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異質生產者模型下, 服貿協定對所得分配、 貿易型態及流量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異質生產者模型下, 服貿協定對所得分配、 貿易型態及流量的影響"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異質生產者模型下, 服貿協定對所得分配、 貿易型態及流量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 徐則謙博士 研究生: 鄭心瑜 中華民國一零五年六月. v.

(2) 謝辭 在政大兩年的研究生生活真的過得非常快, 能夠順利的完成學位, 首 先絕對要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徐則謙教授! 一開始讀文獻時, 面對許 多數學式與經濟模型, 常常一知半解。 教授總是非常有耐心的教導, 用 很簡單的的敘述說明複雜的經濟理論概念, 真的讓我受益良多。 回想一 開始讀論文、 解方程式的階段, 是我覺得最困難的時刻, 常常不知道數 學式的下一步該如何解, 讓我感到非常挫折。 另外, 由於論文必須使用 Matlab, 也花了許多時間來回確認程式碼是否正確。 當遇到困難或是不. 政 治 大 假日, 老師也會立刻回覆我所遇到的難題, 真的是辛苦老師了, 能夠遇到 立 這麼用心的指導教授, 讓我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斷學習, 真的非常幸. 懂的地方, 教授也總是不厭其煩的說明講解, 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即使是. ‧. ‧ 國. 學. 運與感謝。. 完成論文真的是一件人生中非常值得紀念的大事, 謝謝國貿所經濟組. sit. y. Nat. 陪我度過課業最重的碩一, 謝謝一起找實習、 找工作的 IB MA 們, 有大 家互相激勵和分享才有現在美好的結果。 謝謝鈺涵、 芸菩、 朝凱、 柏宏、. io. er. 冠豪, 一起玩樂並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 畢業前的貓空行、 台中一日遊、. n. a. v. l C 阿瓦隆團等等, 都是很棒很美的回憶 ! 謝謝我的男友聖員 , 總是聽我抒 ni. h. U. e n g c, 尤其是當我面試前焦慮時、 hi 發心情, 總是在一旁支持我並給我建議 收到 拒絕信的低潮時、 論文卡關時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最後, 我要謝謝我的父. 母, 一路支持我的決定, 讓我不用為了經濟來源擔心, 可以專注的完成學 業。 完成論文後馬上就要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我會在工作中繼續努力, 希望在職場上能有一番成績以回報你們對我的付出。 鄭心瑜 中華民國一零五年六月.

(3) 摘要 本文假設異質生產者在獨佔性競爭市場進行生產活動, 在均衡模型下, 探 討本國與外國在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產業內貿易對於要素報酬、 貿易 型態及貿易流量的影響。 結果發現, 服務業產業開放自由貿易, 當廠商 所需投入的出口固定成本減少時, 本國廠商非技術勞動要素價格呈現下 降的趨勢。 相對的, 外國是非技術勞動要素豐富國, 在服務業自由化後 其國內的非技術勞動要素價格上升。 此結果也與 Bernard, Redding, Schott(2007) 的部分結論相似, 商品貿易自由化使非技術勞動較富有. 政 治 大 產生類似的機制與結果。 立 另外, 根據以上的結果進一步探討貿易流量的. 的國家, 其非技術勞動要素報酬增加比較高。 本文指出服務業的開放也. ‧ 國. 學. 改變。 對非技術勞動富有國而言, 當服務業勞動需求增加, 非技術勞動 要素流到服務業, 造成 Rybczynski 定理的效果, 因此留給可貿易財生. ‧. 產所需的非技術勞動變少, 造成供給非技術勞動密集財的能力下降, 讓 其比較利益萎縮, 出口流量減少。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服務業的貿易流. Nat. sit. y. 量和可貿易財的貿易流量間有替代的關係。 結果發現服務業貿易自由化. er. io. 對於廠商所得分配、 貿易流量具有一定影響, 因此在談論貿易政策時應. n. 考慮此現象, 謹慎分析服務業貿易對國內市場生產者的影響。 a v. i l C n hengchi U. 關鍵字: 服貿協定、 產業內貿易、 異質廠商、 獨佔性競爭.

(4) 目錄 1 緒論. 1. 2 模型設定. 4. 2.1 消費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2 生產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7. 3.1 利潤極大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2 零利潤條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政 治 ........... 3.3 自由進入 . . . . . . . . . . . . . . 大 3.4 非貿易部門 . 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2. ‧ 國. 學. 3.5 勞動市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6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的均衡解 . . . . . . . . . . . . . . . 13. ‧. 4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15. sit. y. Nat. 4.1 零利潤條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er. io. 4.2 自由進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4.3 勞動市場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n. v i l n 4.4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的均衡解 . . . . . . . . Ch engchi U. 5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後的比較. . . . . . . . 18 19. 5.1 貿易成本變動對要素所得的影響 . . . . . . . . . . . . . . 19 5.2 服務業進入成本下降對要素所得的影響 . . . . . . . . . . 21 6 結論與建議. 23. 6.1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6.2 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I.

(5) 參考文獻. 26. 附錄. 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6) 1 緒論 長期以來國際貿易以商品貿易為主, 服務業貿易為輔。 然而, 在國際經貿組織之推 動及經貿自由化的發展下, 跨國服務貿易呈現快速成長。 2011 年 WTO 杜哈回合中, 由於遲遲無法在服務業就業市場達到共識, 因此少數 WTO 會員國便組成服務業真 正之友集團 (Real Good Friends of Serveries, RGF), 包含美國、 歐盟、 澳洲、 瑞 士、 挪威、 紐西蘭、 加拿大、 日本、 韓國、 香港、 墨西哥、 智利、 巴基斯坦、 哥倫比 亞、 新加坡及我國等 16 個會員所組成的非正式談判團體, 談判架構內容為 「服務貿 易協定」(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TiSA), 積極提高各國服務業貿易的自由化. 治 政 大 業產值在已開發國家占國民所得 70%, 而在開發中國家占國民所得 60%。 立. 程度。 近二十年來, 服務業占國民所得的比例也愈來愈高, 根據 2013 年的統計, 服務. ‧ 國. 學. 然而, 服務業貿易的進展如同商品貿易一樣在國內會產生很大的政治效應, 例如 2014 年 3 月 18 日國內發生的太陽花學運, 起因於政府宣布完成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 ‧. 協議》 的委員會審查, 造成台灣大學生、 社會人士抗議反對的社會運動。 雖然政府. sit. y. Nat. 極力主張該協議能帶來整體利益的上升, 卻還是造成大量的質疑與反彈。 這種政治 效應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所造成的經濟利益分配問題, 擔心其可. io. n. al. er. 能加劇國內所得分配的不平均。 因此, 本文接續 Melize(2003)、Bernard, Redding,. i n U. v. Schott(2007) 的架構, 加入服務業部門作為模型的第三個產業, 欲探討服務貿易協. Ch. engchi. 定簽訂後, 隨著服務業貿易成本的下降, 所得分配與貿易流量的變化。. 過去的模型通常都假設生產者同質。 在同質廠商的假設下, 商品或服務業的貿易 型態顯得較為單調, 只有一國的生產者皆出口或皆不出口兩種可能。 因此, 在同質的 假設下, 僅能看到較極端的結果, 並不符合現實的貿易狀況。1 然而, 透過 Melitz(2003) 異質模型之架構, 在異質廠商模型的假設下, 可以觀察兩國較細微的貿易活動, 個別 1 Aw, Chung,and Roberts(2000) 以台灣和韓國資料為例, 發現生產者的生產力和出口活動都有異質性, 且貿易程度愈 深, 愈會迫使最低生產力的廠商離開市場。. 1.

