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研究 立. ‧ 國. 學. The Study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 Municipal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湯 志 民 博士 研究生:陳 昫 姮 撰.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6 月.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 謝. 辭. 在指南山下與陽明山麓來去往返的路上,身分是政大學行碩士班學生 與格致國中的校長,歷經校長甄試與遴選,校務與論文兩頭忙的歲月,很 長很豐富的經歷,擺盪之間,深刻體會的是勇敢面對的堅持與喜悅。 當年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進入政大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能夠完成 論文,最想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湯志民老師,在我輾轉於休學復學之 間,沒有間斷的指導與耐心的等待。從一開始引導研究架構方向、提點研 究內容的方向,叮嚀豐富文獻的必要、研究方法以及最後指出結論的脈 絡,老師循循善誘,諄諄叮嚀,啟發我的思考與治學態度,在論文產出的. 政 治 大 重,叫我放寬心,這份包容確是筆墨難以形容!在密集趕工的階段,每一 立 過程中,感受到如沐春風的指導。在我生病的時候,叮嚀我以身體健康為. ‧ 國. 學. 回到研究室跟老師討論論文結束,走回家的路上,細細品味老師的專業、 耐心的詮釋與解說,這一路的陪伴,時常有禁不住的感動。. ‧. 而林騰蛟次長與陳榮政教授慨允擔任論文口試委員,二位在論文計畫. sit. y. Nat. 和口試過程中,排除公務之繁忙,秉持專業的學養,鉅細靡遺地提供中肯 以及更合乎邏輯的寶貴意見,讓我的論文更加一致與完整。. er. io. 另外,感謝在政大學行碩就讀期間,秦夢群教授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提 a. n. iv l C n 醒與期望,給予我們兼顧工作和求學的寬容;還有其他教授們的風範與智 hengchi U 慧,都是我學習的標竿。當然要特別感謝秀真在修課與行政事務上的幫. 助,你們都是我學業得以順利的完成的貴人。也要跟學行碩十五的忘年同 窗說:謝謝有你們曾經與我同行,一路以來你們的陪伴其實都在。 同時也感謝臺北市高中職各校的校長、秘書、主任及組長的協助,使 我能順利發送問卷並得以儘速回收完成論文。 當然,完成論文的榮耀也要獻給我的家人,感謝你們隨時伸出援手, 提供協助!謝謝默默支持的另一半吳高讚教授及兒子松韓,讓我沒有後顧 之憂;原本對我而言困難重重的問卷調查法,也可以請教專業的女兒沁 嬪,並指導我跑統計,貼心的神救援讓我能夠得心應手做分析,讓我看到. II. DOI:10.6814/NCCU202000942.

(4) 論文出版的曙光,進而成為事實。感謝家人全心全意的支持,是你們在背 後支撐的力量,讓我心中持續萌生毅力與堅持! 最後謹以此學位論文,獻給高雄的爸爸,以及天上的母親,謝謝您們 自小即教導我們要多讀書,如果我有一絲絲的成就與真誠,那都是因為你 們對教育的堅持。. 陳昫姮. 謹誌 109.0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5)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並分析各校 校長及教師知覺該校推動國際教育之差異情形,研究採問卷調查研究法進 行數據資料蒐集,以「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研究問卷」作為 研究工具,針對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校長、主任或組長、以及教師實施問卷 調查,研究者先發展〈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研究〉之專家效 度問卷,包含四軌構面「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 校國際化」 ,依據 10 位專家審查產生專家效度、完成預試問卷的因素分析 確保問卷效度,並確認四個構面之信度,其 Cronbach 係數依序為課程發展. 政 治 大 最後產生〈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研究〉之正式問卷,篩選出 立. 與教學 0.935、國際交流 0.922、教師專業成長 0.944、學校國際化 0.913,. ‧ 國. 學. 三個構面,包含「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與學校國際化」。最後抽樣 臺北市全部公立高中職合計 29 所學校,一共發出 580 份問卷,回收 461. ‧. 份問卷,回收率達 80%,調查問卷資料處理以平均數及標準差進行描述性. sit. y. Nat. 統計分析、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 探究,最後獲致相關結果如下:. er. io. 一、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國際教育推動現況」整體屬中高程 a. n. iv l C n 度,其中以國際交流表現最好。 hengchi U. 二、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國際教育推動現況」之各構面以「國. 際交流」表現最好。 三、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國際教育推動現況」在擔任職務上 達顯著程度之差異,其中以校長最高。 四、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國際教育推動現況」在學制類別上 達顯著程度之差異,其中以高中最高。 五、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國際教育推動現況」申請校本國際 教育計畫 (SIEP) 通過的學校高於未申請的學校,且達顯著程度之差異。 六、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國際教育推動現況」於性別、年齡、. I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6) 服務總年資、教育程度及學校規模等變項並無顯著差異。 七、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知覺 「國際教育推動現況」上, 「課程發 展與教學」 、「國際交流」 、「學校國際化」各構面有高度正相關,且達顯著 程度。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各項建議如下: 一、 強化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發展的鷹架。 二、 鼓勵更多高中職學校加入國際文憑課程系統。 三、 各高中可招募更多外籍生或國際交換生入校就讀,並鼓勵教師指導學 生參與國際競賽或國際專案。. 政 治 大. 四、 各完全中學可激勵教師積極參加國際教育研討會或研習,鼓勵學生參 與接待國外學生。. 立. 五、 各高職可積極與國外高中職校建立姊妹校,並鼓勵學生接待國外學生. ‧ 國. 學. 參與自己學校之營隊或志工。. ‧. 六、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可成立國際教育中心,並建置更完備的國際教育資 源平台給教師及學生使用。. y. Nat. io. sit. 七、 未來研究可採學生的角度作為研究的對象,分析高中職、國中或國小. er. 的學生之學習成效;亦可擴大研究樣本,或將「國際教育」作為預測. n. a. v. l C 變項,探討國際教育與各類構面變項的關係作為研究題目。 ni. hengchi U. 關鍵字: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學校國際化.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7)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t also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of awareness among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f their school’s promotion situation. The study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main subjec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ed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in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the questionnaire based on 10 experts’ validity. Then the pilot study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following expert validity. After factor analysis ensuring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 was generated and. 政 治 大. distributed to 29 schools. The total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was 580, 461 of which were valid. That is, the percentage of availability is around 80%. The. 立.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國. 學.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degree of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s medium-high. Among constructs of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a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 vlowest is school l C the highest degree i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n the hengchi U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different job posit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principals have the highest awareness. Of different school leve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have the highest awareness. For schools applying for SIEP or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schools which applied for SIEP have higher awareness than the ones which did not.. n. er. io. sit. y. Nat. 2.. ‧. 1.. 3.. 4.. 5.. VI. DOI:10.6814/NCCU202000942.

