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組織行為的研究焦點與取向/ 6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校組織行為的研究焦點與取向/ 67"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校組織行為的研究焦點與取向

梁金都 彰化縣西勢國小校長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一、前言

組織乃是由個人所組成的,其目 的在完成特定目標(秦夢群,2013)。 組 織 行為 意指 組織 脈 絡中 人們 的 行 為,而組織行為研究則是透過組織的 行政和領導實踐過程中,了解社會和 文化情境中人們的行為,力求改善組 織的成效( Owens & Valesky, 2011; Owings & Kaplan, 2012)。相對於一般 組織而言,教育(學校)組織其目標 不易於具體化及明確化,難以有效評 鑑,以及學生個別差異大、動機不一, 任務十分艱鉅等特質,致使其成效十 分緩慢(謝文全,1997)。因此,在面 對上述學校組織特質或困境,如何在 學校行政和領導的實踐過程中,了解 和運用學校情境中人們的行為,力求 改善其成效顯得十分重要。亦即,學 校組織行為研究深深地影響學校組織 目標的達成。詳言之,學校領導研究 者必須關注於學校組織內部成員的特 質、深入探究他們之間或與組織之間 的 互 動情 形、 組織 結 構的 設計 或 文 化、甚至是組織運作的過程,以及後 續的變革和發展等學校組織行為的內 涵,以利於有效地達成學校的教育目 標(張慶勳,1996;Moorhead & Griffin, 1989)。 一個組織領導者若能更充分掌握 組織內外,即包含個人、團體、組織 等三層面互動形成的資源,並善用其 領導的策略,則組織將會更有效能(張 慶勳,1996)。換言之,學校領導者必 須重視組織內個人的認知或需求(如 個別教師的認知),並同時要強調其所 集合成小組或團體的特質(如專業學 習社群的學習特質),以及重視組織的 結構、文化或資源的影響(即組織結 構的設計或文化)等因素,俾利達成 集體的共識或效能。進一步而言,學 校領導者如何分析和探究學校組織中 個人、小組、組織等層次的運作,以 及其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情形,以利 於採取或運用可行的領導策略,以達 成教學校育的目的,可視為是探究組 織行為的關鍵議題(張慶勳,1996; 廖勇凱,2015)。 有關學校組織行為的專書,大部 分是介紹如認知與學習、知覺和歸因 與態度、學習與動機等個體層次;激 勵理論、小組決策等小組層次;組織 設計、組織文化、組織效能等組織層 次;甚或是前述三個層次之間的權力 運作、政治行為、衝突與談判等互動 與運作,如秦夢群(2013);張慶勳 (1996);廖勇凱(2015); Hanson (1996)等。其次,也有的書籍則是 針對個人、團體、組織等三個層次之 間的互動情形,或其相關議題等進行 理論分析,包含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策 略、學校效能實證研究方法、組織創 新、組織公平與組織信任、促進學校 改 進的策略 、以專 業 素養的學校 經 營、社群努力與認同、校長學會平衡 等,如吳清山、黃建翔、吳政達、徐

(2)

宗盛、范熾文、顏國樑、任育騰、黃 旭鈞、張慶勳、林明地(2015);張慶 勳(1996)等。其次,多數學校組織 行為的研究著墨於學校領導、組織文 化、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等之間關係 的分析和探究,並涉及個體層次、小 組(團體)層次、組織層次等之間的 動態分析,如林明地、連俊智(2013); 范 兆 寅 ( 2015 ); 張 博 楷 、 蕭 佳 純 (2013);羅鴻仁、蔡俊傑(2013)等。 此外,在有關學校組織行為的研究方 法上,主要是採取量化研究法,探究 個體層次、小組(團體)層次、組織 層次等之間的關係,如林金穗、鄭彩 鳳、吳慧君(2012);秦夢群、吳勁甫 (2013);秦夢群、吳勁甫、簡瑋成 (2014)等。整體而言,有關學校組 織行為的專書或研究,主要在透過量 化研究的方式,以闡明學校組織行為 的相關理論基礎,或是個人、小組與 團體等三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係與其 影響,甚或是這些內涵或變項對學校 組織成效的影響。 根據上述論點,本研究主要關注 學校組織內部成員的特質、深入探究 他們之間或與組織之間的互動情形、 組織結構的設計或文化、甚至是組織 運作的過程,以及後續的變革和發展 等 學 校組 織行 為的 內 涵, 特別 是 個 人、小組、組織等層次的運作及其所 產生的交互作用,以及其可以採取的 研究方法,俾利教育研究者可以真正 了解學校組織行為是「為何」和「如 何」地運作,及其所產生的成效。

