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80年代後期至今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特徵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80年代後期至今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特徵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寇健文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1980 年代後期至今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特 徵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王帥涵. i n U. v. 撰. 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2) 致謝詞 人生有很多意外,或許也包括這本論文。回想碩一那年剛進研究所時,並沒 有想過有一天會以解放軍軍官特徵作為我論文的題目,腦子還想著愛因斯坦 26 歲發表「相對論」,我 26 歲時也要作出一番驚人藝業。遺憾事與願違,26 歲時 看同學都要畢業了,自己卻連題目都沒著落。幸運的是,我從碩一開始就在寇健 文老師主持的「中共政治菁英資料庫」擔任工讀生,之後更蒙老師不棄讓我負責 管理資料庫的相關工作,因此與解放軍高階軍官結下這段「緣分」。在我還是工 讀生時,曾經幫時任資料庫助理的國鈞學長蒐集一批解放軍副大軍區級軍官的資 料。那時憲兵預官剛退伍,對海峽對岸的解放軍高階軍官充滿好奇,常不禁在想 這些中將、上將是如何從一個「菜排」一步步走過來的。於是在寇老師鼓勵下, 決定以此作為論文的研究方向,因此有了這本論文。雖然這本論文沒有「相對論」 那麼厲害,對宇宙人生的真諦也沒有什麼啟發,但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從各位 師長與同學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豐富了我四年的研究所生涯。 總之,這本論文能順利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除了謝天之外,首先 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父母親用他們的辛勞換來我無後顧之憂的求學,並且在 我求學生涯上給予我極大的自由。其次,要感謝寇健文老師。寇老師不僅對我撰 寫這篇論文多有啟發,且作為一位知識的「助產士」,在我撰寫論文期間屢次發 懶拖延時,沒有拿刀把我「剖腹」,這不僅是有耐心,更是有愛心的行為。除寇 健文老師之外,丁樹範老師與黃信豪老師對我論文的修改亦提供許多寶貴意見, 使我獲益良多。除了師長的指導外,研究室的蓉怡學姐、書瑗與斯涵,以及 727 研究室的宗達學長、崇翰學長、名倫學長與詩茜,是我在撰寫論文這條「偉大航 道」上一路走來的革命夥伴。還有榮欣、謦文、聿恆、教雍、哲昕、普麟與孟智 等學弟妹們,協助蒐集六百多名解放軍高階軍官的簡歷資料,是最基本也是最辛 苦的工作。當然,本文如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文責完全由本人自負。 最後,要告別我最愛的七樓,一個充滿著我大學與研究所生活回憶的地方。 我只能慶幸,我的青春是在這裡度過的。我會懷念這裡每位老師與同學的智慧與 歡笑,以及綜院伯伯淳樸可愛的問候。.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別了,綜院七樓。. i. i n U. v.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 1980 年代後不同時期的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特徵變化,以及 不同職級者間的差異。在中國大陸的黨國體制下,「黨指揮槍」的原則使解放軍 除軍事專業外,仍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本文從軍事專業主義的角度出發,從現有 文獻中歸納出學歷與培訓、功績、職務歷練、任職與退休年齡等專業化特徵,以 及籍貫、任職單位、個人關係、黨職與黨齡等非專業性特徵。整體而言,解放軍 高階軍官在江澤民時期與胡錦濤時期的比較上,胡錦濤時期的高階軍官在專業化 特徵的表現都較江澤民時期明顯。而在非專業性特徵部分,除籍貫分佈不均的現 象在胡錦濤時期略有改善外,具高幹子弟或秘書經驗的高階軍官都較江澤民時期 活躍。此外,若職級較低但具有重要黨職身分者,也可被視為是未來的明日之星。 最後,本文指出影響軍官的專業性特徵的因素並非該軍官是否具有非專業性特徵, 而可能是政工軍官與軍事軍官的差異。政工軍官與軍事軍官是否應建立不同的專 業性特徵指標,可作為後續研究之目標。.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 1 -. 第一節. 研究問題 .............................................. - 1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 2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 13 -. 第二章. 解放軍編制體制、人事制度變遷 .......................... - 21 -. 第一節. 解放軍組織架構與編制的變遷........................... - 21 -. 第二節. 解放軍軍官銜級制度的發展............................. - 33 -. 第三節. 解放軍軍官的幹部制度法規............................. - 41 -. 第三章. 政 治 大. 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專業性特徵 .......................... - 53 -. 立. 解放軍高階軍官的學歷與培訓........................... - 53 -. 第二節. 解放軍高階軍官的功績與職務歷練....................... - 64 -. 第三節. 解放軍高階軍官的任職與退休年齡....................... - 73 -. ‧ 國. ‧. 第四章. 學. 第一節. 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非專業化特徵 ........................ - 77 -. Nat. 第二節. 解放軍高階軍官的個人關係網絡......................... - 86 -. 第三節. 解放軍高階軍官的黨職與黨齡........................... - 95 -. sit. er. al. n. 第五章. y. 解放軍高階軍官的籍貫與任職單位....................... - 77 -. io.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結論 ................................................. - 102 -. 第一節. 研究總結............................................ - 102 -.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106 -. 參考文獻 ..................................................... - 108 -. iii.

(5) 表目錄 表 1- 1、正副大軍區級職務一覽表 ..................................................................... - 14 表 2- 1、中共建政後最高軍事機關編制演變 ..................................................... - 23 表 2- 2、1988 年與 1994 年解放軍編制軍銜比較 .............................................. - 38 表 2- 3、《軍官服役條例》、《幹部服役條例》與《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幹部任 免權限比較..................................................................................... - 45 表 2- 4、現行解放軍軍官各項年齡門檻與任職年限 ......................................... - 48 表 3- 1、1988 年後解放軍高階將領的學歷程度 ................................................ - 54 表 3- 2、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與未晉升者學歷比較 ......................................... - 55 表 3- 3、解放軍不同專業分工高階將領學歷程度 ............................................. - 56 表 3- 4、解放軍不同軍種高階將領學歷程度 ..................................................... - 57 表 3- 5、大專學歷以上高階將領專業學科分類表 ............................................. - 58 表 3- 6、大專學歷以上高階將領畢業院校與學歷程度 ..................................... - 59 表 3- 7、具留學海外經驗的解放軍高階將領學歷與晉升狀況 ......................... - 61 表 3- 8、解放軍高階將領培訓班隊經驗與晉升 ................................................. - 63 表 3- 9、2003 年後國防大學戰略班學員刊登文章者晉升狀況 ........................ - 63 表 3- 10、解放軍高階將領戰時任職分布 ........................................................... - 65 表 3- 11、具戰爭經驗的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狀況 ........................................... - 66 表 3- 12、解放軍高階將領非戰爭軍事行動經驗 ............................................... - 67 表 3- 13、具軍兵種大單位輪調經驗的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狀況 ................... - 68 表 3- 14、解放軍高階將領具作戰部隊主官經驗者晉升狀況 ........................... - 69 表 3- 15、解放軍不同專業分工高階將領師級以上作戰部隊主官經驗 ........... - 69 表 3- 16、胡錦濤時期陸軍應急機動作戰師主官晉升狀況 ............................... - 70 表 3- 17、解放軍高階軍事軍官任副大軍區級參謀長者晉升狀況 ................... - 71 表 3- 18、解放軍高階政工軍官任副大軍區級政治部主任者晉升狀況 ........... - 72 表 3- 19、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者與退休者平均任副大軍區職時間 ............... - 73 表 3- 20、解放軍高階將領的平均退役年齡 ....................................................... - 74 表 3- 21、解放軍高階將領任職平均年齡比較 ................................................... - 75 表 3- 22、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與未晉升者的副大軍區平均任職年齡比較 ... - 76 表 4- 1、解放軍高階將領的籍貫分布 ................................................................. - 78 表 4- 2、籍貫分布前五大省的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狀況 ................................. - 80 表 4- 3、胡錦濤時期高階將領的參軍年份 ......................................................... - 80 表 4- 4、解放軍陸軍高階將領的集團軍出身分布 ............................................. - 81 表 4- 5、江澤民時期各大軍區集團軍出身將領晉升狀況 ................................. - 83 表 4- 6、胡錦濤時期各大軍區集團軍出身將領晉升狀況 ................................. - 83 表 4- 7、高幹子弟高階將領的晉升情形 ............................................................. - 87 表 4- 8、高幹子弟高階將領的學歷程度 ............................................................. - 88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表 4- 9、高幹子弟高階將領的師級以上作戰部隊主官經驗 ............................. - 89 表 4- 10、高幹子弟高階將領副大軍區級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經驗 ............... - 89 表 4- 11、高幹子弟高階將領的專業分工 ........................................................... - 90 表 4- 12、具「秘書幫」背景高階將領的晉升情形 ........................................... - 92 表 4- 13、「秘書幫」背景的高階將領學歷程度 ................................................. - 92 表 4- 14、「秘書幫」背景的高階將領的師級以上作戰部隊主官經驗 ............. - 93 表 4- 15、具「秘書幫」背景高階將領的專業分工 ........................................... - 93 表 4- 16、解放軍高階將領的最高黨職經驗 ....................................................... - 96 表 4- 17、江澤民時期高階將領晉升正大軍區職時任黨職 ............................... - 97 表 4- 18、胡錦濤時期高階將領晉升正大軍區職時任黨職 ............................... - 97 表 4- 19、解放軍高級將領晉升者與未晉升者的最高黨職 ............................... - 98 表 4- 20、解放軍高階將領平均工作與入黨年齡 ............................................. - 100 表 4- 21、解放軍高階將領晉升者與未晉升的平均入黨年齡 ......................... - 101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問題. 自 1949 年兩岸分治局勢底定以來,解放軍一直為我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 故研究解放軍的各項發展對我國家安全有相當重要性。早期解放軍一直有「小米 加步槍」的落後形象,但自 1980 年代以後解放軍經過各項改革與裝備更新,已 逐漸培養出具現代化的戰力。如 2011 年 1 月 11 日,解放軍新研發的隱形戰機「殲. 政 治 大. 20」,在四川成都試飛成功。由於適逢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問大陸,此舉亦引發. 立. 外界不少政治聯想。1除殲 20 外,東風 21D型反艦彈道導彈也已具備初步作戰能. ‧ 國. 學. 力,可對美軍航空母艦造成威脅,將影響美軍馳援太平洋地區。 2可見近期解放 軍的軍事發展已有相當成就。. ‧. 然而,軍事現代化不僅是硬體的軍事武器更新,也涉及組織、規範與人員素. y. Nat. sit. 質的提升,皆與 80 年代後解放軍軍事專業主義發展密切相關。除軍事專業主義. n. al. er. io. 之外,解放軍亦有其特殊政治特色與派系生態。解放軍為中共一手創立的武裝力. i n U. v. 量,不僅為中共奪取大陸政權,在重大政治事件中亦曾扮演關鍵角色,如逮捕四. Ch. engchi. 人幫、鎮壓六四等,是中共黨內鬥爭與維持政權穩定的殺手 鐧。故在黨國體制下, 中共不可能容忍黨對軍隊失去控制,或進行「軍隊國家化」 ,以免危及政權延續。3 此外,亦有海外媒體從派系角度分析解放軍內的人事異動,稱解放軍內存在「東 北軍」、「西北軍」等山頭, 4或「太子黨」、「秘書幫」等關係網絡。於是軍事專. 1. 「外媒關注殲-20 首次試飛 試飛時機耐人尋味」,鳳凰網,2011 年 1 月 12 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1/12/4236794_0.shtml。 2 「美媒稱中方用殲-20“震懾”蓋茨 曝光是“秀肌肉”」,鳳凰網,2011 年 1 月 7 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gaicifanghua/content-2/detail_2011_01/07/4086471_0.shtml。 3 儘管解放軍有從黨軍轉型的趨勢,但距離真正的國家化軍隊仍有相當差距。David Shambaugh,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p12~14. 4 主要多為香港媒體或海外華人媒體。其中稱「東北軍」的首領為現任軍委副主席徐才厚、 「西 北軍」的首領為郭伯雄,皆與期軍旅生涯中的主要任職軍區有關。可見李平, 「盡論中國:胡錦 -1-.

