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閱讀理解之探討

閱讀是學生習得知識以及發展自身潛能的關鍵因素,同時,閱讀也是學生培 養理解思考與分析能力的基礎。因此,閱讀能力的養成,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扮 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教師編製適合學生的閱讀教材,設計符合的教學方法;而學 生具備了足夠的動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能更加專 注投入於閱讀之中,進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並從中學習新知。

以下首先進行閱讀模式之探究,接著將對於閱讀策略進行探究,並針對故事 結構法的使用進行討論,最後再整理國內對於閱讀理解能力在國中英語教學上的 研究。

壹、閱讀模式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需要結合許多要素,才能完成閱讀的歷程,因此,閱 讀是一項複雜的旅程。從讀者閱讀的行為模式,便可以觀察到讀者是如何與作者 以及文字互動。常見的閱讀模式有以下三種: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s of Reading)、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s of Reading)以及互動模式(Interactive Models of Reading)(Anderson, 1999;Vacca & Gove, 2000;Brown, 2007;林清山 譯,1999)。以下將分別略述此三種模式。

一、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s of Reading)

由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特別重視從刺激感覺到內在表徵的知覺歷程(林清山譯,

1999)。從認識字元、音素,進而結合字彙、字詞、片語、句子、段落、文本,將 文字符號的訊息解碼後,由下而上的理解文本意義。這樣的歷程,使得閱讀就像 是機械化的過程(陳秋蘭,2003)。此模式重視文字解碼的重要性,不強調讀者的 先備知識。換句話說,閱讀的意義來自於讀者透過文字,進而理解文本的內容,

文本的內容重要程度大於閱讀者的背景知識。

二、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s of Reading)

不同於由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由上而下的閱讀模式特別重視使用個人的現有

知識,以把輸入的感官資料加以組織的認知歷程(林清山譯,1999)。透過讀者的 先備知識和經驗,去預測和推論文本的發展,進而使文字成為有意義的內容。此 模式重視讀者的先備知識,在進行閱讀時,教師並不會過度干預學生,鼓勵學生 利用文章的上下文猜測判斷其內容的意義。

三、互動模式(Interactive Models of Reading)

互動模式結合了由下而上以及由上而下兩種模式,重視由下而上對視覺刺激 的知覺歷程,和由上而下對結構的認知歷程,因為此兩種處理方式是同時而且交 互發生的(林清山譯,1999)。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不僅需要運用先備知識進行 文章預測,同時也需要進行文字的解碼以便理解文章內容。而讀者在進行閱讀時 需要使用哪種模式端看讀者的閱讀狀況。若讀者的先備知識足夠,將運用由上而 下的閱讀模式;反之,則將使用由下而上的閱讀模式,從文字理解文章意思。

貳、閱讀策略

近年來,英語閱讀已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許多學者與組織的重視,其中,美國

國家閱讀諮詢委員會(National Reading Panel,簡稱 NRP)在研究中綜合整理提出 七大有效的閱讀策略,包含理解監控、合作學習、圖形組織、故事結構、教師提 問、學生自我提問以及摘要(NICHD,2000)。

Jill Hadfield 和 Charles Hadfield(2000)將閱讀活動分為三個階段:Lead-in, Read and Respond, Follow-up。第一個階段 Lead-in 主要是讓學生在老師教學之前,

開始思考閱讀的主題或材料,老師也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活動引起學習動機,例 如問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看圖或是引導一個相關的小型討論。第二階段Read and Respond 先讓學生快速讀過文章以取得文章大意,而非了解每個單字。接著再詳讀 一次,並且讓學生試著理解並抓到重點主題。第三階段 Follow-up 可以著重在重 點單字的學習以及讓學生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Hadfield, 2000)。

教育部所推動的閱讀教學策略的開發與推廣計畫中,提出五項閱讀理解策略,

分別為預測、連結、摘要、找主旨以及作筆記(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

15

旻,2010),分項簡述如下:

一、預測:運用文本所提供既有的資訊,預測接下來發展的情節,讀者邊閱讀邊 預測,同時也檢視自己對於文本的內容理解程度。

二、連結:將讀者的先備知識與經驗與文本內容連結,使讀者易於理解內容。

三、摘要:讀者刪除布必要的資訊,精簡的重述文本中所讀到的重要訊息。

四、找主旨:摘要出文章大意,歸納出重點,並統整作者所傳遞的重要主旨。

五、作筆記:為協助讀者更有系統地理解文章內容,運用作筆記的方式將文章內 容與重點有效的組織起來,同時也監控自己思考內容的過程與理解程度。

Palincsar 與 Brown 於 1984 年提出「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是由 摘要(summarizing)、提問(questioning)、澄清(clarifying)、以及預測(predicting)

等四種策略所組成(Palincsar & Brown,1984)。分項簡述如下:

一、摘要(summarizing):學生理解文本後,使用自己的話整理所理解的文本內容 重點,以便瞭解是否理解文本重點。

二、提問(questioning):學生在閱讀後,針對重要概念提出問題,以增加學生的 理解能力。

三、澄清(clarifying):學生在閱讀的過程所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教師協助學生解 決問題,使學生能理解內容。

四、預測(predicting):要求學生就現有的知識與文本訊息,推測接下來的內容,

以增加學生對文本意義的理解。

對於第二外語的學習者而言,Brown 在 2007 年提出十種閱讀理解的策略,分 別為確認閱讀的目的、運用字形結構規則幫助解碼、運用有效的默讀技巧來加強 閱讀的流暢度、瀏覽找主旨、掃描文章找出特定訊息、運用語意圖示、猜測、分 析字詞、辨別字面上與所隱含的意義以及標注話語標記。這十種閱讀理解策略皆 可運用在閱讀的過程中,以便協助讀者理解內容。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閱讀策略,在本研究當中,針對研究對象將採取適合的閱

讀策略,將閱讀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並在不同階段使用相關閱讀策略,以下將 分別詳細說明閱讀三階段:

一、閱讀前:運用圖片以及標題預測內容,透過引導學生連結其生活經驗與先備 知識,以預測文本的內容以及主要訊息。

二、閱讀中:針對漫畫與文本進行重點摘要,教師要求學生瀏覽找主旨、掃描文 本內容找出特定訊息,並分辨重要與不重要的訊息,以釐清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

以增加對於文本的理解程度。

三、閱讀後:在閱讀內容後,運用提問策略,由教師或是學生提問,教師可藉由 問答的過程瞭解學生對於內容的理解程度;學生也由此過程解決閱讀中所遇到的 問題。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作筆記的方式,以協助學生更有系統地理解文本 內容,學生也可監控自己思考內容的過程與理解程度。

除了運用相關的英語閱讀策略外,為使學生更為瞭解故事內容之元素,以便

在閱讀時更容易抓出重點,本研究也引導學生認識故事結構以增進閱讀理解。故 事結構(story grammar)最早由 David Rumelhart 在 1975 年所提出,其主張主要故 事結構要素為「背景」以及「事件」兩樣。接著,許多學者將故事結構的要素繼 續補充,Mandler 和 Johnson(1977)提出故事結構要素還包括一個或多個情節;

Stein 和 Glenn(1979)則認為故事結構之要素應需要有背景與情節。Idol(1987)為 國外第一位將故事圖用在故事結構教學的學者,並總整以上的觀點,提出一個固 定模式,提出五項故事結構之要素,分別是:(1)背景(the setting),包含主角

(characters)、時間(time)、地點(place)、(2)問題(the problem)、(3)目標(the goal)、

(4)行動(action)、(5)結局(the outcome);而後續綜整多數學者所提出之故事結構之 元素,大致分為下列六項:主角、情境(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引發事件(環 境因素、事件動機與問題或衝突)、事情發展與經過、行動與嘗試(主角內在反應)

以及故事結局(回應或啟示)(王瓊珠,2004;Dimino, Gersten, Carnine, & Blake, 1990)。

17

曾桂芬(2014)

國中九年級學生以相互教學法的閱讀策略,有助於學 生提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其中在「字義理解」方面有顯 著的效果。

鍾嘉宸(2014)

運用心智圖法於國中八年級學生英語閱讀教學,除了 有助於英語閱讀教學歷程的進行,也有助於提升國中學生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分組討論之表現也優於獨立完成。

曾鈺惠(2009)

後設認知閱讀策略的訓練在 EFL 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 閱讀上,能有效提升高分組及低分組兩組在後設認知閱讀 策略上的使用,也有助於改善高分組及低分組的英語閱讀 理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