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本土到國際-趣遊碗的設計與創業歷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本土到國際-趣遊碗的設計與創業歷程"

Copied!
1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從本土到國際-

趣遊碗的設計與創業歷程

From Local to

Global:

The Design and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the Trip View Bowl

指導教授:林崇偉博士

研究生:何淑靜

(2)

從本土到國際-趣遊碗的設計與創業歷程

From Local to

Global:

The Design and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the Trip View Bowl

學生:何淑靜 Student:Shu-Chin Ho

指導教授:林崇偉教授 Advisor:Chong-Wey Lin,ph.D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July 2012

Hsinchu,Taiwan,Republic of China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七 月

(3)

I

從本土到國際-趣遊碗的設計與創業歷程

學生:何淑靜 指導教授:林崇偉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摘要

「趣遊碗」是台灣新創設計師彭喜埶有趣的作品,他將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 融入魚眼鳥瞰圖中,創作了一系列的產品。我的研究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 談法」以四個角度來分析五個「趣遊碗」。 研究發現:在「設計理念」上,「趣遊碗」展現人文關懷,結合社會議題, 最後走上國際舞台;在「產品發展」上,每個碗的內容、圖畫、包裝或意象,都 承載著地方人文,貼近社會脈動,並符合綠色產品包裝;在「資源結合」上,結 合了中小企業處、關西鎮民、新故鄉基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關西第九聯庄、 2011 台北世界設計大會和松菸公園催生聯盟等資源;在「行銷推廣」上,運用 限量發售、在地化、當地販售、增加曝光機會和善用網路資源等策略;希望「趣 遊碗」產品設計及經營發展之成功之道,可以提供其他文化創意產業學習與仿效。 關鍵字:文化創意產業、設計、創業、資源結合、趣遊碗

(4)

II

From Local to Global:

The Design and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the Trip View Bowl

Student:Shu-Chin Ho Advisor:Chong-Wey Lin,ph.D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Trip View Bowl” is an interesting creation by innovative

Taiwanese designer Arty Peng, who integrated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to “fish eye” view designs to create a series of products

that have won numerous domestic and foreign awards, even winning the

2011 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in Germany.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s to

analyze five Trip View Bowls, “Guanxi View Bowl,” “The Bowl of

Regeneration,” “The Bowl of Righteousness,” “Design at the Edges,” and

“Gashapon,” from four perspectives.

The study found that, regarding“design concepts,” Trip View Bowls

present humanistic concerns, integrate social issues, and have moved o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packaging,

and image of every bowl presents local culture, representing the pulse of

society; the products also fulfill green packaging requirements. Regard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the bowls combine governmental, social,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inally, in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limited editions, localization, local selling, increasing exposure

opportunities, and appropriate use of Internet resources were employed.

We hope the product design and successful business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Trip View Bowl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mulation of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Key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design, entrepreneurship,

resource links, Trip View Bowl

(5)

III

人生有幾個二十年?第一個二十年時,我離開了學校,滿懷理想抱負,在工 作崗位上認真職守。第二個二十年時,我考上了研究所,那年的生日願望就是希 望能夠順利畢業! 經過兩年在工作、家庭與學校間辛苦奔波、蠟燭多頭燒的慘澹歲月,願望終 於實現時,心中真是充滿感謝! 首先感謝崇偉老師,他帶領我發掘趣遊碗的內涵,陪伴我初探研究的殿堂, 老師嚴謹的教學態度,讓我不但在學術研究上學習到更謹慎的思考,更在日常生 活中獲益良多!另外感謝李松青教授、陳墀吉教授的指導與建議,讓我的論文可 以更完整。 其次感謝趣遊碗團隊在百忙之中鼎力相助,彭總監的幽默風趣,團隊的熱情 親切,讓我的訪談進展順利,也讓我有機會走進一個產業的核心,領略了文化創 意的存在。 再來感謝碩士班的好同學們及林家班的眾姊妹們,大家和諧融洽的感情,一 路的扶持與相挺,讓我的人生妝點光彩,也讓我的作品添加能量! 最後感謝最親愛的家人們的照顧與默默的關心,願與你們一起分享這份喜 悅。在此,將我的論文獻給曾經協助、激勵與關切我的師長與親朋好友們,並致 上無比的謝意與祝福。 淑靜謹誌於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6)

IV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 ... III 圖目錄 ...VI 表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4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 ... 4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 4 二、各國與台灣對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定義 ... 5 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 ... 6 四、文化創意產業之範疇 ... 8 五、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研究 ... 12 第二節 設計與創業 ... 13 一、設計與設計師 ... 13 二、創業與創業家 ... 16 第三節 資源結合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4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 24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取 ...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27 一、彭喜埶設計工作室 ... 27 二、趣遊碗 ... 2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30 一、研究架構 ... 30 二、訪談大綱 ... 33 第四章 研究成果 ... 35 第一節 來ㄨㄢˇ關西 ... 54

(7)

V 一、設計理念 ... 54 二、產品發展 ... 55 三、資源結合 ... 61 四、行銷推廣 ... 63 第二節 碗若新生 ... 64 一、設計理念 ... 64 二、產品發展 ... 65 三、資源結合 ... 71 四、行銷推廣 ... 72 第三節 義碗風範 ... 73 一、設計理念 ... 73 二、產品發展 ... 74 三、資源結合 ... 78 四、行銷推廣 ... 78 第四節 交鋒 ... 82 一、設計理念 ... 82 二、產品發展 ... 83 三、資源結合 ... 85 四、行銷推廣 ... 87 第五節 扭蛋 ... 89 一、設計理念 ... 89 二、產品發展 ... 90 三、資源結合 ... 93 四、行銷推廣 ...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9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04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 104 參考文獻 ... 106 附錄 ... 110 附錄一:趣遊碗生產與販售狀況一覽表 ... 110 附錄二:訪談資料 ... 112

(8)

VI

圖目錄

圖 3- 1 趣遊碗總監彭喜埶 ... 26 圖 3- 2 研究者與彭喜埶之合照 ... 27 圖 3- 3 來ㄨㄢˇ關西 ... 29 圖 3- 4 研究架構圖 ... 30 圖 4- 1 台南民生綠園 ... 46 圖 4- 2 負責空拍的金科國際的林導演團隊和直升機 ... 47 圖 4- 3 合作愉快,三方開心合影留念 ... 51 圖 4- 4 魚眼鏡頭下研究者與彭喜埶合照 ... 51 圖 4- 5「來ㄨㄢˇ關西」的符號和趣遊碗的商標 ... 56 圖 4- 6「碗若新生」大碗暨九二一震災社區重建映像展 ... 72 圖 4- 7 活動糧車上放著的就是「義碗風範」紀念碗的放大版 ... 79 圖 4- 8 2010 年義民祭主任委員羅慶江將「義碗風範」致贈給總統 ... 79 圖 4- 9 放在關西台灣紅茶公司門口的「義碗風範」大碗 ... 80 圖 4- 10 迎賓團成員 ... 88 圖 4- 11 扭蛋報 ... 94 圖 4- 12 彭喜執和林亭均戴著「扭蛋」放大版的帽子參加遊行 ... 96 圖 5- 1 設計師人格特質...98 圖 5- 2 創業家人格特質……….98 圖 5- 3「趣遊碗」資源結合的情形……….102

(9)