(8) 業因素與政治忠誠、關係網絡等非專業因素,都可能影響解放軍將領的職業生涯 (career pattern)。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本文將探討自 80 年代後期以來,在江 澤民與胡錦濤執政期間,解放軍高階軍官團在各項專業性與非專業性特徵的表現 為何,以及在不同時期中,晉升者與未晉升者在上述特徵上的表現是否有差異。 本文將透過蒐集 1988 年至 2011 年間副大軍區級以上的將領簡歷,以歸納方 式分析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特徵。了解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特徵,可做為未來研 究解放軍專業主義發展,以及軍文關係變化的基礎。再者,中共建軍發展的戰略 與其軍官人事有互動關係。分析解放軍高階將領特徵,除可增加預測未來解放軍. 政 治 大. 人事升遷的準確度,亦能從中窺見未來解放軍發展方向,以期對我國家安全的研 究有所助益。. ‧ 國. 學. 第二節. 立. 文獻回顧. ‧ sit. y. Nat. 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特徵受不同時期高階軍官晉升條件變遷而有不同面貌。. al. er. io. 本節將回顧以往學者對解放軍將領升遷因素的文獻,包括 1980 年代以前的影響. v. n. 解放軍軍官人事因素的討論,之後再分別探討 1980 年代以後軍事專業因素、非. Ch. engchi. i n U. 專業因素,對解放軍軍官高階軍官團特徵的影響。 壹、 1980 年代以前的解放軍軍官的職涯晉升. 探討影響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專業因素,首先應探討軍事專業主義下對專業 軍官特徵的定義。研究軍事專業主義的先驅Samuel P. Huntington認為軍事專業主 義要求職業軍人專注於軍事本業,強調軍官的基礎教育與軍事專業教育,進而影 響 19 世紀以來的軍官晉升從金錢、血統與政治關係,改為軍官的年資與選拔制 度。5Morris Janowitz強調軍事教育、訓練以及經驗是軍事精英的必要條件,也認. 濤軍中人脈單薄」,蘋果日報(香港),2007 年 8 月 1 日,A25 版。 5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pp.39~54. -2-.

(9) 為其他偶發性事件(如戰爭)、個人聲望與上級長官正式或非正式評價也將影響 軍官的晉升機會。 6整體而言,學者對軍事專業主義對專業軍官的標準聚焦於軍 事管理與技巧,而相對於意識形態或關係網絡。 7如Ellis Joffe認為解放軍軍官的 「軍事專業」為「在軍隊現代化中,具有管理與運作複雜軍事編制的特殊技能, 而此特殊技能為生涯發展所必須」。在此定義下,Joffe認為中共建政後,解放軍 的發展有「紅」與「專」兩種方向爭論。如一方面在建國初期曾大舉興辦軍事院 校、訂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等措施,以建立具軍事專業的軍官團。 另方面則擔心軍事專業主義削弱黨對軍隊的領導,而訂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 政 治 大. 工作條例總則(草案)》等法規,以及推動學習毛澤東著作等政治運動,以加強 黨對軍隊的政治控制。. 8. 立. 解放軍在中共建政後雖致力於正規化、現代化,以完成游擊隊到正規軍的轉. ‧ 國. 學. 型。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影響中共建政後解放軍軍官職業生涯的主要因素仍為關係. ‧. 網絡,但對如何區分不同的軍內派系則有不同看法。如William Whitson即發現內. y. Nat. 戰時期的野戰軍建制為解放軍內派系的主要分野。自中共建政之後,各野戰軍出. er. io. sit. 身的將領在軍隊高層的勢力保持相對平衡。然而一旦原野戰軍領袖失勢,該系統 出身的將領的仕途將受到負面影響。如賀龍在 1966 年被打倒,使第一野戰軍出. al. n. v i n 身的將領受到打壓。 然而野戰軍派系對解放軍人事的解釋力亦受到其他學者的 Ch engchi U 9. 挑戰,如William L. Parish認為Whitson使用的統計資料並不能排除其他競替假設, 各野戰軍看似平均分配也可能是中央依能力或功績等非派系選擇的結果。不過 6. 其中上級與同儕的正式評價或非正式評價,主要內容為軍官的成就表現、人格特質等。Morris Janowitz, The Professional soldier: A Social and Political Portrait, 2nd ed (New York: Free Press, 1971), pp.125~149 7 關於對 Huntington 和 Janowitz 等學者對軍事專業主義的觀點比較,詳細討論可見 洪陸訓,軍 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臺北市 : 五南圖書, 2002 年),頁 111~161。對各種中共軍文關係理 論的整理可詳見 洪陸訓, 「中共文武關係研究途徑之探討」,東亞季刊,第 26 卷第 4 期(1995 年 4 月),頁 82~109。 8 Ellis Joffe, Party and Army: Professionalism and Political Control in the Chinese Officer Corps, 1949-196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Joffe 對解放軍「軍事專業」定義 可見該書頁 x~xi。 9 一旦原野戰軍領袖失勢,將影響該系統出身的將領的仕途。William Whitson, “The Field Army in Chinese Communist Military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37 (Jan. - Mar., 1969), pp. 14~15. ; William W. Whitson, The Chinese High Command: A History of Communist Military Politics, 1927-1971(New York: Praeger, 1973), pp. 498~517. -3-.

