 素養的解釋為:「1.受教養的狀況或品質,特別是指讀與寫的能力;2.

教育的內涵;3.個人具備某一特殊主題或學科的知識。」對素養所下

最基本的讀寫能力,到某個人擁有某種學科的知識。」

二、功能性的素養(functional literacy):是指個人擁有某些特定的技能,

並依自己設定的目標,以順應在家庭、工作、社區等社會生活的角色 扮演(倪惠玉,1994)。今日的「素養」必須增加其廣泛性,尤其在 知識持續爆炸的今天,個人必須擁有其它特定的技能才能順應社會環 境,因此很多素養被極力訴求,諸如人文素養、科技素養、資訊素養 等等。在 1977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科學資訊部」主任 Burchinal 則認為應該給予「素養」一個新的時代意義,他說:「不論過去傳統 的素養定義如何成功,我們需要往前看,以達到一個新的國家素養─

資訊素養」(McClure,1994)。

換句話說,面對不同的環境需有相對的素養,而素養並非先天具有 的,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獲得。在現今的資訊時代,資訊素養的培養 促使人與資訊社會作最有效的溝通。因此「資訊素養」已成為現代人必備 的素養之一。

貳、資訊素養的意涵

資訊素養是二十一世紀人類必備的新技能,早在 1974 年,美國資訊 工業協會主席Paul Zurkowski 首先提出「資訊素養」的概念,並將資訊素 養定義為:「人們能將資訊應用在工作上並學習到所需的技巧以解決問題 的能力(Behrens,1994)。

McClure(1994)則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解決資訊問 題不可缺少的技能,應包含底下四種素養:

一、傳統素養:運用基本的讀、寫能力,使用傳統的方式來解決所面臨 的資訊問題的技能。

二、媒體素養:會運用一些非平面、非紙本的媒體的技能來解決所面臨 的資訊, 如:CD、錄影帶、幻燈片、微縮片的操作使用 等。

三、電腦素養: 靈活使用電腦及其周邊設備以解決問題的技能。

四、網路素養:運用網際網路進行溝通互動、查詢資訊、解決問題的基 本能力。

四種素養的共同交集部分可視為狹義的資訊素養,四種素養的聯集部 分則可視為廣義的資訊素養,即是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包含整 個圖形)。如圖2-1 所示:

圖2-1 資訊素養概念示意圖 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技能

傳統素養

網路素養 電腦素養

媒體素養 資訊素養

在資訊科技的時代,Shetzer and Warschauer (2000) 認為資訊素養是一

Hame1ink

(1979)

資訊素養是:1.知道解決問題所需的資訊。2.知道誰擁有這 些資訊或從何處可獲得這些資訊。3.知道如何取得所需的資 訊。

Taylor

(1979) 資訊素養是獲取適當之事實與資訊以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Tessmer

(1985) 資訊素養是有效地檢索與評鑑資訊的能力。

Kuhlthau

(1987)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Yerbury

(1990) 資訊素養是有目的與有效率地使用資訊的能力。

表2-1(續)資訊素養定義彙整表 Eisenberg &

Berkowitz

(1990)

Associa- tion of Supervi-

sion &

Curriculum Develop-

ment

(1991)

資訊素養是有效尋找、處理與使用資訊的能力。

Bjomer

(1991) 資訊素養是認知、尋求、組織、評鑑及利用資訊的能力。

Doyle

(1992)

資訊素養是有能力自各種不同的資訊來源中查驗、評估與使 用資訊。

McHenry

(1992)

Dillon

(1992)

Breivik

&Ford

(1993)

資訊素養是有效率地尋找、評鑑與使用所需資訊的能力。

McClure (1994)

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解決資訊問題不可缺少的技 能,且應由四種素養共同結合而成 :一、傳統素養。二、

媒體素養。三、電腦素養。四、網路素養。

表2-1(續)資訊素養定義彙整表

表2-1(續)資訊素養定義彙整表

在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技能方面,前美國勞工部長 Elizabeth Dole 在 1990 年 2 月成立「獲致必要技能委員會」(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以下簡稱 SCANS),SCANS 提出運用資源、

人際技能、運用資訊、了解系統和運用科技五大能力,五大能力是任何工

下是SCANS 對運用資訊之界定:(引自盧雪梅,2002)

一、獲取和評估資訊:能確認需要的資訊,且能由現有資源中取得或自創 之,並評估所得資訊之相關性和適切性。

二、組織和維護資訊:能以系統化方式組織、處理和維護書面、數位或其 他形式的資訊。

三、詮釋和傳遞資訊:能選擇和分析資訊,並運用口頭、書寫、圖示、圖 畫或多媒體的方法對其他人傳遞結果。

四、利用電腦處理資訊:能運用電腦獲取、組織、分析和傳遞資訊。

再者,由於資訊科技的普及,現代人的資訊素養應該能「協助個人獲 得新資訊處理技能、發展有思考及判斷能力的心智,能發現問題、有效找 到所需要的資訊、並能正確恰當的使用資訊,以解決相關問題」。換言之,