VII

表目錄

表 2- 1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 ... 7 表 2- 2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 10 表 2- 3 設計師的特質 ... 15 表 2- 4 創業的定義 ... 16 表 2- 5 創業家的定義 ... 18 表 2- 6 創業家的特質 ... 20 表 3- 1 彭喜埶設計工作室重大成就 ... 28 表 3- 2 訪談大綱 ... 33 表 4- 1「來ㄨㄢˇ關西」產品介紹 ... 58 表 4- 2「來ㄨㄢˇ關西」標點一覽表 ... 59 表 4- 3「來ㄨㄢˇ關西」的包裝 ... 60 表 4- 4「碗若新生」產品介紹 ... 69 表 4- 5「碗若新生」標點一覽表 ... 70 表 4- 6「碗若新生」的包裝 ... 71 表 4- 7「義碗風範」產品介紹 ... 76 表 4- 8「義碗風範」標點一覽表 ... 77 表 4- 9「交鋒」產品介紹 ... 84 表 4- 10「交鋒」標點一覽表 ... 85 表 4- 11「扭蛋」產品介紹 ... 92 表 4- 12「扭蛋」標點一覽表 ... 93 表 5- 1「趣遊碗」的設計理念 ... 99 表 5- 2「趣遊碗」的產品發展 ... 100 表 5- 3「趣遊碗」資源連結的情形 ... 101 表 5- 4「趣遊碗」的生產數量與售價………..101 表 5- 5「趣遊碗」行銷推廣致勝的因素………102

(10)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未來學大師托佛勒(Alvin Toffler,1990)曾經提出:「誰佔領了創意的制高 點,誰就能控制全球,因為主宰二十一世紀商業命脈的將會是創意。」的確,創 意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已經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帶動 產業轉型、國家經濟成長的能量,以及在觀光行銷上所能創造的高度經濟效益, 所以都在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紛紛將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視為現階段國 家的重點發展計畫之一。 以經濟與文化成熟發展的先進文化大國英國來說,他們從工黨領袖布萊爾提 出「酷不列顛」(Cool Britannia)計畫開始,在 1998 年率先發展創意產業而得到 豐碩成果後,十幾年來,創意產業在英國生產毛額(GDP)所佔比重年年增長且 名列前茅,甚至超過房地產業或高科技產業,創意產業所佔 GDP 已經成為僅次 於金融業的第二大產業,就業人數則是第一大產業,產業從業人員薪資平均所得 也遠高於總體平均所得。所以現在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是全球「每日」創造超過 220 億美金產值的巨大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10) 而台灣政府也從 2002 年推動「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開始,因應 台灣經濟面對工業化後的新局面,除了往高科技方向發展之外,勢必需要建立後 工業時期的生產組織型態,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經濟競爭力,而知識經濟的類型 之一就是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生產領域,尤其是源於藝術美學創作的設計(行政院 經建會,2002);並將設計服務等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之範疇,自此 台灣社會開始全力發展以文化、創意為本的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創意設計已 成為當代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設計師憑著自己獨特的創意和巧思,產出各式的 設計與創意商品,深深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於是台灣的設計界開始也走出自己 的一片天。 100學年度上學期,我因為選修「客家與傳播科技:數位典藏技術與實作」 的課程,拜訪了新竹縣的關西鎮,一步一腳印的踏查訪談中,我慢慢的、深刻的 認識了關西鎮。關西鎮的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氣候宜人,居民高齡人瑞多,是 名聞全臺的長壽之鄉,更是富含文化價值的歷史古鎮,蘊藏相當豐富的文化資 產;且觀光休閒資源眾多,有多處遊樂園區、高爾夫球場、觀光特產農園等;另 外在物產方面也是極具特色,尤其「關西庄關西紅茶」與「赤柯山白石山石礦」

(11)

2 曾經是名聞全臺的兩大產業,不但是當地極具關鍵性的產業,對於臺灣經濟發展 也具有卓越貢獻。 而近年來,由於關西鎮茶產業的蕭條以及石礦業即將停止生產,關西鎮慢慢 沒落了,面對這樣的轉變,關西鎮公所及相關單位便積極推動文化觀光,希望透 過人文特色的總體營造、豐富物產的行銷活動以及各項節慶活動的宣傳推廣,期 待關西鎮可以風華再現!我發現其中伴手禮或紀念品的設計販售,具有極重要的 地位,而「趣遊碗」的系列產品【來ㄨㄢˇ關西】正是最具有關西特色、最能行 銷關西的紀念品! 因為現在台灣人不再愛走馬看花、拼命趕行程的旅遊型態,而流行深度的旅 遊,於是對旅行有了新的定義。由彭喜埶(ㄧˋ)設計團隊所設計的「趣遊碗」 系列產品,他們團隊從彭喜埶的家鄉關西開始,將台灣的老街、客家文化與文化 創意融入了一個直徑12公分的青花瓷碗裡面,就好像帶領著遊客從上空鳥瞰當 地,另外也將碗和地圖的概念結合在一起,且設計上運用了Google Maps、Google Earth、全景攝影等最新科技,他們希望遊客可以整碗帶走,帶回家做紀念,以 後還可以慢慢回味,所以「趣遊碗」系列產品是行銷台灣的最佳媒介,不僅在台 灣熱賣,更行銷了全世界。 彭喜埶設計團隊認為產品設計的價值在人上面,他們閱讀大量的文獻,拜訪 地方耆老或文史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探勘、一點一點的融入當地,努力感受在 地人的生活方式,聆聽在地人的幸福故事,在他們的工作室裡,每一件商品的包 裝與整體形象的設計,都訴說著一段地方居民的動人故事及獨特的生活經驗,讓 遊客能將旅遊的見聞與美好回憶帶回家珍藏,外國人也可以把整個台灣的美以及 回憶都帶回去,日後再細細品味! 「趣遊碗」的系列產品具有藝術與工藝的價值,從設計到行銷,包含了在地 文化的深入探訪、社會責任的人文關懷,暗藏著趣味與傳統文化的省思,可以提 升全民的美學素養、改善全民的生活品質,所以這種寓教於樂、兼具文化藝術保 存與推動觀光旅遊的文化創意作品,已經在台灣當代社會潮流中,激盪出一波波 美麗的浪花! 的確,文化創意產業不同於一般的地方傳統產業,逐漸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知 識經濟中的主流之一,當台灣開始認知到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經濟是未來的核心 產業,也看見世界各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屢創新高,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時, 我們本土的文化創意產業究竟應該如何凸顯自己獨特的內涵與創意,迎向市場上 的挑戰,甚至走向國際舞台,應該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

(12)

3 輝煌過往,值得參考;前車之鑑,更堪斟酌,所以我的研究試著從「設計理 念」、「產品發展」、「資源結合」與「行銷推廣」四個面向來回顧五個「趣遊碗」 的重要發展,並透過設計師與創業家兩個視角,觀察彭喜埶設計思考轉變的歷 程。以結合「物」與「人」的雙重軸線,深入瞭解「趣遊碗」這個由客家青年創 作,並從關西客家庄出發,一路走向國際舞台的文化創意產業寶貴案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前一節的研究動機,我的研究目的歸納如下: 一、探討「趣遊碗」的設計理念、經營角度與系列產品設計產出的歷程。 二、透過設計師與創業家兩個視角,觀察彭喜埶設計思考轉變的歷程,分析「趣 遊碗」的經營策略與理念。 三、分析「趣遊碗」的發展現況,以提供客家下一代年輕人或其他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的參考。

(13)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根據第一章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我將進行相關的文獻探討,作為本研究的理 論基礎。因此,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第二節探討設計與 創業;第三節則是探討資源連結。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目前國際上對於文化創意產業名稱的定義,並無一致性的看法。但是通常分 為兩種,其一是「創意工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另一種則是「文化產 業(Cultural Industries)」的概念,兩種概念主要是在名稱上有所區分,其實之間 的差異並不大。 英國是最早提出「創意產業」一詞的國家。英國發展創意產業的背景,源自 於1997年工黨領袖布萊爾競選時的「酷不列顛」(Cool Britannia)計畫,希望在 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以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創新、創造力為核心,重新塑造 英國世界創意中心的形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文化」和「經濟」雙重意義是文化產業 的特質,其不但是知識的產業,更是勞力密集的產業,而全球化也提供了文化產 業一個新的機會和挑戰。並在1998年為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下了定義:結 合創作、生產與商業的內容,同時這內容在本質上,是具有無形資產與文化概念 的特性,並獲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以產品或服務的形式來呈現。所以,文化 產業的概念,通常包括印刷、出版、多媒體、視聽商品、電影、工藝與設計等, 有些國家在文化產業的概念中亦含括建築、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運動、歌舞劇 與音樂的製造、廣告與文化觀光。而從內容來看,文化產業也可以被視為創意產 業(creative industries);或在經濟領域中,稱之為未來趨勢產業(future oriented industries );或在科技領域中,稱之為內容產業( content industries)。(文建會文 化創意產業發展法,2009)