(8) 6.. 7.. For the other variabl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 high correlation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among three constructs in teachers’ awareness of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municipal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uggestions as. follows: 1. Strength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 Encourage more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o join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a system.. 政 治 大. 3. Senior high schools could recruit more foreign or exchange students and. 立. encourage teachers to lead students to jo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 國. 學. 4. Comprehensive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s could inspire teachers to join seminar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host foreign. ‧. students.. 5.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could establish sister school with foreign schools. y. Nat. sit.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foreign students to join camps.. er. io. 6.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uld set an international. n. a education center and provide more resources to teachers v and students. 7. For future study,. i l C n U students could the h e nbeg the i c hsubject,. sampling could be. enlarg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other constructs could be studie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chool internationalization. VII. DOI:10.6814/NCCU202000942.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國際教育之理論與概念........................................................... 13. 第二節. 各國國際教育推展的策略....................................................... 21. 第三節. 臺灣國際教育政策推展之現況 .............................................. 30. 第四節. 國際教育的相關研究............................................................... 39. ‧ 國. 學.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 第三章. 立. 政 治 大. 研究架構 ...................................................................................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7. 第四節. Ch 研究實施程序........................................................................... 69 Un.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70.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engchi. iv.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1 第一節 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進行現況分析 ........ 7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 度現況之差異分析……………………………………………………...93 第三節 第五章. 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進行相關分析 .... 106.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0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0 VIII.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0) 參考文獻 ..........................................................................................................114 附錄一:中小學國際教育 IPO8 項指標執行檢核表 .......................... 123 附錄二:專家效度問卷......................................................................... 128 附錄三:預試問卷…………………………………………………..... 133 附錄四:正式問卷 ................................................................................. 13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1) 表次 表 2-1 臺北市國際教育中長程實施計畫實施主軸及途徑 .......................... 36 表 2-2 研究者對於國際教育構面之統計 ....................................................... 50 表 3-1 研究學校預試樣本人數分配表 .......................................................... 54 表 3-2 研究學校正式問卷樣本人數分配表 .................................................. 55 表 3-3 樣本背景資料次數分配表 .................................................................. 55 表 3-4 預試問卷審查學者專家名單一覽表................................................... 58 表 3-5 專家效度問卷審查結果一覽表…………………………………….. .59 表 3-6 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因素分析結果摘要….………… .65. 政 治 大 ............................................................................................................... 73 立. 表 4-1 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現況及認同程度各構面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表 4-2 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現況及認同程度各構面題項描述性統計摘. ‧ 國. 學. 要表 ....................................................................................................... 75. ‧. 表 4-3 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 y. Nat. 各構面題項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80. io. sit. 表 4-4 不同學制類別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各. er. 構面題項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85. n. a. v. l C 表 4-5 三年內曾否申請校本國際教育計畫通過學校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 ni. hengchi U. 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進行現況分析 ...................................... 89 表 4-6 不同性別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現況之 差異 ....................................................................................................... 94 表 4-7 不同年齡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現況之 差異 ....................................................................................................... 95 表 4-8 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現 況之差異 ............................................................................................... 96 表 4-9 不同服務總年資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 現況之差異 ........................................................................................... 98. X.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2) 表 4-10 不同教育程度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 現況之差異 ........................................................................................... 99 表 4-11 不同學制類別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 現況之差異 ......................................................................................... 100 表 4-12 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 現況之差異 ......................................................................................... 101 表 4-13 學校三年內曾否申請校本國際教育計畫通過 (SIEP) 之教師知覺國 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現況之差異 ........................ 102 表 4-14 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研究結果摘要. 治 政 大 Pearson 相關分析 表 4-15 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各構面之 立 係數摘要表 ......................................................................................... 106 表 ......................................................................................................... 105.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3) 圖次 圖 1-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內涵 ....... 3 圖 1-2 本研究流程圖 ........................................................................................ 