(10) Parish也認為文革時期官僚組織的力量受到打擊,使解放軍高層的確出現「山頭 主義」的派系現象。 10 Harvay W. Nelsen也認為早期解放軍軍官晉升需要仰賴關係網絡。Nelsen發現 解放軍基層軍官晉升非常緩慢,使下級軍官積極培養與上級的私人關係,以求在 難得的晉升機會脫穎而出,進而形成「山頭主義」。Nelsen也認為解放軍內部的 「推薦制」要求推薦者必須對受推薦人選負起責任,反而使「山頭主義」的趨勢 合理化。如文革時期的聶榮臻因推薦楊成武任代總參謀長,而向高層作出自我批 評。但在派系基礎上,Nelsen認為「野戰軍」派系解釋忽視解放軍精密的組織系. 治 政 大 後中央大範圍調動軍官或調整軍駐地,脫離原野戰軍的勢力範圍,使野戰軍途徑 立 統功能、低估中央對解放軍的控制能力與高估地方軍事領導的權威,如 1967 年. 對派系越來越不具解釋力。 11對於文革時期解放軍內的派系衝突,Nelsen認為由. ‧ 國. 學. 於地方軍事單位(如省軍區等)與地方黨政機關關係密切,影響中央支持的造反. y. Nat. 地方軍事單位兩派的鬥爭。 12. ‧. 派奪權進度,故中央動用正規軍進入文革,引起聽命中央的正規軍與同情地方的. er. io. sit. 針對Whitson、Parish和Nelsen對解放軍內派系政治的看法,William Pang-Yu Ting利用 1949、1966、1967、1972 與 1973 年的解放軍將領資料,將各野戰軍所. al. n. v i n 屬將領的職務分成中央與軍區兩個層次,發現野戰軍派系對中央人事分布的狀況 Ch engchi U. 的確具解釋力,然而對軍區層次的職務則效果不明顯。13 之後Ting進一步用 1972 年到 1973 年間 423 位解放軍將領資料測試Whitson等人的理論,認為Nelson的「中. 10. 如文革時期楊成武任代總參謀長時,華北野戰軍(五野)出身的將領多有晉升,故楊被打倒 的罪狀之一即有任用私人。見 William L. Parish, “Factions in Chinese Military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56 (Oct. - Dec., 1973), pp. 667~699. 針對 Parish 的挑戰,Whitson 的回應與 Parish 的回覆亦可見 William Whitson, “Statistics and the Field Army Loyalty System”, The China Quarterly, No. 57 (Jan. - Mar., 1974), pp. 146~148. ; David S. G. Goodman and William Parish, “The Statistical Evidence for Yang Ch'eng-wu's Manipulation of the Military Elite”, The China Quarterly, No. 57 (Jan. - Mar., 1974), pp. 148~155. 11 Harvay W. Nelsen, The Chinese Military System: An Organizational Stud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77), pp. 145~158. 12 Harvay W. Nelsen, “Military Force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51 (Jul. Sep., 1972), pp. 444~474. 13 William Pang-Yu T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nese Military Factionalism, 1949-1973”, Asian Survey, Vol.15, No.10(Oct., 1975), pp.896~910. -4-.

(11) 央-地方軍區利益」較野戰軍途徑對後林彪時期的將領聯盟行為更具解釋力,並 認為由於解放軍不允許正式派系的出現,使解放軍將領的合作行為往往跨越派系, 使解放軍內部派系邊界難以確定。 14. 貳、 1980 年後解放軍將領晉升因素的探討 文革結束後,「四個現代化」取代政治運動成為主要政策目標,大部分學者 亦觀察到解放軍出現新一波軍事專業主義的發展。大多數學者觀察到解放軍高階 軍官晉升條件逐漸走向專業化與制度化,亦有學者著重於解放軍內部關係網絡的. 治 政 大 在強調解放軍專業化發展的學者中,多認為軍事現代化是解放軍軍事專業主 立. 分析,指出解放軍專業化發展仍有局限。. 義興起的主要原因。如Harlan W. Jencks即認為現代戰爭的客觀性質將使所有國家. ‧ 國. 學. 提高其軍隊的專業性,而隨著技術進步以及將領世代交替,解放軍的專業主義將. ‧. 有所提升。自 1979 年中越戰爭後,解放軍開始要求各級幹部須符合相對應的學. y. Nat. 歷要求,以及利用幹部輪調打擊派系山頭主義、建立以年度考核為基礎的功績晉. 響高階軍官團的發展結果。 15. al. er. io. sit. 升制度、安排超齡軍官退休並培養青年軍官等,都是解放軍軍事專業主義逐步影. n. v i n Ellis Joffe也觀察到解放軍內軍事專業主義再度興起的現象 。Joffe認為後毛時 Ch engchi U. 期的中共領導人認識到解放軍要完成現代化,必須革除文革時期軍隊受政治運動. 或派系衝突的不良影響,提拔一批懂得現代武器與戰爭觀念的專業軍官。在此背 景下,解放軍開始重整軍事教育體系,並重視晉升者的學歷,尤其是提拔受過軍 事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PME)的年輕軍官進入重要軍職來 取代年老且不適任者。 16到了九○年代中期,Joffe進一步認為在解放軍持續現代 14. William Pang-Yu Ting, “Coalitional Behavior among the Chinese Military Elite: A Nonrecursiv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and Multiplicative Causal Mode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3, No. 2 (Jun., 1979), pp. 478-493. 15 如二次大戰迫使蘇軍進一步專業化,韓戰亦曾促成解放軍專業主義興起。Harlan W. Jencks, From Muskets to Missiles: Politic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hinese Army, 1945-1981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2), pp.25~31; pp.225~231. 16 Ellis Joffe,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12) 化以及中共高層世代交替後,新領導人將缺乏毛、鄧所擁有的政治權威,進而加 強解放軍的專業主義發展,走向「具有專業特色的黨軍」。 17 除了因應現代戰爭潮流、促進解放軍現代化之外,由冀亦從政治繼承穩定的 角度觀察解放軍軍事專業主義發展。由冀認為鄧小平為未來中共政權的穩定,打 擊涉入政治甚深的楊尚昆、楊白冰等高階將領,並提拔一批較不具政治野心、具 有軍事專業主義精神的將領,使文人政府對軍隊的控制逐漸制度化,亦影響了解 放軍內的專業主義發展。18而在軍事專業主義持續發展下,由冀認為專業知識與 管理能力成為解放軍晉升的重要標準。如強調建設「學習型軍隊」,除要求軍官. 治 政 大 提拔具戰略素養的軍官。由於具戰爭經驗者逐漸減少,非戰鬥軍事任務成為高層 立. 必須具有大學學歷、重視軍官著作外,還特別重視國防研究班受訓將領,於其中. 測試晉升人選的試金石,如近年參加索馬利亞巡航、川震救災、中俄聯合軍演等. ‧ 國. 學. 主要將領,均有所晉升。而在職務歷練部分,由冀認為作戰部隊軍事主官經驗與. ‧. 部隊參謀長有助於晉升。特別是解放軍的「拳頭部隊」(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又. y. Nat. 稱快速反應部隊)負責特殊戰略任務且 24 小時待命。其部隊主官跟軍委高層互. er. io. sit. 動較多,更具競爭優勢。而在主官職中,相較副司令員各有分管業務,參謀長總 管單位所有業務,是司令員外最了解單位全面狀況者,故參謀長職務歷練經驗日. al. v i n 而在解放軍中央軍委人事部分,由冀則認為高階將領固然須具一定專 Ch engchi U n. 益重要。. 19. 業能力,但職務層級越高,對將領的政治性的要求越高,一方面符合軍中倫理才 有足夠威望服眾,一方面也要服從黨的領導與團結。 20. pp.119~130. 17 Ellis Joffe, “Party-Army Relation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6(June, 1996), pp.299~314. 18 You Ji, “China: From Revolutionary Tool to Professional Military”, in Muthiah Alagappa eds.,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in Asi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Honolulu, Hawaii: East-West Center, 2001), pp.111~135. 19 You Ji, “The Roadmap of Upward Advancement for PLA Leaders”, presen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lit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aipei,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November 6-7, 2010), pp.1~32. 20 由冀, 「最高統帥部人事升遷政治的定式和規則:探討 18 屆中央軍委的構成」 ,發表於中共「十 八大」精英甄補與政治繼承:變遷、政策與挑戰國際研討會(台北: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國 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12 年 4 月 21 日) -6-.