二、學校組織行為的意涵

根據上述的目的,以下先說明學 校組織的意義,接著論及學校組織行 為的內涵,俾利後續深入地分析其可 能的研究取向。 (一) 學校組織意義 組織的組成要素包含社會結構、 人員、目標、科技、環境等五項重要 因素,其中社會結構在規範成員之間 關係的模式與規律、人員則是組成組 織的個體、目標指的是成員個體行事 的指針、科技乃在引進技術或資源以 提升組織的績效、而環境則直接或間 接影響組織的運作(秦夢群,2013)。 其次,從組織的結構來分析,組織的 性質包含三種觀點,其一強調組織的 結構及權責分配的靜態觀點,重視成 員人格、動機、需求的心理觀點。其 二指出各組成份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或 相互依賴關係之動態角度,其三則是 關注其與外在環境交互影響之生態論 點等(張慶勳,1996)。此外,若從學 校組織的特性而言,它包含了行政科 層和教師專業等兩個主要系統,彼此 呈現連結的關係但卻是鬆散的系統特 性,亦即,其具有目標不甚清楚、無 明確技術、參與不穩定等狀況(Hoy & Miskel, 1987)。張慶勳(1996)則指出 學校組織的三種特色,包括學校組織 系統是由行政和教學與學生、各項活 動 等組成, 彼此交 互 作用和互相 影 響;同時也受組織角色期望、價值結 構、個人人格需求、社會壓力等交互 作用的影響;更是一種強調輸入與結 果關係的系統。另外,Watson(1982)

(3)

進一步提出比較綜合的觀點,他認為 學校系統是權力的運用、影響力的發 揮、行動的合法性等政治的運作情形 和結果。亦即,學校可在合法的權力 和行動運作下,發揮其影響力,達成 其存在的目的。 綜合上述組織要素、組織結構、 學校組織等論點,學校組織乃是學校 行政和教師與學生等不同成員組成, 其有不同的人格、動機、需求,彼此 或與其他團體的關係鬆散,惟受組織 角色期望、價值結構、內外環境等因 素交互影響下,它仍可透過有效的權 力運作或影響力的發揮、行動的合法 性等歷程,同時滿足個人的需求,以 及達成學校教育的目標。 (二) 學校組織行為的內涵 組織行為是一門學科,它乃是在 正 式 組織 的環 境和 脈 絡裡 ,透 過 描 述、了解與預測人們的行為(Owens & Valesky, 2011)。本此觀點,學校組織 行為則旨在探究學校成員在組織的環 境和脈絡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而從 上述學校組織的意義可知,學校組織 行為可探究包含有不同人格、動機、 需求等的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或與 其他團體的關係、組織的角色期望和 價值結構、權力或影響力的運作、滿 足個人的需求和達成學校教育的目標 等 五 個 層 面 的 內 涵 。 Moorhead 和 Griffin(1989)也提出,組織行為的內 涵包括個人特徵(學習、知覺、歸因、 動機等)、個人與組織互動(工作設 計、角色互動、團體動力等)、組織特 徵(組織結構、環境、組織設計、組 織文化等)、組織過程(領導、權力、 作決定、溝通、資訊處理等)、組織變 革與發展(組織變革、組織發展)。張 慶勳(1996)則指出,學校或教育行 政組織行為的內涵包括學校成員(自 我概念、學習、人格、歸因、態度、 知覺、動機等)、學校團體(教師專業 團體、小團體、團體動力、人際關係 等)、學校組織(組織結構、組織類型、 組織設計、組織文化、組織效能等)、 個 人和團體 與組織 的 互動(工作 設 計、權力、政治活動、衝突、工作壓 力等)、學校組織運作過程(領導、決 定、溝通、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發 展(學校組織變革、學校組織發展)。 廖勇凱(2015)則透過企業經營的觀 點提到,組織行為乃是探究個人(大 腦和知覺與歸因、價值觀和態度與工 作滿意度、學習理論)、團體(群體行 為 與群體動 力、群 體 決策、團隊 建 設)、及組織(組織衝突、組織架構、 組織文化)等三大架構的互動歷程, 以及激勵理論、溝通理論、領導、權 力 與 政 治 行 為 等 運 作 方 式 。 Hanson ( 1996 ) 從 促 進 組 織行 為 的 角 度 說 明 ,學校或 教育行 政 組織行為的 內 涵,包含從學校同時是專業和官僚組 織的開放系統,其可透過權變理論、 動機與管理、組織溝通、教育行銷等 作法,去面對教育情境中的衝突與壓 力,俾利學校進行組織學習、制度與 改革,達成學校教育的目標。 此外,有的研究從系統觀點分析 組織行為的歷程,如 Gan 與 Zhu(2007, p. 210)分別從個別的(individual)和 集 體 的 ( collective )、 及 差 異 性 (diversity)和整體性(wholeness)等

