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Copied!
2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 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黃 城. 研究生:單文婷. 博士.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2) 誌謝辭 衷心感謝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曾經幫助我的師長、家人、同事與好朋 友們,因為您們的全力支持,這本論文才能順利完成。 尤其最感謝黃城老師這幾年來在課業與工作上的指導照顧;以及蔣委 員和辦公室同仁的包容體諒,讓我在最後階段能夠無後顧之憂的讀書寫 作。對我來說,完成博士班學業確實不容易,在攻讀期間除了立法院工作 忙碌外,還經歷了懷孕生子。回想孩子滿周歲前的光景,幾乎有長達半年 的時間睡眠不足,每當夜深人靜孩子與家人進入夢鄉,我卻得打起精神、 拾起書本苦讀、思考、做筆記、整理論文資料與綱要,但往往疲累地躺上 床不久,又因為孩子醒來我得再爬起來餵奶、哄睡,辛苦雖難以言喻,但 如今回頭看,論文已完成,兒子唯嘉也健康可愛,所有付出都是值得! 論文寫作過程難免焦慮不安,經常讓外子穎任、公婆與媽媽為我的身 體健康擔憂,謝謝我親愛的家人在趕論文期間給我的鼓勵與照顧,家人是 上天的恩賜也是我最重要的依靠,無論再忙再累,家人總是給我溫暖與力 量,衷心謝謝公婆、媽媽與穎任。 非常感謝本論文的四位受訪者與協助安排訪談的朋友,若沒有您們的 幫忙,論文絕對無法完成!另外也要謝謝論文口試委員的指導與提醒以及一 路相伴隨的好同學宜亨、灼文及國華學長,謝謝您們隨時給我打氣加油, 支持我到最後時刻。最後,我要謝謝我的父親,教育我樂觀、進取,永遠 要認真努力追求理想。 僅將這本博士論文獻給我最思念的家人─父親、爺爺、奶奶。. 2012 年 6 月.

(3) 校所名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畢業時間:2012 年(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博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姓名:單文婷 指導教授:黃 城 博士 中文摘要: 21 世紀的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並在全球經濟 市場扮演關鍵角色。回顧中國大陸最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歷程,90 年代後 受到西方國家資訊全球化影響而展開的資訊化建設對於實體經濟發生重 要影響,與此同時,資訊化建設也支撐起中國大陸資訊產業迅速發展,例 如網際網路、移動式通訊等並且加快資訊社會興起。儘管中國大陸的資訊 社會發展基礎來自於西方資訊全球化的運作邏輯,然而最後卻發展出不同 於西方國家的「中國化」資訊社會,其特徵除了與西方國家相似的網絡化、 高度商業化以及媒體集中等趨勢外,更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是中國大陸政府 強勢主導資訊化發展方向以及其特殊的網路管制政策,因而也形成其一邊 發展資訊經濟、一邊嚴格管制網路的特殊景象。經濟發展帶動中國大陸社 會進步,人民權利思想萌發,公民社會也逐漸展現活力。90 年代後期網路 興起後不僅加速公民社會發展也促使網路公民社會形成。網路公民社會並 非是全新概念,其應視為公民社會的延伸,藉著網路新科技,公民們在網 路上傳播公民意識、關懷公共事務甚至基於公共利益展開動員,藉由網路 進行公民運動。而此發展趨勢不僅衝擊大陸當局傳統的威權統治模式,對 於長久以來弱勢的公民社會發展更具有全然不同的意義。 網路科技不但成為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發展的重要媒介,網路本身也形 成新型態電子式公民社會,這即是本研究所指「網路公民社會」。本研究 主要目的在討論資訊全球化發展背景下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的興起與 發展,而研究範圍是從 90 年代因應資訊全球化浪潮至 21 世紀進入網路時 代後的社會變化,研究焦點在觀察網路公民社會借助「資訊化」力量進而 從公民社會、國家治理與經濟市場三者互動中得到發展空間,而基於「互 動」觀點,本研究也關注網路公民社會如何反向影響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發 展、影響國家治理權威以及影響經濟市場發展發生變化。另方面,網路公 民與國家權力競合過程中將對公民社會地位提升以及「國家─社會」互動 關係產生何種變化?而此種發展對於中國大陸推向民主化又將產生何種 驅動力也成為本研究討論重點。 為了解網路科技、公民社會、國家治理與經濟市場間的互動關係,本 研究採取理性選擇制度主義作為研究途徑,在制度框架下探討國家治理如 何在日漸興起的公民社會以及利益可觀的網路經濟市場雙重壓力下進行 I.

(4) 網路管制政策調控的理性選擇,而此也讓網路公民社會得到發展機會與空 間。本研究同時藉由三個發生在 2011 年的網路個案分析、文獻討論以及 透過訪談學者專家,論證網路公民社會興起與影響,而最後研究發現如 下:一、中國大陸以建設「中國化資訊社會」來回應以西方國家為主力的 「資訊全球化」;二、網路與公民社會互動結果不僅有助於強化公民社會 進步,同時也促成網路公民社會快速發展;三、國家網路管制政策逐漸出 現彈性調整,此也使得網路公民社會得到發展空間並且具備正當性;四、網 路經濟市場快速發展對於網路公民社會也產生正面影響,同時網路企業為 維持網站高點閱率,某些時候也選擇遊走在管制邊緣,保持網路論壇上的 喧嘩狀態;五、網路公民社會同時在國家治理、經濟市場與公民社會三方 勢力互動中成長,並且同時與三者保持互動關係;六、網路公民社會發展 對中國大陸民主化產生推進作用但仍受到制度與環境因素限制。 本研究透過網路個案與訪談專家學者論證網路公民社會確實在國 家、社會與經濟市場三者交互影響下形成發展,並且在與國家權力博奕中 不斷進步,雖然至今網路公民社會發展並未能改變「強國家」與「弱社會」 政治格局,但事實上,網路科技卻促使中國大陸「弱社會」正迅速進步, 同時網路公民們也透過一次又一次成功的網路事件累積了對抗政府的社 會資本與經驗,公共理性與公民意識快速凝聚,對於推動中國大陸基層民 主化產生實質幫助。網路公民社會是中國大陸在資訊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 的新型態電子式公民社會,象徵資訊時代下公民透過網路科技獲得對資訊 流通的掌控權力,即使是在威權體制國家,社會仍可藉由網路科技得到發 展機會。本研究對於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仍持樂觀態度,很重要的 原因在於觀察到大陸當局對網路治理的思維正在改變,網路管制政策也隨 著網路影響力日漸顯著而且呈現出靈活彈性的漸歇式特徵,然而數位落 差、網路素養及網路過度商業化等問題仍使得網路公民社會發展持續面臨 批評與挑戰。 【關鍵字】網路公民社會、資訊社會理論、資訊全球化、網路管制. II.

(5)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sis: The Studying of Chines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ivic Society and The Competing of State Power. Student:Shan,Wen-TingAdvisor:Huang,Chen Abstract: Mainl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mber of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ic market. In retrospect of the latest 20 year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 the period after the 1990s was affected by the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unfolde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have resulted i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hysic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lso supports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hat promote the ris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lthough the developing found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mainland China originated from the operating logistics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which eventually develops into a “Sinicized” information society different than that of Western countries; its characteristics differ from the strong dominance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special network control policies from other countries, apart from trends in network, highly commercialization and media centralization similar to Western countries. Consequently, the result is special phenomenon of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on one hand and rigorous internet control on the other hand. Internet technology not only becomes an important medi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mainland China, the internet itself forms a new model of electronic civil society, known as the “Online Civil Society.” The study mainly aims to discus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online civil society in mainland China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research scope covers the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in the 1990s to the social changes in post-interne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 focus observes online civil society with assistance of “information” power and thereby to acquire developing space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civil society, State policies and economic marke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the study also focuses on how online civil societ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the State governance and authority resulting in III.