9 圖 2-1 Halls 比較教育內涵圖 .......................................................................... 14 圖 2-2 英國國際教育概念圖 .......................................................................... 26 圖 2-3 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架構圖 .............................................. 32 圖 2-4 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架構圖 .............................................. 33 圖 2-5 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架構 ............................................................... 35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5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I.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透過探討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及教師 的認同程度,針對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並提供教師與學校對未來國際教育 推動的方針與規劃之參考。本章共分成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 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隨著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以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世界各國都有密切. 政 治 大. 的來往,彼此的發展息息相關,關係網絡變得很複雜。我們周遭的生活也. 立. 很容易受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變動的影響。舉例而言,自 2019 年 9 月至. ‧ 國. 學. 2020 年 1 月,澳洲叢林發生大火,其影響之層面甚鉅。從環保層面來看, 大火的煙霧排放約四億噸二氧化碳 ( 楊之遠,2020 )。此一國際事件對臺. ‧. 灣的學生而言,乃是永續教育的學習案例,個人可以採取的低碳排行動、. Nat. sit. y. 守護森林、守護環境,都是應該持續關注並投入的國際教育議題。. er. io. 環顧國內的現況,高中職學校教育國際化正快速地進行,尤以臺北市. n. al 為首,無論是臺美、臺加雙聯學位、國際文憑課程、國際預科課程等,以 iv n U engchi 更多的經費為高中高職生架構國際課程學習的鷹架,不用出國即可獲取國. Ch. 內與國外的雙學位,並可獲得申請國外大學的機會,可說是高度獲得家長 的認同,在國際文憑與國際課程兩層面,已跨出一大步。 國際教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也是教育部近十多年來的重要政策之 一,教育部於 2011 年公布的《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已明定國際教育 是推動黃金十年的重要議題,而 2013 年發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 程綱要總綱》,更是將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列為核心素養,成為重要的課 程發展脈絡,此於研究動機一節中將進一步闡釋。整體而言,國際教育是 我國目前教育政策的新趨勢,國民國際素養越高,國家國際化、全球化的 程度就愈高,當前教育工作者必須迎上全球人才培育的新浪潮! 1.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6) 貳、研究動機 因應國際環境的變化,未來人才應具備之關鍵素養能力需順應世界的 潮流,世界重要國際組織皆曾提出青少年關鍵素養能力的目標,其相關內 涵及概念闡述如下: 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以下簡稱 UNESCO)於 1996 年提出終身學習四大重點: 學習求知、學習做事、學習共處以及學習自我實現,更於 2003 年提出 「學會改變」的核心素養,鼓勵一個終身學習者從知識到做事、再到 與人相處、進而自我實現,最後再學習改變自己與他人,顯示層次的. 政 治 大 二、 經 濟 合 作 發 展 組 織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立 概念。.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以下簡稱 OECD)於 2005 年提出「關鍵能力的定義與. ‧ 國. 學. 選擇」 ,其中提到三種能力:使用語言科技工具進行溝通、能在異質的. ‧. 團體中與他人互動以及能自主自律行動。鼓勵一個全球公民懂得利用 互動的工具,與不同類型的人溝通及相處,進一步出於自發性的行動,. y. Nat. io. sit. 以身作則影響他人。. er. 三、 歐盟(European Union, 以下簡稱 EU)於 2005 年提出八大關鍵能力:. n. a. v. l C 用母語溝通、用外語溝通、數學及科技方面的能力、數位能力、懂得 ni. hengchi U. 學習的精神、社會以及公民具備的能力、企業家與創業家的精神以及 文化覺知與表達。其中各關鍵能力環環相扣,首度提到企業家精神與 創業力,同時也呼籲文化的重要。 臺北市對於未來人才的期待是多面向的,近十年來亦不遺餘力培育青 年人才的國際素養,探究如何讓國際化教育在高中職學校扎根,培育高中 生具備關鍵素養能力,順應世界的潮流與發展,乃本研究動機之一。 12 年國教實施後,高中是發展國際教育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其中教 師的觀點與認知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體課程目標第 四項「涵育公民責任」 ,即涵蓋「國家認同」與「國際理解」 。在高中階段,. 2.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7)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包括「能堅定自我文化價值,具備國際化視野,對多元 文化有尊重與欣賞的能力,強調國際移動力,並對全球論述或國際形勢付 與主動關心。」(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民 103 )高中 職教師如何藉由不同學科或領域背景之教師設計課程、教材研發、專業成 長以及認同理解,有效推廣高中階段的國際教育,培育學生具備本土意識 與國際視野,以進入全球化下的國際環境,找到生存與競爭的條件與優 勢,乃本研究動機之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Ch. v. engchi 圖 1-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內涵 資料來源: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民 103,頁 3. 研究者長期擔任臺北市高國中英文教師,對中小學國際教育之願景高 度理解與認同,經常在課程與教學中帶入國際議題,引導學生關注時事、 全球思考外,亦長期投入國際交流的行列,率領學生出訪與接待,帶領學 生培養國際移動力! 此外,研究者長期擔任臺北市政府國際少年運動會 (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Games, 簡稱 ICG ) 代表團之英文祕書,於 2006 年在泰國國際 少年運動會中,臺北市游泳選手頒獎時身上所披之國旗遭北京代表團公然 搶走,後經研究者起草英文書信聲明向大會及中國大使館嚴正表達抗議, 3.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8) 向執委會及大會要回國旗,不僅為代表團維護了參賽暨得獎的尊嚴,也為 選手樹立了解決國際衝突的典範。 復次,臺北市政府訂頒之《2011-2016 臺北市教育國際交流白皮書》 及《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深耕方案》,均為國際教育奠定良 好的基礎。期間推動臺北市國際學校獎認證實施計畫、臺北市國際交換學 生學習實施計畫、技職教育海外見學、學校締結國外姐妹校以及 2018 年 訂定之《臺北市國際教育中長程實施計畫》,明訂五大推動主軸,皆強化 未來國際教育課程的深度與廣度,提升了學生國際移動力。 研究者長期投入高國中之國際教育,希望藉由本研究探討臺北市公立. 政 治 大. 高中職國際教育的推動情形,並對各高中職與教育主管機關提出未來之建 議,此乃本研究動機之三。. 立. ‧ 國.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學. 第二節. 根據以上研究的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問題如下:. y. sit. Nat. 一、 瞭解臺北市各公立高中職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 ‧. 壹、研究目的. io. er. 二、 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中,探討各公立高中職校長及教師知覺該校推動國 際教育的差異情形。. n. al. iv. Ch 三、 依據研究結果,了解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推動國際教育之相關性,並提 Un 出未來之建議。. engchi. 貳、待答問題 一、 臺北市各公立高中職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為何? 二、 臺北市各公立高中職校長及教師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下( 性別、年齡、 擔任職務、服務總年資、教育程度、學制類別、學校規模、是否申請 校本國際教育計畫通過等) ,知覺該校推動國際教育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 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未來推動國際教育之相關性及參考建議為何?. 4. DOI:10.6814/NCCU202000942.

(1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指之國際教育是藉由系統化的課程與教學設計,議題的融入 以及活動的執行,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觀察與理解分析的能力。期透過全球 議題的探討,進一步了解全球體系與文化的運作,並能夠涵養在地情懷與 世界觀,培養全球意識與批判思考,解決國際現勢與全球議題的能力,因 應未來全球化的挑戰,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為世界共同體盡一份心力! 為探究國際教育在臺北市各高中職學校實施的成效,本研究以「課程 發展與教學」 、 「國際交流」與「學校國際化」三軌構面設計問卷量表共 22 題,每一題皆採 Likert 5 點尺度計分,量表分數為 5 分、4 分、3 分、2 分、. 政 治 大 「不同意」以及「非常不同意」等選項,透過教師的實際知覺進行問卷填 立. 1 分,由高到低作排序,對應量表之「非常同意」 、 「同意」 、 「有點同意」、. ‧ 國. 學. 答,得分愈高者代表教師認同學校推動國際教育的程度愈高,反之,得分 愈低則表示其認同學校推動國際教育的程度愈低,茲將本研究量表使用的. sit. y. Nat. 國際教育. ‧. 關鍵字名詞釋義說明如下:. io. er. 本研究所指的國際教育是指學校透過跨國或跨文化的教育活動或歷 程,培養學生國際理解、國際關懷與國際視野;並藉由相關的課程或活動,. n. al. iv. Ch 涵養其國際溝通與公民責任,成為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 Un 以及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 engchi. 課程發展與教學 本研究所指的課程發展與教學是指學校教師的課程實踐與專業發 展,包括國際議題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數位教學模式、研發全球公民素養 導向之教材及教案、在地特色的課程或活動,參與國際教育相關研習與專 業發展等。. 國際交流 本研究所指的國際交流是指與不同的區域或國家的學校交流,包括外 國學校、師生來訪活動、姊妹校或夥伴學校交流活動、教育專題訪問交流、. 5.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0) 海外技能實習活動、國際志工服務或營隊、外國學生來臺服務學習、國際 網路交流計畫以及教師參與國際教育之論壇或研討會等。. 學校國際化 本研究所指的學校國際化是指學校邁向國際化的歷程與結果,包括校 園國際化、人力國際化、行政國際化、學習國際化、課程國際化,以及國 際夥伴關係等。.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進行採「問卷調查法」,目的是以系統化的量化分析,取得. 政 治 大 學、國際交流、學校國際化 立 ) 之現況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學校校長、主. 可靠之數據,以瞭解臺北市高中職學校國際教育三大構面 (課程發展與教. sit. y. Nat. 一、準備階段. ‧. 貳、研究步驟. ‧ 國. 討論。. 學. 任、組長、老師為研究之取樣對象,蒐集相關回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與. (一)擬定研究主題. er. io. n. 