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發展"

Copied!
1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董秀蘭 博士.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 與族群認同的發展. 研究生: 陳貞宜 撰 中華民國一 0 四年二月.

(2) 謝誌 終於,在鍵盤上敲的是謝誌… 一晃眼,七年半的時間過去了,想當初傻呼呼地和同學一起報考研究所,在 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很幸運地就這樣踏進了我高中時代的第一志願,這個夢想 中的校園。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最要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董秀蘭老師,一路上給予 我的諄諄教誨,當我停滯不前時,總能清楚指引我方向,讓我得以繼續寫作的旅 程,老師嚴謹而認真的態度令我敬佩,即使我的惰性常常令老師頭大,但老師很 瞭解我,總是用溫柔而堅定的言語來激勵我,這個「論文寶寶」才得以順利出生。 另外,還要感謝汪明輝老師及林春鳳老師在口試時,給我莫大的鼓勵和信心,您 們提供的寶貴建議,讓貞宜受益良多,再次致上最深的謝意。 在念研究所的這些日子以來,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經歷了多次的教 甄、完成人生大事—戀愛、結婚、懷孕、生子,不過也因此讓論文停擺了好長一 段時間;最重要的是認識了一群相知相惜的好朋友,曉盈、心怡、泰元、懿萍、 銘宇、馬卡……,從當初一起修學分、一起從南到北玩透透,到現在各有各的家 庭,還是不時互相關心、彼此幫忙,有你們真好! 感謝老公、寶貝女兒暄暄,以及即將出生的二寶妹昕昕,你們是我最強的後 盾,有時候我必須狠下心來,獨自一人找個安靜的時間空間來寫作,老公肩負了 照顧女兒的責任,肚子裡的妹妹也都很聽話,乖乖地陪媽咪寫論文,謝謝你們。 研究所之所以可以堅持到最後沒有放棄,最大的動力就是我的父母,讀研究 所不僅是為了自己,更大的原因是你們,每當我幾乎要投降的時候,你們的鼓勵 總是一再浮現,我知道你們比我更希望能夠畢業,這份小小的榮耀,獻給你們。 最後,感謝主,「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陳貞宜 謹誌於師大公領所 中華民國一百 0 四年二月.

(3) 摘要 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原漢通婚情況普遍,使得原漢雙族裔在原住民人口中 佔有很大比例。目前探討原住民的議題中,以都市原住民和原漢通婚的文化適應 問題之研究為主,對於原漢雙族裔的關注較少;另一方面,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與 一般原住民是不同的,無法相提並論,且父母族別組合的差異,也會帶來不同的 影響。因此,原漢雙族裔的獨特性可見一斑,更值得研究。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與六位研究參與者的深度訪談來蒐集資 料,目的在瞭解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在其生命歷程中,接收的族群意象及其對自身 的族群意象,並探討影響的因素及意義,此外也在瞭解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族群認 同的發展歷程,並與我族族群意象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如下:首先,關於原漢雙族裔的我族族群意象形塑歷程, 在接收的過程中,能夠自我詮釋較為表層的族群意象,而父母親的族群意象雖然 會直接傳遞給下一代,但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另外,越頻繁接觸原住民事務者, 則族群意象越正向。其次,研究結果呈現出文化霸權在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生活中 的影響層面最大,然而在無法擺脫文化霸權的宰制下,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仍具有 轉化的能動性,可以跳脫既有框架的束縛。最後,關於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族群 認同,對於「一半一半」的這群人,族群接觸及對原住民身分的認同是族群認同 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每個人在族群認同發展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起始點,且可以有 一種以上的認同模式。 最後,針對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國家教育體制以及行 政機關和後續研究者做出具體的建議,期盼這一群「在夾縫中腳踏兩條船」的原 漢雙族裔原住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雙族裔的優勢;而整個社會也能 真正摒除對族群同一性的假設,瞭解每個群體間的差異與獨特性,才能創造更友 善的族群生活空間。. i.

(4) 關鍵字: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我族族群意象、文化霸權、族群認同. ii.

(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rriages between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Han Chinese of Taiwa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As a result, there is a high percentage of people with bo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in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of Taiwan. Currently, most available studies regarding indigenous people have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issues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and intermarriage between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people. Only a very few studies have put emphases on people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are different from indigenous people in general, and cannot be treated on the same grounds. Also,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eir parents’ ethnicities may cause different influences. Thus, people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are unique and worth studying.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six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The purpose was to explore the ethnic images that undergraduates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perceived, their own perceptions of their ethnic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meanings. This study also aims to inquir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se undergraduates’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elf-perceptions of ethnic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ree main aspects. First,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self-perceptions of ethnicity, the students could interpret rather superficial ethnic images. Although their parents’ ethnic images were directly passed on to them, the influences weren’t strong. Furthermore, the ethnic images of those more involved with indigenous affairs were often more positive. Second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iii.

(6) strongest influence in the lives of undergraduates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was cultural hegemony. However, even though these undergraduates could not escape the domination of cultural hegemony, they still had agency to transform and overcome the existing constraints. Lastly, in the aspect of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for these undergraduates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being “half-and-half”,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tial factors behind their ethnic identification are ethnic contact and acknowledgement of indigenous identity. Each of the students had a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could also have more than one mode of ident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on of Taiwa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in hopes that people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who are “crammed in a crevice standing with each foot in a different boat”, can appreciate themselves more and discover their own bi-racial advantages. It is also hoped that the society can truly abandon the presumption of sameness among ethnicities and learn the differences and uniqueness of various groups, so as to create a more friendly living space for all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Keyword: undergraduates with indigenous and Han Chinese heritage, self-perceptions of ethnicity, cultural hegemony, ethnic identification.. iv.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族群意象.......................................................................................... 17. 第二節. 族群認同.......................................................................................... 30. 第三節. 雙族裔認同圖像.............................................................................. 46. 第四節. 原漢雙族裔相關研究...................................................................... 5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的理由.............................................................. 6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的選取.......................................................................... 65.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工具.............................................................................. 67.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70. 第五節. 研究倫理的關注.............................................................................. 73. 第四章. 研究參與者的故事:一半一半的我們.................................................. 75. 第一節. 理所當然的身分:阿偉和四方的故事.......................................... 75. 第二節. “原”來我們這麼近:目妮和家家的故事 ...................................... 84. 第三節. 緊密還是疏遠?:小馬和宜靜的故事.......................................... 93. 第四節. “原”來如此 .................................................................................... 100.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我們眼中的我們............................................................ 107. 第一節.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之我族族群意象............................................ 107. 第二節. 雙族裔原住民族群意象的形成.................................................... 123 i.

(8) 第三節. 你們、我們還是他們?................................................................ 139. 第四節. 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關係................................................ 15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3. 第一節. 結論................................................................................................ 163. 第二節. 建議................................................................................................ 172.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78. 參考文獻 ................................................................................................................ 181 附錄. ................................................................................................................ 187. 附錄一 訪談同意函.......................................................................................... 187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檢核回饋表...................................................................... 188 附錄三 研究結果分享函.................................................................................. 189. ii.

(9) 表目次 表 1 山地鄉、平地鄉、都會區人口比例成長趨勢(%)......................................... 3 表 2 Erikson 理論的心理社會期.............................................................................. 50 表 3 國內原漢雙族裔文獻......................................................................................... 60 表 4 研究參與者選取結果......................................................................................... 66 表 5 訪談綱要............................................................................................................. 68 表 6 訪談紀錄表......................................................................................................... 69 表 7 訪談紀錄代碼..................................................................................................... 70 表 8 編碼示例............................................................................................................. 71 表 9 研究參與者檢核表............................................................................................. 72. ii.