(7) 廠商因為生產力皆不相同, 因此必須面對廠商的出口決策分析, 同時可看出這些細 部的影響, 將如何對兩個國家之間最終的總體變量 (例如: 要素的價格) 產生不同的 效果。. 透過數學模型, 我們發現兩國貿易確實會因要素稟賦及生產的固定成本影響要素 所得及其分配。 在服務業為非技術勞動密集的假設下, 服務業市場愈趨開放, 非技 術勞動要素豐富的外國其要素價格隨之上升, 非技術勞動要素較不豐富的本國其要 素價格下降。 此情況說明, 服務業的貿易自由化, 會使本國廠商的非技術勞動要素所 得減少, 證明貿易自由化的確會帶來所得分配效果。 技術勞動富有國的服務業勞動. 政 治 大 Redding, Schott(2007) 相比 立 , 有一個相似的結果, 其文章談到商品貿易自由化使非 雇用量減少, 受到較大的衝擊, 藉此可以提供政府政策方向。 本文結果與 Bernard,. ‧ 國. 學. 技術勞動較富有的國家, 其非技術勞動要素報酬增加比較高。 本文指出服務業的開 放也產生類似的機制與結果。. ‧. 本文進一步分析關於此結果對可貿易財的貿易流量產生的影響。 對非技術勞動富. Nat. sit. y. 有國而言, 當服務業勞動需求增加, 非技術勞動要素流到服務業, 造成 Rybczynski. er. io. 定理的效果, 因此留給可貿易財生產所需的非技術勞動變少, 造成供給非技術勞動. al. 密集財的能力下降, 讓其比較利益萎縮, 出口流量減少。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服務業. n. v i n Ch 的貿易流量和可貿易財的貿易流量間有替代的關係 e n g c h i ,U開放服務業貿易確實會造成商 品貿易流量的改變。 由於服務貿易與貨品貿易相比發展較晚, 隨著各種服務業的貿易自由化, 許多研 究試圖衡量服務業市場開放對於一國產業、 經濟的影響。 回顧歷史文獻, Spair(1985) 認為科技進步使金融、 通訊、 運輸與教育等基礎服務部門促進美國更多的經濟發展, 新興的服務業變得愈來愈容易進行貿易。 OECD(2006) 也有相似的論調, 其內容認 為服務業市場開放可讓技術擴張, 降低科技應用、 電腦資訊及 R&D 的成本。 由於服 2.

(8) 務貿易進口國取得新技術的成本可以降低, 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就顯得更加重 要。 另外, 關於經濟成長的影響, Hoekman and Mattoo(2008) 認為服務業部門的 多樣化及擴張會反應不同程度的經濟成長, 貿易自由化是讓服務業有更多表現的管 道, 其文章特別強調目前服務業的發展會讓廠商更具競爭力。 有別以往傳統的服務 業是不可貿易財, 現在可以透過外商直接投資 (FDI), 利用較低的成本提供國際化 的服務, 結果顯示對於經濟成長有明顯增加。 透過許多國家進行雙邊貿易合作, 吳婷 婷 (2011) 利用文獻分析法, 探討南韓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對於南韓服務業貿易 與產業的影響。 結果指出, 歐韓 FTA 正式生效時, 歐盟汽車及服務業有大幅度的出 口成長, 南韓的汽車產業在出口也有所成長, 實證也指出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及電子. 政 治 大. 相關產業會因此間接受到出口減少的影響。. 立. ‧ 國. 學. 以往關於服務業貿易大多以指標性分析 (出口市場佔有率、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 出口貢獻率、 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 來測量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或是以文獻分析、 資. ‧. 料整理及實證回歸的方式探討其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並且多對服務業貿易提出正面 的看法。 用整體的經濟是否成長作為判斷開放服務業貿易的主要指標, 可能會忽略. Nat. sit. y. 簽訂協定後或許會對國內個別生產者所得分配不同程度的改變。 本文與先前文獻最. er. io. 大差異是有一個具體理論模型, 且是貼近實證強調的異質性。 我們可以從本文去預. al. n. 測服務貿易協定對廠商利潤及要素所得分配的影響, 雖然沒有類似經濟部、 中經院. i n 等機構所提供的確切影響數值C , 但可以知道改變方向。 hengchi U. v. 本文結構如下, 第二節介紹基本模型設定, 並說明兩國廠商如何決定生產行為。 第三節分析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各國三個產業的進出口均衡的決定。 第四節說明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服務業廠商所面臨的進出口決策改變及其對均衡決定式的影 響。 最後本文在第五節分析協定簽訂前後, 對於國內要素所得的影響, 並在第六節歸 納結論。. 3.

(9) 2 模型設定 根據Melitz(2003) 的架構, 假設國際貿易由本國及外國兩個國家所組成, 廠商所面 對的市場皆為獨占性競爭市場。 本國與外國的第一、 二部門為可貿易產業, 兩國可產 業內貿易。 本文延伸 Melitz(2003) 及 Bernard、Redding、Schott(2006) 的基本假 設, 再加入第三個產業服務業部門。 第三部門產業為非貿易產業, 可視為服務業, 在 服務貿易協定簽定前只能利用國內的生產要素進行生產活動且無法自由貿易, 因此 沒有國外市場的銷售利潤, 第三產業產品的價格及數量由國內市場的供需決定。. 治 政 大 S 、 L , 外國要素 為技術勞動密集國、 外國為非技術勞動密集國, 本國要素稟賦為 立 稟賦為 S 、 L , 因此, S / L > S / L 。 另外, 本文中本國與外國的模型計算過 假設兩個國家是對稱的國家, 僅要素稟賦不同。 本國為 H 國, 外國為 F 國, 且本國 H. F. H. H. F. F. 學. ‧ 國. F. H. 程與數學式皆相同, 僅代表國家的上標、 下標不同, 因此數學式以國內做為代表。 2.1 消費者. ‧. 兩個國家唯一不同只有稟賦的差異, 兩國有相同的生產技術與效用, 消費者的效用. sit. y. Nat. 函數為,. n. al. α1 + α2 + α3 = 1. er. io. U = C1α1 C2α2 C3α3 ,. i n U. (1). v. 消費者的效用來自三個產業的產品, 效用的上標 αi 為第 i 個產業的消費比例, 下標. Ch. engchi. 1,2,3 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產業, 其中 Ci 代表第 i 個產業的產品所形成的子效用, 子. 效用為,. Ci =. Z. ρ. qi (ω) dω. 1/ρ. ,. 0<ρ<1. (2). qi 代表每一個產業不同的產品的需求, ω 代表產品的編號, qi (ω) 是特定產品的銷. 售量 (消費量)。. 4.