(4)

兩組不同面向,分析(組織)系統包 含四個象限,包含象限 1 是階層和多 樣(hierarchy/variation)意味著成員有 不同的成長經驗、學習背景、人格、 學習能力、知識和認知能力,甚至是 批判思考能力;象限 2 關聯和協同 (relevance/synergy)則代表成員之間 是互相連結和影響的,致力於個體正 面特質連結的關係,有助於促進集體 最佳的表現;象限 3 強調互動和動態 (interaction/ dynamics)乃是成員透過 參與活動、共享成果、保持討論、分 析彼此的成就等,俾利建構可接受、 信任和認同的感覺;象限 4 重視系統 性 和 全 面 效 果 ( systematic/overall effect)強調整體的功能大於部分功能 的總和,個別成員不僅要個別獨立貢 獻,更要互相依賴和相互限制,以體 現出系統的效果。具體而言,組織行 為乃是上述四層面象限交互作用的情 形和結果。Küpers(2007, p. 177-178) 同樣以系統的角度認為,組織中的系 統 可 從 個 性 ( individuality ) 和 通 性 (communality)、內部(interior)和外 部(exterior)等兩組角度進行分析, 包 含 個體 的認 知和 想 法等 的意 識 象 限、個體的知識和技能等行為象限、 集體的文化和信念等的文化現象、集 體的資源和規則的制度象限,它們彼 此互相依賴和相互補充,構成其組織 系統的特性,也體現出其組織行為的 特質。 綜合上述學校組織的意義、(學 校)組織行為內涵、(組織)系統互動 等研究觀點,研究者可以歸納出學校 組織行為的內涵,包含個別成員的認 知、能力、動機、態度;小組內成員 之間的角色互動、團體動力、人際關 係;組織的結構、文化、資源等三層 面之間的交互作用後,產生了新的工 作設計、權力或政治行為、衝突等狀 況,再透過領導、溝通、管理等組織 運作過程,致力於滿足個人的需求和 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成果。簡言之, 學校組織行為是個人、小組、組織等 六個層面的內涵交互作用後,其組織 成員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三、學校組織行為的研究焦點

