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居民對於2009世界運動會涉入、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度之關連性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居民對於2009世界運動會涉入、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度之關連性研究"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 碩士論文. 居民對於 2009 世界運動會涉入、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 度之關連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involvement and perceived impacts of the 2009 World Games, and attitudes toward local development. 研究生:李韋慶 指導教授:潘明珠. 撰 博士(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居民對於 2009 世界運動會涉入、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 度之關連性研究 指導教授:潘明珠 博士(教授)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 學生:李韋慶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 摘要. 近年來舉辦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城市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因為能 為主辦地區帶入龐大的觀光人口與經濟效益。但相對的,主辦城市也必須付出相當的代 價,包括對社會文化與實質環境方面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市民對 2009 年世界運動會的涉入、衝擊認知、及對地方發展 態度,並探討三者之間的關連性。本研究以居住於高雄市 11 個行政區年滿 15 歲之民眾 為研究對象,並於世界運動會舉辦後兩週進行居民問卷調查,共收集到有效樣本問卷共 計 460 份。 研究結果有以下四點:1.高雄市民對於 2009 世界運動會的正面衝擊多表認同,而 對於負面衝擊則認同度較低。其中,又以對社會文化層面的認同度最高,而對經濟層面 的認同度最低;2.居民不同的人口統計背景,在賽會涉入、衝擊認知、及地方發展態度 有顯著性差異;3.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賽會衝擊認知可由正負面經濟、社會文 化及環境六個潛在構面組合而成;4.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的結果顯示,賽會涉入會顯著正 向且直接影響正面衝擊及地方發展態度,而賽會涉入也會透過正面衝擊顯著間接影響地 方發展態度,正面衝擊則是會顯著正向且直接影響地方發展態度。本研究亦針對政府政 策、實務操作及未來研究進行討論。. 關鍵字:世界運動會、大型運動賽會、賽會衝擊、觀光衝擊、涉入、認知、地方發展態 度. I.

(3) A study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involvement and perceived impacts of the 2009 World Games, and attitudes toward local development Advisor: Dr. Ming-Chu Pan 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 Health, and Leisur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Graduate student: Wei-Ching Lee Department of Kinesiology, Health, and Leisur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BSTRACT Hosting an international mega sport ev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local development in many countries because it can boost tourist flow and generate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there are costs involved with the hosting of the mega-events, including negative impacts of socio-cultur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residents’ involvement and perceived impacts of the 2009 World Games, attitudes toward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Those who were 15 years old or above dwelling in the 11 districts of Kaohsiung city were chosen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2 weeks after the event. A total of 460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the sport event were perceived most favorably while the negative impacts were perceived unfavorably by local residents. Among which, socio-cultural aspect was the most perceived impact, while economic aspect was the least perceived impact;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involvement and perceived impacts of the World Game, and attitude toward local development; 3.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verified the observed variables of perceived impacts of the World Games and their underlying latent six constructs, including positive/negative economic, socio-cultural and environment aspects; 4. The result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vealed that involvement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direct effect on perceived positive impacts and attitudes; it, mediated by perceived positive impacts, also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ndirect effect on attitudes; in addition, perceived positive impact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direct effect on attitudes.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practitioner practices, and further research were also discussed. II.

(4) Keywords: the World Games, mega-event, sport event, impact of sporting event, tourism impact, involvement, attitude toward local development. III.

(5)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三章. 2009 世界運動會 ...............................................................................................5 大型運動賽會效益 ..........................................................................................14 大型運動賽會衝擊 ..........................................................................................24 涉入 ..................................................................................................................31 居民地方發展態度 ..........................................................................................32 賽會衝擊認知、涉入與態度關係 ..................................................................38 大型運動賽會衝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41 本章小結 ..........................................................................................................43.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四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研究目的 ............................................................................................................4 研究範圍 ............................................................................................................4 研究限制 ............................................................................................................4. 研究架構 ..........................................................................................................44 研究流程 ..........................................................................................................45 研究假設 ..........................................................................................................46 名詞釋義與變數之操作性定義 ......................................................................47 研究工具 ..........................................................................................................48 抽樣設計 ..........................................................................................................51 資料處理 ..........................................................................................................51. 結果..................................................................................................... 54.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賽會衝擊認知、涉入及地方發展態度題項分析 ..........................................54 樣本之敘述性統計 ..........................................................................................58 賽會衝擊認知分析 ..........................................................................................59 賽會涉入分析 ..................................................................................................62 地方發展態度分析 ..........................................................................................62 人口社會經濟特性在賽會涉入、衝擊認知及地方發展態度上之差異 ......63 賽會衝擊認知測量模式驗證結果 ..................................................................70 賽會衝擊認知、涉入及地方發展態度整體模式分析 ..................................77 IV.

(6) 第五章. 討論..................................................................................................... 86.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賽會衝擊認知因素 ..........................................................................................86 賽會涉入因素 ..................................................................................................89 地方發展態度因素 ..........................................................................................90 人口社會經濟特性在賽會涉入、衝擊認知及地方發展態度上之差異 ......90 賽會衝擊認知量表的建構 ..............................................................................92 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 ......................................................................................93. 第六章. 結論 ......................................................................................................................95. 第七章. 建議 ......................................................................................................................97. 第一節 第二節. 實務上的建議 ..................................................................................................97 未來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 103 附錄一. 正式問卷........................................................................................... 115. 附錄二. 整體模式各構面問項之相關矩陣................................................... 117. V.

(7) 表目錄  表 2-1-1 表 2-1-2 表 2-1-3 表 2-1-4 表 2-1-5 表 2-2-1 表 2-2-2 表 2-2-3 表 2-3-1 表 2-3-2 表 2-3-3 表 2-3-4 表 2-3-5 表 2-3-6 表 2-3-7 表 2-3-8 表 2-3-9 表 2-3-10 表 2-3-11 表 2-3-12 表 2-5-1 表 2-5-2 表 2-6-1 表 3-5-1 表 3-5-2 表 3-5-3 表 3-5-4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4-1-6 表 4-2-1 表 4-3-1 表 4-4-1 表 4-5-1 表 4-6-1 表 4-6-2 表 4-6-3. 世界運動協會標誌意涵 ..........................................................................................5 歷次世界運動會簡介 ..............................................................................................6 世運 LOGO 及吉祥物意涵 .....................................................................................7 高雄市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重大事件始末 ....................................................8 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與場地 ................................................................................12 歷年奧運會的城市收益 ........................................................................................21 奧運主辦國營運收利比較表 ................................................................................22 大型運動賽事觀光之獲益情況 ............................................................................22 正面經濟衝擊認知表 ............................................................................................24 負面經濟衝擊認知表 ............................................................................................25 正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表 ....................................................................................25 負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表 ....................................................................................26 正面環境衝擊認知表 ............................................................................................26 負面環境衝擊認知表 ............................................................................................27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正面經濟衝擊認知歸納表 ....................................27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負面經濟衝擊認知歸納表 ....................................28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正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歸納表 ............................28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負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歸納表 ..........................29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正面環境衝擊認知歸納表...................................29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負面環境衝擊認知歸納表 ..................................30 旅遊地點生命週期各階段之特性比較 ................................................................34 Doxey’s Irridex 模式之 Milligan’s 修正版本........................................................36 態度改變途徑 ........................................................................................................40 賽會衝擊認知題項及出處 ....................................................................................49 賽會涉入題項設計出處 ........................................................................................50 地方發展態度題項及出處 ....................................................................................50 人口統計及社會經濟特性題項及文獻來源 ........................................................50 賽會衝擊認知量表高低分組鑑別度分析 ............................................................55 賽會涉入性題項高低分組鑑別度分析 ................................................................55 地方發展態度題項高低分組鑑別度分析 ............................................................56 賽會衝擊認知正式量表題項及信度分析 ............................................................56 賽會涉入性正式題項及信度分析 ........................................................................57 地方發展態度正式題項及信度分析 ....................................................................57 基本人口社會經濟特性次數分配(n=460) ......................................................59 衝擊認知分析 ........................................................................................................60 賽會涉入分析 ........................................................................................................62 地方發展態度分析 ................................................................................................63 人口與社會經濟特性與賽會涉入因素平均數差異性檢定 ................................64 年齡、性別、居住地及居住時間與賽會衝擊認知因素平均數差異性檢定 ....66 教育程度、月所得及職業與賽會衝擊認知因素平均數差異性檢定 ................67 VI.

