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與求助態度-以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為中介變項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與求助態度-以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為中介變項研究"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蕭淑惠 博士. 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與求助態度-以知 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為中 介變項研究. 研究生:洪菱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

(2) 致謝詞 一篇論文的完成是聚集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以及研究者心血和努力付出 的結果。謝謝所有參與研究的同學們,還有協助我施測的羅基敏老師、劉滄龍老 師、葉國樑老師、蘇榕老師、顏妙璇老師、李娓娓老師、張碧君老師、胡元玲老 師、葉孟宛老師、張千惠老師、王開府老師、周雪棻老師、凱婷學姐及遠東科技 大學的老師們。感謝淑惠老師,還記得因為和老師的學術背景較為相近,讓我在 跨領域背景的焦慮中,得以重新尋找自我定位的平衡。更要謝謝老師在我撰寫論 文的過程中,所提供的指導、建議和幫助。謝謝維素老師和秀蓉老師願意擔任我 的口試委員,並不吝給予許多建議和指正。 謝謝寀雯學姐的大力幫助,妳還特別在忙碌的生活中抽空為我解惑,在我焦 慮的時候給我鼓勵、安慰和禱告,沒有妳我真的難以完成論文,謝謝妳!謝謝室 友沛璇,替我分擔生活瑣事,在我焦慮無望的時候,花許多時間安慰我、替我禱 告、一起想辦法...謝謝妳!謝謝 Dennis,你在這段時間對我的支持、包容、體諒、 傾聽和陪伴,讓我的情緒有出口,讓我的心得以被安慰和鼓勵,謝謝你無怨無悔 的付出!謝謝我的家人,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完成學業,特別謝謝蔣耿,你的資源 幫了我一大把,還有你的幽默和樂觀,也讓我的緊張時常得以紓解!謝謝定怡、 佩宜、Daisy 姐姐不時的禱告、紀念和鼓勵;謝謝政煥學長所提供的修改建議和想 法;謝謝宇喬、子慧、季芳、竹薇的幫忙;謝謝教會小組的禱告和紀念。 最後,謝謝愛我的天父上帝,謝謝祢帶領我進入這個領域,使我的人生和性 格大有轉變,讓我經歷、學習及處理了許多寶貴的人生課題。中間雖經歷許多挫 折、疲憊、痛苦和掙扎,但祢的仗和你的竿都安慰我,祢的話語和應許是我最大 的力量和支柱,謝謝祢所為我預備一切的恩典與祝福,願一切榮耀都歸於祢。 洪菱. i. 于 2014 年初.

(3)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 自我污名與求助態度之間的關連性、預測性及中介關係。本研究以便利取樣抽取 臺灣 1023 位在學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工具包含人際依附風格量表、求助態 度量表-短式(ATSPPH-SF)、社交提供量尺(SPS)、心理諮商及心理困擾污名 量表、求助之自我污名量表(SSOSH)共五部份。研究結果如下: (一)安全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及求助態度均有顯 著相關;焦慮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名有顯著相關,但與求 助態度無顯著相關;逃避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及求助態 度有顯著相關;排除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及求助態度有顯著相關,但與社會污 名和自我污名無顯著相關;求助態度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名均 有顯著相關。 (二)在安全依附向度下,安全依附、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 名對求助態度有顯著預測力;在焦慮依附向度下,焦慮依附、知覺的社會支持及 自我污名對求助態度有顯著預測力,但社會污名對求助態度無顯著預測力;在逃 避依附向度下,知覺的社會支持及自我污名對求助態度有顯著預測力,但逃避依 附和社會污名對求助態度無顯著預測力;在排除依附向度下,排除依附和知覺的 社會支持對求助態度有顯著預測力,但自我污名和社會污名對求助態度無顯著預 測力。 (三)知覺的社會支持和自我污名在安全依附與求助態度之間有部分中介效 果;知覺的社會支持和自我污名在焦慮依附與求助態度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知 覺的社會支持和自我污名在逃避依附與求助態度之間有完全中介效果;知覺的社 會支持在排除依附與求助態度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 (四)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類型,在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 污名以及求助態度,有不同的差異情形。 iii.

(5)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做為心理專業實務工作與日 後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求助態度、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 iv.

(6)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Ling H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their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in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Measurements of all the variables were administered to 1023 students from Taiwan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scales used including Attachment Style Scale,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 - Short Form(ATSPPH-SF), Social Provisions Scale(SPS), Perceived Counseling Stigma Scale, and Self-Stigma of Seeking Help(SSOSH).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 1. Secure attachment was related to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self-stigma,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Preoccupied attachment was related to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but it was not related to help-seeking attitudes. Fearful attachment was related to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self-stigma,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Dismissing attachment was related to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but it was not related to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Help-seeking attitudes was related to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2. Secure attachmen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secure attachment dimension. Preoccupied attachmen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stigma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preoccupied attachment dimension, but social stigma v.

(7)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this dimensio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stigma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fearful attachment dimension, but fearful attachment and social stigma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this dimension. Dismissing attachmen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dismissing attachment dimension, but social stigma and self-stigma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help-seeking attitudes of this dimension. 3. Secure attachment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were mediated partially by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stigma. Preoccupied attachment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were mediated partially by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stigma. Fearful attachment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were mediated completely by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stigma. Dismissing attachment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were mediated partially by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4. Four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in college studen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self-stigma,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Bases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psychological serv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were proposed.. Keywords: help-seeking attitudes, adult attachmen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tigma, self-stigma. vi.

(8) 目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求助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成人依附風格及其相關研究 .................................................................23. 第三節. 知覺的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 .............................................................35. 第四節. 污名及其相關研究 .................................................................................45. 第五節. 成人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污名現象的關係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1 第一節. 樣本的背景資料與特性 .........................................................................71 vii.

(9) 第二節.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 以及求助態度的相關 .............................................................................77. 第三節.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 名對求助態度的預測分析 .....................................................................80. 第四節.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對於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 格與求助態度之間的中介效果 .............................................................84. 第五節.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 名以及求助態度的差異情形。 .............................................................9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果與討論 .............................................................................................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7. 第三節. 結論 ....................................................................................................... 111. 參考文獻 ....................................................................................................................... 112 中文部分 ............................................................................................................... 112 英文部分 ............................................................................................................... 116 附錄 ...............................................................................................................................127 附錄一.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使用同意書 ...........................................................127. 附錄二. 社交提供量尺使用同意書 ...................................................................128. 附錄三. 求助態度量表-短式(ATSPPH-SF)、心理諮商及心理困擾污名 量表使用同意書 ...................................................................................129. 附錄四.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與自我污名在成人依附風格與求助 態度間的角色」研究問卷 ...................................................................130. viii.

(10) 表次. 表 2-1. 國內外成人依附風格分配情形摘要表 ...........................................................31. 表 4-1. 研究樣本性別、學校與年級人數次數分配表(N=1023) ..........................72. 表 4-2. 研究樣本各學院次數分配表(N=1023) ......................................................73. 表 4-3. 研究樣本宗教信仰次數分配表(N=1023) ..................................................74. 表 4-4. 研究樣本其求助對象選擇之次數分配表(N=1023) ..................................75. 表 4-5. 求助對象順序與曾建議研究樣本找心理專家幫忙的對象之次數分配表 (N=1023) ........................................................................................................76. 表 4-6. 成人依附風格現況摘要表(N=1023) ..........................................................77. 表 4-7.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與求助態度現況摘要表 (N=1023) ........................................................................................................78. 表 4-8. 成人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及求助態度之 相關分析表(N=1023) ..................................................................................78. 表 4-9. 安全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預測求助態度之迴 歸摘要表(N=1023) ......................................................................................80. 表 4-10 焦慮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預測求助態度之迴 歸摘要表(N=1023) ......................................................................................81 表 4-11 逃避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預測求助態度之迴 歸摘要表(N=1023) ......................................................................................82 表 4-12 排除依附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預測求助態度之迴 歸摘要表(N=1023) ......................................................................................83 表 4-13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名對於安全依附與求助態度之中 ix.