綜合以上概念,我認為「趣遊碗」的設計與發展過程符合文化創意產業的概 念,其提供了高度的附加價值予產品內容,並引發個人與社會不同審美價值觀念 的形成;因為文化創意產業不但是知識與勞力交集的產業,也是創造就業、財富,

(14)

5 及提供創造力的原始素材;同時提供了生產過程的創新改變,促進社會文化的多 樣性。

二、各國與台灣對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定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8年對於文化、貿易與全球化的問題與 解答中,對文化產業發展的現況所提出之概括性定義為:以無形、文化為本質的 內容,透過創造、生產與商品化結合而生的產業。而聯合國於2010年出版的「創 意經濟報告」(The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10)中,採用創意產業命名,並 將創意產業定義為:以創造力和智慧資產為主,結合創造、生產及分配的產品和 服務,由一系列的知識活動為基礎,不侷限於藝術,藉由貿易和智慧財產權來創 造有發展潛力的營收,其包含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智慧與藝術服務,展現創意的 內容、創造經濟價值並達成市場目標,結合工藝、服務和工業部門,形成世界貿 易上充滿嶄新與活力的部門。 除了聯合國之外,英國創意工業(creative industries) 也是文化產業,對於文 化產業的定義與產業選擇,也是他國在文化產業政策施行上重要的參考方向;其 定義為:那些源自個人創意、技能和才幹的活動,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 而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潛力。另外,香港與紐西蘭,在產業的選擇上,也大 致延用英國創意工業的定義(文建會,2009)。 根據世界各國對文化產業或創意工業定義的比較,行政院在2002年挑戰2008 國發計畫中所涵蓋的產業範疇,當時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定義如下:「文化創意 產業」(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是指那些來自於創意與文化積累,透過智慧 財產權的生成與運用,有潛力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昇的 活動。 而近年來,台灣不斷汲取世界各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經驗與特色,在2010 年立法院通過頒布實施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中第一章第三條明文定義文化 創意產業為: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 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文建會, 2010)。 陳杏枝(2008)也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藝術的創作及在地文化的特色, 是保有自我面貌的重要關鍵之一,此兩樣是無可取代的。而普遍具有多樣性、小 型性、分散性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特別著重結合在地文化及全球性市場的深層 思考,於是成為各國兼顧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重要政策。

(15)

6 因此,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在於文化創意的生成,而發展台灣文化創 意產業的關鍵,則在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特殊性與創造力,強調的是在全球 均質化的時代下,如何使多元化的本土文化藝術,能具備相當的國際識別性與競 爭力,是當代文化創意產業努力的方向;而「趣遊碗」的系列產品,展現在台灣 這塊土地上的人文關懷,兼具藝術價值之美,並可促進全民的美學素養,提升國 民的生活品質,所以其產品的核心理念、特色與發展的歷程,值得去探究。 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 文建會(2000)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特質涵蓋三個要素:「美感」、「價值」 和「故事」。文化創意產業吸引消費者的第一眼,是產品外在的美感加上產品本 身獨特的內涵,再搭配透過產品的價值與故事,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因為那是 一種觸動人心深處而衍生出來的消費意念,提供了文化創意產業高附加價值的想 像空間。 根據文建會文化白皮書所述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文化創意產業大致上具有 以下的特性(文建會,2005): (一)就業人數多或參與人數多。 (二)產值大或關聯效益高。 (三)成長潛力大。 (四)原創性高或創新性高。 (五)附加價值高。 文化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和,誠如劉大和(2005)認為文化從來就不只是人 類的邊緣活動,而是在人們的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並創造激發出人們種種 珍貴的情感。也就是說,能夠把享受人文內涵的樂趣帶給人們,這是文化創意產 業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所以他將文化創意產業分為三類:(一)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二)是少 量生產,大量消費。(三)是少量生產,高額消費。三者各自呈現了不同的特性 如下: (一)大量生產,大量消費:作法是將授權的商品,應用在生產的產品上, 並且大量生產銷售,這種作法是運用低價的策略來吸引大眾,可以開發市場的廣 度,但是無法提升產品的價值。(二)少量生產,大量消費:如戲劇演出、音樂 會屬於這種類型,受限於表演者的時間與能力,不可能有高頻率的消費情境產 生。(三)少量生產,高額消費:則是一般高價的藝術品,由於作品數量少,又 能表現出作者的的精良技術,所以是三種類型中附加價值最高的,也是文化創意 產業發展的最佳型態。

(16)

7 花建(2005)也指出,文化創意產業具有三個特徵,包括:(一)文化創意 產業必須是提供具有文化意涵的產品和服務的工商業活動,通過市場化和產業化 的組織型態,使得文化生產進行規模化,也造成經濟形態擴大。(二)文化創意 產業必須以從事文化生產和經營的企業為主要發展對象,在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過 程中,也能不斷提高經濟的效益。(三)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是把不同的參 與者連結起來,包括文化工作者、生產商、銷售商等的分工合作,使文化價値轉 換成商業價值,同時也促成文化價值的傳播。 而吳岱融(2009)認為之所以稱為文化創意產業,在於文化為其基本元素, 而創意為表現手法,所以文化創意產業有以下特性: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設計者與消費者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與文化經驗,因 此對於產品會產生不同的思考與喜好,導致市場的需求不確定。 (二)文化創意產業通常具有不確切的功能屬性,必須利用故事性來吸引消 費者的注意,並引起消費者產生共鳴,這樣的過程依靠著的是設計師用心捕捉生 活細節的能力,進而轉化成消費者能夠體驗的元素。 (三)以文化為基礎:文化創意產業的創作元素,是以文化為基礎,生活中 隨手可得的細節,表現在作品之中,消費者參與產品欣賞的過程,感受創作者豐 富多元的文化面向,受到感動進而購買。 以下我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整理列表如表 2-1。 表 2- 1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 學者 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 文建會(2000) 「美感」、「價值」和「故事」 文建會(2005) (一)就業或參與人數多(二)產值大或關聯效益高 (三)成長潛力大(四)原創性高或創新性高 (五)附加價值高 劉大和(2005) (一)大量生產,大量消費:運用低價的策略來吸引大眾, 可以拓展市場的廣度,但是無法提升產品的價值。 (二)少量生產,大量消費:受限於表演者的時間與能力, 不可能有高頻率的消費情境產生。 (三)少量生產,高額消費:是三種類型中附加價值最高 的,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佳型態。

(17)

8 表2-1(續) 花建(2005) (一)必須是提供具有文化意涵的產品和服務的工商業活 動,通過市場化和產業化的組織型態,使得文化生產進行 規模化,也造成經濟形態擴大。 (二)以從事文化生產和經營的企業為主要發展對象,在 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過程中,也能不斷提高經濟的效益。 (三)核心價值是把不同的參與者連結起來,包括文化工 作者、生產商、銷售商等的分工合作,使文化價値轉換成 商業價值,同時也促成文化價值的傳播。 吳岱融(2009) (一)需求不確定性(二)體驗性質(三)以文化為基礎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文獻得知,以文化為內涵,賦予創意意涵與商品價值的文化創意產 業,已是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趨勢,而這種以精神層面來創造商機的新產業,正悄 悄的打開台灣的市場,也在產業中逐漸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趣遊碗」的系 列產品符合文化創意產業特性的「美感」、「價值」和「故事」,每個產品都有本 身的故事,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且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是需要文化來支撐的,加 上其原創精神高、附加價值大、成長潛力大,所以「趣遊碗」所表現出的人文內 涵和產品故事,值得本研究深入探討。