(8) 表 4-6-4 表 4-7-1 表 4-7-2 表 4-7-3 表 4-7-4 表 4-8-1 表 4-8-2 表 4-8-3 表 4-8-4 表 4-8-5 表 4-8-6 表 4-8-7. 人口與社會經濟特性與地方發展態度因素平均數差異性檢定 ........................69 賽會衝擊認知之峰度及態勢值 ............................................................................71 賽會衝擊認知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72 賽會衝擊知覺初始模式整體配適度結果 ............................................................74 驗證性因素分析建構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量表 ................................................77 各變數衡量表 ........................................................................................................78 整體模式觀察變項之峰度及態勢值 ....................................................................79 整體模式變項之參數估計表 ................................................................................80 賽會衝擊知覺、涉入及地方發展態度整體模式配適度結果 ............................82 整體模式分析建構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量表 ....................................................83 模式參數估計值與檢定表 ....................................................................................84 直接、間接效果及總效果表 ................................................................................85. VII.

(9) 圖目錄  圖 2-1-1 圖 2-1-2 圖 2-2-1 圖 2-2-2 圖 2-2-3 圖 2-2-4 圖 2-2-5 圖 2-5-1 圖 2-5-2 圖 2-5-3 圖 2-5-4 圖 2-6-1 圖 3-1-1 圖 3-2-1 圖 4-7-1 圖 4-8-1 圖 4-8-2. 2009 世界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基金會組織架構 ...................................................10 世界運動會比賽場地分佈圖 ................................................................................13 舉辦賽會的長期階段 ............................................................................................15 運動賽事對城市的硬體建設需求 ........................................................................16 大型賽會推動旅遊目的地國際化的理論模型 ....................................................18 賽會觀光知識了解及啟發架構 ............................................................................19 影響旅遊相關的城市發展結果之因素 ................................................................23 旅遊地區生命週期 ................................................................................................33 Doxey’s Irridex 模式 ..............................................................................................35 居民-遊客對觀光活動的行為反應 .......................................................................37 社會交換過程模型 ................................................................................................38 賽會衝擊認知及支持度模型 ................................................................................39 研究架構 ................................................................................................................44 研究流程 ................................................................................................................45 賽會衝擊認知一階 CFA 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73 研究結構模式概念圖 ............................................................................................79 居民賽會衝擊認知、涉入與地方發展態度關係模式估計結果 ........................81.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主要分成四大部分,包含: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及研究限 制,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運動產業在 21 世紀將持續地蓬勃發展,並逐漸成為觀光 市場注目的焦點。根據 Sport Business 公司資料,2003 年全球運動觀光市場約為 510 億 美元,占全球觀光市場的 10%,而每年市場將以 10%快速成長。目前在工業化國家中 運動觀光對於 GDP 的貢獻約為 1-2%(魏依玲,2007),而亞洲則是世界上新興發展的 運動產業市場,據估計,2009 年本區的運動產業產值可達 170 億美元(Singapore Sports Council, 2008)。從國際運動觀光發展的潮流可知,運動觀光衍然成為觀光產業的主流市 場(李俊杰等人,2009) ,尤其是舉辦運動賽會(黃金柱,2006) 。而承辦重要大型的運 動賽會更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或城市爭取的標的,諸如奧運會(Olympics)與世界盃足球賽 (World Cup)等。以奧運會為例,1976 年只有 1 個競標城市,到了 2004 年已增至 9 個競 標城市。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在世人眼中像似有著無比魅力般吸引各國積極爭取。因此, 在思考內部策略發展及外部競爭的同時,舉辦大型運動賽會也成為現代化城市、國家整 體進步發展重要的觸媒(程紹同等人,2004;Roche, 1994;Evans, 1995;Hodges & Hall, 1996;Light, 1996;Spilling, 1996;Getz, 1997)。學者認為舉辦這樣所謂的“hallmark" 或“mega event"的效益是廣泛且多元的,除了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 功能、休閒娛樂功能等,對於國家或城市形象塑造亦有正面的助益(程紹同等人,2004; 曾慧青,2006;陳亞甄,2008;Kim & Petrick, 2005) 。雖然如此,主辦國際大型運動賽 會亦可能衍生一些潛在的負面問題,諸如興建基礎設施所帶來的市政財務壓力、環境衝 擊等長時間的影響及賽會期間人潮擁擠、噪音、居民生活的擾亂等短期影響。除了帶來 較受關注的硬體設施提升及經濟效益外(Gelan, 2003),對於在地社會文化與生活環境等 的塑造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且此影響通常具有「累積性」且「多樣性」(Cox, 1996)。但 因主辦地區存在相當的差異性,且影響的時間長且較不易被察覺,因此對主辦地究竟產 生怎樣的影響值得進一步觀察與評估;尤其是這樣的影響對市民的生活品質是否產生提 升的作用(林樹旺、蔡進發、張良漢、劉又慈,2007;Goeldner & Long, 1987),將會影 1.

(11) 響其對於高雄市舉辦世界運動會的認同與支持(Deccio & Baloglu, 2002)。 高雄市於 2009 年舉辦第八屆的世界運動會,不僅吸引了國內外大批媒體的目光, 更有助於提升高雄市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而在中央及高雄市政府傾全力投入各項軟硬體 建設下,不僅建構出符合國際大型運動賽會的環境,也為高雄市的觀光發展注入了一股 新的力量。在全球都市變遷之際,高雄市曾經思考轉型,除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外,也 讓飽受重工業污染的城市獲得喘息並讓其有發展的機會(高雄畫刊,2009,3);此外, 近年來國人的健康意識抬頭,參與休閒運動的與日遽增,對於運動場館與設施的需求也 日益殷切;再者,以往台灣在爭取舉辦國際運動賽會時,經常因國家政治因素而受到無 謂的打壓與抵制,更加刺激中央及地方政府積極去爭取承辦國際大型賽會的機會。高雄 市於 2003 年 8 月獲得正式通知為 2009 年世界運動會承辦城市,這是台灣有史以來首次 主辦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賽會,舉辦 31 項運動競賽,吸引來自全世界共 103 個國家, 高達 5,994 名選手前來南台灣高雄爭取榮耀,不僅寫下世運史上最多國家與人數參賽的 紀錄,也為我國運動觀光發展寫下歷史性的一頁,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崛起 的環境中,提供高雄市在國際舞台上伸展的機會,藉由此次世運的舉辦「讓台灣走入世 界,讓世界擁抱台灣」。 過去學者發展出一些模式以利於解釋觀光衝擊及居民對觀光的態度。其中, Butler(1980)的旅遊地點生命週期模式(tourist area life cycle model)、Doxey(1975)的 Irridex 模式,及 Ap(1992a)建議的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最常被引用作為解釋 觀光客-地主關係及特定的社會及文化衝擊的基本架構。居民的態度會隨著旅遊地生命 週期的改變而產生積極促進或沈默接受,支持或反對觀光活動等不同的態度反應。Irridex (Index of tourist irritation)模式針對觀光發展過程中,因為受到觀光客人數及型態、觀光 客與在地居民的文化距離、及在地資源所有權的轉移等因素而對社會關係產生累積的效 果,並依據地主社區對觀光客的適應及容忍程度的差異而會形成不同的態度反應。至於 社會交換理論則作為解釋居民對衝擊態度的基礎。根據社會交換理論,人們會在交換的 過程中比較所付出的成本及獲得的報酬而產生不同的決策與行為。換言之,居民若知覺 到個人能在觀光發展中受惠,即會對觀光發展抱持較為正面的態度。 回顧過去有關居民觀光衝擊認知及態度的研究,目前已有許多實證研究驗證觀光衝 擊認知與態度或支持度之間的關係(歐勝榮、顏弘旭,1995;陳思倫、郭伯村,1995; 江香樺、顏家芝,2003;楊明青、彭崇耕,2005;陳珮君,2006;林樹旺等人,2007; 2.

