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社會網絡的文化及個人特質因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社會網絡的文化及個人特質因素"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影響社會網絡的文化及個人特質因素. 方辛榕 Shin-Rong Fang. 指導教授:沈永正博士 Advisor:Yung-Cheng Shen Ph.D..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July, 2012.

(2) 致謝辭 感謝指導教授沈永正沈老師這一年來帶領我完成從來沒接觸過領域的論文, 在這一年裡我學會如何找文獻佐證想法,並找方法解決問題。當我寫論文遇到瓶 頸時,沈教授對問題總是抱持熱情,並能極有效率地協助我看見問題點,我很感 謝沈老師總是告訴我方向,也接受我使用自己的方法來達到論文方向。謝謝您這 兩年的指引。 感謝師大管理研究所裡所有的教授,感謝賴慧文老師,擔任您助理的這兩年 我學到很多事,比如不論我做得好不好,您對我皆是全盤的信任,在您身上我看 見體貼溫柔與另人折服的專業兼具,希望接下來邁入職場生涯,我能以您為榜樣, 好好在職場上發揮。感謝蕭中強老師,永遠對我們的想法抱持接納的態度,永遠 站在對方立場著想,謝謝您帶領我們在這兩年走過思考的旅程,引導我們尋找所 有事物的核心能力。 感謝在師大最可愛的同學們,宛樓、katie、筱君、退退、韻真、哈哈、atemoon、 吳俊慶,謝謝你們陪我一起念書、玩樂,與你們擁有好多美好的回憶。 特別謝謝宛樓、katie 在這兩年裡一起度過大大小小的報告、度過很多有趣 的事情,我很高興在師大與你們相遇。 感謝我的爺爺、奶奶、父母、弟弟、以及支持我的親戚們,因為有你們無條 件的包容與支持,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我永遠愛你們。還有這兩年的精神支柱 冠仔,謝謝你的陪伴。 最後我想說的是念師大管理所這兩年很值得,遇到豐富的知識、人生觀、朋 友、貴人,我在這兩年得到好多好多。謝謝你們,替我帶來人生中很美好很精采 的兩年。. 2.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結合文化、個人特質與社會網絡文獻,探討文化與個人特質對社會網 絡中資訊傳遞的影響性。樣本來源為台灣大學生與在台外籍團體,由於問卷採記 名方式,因此樣本取得不易,發放 79 份社會網絡問卷,共回收了 57 份問卷,使 用 SPSS 統計軟體與 ucinet 社會網絡軟體分析結果,得以下結論:從文化角度來 看,比起個人主義團體,集體主義團體資訊傳遞方式較為緊密。從自我構念角度 來看,比起獨立我個體,相依我個體與他人資訊傳遞方式較為緊密,且與其他個 體距離較接近。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資訊傳遞方式無顯著影響。. 關鍵字: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自我構念、調節焦點理論、社會網絡. i.

(4) 目錄 中文摘要 ........................................................... I 第一章 緒論 ........................................................ 3 第一節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研究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團體文化與個人特質......................................... 7 第二節 社會網絡................................................. 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樣本.................................................. 22 變數操作型定義與衡量...................................... 23 研究程序.................................................. 25 實驗工具.................................................. 2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27 第一節 樣本分析.................................................. 27 第二節 團體文化、個人特質、動機取向分析.......................... 28 第三節 文化對社會網絡之影響...................................... 30 第四節 個體自我構念傾向對社會網絡結構之影響..................... 35 第五章 結論 ....................................................... 39 第一節研究結果................................................... 3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41 參考文獻 .......................................................... 42 一、中文文獻..................................................... 42 二、英文文獻..................................................... 42 附錄........ ...................................................... 45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文化-中文問卷........................................... 45 文化-英文問卷........................................... 52 自我構念─中文問卷....................................... 60. 附錄四. 自我構念─英文問卷....................................... 65 1.

(5) 表目錄 表 1-1. 社會網絡分析矩陣與圖示範例 ................................. 4. 表 2-1. 自我構念定義表 ............................................. 9. 表 2-2. 社會網絡分析指標意義 ...................................... 16. 表 2-3. 文化與自我構念比較 ........................................ 19. 表 3-1. 網絡題目 .................................................. 24. 表 3-2. 社會網絡圖形與矩陣示意圖 .................................. 26. 表 4-1. 樣本描述性統計 ............................................ 28. 表 4-2. 文化與社會網絡指標 T 檢定 .................................. 31. 表 4-3. 調節焦點對社會網絡指標 T 檢定 .............................. 32. 表 4-4. 文化與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影響之平均數 .................. 33. 表 4-5. 研究假說之結果整理 ........................................ 34. 表 4-6. 自我構念對社會網絡指標影響之 T 檢定 ........................ 35. 表 4-7. 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指標影響之 T 檢定 .................... 36. 表 4-8. 自我構念與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影響之平均數 .............. 37. 表 4-9. 研究假說之結果整理 ........................................ 38. 圖目錄 圖 3-1. 文化與動機對社會網絡影響之研究架構圖 ....................... 21. 圖 3-2. 個人特質與動機對社會網絡影響之研究架構圖 ................... 22. 2.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現今全球化(Globalization)趨勢,全球化的定義為「以往因為地理因素, 對文化社會發展限制漸漸消除的一個社會過程,而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地理因素 的重要性逐步降低。」(Waters. M, 1995)。也有學者認為,國際貿易對全球化影 響較大,國際貿易包含跨國企業的全球化管理及他們在各地生產與銷售的問題。 由貿易主導的一致化,最後會導向文化、價值觀、品味等趨向一致化。(Theodre Levitt,1983)。 因 此 , 統 合 上述 學 者 說 法 , 由 於 地域 限 制 降 低 , 全 球 化使 得 各 地區 域 的 文 化 、 社 會 差異 漸 漸 降 低 , 全 球 的文 化 、 價 值 觀 會 逐 漸趨 向 一 致化 ; 由 商 業 層 面 來 看, 代 表 企 業 可 利 用 全球 化 的 觀 點 生 產 大 規模 標 準 化商 品 販 賣 , 創 造 商 機。. 但 也 有學 者 認 為 因 為 文 化 而使 得 各 區 域 行 為 有 所差 異 。 文 化 的 定 義 指 同 一群 體 裡 , 人 們 共 同 有的 心 理 過 程 , 此 心 理過 程 指 的 是 價 值 觀 ;價 值 觀 可區 別 來 自 不 同 地 區 的群 體 (Hofstede, 1984)。 根 據 此定 義 , 本 研究 認 為 文化 是 個 體 由 於 環 境 而影 響 到 自 身 價 值 觀 。 Hofstede 認 為 , 不 同團 體 結 構對 人 民 態 度 、 價 值 觀具 有 影 響 力 , 進 而 影響 個 體 的 溝 通 、 思 考方 式 。 在此 團 體 是 指 國 家 、 學校 、 組 織 、 政 府 機 關、 種 族 、 甚 至 性 別 。 因 此綜合以上說法,即使有學者認為全球化使得消費者對商品品味趨近為一致化, 但不同區域顧客資訊傳遞方式與價值觀仍然有所差異。因此廠商不能只專注於單 3.

(7) 一化、標準化產品生產與銷售,仍需關注消費者所屬文化背景,根據文化背景訂 定合適的行銷與管理決策。.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 )是指眾多行動者(actor)和行動者之間由於某種 特定關係(relationship)所形成的網狀結構,即稱之為社會網絡。在此特定關係 可為朋友、同事、師生等不同的關係。行動者可利用關係來傳遞、流動彼此的資 訊與資源。因此社會網絡分析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的「關係」而非個體本身的特性。 而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即是用來分析網絡關係的一種 工具,可透過社會網絡問卷的提名法(Marsden, 1990),得知網絡關係。而該問 卷所得的資訊由於是與他人的關係,因此又稱為關係數據。將關係數據製作成 n*n 的矩陣(表 1),並輸入社會網絡軟體(如 ucinet),便可得到社會網絡圖型與 個體網絡、整體網絡特徵值。使用圖形視覺化的方法,可讓研究者易於了解網絡 特性。. 表 1-1. 社會網絡分析矩陣與圖示範例. n1. n2. n3. n4. n1. -. 0. 0. 0. n2. 1. -. 0. 0. n3. 0. 1. -. 1. n4. 1. 0. 1. -. 若研究數據蒐集經由問卷、隨機抽樣的方式,通常個體之間不存在互動關係。 而統計檢定(如 T 檢定、回歸分析等)均假設個體獨立,這種假設個體之間不存在 關係的做法無法得知個體之間的關聯性,因此社會網絡漸漸受到許多領域學者重. 4.