(13) David Shambaugh亦觀察到九○年代初期,江澤民大舉調動解放軍高層人事 以排除異己,確保對軍隊的控制,而解放軍對政治的影響力也有所提高。但解放 軍並未放棄追求軍事現代化目標,使其軍官團專業化特徵持續發展。21而到九○ 年代晚期,Shambaugh認為解放軍脫離商業活動後,其專業化發展方向已大勢底 定。在十五大後,中央軍委成員已經不具派系色彩,專業程度高且專注於解放軍 的軍事現代化。 22到十六大時,Shambaugh認為每位軍委成員在不同的解放軍體 系中資歷完整,經驗豐富且受過高等軍事專業教育,有利於軍委成員的職務分工。 此外,部分軍委委員曾指揮過重要軍區或參與一些特殊活動,並於其中證明對黨. 治 政 大 發現具有師長與集團軍軍長經驗成為晉升大軍區職務的基本條件,並依循集團軍 立 的忠誠度,如鎮壓拉薩、六四、指揮對台演習等。而在大軍區將領部分,Shambaugh. 連升兩級(軍區參謀長升軍區司令員)。 23. 學. ‧ 國. 軍長、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的順序晉升,僅少部分人. ‧. 寇健文則研究 1987 年後進入中央軍委會的解放軍將領,認為解放軍晉升過. y. Nat. 程已相當制度化,可歸納出晉升軍委成員的條件並預測中共十八大中央軍委的可. er. io. sit. 能成員。如晉升軍委委員者須擔任正大軍區職、4 年以上的資深中將,且多具有 數年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資歷。而擔任軍委副主席者則須為現任軍委委員,已無. al. n. v i n 越級擔任的狀況。由於軍委成員皆擔任重要軍職,故多具有七大軍區司令員與政 Ch engchi U. 委經歷,出任海、空軍司令員者則多先擔任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則多擔任 過七大軍區政委或總政治部副主任。擔任上述職務且有多軍區交流經驗者,其晉 升軍委委員優勢較高。在年齡部分,寇健文發現 65 歲逐漸成為晉升軍委委員的 年齡門檻,而在 63 歲以下的將領在角逐軍委職務時則具有優勢。基於軍委會梯. 21. David Shambaugh, “China’s Military in Transition: Politics, Professionalism, Procurement and Power Projec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6(June, 1996), pp.265~298. 22 David Shambaugh,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p.30~46. 23 David Shambaugh, “China’s New High Command,” in Stephen J. Flanagan and Michael E. Marti (ed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43~65. -7-.

(14) 隊接班需求,中共會優先培養比現任軍委副主席年輕約 10 至 15 歲的將領作為未 來接班人。 24 Kenneth W. Allen和John F. Corbett Jr.認為解放軍欲規範化軍官晉升制度,如 1997 年訂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團級以上領導幹部職務任免暫行條例》納入工作 經驗、服役年限、教育程度等標準。而在實務上,退休年齡、關係網絡、中央委 員會資歷、教育程度、政治忠誠度是觀察將領晉升的指標,出生地、海外參訪、 戰爭經驗、黨校經驗的效果還有待確定,而出身後勤系統則有不利影響。90 年 代以後,退休年齡的規定逐漸完備並得到貫徹。關係網絡有助於軍官晉升到高級. 治 政 大 央候補委員身分則有不同效果,較資淺或年輕的將領擔任候委則顯示前途看好, 立. 職務,但隨晉升機制與輪調制度越來越制度化後,對晉升的效果已大幅降低。中. 但若資深將領仍持續擔任候補委員,則顯示未來晉升機會不大。教育程度是晉升. ‧ 國. 學. 的資格條件,特別是軍事專業教育,不符合一定學歷標準者將無法晉升。政治忠. sit. y. Nat. 取得相關資料進行討論。 25. ‧. 誠度雖是晉升必要條件,各級黨委須對晉升者的政治態度有所評估,但外界難以. io. er. Elizabeth Hague則分別探討不同類型軍官的人事管理。Hague認為軍事軍官 於原單位任職期間接受軍事專業教育,之後到其他地區或四大總部單位任職,增. al. n. v i n 加不同單位的歷練。此外,解放軍也越來越重視年輕軍官的海外經驗與教育程度 , Ch engchi U 如參加多國演習、了解西方軍事發展、熟悉新式裝備等。在政治軍官部分,個人 關係可能有助於晉升,具技術專業的政治軍官在二炮、空軍等強調技術的軍種中 更易晉升。至於後勤、裝備軍官最高可到總部的副部長,但總部層級的首長需要 其他軍事專業背景,通常仍由軍事軍官擔任。整體而言,具中央委員身分、海外 訪問、國防大學頂尖課程訓練、多單位任職歷練是晉升高階軍官的重要指標。這. 24. 寇健文, 「1987 年以後解放軍領導人的政治流動:專業化與制度化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 第 54 卷第 2 期(2011 年 6 月),頁 1~26。 25 Kenneth W. Allen, John F. Corbett, Jr., “Predicting PLA Leader Promotions,” in Andrew Scobell, Larry Wortzel eds., Civil-Military Change in China(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Army War College, 2004), pp.257~277. -8-.

(15) 些指標隨解放軍現代化目標需要可能會有所改變,如跨軍種任職經驗未來可能會 更為重要,但目前發展還不明朗。 26 臧小偉則研究 1988 年前的中共 224 位解放軍將領的簡歷,發現戰爭經驗、 資深(年齡、軍中年資與黨齡)對於軍官晉升有正面效果。在正面因素部分,由 於解放軍將戰爭經驗作為指揮能力指標,故具有作戰經驗的軍官較易獲得晉升。 解放軍雖強調提拔年輕且具有專業能力的軍隊幹部,然而普遍實踐上仍重視資深 制。比較特別的發現是,由於 80 年代解放軍將領學歷普遍提升,臧小偉認為在 彼此學歷程度相近之下,使學歷不再成為軍官升遷的決定性因素。且軍官是否受. 治 政 大 升,如聶力、楊白冰等均有親屬身居解放軍高位。故臧小偉認為 80 年代的解放 立. 過軍事專業教育,對軍官晉升亦無顯著影響。此外,軍官的關係網絡也有助於晉. 軍高級軍官仍並非全然的專業化。 27. ‧ 國. 學. James C. Mulvenon則進一步比較 1989 年與 1994 年高級軍官,並從學歷、專. ‧. 業分工、退休年齡、各種類群(cohort) 28分析解放軍軍官團的發展。Mulvenon. y. Nat. 發現 1994 年時解放軍高級軍官的學歷皆普遍提高,受軍事專業教育者占一半以. er. io. sit. 上,且越年輕者學歷越高。在退休年齡部分,Mulvenon則發現 1988 年到 1994 年間,退休年齡限制得到落實,大部分晉升新職者都比該職級年齡限制低 6 歲左. al. n. v i n 右,可做完一任後於退休年齡退休。在類群分析部分,Mulvenon分析野戰軍、籍 Ch engchi U. 貫、戰爭經驗、畢業院校與集團軍出身等類群。由於解放軍將領世代交替, Mulvenon發現野戰軍背景對解放軍將領分佈的解釋力已大幅消退。在籍貫分布上, 山東籍將領雖仍為多數,但不一定為派系因素所致,未來解放軍將領的籍貫分布 可能會越來越平均。在戰爭經驗的類群中,有戰爭經驗者以內戰或韓戰經驗者為. 26. Elizabeth Hague, “PLA Career Progressions and Policies”, in Roy Kamphausen, Andrew Scobell, Travis Tanner eds., The “People” in The PLA: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China’s Military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2008), pp.233~289. 27 Zang Xiaowei,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Leadership Transition in The Post-Mao Chinese Army”,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10, No. 3(Fall, 1991), pp.46~60. 28 Mulvenon 用類群(cohort)分析野戰軍、出生地等,其目的在於與派系(faction)分析進行區分。 Mulvenon 認為「派系」主要分析的對象是軍事精英間的權力分佈,而類群在概念上更可聚焦於 軍官背景的差異,較符合其研究的目的。Mulvenon, James C.,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enior Chinese Officer Corp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1997), pp.xi~xii. -9-.