(10) 透過兩階段消費極大化, 即可得到綜合價格指數, Z 1/(1−σ) 1−σ Pi = pi (ω) dω. (3). Pi 為綜合物價指數, 綜合物價指數由不同消費產品的價格 pi 所組成, 其中σ = 1/(1 − ρ) > 1是商品的替代彈性。 透過綜合物價指數, 可以得到一個需求函數對應. 的彈性為固定, 為簡化之, 假設三個產業間的的商品替代彈性皆相同。 2.2 生產者. 兩個國家的生產者在決定進入產業生產前, 每個廠商皆完全相同, 在生產力未知的. 政 治 大. 情況下, 投入固定進入成本fe > 0, 即為沉沒成本。 廠商進入市場後, 隨機從機率分 配 g(ϕ) 抽出自己的生產力, 此過程的意義代表廠商在生產前無法確定地描繪自己. 立. 的生產力, 必須實際投入固定進入成本才能決定。 g(ϕ) ∈ (0, ∞)是柏拉圖機率分配. ‧. ‧ 國. 本。. 學. 函數, 連續累積機率分配函數為G(ϕ)。 廠商知道自己的生產力後可以決定其生產成. n. al. ,. Ch. β1 = 1,. sit. io.  q Γi (ϕ) = + f (wSH )βi (wLH )1−βi ϕ. β2 = β3 = 0. er. . y. Nat. 若本國廠商將產品銷售至國內, i 產業中的生產者的成本函數為,. i n U. v. (4). ϕ 是廠商的生產力, 邊際成本與生產力呈反向關係。 第 i 個產業中的廠商生產成本. engchi. 為Γi (ϕ), 由於每個生產者的生產力異質, 同一個產業中, 每個生產者只因為生產力 不同而造成生產成本的差別, 因此 ϕ 可以做為生產者的代號。 q 為廠商產量, f 是 廠商將產品銷售至國內的固定成本, 對全部的廠商皆相同。 在生產過程中, 廠商只使 用技術勞動要素 (S) 以及非技術勞動要素 (L) 兩種要素, 總成本包含固定成本及受 產量影響的變動成本, 在均衡時, 每個廠商選擇生產一種異質產品。 wS 為技術勞動 價格, wL 為非技術勞動價格。 本文選擇本國技術勞動工資為基數, 一般化假設本國 技術性勞動要素價格 wSH = 1。 生產力低的廠商, 會馬上決定是否退出市場而不從事 5.

(11) 生產活動; 一旦決定生產的廠商, 在期末會遇到機率 δ 的外生衝擊無法繼續存活而 退出市場。. 若本國廠商將產品銷售至國外, i 產業中的生產者的成本函數為,   τq Γi (ϕ) = + fx (wSH )βi (wLH )1−βi , i = 1, 2 ϕ. (5). 當兩國廠商進行貿易, 若廠商要出口產品至外國市場時, 一定會產生出口的固定成 本 fx 。 另外, 廠商也會面臨貿易的變動成本: 當廠商將產品出口到國外時會有一定 τ 單位的的產品輸出, 來確保一單位產品順利出口至外國市場, 假設運輸成本是標準. 政 治 大 內銷售的固定成本 f , 在均衡時, 廠商考量本身的生產力, 當無法支付這些貿易成本 立. iceberg 形式且τ > 1。 延續 Melitz 的設定, 銷售至國外的固定成本 fx 會高於在國. 時, 則不會選擇出口, 使得只會有部份生產者出口。.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2) 3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3.1 利潤極大化.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可貿易部門產業可自由貿易, 以下將先描繪第一、 第二產業的 消費與生產活動。 利潤極大化下, 均衡價格是邊際成本的加價, 根據生產者利潤極大 化原則, 邊際收益要等於邊際成本, 可決定均衡價格,  −1 1 H , pid (ϕ) = 1 − σ = 1/(1 − ρ) σ τ (wS )βi (wL )1−βi ρϕ. (7) 政 治 大 (ϕ) 是廠商出口價格, p (ϕ) 是國內價格, 皆為生產力 ϕ 的函數。 1/ρ 為廠商的 立 H pH ix (ϕ) = τ pid (ϕ) =. pH ix. (6). H id. 加價 (markup), 為一固定的值, 表示廠商獨佔力皆相同。 廠商產品銷售到外國會產. ‧ 國. 學. 生一個貿易成本 τ , 當邊際成本固定, 總邊際成本以 τ 的比例上升, 由於彈性固定, 所以加價固定, 國外均衡價格會大於國內均衡價格。. ‧ sit. y. Nat. 得到均衡價格後, 將價格代回需求函數就可以得到產量, 產量乘以價格可以得到第 i. io. n. al. H rid (ϕ). 個別廠商的國內收益. H rid (ϕ). Ch. = αi R. H. . er. 個廠商在國內銷售的收入,. engchi. v. σ−1. i n U. ρPiH ϕ (wSH )βi (wLH )1−βi. (8). 是生產力的某個比例, Pi 為 i 產業的物價指數, R 為. 總和的國內收益。 以同樣的方法, 可以得到國外的收益, 進一步求得國內、 國外收益 函數會有以下關係, H rix (ϕ). =τ. 1−σ. . PiF PiH. σ−1 . RF RH. . H rid (ϕ),. ∀i = 1, 2. (9). 廠商銷售到國外市場的收益是國內市場收益的一定比例。 另外, 兩個市場物價指數 不同, 表示廠商在出口市場的相對收益受貿易變動成本所影響。 由於在產業中的廠 7.

(13) 商所生產的產品皆為異質, 且國內及國外市場每個商品價格不同, 兩國的物價指數 也不同, 因此, 相對物價指數是決定外國市場相對收益的因素。. 國內廠商若是生產力足以在國內市場及國外市場生產, 其收益包含本國收益與國內 市場收益, ". H riH (ϕ) = rid (ϕ) 1 + τi1−σ. . PiF PiH. σ−1 . RF RH. #. ,. ∀i = 1, 2. (10). 服務業部門在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廠商沒有銷售產品至國外市場的收入, H r3H (ϕ) ≡ r3d (ϕ) F 3. F 3d. H F r3x (ϕ) = r3x (ϕ) ≡ 0. (12). 學. ‧ 國. 立. (11). 政 治 大 r (ϕ) ≡ r (ϕ). (13). 對於有能力出口的廠商, 利潤來自國內市場銷售及國外市場銷售, 國內生產的固定. Nat. H rid (ϕ) − f (wSH )βi (wLH )1−βi σ r H (ϕ) H − fx (wSH )βi (wLH )1−βi πix (ϕ) = ix σ. n. er. io. al. sit. H πid (ϕ) =. y. ‧. 成本與出口的固定成本不盡相同, 以下將分為兩個部分來分析廠商的利潤,. Ch. i n U. v. (14) (15). H H πid (ϕ) 為國內銷售所賺得之利潤, πix (ϕ) 代表國外銷售利潤。 總固定成本包含出口. engchi. 過程所需要的固定成本 fx 及國內固定成本 f , 以利計算不同市場利潤時使用不同 的固定成本, 且假設第一、 第二產業的固定成本相同, 皆為外生給定。 另外, 廠商銷售 至國外的固定成本中, 也包含技術勞動要素與非技術勞動要素 fx (wSH )βi (wLH )1−βi 。 若廠商在國外市場賺得的利潤為正, 則此廠商會同時在國內市場及國外市場生產; 相 反的, 若個別廠商的生產力不足以將產品出口至國外, 廠商在國外市場的利潤為零。 因此, 國內廠商生產的總利潤為, H H πiH (ϕ) = πid (ϕ) + max{0, πix (ϕ)}. 8. (16).

