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族群意象

壹、 族群意象之形塑

每個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對他人的圖像,同樣的,對於一個族群也是如此,族 群意象是屬於人們心中對某一族群的圖像。從意象的定義中可以發現,價值觀是 形成族群意象的基礎之一,而透過價值體系層層的形塑,最後形成某種特定的族 群意象,藉由集結相同族群身分者對於某樣觀念的行為,進而建構出該族群所屬 的意象。也就是說,族群意象的形成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價值判斷上,這樣的族 群意象必定會造成生活上的影響,簡化或概化個人對他者的認知。族群意象隨處 可見,人與人之間的談話、報章雜誌的報導、甚至是教科書的呈現,有些能增進 族群之間的相互瞭解,有些卻使族群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族群意象的形成中,文化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這是一種藉由某個族群團體 想像以及呈現自身或其他團體,共同分享的刻板化概念、知識、意見以及論述。

因此,族群意象分享文化刻板印象的特徵,它由各種不同的要素被建構,像語言、

面貌、習慣、儀式、筵席、宗教、起源、神話…等等。族群意象包含對本身或另 外團體既有的族群團體的認識,而且還會根據族群特殊的價值論。某個團體的意 象是從兩個觀點被形塑的:分別為內部和外部,前者為團體成員對於本身的概 念,後者則為他者觀看這個團體。因此,族群意象的形塑包含了我群與他者的觀 點,也說明文化在其中的重要性(Elchinva, 2001)。

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會因著文化差異,而形塑了不同的族群意象。一般而 言,由於族群的特性,我們很容易在生活中將人歸類,在分類之後,族群意象涵 括了我族對本身的概念,及從他者身上獲得對我族的想法,兩者交互影響下,我 族族群意象便產生了。

一、族群的特性

「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者是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與 語言,而自認為、或者是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人(張桂茂,

1996);而美國社會學者 Richard Alonzo Schermerhorn 對於「族群」(ethnic group)

的看法是「存在於大社會中的集體(次團體),成員擁有或為真實或為假設的共 同祖先,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以及,擁有定義自我的特別文化表徵。」(引自瞿 海源、王振寰,2005)。也就是說,族群可以是血緣上的連結,也可以是後天社 會文化影響下所組成的,足以用來和其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區分。

倪炎元(1999)的研究中提到「分類」的概念,生活當中我們一直不斷將人 歸類,有些人被歸劃為與我群存有差異的他者。因此他認為在建構他者的過程 中,也就是所謂的「差異的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difference),我們可以將 這過程稱之為標籤化(labeling)或是刻板印象化(stereotyeing)的過程,這些 區分差異的類目是源自於既有的文化脈絡。因此刻板印象的功能之一,就是將人 群「分類」(categorization)。Stephan(1999)在研究校園裡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中,認為不論何時,只要族群被認定且標定了,則分類就產生了;當分類產生,

則族群內的成員會偏愛己族的成員,而歧視族群外的成員。人們常會依據性別、

種族和其它相同的屬性分類彼此,屬於社會分類,是自然的且具適應性的,我們 可以立刻對某人形成印象,並運用過去的經驗來產生新的互動,然而透過社會分 類也會導致一個缺點,就是使我們過度強調團體間的差異性,並忽略團體內的差 異性,甚至無法知覺到這些團體內的人其實並不符合我們對他們團體所具有的刻 板印象的訊息。

因此,研究者將族群的特性歸納為下列幾點。其一是「我群與他群」的群體 認同差別:以「共同來源」區分,族群相對於其他團體的認同,在於它是以強調 成員之間的「共同來源」,作為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標準,也就是當人們 界定「我們是誰」的時候,便很清楚地是以「他們是誰」作對比,如原住民與漢 人之間的關係。其二是主觀大於客觀:族群的文化特質,常常會因為自我界定的 不同而有所差異,人為主觀認定的結果,並不一定需要科學決定性的客觀標準。

其三則是忽略團體內的差異性:個體存在的差異性,同樣也在團體中出現,被歸 類為同一族群的個體,會因為家庭環境、成長背景及求學經驗等因素造成彼此間 的不同,但往往被族群的刻板印象給遮蓋了。

二、族群意象的形成

本研究探討族群意象如何形塑個人的族群認同,因此以族群意象出發,進行 概念和觀點的討論。族群間的互相接觸,都會出現對彼此族群的看法,也會對自 我的族群產生一種認同的感覺,因此對於族群以外的人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而 當這些看法成為了既定的印象之後,就會形成「刻板印象」。談到族群意象,一 般來說都會直接聯想到族群刻板印象,因為兩者間的概念頗為相似。「刻板印象」

(stereotype)在 1922 年由當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 Walter Lippman 首度介紹出 來,他認為刻板印象是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圖像」(pictures in our heads)」,