(6) change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economic market development using reverse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what kind of changes will result from the upgrade of Co-Opetition process of online civil and State powers to the status of civil society and “State-society” interaction? The kinds of driving power resulted in the democratization of mainland China from such development also become the key discussion of the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et technology, civil society, State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market, the study adopts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as the study path, exploring into how State governance conducts rational choice of adjustment in network control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the dual pressure from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network market with substantial interests, under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so that the online civil society will acquire the opportunities and space for development. The study applies three internet case stud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 2011 in addition to cross-demonstrate the rise and impact of online civil societ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with scholars and experts. Finally the study discovers the following: 1. Mainland China builds a “Chines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response to the major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promoted by Western countries. 2.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gress in civil society but concurrently promote fast development in online civil society. 3. A gradually developed flexible adjustment to State network control policies result in development space with legitimacy to online civil society. 4. Highly developed economic market of internet will also produce positive influence on online civil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o maintain high CTR rate on the website, enterprises online also walk on the end of control at times by keeping an active status on the internet forum. 5. Online civil society grows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 forces, namely State governance, market economy and civil society, while maintaining interaction with the three. 6.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ivil society produces propulsive effects on the democratization of mainland China; however it is still subject to limitat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Keywords】 Online Civil Society; Information Society Theory;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Network Control. IV.

(7)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11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架構.................................................................... 2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29.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探討. 第一節 資訊全球化與資訊社會理論 一、資訊全球化興起背景........................................................................ 36 二、資訊全球化特徵................................................................................ 40 三、資訊社會理論探討............................................................................ 42 第二節 網際網路發展與影響 一、網路發展、特質與各國網路管制政策............................................ 46 二、網路經濟興起與影響........................................................................ 51 三、網路新科技與民主政治.................................................................... 54 第三節 網路新科技與公民社會 一、網際權力概念.................................................................................... 58 二、網際權力的政治運用........................................................................ 63 三、公民社會與網路公民社會................................................................ 68. 第三章 資訊全球化下中國大陸資訊社會發展現況 第一節 中國大陸資訊社會發展策略與成果 一、發展背景:受到資訊全球化刺激影響............................................ 78 二、啟動發展:由國家全面主導,分階段完成建設 ........................... 81 V.

(8) 三、發展成果:變化與成長快速的資訊社會 ....................................... 86 第二節 中國大陸網際網路建設與應用 一、網際網路建設發展歷程.................................................................... 95 二、網際網路應用與影響...................................................................... 104 三、網路社會的特徵與挑戰...................................................................112 第三節 中國大陸網路管制政策 一、為什麼管?網路管制的理由...........................................................118 二、管什麼?怎麼管?網路管制的範圍與執行方式 ......................... 122 三、緊縮或鬆手?網路管制政策變化.................................................. 131 第四節 建設「中國化」特色的資訊社會道路 ..................................... 136. 第四章. 網路公民社會興起例證-三個網路事件討論. 第一節 中國大陸「網路事件」發展特徵.............................................. 144 第二節 三個網路事件歷程與分析 一、甬台溫鐵路列車追撞事件.............................................................. 147 二、大連市民抗議 PX 石化工廠事件 .................................................. 156 三、廣東省烏崁村民抗議事件.............................................................. 164 第三節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現況 一、網路對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 172 二、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場域.................................................. 181 三、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特徵.................................................. 190 四、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爭議.................................................. 197. 第五章.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爭權行動. 第一節 網路公民的權力來源 一、資訊化建設發展影響...................................................................... 207 二、實際公民社會的示範作用.............................................................. 209. VI.

(9) 三、政府對網路管制政策的調整...........................................................211 第二節 網路社會與國家權力互動關係變化 一、網路公民社會「無組織的組織化」發展 ..................................... 213 二、網路公民社會日漸增強對國家的監督與對抗 ............................. 217 三、國家的理性選擇:有條件的合作主義.......................................... 219 第三節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對民主發展影響 一、轉變中的「弱社會」與「強國家」格局 ..................................... 224 二、網路公民爭權行動與公共理性形成.............................................. 229 三、中國大陸政府對網路民主態度的改變.......................................... 23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52 第三節 研究展望...................................................................................... 255.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259 二、英文書目........................................................................................... 266 三、網路資料........................................................................................... 275. VII.

(10) 表次 表 1. 學者專家訪談名單.............................................................................. 25 表 2. 2008 年「公民參與世界聯盟」提出修正後的公民社會發展指標 . 71 表 3.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重點項目與執行計畫 ...... 85 表 4. 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階段與重要特徵........................................ 102 表 5. 中國大陸網路管制領域與管制內容重點整理 ............................... 130. VIII.

(11) 圖次 圖 1. 本研究架構圖...................................................................................... 28 圖 2. 2009-2011 年第三代移動通信(3G)用戶數統計 ............................. 87 圖 3. 2006-2010 年中國大陸光纖線路總長度 ............................................ 88 圖 4. 2006-2010 年中國大陸國際寬頻網路成長 ........................................ 89 圖 5. 2006-2010 年中國大陸固定電話與 IP 電話發話秒數統計............... 90 圖 6. 2005-2010 年中國大陸廣播電視覆蓋率 ............................................ 91 圖 7. 2006-2011 年中國大陸網路普及率與使用者人數 ............................ 92 圖 8. 中國大陸手機上網使用者人數增規模.............................................. 92 圖 9. 本研究結論圖.................................................................................... 253. IX.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 第一節. 論.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中國大陸自 1978 年踏上改革開放道路,三十年來以市場導向發展路 徑確實在經濟發展方面得到重大成就。1978 年,當時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的 比重僅占全球經濟總量的 1.8%,平均人民所得也只有 190 美元,這是其他 國家水準的十分之一。然而到了 2010 年,中國大陸結合周邊國家形成的 大中華經濟圈,其經濟總量已占全球約 34%;而 2011 年根據國家統計局 公布的平均人民所得更已達到 5541 美元且以每年高達 9.7%的 GDP 成長率 持續發展,2011 年中國大陸 GDP 總值也已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至此,毫無疑問的,今日中國大陸已完全脫離貧窮落 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高經濟成長、高儲蓄率、繁榮社會 樣貌與驚人的消費力,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並且 「中國崛起」也成為近幾年全球矚目的熱門話題。. 而回顧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與其積極投入資訊化建 設發展有密切關係。80 年代中國大陸受到資訊全球化刺激影響也加入世界 各國資訊建設競賽,一方面是為了抗衡西方先進國家,保持其國際競爭實 力;另方面則是從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中得知,發展資訊科技除了有助於 提升國際地位,從經濟面考量還有利可圖,因此大陸當局積極以戰略思維 進行資訊化建設的規劃佈局,而如何利用後發優勢(Last-Developing Advantage)迎頭趕上歐美國家的資訊化建設成為中國大陸 80 年代後最重 要的國家發展任務目標。. 然而出乎政府預料的是當大陸當局積極推動資訊化建設的同時,無形 1.

(13)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中也助長了社會轉型發展,尤其當 90 年代後期網際網路快速普及並且以 驚人的速度影響中國大陸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層領域都發生了明 顯變化。最常被研究者提及的是人們在網路空間中可以自由地蒐集資訊、 暢所欲言以及互相溝通辯論,這種「真實地參與感」不僅提高了人們對公 共議題的關注興趣與能力,同時各種新興的網路媒介具備即時、迅速且永 不停止的科技特質也賦予人們對訊息的控制權力,這不僅讓網路使用者樂 於參與公共討論,對於網路資訊的「掌控權力」也越來越認為是理所當然, 此對於中國大陸公民社會擴張也產生了實質幫助(李凡,2010:228)。. 整體而言,中國大陸資訊化建設發展在近 20 年受到資訊全球化刺激 影響下出現以下三個重要特徵:其一是分階段逐步達成資訊社會建設目 標。自從美國在 1993 年起大力推動建造國家級、全球性的資訊基礎架構 工程,中國大陸也很快的選擇加入這波資訊建設行列,由國務院領導政府 相關部門與企業共同推動建設「金關」 、「金卡」和「金橋」為代表的三金 工程,成為中國大陸的資訊基礎建設初始。而此後依照資訊政策發展的任 務與目標,可區分成 1993 年前的「準備階段」 ;1993 年正式啟動三金工程 的「啟動階段」 ;1997 年正式提出國家資訊理論的「探索階段」 ;以及 2000 年資訊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大陸當局以明確的目標導向,分階 段快速進行資訊建設發展,從三金工程到國民經濟資訊化,最後是擴大經 濟和社會的資訊化發展深度與範圍(游五洋、陶青,2003:130-131) 。. 第二項特徵是國家以戰略觀點,強力主導資訊科技發展。這與其他國 家在推動資訊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盡量隱身幕後的做法十分不同,大陸 當局從籌劃基礎建設、設定發展目標以及擴大資訊社會應用範圍等,處處 可見政府主導軌跡,無論是硬體建設或是資訊管制法規的制定與修正,甚 至是對外國企業的投資管制等,國家都握有主控權,在國務院總理級的領 2.