(14) 3.2 零利潤條件. 在廠商付出進入產業的沉沒成本後, 可以在分配函數 g(ϕ) 中描繪出廠商的生產力ϕ。 其中, g(ϕ) = ak a ϕ−(a+1) 為柏拉圖分配函數。 會選擇在國內生產及出口商品至國 外市場的廠商, 必須決定兩個最適的生產力。 Melitz(2003) 模型中即推得零利潤條 件, 在此有兩個零利潤條件, 分別是國內市場均衡最低的生產力 (costly trade zeroprofit productivity cut-off) , ϕ∗H , 以及出口均衡最低生產力 (costly trade exi ∗H porting productivity cut-off) , ϕ∗H 的廠商 ix 。 如下圖 1 所示, 所有生產力高過 ϕi. 會在國內市場生產, 反之則退出國內市場; 生產力高過 ϕ∗H ix 的廠商除了會在國內市 場生產, 也會將產品出口至國外市場。.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y. sit. Nat. 圖 1: 零利潤及出口最低均衡生產力. er. io. 零利潤的條件下 (zero cutoff profit condition), 令 (14) 式、(15) 式等於零可得:. n. ar l (ϕ ) = σf (w ) (w ) i v n Ch U e n g c)h(wi ) r (ϕ ) = σf (w H id. H i. H ix. H ix. H βi S. H 1−βi L. (17). H βi S. H 1−βi L. (18). x. H H 在相同市場不同生產力的廠商會有不同的收益, 將 rid (ϕ) 與 rix (ϕ) 帶回 (17)、(18). 式, 兩式聯立後, 可求出在國內市場生產的均衡生產力 ϕ∗H 及出口的均衡生產力 ϕ∗H i ix 。 在均衡條件下所求出的均衡生產力為廠商在市場中存活的最低生產力, 並且是唯一 解,. ϕ∗H i. =. . σf (wSH )βi (wLH )1−βi αi RH 9. 1/σ−1. (wSH )βi (wLH )1−βi ρPiH. (19).

(15) ∗H ϕix. =. ∗H ΛH i ϕi ,. ΛH i. ≡τ. . PiH PiF. . RH fx RF f. 1/(σ−1). ,. ∀i = 1, 2. (20). 兩個均衡生產力會有 (20) 式的關聯性, 由於出口固定成本 fx 大於國內市場固定成 本 f , 出口的均衡生產力大於國內均衡生產力。. 最低均衡生產力決定後, 可以進一步得到廠商出口的條件機率分配。 有能力在市場 生產的廠商中, 能夠成功將商品出口至國外市場的機率為,   ∗H 1 − G(ϕ ) ix χH i = [1 − G(ϕ∗H i )]. (21). 政 治 大 χ 是本國廠商會出口到國外市場的機率。 所有能夠進入市場生產的廠商, 其均衡 立  生產力必大於 ϕ , 因此 1 − G(ϕ ) 是成功進入市場的機率。 能夠銷售商品至 H i. ∗H i. ∗H i. ‧ 國. 學.   ∗H 國外的廠商, 其均衡生產力必大於 ϕ∗H ix , 成功出口的機率為 1 − G(ϕix ) 。. ‧. 3.3 自由進入. y. Nat. 廠商決定是否進入市場前, 必須先對未來可賺得利潤做預期, 將未來可能的利潤折. sit. 現到當期後, 若進入市場的預期利潤高於固定成本, 則廠商會選擇進入市場。 在自由. n. al. er. io. 進入的條件下(free entry condition), 廠商進入市場預期報酬要等於每個產業的沉 沒成本。 Vi =. [1 −. C hπ¯. G(ϕ∗i )] δ. . i n U. e+nχgπ¯c h=i f (w ). H id. H H i ix. e. S. v. βi. (wL )1−βi. (22). Vi 是廠商進入市場的預期價值, [1 − G(ϕ∗i )] 是成功進入市場的機率, 機率 δ 為期 H 末遇到無法繼續生產的外生衝擊, π¯id 是國內廠商成功進入國內市場的預期利潤或 H H H H 是平均獲利, π¯ix 是國內廠商在國外市場的預期利潤。 π¯id = πid (ϕ eH ¯ix = i ), 且π. H πix (ϕ eH ix ) , 加權平均生產力如下: ". 1 ∗H ϕ eH i (ϕi ) = 1 − G(ϕ∗H i ). Z. 10. ∞. ϕσ−1 g(ϕ)dϕ ϕ∗H i. #1/(σ−1). (23).

(16) 因此, 由兩個均衡生產力 ϕ∗H 、 ϕ∗H i ix 所組成的自由進出條件為, # σ−1 Z ∞ " f ϕ ViH = − 1 g(ϕ)dϕ δ ϕ∗H ϕ∗H i i " # σ−1 Z fx ∞ ϕ + − 1 g(ϕ)dϕ = fe δ ϕ∗H ϕ∗H ix ix. (24). 兩國進行自由貿易時, 進入市場後的預期價值包含兩個部分, 包含封閉經濟下的預期 利潤加上出口至國外市場所賺得的預期利潤, 且要等於一開始投入的沉沒成本 fe 。. ∗H 在均衡時, ϕ∗H 會呈現(20) 式的相關性, 代入 (24) 式可得出本國進入市場 ix 及 ϕi. 的最低均衡生產力,. 治 政 ( 大 )  k (σ − 1) f + f (Λ ) 立 = a. ϕ∗H i. x. H −a i. 1/a. (25). fe δ (a + 1 − σ). ‧ 國. 學. 此均衡生產力的函數皆為外生變數, 不受要素報酬的影響, 可以進一步求得國內均. sit. y. Nat.  1   σf (wSH )βi (wLH )1−βi σ−1 (wSH )βi (wLH )1−βi + 1 − σ) αi R H ρ   −1 #1/a " −a  H  σ−1   R f x 1/a −a fx (26) k(σ − 1) f + τ Θi   RF fi. =fe1/a δ 1/a (a. io. Pi∗H. 1/a. n. al. Θi =. . Ch. H )βi (w H )1−βi (wS L F )βi (w F )1−βi (wS L. 1−. . er. 數,. ‧. 衡物價指數。 (19) 式與 (25) 式聯立可得本國與外國第一、 第二產業的均衡物價指. engchi. aσ   σ−1. τa. h. i n U. RF RH. −a  σ−1. 1/a. ,. 11. . RF RH. −a   σ−1  σ−a−1 σ−1. −τ aσ  i σ−1  σ−a−1 1−β σ−1. H )βi (w H ) i (wS L F )βi (w F )1−βi (wS L. Pi∗F = Pi∗H Θi. a. v. f fx. ∀i = 1, 2. f fx. (27). (28).