(8) 視。利用社會網絡理論的特點在於:我們能夠了解個體之間的「關係」、目前也 有專門的統計方法來計算個體之間的關係。 藉由社會網絡了解個體之間「互動關係」,便可由社會關係型態推論人們資 訊、資源流動方式。因此利用社會網絡,我們可以了解個體的資源管道,位居什 麼樣的位置,以及與其他個體的鄰近程度等資訊。 社會網絡現已廣泛應用在多種領域,如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社會資本、資 訊創新等研究與議題。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個人特質對社會網絡的結構具有影響 力;如 Mehra, kilduff 和 Brass 發現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特質會影響個 體在社會網絡位置,高自我監控者常佔據網絡的中心位置,更容易獲得網絡中的 資源。Moore(2006)發現自我監控與居間中心性(Betweenness)正相關,代表高自 我監控者更容易在團體中站在其他個體中間,更容易替其他個體傳遞資源。 Klein(2006)發現神經質、敏感的個體較少位於諮詢網絡和友誼網絡中心位置, 向內(indegree)中心性較低。Totterdell, Holman, Hukin(2008)認為個體交友 傾向會影響社會網絡友誼網絡、諮詢網絡大小、居間中心性的特性。交友傾向可 分成喜愛結交新朋友、結交熟人、參與他人三種傾向。而喜愛結交新朋友會正面 影響友誼網絡的大小。結交熟人與喜愛參與他人傾向會正面影響諮詢網絡的大小 與居間中心性。即使學者已研究個人自我監控等個人特質會影響社會網絡結構, 但至今仍無學者研究群體文化傾向、個體自我構念等人格特質是否影響社會網絡 結構。. 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文化與個體自我構念是否影響社會網絡結構,若社 會網絡結構有所差異會進而影響網絡資訊與資源傳遞方式。本研究透過社會網絡 分析法中的中心性指標(Centrality)作為分析指標,如果文化屬性與個體自我構 念會影響網絡中資訊流動方式,則管理者便可因所屬區域文化,制定合宜行銷策 略。. 5.

(9)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由於現今尚無學者研究團體文化傾向、個人特質與社會網絡指標兩者是否有 關聯性,本研究根據前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欲探討下列主題:. (一). 團體文化傾向是否影響社會網絡中的關係?. (二). 個人價值觀是否對社會網絡具有影響力?. (三). 利用團體文化傾向與個人特質,瞭解團體資訊傳遞、流動方式。. 如果以上所述關係是成立的,即使面對全球化,廠商生產單一性高、標準化 的商品,只要瞭解團體文化背景,便可推斷該群體社會網絡資訊傳遞方式、關係 特徵,進而訂定更合適的行銷、管理決策。. 6.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團體文化與個人特質. 壹、個人主義 v.s 集體主義. 1984 年 Hofstede 學者提出一套有效衡量文化與價值觀的方式,Hofstede 學者認為文化可由五個方面來衡量:(a) 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組織內地 位較低的成員所能接受權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由下往上定義。(b) 個人主義與 集體主義:探討個體重視與團體成員關係、互動的程度。在個人主義的社會中, 個體之間的關係很鬆散,每個人重視自己本身與直系親屬,注重個人的成就與自 由;集體主義的社會中,個體之間的關係很緊密、團體具有凝聚力,團體往往擴 展至家族(叔叔、阿姨,祖父母等親人),每個人均須注重團體利益,從出生之時, 便被整合入一個高凝聚力的團體中。(c)雄性主義與雌性主義:探討性別與工作 角色間的關係。雄性主義的社會,人們較有主見,注重成就、競爭、權利的價值 觀,彼此的價值觀較有所差距;雌性主義的社會,人們較注重關係和諧、重視與 他人互動,彼此的價值觀也較類似。(d) 不確定性規避:組織所能容忍不確定性 和模糊性的程度。並試圖建立正式規則,規避偏離觀點與行為發生。不確定性規 避程度高(如日本)的文化(如日本)會重視規範、建立較多規定,希望人民有較高 的一致性、偏向團體決策。若不確定性規避程度低的文化(如美國)較能接受風險, 人們較會表現不同的意見與想法。(e)長期取向與短期取向:對生活與工作的態 度取向。具長期導向的國家文化,關注未來,價值觀偏向務實、節儉,因此特別 會儲蓄、堅持、適應環境;具短期導向的國家文化,價值觀關注過去、現在,人 們尊重傳統,社會責任的履行、活在當下。由於 Hofstede 學者發現的此架構清 7.

(11) 楚明確,除了引發研究跨文化熱潮以外,也成為研究跨文化的準則。 由於本篇論文目的是瞭解文化與個人特質是否會影響社會網絡資訊傳達的 方式,Hofstede 學者提出的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文化架構是指團體中人際關係 緊密程度,因此採用 Hofstede 的個人主義、集體主義作為主要構面衡量與他人 關係,以瞭解個體重視與他人關係、互動的程度,是否會影響社會網絡資訊傳遞、 流動的方式。 Matsumoto 等學者認為,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定義是由於文化鼓勵、產生、 促進的群體,進而影響個體內心自我的需要、希望和願望。通常在個人主義文化 中,以個人的需要和目標優先,不關心其他個體;集體主義則是會藉由犧牲自己 來滿足群體需要。 根據文獻可知,集體主義成員的特色會關心自身行為與決策對他人的影響; 關係的維持;共享物質利益;分享非物質的資源(如情感、資訊);樂於接受他人 看法與團體意見;介意表達自我意見和避免丟臉以保持面子;關心自己和他人成 就的對應關係;參與他人生活;將團體視為優先。個人主義的特色是較少關心、 分享、理性;注重個體本身的成就與獨特性。(Hui& Triandis,1994;Yamaguchi,1994; Kim & Markus ,1999). Hofstede 學者認為,個體會由於所在區域而受不同文化影響。比如西方社 會(如北美)偏向個人主義,而亞洲等非西方社會(如中國),偏向集體主義。延續 此項說法,許多學者做跨文化研究時,認為西方文化以個人主義為基礎,東方文 化以集體主義為基礎(Hui & Trandis, 1994)。. 8.

(12) 貳、 自我構念(self-construal). 自我觀點對個人的知覺、評估、行為是極為重要的。自我構念 (self-construal)是指個體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時,自我是獨立於他人或相關 於他人的程度。而自我構念主要分為兩種維度:獨立我、相依我。(Markus & Kitayama, 1991;Singelis, 1994) 獨立我定義為「獨立、分離性」,強調(a) 內部屬性如想法、感覺(b) 獨特 的自我(c) 了解內部屬性並達成自身的目標(d) 溝通是直接的。相依我可定義為 「彈性的、變化的」,強調(a) 外部、公開屬性如地位、角色、關係(b) 歸屬 (belonging)和融洽(fit in),(c)習慣從事適當的舉動(d) 溝通是不直接的,並 重視他人意見。個體和他人的分界是模糊的。. 表 2-1. 自我構念定義表. 獨立我. 相依我. 定義. 脫離社會脈絡. 和社會脈絡相連. 結構. 個人以本身來界定,清楚、穩定 個人以社會關係界定,模糊的, 彈性、變化. 任務. 獨特、表達自我、瞭解內在屬 歸屬、融洽、適應環境、達成他 性、達成自身目標;直接表達自 人目標、重視他人想法 身想法. 重要屬性. 內在屬性. 外在屬性如角色、關係、地位. 他人角色. 自我評價. 自我定義. 參考資料:Markus & Kitayama, 1991. 和 Hofstede 主張相同,Markus 和 Kitayama、Singelis 學者均認為居住於不 同區域的個體會被地區文化影響,而文化差異如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會進而影響 人們自我構念的類型。 9.

(13) 崇尚集體主義地區如亞洲、南歐、南美,人們會傾向於相依我 (Interdependent construal of self),注重個人和其他人和諧相處、適應 (fit-in)、融洽的關係;而崇尚個人主義的地區如西歐、美國、澳洲等地,傾向 於獨立我(Independent construal of self),一個人的「自我」以身體為邊界, 強調獨立於他人的「自我」、自主的重要。(Singelis, 1994). 参、 文化與溝通的關係. Brown 學者認為溝通是指「資訊傳遞,交換事實、意念、感覺的行動;是一 種思考程序、往返式的連續過程,也是一種社會程序符號化的過程。」因此我們 可知,社會網絡裡個體資訊傳遞方式也是溝通的一種。學者認為,由於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成員看待與他人關係的差異,會進而影響資訊傳遞與溝通方式。Chen 等學者(1988)認為個人主義的個體注重有效溝通,因此較常採用部分溝通管道 (使用電話、書信、不加入情感)。集體主義的個體注重情感導向溝通,因此適合 全方面的溝通管道(面對面溝通)。Yum(1988)研究西方社會與東方社會人際溝通 差異時發現,西方國家人際溝通模式較直接、坦率,具有短期、對等、內/外團 體無顯著差異、公私領域不重疊等特性。東方國家由於受儒家文化影響,溝通較 間接、委婉,講求排他性、長期互惠關係、重視內/外團體差異性、公私領域重 疊等特性。這些文化所造成的資訊傳遞方式的差異,本研究欲以社會網絡指標來 衡量。. 四、 調節焦點理論. 調節焦點理論(regulatory focus theory ,RFT)由 Higgins 學者於 1997 年提 出,基本概念是人們有接近快樂、喜悅並避免痛苦的傾向,有如此的傾向其中一 10.

