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原漢雙族裔相關研究

在早期的原住民研究中,多在探究原住民面對漢文化環境的適應及認同問 題,研究對象包含了都市原住民及原住民青少年或原住民學童等。然而隨著原漢 通婚比例增加後,通婚後的下一代--原漢雙族裔原住民--這個全新的族群,才逐 漸被重視。本節將針對國內對於原漢雙族裔實徵研究文獻進行研究主題、研究對 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之探討。

壹、 現有原漢雙族裔文獻 一、依研究主題來看

以廣義認同為主的主題有兩篇,其中邱莉雯(2003)是研究原漢雙族裔的 成人認同,著重在報導原漢雙族裔青年在面對多重的族群身分、複雜的社會關 係、當代政治文化脈絡下,所呈現的族群與文化認同狀態為何。葉春蘭(2005)

是研究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瞭解都市原住民後代如何從血緣的軌道中 尋回原住民的認同,或如何從日漸疏離的母群中抽離而成為主流文化的都市 人,這些認同的過程使得他們面臨多重的自我認同選擇與複雜的社會認定標 準。兩篇皆以認同為主軸,研究形成認同的因素及其過程。

接著,有研究者將認同的範圍縮小,蕭文乾(2005)的研究,是聚焦在教 育歷程上。一是探討部落「雙族裔」學童在原住民學校教育歷程中,族群認同 的形塑與情感歸屬;二則欲了解部落「雙族裔」學童家庭生活狀況及其族群身 分之取決過程。而高元杰(2008)的研究是以文化範疇為主,特別強調在原漢 通婚家庭中的文化認同與適應間的問題;另外,鄭童(2012)將主題縮小至重 新取得原住民身分者的身分認同,由於依據現有原住民身分法第四條「原住民 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 者,取得原住民身分」,也出現了以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身分轉變認同的研究。

最後,則是彭尉榕(2005)的研究中,著重的是原客族群關係的特殊性在於 邊界與位階的相似性,分析原住民與客家人通婚後的關係,也強調在不同地域及 世代間的比較。

二、依研究對象來看

以年齡層來看,因為研究方法大多使用深度訪談,因此大部分的研究都以成 人為主,較能夠藉由訪談獲得較完整的生命歷程及轉變之呈現。僅有蕭文乾

(2005)的研究對象是國小學童。

在彭尉榕(2005)的研究中,把雙族裔原住民範圍縮小至原住民與客家人的 通婚第二代;另外,高元杰(2008)的研究對象是原漢通婚的家庭,包括父母及 其第二代。其餘幾篇的研究中皆是以原漢雙族裔的個體為主。

三、依研究方法來看

目前研究原漢雙族裔的論文中,多以認同為主軸,屬於較複雜無法量化的資 料,在認同的歷程中具多變性且有流動性,因此多採用深度訪談,取得在量化數 字中無法準確表達的內容。

也有蕭文乾(2005)及彭尉榕(2005)的研究加入了參與觀察的研究方法,

與訪談法相互配合。參與觀察法能透過研究者的眼睛,覺察到一些研究對象沒有 意會到的部分。另外,鄭童(2012)在「一位取得原住民身分者對身分認同的自 我敘說」研究中,讓研究對象以自我述說的方式,來回憶自己的認同歷程。

四、依研究發現來看

在邱莉雯(2003)、高元杰(2008)及葉春蘭(2005)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在目前原漢雙族裔的認同情形,並非單一向度的認同模式,與傳統文化的疏離以 及主流文化的內化,使得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文化認同是混雜的,也沒有固定的 邊界,也就是具有流動性。邱莉雯(2003)及葉春蘭(2005)更提到透過文化參

與或是參與原住民社會運動的方式來增強族群認同感,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出

葉春蘭 2005 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 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

民後代為例

深度訪談 原漢雙族裔

(部分)

鄭童 2012 一位取得原住民身分者 對身分認同的自我敘說

敘說研究 原漢雙族裔

彭尉榕 2005 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 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

分析

深度訪談、

參與觀察

原客雙族裔

(部分為第二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 對本研究之啟示

綜觀目前國內與原漢雙族裔相關的文獻多以「認同」為研究主體,可見得在

「一半一半」的世界裡,能夠認同某個族群、某種文化,或是獲得認同,在他們 生命歷程中都是相當重要的。並且,認同並非一個能夠輕易量化的選項,而是一 個複雜且富含人生經歷的過程,因此在現有的文獻中,也皆以質性訪談作為研究 工具。

在本研究中,仍是以「族群認同」的選擇作為研究結果最終的目標,並選取

「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當作訪談參與者,透過大學生從小到大的求學經驗中的各 項經歷,包含父母親族群對彼此的看法、參與原住民活動、社團、戀愛經驗等等,

來探討形塑族群認同的因素為何,另外本研究也將以「族群意象」及「文化霸權」

的角度切入,期盼能呈現出與以往研究不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