依個人興趣及學科專長,前瞻未來教育的趨勢與發展,選擇研究題目。 a v (二)文獻探討與分析. i l C n U hengchi. 確定研究題目後,利用 ERIC ( ProQuest )、EBSCOhost、ERICDATA 資料庫檢索、國家圖書館等,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作為本研究的理 論基礎。 (三)建立研究架構 將蒐集到的文獻資料整理歸納,加以分析,依據研究動機、目的、以 及問題,架構本研究之整體章節。 (四)設計研究工具 依據研究文獻理論分析,歸納文獻所提出的論點,探究出本研究的架 構與假設,進而草擬預試用問卷初稿。. 6.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1) (五)論文計畫審查 論文計畫之前三章架構完成後,進行論文計畫審查,並委請指導教授 及口試委員指導,然後依據口試委員與指導教授提出之修改建議,再修訂 論文相關內容。 二、實施階段 (一)編製研究工具 研究者先依據中小學國際教育資訊網之四軌構面「課程發展與教學、 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並參考〈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 育執行檢核表之指標〉編製並發展出〈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國際教育推動之. 治 政 大 之後委請專家學者審查問卷內容並給予修正意見,據此建立專家內容 立 效度,再與指導教授討論,完成預試問卷的編製。預試問卷共擇 6 校,每 研究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據以編製成專家效度問卷。. ‧ 國. 學. 校抽樣 20 人,共計 120 份。施測結果透過因素分析確定問卷之信效度,. ‧. 決定三個適當的構面 ( 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學校國際化 ),最後 產生正式問卷。. y. Nat. io. sit. (二)實施問卷調查. er. 本研究正式問卷之調查以學校為單位,共選取 29 所學校,依照各校. n. a. v. l C 校長、主任、組長、導師及專任教師之比例發送電子問卷,於問卷發送前, ni. hengchi U. 研究者事先徵求各校校長(或主任)同意,擔任問卷收集人,協助轉發問 卷給受試者,並拜託受試者於兩週內遞交送回,之後再以電子問卷的方式 發送各校的資料給研究者彙整。 (三)分析問卷數據 研究問卷回收後,首先過濾無效問卷,接著進行編碼、登錄資料,最 後以 PYTHON 3.7 統計工具進行分析。依據研究假設與問題,研擬應用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分析原始資料,以回 應本論文提出的問題。 三、完成階段. 7.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2) (一)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依據問卷填答的資料以及統計分析的結果,探討本研究的調查結果, 並與文獻探究之內涵做出印證。 (二)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研究的分析數據與結果提出相關結論,並與研究目的相呼應,再 依據結論提出可行性之建議,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後續相關研究之參 考。 (三)論文撰寫與印製 依據論文格式完成論文初稿之撰寫,邀請口試委員與指導教授進行學. 政 治 大. 位論文審查,並提供具體修正建議,供研究者加以修改,最後印製研究論 文,完成本篇研究。. 立. 以下為本研究的研究步驟與流程圖,如圖 1-2 所示。.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3) 依研究者個人專長經指導教授同意 後,訂定適合研究之主題。. 擬定研究主題. 蒐集國際教育之相關文獻。 文獻探討與分析. 準 備 階 段. 建立研究架構. 依據研究動機目的問題,建立研究架 構。. 選擇研究工具. 依據文獻探討結論,設計相關研究量 表. 論文計畫審查. 完成論文計畫後商請指導教授、委員 審查後依建議修改. 政 治 大 事先擬定調查問卷設計,經專家學者. 學. 效度問卷審查意見修正,產生適當題 目編製成預試問卷,再依預試結果後 修正為正式問卷,成為主要的量表。. ‧ 國. 立. 編製研究工具. ‧. 針對臺北市公立高中職行政人員及 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實施問卷調查. 運用 PYTHON 3.7 統計軟體進行數據 v 分析。n i. n. al 問卷資料分析. er. io. sit. y. Nat. 實 施 階 段. Ch. 完 成 階 段. engchi U. 研究結果分析 與討論. 依據統計分析與問卷調查之結果,論 述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分析的異同。. 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結論,以便與研 究目的相呼應,並提出相關建議。. 論文撰寫與印製. 依據研究結論撰寫研究論文,印製並 完成本研究論文。. 圖 1-2 本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繪製. 9.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旨在以問卷調查瞭解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實施與推動國際教 育的現況,在研究設計以及實施雖力求嚴謹與遵守研究倫理,惟受限人 力、時間、區域等因素而力有未逮,仍有其限制,以下敘述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調查的學校以臺北市 108 學年度公立高中職學校為限(含完全中學) , 不包括私立高中職學校,抽樣範圍以學校班級數規模分成大(61 班以上) (含)、小(60 班以下)二種規模。. 政 治 大 以目前任職臺北市公立高中職之學校內的各校校長、兼職主任、組 立. 二、研究對象. ‧ 國. 三、研究內容. 學. 長、導師及專任教師為調查對象。. ‧. 目的在調查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學校實施國際教育現況及教師認同之. sit. y. Nat. 研究,其內容主要變項包含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資訊網」中所公佈的. io. er. 校本國際教育計畫 (以下簡稱 SIEP ) 之其中三個構面,包含「課程發展與 教學」 、「國際交流」以及「學校國際化」,分析三者推動及實踐的差異。. n. al. 貳、研究限制. Ch. engchi. i Un. v. 採文獻探討、問卷調查等方法,旨在探究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推動國際 教育的現況與內涵,希望在研究設計與實際實施上能夠做到客觀與完整, 但仍有部分障礙與限制難以克服,敘述如下: 一、屬於研究地區部分 對象以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育人員為範圍,並沒有包括臺灣地區其他 縣市。因此在研究結果推論與詮釋、建議等內容,限於臺北市公立高中職 適用為主,如要以其他教育對象、其他階段或是臺北市以外的受試者做研 究,必須利用較大地區、較多學制的方式才能確認較精確的研究結果,此 為研究地區上的限制。. 10.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5) 二、屬於研究方法部份 採取問卷調查法,其問卷內容分成「個人基本資料」 、 「學校基本資料」 以及「國際教育的推動現況及教師的認同程度調查量表」三部分,雖然經 由問卷能夠取得研究者實際客觀的數據,進而加以統計分析並試圖推論的 優點,但是問卷內容屬於研究者所設計,因此受試者必然侷限於研究者所 提供的選項而在其填答時有所限制,在填答問卷時除了碰到受試者其個人 內在知覺的情緒、認知、主觀判斷、態度好惡等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受到 外部因素干擾而保留其真實表達的意願。因此,問卷調查法僅能依受試者 所填答資料的意見,進行分析、推論與研究,乃是研究方法之限制。. 治 政 大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教師,研究結果僅以臺北市公 立 立高中職教師為限,至於能否推論到其他不同的縣市或其他教育學制的教 三、屬於研究推論的部份. ‧ 國. 學. 師,尚待其他的研究驗證。此外本研究抽樣雖盡可能在學校規模差異上有. ‧. 所兼顧,然各校抽樣填問卷者在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職務 等難以做到平均的抽樣,故難以解釋與推論,此為研究推論上的限制。. y. Nat. io. sit. 四、屬於新興議題的部份. er. 本研究所探討之國際教育,於國內乃是近十年才受到重視之教育政. n. a. v. l C 策,臺北市於 2002 年發布《臺北市教育國際交流白皮書》 ,並於 2011 年 ni. hengchi U. 公布《2011-2016 國際教育白皮書》,於 2018 年 4 月訂定《臺北市國際教 育中長程實施計畫》 ;教育部於 2011 年始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其他縣市陸續發布國際教育的政策。因此,在近幾年進行本研究時,部分 中小學教師對此新興議題認知尚屬薄弱,投身於國際事務與課程教學者亦 相形較少,因此導致問卷調查時填答率較不確實、或回收率較低的情形。 而在探討過程中,國內外可參考之文獻也會相對較少。. 11.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以文獻探討作為發展研究工具、形成研究假設及提出研究架 構的理論與論述基礎。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國際教育的理論與概 念,第二節闡述各國國際教育推展的策略,第三節分析臺灣國際教育政策 推展之現況,第四節探討國內外國際教育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國際教育之理論與概念. 壹、國際教育的緣起、定義與內涵 國際教育的概念最早源自於十九世紀中期的國際主義 (internationalism),最初各國提倡的目的是鼓勵各國的學生教師與學校彼此. 政 治 大. 交流合作,涵育更多的國際知能 ( 引自林天祐,2011)。國際教育雖日漸. 立. 受到重視以及各國著力推廣,中外學者對其定義與內涵卻難有高度的共. ‧ 國. 學. 識 , 也 常 與 部 分 概 念 相 似 的 名 詞 共 用 或 混 淆 , 如 全 球 教 育 ( global education)、比較教育(comparative education)、發展教育(development. ‧. educ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教育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d. Nat. sit. y. education)等,本節從相關文獻分析國際教育由比較教育發展而生的脈絡,. n. al. er. io. 並闡述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的差異,期能了解其中之交互作用,做為更加 理解國際教育之意涵。. Ch. engchi 一、國際教育係由比較教育發展而來. i Un. v. 國際教育與比較教育早有淵源。Mallinson (1975) 將比較教育定義為 「有系統地探討與檢視來自不同文化的其他國家和其他的教育制度,以便 理解其中異同之處,和導致此異同的因素,同時找出面對各種所有文化遭 遇的問題時,可以採用以利解決的方案。」(引自鍾宜興,2004 )。Epstein ( 1994 ) 則認為「比較教育係針對教育上的國際問題,運用歷史、哲學與 社會科學理論和方法之研究領域。比較教育基本上是一門學術與學科整合 的追求。」王家通 ( 1998 )認為所謂比較教育乃是指在研究當代不同地區、 世界國家、多元社會、差異性的文化教育制度或系統時,以比較的邏輯或 方法闡明其中的異同,並分析其原因與結果的一種學問。 13.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8) 比較教育的發展從十九世紀開始興盛,歐洲許多國家派出專家到他國 學習國外的教育制度;後來發展至國際合作時期,逐漸強化國際間各國的 教育合作,此時比較教育可分為四類:人道與國際關懷、實徵資料的收集、 國家之間的橋樑、促進國際和諧的國際與發展教育,到 1950 年代社會科 學研究方法大量進入比較教育 ( 鍾宜興,2004 )。從 1960 年到 1970 年代 適逢中期教育擴張時期,比較教育的文獻中增加了一些國際教育的議題。 而「美國比較教育學會」改名為「美國比較與國際教育學會」,乃是一明 顯的例子。1970 年「美國比較與國際教育學會」會長發表文章認為自 1960 年以來,國際教育發展快速,已到必須正視的地步。1970 年代之後,英美. 治 政 大 國際教育與比較教育早已有淵源,在比較教育的研究中,包括比較研 立 究、外國教育、國際教育、以及發展教育。比較研究之下分為比較教育學、 兩國之國際教育領域已脫離比較教育,成獨立區塊。. ‧ 國. 學. 教育與文化內分析,前者是針對不同國家的教學與課室歷程的研究;後者. ‧. 是以有系統的方法研究影響教育發展的動力,如歷史、社會、文化、政治、 經濟與哲學等。國際教育領域下分為國際教育學、國際教育機構工作研. y. Nat. io. sit. 究;前者是對多元國家、多元文化的教學進行研究;後者著重於政策實務、. er. 國際交流與文化有關的議題等。因此,國際教育是比較教育發展的另一支. n. a. v. l C 主流,成為世界教育主要趨勢 ,兩者之關係請參閱下圖(引自鍾宜興 ,2004 ): ni. hengchi U. 圖 2-1 Halls 比較教育內涵圖 資料來源: 修改自 Halls, W. (1990).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rend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22. 14. DOI:10.6814/NCCU202000942.

