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技術報告書. 指導教授:蔡曉楓博士.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殷漩玶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一月.

(2) 致 謝 詞 進入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這個大家庭, 實在是我的榮耀與驕傲。經歷了一整年週末與暑期班豐富的課程,以及最後半年 精實的學校實務改進計畫與研究課程,終於順利破關畢業了! 在技術報告書研究以及撰寫的期間,非常感謝甄曉蘭老師與蔡曉楓老師用心 以及耐心的指導。老師們在每一次的面談討論過程都相當用心地閱讀我的技術報 告書,再非常明確地指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並給予建議;同時,也給予我們很明確 的方向與計畫,讓我們都能踏實並安心地按照計劃一步步完成研究。非常感謝老 師們的用心指導,讓我能完成這重大的任務。感謝口試委員師大英語系曾俊傑老 師用心並對於我的技術報告書不吝給予精闢的建議,讓我獲益良多。感謝三位老 師們對於我的技術報告書的指導,使我的技術報告書能夠更加完備,謝謝老師! 感謝同組的夥伴彥儂、詩羚、峋華以及宜璇,非常感謝有你們的陪伴與打氣 加油,在我遇到問題時給予許多超棒的想法與建議,口考的時候也相互支持協助, 因為有你們,我才能順利地完成技術報告書,非常謝謝四位厲害的美女夥伴們! 感謝同班的其他夥伴們的打氣加油,即便在不同組,但不時地關心與加油,實在 是支持與陪伴我的強大力量,謝謝你們!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們,謝謝爸爸媽媽的包容與關心,謝謝哥哥弟弟的支持 和打氣,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在工作之餘,順利完成學業,你們的支持好重要, 謝謝你們!. 殷漩玶. 謹誌. 中華民國 106 年 1 月. i.

(3)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 摘要 本研究運用漫畫做為英語閱讀教材,使用相關英語閱讀策略以及故事結構帶 領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探討運用漫畫融入於國中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後,學生的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之提升情形以及學生英語閱讀動機之轉變。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任教之國中七年級 26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 以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之中,並使用相關的閱讀策略和故事結構進行為期一個 月,每週五堂英語課前 15 分鐘的英語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期間以學生閱 讀動機量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測驗、故事結構學習單、課堂觀察記錄,以及教 學省思等工具蒐集質性與量化資料。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能有效提升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動機。 二、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能有效提升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字:英語漫畫、英語閱讀動機、英語閱讀理解 ii.

(4) Action Research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Comics in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action research was to use comics as teaching materials in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adopt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and story grammar to guide the seventh graders in the researcher’s school to read. Then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action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English and the change of the reading motivation in English.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from 26 seventh-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instruction conducted for one month, five sessions per week.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through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Questionnair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 story map worksheet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 Integrating comics in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can promote seventh-grade students’ reading motivation in English. 2. Integrating comics in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can promote seventh-grad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English.. Key words:English comics, English reading motivatio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ii.

(5) 目 次 誌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漫畫之探討..............................................................................................9. 第二節. 閱讀理解之探討....................................................................................13. 第三節. 閱讀動機之探討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6.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管理 ...............................................................................33. 第四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40. 第五節. 研究的信效度 .....................................................................................4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6. iv.

(6) 第四章. 教學實施歷程 ...............................................................................................47. 第一節. 課堂教學流程與課程結構 ...................................................................47. 第二節. 漫畫融入教學成效分析---量化資料分析 ...........................................54. 第三節. 漫畫融入教學成效分析---質性資料分析 ...........................................64. 第四節. 漫畫融入教學成效分析---教師的教學反思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5 中文部份 ...............................................................................................................105 英文部分 ...............................................................................................................109 附錄一 故事結構學習單 ............................................................................................. 113 附錄二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 ................................................................................. 114 附錄三 學生閱讀動機調查表前測 .............................................................................121 附錄四 學生閱讀動機調查表後測 .............................................................................124 附錄五 教學計劃表 .....................................................................................................127 附錄六 教學觀察紀錄表 .............................................................................................129 附錄七 教學省思札記 .................................................................................................130 附錄八 學生訪談紀錄表 .............................................................................................131 附錄九 班級家長說明書 .............................................................................................132. v.

(7) 表 次 表 2-1-1. 漫畫運用於各學科教學成效之整理表……………………..…………..…11. 表 2-2-1. 國中英語教學針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相關研究之整理表……..……..…17. 表 3-2-1. 研究教材介紹…………………………………………………………...….26. 表 3-3-1.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之細目表…………………………33. 表 3-3-2 Wigfield 與 Guthrie 閱讀動機量表(MRQ)之架構分析表………...…34 表 3-3-3 Mori 英語閱讀動機量表之細目架構表……………………………….….35 表 3-3-4. 連彥淇(2015)改編 Mori 英語閱讀動機量表之細目……………….….36. 表 3-3-5. 研究者改編連彥淇(2015)英語閱讀動機量表之細目………………....37. 表 3-4-1. 苗栗縣某校 SWOT 分析表………………...……………..……………..…40. 表 3-4-2. 學生每星期進行課外英語閱讀時間情形…………………………………43. 表 4-1-1. 漫畫閱讀三階段課程結構表………………………………………...…….49. 表 4-2-1. 學生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前、後測之分數差距……………..………….….57. 表 4-2-2. 學生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前、後測之差異分析………………..…………..57. 表 4-2-3.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之分數差距………………..…..….61. 表 4-2-4.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之差異分析………………..…..….61. 表 4-2-5. 學生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前、後測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 分數差距比較表……………………………………………..………....….63. 表 4-3-1. 長篇漫畫教材…………………………………………………..……….….66. 表 4-3-2. 學生喜愛教材之回饋表………………………………………..……….….69. 表 4-3-3. 學生喜愛教材之回饋表………………………………………..…….…….69. 表 4-3-4. 學生喜愛教材之回饋表…………………………………………..….…….70. 表 4-4-1. 學生針對漫畫教材所進行的後續情節創作情形表…………….…….…..77. 表 4-4-2. 學生學習單作品比較表………..…………………………………..……....88. 表 4-4-3. 改善之學生學習單作品表………..……………………………..…...…….90 vi.

(8) 圖 次 圖 3-1-1. 研究步驟流程圖…………………………………………………...……….25. 圖 4-1-1. 課堂教學流程圖…………………………………………………...……….48. 圖 4-2-1. 學生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前、後測之曲線圖………………………………..57. 圖 4-2-2.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之曲線圖…………………………..61. 圖 4-2-3. 學生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前、後測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 分數差距比較之曲線圖…………………………………………………...64.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節陳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接著,第二節 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最後,在第三節則將針對研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壹、 閱讀素養為國際評比之重要內涵 閱讀,是學習的起源。而閱讀的能力,除了可以代表學習能力,也能呈現個 人未來的競爭力。閱讀能力對於所有人在學習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佔有很大 的關鍵地位。閱讀不是只有讀文字,閱讀的過程包含了人類在對於事物的思考分 析以及理解的過程,並將其能力運用在生活中。換句話說,閱讀能力的展現,與 未來個人和國家的發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近年來,國際間對於各國學生閱讀 素養和能力的表現,相當重視。 為了瞭解國際間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素養,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 IEA)所進行的促 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 , 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素養每五年進行調查,各國可藉由結果,瞭解不同地 區的差異,並從中改善自己國家的閱讀教學,以期促進學生閱讀能力(PIRLS 報 告書,2009)。臺灣在 2011 年第二次參加 PIRLS,由結果得知,臺灣學生的閱讀 表現在國際排名第九,雖然優於 2006 年第一次參加檢測的成績,但與香港、俄羅 斯、芬蘭以及新加坡前四名領先國家尚有差距;而學生對於閱讀的動機以及學習 自信心人數的比例,都明顯地低於國際平均(柯華葳、詹益綾、丘嘉慧,2013)。 另一項調查則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所進行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針對 15 歲的學生 1.