(11) 介效果迴歸摘要表 ...........................................................................................84 表 4-14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名對於焦慮依附與求助態度之中 介效果迴歸摘要表 ...........................................................................................86 表 4-15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名對於逃避依附與求助態度之中 介效果迴歸摘要表 ...........................................................................................88 表 4-16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及自我污名對於排除依附與求助態度之中 介效果迴歸摘要表 ...........................................................................................90 表 4-17. 4 種成人依附風格類型次數分配表(N=1023) .........................................92. 表 4-18 不同依附風格類型在各量表的得分(N=1023) ..........................................93 表 4-19 不同依附風格類型大學生在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及 求助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N=1023) ..................................................93. x.

(12) 圖次. 圖 2-1. 求助歷程模式(Rickwood, Deane, Wilson, & Ciarrochi, 2005) ..................16. 圖 2-2. 內在運作模式的機轉(Collins & Read,1994) .............................................25. 圖 2-3. 成人依附模式(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28. 圖 2-4. 影響個體是否尋求心理治療的兩個因素(Corrigan, 2004) .......................47. 圖 3-1. 研究架構圖 .......................................................................................................59. 圖 4-1. 安全依附、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與自我污名對求助態度的中介效 果 .......................................................................................................................85. 圖 4-2. 焦慮依附、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與自我污名對求助態度的中介效 果 .......................................................................................................................87. 圖 4-3. 逃避依附、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與自我污名對求助態度的中介效 果 .......................................................................................................................89. 圖 4-4. 排除依附、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與自我污名對求助態度的中介效 果 .......................................................................................................................91. xi.

(13)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提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並定義本研 究相關的重要名詞。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 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近年來統計顯示,常見精神疾病如憂鬱、焦慮等精神疾病盛行率有逐年倍增 趨勢。中央研究院分析指出,台灣 1990 到 2010 年的憂鬱患者比例倍增,從 11.5% 上升到 23.8%,同時此趨勢亦與同時期的全國失業率、離婚率及自殺率之變化有高 度相關(中央研究院,民 101)。從許多大專院校及公私立醫療院所也可發現,與 上述趨勢相似,大學生出現失眠、易怒、恐慌、憂鬱、焦慮與感到壓力的比例, 明顯比過去增加許多(許家璋,民 92;張文心,民 95)。且在社會新聞事件中亦 可觀察到,大學生因精神疾病或心理困擾所產生各樣的適應阻礙和發展困難進而 導致自傷、自殺、傷人或殺人等社會事件時有所聞,顯示大學生的心理衛生與健 康議題不容忽視。 研究者亦從自身的求助歷程中發現,即便是具有良好輔導教育背景,以及身 處於豐富的輔導資源環境,實際去求助心理專業資源仍屬不易,行動之前已然存 有許多困難和阻礙,例如出現「他人知道了可能會對自己有不好評價」的想法、 認為求助心理專業是自我無能的表現等等,並將求助心理專業資源做為解決問題 的最後一個不得已之手段和方式。於是研究者在回顧自身求助經驗後,引發了對 於個體求助心理專業態度的好奇和興趣。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

(15) 2011)指出,個體若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將能增進個體意識到並發掘自身 潛力,同時也能有能力來應付生活壓力,並可以有效地從事工作,藉此對其社區 做出貢獻。由此可知,如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困難之時,得以獲得心理專業資源的 幫助而順利解決問題並繼續發展,對其個人和社會將有更良好的影響與貢獻。然 而研究卻顯示,大學生對於心理專業資源的使用率普遍偏低,當他們的生活面臨 問題與壓力事件時,會傾向先尋求家人、朋友及周遭認識他人等對象所提供的協 助,只有少數大學生會尋求心理專業人員所提供的協助(程玲玲,民 76;郭國禎, 民 75;張虹雯、陳金燕,民 93;董氏基金會,民 96;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009),更有研究顯示僅有 2.2%的大學生會尋求心理諮商專業來處理 問題(Chang, 2008)。 有鑑於大學生對於國家發展和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性,實有必要了解為何只有 少數大學生願意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並了解阻礙其求助的原因,而求助態度正是 可以做為了解大學生對於求助心理專業意願和傾向的一種方式。研究者回顧文獻 後發現,求助態度與個體早期和外在環境互動經驗下所建立的認知知覺模式有關,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即指出,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依附經驗會 促進個體與外界互動的意願,且能健康的與外界建立良好關係,藉由關係中的互 動和回饋而能促進個體的發展與適應;反之不安全依附經驗則會干擾個體與外界 建立關係和互動的意願和能力,進而個體的發展與適應造成阻礙(Lopez & Brennan, 2000) 。而求助態度正是個體是否願意與外建立關係和互動的一種體現,許多研究 皆顯示個體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其求助態度,不同的內在運作模式會導致不同的求 助選擇和意圖(Sarason, Pierce, & Sarason, 1990;Vogel, Wester, Wei, & Boysen, 2005)。 此外,董華欣和鍾思嘉(民 82)指出,大學生無論有過求助經驗,認知因素 是影響求助心理專業意願的重要因子;國內外的研究亦顯示,個體對於求助心理 專業的期待、擔心、想法、以及對自己求助心理專業的評價或看法等認知因素, 2.

(16) 對個體的求助態度皆有很大的影響(王嘉琪,民 98;程小蘋、陳珍德,民 90;張 虹雯、陳金燕,民 99;張虹雯,民 100;Rickwood, Deane, Wilson, & Ciarrochi, 2005)。 由上述可知,認知因素是影響個體求助態度的重要關鍵之一,污名(stigma)即是 影響個體在求助心理專業過程中的主要負向認知因素之一,當個體無法解決困境 問題而需要求助於心理專業時,可能會出現個體為了避免因周遭他人和社會之負 向眼光所產生的社會污名(social stigma)而導致自己遭受排擠或負面對待,或是 對自己的負向認知因而產生自我污名(self-stigma)。這兩個現象都會使個體求助 心理專業的意願降低,甚至是不願意接受心理專業人員所提供的協助或進入心理 諮商治療(程小蘋、陳珍德,民 90;Vogel , Wade, & Haake, 2006)。 除了認知因素外,個體的求助態度也會受到個體周圍的人際關係與環境因素 影響,社會支持即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研究顯示,對於社會支持網絡較弱 的人,這些人更有可能去尋求專業的幫助。Vogel 和 Wei(2005)提到,個體在決 定求助時會受到「相信自己現在有問題、自己現在沒辦法處理這些問題或是自己 身邊的人也沒辦法處理這些問題」所影響,如果當事人知覺到身邊的人較少提供 社會支持,其自身的痛苦經驗仍然存在甚至更糟,就會增加他們需要尋求專業幫 助的可能性。此外,Saunders(1996)則從門診病患的研究中提出兩種不同看法, 有些人比較喜歡從非正式資源獲得幫助,或是個體的社會網絡並不贊成個體尋求 心理健康專業,這些現象對於一些特定的人會降低他們對於尋求正式幫助的可能 性;而有些人的社會網絡則會提供尋求心理專業協助的資訊,並扮演促進個體最 後決定願意來尋求心理專業的角色。由此可知,社會支持既可以改善個體的壓力 而減低個體對於正式幫助的需要,亦可增進個體求助於正式的心理專業資源,然 而社會支持與求助態度確切的實際情況如何,特別是在大學生的樣本中,目前國 內並未有任何主要針對此探討的相關研究。 另一方面,許多國內外研究發現,個體的依附風格會深深影響到其社會支持, 安全依附者比起不安全依附者而言,更能知覺到並尋求來自外在環境與他人所提 3.