(29) 二、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的關係 許多學者對於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的定義與關係持不同的看法。林 天祐 ( 2011 ) 認為全球教育是以全球的視野來思考、分析、探究全球問 題,規劃系統性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具備全球一體的胸懷,並且以個人能 力為改善全球生活品質而付出。黃乃熒 ( 2011 )認為教育的歷程與實踐必 須回應全球化的現象,教育全球化是一種現象的勾勒,教育改變聚焦於經 濟結構上,而且此結構乃植基於全球化思維的布局。另邱玉蟾 ( 2012 ) 認 為國際教育強調國家與國家之間彼此多元性的交流,其國際觀係秉持以國 家為中心;而全球教育跨越國家的疆域,採取國際行動的單位不一定僅以. 治 政 大 最大的區別。劉美慧( 2011 ) 認為國際教育強調國與國之間衍生關係之 立 後,產生的關聯與互動,及其在教育各個面向後續之發展與結果。而全球 國家為單位,因此著重全球關聯性與全球議題,此乃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 ‧ 國. 學. 教育則是以全世界為範疇,不強調國家之間的界線,之後產生與進行的教. ‧. 育各面向之發展與結果。顏佩如 ( 2007 ) 認為全球教育的核心在因應全球 化世界的取向,增進跨國界的理解,並型塑全球公民社會。. y. Nat. io. sit. 美國視導和課程發展協會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er. Development, [ASCD] ) ( 1991 )對全球教育的定義為: 「全球教育關係到跨. n. a. v. l C 國際的議題與問題,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各系統的交互連結關係。 ni. hengchi U. 透過不同的角度以及心態去看待事物,全球教育同時能夠提供人們理解以 不同方式看待生命的個人與團體的方式,相信彼此有相同的需求。」(鍾 宜興,2004 )。Tye (2014) 也認為全球教育包含學習跨越國家限制的問題 與議題,以及系統之間的彼此關聯。 綜上,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的相同之處在於以系統性思考,注入動態 的、多元的以及整合的概念,加上整體觀點的考量,在全球的範疇中,反 應無法預測的世界,認知其變動與複雜,而兩者的差異則以國家的界線是 否分明而決定之,本研究植基於廣義的全球教育之內涵之上,進行國際教 育的研究。. 15.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0) 三、國際教育的定義 在 1974 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 UNESCO ) 發表《教育建議 ---國際理解合作與和平;人權與基本自由的教育》提案中,勾勒出國際教 育的意涵與組成的原則,其定義如下:國際理解、合作與和平乃被視為一 不可分的整體,植基於不同的社會與政治系統的民族與國家間彼此友善關 係的原則上、以及尊重基本自由與人權,這些名詞的深刻意義呈現於一種 精確的表述,即是「國際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國際教育為一促 進國際理解的教育,這種理解必須融入於教育體系之中,它不是一門獨立 的課程。相反的,它必須被呈現於所有課程之中 (UNESCO,1974 )。. 治 政 大 國際態度、參與國際教育活動、瞭解國際社會」的「國際主義理念」的體 立 現。「國際教育」包括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過程到達成學習目標,藉由 傳統國際教育是從國際主義而來,「國際教育」的意義不單是「發展. ‧ 國. 學. 引導學生參與各種課程與活動,以教育國際化的歷程達到涵育國際態度、. ‧. 提升國際素養、理解國際社會、融入國際教育之活動、建立國際視野,進. io. sit. Nat. 教育實踐與成功的關鍵 (邱玉蟾,2012 )。. y. 而對世界和平與共同福利有所貢獻,其中教育國際化的歷程正是影響國際. er. Hanvey ( 1976 ) 的全球觀點包含全球意識、跨文化意識、全球動能的. n. a. v. l C 關聯,以及人類選擇的後果。Husén(1994)認為國際教育是學校追求特 ni. hengchi U. 定教育目標和內容,並將此類活動制度化,以便提高學生對於全球性問題 的思考和研究。 Knight ( 2003 )認為國際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是藉由整合一個跨文 化的、國際的或全球的面向之過程,成為後中等教育的目的與功能。其定 義廣為澳洲高等教育部門所接受,並為澳洲大學品質研究處的報告所採 用。Hinchcliff-Pelias 和 Greer(2004)將國際教育定義為跨文化的溝通互 動,意即將個體置於不同文化當中,從互動中能察覺文化間的差異。 王如哲(1999)認為國際教育的意思是讓努力促成來自各國的學者、 教師、學生或相關人員相互交流,關注國際性教育問題、以實務性問題出. 16.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1) 發,可透過有系統的組織與努力,彼此觀摩,其主旨在國際間之交流與互 相理解。 歐盟 ( 2002 ) 定義全球教育是打開人們眼睛與心智的教育,看見世界 的真實,並喚醒他們帶來一個對所有人而言,更公義、公平與人權的世界。 Lourenco ( 2018 ) 認為全球教育是一種轉換式的學習,包含思考、感 覺與行動之前提下的深度轉換。Hamid ( 2018 )認為全球教育是一扇窗,讓 我們可以看見透過課程內容連結到我們周圍以及我們的星球正在發生什 麼。 張明文、陳盛賢(2006)指出國際教育的基礎理念在國際主義,推行. 治 政 大 民族國家主權的前提之下,達到世界永久和平的目的。同時為了促進國際 立 相互理解,教育共同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主要作法也是協調各國促進教 國際教育之宗旨乃是在於積極地促進國際友好的關係發展,但仍是在尊重. ‧ 國. 學. 育文化關係及推動教育。. ‧. 黃乃熒(2009)認為所謂國際教育,係指教育的歷程,強調未來導向、 多面向科際整合、以及驅動全球化願景的領導,驅使利害關係人積極參與. y. Nat. n. a. er. io. 培養世界公民,並促進教育的永續發展。. sit. 制度的改變,來回應全球環境的改變,以及透過全球化議題的學習,以利. v. l C 陳怡如(2011)認為國際教育是發展學生跨文化的理解與溝通互動之 ni. hengchi U. 能力。張碧娟(2013)建議推動國際教育的方向有四,一為學校應深化國 際交流活動之內涵,二為應提升教育人員之國際素養與情懷,三應研發國 際學習之學校本位課程與活動,四應籌募國際教育經費與人力的資源挹 注。 陳惠邦(2013)指出國際教育包含多元寬容、冒險犯難、博愛互助等 三種精神,為了實踐國際教育的基本理念, 「閱讀對話」可促進多元寬容, 「旅行探索」可引導冒險犯難的精神, 「服務關懷」可培育博愛互助。 綜合中外學者對國際教育的定義,研究者將國際教育定義彙整如下: 國際教育是藉由系統化的課程與教學設計,議題的融入以及活動的執行,. 17.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2) 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觀察與理解分析的能力。