(17) 3.4 非貿易部門.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非貿易部門無法跨國貿易, 因此沒有服務業出口貿易成本, 第 三產業生產者只使用非技術勞動要素進行生產活動, 個別廠商的收益為,  σ−1 ρP3 ϕ H r3 (ϕ) = α3 R wL. (29). α3 是第三產業個別廠商在第三產業的支出比例。 利用價格法則, 個別廠商收益是生. 產力的一定比例。 透過零利潤條件, 可以得到廠商收益的關係式, r3 (ϕ) = σf wL. (30). 政 治 大. ‧ 國. 立. 透過自由進入條件可以得到廠商進入市場的預期價值, [1 − G(ϕ∗3 )] π 3 = fe wL δ. ‧. V3 =. (31). 學. 利用 (29)、(30) 兩式聯立可得第三產業廠商國內生產的最低均衡生產力,  1/(σ−1) f wL σ wL ∗ ϕ3 = α3 R ρP3. (32). n. al. er. io. sit. y. Nat. 最後可以導出第三產業均衡綜合物價指數, 且價格指數由國內商品市場供需決定, " #1/a  1/σ−1   fe δ f wL σ wL ∗  P3 = (33) σ−1 a α3 R ρ f a+1−σ k. 3.5 勞動市場. Ch. engchi. i n U. v. 大量生產者生產者投入生產, 在定態均衡下, 進入產業的生產者和退出產業的生產 者的數量相同。 前面所提到的零利潤、 自由進入條件是由生產者決定, 此章節所談的 勞動市場均衡就不是生產者可以決定。 利用消費者兩階段消費極大化, 所得出的綜 合價格指數,.  1/(1−σ) 1−σ PiH = MiH (pH eH + χFi MiF (τ pFid (ϕ eFix ))1−σ , id (ϕ i )) 12. ∀i = 1, 2. (34).

(18)   1−σ 1/(1−σ) P3H = M3H (pH eH 3d (ϕ 3 )). (35). 利用先前推導出的加權平均生產力和及國內與國外市場的商品價格, 即可求出國內 及國外進入市場廠商數量 MiH , MiF 。 在均衡下, 本國的總收益將等於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支出,  H H 1−σ e1 ) p1d (ϕ H H H H R1 = wS S =α1 R M1 H P1  H H 1−σ τ p1d (ϕ e1x ) H +α1 RF χH 1 M1 F P1 =. wLH (L. −. 立. 治 p (ϕe )  政 =α R M 大 P. LH 3 ). 1−σ H i 2 H 2  H H 1−σ τ p2d (ϕ e2x ) H +α2 RF χH 2 M2 F P2 H. H 2. H 2d. 學. H H H H R3H = wLH LH 3 = α3 (wS S + wL L ). (37) (38). ‧. ‧ 國. R2H. (36). R1H 、 R2H 、 R3H 分別是三個產業的總收益, 代表勞動市場的供需, 要素所得必須等. sit. y. Nat. H 於總需求。 第二產業與服務業共用所有非技術勞動要素, 即LH 2 = L − L3 。 廠商利. io. er. 潤為零的情況下, 廠商所賺得的收益將會全部用來支付勞動要素工資, 在第 i 個產 業僱用的所得要等於總收益, 也就是為了要產生一定數額的總收益, 所需投入一定. n. al. Ch. i n U. v. 的要素價值。 即 RiH = wSH SiH + wLH LH i , 對於所有國家和產業都滿足均衡, 則世界 的勞動市場結清。. engchi. 3.6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的均衡解 ∗k ∗k ∗k ∗k k 服務業開放前的均衡, 本國與外國各包含16 個變數 {ϕ∗k 1 , ϕ2 , ϕ3 , ϕ1x , ϕ2x , P1 ,. P2k , P3k , pk1 (ϕ) , pk2 (ϕ) , pk3 (ϕ) , pk1x (ϕ) , pk2x (ϕ) , wSk , wLk , Rk } , k ∈ H, F 。 所有其. 他的外生變數皆可利用以上的變數來表示。 第 (7) 式為國內外個別廠商的價格法則; 第 (22) 式是各部門自由進出條件, 可得各國均衡綜合物價指數;(17)、(18) 式是零利 潤條件, 可以求得各產業的國內市場最低的均衡生產力; (20) 式是兩個最低均衡生 13.

(19) 產力的關係式;(34) 式代表消費者消費極大化的均衡物價; 最後透過 (36) 式、(37) 式、(38) 式要素總供給等於總需求, 代表世界對一個國家的產品支出及生產結清。 利 用均衡式與均衡解, 假設國內技術勞動要素是基數 wSH = 1 , 想要求出均衡的國內 非技術勞動要素 wLH 、 國外非技術勞動要素 wLF 、 國外技術勞動要素 wSF 。 因為高度 非線性, 因此無法求出封閉解, 所以本文利用Matlab 模擬解出其數值解, 之後會在 第五節說明結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n U. v.

(20) 4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第三產業進行出口貿易時, 本國廠商有部分勞動要素會在國 內先生產, 是為固定成本。 另外, 出口一部份勞動要素會在外國的當地市場生產, 是 為變動成本。 因為服務業的特性, 再協議簽訂後, 第三產業的生產者若要在他國提供 服務, 只能雇用當地要素在當地生產。 國內第三產業的收益分為三部分, 包含: 對要 素的需求來自本國廠商使用本國勞動要素生產的所需支付的工資總額、 本國廠商將 勞動要素用於國外生產所必須先在本國投入的固定成本、 外國生產者支付給本國勞 動的工資總額。. 治 政 大 以美國跨國公司麥當勞為例, 當麥當勞要開始到台灣開設分店時會需要預先研發台 立 灣對於餐點的特殊口味、 研究跨國開設分店的相關事項是否符合台灣的法規。 另外, ‧ 國. 學. 關於管理者的相關訓練, 總公司會派美國的專業經理人到台灣培養當地的管理者, 因 此這些外國的專業經理人會先在美國接受相關培訓。 以上所談到麥當勞至國外開設. ‧. 分店所預先準備事項是在美國國內完成, 即為到台灣開設分店的固定成本。 到外國. sit. y. Nat. 開設分店後, 台灣當地會僱用本國的員工提供非技術勞動、 原物料可能就地取材等, 此部分即是變動成本的部分。 因此, 有別於第一、 第二產業是使用外國的要素做為固. io. n. al. er. 定成本, 本國廠商雇用要素做為生產成本時, 必須注意固定成本的部分是使用國內. i n U. v. 的要素。 可貿易產業在服務貿易協定前後的計算方式相同, 因此本章節僅就服務業 開放貿易的部分進行討論。. Ch. engchi. 4.1 零利潤條件. 開放第三產業自由貿易後, 必須進一步探討過外市場的收益, 根據第三章的零利潤 條件, 可以解出國內最低的均衡生產力及出口最低均衡生產力。 由於服務業的特性, 出口產品至國外市場前, 必須先使用國內要素形成固定成本, 因此, 最適的出口生產 力與第一、 第二產業不同, 第三產業出口時, 固定成本的部分會利用國內的勞動工資. 15.