(17) 供的情緒及工具性支持,對於社會支持的滿意度也較高(吳文嘉,民 95;Florian, Mikulincer, & Bucholtz, 1995;Herzberg, Hammen, Burge, Daley, Davila, & Lindberg, 1999) ,進而在情緒調節、壓力調適以及生活適應能力等都比較好(Major, Cozzarelli, Sciacchitano, Cooper, Testa, & Mueller, 1990;Priel & Shamai, 1995;Ognibene & Collins, 1998; Besser & Neria, 2012),更有研究進一步指出,不安全依附的人知覺 到較少的社會支持,而這將使他們所經驗到的心理痛苦(psychological distress)更 多,進而間接提高其求助意圖(Vogel & Wei, 2005)。而個體的依附風格除了會影 響其社會支持外,也有研究顯示,依附風格會影響個體的污名現象。Corrigan(2004) 即認為,依附風格是個體的一種認知知覺模式,污名亦是一種認知知覺的形式, 故進一步探究污名現象與依附風格的關係,對於降低污名現象的負面影響而言是 重要的。 因此研究者在經由閱讀相關文獻後,發現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 污名、自我污名是影響求助態度的主要因素,其中依附風格似乎又會影響知覺的 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與自我污名。然而彼此的現況與關聯性確切為何,國內目前 針對依附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較多,研究對象有成年期後的已婚婦女、乳癌婦 女、新移民女性(邱吟馨,民97;林雅惠,民100;劉子頎,民97)、老人(吳文 嘉,民95)、酒癮患者(黃珮珊,民96)、成年期前的國小高年級學童(林慧貞, 民97)、青少年(蔡素玲,民80)、高職生(黃心怡,民99),大學生的研究目 前僅有李靜如(民96)及池泥聲(民100),其中李靜如(民96)是特別針對有戀 愛經驗的大學生。而國內針對依附與求助態度的相關研究,目前僅有包康寧(民 100)針對國中生做研究,尚未有針對一般大學生為對象所進行的研究。而針對污 名與求助態度的相關研究,國內目前僅有王嘉琪(民98)和張虹雯(民100)兩篇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此外,國內目前亦尚未有針對社會支持與求助態度 以及依附與污名進行主要相關研究。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在成人依附風格下、探討其所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和自我污名會如何影響 4.

(18) 其求助態度,期能補充國內的相關文獻,並作為日後研究人員以及心理專業實務 工作者之參考。. 二、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所形成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與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 及求助態度相關的人口學背景資料與特性。 (二)探討並分析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 名以及求助態度之間的關係。 (三)探討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 以及求助態度的差異情形。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日後相關研究以及心理諮商輔導實務 工作者之參考。. 5.

(19)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研究問題 (一)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與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 助態度,是否均有顯著相關情形? (二)大學生的求助態度與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是否均 有顯著相關情形? (三)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求 助態度是否分別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四)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於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與 求助態度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五)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 求助態度,是否有不同的差異情形?. 二、研究假設 假設 1: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 助態度,均有顯著相關情形。 1-1 大學生的安全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助 態度,均有顯著相關情形。 1-2 大學生的焦慮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 助態度,均有顯著相關情形。 1-3 大學生的逃避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助 態度,均有顯著相關情形。 1-4 大學生的排除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助 態度,均有顯著相關情形。 6.

(20) 假設 2:大學生的求助態度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均有顯 著相關情形。 假設 3: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 求助態度分別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3-1 大學生的安全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求 助態度分別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3-2 大學生的焦慮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求 助態度分別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3-3 大學生的逃避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求 助態度分別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3-4 大學生的排除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對求 助態度分別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假設 4: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對於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與求助 態度之間,具有中介效果。 4-1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在大學生的安全依附風格與求助態 度之間,具有中介效果。 4-2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在大學生的焦慮依附風格與求助態 度之間,具有中介效果。 4-3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在大學生的逃避依附風格與求助態 度之間,具有中介效果。 4-4 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在大學生的排除依附風格與求助態 度之間,具有中介效果。 假設 5: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 求助態度,有不同的差異情形。 5-1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知覺的社會支持上有顯著差異。 7.

(21) 5-2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社會污名上有顯著差異。 5-3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自我污名上有顯著差異。 5-4 大學生的成人依附風格,在求助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8.

(2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大學生 本研究所指的大學生係指臺灣教育部核准認可之各大專校院,包含公私立之 大學、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日夜間部的在學大學生。因現今大專院校學校數眾多, 體制學系亦趨於多元,個別差異性大,因此在考慮研究條件的限制以及冀望研究 結果之實際實用性後,特選擇 102 學年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私立長庚大學、私 立遠東科技大學以及私立致理技術學院的大一到大四之在學大學生做為研究對 象。. 二、成人依附風格 本研究所指的成人依附風格(adult attachment) ,是根據 Bowlby(1980)的理 論為基礎,為「成年人的一種從幼年時期就開始發展之持久穩定的人際親密關係 傾向或人格特質(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民 86)」,並依照 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所提出的四種成人依附類型為分類方式,以王慶福等(民 86)所修 訂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作為測量。根據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 研究結果指出,沒有人可以完全符合每種依附風格類型,但仍有研究指出,不同 依附風格類型的人在行為傾向上仍有不同表現(Shorey & Snyder, 2006)。故本研 究在探討成人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及求助態度的 關係時,並未將每位大學生進行分類,乃以每位大學生在 4 種依附風格的面向上 進行探討,唯在探究成人依附風格在其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自我污名以 及求助態度的差異情形時,才將每位大學生依據各依附類型得分的高低加以分類。 4 種成人依附類型分別為: (一)安全依附型(secure):對自己與他人都有較正向的看法。此類型的人認為 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與關心,能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並對親密感覺得舒適, 9.

(23) 同時又能保有自己的獨立自主性。 (二)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對自己有較負向的看法,對他人則有較正向的 看法。此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沒價值的、不值得被愛與關心,害怕被拒絕,容易 過度依賴親密關係,常因需要藉著他人的接納,來肯定自己而追求極端的親密。 (三)逃避依附型(fearful):對自己與他人皆抱持較負向的看法。此類型的人認 為自己是沒價值的、不值得被愛與關心,但他人亦不可信賴,也害怕被拒絕、被 傷害因而避免與人親近或建立親密關係。 (四)排除依附型(dismissing) :對自己有較正向的看法,對他人則有較負向的看 法。此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但與他人的依附經驗並不重要,會忽略與 他人的關係互動經驗,並且缺乏情緒的反應,因此這類型的人亦會避免與人建立 親密關係。. 三、求助態度 本研究所稱之「求助態度(help-seeking attitudes)」 ,是指個體對於能信任心理 專業(包含學校輔導中心、公私立心理專業相關機構、醫療院所等)能解決自身 困擾問題的程度。本研究以張虹雯(民 100)擷取自林幸台(民 68)翻譯 Fischer 和 Turner(1972)的「求助態度量表-短式(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 - Short Form, 簡稱 ATSPPH-SF)」作為測量,合計分數越 高,代表受試者的求助態度越高。. 四、知覺的社會支持 知覺的社會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是指「個體一種主觀上的知覺和認 定,透過和身邊周遭他人的互動之後,感受到獲得支持的程度,可促進個體身心 健康以及環境或壓力事件的因應(Procidano & Heller, 1983)」 。本研究以吳文嘉(民 95)翻譯自 Cutrona 和 Rusell(1987)的「社交提供量尺(Social Provisions Scale, 簡 10.