(10) 每三年進行一次數學、科學和閱讀三項的評量與調查,臺灣於 2012 年第三次參加, 結果顯示其中在書面閱讀素養該項目,臺灣學生排名第八,相較於上一次結果進 步十五名,其進步的原因,與臺灣閱讀教育的環境改善與教學的重視有很大的相 關。雖然臺灣在本次調查有明顯的進步,但與上海、香港,以及新加坡前三名的 國家相比仍有一段差距(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4)。 親子天下雜誌(2013)針對臺灣 486 所國中校長所做的「國中閱讀教育現況」 調查結果顯示,將近 98%校長同意推行十二年國教後,國中的閱讀教育很重要; 而推動閱讀教育的最大障礙,在於學生缺乏閱讀時間與習慣,其中,國中生為何 不愛閱讀的原因,絕大部分在於同儕間缺乏閱讀風氣,閱讀的動機也不強。 根據由以上各項調查,臺灣學生整體的閱讀環境還有進步空間,學生對於閱 讀習慣的培養以及動機的提升,也還需加強。擁有良好閱讀素養以及能力,儼然 已成為全球普遍認同的關鍵能力。 貳、臺灣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 隨著全球化的潮流,各國的往來相當密切且即時,而其中許多重要資訊如報 章雜誌、學術文獻呈現的語言,都以英語為最主要語言;此外,聯合國也將英語 列為六個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都到處可見英語的存在, 因此,英語閱讀也就成為我們獲取新知最主要的媒介(張玉玲,1994) 。基於這樣 國際化的趨勢,臺灣的教育環境已逐步加強對於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 閱讀在英語學習上是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回顧臺灣的國中英語教學,以往 較為重視學生單字的背誦與文法句型結構的理解,反覆的練習,生硬的單字記憶 以及枯燥的文法講解,很難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鍾宜臻,2013) 。近年來隨 著各國對於閱讀能力的重視,臺灣的國中英語課程在教學和內容方面都進行改變。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107 年語文領域英語文課綱草案,國中 英語文課程在課程方面,注重與其他課程的橫向整合、連結,透過課程的統整或 學習主題的連結,提供語言使用的豐富情境,不但活化語言學習,更有助於學生 2.

(11) 學習動機與效能的提升(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 。換句話說,課程方面不再只強 調教科書的內容,也針對課外閱讀甚至是跨領域內容知識的部分進行補充。同時, 課程也融入各項重大議題,除了豐富語言學習與使用的情境,也凸顯英語的即時 性與生活化,不但利於導入各種思辨能力的訓練,也培養學習者多元觀點(國家 教育研究院,2015)。 教材的部分,以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主題為主要內容,教材編寫及活動設計 也很多樣化,融入各種不同的體裁,如歌謠、韻文、賀卡、便條、書信、簡易故 事、幽默短文、短劇、謎語、笑話、卡通、漫畫等。閱讀教學方面,應增加不同 主題和體裁的教材,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並幫助學生發展處理 訊息的閱讀策略和能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處理與運用訊息的能力,以培養學 生閱讀策略和文章訊息的擷取以及推論和邏輯思考的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應該突 破字彙量的框架與箝制,適度選取稍微超出學生現有字彙量的文本,鼓勵學生在 有微量「生字」的情況下,仍有信心、能力處理文章的訊息(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5) 。也就是說,英語閱讀教法不再只是單字和文法結構的講解以及文章翻譯而 已,教師可藉由不同的體裁以及多元的主題,提升學生閱讀動機;再協助學生習 得閱讀的策略,培養學生閱讀思辨的能力,讓學生有勇氣和信心挑戰文字,提升 閱讀動機還有效能。 對於英語閱讀的重視,除了教師在教材教法的轉變,103 年開始的國中教育會 考(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英語科的題 型也有所變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13)。103 年 和 104 年的國中會考英語科閱讀題本總題數為 40 題,其中題組題的部分兩年皆為 28 題;105 年國中會考英語科閱讀題本總題數增加為 41 題,其中題組題的部分為 26 題,閱讀題型增加漫畫題和詩歌體,題目的取材也更多元,除了基本的英語能 力外,學生也需要有推理、分析訊息以及統整歸納的能力。由 105 年國中會考題 型增加漫畫題可以推論,學生除了需要具備對於文字的理解和閱讀的能力,對於 3.

(12) 解讀圖像搭配文字的能力,也相當重要。這也顯示了現今國中英語教學課程目標 之中,培養學生以英語進行邏輯思考、分析、整合與創新的能力(國家教育研究 院,2015)。 參、教學現場的英語閱讀教學之困境 雖然英語教師大部分會針對閱讀教學進行額外的閱讀材料補充,但學生時常 會因為單字量的不足或是因為自身的英語能力尚無法進行英語文字閱讀、內容過 於艱澀,造成文意理解的困難,使得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興趣不高;此外,學生 也很少將英語閱讀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張玉玲,1994) ,無法與自身的生活經驗連 結,造成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動機低落,成效不彰。 研究者目前所任教的地區位於某縣的鄉村地區一所國中,在該校擔任英語教 師兼任導師三年,曾擔任領域召集人一年,從過去自身的教學現場中,更能深刻 體會在鄉村地區的學生在英語閱讀能力方面的困難點與問題。從研究者過去的教 學經驗中發現,在同一個班級內,學生的英語能力差異極大,但無論是高成就或 是低成就的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動機卻都是不足的。有些學生由於從幼稚園甚 至是更年幼的時候,家庭已經提供許多英語學習的環境和資源,因此在英語閱讀 能力的表現上較優異,在課堂上所獲得的正增強也讓這類型的學生對於英語學習 的動機相較於其他同學是比較高的,但是在閱讀英語讀物的部分動機卻是不足的, 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自行進行英語閱讀。而另外一部分的學生由於家庭較不重視英 語學習,抑或是來自弱勢家庭,無法得到充足的英語學習資源,因而在國小三年 級才開始學習英語。這些屬於弱勢團體的學生,由於只有在國小課堂中學習英語, 缺乏足夠的協助和學習資源,因此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較為普通,甚至是英語學 習成就低落。長久下來造成學生習得無助感增加,對於英語學習感到挫敗,排斥 閱讀英語相關讀物,沒有勇氣嘗試閱讀英語文本,學習動機也較為低落,甚至是 逃避學習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若無法引起學生閱讀的動機,高成就 的學生即便已有足夠的英語能力進行閱讀,但卻因為動機不足不願主動閱讀而失 4.