期透過全球議題的探討,進一 步了解全球體系與文化的運作,並能夠涵養在地情懷與世界觀,培養全球 意識與批判思考,解決國際現勢與全球議題的能力,因應未來全球化的挑 戰,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為世界共同體盡一份心力!. 貳、國際教育的發展與內涵 早在 1947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會即提出了究竟教育科學 與文化是否可協助推動與保持世界和平與安全的疑問,而該組織於 1968 年在巴黎的大會中,更決定將 1970 年訂為「國際教育年」 ,制定國際教育 年有下列三個目標:. 政 治 大 二、 應被視為聯合國系統下一致的行動。 立 一、 應囊括不同形式的訓練。. 三、 應由各政府以具體的方式提升教育促進反思。. ‧ 國. 學. 研究發現,受到資訊科技日益進步與發展,以及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 ‧. 的影響之外,受到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歐盟」等大力推動, 是國際教育受到重視的主要因素之一。無疑地,國際組織的形成與發展對. y. Nat. er. io. 發展的脈絡!. sit. 國際教育的影響至鉅,從世界各國重要的國際組織發展亦可一窺國際教育. n. a. v. l C 1945 年,於 2003 年推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於 n i 2005-2014 十年永. hengchi U. 續發展教育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2014 年提出永 續發展教育全球行動計畫 ( Global Action Program on ESD, GAP );2015 年 啟動 2030 永續發展主題 ( Agenda 30 ),確保到 2030 年所有學習者都能成 為全球公民 (UNESCO, 2016) 。 國際教育局 (IBE) 成立於 1925 年,於 1934 年開始召開國際教育會 議;1998 年提出國際教育計畫《課程內容調整以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2001 年辦理國際教育會議之主題為「教育全人類,學習共同生存:內容與 學習策略—問題與解決之道」(鍾宜興,2004)。 教育規畫研究所 (UIE) 成立於 1952 年,於 1959 年提出《國際教育成. 18.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3) 就 評 鑑 計 畫 》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 於 1968-1972 進行「學習與教育過程歐洲會議」,於 1972 年提出「學習自我 實現」的報告書,闡述終身教育的理念,是為後來 UNESCO 倡導的學會 自我實現 (Learning to be) 精神的濫觴。曾於 1955 年、1963 年、1971 年 舉辦過三次的比較教育專家會議,對國際教育發展脈絡掌握良好,並主導 國際教育研究的方向 (鍾宜興,2004)。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成立於 1961 年,於 1970 年設立教育委 員會,成為教育事務的決策機關;與挪威合作進行「邁向教育變革的國際 運動」,發展國際教育的相關活動,同時發展國際學生成就鑑定方案. 治 政 大 注目,至今仍是許多國家採用的參考 (OECD, 1961)。 立 國際教育規畫研究所 (IIEP) 成立於 1963 年,目的在提升各會員國教.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簡稱 PISA),該研究相當引人. ‧ 國. 學. 育的效率與效能,因應會員國之要求進行教育訓練與研究 (鍾宜興,2004)。. ‧. 歐盟 (EU) 成立於 1992 年,其在 1995-1999 年推出蘇格拉底第一期計 畫 (Socrates I),希望學校教育能融入歐洲意識,強調學生、教師及教育機. y. Nat. io. sit. 構的流動;於 2000-2006 年提倡蘇格拉底第二期計畫 (Socrates II),加強歐. er. 洲意識、提倡教育流動、促進教育均等、鼓勵教師出國;復於 2007 年提. n. a. v. l C 出《2007-2013 年終身學習計畫》,提出四項量化目標:康美紐斯計畫、伊 ni. hengchi U. 拉斯謨斯計畫、達文西計畫、格倫德維西計畫;於 2010 提出「Europe 2020」 , 提出智慧成長 (smart growth)、永續成長 (sustainable growth)、包容成長 (inclusive growth),乃強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事項 (European Union, 1961)。 從以上各個國際教育機構織成立及其秉持的宗旨,其原始本意在於消 弭種族歧視、強調互信互賴、提倡各國通力合作等,到後來提出國際教育 政策擬定、發展脈絡、乃至於學生學習評量、教育規劃等,環環相扣,帶 動國家與國家之間、洲與洲之間有更多的合作關係、包容成長、以及世界 和平的共識,讓各國對國際化有更多具體的認同與行動,可以想見全球教. 19.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4) 育與國際教育相關組織的發展影響世界各國至鉅,也可以說這些國際教育 組織對全世界國際教育的發展與內涵有非常重大的貢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5) 第二節. 各國國際教育推展的策略. 研究他國國際教育的發展與著重的內涵,有助於我們探討國內國際教 育的推動策略。本節首先介紹美國與英國國際教育的推展,最後介紹澳洲 的情況,並分別闡述三者對臺灣國際教育發展的影響。. 壹、美國國際教育的推展 現今全球各國刻不容緩的課題即是教育國際化與提升國家競爭力,第 二次世界大戰後先進國家對學校教育國際化的倡導,其中以美國等先進國 家著力最深(林騰蛟,2006)。居於全球政治經濟領導龍頭的美國,很早 便積極規劃與推行國際教育。以下分項說明如後:. 政 治 大 明定任何人在美國境內均不應該因為膚色、種族或國籍,遭受任何歧 立. 一、美國民權法案第六章(Title VI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1964). ‧ 國. 學. 視、拒絕或排斥,聯邦政府資金補助的目標是在於提供研究、語言及區域 訓練。爾後國會於 1958 年將第六章中納入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 Education Act) ,讓美國國防有足夠的優質人才可用,第六章的主要推動計. io. er. 二、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Hays Programs). sit. y. Nat. 畫包括外語及區域性研究的獎學金、國際調查與研究及國家資源中心。. 美國於 1964 年即訂定該計畫,提供支援當地得以發展第六章所提及. n. al. iv. Ch 之技巧的機會,投資於國際教育,該計畫是州政府與地方政府致力於國際 Un engchi. 教育的計畫,支持美國人民學習外語,並深入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三、 《國際教育法》(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ct, 1966) 1966 年美國頒布《國際教育法》 ,其主旨在於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 教育歷程,加深加廣國際交流的活動,期能發展教育的文化,來提升學校 教育的國際化(黃乃熒,2011)。 