(14) 第一章 緒論. 導下佈署出資訊基礎建設的戰略方向。90 年代後期網際網路隨著資訊化建 設快速發展,大陸當局即使深知網路經濟市場商機無限、經濟利益可觀, 但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是其對於網路管制從未鬆手,因此也出現中國大陸資 訊社會發展的特殊現象-網路控制與網路經濟發展齊步並進的景象,官方 一方面嚴格實行網路管制但同時又致力推動網路產業技術發展與商業成 長。. 第三項特徵是隨著網路使用者人數增加,網路的社會影響力日漸顯 著,網路民意也逐漸受到官方重視。1999 年在網路企業提供免費電子信箱 和免費個人首頁的吸引下,中國大陸網路使用者快速增加到 400 萬人,網 路使用者也開始熟悉資料搜尋等各種網路工具性功能。而數年後大陸當局 開放商用網站,網路論壇逐漸成為民眾交換意見、相互討論時事的平台, 同時也提供個人免費發表意見。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 發布的第 29 次報告顯示,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大陸的網路使用者人數已 達 5.13 億人;利用手機上網的人數也高達 3.56 億人;有登記的網站也超 過 229.6 萬個,均位居世界第一1。跟隨而來的變化是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 者將網路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上班或下班後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 網路使用,網路不僅是搜尋資訊的工具,同時成為人際互動的重要管道。 另方面,網路輿論也發生變化,網路上的熱門討論話題已不再只有民族情 感的相關議題,更多時候是關懷民生消費、環境保護甚至是開始關心政治 事務,這從近年來網路事件多半與政府治理或官員行為等有關即可見一般 (胡泳,2012;喻國民,2011:25-26) 。而值得關注的是在部分網路事件中, 網路使用者不只參與線上討論、發表意見而已,人們也開始把線上(on-line) 的不滿轉化成線下(off-line)的實際行動,透過網路號召組織或參與某些 網路社群,並且以實際行動清楚地向政府表達訴求,網路的社會影響力逐 1. 參考〈第 29 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統計發展報告〉,2012 年 1 月,頁數 4。. 3.

(15)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漸顯現(李長剛,2009:48-53) 。.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過去長期無聲的公民社會也開始展現活 動力並且有逐漸擴大發展的趨勢,學界認為這與經濟快速發展下新興出現 的中產階級有直接關係(李凡,2010:165) 。一般來說,中產階級的特點在 於其經歷過思想解放洗禮,高學歷且獨立自主,除了擁有創造財富的工作 能力外,中產階級也較一般百姓更具有權利概念,他們是帶動新中國朝向 「權利社會」發展的重要角色(李凡,2010:184-185) 。90 年代網際網路 興起後使得中產階級開始常態化的關注網路上的社會事件或政治議題,某 些時候中產階級甚至扮演「發動者」的角色,引導網路話題甚至以實際行 動號召網路事件,因此普遍認為中產階級對於網路上公民維權意識的傳播 確實產生深遠影響。而從近幾年網路維權事件的經驗中也不難看出中國大 陸已經不只有中產階級具有較強的公民意識,各地陸續出現農民、工人或 弱勢群體等維權的抗議行動也都說明了中國大陸各階層正發生公民意識 權力萌發的現象(胡泳,2008:305;李凡,2010:248-249)。. 簡言之,探討中國大陸公民社會擴大發展的主因,網際網路是不可忽 略的重要因素。近幾年人們透過網路批評時事或批判公共政策早已時有所 聞,然較具有觀察意義的是人們透過網路號召動員所發起的實際抗議與衝 突行動持續不斷,不僅各地案例增加而且事件規模與影響層面也不同以 往。公民們透過網路讓現實社會中的權利意識發揮了更大作用,這也讓大 陸當局明顯感受到網路力量對國家治理威權帶來的衝擊與挑戰(戴東清, 2011:2) 。有學者用「戲劇性的變化」來形容網路對大陸官方統治權力的衝 擊,因為網路具備的匿名、迅速、即時等科技特質以及參與的低成本,使 得網路事件本身的變化就充滿戲劇性,而一次又一次的網路事件經驗不僅 迅速累積社會資本,更重要的是強化公民的行動力,因而促使中國大陸公 4.

(16) 第一章 緒論. 民社會日漸壯大(李凡,2010:337;胡泳,2012) 。在此必須釐清的是網路 科技本身並無法影響公共政策,重要的是網路使用者本身的公民理性思維 使得網路社會開始朝向公民社會型態發展,這是來自於科技與公民意識結 合的結果,越發強化了網路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影響大陸當局重新審視 網路輿論力量和網路管制政策。 隨著中國大陸網路的社會影響力日漸顯著,近年來也經常可見研究者 以特殊網路事件標誌出中國大陸某時期網路輿論特色的例子,例如學界與 社會觀察家普遍將 2003 年標誌為中國大陸的「網絡輿論年」,意即是網 路輿論開始產生社會影響力。尤其在 2003 年非典(SARS)疫情期間,人 們對傳統電視新聞與報紙報導內容普遍感到懷疑,而此時網路不僅提供民 眾搜尋最新疫情消息,同時還成為人們暢所欲言與發表評論的自由空間, 這相對寬鬆的意見交流管道也很快地展現其影響力而成為社為新興力量2 (胡泳,2008:307)。 而到了 2007 年從兩會期間大陸當局設計「百萬網民問總理」的網路 民意機制以及包括發生全國著名的「重慶釘子戶」、「廈門 PX 石化廠緩 建事件」等網路事件,一系列網路個案都引起成千上萬網友討論與回應, 網路成為最廉價、便利又有效的匯集民意管道,網路民意也漸得到政府正 面回應,因此各界普遍將 2007 年標誌為「網絡民意年」3。2008 年中國大 陸網路個案中許多是針對政府官員失態行為所引起的討論,經常被提及的 包括南京市江寧區房產管理局局長周久耕的「天價菸」事件;湖南衡陽六 名幹部在開會時呼呼大睡的「瞌睡幹部」照片上傳事件;以及深圳官員「猥 褻女童」案,此時期已經多達億萬網民時刻關注官員的一言一行,因而也 2. 3. 參考新華網(2004 年 11 月 12 日) , 〈網路輿論:一種新的社會力量〉 ,2011 年 10 月 12 日下載, 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1/12/content_2209269.htm 參考星島網訊(2007 年 12 月 26 日) , 〈1.6 億網民掀起互聯網政治,2007 年成為網絡民意年〉, 2011 年 12 月 10 日下載,網址:http://www.stnn.cc:82/china/200712/t20071226_700661.html. 5.

(17)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迫使全國各級官員對於自身言行格外謹慎注意。網路發揮監督政府的影響 力也使得 2008 年普遍被標誌為「網絡監督年」4。 到了 2009 年,從中央到地方多個省市陸續開起「網路問政」系統, 大陸總理溫家寶並且親自嘗試與網友互動交流也被認為是政府高度重視 網路民意的具體表現。而推動網上議政以及官民網路互動等多項政策也使 得 2009 年被標識為「網絡問政元年」5。而進入 2010 年,隨著各種新式網 路媒介的擴大應用,微博與即時通等網路媒介迅速成為人們溝通互動與監 督政府的新利器,2010 年兩會期間甚至在部分地區推出了「網路微博代表」 參與議政,顯見網路問政與網路監督已朝向常態化發展趨勢,而 2010 年 因此也被標誌為「微博發展元年」6。由上述發展可看出中國大陸網路發展 的幾個重要趨勢:其一、網路媒介已逐漸取代傳統媒體地位,不僅深刻影 響社會生活,同時也助長形成一股新的社會力量;其二、網路輿論為民意 之反射。由於網路使用者人數迅速攀升,以及網路開放、自由、互動等特 性,使得網路能在一定時間內真實且迅速的反應公眾意見與看法,而這也 使得網路輿論匯集影響社會的能量,迫使政府不得不重視網路輿論;其 三、網路媒介逐漸成為強勢媒介並且成為人民監督政府最有效的工具,此 也促使大陸當局正視網路媒介影響力且開始推動常態化與制度化的網路 問政制度。 然而熱門論壇或博客、即時通、微博等億萬人使用的新興網路媒介本 身是無法單獨引發網路事件,倘若缺少現實事件為主體或缺少事件發動 者,僅有網路媒介並無法構成網路事件。也就是說,每個網路事件其實是 4. 5. 6. 參考新華網(2009 年 2 月 10 日) ,〈網路監督,助推民間反腐潮〉,2011 年 12 月 10 日下載, 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2/10/content_10794033.htm 參考人民網(2010 年 4 月 6 日) , 〈網絡問政的制度化與常態化〉 ,2011 年 12 月 10 日下載,網 址:http://www.chinanews.com/it/it-sdpl/news/2010/04-06/2209548.shtml 參考人民網(2010 年 12 月 29 日) , 〈2010 微博年度報告發佈:微博成為網民爆料方式首選〉, 2011 年 12 月 10 日下載,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GB/13605622.html 6.