(12) 張莉汶,2008;Lankford, 1994;Deccio & Baloglu, 2002;Ko & Stewart, 2002;Andereck, Valentine, Knopf & Vogt, 2005;Gursoy & Kendall, 2006) ,但鮮少有研究探討國際大型運 動賽會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度兩者之間的關係。此外,居民賽會涉入皆影響其賽會衝 擊的認知及態度。賽會參與是活化城市發展策略重要因素(Misener & Mason, 2008)。民 眾參與原則三要素為資訊公開給市民(information),與市民互動和溝通(consultation)及擴 展市民積極參與(participation)(OECD, 2001)。資訊公開是單向溝通模式;市民互動和溝 通是雙向溝通模式;參與則是具有直接投入運作關係。世運會主辦單位或高雄市政府透 過新聞、媒體、廣告看板、網路等媒介,讓市民可以隨時獲得賽事相關知識內容及訊息; 志工透過志願參與及服務賽事等機會,除了可以接受到較一般民眾有更豐富的相關賽事 經驗及知識外,對於國家、城市心理層面「一生僅有一次機會」(Fairley, Kellett & Green, 2007)的榮耀感皆較一般市民來的深切。賽事舉辦牽涉到賽事舉辦內容及相關觀光等面 向的理解,Watkins(1986)就指出高涉入者認同他所參與的活動,且此一活動會成為生活 中關心注意的焦點,換言之,居民對於賽會涉入越高,越能產生明確正負面衝擊認知的 信念,若正面衝擊的效果大於負面衝擊,則對地方發展較會抱持支持的態度。 地方的發展要能成功必須仰賴在地社區的共同合作(Murphy, 1985; Allen, Hafer, Long & Perdue 1993; Lankford, 1994; Allen, Long , Perdue & Kieselbach, 1998; Park, 2002; Lim, S. T & Lee, J. S, 2006),才能使正面的影響發揮作用,並將負面的衝擊降至最低 (Murphy, 1983; Liu & Var, 1986; Milman & Pizam, 1987; Ap & Crompton, 1993),因此,在 地居民對於大型運動賽會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度課題顯得非常重要,Ap(1992b)亦指 出無論在現存及未來的觀光發展、行銷及運作上,居民對於觀光發展的衝擊認知與態度 是很重要的規劃與政策考量。 2009 年世界運動會雖然是一場運動賽會,但為彰顯海洋首都與都會特色,高雄市政 府必須投入相當的資源以迎接國際盛事,並帶動觀光活動,而居民可能會在這場賽會扮 演一定的角色或參與特定的活動,並在賽會籌辦的過程中感受到這場賽會對於高雄市不 同層面的影響,包括經濟層面、社會文化層面、及環境層面等,這些都會影響擔任國際 賽會主辦區與地方觀光發展的意願與支持。耑此,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瞭解居民對世界 運動會的涉入、衝擊認知、及對地方發展的態度,並分析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市民對 2009 世界運動會對高雄市的正負面影響,包括經濟、社會文化及環境 面。 (二) 探討市民對 2009 世界運動會的涉入。 (三) 探討 2009 世界運動會市民對地方發展的態度。 (四) 探討市民不同的人口統計背景在 2009 世界運動會的涉入、衝擊認知與地方發展態 度上的差異 (五) 探討市民對 2009 世界運動會涉入、衝擊認知及地方發展態度之關連性。. 第三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高雄市為研究範圍,並以 15 歲(含)以上居住於高雄市的居民為研究對 象。高雄市依行政區劃分,分別為楠梓區、左營區、鼓山區、三民區、苓雅區、新興區、 前金區、鹽埕區、前鎮區、旗津區及小港區等十一區。.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由於人力的考量及市民清冊取得之限制,本研究係依據高雄市十一個行政區 的人口在年齡與性別之比例進行樣本之分配,調查員於各區再依控制特徵尋 找受訪對象,進行問卷發放,因此研究結果將無法推論至高雄市全體市民。.       4.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一共包含八節,分別為:2009 世界運動會、大型運動賽會效益、大型運動賽會 衝擊、涉入、地方發展與居民態度、衝擊認知、涉入與態度之關係、大型運動賽會衝擊 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及本章小結。. 第一節    2009 世界運動會  一、世界運動會 國際世界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World Games Association 簡稱IWGA)乃是於 1980 年由 12 個非奧運項目的單項運動總會聯手於荷蘭組成,迄今已逾 29 年歷史,現今已增 至 32 個非奧運競賽種類,總部設於美國科羅拉多春田市。該組織成立目的在於凸顯非 奧運項目的重要性,希望提供一個非奧運項目全球性競爭的舞台。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 每四年舉行一次,以非奧運會項目為主的世界級運動會,由國際奧委會(IOC)下屬的國 際世界運動會協會(IWGA)舉辦,為規模僅次於奧運的第二大國際綜合性運動盛會,並 於每次舉辦奧運之後的一年舉行,因此被視為是「非奧運項目的奧運會」 。有關於IWGA 的標誌及意涵如下表 2-1-1 所示。 表 2-1-1 世界運動協會標誌意涵 IWGA 世界運動總會以藍色為主題的 logo 勾勒出一個英文字母 W 在下托著一個地球(在其四條環狀線則是代表每四年舉辦一 次世界運動會),就如同兩個人攜手團結合作,支撐著地球, 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加強彼此間的友誼,在成員聯盟間保存體 育的傳統精神。.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奧運會、世界盃及世界運動會皆屬大型運動賽會,其中世運會與奧運差別之處在於:. 5.

(15) (一)並非純粹追求運動的「極限之美」,反而更重視友誼的精神及團隊合作,而且更注 重技巧與美感的呈現。 (二)世運會的票價相較於奧運會票價較為平價,更有利於受惠更多大眾。 (三)世界運動會適合在主辦城市現有適中場地設施舉辦,而非一定要興建、擴增場館設 施,因此 IWGA 期望運動員與職員總數最多以不超過 3,000 人為原則。 (四)所有 IWGA 運動項目並非一定要在每屆的申辦城市中舉行,可依主辦城市現有或 是鄰近場地設施作為來源。 (五)除了舉行運動項目競賽外,主辦城市也會在其城市舉辦各種文化、大型活動,如音 樂會、博覽會等。 (六)奧林匹克家族只包括奧運、聽障奧運會、特殊奧運會、殘障奧運會、青少年奧運, 因此世運並非奧林匹克家族一員,所以不能使用奧運五環標誌。 (七)奧運比賽項目之大項不可大於 28 種類,而世運比賽項目則大概介於 25 至 35 種之 間。 (八)奧運參賽項目必須經過國際奧會全體委員投票決定,世運則是由主辦國決定(大項 介於 25 至 35 種之間),也可增設表演項目或邀請賽。 (九)奧運比賽有冬、夏季之分,而世運會比賽並無此之分別。 首次世界運動會於1981 年在美國的聖塔克拉拉舉行,目前已舉辦八屆比賽,其中的 第八屆在我國的高雄市舉行,這也是台灣首次舉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歷次賽會的舉 辦時間、地點、及參賽人次如表 2-1-2 所示。 表 2-1-2 歷次世界運動會簡介 年. 主辦城市. 競賽項目. 參賽國. 運動員人數. 1981. 美國聖塔克拉拉. 18. -. 1265. 1985. 英國倫敦. 23. -. 1550. 1989. 德國卡斯陸. 19. -. 1965. 6.

(16) 表 2-1-2 歷次世界運動會簡介(續) 年. 主辦城市. 競賽項目. 參賽國. 運動員人數. 1993. 荷蘭海牙. 25. 69. 2275. 1997. 芬蘭拉堤. 30. 78. 2600. 2001. 日本秋田. 31. 93. 3200. 2005. 德國杜伊斯堡. 38. 89. 3400. 103. 5994(含選手、隊職員、裁 判、隨隊工作人員、媒體、 貴賓等). 2009. 台灣高雄. 31. 資 料 來 源 : 高 雄 世 運 會 官 網 (2009) 。 世 界 運 動 會 。[ 線 上 資 料 ], 來 源 :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world_Game_about.php [2009, August 1] ;本 研究整理. 為了突顯在地城市特色及賽會舉辦理念,高雄市特別徵選世運 LOGO 及吉祥物,以 間接方式傳達字樣及圖樣背後意涵,也希望藉此達到宣傳的目的。有關其意涵如表 2-1-3 所示。 表 2-1-3 世運 LOGO 及吉祥物意涵. 高雄世運 Emblem 以漢字「高」為藍圖,五彩繽紛的字型以彩 帶樣貌呈現,體現出世界各地選手歡聚同慶的氛圍,傳達「和 諧、友誼、律動、飛躍、進步、歡樂」的概念,同時起筆處的 橘色與收筆處的藍色筆尾,則分別表現出旭日光輝及捲起的浪 花,代表著陽光城市與海洋首都之意,而律動的字型則如選手 比賽時的亮麗身影。 世運吉祥物經過網路票選及董事會核定,兩個女、男水精靈分 別命名為高妹(Gao Mei)、雄哥(Syong Ge)。「高妹」、「雄哥」 的命名是從高雄兩字延伸而來。這兩隻水精靈以半透明的水滴 狀呈現出高雄市為陽光城市和海洋之都的意涵,身上的光圈則 反映出世運主場館自行吸收太陽能和釋放光源的功能,象徵關 懷環境及節能的宗旨。 7.

