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都非一兩句話就能輕易描繪出其中完整的意涵,更無所 謂是非對錯,只是希望能夠藉由個體思考的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尤其對於原 漢雙族裔原住民來說,異文化的背景是衝突還是共容,是能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從既定的刻板印象中解構,當我們能不由他人眼 中來評斷自己時,便有能力建立屬於自己的我族族群意象及族群認同。以下根據 筆者在研究中之所見,將針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各級學校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 議。

壹、 對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建議

從研究結果發現,原漢雙族裔大學生在其年幼時,族群意象的接收管道易受 到外在因素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求學經歷及生活經驗的累積,也可能有不 同的轉變。對於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而言,不僅是在夾縫中生存,而是在「夾縫中 腳踏兩條船」的一群,族群認同也可能歷經一些矛盾的過程。因此,提出幾點建 議,以提供參考:

一、 充分瞭解自己後,便能給自我定位

在 Murphy-Shigematsu(1986)對日裔美人的研究中提到所有的認同建立前,

必須要先認識自己,因為唯有了解自己,才不會因為他人對你所屬族群的評價為 何,就被定義成什麼樣的人。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擁有的雙重身分,經常會受到批 評與質疑,但當認識一半一半的自己,就能夠去建立一種對族群的新思維,賦予 原漢文化一個新的意涵,可以選擇其中一邊,也可以折衷,更可以是多重的認同,

將不受到他人的影響。

二、 面對文化霸權的影響,須具備轉化的能動性

社會上各個角落充滿著強與弱的文化組合,若沒有足夠的認知,便會受到主 流文化霸權的宰制,反本質主義的內涵可以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想法,因此如果能 從既有的文化窠臼中跳脫,了解族群差異的真諦,不論認同模式為何,也沒有所 謂的對或錯,都是自己重新解構後的結果,便能建構出自我的我族族群意象和族 群認同。

三、 固守自己的文化,顯示自我的優勢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所擁有的雙重文化,與其他人相較之下,多了一種的文化 涵養,如果能透過學習,深入瞭解自己所屬的兩種文化背景,進而去發揮自我的 長處,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而言,將會是一個很好的 福音。

貳、 對國家教育體制的建議

研究中發現,在學校這個場域,可能帶給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正面的能量,強 化他們族群認同的一環,但也可能帶給他們負面的影響。以下針對校園中的人事 物以及課程,提供幾點建議:

一、 課程與教材

由於現行的教育制度是以漢文化為主的,因此可以說整個教育體制就是一種 文化霸權宰制下的結果。對於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而言,在這樣一個無法選擇的環 境之下,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以漢文化為主的課程,使用漢人的語言、以 漢人的角度為出發點,至於另一部份原住民的自己,如果沒有刻意去彰顯或是學 習,大概就只能等著被削弱。

因為族群的接觸是強化族群認同的管道,在研究中也發現族群接觸越頻繁,

越能有族群認同感。現在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普遍的困擾是缺少與原鄉之間的連 結,沒有時間或是使用的機會,因此廣設原住民族語課程,創造一個友善的學習 空間,補足家庭教育的不足之處,鼓勵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學用原住民語,在學校 也能設立原住民相關社團,讓他們有機會和相同族群的人聚集在一起,得到歸屬

感。學校若能提供原住民社團,使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得到歸屬感,彼此分享與討 論,去除對原住民族負面的刻板印象,也能使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減少自己摸索,

一路跌跌撞撞地尋找自我的過程。

在學齡前的階段,沒有考試及升學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提供他們一個能夠積 極學習原住民文化的環境,將原住民文化的內涵內化;中小學階段,一邊學習主 流文化的課程,但另一方面也能額外抽出時間,做母語學習、原鄉生活體驗等等,

讓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可以更加瞭解自己身分的來源,不會因為環境而失了自己的 根;在大學階段,自我的意識已經較為強烈,此時的課程如能使他們有歸屬感,

便能促進他們對族群的認同。

目前我國對身分的認定還相當粗糙,屬於二分法的假定—「是否為原住民」, 然而,身分認定並非如此簡單,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組成不同,是有其獨特性的,

不能將他們視為是相同的,例如:閩南-泰雅、客家-賽夏,這兩種組合情況會為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帶來不同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國教育體制對於族群的定義,

必須消除同一性及二分法的假定,因此在提供原住民相關課程方面,也不能草率 的只提供廣義原住民課程,這樣是無法滿足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真正的需求,也無 法使他們能夠真正瞭解自己的族群文化。