(16) 主,但無戰爭經驗者已接近半數。軍事院校背景中,國防大學畢業的效果也不明 顯,可能由於受訓時間不長,使國防大學所建立的關係網絡不能取代原單位的關 係網絡,或當時國防大學校長張震所提拔的人才還未升至大軍區級,所以 1994 年的資料還無法證明此一論點。在集團軍類群中,Mulvenon認為中共可能刻意平 衡各集團軍勢力,故沒有單一集團軍在將領分佈中佔有優勢。然而遭到裁撤整併 的集團軍出身軍官,對其晉升將有不利影響。 29 June Teufel Dreyer認為 80 年代中共當局認識到軍事現代化將需要軍隊的專 業化,但仍注重軍官對中央的忠誠。如 80 年代解放軍總部、大軍區的人事變動. 治 政 大 負面現象,導致部分軍官過於年輕且缺少管理經驗,許多軍官熱中於參與考試、 立. 中,是否支持鄧小平是重要標準。解放軍過度強調軍官年輕化、學歷程度也出現. 甚至是作弊。輪調的軍官也不易受到新單位同僚的接納,不利於培養軍官的任職. ‧ 國. 學. 30 經驗。而高階將領之間依然存在派系之分。 90 年代解放軍軍官團現代化程度持. ‧. 續發展,如解放軍軍官持續年輕化,軍事專業教育制度也日益完備。但中共在六. y. Nat. 四之後重新強調對解放軍的政治控制,關係網絡、派系、經商腐敗等仍存在於解. er. io. sit. 放軍中,對軍官團的發展有不利影響。若軍官具有良好關係網絡則較易於晉升, 如集團軍、畢業學校、同鄉、太子黨等。這些派系就算在政治鬥爭中落敗,也不. n. al. Ch. 會完全消失,而僅是削弱而已。. 31. engchi. i n U. v. 李成和 Lynn White則比較 1988 年中共 224 位解放軍將領與 1992 年的軍系 中央委員,發現解放軍高級將領的學歷程度有顯著提升,使同學/學校的關係網 絡日益重要,如軍事學院、國防大學等。而軍官區域輪調、將領世代交替缺乏共 同經驗,以及秘書幫與太子黨等新的關係網略崛起,瓦解原有的野戰軍派系基 29. Mulvenon 對於「山東幫」有三種解釋,均與派系無關。一是文化因素,山東歷史上出過許多 軍事將領,使當地人願意選擇從軍。二是山東人體格較好,適合從軍,使得山東人較易在軍中嶄 露頭角。三是與解放時序有關,1990 年代將領多於解放戰爭時期從軍,而山東是較早解放的地 區,所以參軍者較南部諸省多。類群分析部分可見 James C. Mulvenon,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enior Chinese Officer Corp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pp.45~68. 30 June Teufel Dreyer, “Deng Xiaoping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Armed Forces & Society, Vol. 14, No. 2(Winter, 1988), pp. 215~231. 31 June Teufel Dreyer, “The New Officer Corps: Implication for the Fu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6(June, 1996), pp.329~332. - 10 -.

(17) 礎。 32之後李成進一步研究 2004 年時 195 位現任高級將領,認為軍事將領的晉 升制度更為制度化與重視實績,但血緣、侍從等關係網絡的影響依舊存在,其中 具太子黨背景的軍官較同級軍官年輕,部分太子黨軍官更已進入中共中央委員會, 發展前景看好。而秘書幫背景軍官則因為熟悉政治技巧與政治忠誠度高而在和平 時期得到重視。李成認為專業主義與關係網絡因素共存於解放軍中,可能會弱化 專業主義發展。33李成在研究十七大與預測十八大人事時,基本都依循此一觀點。 李成和Scott W. Harold觀察到十七大時進入中央委員會的軍事將領,其教育程度 與技術水準都優於以往幾屆,但太子黨、秘書幫、集團軍等關係網絡仍然重要。. 治 政 大 能是胡錦濤藉此擺脫效忠江澤民的軍事將領。 至於十八大的軍委可能人選,李 立. 此外,海空軍在中委會的代表比例增加,一方面反映中共軍事戰略的調整,亦可 34. 成則以年齡、職務重要性、中委會任職情況、軍銜以及關係網絡背景為篩選因素,. ‧ 國. 學. 認為十八大的軍委成員中,具太子黨背景者將會增加。 35. ‧ y. Nat. 參、 小結. er. io. sit. 相較於文革時期解放軍內派系林立的情況,大部分學者均認為 80 年代之後 解放軍專業主義具有長足發展,進而影響高階軍官團的表現特徵。解放軍作為一. al. n. v i n 支「具有專業特色的黨軍」,必須在服從中共領導的前提下發展軍事專業主義。 Ch engchi U 雖不完全符合 Huntington 對軍事專業主義中軍隊非政治化的理想,但解放軍在學. 歷、功績、職務歷練、退休年齡等制度標準的建立中,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軍事專 業主義色彩。. 32. Li Cheng and Lynn White, “The Army in the Succession to Deng Xiaoping: Familiar Fealties and Technocratic Trends”, pp.757~786. 33 Li Cheng, “The New Military Elite: Generational Profile and Contradictory Trends”, in David M. Finkelstein and Kristen Gunness eds.,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Today’s China: Swimming in a New Se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2007), pp.48~73. 34 Li, Cheng and Harold, Scott W., “China’s New Military Elite.”, China Security, Vol.3, No.4 (Autumn, 2007), pp.62~89. 35 Li Cheng, “China’s Midterm Jockeying: Gearing Up for 2012 (Part 3: Military Leaders)”, pp.12~16 http://media.hoover.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CLM33CL.pdf - 11 -.

(18) 在「具有專業特色的黨軍」的概念之下,探討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文獻內容 也有所轉變。如早期 Joffe、Jencks 的研究重點在於中共軍文關係,以解放軍軍 官學歷程度提高、重視軍事專業教育等現象,來證明解放軍軍事專業主義的發展。 而越近期的文獻中,隨解放軍軍官晉升制度逐漸制度化,對軍官晉升條件的研究 也更深入且具體。除學歷之外,退休年齡、職務歷練與特殊功績的影響逐漸被學 者重視,如由冀強調作戰部隊、拳頭部隊主官、參謀長的職務歷練,Shambaugh 和寇健文則強調高級軍官的職務臺階、逐級晉升等。除此之外,Kenneth W. Allen、 John F. Corbett Jr.和 Hague 則討論中央委員會資歷、海外經驗、技術專業背景對. 治 政 大 然而解放軍內派系、關係網絡也存在於高階軍官之中。如Whitson認為解放 立. 軍官晉升的影響。. 軍高層將領間存在以原野戰軍單位為分野的派系,鬥爭失敗的派系將領將遭受打. ‧ 國. 學. 壓。Parish、Nelsen亦認為文革時期解放軍高層出現任人唯親的「山頭主義」現. ‧. 象。然而自改革開放後,Thomas J. Bickford認為解放軍原有的野戰軍途徑於 80. y. Nat. 年代起逐漸失去解釋效力,90 年代後的派系分析不再以野戰軍為基礎,分析對. er. io. sit. 象也從中共軍文關係轉向對軍官晉升的影響。 36如李成、Dreyer認為學校、集團 軍、秘書幫、太子黨等已逐漸取代原有的野戰軍派系,成為新的關係網絡基礎,. n. al. 並影響軍官晉升。. Ch. engchi. i n U. v. 由於專業性特徵與關係網絡等非專業特徵並存於今日的解放軍高階軍官團 中,兩者以何種模式並存便成為值得研究的主題。如由冀、Shambaugh認為解放 軍軍官晉升已重視功績與制度程序,且重視軍官專業素養,關係網絡等非正式政 治受到制度規約,雖仍具有價值,但已不能單靠個人關係就能獲得晉升。 37而李. 36. Thomas J. Bickford, “A Retro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Since 1979: What Have We Learned? Where Do We Go?”, in James C. Mulvenon, Andrew N. D. Yang ed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 Retrospective on Chinese Military Studies in the Post-Mao Era(Santa Monica, Calif.: RAND, 2001), pp.1~37. 37 可見 You Ji, “The Roadmap of Upward Advancement for PLA Leaders”, p.2、David Shambaugh, “China’s New High Command”, p.44. - 12 -.

(19) 成雖認同解放軍軍官晉升的制度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但具關係網絡者仍然在 軍方高層中相當普遍,表示非正式政治具有一定影響力。 本研究認為若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專業化特徵若持續發展,應可預期胡錦濤 時期各項專業性指標的表現應高於江澤民時期,如學歷程度、職務歷練等。部分 因素隨著制度化發展,江澤民時期與胡錦濤時期的差異應不大,如退役年齡。至 於非專業性特徵部分,除比較江澤民時期與胡錦濤時期的差異外,更可針對不同 專業分工(如軍事、政工、技術軍官等)進行比較。.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立 研究設計與樣本. ‧ 國. 學. 壹、. 政 治 大. 本研究在研究時點的選擇上,以江澤民時期(自十三大後期、十四大、十五. ‧. 大)與胡錦濤時期(十六大、十七大至今)作為分界,分析不同時期的解放軍高. sit. y. Nat. 階軍官團的專業性與非專業性特徵是否有所變化。38本研究搜集解放軍副大軍區. al. er. io. 級以上的將領個人資料與簡歷 39,歸納分析晉升正大軍區級與未晉升的高階軍官. v. n. 在特徵上的差異。而在研究樣本部份,本研究將搜集 1988 年至 2011 年副大軍區. Ch. engchi. i n U. 級以上將領,職務包括中央軍委成員、四大總部正副首長、各軍兵種正副首長、 七大軍區正副首長、及高級軍事院校正副首長等,共 676 位副大軍區級以上將 領。 40正副大軍區級職務詳列如表 1-1: 38. 江澤民時期與胡錦濤時期以總書記一職交接時間(2002 年 11 月)為分野,而非以中央軍委主 席交替時間。由於解放軍高層人事變遷(如中央軍委) ,其軍職人員主要受中共世代交替影響, 並不受文人軍委主席去職與否而改變,故以十六大時間為兩時期的分野。 39 簡歷資料來源參考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等編,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委委員大辭典:1927-2008 (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9);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屆 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以及政治大學中共政治菁英資料 庫(http://ics.nccu.edu.tw/chinaleaders/index.htm)等其他網路上公開資料。 40 江澤民時期(自 1988 年 1 月起算)為副大軍區級以上將領共 451 人次,其中 38 位於 1988 年 已為正大軍區級以上將領。在剩餘的 413 位副大軍區將領中,共 78 位於江澤民時期晉升正大軍 區級。胡錦濤執政期間(自 2002 年 11 月起算),副大軍區級以上將領共有 399 人次,其中 42 位於 2002 年時已為正大軍區級以上將領。在剩餘的 357 位副大軍區將領中,共 51 位於胡錦濤時 期晉升正大軍區級。 - 13 -.