(14) 個原因便是因為調節焦點理論的原則,該理論認為人們心理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on)時有兩種不同的動機系統,而不同的動機系統會影響個人採取不 同行為達成目標。此兩種動機系統分別為促進焦點(promotion focus)與預防焦點 (prevention focus)。促進焦點(promotion focus)的個體想達成”成就”、”渴望”、” 傑出”需求的動機;目標強調”理想的自我”(ideal self),理想的自我指個人的希望 和期望;行動時傾向以接近為策略;重視結果是否有所獲得,並最小化 omission; 成功時產生愉悅的情緒,失敗時產生沮喪的情緒。 預防焦點(prevention focus)的個體有想達成”責任”和”安全”需求的動機;目 標強調”應該的自我”(ought self),應該的自我指個人的責任、義務;行動時以逃 避做為策略;重視結果是否有失去;重視負面結果不要出現;成功時出現平靜的 情緒,失敗時出現不安的情緒。調節焦點理論解釋許多消費者現象。. Higgins(2004)更將該理論延伸探討如何提升達成目標的動機。當促進焦點 的人們認知正面結果會出現時,則自我調節系統會處於適配(fit)的情況;而保守 焦點認知負面結果不會出現,則自我調節系統會處於適配的情況。自我調節處於 fit 的情形時,個體便會提升達成目標的動機。. 伍、 文化與動機. 本研究除了加入文化與個人特質兩部分影響因素以外,也加入調節焦點理論 衡量團體與個體動機系統。過去學者認為文化(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調節焦點 理論,兩者有承先啟後的關係。學者們認為,文化背景是促進、影響個體動機系 統發展的重要因素(Lee et al., 2000)。個人主義的環境下,人們會定義自己是內 部屬性如目標、喜好和自身態度,希望獨特於他人,在團體內是傑出的,試圖達 成自身的成就與願望(Heine & Lehman, 1997)。因此在此環境底下對目標持有促 11.

(15) 進焦點會導致個體配適自身狀況,產生更多正面的態度。相反的,集體主義的環 境下,人們希望自己能融入群體保持社會和諧,試圖專注在自身的責任上,並且 避免有干擾他人或相異的行為(Heine et al.,1999)。因此在集體主義的環境底下, 對目標持有預防焦點會導致個體配適自身狀況,產生更多正面態度。(Uskul, Sherman & Fitzgibbon, 2008)。因此綜合上述學者說法,文化會影響個體的動機 系統,進而影響個體行為。. 六、 文化同質性程度. 學者也個別探討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文化同質性的問題。學者認為,集體主 義內團體的同質性高;Lee(1993)認為群體重視內團體「家庭」的態度,會中介 影響整個團體的同質性。結果發現,由於集體主義重視內團體(即家庭),因此整 體文化較具同質性;個人主義較不重視內團體,因此文化較具有差異性。. 因此本研究藉由同質性觀點推論,在個人主義文化底下預防焦點個體與促進 焦點個體的人際交往程度差距會大於集體主義文化底下預防焦點個體與促進焦 點個體的人際交往程度差距。. 12.

(16) 第二節 社會網絡 壹、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是個體與「個體間關係」所構成的結構;社會網 絡是社會行動者(Social actor)之間關係的集合(Freeman, 2004)。一個社會網絡 是由多行動者(節點)和各個節點之間的關係(Relation)組成的集合。社會網絡的表 達形式是使用行動者和關係來表達: (一) 行動者(actor) 行動者的視覺化使用節點表達,行動者是團體中任何一個社會單位或社 會實體,可以是個體、公司,或者是學校、組織、城市、國家等。. (二) 關係(relation) 關係表達形式是線,為兩個節點的連結,線表示節點間的關係,關係類 型非常多元,例如:友誼關係、情報關係、工作關係、貿易關係等,但 學者對於一個網絡只會關注一種關係。. 關係網絡學者提出多種分法,情感網絡與諮詢網絡(Morrison, 2002),諮詢 網絡(advice network)、友誼網絡(friendship network)、信任網絡(trust network)(Krackhardt,1992)。依照研究目的,關係可分為有方向性(arc)或無方向 性(edge)(Nooy, Mrvar & Batagelj,2005)。透過社會網絡分析收集網絡中的行動者 與關係數據,可從關係角度了解網絡結構與個體心理與行為的相互影響。本研究 參考 Krackhardt 和 Morrison 對關係的分類,本研究網絡關係分成三種類型,且 三種網絡關係均具有方向性: 13.

(17) 1.. 諮詢網絡:在工作中被諮詢或諮詢他人。. 2.. 友誼網絡:成員與成員間的友誼交流。. 3.. 情感網絡:成員與成員間互相信任之情感。. 社會網絡的衡量方式可區分為個體網絡(ego-centric network)與整體網絡 (whole network)(Hanneman et al.,2005)。. 貳、 個體網絡(ego-centric network). 個體網絡是指以個體行動者為研究目的,研究該位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連結 的關係、該位行動者的屬性和與其他行動者的關係與特徵。 衡量體網絡具有效度的指標通常使用中心性(centrality)指標。中心性指標是 指行動者在關係聯繫上網絡位置多麼核心的程度。應用中心性指標,找出網絡中 的意見領袖,可幫助了解該網絡資訊流動的組成與資訊傳遞是否密集(Salt, Hiltz & Turoff, 2004)。 研究個體網絡最常使用以下三種中心性指標:分別為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 性、居間中心性(Hanneman & Riddle,2005)。用此可瞭解個體在網絡中的重要性。 一般認為,個體的中心性程度越高,獲取的資源越多,較多情感支持,擁有較多 的權力、責任、工作壓力。. (一) 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 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直接連結、接觸的程度。指標計算為與其他個體直 接連結數量。並依方向性不同,而有向外程度中心性(Out Degree)、向 14.

(18) 內程度中心性(In Degree)之別。向外程度中心性是該行動者主動與其 他節點直接連結數量總和;向內程度中心性是指從其他行動者接收到的 節點數量總和,越高表示越多成員承認與該位成員存在某種關係。程度 中心性越高,代表相鄰節點越多,資訊接收與傳送程度越高。若與其他 網絡結構比較,須使用標準化接近中心性指標,該指標越大表示該點為 「全域」中心點。. (二) 居間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 行動者位居其他兩位行動者連繫通道之間程度,指標計算為兩位行動者 經過該行動者的最短路徑數值佔這兩點之間最短路徑總數的比例。 與程度中心性相異點在於計算個體居間中心性須考量整個網絡中其他 個體所有兩點的最短路徑。與接近中心性一樣是最短路徑的平均值,但 與接近中心性差異點在於個體是在其他個體的最短路徑上,不是在端點。 因此網絡須考量 n(n-1)/2 個最短路徑是否可由某行動者居間傳遞。 一個行動者如果位於許多網絡的中間傳遞位置,代表此節點位居重要地 位,因此對其他兩人的交往具有控制能力。(Freeman,1979)因此指標越 大,代表控制資訊流動程度越大,也代表能引導該網絡的資訊流動。. (三) 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 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的接近程度。指標計算為與其他行動者最短路徑之 和,進而算出與其他行動者平均路徑距離。與程度中心性不同點在於, 接近中心性需考量某個體在子網絡所能連結到其他網絡的最短路徑。因 此須考慮(n-1)個最短路徑。接近中心性越高,表示與他人距離越短,. 15.

(19) 資訊流動越快、影響力較強。接近中心性越低,與他人距離較遠,資訊 流動越慢、影響力較弱。. 三種中心性指標都有不同的目的,可依研究者所關注的主題而選擇不同的指 標。如果研究溝通活動,可以程度中心性為研究指標;研究個體對人際往來的控 制程度,以居間中心性為指標;分析相對於資訊傳遞的獨立性與有效性,以接近 中心性為指標(Freeman, 1979: 226)。總體來說,學者認為個體中心性指標越高, 代表個體在網絡中的影響力越大(Sparrowe,Liden,2005)。. 表 2-2. 社會網絡分析指標意義. 分析指標. 計算方式. 指標意義. 向內程度中心 性. 從其他個體而來的直接連 結數量。. 指標越高,代表他人傳遞資訊給 該節點相鄰節點程度越高。. 向外中心性. 該行動者主動與其他節點 直接連結數量總和. 指標越高,代表資訊傳送給他人 程度越高。. 居間中心性. 行動者經過該行動者的最 短路徑數值佔其他兩點之. 指標越高,代表個體控制資訊流 動程度越大,引導該網絡的資訊. 間最短路徑總數的比例. 流動,越容易替他人傳遞資訊。. 接近中心性. 與其他行動者最短路徑之 和. 指標越高,表示與他人距離越 短,資訊流動越快、行動者影響 力較強。. 叢集係數. 某點與其他人直接連結所 指標越高,代表所有行動者間的 形成的三角網絡中,不透過 關係越密切、資訊流動程度越 某人可直接連結的機率。 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参、 整體網絡(whole network). 整體網絡指探討網絡範圍內所有行動者的關係特性,網絡規模、類型。常用 16.