(17) 資料來源:高雄世運會官網(2009)。2009 高雄世運標誌及世運吉祥物。 [線上資料] ,來 源: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koc_logo.php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koc_mascot.php [2009, August 7];本研究整 理. 二、高雄市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始末回顧 台 灣 過 去 曾 多 次 申 辦 國 際 運 動 賽 會 , 但 卻 始 終 未 被 親 睞 , 如 : 1998 年 亞 洲 運 動 會( 簡 稱 亞 運 會 )、 2 0 0 1 年 世 界 大 學 運 動 會( 簡 稱 世 大 運 )、 2 0 0 2 年 亞 運 會 及 2007 年 世 大 運 等 , 此 次 爭 取 到 申 辦 的 機 會 , 可 說 是 意 義 非 凡 。 當 年 高 雄 市 長 謝 長 廷 即 表 示 , “ 積極爭取世界級運動大會的承辦,不僅 能提升台灣社會的體育風氣,也能「把世界帶進來,讓高雄走出去」" ,高雄市是台灣 第二大城,為以往的工業重鎮、航運交通樞紐,但近年來隨著傳統產業外移及貨櫃吞吐 量的下滑,希望能透過此次機會提高國際能見度,發展新意象,透過結合港灣、賽會相 關產業及配合既有產業升級等,提升其競爭力。高雄不但可以是台灣的「海洋首都」, 也可以是台灣的「運動首都」。高雄市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重大事件始末,整理如 表 2-1-4 所示。 表 2-1-4 高雄市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重大事件始末 時間 2002 年 7 月. 申辦 2009 世界運動會始末 行政院體委會自 2002 年 7 月首度邀請國際世界運動總會 (IWGA)會長朗‧弗契(Mr. Ron Froehlich)來台訪問後,開 始進行各種申辦「2009 年世界運動會」評估及申辦準備。. 2003 年 5 月 13 日. 行政院體委會行文正式確定由高雄市代表我國申辦 2009 世界運 動會。. 2003 年 5 月 14 日. 高雄市市長謝長廷與體委會主委林德福分別致函 IWGA 表達高 雄市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之意願,開啟了高雄市申辦世界運 動會之門。. 2003 年 7 月 2 日. 行政院以院臺體字第 0920036298 號函復同意由高雄市政府代表 我國提出申辦世界運動會。. 8.

(18) 表 2-1-4 高雄市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重大事件始末(續) 時間 2003 年 8 月 22 日. 申辦 2009 世界運動會始末 高雄市將城市調查問卷寄送至世界運動總會,並獲得正式通知 成為申辦城市,(據 IWGA 會長表示,第八屆世界運動會含高 雄市計有六個國家及城市有意申請,另包括荷蘭鹿特丹、匈牙 利、英國柏明罕、美國克里夫蘭、休士頓等)。. 2003 年 12 月 18-20 日 IWGA 會長朗‧弗契(Mr. Ron Froehlich)及秘書長柯‧科倫先 生(Mr. Co Koren)訪視高雄市場館,由謝市長親自接待表達全 市全力支持與熱烈期盼承辦世運之決心,給予元首級規格禮 遇,使其對高雄市留下良好印象。 2004 年 6 月 14 日. 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體委會主委陳全壽一同出席 IWGA 會長 朗‧弗契(Mr.Ron Froehlich)與高雄市市長謝長廷簽訂 2009 世 界運動會主辦書之儀式。 舉辦日期:2009 年 7 月 16 日至 26 日。. 資料來源:高雄世運會官網(2009)。2009 高雄世運申辦過程。[線上資料],來源: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koc_kaoshiung.php [2009, August 7] ;本研究 整理. 三、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 第八屆世界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共計 31 項,其中,正式賽 26 項,邀請賽 5 項。共分 為 6 大項目,皆以趣味性為主,分別為藝術與舞蹈運動(運動舞蹈、韻律體操、滑輪溜 冰(花式)、特技體操、有氧體操、彈翻床)、球類運動(沙灘手球、輕艇水球、浮士 德球、合球、短柄牆球、橄欖球(七人制)、壘球、壁球、巧固球)、技擊運動(柔術、 空手道、相撲、武術)、精準運動(撞球、滾球、保齡球、射箭)、肌力運動(健美、 健力、拔河)、及時尚運動(飛行運動、運動攀登、龍舟、蹼泳、飛盤、水上救生、定 向越野、滑輪溜冰、滑水)。. 四、世界運動會籌備組織. 9.

(19) 台灣不曾舉辦過大型的國際賽事,相對地,籌備工作經驗學習也是從無到有。世界 運動會的籌備工作由非營利目的、公益,且具有私法人特性的的「財團法人 2009 世界 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基金會」(Kaohsiung Organizing Committee),簡稱 KOC,綜理各項事 務的推動。最初規劃獨立於市府之外,執行長也由民間人士擔任,但後來發現,舉辦如 此大規模賽事,若沒有市府全力奧援是無法成功,因而後來透過整合市府資源及執行力 並徵調市府員工進入 KOC 支援,才使得整體 KOC 步上軌道。該組織的成立及運作模式 主要參考 2001 年日本秋田以及 2005 年德國杜伊斯堡舉辦世運的經驗。KOC 下共設立 九個部門,分別為文化觀光部、都市發展部、運動競技部、行銷公關部、財務部、行政 管理部、後勤支援部、資訊科技部及維安部。基金會的董事長係由陳菊市長兼任,常務 董事由劉世芳女士擔任,執行長則是由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許釗涓女士擔任。召集人與 執行秘書則是由常任的文官擔任,以兼顧政策的延續性。其運作的組織圖如圖 2-1-1 所 示:. 董事長 陳菊 女士 常務董事 劉世芳 女士 執行長 許釗涓 女士 都市發展部. 維安部. 財務部. 資訊科技部. 文化觀光部. 後勤支援部. 行政管理部. 行銷公關部 一 旅. 運動競技部. 圖 2-1-1 2009 世界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基金會組織架構 資料來源:高雄世運會官網(2009)。高雄世運組織委員會。[線上資料],來源: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koc_KOC.php [2009, August 8] ;本研究整理. 組織架構是以虛擬政府狀態,各部門由負責局處首長擔任召集人。凡是國際大型綜 合賽事得以順利進行都是互動管控的結果,但因為任何一個主辦城市皆是舉辦世運的新 手,所以國際世界運動總會IWGA與KOC 每年均舉辦三至四次會議,由IWGA提供相關 作業籌備賽事的經驗並擔任督導的角色。IWGA與 K O C享 有 同 一 種 核 心 價 值 : 即 10.

(20) 使不是奧林匹克中的運動賽事也應擁有國際級的表演舞台。. 五、場館興建與規劃 (一 ) 世 運 主 場 館 為舉辦這場盛會,政府以 BOT 方式興建現代化多功能綜合體育館。由國際知名建 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監造,鄰近捷運紅線 R17 站,佔地 19 公頃,總興建經費約 47.9 億。 該館為全球第一座開口型體育場館,盡可能表達出「開放」與「活力」,呈現出對於來 自各個國家的熱情、友善。主場館的設計,大膽採取連續螺旋狀的結構及清水混凝土曲 面支撐結構的馬鞍,整體外型呈現似長龍般於北高雄盤據著,並結合周圍生態景觀(生 態池、喬木、灌木及水生植物等)搭配附設籃球場、自行車道、公共藝術、兒童遊樂場 及慢跑區等所呈現運動景觀公園的概念。作為 2009 年世運會的主場地,這是一個符合 國際田徑總會(IAAF)一級認證的國際性標準運動場館,具 40,000 席觀眾席之 400m 田徑 場兼足球場。同時為增加未來爭取舉辦大型國際賽會之優勢,將預留未來增設 15,000 席次觀眾席之臨時看台空間,至多可提供 55,000 席之觀眾席使用,除此之外,主場館更 是全世界第一座使用太陽能板的大型運動場。另在建材使用上皆為 100%再生建材,以 上種種概念,皆促成榮獲綠建築九大項指標的亮眼成績。在啟用儀式上,行政院體委會 主委戴遐齡表示,由於國家訓練中心就在對面,未來將和世運主場館結合,打造出現代 化國家運動園區。截至目前為止,在世運主場館舉辦過東亞盃足球賽、國際馬拉松大賽、 五月天及 Rain 演唱會等。 (二)綜合體育館(高雄巨蛋) 高雄市政府以 BOT 方式興建,位於博愛路與新庄仔路交叉口的「高雄巨蛋」。該 體育館擁有飛碟造型的外觀,興建經費約 67 億,透過環保節能及再生能源利用的建設 基礎下,其開發案包括綜合體育館、體育館附設設施及附屬事業三部分,其中體育館內 設有 15,000 個座席,搭配中央大型電子螢幕、活動天花板懸吊系統及電視立即轉播等設 備,而周圍附屬設施有汽車停車位達 1,400 以上,機械停車位超過 4,100,其附屬事業則 規劃成購物中心,提供健康、休憩、購物三合一的生活體育園區,打造出北高雄區域新 風貌。高雄巨蛋除可供世運使用外,亦可做為國內運動比賽、大型表演及國際體育、藝 文交流的舉辦場地,並可提供民眾及觀光客多樣且高水準之各項文教運動與休閒娛樂活 11.