四、文化創意產業之範疇

複雜傳統及多元文化交會在台灣的社會中,這些都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 要元素。陳杏枝(2008)認為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也能帶動其他產業的 創意經濟,讓各產業運用已有的文化內涵條件,產出更多的創意與設計,進而帶 動社會文化的整體成長,並奠立台灣人文與經濟的全球地位。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相當多元,可說是各取所需的產業。聯合國於2010年出 版的「創意經濟報告」(The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10)中,將創意產業做 有系統的分類,分別為文化遺產遺址、藝術、媒體和功能性創作四大類。其中文 化遺產遺址分為傳統文化展現與文化場所兩類;藝術分為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兩 類;媒體分為出版、印刷媒體與影音媒體兩類;功能性創作則分為設計、新媒體 與創意服務三類,這樣的分類方式,可以清楚的了解創意產業存在的內容專業與 表達方式。 美國是以版權產業概念來界定文創產業的內涵,區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核 心版權產業」,如唱片、音樂、電視電影、廣播和電腦軟體等;第二類是「部分

(18)

9 版權產業」,如家具、文具與遊戲等;第三類是「互依版權產業」,如電視機、 收音機、錄影機、電子遊戲設備及其他相關的生產或使用企業;第四類則是「邊 緣版權產業」,如發行版權產品的運輸服務、批發商和零售商、以及電訊與網際 網路等產業(文建會,2010)。 台灣在面對當代全球化產業的改變趨勢時,產業競爭的內容也已經從以前工 業化的大量製造生產模式,進入了文化創意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因此,從文化 創意產業的產業特性、應該納入哪些範疇、發展哪些重點的產業、有哪些產業競 爭的潛力、該運用哪些政策工具等,都是台灣在推動這項產業時需要面對的重要 課題。所以台灣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必須回到台灣社會背景的脈絡、文化創 意產業的人文內涵、與各項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發展狀況,及參考國發計畫已列入 的相關產業範疇等,作整體性的考量,才能擬定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與定義。 於是在2002年五月,行政院國發計畫:挑戰2008中首度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的 三大範疇: (一)文化藝術核心產業。 (二)應用藝術,或稱設計產業。 (三)創意支援與周邊創意產業。 2003年三月,文建會發表十大文化創意產業範疇,包括視覺藝術、音樂與表 演藝術、工藝、設計產業、出版、電視與廣播、電影、廣告、文化展演設施、休 閒軟體等產業(劉大和,2003)。 因時演進,根據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及文建會2004年文化白皮書,文化創 意產業的範疇則包括: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文化展演設施產業、 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廣告產業、設計產業、數位休 閒娛樂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和創意生活產業等十三個類別。 比較2003年的十大文化創意產業增加了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和創意 生活產業三大產業,顯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而在2010年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一章第三條中明定文化創意產業範 疇包含: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廣告產業、產品設計產業、視 覺傳達設計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數位內容產業、創意生活 產業、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共十六項的 產業,這種分類法與文建會2004年文化白皮書的內容比較,增加了視覺傳達設計 產業、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顯示台灣的 文化創意產業朝著更多元的方向發展。以下我列舉文化創意產業細目如表2-2(行 政院文建會,2010)。

(19)

10 表 2- 2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編號 產業名稱 主管機關 內容及範圍 1. 視覺藝術 產業 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繪畫、雕塑、其他藝術品創作、藝術 品拍賣零售、畫廊、藝術品展覽、藝術經紀 代理、藝術品公證鑑價、藝術品修復等行 業。 2. 音樂與表演 藝術產業 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戲劇、舞蹈相關業務(創作、訓練、 表演等)、音樂劇或歌劇相關業務(樂曲創 作、演奏訓練、表演等)、音樂現場表演或 作詞作曲、表演服裝設計或製作、表演造型 設計、表演舞台燈光設計、表演藝術經紀代 理、表演藝術硬體服務(道具製作與管理、 舞臺搭設、燈光設備、音響工程等)、藝術 節經營等行業。 3. 文化資產應 用及展演 設施產業 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文化產業資產利用、展演設施經營管 理,如劇院、音樂廳、露天廣場、美術館、 博物館、藝術館(村)、演藝表演廳等行業。 4. 工藝產業 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 指從事工藝創作、工藝設計、模具製作、材 料製作、工藝品生產、工藝品展售流通、工 藝品鑑定等行業。 5. 電影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從事電影片創作、發行、映演、電影周邊 產製服務等行業。 6. 廣播電視 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利用無線、有線、衛星或其他載具從事節 目播送、製作、發行等行業。 7. 出版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從事新聞、雜誌(期刊)或書籍等紙本創 作、企劃編輯、發行流通等行業。 8. 廣告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各種媒體宣傳物之設計、繪製、攝 影、模型、製作及裝置、獨立經營分送廣告、 招攬廣告等行業。 9. 產品設計 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產品設計企劃、產品外觀設計、機構 設計、原型與模型製作等行業。 10. 視覺傳達 設計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 CIS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品牌形象 設計、平面視覺設計、網頁媒體設計等行業 11. 設計品牌 時尚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以設計師為品牌或由其協助成立品 牌之設計、顧問、製造、流通等行業。 12. 建築設計 產業 內政部 指從事建築物設計、室內裝修設計等行業。

(20)

11 表2-2(續) 資料來源:〈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行政院文建會,上網日期:2012.01.18 取自 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264 由各國政府及專家學者所提出的文化創意產業範疇來解析,可以了解事實上 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並非像農、林、漁、牧、礦等產業般,可以清楚明確的加 以界定並穩定下來不再變化(陳曉鷗,2006)。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知 道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是活的,在界定文化創意產業的範疇時,應隨時要貼近時 代的脈動、全球的趨勢,並了解台灣的競爭優勢、體察台灣社會的總體需求才是。 的確,由於文化創意產業的靈活特性,使得符合文化創意產業定義和特徵的 各式新興行業,隨著時代演進,不斷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以「趣遊碗」產品為 例,它是由工藝設計、工藝創作出來的產品,屬於工藝產業;另一方面,它擁有 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文化體驗及高質美感之特性,也 可歸類為創意生活產業,所以「趣遊碗」擁有獨特性與豐富而多元的內涵。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界定其文化創意產業定義時,都是因應其 國家及文化的特殊競爭優勢,而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上互有增減,內容並不一 致;所以,唯有真正了解並好好運用自己國家的競爭優勢,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 展與勝出的關鍵,台灣應該要清楚的辨別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如此大的範疇中, 我們獨具世界競爭性的項目,才能在世界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而「趣遊碗」擁 有如此豐富的內涵,的確值得我們深入去探討其如何發揚文化創意產業的精神, 並一步一步成長茁壯的歷程! 13. 數位內容 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提供將圖像、文字、影像或語音等資 料,運用資訊科技加以數位化,並整合運用 之產品或服務之行業,如數位遊戲、電腦動 畫、數位學習、數位影音應用、數位出版典 藏等行業。 14. 創意生活 產業 經濟部 指從事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 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行業,如飲食 文化體驗、生活教育體驗、自然生態體驗、 流行時尚體驗、特定文物體驗、工藝文化體 驗等行業。 15. 流行音樂及 文化內容 產業 行政院 新聞局 指從事傳統或藝術音樂、文化內容以外,具 有大眾普遍接受特色之創作、展演、經紀、 仲介、流通等行業。 16. 其他經中央 主管機關 指定之產業 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文化創意產業時,得考量下列指標:文 化創意產業提供之商品或服務具表達性價值及功用性價 值。文化創意產業具成長潛力,如營業收入、就業人口數、 出口值或產值等指標。

(21)