(20) 的指標為互惠性、關係傳遞性、密度(Density)、核心邊陲、集中性(centralition) 等指標。依據指標數據,可判斷該網絡資訊流動速度、小團體的數量與分佈 情形。本研究也考慮各點的叢集係數。. . 叢集係數(Cluster Coefficient) 代表個體與其他人直接連結所形成的三角網絡中,不透過某人可直接連 結的機率。此指標可用來衡量網中是否存在小團體。若該指數越高,代 表所有行動者間的關係越密切,資訊流動程度越好。. 肆、 假說推導. 群體傾向中集體主義比起個體主義,會更加關注其他個體間的直接溝通與親 密關係維持,關係結構較密集,因此本研究認為集體主義網絡向內程度中心性與 向外程度中心性大於個人主義。學者也發現個體自我構念為相依我傾向,會不自 覺地與他人保持較近的距離,獨立我個體會保持與他人較遠的距離(Holland et. 2004)。因此本研究推論,相依我比起獨立我,也會有中心性程度較高的情形, 提出假說 1a、1b、4a、4b。 團體傾向若為個人主義,該團體有比起集體主義更加關心自身態度,網路網 絡聯繫也只會注重與自身至關重要的關係。因此個體較不會有協助他人傳遞資訊 的行為產生,對其他個體資訊控制程度較小。從資訊傳遞的角度來看,居間中心 性表示個體扮演資訊傳遞者的重要程度。由此可推論團體傾向為個人主義,居間 中心性指標將小於團體傾向為集體主義,;延伸至個體看待與他人之關係,自我 構念的相依我,獨立我也會有相同情形,於此提出假說 1c、4c。. 由於個人主義團體較無內團體的意識、而集體主義有分享資訊行為;從自我 17.

(21) 構念獨立我、相依我文獻可知,相依我會不自覺地與他人有較近的距離,獨立我 則會與他人保持距離,因此本研究認為團體中比起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內個體的 距離較近。即集體主義的接近中心性,低於集體主義的接近中心性指標,因此提 出假說 1d、4d。. 如果個人主義的居間中心性、接近中心性都偏高,這也代表整體網絡平均控 制資訊程度高、資訊具有獨立性,則意見領袖的存在較突出且至關重要。集體主 義的居間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偏低,也代表整體網絡平均資訊控制程度高、資訊 具分享性,則團體內部同質性較高。由於集體主義比起個人主義,較有團體意識, 因此本研究推測,集體主義的群體叢集係數大於個人主義的叢集係數,提出假說 1e、4e。. 由於調節焦點理論認為獨立我、相依我會影響個體調節焦點傾向,學者認為 促進焦點者較具有獨立我構念傾向,預防焦點者較具有相依我傾向,因此本研究 推論預防焦點者將比促進焦點者,與其他個體距離更近,較願意替他人傳遞訊息, 較常與其他個體直接溝通,提出假說 2。. 本研究藉由同質性觀點推論,認為個人主義文化底下預防焦點個體與促進焦 點個體的人際交往程度差距會大於集體主義文化底下預防焦點個體與促進焦點 個體的人際交往程度差距,提出假說 3、假說 5。. 18.

(22) 表 2-3. 文化與自我構念比較. 文化 個人主義. 自我構念 集體主義. 看待與他人關 定義自己為自 定義自己為與 係 己本身 群體的關係 重視獨特自我 重視團體同質 與團體競爭 性. 獨立我. 相依我. 脫離社會脈絡 個人以本身來 界定 清楚、穩定 獨特、表達自 我、瞭解內在. 和社會脈絡相 連 個人以社會關 係界定,模糊 的,彈性、變 化. 屬性、達成自 歸屬、融洽、 身目標;直接 適應環境、達 表達自身想法 成他人目標、 重視他人想法 人際互動方式 直接、效率 與團體競爭 內/外團體無 顯著差異 公私領域不重 疊. 情感、重視其 與他人保持距 與他人有較近 他個體 離 距離 融合團體、與 團體和諧 資訊分享概念 重視內/外團 體差異性 公私領域重疊. 社會網絡指標 程度中心性低 程度中心性高 程度中心性低 程度中心性高 中介中心性高 中介中心性低 中介中心性高 中介中心性低 接近中心性低 接近中心性高 接近中心性低 接近中心性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整理上述文化、個人特質、動機與社會網絡之間關係,我們可以認為文化差 異、個人特質均會造成社會網絡結構上的不同,並提出下列假說: 假說 1a: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向內程度中心性越高 假說 1b: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向外程度中心性越高 假說 1c: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居間中心性越高 假說 1d: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接近中心性越高 假說 1e: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叢集係數越高 19.

(23) 假說 2a: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向內程度中心性越高 假說 2b: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向外程度中心性越高 假說 2c: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居間中心性越高 假說 2d: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接近中心性越高 假說 2e: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叢集係數越高. 假說 3:個人主義之下的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訊息傳遞程度差距,大於集體主義 之下的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訊息傳遞程度差距。. 假說 4a: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向內程度中心性越高 假說 4b: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向外程度中心性越高 假說 4c: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居間中心性越高 假說 4d:相依我將比獨立我,接近中心性越高 假說 4e: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叢集係數越高. 假說 5:獨立我之下的促進焦點成員與預防焦點成員訊息傳遞程度差距,大於相 依我之下的促進焦點成員與預防焦點成員訊息傳遞程度差距。. 20.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利用文化與個人特質等社會學文獻以及社會網絡理論,本研究欲以兩個研究 來探討文化以及個人特質與社會網絡間的關係: 表 6 為研究一架構,研究一欲探討群體不同的文化傾向,是否會對社會網絡 結構產生影響?表 7 為研究二架構,欲探討個體傾向是否會對社會網絡結構產生 影響?兩種研究差異在於研究一討論群體文化對於整體社會網絡結構之影響性; 研究二討論個體對於社會網絡個體節點之影響性。. 文化 背景. 社會網絡結構. H1. 中心性指標. H3. 動機. 圖 3-1. H2. 文化與動機對社會網絡影響之研究架構圖. 21.

(25) 個人 特質. H4. 社會網絡結構 中心性指標 群聚指數. H5. 動機. 圖 3-2. 個人特質與動機對社會網絡影響之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樣本. 由於本研究分為兩個研究探討文化、個人特質對社會網絡影響,因此分別找 台灣團體、外籍團體為受測對象,並分別發放兩種版本問卷(個人 v.s 集體 主義,自我構念)給台灣團體、外籍團體填寫。. 22.

(26) 第三節變數操作型定義與衡量 壹、. 量表使用說明. 本研究量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人格特質量表,共使用文化(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量表)、自我構念(獨立我、相依我)、自我調節理論三種量表;第 二部分為社會網絡量表,使用「提名法」 ,關係類型參考 Krackhardt 學者提 出的諮詢網絡、情感網絡,請受測者寫出各種網絡類型下最常接觸的名字; 第三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 貳、. 研究變項操作行定義與衡量. (一).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量表. 使用 Hui 學者 1994 發表的個人-集體主義量表(INDCOL)量表修改版,有 36 個衡量項目,來衡量個體的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此量表衡量個體的 感覺、信念、行為,衡量的子項目包含配偶、家人、親屬、朋友、鄰居、 同事;使用 6 點李克特量表。. (二). 自我構念量表. 使用 Singelis 學者在 1994 年以 Markus 和 Kitayama 理論為基礎,發展 而來「自我構念量表」。該量表有 24 個項目,12 題衡量相依我、12 題 衡量獨立我,並使用 7 點李克特量表。使用該量表是因為 Singelis 學 者將過去與自我構念相關研究統整並重新整理過後的題目,具有良好信. 23.

(27) 效度,該量表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三). 調節焦點量表. 使用 Haws 等學者(2010)整理各種調節焦點量表的優點,重新組合成的 心量表---長期性調節焦點量表(Chronic regulatory focus measures, CRFM)。該量表使用十個項目衡量調節焦點理論的觀念(如趨避動機衡量、 理想我與實際我的衡量、焦點自我調節等)、認知和情感面的測量。該 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再測信度,因此使用該量表做為調節焦點理論的測 量工具。. (四). 社會網絡量表. 社會網絡量表使用 Krackhardt 學者提出的諮詢網絡、情感網絡、信任 網絡為所求的網絡,並使用 Marsden 提出的提名法,請受測者在各種 類型的網絡裡關係最密切的五個人。. 表 3-1. 網絡題目. 網絡 類型. 操作型定義. 問卷題目內容. 諮詢 網絡. 在專業技能中被諮詢或諮詢 1. 我和團體中哪些同學經常同組作業,或 他人,所形成的網絡。 是討論課業問題?. 友誼 網絡. 成員與成員間彼此交流友誼 2. 對您來說,班上哪些同學是值得您信任 情感,所形成的網絡。 的? 3. 我最常和班上哪些同學一起參加班上的 活動、出去遊玩或相約吃飯?. 情感 網絡. 成員與成員間情感網絡. 4. 在團體中你認為誰是你最好的朋友?. 24.