(10) 第一章 緒論 我被我的階級(class)所決定 我被我的性別(sex)所決定 我被我的信仰(god)所決定 我被我的基因(genes)所決定 我被我的下意識(unconscious1)所決定 我被我的童年(childhood)所決定 我被我的死亡(death)所決定 我被我的氣候(climate)所決定 我被我的故鄉(homeland)所決定 我被我的工作(work)所決定 我被我的報紙(newspaper)所決定 我被我的深層的結構語言(deep linguistic structures)所決定 我被我的上述種種所決定 連我的自由都是被決定的. by Anthony Rudolf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原漢通婚的歷史 台灣社會不僅是個移民型的社會,擁有許多族群,且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 多長久居住原鄉部落的原住民為了生計,開始了移居都市的腳步,由於與漢人的 接觸日益頻繁,通婚的比例也逐漸升高。回顧原漢通婚的歷史,大致可分為下列 三個階段。. 1. Unconscious 為「無意識的」;「下意識」應為 subconsciousness。 人文主義者的十四行詩。Anthony Rudolf 認為人類受到其「社會屬性」的影響可謂既深且鉅, 此詩中做了簡要但生動的描述。 2. 1.

(11) (一). 清朝至日據時期 早期清廷對台政策頗為消極,並不鼓勵當時人民來台發展,因此頒布渡台禁. 令,明定來台者不准攜眷,以便控制移民人數及根留大陸的原則。雖然法律上明 訂禁止通婚,然而卻因人口結構限制、娶漢女聘金金額索求高及個人對通婚態度 接受等因素,即便是被禁止,也無法阻擋「漢番」間的通婚情況(張福群,2000) , 台灣屬於移民型的社會型態,族群關係的多變性,使得通婚的現象很早就出現了。 而在日據時期,日本總督府的理番政策之一,是命令在當地工作的警察娶部 落頭目的女兒為妻,為的是要方便管理及統治(高元杰,2009),台灣又再一次 出現了族群通婚的情況。 (二). 國民政府時期 檢視原漢通婚比例越來越高的原因,可以自 1949 年國民政府自大陸撤退來. 台看起,當時隨行官兵多是單身來台,這批官兵本以為不久即可反攻大陸,並未 積極打算根留台灣。直到國際局勢改變,當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的官兵才發現返鄉 無望,大量老兵急著想落地生根,或另娶太太,以便傳宗接代,因著這段特殊的 歷史發展,促成當時原住民婦女嫁外省籍老兵的熱潮(張福群,2000)。 (三). 1960 年代後 因山地農業經濟的困境及都市工作機會的誘因,促使部落人口大量湧入都. 市,部落人口遷移,加上教育普及和工作環境的媒介,原漢通婚的比率激增,原 住民大量外移到都市大約是在 1960 年代開始,這段時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轉 捩點」,因為台灣工業化以出口為導向,新興的勞力密集製造業急需大量勞動力 投入,於是外力開始介入這些邊陲地區。山地部落社會開始經歷貨幣經濟衝擊, 在這過程中,原住民開始外流進入台北、台中、高雄等都會區就業,其外移原因 在於結構的「推拉」效果:山地農業相對式微、就業機會不足為推力,都會區工. 2.

(12) 商業發達、勞力需求增加為拉力(傅仰止,2001)。因此,原住民不得不離開部 落往都市尋求機會—生存的機會。 回顧族群通婚的歷史,發現每一次的遷移都造就了族群通婚的普遍性,越來 越多原漢通婚的下一代—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就此產生,台灣族群的多樣性又增 加了,不過也衍伸了許多適應及認同方面的問題。. 二、台灣社會中原漢雙族裔的現況 近年來,都市原住民人口驟增亦源於此,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 的調查(表 1),不難看出在都會區的原住民人口比例還較在山地鄉及平地鄉的 原住民人口比例來得更多,且人數日漸增加。由於與漢人的接觸日增,原住民與 漢人通婚比例逐漸升高,在漢文化當道的社會中,原住民可能因通婚而被融合, 過著漢化的生活,其原來的語言、習俗、風俗習慣或許因此而變革,原住民文化 是否還能傳承下去,還是被強勢的漢文化給吞沒了呢? 表1 山地鄉、平地鄉、都會區人口比例成長趨勢(%) 項目. 1999 年. 2002 年. 2010 年. 山地原住民3. 41.12. 37.0. 32.20. 平地原住民4. 33.08. 28.9. 26.13. 都市原住民5. 25.75. 34.1. 41.67. 總計.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 、秋楓文(2003) 、許雯錚(2004). 3. 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 屬屬於原住民者。 4 平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 屬屬於原住民,並申請戶籍所在地鄉 (鎮、市、區) 公所登記為平地原住民有案者 5 都市原住民的定義,學界並沒有一明確的界定。廣義地來說是指「凡是離開家鄉到都市裡來謀 生者」;狹義的用法「離開家鄉原居地,而在都市地區落籍定居的原住民」。兩者的差別在於是 否包含「流動性人口」以及限制在「落籍定居」。 3.

(13) 三、原漢雙族裔原住民面臨的問題 在孫家秀(1997)的研究中,曾探討原住民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雖然分成 具有明顯原住民特徵和不具明顯特徵兩類,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仍然不希望別人 知道他具有原住民血統,因為他們與師生的關係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們一致 認為這個社會對原住民的態度仍是不好的,而是游離在兩種文化間的種族邊緣人 6. ,不知道自己該傾向那一邊,模稜兩可的個性特質,似乎是族群邊緣人的特徵,. 而絕大部分具雙重身分的「種族邊緣人」,他們的認同多半會傾向強勢團體,在 孫家秀的研究中,有多位外型特徵具有明顯原住民血統的學生,大都認同強勢團 體,只有一位特徵幾乎與漢人無異的邊緣人認同弱勢團體。研究者也想關心的是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個人的族群意象,包括非原住民的族群意象以及都市原住民本 身的族群意象將如何影響雙方的關係,原漢雙族裔大學生能否從其中解構,進而 尋求認同,發展自我概念。他們又如何從接收到的不同族群意象中,發展出適合 自己的族群認同,藉此活出自我,豐富自己的生命。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在主流文化的環境中學習,不但在家庭中常會面臨到文化 衝擊7,在學校的環境裡弱勢族群的文化幾乎被忽略,學習過程是由主流文化的 眼光來進行,學習內容是單一文化的價值,強勢文化主導下的求學歷程,常給予 雙族裔學生錯覺—身上只留著一種血液。尤其台灣的教育較追求單一性的答案, 對於學生沒有太多彈性的思考空間,導致雙族裔學生心理上或情感上都無法真實 的貼近現行的課程,也無法做適度的轉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原漢雙族裔學 生更難以跳脫框架,從中去思考自己的身分問題。. 6. 邊緣人:意旨生活在兩個互為衝突的文化中的人。所謂「衝突」就是指強弱兩團體間的關係。 此一關係隱藏著優勢團體對弱勢團體所抱持的優越、鄙視、偏見等態度。 7 文化衝擊:指外來者初入陌生的社會或文化,難以適應若干不同的社會文化特質。這些文化特 質上的迥異,容易對個人生活產生程度深淺不一的衝擊,原住民遷入都市地區的漢人主流社 會,難免在生活百態上受到衝擊。文化衝擊的範圍,包括了最基本的食衣住行、語言、生活習 慣,以及到人際關係、應對進退等。 4.

(14) Gibson 和 Ogbu 在探討少數民族的文化模式時曾經指出,類似東亞移民 (日、韓、中) 、南亞移民(印度人) ,在移民美國的適應過程中,雖然可能處於 低社經地位,但是他們採取「涵化而不同化」 (accommodation without assimilation) 的策略,對於美國的文明「有所化而有所不化」、「有所認同也有所不認同」。而 更重要的是,他們大多保留本國傳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重視教育,指望下一代 的努力,向上流動。因此他們所持的是一種「雙認同」的態度,既珍惜固有文化, 也認同社會主流文化(引自譚光鼎,1998)。台灣的原漢雙族裔也同樣遇到認同 的困境,就如研究者來說,從國小的天真,到國中出現的矛盾,高中時後族群意 象的衝突,開始有了認同危機,最後在大學生涯中找到平衡點。一個人不一定只 能有一個族群身分,因為官方單一的族群身分認定與個體多重的族群認同是相互 矛盾的,因此族群通婚下的子女會有多重認同。雖身處主流社會的大環境中,然 而原住民文化永遠都會在血液中流竄著,原漢雙族裔大學生能否在其中做出適度 的調和,一方面適應目前所屬的大環境,同時亦體會更重要的是不要遺忘了我族 的文化傳統,避免失根的危機。在目前的多元文化社會中,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該 如何跨越種族及文化的藩籬,建立我族族群意象,以及有著何種族群認同的模 式,將是本研究亟欲討論之課題。. 貳、研究動機 對於原漢雙族裔所面臨的認同危機,更甚於過去原住民被漢人同化的單一性 問題,研究者因所具有的雙重身分,欲進一步思考該如何從血緣中尋回原住民的 認同,亦或如何日漸成為主流文化的都市人,原漢雙族裔必須面臨多重的自我認 同(ego identity)選擇與複雜的社會認定標準。目前台灣具有原漢雙族裔身分不 在少數,他們面臨的族群認同問題不容忽視,基於研究者的求學歷程遭遇過族群 認同的問題,族群意象亦甚模糊,曾經因為原漢雙族裔的雙重身分遭到批評及質 疑,但也因著這個身分上的註記享有了許多福利和優惠,這其中有關於身分認同 的矛盾,因此產生了研究這個主題的動力。 5.