(20) 表 1- 1、正副大軍區級職務一覽表. 副大軍區級. 職務. 四大總部. 副總參謀長、中央警衛局局長(個別);總政治 部副主任;總後勤部部長、政治委員;總裝備部 部長、政治委員;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 任、政治委員. 各軍兵種. 空軍、海軍、二炮、武警司令員、政治委員. 軍事院校. 國防大學校長、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院長、政 治委員. 七大軍區. 北京、瀋陽、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軍 區司令員、政治委員. 中央軍委. 中央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 四大總部. 副總參謀長(個別)、總參謀長助理、中央警衛 局局長;總政治部副主任(個別)、總政治部主 任助理;總後勤部副部長、副政委;總裝備部副 部長、副政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國防科學 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副政治委員. 立. 政 治 大. y. Nat. 空軍、海軍、二炮、武警副司令員、副政委、參 謀長、政治部主任;軍區空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北海、東海、南海艦隊司令員、政治委員;海軍 航空兵部司令員、政治委員. ‧. ‧ 國. 學. 各軍兵種. io. 七大軍區. n. al. 軍事院校. sit. 正大軍區級. 單位性質. 北京、瀋陽、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軍 區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參謀長、政治部主任; 新疆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 er. 職務級別. Ch. engchi. i n U. v. 國防大學副校長、副政委;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副政委;國防科技大學校長、政治委員.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參考 Kenneth W. Allen, John F. Corbett, Jr., “Predicting PLA Leader Promotions,” p.264、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團體制沿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d285010007g8.html. 貳、 一、. 研究變項與假設 高階軍官團定義 本研究中高階軍官團定義依現行解放軍軍官的職務等級(簡稱職級)中大軍. 區級(含正、副大軍區級)以上的軍官,而非軍官的軍銜(如尉、校、將等軍銜)。 相較於其他國家軍隊以軍銜作為晉升與否的標準,解放軍軍官職級決定軍官的物 - 14 -.

(21) 質與政治待遇,是解放軍將領真正的權威來源。現今解放軍軍隊職務等級可分為 大軍區級、軍、師、團、營、連、排共七級(若含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與各級 正副職為 15 級,無副排級)。 41 在研究時點的選擇上,1988 年中共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 例》,撤銷軍隊級別中的正、副兵團職與副排職,自此軍官職務等級設置規定基 本延續至今。由於本研究需比較不同級別的將領晉升,故從 1988 年後才有相同 的比較基礎。. 治 政 大 從上述文獻檢閱中,可知專業化因素與非專業化特徵均存在於現今解放軍的 立. 二、. 高階軍官團的專業化與非專業化特徵. 高階軍官團中。有關專業化特徵部份,包含學歷、功績、職務歷練、年齡等。在. ‧ 國. 學. 非專業化特徵方面,本研究收集高幹子弟、祕書經驗、集團軍、籍貫與畢業院校. ‧. 等類群特徵,以及黨職、黨齡等指標。以下分述之。. y. Nat. n. er. io. al. 學歷. sit. 1. 專業化特徵:學歷、功績、職務歷練、年齡.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有五項與學歷相關的指標:最高學歷、專業學科、畢業院校、留學經 驗與研究班隊。在最高學歷部分分為中學以下、高中(中專) 、大專、大學本科、 研究生(碩士)、博士(含蘇制的副博士)六種學歷程度。 42專業學科以最高學 歷所學內容為主,分為軍事專業、政法(社會科學)、技術工程、自然科學、經. 41. 可參閱劉岩,「當代中國軍隊的等級制度發展沿革概況」,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第 11 卷 第 1 期(2004 年 1 月) ,頁 113~117。Kenneth W. Allen, John F. Corbett, Jr., “Predicting PLA Leader Promotions,” pp.260~262. 42 根據《國家教委、人事部關於獲得蘇聯、東歐國家副博士學位人員回國後待遇的通知》 :「獲 得蘇聯及東歐國家副博士學位人員回國工作後,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條件,與國內獲得博士 學位人員相同」 。見「這“副博”不是那“副博”——學歷學位自我障眼法式的增肥術」 ,新浪博 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174d520100q0ur.html。 - 15 -.

(22) 濟管理、人文學科。 43畢業學校亦以最高學歷為主,分為國防大學、軍事工程學 院(哈軍工)、中央黨校、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其他軍事院校(含 工信部直屬的國防工業院校)與一般民間大學。留學經驗則粗分為留蘇(俄)、 西方國家(含美、歐、日、澳)與其他。而在研究班隊部分,將國防研究班獨立 出來,比較國防研究班與其他進修班隊對軍官晉升的影響。. 功績 重視功績是解放軍將領晉升中重要的專業化指標,分為戰爭經驗與非軍事戰. 治 政 大 級軍官(排、連、營、團)、師級(旅級)與軍級以上。 立. 爭經驗。在戰爭經驗部分,更細分參與戰爭時的級別,分為戰士(含班級)、中. 而在非戰爭軍事任務經驗部分,由於非戰爭軍事任務眾多,其重要程度難以. ‧ 國. 學. 區分,為求標準一致,本研究主要參考大陸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著《中國. ‧. 人民解放軍改革發展三十年》一書第五章、第六章中有關艦艇出訪、聯合演習、. y. Nat. 44 多樣化軍事任務部分為主。 整理出重要非戰爭軍事任務後,進一步搜尋個別將. n. al. er. io. sit. 領是否參與該事件。 45. 職務歷練. Ch. engchi. i n U. v. 基於解放軍重視軍官管理能力,因此軍事主官經驗成為晉升考量。職務歷練 包含師級以上作戰單位主官(含司令員、政委)、應急機動部隊主官、副大軍區 級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經驗、軍兵種大單位交流經驗等。. 43. 解放軍政治院校中雖多設有哲學、政治、法律等人文社科專業,但由於其教授課程皆從軍事 角度出發,故納入軍事專業領域。見 吳恆宇, 「當前中共政治軍官的人才培育工作」,復興崗學 報,第 79 期(2003 年 12 月),頁 15~36。 44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發展 30 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8), 頁 340~431。 45 以軍官姓名為關鍵字,搜尋 East View Universal Database (http://dlib.eastview.com/)中解放軍報 的內容。此外,參考探討重要事件專書關於解放軍的內容,如 吳仁華,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 (美國:真相出版社,2009),以及其他網路資料。 - 16 -.