(21) 做計算, =. . =. . ϕ∗H 3. ϕ∗H 3x. ϕ∗H 3x. =. ∗H ΛH 3 ϕ3. σf3 wLH α3 R H. 1/(σ−1). wLH ρP3H. (39). 1/(σ−1). wLF ρP3F. (40). . 1/(σ−1). σf3x wLH α3 R F ΛH 3. ,. =. f3x RH f3 RF. P3H wLF P3F wLH. (41). ϕ∗H 是國內第三產業的的均衡生產力, ϕ∗H 3 3x 是第三產業廠商欲出口至國外市場的最. 低均衡生產力。 f3 是第三產業國內銷售的固定成本, f3x 是國外銷售的固定成本。. 政 治 大. 依據第三章節所提到的零利潤條件, 出口均衡最低生產力會有 (41) 式的關係。 4.2 自由進入. 立. ‧ 國. . ρP3H ϕ H wL. 學. 透過廠商收益與生產力的關係,. σ−1. . al. n. σ−1. σ−1. 1 = σ. ρP3H ϕ wLH. Ch. α3 R. . ρP3F ϕ wLF. . ϕ ϕ∗. σ−1. e n g cϕhi U. r3F (ϕF3 ) r3F (ϕ∗F 3 ). F. 1 = f3 wLH σ. σ−1. (43). sit. io α3 R. H. ρP3H ϕ∗ wLH. er. Nat. α3 R. H. y. L. . (42). ‧. 1  σ−1 α3 R σ ϕ r3H (ϕH 3 ) =  H ∗ σ−1 = r3H (ϕ∗H ρP3 ϕ ϕ∗H 1 3 ) α3 R H σ wH H. f3 wLH. v ni. (44). σ−1. =. (45). ϕ∗F x. 1 = σ. . ϕ ϕ∗H x. σ−1. f3x wLH. (46). 第三產業廠商在生產的過程中, 所有得到的收益必須等於生產的固定成本。 自由進 入條件與第三章所描繪的過程相同, 可以得到第三產業最低的均衡生產力, (   )1/a −a k a (σ − 1) f3 + f3x (ΛH 3 ) ∗H ϕ3 = f e δ (a + 1 − σ) 16. (47).

(22) ϕ∗F 3 =. (.   )1/a k a (σ − 1) f3 + f3x (ΛF3 )−a f e δ (a + 1 − σ). (47) 式與零利潤條件 (39) 式聯立可得第三產業均衡綜合物價指數, 1/(σ−1) H  wL σf3 wLH ∗H 1/a 1/a 1/a P3 =fe δ (a + 1 − σ) α3 RH ρ h i−1 k(σ − 1)1/a (f + Ω)1/a. Ω=. ". ". wLF wLH. wLH wLF. f3x . −a/(σ−1)  (σ−2a−1)/(σ−1) # f3x f3x − f3x f3 f3 (σ−a−1)/(σ−1) #−1. . f. 立f x. 政 治 大. (49). (50). 學. ‧ 國. 1−. a. (48). ‧. 最後, 即可求出外國綜合物價指數與本國綜合物價指數的關係, aσ  H 1/(σ−1) " F  (σ−1)   (σ−a−1)  F a/(σ−1) #1/a (σ−1) R wL w f 3 L P3∗F = − H RF wL f3x wLH "  (σ−a−1)/(σ−1) #−1/a wLH f3 P3∗H (51) 1− F wL f3x. er. io. sit. y. Nat. al. n. 4.3 勞動市場. i n C 利用消費者兩階段極大化, 所得到的綜合物價指數為 , hengchi U. v.   H 1−σ F F F H F 1−σ 1/(1−σ) P3H = M3H (pH ( ϕ e )) + χ M M (p ( ϕ e )) 3d 3 3 3 3 3d 3x. (52).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第三產業的綜合物價指受國內供需影響, 決定的因素不包含 國外市場; 然而, 協定簽訂後, 綜合物價指數必須包含國內及國外的市場。. 17.

(23) 均衡下, 第三產業的要素總收益等於總要素需求,  H H 1−σ δM3H 1 p3d (ϕ e3 ) H H H H H H + M f + R3 = wL L3 = (1 − )α3 R M3 fe 3 σ [1 − G(ϕ∗ )] P3H  F F 1−σ p3d (ϕ e3x ) 1 F H F H H (53) + χ3 M3 f3x + (1 − )χ3 α3 R M3 σ P3H. 右式第一項為本國廠商使用本國勞動要素進行生產所需支付的工資總額。 國內廠. 商為了進入市場必須付出固定成本, 同時會對要素產生需求。 M3H f 、. δM3H f [1−G(ϕ∗ )] e. 、. H χH 3 M3 f3x 依序分別為本國廠商為了在國內生產、 進入國內市場、 出口所額外需要. 的要素需求。 最後一項是外國生產者支付給本國勞動的工資總額, 特別注意此項必 須使用本國國內的物價指數。 4.4. 政 治 大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的均衡解 立. ‧ 國. 學. 服貿協定簽訂後, 可貿易產業的均衡過程相同, 但服務業的均衡必須考慮進出口市 場均衡, 也會影響可貿易產業的要素需求。 第(22) 式是自由進出條件, 可得服務業. ‧. 均衡綜合物價指數;(39)、(40) 式是透過零利潤條件求得國內、 外市場最低的均衡生 產力; (41) 式是兩個最低均衡生產力的關係式;(52) 式代表消費者消費極大化的均. Nat. sit. y. 衡物價; 最後 (53) 式透過要素總供給等於總需求, 代表世界對一個國家的服務業產. er. io. 品支出及生產結清。 利用均衡式與均衡解, 假設國內技術勞動要素是基數 wSH = 1 ,. al. 想要求出簽訂協定後, 均衡的國內非技術勞動要素 wLH 、 國外非技術勞動要素 wLF 、. v i n C h Matlab 模擬解出其數值解 。 在下一節利用 , 並說明結果。 engchi U. n. 國外技術勞動要素. wSF. 18.

(24) 5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後的比較 本文利用Matlab 模擬, 試圖解出均衡解。 參數設定如下: σ = 5、a = 4.4; β1 = 1; β2 = 0; β3 = 0; α1 = 0.5; α2 = 0.3; α3 = 1 − α1 − α2 ; f e = 2; k = 0.2; f = 0.4; f x = 0.5; f3 x = 100; δ = 0.025; ρ = 1 − 1/σ; τ = 1。 經過不同. 數值的嘗試, 參數值的設定不影響結果。 假設本國為技術勞動要素豐富國, 本國技術 勞動要素稟賦S H = 2000、 非技術勞動要素稟賦LH = 1000; 外國技術勞動要素稟 賦S F = 1000、 非技術勞動要素稟賦LF = 2000。 5.1 貿易成本變動對要素所得的影響. 政 治 大. 圖2 為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貿易成本改變對勞動報酬的影響。 wlh 是本國非技術要. 立. 素報酬,wsf 是外國技術勞動要素報酬,wlf 是外國非技術勞動要素報酬, 本國技術. ‧ 國. 下降至 τ =1 , 代表開放貿易後, 可貿易財的貿易成本下降。. 學. 勞動要素報酬為基數, 假設wsh = 1, τ 是貿易成本。 利用 Matlab 模擬, 設定 τ =1.5. ‧. 1. io. y 1.1. 1.15. 1.2. 1.25. 1.3. 1.35. variable trade costs(τ). al. n. 1.1. w-sf. 1.05. 1.05 1 1. 1.05. 1.1. Ch 1.15. engchi 1.2. 1.25. 1.3. 1.4. i n U 1.35. sit. 1. 1.45. 1.5. er. 1.1. Nat. w-lh. 1.2. v. 1.4. 1.45. 1.5. 1.4. 1.45. 1.5. variable trade costs(τ) w-lf. 1 0.98 0.96 1. 1.05. 1.1. 1.15. 1.2. 1.25. 1.3. 1.35. variable trade costs(τ). 圖 2: 協議簽訂前貿易成本改變對勞動報酬的影響. 19.