(15) 一、筆者的成長歷程 曾經我也是一個試著隱瞞自己身分的 Tayal8 ,因為我只有一半的血統,不 希望自己和周遭的同學不一樣,如果能夠不讓別人知道的話,就會刻意避免去碰 觸這一塊。也或許是因為沒有大部份人對於原住民第一印象的黝黑外表、 「的拉」 口音這樣的保護色,我總是能夠輕易的隱藏自己是半個原住民的事實。小時候, 我還沒意識到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直到班上出現了原住民同學、直到課文中開始 介紹原住民族群、直到從別人口中聽到「原住民怎樣怎樣…」的時候,我才知道 我也是屬於他們眼中不一樣的少數,雖然我只有一半。「你們會獵人頭耶,好可 怕喔!」 、 「原住民就是愛喝酒鬧事」 、 「你們都是靠加分,根本沒有實力」…等耳 語,這些同儕、朋友對於原住民的族群意象,使得我在求學的每一個階段中,總 是小心翼翼的「保護」著我的身分,但每一次身分曝光之後,那樣的眼光和言語 往往讓我受傷,讓我會再一次藉各樣的方式把自己包裝像一個百分百的漢人一 樣。 父親年少時為了工作,早早就離開部落到都市來生活,也因為遷居到都市的 關係,有機會認識我的母親。母親是閩南人,而我則是出生在都市的「混血兒」, 擁有一半泰雅族血統和一半漢族血統。回想起國小階段,當時天真的我,還沒有 族群的概念,只知道在戶口名簿上我比別人多了一項註記—山地原住民,從小國 台語夾雜的我,對於自己另一半的原住民身分從來沒有認真去思考過。到了國 中,我發現「原住民」這個身分在我生活中有一定的影響力,當課本上出現介紹 原住民的篇幅時,同學們會開始討論我的身分,我也耳聞一些原住民親戚的事 情,那時候的我對於原住民的感覺沒有很好,覺得很多原住民好吃懶做,只會躲 在山上不求上進,打從心裡不認同這個族群,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原住民。但 是考試的加分制度,卻又讓我暗自竊喜,成績不錯的我,認為我可以靠著加分考 上理想的學校,在這一方面,我卻又盲目的認同這個「政府優惠原住民的政策」, 8. Tayal 是泰雅族語中的泰雅族人。 6.

(16) 那時候的自己,是處於非常矛盾的狀態。果真,我靠著原本應該有的實力,加上 加分制度的加持,踏進了第一志願的大門。在高中的三年裡,周遭出現了和我情 況類似原住民同胞,也遇見了幾位和我一樣的「一半一半(half and half)9」 , 我發現她們改變了我之前對原住民的印象,她們面對生活的態度、學習狀況、待 人處事等等,都相當正向積極,尤其是在學業表現方面也絲毫不遜色。這迫使我 去思考加分的意義,加分是漢人的優越心態嗎?在主流文化的宰制下,漢人希望 能夠彌補些什麼而給的措施嗎?還是漢人打從心裡認為原住民不如漢人,因此在 同一個基準點之下,就要先讓原住民一些呢?這個階段的我,因為族群意象的衝 突,對於族群的認同不僅出現矛盾更產生了認同的危機,我究竟是誰?屬於漢人 還是屬於原住民?從小到大我所認同的到底是什麼? 一直以來我認為我和一般的漢人沒什麼不同,因所受的教育、文化刺激也都 相同,對於在都市所發生的一切,我也是習慣著「認同」,但當有機會隨著父親 回到原鄉,原本有「一半」屬於那裡的我,卻顯得格格不入。我帶著漢人的主流 框架,去看部落裡的大小事,似乎都不在我的理解範圍之內。進入大學之後,我 開始思考,從小在漢文化下成長,那讓我可以加分的那個原住民的部分在哪?背 負著兩個族群的身分,是否應該在原漢文化之間做出取捨,或是有更多種可能, 然而成長環境的因素,使得泰雅族那一半的我,憑空消失了。為了更認識自我、 尋求認同,從參與社團—原住民文化研習社再出發,去探索自己,那時我認識了 一群原住民朋友,他們是如此的喜歡自己的身分、認同自己的文化、同時也深感 身上背負著傳承的重大責任,在社團中,亦有熱愛原住民文化的漢人同學,也樂 意和大家一起努力的推廣原住民文化,漸漸的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服飾很有意 義、舞蹈兼具力與美、我們的文化是值得被好好欣賞的;而我一直以來認為我的 歌唱跳舞細胞是神給我的恩賜,進一步了解原住民文化才知道,那也是原住民獨 有的特質,我找到了,那是泰雅族的我。現在我更加的認識自己,對於我自己的. 9. 一半一半(half and half):指一半為漢人血統,另一半為原住民血統。 7.

(17) 族群產生更多的認同,原來泰雅族的我和漢族的我,兩者不一定會衝突,雙族裔 身分反倒為我的人生創造更大的優勢。. 二、研究的最初發想 回顧研究者的生命歷程中,族群認同並非持續靜止不改變的,社會情境、人 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會影響族群認同的方向。張京媛(1995)對於認同也提出相似 的論述,她認為身分和認同不是由血統決定的,而是社會和文化的結果,而種族、 階級、性別、地理環境均會影響身分的形成。在研究者的求學過程中,每一個階 段所給予的刺激和歷年來所受的教育薰陶,讓研究者有機會去思考「我是誰」這 個很基本的問題,並且在這過程中研究者所接收的族群意象,經歷了族群認同發 展的改變,有不同的認同取向。而在每一個過程中都存在了不同的意義。因此, 研究者想要瞭解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是否會讓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的族群意 象,所接受的教育刺激是否足以發展取決的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認同方向, 期望藉由對族群認同發展的歷程,讓仍處於自我角色混淆的原漢雙族裔大學生, 有一個能夠參考的方向,以便他們能整合順利。 另外,綜觀現今原住民議題研究中,關於研究都市原住民者計有 74 篇,關 於原漢通婚者計有 9 篇,其中有以性別、認同及適應為研究主題,且針對居住於 非原鄉地區之原住民的研究日漸增加,但截至 103 年 10 月為止,有關原漢雙族 裔的研究仍然較少,其中以族群意象出發的主題更是貧乏。 研究者擬透過「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之發展」之研 究,從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 、我族族群意象之角度切入,欲了解原漢雙 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在其生命歷程中的意義,並探討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在 家庭生活方面以及求學經歷中,族群認同的發展歷程有何改變及深入瞭解其中的 意義。. 8.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 研究目的 身處多元族群的社會中,族群間的接觸日益密切,異族通婚的比率越來越 高,兩種文化的差異,不但可能造成雙方的衝擊,對於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成長經 歷中,承受的矛盾與徬徨,是本研究所欲探討之課題。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身分問題比純的原住民來的更加複雜,因背負了兩種文 化的身分,一強勢文化與一弱勢文化,必須面對在主流社會中,把另一個也屬於 自己一部分的弱勢文化同化,究竟該學習何種文化,如何取捨,這是原漢雙族裔 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必須面臨的重大抉擇。另外,在原漢雙族裔的家庭中,兩種文 化發聲的情形能否取得平衡,或是有一方已經徹底被消音以迎合現在社會的主流 文化了?而在同樣漢文化為主流的情形之下,原住民男性和原住民女性之間,是 否又存在著另一層性別關係的影響?在一般的父權社會中,如果是漢人女性和原 住民男性共組家庭,是否會因為性別的關係而更充滿了掙扎? 族群認同會因為長期社會化的關係,而逐漸改變或創造,當一個族群普遍實 施內婚10,其族群認同幾乎是沒有選擇的,可能因此會更強化自己對原鄉的認 同,但當外婚11盛行時,族群認同就成為選擇的課題,他們有可能因為接受異文 化而同化於另一族群。如同王明珂《華夏邊緣》中所言,當優勢族群劃定邊界排 除外人以合理該人群的優越地位時,部分的劣勢族群被迫失意與接受優勢者的記 憶,並且同時接受較低劣的社會地位(王明珂,1997)。但現在原漢雙族裔原住 民人數與日俱增,可能對自己族群文化的認知不足,不了解部落的源流及制度、 不清楚節慶習俗的意義、與傳統文化越來越疏遠,相較於原住民文化,原漢雙族. 10. 內婚:凡具有婚姻關係的配偶雙方皆為同一族群,或同一社群,或同一階級,或同一地區 者,人類學家稱之為內婚制。 11 外婚:凡具有婚姻關係之配偶雙方,不屬同一社會,不屬同一階級,不屬同一地區,人類學 家稱之為外婚制。 9.