12

五、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研究

回顧近年來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研究,發現包含的層面極廣,試著找出 與本研究觀點較為接近的兩個研究觀點取向:首先,從個別的產業分析,來充實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和未來政策發展方向,如陳燕玲(2008)重新建構廣告 業於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定位與價值,希望透過文化資產的理論架構,凸顯廣告業 的主體性;葉仲超(2009)以數位遊戲產業作為個案研究,從中探討台灣文化創 意產業的發展模式,透過文獻分析法,重新連結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之間的關連 性,並提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的建議;吳筱儂(2010)針對創意生活產 業提出未來的發展方針,透過三家創意生活產業的業者進行個案研究與深度訪 談,從發展與行銷層面上提出發展策略。 其次,從成功的企業品牌或現象進行個案研究,以期將之成功模式推廣到其 他相似的領域,如吳岱融(2009)透過深度訪談知名品牌法藍瓷公司執行長等人, 從中歸納其經營特色及行銷策略的成功因素;陳靜君(2010)從電視內容產業著 手,以電視劇「新兵日記」作為研究對象,試圖以閱聽人的角度,了解文化創意 產業與體驗相結合後產生的效益;陳曉鷗(2006)深入利用華人文化精髓,且經 歷過產業生命周期的經典產業模範,以婚紗產業為研究對象,期能給文化創意產 業一個典範與借鏡;陳佩婷(2011)以陶瓷產業經營者為研究對象,試圖為文化 創意產業之經營模式加以分析;吳銘軒(2007)則是以三地門琉璃珠產業為例, 尋求企業關鍵成功因素,以了解其競爭優勢如何產生。 綜合以上文獻發現,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中,不僅產品具有創 意和文化積累,更邁向了世界舞台,擁有國際化的經營模式,其中文化創意產業 的特色與發展過程是值得研究者去探究的。所以本研究想要探究「趣遊碗」其產 品特色與成功歷程,希望他們的成功故事及發展歷程,可以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 相關參考案例。

(22)

13

第二節

設計與創業

一、設計與設計師

從 2002 年,政府推動「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開始,有鑑於台灣 經濟面對工業化後的新局面,除了往高科技方向發展之外,勢必需要建立後工業 時期的生產組織型態,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經濟競爭力,而知識經濟的類型之一 就是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生產領域,尤其是源於藝術美學創作的設計(行政院經建 會,2002);並將設計服務等產業納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之範疇,自此台灣 開始透過國家的資源,全力發展以文化、創意為本的文化創意產業。所以,近年 來,創意設計產品已成為當代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設計師憑著自己獨特的創意 和巧思,產出各式的設計與創意商品,深深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於是台灣的設 計界也開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何謂「設計(

design

)」呢?黃月惠(2007)認為設計是一種行業,也是一 種具有清楚目標計畫的思考過程,內容包含了設計要素、設計構成、設計方法、 構思方案、設計原理、特殊技法等,並運用智慧與技術結合方式,創造出具有美 感層次並兼具功能的造型行為表現,用來改善生活並美化生活,產生實用性與藝 術性表徵的多樣價值,進而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成就這樣的過程與行為,即可 稱為「設計」。溫振宇認為好的設計品必須兼具文化的素養、有美感、風格與原 創性、有國際視野、解決功能需求、能感動顧客並能創造顧客價值等要素(溫振 宇,2010)。陳佩婷(2011)則是認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必須表現出其特有的文化 精神,而這種文化精神的表現往往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因此難以被競爭者模仿 或取代。 而劉維公(2007)在「風格競爭力」一書中便提到,設計對當代社會所造成 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說明:一是當代經濟的轉型,二則是風格社會 的形成。這些變化都促進設計與當代人類生活的更密切結合。對整體經濟而言, 設計已成為提高產品價值、建立品牌優勢、創造市場利潤、擴大競爭地位等的核 心經營要素;同時對於風格社會而言,設計則是現代人追求生活品味、建構身分 認同、表現消費美學、實踐優質生活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設計的領域有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好奇,無論是雜誌書 籍、電視內容,都可以見到設計的蹤跡,對設計師的訪談、設計師的作品甚至私 生活,都有詳盡的介紹。我認為人的特質與設計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設計的意 義常常顯現的就是設計師自己。也就是說,不同的生活背景影響不同的人格特

(23)

14 質,不同的人格特質造就了不同的設計風格與設計作品。 而且我們知道,設計風格表現的出發點,其實都是設計師們試圖表現出對當 時社會、環境的改革,且與生活文化息息相關。所以設計家們的思維、理念與美 感價值觀,深深牽動著整體社會與生活變遷的動向,帶領了人們的生活趨勢【張 志成,2006,引自陳冠蓉】。 設計師透過對於事物「洞察」瞭解的過程,以經驗「結合」的方式產出「新 穎」的概念,所以徐銘夆(2007)對設計師的「設計創造力」的定義可歸結為三 個向度,分別是「洞察」、「結合」及「新穎」。至於設計師的人格特質部分,他 由受訪者的訪談資料中,歸納出設計師的一些共同特質,如:(一)具有獨創、 高度想像力。(二)理性與感性兼備。(三)動機強烈、認真專注。(四)具有高 度的溝通表達能力。(五)直觀。(六)高度美感。(七)高度使命感。而黃月惠 (2007)認為設計師的工作是以人的需求為核心目標,創造出新的美好事物,故 創新性與藝術性是很重要的特質。 高月惠(2003)則從廣義來說,將設計師的特質分為六個部分:(一)價值 態度方面所需的特質:如合作協同、人際技能、協商技能、服務態度、同理心、 反省能力、自我要求、不斷學習、理性判斷、組織能力等。(二)個人屬性方面 的特質:如自我了解、情緒管理、折衷技能、敏感、個人責任、自我尊重、自我 管理、目標設定技能、個人與生涯發展技能、自我調整、責任感。(三)文化瞭 解方面所需的特質:如與不同文化背景之人工作、協調、統籌能力、跨越文化差 異建立秩序與運用規則。(四)基本技能方面的特質:如聽、說、讀、寫、算等、 表達、語言能力。(五)學習能力。(六)其他特質:如細心、好奇、尊重他人等。 王建翔(2006)的研究發現設計師所需具備之條件可歸納為以下的六點特 質:「美學的涵養」、「敏銳的觀察力」、「樂於接受新知」、「積極的學習」、「正確 的態度」、「溝通與耐性」。陳雅茹(2007)的研究發現將設計師人格特質歸納為 五項重要特徵:(一)具有冒險精神。(二)洞察力高。(三)豐富好奇心。(四) 高度幽默。(五)持續的專注力。 另外,趙文慈(2007)發現一個成功的設計師需具有以下條件:(一)擁有 高度的興趣與熱情,願意持續性的投注心力,並能享受設計所帶來的樂趣。(二) 父母從事與設計相關的行業,設計師從小就受到影響或是啟發。(三)設計師的 作品常常參賽得獎,容易讓消費者肯定。(四)設計師必須將自己特色與風格讓 消費者看見,成為一個容易辨認的指標;並能用客製化設計概念滿足現代人的心 理,就能培養出忠實的消費者。

(24)

15 綜合以上文獻,我發現設計師所呈現的是屬於內控人格特質中較為主動積 極、企圖心較強的特質,而且擁有豐富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另外在成長歷 程、學習態度與工作的態度上,都具有積極、認真、專注、務實、執著的特質, 我認為這些特質可以幫助設計師加強專業知識、精進技術能力及提高競爭優勢。 以下我將國內研究者專家對設計師的特質整理列表如表 2-3。 表 2- 3 設計師的特質 研究者 設計師特質 徐銘夆(2007) (一)具有獨創、高度想像力(二)理性與感性兼備 (三)動機強烈、認真專注(四)具有高度的溝通能力 (五)直觀(六)高度美感(七)高度使命感。 黃月惠(2007) 好奇心、冒險性、挑戰性、想像力、直覺力等 高月惠(2003) (一)價值態度方面所表現的特質。 (二)個人屬性方面的特質。 (三)文化瞭解方面所需的特質。 (四)基本技能方面的特質。 (五)良好的學習能力。 (六)其他特質:如細心、好奇、尊重他人等。 王建翔(2006) 美學的涵養、敏銳的觀察力、樂於接受新知、積極的學習、 正確的態度、溝通與耐性 陳雅茹(2007) (一)具有冒險精神(二)洞察力高(三)豐富好奇心 (四)高度幽默感(五)持續的專注力 趙文慈(2007) (一)高度的興趣與熱情(二)父母從事相關的行業 (三)設計能力受到肯定(四)培養忠實的消費者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在台灣開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之後,各式各樣的設計作品如雨後春筍般的嶄 露頭角,「趣遊碗」的系列產品即是成功的案例。當然其中「趣遊碗」的設計師 努力致力於將各地文化元素應用在設計創意表現上,這都為台灣的設計風格帶來 轉變的契機,使得台灣多元而豐富的人文涵養,紛紛躍上檯面,成為彰顯當代台 灣設計的主角。而「趣遊碗」的設計師到底如何憑藉著自己的特質、能力,成功 的走出本土化路線,甚至於躍上國際舞台,其過程與內涵著實是值得本研究去深 入探討的。