(18) 第一章 緒論. 在社會有限資源下,人們權力與國家制度或社會結構互為衝突的結果,並 且在網路媒介推波助瀾下放大了事件中的情感因素因而形成網路事件並 且產生事件效果(楊國斌,2009b:59-60)。簡言之,網路事件本身是動態 的,當探討某一網路事件意義時,不僅應關注人們如何使用網路媒介擴大 事件影響力,更應理解人們行動原因與目的,而這也突顯網路事件背後所 隱藏的公民社會與國家權力競合現象。. 回顧中國大陸由民眾發起的網路事件,大陸學者彭蘭認為應從 1998 年 5 月印尼發生排華事件為起點,該事件不僅引起全球華人在網路上發起 的抗議印尼政府的行動,中國大陸網友也利用網站簽名連署表達抗議,這 可說是中國大陸最早由網路引發的抗議事件;其後在 1999 年 5 月 9 日發 生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人民網立即架設「抗議論壇」供 民眾留言向北約表達不滿,這也是中國大陸早期的網路抗議事件。而其後 人民網把抗議論壇改名為「強國論壇」,強國論壇從此也成為「中國的超 級聊天室」,每逢重大的國際政治事件發生,強國論壇平均都以超過兩萬 人次的在線人數進行互動討論,而網路論壇上人聲鼎沸的現象也經常引起 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李長剛,2009:193) 。. 2000 年後網路論壇與各式網路媒介迅速興起,網路事件也不再侷限於 民族情感相關事件而是呈現多元化發展。例如 2000 年 5 月,北京大學一 名女同學回學校途中遭人姦殺案件,但校方卻定調為普通的刑事案件而引 起學生不滿。北大學生透過校內電子佈告欄(BBS)號召學生集結向校方 表達抗議,這是中國大陸首次透過網路號召集結而且抗議成功的網路事件 (李長剛,2009:194) 。而最早藉由網路媒介將地方事件擴大成全國焦點案 件,則可以 2003 年的發生在哈爾濱的「寶馬車撞人事件」為案例。該事 件發生在 2003 年 10 月 16 日,哈爾濱菜農代義權與其妻劉忠霞駕著載滿 7.

(19)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大蔥的拖拉機趕往市場,但途中卻與停靠在路邊的黑色寶馬(BMW)轎 車發生擦撞,身為當地一家私營企業董事長夫人的寶馬車主蘇秀文,在檢 查車損狀況時卻踩了油門,當場撞死代妻及撞傷 12 名路人。本案件在審 理期間即引起網友討論,各大網路論壇也都出現與本案審理相關的討論 帖,而在大批網友關注下,哈爾濱政府審理本案備感壓力,最後法庭以蘇 秀文「操作失誤肇事」判決其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哈爾濱寶馬車事件」在網路上引起的討論一直延續到 2005 年,儘 管寶馬案被告已遭到判刑,網路上仍零星可看與該案的相關討論。「哈爾 濱寶馬車事件」之所以經常成為網路研究探討的案例,原因即在於此事件 發展過程讓人們確實感受到網路改變現實的力量,雖然每個人只是在網路 上發表意見、回帖或轉發訊息,但卻因此聚集巨大的民意力量並且成功改 變現狀(胡泳,2008:308)。2003 年後陸續發生的網路事件幾乎也都以類 似模式發展,人們在網路上發送訊息、意見討論、形成輿論壓力最後影響 事件結果,經常被研究者討論的案例不勝枚舉,如 2007 年發生在陝西省 的「華南虎事件」7;2009 年雲南的「躲貓貓事件」8、2009 年湖北省的「鄧 玉嬌案」9以及 2010 年「我爸是李剛」10等案例,這些案例都體現出網路 7. 2007 年 10 月陝西省鎮坪縣村民周正龍宣稱拍攝到即將絕種的華南虎照片,且立即得到陝西省 林業廳官員證實,然此消息卻在網路上引起民眾質疑,最後在各方網友資料拼湊下發現該照片 確實為某一年畫底片,周正龍因此遭司法判刑,而陝西省政府公信力盡失。參考京華時報(2007 年 12 月 3 日), 〈網易公佈華南虎照片鑑定結果,攝影權威認定老虎為假〉 ,2011 年 12 月 12 日下載,網址:http://www.ce.cn/cysc/tech/07hlw/guonei/200712/03/t20071203_13792018.shtml 8 2009 年 2 月雲南省晉寧縣看守所 24 歲男子李蕎明受傷送醫四天後不治身亡,因為警方對外稱 其受傷的原因是和獄友玩「躲貓貓」撞在牆上致死,引起輿論譁然。最後在網友輿論壓力下該 看守所當天值班的教導員和兩名值班警員遭到停職。易搜新聞網(2009 年 12 月 19 日) , 〈網友 指 稱 崑 明 自 殺 事 件 可 能 造 假 〉, 2011 年 12 月 19 日 下 載 , 網 址 : http://news.sohu.com/20091219/n269064127.shtml。 9 2009 年 5 月發生在湖北省一起賓館女服務員鄧玉嬌因出於正當防衛目的而刺傷企圖強暴的公 職官員事件,此案原本欲以「故意傷害罪」起訴鄧女,但審理過程因為網路熱烈討論而使得檢 方調查與審理備受壓力。整起案件最後一審判決則做出對鄧玉嬌免於刑事處罰的決定且當庭釋 放。新浪新聞網(2009 年 6 月 18 日) , 〈鄧玉嬌案歷經 37 天始末,當地政府陷入信任危機〉 ,。 2011 年 12 月 20 日下載,網址: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171934/1.html 10 2010 年 10 月李啟銘酒醉駕車在河北大學校園內撞擊兩名女學生陳曉鳳與張晶晶,事後李啟 銘不但毫無悔意且態度囂張,甚至大聲咆哮「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爸是李剛」 ,事後證實李 8.

(20) 第一章 緒論. 輿論發生由下而上的改變力量,而人們維護自身權益、抗議特權或是伸張 正義等公民意識與公民行動也在網路上得到了實現。. 2008 年後中國大陸網路事件有了不同以往的發展,哥倫比亞大學楊國 斌教授指出,無論是在網路上發起的抵制美國 CNN 等西方媒體運動,或 是四川大地震後數以萬計的民眾自發在網路上發起號召救援的公民動員 行動,以及 2009 年後如湖北省的鄧玉嬌刺死官員案、李剛酒醉撞死女大 學生等網路事件中,人們不僅利用新興的網路媒介如博客、微博、時即通 或手機簡訊等傳遞訊息或意見討論,更開始透過網路號召動員、發起簽名 連署等,而這些行動也實質地對公共政策發生影響。楊國斌指出中國大陸 網路上公民理性的表現不僅是構成公民社會的重要基礎,同時網路本身也 正形成虛擬的公民社會狀態(楊國斌,2009a:14-25)。整體觀之,網路興 起為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力量,僅管部分學者對於公民社會是 否存在仍有懷疑,或是對於在網路事件中所展現的動員能力與公共理性能 否持續感到悲觀,但事實上中國大陸各地湧現越來越多的網路事件都說明 了公民社會力量逐漸增強,不僅是事件本身具有公共性,人們透過網路媒 介捍衛自身權利、積極參與公共治理以及對抗政府的公民行動表現也體現 出網路對公民社會發展確實發揮作用。. 2011 年中國大陸各地發生多起群眾維權事件,集結人數從上千人到數 萬人不等,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群眾抗議事件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發展趨 勢:其一是抗議的目標從過去與自身相關的土地、房舍或個人權利目標, 轉變成關心公共利益問題;其二是對人權議題的普遍關懷,如聲援弱勢、 啟銘的父親的確是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分局副局長李剛。此事件因權貴子弟囂張行徑 引起網友撻伐,最後依交通肇事審判決李啟銘有期徒刑六年,但仍被網友直指判決過輕,網 路上一度甚傳「他爸果然是李剛」的諷刺短語。家園新聞(2010 年 11 月 10 日), 〈震驚海內 外 的 李 剛 案 和 諧 收 場 , 內 地 媒 體 集 體 禁 聲 〉, 2011 年 12 月 20 日 下 載 , 網 址 : http://www.iask.ca/news/china/2010/1110/44843.html. 9.