(19) 裔原住民在主流文化的教育體制下,雙族裔大學生的求學歷程可能已將漢文化內 化於心中了。故當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意識到自己的身分時,其文化衝擊之大,幾 乎要將自我連根拔起,因此回顧之前的族群認同,會認為自己的生命是空的,怎 麼會有一半的自己都不見了呢?對於原漢雙族裔大學生而言,雖然仍有一部分的 族群意象和族群認同來自遺傳,以及因遺傳而帶來的文化傳承,但他們從小到大 所接受的刺激為較單一的主流文化或者是原漢雙重文化所帶來的混雜影響,那股 因受過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滋養,對於原住民認同有強烈的力量,或許是原漢雙族 裔大學生所缺乏的能量來源。本研究欲了解雙族裔原住民因著父母血緣因素,讓 他們穿梭在兩種不同的族群氛圍中,文化差異在他們的生命中顯現,在這樣的環 境下,他們如何認同自己的族群身分?如何尋求歸屬感?家庭組織和學校教育又 如何形塑他們的族群認同?綜上所述,本研究之具體目的臚列如下: 一、. 探討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所接收的族群意象及其對自身的族群意象. 二、. 探討影響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形塑族群意象的因素及其意義. 三、. 探討族群認同的發展歷程和意義. 四、.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之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關係. 貳、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茲發展出以下的研究問題: 一、.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之我族族群意象為何?. (一)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所接收的族群意象為何? (二)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個人之我族族群意象為何? 二、.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之我族族群意象的形塑歷程與影響因素為何?. (一) 刻板印象如何影響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我族族群意象的形成? (二) 族群接觸如何影響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我族族群意象的形成? (三)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我族族群意象形成過程中,文化霸權扮演的角色為何? 10.

(20) (四)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我族族群意象形成過程中,族群意象和族群階層化之間的 相互關係為何? (五)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個人生命歷程和我族族群意象的交互作用為何? 三、.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族群認同形塑因素、流動性、發展歷程、與認同模. 式為何? (一) 影響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建立族群認同的因素為何? (二) 影響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之族群認同發展之心理歷程為何? (三)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族群認同模式為何? 四、.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之我族族群意象如何影響族群認同?影響樣貌如. 何? (一) 影響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接納或拒絕族群認同的我族族群意象為何? (二)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如何從原有的族群意象中解構,重新建立個人之我族族群 意象?. 11.

(2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 「雙族裔」,意指族群通婚第二代個體,也就是雙族裔個體的父母係來自社 會上所認為的不同族群團體(Root, 1996) 。研究者希望透過對具有原漢族群雙重 身分大學生進行其文化混雜的認同作探討,書寫出雙族裔個體的生命經驗。孫家 秀(1997)對於學生同時具有原住民血統及漢人血統者,因其「生活遊走於兩個 文化邊緣」 ,稱之為「邊緣人」 。本研究所指的「原漢雙族裔」,意即研究參與者為 原漢通婚第二代,其父母二人當中,一人為原住民、一人為漢人。. 貳、 我族族群意象(self-perceptions of ethnicity) 「族群意象」和「族群刻板印象」 (ethnic stereotype)的意涵相似,意指一個 人對我族及他族特徵所給予的整體評價,不僅能呈現出個人主觀的自我族群意象 或族群刻板印象,而且會影響個人外顯的族群互動行為(彭尉榕,2005)。本研 究所指的我族族群意象,為個體集結了自身和他人對漢族與原住民族兩者所給予 的評價,藉由價值體系的形塑,進而建構出雙族裔原住民所屬的意象,而文化在 其中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參、 族群認同(ethnic identification) 認同是在生命歷程中,對自己角色身分的追尋與認定,面對族群身分的問 題,就產生族群認同的問題,包括個人以積極的態度、情感、歸屬感,或榮耀的 心參與及投入所屬的族群文化活動與文化實務的自我認定與認同的歷程或狀 況。族群認同是個體對族群做出選擇,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根據自我客觀的文化特 徵做出族群身分的選擇,但是客觀的文化特徵必須藉由個體主觀的詮釋。認同並 非直線式、固定的思考模式,可能隨著社會情境與個體生命歷程而轉變和重新建 12.

(22) 構,而不是固定不變的身分歸屬(Handler, 1994; Lowenthal, 1994) 。本研究認為, 族群認同就是原漢雙族裔角色身分的界定與取決,然而族群認同並非線性發展, 也不必然會歸於單一類別,在族群意象、教育階段、社會情境的相互影響之下, 成為一種動態的、會改變的歷程。. 13.

(2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就研究參與者而言 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以參與研究期間就讀於大學的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為 主,不包含進修推廣部以選修學分為主的學生以及技職體系的學生,因此本研究 指的是正式學制中的大學部學生。由於研究者希望探討生活經驗及求學歷程,大 學生在大學校園生活中的各種學習經驗及歷程也較為豐富,對於族群意象及認同 發展歷程的印象較鮮明,所以相較於在高中以下的學生和成年人,可以更完整的 回溯其成長過程,故對於其他年齡層的原漢雙族裔原住民,不在本研究探討範圍 之內。 而受限於訪談人數、研究者自身時間精力等因素,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為六 位大學生,其中僅包含漢人-排灣、漢人-阿美、漢人-布農、漢人-賽夏、阿美-漢 人12……等五種原住民與漢人的結合,族群認同會因為不同父母親族別的組合而 有所影響,但受限於研究者時間及能力因素,其他族別組合並未呈現。 由於目前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多在都市中求學,六位訪談參與者當中皆無部落 生活經驗,與族人的聯繫也僅止於逢年過節時的相聚或短暫的相見,其中有兩位 研究參與者小時候會在部落度過寒暑假,但其他幾乎是從小到大都身處以漢人為 主的環境當中,也成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一。. 貳、 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以探討原漢雙族裔大學生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發展為主,希望 藉由深入訪談,包括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生活經驗、求學歷程,並探究文化霸權 在生活中的影響,瞭解族群意象的形塑過程和意義,以及族群認同發展的歷程,. 12. 漢人-排灣、漢人-阿美、漢人-布農、漢人-賽夏、阿美-漢人是以父親族群-母親族別呈現。 14.