(21) 動。截至目前為止,在高雄巨蛋舉辦過多場演唱會(如江蕙、陳綺貞、五月天、張惠妹 等)、宗教活動、家具博覽會、食品展、動漫展、國際觀光旅展及世界盃機器人大賽等。 以上兩個場館原為行政院體委會所規劃的「運動大學」既定工程,適逢 2009 年世 運會的舉辦,讓這兩項工程加速成形。 (三)其他場館 至於其餘的 22 個場館部分,為因應 2009 世界運動會賽事所需,高雄市政府特別編 列了運動場館整修計畫,將各比賽場地依賽事需求規格整修,相關設施如:建築物外觀、 內部、貴賓室、選手休息室(處)、更衣室、浴廁設施等等,藉由這一次國際運動賽會 的機會加以整修、更新及升級,以符合 2009 世界運動會賽事遂行,總經費概估約 7.4 億。除了建造符合國際選手競賽之標準場所之外,未來更能營造高雄市為體育運動園區 之印象,更讓高雄市未來在爭取大型賽會上更具競爭優勢。24 個場館及分布位置如表 2-1-5、圖 2-1-2 所示。其中,除高雄縣立體育場位於高雄縣,其餘場館皆為現有的設施 及場地。 表 2-1-5 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與場地 場地. 運動項目. 場地. 運動項目. 都會公園. 飛行運動. 中正技擊館. 撞球、短柄牆球、壁球. 主場館. 飛盤、橄欖球. 高師大體育館. 合球、巧固球. 中山附中體育館. 拔河、. 文化中心至德堂. 健美、體操. 蓮池潭. 輕艇水球、滑水、龍 高雄中學體育館 舟. 小巨蛋. 運動舞蹈、體操. 228 和平公園. 滾球. 澄清湖. 射箭、定向越野. 立德棒球場. 壘球. 壽山國中. 攀登. 中山大學體育館. 柔術、空手道. 陽明溜冰場. 滑輪溜冰. 西子灣海水浴場. 水上救生、沙灘手球. 快樂保齡球館. 保齡球. 中山大學逸仙館. 健力. 高雄縣立體育場. 武術. 高雄市立美術館. 定向越野. 12. 相撲.

(22) 表 2-1-5 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與場地(續) 場地. 運動項目. 場地. 運動項目. 國際標準游泳池. 蹼泳、水上救生. 義守大學體育館. 滑輪溜冰. 中正運動場. 浮士德球. 陽明溜冰場. 滑輪溜冰. 資 料 來 源 : 高 雄 世 運 會 官 網 ( 2009 )。 2009 世 運 場 館 。[ 線 上 資 料 ], 來 源 :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Venues.php [2009, July 3];本研究整理. 圖 2-1-2 世界運動會比賽場地分佈圖 資 料 來 源 : 高 雄 世 運 會 官 網 ( 2009 )。 2009 世 運 場 館 。[ 線 上 資 料 ], 來 源 :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Venues.php [2009, July 3]. 六、因應申辦 2009 年世界運動會的其他相關重大市政建設 13.

(23) 為展示高雄市申辦決心,謝市長指示各局處提出 2009 年的城市願景,勾勒出舉辦 國際大型運動賽會所帶來的城市發展。高雄市政府更是積極投入各項軟硬體的建設及環 境的改造。 其中重要的市政建設包括推動高雄捷運通車、中山迎賓大道及博愛世運大道的營 造、高雄市區林蔭大道及自行車道系統的串連與景觀改造、延續愛河整治,加速辦理高 雄港區水岸開發建設及愛河溯航計畫、加強道路及橋樑興建之公共建設、實施道路及公 共設施雙語標示、公教及服務業人才培訓,以建構友善城市;蓮池潭清疏,改善水質, 增加排水蓄洪量及親水空間,以供作 2009 世運賽事場地及促進蓮池潭觀光產業;持續 進行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建構及水系復舊,推動綠建築、生態工程 及濕地等自然生態 之保育工作,打造生態永續城市;積極建構水岸花香城,以水岸花香都市美學為目標, 辦理高雄市各行政區之公園、綠地、道路、綠帶及重要景點特殊場域植樹種花之綠美化, 如挽面計畫、植栽彩色計畫等,營造綠意盎然林蔭大道,花香繽紛的城市意象等。 這些建設無非要展現海洋首都、幸福高雄新的風貌,以期提供市民及觀光客高品質 的生活及旅遊環境,進一步促進高雄市的觀光產業蓬勃發展,也更邁進國際都會城市的 目標。. 第二節 大型運動賽會效益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以及多元休閒娛樂的來臨,在國際旅遊市場中, 具挑戰性與運動性的活動,被認為是觀光產業中最具成長性(WTO, 1985),尤其是大型 賽會(Mega-events),通常會對主辦的社區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Ritchie & Aitken, 1985; Kang & Perdue, 1994; Mihalik & Cummings, 1995; Mihalik & Simonette, 1998)。 在賽會承辦之前,各個欲申辦城市對於所需規格、設備、服務等,早已著手規劃並 配合國家及地方的整體發展;賽後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則至今較無定論。大型賽會的舉辦 期間雖然短暫,但賽後是否為城市帶來長時間正面影響,端視主辦城市如何看待及呈現 (Roche, 1994)。以此次 2009 世界運動會在高雄舉辦為例,不僅帶給高雄新穎的建設及觀 光發展的機會,也為整體高雄觀光發展留下永續的資產(翟光慧,2008)。 就賽會的時間序列觀點而言,分為短期及長期階段。短期階段通常指包含接近賽會 14.

(24) 舉辦前、後及比賽期間(Solberg & Preuss, 2007),長期階段則無明確界定。Kang & Perdue(1994)認為從申辦賽會至賽會結束後,皆可視為是長期階段。事實上,從最早申 辦的想法至賽會結束,這個過程可能歷時多年,甚至超過數十年。以世界盃足球賽為例, 國際足球總會(FIFA)在賽會開始前 7 年就會遴選出舉辦城市,舉例而言,國際足總執委 會於 2005 年即決定了 2014 年世足賽申辦程序,並於 2007 年 10 月選出舉辦城市。其時 間的長期階段如圖 2-2-1 所示:. t-9. t-11. 理念與 可行性. t-7. 申辦. t. 建設和 籌備活動. 賽會前活動. 賽會活動. 賽會後活動. 圖 2-2-1 舉辦賽會的長期階段 資料來源: Solberg, H. A. & Preuss, H. (2007).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1, p.215.. 大型運動賽會對於地方發展的貢獻大致可分為非經濟層面及經濟層面,說明如下:. 一、非經濟層面 非經濟層面主要包括形象強化、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的提升、公民知識及技巧提 升,培養賽會經驗、運動水準與風氣的提升等。 (一)形象強化 根據 Siebel(1994),一個城市需滿足四項基本功能:住宿、勞工、遊憩、及交通運 輸,而承辦大型運動賽會,不論是全球性或是區域性的賽事,皆是強化基本功能的極佳 機會。“以 1992 年巴賽隆納奧運為例,西班牙政府除了耗費巨資興建 5 公里長的海濱 沙灘外,還一併施行改造港口、修建環狀公路及隧道、改建國際機場、改善排水系統等 措施,光是在 1989-1992 年期間,該城市的道路設施就增加 15%,而綠化帶和海濱旅遊 15.

(25) 區則增加 78%,另外人工湖和噴泉增加 268%"(王瑞麟等人,2003)。2004 年希臘主 辦雅典奧運的目標之一為計劃,以現代作風與效率的意象來創造一個新的觀光產品,提 升與主辦賽事相關的主要公共設施,包含交通、運動設備,以及飯店等(Coccossis, 2004)。 Solberg & Preuss(2007)就指出,運動賽事對城市的硬體建設需求須透過景觀美化、整治 污染、規劃完善交通路線塑造新風貌,修繕的飯店、旅館、休閒遊憩觀光設施等二、三 級基礎設施,加上現代化賽會場館建築的加持,如圖 2-2-2 所示。除了可獲得國際人士 及國家的讚賞與認同外,也讓城市既有的特質與形象能更強化或是有機會轉型。 Spans(2004)指出,許多城市希望藉由賽會的舉辦改變他們早期的工業形象,因此新的休 閒經濟和體育場館被視為是很好的途徑。再者,運動賽會舉辦能為城市形象注入“運 動"的新元素。舉例而言, 1991 年英國 Sheffield 主辦的世界學生運動會,由沒落的「鋼 鐵城市」成功轉型成「運動城市」;1992 年奧運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更讓具 2000 年歷史的海港城市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熱門的世界級觀光都市;2000 年在澳洲所舉辦的 奧運會,成功打響了運動、健康中心的形象。陳韋妢(2003)即指出,地區形象是地區 行銷其中一個重點,可以作為城市發展定位與目標市場區隔決策的參考。. 主要建設 - 運動 & 休閒 -. 1. 運動場 2. 室內活動場所 3. 特別的設施:如游泳池,射擊場,賽艇場等 二級建設 - 住宿 & 休閒遊憩 -. 1. 2. 3. 4.. 運動選手村與媒體村 媒體和新聞中心 訓練設施 公共用區. 三級建設 - 工作 & 交通 -. 1. 交通:機場、大眾運輸,道路等 2. 觀光:飯店、景點等 3. 污水處理,電信,光纖電纜等 圖 2-2-2 運動賽事對城市的硬體建設需求 資料來源: Solberg & Preuss (2007). Major sport events and long-term tourism impacts. 16.