(23) 在師級以上作戰部隊部分,各軍種內容並不相同。如陸軍單位包括旅(副師 級) 、師與集團軍,而軍分區、省軍區負責民兵、動員等工作,不列入戰鬥單位。 海軍單位中則以艦艇支隊、水警區為師級以上單位。空軍則是空軍師、軍(基地) 以上。第二炮兵部隊為基地(軍級)、旅以上單位。武警部隊則以各省總隊主官 為師級以上。 46 應急機動部隊又稱為快速反應部隊、拳頭部隊,可大致分為空降部隊、海軍 陸戰隊與陸軍特種部隊。目前可確定的單位有空軍空降 15 軍,含 43、44、45 空 降師;陸軍第 38、39 集團軍以及數個快速反應師,包含 162 師、61 師、36 旅、. 治 政 應營。在海軍陸戰隊部分,目前則有海軍陸戰第 1 大 旅與陸戰第 164 旅。 立. 124 師、149 師、新疆軍區摩步 4 師、123 師、86 師、127 師,以及其他快速反 47. 本文以. 師旅級以上快速反應部隊為主,由於各師(旅)編入快速反應部隊時間不詳,本. ‧ 國. 學. 文一律以 1990 年後的師長、政委為主. ‧. 在軍兵種大單位交流經驗部分,文獻多以陸軍七大軍區軍官交流經驗為主。. y. Nat. 本研究將此概念擴展到其他兵種,觀察其總部下一級建制單位的輪調情形。如陸. 46. er. al. n. 年齡. io. 職務交流情形。. sit. 軍七大軍區、海軍艦隊、軍區空軍、二炮基地與武警總隊,以觀察其他兵種將領. Ch. engchi. i n U. v. 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頁 310~316。 2003 年解放軍體制編制改革後,空軍軍(基地)改為區域性指揮所,海軍基地改為保障基地, 其原本所屬作戰部隊直接由軍區空軍、艦隊指揮,而不再具有指揮作戰的職權。見軍事科學院軍 事歷史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發展 30 年,頁 282~283。武警部隊部分則參考「中國人民 武裝員警部隊」,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7/20/content_1618190.htm。 47 朱麗華「中國重視發展快速反應部隊」 ,中國兵器(北京) ,1994 年第 2 期,頁 6。蔡志昇, 「中 共快速反應部隊」 ,廖文中主編,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 年 6 月) , 頁 433~455。但上述文獻中提及第 21 集團軍 63 師、第 12 集團軍 26 師為快速反應部隊,應為誤 植。第 21 集團軍 63 師是乙種師,後移交武警,應非中共的快反部隊,而應為 61 師,第 12 集團 軍則無 26 師,只有 36 師。新疆軍區摩步 4 師、123 師、86 師、127 師為參考網路資料補充而成, 見「建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師的發展(2011 年版) 」,西陸中國軍史研究論壇, http://club.xilu.com/zgjsyj/msgview-819697-74513.html。海軍陸戰隊部分參考 Dennis J. Blasko, “China’s Marines: Less is More,” China Brief, December 3, 2010, http://www.jamestown.org/programs/chinabrief/single/?tx_ttnews%5Btt_news%5D=37246&tx_ttnews %5BbackPid%5D=414&no_cache=1 - 17 -.

(24) 在軍官晉升的年齡限制方面,主要為退休制度的建立,屬於制度化的部分。 1988 年中共制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 ,規定軍官的任職、服現 役的最高年齡。《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規定擔任大軍區正職的軍 官需於 65 歲退休,為讓領導班子成員拉開年齡梯次與安排新老接替,中共規定 副大軍區職需於 63 歲退休,並沿用至今。 48 此外,亦探討高階將領任職年齡的 差異,對軍官晉升效果是否具有影響。. 2. 非專業性特徵:類群特徵、黨職、黨齡. 類群特徵. 立. 政 治 大. 解放軍雖朝向專業化、制度化方向改變,但並不表示專業主義已完全取代其. ‧ 國. 學. 他因素,尤其是傳統研究中所強調的派系或關係網絡。據上述文獻,籍貫、集團. ‧. 軍、 「太子黨」或「秘書幫」是作為衡量關係網絡的基礎,但並不能直接視為「派. y. Nat. 系」 。由於具有相同類群特徵者是否為同一「派系」 ,無法從簡歷資料中得到證明,. er. io. sit. 故本研究以「類群特徵」代替常見的「關係網絡」,以作為和派系研究的區分。 在各項類群特徵中,由於各方對於「太子黨」一詞並無統一定義,本研究以. al. n. v i n 具有廳局級以上親屬者作為研究對象,並以「高幹子弟」一詞代替較具爭議性的 Ch engchi U. 「太子黨」 。 「秘書幫」則以擔任副大軍區級軍官或正部級官員秘書者為主,集團 軍出身則以任職最長的集團軍為準。. 黨職、黨齡 擔任重要黨職可能如 Allen 和 Corbett 所述為預測軍官晉升的指標之一,亦 可能是中共吸納現任軍事精英手法,其差異在於擔任重要黨職與晉升重要職務間 48. 1994 年時任總政治部主任的于永波表示 1988 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中, 大軍區級、軍級的正職和副職軍官任職、服現役的最高年齡相同,不利於領導班子成員拉開年齡 梯次和新老交替,故須降低副職的年齡門檻。見「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修正 案(草案)》的說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北京) ,1994 年第 4 期(1994 年 6 月),頁 58~61。 - 18 -.

(25) 的先後順序。若先任重要黨職,後晉升大軍區級或軍委委員級職務,才能肯定重 要黨職對軍官晉升的影響。故本研究納入軍官是否擔任候補中央委員以上黨職, 以及中央紀委,以觀察任黨職與軍官晉升之間的關係。 此外,臧小偉提出黨員資歷反應對黨國的忠誠度,亦影響軍官晉升。故本研 究亦將黨齡納入研究變項之一。. 三、. 研究假設 探討上述與本研究相關之變項後,本研究預期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程的深入,. 治 政 大 驗。依據此一預期,本研究提出兩項假設以求驗證: 立. 其高階將領的軍事專業特徵將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學歷、重要職務歷練與戰爭經. 假設一:胡錦濤時期的高階軍官在各項軍事專業特徵上較江澤民時期的高階. ‧ 國. 學. 軍官更為明顯。. ‧. 假設二:在胡錦濤時期或江澤民時期具軍事專業特徵(學歷、職務歷練)者,. y. Nat. 其晉升的比例較未晉升者高。. er. io. sit. 在非軍事專業特徵部分,現有文獻大多在肯定解放軍專業化程度提高之時, 也並未否認非專業化特徵的影響力。故本研究認為解放軍的非專業化因素,如關. al. n. v i n 係網絡、任職地等類群特徵,以及黨職與黨齡等,亦可能對解放軍軍官的人事升 Ch engchi U 遷產生影響,故提出假設三與假設四供後續驗證:. 假設三:在胡錦濤時期或江澤民時期具類群特徵(籍貫、任職地、高幹子弟、 秘書背景)者,其晉升的比例較未晉升者高。 假設四:在胡錦濤時期或江澤民時期晉升正大軍區職務的解放軍高階軍官, 於晉升之前皆擔任重要黨職或具有較長黨齡。. 參、. 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制主要在於資料品質與推論方法兩部份。在資料品質方面,解放軍. 將領簡歷多來自於中國大陸各大網站與港台媒體、雜誌等非官方來源,所以各方 - 19 -.

(26) 資料來源有誤差的可能性。此外,各將領簡歷的完整程度不同,部分資訊可能並 不完整,如解放軍將領的健康狀況、類群特徵、受訓狀況與軍事表現等。由於健 康狀況取得不易,因此未納入研究。至於類群特徵與軍事表現部分,本研究將儘 可能利用網路資料與相關媒體報導蒐集資訊。雖然資料不全的推論風險較大,但 值得嘗試。 在推論方法部份,本研究只能鑑別出是否為同一類群,如籍貫、野戰軍、太 子黨等。然而同一群體可以為派系活動的基礎,但不代表派系本身,還必須觀察 其成員間的政治操作。故除統計方法外,必須輔以相關的質化資料,才能進行更 進一步推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20 -. i n U. v.

(27) 第二章. 解放軍編制體制、人事制度變遷. 中共建政後,解放軍在蘇聯的幫助下,開始走向現代化、正規化。然而受到 中蘇交惡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讓解放軍發展過程遭受打擊與停頓。文革以後, 解放軍從 80 年代起在軍事各方面現代化有長足發展,包括軍事戰略的調整、裝 備武器更新等。為求能深入瞭解影響解放軍高階軍官團的特徵,須先了解解放軍 的體制編制與銜級制度,才能對本研究高階軍官團的範圍有所了解,亦有助於判. 政 治 大 編制的變遷,包含中央軍委、四大總部、軍區體制與各軍兵種武裝力量,第二節 立 斷高階將領的職務調動是否為晉升或僅為平調。故本章第一節探討解放軍的體制. ‧ 國. 學. 則探討解放軍軍官的銜級制度發展,兩者之間有密切的對應關係。最後,本章第 三節探討解放軍與人事安排相關的軍官幹部法規,以求了解影響軍官團特徵的制. ‧. 度性框架。. n. er. io. al. sit. y. Nat. 第一節 解放軍組織架構與編制的變遷. i n U. v. 解放軍最高指揮中心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下指揮四大總部、七大軍區和海、 1. Ch. engchi. 空軍等軍兵種。 由中央軍委為最高軍事領導指揮機關的原則自中共建政後並無 太大變動,但總部、軍區、軍兵種層級組織則多有調整。由於瞭解解放軍組織架 構有助於瞭解高層軍官晉升路徑,本研究將探討中共中央軍委、總部、軍區與其 他軍兵種的指揮體制與人員編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要職權包括: (一)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 (二)決定軍事 戰略和武裝力量的作戰方針;(三)領導和管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制定規劃、計劃並組織 實施; (四)向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議案; (五)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 發布決定和命令;(六)決定解放軍的體制和編制,規定總部以及軍區、軍兵種和其他軍區級單 位的任務和職責; (七)依照法律、軍事法規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武裝力量成員; (八) 批准武裝力量的武器裝備體制和武器裝備發展規劃、計劃,協同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科研生產; (九)會同國務院管理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十)法律規定的其他職權。 張萬年主編,當代 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頁 218。 - 21 -.