(2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過程分為三階段,並依前因變項(文化、個人特質)不同,分成兩個研 究:第一階段將所需的文化、個人特質、動機理論問卷翻譯為中文。由研究者擔 任中文翻譯工作,再請學者協助重複翻譯與檢閱,一同討論問卷翻譯之正確性。 第二階段為尋找合適的中、西團體樣本、發放兩種研究版本的問卷。第三階段利 用統計分析軟體 SPSS 了解樣本文化、個人特質、動機傾向;社會網絡分析軟體 Ucinet 進行網絡關係層次分析。. 第五節 實驗工具. 壹、. 統計分析軟體---SPSS. 問卷數據以 SPSS statictics Base 19 版進行樣本分析,所使用的量化統計 方法包含:平均數、t 檢定等統計方法。. 貳、. 社會網絡分析軟體---UCINET. 社會網絡問卷部分由 UCINET 軟體進行分析。該軟體是 Freeman, Borgatti 和 Everett 三位教授研發與維護的社會網絡分析軟體。使用方法為將社會網絡問卷 收集而來的個體間互評關係數據(relational data)製成關係矩陣,並將原始資 料編碼(coding)有往來關係填入 1,無往來關係填入 0。假設有學生 n1、n2,學. 25.

(29) 生 n1 在問卷裡提到與 n2 有關係,則 a12=1;若 n1 沒提到 n2,則 a12=0。若團 體內有 n 位成員,便可製成 n*n 矩陣。最後將矩陣匯入 UCINET,便可得到個體在 網絡空間各項特徵值,如中心性、密度、大小、叢集係數等數據。也可利用 UCINET 內建軟體 NetDraw 描繪出網絡圖形,將網絡結構視覺化。. 表 3-2. 社會網絡圖形與矩陣示意圖 n1. n2. n3. n1. -. 1. 1. n2. 1. n3. 0. -. 1 1. -. 社會網絡量表每一題項均代表一種關係類型,可形成一個矩陣。本研究為了 使社會網絡數據能反映較真實互動關係,因此一種關係網絡有多題衡量,製作成 多個矩陣,在利用社會網絡分析軟體 UCINET 將矩陣加總後取平均值,做為社 會網絡衡量指標。. 26.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分析主要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為樣本分析;第二部分判別樣本文 化、個人特質與動機取向分析;第三部分為團體層次,探討團體文化傾向對社會 網絡結構之影響;第四部分為個體層次,探討個體自我構念傾向對社會網絡結構 之影響。第四、第五部分使用社會網絡指標為分析依變數。. 第一節 樣本分析. 本研究樣本對象為仍在學的大學生,並依研究目的將問卷發放給兩個不同文 化性質的團體,分別為全是台灣學生的班級以及外籍學生所組成的團體。台灣學 生團體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大學一年級學生為問卷對象,學生總人 數為 54 人,共有 34 人填寫問卷,但其中一份因定型化反應而被檢定為無效問卷, 故將其刪除,因此有效問卷為 33 份,填答率為 61%。外國文化團體則以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外籍學生組成的運動性團體為主,該團體具有明確組織規範。成立時 間在 2012 年 3 月,成立目的為參加 2012 年 6 月底全國性運動競賽項目,團體成 員且每日都有連繫。在該團體集成三個月後,請該團體協助填寫問卷,團體總數 42 人,共有 25 人填寫問卷,但其中一份因定型化反應被檢定為無效問卷,故使 用 24 份問卷作為樣本來源,填答率為 57%。由於本問卷的資料蒐集,需要參予 者高度配合,因此參予者填答前均會詳加告訴其問卷目的,以確報問卷品質與正 確性。本研究樣本均為在學學生,人口統計變項包含性別,女性樣本較多。. 27.

(31) 表 4-1. 樣本描述性統計. 項目與變項. 樣本數(N). 性別. 男性. 25. 女性. 32. 第二節 團體文化、個人特質、動機取向分析. 壹、 文化. 本研究衡量團體文化傾向使用Hui學者發展的INDCL量表修改版來比較台灣 團體與外籍團體文化傾向。由於該量表有多題反向題,故將反向題的分數反轉之 後,量表所得分數越高,表示該受測者集體主義傾向越高。該量表Cronbach’s a 值為.79,屬於高度信度,a>.6,因此該問卷題目信度可接受。 透過獨立樣本T檢定,比較台灣團體與外籍團體文化上是否具有差異。其統 計結果如下表,外籍團體中原有13位同學協助填寫衡量文化構面之問卷,由於有 外籍團體中一樣本為無效問卷,偏差過高而刪除該樣本,因此外籍團體樣本數為 12位。結果發現台灣團體受測者與外籍團體受測者文化傾向有顯著差異(t=3.457, p**<.01),表示台灣團體(M=3.6649)比外籍團體(M=3.2005)更有集體主義傾向。. 貳、 個人特質. 自我構念使用 Singelis 學者的 SCS 量表衡量兩個團體中個體自我構念傾向, 該量表衡量方式為分別使用 12 個題項衡量獨立我、相依我,兩種衡量構面題項 28.

(32) 彼此獨立。算出個體兩種自我構念傾向的分數後,將兩種構念的平均數相減,若 個體獨立我平均大於相依我平均,則該個體屬於獨立我;若個體相依我平均大於 獨立我平均,則該個體屬於相依我類型。兩種團體中個體自我構念型態為台灣共 有 1 位個體傾向獨立我,14 位個體傾向相依我;外籍團體共有 8 位個體傾向獨立 我,4 位個體傾向相依我。該量表 Cronbach’s a 值為.679,屬於中度信度,a>.6, 因此該問卷題目信度可接受。. 参、調節焦點理論. 調節焦點理論使用 Laws 等學者(2010)發展的長期性調節焦點量表來衡量個 體調節焦點傾向。該量表分別使用五題題項衡量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其計算方 法為分別算出個體的促進焦點平均分數、預防焦點平均分數,若促進焦點平均大 於預防焦點平均,則個體為促進焦點傾向。若預防焦點平均大於預防焦點平均, 則個體為預防焦點傾向。本研究分別在研究一、研究二均加入調節焦點衡量量表, 目的在於辨識文化與個人特質是否會與個體調節焦點產生交互作用。 文化構面問卷參與者中,台灣團體有 14 位參與者為促進焦點傾向,4 位參 與者為預防焦點傾向;外籍團體有 11 位參與者為促進焦點傾向,1 位參與者為預 防焦點傾向。 自我構念問卷參與者中,台灣團體有 8 位參與者為促進焦點傾向,7 位參與 者為預防焦點傾向;外籍團體有 9 位參與者為促進焦點傾向,3 位參與者為預防 焦點傾向。. 29.

(33) 第三節 文化對社會網絡之影響 本研究使用四個題項衡量台灣團體與外籍團體社會網絡型態,並將四個題項 分為三種社會網絡型態,分別為諮詢網絡、友誼網絡、情感網絡。 社會網絡分析使用 ucinet 軟體建立網絡關係圖形後,再計算不同網絡的中 心性指標。利用 ucinet 取得兩個團體的中心性指標,以了解台灣與外籍團體中 的結構與性質。由於台灣與外籍團體的團體數量不一致,為了更精確比較台灣與 外國團體結構之差異性,使用 ucinet 軟體計算兩個團體標準化後的中心性指標 以做比較。 本研究研究方法將台灣與外籍團體四個網絡之標準化中心性指標總平均數 值作為台灣與外籍團體的網絡結構判斷依據。. 30.

(34) 壹、 團體文化傾向與中心性指標之關聯性. 研究一先個別算出樣本四個網絡標準化中心性指標網絡平均數後,利用單一 樣本T檢定,檢定台灣團體與外籍團體的標準化中心性指標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其結果如表16、表17所示,結果發現台灣團體與外籍團體的向內程度中心性、居 間中心性、向內與向外接近中心性、叢集係數均有顯著差異。相較於外籍團體, 台灣團體向內程度中心性、居間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叢集係數均顯著高於外籍 團體;而台灣團體與外籍團體向外程度中心性未達顯著差異。. 此研究結果表示對於資訊傳播方式,台灣團體他人傳遞資訊給個體、替他人 傳遞資訊,以及與他人距離比起外籍團體更為緊密;但傳遞資訊給她人程度台灣 團體與外籍團體無顯著差異。 表 4-2. 文化與社會網絡指標 T 檢定. 台灣團體平均數 外籍團體平均數 T檢定 向外程度中心性. 8.3767. 6.6123. 向內程度中心性. 8.8108. 4.6197 3.492**. 中介中心性. 4.2114. 0.9079. 2.625**. 接近中心性. 15.2651. 5.4571. 7.268***. 叢集係數. 0.2533. 0.0997. 2.114**. 31. .498.