(26)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1, p.216.. (二)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的提升 隨著旅遊景點間競爭的白熱化,藉由舉辦大型運動賽會能為舉辦地增加國際媒體上 的宣傳,奠定景點定位及強化無形城市品牌。就長期而言,為國家及承辦城市打開了知 名度(Oldenboom, 2006),進而提升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形象(Sparrow, 1989; Ritchie & Smith, 1991)。另,隨著爭取大型運動賽會的國家與城市的踴躍,加上參賽選手、教練、媒體、 貴賓等及來自國內外觀光客有日益成長的趨勢,主辦城市必須透過興建大型場館以因應 與會人員及觀光客來到;在完備的相關軟硬體建設下,增加了賽會後利用這些設施舉辦 其他的運動賽會、文化活動、展覽會、節慶活動或演唱會等產品開發的機會與優勢。設 施的重複使用可產生「規模經濟(scale of economy)」 ,更可以發展為觀光景點。舉例而言, 2008 年第 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體育設施的鳥巢(舉行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 賽決賽場地)及水立方(游泳、跳水、水上芭蕾等比賽項目),如今已成為國際上知名 體育建築的觀光景點。高科技建築的現代搭配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使得人們看到鳥巢 及水立方體育館,就會想到中國大陸的北京市;如同看到萬里長城就會想到中國大陸那 樣自然。“目前,中國官方計畫將鳥巢體育館以外包方式委託民間經營,並計劃將內部 空間予以重新規劃,例如興建大賣場及旅館;水立方則將改建為水上遊樂園並以平價方 式提供民眾一處新的游泳場所"(葉公鼎,2009)。透過賽會設施的加持,同時整合城 市既有的自然景觀、歷史古蹟與觀光旅遊活動的同時並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型態,將可 提升國際旅遊的競爭力,讓大型運動賽會的加入,創造出更多的綜效,也帶動城市觀光 的產業發展與創造更多的旅遊人潮,因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圖 2-2-3 說明了大型賽會 推動旅遊目的地國際化的理論模型。. 17.

(27) 遊景點間的全球性競爭 提升目的地 吸引物的整 體質量. 傳媒覆 蓋增加 景點定位與 品牌塑造. 國際知名 度提高. 大型賽會. 旅遊促 銷增加. 提高設施國 際化水平. 新產品發展. 促進服務水 平國際化. 國際競爭 力增強. 形成國際性旅遊目的地. 旅遊需求的增加 圖 2-2-3 大型賽會推動旅遊目的地國際化的理論模型 資料來源:修改自余守文(2008)。體育賽事產業與城市競爭力:產業關連-影響機制-實 證模型,復旦大學出版。. (三)公民知識及技巧提升,培養賽會經驗 賽會的舉辦能讓在地城市的居民體驗及了解到運動賽會對城市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及國際經驗。舉例而言,民眾進場必須排隊禮讓、不攜帶食物進場等規定及透過買票入 場觀看運動賽事或參與周邊活動(博覽會、暖身賽等)等,進而支持並參與各種類似的 運動賽會,因此而協助政府及相關單位將觀光效益極大化。此外,在參與賽會志工的過 程中,能喚起市民自願服務的精神,透過事前語文培訓與接待外賓禮儀等訓練,不僅對 於賽會知識更加熟悉、了解,也磨鍊了承辦賽會所需具備的技巧,賽會結束後若能將這 批訓練有素的志工納入未來承辦大型賽會招募人員名單,將是未來地方爭取相關賽事活 動一大助力。再者,經全民總動員所營造出的大型運動賽事氛圍的經驗,也可作為下次 舉辦之參考。總而言之,大型賽會承辦除了滿足民眾娛樂、教育、氛圍及美學體驗外(Pine & Gilmore, 1998),也提升個人或民眾技能的發展,如圖 2-2-4 所示。將有助於地方發展 的認識及推動。 18.

(28) z z z z. 時間. 規劃與管理賽會觀光 z 需求、動機、偏好 z 目標及策略 z 資源使用 z 專業技能. 賽會觀光經驗的本質及意義 z 旅遊及賽會經驗(對於 遊客、參與者、組織者) z 賽會觀光依附意義. 政策. 圖 2-2-4. 個人經歷及選擇 需求、動機、偏好 休閒與工作內容 障礙與阻礙 文化及社群影響. 模式及過程 z 時間、空間模式 z 政策 z 知識創造. 空間. 結果及衝擊 z 個人 z 社會、政治 z 文化 z 經濟 z 環境. 知識創造. 賽會觀光知識了解及啟發架構(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ng. knowledge about event tourism) 資料來源: Getz (2008). Event tourism: Definition, evolution and research for planned events. Tourism Management, 29(3), p.413.. (四)運動水準與風氣的提升 通常在大型賽會舉辦前,主辦城市會辦理相關的體育活動,如:暖身賽。無論是賽 前暖身賽亦或賽中運動比賽等相關體育活動的舉辦,都能讓國內選手能有機會於主辦城 市一展運動技能,並與世界級各國好手互相競技與切磋,不僅提升國內的運動水準,亦 能深耕國內的體育文化。此外,賽會期間讓民眾更了解賽會運動種類及操作,透過密集 接觸賽事活動資訊,提升地區居民運動習慣及運動風氣。舉例而言,新聞媒體報導國內 選手勇奪佳績或運動精神的展現,能讓市民感受到一種榮耀及肯定,進而鼓舞並帶動城 市民眾運動風氣;而在塑造良好的運動環境氛圍下,將會刺激運動人口的成長。往往在 運動文化普及以及便利完善運動設施的推波助瀾下,成為運動市場的參與者與推動者, 並將擴大運動相關產品與服務的消費市場,促進運動產業的成長與發展,並刺激觀光的 19.

(29) 成長。以韓國為例,自從 1980 年代開始經營國際大型賽會以來,已經成功舉辦包括國 際公認的「三冠王(triple crowns)」的大型運動賽會,即奧運、世界盃足球賽及世界盃田 徑賽。二十餘年來,韓國累積了許多賽會經驗,除了讓民眾養成運動習慣外,也促成運 動產業的高度發展 (Kim, 2008),“至 2005 年韓國運動產業產值已高達 19 兆 6 億 5 千 70 萬韓元,佔整體韓國 GDP 的 2.48%,而至首爾奧林匹克運動公園的運動人潮也終日 不斷"(葉公鼎,2009)。. 二、經濟層面 經濟層面的分析一直以來為常態執行且為人關注的焦點,分析結果也成為各國爭取 主辦權時重要參考指標之一(Toohey & Veal, 2007)。從 23 屆洛杉磯(1984 年)首度引入 商業性投入為主籌資經營模式,獲至空前的成功後,蛻變成為帶動地方建設、創造工作 機會、促進社區繁榮並增加國家稅收等(程紹同等人,2004)。經濟層面主要包括大型 運動賽會與國家經濟及大型運動賽會商業價值等。 (一)大型運動賽會與國家經濟 大型運動賽事的舉辦衍生出許多層面的影響。以奧運會為例,其形式雖是運動競 賽,其本質是國家國力的展現及國際的宣傳,附帶效果則是巨大的經濟利益(周靈山、 孫美蓮,2001) 。舉例而言,“日本由於舉辦 1964 年的東京奧運會,在 1961 至 1970 年 間經濟年成長率平均高達 11.4%。韓國也受惠於 1988 年漢城奧運會,經濟年均增長達 12%,國民平均所得(GNP)從 1985 年的 2,300 美元,提升至 1990 年的 6,300 美元,1995 年更達到 10,000 美元"(程紹同等人,2004) 。“1992 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幫助西班牙 大大縮短了與同歐盟其他成員國差距(1986 年西班牙初加入歐盟時,國民平均所得(GNP) 僅為 7,000 美元,目前已達到 19,000 美元)"(王書錚,2003)。“1984 年 9 月美國經 濟研究協會調查了洛杉磯奧運對美國南加州地區經濟影響後發現,奧運的舉辦對這該地 區的經濟促進作用竟達 32.9 億美元,遠遠超過 1962 年西雅圖的世界博覽會和 1982 年諾 克斯維爾的世界博覽會"(王瑞麟等人,2003)。1996 年由亞利桑納州坦普市主辦的超 級盃,根據統計,該場賽事為坦普市帶來 3.06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99 億元),至 2008 年 2 月又再次爭取到主辦權,根據亞利桑納州超級盃主辦委員會估計,經濟貢獻將介於 4-5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130-160 億元)之間(《商業周刊》,2008,2)。2008 年 11 月在 美國紐約舉行的馬拉松賽,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協會(Economics Research Associates)估 20.