(24) 稱 SPS)」作為測量,主要測量個體從社會關係中所提供之不同社會支持面向的知 覺程度,包含引導(guidance)、可靠的同盟(reliable alliance)、價值的再保證 (reassurance of worth)、滋潤他人的機會(opportunity for nurturance)、依附感 (attachments)以及社群融合(social integration)。合計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知 覺到的社會支持越高。. 五、社會污名 社會污名(social stigma)指的是「當個體有困擾問題而求助於心理專業時, 會認為自己無法被他人接受、不受他人歡迎而使他人對自己有負向的回應(Komiya, Good, & Sherrod, 2000;Vogel, 2006)」。本研究以張虹雯(民 100)針對韓德彥(民 89)所修訂的「心理諮商及心理困擾污名量表」作為測量。合計分數越高,代表 受試者求助心理專業的社會污名越高。. 六、自我污名 自我污名(self-stigma)指的是「當個體有困擾問題而求助於心理專業時,個 體會將求助於心理專業內化成一種降低自我概念、自尊以及自我效能的負向認知 (Corrigan, 2004)」。本研究以張虹雯(民 100)翻譯自 Vogel(2006)等人的「求 助之自我污名化量表(Self-Stigma of Seeking Help, 簡稱 SSOSH)」作為測量,合 計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求助心理專業的自我污名越高。. 七、心理專業人員 本研究所稱之心理專業人員,係指可提供心理輔導、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之 學校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人員。. 11.

(25) 12.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根據前述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以及其研究結 果。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求助態度及其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成人依附風格 及其相關研究,第三節為知覺的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第四節污名及其相關研 究,第五節為成人依附風格與知覺的社會支持、污名的關係。分述如下:. 第一節. 求助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一、求助態度的定義 最早 Gourash 在 1978 年時描述「求助(help-seeking)」是為一種個體對於問 題或困難事件的溝通互動歷程,藉由向外尋求比個體自己獨自提供自己還要更多 的資源,使得自己在危機情境時,能夠獲得支持、建議和幫助(Gourash, 1978)。 往後 Rickwood、Deane、Wilson 和 Ciarrochi 等研究求助的著名學者們,則將求助 直接定義為一種積極向他人求助的溝通行為,個體透過獲取外在他人的了解、建 議、資訊、治療以及他人對於個體在面臨問題和痛苦經驗所提供的支持等,藉此 來獲得幫助(Rickwood, Deane, Wilson & Ciarrochi, 2005)。 而「態度(attitude)」一詞,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說法,Sternberg(2000)認 為態度是一種經由學習得來、穩定且相當持久價值觀或信念,會影響個體的思想、 感覺和行為(陳億貞,民 96)。Brehm、Kassin 與 Fein(2002)認為態度是對事物 所持的一種正向、負向或綜合的評價反應(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 民 95)。國內學者張春興(民 100)則描述態度是一種個體對人、事、物以及周 圍世界,憑其主觀的認知及好惡基礎所表現之相當持久一致的行為傾向,包含認 知成分、情感成分以及行為成分。一般而言,多數心理學家都認同的定義為: 「態 13.

(27) 度是依照某特定評價向度對於某特定刺激所做的分類,並以情感(affective)、認 知(cognitive)和行為(behavior)的訊息做為評價向度的基礎(Taylor, Peplau, & Sears, 1997)。」(張滿玲,民 88)。 針對前文所述之「求助」和「態度」的意涵,求助態度可以是個體處於危機 或心理不適的情境中,對於尋求專業心理輔導的整體性評價傾向,包含了個體對 心理專業是否可以解決其困擾問題的評估,以及個體對心理專業人員評估信任的 程度(張虹雯,民100)。. 二、求助相關理論與模式 目前在相關文獻中可發現,在求助的研究領域中缺乏一致且統一的求助理論, 不同文獻對於求助的概念有各式各樣的論述和意涵,有些針對地域性,有些則針 對社會人口學或經濟因素,也有許多常見的不同名詞時常相互使用和代替,諸如 求助態度、求助意願、求助意圖、求助行為等。然而對於不同求助名詞意涵以及 各式論述做詳細區分、辨別和說明並非本研究目的,本研究僅以宏觀的角度來探 討求助歷程的理論和模式,Saunders(1993)和 Rickwood 等人(2005)的研究正 是將求助視為一個連續不斷的歷程,將求助分為各個不同的階段,透過求助歷程 中的不同階段,來探究個體在當中所牽涉到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等多個層 面。 Saunders(1993)以 Kadushin(1969)和 Machanic(1976a、1976b)所提出的 求助階段概念做為參考,並以 275 位已申請到西北大學附設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 長期心理治療之當事人為研究對象,將求助歷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一) 認知到問題所在(recognizing the problem):指當事人可以意識到並承認問題或困 擾的存在;(二)確定治療有幫助的可能性(deciding therapy might help):指當 事人能夠相信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對於問題的解決是有幫助的;(三)決定尋求 治療(deciding to seek therapy):指當事人下定決心尋求治療的幫助;(四)與心 14.

(28) 理專業機構系統聯繫(contacting the mental health system):指當事人付諸行動聯 繫心理專業機構系統並要求安排心理治療。Saunders(1993)指出求助的歷程必須 一一完成以上四個階段才會發生求助行為,他並發現「認知到問題所在」對當事 人而言是最困難且最耗時的階段。在前來尋求心理治療的當事人中,有將近一半 的人其問題或困擾已持續 2 年以上,其餘 1/4 的當事人其問題或困擾持續 1 至 2 年; 僅有很少比例的人,在問題或困擾發生後一個禮拜就聯繫心理專業機構系統尋求 治療的協助。顯示當事人在問題或困擾發生時,往往會否認其存在並縮小問題或 困擾所帶來的影響。 Saunders(1993)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求助心理專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第 一階段認為困難者,在第二階段以及往後其他階段也會覺得困難,並會需要更長 的時間才能決定尋求治療的幫助。Saunders(1993)發現有 3/4 的人從「認知到問 題所在」到「決定尋求治療」至少需要數個月的時間;超過一半的人從「確定治 療有幫助的可能性」到「決定尋求治療」至少需要一個月;而在完成「決定尋求 治療」的步驟後,大多數的人只花了幾天的時間就可以聯繫心理專業機構系統的 協助。探究其原因發現,多數當事人在「決定尋求治療」以前,可能因為污名(社 會污名與自我污名)、貶低專業所能提供的協助和能力、將問題視為小事、或是 先尋求其他治療以外的策略來替代治療等而使求助歷程受到干擾,甚至讓當事人 在此時就不再尋求專業協助。 Saunders(1993)的理論顯示,認知到問題所在和個體的求助態度(即:確定 治療有幫助的可能性)是求助的關鍵要點,求助態度亦是影響求助行為的關鍵變 項(張虹雯,民 100)。Rickwood 等人(2005)的研究進一步以個人和心理因素 來探討求助歷程,求助是由個人領域的內在思考和感覺世界轉換到社會關係的人 際領域之一種積極的社會交流過程,透過求助連結個人和他人的人際網絡,來協 助個體解決困擾或問題。Rickwood 等人(2005)將求助歷程分為四個階段:覺察 和評估問題(awareness and appraisal of. problems)、症狀的表現和對支持的需要 15.