(35) 貳、 焦點調節理論. 研究一欲探討焦點調節理論是否對於社會網絡造成顯著差異。其結果如表, 發現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指標無顯著差異;但調節焦點預防焦點與促進焦點 對社會網絡指標影響之方向性和本研究推論預防焦點者比起促進焦點者會較注 重其他個體、與其他個體距離較近等推論是相同的。因此樣本數過少(N=30)可能 為不顯著的原因之一。. 表 4-3. 調節焦點對社會網絡指標 T 檢定 促進焦點(N=25) 預防焦點(N=5) T檢定. 向外程度中心性. 7.2215. 9.9184. -1.026. 向內程度中心性. 6.9811. 7.9009. -.455. 居間中心性. 2.8425. 3.1274. -.131. 接近中心性. 11.0524. 12.7894. -.538. 叢集係數. 0.1768. 0.2672. -.891. 32.

(36) 參、 文化與調節焦點理論之交互作用 探討其文化與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指標無顯著交互效果存在(P>.05)。雖 然無顯著差異存在,但觀察研究結果樣本平均數,發現文化與調節焦點對社會網 絡指標影響與本研究推論方向性部分相同。基於同質性觀點,集體主義團體同質 性較高,個人主義團體同質性較低,因此本研究推論集體主義中預防焦點者與促 進焦點者的資訊傳遞方式差異低於個人主義中預防焦點者與促進焦點者資訊傳 遞方式差異。由平均數可觀察集體主義預防焦點者與促進焦點者的平均數相似, 較無明顯差異。而個人主義中的預防焦點者只有一位,因此無法觀察個人主義預 防焦點與促進焦點社會網絡指標的方向性。 表 4-4 Group. RFTtype. 1. 促進. 平均數. 促進. 總和. outCloseness. ClusterCoefficient. 15.4679. .2404. 14. 14. 14. 14. 14. 標準差. 5.40925. 3.65706. 5.12823. 5.13116. .20148. 平均數. 8.5938. 8.7891. 3.6559. 14.5553. .2986. 4. 4. 4. 4. 4. 標準差. 6.87026. 6.13086. 6.46160. 7.65933. .29415. 平均數. 8.3767. 8.8108. 4.2114. 15.2651. .2533. 18. 18. 18. 18. 18. 標準差. 5.54248. 4.10615. 5.25092. 5.53524. .21663. 平均數. 5.8301. 4.6444. .8983. 5.4326. .0959. 11. 11. 11. 11. 11. 標準差. 4.59284. 2.57646. .82967. 1.24876. .16293. 平均數. 15.2170. 4.3480. 1.0130. 5.7263. .1417. 個數. 1. 1. 1. 1. 1. 標準差. .. .. .. .. .. 平均數. 6.6123. 4.6197. .9079. 5.4571. .0997. 12. 12. 12. 12. 12. 5.14970. 2.45804. .79175. 1.19366. .15592. 個數. 預防. NBetweeness 4.3701. 個數. 2. NinDegree 8.8170. 個數. 總和. NoutDegree 8.3147. 個數. 預防. 文化與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影響之平均數. 個數 標準差. 33.

(37) 肆、 研究假設之結果整理. 表 4-5. 研究假說之結果整理. 假設項目. 假設內容. 成立與否. 假說 1a. 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向內程度中心性越高. 成立. 假說 1b. 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向外程度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1c. 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居間中心性越高. 成立. 假說 1d. 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接近中心性越高. 成立. 假說 1e. 集體主義將比個人主義,叢集係數越高. 成立. 假說 2a. 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向內程度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2b. 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向外程度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2c. 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居間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2d. 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接近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2e. 預防焦點將比促進焦點,叢集係數越高. 不成立. 假說 3. 個人主義之下的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訊息傳遞程度差 不成立 距,大於集體主義之下的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訊息傳遞 程度差距。. 34.

(38) 第四節. 個體自我構念傾向對社會網絡結構之影響. 壹、 個體與中心性指標之關聯性. 研究二目的研究個體與網絡指標之關聯性,如研究一先以ucinet算出個體四 個不同型態社會網絡指標後平均,計算該數值與個體自我構念之關連性。其結果 如表21所示,結果顯示獨立我與相依我居間中心性、向內與向外接近中心性、叢 集係數均有顯著差異;向內與向外程度中心性未達顯著差異。代表對於個體自我 構念而言,獨立我個體與相依我個體直接傳遞資訊給他人或他人直接傳遞資訊給 個體這兩種情形,與獨立我個體無顯著差異;但在訊息傳遞居間程度上,相依我 個體顯著高於獨立我個體,代表比起獨立我個體,相依我個體更容易成為傳遞資 訊的中介角色。接近中心性指標也顯示相依我個體與他人距離較近,獨立我個體 則有與他人距離較遠之情形。相依我叢集係數高於獨立我,因此相依我個體較容 易在團體內產生子團體。. 表 4-6. 自我構念對社會網絡指標影響之 T 檢定 相依我平均數 獨立我平均數 T檢定. 向外程度中心性. 8.824. 4.4875. 0.088. 向內程度中心性. 8.656. 6.8727. 0.441. 中介中心性. 5.4962. 1.3693. 0.004**. 接近中心性. 14.4399. 叢集係數. 0.2012. 35. 5.6291 0.000*** 0.0627. 0.028**.

(39) 貳、 調節焦點理論與中心性指標之關聯性. 研究二再次探討調節焦點理論是否會影響社會網絡指標,結果表示個體預防 焦點與促進焦點對社會網絡無顯著差異。觀察其促進焦點者與預防焦點者網絡指 標平均數,發現其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對網絡指標影響之方向性仍與本研究推論 部分相同,預防焦點者普遍有網絡指標平均數高於促進焦點者網絡指標平均數之 方向性。. 表 4-7. 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指標影響之 T 檢定. 促進焦點平均數(N=15) 預防焦點平均數(N=12) T檢定 向外程度中心性. 5.8379. 9.3043. -1.471. 向內程度中心性. 8.3786. 7.6653. .388. 居間中心性. 3.2372. 5.2248. -1.062. 接近中心性. 9.3843. 14.1513. -1.835. .1225. .1957. -1.213. 叢集係數. 36.

(40) 参、自我構念與調節焦點理論之交互效果. 自我構念與調節焦點理論不存在交互效果。觀察研究結果樣本平均數,發現 相依我之中促進焦點網絡平均數與預防焦點平均數接近,而獨立我個體(N=9)都 是促進焦點,當中沒有預防焦點的個體,因此無法進行獨立我個體預防焦點與促 進焦點之比較。研究結果中的獨立我個體結果與過去學者歸納結果相同:自我構 念與調節焦點存在高度相關,獨立我個體較偏向促進焦點;相依我個體較偏向預 防焦點。. 表 4-8. 自我構念與調節焦點理論對社會網絡影響之平均數. SCStype. RFTtype. 相依我. 促進 平均數. NinDegree. NBetweeness. Closeness ClusterCoefficient. 7.8635. 10.6374. 6.0389. 15.0171. .2120. 6. 6. 6. 6. 6. 標準差. 3.78053. 2.50438. 3.03277. 6.12350. .12676. 預防 平均數. 9.3043. 7.6653. 5.2248. 14.1513. .1957. 12. 12. 12. 12. 12. 標準差. 8.09064. 4.06248. 5.81947. 7.25301. .18799. 總和 平均數. 8.8240. 8.6560. 5.4962. 14.4399. .2012. 18. 18. 18. 18. 18. 標準差. 6.85912. 3.82126. 4.97741. 6.72639. .16630. 促進 平均數. 4.4875. 6.8727. 1.3693. 5.6291. .0627. 9. 9. 9. 9. 9. 標準差. 3.39948. 6.12091. 1.52857. 2.27760. .08602. 總和 平均數. 4.4875. 6.8727. 1.3693. 5.6291. .0627. 9. 9. 9. 9. 9. 3.39948. 6.12091. 1.52857. 2.27760. .08602. 個數. 個數. 個數. 獨立我. NoutDegree. 個數. 個數 標準差. 37.

(41) 肆 、研究假說之結果整理. 表 4-9. 研究假說之結果整理. 假設項目. 假設內容. 成立與 否. 假說 4a. 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向內程度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4b. 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向外程度中心性越高. 不成立. 假說 4c. 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居間中心性越高. 成立. 假說 4d. 相依我將比獨立我,接近中心性越高. 成立. 假說 4e. 相依我將比獨立我,叢集係數越高. 成立. 假說 5. 獨立我之下的促進焦點成員與預防焦點成員訊息傳遞程度差 距,大於相依我之下的促進焦點成員與預防焦點成員訊息傳 遞程度差距。. 不成立. 38.