基於上述的論點,學校組織行為 乃是個人、小組、組織等六個層面的 內涵交互作用後,其組織成員們所表 現出來的行為。上述六個內涵的動態 關 係,大致 呈現以 下 三種運作的 類 型。分述如下。 首先,個人的認知、能力、動機 和態度等,透過與小組內成員的角色 互動、團體動力、人際關係等,同時 也與組織的結構、文化、資源等層面 進行交互作用後,產生了新的工作設 計、權力或政治行為、衝突等狀況, 再透過領導、溝通、管理等組織運作 過程,致力於滿足個人的需求和達成 學校教育目標的成果。亦即,第一種 類型乃是由個人採取主動的態度,並 在過程中與小組和組織等層面進行互 動後,呈現組織成員們的互動狀況、 權力運作與實際獲得的結果等行為。 其二,小組內成員的角色互動、 團體動力、人際關係等,經由與個人 的認知、能力、動機和態度等,同時 也與組織的結構、文化、資源等層面

(5)

進行交互作用後,產生了新的工作設 計、權力或政治行為、衝突等狀況, 再透過領導、溝通、管理等組織運作 過程,致力於滿足個人的需求和達成 學校教育目標的成果。亦即,第二類 型乃是由小組開始主動地與個人和組 織等層面進行互動後,呈現組織成員 們的互動狀況、權力運作與實際獲得 的結果等行為。 最後,組織的結構、文化、資源 等,可能積極地影響個人的認知、能 力、動機和態度等,以及小組內成員 的角色互動、團體動力、人際關係等 層面進行交互作用後,產生了新的工 作設計、權力或政治行為、衝突等狀 況,再透過領導、溝通、管理等組織 運作過程,致力於滿足個人的需求和 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成果。亦即,此 類型乃是由組織主動地影響並與個人 和小組等層面互動後,呈現組織成員 們的互動狀況、權力運作與實際獲得 的結果等行為。 整體而言,學校組織行為實可從 三種不同的類型進行探究,分別是個 人主動地與小組和組織進行互動後、 小 組 主動 地與 個人 和 組織 進行 互 動 後、組織主動地與個人和小組進行互 動後等,以探究組織成員們呈現的互 動狀況、權力運作與實際獲得的結果 等行為。

四、學校組織行為的研究取向

根 據 上 述 三 種 學 校 組 織 行 為 類 型,其探究必須深入地分析個人、小 組 、 組織 等三 層面 之 間的 交互 作 用 後 ,並分析 其所產 生 了新的工作 設 計、權力或政治行為、衝突等狀況, 並評析後續領導、溝通、管理等組織 運作過程,以及進一步歸納滿足個人 的需求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成果。 因此,從教育研究法的角度而言,過 去多數採取的量化研究法,只能概括 性的解析個人、小組、組織等層面內 涵之間的關係或差異,難以深入地解 釋個人、小組、組織等三層面之間的 實際交互作用情形,也無法有效描述 其所呈現的權力或政治行為、衝突等 狀況,更遑論述及領導、溝通、管理 等組織運作過程,以及歸納組織實際 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有關領導 或組織的運作或形式的研究均經採取 「解釋性派典」為主,以利於獲致最 有效的證據(Leithwood, Mascall, & Strauss, 2010)。本此觀點,學校組織行 為概由解釋性派典的研究取向較為適 合,特別是透過個案研究法,可以蒐 集更多複雜片段事實的脈絡情形,並 藉由分析多個組織行動者的思考方式 和 行動,進 而理解 教 育的領導實 踐 (Riehl & Firestone, 2005),也就是透 過這種研究取徑,有利於瞭解在真實 生活脈絡下所呈現的各種現象,以及 回答有關「為何」和「如何」的問題 (Yin, 2002)。而從研究個案實際運作 的關鍵事件(critical events)(Woods, 1996),更易於研究者進行描述、分析 與歸納包含個人、小組、組織等之間 的交互影響歷程,俾利深入探究學校 組織行為的實際、運作與結果。

(6)