(29) (expression of symptoms and need for support)、資源幫助的可得性(availability of sources of help)、願意向外求助及揭露自己(willingness to seek out and disclose to sources),見下圖所示。. 覺察和評 估問題. 圖2-1. 症狀的表 現和對支 持的需要. 資源幫助 的可得性. 願意向外 求助及揭 露自己. 求助歷程模式(Rickwood, Deane, Wilson, & Ciarrochi, 2005). 對於以上四個階段而言,Rickwood 等人(2005)指出,個體需要有能力覺察 問題並對問題解決做評估,且個體必須願意向外在資源揭露個人內在狀態,經由 適當言語的方式讓他人能夠清楚理解自己目前情況,這些都是求助的先決條件。 根據 Rickwood 等人(2005)的研究理論,求助是一種由個人內在世界的想法和感 覺轉換到社會人際關係領域的歷程,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如:情緒能力、污名、 對求助的態度和信念等)皆會影響個體是否要求助、向誰求助。 綜合以上文獻所述,求助實際上是一個階段性的連續歷程,每一個階段都會 受到個體的認知、評估和情感等影響,進而影響到未來的行為層面。換言之個體 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對於實際付諸求助行動而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會 影響到個體求助的因素究竟為何,即是接下來文獻探討所要探究的主題,詳見下 小節。. 三、影響求助態度的因素 許多研究均指出多數人可以從心理專業的幫助中獲益,然而心理專業服務的 使用率普遍偏低,僅有少數人會使用心理專業的服務(葉雅馨、林家興,民95; 16.

(30) Chang, 2008;Saunders, 1996)。國外許多大型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很多有心理疾 病的人從來不尋求治療,有心理困擾或問題的人都不曾踏入心理專業機構裡。在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樣本中,少於30%的人會尋求治療,即便開始治療的人群樣本 中,仍有許多人會提前終止治療。研究顯示少於40%的人會全程參與並完成治療 (Corrigan, 2004;Vogel、Wester、Wei, & Boysen, 2005)。這些很小的比率顯示那些 相對輕微的適應性疾患,選擇來自行忍受這些短暫的心理不適,而非選擇尋求心 理健康人員,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影響個體的求助情形呢?在探討實際的求助行 為之前,Saunders(1993)以及Ajzen和Fishbein(1967)所提出的求助理論與歷程 模式認為,求助態度是個體求助行為的前置因子,因此個體的求助態度在其實際 的求助行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影響個體求助態度的因素多而且複雜,不同 的研究文獻從不同的觀點和角度提出了許多看法。研究者在回顧相關文獻後發現, 影響個體求助的因素可概括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部分,茲就文獻整理分別 說明如下(程小蘋、陳珍德,民90;張虹雯、陳金燕,民93;張虹雯、陳金燕, 民99;董華欣、鍾思嘉,民82;葉雅馨、林家興,民95;Corrigan, 2004;Fang, Pieterse, Friedlander, & Cao, 2011;Rickwood & Braithwaite, 1994;Rickwood, Deane, Wilson, & Ciarrochi, 2005;Saunders, 1993;Saunders, 1996;Shaffer, Vogel, Wei, 2006;Vogel and Wei, 2005;Vogel , Wade, & Haake, 2006;Vogel, Wade, & Hackler, 2007;Vogel, Wester, Wei, & Boysen, 2005): (一)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方面,個體對於心理專業所抱持的認知、喜惡和評價,例如個體對 於心理專業人員的功能、能力、心理專業的服務對象族群、以及對於所能提供的 服務內容和項目的了解,或是個體對於心理專業是否能真正協助自己解決問題的 看法等,都是影響求助態度的核心關鍵。首先,個體對於心理專業所抱持的認知 可能發展出污名(社會污名和自我污名)的情況,個體可能將問題無法解決歸咎 成個人內在原因,認為自己無能和無價值才需要向外求助;或是害怕被社會大眾 17.

(31) 貼上標籤而遭到異樣眼光對待和排擠等,都是影響求助態度的因素。其次,個體 對於求助心理專業的預期風險和預期利益,例如個體是否擔心個人資料洩漏曝光、 是否認為自己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支持或改善等,也是影響個體評估自己是否 要求助於心理專業所考慮的因素。再者,個體是否能信任心理專業而願意自我揭 露,意即個體願意以較開放坦誠的態度,向心理專業人員揭露自己的個人內在狀 態或個人事件,或是不願意揭露自己,偏向以自我隱藏的方式對待心理專業人員, 對於其求助態度也有所影響。上述自我揭露和自我隱藏亦和個體的人格特質有關。 另一方面,個體的先前治療經驗也會影響到個體是否願意再一次進入治療,個體 是否在先前治療當中獲益,或是對治療產生恐懼害怕等等,亦是影響個體求助態 度的因素之一。 (二)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方面,例如個體本身所受的教育程度高低、社會地位高低、經濟條 件的好壞、居住的地理位置、居住地區的都市化程度、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等, 隨著這些社會人口學變項的差異,對於個體的求助態度會有不同的影響和呈現。 而心理專業人員的性別、心理專業機構的位置、硬體設備、服務對象、服務內容 和項目、收費等心理專業機構系統的條件,也是影響個體求助態度的因素。另一 方面,個體本身的非正式社會網絡支持情況,例如個體的社會網絡結構、來自於 家人、朋友、宗教或私人團體、同事或上司等等的價值觀、建議或訊息等,亦是 影響因素之一。此外,個體本身所遭受的外在壓力痛苦事件、環境改變或創傷, 諸如失業、親人過世、疾病等等,都是個體求助態度的外在影響因素。 由上述討論可知,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個體的求助態度,國外文獻方面針對探討 影響求助態度的因素有許多研究討論和成果,然而目前國內研究影響求助態度因 素的文獻實為少數,需要更多研究來補充其文獻。由於影響求助態度的因素眾多, 故本研究將以認知的角度將焦點放在成人依附風格、知覺的社會支持、社會污名 以及自我污名對於大學生求助態度的影響,來探討彼此的關係。 18.

(32) 四、求助態度的測量 有關求助態度的測量,由於態度本身的測量實屬不易,且依據每位學者所要 探討的研究目的和主題的不同,目前部分學者採用質性訪談方式,部分學者則採 用量化調查問卷。就質性訪談式的研究而言,研究者通常透過訪談大綱,設計出 不同的問題方向,常以訪談開放性問題形式進行資料收集,讓研究對象在訪談時 間內,依照自己的主觀經驗、感受、想法和知覺等,藉由語言的敘述來表達內在 心理歷程的資料。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再根據其研究對象的敘述內容,進行資料 分析、編碼以及名詞界定等,最後再得出研究結果。 國內外皆有學者針對不同族群採取質性訪談方式,利用訪談大綱來研究求助 態度。例如:Swagler和Ellis(2003)以67位台裔大學畢業生做為研究對象,採質 性訪談分析來探討求助態度和行為;Yeh、Inman、Kim和Okubo(2006)針對11 位遭遇到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亞裔美國人,訪談分析他們在面臨911失去親人 或受害後的適應策略,從中探究其求助態度和行為;Moreno和Cardemil(2013)亦 藉由質性訪談分析來研究拉丁裔成年人的求助歷程中的態度、行為以及主觀經驗 感受。國內研究則有程小蘋、陳珍德(民90)透過個別深度訪談方式,探討17位 主動求助於諮商輔導中心的大學生其求助心態歷程,了解大學生的求助意願、態 度以及因求助而起的受輔恥感;張虹雯、陳金燕(民99)亦採個別深度訪談方式, 藉由探討五位有憂鬱情緒之當事人其求助歷程和影響因子,探究求助歷程中的求 助態度、主觀情緒感受和求助行為;亦有潘淑滿(民75)、陳茉麗(民77)、夏 敏(民88)等人都是透過質性訪談分析來了解研究對象的求助歷程和心態,並藉 此探討其求助態度和行為。綜上所述,質性訪談方式是為學者們用來研究求助態 度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其訪談工具則依照研究目的、主題和對象的不同而發展出 獨特的內容。 在量化研究方面,Fischer和Turner(1970)所編製的「求助態度量表(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ATSPPH)」是目前國內外 19.