(24) 也進一步討論其中的相互關係,彼此之間所存在的關聯性,因此在社會經驗部 分,並未包含在其中。. 參、 就研究結果而言 由於本研究方法採質性訪談,而非量化測量研究,且只採用深度訪談法,未 使用其他的研究方法,因而本研究的結論只能作為類似研究情況的參考。本研究 採質性方式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無法做大量推論,僅適用於原漢雙族裔之大學 生,無法推論於原漢雙族裔之其他階段。因採深度訪談,僅適用於個人生命歷程 之討論。. 15.

(25) 16.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分三個部分,第一節探討族群意象,第二節談族群認同,第三節為雙 族裔族群的認同圖像。. 第一節. 族群意象. 壹、 族群意象之形塑 每個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對他人的圖像,同樣的,對於一個族群也是如此,族 群意象是屬於人們心中對某一族群的圖像。從意象的定義中可以發現,價值觀是 形成族群意象的基礎之一,而透過價值體系層層的形塑,最後形成某種特定的族 群意象,藉由集結相同族群身分者對於某樣觀念的行為,進而建構出該族群所屬 的意象。也就是說,族群意象的形成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價值判斷上,這樣的族 群意象必定會造成生活上的影響,簡化或概化個人對他者的認知。族群意象隨處 可見,人與人之間的談話、報章雜誌的報導、甚至是教科書的呈現,有些能增進 族群之間的相互瞭解,有些卻使族群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族群意象的形成中,文化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是一種藉由某個族群團體 想像以及呈現自身或其他團體,共同分享的刻板化概念、知識、意見以及論述。 因此,族群意象分享文化刻板印象的特徵,它由各種不同的要素被建構,像語言、 面貌、習慣、儀式、筵席、宗教、起源、神話…等等。族群意象包含對本身或另 外團體既有的族群團體的認識,而且還會根據族群特殊的價值論。某個團體的意 象是從兩個觀點被形塑的:分別為內部和外部,前者為團體成員對於本身的概 念,後者則為他者觀看這個團體。因此,族群意象的形塑包含了我群與他者的觀 點,也說明文化在其中的重要性(Elchinva, 2001)。. 17.

(27) 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會因著文化差異,而形塑了不同的族群意象。一般而 言,由於族群的特性,我們很容易在生活中將人歸類,在分類之後,族群意象涵 括了我族對本身的概念,及從他者身上獲得對我族的想法,兩者交互影響下,我 族族群意象便產生了。. 一、族群的特性 「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者是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與 語言,而自認為、或者是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人(張桂茂, 1996) ;而美國社會學者 Richard Alonzo Schermerhorn 對於「族群」 (ethnic group) 的看法是「存在於大社會中的集體(次團體),成員擁有或為真實或為假設的共 同祖先,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以及,擁有定義自我的特別文化表徵。」(引自瞿 海源、王振寰,2005)。也就是說,族群可以是血緣上的連結,也可以是後天社 會文化影響下所組成的,足以用來和其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區分。 倪炎元(1999)的研究中提到「分類」的概念,生活當中我們一直不斷將人 歸類,有些人被歸劃為與我群存有差異的他者。因此他認為在建構他者的過程 中,也就是所謂的「差異的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difference),我們可以將 這過程稱之為標籤化(labeling)或是刻板印象化(stereotyeing)的過程,這些 區分差異的類目是源自於既有的文化脈絡。因此刻板印象的功能之一,就是將人 群「分類」(categorization)。Stephan(1999)在研究校園裡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中,認為不論何時,只要族群被認定且標定了,則分類就產生了;當分類產生, 則族群內的成員會偏愛己族的成員,而歧視族群外的成員。人們常會依據性別、 種族和其它相同的屬性分類彼此,屬於社會分類,是自然的且具適應性的,我們 可以立刻對某人形成印象,並運用過去的經驗來產生新的互動,然而透過社會分 類也會導致一個缺點,就是使我們過度強調團體間的差異性,並忽略團體內的差 異性,甚至無法知覺到這些團體內的人其實並不符合我們對他們團體所具有的刻 板印象的訊息。 18.

(28) 因此,研究者將族群的特性歸納為下列幾點。其一是「我群與他群」的群體 認同差別:以「共同來源」區分,族群相對於其他團體的認同,在於它是以強調 成員之間的「共同來源」,作為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標準,也就是當人們 界定「我們是誰」的時候,便很清楚地是以「他們是誰」作對比,如原住民與漢 人之間的關係。其二是主觀大於客觀:族群的文化特質,常常會因為自我界定的 不同而有所差異,人為主觀認定的結果,並不一定需要科學決定性的客觀標準。 其三則是忽略團體內的差異性:個體存在的差異性,同樣也在團體中出現,被歸 類為同一族群的個體,會因為家庭環境、成長背景及求學經驗等因素造成彼此間 的不同,但往往被族群的刻板印象給遮蓋了。. 二、族群意象的形成 本研究探討族群意象如何形塑個人的族群認同,因此以族群意象出發,進行 概念和觀點的討論。族群間的互相接觸,都會出現對彼此族群的看法,也會對自 我的族群產生一種認同的感覺,因此對於族群以外的人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而 當這些看法成為了既定的印象之後,就會形成「刻板印象」。談到族群意象,一 般來說都會直接聯想到族群刻板印象,因為兩者間的概念頗為相似。 「刻板印象」 (stereotype)在 1922 年由當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 Walter Lippman 首度介紹出 來,他認為刻板印象是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圖像」(pictures in our heads)」, Lippman 覺得使用刻板印象來簡化複雜的現實是必須的(引自徐聖筑,2007)。 由於刻板印象是一種對族群或社會團體過度簡化的概念,因此可能產生與事實不 符的情況,是存在有偏頗的特質。當我們聽到「原住民」 、 「客家人」 、 「黑人」… 等,腦中所浮現出來的是什麼?而我們又是如何去認知這些族群?我們都會在心 中產生一種連想,可能對這些族群的特徵,行為和情況有著強烈的預期,而且也 有可能會有特別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我們對這些族群已經有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被認為是儲存關於社會分類的概括的知識,而且暗中評估這些分 類。刻板印象除了有其認知的面向外,另一種研究焦點是將刻板印象放在其功能 19.

(29) 的面向上,它可能是內部團體衝突的誘因,也可以建構正面的社會認同(socail identity)。人們不只會將事物分類,也會特殊化事物。這也就是說,刻板印象不 一定會發生作用,個人的接觸或行為能夠減輕或創造團體刻板印象對個人的影 響。而當社會上對某個族群的特質或價值觀持有相同的看法時,這就已經形成共 識,也可以說是對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一定是負面的,其所指的是 對於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之行為和特質的一套看法,「偏見」與「歧視」才是對某 一社會團體成員持有的負面態度及行為,但刻板印象往往是偏見與歧視的開端。 因此雖然意象與刻板印象所代表之意涵有些相似,但為了更精準掌握其意 義,可以將刻板印象視為是某個個體或群體先入為主的認定,而意象則僅是用在 群體的層次,而不被用在個體(彭尉榕,2005),本研究以討論族群的的文化脈 絡為主,雖然有先入為主的可能性,但也有改變的機會,因此使用「意象」的概 念。 總而言之,在族群意象裡,包括了對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也可能存在著偏 見與歧視,然而族群意象是會透過相互接觸及其他方式而產生改變,它是一個動 態的歷程,是對一個特定族群的群體意象。. 貳、 族群意象之理論與研究 Lippman 認為刻板印象為「我們腦中的圖像」;Katz 與 Braly 將刻板印象定 義為一種先入為主,而且極少與事實相符的固定印象;Beck 指出刻板印象無視 於個別差異之存在,硬將某些人的人格特質或行為屬性加諸於整個團體的所有成 員;Vinack 將刻板印象界定為將各種概括化的特徵,以語文標記的方式賦予具 有各種類別名稱的團體,並據以產生相對應的行為傾向;Allport 則認為刻板印 象無論是關乎喜好或厭惡,都是一種與分類有關的誇大信念,它並不等於分類, 但卻對分類的方式有著固定的看法,它的功能在於為我們對分類的看法或行為如 接受或拒絕一個團體找到依據,而予以合理化(引自徐聖筑,2007;孫家秀, 1997)。也就是說,刻板印象是人們用以分類或歸納的一種固定的思考方式,且 20.