(13) 去閱讀所帶來的樂趣以及課外的新知;低成就的學生因害怕表現不佳被同儕嘲笑 而排斥英語課程,對於英語學習活動也不感興趣,在這樣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這 類型的學生逐漸成為教室中的客人,放棄學習。 由上述的情況可以得知,這個區域的學生與都市地區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 最大的差異在於對於英語學習的動機非常不足。由於該地區的大多數學生生活背 景以及環境英語使用的機會相當少,同時接受到的英語資訊的刺激也不足;家庭 環境也無法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和環境。長久下來,這樣的生活背景之下, 多數家長與學生對於英語學習並不重視,伴隨而來的便是影響學生在學校英語學 習的狀況。因此,在尚未進行本行動研究之前,與服務學校的其他英語教師時常 針對校內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進行討論。校內的教師一致認為,本校學生對於英 語學習的動機非常不足,校內學習英語的風氣也不盛。為了提升本校學生學習英 語的成效,教師的教學勢必要進行改變與精進。 當孩童或是識字能力較低的成人因為樂趣開始進行閱讀時,他們的閱讀理解 會增加,同時拼字和文法的能力也會隨之改善(Krashen, 2003),這顯示出閱讀能 力在英語學習時的重要性。但要如何引發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興趣並提升閱讀動 機呢?根據天下雜誌曾在 2002 年針對全國國中小學老師所做的「中小學教師閱讀 大調查」 ,中小學生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國中學生最愛漫畫,其次是科幻、偵探類 相關讀物(游常山,2002) 。Stanovich(1980)提到,利用視覺教具如圖片說明課 文內容,能夠協助閱讀者判斷上下文,增加理解。Peeck(1987)曾提出圖片能夠 激發閱讀者的動機,也有助於建立非語言密碼和語言相關聯。Wright(1989)則認 為圖片的呈現,勝過教科書裡的文字,圖片提供了多元的資訊,並且啟發閱讀者 創造思考的動機。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教師若是可以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運 用圖像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意願,使之易於理解讀物內容,也能藉此提 升學生英語閱讀動機。 基於以上三點研究動機,本研究擬於班級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漫畫為主,並 5.

(14) 引導學生運用英語閱讀策略以及故事結構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以瞭解本教學方案 實施後,國中七年級學生對於英語閱讀之學習動機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 6.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前一節所闡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者擬於班級英語閱讀教學中,期 望運用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並引導學生運用英語閱讀策略以及故事結構進行 英語閱讀教學,以幫助國中七年級學生提升英語閱讀動機和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本研究欲達成目的如下: 一、探討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動機的影響。 二、探討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動機影響為何? 二、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狀況為 何?. 7.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將運用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進行行動研究,其目的在探究藉由漫畫 的輔助後,學生在英語閱讀動機改變的情形以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變化狀 況。研究者在研究過程的前期首先發現學生對於英語閱讀方面的動機不足,長久 下來造成對於英語閱讀的排斥等問題,再針對問題進行相關研究與教學設計,並 且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修正並改進教學,以期改善學生英語閱讀之現狀。研究者 以苗栗縣某國中七年級學生共 26 人為教學對象,進行為期一個月,每週五堂共 20 堂英語課前 15 分鐘的漫畫融入英語閱讀的教學。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者角色與時間之限制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針對英語閱讀課程設計為期一個月,每週 5 堂課共 20 堂課前 15 分鐘的課程。在實施行動研究法的過程,由於教師本身就是研究者, 但要在教學者和研究者之間取得平衡,發現問題並且改善教學,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因此在身分方面受到限制。同時,在研究者進行教學與研究的時間,是利 用校內第一次定期評量到第二次定期評量期間進行,約五個禮拜。因此,本研究 只用兩次定期評量期間呈現,在研究時間方面也受到限制。 二、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以研究者導師班國中七年級 26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針對班上學生的英 語閱讀動機與成效之問題,重新設計課程與教材、教學方法以及評量方法,以特 定的教學情境進行研究,以解決研究者教學工作上所遇到的教學困難,故其研究 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年級的學生。此外,研究者同時也為該班級之導師,導師身 分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多,互動也較頻繁,因此也需要考量導師身份對於學生的 學習成效和動機之影響的可能性。.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相關文獻首先進行漫畫之探究,其次將針對學習動機相關理論進行探 討,最後再探究英語閱讀與其相關模式。. 第一節. 漫畫之探討. 壹、漫畫之特性 漫畫是自繪畫藝術群中所衍生出來的另一類表現形式,所選取的題材、創作 的構思與畫法都已經和一般的繪畫有很大的差異,藝術效果也很不一樣(廖泰倫, 2006)。 漫畫這個名詞最初來自於一七九八年日人北尾政演於「四時交加」序 文中提出。一八一四年,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在北齋漫畫中使用「漫畫」 一詞。日本大辭典對漫畫的解釋為:「用一種非常單純、輕妙的手法所描 繪出來,非常清純、滑稽的圖畫,就是漫畫。」(徐佳馨,2001)。 一、漫畫之元素 漫畫的構成元素主要以圖像以及文字為主,以下將分別說明: (一)圖像 漫畫最重要的就是圖像,而圖像的基本要素有人物以及場景兩部分,以下將 分別說明: 1.人物 人物是漫畫裡最重要的部分,若是創作者將角色人物塑造地很有吸引力,不 但會引起讀者想閱讀的動機,也能決定這部作品的走向,能否持續讀者想閱讀的 動機。 「台灣的讀者看漫畫的心態是,先看圖畫的好不好看、美不美來當作第一選 擇的條件。出版社也深知這個定律的重要性。因為讀者接受了漫畫家的人物造型 後,才會花錢租借或是購買」(賴怡伶,2000)。. 9.

(18) 2. 場景 漫畫的場景,大致上分為兩類,一類為劇情的場景,另一類為創作者美化版 面所創作的圖像,此種圖像主要是為了增加版面的美觀或突顯該劇情與故事之間 的扣連所創造的圖像(廖泰倫,2006)。 (二)文字 Coupe(1969)曾主張,文字在漫畫中只是一種附屬的東西,不應該喧賓奪主, 增加讀者閱讀時的心情負擔,過多的文字只會破壞漫畫作品的幽默感。因此文字 在漫畫中扮演著輔助的角色,協助讀者更能理解故事內容。 二、漫畫之格式分類 (一)單格漫畫 單格漫畫指的是創作者用一格圖畫來表現自己想要傳達的意念以及想法,讓 讀者閱讀後便可以理解創作者想表達的想法。這類型的漫畫在漫畫之中為最難表 現的形式,但最常出現在報章雜誌的篇幅裡。本研究所設計的課程當中,在前幾 堂課程中將以單格漫畫的形式呈現英語閱讀教材。 (二)四格漫畫 四格漫畫的內容比單格漫畫表現方法較為複雜,故事在四格內結束,通常以 起、承、轉、合,作為四格漫畫的敘述方式(洪德麟,2000) 。本研究所設計的課 程當中,在中、後段課程中將以四格漫畫的形式呈現英語閱讀教材。 (三)連環漫畫 連環漫畫相較於四格漫畫,一次所呈現的格數較多,又可稱多格漫畫。一般 所稱的漫畫書多數是指連環漫畫的形式,也是許多學生較喜愛也較常陳列在書局 的漫畫形式。 根據上述漫畫之特性發現,漫畫的元素包含圖畫以及文字,因此教師可在英 語閱讀教學時利用學生較為喜歡的圖畫吸引其注意力,再將計畫教授給學生的內 容以英語文字搭配圖畫呈現,以便提升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意願。 10.