(25)

16

二、創業與創業家

創業(

entrepreneurship

)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台灣在過去幾十年來,中小 企業的蓬勃發展所創造出的卓越經濟成就,曾為台灣奠下「亞洲四小龍」的經濟 奇蹟。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產業價值改變,勞動力市場外移、工作外移等 因素,更是啟動了台灣轉型為創新與創業型社會的經濟活動體。而在創新市場 下,為數眾多的創業家自然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更是創業的靈魂人物。 創業,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希望一夜致富的夢想,雖然人類因為有夢想而 偉大,但是事實上,要能成功的追逐金錢、名利,也是一番大學問。何謂創業? 創業最早是源自於十二世紀法文的entreprendre,其為承擔之意(趙亦珍,2001)。 Schumpeter(1934)認為是一種創新活動組合之實現,包括開發新產品、推出新 的生產方式、為原產品開發新的市場、取得新供應來源及發展新型組織等五種活 動。Drucker(1985)認為創業是創造一個新事業的過程與活動,也是將資源從 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到較高的地方。Bowen and Hisrich(1986)則是認為創業是 一種投入努力與時間的開創事業的過程,必須冒金錢、心裡及社會的風險,最後 得到財富報酬與個人的滿足感的過程。 劉常勇(2002)認為創業是創業者依照自己的想法與努力工作開創新事業, 其本身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歷程,以實現創業者的想法。邱銘乾(2008)認為創業 是一個不斷在尋找獲利與成長機會的過程中,能辨識及開發商機,並整合資源以 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而能在市場上生存的行為。陳雯萍(2010)指 創業為創新事業,以創造有形與無形的價值,也是一個變動與演化的過程,在創 業的歷程中,會受到來自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環境等多層次的層面影響。 賴秋如(2011)則定義創業為發現新市場的存在,整合個人資源,加上創新元素, 並有能力承擔創業的風險,並經過評估設計、籌備過程之後,從無到有產生一個 新事業的行為。 以下我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創業的定義整理列表如表2-4。 表 2- 4 創業的定義 學者 定義 Schumpeter (1934) 認為是一種創新活動組合之實現,包括開發新產品、推出 新的生產方式、為原產品開發新的市場、取得新供應來源 及發展新型組織等五種活動。 Drucker (1985) 認為創業是創造一個新事業的過程與活動,也是將資源從 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到較高的地方。

(26)

17 表2-4(續) Bowen and Hisrich(1986) 指創業是一種投入努力與時間的開創事業的過程,必須冒 財務、心裡及社會的風險,最後得到金錢報酬與個人的滿 足感的過程。 劉常勇(2002) 創業是創業者依照自己的想法與努力工作開創新事業,其 本身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歷程,以實現創業者的想法。 邱銘乾(2008) 認為創業是一個不斷在尋找獲利與成長機會的過程中,能 辨識及開發商機,並整合資源以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或服務,而能在市場上生存的行為。 陳雯萍(2010) 指創業為創新事業,以創造有形與無形的價值,也是一個 變動與演化的過程,在創業的歷程中,會受到來自社會、 文化、經濟、政治、環境等多層次的層面影響。 賴秋如(2011) 發現新市場的存在,整合個人資源,加上創新元素,並有 能力承擔創業的風險,並經過評估設計、籌備過程之後, 從無到有產生一個新事業的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產業以創意從事創新,把新事業增加創意、創新的元素,配合社會需要,將 會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利益與產業的競爭力,因為創新、創業活動是賦予資源一種 新能力,讓它能創造出財富。因此我認為創業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過程 中尋求隱藏的機會,並重組現有資源為新資源,以滿足人類現有及潛在的需求且 產生新的財富的過程。 而創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最早由法國經濟學家J.B.Says所提出,他認 為創業家是一個組織的創辦人,扮演著重新組合事物的創造者角色,因此充分的 說明了創業家在經濟上的重要性。而其他有關創業家的定義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Drucker(1985)認為創業家是能創造一些新的而且特別的事物,並能改造價值 的人,另外他們將改變視為一種規範,總是在尋求改變、因應改變,並視為機會 而多加利用。Timmons(1986)則是認為創業家是由強烈的承諾與堅毅的耐性所 驅使的人。 許士軍(1993)定義創業家為:(一)創設及經營事業的創新者。(二)創 設及管理事業以追求利潤及成長為主要目的者。(三)從事經濟風險事業從而負 擔經營風險之組織者。(四)願意並有能力負擔個人風險及責任,組合生產及信 用手段以追求利潤或是其他權力、聲望之類目的的人。劉常勇(2002)認為創業 家是一位有願景、會利用機會、有強烈企圖心的人,願擔負起一項新事業,組織 經營團隊,籌措經營資金,並承受大部分風險的人。趙亦珍(2001)認為所謂的 創業家,即具有創新精神、能承擔風險及能成功開創企業,並從中獲取利潤的人。

(27)

18 劉美蓉(2006)認為創業家是擁有創業動機,具備創新能力,從零開始,從無到 有,能夠承擔創業風險,結合組織,透過管理與財務運用等商業活動,創造利潤 和商譽的企業原始投入者。邱銘乾(2008)認為創業家是具有創新、承擔風險、 守承諾、有毅力、能適時把握商機,設立或承接一組織並創造財富的人。賴秋如 (2011)則認為創業家是能夠面對挑戰,獨立處理事情,並擁有商業頭腦,使事 業一天比一天茁壯並順利創造利潤的創始者。 以下我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創業家的定義整理列表如表2-5。 表 2- 5 創業家的定義 學者 定義 J.B.Says 創業家是一組織的創辦人,扮演著重新組合事物的創造者角 色。 Drucker(1985) 指能創造一些新的且特別的事物,並能改造價值的人。他們 視改變為一種規範,總是在尋求改變、因應改變,並視為機 會而多加利用。 Timmons(1986) 創業家是由強烈的承諾與毅然的耐性所驅使的人。 許士軍(1993) 創業家需具備:(一)創設及經營事業之創新者。(二)創 設及管理事業以追求利潤及成長為主要目的者。(三)從事 經濟風險事業從而負擔經營風險之組織者。(四)願意並有 能力負擔個人風險及責任,組合生產及信用手段以追求利潤 或是其他權力、聲望之類目的的人。 劉常勇(2002) 認為創業家是一位有願景、會利用機會、有強烈企圖心的 人,願擔負起一項新事業,組織經營團隊,籌措經營資金, 並承受大部分風險的人。 趙亦珍(2001) 認為所謂的創業家,即具有創新精神、能承擔風險及能成功 開創企業,並從中獲取利潤的人。 劉美蓉(2006) (一)承擔風險和創造利潤者。(二)開創成立新企業並經 營與決策者。(三)結合人力、資源統整者。(四)洞悉先 機、推動改革,有創新能力者。 邱銘乾(2008) 是具有創新、承擔風險、守承諾、有毅力、能適時把握商機, 設立或承接一組織並創造財富的人。 賴秋如(2011) 指能夠面對挑戰,獨立處理事情,並擁有商業頭腦,使事業 一天比一天茁壯並順利創造利潤的創始者。 資料來源:陳雯萍(2010),研究者整理 綜觀以上國內外學者對創業家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我所定義 的創業家為擁有強烈的創業動機、具備創新能力、不斷學習、開發,能面對挑戰、