(21)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伸張社會正義或主動支援災區等行動,而這也說明了公民越發具有團結與 參與精神並且具備權力和責任概念。其三是勇於挑戰政府公權力,越多越 多民眾以實際行動要求政府改變政策,甚至在事件過程中不惜選擇與官方 正面對峙,這是過去很少出現的畫面。其四是網路群眾事件產生示範效 應,使得各地民眾越來越懂得透過網路號召,藉由組織化的聚眾抗議行動 來維護利益(戴東清,2011:8-9) 。其五是網路科技與維權行動相結合,對 群眾事件產生「放大」效果。如 2011 年 2 月受到北非突尼西亞成功發起的 「茉莉花革命」民主行動的影響,中國大陸也出現民眾在網路上號召集結 的行動,散播要求結束一黨專政、要求新聞自由等訴求等訊息,雖然大陸 當局隨時監控與阻擋網路上有關「茉莉花行動」的消息與討論,但茉莉花 集結行動仍透過網路傳播得到上千名網友支持,並且在 2011 年 2 月至 3 月間成功地進行數次集結向政府表達自由民主的訴求,網路影響力再次成 為中外媒體注意焦點11。接著在 2011 年 8 月發生在遼寧省大連市的市民抗 議 PX 石化廠事件以及 2011 年 9 月發生在廣東省烏崁村村民抗議事件,都 是民眾成功地利用網路號召動員的群體事件或是透過網路進行參與公共 事務的行動,而此也正是網路科技增強公民行動能力、提升公民權利意識 並且藉由網路實踐公共理性的最好說明。. 中國大陸網路發展至今尚不到 20 年,但是網路科技與公民社會力量 相輔相成的結果已具體形成一股新興社會力量,其影響力雖然未能動搖政 治體制,但對於中國大陸傳統威權治理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已不言可喻。網 路提供人們自由的公共討論空間,鼓勵長期以來未能參與公共決策或發聲 的公民們盡情地在網路上暢所欲言,而這也使得原本零散的公民力量迅速 11. 參考 BBC 中文網(2012 年 2 月 20 日) , 〈京滬民眾響應茉莉花示威,遭警方驅離〉 ,2012 年 4 月 20 日下載,網址: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1/02/110220_china_jasmine_revolution.shtml。BBC 中文網(2011 年 2 月 21 日) , 〈日本密切注意中國茉莉花革命〉 ,2012 年 4 月 20 日下載,網址: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2/110221_china_jasmine_reax.shtml 10.

(22) 第一章 緒論. 集結,藉由網路散播公民理性甚至是實現社會動員。至此,促成本研究的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即是觀察近年來中國大陸網路事件發展,對於網路事 件本質轉變以及網路公民力量如何影響國家治理感到興趣,因此選擇以網 路公民社會興起與發展為題進行研究,同時也將探討大陸當局對網路公民 社會的因應態度與管理策略有何變化,藉此描繪出資訊時代下中國大陸社 會與國家互動模式變化的軌跡。.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0 年代中國大陸加入資訊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從 1994 年啟動資訊高 速公路硬體建設,到 2000 年在十五計畫中具體提出推動國民經濟與建設 資訊社會等主張,不僅將「建設信息化社會」12列為國家發展重要策略, 更將決策小組的層級提高到總理層級。至此,從西方世界興起的資訊新科 技不但未被大陸當局拒於門外,其龐大經濟利益也深受大陸高層重視並且 信服「資訊力」即是國家競爭力的新概念。而為了展現經濟實力並且與國 際世界接軌,快速發展網路新科技、投資資訊產業成為了中國大陸保持國 際領先地位的必要手段。然而,資訊化建設所帶來的不只有經濟利益與國 家競爭力提升,隨之而來的是社會、政治及文化等各層面快速被西方資訊 主義所覆蓋,這也引起許多研究者探討資訊化社會究竟對傳統中國大陸社 會產生何種影響,其主要觀察的重點除了資訊社會對中國大陸集權統治模 式造成衝擊外,同時也關切網路與公民社會的互動影響或是資訊新科技會 否引發文化認同危機等(李英明,1999:115) ,研究者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 網路對於中國大陸政治、社會、經濟或文化等各層面產生的影響,而此也. 12. 多數探討中國大陸資訊科技發展的相關研究著作或官方文獻等,常見使用「信息化」一詞, 如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發展等,然與本文使用「資訊」(information)意義是相同的。為求研 究統一用詞,避免意義混淆,本研究將使用「資訊」一詞代替中國大陸文獻中常見之「信息」 用詞。. 11.

(23)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對於中國大陸社會轉型研究具有高度參考價值13。. 「資訊化」帶給中國大陸社會的衝擊是大陸當局在推動資訊化建設初 期始料未及的,當國家加速各領域資訊化的同時,也使得資訊化以超乎想 像的速度滲透影響社會發展、經濟市場甚至是改變人們思想與意識形態。 進入 21 世紀後,中國大陸網路發展出現明顯變化,在政府持續加強網路 監控情況下,虛擬網路社會不但沒有萎縮反而呈現超乎各界預期的熱鬧喧 嘩且具備政治性(Yang,2009)。有學者觀察近年來中國大陸網路事件經驗 與發展指出,網路上狂歡式的活力使得網路事件影響力更為明顯,中國大 陸網路社會如同「嘉年華會」 (carnival)般熱鬧且不間斷(Herold,2011:1-3) 。 而網路活力從何而來?同樣成為近年來中國大陸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尤其 關心在政府高壓管制下層出不窮的網路事件所代表的社會變化意義;或有 研究者關心網路事件所建構的公民意識形態以及有學者探究網路發展會 否成為推動大陸民主化之動因等(胡泳,2008;楊國斌,2009b) 。而無論 從社會學、政治學或傳播學的角度出發,普遍來說,關心中國大陸網路研 究的結論幾乎都支持這樣的看法:網路對於中國大陸社會轉型與發展的影 響是明顯且深刻的。. 網路科技的特點在於變化快速,因此大陸當局的資訊化發展策略與網 路管制政策也在隨時變化。表面上所有的網路管制法令政策都是制式且僵 化的,但官方在實際執行上卻是保持彈性,隨著事件變化而進行調整(李 長剛,2009: 327)。而楊國斌在探討網路對於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發展的影 響時也呼應了這樣的現象,楊國斌教授指出,過去諸多探討中國大陸網路 影響的相關研究往往偏重單一因素觀察,這也使得研究結論將過度誇大網 13. 魏澤民(2007:34)整理並歸納各界對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相關研究,將之區分為一、探討網際網 路使用;二、探討網際網路各類影響與效果;三、探討網路對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面向衝 擊等研究。 12.