(30) 不探討其中存在的差異性, 而且刻板印象可影響人們看待不同族群的態度。 族群意象與刻板印象基本上內部涵義頗為接近,但兩者間仍有些差異,須加 以區分。首先從時間取向來看,意象是動態的、同時限的也就是某一特定時間。 刻板印象則較為固定,形成後則不易改變,且是貫時的也就是一段時間的。再者, 就範圍來說,意象牽涉範圍較刻板印象廣,一般而言,意象的研究,大都假定經 由訊息的傳達,希望了解其混和狀態或全部的情形。刻板印象的研究因個人的限 制和部分經驗或想法,則往往只著重在比較簡化而顯著的特徵上(孫家秀, 1997)。 直接就「族群意象」的字面上定義來說,「族群」通常只共同組成一個大社 會中的群體,他們主張或者相信自己有某種血緣上、體質上、文化上、意識上, 或其他的共同特性,如宗教信仰、語言、風俗習慣等,足以用來和其他人進行有 意義的區分。 「意象」是感覺經驗的心理表徵,是當我們想像某些事時所建構的, 張春興(1989) 對於「意象」(image)這個辭彙的解釋有意象、形象的意思, 指的是對某一事物以往的感覺或經驗,也就是記憶的重現,甚至包含自身的觀感 與價值觀。意象的形成與價值觀息息相關,透過價值體系的層層形塑,最後形成 某種特定的意象,而族群意象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形塑,藉由集結相同族群 身分者對於某樣觀念的行為,進而建構出該族群所屬的意象,當然也包括形成意 象的過程。 Boulding 認為意象就是個人用以瞭解社會的主觀知識,並進一步影響人類行 為的關鍵,也是一種動態的態度,可能會受到外界訊息所影響。因為意象是藉由 不完整的訊息而形成的僵化卻又讓人信以為真的心理圖像,當個體遭遇與意象相 符的事物會加速意象的固著,但當社會環境改變或是個體不斷接觸到與意象相衝 突的人事物,也會對意象做調整(引自王雯君,2005)。王雯君(2005)提出意 象的形成具有脈絡性,意象必須置於脈絡之中,意象要隨時代的情境變化而重新 建構,不應該只是零碎破碎的刻板印象或標籤化。彭尉榕(2006)進一步指出, 並非舊有的零散的族群意象就是不好的,而重新建構的就一定是好的,應該是回 21.

(31) 歸到構成族群意象的情境本身,探索構成「脈絡」的根本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族群意象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的,由於不同文化的相互接 觸,在不同族群團體間互動進而建構了族群意象。White(1983)認為在族群範 疇的相互關係中,族群意象能夠獲得文化的意義。族群意象被定義為在某種程度 上透過和不同類型的族群認同相結合的行為特質,而這些行為特質是相似的或是 對比性質的,他強調在形塑族群認同的特徵時,是以文化的角度來檢視族群意 象。另外,Elchinova(2001)也發現在所謂族群意象(ethnic image)的形成中, 文化刻板印象的使用,它是由社會中不同的族群團體在文化互動的過程中建構而 成。 謝世忠(1987) 在《認同的污名》一書中,分別提到漢人對原住民的刻板 印象,以及原住民對漢人的想像。一般人認為原住民的外形是眼睛大、輪廓深、 皮膚黑、體格粗壯等;在性格方面被認為是愛酗酒、生活水準低落、懶散等;而 正面的印象則是純樸、熱情豪邁等。性格特徵方面的印象大多是來來自於電視、 報紙、雜誌等大眾傳播的影響,而形成具有偏見的刻板印象。雖然這些特質是漢 人所認為的原住民特質,但是有些原住民不願認同自己的族群或是有強烈的自卑 感,因此也許可以假設那些被漢人認為原住民所具有的負面特質,事實上也都被 原住民本身所承認。可見在台灣原住民的潛意識中,由於漢人的主觀偏見,使其 普遍存在著自己屬於低劣民族的想法,因而逐漸對本族形成負面的族群意識和認 同感。 傅仰止(1986)所做的都市山胞對各項成見和刻板印象的感受中發現,約有 40-55%的研究參與者認為一般山地人或自己常常被人看不起,受到不平等的待 遇,容易受騙吃虧等。蕭新煌(1971)曾於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部落中,發現 72%的研究參與者認為他們的智慧比不上漢人,他亦將此結果歸結於該部落漢人 多為社會地位較高之學校老師或警察,因而形成原住民此認知。 傅仰止(1995)進一步探討台灣各族群的主觀相對位階及台灣不同族群成員 間對自己和對彼此的評價,他藉由族群意象的調查,來了解台灣的族群關係或族 22.

(32) 群為揭的排列。其研究顯示:其一,在社經地位和政經資源上的族群意象中,漢 人在教育、職業和收入三項客觀指標中的自我評價都跟客觀指標相當,但是原住 民的自我評價根客觀指標不符,他們對自己族群的平均教育程度、職業、和財產 的評價比對漢人對他們的評價高;其二,在語言文化與社群性格的族群意象中, 外省人、閩南人和原住民各族群對自己語言文化特徵的評價,都比對它群的評價 明顯偏高,然而漢人族群對原住民的語言、勤勞和氣度的評價都很低。綜合各項 族群意象,值得注意的是,族群接觸對語言和氣度評價,大致上都傾向正面,而 對勤惰程度的評價則是正面負面都有,漢人族群對原住民的氣度評價和成長後常 不常跟原住民接觸有正面關係。 在徐聖筑(2007)以客家族群意象的研究中,歸納出族群意象產生的四個影 響層面: (一) 族群意象易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由於不斷地意識到他人對自己族群的印象 和評價,在這樣的社會互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會接受這樣的印象和這些評價 的期待,進而對自己的族群產生認知上和行為上的改變。 (二) 族群意象是族群偏見和歧視的基礎:以層次來說,刻板印象或意象在最底 層,再依序為偏見及歧視,意象不必然會形成偏見或歧視,但是偏見或歧視卻是 由意象為起點而形成。 (三) 族群意象易形成族群位階:在大社會的族群組成中,多數和少數團體會區分 他們的族群位階,而族群位階的不一致,容易引發族群緊張。 (四) 族群意象易形成壓迫:存在我們社會中的壓迫,有些是透過互動的習慣、無 意識的假設和刻板印象,以及和團體有關的緊張或反感而來。 因此,雖然族群意象在有形或無形之中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扮演族群關係的 要角,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族群意象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容易察覺的,因為 我們處於相同的情境中,接受同一套教育體系,也無時無刻不受到主流媒體的影 響,對於流傳已久的族群意象幾乎全盤接受而鮮少進行反省。族群意象的形塑是 由個人心理層面及社會情境兩種觀點而來的,前者為團體成員對於本身的概念, 23.

(33) 後者則為他者觀看這個團體,族群意象的形塑包含了我群與他者的觀點,上述的 研究中,說明了文化在其中的重要性。 族群意識或認同是一種社會的產物,是少數族群的成員在社會互動的過程 中,將我群和多數族群有意識地予以分類而形成的。因此,族群意識或認同議題 的討論必須立基在族群的互動關係上來思索(孫大川,2010)。. 參、 文化霸權與族群意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各種經驗的混合體,它包含了價值、象徵、生活形態、 風俗習慣和各種其他人為的元素,文化差異係上述這些事物使某一社群不同於其 他社群,因而造成各個不同社群間的文化也有所不同。造成文化差異的因素很 多, 「族群」即是重要的差異來源之一,不同族群之間因種族、體態外貌、語言、 社會制度、宗教信仰等因素造成對生活的態度有所不同,其所發展出來的文化也 跟著不同。大部分的人可以很輕易的理解不同國情間的文化差異,然而對於在同 一塊土地上生長的族群,卻常忽略其差異性的存在,一味的用主流文化的觀點及 標準去衡量、評斷所有的事情,或是用主流的標準要求學生的學習,都會對學習 及族群互動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當社會中的群體,長期以來習慣一套思考模式, 就很容易將其所經歷的模式加諸在別的群體身上,忽略其他文化存在的獨特性與 差異性,即會形成單一取向的認知,而當一個具有權力的社會群體,以其單一的 文化觀看待整個社會群體時,便容易形成一種文化霸權的宰制與壓迫。 台灣過去歷經了幾百年的殖民歷史,然而隨著殖民帝國勢力的退出,就真正 獲得了解放嗎?其實在表面上獲得自由的同時,政權卻往往依循著殖民帝國統治 的邏輯,事實上移民政權繼續進行其「內部殖民」統治,原住民仍是被征服、支 配的族群。 所謂「內部殖民主義」(internal colonialism)是指殖民宗主國雖已不存在, 但是本土社會存在兩個以上的民族(或種族),較強的一方接管殖民政權,繼續 進行對弱勢民族的宰制與剝削(譚光鼎,2002),台灣的殖民模式從「境外—本 24.