五、結語

根據上述的論述,本研究主要在 分析學校組織中個人、小組、組織等 六個層面的內涵交互作用後,學校組 織成員們所表現出來行為的可行研究 焦點與取向。研究者作者先以文獻分 析的方法,探究學校組織的意義,並 分析組織行為的內涵,以及進一步論 及三種學校組織行為的運作類型,作 為探究的焦點,並據以評析學校組織 行可採取個案研究中關鍵事件作為研 究的取向。綜合而言,未來探究學校 組織行為,可聚焦在個案學校中的關 鍵事件,透過質性探究的蒐集資料方 法,逐一剖析學校組織中個人、小組、 組織等三層如何地互動,並描述其所 呈 現 的權 力或 政治 行 為、 衝突 等 狀 況,以及論述及領導、溝通、管理等 組織運作過程,以及歸納組織實際的 成果。這樣的三種類型的研究焦點與 個案研究中關鍵事件的研究取向,或 許可為學校組織行為研究,開啟新的 研究視界。 參考文獻  吳清山、黃建翔、吳政達、徐宗 盛、范熾文、顏國樑、任育騰、黃旭 鈞、張慶勳、林明地(2015)。學校經 營與組織行為。臺北市:高等教育。  林明地、連俊智(2013)。國小學 校領導動力及其學校效能的差異分析。 教育研究集刊,59(4),1-45。  林金穗、鄭彩鳳、吳慧君(2012)。 教師知識慣性、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為例。臺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教 育 類 , 43 (2),55-85。  范兆寅(2015)。國民小學校長政 治領導行為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 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2(1), 1-34。 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理論與 模式(二版)。臺北市:五南。  秦夢群、吳勁甫(2013)。校長轉 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多 層次取向之後設分析。教育學刊,41, 1-48。  秦夢群、吳勁甫、簡瑋成(2014)。 群體層次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教師彰權 益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 理研究,37(1),1-35。  張博楷、蕭佳純(2013)。國民小 學教師知覺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與組 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工作滿意度的 中介效果與家長式領導之調節效果。教 育學誌,30,41-83。 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 臺北市:五南。  梁金都、林明地(2013)。從組織 學習觀點分析學校集體智慧的發展歷 程:以閱讀品牌認證為探究焦點。教育 政策論壇,16(1),103-137。  廖勇凱(2015)。組織行為學。臺 北市:智勝出版。

(7)

 謝文全(1997)。教育行政:理論 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 羅鴻仁、蔡俊傑(2013)。國民中 學教導型組織文化、教師效能與學校效 能之關係。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24 (3),159-187。

 Gan, Y., & Zhu, Z. (2007). A learning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building and collective wisdom advancement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0(1), 206-226.

 Hanson, E. M.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 Hoy, W. K., & Miskel, C.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rd ed.)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 Küpers, W. M. (2007). Phenomenology and integral phenol-practice of wisdom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ocial Epistemology,

21(2), 169-193.

 Leithwood, K., Mascall, B., & Strauss, T. (2010).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38(1), 138-140.

 Moorhead, G., & Griffin, R. W. (198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 n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 Owens, R. G., & Valesky, T. C. (2011).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Boston, MA: Pearson.

 Owings, W. A., & Kaplan, L. S. (2012)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 Riehl, C., & Firestone, W. A. (2005). What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stud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W. A. Firestone & C. Riehl (Eds.), A new agenda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p.

156-170).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 Watson, L. E. (1982).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in its school setting. In H. L. Gray (Ed.),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ory, research, and consultancy

(p.15-28). Barcombe, LS: Falme.

 Woods, P. (1996). Researching the

art of teaching: Ethnography for

educational use. London, UK: Routledge.

Yin, R. K. (2002).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7 HPM 原是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這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本彙集輯錄了多篇學校經驗分享的文章,闡述「管理與組織」範疇的各項全校 參與訓育及輔導工作模式的重點,請參閱教統局網頁,索引: 本局向學生及家 長提供的服務 >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 “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中北京女學生成立的一個愛國組

 以課程為目標時,課程包含的是所欲達成的 一組目標,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所以也 著重於課程目標的選擇、組織、敘寫,並以

目標: 發揮有效的行政管理,統籌科組的行政事 務,作為上層(校長與教務主任)及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