(24) 第一章 緒論. 路技術功能或是政治、市場等影響,楊國斌教授認為網路是公民社會發展 的動力且同時與國家政策、經濟市場、公民社會或全球化等國際因素保持 多元互動關係(楊國斌,2009a:15-16)。而本研究也將依循楊國斌教授的 看法,主張在探討網路公民社會發展時應從「多元互動」的角度進行觀察, 即是論證國家統治、實際公民社會運作及資訊經濟市場三面將以互動關係 存在並且影響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而本研究也同時認為既然是「互動」關 係,則網路公民社會應也會反向作用影響國家、社會與經濟市場,雙方也 應該呈現互動關係。基於上述觀點,為了清楚描繪網路公民社會運作特 徵,本研究將藉由網路個案觀察以及深度訪談論證網路公民社會運作及影 響,藉此描繪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之實況以及其對中國大陸民主化 可能的影響。.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一)大陸當局如何回應資訊全球化的衝擊與挑戰?其策略與結果為何? (二)隨著資訊化發展的網際網路對於中國大陸社會變化產生何種影響? (三)近年來各地湧現的網路事件對於社會變化有何意義?而這如何影響大 陸當局網路治理與網路管制策略變化? (四)資訊經濟市場、公民社會與國家治理三者因素如何與網路公民社會發 生交互作用?而網路公民社會又如何反向影響資訊經濟市場、影響公 民社會發展以及影響國家治理模式? (五)網路公民社會發展對於「國家─社會」互動模式產生何種影響?而其對 於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產生何種驅動力?網路公民社會發展限制與挑 戰為何?. 而本研究將以 80 年代資訊全球化為背景,探討中國大陸在資訊全球 化浪潮推進下如何擘劃資訊化建設,尤其將關注資訊社會形成及其對公民 13.

(25)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社會之影響。另方面,本研究也將挑選三個具有代表性的網路案件探討網 路公民社會形成與影響,同時也藉由訪談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解析中國 大陸進入資訊時代後,國家治理、實際公民社會與經濟市場三者如何與網 路公民社會發生互動?而與此同時,網路公民社會發展是否也反向作用於 國家治理,以及對資訊市場經濟、實際公民社會產生拉抬影響?從近年來 許多網路事件經驗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國家統治似乎不再是鐵板一塊,在 「某些時候」國家似乎容許公民分享部分治理權力,且「某些時候」國家 也默許網路上呈現眾聲喧嘩狀態,而這「某些時候」是在何種情況下以及 是何種原因讓國家願意讓出部分社會控制權以及願意承認公民權利?隨 著中國大陸網路使用者人數已超過三分之一,網路公民社會將如何在國家 治理、公民社會與經濟市場三方勢力拉鋸中找到發展壯大的機會?均成為 本研究主要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基於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選取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下的理性 選擇觀點來探討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興起經過與結果。新制度主義是對 獨尊行為主義論者之反思,他們反對將行為視作政治分析的唯一要素,而 主張政治行為必須發生在「制度環境」中才有意義。站在新制度主義論者 立場,不只是理解政治行為需要考量制度因素,研究者若要解釋任何政 治、社會或經濟行為變化,也都必須將之置於制度架構下才能完整說明。 對新制度論者而言,制度形成是動態的過程,無論是正式法規制度或非正 式的社會道德準則,各式制度深切影響政治行為者,但同樣的,政治行為 者也反向影響各種制度的形成與變化,兩者之間存在互動關係(薛曉源、 陳家剛,2007:113-4)。. 14.

(26) 第一章 緒論. 新制度主義的核心精神在於將制度列為影響政治行為變化的重要因 素。近數十年來,由於學界不斷延伸新制度主義論述,使得新制度主義相 關理論與研究重心呈現多元複雜面貌,不易找出具體的觀察研究指標(洪 嘉宏,2010:10)。而為突破研究困境,學者也嘗試重新歸納出新制度的研 究步驟,如郭承天認為採用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必須具備的五項觀察指 標分別為:被解釋項、政治行動者、分析政治行動者可用資源、探討各行 為者的互動關係以及評估制度因素對欲解釋項的影響為何(郭承天, 2000:186-187)。. 儘管新制度主義論出現不同流派,但仍不影響其對探討制度形成與解 釋制度變化歷程的貢獻。新制度論在過去數十年間,已成為研究者鑽研公 共政策的形成與政策選擇時多採用的研究架構,尤其新制度論強調正式與 非正式規則對於制度形成的侷限性(constraining)與能動(enabling)作用, 更提供研究者探索政治行為的另條路徑,豐富政治學研究領域。本研究旨 在討論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之形成,而制度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 色,究竟網路管理制度如何影響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而網路管制政策有無 變化?與變化原因也都是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因此將採用新制度論者觀 點,運用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探討中國大陸網路管制政策的變化,藉此釐 清中國大陸當局如何因應網路公民社會發展。以下分別先整理新制度主義 研究途徑之意涵與應用。. 一、新制度主義意涵與分類 在討論新制度主義研究途徑前必須先釐清制度之定義。經濟學家廣泛 的將制度定義為「涉及社會、政治與經濟行為的相關規則」,著名的新制 度主義論者諾斯(North)也是從經濟學角度探討制度,他指出「制度是人 們制定來限制、約束人類生活的規則….同時也因為制度,成就了人們的交 15.

(27)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換動機,包括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等行為都因為制度而發生交換」(劉 瑞華譯,1995:7) 。對社會學家來說,制度則單純的指「已經確定的社會秩 序,包括正式的與非正式的規範約束」。總的來說,制度雖然可以區分為 正式規則(formal rules)與非正式規則(informal rules) ,但建構制度之目 地就在於降低人類生活中的不確定性,無論對國家政府施政或個人的政治 社會生活,一旦缺少制度,不確定性將嚴重影響國家運作,甚至對個人生 活造成不必要的時間、金錢等損耗,諾斯藉此點出了制度存在的重要性, 即是有效性與成本考量。. 新制度主義理論對於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貢獻即在於提供一套以經 濟行為鑲嵌入非經濟行為的社會關係立論基礎。1984 年馬奇(March)和 奧爾森(Olsen)發表的〈新制度主義:政治生活中的組織因素〉論文中指 出 1950 至 1960 年代社會科學界盛行的行為主義,經常過度忽略制度因素 而導致研究偏離了正軌14,新制度主義論者修正了過去行為主義的研究內 涵,將研究焦點從個人行為導向了制度,強調人們的「行為」只有在制度 的框架下才能被充分理解,同時也主張制度的形成是一動態過程,政治行 動與政治行為者所處的環境也存在互動關係,這種關係是雙向發生的,當 人們說政治行動影響社會環境,那麼社會環境也同樣影響政治行動(薛曉 源,陳家剛,2007:2)。簡言之,行為主義主張組織、團體、個人的行為 或偏好會影響制的形成,因此組織、團體、個人的行為等在研究中是屬於 「自變項」 ,而制度屬於「依變項」 。但若站在新制度主義者觀點則剛好相 反,制度可能影響組織、團體或個人行為,因此應該將制度視為研究「自 變項」 ,而團體、組織與個人行為則是受到制度影響的「依變項」 (陳麗春, 2007:24) 。 14. 新制度主義論者反對把行為確定為政治分析的基礎要素,因為他們不相信光依靠行為就能解 釋所有的政府現象或政治活動,新制度論者主張,行為是發生在制度環境中,因此在理解任 何政治行為時必須要考慮制度因素,否則研究結果將有失偏頗(薛曉源、陳家剛,2007:113-4) 。 16.

(28) 第一章 緒論. 新制度主義興起後,分別在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激出研究 火花,相關的討論與應用研究多元,而且不同領域學者採取的觀點、研究 範圍與重點不盡相同,因此 Goodin(1994)認為新制度主義帶給社會科學 的影響是廣泛且巨大的,他整理了新制度主義論在各領域的研究應用並且 回顧相關文獻。一般而言,新制度主義論者反對以行為作為研究分析要 項,他們認為行為只有在制度的架構下才顯得有意義,即使不同領域採用 新制度論的不同觀點,但總歸對於「制度是動態的」以及「在環境因素下 觀察制度形成的過程為重點」則是一致的。. 新制度主義論者熱衷發展各式理論,並且嘗試從制度定義、制定變遷 或制度運作方式進行演繹研究,這使得新制度主義發展出現更多元樣貌, 在同一主張脈絡下卻產生分化,典範的分類標準也不一致。第一種分類是 以學科區分,將新制度主義分為政治學、經濟學與社會學三種新制度主義 (Goodin,1994);第二種分類是以新制度的理論基礎及制度與行動者之間 的互動作為分類依據,區分為理性選擇制度論、社會學制度論、歷史制度 論(Immergut,1998:9-11; Hall & Taylor, 1996:936-957) ;第三種分類是站在 政治學角度將新制度主義分成六種,包括規範性、理性選擇、歷史性、實 證性、國際性、社會性等六種不同內涵的制度主義(Peter,1999)。除了上 述三種分類方式,Campbell 和 Pedersen(2001)另外歸納出新制度主義四 種典範:理性選擇制度論、歷史制度論、組織制度論以及論述式制度論, 同時 Campbell 和 Pedersen 也分別從立論基礎、方向意涵、外在環境、制 度變化方式與認識論等角度論析四種不同的新制度主義典範在政治學、經 濟學與社會學等領域之應用。. 一般來說,常見的新制度主義典範分類是採用賀爾和泰勒(Hall and Taylor,1996)所提出的,將新制度主義分為「社會學制度主義」、「歷史制 17.