四、 《國際教育政策》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olicy )以及《國際教育 執行備忘錄》( Executive Memorandum ) 2000 年 Clinton 總統發布《國際教育政策》以及《國際教育執行備忘 錄》 ,鼓勵外國學生到美國留學,也激勵美國學生到國外留學。 「國際教育. 21.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6) 政策備忘錄」包含美國可以執行的以下國際教育重點工作,共計七項 (Parker, 2008) : (一) 鼓勵學生來自其他國家,到美國留學。 (二) 鼓勵美國學生赴其他國家進修。 (三) 支持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公民、學生和教師參與交換。 (四) 加強努力,讓美國機構發展專門知識與技術以及國際夥伴關係。 (五) 強化外語學習,讓美國民眾深度認識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 (六) 幫助教師教導學生欣賞其他國家的文化。 (七) 為協助全球的知識傳播,開發新的技術。. 治 政 大 國際教育政策備忘錄,以「國際教育政策」為題,正式把國際教育列為優 立 先教育政策,亦促成了「2000 年國際學術進修機會法」與「國際教育週」 同年 4 月柯林頓總統對地方、州與聯邦行政主管機關的各個首長發出. ‧ 國. 學. 的推動。. ‧. 五、 《邁向美國國際教育政策》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for the United States). y. Nat. io. sit. (一) 教育部部長 Richard W. Riley 為了推動教育國際化,他提出「美. er. 國政策—如何邁向國際教育」,其中包含了海外進修、國際學生召募及外. n. a. v. l C 國語文地域知識三 大執行項目。2000 年,第二屆亞太經 濟合作會議 ni. hengchi U.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的教育部部長會議在新加坡舉 辦,Riley 肯定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進一步提升美國教育國際化的境界和內 涵,鼓勵更多的美國學生到全世界各地追求其他國家更高深的學術、文 化、語言的研究 (引自宋方珺,2018)。 (二) Riley 亦曾就國際教育的重要性,對全國發表演說,採取一系列措 施提升美國的國際教育,例如加強各級學校各種的外語學習與教學、鼓勵 海外研習、確保大學教育系統課程的一部份應包含國際教育等。美國至少 應該在未來十年中,達到以下目標:尋求新的途徑與策略提升高等教育, 以及國際交流的機會,鼓勵外國學生到美國,同時也選拔優秀學生到海外. 22.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7) 進修(劉慶仁,2006) 。至此,美國在教育國際化的學習目標明確訂定「技 能」 、 「知識」、 「態度」三大面向,並配合相關法令政策之推行,推動國際 教育由高等教育延伸至中小學。 六、 《外語學習計畫》( Start Talk )及《邁向巔峰》( Race To the Top ) 美國總統歐巴馬比歷任總統更重視國際教育,此乃植基於其多元與難 忘的成長及教育經驗,不斷地呼籲人才培育與提振美國教育競爭力的重要 性。2008 年歐巴馬總統導入外語學習計畫,聯邦政府與各州亦投入大量經 費推動《邁向巔峰》方案,帶動全美國學習外語的趨勢 ( Parker, 2008 )。 美國推動國際教育,是在於鞏固一種國家安全計畫,從經濟方面來. 治 政 大 與文化。歐巴馬總統於 2009 年 6 月 4 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的演說中, 立 再三強調「國際化教育是建構國力,讓紛爭化解,從而創造和諧社會的基 看,可以確保國家的競爭力;從軍事方面來看,在於希望了解敵人的語言. ‧ 國. 學. 石。因此,美國必須提供更多獎學金鼓勵外國學生到美國深造;同時,更. ‧. 多的美國青年學生也應該努力赴世界各國研習。」(李振清,2010) 綜觀美國國際教育對臺灣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每年均有傅爾布萊特計. y. Nat. io. sit. 畫獎學金得主的青年到臺灣各縣市擔任外籍老師,協助英語文教育,並瞭. er. 解臺灣的文化。而對於今日學生需面對的全球性挑戰,需具備的全球性議. n. a. v. l C 題理解、多元社會的觀察、跨國性能力的培育,以應付今日全球化世界之 ni. hengchi U. 需求,各國皆然,因此,美國推動國際教育的做法,對我們亦是值得參考 的策略。. 貳、英國國際教育的推展 英國一向積極致力於推動學校教育國際化,其本身不僅全力參與歐盟 教育計畫職業訓練,更推廣與歐盟以外之其他國家的教育合作(劉慶仁, 2006)。在英國,政府所推動的國際教育主要是讓學生做好準備於全球經 濟工作的領域,與合作夥伴交流達成彼此目標,並且提升更多教育系統與 訓練部門在經濟成長上的貢獻(劉慶仁,2006;詹盛如,2019)。 從歷史發展的脈絡探討,可以了解英國在實際推動國際教育的策略與. 23.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8) 計畫中,許多極具意義的紀事對英國本身及整體世界都有長遠的影響(黃 乃熒,2011;詹盛如,2019;劉慶仁,2006)。 一、 1939 年即已成立全球公民教育協會 ( Council for Education in World Citizenship, CEWC ),致力於公民教育的國際化。 二、 1990 年英國教育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簡稱 DfES)推動國際學校獎 (ISA),對申請學校的審查標準包括全球面相 課程、國際夥伴交流、教師專業成長等,以獎勵和表揚能具體實踐學 校教育國際化且成效良好的中小學。此外,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脈絡來 看,其鼓勵中小學教師將「與全球相關的議題」與「國際多元面向」. 治 政 大 三、 2002 年英國教育技能部推出校長參與國際教育研習計畫 立 ( International Placement for Headteachers ),這是一個讓英國校長參 內容融入課程,將國際化氛圍融入校園生活的中小學。. ‧ 國. 學. 與國際之間的訪問與研習計畫,鼓勵校長組團赴國外觀摩研習,並加. ‧. 以補助,期能有助於學校領導,以提升中小學校長的國際視野,思考 領導的經驗。此項計畫可以讓校長自我檢視反省本身的領導才能、價. y. Nat. er. io. 際教育。. sit. 值觀與實務,接觸跨國文化的教育視野,進而率領學校團隊投入於國. n. a. v. l C ( Global School Partnerships 四、 2003 年實施全球夥伴計畫 ),以全球學 ni. hengchi U. 校夥伴關係為主,結合亞洲、非洲、英國及拉丁美洲學校,建立創新、 公平和永續學習夥伴關係以提升課程中的國際面向 (蔡靜儀,2013 )。 五、 2004 年英國前教育技能部部長 Clarke 正式宣布成立 Global Gateway 國際教育網站,此一網站被視為國際教育的全方位窗口,將現有國際 教育計畫、方案和資訊連結,以提供海外夥伴學校找尋各項相關服務 資訊。此網站自設立以來,大大連結與提升世界各個角落之關係,幫 助全球教育工作者彼此建立夥伴關係,並確保教育超越國界的限制, 讓青年人成為真正的全球公民。 六、 2005 年英國「將世界融入國際級教育」 (Putting the World into. 24. DOI:10.6814/NCCU202000942.