(30) 計,可望為紐約市帶來近新台幣 70 億元的經濟效益(《商業周刊》,2008,11)。“根據 媒體評估,2008 年北京奧運會加上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軟硬體建設經費總計超過一 兆新台幣,其所創造出的商機,以乘數效果保守估計至少將會達 5-10 倍"(吳瑞達, 2002),由此可見,大型賽會的舉辦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有重大的影響。歷年奧運會的城 市收益整理如表 2-2-1 所示。 表 2-2-1 歷年奧運會的城市收益 漢城. 巴塞隆納. 亞特蘭大. 雪梨. 雅典. 北京. (1988 年). (1992 年). (1996 年). (2000 年). (2004 年). (2008 年). 投資花費. 30 億. 96 億. 10 億. 16 億. 123.2 億. 24 億. 直接收益. 4.7 億. 0.4 億. 0.1 億. 4.5 億. -. 0.3 億. 間接收益. 97 億. 260 億. 51 億. 165 億. -. -. 註: - 無該筆資料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自 國 際 奧 委 會 。 經 濟 效 益 。[ 線 上 資 料 ], 來 源 : http://www.olympic.org/en/ [2009, July 26];本研究整理. (二)大型運動賽會商業價值 根據 Meek(1997),新世紀運動賽會已成為運動產業發展中最蓬勃的一項。舉辦大型 國際性的運動賽會能帶動城市運動觀光商機。在大型運動賽事舉辦期間,匯集了觀光(旅 行、交通、住宿、餐飲業)及觀賞運動賽會的人潮,塑造出新穎多元的觀光旅遊活動, 再加上大眾媒體的強烈報導下,提高運動賽會的高曝光率,使其成為企業行銷的絕佳平 台,進而促成了運動商業化之高度發展(程紹同,1998)。除此之外,大型運動賽會因 為具全球知名度,能吸引大批來自外地的運動觀賞人潮、運動專業選手、教練,以及負 責轉播的媒體等,對運動觀光的活絡有極大的推升作用。尤其在賽會期間的遊客通常具 有時空的集中性,並需支付觀賞門票等費用,為舉辦城市或國家帶來相當的收益。Lee & Taylor(2005)發現大型賽會主辦國可吸引國內外旅客及贊助商,並將其產品向世界宣傳, 除了大幅度增加國家貿易出口的機會外,也推動觀光產業發展。“自 1992 年巴塞隆納 奧運會後,全球觀看奧運會節目的人口增加 18%,在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時,全球 觀賞奧運會節目人數累計為 35 億,不僅如此,全球共有 214 個國家和地區轉播當年的 21.

(31) 奧運會節目,轉播時間超過 2 萬 5,000 小時,與 1992 年相較,增加了 21%,可見其所 代表的商機是不可限量的"(程紹同等人,2004)。根據《今日美國》(Today America) 專文指出,職業美式足球超級盃(Super bowl)的電視轉播金便高達約 65 億 2,100 萬美元 (約 200 億台幣)。2006 年德國舉辦的世界盃足球賽,觀光產業年營收增加 7%,超過 250 億歐元,其中的餐飲業,就增加 5 億歐元營收。2006 年世界盃,全球的轉播費用約 12 億美元(約新台幣 380 億元),至 2010 年南非世界盃已倍增至約 27 億美元(約新台 幣 857 億) (聯合晚報,2010,3) 。由此可見,大型運動賽會舉辦對於周邊產業商業價值 的提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表 2-2-2 為奧運主辦國營運收利比較表。表 2-2-3 為大型 運動賽事觀光之獲益情況。 表 2-2-2 奧運主辦國營運收利比較表. 洛杉磯 (1984). 漢城 (1988). 總收入 電視轉播權 門票收入 廠商贊助 其他 總支出. 7.46 2.86 1.40 1.23 1.97 5.31. 13.24 3.27 0.40 4.93 4.64 8.27. 16.99 4.71 0.82 5.05 6.41 16.96. 營利收益. 2.18. 4.97. 0.03. 項目(億美元). 巴塞隆納 (1992). 亞特蘭大 (1996). 雪梨 (2000). 雅典 (2004). 17.21 5.68 4.25 5.08 2.20 17.21. 14.51 5.77 3.36 4.88 0.50 14.34. 16.07 5.97 2.00 4.36 3.74 15.70. 0. 0.17. 0.37. 資料來源:王書錚(2003)。中共籌辦2008年奧運對北京市發展可能影響-北京奧運經濟 個案分析(頁70)。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表 2-2-3 大型運動賽事觀光之獲益情況 賽會名稱. 觀光收益. 洛杉磯奧運會. 32 億美元. 22.5 萬人. 首爾奧運會. 34 億美元. 22 萬人. 亞特蘭大奧運會. 35 億美元. 35 萬人. 北京亞運會. 13 億美元. -. 雪梨奧運會. 42.7 億美元. 日韓世界杯足球賽. 47 億美元(韓). 入境遊客數量. 22. 35 萬人 -.

(32) 資 料 來 源 : 本 研 究 整 理 自 自 國 際 奧 委 會 。 觀 光 收 益 。[ 線 上 資 料 ], 來 源 : http://www.olympic.org/en/ [2009, July 26];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大型國際性的運動賽會對舉辦城市的觀光發展是「有著長期效果的短期 事件」(Roche, 1994)。完善的硬體設施不僅能促成賽會成功,獲得即時的收益外,同時 還能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質,而賽會後仍可吸引海內外的投資,讓城市的經濟得以持續發 展(魏依玲,2007)。然而,影響長遠觀光發展的因素非常多,對賽會的規劃者與組織 者而言,很多都是他們無法有能力掌控的。觀光產品與服務的生產,以及旅遊景點的形 象等,其成效往往受到城市更宏觀的環境面所影響,包括與賽會無關的城市行銷的投 入。如圖 2-2-5 所示。舉辦一場大型國際運動賽會需要的準備時間很長,通常需要投入 相當的經費。這些投資不盡然都是在與賽會相關的基礎建設上。因此,一個城市若要從 賽會後的觀光中得到長遠的收益,必須同時考慮在一般基礎建設上的投資,這些投資或 許對賽會本身不一定必要,但卻能夠吸引及服務觀光客,諸如購物中心、特殊的社會文 化吸引力等(Solberg & Preuss, 2007)。因此,Getz(1991)認為賽會(運動包含在其中)對 於當地觀光旅遊發展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的貢獻:1.增加吸引力,如延長旅遊季節、擴 大旅遊的地理範圍;2.形象塑造,如標誌性賽事、目的地的主題形象;3.增添生機與活 力,如靜止的吸引物、公共設施、購物市場;4.發展的催化劑,如城市復興、基礎設施、 商業及經濟發展;5.發展可替代性旅遊與可持續性發展。. 環境 (如競爭對手,氣候,戰爭,恐怖主義,媒體). 城市. 運動賽會. 景點和社區發展. 意識和形象發展. (如軟硬體建設). 長期的觀光衝擊影響 圖 2-2-5 影響旅遊相關的城市發展結果之因素 23.