(19) 貳、漫畫運用於教學之探究 由於漫畫有較豐富的圖畫,搭配文字呈現,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引起 學生閱讀學習的動機,因此,許多教師常將漫畫作為教學教材,運用於教學過程 中,以便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成就表現。以下就漫畫運用於各學科教學之 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格:. 表 2-1-1 漫畫運用於各學科教學成效之整理表 藉由漫畫來檢視英文為外語習者的國中學生的英 文閱讀理解力之表現,研究發現,接受漫畫教學的學生 洪歆瑜(2012). 在閱讀測驗表現比純文章組來的好。而高成就的學生無 論閱讀文章或漫畫,整體閱讀測驗表現都比低成就的學 生好。 該研究發現英語漫畫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字彙習得. 英. 語. 方面,能夠顯著的增加其單字習得量,且高成就學生表 許永宏(2015). 現優於低成就學生。同時,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也 明顯提升,且高成就學生達顯著地進步,而低成就學生 有進步卻未顯著。而學生對於英語漫畫融入教學採正向 的態度,也更願意閱讀英語漫畫。. 教. 以漫畫融入英語教學,探討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漫畫融入. 學 呂毓婕(2015). 英語教學能提升六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以及英語 學習成就,而學生對於漫畫融入英語教學也能產生正向 的感受。 該研究發現線上英文漫畫廣泛閱讀的實施,可有效. 吳欽能(2016). 提昇英語低成就學習者之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提升, 也同時提昇學生英語聽、說與讀的能力。. 數 學 教 學. 運用漫畫進行國中一元一次方程式單元的補救教 謝宜芳(2014). 學,有助於學習低成就學生在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學習, 也能提升學生對於數學的喜歡程度並且激發學生自我 學習的探究意願。 11. (續下頁).

(20) 公 民 教. 政治漫畫融入國中公民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 童玉娟(2010). 學. 習動機、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能增進學生民主參 與及溝通的技能、有助於訓練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並且 能增強學生未來閱讀政治漫畫的意願。 運用科學漫畫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自然. 自 然. 楊俊齡(2010). 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成效有顯著的提升,而科學漫畫的溶 入也讓學生在科學興趣的表現上提升,在科學態度方面 也明顯地提升,有正向支持的態度。. 科 學 教 學. 運用科學漫畫融入生物科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 陳重光(2010). 生物科學習動機有所提升,對於科學漫畫融入教學的教 法也感到很有興趣,並認同其學習方式對於自己的學習 概念理解有所幫助。. 國 語. 運用四格漫畫大意教學對國小六年級低成就之學 黃玉珍(2010). 學生對於其評價及接受度是保持正向的態度。. 文 教 學. 童摘要能力有顯著的幫助。而接受四格漫畫大意教學的 該研究發現,教師運用成語漫畫於國小五年級成語. 王湘伶(2016). 教學,對學生學習成語的態度有正面的影響,同時也能 提升學生閱讀成語的理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整以上的文獻研究發現,漫畫運用於教學中,無論是哪一個科目,對於學 生的學習動機皆有提升的情形,不僅如此,因為學習動機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 就也相對地提升。而學生對於漫畫融入教學的方法,絕大多數保有正向的態度, 能夠接受教師教法的轉變,也認為若是學習的過程,有漫畫教材的融入,將更有 意願學習,也能引發學習的動機。. 12.

(21) 第二節. 閱讀理解之探討. 閱讀是學生習得知識以及發展自身潛能的關鍵因素,同時,閱讀也是學生培 養理解思考與分析能力的基礎。因此,閱讀能力的養成,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扮 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教師編製適合學生的閱讀教材,設計符合的教學方法;而學 生具備了足夠的動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能更加專 注投入於閱讀之中,進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並從中學習新知。 以下首先進行閱讀模式之探究,接著將對於閱讀策略進行探究,並針對故事 結構法的使用進行討論,最後再整理國內對於閱讀理解能力在國中英語教學上的 研究。 壹、閱讀模式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需要結合許多要素,才能完成閱讀的歷程,因此,閱 讀是一項複雜的旅程。從讀者閱讀的行為模式,便可以觀察到讀者是如何與作者 以及文字互動。常見的閱讀模式有以下三種: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s of Reading) 、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s of Reading)以及互動模式(Interactive Models of Reading)(Anderson, 1999;Vacca & Gove, 2000;Brown, 2007;林清山 譯,1999)。以下將分別略述此三種模式。 一、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s of Reading) 由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特別重視從刺激感覺到內在表徵的知覺歷程 (林清山譯, 1999)。從認識字元、音素,進而結合字彙、字詞、片語、句子、段落、文本,將 文字符號的訊息解碼後,由下而上的理解文本意義。這樣的歷程,使得閱讀就像 是機械化的過程(陳秋蘭,2003) 。此模式重視文字解碼的重要性,不強調讀者的 先備知識。換句話說,閱讀的意義來自於讀者透過文字,進而理解文本的內容, 文本的內容重要程度大於閱讀者的背景知識。 二、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s of Reading) 不同於由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由上而下的閱讀模式特別重視使用個人的現有 13.

(22) 知識,以把輸入的感官資料加以組織的認知歷程(林清山譯,1999)。透過讀者的 先備知識和經驗,去預測和推論文本的發展,進而使文字成為有意義的內容。此 模式重視讀者的先備知識,在進行閱讀時,教師並不會過度干預學生,鼓勵學生 利用文章的上下文猜測判斷其內容的意義。 三、互動模式(Interactive Models of Reading) 互動模式結合了由下而上以及由上而下兩種模式,重視由下而上對視覺刺激 的知覺歷程,和由上而下對結構的認知歷程,因為此兩種處理方式是同時而且交 互發生的(林清山譯,1999) 。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不僅需要運用先備知識進行 文章預測,同時也需要進行文字的解碼以便理解文章內容。而讀者在進行閱讀時 需要使用哪種模式端看讀者的閱讀狀況。若讀者的先備知識足夠,將運用由上而 下的閱讀模式;反之,則將使用由下而上的閱讀模式,從文字理解文章意思。 貳、閱讀策略 近年來,英語閱讀已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許多學者與組織的重視,其中,美國 國家閱讀諮詢委員會(National Reading Panel,簡稱 NRP)在研究中綜合整理提出 七大有效的閱讀策略,包含理解監控、合作學習、圖形組織、故事結構、教師提 問、學生自我提問以及摘要(NICHD,2000)。 Jill Hadfield 和 Charles Hadfield(2000)將閱讀活動分為三個階段:Lead-in, Read and Respond, Follow-up。第一個階段 Lead-in 主要是讓學生在老師教學之前, 開始思考閱讀的主題或材料,老師也可以藉由一些簡單的活動引起學習動機,例 如問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看圖或是引導一個相關的小型討論。第二階段 Read and Respond 先讓學生快速讀過文章以取得文章大意,而非了解每個單字。接著再詳讀 一次,並且讓學生試著理解並抓到重點主題。第三階段 Follow-up 可以著重在重 點單字的學習以及讓學生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Hadfield, 2000)。 教育部所推動的閱讀教學策略的開發與推廣計畫中,提出五項閱讀理解策略, 分別為預測、連結、摘要、找主旨以及作筆記(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 14.

(23) 旻,2010),分項簡述如下: 一、預測:運用文本所提供既有的資訊,預測接下來發展的情節,讀者邊閱讀邊 預測,同時也檢視自己對於文本的內容理解程度。 二、連結:將讀者的先備知識與經驗與文本內容連結,使讀者易於理解內容。 三、摘要:讀者刪除布必要的資訊,精簡的重述文本中所讀到的重要訊息。 四、找主旨:摘要出文章大意,歸納出重點,並統整作者所傳遞的重要主旨。 五、作筆記:為協助讀者更有系統地理解文章內容,運用作筆記的方式將文章內 容與重點有效的組織起來,同時也監控自己思考內容的過程與理解程度。 Palincsar 與 Brown 於 1984 年提出「交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是由 摘要(summarizing) 、提問(questioning) 、澄清(clarifying) 、以及預測(predicting) 等四種策略所組成(Palincsar & Brown,1984)。分項簡述如下: 一、摘要(summarizing) :學生理解文本後,使用自己的話整理所理解的文本內容 重點,以便瞭解是否理解文本重點。 二、提問(questioning):學生在閱讀後,針對重要概念提出問題,以增加學生的 理解能力。 三、澄清(clarifying):學生在閱讀的過程所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教師協助學生解 決問題,使學生能理解內容。 四、預測(predicting):要求學生就現有的知識與文本訊息,推測接下來的內容, 以增加學生對文本意義的理解。 對於第二外語的學習者而言,Brown 在 2007 年提出十種閱讀理解的策略,分 別為確認閱讀的目的、運用字形結構規則幫助解碼、運用有效的默讀技巧來加強 閱讀的流暢度、瀏覽找主旨、掃描文章找出特定訊息、運用語意圖示、猜測、分 析字詞、辨別字面上與所隱含的意義以及標注話語標記。這十種閱讀理解策略皆 可運用在閱讀的過程中,以便協助讀者理解內容。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閱讀策略,在本研究當中,針對研究對象將採取適合的閱 15.

