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電視劇交流台灣影視工作者的認同展現

第五章、 兩岸電視劇合作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影響

第三節、 兩岸電視劇交流台灣影視工作者的認同展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兩岸電視劇交流台灣影視工作者的認同展現

中國將電視劇視為重要的政治意識形態宣傳工具,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國族 主義的抵抗對中國而言是最好的武器,舉例而言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國播出 的電視劇《渴望》(1991),即企圖在創傷後重建其國族想像;此外電視劇《北京 人在紐約》(1994)即使將外景拍攝地拉到紐約,但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仍突顯 出中國移民與其美國敵人的對抗過程,象徵了中國共產黨愛國主義的宣揚和對美 國資本主義的對抗(Zeng, 2008: 69)。又如面對中國內政情況,中國有許多的電 視劇皆在不同的敘事結構下,一次又一次的強化反貪腐意識,不過電視劇呈現的 往往是地方官員個人的操守問題,卻不涉及討論當代中國政治貪汙有很大程度是 社會主義經濟的市場化考量不周,以及缺乏足夠的政治民主化有關(Bai, 2008:59)。

由此可知,中國為了鞏固其國家意識形態,透過電視劇呈現,將官方欲傳達 與改進的社會現況置入其中,因此,中國與台灣在合作的過程中,除了市場和技 術學習層面的考量外,政治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而這種政治因素的影響,不一 定是全然透過劇本內容來呈現。一方面,中國透過故事題材、製作團隊的選擇和 排除策略,鞏固其固有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透過資金市場的吸引力,將台灣 優秀資深的影視從業人員吸納至其生產體系之中。

然而,不同時間可能引發不同的認同差異,早期中國雖然在合拍電視劇的意 識形態上有要求,但台灣影視工作者對合拍劇的選材與情節因有台灣影視工業做 為後盾,較有堅持與主導的力道,且當時以描述兩岸文化交流議題的電視劇和現 在相比較有展演的空間。隨著時間的變化,台灣影視製作團隊在兩岸電視劇題材 上較失去其主導性,遑論涉及兩岸議題的電視文本,即使在拍攝製作的過程遭遇 到兩岸對電視劇拍攝包裝認同的差異,台灣影視工作者僅能以迂迴手段來規避中 國政策之規範。因此,以下將從時間發展脈絡,透過電視劇選材、選角以及情節 安排,來探討台灣影視工作者在其中可能彰顯的認同。

從兩岸合拍電視劇之題材可中知,1990 年代中國與台灣合拍電劇題材大多 為宮廷古裝、民初年代戲以及武俠劇為主,如:瓊瑤的《六個夢》、《梅花三弄》

等;周遊製作的古裝武俠戲《雪山飛狐》、《唐太宗李世民》等;楊佩佩製作的《倚 天屠龍記》等,這些都是較無涉及兩岸意識形態和文化衝突的戲種。但是此時這 類戲種的選擇,並非受中國電視劇審查影響,而是台灣內需和海外市場的需要。

不過,此時仍有探討兩岸關係的電視劇如講述台胞返鄉探親的電視劇《表妹吉祥》

(1992)和探討兩岸婚姻的《廈門新娘》(1993)等。以《廈門新娘》為例,故

製作單位也要考慮大陸觀眾的感受。」(聯合晚報,1992.12.10)。可知兩岸在協 拍時期,台灣雖擁有較佳的主導權,但電視劇內容若涉及兩岸文化往來的現實議 2000.08.29)。然而,在 2005 年中國同意發行之合拍劇劇目中僅有一部與台灣合 作之電視劇,為古裝神奇故事《如來神掌》。從政策緊縮的時代中所通過的電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香港和日本,其合拍電視劇之數量百分比,台灣占58.7%為最多,其後依序為香 港的32.6%、日本的 8.7%(可見表)。其中與台灣合拍的電視劇劇種又以時裝偶 像劇為多(可見表),2010 年所有合拍劇皆是中台合作之偶像劇。

表 5-3:中國合拍戲之境外合作單位(單位:部)

香港 台灣 日本 合計

2008 年

1.5* 0.5* 1 3

2009 年

4 7 1 12

2010 年

2 6 0 8

總計 7.5 13.5 2 23

百分比 32.6% 58.7% 8.7% 100%

*當年的《美味童話》為中、港、台共同合拍,因此香港與台灣各計 0.5 部

**本表僅列新拍攝之電視劇,換證之合拍戲不列入計算

表 5-4:2008~2010 年兩岸合拍電視劇類型比較表

年份 兩岸合拍戲 部數 合計

2008 偶像劇 1 (100%) 1

非偶像劇 0

2009 偶像劇 4 (57.1%) 7 非偶像劇 3(42.9%)

2010 偶像劇 5(100%) 5

非偶像劇 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根據訪談,此時兩岸合拍的原因在於中國欲學習台灣時裝偶像劇的製作,即 使偶像劇申請合拍劇報批,可視為中國國產劇,但偶像劇因為實際播出時段和目 標受眾有限,在中國的賣片價格並不高,中國仍願意出資與台灣共同合作:

可是偶像劇,因為就在這幾個固有的頻道播出,而這些固有頻道播出就不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黃金檔時段,所以說他的價錢沒有辦法提高。還是二十幾萬將近三十萬左右人民 幣。……。但是真正的原因他為什麼要跟妳來合拍?是因為他拿了跟你一樣多 的,超過你的實質來跟你合拍,出錢的是大爺可以講話嘛!很抱歉你的know-how 要全部讓我知道,你的製作方式,你的拍攝、行銷的方式,你的種種我都有參與。