(42)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了解團體組成結構有助於了解該團體資訊傳播與分享方式,進而制訂合宜行 銷決策。本研究旨在檢驗文化或個體兩種層次的差異是否影響社會網絡結構與資 訊傳遞方式。透過社會學文獻整理團體文化、個人特質差異理論,進而探討團體 文化與個人特質對社會網絡結構影響,並歸納出以下幾點研究發現: 1.. 利用社會網絡結構判斷團體資訊傳遞方式與程度 以往文獻多使用社會網絡理論解釋公司與組織結構,找出該網絡中最具 影響力的中心者,較少利用社會網絡探討資訊與資源流動性。本研究社會網 絡理論從文化與溝通方式角度切入,試圖使用社會網絡指標解釋文化與個人 特質對網絡資訊流動方式的影響。. 2.. 集體主義團體資訊傳遞方式較為緊密 從團體角度而言,集體主義團體在直接傳遞訊息比起個人主義團體更為 密切、較容易協助第三者傳遞資訊、與其他個體的距離較親近;集體主義團 體比起個人主義團體更加注重團體內子團體的互動緊密性。. 3.. 相依我個體較獨立我個體資訊傳遞方式較為緊密 相依我個體在直接傳遞訊息與直接接收訊息與獨立我個體無差異,但相 依我個體比起獨立我個體更易替他人傳遞訊息、與其他個體距離較小、也更. 39.

(43) 容易產生子團體。學者認為獨立我個體更容易與其他個體保持距離說法一致。.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研究中,個人主義之下的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訊息傳遞 程度差距,大於集體主義之下的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訊息傳遞程度差距假說不成 立。觀察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其促進焦點與預防焦點平均數情形,發現平均數方 向性與本研究推論一致,因此樣本數過少可能為假說三不成立的原因之一。 自我構念中,相依我與獨立我與他人直接連結程度無顯著差異,假說不成立 的可能原因在於 自我構念中獨立我之下的促進焦點成員與預防焦點成員訊息傳遞程度差距, 大於相依我之下的促進焦點成員與預防焦點成員訊息傳遞程度差距假說五不成 立。其結果與集體主義&個人主義假說三結果相似。雖然自我構念底下調節焦點 理論為不成立,但觀察其樣本平均數我們仍可發現,相依我底下促進焦點、預防 焦點平均數值方向性與本研究推論一致,而獨立我因沒有預防焦點者,故無法進 行比較。由於方向性一致,故日後研究可拓展樣本數,更詳實推論假說三與假說 五是否可成立。. 40.

(4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由於社會網絡問卷採記名方式進行資料分析,因此發問卷前須事先告知受測 者,並須受測者高度配合。為求樣本具有代表性,因此使用台灣團體與外籍團體 作為受測樣本。但台灣現有明確團體規範之外籍團體較少,且社會網絡問卷需記 名才得以分析,外籍團體樣本取得不易,因此本研究樣本數不足,無法進行樣本 信、效度檢驗分析,使本研究邏輯推論有所限制。且由於採問卷記名方式,許多 受測者拒絕填答,因此影響網絡正確性與完整性。. 本研究有一研究限制在於台灣團體全部為台灣同班大學生且長期相處;但外 籍團體組成較複雜,有多國學生樣本例如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各國樣本,因此 台灣團體比起外籍團體,樣本較具同質性。樣本結構是影響研究結論重要因素。 因此建議日後研究能更加強樣本之同質性,其研究結論會更有價值與更加準確描 述不同團體社會網絡結構差異性。. 研究建議為可分別探討文化與個人特質對不同性質之社會網絡之影響,如文 化與個人特質是否會分別對友誼網絡、諮詢網絡、情感網絡等不同型態網絡造成 影響。且除了使用問卷記名方式取得樣本數據外,建議加入質性訪談,了解受測 者想法,將使社會網絡數據更完整。. 41.

(4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劉軍. 整體網分析講義——UCINET 軟體應用[R].第二屆社會網與關係管理研討 會資料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社會學系,2007,1,18. 二、英文文獻. Borgatti, Everett and Freeman. 2002. UCINET 6 for Windows. Harvard: Analytic Technologies. www.analytictech.com It is free for 30 days. Brown, L. 1961.Communicating Facts and Ideas in Business,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C.Harry Hui, Candice Yee(1994). The Shortened l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cale: Its Relationship to Demographic and Work-Related Variables Chao C.Chen, Xiao-Ping Chen, James R.Meindl,1998, How Can Cooperation Be Fostered? The Cultural Effects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p.285-304 Freeman, (1979). Social Networks Gree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1980 Greet Hofstede’s website http://www.geerthofstede.nl/ Gudykunst, W. B., Matsumoto, Y., Ting-Toomey, S., Nishida, T., Kim, K., & Heyman, S. (1996).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elf-construals, and individual values 42.

(46)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across cultur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 22, 510-543. Hanneman, Robert A. and Mark Riddle. network methods.. Riverside, CA:.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 published in digital form at http://faculty.ucr.edu/~hanneman/ ) Heine, S. J., & Lehman, D. R. (1997).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elf-enhancement: An examination of group-serving bia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1268–1283.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9).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 766–794. Higgins Lab http://www.columbia.edu/cu/psychology/higgins/index.html Hofstede, G.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Beverly Hills, Sage. KELLY L. HAWS, UTPAL M. DHOLAKIA, and WILLIAM O. BEARDEN, An Assessment of Chronic Regulatory Focus Measures Krackhardt, D.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 1992 Lee, A. Y., Aaker, J. L., & Gardner, W. K. (2000). The pleasures and pains of distinct self-construals: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ce in regulatory foc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1122–1134 M. Waters, Globalization, 1995, p. 3. 43.

(47)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Peter V. Marsden(1990).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990), p435-463. Raymond T. Sparrowe & Robert C. Liden,(2005).Two Routes to Influence: Integrating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s Singelis, T. M., & Brown, W. J. (1995). Culture, self and collectivist communication: Linking culture to individual behavior.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1, 354-389. Singelis,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1994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83 Uskul, A. K., Sherman, D., & Fitzgibbon, J. (2009). The cultural congruency effect: Culture, regulatory focu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gain- vs. loss-framed health messag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535-541. Yueh Ting Lee (1993). In-group Preference and Homogenei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Chinese American Students. 44.

(48) 附錄 附錄一. 文化-中文問卷. 各位先生/小姐,您好: 這是一份以了解「個人特質與人際往來問題」為研究目的的學術問卷。所 有資料僅供學術研究,絕不對外公開,請您放心填寫。 填寫這份問卷大約需要 10 分鐘左右的時間依照指令填答。答案沒有好壞 或對錯的分別,只需選擇最符合您實際情形的選項即可。 您的答案對我們的研究相當重要,衷心感謝您的耐心填答。 敬祝 身體安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所 指導教授:沈永正 老師 研究生:方辛榕. --問卷開始--. 45.

(49) 【第一部份】. 此部分是想了解您和同班同學互動的關係。為減少填答個別姓名的負荷, 本部分題項有附錄資料,為您同班同學的姓名及相對應的代號。請依據描述, 並依附錄資料,寫下目前和您同班同學的代號,至少三位,至多五位。(不同 問項可重複填寫同一人名代號) 本部份採以代號記名方式填答,您所提供自己或他人的姓名資訊僅供社會 網絡學術分析之用,不會出現在任何公開場合,此問卷資訊會妥善處理並嚴加 保密,再次感謝您的協助!. 題目. 代號 1. 代號 2. 代號 3. 代號 4. 代號 5. 範 例. 對您來說,班上哪些同學是您 最常連絡的?. 13. 2. 19. 27. 40. 1. 對您來說,班上哪些同學是值 得您信任的?. 2. 我和班上哪些同學經常同組作 業,或是討論課業問題?. 3. 我最常和班上哪些同學一起參 加班上的活動、出去遊玩或相 約吃飯?. 4. 你認為在班上誰是你重要的朋 友?. 46.

(50) 【第二部分】 請依序閱讀下列各個句子,判斷下列敘述,並依照您的實際想法或感受,從 1(強烈不同意)到 6(強烈同意)選擇最適當的答案。. 題 號. 題. 目. 1. 即使我的朋友笨拙、愚笨,且造成了很多 麻煩,但「同甘共苦」的格言仍然適用在 我們身上。. 2. 當工作上的同事告訴我,他需要借錢支付 水電費,我應該會幫助他。. 3. 如果工作上的同事對某個人伸出了援 手,則受恩惠的人須對同事報恩。. 4. 團體內互相幫助是有利無弊的。. 5. 工作績效表現良好,必然不可缺少同事的 協助。. 6. 我喜歡和親密的好友住得很近。. 7. 不論我是否愛財都是我個人的問題。因此 並非必須朋友給予理財方面的建議。. 8. 和朋友一起旅行會讓行動受到限制。因此 旅行會變得不那麼好玩。. 9. 不論我的父母是不是好駕駛,我都不會讓 我的父母使用我的車(如果我有一台車)。. 10 當我的母親有金錢上的需要時,我不願意 因為借她錢而放棄自己生活上的享受。 11 我不會與父母分享我的想法和最近學到 的知識。 12 約會時年輕人應該聽從父母的建議。 13 年輕人考慮教育和職業生涯計劃時,應該 將父母的意見納入考慮。. 47. 強 烈 不 同 意. 非 常 不 同 意. 不 同 意.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強 烈 同 意. 1. 2. 3. 4. 5. 6.