(24) 讀策略,將閱讀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並在不同階段使用相關閱讀策略,以下將 分別詳細說明閱讀三階段: 一、閱讀前:運用圖片以及標題預測內容,透過引導學生連結其生活經驗與先備 知識,以預測文本的內容以及主要訊息。 二、閱讀中:針對漫畫與文本進行重點摘要,教師要求學生瀏覽找主旨、掃描文 本內容找出特定訊息,並分辨重要與不重要的訊息,以釐清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 以增加對於文本的理解程度。 三、閱讀後:在閱讀內容後,運用提問策略,由教師或是學生提問,教師可藉由 問答的過程瞭解學生對於內容的理解程度;學生也由此過程解決閱讀中所遇到的 問題。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作筆記的方式,以協助學生更有系統地理解文本 內容,學生也可監控自己思考內容的過程與理解程度。 除了運用相關的英語閱讀策略外,為使學生更為瞭解故事內容之元素,以便 在閱讀時更容易抓出重點,本研究也引導學生認識故事結構以增進閱讀理解。故 事結構(story grammar)最早由 David Rumelhart 在 1975 年所提出,其主張主要故 事結構要素為「背景」以及「事件」兩樣。接著,許多學者將故事結構的要素繼 續補充,Mandler 和 Johnson(1977)提出故事結構要素還包括一個或多個情節; Stein 和 Glenn(1979)則認為故事結構之要素應需要有背景與情節。Idol(1987)為 國外第一位將故事圖用在故事結構教學的學者,並總整以上的觀點,提出一個固 定模式,提出五項故事結構之要素,分別是:(1)背景(the setting),包含主角 (characters)、時間(time)、地點(place)、(2)問題(the problem)、(3)目標(the goal)、 (4)行動(action)、(5)結局(the outcome);而後續綜整多數學者所提出之故事結構之 元素,大致分為下列六項:主角、情境(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引發事件(環 境因素、事件動機與問題或衝突) 、事情發展與經過、行動與嘗試(主角內在反應) 以及故事結局(回應或啟示)(王瓊珠,2004;Dimino, Gersten, Carnine, & Blake, 1990)。 16.

(25) 參、閱讀理解運用於英語教學之國內相關研究 英語為第二外語,對許多學生而言是陌生的語言文字。因為這樣的條件限制,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不但要讓學生能進行有意義的英語閱讀,培養其英 語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引發、維持,甚至是提升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 動機。此部分將整理國內在英語閱讀理解方面之研究,並以表格呈現如下: 表 2-2-1 國中英語教學針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相關研究之整理表 在「合作式數位閱讀標註系統」輔以數位閱讀的環境 中發展閱讀認知策略鷹架,能有效協助學習者提升其閱讀 林美秀(2015). 理解成效,特別是場地相依型認知風格的學習者。同時, 無論是對高分、中間、或低分組的學習者而言,採用閱讀 認知策略鷹架之英語閱讀理解成效皆有所提升。 同儕協助學習策略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對國中七年級生 英語閱讀理解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同儕協助學習策略有助. 李月惠(2015). 於改善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成效。其中,同儕協助學習策 略對促進學生「解碼」和「文意理解」兩項閱讀理解能力 的提升有幫助。 八年級生以文學小圈圈策略教學模式的閱讀理解成 效,研究過程中學生藉由討論進行問題提問與澄清、同儕 分享、學習單的輔助能有效理解文本內容。其中,低成就. 廖靖雯(2015). 學生閱讀態度明顯改善,藉由同儕幫忙願意閱讀文本、寫 學習單參與課程。而運用摘要、提問、心智圖策略提升低、 高層次思考以及討論互動的方式都能增進學生英語閱讀理 解能力。 運用圖像式組織融入教學對於國中七年級學生的英語. 童承瑀(2015). 閱讀理解成效與英語閱讀動機之影響的研究中發現,實施 圖像式組織法教學,對於國中生的英語閱讀理解有顯著效 果。 交互教學對八年級補救教學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的影. 吳珮瑜(2015). 響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得到改善,閱讀 態度也變得更正面。 17. (續下頁).

(26) 國中九年級學生以相互教學法的閱讀策略,有助於學 曾桂芬(2014). 生提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其中在「字義理解」方面有顯 著的效果。 運用心智圖法於國中八年級學生英語閱讀教學,除了. 鍾嘉宸(2014). 有助於英語閱讀教學歷程的進行,也有助於提升國中學生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分組討論之表現也優於獨立完成。 後設認知閱讀策略的訓練在 EFL 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 曾鈺惠(2009). 閱讀上,能有效提升高分組及低分組兩組在後設認知閱讀 策略上的使用,也有助於改善高分組及低分組的英語閱讀 理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8.

(27) 第三節. 閱讀動機之探討. 動機,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成就,必非只是單就教師的 教學方法改變或是閱讀策略的使用,學生的閱讀動機也需要有所提升才有效果。 也就是說,閱讀動機是推動學習者進行閱讀的內在動機。Gambrell(1996)曾提出, 優良的讀者,具有高度的閱讀動機、閱讀策略、豐富知識,以及互動性多等特質, 由此顯示,除了認知方面,閱讀動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因素。 林建平(1995)認為所謂的閱讀動機,是指引起個體閱讀的活動,維持已引起的閱 讀活動與閱讀行為,並促使該閱讀活動朝向閱讀理解的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柳 雅梅和黃秀霜(2007)則認為閱讀動機就是促使個體進行閱讀活動的內在力量, 其動機包含讀者進行閱讀的理由和目的。也就是說,閱讀動機的有無,對於閱讀 活動是否能持續進而達成閱讀的目標佔有相當關鍵的因素。在本節將針對閱讀動 機進行探究,隨後再進行閱讀動機相關研究之探究,最後,再針對英語閱讀動機 量表進行討論。 壹、閱讀動機之探究 對於閱讀動機的研究有相當多的文獻,根據劉佩雲、簡馨瑩以及宋曜廷(2003) 的研究指出,Wigfield 與 Guthrie 整合了相關文獻後,將認為閱讀動機包含了十一 種面向。分別為效能、挑戰、逃避、好奇心、參與投入感、重要性、競爭、認可、 成績、社會因素以及順從。而 Wigfield(1997)隨之又將閱讀動機分成三個層面, 分別是能力與效能信念(competence and efficacy belief)、成就價值與目標 (achievement values and goals)以及社會取向(social aspects of reading)。以下將 分項說明。 一、能力與效能信念(competence and efficacy belief) 能力與效能信念(competence and efficacy belief)是指讀者自己是否能成功閱 讀的能力與信心。這個層面包含「效能」、「挑戰」,以及「逃避」三種面向。 Wigfield(1997)指出, 「效能」(efficacy)是指讀者自己能夠成功閱讀的信念,自身 19.