Lippman 覺得使用刻板印象來簡化複雜的現實是必須的(引自徐聖筑,2007)。 由於刻板印象是一種對族群或社會團體過度簡化的概念,因此可能產生與事實不 符的情況,是存在有偏頗的特質。當我們聽到「原住民」、「客家人」、「黑人」…

等,腦中所浮現出來的是什麼?而我們又是如何去認知這些族群?我們都會在心 中產生一種連想,可能對這些族群的特徵,行為和情況有著強烈的預期,而且也 有可能會有特別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我們對這些族群已經有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被認為是儲存關於社會分類的概括的知識,而且暗中評估這些分 類。刻板印象除了有其認知的面向外,另一種研究焦點是將刻板印象放在其功能

的面向上,它可能是內部團體衝突的誘因,也可以建構正面的社會認同(socail identity)。人們不只會將事物分類,也會特殊化事物。這也就是說,刻板印象不 一定會發生作用,個人的接觸或行為能夠減輕或創造團體刻板印象對個人的影 響。而當社會上對某個族群的特質或價值觀持有相同的看法時,這就已經形成共 識,也可以說是對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一定是負面的,其所指的是 對於某一社會團體成員之行為和特質的一套看法,「偏見」與「歧視」才是對某 一社會團體成員持有的負面態度及行為,但刻板印象往往是偏見與歧視的開端。

因此雖然意象與刻板印象所代表之意涵有些相似,但為了更精準掌握其意 義,可以將刻板印象視為是某個個體或群體先入為主的認定,而意象則僅是用在 群體的層次,而不被用在個體(彭尉榕,2005),本研究以討論族群的的文化脈 絡為主,雖然有先入為主的可能性,但也有改變的機會,因此使用「意象」的概 念。

總而言之,在族群意象裡,包括了對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也可能存在著偏 見與歧視,然而族群意象是會透過相互接觸及其他方式而產生改變,它是一個動 態的歷程,是對一個特定族群的群體意象。

貳、 族群意象之理論與研究

Lippman 認為刻板印象為「我們腦中的圖像」;Katz 與 Braly 將刻板印象定 義為一種先入為主,而且極少與事實相符的固定印象;Beck 指出刻板印象無視 於個別差異之存在,硬將某些人的人格特質或行為屬性加諸於整個團體的所有成 員;Vinack 將刻板印象界定為將各種概括化的特徵,以語文標記的方式賦予具 有各種類別名稱的團體,並據以產生相對應的行為傾向;Allport 則認為刻板印 象無論是關乎喜好或厭惡,都是一種與分類有關的誇大信念,它並不等於分類,

但卻對分類的方式有著固定的看法,它的功能在於為我們對分類的看法或行為如 接受或拒絕一個團體找到依據,而予以合理化(引自徐聖筑,2007;孫家秀,

1997)。也就是說,刻板印象是人們用以分類或歸納的一種固定的思考方式,且

不探討其中存在的差異性, 而且刻板印象可影響人們看待不同族群的態度。

族群意象與刻板印象基本上內部涵義頗為接近,但兩者間仍有些差異,須加 以區分。首先從時間取向來看,意象是動態的、同時限的也就是某一特定時間。

刻板印象則較為固定,形成後則不易改變,且是貫時的也就是一段時間的。再者,

就範圍來說,意象牽涉範圍較刻板印象廣,一般而言,意象的研究,大都假定經 由訊息的傳達,希望了解其混和狀態或全部的情形。刻板印象的研究因個人的限 制和部分經驗或想法,則往往只著重在比較簡化而顯著的特徵上(孫家秀,

1997)。

直接就「族群意象」的字面上定義來說,「族群」通常只共同組成一個大社 會中的群體,他們主張或者相信自己有某種血緣上、體質上、文化上、意識上,

或其他的共同特性,如宗教信仰、語言、風俗習慣等,足以用來和其他人進行有 意義的區分。「意象」是感覺經驗的心理表徵,是當我們想像某些事時所建構的,

張春興(1989) 對於「意象」(image)這個辭彙的解釋有意象、形象的意思,

指的是對某一事物以往的感覺或經驗,也就是記憶的重現,甚至包含自身的觀感 與價值觀。意象的形成與價值觀息息相關,透過價值體系的層層形塑,最後形成 某種特定的意象,而族群意象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形塑,藉由集結相同族群 身分者對於某樣觀念的行為,進而建構出該族群所屬的意象,當然也包括形成意

指的是對某一事物以往的感覺或經驗,也就是記憶的重現,甚至包含自身的觀感 與價值觀。意象的形成與價值觀息息相關,透過價值體系的層層形塑,最後形成 某種特定的意象,而族群意象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形塑,藉由集結相同族群 身分者對於某樣觀念的行為,進而建構出該族群所屬的意象,當然也包括形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