(33) 學者測量求助態度最主要的研究工具(林幸台,民68;郭國禎,民75;陳淑娟, 民89;Obasi & Leong, 2009;Vogel & Wester, 2003),最初Fischer和Turner所編製 的ATSPPH,目的是希望能有效區分出求助者和不求助者在人格特質和態度這兩者 的差異。ATSPPH共有29題,其中包含四個分量表,分別為:(一)心理治療幫助 的必要性(recognition of need for psychotherapeutic help) (二)污名忍受程度(stigma tolerance)(三)人際開放程度(interpersonal openness)(四)對心理專業人員的 信任程度(confidence in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量表採用Likert式四點量表為 計分,總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其求助態度越正向。 然而Fischer和Turner(1970)表示,ATSPPH可能會因為受試者的態度改變而 使得分會有所改變,往後也有學者指出ATSPPH其題目數眾多且構念不穩定(張虹 雯,民100)。故Fischer和Farina(1995)在修改舊有題目後,利用因素分析考驗 將原來屬於ATSPPH的「污名忍受程度」和「人際開放程度」的分量表構念予以刪 除,僅留下包含「心理治療幫助的必要性」和「對心理專業人員的信任程度」10 題,將ATSPPH改良為「求助心理專業態度量表-短式(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 - Short Form, ATSPPH-SF)」,量表同樣採用 Likert式四點量表為計分,總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其求助態度越正向。迄今仍為國 內外學者廣為採用的測量工具(王嘉琪,民98;張虹雯,民100;Chang, 2007;Chang, 2008;Fang, Pieterse, Friedlander, & Cao, 2011;Shaffer, Vogel, Wei, 2006;Vogel, Wester, Wei, & Boysen, 2005)。. 五、求助態度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多數的研究顯示,女性與男性在求助態度上存在著性別差異。女性與男性相 比,其求助態度的表現較為積極和正向,女性求助的比例亦比男性高(Fischer & Farina, 1995)。國外一項早期的求助研究文獻(Gourash, 1978)即指出,會來使 用求助資源的以女性為居多,在往後對於不同族群的研究樣本中,亦陸續出現類 20.

(34) 似的研究結果。例如以青少年族群來說,女性的求助態度和意圖比男性高,其求 助比例也是女性多於男性(Rickwood & Braithwaite, 1994)。Rickwood等人(2005) 更從2721位青少年男女的求助型態發現,青少年女性求助於心理專業的態度和意 圖普遍比青少年男性高,其實際求助於心理專業的人數比例也是女性高於男性。 而針對大學生族群的樣本則發現,在許多心理健康議題上諸如憂鬱、物質濫用、 壓力等,性別在求助態度上確實存有顯著差異現象,女性比男性的態度更為正面、 更願意求助於心理專業的幫忙,女性實際求助的人數比例也比男性高(Andrews, Issakidis, & Carter, 2001;Fischer & Cohen,1972;Pederson & Vogel, 2007;Vogel, Wester, Hammer, & Downing-Matibag, 2013)。 國內研究方面,董華欣和鍾思嘉(民82)以12所公私立大專院校共1386人為 研究樣本,發現性別的確是影響求助意願的因素,並對個體的求助意願具有預測 力。近年來國內的研究結果亦顯示大學生對於求助心理專業的態度,女性比男性 明顯來得正向,且女性實際求助的人數比例也高於男性(王嘉琪,民98;Chang, 2008),男女人數比例約為1:2(張虹雯、陳金燕,民93)。陳玉芳(民95)和 劉素琴(民94)針對青少年族群也發現相似的結果,女性的求助態度比男性都更 為正面積極。由上述可知,目前國內外多數的研究大多都認為,對於性別在求助 態度上面的影響,無論是大學生族群或青少年族群,女性都比男性願意求助於心 理專業,也較願意讓心理專業來幫忙自己。 若進一步探究其原因可發現,男性與女性相比,男性因為性別角色的衝突經 驗,對情緒的感受和想法有較多的阻抗現象,他們較不願意抱持開放分享的態度 向外談論自己的問題,面對問題或經歷困擾壓力時,也較不願意接受朋友、家人 或是心理專業的幫忙。男性面對求助時,男性也會有較多的自我污名現象,認為 求助是無能懦弱的表現,或是歸咎為自己的問題,其容忍因求助而起的恥辱感較 低。故而可觀察到,對於身邊的家人或朋友,男性較不願意建議正在經歷心理困 擾或問題的家人及朋友,去求助於心理專業來解決問題(Pederson & Vogel, 2007; 21.

(35) Vogel, Wester, Hammer, & Downing-Matibag, 2013)。 然而國內外仍有研究顯示,男性和女性在求助態度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在 大學生或是精神科門診病患的樣本族群中仍可發現,男性和女性對於求助心理專 業的態度或意圖並不因為性別上的差別而有所不同(林幸台,民68;張虹雯,民 100;Fang, Pieterse, Friedlander, & Cao, 2011;Saunders, 1993)。亦有研究顯示男 性的求助態度比女性更為積極。由上述可知,目前雖然多數研究支持女性的求助 態度較男性為積極正向,但仍有爭議存在,尚未有一致的定論。. 22.

(36) 第二節. 成人依附風格及其相關研究. 一、依附的定義 依附是指個體與特定對象所形成的強烈情感連結,藉以得到保護、舒適與支 持而得以生存,最早是由Bowlby(1969)提出,通常在嬰兒出生後即開始發展, 依附的對象常為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個體與其依附對象之間所形成的強烈而持 久之情感連結,會進一步形成依附關係,此種關係是經由進化而來,具有雙向溝 通以及相互依存的性質,有其獨特性和可識別性。Bowlby(1988)進一步指出個 體的依附在幼年時期的發展與內化,會永久存在並延續到個體接下來的生命當中, 對於成年後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影響。 當依附關係建立時,個體會想和此特定的依附對象保持親近與互動。以嬰兒 而言,嬰兒會向主要照顧者釋放出特定訊息,而主要照顧者在接收嬰兒所釋放的 訊息後,也會本能的給予嬰兒回應。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雙方都必須學會對彼此所 釋放的訊息能有適當的回應,其安全依附才能夠發展,因此依附關係的品質也取 決於被依附的此特定對象對於個體需求的敏銳度和回應情形(Ainsworth,1989; Bowlby, 1973)。. 二、依附的理論基礎 英國精神醫學家Bowlby在1969年結合了精神分析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認知 發展理論、行為學習理論、動物行為理論以及進化論等,對於嬰兒與主要照顧者 之間以及親子關係提出著名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用來了解早期依附經 驗對個體認知、情緒和行為基模、人格發展、及個體往後的人際關係之影響。 Ainsworth往後則根據Bowlby所提出的依附理論,做了許多研究和理論補充。從1970 年代開始迄今,依附理論遂成為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焦點,並受到許多豐富的研究 考驗與支持,現今依附理論則以Bowlby和Ainsworth為基礎,經由其他學者的實徵 23.