(28) 能控制閱讀的勝任感。 「挑戰」(challenge)則是指精熟吸收文本複雜概念的滿意度, 閱讀艱澀內容的意願。 「逃避」(work avoidance)是指面對閱讀時,避免投入其中, 儘可能做得越少越好。也就是說,當學生覺得自己的閱讀是成功的,便會投入其 中,並勇於挑戰;反之,當認為自己的閱讀缺乏效能,較容易逃避,並且避免進 行較難的閱讀挑戰。 二、成就價值與目標(achievement values and goals) 成就價值與目標(achievement values and goals)是指閱讀者的個人目標,其中 包含內、外在動機、成就目標,以及工作價值。Wigfield 與 Guthrie(1995)認為內 在動機包括「好奇」(curiosity),也就是讀者對特定閱讀主題的興趣,對有趣學習 的渴望並建構新主題於先備知識上。 「投入」(involvement)則是指透過主觀工作價 值與正向情感的美感享受而忘我地投入閱讀中。「重要」(importance)為主觀地視 閱讀為重要的工作價值。而外在動機則包括了「競爭」(competition) ,是指在閱讀 中勝過別人的渴望。「認可」(recognition)是指視獲得實際能力或目標達成的認可 是成功的閱讀。「成績」(grades)則是希望被視為好學生或為得到某種好成績而閱 讀。然而,Wigfield(1997)認為只有能力和效能信念無法產生完全地投入閱讀,需 要有相當的理由或是誘因吸引讀者投入閱讀。因此,對於內在動機的讀者,大多 傾向於學習目標的閱讀,藉由閱讀的過程以得到新知;而這樣的讀者較能維持正 向的學習動機,較願意接受挑戰,並設定會使自己進步的目標(Guthrie & Wigfield, 2000) ;而外在動機的讀者則傾向關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現狀態,也就是看中外 在的報酬、他人的認可而進行閱讀,這樣的讀者較無法延續持其閱讀與學習。 三、社會取向(social aspects of reading) 社會取向(social aspects of reading)的閱讀動機包含「社會因素」(social reasons) 與「順從」(compliance) 。 「社會因素」(social reasons)是指從朋友或家庭的閱讀分 享中或是透過追求獲得閱讀意義而成為某團體的一份子的過程;而「順從」 (compliance)則為符合外在或是他人的期望而進行閱讀。而相關研究也指出,社 20.

(29) 會取向的閱讀動機會增加個人的閱讀量以及閱讀的成就感(Guthrie, Schafer, Wang & Afflerbach, 1995;Wentzel,1996)。 貳、國內閱讀動機相關研究之探究 閱讀動機是閱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 師希望運用相關的教學法或是教學教材,便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以下將針對國 中閱讀動機相關的研究進行整理。研究者先將研究結果的歸納分為三大類,分別 是教學策略、閱讀環境,以及多元教材的融入進行探討。 一、與教學策略有關之閱讀動機之研究 許多研究者嘗試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期望可以誘發學生的閱讀動機, 使學生的學習可以持續。莊曉青(2008)指出,廣泛閱讀能有效地提升國中七年級 學生的閱讀動機。連彥淇(2015)應用鷹架策略於英語閱讀,來解決國中八年級學 生進行英語閱讀時所遭遇的問題以及探究鷹架策略對國中生英語閱讀動機的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英語閱讀材料和活動設計會影響學生的英語閱讀動機。同時,有 其他非成就因素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的動機。許智崴(2015)則提出以文學討論圈 的方式融入英文閱讀課程的教學活動之中,而質化結果分析顯示文學討論圈有助 於提升學生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英文閱讀動機及學習自主性。 二、與閱讀環境有關之閱讀動機之研究 閱讀環境的差異,隨著對不同的讀者之感受,對於閱讀動機也會有所影響。 王雅卉(2011)為了瞭解國二學生在台灣以英語為外國語的情境中所表現的英語閱 讀態度與英語閱讀動機。研究發現,閱讀動機僅有競爭有性別上的顯著差異。而 除了閱讀效能之外,英語閱讀動機與英語閱讀成就皆有顯著相關。李雅雪(2013) 在國中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現況、差異、相關與預測的情形 研究中發現,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間具有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 家庭的閱讀環境會影響閱讀動機。同時,國中生的閱讀動機對閱讀行為具有預測 解釋力。施麗君(2014)的研究發現,國中八、九年級學生對於閱讀動機與閱讀行 21.

(30) 為呈顯著正相關,而學校閱讀環境、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部分的面相對閱讀 行為有顯著的預測力,這顯示出閱讀動機、閱讀環境,以及閱讀行為三者皆相互 影響。 三、與多元教材融入有關之閱讀動機之研究 研究者運用不同的教學材料,讓學生的閱讀過程變得活潑生動,以便引起學 生的閱讀動機。黃瑄穎(2015)在探討多元圖表提問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閱讀表 現的影響研究中,顯示圖表提問教學具有特殊性、實用性、豐富性,能引發其學 習興趣,可推知學生呈現正向的閱讀動機。許程鈞(2012)在研究中指出,利用電 影媒體,有助於提升國中九年級學生的閱讀動機且對國中生閱讀行為有正向影響。 但是,國中生打電動、看電視的時間卻會影響其閱讀動機,同時,家庭因素會對 不同的閱讀動機產生影響。黃銀梅(2009)利用悅讀的方式,是指讀者自己挑選有 趣的書籍,自發性地廣泛閱讀,以探討悅讀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的閱讀動機,其結 果顯示,學生的整體閱讀動機提升,其中的動機顯示,參與者的閱讀自信和閱讀 成就與目地深受悅讀課程所影響,尤其是參與者從悅讀中產生很強的愉悅感,也 增強了自信心。 由上述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閱讀動機並非是單向的,必須要有其他的理由 以及誘因(閱讀動機的觸發與教材、教學方法與教學環境有深切的關係) ,才能使 讀者投入於閱讀中,並且引起讀者對於閱讀的興趣,進而提升其閱讀之動機。根 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擬從改善教材與教學方式著手,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 22.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為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透過一連串的研究設計, 以期瞭解漫畫教材對於國中七年級學生在英語閱讀動機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改變 情況。本章共分為五個部分說明,第一節為研究方法,包含研究方法與流程;第 二節為研究設計,其中包含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兩部分;第三節為資料的蒐集與 管理,將分別說明資料的蒐集與管理的方式;第四節為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包 含研究場域的 SWOT 分析、研究者以及研究對象的介紹;最後第五節則為研究信 效度,將分為質性與量化資料說明。.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壹、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是由實際從事教育工作者,在參與真實事件的運作過程當中擔 任研究工作,系統地蒐集資料、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方案、付諸實施、仔細檢驗 改革的影響,通常強調以學校或教室內亟待改進的實際教學活動為研究內容,以 改進教育活動為目的(蔡清田,2015)。 基於此,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選擇研究者所任教的導師班級,首先藉由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與英語閱讀動機問卷進行前測,問卷試題包含質性問 答題以及量化選擇題,質性量化並行,蒐集資料,以便瞭解每位學生英語閱讀能 力的狀況。接著進行圖片以及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運用教室觀察、文件蒐集 (自編課程學生學習單)以及教學省思札記蒐集並分析質性資料。最後再進行學 生英語閱讀理解測驗以及學生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兩項後測,並將後測結果與前測 結果進行綜合分析,以瞭解本課程方案的實施成效以及學生的英語閱讀動機與成 效之狀況。. 23.