(51) 題. 強 烈 不 同 意. 目. 題 號. 1 14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本身特有的問題。和他 人討論這些問題沒有幫助。 15 不管人們花錢的態度是揮霍或節儉,這和 親戚們(表親,叔叔舅舅等)毫無關係。 16 人們不必為鄰居說他應該要結婚的言論 而擔心。 17 當要決定就學方向時,我絕對不會聽從長 輩的建議。 18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和好朋友共同擁有一 輛汽車,因此朋友們沒有必要花費太多金 錢去買他們自己的車。 19 如果我發現自己陷入任何的麻煩中,我可 以期望親戚的幫助。 20 當要決定就學方向時,我會非常重視我同 輩親戚(如表哥)的看法。 21 我常常受到鄰居的情緒影響。 22 我的鄰居總是告訴我他們身邊發生的有 趣的故事。 23 即使孩子獲得了諾貝爾獎,父母不應該以 任何方式感到榮幸。 24 即使父親由於他的貢獻和為社會服務的 熱心被政府官員高度讚揚、給予獎勵,孩 子仍不應該感到榮幸。 25 當今的父母對孩子太過嚴格,會阻礙孩子 主動性的發展。 26 如果你已經結婚,工作地點應該和配偶共 同做出決定。 27 如果丈夫是個運動迷,妻子應該培養對運 動的興趣;如果丈夫是股票經紀人,妻子 應了解目前的市場、景氣情況。 48. 非 常 不 同 意. 2. 不 同 意. 3. 同 意. 4. 非 常 同 意. 5. 強 烈 同 意. 6.

(52) 題. 強 烈 不 同 意. 目. 題 號. 1 28 我確實不知道如何和我的鄰居交朋友。 29 我的鄰居從來沒有向我或我的家人借過 任何東西。 30 我對鄰居喜歡什麼東西不感興趣。 31 我從來都不想和鄰居聊這個國家的未來 政治。 32 和鄰居交談時需要格外謹慎,否則其他人 也許會認為你好管閒事。 33. 我從來沒有將我的相機借給任何同事。. 34. 當我和同事一起共事時,我只做自己份內 的事,而不在意他們。. 35 我喜歡每天和我的鄰居見面、談天。. 49. 非 常 不 同 意 2. 不 同 意. 3. 同 意. 4. 非 常 同 意. 5. 強 烈 同 意. 6.

(53) 【第三部分】 請依序閱讀下列各個句子,並依照您的實際想法或感受,從 1(非常不同意) 到 5(非常同意)選擇最適當的答案。. 題 號. 題. 非 常 不 不 同 同 意 意. 目. 1 1. 在實現對我而言是重要的成就時,我發現我都會無 法按照理想的狀況來進行。. 2. 我覺得我已經向我認為成功的人生邁進。. 3. 當我看到可以幫助我達成心中嚮往事物的機會 時,我會立刻感到興奮。. 4. 我經常想像我會達到我的希望和願望。. 5. 我認為我是一個努力達成「理想中的自己」的人, 以滿足我的願望、心願及理想。. 6. 我通常都會服從父母所建立的規則和條約。. 7. 我常因不夠謹慎而讓自己陷入困境。. 8. 我很擔心犯錯。. 9. 我時常思考如何避免在我的人生出現失敗的情形。. 10 我認為我一直在努力達成我應該要「成為」的人, 以達到自己應盡的本分、責任及義務。. 50. 2. 普 通. 同 意. 非 常 同 意. 3. 4. 5.

(54) 【第四部分】. 請依照下列指示,填上您的個人基本資料 。. 1. 您的姓名代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代號為資料分析之必要資訊,缺少此資料則無法進行分析,務請填寫您 的真實姓名代號。代號目的只為學術用途,不會公開並嚴加保密) 2. 性別. � 男性 � 女性 3. 年齡. □ 20~24 □ 25~29 □ 30~34 □ 35~39 □ 40~44 □ 45~49 □ Over 50. 煩請確認一下是否每頁每題都填答。再次感謝您的熱心填答. 51.

(55) 附錄二. 文化-英文問卷. Dear all, This is a research project on peop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e need your help to fill out this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takes about 10 – 15 minutes to complete. Simply follow the instruc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section and fill out the questions to the best of your knowledge. Your cooperation is greatly appreciated. Please note that your response will be kept confidential for sure and only used for academic purpose. Agai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with this research. Best wish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Mia Fang. 【PART 1】 There are some statements provided below. Please answer by using the five-point scales from 1(Strongly Disagree) to 5(Strongly Agree). Please mark the most appropriate answer.. 4. Strongly agree. 3. Very agree. Agree. 2. Disagree. 52. Very Disagree. The motto “”sharing in both blessing and calamity”” still applies even if one’s friend is clumsy, dumb, and causes a lot of trouble. Strongly Disagree. 1. 1. 1. 5. 6.

(56) 5. Colleagues’ assistance is indispensable to good performance at work.. 6. I like to live close to my good friends.. 7. It is a personal matter whether I worship money or not. Therefore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my friends to give any counsel.. 8. To go on a trip with friends makes one less free and mobile. As a result, there is less fun.. 9. I would not let my parents use my car (if I have one). Whether they are good drivers or not.. 10. I would not let my needy mother use the money that I have saved by living a less than luxurious life.. 11. I would not share my ideas and newly acquired knowledge with my parents.. 12. Teenagers should listen to their parents’ advice on dating.. 13. Young peopl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parents’ advice when making education/career plans.. 14. Each family has its own problems unique to itself. It does not help to tell relatives about one’s problem. 53. 3. 4. Strongly agree. There is everything to gain and nothing to lose for co-workers to group themselves to help each other.. 2. Very agree. 4. Agree. If a colleague lends a helping hand, one needs to return the favor.. Disagree. 3. Very Disagree. I would help if a colleague at work told me that he/she needed money to pay utility bills.. Strongly Disagree. 1. 2. 1. 5. 6.

(57) 18. If possible, I would like co-owning a car with my close friends, so that it wouldn’t be necessary for them to spend much money to buy their own cars.. 19. I can count on my relatives for help if I find myself in any kind of trouble.. 20. When deciding what kind of education to have, I would definitely pay attention to the views of relatives of my generation.. 21. I am often influenced by the moods of my neighbors.. 22. My neighbors always tell me interesting stories that have happened around them.. 23. Even if the child won the Nobel prize, the parents should not feel honored in any way.. 24. Children should not feel honored even if that father were highly praised and given an award by a government official for his contribution and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25. In these days parents are too stringent with their kids. Stu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tive.. 54. 3. 4. Strongly agree. When deciding what kind of education to have, I would pay absolutely no attention to my uncles’ advice.. 2. Very agree. 17. Agree. One need not worry about what the neighbors say about whom one should marry.. Disagree. 16. Very Disagree. Whether one spends an income extravagantly or stingily is of no concern to one’s relatives(cousins, uncles). Strongly Disagree. 1. 15. 1. 5. 6.

(58) I don’t really know how to befriend my neighbors.. 29. My neighbors have never borrowed anything from me or my family.. 30. I am not interested in knowing what my neighbors are really like.. 31. I have never chatted with my neighbors about the political future of this state.. 32. One needs to be cautious when talking with neighbors, otherwise others might think you are nosy.. 33. On the average, my friends’ ideal number of children differs from my own ideal by[0/1/2/3/4 or more /I don’t know my friends’ preference]. 34. I have never loaned my camera to any colleagues.. 35. When I am among my colleagues, I do my own thing without minding about them.. 36. I enjoy meeting and talking to my neighbors every day.. 55. 3. 4. Strongly agree. 28. 2. Very agree. is a stock broker, the wife should also be aware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gree. If a husband is a sports fan, a wife should also cultivate an interest in sports. If the husband. Disagree. 27. Very Disagree. The decision of where one is to work should be jointly made with one’s spouse, if one is married.. Strongly Disagree. 1. 26. 1. 5.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ub-committee also noted that under the existing policy, an extensive range of support measures (Please see Appendix 2), guidelines, resource materials (Please see Appendix 3)

(Once again, please be reminded that increase in money supply does not mean that it automatically increases the money holding by the people. It must go through the process that

- To provide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in the context of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

•  Flux ratios and gravitational imaging can probe the subhalo mass function down to 1e7 solar masses. and thus help rule out (or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Doing-undoing (the capacity not only able to use a process to get to a goal,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well enough to work backward from the answer to the star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