(34) 土」改變成為了「本土—本土」。回顧台灣被殖民統治的各個時期,荷蘭人佔領 台灣時期和明鄭時期,雖然當時原住民與漢人有利益上的往來,但因居住地不 同,仍保有族群語言的使用,且在明鄭時期,掌權者因背負著反清復明的使命, 也無暇顧及原住民教化問題,因此原住民主體性並未遭到破壞。 然而在清朝日主台灣後,原住民的族群認同卻逐漸喪失了。平埔族與漢人接 觸頻繁,通婚情形相當普遍;高山族也在牡丹社事件過後,清朝政府開始了積極 的「開山撫番」 ,使原住民覺知到我族的「野蠻」與「落後」 ,皆為原住民族群認 同喪失的原因之一。 日本治臺時期,開始將蕃地收為國有,同時也展開了「蕃人教化時期」,空 間、文化同時消失,原住民傳統文化逐漸瓦解。台灣在光復之後,掌權的仍然不 是原本居住在台灣的人民,對原住民來說,台灣只是又陷入另一個「較大族群」 --漢人政治的體系中,只是從境外殖民轉移為「內部殖民」,原住民並沒有因為 日本殖民的離去,而恢復應有的主權。 因此,台灣四百多年來的開發史,亦是原住民生存空間的消失史,現有的空 間成為社會發展的邊陲,原住民因為失去原鄉空間(homespace) ,或被迫與原鄉 空間分離,而失去自我、失去社會,原住民儼然成為社會的邊緣人(汪明輝, 1999)。原住民失去了自主權,被邊緣化的結果,原住民還有為自己發聲的可能 嗎?後來又因原漢通婚劇增,原漢雙族裔原住民人口也越來越多,所面臨的矛盾 可想而知。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除了承擔一般原住民所面臨的原漢文化差異及衝突,對於 同時擁有雙重身分,在其心理上兩者間的拉扯,必定更為劇烈及複雜的。優勢族 群與弱勢族群關係的互動,可以從文化霸權論中著手,另外輔以族群位階如何影 響族群意象,以下則分述之。. 25.

(35) 一、. 文化霸權. 在任何一個非集權社會中,某些文化形式一定會壓過並支配其他的文化形 式,就如同某些想法會比其他理念更具有影響力一般,而這種文化上的領導統御 (culture leadership)便是所謂的霸權(王淑燕譯,1999)。Gramsci 提出的文化 霸權是承襲馬克思主義而來的,「文化霸權」引入了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概念,統 治者除了藉由「合法性」來行使權威,另外一種掌握權力的方式,是獲得被統治 者的「同意」 ,透過被控制者的忠誠與收編來運作,霸權則透過建立普遍「共識」 的方式以獲得「同意」 (引自陳奎憙,2004) 。文化霸權不是利用壓迫的方式掌握 從屬階級,而透過社會結構與意識形態的控制進行階級文化的統治。基於統治階 級對知識與文化價值的支配形式,賦予社會實踐的合法性,進行再製主流文化的 工作,讓從屬階級自然而然的認同主流文化,接受統治者的信念,而遺漏自己的 文化,忽略價值中的權力不等關係,進而忽視統治者再複製此不平等的關係於社 會結構中(蔡佩如,2002)。而原住民學生所面臨的宰制並非是單純的直接或間 接介入,而是陌生文化結合所產生各式各樣的滲透模式,一種難以察覺的身分, 才是真正霸權的所在。 在後殖民主義的相關理論中,種族的問題在社會與政治的權力鬥爭之中被形 塑出來,亦即是支配—受制(domination-subordination)與混雜性—混語化 (hybridity-creolization)的問題浮現了。殖民文化或被殖民文化均不能以「純粹」 的方式呈現,兩者皆無法從彼此完全分離開來而是共同促成了某種混雜的形式 (Barker, 2012)。 知識是權力的產物,在教育的場域中,統治者將自己的理念融入既有的知識 系統,形成論述;將知識化為論述實踐中的語言,論述的運作有系統的形塑所談 論的對象。在形塑的同時,論述運作的知識也再次建構了權力關係,也就是擁有 「敘事的權力」 (葉川榮,2001) 。Gramsci 更指出霸權活躍於教育過程中,便能 隨時的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文化與意識型態,會不斷的運作於下級群體. 26.

(36) 裡,以使上位階級的利益與權威合理化(Giroux, 1997) 。過去在教科書中曾經出 現錯誤的訊息,如吳鳳神話、牡丹社事件,教科書中未真實的記錄這一切的發生 經過,使得學生對原住民形成好戰、野蠻的刻板印象,也沒也提及原住民族人被 日軍殺害、家園被燒毀之後的慘痛。從漢人的觀點來看,牡丹社事件被定位在「台 灣的開發」,但從原住民的觀點出發,牡丹社事件,無疑是原住民文化遭受到重 大創傷的起點。整體來看,學校有關社區族群課程的傳遞,很容易形塑學童對某 族群文化意象的觀感。而學校教育對社區族群文化的重視,也將間接影響在班級 互動中,不同族群學生對本族和外族的族群意象,都會微妙的影響學童族群認同 和班級中的族群社會距離(ethnic social distance) ,這個部分對於部落成長的雙族 裔學生族群認同應該會有深遠的影響。王甫昌(2003)提到,在傳播媒體上,透 過戲劇、新聞報導,甚至綜藝節目中無形流露的想法,原住民被刻畫為四肢發達、 頭腦簡單、過於樂天、不知儲蓄、愛喝酒、愛吃檳榔的(劣等)民族。這些整體 的族群偏見,是漢人社會用於合理化對於原住民的歧視待遇的社會機制。上述各 種霸權形式結合著學校與媒體,挾帶主流意識與文化,入侵原住民學生的價值觀 及思考模式,不論是有意或無意的入侵,都確實造成了影響,而他們都將難以察 覺或跳脫框架去分辨是非了。. 二、. 族群階層化. 族群不平等一向和階級的階層化糾結難分,族群之間的緊張不僅僅是因為文 化、行為以及組織上的差異,也可能肇因於金錢、權力與聲望的資源差距。Turner 更進一步提到族群階層化有幾個相互影響的關鍵因素,其中包含了「相對資源」 , 就是各族群擁有不等量的資源,當弱勢族群擁有的資源越多,則越有能力對抗強 勢族群的歧視;以及「顯眼程度」,因為會成為被歧視的目標,一定是具有某種 顯眼的外在特性(張君玫譯,1998)。 以原漢雙族裔原住民來說,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父母親,分別來自不同的族 群,隸屬於不同的文化背景,族群因為歷史和地域的關係,兩者相互接觸比較, 27.