(28)

19 承擔風險,能結合各種資源進行管理,並有社會責任,能謀取財富,與維護公司 形象的人。 而影響創業成敗的因素很多,我從文獻回顧研究中發現,創業家的人格特質 在創業歷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台灣的創業家雖然數量眾多,但是我認為不是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業家,相信每個創業家身上一定有屬於他們特殊的人格特 質。 至於到底是怎樣的人格特質促使人們想創業而成為創業家呢?我從國內外 對於創業家特質的相關研究中整理發現,創業家的人格特質包含:有達成理想、 創造利潤的強烈成就動機(Timmons,1986;劉常勇,2002;鄭美玲,2001;劉 美蓉,2006;陳雯萍,2010);前瞻性的視察力、能尋求機會、掌握機會(Timmons, 1986;Pickle,2006;劉常勇,2002;劉美蓉,2006;陳雯萍,2010);因應趨勢、 創新學習求變(劉常勇,2002;鄭美玲,2001;中小企業白皮書,2006;陳雯萍, 2010);專注毅力、不服輸、不屈不撓的意志力(Timmons,1986;劉常勇,2002; 中小企業白皮書,2006;劉美蓉,2006;陳雯萍,2010);有思考能力,能面對 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良好應變能力(Timmons,1986;Pickle,2006;劉常勇,2002; 中小企業白皮書,2006;陳雯萍,2010);具有內控的人格特質、處事靈活彈性、 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及豐沛人脈(Pickle,2006;中小企業白皮書,2006;陳雯萍, 2010);信守承諾、為人正直、值得信賴(Timmons,1986;劉美蓉,2006;陳 雯萍,2010);有衝勁、活力充沛、熱愛工作(Pickle,2006;劉美蓉,2006;陳 雯萍,2010);能知覺風險、承擔風險(Timmons,1986;劉常勇,2002;鄭美 玲,2001;劉美蓉,2006;陳雯萍,2010);肩負著社會責任與使命感(鄭美玲, 2001;陳雯萍,2010)等人格特質。 另外,Pickle 認為一位成功的創業者還需要具備以下特質(引自劉美蓉, 2006), 包括:(一)具有分析性、創意性、原發性及批評性的具體思考能力, 而且能從眾多選擇中做出最好、最適合的決策。(二)對於自己創業的行業,應 具有實務上的技能與經驗,不一定要擁有這一個行業相關的學術性文憑,但是卻 是這一行業中的頂尖高手,並需要對這行業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展有而深刻 的了解與認識。(三)文筆流暢、口才好,具有能清楚地與相關人士達成溝通協 調的能力。劉常勇(2002)則是認為一位成功的創業家還應該具備掌握數字的能 力。鄭美玲(2001)認為創業家能因促使企業的成長與價值創造而獲取報償,並 推動社會經濟的繁榮。 在這樣的歸納整理中,我也發現其實構成創業活動內涵的重要因素是「機會」 和「風險」,兩者是密切影響並決定創業家能否成功的關鍵。首先,創業家必須 善用自己的人格特質,具有前瞻性的視察力,因應當前趨勢發展,洞察並把握機

(29)

20 會,不斷學習創新並開創新局,積極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再來風險的承擔更 是創業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創業家必須具備有承擔風險的人格特質,具有專 注的毅力與不服輸的性格,能不屈不撓,投入未知的領域,不怕挑戰,面對問題 更能持續解決問題,還要具備知識整合的能力,才能促使企業的成長並獲取應得 的財富。 因此,我認為在瞬息萬變的創業市場,創業家必須善用自己的人格特質,有 圓融的溝通協調能力,不斷的求新求變,對自己的行業有深刻的了解並有實務上 的經驗,有良好的思考判斷能力去做決策,有社會責任和使命感,能承擔風險, 如此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 以下我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創業家的特質整理列表如表 2-6。 表 2- 6 創業家的特質 學者 創業家特質 Timmons(1986) (一)對事業信守承諾,具有不屈不撓的決斷力(二)具備 達到成就感與促進企業成長的創業動機(三)其創業具有機 會和目標的導向(四)具有積極性,並有強烈的個人責任心。 (五)能夠面對問題,持續解決問題(六)為人處事務實, 而且具有幽默感。(七)能不時的尋找機會,並能加以回饋。 (八)具有內控的人格特質(九)能夠接受可接受的風險(十) 對地位和權利的需求程度極低(十一)為人正直,並且可靠。 Pickle(2006) (一)衝勁(二)有思考能力(三)勇敢果斷(四)有良好 的人際關係能力(五)前瞻性的視察力(六)技術、智慧或 經驗(七)具有表達及說服能力 劉常勇(2002) 強烈的市場意識、堅持的毅力、能面對現實、掌握數字的能 力、知覺風險的能力,與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鄭美玲(2001) 能結合個人理想與組織目標創立企業、能因應趨勢而開創新 局、能承擔風險、能因企業的成長與價值創造而獲取報償, 與能推動經濟繁榮,並負有社會責任。 中小企業白皮書 (2006) 台灣地區的創業家具有自我創新求變、靈活、彈性、韌性、 高度的適應與應變能力,擅長學習與不斷投入創新與創業活 動等特質。 劉美蓉(2006) 成就動機、熱愛工作、果斷力與洞悉力、中度可控制風險、 正直可信賴、企圖心、行動執行力、專注的毅力,與不服輸 的性格。

(30)

21 表2-6(續) 陳雯萍(2010) (一)強烈的成就動機(二)承擔風險、不怕挑戰(三)前 瞻樂觀、掌握機會(四)活力充沛、生命力旺盛(五)學習 創新、應變突破(六)專注毅力、不屈不撓(七)整合知識、 豐沛人脈(八)信守承諾,勇敢果決(九)性格獨立,具開 創性(十)社會責任與使命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文獻結果發現,不論動機為何,創業家在選擇行業時,最好選擇與 先前工作經歷有關,對於創業過程,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 都會歷經許多問題與困境,創業家必須先做好每一步的準備與規劃,讓企業有目 標的經營下去。所以我想要探討對於像「趣遊碗」這類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業家,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堅持推動這個產業並奮力向前?除了營利賺錢的目的之 外,是否還連結到對文化的認同、對社會的責任呢?如何能在經營的現實面,更 能從認同與使命感中,激發出文化藝術的層面,這樣的歷程,相信是值得我們去 探討的。

第三節

資源結合

所謂創業維艱,我認為產業要能經營出一番局面,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一 般產業在過程中,最容易面臨的是資源缺乏,難以拓展業務、開創新格局。在產 業經營策略的文獻中,許多研究者提出資源結合(resource links)為提供資源取 得的基礎,可以補強產業的資源不足,讓產業在資源的取得下,進而建立產業的 相對優勢,進而影響產業的績效表現(張以靜,2011)。 事實上,我在產業經營策略的文獻中,也發現政府已推動產官學合作多年, 只是以往產官學合作所投入與產出及衍生的效益不符合預期的目標,所以研究與 技術對於產業來說不具有誘因,產業對於產官學合作根本興趣缺缺。不過李天瑟 (2009)卻認為自從金融風暴之後,隨著經濟模式的創新,不論是政府或是企業, 都逐漸意識到產業結構轉型之重要與迫切性,產官學合作將開始扮演不可或缺的 角色。 李丁讚也認為社會生產力和創造力的來源,是改善經濟環境真正需要努力的 方向。而所有創意,都來自連結,積極正面的社會關係與結合,就會產生積極正 面的力量。所以,政府需要積極介入社會的各個層面,以民主的方式來居間協調

(31)