(25) 由圖 2 可以看出, 因為本國為技術勞動密集國家, 當貿易成本 τ 愈來愈低時, 市場愈 接近開放經濟, 原本較無競爭力的本國非技術勞動的要素報酬持續下降, 外國的非 技術勞動要素報酬則持續上升、 外國技術勞動要素報酬持續下降。 此結果符合比較 利益原則, 在服務貿易前可貿易部門的要素稟賦確實會影響兩國的要素所得。. 圖 3 為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貿易成本改變對勞動報酬的影響。 協議簽訂後, 要素報 酬的變動方向與簽訂協定前相同。 本國為技術勞動密集國家, 當貿易成本 τ 愈來愈 低時, 市場愈接近開放經濟, 原本無比較利益的本國非技術勞動的要素報酬持續下 降, 外國的非技術勞動要素報酬則持續上升、 外國技術勞動要素報酬持續下降。. 政 治 大 透過此節的結果, 可以觀察貿易成本改變對勞動報酬的影響 , 唯服務貿易簽訂前後 立. ‧ 國. 學. 的影響並不大, 但可藉此結果確認模型的設定是合理且正確。. ‧. w-lh. 1.2 1.1. 1. 1.05. al. 1. 1.05. 1.1. n 1.05. 1.1. 1. w-lf.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sit. variable trade costs(τ). 1. 1. 1.15. y. 1.1. er. io. w-sf. 1.1. 1.05. Nat. 1. C hvariable trade costs(τ) U n i engchi 1.15. v.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0.98 0.96 1.15. variable trade costs(τ). 圖 3: 協議簽訂後貿易成本改變對勞動報酬的影響. 20.

(26) 5.2 服務業進入成本下降對要素所得的影響.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服務業(第三產業) 無法跨國貿易, 因此沒有出口成本。 協定簽 訂後, 出口服務業便產生了出口成本, 本文利用Matlab 模擬, 設定 f3x =100 下降 至 f3x =10 。 從圖 4 中可觀察, 隨著出口固定成本下降, 國外的非技術勞動報酬上升, 本國的非技術勞動報酬則是大幅下降。 第三產業主要的生產要素為非技術勞動要素 L, 因此, 外國相較於本國在非技術勞動要素具有比較利益, 廠商對於非技術勞動要. 素需求增加, 進一步使相對價格上升。 相對的, 本國在非技術勞動要素不具有比較利 益, 因此貿易後此要素價格呈現下降的趨勢。. 政 治 大. w-lh. 1.00002. 立. 1.0000195 1.00001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 國. 學. 1.000015084 1.000015083. 1.00001508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y. Nat. sit. n. al 20. er. 0.9999978. io. w-lf. 90. fixed cost of exporting for industry three. 0.999998. 0.9999976 10. ‧. w-sf. 90. fixed cost of exporting for industry three. 30. Ch. 40. 50. 60. i n U. 70. v. 80. 90. 100. fixed cost of exporting for industry three. engchi. 圖 4: 協議簽訂後第三產業出口固定成本對勞動報酬的影響. 透過模型結果可以發現, 服務業的貿易自由化會使本國廠商的非技術勞動要素所得 減少, 證明貿易自由化的確會帶來所得分配效果。 因此, 技術勞動富有國的服務業勞 動雇用量減少, 受到較大的衝擊。. 以台灣為例, 台灣為技術勞動富有國, 專業人員所擁有的知識及技術能力純熟且具有 21.

(27) 競爭力。 當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後, 可能會造成非技術勞動要素所得減少, 而紡織業、 美容美髮業等勞力密集的產業就會受到較大的衝擊。 本文的模擬結果指出服務貿易 協定的簽訂, 並不會對一國的所有產業生產者有利, 這是政府在做決策時必須納入 思考與評估的環節。 政府可以透過持續性的整合輔導資源, 協助非技術勞動密集廠 商提升服務品質或是學習新的知識提高效能與競爭力, 透過產業補助或是對因為服 貿協定而得利的廠商課稅, 協助受到衝擊的生產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28)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本文試圖討論獨佔性競爭的市場中, 存在異質性廠商時, 面對服務業的開放後, 對生 產者勞動要素報酬、 貿易流量會造成什麼改變。 依循Melize(2003)、Bernard, Redding, Schott(2007) 的架構, 在兩國、 兩要素的模型基礎上, 加入服務業部門作為模. 型的第三個產業。. 利潤極大化的過程中決定廠商的生產產量跟價格, 在個別廠商知道自己的生產力之. 政 治 大 零利潤條件、 自由進入條件, 決定是否進入市場。 最後利用勞動市場的供需, 廠商利 立 潤為零的情況下, 在各個產業僱用的所得要等於總收益。 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後對. 後, 廠商利潤極大決策得到利潤之後, 再決定是否出口。 利用 Melize(2003) 得出的. ‧ 國. 學. 於非貿易部門 (服務業) 產生影響, 原本無法在自由跨國移動的要素, 其均衡價格皆 由國內供需所決定。 簽訂協議後, 要素的價格必須同時考慮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 本. ‧. 文利用第三產業的出口固定成本由大變小, 代表貿易自由程度的增加, 當固定成本. sit. y. Nat. 很大時, 代表接近封閉市場, 可視為協定簽訂前的市場狀況。 當固定成本下降時, 代. io. n. al. er. 表接近開放市場, 可視為協定簽訂後的市場狀況。. Ch. i n U. v. 本文第一個結論要說明服貿協定對要素所得分配的影響。 利用上述設定, 在服務業. engchi. 為非技術勞動密集的假設下, 當服務業市場愈趨開放, 非技術勞動要素豐富的外國 其要素價格隨之上升, 非技術勞動要素較不豐富的本國其要素價格下降。 此情況說 明, 服務業的貿易自由化, 會使本國廠商的非技術勞動要素所得減少, 符合 S-S 定 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雖然生產者在服務業貿易與商品貿易的生產模式 有部分不同, 但在固定生產成本的要素使用上, 仍可以適用。 S-S定理強調在貿易後, 某財貨的相對價格上漲, 會導致密集使用該財貨的要素報酬增加, 使得擁有相對豐 富要素的一方得利; 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實質報酬會減少, 因此對於擁有相對稀少. 23.