(29)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度主義」與「理性選擇制度主義」 ,其重點分別說明如下:. (一)社會學制度主義,由馬奇和奧爾森提出,他們認為如果要理解政 治行為,必須也要同時分析這些行為者所處的環境或組織。馬奇和奧爾森 進一步說明組織中人們的行為並不是他們追求的個人效用的極大化,而是 因為環境或組織中存在著規範標準,如果站在這個角度來回答「為什麼人 們會遵循某些規範?」,觀察的重點即在:人們是被環境或組織所制約, 人們的選擇與行動不但是制度約束下的結果,而是更為深廣的環境架構制 約下的結果(劉宜君、陳敦源,2007:11) 。社會學制度主義更強調了人的 理性是有條件的,尤其是在面對制度約束時,當人們考量社會關係將對個 人發生影響時,即便知道規範或約束是不理性,人們還是會接受這樣的安 排(李英明,2005:16-8)。. (二)主張歷史制度主義者認為,組織最初制定的政策將「不斷持續地」 影響個人行為。制度不只是做為個人策略選擇的背景,制度更是鑲嵌在歷 史脈絡中,個人在歷史制度的實踐中將表現出選擇偏好、利益考量與行動 目標。「路徑依賴」是歷史制度主義者的核心原則,此派論者耗費大量時 間解釋與描述制度產生的路徑,而這往往有助於研究者解釋制度變遷的連 貫性,站在歷史的脈絡釐清制度的形成過程(盧守仁,2004:22)。. (三)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者認為個人與制度之間存在一種計算關係。依 照行動者評估,如果制度與行動者之間是「利益一致」的,則制度僅單純 的成為一待協調的問題,在雙方都能獲利的情況下用協調的方式即可解 決。但若相反的,制度與行為者利益發生衝突時,則將出現複雜的利益賽 局(Olson,1965) 。站在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觀點,當行為者在有限理性的決 策環境或結構中進行選擇時,其考量皆是由自利的角度出發並且期望將利 18.

(30) 第一章 緒論. 益極大化(洪嘉宏,2010:20),在此,行為者通常被認為是自利傾向且 帶有機會主義偏好。. 二、理性選擇制度主義 近年來運用新制度主義作為分析途徑的政治學研究數量增加,研究者 們各自根據研究目標採取不同的新制度主義研究典範,而也因流派差異致 使各類新制度主義之典範對於制度定義、研究方向與方法論上均大異其 趣,但最終核心價值是論述出制度與行為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為何。其中理 性選擇制度主義更強調當制度變遷發生,必須從政治行動者、權力理念與 歷史時空等因素綜合考量以刻劃出制度變遷樣貌,尤其執政菁英在變與不 變之間如何選擇,更關係到制度生成,對於制度產生與變化具有絕對影響 (林國明,2003)。. 本研究討論的焦點在於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而檢閱公民社會 相關 文獻可知,公民社會的成熟與發展與政府態度、外在環境因素與經 濟市場等有所關聯,尤其政府支持更為關鍵。因此當討論到中國大陸網路 公民社會發展時,從網路管制制度的變化便可窺知大陸當局面對資訊化社 會的反應與行動為何。由於新制度主義的核心主張在於:制度影響政治、 經濟及社會行為,而理性選擇制度論者則是強調利用行為者的算計途徑來 解釋制度變化,這與本研究所討論的大陸當局如何評估考量與因應網路公 民社會發展的研究方向較為接近,因此本研究將採用新制度主義中的理性 選擇制度典範作為研究途徑。以下將分別簡要說明理性選擇制度主義之意 涵與其應用。. (一)理性選擇制度主義(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意涵 新制度主義的理性選擇學派源自於 1937 年寇斯(Ronald H.Coase)所 19.

(31)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提出,主要論點是以研究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方式、行為規則及其經 濟影響為特徵,寇斯首先將交易成本的概念帶入經濟學領域,他認為制度 雖然與自由市場中完全競爭的概念是衝突的,但是制度確實存在,且制度 的存在也有助於穩定集體行動,因此他主張制度應該被視為研究人類行為 的固定參數(王躍生,1997:5) 。其後研究學者各自延伸寇斯的論點,發 展出理性選擇學派多元觀點,但萬變不離其宗,理性選擇制度主義主張制 度與人的動機、行為有著密切關聯,任何制度的產生與變化都是行為者以 理性態度,站在自利角度進行損益評估後的後果。. 對理性選擇學派論者來說,人們的互動可能因訊息不對等、能力差異 等因素而產生出交易成本,但是卻可以透過固定的制度將生活中的交易成 本減少到最低,同時降低人類互動的不確定性,因此制度一旦建立,同樣 的也就決定了各種機會與交易成本(North,1990) 。此派論者同時主張行為 者是完全理性的,為了減少生活中的交易成本,在經過精密算計及考量個 人偏好的極大化後乃建構了制度,雖然理性選擇論者從未建立具體的衡量 指標,但「偏好」 、 「交易成本」與「策略互動」等是經常被研究者用來討 論的概念(王嘉州,2003:19-21)。至此可發現理性選擇學派的方法論是 建構在個人主義基礎上,不僅認為人是理性的,且在面對選擇時會考量各 式成本進行有利於己的選擇。. 在理性學派的論點中,制度是幫助人們解決社會問題或行動困境(如 交易成本過高)的方式之一,基於「理性人」的理念,此派論者相信人們 都願意遵守制度規範,好讓他們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或減少交易成本。但是 當組織中的個體各自遵循理性行動,追求自身利益的極大化但結果卻造成 集體的非理性時,理性選擇論者還是認為制度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他們認 為當個體的理性選擇和集體表現造成矛盾困境時,仍可透過制度的設計解 20.

(32) 第一章 緒論. 決此一弔詭關係,制度具備合作與協調的機制,在制度生成的過程中,不 僅是決策菁英的理性考量,也是各式每位行動者經過理性計算之後的結 果,即便此制度將有損個別行動者利益或不符合其偏好但是經過計算後, 個別行動者認為其遵守該制度將致使其投入較少交易成本,那麼即使遵守 該制度並非如預期,但個別行動者仍樂於選擇該制度。如同 Crawford & Ostrom(1995)所描述的「當理性人們彼此互動時,隨著其他人(如決策 菁英)的行動,理性人會隨時調整他們當初所預設的立場,直到他們獨自 的行動無法再獲得任何好處的時候,制度就誕生了」 。. (二)理性選擇制度主義之應用 當檢視採用理性選擇制度主義進行分析的研究時,可發現此派研究途 徑存在兩種不同研究取向的競爭,其一是強調制度對理性行為者的影響; 其二是認為制度與理性行為者是為相互影響關係(Li,1998:35-38) 。而除了 對研究取向產生不同爭議,此派論者對於制度的理性選擇也存在不同論 點,Peters(1999:46)歸納出包括了「制度的委託代理模式」 (principal-agent models of institutions)、 「制度的博奕理論模式」(game-theoretic models of institutions)與「制度的規則基礎模式」 (rule-base models of institutions) 。. 儘管因為觀點不同,致使採取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研究途徑也出現多 元變化,梳理相關文獻可歸納出此學派數項重要指標如下 (Immerget,1998:18;徐斯勤,2001:117-118;王嘉洲,2003:19): (一)行動者的偏好:包括政府決策菁英與個別行動者,其基於理性考量與 成本計算後進行策略選擇,其所選擇的未必是滿足自身利益極大化, 而是考慮其他行動者的策選後選取次佳的均衡。 (二)行動者的特質:完全理性,具備投機主義與自利性。 (三)行動者的權力:具有單方面獨立的行動能力。 21.