(37) 就容易產生位階的高低之別,原漢通婚是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的組合,但也是一 個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的組合,位階的差異會影響族群接觸的方式,並間接的對 族群意象產生影響。傅仰止(1994)認為每個地區人口及政治結構不同,會有不 同的族群位階,而一個社會的族群偏見會對區域內的族群成員社會化,或族群成 員礙於從眾壓力助長既有的成見,於是族群刻板印象形成之後便難以改變,因此 族群刻板印象有其一定的政治結構及社會脈絡的影響,使個體在尚未與他族階觸 前,就已有了位階高低的自覺。 族群位階在婚姻中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且與婚姻關係中的權力掌握有 很大的關係。原漢通婚中,多為位階高的漢人男性娶位階低的原住民女性,並在 婚姻中掌握較大的權利,換言之,在原漢通婚的家庭中,漢文化仍屬支配者。漢 人在政策當中制度化歧視原住民族群,不僅造成原住民人口生存處境困難,也造 成文化上的斷裂,直到民國六七十年代,不僅不少原住民會「刻意」放棄原住民身 分,還有許多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混血的原漢雙族裔青年也都不願意去認同原住 民的族群與文化。原住民知識份子慨歎族群命運的悲哀,以「黃昏的處境」來形容 原住民族的邊緣弱勢處境(孫大川,2000)。 在過去「山胞身分認定標準」中規定,原住民嫁給漢人後,必須喪失原住民 身分,由於父權社會的關係,對於其後代而言,政府官方的單一身分認定,無形 之中已將其原住民身分從中拔除,也能看出因性別和種族的交互影響下,使得原 住民女性成為雙重弱勢。然而民國九十年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修訂了「原 住民身分法」,其中第四條,原住民女子嫁給非原住民男子,她還是可以保留其 原住民身分,而他們的孩子如從母姓或用傳統的姓氏,亦可取得原住民的身分, 由此可見,政府希望將主流文化支配的霸權型態移除,讓原漢通婚的家庭有選擇 他們身分權利,但是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改從母姓或用傳統姓氏,取得原住民身 分,成為合法的原住民,他們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的族群及文化歸屬,這將是另一 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28.

(38) 肆、 小結 從上述對於族群意象的定義來說,不論族群的階層特性或是形塑的過程,其 中包含了我群與他者的觀點,是一種屬於動態、可改變的歷程,但是都可以看出 族群意象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許多研究都指出在漢人的眼中,對於原住民的族 群意象較為負面,或是僅僅是表面膚淺的東西,需要頻繁接觸或是深入了解其中 文化意涵,才能突破這樣的框架。 而在台灣,屬於少數的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對一般人來說,有些人認為他們 和原住民一樣,有著相同的刻板印象;也有些人認為他們不夠純正,就是平地人, 不配擁有這樣的身分。生活中,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可能去尋根、可能找尋自我的 價值、抑或是從上述這些言論中去形塑,透過各樣管道去建立起我族族群意象。 另外,就族群的特性來說,因為權力的因素,族群階層化便很容易產生,原 漢雙族裔原住民之所以值得討論,是因為長期頻繁的接觸漢人及漢化的環境,加 上自己擁有一半的漢人血統,自身的矛盾及衝突和家中父母所代表的族群位階高 低,更是值得探討。 在本研究中,將以族群意象為出發點,探討族群認同的發展。首先想要瞭解 在族群特性中,一般人如何透過族群分類的特點去區分「你我」,而原漢雙族裔 大學生如何應對,是接受或是拒絕?另外也會指出原漢雙族裔的獨特性,因為文 化、血緣等因素,他並無法和純的原住民劃上等號。 再來,本研究的六位訪談參與者中,將會透過生命歷程的分享,看見族群意 象的各種來源,且隨著年齡、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等會呈現一種動態的發 展,是會隨著時代情境變化而重新建構我族族群意象的。 最後則是探討在目前多元的台灣社會當中,所出現的霸權、宰制,以及進一 步產生的族群階層化,這種屬於「內部殖民化」的問題,原漢雙族裔大學生該如 何面對,六位訪談參與者會符應現況還是跳脫框架重建,將是以下所關注的問題。. 29.

(39) 第二節. 族群認同. 「文化認同『成為』(becoming)以及『存在』(being)之事,它屬於未來 和過去。它不是那些已經既存的事物,它跨越地方、時間、歷史和文化。來 自某地的文化認同雖有其歷史,也像任何有歷史的事物一樣,它也在持續的 轉型。它並未永久的固定在某一本質化的過去,而是屬於不斷的歷史、文化 與權利的遊戲(Hall, 1990)。. 壹、 族群認同之形成與基礎 「族群」雖然有人為建構性,是社會分類的一種,但是這並不代表社會分類 可以任由個人自由意志操弄。族群分類的建構,必定是一個社會集體行動、集體 意識逐漸「鎖定」 、 「複製」的過程。族群認同係指個人以積極的態度、情感、歸 屬感,或榮耀的心參與及投入所屬的族群文化活動與文化實務的自我認定與認同 的歷程或狀況。也就是自己在族群中所作的定位,意即個人將自身定位在社會某 一群體中,同時對該群體懷有心理上的歸屬感(吳乃德,1993)。族群認同的形 成以及社會變遷和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如何影響著族群認同,都是值得探討的問 題。一般來說,族群認同的形成,來自世代間的遺傳,以及遺傳而帶來的文化傳 承,可是另一方面,族群的認同也可以是主動取得的。因此可以說明族群認同除 了來自先天的傳承,也有後天屬於外界刺激與學習的一部分,兩者交織而成的結 果,可以使族群的經驗更加鮮明,成為族群認同的基礎。 社會學在觀察與詮釋自我認同與我群意識的建構過程時,常引用「符號互動 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中有關「自我概念」的形成來解釋族群自我認同 及我群概念的建構的過程。Mead 是符號互動論的先驅,主張自我分為主我( I ) 及客我(me)。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我們可以經由閱讀他人的姿態或瞭解他人對 我的觀點,獲得「我是誰?或我是怎樣的人?」的印象。另一位學者 Cooley 使 用「觀看鏡中的自我」(looking glass of self) 來詮釋自我概念的塑造過程,他人 對我的觀點或評價就好像一面鏡子,成為我們建構自我概念的要素(引自張君玫 譯,1998)。一般說來,自我概念形成之後自我的形像是會先以固定形式呈現, 30.

(40) 但由於在生活中我們持續與他人互動,也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彼此磨合後,使得 互動關係得以持續進行。倘若個人所處的時空與情境發生改變,互動模式不同, 個人也有可能對自我概念從新定位,給予自我一個新的評價。互動僅是一種過 程,兩者間共同的文化才是讓互動關係得以持續的關鍵。因此,共同的社會與文 化條件,也成為個人型塑自我概念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張茂桂,1999)。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在生命歷程中,在與不同的個體互動,接受不同的刺激之後, 也會藉此塑造出自我的形象。 在族群認同的建構過程有部份外在的客觀條件,是來自群體成員共同的生存 地理環境、血源關係、生活習慣以及歷史經驗。這些因素將族群成員的過去、現 在與未來整合在一個「線性的連續性」的群體中,對於族群的成員形成一種外部 的制約力量,使個人和自己族群過去的光榮或恥辱、族群的未來發展、族群的其 他人形成一種「我群」的感知,這些客觀因素並非隨個人意願喜好發生或可改變。 另一方面,個人之存在價值以及行動力量,常常建立於自己如何被社會其他人觀 看對待,他人的態度,不論是來自他群或我群,對於自我的形成、自我的社會生 活、自我力量,都有重大的作用(張茂桂,1999)。一般人很容易將原漢雙族裔 原住民置於傳統原住民文化當中,去評論或是檢視這一群人,有些原漢雙族裔原 住民也會因此形成一種「我族」的概念。然而在互動的過程之中,仍有許多其他 因素能夠形塑原漢雙族裔的族群認同。 根據 Turner 提出的自我分類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將個體的自我 概念區分為兩部份:一個是自我認同或個體認同(personal identity),及社會認 同。自我認同是指自己對自我狀況的覺知,個體經由統合之後,形成一完整而和 諧的結構。而社會認同,即為「個人所擁有的關於所從屬的群體,以及這個群體 身分所伴隨而來得在情感上與價值觀上的重要性的知識,也就是個人用來定義本 身社會身分的總合」 (引自張君玫譯,1998) 。因此個體對於自我的覺知,主要係 來自自我與他人以及社會互動的經驗。由此可知,認同關乎兩個面向,首先須先.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Application via internet: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shall apply for a work permit through the Interne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in the review manual of work permit applic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announced by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We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unlike the pure potential case considered in [RW19], her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bulk decay of ˜u, we also need the boundary decay of ∇u due to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