(32) 貳、研究流程 本研究為探討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之成效,其中將針對學生的英語閱讀動 機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變化進行探究。本研究流程將研究期分為三階段:醞釀 期、行動期以及反思期。首先在醞釀期的部分,將針對研究者在英語閱讀教學現 場所遇到的教學問題,也就是學生的英語閱讀動機不足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需加 強等問題進行相關的文獻收尋與蒐集,尋找符合的文獻以提供研究實施的依據。 在參閱相關的研究以及文獻後,便確立研究主題「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 。確定 研究主題後,研究者開始擬定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以期運用行動研究法進行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之研究,接著進入下一個研究階段。 研究的第二個階段行動期的部分,研究者針對研究對象的英語閱讀現況、英 語閱讀學習型態以及程度進行瞭解,同時也釐清研究對象在英語閱讀方面的困難 問題,並設計研究與適合研究對象的教學計畫。接著開始進行漫畫融入英語閱讀 教學的教學方案。而教學計劃將本研究所設計之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教學 準備期、教學執行期,以及教學評量期。在教學準備期的部分,研究者先針對研 究對象進行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前測以及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前測,以便蒐集研 究對象在接受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前對於英語閱讀的動機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 程度。接著,研究者進行教學執行期。此時期研究者將進行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 學的教學流程,運用閱讀策略以及故事結構策略,帶領學生閱讀漫畫閱讀教材, 並且從教學過程中瞭解學生對於本教學方式的反應以及閱讀的狀況。最後,進入 教學評量期。研究者藉由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後測、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後測, 以及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後測所新增加對於課程想法的題目與學生學習單的回饋來 瞭解學生在教學後的英語閱讀動機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改變情形。 最後,研究的第三個階段反思期的部分,針對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所蒐集到的 質性與量化資料,進行資料的整理歸納與分析,針對資料進行研究結果的分析與 探究說明。最後,將所有的研究過程撰寫成技術報告書,以記錄研究過程並進行 24.

(33) 討論。 以下將上述研究流程以圖示方式呈現:. 發現教學現場問題:學生對於英語閱讀動機不足. 醞釀期. 確立研究主題,並蒐集相關文獻資料. 擬定研究目的及方法. 設計研究與教學計畫 行動期. 修正並 重新評估. 實施教學方案:. 教學準備期: 1.學生英語 閱讀理解 能力前測 2.英語閱讀 動機問卷 前測. 教學執行期: 1.漫畫融入教學 2.英語閱讀策略教學 3.故事結構運用 4.Story map 學習單. 資料歸納與分析驗證 反思期 撰寫技術報告書. 圖 3-1-1. 研究步驟流程圖. 25. 教學評量期: 1.學生英語閱讀 理解能力後測 2.英語閱讀動機 問卷後測 3.結果分析.

(3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的設計進行說明,分別以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來探討漫畫 融入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施歷程,以下分項說明。 壹、研究教材 本研究教學設計藉由學生較有興趣的閱讀素材「漫畫」當作教材,以吸引學 生的閱讀注意力,並挑選適合國中七年級學生學習並閱讀的英語漫畫作為閱讀教 材,漫畫內容的文字難度由簡入深,由少至多。研究者將以 Snoopy 連環漫畫系列 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漫畫做為教學材料,由研究者蒐集並挑選符合國中七年級學 生英語閱讀程度,選擇與其生活經驗相關或是接近的漫畫題材內容,而漫畫的文 字內容與現階段課本所教之文法和單字有相關的漫畫當作教材進行教學。在教學 的前期先給予學生單張的漫畫圖片,內容文字約一至兩個句子開始,以便讓學生 適應其多元閱讀教材的使用。隨著課程的進度逐漸增加漫畫篇幅以及內容文句的 長度和難度,最後之後再以連環漫畫方式呈現,內容的難度也逐漸提升。讓學生 的英語閱讀是漸進式地養成習慣並挑戰自己的閱讀能力。 本次研究教學過程總共使用五種漫畫,以下將分項介紹本研究所使用之漫畫 內容:. 表 3-2-1 研究教材介紹 漫畫名稱 Glasbergen Cartoon. 作者及來源 Cartoonist Randy Glasbergen http://www.glasber gen.com/. 簡介 由美國漫畫家 Randy Glasbergen 所創作的單格漫畫。作 者藉由不同的主題以幽默的方式 來表達訊息。 該漫畫作者利用不同的主題 呈現,在本研究教學中,研究者選 用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主題 Education Cartoons 以及. 26. (續下頁).

(35) 漫畫名稱. 作者及來源. 簡介 Teen Cartoons,同時也選用學生較 有興趣的動物主題 Animal Cartoons,以增加學生閱讀的動機 與興趣。 而該漫畫主要以單格漫畫為 主,而漫畫中角色的對話大部分也 以單句為主,因此在本教學設計 中,研究者將該漫畫教材運用於本 教學過程中的暖身期。. 四格連環漫畫. 國立興大附農 職能科 陳佳吟老師 自編教材. 該四格連環漫畫於國立興大 附農職能科陳佳吟老師自編英語 教材中出現。這幾篇四格漫畫的內 容與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課本所 學單字和文法較為相關,因此學生 更容易理解內容。漫畫畫風可愛俏 皮,非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該漫畫教材在本研究教學過 程中,研究者將運用在教學的暖身 期與養成期,做為內容深度加深的 教材使用。. Peanuts. Charles M. Schulz http://www.peanut s.com/. Peanuts 是一部美國報紙連環 漫畫,由 Charles M. Schulz 所創 作。漫畫以小狗史努比(Snoopy) 和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等幾 位小學生為主要角色,並且以小孩 的生活為題材。 在本研究教學中,研究者選用 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與接近的漫 畫內容,藉由學生對於史努比的喜 愛,不但增加學生閱讀動機之外, 也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漫畫內容。 該漫畫教材在本研究教學 中,研究者主要運用在教學的暖身 期、養成期,以及內化期之中。由 於該漫畫內容的難易度較廣泛,因 此研究者運用此三個時期中。. 27. (續下頁).

(36) 漫畫名稱 Stairway to Heaven. 作者及來源 Giancarlo Sciuto 繪者:王國軒 南一英語郵報看漫畫學英語. 簡介 南一出版社所出版的南一英 語郵報之中 Comics Page 每期皆會 刊出一篇長篇英語漫畫,其內容配 合國中課本所學之單字和文法,運 用不同的漫畫主題呈現。 該漫畫內容在闡述一位因為 天使的疏忽而不小心到了天堂的 男子,天使答應給予願望當作補償 後,男子貪得無厭,最後卻自食惡 果的過程。內容英語用字不難,加 上圖畫的輔助,學生容易理解。除 了增加學生的閱讀,也藉次機會教 育讓學生習得英語以外的處世道 理。 本漫畫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研 究者主要運用在教學的內化期之 中。由於本漫畫篇幅較長,漫畫內 容也較為複雜,因此使用在教學的 最後一個時期。. What Day Is Today?. Giancarlo Sciuto 繪者:陳芳素 南一英語郵報看漫畫學英語. 南一出版社所出版的南一英 語郵報之中 Comics Page 每期皆會 刊出一篇長篇英語漫畫,其內容配 合國中課本所學之單字和文法,運 用不同的漫畫主題呈現。 該內容在描述一位不想上學 考試而裝病的男生,卻反而被妹妹 將了一軍,無法外出和家人遊玩。 漫畫內容用字簡易,和學生的生活 背景相似,學生容易引起共鳴。除 了練習英語閱讀,也讓學生學習到 誠實的重要性。 本漫畫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研 究者主要運用在教學的內化期之 中。由於本漫畫篇幅較長,漫畫內 容也較為複雜,因此使用在教學的 最後一個時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8.