22 連結,讓那些分散的力量產生可以相互結合的社會關係,就能達到資源結合的目 標(李丁讚,2008)。 而所謂產官學結合,「產」是指產業界、一般企業,大中小型國營私營企業; 「官」是指政府機構,中央地方政府都算;「學」是指學術界,包括大學與科研 機構等。三者溝通協調,訂定規章和政策,提供資源與技術,共同為產業的發展 努力。 林幸兒(2007)的研究結果發現日本泡沫經濟之後,不僅景氣低迷,在國際 上的科學技術競爭力也相對低下。對此,日本為了活化經濟與提升國際上科學技 術競爭力的向上,日本政府、學者專家與企業通力合作,實行產官學三者結合的 體制,帶動了經濟起飛。 日本取得半導體技術的巨大優勢,日本政府及學者和日本企業開始通力合 作、始終如一地追求和擴展半導體技術的經濟效果分不開,日本政府每年投 到半導體技術研製資金在兩億美元以上,時間長達二十餘年。正是因為日本 政府的決心與政策的持久性、穩定性,帶動了許多企業轉向發展半導體技術 的熱情,並以比政府投資高出十五倍的更大投入發展半導體事業。實際上, 日本家電、汽車等許多產業的成長都與產官學結合體制有很大關係,與政府 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 而美國原本是推崇自由經濟的國家,近年來因為日本採用產官學結合的成功 經驗而向日本學習,加強了政府對高科技發展的領導作用,直接影響國家的核心 利益。所以在國家創新系統中,產官學實際上代表了這個系統中三個重要的組成 部分,它們之間的相互連結直接關係到國家創新系統的功能和績效(林幸兒, 2007)。 創新經濟來臨後,產、官、學各種資源彼此間的互動模式到底是如何來運作 呢?陳玉鈴(2007)認為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並非一成不變,其實是從早期的由 領導產業所帶動,而到了 1990 年代開始則是轉為由政府主導。然而在發展過程 中,無論主導動力的角色變更與否並非如此的重要,因為產業之所以能真正獲得 成功,則是在於產、官、學三者之間持續地相輔相成的整合過程中所產生出的互 補性功能,因此能不斷地促進產業經濟的成長與發展。張以靜(2011)則是認為 產、官、學等各種資源中,學術界的認知和其他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學 術界認為「配套的措施」最重要,而公部門及產業界則是認為「產業的營運管理」 最重要。

(32)

23 既 然 產 官 學 的 合 作 如 此 重 要 , 各 縣 市 政 府 都 積 極 的 推 動 , 在 陳 佳 伶 (2011.09.29)的報導中,說明台南市自從升格後,為落實產官學合作,積極的 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由經濟發展局成立「台南中小企業服務團」,提供在地產 業全方位的服務,全面協助產業資源轉型升級,以提升競爭力,帶動台南的產業 發展。 「台南中小企業服務團」連結台南各大學相關系所教授、相關協會專家等產 官學研界的力量,針對傳統、觀光、精緻農業、流行時尚、文化創意、生物 科技、綠色能源及工商業等八大產業,提供包括經營管理、研發技術、綠色 環保、市場行銷、創業育成、財務融通、污染防治及水資源等八大服務面向, 並整合中央政府的各項資源,例如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創新 科技應用與服務計畫」、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優惠貸款」、「文創產業創業 圓夢計畫」等,服務團專家要提供台南的中小企業最直接、多元且貼心的服 務。 由此可見,產官學的合作是當今社會創新產業技術及改變產業經濟的重要因 素之一,三者之間密切的合作可以讓產業接觸新的技術,尋求產品多樣化的機 會,生成有價值的產品,也可以分散產業研發風險,節省產業的成本,彌補產業 設備與技術的不足,更可以得到政府補助,獲得良好的形象與名聲,提昇產業的 競爭力。 雖然產官學合作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經由政府的主導,提高學界的研發成 果,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就能促進經濟成長,所以這三者都是不可或缺,唯有 三者互相合作、互通有無,才能使得整個國家的創新活動源源不斷,才能對整體 經濟和社會有貢獻。 綜合以上文獻資料,產業發展是台灣經濟在國際舞台最重要的競爭力,創新 就是產業發展的成功關鍵。而一個國家的創新體系主要是由政府、大學與研究機 構和產業界等三個體系所組成,所以產業若要發展,產官學合作非常重要,具有 決定性的影響力。以「趣遊碗」為例,若要得到良好的發展,政府首先必須制定 相關法令政策,獎勵投資與相關配合條例;學術界必須培養相關文化創意產業人 才,並發展人文內涵,移轉至產業界;產業界則必須投資於此文化創意產業,以 此創造經濟產值。

(33)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我的研究希望探討彭喜埶以設計師與創業家雙重的角色經營文化創意產業 -「趣遊碗」系列產品時,其「設計理念」、「產品發展」、「資源結合」與「行 銷推廣」的想法與轉變,釐清發展的歷程,面臨的困難及問題,是一種線性的過 程,為可挖掘並解釋一些內部鮮為人知的現象,加以深入透徹了解,讓結果更具 全盤性,所以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 質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實驗法、調查研究法、結構化觀察、資料組合以及 個案研究法等,可使用的技巧則包括觀察法、訪問法與次級資料分析法等。也就 是說,質性研究者必須在自然的情境中,透過與被研究者密切的互動過程,使用 一種或多種的資料收集方法,對所研究的社會現象或是行為進行全面性的、深入 的理解。 陳向明(2002)認為個案研究是一個研究策略,選擇單一獨特個人、家庭、 團體、機構、部落、社區等為研究對象,研究者依照研究問題與目的,採用如觀 察、訪談、調查、實驗、檔案與記錄分析等方法,進行與研究有關資料收集的工 作,以此蒐集完整的資料,掌握整體事件的情境脈絡與意義,深入分析真相、解 釋原因、解決或改善其中的問題,強調的是事情發展過程,而不是結果;重視情 境脈絡,而不是特定變項;在乎的是發現什麼,而不是驗證什麼,也就是說,個 案研究法可以整體有意義的呈現真實脈絡中的事件並建立豐富的概念系統。所以 我採用個案研究法,希望能夠深入探討「趣遊碗」,並對於它的設計與創業歷程 做一個通盤了解。 而在資料取得的方法上,我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次級資料的蒐集,資 料範圍主要是研究對象的設計發展與創業經營歷程的背景資料,資料取得是以電 視訪問、雜誌報導、官方網站內容等為主要來源,藉此蒐集資料,希望能對研究 對象有進一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為深度訪談法,是為了蒐集個人特定經驗的過程及其動機和情感資 料所做的訪問,希望能夠進入受訪者的經驗中,透過訪談得以了解真相。我採用 半結構式問卷編制訪談大綱,著重於「趣遊碗」產品創立的緣起、產品的故事與 特色、經營的角度、背後促成之因素、願景、所面臨的環境因素、面臨的經營困 難與問題,並且進一步探討其成長歷程與經營運作模式的變化。

數據

圖 4- 3 合作愉快,三方開心合影留念  資料來源:研究者拍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大多數桌遊都可以每個人各自獨立進行,因 此可以看遊戲進行建議人數做分組,例如終極密 碼建議

In view of the above, Bodhidharma becomes a secularized preacher in Bodhidharma Baozhuan: he undertakes the mission of salvation which is appointed by Eternal Unborn

Insight into the Noble Truths (ariya-sacca), transcendental knowledge (vijjā) or the Right View (sammādiṭṭhi) is developed through study of three important lessons or the

• Description “pauses” story time while using plot time; there can be a nearly complet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orms of time.. • Ellipsis skips forward in story time while

Bell’s theorem demonstrates a quantitativ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local realist world view (à la Einstein)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Bell’s inequalities, and

•  Flux ratios and gravitational imaging can probe the subhalo mass function down to 1e7 solar masses. and thus help rule out (or

從角度 (viewing point) 辨識 AR和VR 的分別 Exterior view..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善用從計劃得到的經驗, , , ,自行設計及開發新 自行設計及開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