「資訊素養」顯現於四種能力:1.界定評估問題的能力 2.蒐集資料與使用 資訊媒體的能力,3.批判思考的能力,能判斷資訊的真偽,4.綜合評鑑的 能力。

綜合以上所言,研究者歸納資訊素養應包含以下四種能力:

一、確認與評估:瞭解問題與確定資訊用途的能力。

二、找尋與使用:知道何處取得資訊的能力、運用資訊媒體檢索尋找資訊 的能力。

三、分析與批判:判斷資訊的真偽的能力、對於資訊的價值、倫理等具有 相當的認知與瞭解。

四、綜合與評鑑:解釋、組織、綜合資訊的能力。

參、國小教師兼行政人員應具備的資訊素養分析

在資訊素養廣被重視的今日,教育部亦於 1999 年訂定「國民中小學 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如表2-2 所示:

表2-2 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 資訊課程專業素養

1.能了解網路禮節

(1)會管理、收發自己的電子郵件。

(2)了解使用 Telnet 的禮儀。

(3)了解使用電子通訊的禮儀。

2.能尊重智慧財產權

(1)了解所有權與著作的意義,尊重智慧財產權。

(2)了解網路管理與電子簽章、不仿冒、不翻製別人軟體教材

(3)了解電腦病毒傳染的發病原因。

3.能了解資訊安全的重要

(1)了解網路傳送資料的安全性。

(2)知道防火牆的功能與網路加密的重要性。

(3)能遵守網路安全守則、尊重個人資料保護法。

4.能了解電腦為一般教學工具

(1)了解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

(2)會電腦操作、並利用電腦做教學活動。

(3)會利用電腦分析學生學習成果。

(4)會利用電腦工具做級務工作之處理。

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1.會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與網路資源

(1)了解 CAI 的效益與範圍。

(2)會評選課程相關 CAI。

(3)能安裝 CAI 於電腦主機上,並做教學使用。

(4)能利用 CAI 做各種輔助教學活動

(5)會簡易上網操作,並使用瀏覽器。

(6)會上網搜尋網路上的補充教材。

(7)能下載、複製、編輯、存檔所搜集的網路資料。

(8)能利用網路教材配合各科做教學活動。

表2-2(續)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 2.會系統管理及學生資料處理

(1)了解網路管理的重要性。

(2)使用電腦系統管理學生資料及學習資料。

(3)會利用校務系統進行教學管理,並分析研判學習成效。

(4)會使用校務系統出評量試題,進行教學評量。

3.會系統操作及相關應用

(1)會簡易軟體安裝、文書軟體操作。

(2)了解學校電腦系統、會操作電腦教室教學網路廣播系統。

(3)會處理學生基本資料登錄、及學生輔導資料追蹤。

各科應用網路教學基本素養

1.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個人教學活動

(1)會簡易設定網路連結、以使資料快速擷取。

(2)會利用簡報系統剪貼設計教學。

(3)利用網路配合各科教學活動。

2.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

(1)會指導學生上網利用網路學習。

(2)能與科任老師配合協同教學活動。

(3)利用學校網頁做簡易互動式學習活動。

(4)能利用電腦設備做班際、校際之聯絡教學。

3.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遠距教學與活動(有此設備者)

(1)了解遠距教學之意義與所需設備。

(2)會操作遠距教學所需週邊設備。

(3)利用視訊會議功能、進行互動式遠距學習活動。

資料來源: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

而教育部有鑒於推動中小學資訊教育的工作,需靠教育行政機關及學 校行政有效的管理與支援,才能確實執行資訊教育政策,達成資訊教育的 目標。因此針對資訊教育藍圖下的國小行政人員提昇資訊素養提出五項措 施及五項改善指標。在提昇行政人員資訊素養方面提出(教育部,2001):

一、規劃教育行政人員資訊基本素養內容、進修、考核及獎勵制度,訂定 各年度教育行政人員在職訓練分級實施計畫。

二、開闢彈性多元,進修管道;必要時應與國內外學校或研究機構合作,

或委託企業界擴大辦理代訓,以加強各級教育行政人員操作教育行政 軟體系統的能力。

三、訂定提升教育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之績優教育行政單位獎勵辦法,定期 辦理各級學校校務行政實施程度的訪視和成果評鑑,獎勵達成目標之 教育行政單位及特殊優異教育行政人員。

四、將資訊基本素養納入甄選教師、主任、校長及教育行政人員之參考。

四、將資訊基本素養納入甄選教師、主任、校長及教育行政人員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