(33)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四)制度目的: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不確定性。 (五)制度變遷原因:行動者有目地的、有控制性、自發性的選擇,且是行 為者間策略互動後的結果。. 對理性選擇制度論者而言,制度能影響個別行動者的選擇,但是卻不 能代為決定之,因為每位行動者都是獨立自主且具理性能力,其行動的目 標就是在追求偏好所帶來的極大化利益,而為了達成這好處,所有行動者 都將有策略的行動、考量各種狀況後進行選擇。至於每位行動者的偏好是 如何產生,端視其所處的社會環境與結構而言,有時甚至與其在社會階層 中的位置有關(Dowding & King,1995:2)。綜合來說,理性選擇制度主義 提供研究者觀察制度形成與制度變遷一套動態的解釋路徑,由於在人類社 會中存在諸多因為生產和交換產生的交易成本,但透過制度設計,可提供 組織或個別行動者相關資訊、彼此立定契約甚至建立違背承諾的罰則,藉 此維持社會生活穩定,降低不確定性。制度便是在政治菁英、個別行動者 經過仔細考量與計算後的策略選擇,而當制度不符合現實需求時,菁英與 行動者則再經同樣的計算考量、彼此妥協後形成制度樣貌。. 三、新制度主義爭議與應用困境 起源於對行為主義獨尊個人研究的反思,新制度主義提供了研究者解 釋制度生成、制度變化與制度與個別行動者互動關係的多元研究路徑,因 此也成為數十年來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各領域研究者多採用的研究 途徑,然部分學者也對新制度主義策略選擇提出質疑。Moe(1990:213) 就認為制度本身具有重分配性質,是政治菁英與既得利益者用來維持利 益、追求自己好處的手段;Knight(1992:40)也認為制度根本是有權力者 為了創造自己的利益所衍生出來的,他們犧牲無權力或不懂得自己權力為 何的人的利益,並且建構了制度,藉此得到策略性優勢。在批評者的觀點, 22.

(34) 第一章 緒論. 新制度主義論述中的制度生成根本不是菁英與個別行動者互動之後的結 果,也不是歷史時空因素或社會結構使然,而是既得利益者為了維持自身 好處所創造的。. 此外對於新制度主義理性選擇學派論者主張:透過制度來減少交易成 本與人類生活的不確定性、解決集體社會等問題,部分學者也提出不同看 法。Alt & Shepsle(1998:736)即指出新制度主義論者所說的交易成本,並 非真的來自於社會上的有限資源,如資訊不對等、能力差異等,而是行動 者基於自利考量而有意識、有目的的設計出來的公共選擇機制,且各式的 交易成本均無法精確的計算,如統治成本、議價成本、監督成本與事後的 監督、執行成本等均無法量化,當利用交易成本討價還價的概念進行現象 的解釋分析,也僅能做詮釋性說明,經常遭批評解釋力不足,且易使研究 結論出現爭議(陳敦源,2002:169) 。. 對於新制度主義在研究制度變遷上的應用困境,Gorges(2001)也完 整的提出方法論上的一些問題,首先他認為新制度主義論者強調制度的生 成與變化過程,但卻忽略了制度崩解毀壞的可能,亦未對此提出說明,而 事實上制度的崩解隨時都在發生。其次,新制度主義論者未能清楚建立制 度變遷的因果關係,Gorges 認為新制度主義或許可以解釋制度變化的原 因,但卻未能交代其中的因果變化,影響了理論價值。再則,新制度主義 論者在解釋制度生成與變化時,多使用外在因素,如環境、歷史時空等非 制度變項來說明制度生成與變化,但這些因素缺乏理論基礎,致使研究受 到挑戰。最後,Gorges 指出制度在新制度主義論者眼中,往往成為社會、 經濟與國家角色之間的中介變項,論者忽視了制度角色的因果關係也經常 使得研究遭受批評。. 23.

(35) 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與國家權力競合關係之研究. 面對各方批評,新制度主義論者也非完全漠視,他們在解釋制度生成 的過程上加上了「理念」因素做為補充方法論上的缺失。以理性選擇制度 主義而言,當決策菁英或行動者經過考量而做出制度策略時,其不僅考量 自身利益,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實踐。也就是說,雖然新制度主義論者主張 人是理性的、並且以自利為出發考量,但執政菁英與各式行動者經過計算 後選擇制定或遵守某些制度,即便是犧牲了部分行動者的利益,但大家仍 同意受制於制度規範以維持政治、社會與經濟生活的穩定。理念在此被新 制度主義論者用來解釋成「降低集體行動困境」的因素,而行動者的理念 也會隨著時空、文化或社會結構等因素產生創造更新,如 Douglas(1986) 所言「行動者將會結合本身認知的規範與新的理念融合後,更新出政策與 新式規範理念」,簡言之,理念會改變,此不僅回答了行動者「為什麼要 遵守制度規範」等問題,同時也成為組織或執政菁英推動制度之準則。. 而本研究目的主要討論大陸當局如何面對資訊全球化之衝擊與挑 戰,並且討論在中國大陸加速資訊化建設與發展資訊經濟的同時,如何處 理隨之而來的網路公民社會發展。網路、國家治理、經濟市場與公民社會 如何互動?以及互動結果與效應是本研究關心的焦點,因此本研究選取新 制度主義研究途徑,探討在制度框架下各類行動者(包括國家、網路企業 與網路使用者個人)如何受到資訊化影響?各類行動者可利用(或掌控) 的資源為何?而當網路與公民社會相結合並且衝擊國家治理權威時,大陸 當局如何透過制度回應?另方面,本研究也將討論網路興起對於實體公民 社會與資訊市場經濟如何發生互動?同時本研究也關心大陸當局面對治 理權威、經濟市場與公民社會三者間如何保持平衡?尤其關注網路管制政 策有無因為網路公民社會發展而出現政策緊縮或鬆手現象?其如何選擇 又有何考量?都是本研究欲觀察討論的重點。基於此,本研究將採取新制 度主義論中的「理性選擇制度論」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藉此分 24.

(36) 第一章 緒論. 析中國大陸當局對網路公民社會發展的態度與因應政策變化之軌跡。. 而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將整合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及個案研究法, 探討中國大陸網路公民社會興起過程,以及在網路公民社會發展歷程中, 國家與公民社會發生權力競逐經過與結果。本研究採用的文獻分析法將整 理中國大陸自 1994 年接通網際網路起,各類與網路發展相關的法規條文、 官方報告、相關學術文獻或媒體報導等,藉此整理中國大陸回應資訊全球 化的政策作為。另方面本研究也將採用個案研究法,選擇在 2011 年受到全 國關注並且具有指標性的三個網路事件作為個案討論,藉此論證網路公民 社會興起與其對政府治理產生之影響。而為了瞭解網路公民社會如何與國 家治理威權、實際公民社會與資訊經濟等面相發生互動,本研究也在 2012 年 2 月間至北京市訪談產、官、學、媒體四種不同角度的專業人士(訪問 名單如下表 1) ,藉由訪談梳理專家學者眼中的網路公民社會與國家、社會 和經濟市場如何互動與結果,同時本研究也將綜合訪談者對資訊社會發展 以及對中國大陸網路管制政策變化的看法,勾勒出大陸當局面對資訊全球 化衝擊有何因應,以及面對網路社會快速興起,其在制度上出現何種理性 選擇。 表 1、學者專家訪談名單 受 訪 者. 職. 位. 胡 春 铮. 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 高 新 民.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李. 《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 凡. 王 舒 懷. 《人民日報》記者與新聞協調部副編輯.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Understand the time evolutions of the matrix model to reveal the time evolution of string/gravity. ◆ Study the GGE and consider the application to string and

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同學針對交換生或訪問學生的規劃有幾種類 型:(1) 選擇未來行將深造的國家與學校; (2) 選擇一個可以累積壯遊行 旅的大陸; (3)

• Tactics: the art of organizing an army, and using weapons or military units in combination against the enemy in military encounters.. • Operational art: a component of military

(1) The study used Four-Firm Concentration Ratio (CR 4 )and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 as the index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market .(2)The model of SWOT,4P and

Thus, this study argue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KIBS through evolution of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first; and then, this study analyzed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firms and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ree questions (1) whether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stock selection and timing, (2)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timing and stock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PCFs) as gas sensors include large overlap and long optical pat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as and light mode field and only a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