(29) 要素的一方不利。 在現代的全球經貿發展中, 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是各國經濟互惠 的趨勢, 但是無論是貨品貿易或是服務貿易都有國內所得分配不均的隱憂。. 透過數學模型, 我們發現兩國貿易確實會因要素稟賦、 生產固定成本而影響要素所 得高低, 也會影響所得分配。 透過模型結果可以發現, 服務業的貿易自由化會使本國 廠商的非技術勞動要素所得減少, 證明貿易自由化的確會帶來所得分配效果。 技術 勞動富有國的服務業勞動雇用量減少, 受到較大的衝擊, 藉此可以提供政府政策方 向。 本文結果與 Bernard, Redding, Schott(2007) 相比, 有一個相似的結果, 其文 章談到商品貿易自由化使非技術勞動較富有的國家, 其非技術勞動要素報酬增加比. 政 治 大. 較高。 本文指出服務業的開放也產生類似的機制與結果。. 立. ‧ 國. 學. 本文進一步討論服貿協定簽訂後對貿易流量的影響。 關於上述要素報酬的變動方向 對可貿易財的貿易流量會產生影響, 在本文中模型中確實看到本國服務業的非技術. ‧. 勞動要素減少。 分析如下, 服貿協定簽訂後, 對非技術勞動豐沛的國家而言, 當服務 業勞動需求增加, 非技術勞動要素流到服務業, 造成 Rybczynski 定理的效果, 因此. Nat. sit. y. 留給可貿易財生產所需的非技術勞動變少, 造成供給非技術勞動密集財的能力下降,. er. io. 讓其比較利益萎縮, 出口流量減少。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服務業的貿易流量和可貿. al. 易財的貿易流量間有替代的關係, 服務業勞動需求增加使商品貿易流量減少, 也確. n. v i n Ch 認了社會大眾的疑慮, 開放服務業貿易確實會造成商品貿易流量的改變。 engchi U. 因此, 在全球區域整合的發展下, 必須考慮各國在勞動要素的差異與稟賦不同下, 簽 訂服務貿易協定對於個別廠商所帶來的影響。 政府可以利用這個結果去思考在面對 服務業自由化的時候應如何應對, 並考慮給予受到負面影響的廠商補償, 受利者可 以對其課稅。 異質生產者模型中, 可以知道那些生產者會受到傷害, 進一步討論若給 予廠商補助會造成什麼影響, 是否會產生效率性降低之類的問題。. 24.

(30) 6.2 建議 (一) 三個產業不同開放方式的策略分析. 本文模型中共有三個產業, 可以另外比較三個產業如何開放。 討論三個產業開放順 序與程度不同對於國內要素所得分配的影響。 例如, 若不開放服務業, 只開放可貿易 產業, 先開放非技術勞動產業的效果是否較好。 各種不同方式的開放方式, 或是同時 兩個產業的開放, 是接續可以討論的方向。. (二) 政府政策方向. 利用本文可以進一步研究服務貿易協定是否對整體國家福利有所提升, 在福利增加. 政 治 大. 的情況下, 政府需要針對國內生產者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當服務貿. 立. 易協定簽訂後使一國經濟成長, 政府或許不應該以此做為唯一的決策指標。 即便一. ‧ 國. 學. 國因為服務貿易協定而有經濟成長, 透過本文可以得知, 國內會有一部分生產者的 要素所得受到衝擊, 政府必須評估這樣的衝擊是否為服貿協定所影響, 並提出補償. ‧. 或者對於受益的生產者課稅。 這些細微的政策調整或許可以改善國內所得分配的不. n. al. er. io. sit. y. Nat. 平均, 增加一國之福利。. Ch. engchi. 25. i n U. v.

(31) 參考文獻 中文. 「服務貿易協定」 談判簡介 (2013) 。 經濟部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 吳婷婷,2011。 歐洲聯盟與韓國自由貿易協定之研究: 兼論對臺灣之影響。 台北: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班。. 英文. 立. 政 治 大. Aw, B.Y., Chung,S., Roberts,M.J., 2000. Productivity and Turnover in. ‧ 國. 學. the Export Market: Micro-level Evidence from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aiwan(Chin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4, 65–90.. ‧. Bernard, A.B.,Redding, S.J., Schott, P.K., 2007. Comparative Advantage. sit. y. Nat. and Heterogeneous Firms.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4, 31–66.. io. librium. Econometrica, 60, 1127–1150.. n. al. Ch. er. Hopenhayn, H., 1992. Entry, Exit, and Firm Dynamics in Long Run Equi-. i n U. v. Hoekman, B.,Mattoo, A., 2008. Services Trade and Growth. Policy Re-. engchi. search Working Papers, No. 4461.. Krugman, P.R., 1980.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 469–479. Melitz, M.J.,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71, 1695–1725. OECD, 2006. The Linkages between Open Services Market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OECD Trade Policy Working Papers, No. 29.. 26.

(32) Spair, A.,1985. North-South Issues in Trade in Services. The World Economy, 8(1), 27–4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7. i n U. v.

(33) 附錄 - 數學計算 1.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前, 非貿易產業均衡綜合物價指數 π ¯ [1 − G(ϕ∗ )] = fe wL δ Z. 1 − G(ϕ ) = ∗. a a+1−σ. ϕ =. ϕ∗. 1/(σ−1). f3 wL σ α3 R. ϕ∗. 1/(σ−1). (56). wL ρP3. (57). r(ϕ) e − f3 wL σ  σ−1 ρP3 ϕ e 1 =α3 R − f3 wL wL σ    a =f3 wL −1 a+1−σ. aπ¯ l=. n. er. io =. ϕσ−1 g(ϕ)dϕ. sit. Nat P3∗. . 1/(σ−1). ∞. y. ∗. ∗. ". (55). ‧. ‧ 國. =. k ϕ∗. g(ϕ)dϕ a. 學. . . ϕ∗. 政 Z 治 大 1. 立1 − G(ϕ ). ϕ e3 (ϕ ) = ∗. ∞. . =. (54). Ch. fe δ f. σ−1 a+1−σ. . engchi. ka. #1/a . 28. f3 wL σ α3 R. i n U. v. 1/σ−1 . (58). wL ρ. . (59).

(34) 2.柏拉圖分配函數 g(ϕ) = ak a ϕ−(a+1) ,. k > 0,. a>σ−1 >0. k 是生產力的最小值, 即ϕ ≥ k , a 是決定分配函數偏態的參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9. i n U. v. (60).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八條 前一年出進口實績前五百名之績優廠商,得由貿

A-16 附表 9 企業引進外勞對生產線進度落後問題的影響 (五級制量表).. -依產業別、規模別、

並以中科園區核准進駐事業單位中已建廠完成且投入實際生產的廠 商作為資料蒐集的基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園區協調小組 公布資料指出,統計至 96 年 6

 無印良品在 1980 年創立時,原本的理念是將生產或流通過程中浪 費、或是包裝的多餘部份去掉,製造出較低廉的商品,以生產價格 合理的商品為定位。但到

 為協助廠商因應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及自由貿易協定 之衝擊,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經濟部已協調財政 部針對進口關稅 4.3 %以上之產品,恢復外銷品出

如果函數是由基本函數所組成,至少需要注意:分式函 數分母會等於 0

從幾何上看,一個在區間上的每一點都連續的函數,其函數 圖形沒有分斷。直觀上,這樣的連續圖形我們可以一筆劃完

國內經濟部分,11 月份的工業生產、出口以及商業營業額均較上月減 少、較上年同月增加,預期 12 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將與 11 月相近,商業營 業額可望高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