(39) World-Class Education ) 之國際教育政策落實,發展全球面向的學校 課程,如圖 2-2 所示,揭示「為兒童、年輕人及成人做好準備,面對 全球經濟工作生活及全球社會」之目標以及「在兒童、年輕人的學習 經驗中,把國際面向放進去」之策略,其中國際面向被納入的主要概 念有八大維度( DfES,2005 ),包含: (一) 地球村公民(global citizenship):係指成為負責、正向的全球 公民,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觀念。 (二) 多元性(diversity) :係指理解與尊重種族文化之差異,並類推 到我們一般的人文關懷。. 治 政 大 解,理解在衝擊發生後,為什麼需要解決之道及如何促進和諧。 立 (四) 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了解社會正義。 (三) 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係指對衝突本身的意義之了. ‧ 國. 學. (五)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係指植基於更好的未來. ‧. 世代與環境上,了解維持及改善生活品質。. Nat. io. sit. 之影響,發展批判性評價與欣賞的胸懷。. y. (六) 價值與認知(values and perceptions) :係指對人們態度和價值. er. (七) 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 :係指了解環境、地域、人們、經. n. a. v. l C 濟及彼此的關係與互動,及發生的事件對全球之影響與發展。 ni. hengchi U. (八) 人權(human rights) :人權係指了解人權,特別是聯合國兒童 權利公約。. 25. DOI:10.6814/NCCU202000942.

(40)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2-2 英國國際教育課程概念圖. ‧. sit. Nat. DFID, 2005, UK: The DFID The Public Enquiry Point.. y. 資料來源:修改自 Developing the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p.12) by. er. io. 七、 2016 年國際發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n. DFID)發表了《把年輕人置於發展的核心:國際發展部的青年議題》 a v. i l C n U hengchi 計畫。該計畫致力於支持年輕人成功地從年輕階段轉換為成人,同時 也讓年輕人成為社會改變的媒介,並訓練其成為熱情的提倡者,追求 形塑與影響世界。在 2015 年 11 月,英國國際發展部公佈英國協助的 策略。包括四個目標: (一) 加強全球和平、安全與治理。 (二) 強化對危機的韌性與回應。 (三) 促進全球的繁榮。 (四) 處理極端的貧窮與幫助世界上最脆弱的人。. 英國發展部設計出一個年輕人的架構,把年輕人至於發展的中心,成 為改變的創造者,協助為所有人而發展。. 26. DOI:10.6814/NCCU202000942.

(41) (一) 正向的轉移(Positive transitions):從早期青年蛻變到青年、 從青年蛻變到成年。 (二) 媒介(Agents):年輕人表達發展,尋找機會支持青年帶來當 地的、地區的以及全國的改變。英國國際發展部認為可以把 年輕人帶進英國發展部門,讓年輕人開始探索,創立他們的 媒介平台,支持年輕人實踐他們的潛能,轉化社會規範,改 變青年有更正向的行為。 (三) 倡議者(Advocates): 讓年輕人藉由做決定而讓自己的聲音 被聽到、讓青年掌握政府、讓青年得以使用資料與資訊、讓. 治 政 大 綜上,英國國際教育政策與推動的方式對我國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包 立 括教師專業成長、數位資訊化的運用以及各類課程發展專案的實踐歷程與 青年在國際舞台上的聲音被聽到,影響與實施全球目標。. ‧ 國. 學. 結果。臺北市教育局推動的國際教育專案計畫或相關國際教育活動皆受到. ‧. 英國影響,包括臺北市國際學校獎認證實施計畫、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 校及幼兒園教育國際交流交換教師計畫、臺北市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實施計. y. Nat. io. sit. 畫、臺北市推動國中小「國際教室連結」實驗計畫、臺北市公私立國民中. er. 小學國際筆友計畫、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際教育月活動實施計畫等。英國. n. a. v. l C 成為具體的標竿學習對象,對臺灣以及臺北市的文化刺激、教育人員的啟 ni. hengchi U. 發與行動,進而重視整體推動國際教育的策略與方案,可說有相當程度的 影響。. 參、 澳洲國際教育的推展 澳洲政府從 1960 年代開始即關注全球教育的議題,以促進認識世界、 承諾改變為目標,並致力於消除全球貧困和不平等。此工作最早由教育工 作者發起,和非營利組織間的合作。澳洲國際教育的推動以下列幾件推動 紀事為主要發展: 一、 1989 年澳洲政府教育部於霍巴特 ( Hobart ) 召開「澳洲教育委員 會」 ,通過「霍巴特就學宣言」(The Hobart Declaration on Schooling ),. 27. DOI:10.6814/NCCU202000942.

(42) 對澳洲學校教育與就學方向提出努力的共識,其目標包括:為所有年 輕人提供優質的教育、協助所有學生建立自信,及對他人的尊重、促 進平等的教育機會、培養學生重要技能,使其在未來的就業和生活具 有適應性、培育英語之能力、尊重文化遺產、提供學生對世界的了解 等(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1989)。 二、 1999 年因應世界發展的趨勢,「澳洲教育委員會」再次制定「阿德雷 得宣言 21 世紀全國學校教育目標」(The Adelaide Declaration on National Goals for School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修正並取 代「霍巴特就學宣言」,該宣言主張學校教育應提供澳洲青年有關知. 治 政 大 世界發展的公民。藉著提供支持與豐富的環境,學校教育對於發展學 立 生的自我價值感、學習熱情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有所貢獻。國家教育目 識、身體、社會、道德,心靈與美感的發展,協助學生成為積極參與. ‧ 國. 學. 標在於投資學校,讓年輕人可以對逐漸複雜的世界有效率的投入,其. ‧. 目標的達成會幫助年輕人對澳洲本土與全球的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 有所貢獻。讓所有學生了解並認同文化的價值與語言的多元,並擁有. y. Nat. n. a. er. io. (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1999)。. sit. 知識與技能與理解,發揮專長,對澳洲社區以國際社會有所貢獻. v. l C 三、 2002 年澳洲政府教育部出版之《全球視野:全球教育架構在澳洲學 ni. hengchi U. 校》( Global Perspectives: A framework for Glob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Schools )手冊,並於 2008 年與 2011 年修訂,其中指出澳 洲全球教育基本精神的五大維度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11): (一) 互賴性與全球化 (interdependence and globalization):了解在複 雜社會中,社會與經濟之間的連結,還有人與他人的衝突與 互動。 (二) 認同與文化差異 (ident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了解自己與其 他文化之異同、對其他文化涵育開放的心胸。 (三) 社會正義與人權 (social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了解不公義. 28. DOI:10.6814/NCCU202000942.

(43) 和歧視的負面影響、了解尊重他人權利的重要性以及適度捍 衛個人權利的重要性。 (四) 建立和平與弭平衝突 (peace build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了解避免和弭平衝突的方法、了解建立、維持積極與信任關 係的重要性。 (五) 永續的未來 (sustainable futures):了解滿足我們目前的需求 時,如何持續未來的發展、以及減低環境品質的負面影響、 或避免降低後代生存能力的方法。 澳洲的國際教育不僅建立學生的價值與態度,培養個人的認同與自我. 治 政 大 動,參與更多的國際社會。這樣的系列發展,對於我國在國際教育的課程 立 研發、教材收集、政策擬定、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方向,有非常正向的影響。 尊重,讓學生運用知識與理解,培養出技能與素養,最後鼓勵學生採取行. ‧ 國. 學. 此外,其五大維度將個人權利與社會公平相連結、將世界和平與衝突解決. ‧. 相連結、同時也教導學生如何展望更永續的未來,無疑地,對臺灣的國際 教育有很大的啟示與引領作用。.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9. i Un. v. DOI:10.6814/NCCU2020009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tie i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nabl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 in schools of a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In the event that reduction of staff entitlement affects the number of senior teachers (i.e. teachers appointed at promotion ranks) and/or the headship entitlement of a school, a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Due to low birth rate and setting up many new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now the rat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has

(2)As for the attitudes towards selection autonomy, significant variations exist among teachers categorized by different ages and by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3)The similarity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