(37) 研究、闡述和擴充發展,形成今日內涵豐富而廣泛的依附理論。 Bowlby發展出一套依附行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 ,並將其視為是 嬰兒與生俱有的,嬰兒會經歷一系列不同階段而發展出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 用以預測和了解環境而得以生存。當嬰兒在面對分離時,會以此依附關係做為「安 全堡壘(secure base)」 ,一方面維持嬰兒和主要照顧者的緊密聯繫,一方面使嬰兒 可以向外接觸並探索外面的環境。依附關係建立後,嬰兒便會針對自己和主要照 顧者逐漸內化並發展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 (葉光輝,民96)。 內在運作模式是依附行為系統的深層部分,透過以個體與依附對象的相處經 驗為基礎,從而產生的個體對於自我、他人及外在世界的內在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 (Bowlby, 1973) 。Bowlby進一步將內在運作模式分為對「自我(self)」 的內在運作模式以及對「他人(others)」的內在運作模式。對自我的內在運作模 式意指個體如何看待自我以及對自我的評價和印象,起源於早期依附對象和個體 互動時對個體的接受度,若個體早期的依附對象是可親近、有回應、值得依賴和 值得信任的,個體就會發展出正向的自我表徵,覺得自己是可愛而有價值的,反 之則會發展出負向的自我表徵。而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意指個體如何看待他人 以及對他人的評價和印象,起源於個體早期的依附對象是否能適時提供並滿足個 體的需求,若個體早期的依附對象能在個體需要時給予適當的照顧,並在個體哭 或笑的時候有所回應,個體就會發展出正向的他人表徵,覺得他人是值得信賴且 安全的,反之則會發展出負向的他人表徵(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Pietromonaco & Barrett, 2006)。 Collins和Read(1994)對內在運作模式的結構和功能做進一步的分析和闡述, 認為內在運作模式有四個要素,分別為(1)與依附相關的記憶; (2)與依附相關 的對自我與他人之信念、態度及期待;(3)與依附相關的目標和需求;(4)達成 和依附有關的計畫和策略。從圖2-2中可以看出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會影響認知反 應和情緒反應,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且認知反應和情緒反應具有交互作用。這 24.

(38) 樣的運作過程是一種自發性的反應,個體在意識層面上不一定全然的有所知覺。. 認知反應.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反應. 情緒反應. 圖2-2. 內在運作模式的機轉(Collins & Read,1994). 三、成人依附風格與分類 隨著依附理論的發展,許多學者以Bowlby和Ainsworth的嬰幼兒依附理論做為 基礎擴張,發展出成人依附理論,並應用到成人身上,成人依附理論逐漸受到重 視,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中以Hazan和Shaver(1987)所發展的3種成人依附風 格分類方式與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所發展的4種成人依附風格分類方式 最為著名,以下就此加以介紹。 (一)Hazan和Shaver的分類 Hazan和Shaver(1987)根據Bowlby(1969)和Ainsworth(1978)等人的依附 理論,針對成人愛情關係做研究,認為成人的愛情關係與嬰幼兒的依附風格有相 似的特徵,相信早期和照顧者的依附經驗會成為日後與他人關係的慣性模式基礎。 Hazan和Shaver認為,早期的依附行為會在個體的大腦中產生內在運作模式,此內 在運作模式會伴隨個體長大,進而影響個體往後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因此Hazan和 Shaver將成人的愛情關係視為是一種依附的過程,個體與親密伴侶間的情感連結就 25.

(39) 如同個體幼年時期與父母的情感連結一樣。故Hazan和Shaver將成人愛情關係分為 以下3種依附風格類型,不同愛情依附風格類型的人有不同的行為模式和態度: 1.. 安全依附型(secure) :此類型的人看待自己和他人都較抱持正向情緒和觀點, 覺得自己和他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不常擔心被別人遺棄,也不常對於有人太 過親近自己而感到不安。此類型的人在伴侶離去時會感到難過,但再度與伴 侶相聚時,又會快樂地與對方共處,因此他們和伴侶的關係較能穩定而長久, 彼此也較能相互信任與支持。. 2.. 逃避依附型(avoidant):此類型的人對於其他人的靠近感到害怕,尤其在伴 侶要求親密時會很不自在。他們缺乏對於他人的信任,不容易完全信任或依 賴他人的同時,也是保護自己免於失望。由於不信任他人,此類型的人懷疑 長久愛情關係的存在,較容易感到寂寞,但不會表現出來。他們會隱藏自己 真實的感受,在伴侶離去時不會表現出情緒,但再度與伴侶相聚時會逃避並 冷淡對待對方,這種舉動也常讓對方不知所措。. 3.. 焦慮/矛盾依附型(anxious/ ambivalent):此類型的人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 常會強烈地想親近或強迫式地佔有他人,而會過度涉入關係中或容易陷入戀 愛裡。他們渴望真愛卻難以找到真愛,因為他們既想親密卻又擔心被拋棄, 因此會不斷要求對方的一再保證,而忽略對方和自己之間的空間和界限造成 關係的破壞。此類型的人較不能忍受分離,有較高的害怕與焦慮,而他們也 容易感到寂寞。當再度與伴侶相聚時,他們雖然想親近對方,然而行為上卻 表現出排斥或抗拒的現象。 Hazan和Shaver(1987)在研究中發現,3種不同愛情依附風格類型在成人中所. 佔之百分比(安全依附型約56%、逃避依附型約24%、焦慮/矛盾依附型佔20%) 接近於嬰兒依附類型研究的百分比。在研究中,愛情依附風格類型可以從這些成 人研究對象對自己與父母之間的主觀知覺來預測,因此Hazan和Shaver認為成人的 愛情依附風格,可能是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的一種人際關係取向。 26.

(40) (二)Bartholomew和Horowitz的分類 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根據Bowlby的依附理論,相信幼年早期所形 成的依附關係,將隨時間的推移而成為日後個體建立關係的原型。Bartholomew和 Horowitz(1991)也根據Bowlby在進一步解釋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時,所提出的 「自我(self)」與「他人(others)」兩個向度的運作模式,將依附風格分為4個類 型。 「自我」運作模式代表對於親密關係的焦慮感以及對他人的依賴程度,對自我 負向觀感較高的人,表示對親密關係的焦慮感較高,對他人的依賴程度也較高。 而「他人」運作模式代表對於親密關係的逃避程度,對他人負向觀感較高或有負 向預期的人,表示對親密關係的逃避程度較高。依照「自我(self)」與「他人(other)」 兩個向度的運作模式,將成人依附風格分為以下四類,包括安全依附型(secure)、 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 、逃避依附型(fearful) 、排除依附型(dismissing)四種, 如圖2-3所示: 1. 安全依附型(secure) :他們對自我與他人都抱持正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有價 值、值得被愛與被關心,同時也相信他人是有價值、可相信且有回應的。因 此這類型的人既能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也可保有自己的獨立自主姓。此類 型等同於Hazan和Shaver的分類中所描述的安全依附類型。 2. 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他們對自我抱持負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沒有價 值,不值得被愛與被關心,且害怕自己被拋棄。然而這類型的人對於他人則 抱持著正向的評價和看法,認為他人是有價值、值得相信有回應的。因此此 類型的人會向外尋求他人的支持與接納,但同時也會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 做是接受自我的來源。此類型接近於Hazan和Shaver的分類中所描述的焦慮 /矛盾依附類型。 3. 逃避依附型(fearful) :他們對自我和他人都抱持負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沒有 價值,不值得被愛與被關心,但同時也認為他人是不值得相信而且是不可親 近的。這類型的人對於他人會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不會輕易透露自 27.