(受訪者3,2011.04.20)

2007 年以後,兩岸合拍戲從以古裝武俠戲為大宗過度到以時裝都市愛情戲 為主,戲劇總類的改變,代表著中國社會對於外來文化、流行、時尚的接受度日 高,以及當地生活水準的提高。細看偶像劇的題材,多為「窮小子與富家千金」

或是「富公子與平民女」的組合,述說著「麻雀變鳳凰」的都市愛情故事。即使 因兩岸合拍的關係,場景出現中國和台灣在1949 年以後各自分隔後的現代都 市,但與該都市有關的其他文化脈絡基本上是斷裂不存在的,在都市生活架構中 相遇的男女主角,或男女配角,於戲劇中突顯的不是台灣和中國身分的差異,而 是「避談」僅是角色身分的扮演而已。

雖然偶像劇探討的不是兩岸的文化認同與差異,但是對於台灣影視創作者而 言,兩岸對都會生活的想像仍有差距,使得兩岸電視劇合拍的過程中,台灣影視 工作者需有所妥協與適應:

我們最喜歡的偶像劇,男主角都有跑車,保時捷啦。他們不准,因為 他們說你們這樣會把,把百姓教壞說,原來上流的社會就是每天開著跑車 無所事事跑來跑去。你拍的時候,你只能拍他們的大眾阿,最多最多只能 是賓士(受訪者10,2011.03.)。

然而,在戲劇選角、情節安排和包裝方式依舊較熟悉台灣時裝戲劇的表現方 式,且台灣影視工作者往往以此為傲,認為這是中國尚無法趕上的:

當然因為他的土味還沒有辦法去掉,就是你會感覺他們拍偶像劇的時 候,包括它的陳設、服裝、講話,妳都會覺得很土嘛!然後不時尚。可是 合拍劇外籍人員可以到三分之二,因此當我三分之二的演員去的時候,就 可以把大陸的土味降低 (受訪者 3,2011.04.20)。

上述表現出台灣影視工作者對都市生活模樣的認同,而這樣的認同亦表現在 台灣為了通過中國電視劇的審查規定,如:需有相當比例的大陸場景和演員等,

使得台灣製作團隊在偶像劇中刻意安排不影響故事主軸的大陸場景與情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愛上琉璃苣女孩》,台灣叫《命中注定我愛你》,基本上就是在台灣拍的,

他只是到上海去出了兩個星期的外景,用了兩個大陸的演員,他就是它有點假 像。而且這兩個大陸人的加入跟情節,回到台灣之後,都把它刪掉了,回覆到全 部台灣的面貌。這樣所以他要改名字,這是製作單位的一個應付,上政策下有對 策。(受訪者3,2011.04.20)

除了偶像劇外,此時期赴中國發展的亦有其他赴中國打工的台灣影視工作 者,其所產製的作品多為大陸國產電視劇。然而,就如同偶像劇一般,在中國官 方審查機制底下,中國僅會選擇不具政治敏感度的電視劇題材與台灣影視工作者 合作,因此在劇本題材的選擇上,已先經由中國審查機制過濾,使得大部分台灣 的影視工作者在無形之中僅需扮演好電視劇生產位置上的角色即可,如以本研究 訪談的三位編劇為例,他們均表示在經濟的考量下,傾向符合中國資方的要求:

我在下本的時候,我自己就先閃開了,這個不能寫你為什麼一定要寫?

你拿回台灣寫就好啦。(受訪者6,2011.03.)

在選角與情節安排方面,創作者仍受到中國官方透過各種手段控制影視市場 的創作框架,使得能留在中國市場的台灣創作者受到篩選、甚至內化為本身的文 化認同。當兩岸電視劇核心市場已轉移至中國後,如何使中國市場接受其戲劇作 品是台灣影視工作者的重要考量因素,所以台灣影視工作者透過到中國考察、生 活,淡化「從台灣出發」的角度:

大陸很多男人,你沒有車子、沒有房子、沒有三金,妳就別想要有老 婆。所以,男生一定要幫老婆燒飯洗衣,甜言蜜語去取悅。所以我自己看 到,我當一個編劇我看到這樣的東西,我慢慢就要了解到這樣的狀況。(受 訪者5,2011.02.19)

可是以前在那裡我幾乎是住整整三年。因為我覺得既然我以後要在這 個地方,我只能在這裡了解這個地方,所以我整整住了三年。包括我現在 每天看電視,為什麼這齣戲它會紅,是個什麼做法?我必須在哪裡耳濡目 染,而不是聽人家告訴我,你要每天看,他們收視率出來會說為什麼這個 戲會火紅,你要看他的原因(受訪者7,2011.04.23)。

上述是台灣影視工作者面對中國市場強大不得不的規訓。雖然兩岸合拍戲在 劇本企畫階段即排除了可能引起兩岸敏感神經的故事內容,但是中國資方在部分 民初家庭倫理戲劇中,因上級指示要求放入台灣元素,和兩岸團圓的敘事架構。

面對此一情形,因出資者擁有最終決策權,台灣影視工作者因受中國委託製作,

屬承攬關係,需有所妥協;但受訪者3 表示若由台灣主導之電視劇則較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