二、 師資培育

為人師表者在學生求學階段的影響力相當高,因此老師的態度與想法,對原 漢雙族裔原住民的我族族群意象形成以及族群認同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在現在 原漢通婚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學生將會越來越多,因 此在師資培育的課程中,不僅是要培養多元文化的素養,在面對這樣雙族裔的孩 子,例如原漢雙族裔、新移民子女等,多元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口號,要能夠真正 落實,讓這樣的孩子在校園這個環境中,是可以被友善的對待,是沒有任何歧視 眼光的,因此不是只有教導學生要尊重包容,身為師長更要有真正多元文化的涵 養。

三、 原住民心理輔導的機制

目前台灣社會通婚情況普遍,因此未來的原漢雙族裔原住民人口數會越來越 多,雖然和新住民一樣都屬於少數,但是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所使用的主要語言是 國語,生活型態也和一般人沒有兩樣,甚至看不出來有什麼適應上的問題,所以 經常被忽略。然而,在他們內心深處,卻有著外表看不出的矛盾及掙扎,是需要 教育這個無形的推手去協助,加強學校輔導功能,注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心理層 面的問題。原漢雙族裔原住民在族群認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矛盾、心 理拉鋸戰等等的情況,腦袋中不知道冒出過幾次「我是誰」的疑問,如果學校能 夠針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認同的問題進行輔導,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不只是原住民認同問題需要輔導,其他漢人學生的多元文化素養的提 升更是教育要積極去做的事,如此一來,原漢雙族裔原住民一路走來被汙名化的 言語,才會不再重現。

參、 給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 改善福利制度標準

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最受爭議的問題就是福利制度,原本是政府的美意,因為 知道目前主流文化就是以漢人文化為主,基於一種補償的心態,反倒讓享有福利 的原住民被汙名化了。如果教育部能夠研擬出一套享有福利的客觀標準,將原住 民學生加分制度做一個徹底的改善,另一方面,也要試著讓每個人都瞭解加分及 福利享有的真正意涵,不僅能讓原住民本身接收的心安理得,也使其他人能心服 口服。

二、 改變觀光模式的文化交流

在文化推行方面,不能只有蜻蜓點水式的做做樣子,原住民文化也不是只能 以觀光作為行銷手法,如何深入理解原住民文化內涵,消除一般人對原住民的偏 見,才是政府應該重視的。

針對原民會及文化部目前舉辦的活動及研習中,大多吸引的是原住民或是對 此有興趣的人士參加,如此單向的宣導,較為可惜。倘若日後能舉辦漢人與原住 民的深入認識,做雙向的交流,想必更能根除對彼此的誤會及偏見。

肆、 給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以及本研究進行時的限制,對未來研究者提出幾點後續研究 方向之建議。

一、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僅採深入訪談一種方式,在訪談過程中可能因研究 者本身的訓練不足、易忽略研究參與者所提供的重要線索,或是研究參與者 在訪談時因緊張遺漏了訊息等等,因此在研究方法的選擇,可採取質量並行 及加入參與觀察研究的方法,盼能使研究更臻完整。

二、 本研究的訪談參與者僅有六位,且皆為大學生,礙於研究者的時間及能 力,本研究著重在探討過去的求學經驗對族群意象及族群認同的建立是否造 成影響。未來的研究者能加入不同階段的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層次的影響因 素,或加入縱貫法與橫斷法的設計,可看出不同時期對原漢雙族裔原住民的 影響是否有差異。

三、 本研究發現在原漢通婚中,因為父母親族別的不同,也會影響下一代的 族群意象及族群認同,因此期盼在後續的研究中可以強調原住民族中的不同 族別,以及漢人中的閩南人、客家人或是外省人,深入探究其影響的原因。

四、 在原漢雙族裔相關的文獻中可以瞭解族群認同有各種形態,每個人也可 以擁有一個以上的認同模式,在本研究中小馬提到有別於以往的認同模式,

是對土地的認同,後續研究者可以針對此研究發現在進行深入探討,或是進 一步找尋新的認同模式。

五、 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雙族裔原住民的獨特性,不能僅用是否為原住民這 樣的二分法去看待這群人的議題,另外也看出不同族別的組合也會有不同的 情況產生,因此如能針對不同的原住民組合,如父母親組合為泰雅-布農、

阿美-賽夏的組合,甚至是布農-鄒族、鄒族-布農的組合,去探討同樣是原住

阿美-賽夏的組合,甚至是布農-鄒族、鄒族-布農的組合,去探討同樣是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