(41) 己的不安全感,對他人亦採取拒絕和逃避的態度,避免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以預期並保護自己免於受到他人的拒絕。此類型接近於Hazan和Shaver的分 類中所描述的逃避依附(avoidant)類型。 4. 排除依附型(dismissing) :他們對自我抱持有正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有價值、 值得被愛與被關心,然而對於他人則抱持著負向的評價和看法。此類型的人 和上述的逃避依附型不同,他們認為依附經驗並不重要,會忽略與他人的關 係互動經驗,並且缺乏情緒的反應,因此這類型的人亦會避免與人建立親密 關係。此類型接近於Main, Kaplan & Cassidy(1985)所描述的忽略依附 (dismissing)類型概念。 自我運作模式 (依賴). 正向 (低). 負向 (高). 正向 他人運作模式 (低) (逃避) 負向 (高). 圖2-3. 安全依附型(secure). 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 排除依附型(dismissing). 逃避依附型(fearful). 成人依附模式(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三)依附風格的測量 從Bowlby的依附理論之後,後續的研究便包含基準成分(normative component) 和個別差異成分(individual difference component)兩種。在Ainsworth(1978)透 過結構化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觀察到嬰兒的個別差異現象,並將依 附測量並分類後,日後的實徵研究亦開始大量探討個別差異成分,進而發展出成 人依附的概念與研究(引自曾威豪,民98) 。測量依附風格的個別差異成分型式可 28.

(42) 分為主要兩大類形式,一是由Main等人(1985)所發展的成人依附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主要測量個體與原生核心家庭的關係。其方法是利用 質性訪談方式,讓受訪者對於原生家庭的依附經驗記憶內容加以敘述,再由受過 訓練的訪談者評估,根據其結果將受訪者歸類到4種不同的依附風格,分別是「安 全/自主依附型(secure/autonomous)」、「不安全/排除依附型 (insecure/dismissing)」、「不安全/焦慮依附型(insecure/preoccupied)」、「不安全 /未解決-混亂依附型(insecure /unresolved-disorganized)」 (王郁茗、王慶福,民 96;De Haas, Bakermans-Kranenburg, Van Ijzendoorn, 1994) 。二是由Hazan和Shaver (1987)所發展出來的自陳式成人依附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 ,由受 試者依據本身情況填寫後再進行歸類,主要測量個體與同儕關係或親密關係。日 後的研究亦根據上述兩種測量形式針對成人依附風格進行研究,並針對其研究本 身目的做修訂。同時,也有許多學者針對依附對象的不同,依據測量個體與原生 核心家庭關係以及個體與親密關係或同儕關係,而界定出成人時期知覺到幼年時 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以及成人時期所知覺到的親密依附關係或同儕依附關係。 以下就文獻整理出較著名的量表,針對成人依附分別說明如下(王慶福、林幸台、 張德榮,民86;Crowell & Treboux, 1995;Gullone & Robinson, 2005;Westen, Nakash, Thomas, Bradley, 2006): 1. 成人依附訪談之Q-sort(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Q-sort, AAI Q-sort) 此量表由Kobak, Cole, Ferenz-Gillies, Fleming & amble(1993)針對AAI發展 而來,方法和概念與AAI很類似,可測量出「安全/焦慮(security/anxiety)」 以及「過低反應/過高反應(deactivation/hyperactivation)」兩個向度。 2. 依附風格自陳式量表(Attachment Style Self-Report) 此量表由Hazan和Shaver(1987)根據Ainsworth等人(1978)對於嬰幼兒 依附類型的分類概念發展而來,用以測量成人的親密依附關係,可分為3種不 同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依附型(secure)」、 「逃避依附型(avoidant)」 、 「焦 29.

(43) 慮-矛盾依附型(anxious-ambivalent)」 ,為第一個發展的成人依附自陳式量表。 3. 成人依附量表(The 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 此量表由Collins和Read(1990)根據修訂Hazan和Shaver(1987)的分類測 量發展而來。本量表有三個向度,分別為「親近(close)」 、 「 依賴(depend)」、 「焦慮(anxiety)」,並根據此三種向度而得到3種不同親密關係的依附風格, 分別為「安全依附型(secure)」、「逃避依附型(avoidant)」、「焦慮依附型 (anxious)」。 4. 人際關係問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RQ) 此量表是由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發展而來,Bartholomew等依 據Bowlby的內在運作模式概念,由「對自我(self)」與「對他人(others)」的 兩個向度,透過正向或負向的知覺而得到4種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依附型 (secure)」、「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逃避依附型(fearful)」、「排除依 附型(dismissing)」,歸類方式已於前文提及。 5. 親密關係經驗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ECR) 此量表是由Brennan、Clark與Shaver(1998)發展而來,由依附焦慮 (attachment anxiety)與依附逃避(attachment avoidance)兩個分量表組成,將 焦點放在對於親密關係的感覺和行為,來測量親密關係的依附取向。此兩個向 度分別測量對親密關係、依賴及親密感的揭露的不適感受程度,以及害怕被拒 絕以及對人際關係的強烈渴望之程度。經計分後再依據Bartholomew和Horowitz 的分類系統,歸類出不同的成人依附風格。 研究者認為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四種依附風格類型,能加以區 分逃避依附與排除依附的不同,其意涵比 Hazan 和 Shaver 的 3 種依附風格更為豐 富廣泛。而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採用內在運作模式來看待個體對自我與對他 人的知覺向度,也符合本研究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採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 的依附風格類型做為分類依據,並以王慶福、林幸台和張德榮(民 86)等學者所 30.

(44) 修訂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作為本研究測量成人依附風格的研究工具。 (四)國內外依附風格的分配情況 對於成人依附風格的分配情形,國內與國外的研究結果有所差異。綜觀而言, 國外對於成人依附風格的研究,以安全依附型最多,逃避依附型次之,焦慮依附 型最少(Bartholomew & Holowitz, 1991;Hazan & Shaver, 1987) 。國內對於大學生 依附風格的研究結果也各自不同。表2-1是研究者整理國內外文獻,並針對欲探討 的大學生依附風格所整理的國內外成人依附風格分配情形摘要表,結果呈現如 下: 表2-1. 國內外成人依附風格分配情形摘要表. 研究者. 研究對象. 依附風格分配比例. Hazan與Shaver(1987). 620位美國某報紙讀者 (男=205;女=415). 安全依附型56% 逃避依附型25% 焦慮依附型19%. Feeney與Noller(1990). 374位美國大學生. 安全依附型55%. (男=162;女=212). 逃避依附型30% 焦慮依附型15%. Collins與Read(1990). 374位美國大學生 (男=184;女=206, 16位未回報性別). 安全依附型63% 逃避依附型27% 焦慮依附型10%. Bartholomew與Holowitz. (男=37;女=40). 安全依附型47% 逃避依附型21% 排除依附型18%. (1991). 焦慮依附型14% Brennan與Shaver(1998) 1047位美國大學生 (男=587;女=820). 31. 安全依附型47.9% 逃避依附型21.0% 排除依附型15.9% 焦慮依附型15.2% (接續下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因本校開、閉幕式會場(校史館大講堂)座位有限,故開放各報名學校行政人 員或師長代表每校 1 名、社團評選報名社團代表每社團各 1

學習活動扼要描述: 學生以兩種感受:觸覺和視覺去分辨水與冰的不同,從而認識 水的溫度改變(觸覺)形態亦會改變(視覺) 。學生選出圖卡表

◦ Disallow tasks in the production prio rity band to preempt one another.... Jobs

Advantages of linear: easier feature engineering We expect that linear classification can be widely used in situations ranging from small-model to big-data classification. Chih-Jen

Multi-core linear classification Parallel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s.. Existing Algorithms for Sparse

• When the coherence bandwidth is low, but we need to use high data rate (high signal bandwidth). • Channel is unknown

• When the coherence bandwidth is low, but we need to use high data rate (high signal bandwidth). • Channel is unknown

• For scale invariance, search for stable features across all possible scales using a continuous across all possible scales us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of scale, scale space. S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