(33) 資料來源:Solberg & Preuss (2007). Major sport events and long-term tourism impact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1, p.219.. 第三節 大型運動賽會衝擊 所謂「衝擊(Impact)」是指「某種活動或相關一連串事件對於不同層面所引起的變 化、效益,或產生新的狀況,而且都以一體兩面的方式存在;即有正面的利益衝擊,也 會帶來負面衝擊。」 (楊明賢,2002) 。過去的學者在研究觀光發展的影響通常以「觀光 衝擊」的概念來說明其內涵。本研究衝擊的標的為世界運動會,故以「賽會衝擊」來反 應運動賽會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近年來隨著觀光產業的發展,國家或地區遭受其所帶來的影響逐漸受到重視。在 1960 年代左右,觀光衝擊的研究著重於經濟且正面的影響,到了 1970 年代,人類學者 與社會學家對觀光發展提出較具批判性的思維,論點則偏向負面影響,是對影響呈現較 悲觀的時期。直到 1980 與 1990 年代學者才以比較平衡,同時從正、負面影響皆具備的 觀點來檢視觀光的影響(Ap & Crompton, 1998)。Mathieson & Wall (1982)所撰寫的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為觀光衝擊研究者主要的參考書籍。本 研究將近年學者有關衝擊的研究依經濟、社會文化及環境三大構面以正負面方式整理如 表 2-3-1、2-3-2、2-3-3、2-3-4、2-3-5、2-3-6 所示。 表 2-3-1 正面經濟衝擊認知表 構面. 正面經濟. 內容. 國內外學者. 增加工作機會.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Snepenger, & Akis, 1994; Ap & Crompton, 1998;Yoon, Gursoy & Chen, 2001;Ko & Stewart, 2002;Andriotis & Vaughan, 2003. 改善生活水準 及收入.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Ap & Crompton, 1998;Yoon et al., 2001;Ko & Stewart, 2002. 改善公共設施. Ap & Crompton, 1998. 增加經濟成長. Perdue, Long, & Allen, 1990; Ap & Crompton, 1998; Williams & Lawson, 2001; Andriotis & Vaughan, 2003. 增加購物機會. 張莉汶,2008;Williams & Lawson, 2001. 衝擊. 增加稅收. 陳珮君,2006;Ko & Stewart, 2002;Andriotis & Vaughan, 2003. 24.

(34) 表 2-3-1 正面經濟衝擊認知表(續) 構面 正面經濟. 內容. 國內外學者. 增加外來投資. Johnson et al., 1994; Ap & Crompton, 1998; Yoon et al., 2001; Ko & Stewart, 2002; Andriotis & Vaughan, 2003. 衝擊.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2 負面經濟衝擊認知表 構面. 內容 增加生活開銷 物價上漲. 負面經濟 衝擊. 工作機會是季 節性、暫時性 經濟收益分佈 不均 增加生活開銷. 國內外學者 陳珮君,2006;Perdue et al., 1990; Yoon et al., 2001;Ko & Stewart, 2002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Ap & Crompton, 1998;Yoon et al., 2001;Ko & Stewart, 2002;Andriotis & Vaughan, 2003 McCool, 1994; Tosun, 2002 陳珮君,2006;Getz, 1994;Johnson et al., 1994;Yoon et al., 2001;Tosun, 2002 Perdue et al., 1990; Yoon et al., 2001; Ko & Stewart, 200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3 正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表 構面. 正面社會文 化衝擊. 內容. 國內外學者. 瞭解不同文化. 陳珮君,2006;Ap & Crompton, 1998;Ko & Stewart, 2002. 傳統技能的活 化. 張莉汶,2008. 增加當地藝術 的需求. Ap & Crompton, 1998; Yoon et al., 2001; Ko & Stewart, 2002; Andriotis & Vaughan, 2003. 對社區的自我 認同. 江香樺、顏家芝,2003;張莉汶,2008;Ap & Crompton, 1998. 增進生活品質. 張莉汶,2008;Perdue et al., 1990;Ap & Crompton, 1998;Ko & Stewart, 2002;Andriotis & Vaughan, 2003;. 增進文化交流. Ap & Crompton, 1998. 促進與觀光客 接觸的經驗. Johnson et al., 1994; Ap & Crompton, 1998; Yoon et al., 2001. 25.

(35) 表 2-3-3 正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表(續) 構面. 內容. 國內外學者. 正面社會文. 增加可利用的 遊憩設施及機 會. Perdue et al., 1990; Johnson et al., 1994; Ap & Crompton, 1998; Ko & Stewart, 2002; Andriotis & Vaughan, 2003. 化衝擊. 增加治安品質. Ap & Crompton, 1998. 保存當地居民 特性. Ap & Crompton, 199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4 負面社會文化衝擊認知表 構面. 負面社會文 化衝擊. 內容. 國內外學者. 增加色情行業. 陳珮君,2006;Ap & Crompton, 1998;Ko & Stewart, 2002. 破壞社區關係. 張莉汶,2008. 與遊客間衝突.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 失去當地原始 性. 江香樺、顏家芝,2003;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 破壞當地文化.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Yoon et al., 2001. 增加犯罪率. 江香樺、顏家芝,2003;陳珮君,2006;Perdue et al., 1990; Yoon et al., 2001;Ko & Stewart, 200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5 正面環境衝擊認知表 構面. 內容. 國內外學者. 保護自然景觀 不會導致生態 的減少. Johnson et al., 1994; Ap & Crompton, 1998; Ko & Stewart, 2002; Andriotis & Vaughan, 2003. 正面環境. 保存傳統建築 及歷史遺址.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Ap & Crompton, 1998;Andriotis & Vaughan, 2003. 衝擊. 改善地區景觀. 張莉汶,2008;Perdue et al., 1990;Johnson et al., 1994;Ap & Crompton, 1998. 增加公共設施 的建設. 江香樺、顏家芝,2003;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Ko & Stewart, 2002. 增加休閒娛樂 空間. 江香樺、顏家芝,2003;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Yoon et al., 2001 26.

(3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3-6 負面環境衝擊認知表 構面. 內容. 地區過度擁擠. 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Ap & Crompton, 1998;Yoon et al., 2001;Ko & Stewart, 2002 江香樺、顏家芝,2003;張莉汶,2008;Ap & Crompton, 1998; Yoon et al., 2001;Ko & Stewart, 2002;Andriotis & Vaughan, 2003 江香樺、顏家芝,2003;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Johnson et al., 1994;Ap & Crompton, 1998;Yoon et al., 2001. 交通及停車擁 擠. 江香樺、顏家芝,2003;陳珮君,2006;張莉汶,2008;Perdue et al., 1990;Ap & Crompton, 1998;Yoon et al., 2001. 增加污染 負面環境 衝擊. 國內外學者. 破壞自然美觀 及安寧.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大型國際運動賽會對於主辦地區的發展有許多影響。Ritchie (1984)將這樣的影響分 為正面和負面,分別包括經濟、旅遊或商業、體育、社會文化、心理和政策等面向。舉 辦大型賽會若能充分了解可能產生的影響,預先做好規劃與準備,將可降低負面衝擊所 帶來的損害。綜合過去的文獻,大型運動賽會衝擊大致可分為三方面:經濟衝擊(economic impact)、社會文化衝擊(social and culture impact)及環境衝擊(environment impact)(黃金 柱,2008;Fredline & Faulkner, 1998;Deccio & Baloglu, 2002;Kim & Petrick, 2005;Gursoy & Kendall, 2006;Kim, Gursoy & Lee, 2006)。茲將過去學者的國際大型賽會對地方觀光 衝擊研究整理如表 2-3-7、2-3-8、2-3-9、2-3-10、2-3-11、2-3-12 所示。 表 2-3-7 國際運動賽會對地方發展之正面經濟衝擊認知歸納表 構面. 正面經濟. 內容. 國內外學者. 增加地方稅收. 林樹旺等人(2007) ;Deccio & Baloglu (2002). 吸引外來投資 機會. Ritchie(1984); Fredline & Faulkner(1998); Kim & Petrick(2005); Kim et al. (2006). 加速都市成長. 林樹旺等人(2007) ;Kim & Petrick(2005). 衝擊 促進經濟發展. 增加工作機會. 林樹旺等人(2007) ;Ritchie(1984);Fredline & Faulkner(1998); Kim & Petrick(2005);Kim et al. (2006) 林樹旺等人(2007) ;Ritchie(1984); Fredline & Faulkner(1998); Deccio & Baloglu (2002);Kim & Petrick(2005);Kim et al. (2006) 27.

數據

表 2-1-2  歷次世界運動會簡介(續)  年  主辦城市  競賽項目  參賽國  運動員人數  1993  荷蘭海牙  25 69  2275  1997  芬蘭拉堤  30 78  2600  2001  日本秋田  31 93  3200  2005  德國杜伊斯堡  38 89  3400  2009  台灣高雄  31 103  5994(含選手、隊職員、裁 判、隨隊工作人員、媒體、 貴賓等)  資 料 來 源 : 高 雄 世 運 會 官 網 (2009) 。 世 界 運 動 會 。[ 線 上
表 2-1-5  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與場地(續)  場地  運動項目  場地  運動項目  國際標準游泳池  蹼泳、水上救生  義守大學體育館  滑輪溜冰  中正運動場  浮士德球  陽明溜冰場  滑輪溜冰  資 料 來 源 : 高 雄 世 運 會 官 網 ( 2009 )。 2009 世 運 場 館 。[ 線 上 資 料 ], 來 源 : http://www.worldgames2009.tw/wg2009/cht/Venues.php  [2009, July 3];本研究整理  圖 2-1-2
圖 2-2-4  賽會觀光知識了解及啟發架構(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ng     knowledge about event tourism)
表 2-3-6  負面環境衝擊認知表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