(37) 貳、教學設計 本研究的教學設計,研究者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中相關理論基礎以及文獻資 料,運用英語漫畫教材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之中,設計本教學方案,本部分將分別 以教學時間以及教學歷程分項說明。 一、教學時間 本研究之教學時間為期一個月,每週 5 堂英語課共 20 堂課的前 15 分鐘進行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期望藉由英語漫畫閱讀教材當作引子,使學生注意力集 中並靜下心,由教師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 二、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期 1.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測 由於研究對象為國中七年級新生,故研究者選擇以全民英檢(GEPT)主辦單 位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The Language Training & Testing Center;LTTC)所舉辦 的「小學英檢」 (GEPT Kids)之閱讀測驗、康軒版國小英語教科書出題光碟中閱 讀測驗試題以及 103 年度至 105 年度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閱讀試題中閱讀理解試 題為評量工具,實施前測,以便瞭解研究對象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之起點行為,並 以此為設定教學目標之依據。本試題彙整近期所正式施測之閱讀測驗試題,挑選 適合研究對象程度之試題並重新編製而成。 2. 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前測 (質性量化並行) 本研究所使用的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問卷,是以參考連彥淇(2015)針對國中 學生的理解狀況,改編 Mori(2002)以英語為第二外語的學習背景所編製而成的 英語閱讀動機量表,再針對研究對象的文意理解程度進行改編的英語閱讀動機問 卷為工具以調查學生對於英語閱讀的動機狀況。問卷除了量化的統計學生的英語 閱讀動機狀況,同時研究者也針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與閱讀情形,編制質性的問答 題,以便瞭解學生英語閱讀的狀況。 29.

(38) (二)教學執行期 --- 運用圖片以及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 1. 教材 研究者將以 Snoopy 連環漫畫系列以及其他漫畫教材做為教學材料,於漫畫融 入英語閱讀課程的第一階段給予單張圖片,內容文字約一至兩個句子開始,引導 學生運用所學到的閱讀策略進行漫畫內容閱讀。隨後,在第二、三階段增加漫畫 的篇幅以及文字內容的長度和難度,逐步增加閱讀教材的難度,最後再使用較長 篇的漫畫教材方式呈現,循序漸進的提升閱讀教材難度。 2. 英語閱讀策略 研究者根據第二章英語閱讀策略的文獻探討,挑選適合國中學生的策略並統 整設計後,將閱讀活動過程分為前、中、後三個部分進行,並且使用以下英語閱 讀策略進行教學: (1)閱讀前:運用圖片以及標題預測內容,研究者將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先備 知識,帶領學生預測漫畫的內容以及主要訊息。 (2)閱讀中:針對漫畫內容進行重點摘要,要求學生瀏覽內容找出主旨,掃描內 容找出漫畫內容特定訊息,並分辨重要與不重要的訊息,以釐清閱讀中所遇到的 問題,以增加對於漫畫內容的理解程度。 (3)閱讀後:研究者運用提問策略,進行師生相互提問,以解決學生閱讀中所遇 到的問題。同時,研究者將引導學生運用作筆記的方式,以協助學生更有系統地 理解文章內容,並監控學生自己思考內容的過程與理解程度。 3. 故事結構運用 除了閱讀策略的引導,研究者同時也教導學生使用故事結構(story grammar)。 故事結構教學主題包含如下:主角、情境(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引發事件(環 境因素、事件動機與問題或衝突) 、事情發展與經過、行動與嘗試(主角內在反應) 以及故事結局(回應或啟示)(王瓊珠,2004;Dimino, Gersten, Carnine, & Blake, 1990)。研究者將以 story map 學習單帶領學生找出漫畫內容中的各項重要故事元 30.

(39) 素,以期學生習得英語閱讀策略並在往後可以自行運用於閱讀上。 4. 故事結構學習單 每次的閱讀以引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以及故事結構進行閱讀,並運用自編的 閱讀故事結構學習單(story map)詢問學生故事的各項重要元素,並且請學生在 學習單上進行延伸內容的創作以及心得感想的撰寫,以便瞭解學生對於內容的理 解程度。 5. 課堂觀察 研究者於課堂中觀察學生進行閱讀時所表現的狀態並記錄下來,以成為後續 資料分析時相互參照比對的資料來源。 (三)教學評量期 1.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後測 由於研究對象為國中七年級新生,故研究者選擇以全民英檢(GEPT)主辦單 位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The Language Training & Testing Center;LTTC)所舉辦 的「小學英檢」 (GEPT Kids)之閱讀測驗以及 103 年度至 105 年度國中教育會考 英語科閱讀試題中閱讀理解試題為評量工具,實施後測,以便瞭解研究對象在漫 畫融入英語閱讀課程後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改變之情形。 本研究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之前、後測使用相同之試題,以便更清 楚瞭解學生於教學前後閱讀理解能力的改變情形。 2. 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後測 (質性量化並行) 改編連彥淇(2015)所編製的英語閱讀動機問卷,並針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 理解狀況進行改編,以調查學生對於文字短篇文章閱讀的動機狀況。問卷除了量 化的統計學生的英語閱讀動機狀況,同時也包含質性的問答題,詢問學生在進行 漫畫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後,對於課程的感受以及教材的喜好程度,以瞭解學生在 教學後在英語閱讀動機方面的變化情況。. 31.

(40) 3. 結果分析 對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以及英語閱讀動機問卷前、後測施測的結果, 針對兩次結果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討論,並輔以教學過程中所蒐集之質性資料進 行結果分析說明,以便瞭解學生在接受教學後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英語閱讀動 機的變化情形。. 32.

(41)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管理. 本研究是將漫畫融入在英語閱讀教學,以瞭解提升學生英語閱讀動機與閱讀 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為了避免研究者的觀點受到研究以及教學兩方角色之限制, 因此本研究同時採用質性與量化資料,以多元的方式蒐集資料,以便維持資料的 客觀性與完整性,以下將分項描述資料蒐集與管理之情況。 壹、資料蒐集 一、量化資料之蒐集 (一)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 研究者基於研究對象為國中七年級新生,故研究者選擇以全民英檢(GEPT)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語言訓練中心(The Language Training & Testing Center;LTTC) 所舉辦的「小學英檢」(GEPT Kids)之閱讀測驗、康軒版國小英語教科書出題光 碟中閱讀測驗試題以及 103 年度至 105 年度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閱讀試題中閱讀 理解部分適合的試題為評量工具,實施前、後測,以便瞭解研究對象在漫畫融入 英語閱讀課程前、後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變化之情形。 本試題評量以 PIRLS 之閱讀理解層次為測驗目標,針對學生閱讀的歷程能力 進行瞭解。本測驗著重在學生閱讀直接歷程中的「直接提取」、「直接推論」以及 解釋歷程中的「詮釋與統整」三項能力進行測驗。下表為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 之細目表:. 表 3-3-1 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測驗前、後測之細目表 評量目標. 對應題號. 閱讀直接歷程:直接提取. Q1,2,3,4,6,7,8,9,10,11,13,14,15,16,17,18. 閱讀直接歷程:直接推論. Q5,12,19. 閱讀解釋歷程:詮釋理解. Q20.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ffective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to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t Primary Level.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For example, the teacher librarians teach students reading strategies whil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 teachers provide reading materials for students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skills, strategies and confidence needed to participate in Guided and Independent Reading as well a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