(28) 壹、. 解放軍最高領導機關:中共中央軍委、國家軍委與國務院國防部. 中共建政之前,隨中共武裝鬥爭進展,中共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先後稱為中央 軍事部、中央軍事科、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華蘇維埃共和 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等名稱。其中中革軍委同時為黨中央與 政府機關。21949 年中共成立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統帥解放軍與公安部隊, 並任命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程潛為副主席,賀龍、 陳毅、徐向前、林彪等 22 人為委員。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當時全國唯一 最高軍事機關,中共內部並無與其對應的組織。直到 1954 年中國大陸憲法以國. 治 政 大 形成黨與政府最高軍事機關兩者並存的狀態。儘管黨的中央軍委與 1982 年重新 立. 防委員會取代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亦同時成立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 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國家軍委)並存,但基於「黨指揮. ‧ 國. 學. 槍」的原則,中央軍委與國家軍委實際上為「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解放軍將. ‧. 領成為中共中央軍委會成員後,隔年就會經全國人大正式任命為國家軍委委員,. y. sit. io. er. 的軍事機關。 3. Nat. 以此方式避免國家軍委脫離中共掌控,故中共中央軍委才是中國大陸實質上最高. 而 1954 年至今的中共中央軍委,其編制歷經多次變化,如表 2-1 所示。1954. al. n. v i n 年中共中央軍委成立時,由主席與軍委委員組成 ,並設置軍委秘書長與副祕書長, Ch engchi U 負責協調各總部與處理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1959 年廬山會議後,隨彭德懷等. 人失勢,中央軍委亦受到改組,增設副主席和常務委員會,常委會下再設軍委辦 公會議,負責軍委的日常工作。文革開始後,中央軍委的編制屢受衝擊,直到 1979 年後才恢復軍委常委與軍委辦公會議的設置。4進入 80 年代後,中央軍委的 編制仍有調整。如 1982 年再度取消軍委常委與其下的軍委辦公會議,1992 年則 2. 陳高華、錢海皓主編,劉昭祥編,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組織體制編制卷(河南鄭州:大象出 版社,1997 年 8 月),頁 527~543。 3 自 1954 年後,中共中央軍委存續至今,而國防委員會在 1975 年文革時期被取消,直到 1982 年後才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一般亦簡稱為中央軍委,但為與中共中央軍委區分, 本文採國家軍委為簡稱)。王永生、李玉平,「歷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及歷史背景」,軍 事歷史(北京),2007 年第 6 期(2007 年 6 月),頁 11~14。 4 徐平,「中央軍委三設辦公會議」 ,文史精華(河北) ,總 177 期(2005 年 2 月) ,頁 61~64。 - 22 -.

(29) 取消軍委正副秘書長的設置。此後中央軍委僅由軍委主席、副主席與軍委委員組 成,並由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組成軍委常務會議,由軍委副主席主持,並延續 至今。 5 表 2- 1、中共建政後最高軍事機關編制演變 時間. 中共機關. 政府機關. 1949. 無對應組織. 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下設主席、 副主席、委員. 1954. 中央軍事委員會:下設主席、委 員、正副祕書長. 國防委員會:下設主席、副主席和 委員(主席由國家主席擔任). 1959. 增設副主席、軍委常委,常委下設 無編制異動 辦公會議,負責軍委日常工作. 撤銷軍委辦事組,重新成立軍委辦 無編制異動 公會議. ‧ 國. 1971. 學. 1967. 治 政 大 成立軍委看守小組,後改稱軍委辦 無編制異動 立 事組,負責軍委日常工作. 1979. 再度恢復軍委辦公會議,不再設列 無對應組織 席常委. 1982. 取消軍委常委、辦公會議. 1992. 取消軍委秘書長、副祕書長。此後 無編制異動 中央軍委僅由主席、副主席、委員 組成. y. sit.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 會:下設主席、副主席、委員. n. er. io. al. ‧. 取消軍委辦公會議,恢復軍委常委 取消國防委員會 與增設列席常委. Nat. 1975.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徐平,「中央軍委三設辦公會議」,文史精華,頁 61~64。王永生、李玉平,「歷屆中 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及歷史背景」 ,軍事歷史,頁 11~14。陳斯喜、劉松山, 「憲法確立國家 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經過」,法學(上海) ,2001 年第 2 期(2001 年 2 月),頁 3~6。. 中央軍委在編制上多有異動,直到進入九○年代以後才逐漸歸於穩定,但中 央軍委組成成員則越來越具「職務分工」的趨勢。早期中央軍委成員規模不定, 成員所任職務亦不固定。 6自十二屆起,中央軍委成員開始固定包含國防部長與 5. 王永生、李玉平, 「歷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及歷史背景」 ,軍事歷史,頁 14。 如 1954 年第一屆軍委僅 12 人,但 1969 年時則擴張到 49 人。以 1977 年中央軍委常委為例(扣 除任軍委主席與副主席者) ,李先念時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汪東興為中央警衛局 - 23 -. 6.

(30) 各總部首長,除十四屆軍委王瑞林(總政治部副主任)、十五屆軍委增補徐才厚 (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與郭伯雄(常務副總參謀長)外,總部層級的副首長或 政委皆未能進入中央軍委。7而 2004 年後,軍兵種司令員亦進入中央軍委,進一 步擴大中央軍委的組成規模。而總後勤部長、總裝備部長與軍兵種司令員固定進 入中央軍委,使該職務實質上成為軍委委員級而非正大軍區級。故正大軍區級將 領擔任上述職務,可視為職務晉升而非平調。一般而言,中央軍委設有軍委主席 一人,軍職軍委副主席兩人(加上預定接班人的文職副主席則共三人,但文職副 主席並非常態)。 8納入軍兵種司令員後,中央軍委成員規模應在九至十人左右。. 治 政 大 央軍委的領導,是國家政府機構中的軍事部門,於名義上掌管國防建設事務,其 立 除了中央軍委、國家軍委以外,中共在國務院亦設有國防部,受國務院與中. 工作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與國防部辦公廳分別辦理。 9然而大陸國. ‧ 國. 學. 防部並非實權單位,軍事決策權仍在中央軍委手上。1958 年 7 月,中央軍委通. ‧. 過了《關於改變組織體制的決議》,規定國防部為中央軍委對外的名稱,凡需經. y. Nat. 國務院批准或需用行政名義下達的中央軍委決定事項,均由國防部長簽署。然而. er. io. sit. 1982 年設置國家軍委後,國防部不再對外代表中央軍委,主要職能為國防動員、 軍事外交、兵役徵集、對外軍事宣示與國防教育等任務的命令發佈。 10其中軍事. al. n. v i n 外交是目前國防部的主要工作,如接見來訪的外國國防部長與軍事代表團、安排 Ch engchi U. 局長、陳錫聯為北京軍區司令員、韋國清為總政治部主任、蘇振華為海軍第一政委、張廷發為空 軍司令員、粟裕為軍事科學院第一政委、羅瑞卿則專任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可見當時軍委常 委與現今軍委委員的組成結構相當不同。歷屆中央軍委成員名單與人數來自 徐平, 「中央軍委三 設辦公會議」 ,文史精華,頁 61~64。 7 王瑞林長期擔任鄧小平辦公室主任,安排進入中央軍委有酬庸意涵。徐才厚、郭伯雄以總部常 務副首長進入軍委,是為下屆軍委領導班子預作安排。見 寇健文, 「1987 年以後解放軍領導人 的政治流動:專業化與制度化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頁 9~10。 8 江澤民時期,軍職軍委副主席通常分別由軍事與政工領域各一位將領出任,如張萬年(軍事) 、 遲浩田(政工) ,胡錦濤時期則是郭伯雄(軍事) 、徐才厚(政工) 。見 Li Cheng, “China’s Midterm Jockeying: Gearing Up for 2012 (Party 3: Military Leaders),”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33 (June 2010), p.14. 不過軍職副主席的軍事、政工分工亦有例外,如十六屆軍委副主席原為郭伯雄與曹 剛川,兩者皆為軍事領域出身。而十八屆軍委亦有可能打破軍職副主席軍事、政工分工的格局。 見由冀, 「最高統帥部人事升遷政治的定式和規則:探討 18 屆中央軍委的構成」 ,頁 6。 9.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史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 頁 86~87。 10 李大光, 「“國防部長”的歷史軌跡」,環球人物(北京),2010 年 1 月 26 日,頁 31。 - 24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 Tactics: the art of organizing an army, and using weapons or military units in combination against the enemy in military encounters.. • Operational art: a component of military

It provides ethnic minority parent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parents”)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including Hong Kong’s education system, major education policies

H., “Notes on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India before the Mahomedan Invasion, Chiefly Founded on the Travel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Priest Fa Hian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