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 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 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Copied!
2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魏美惠 博士.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 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 蔡瑩萱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謝誌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有許多不同的課題與挑戰,即使過程跌跌撞撞,但這些 考驗卻也幻化成我成長茁壯的養分。兩年的時光飛逝,大家即將展翅高飛、各奔東 西,雖然很不捨,但不論身在何處,只要回憶起研究所生涯,必定甘甜而深刻。 在兩年的研究所生活裡,感謝眾師長豐富的知識傳授與提攜,並帶領我踏入學 術殿堂。首先,感謝陪我一路走來的指導教授魏美惠博士,總是以謙和的態度、細 心指導與提點;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幾度因外力受挫,教授總如溫暖的母親般 不斷給予我協助與鼓勵,並提供我最適切的主題轉換方向,使我更有動力在短暫的 時間內將論文完成並得以付梓。感謝和藹親切的口試委員李玉惠博士與駱明潔博士 肯定我的努力,並提供我編修方向與精闢、宏觀的建議,使我論文益臻完善。 感謝大學母校的何進財博士、洪慧英博士及學術界專家學者們協助我完成專家 效度,並給予我許多提點與鼓勵。感謝協助我收發問卷的美惠教授、添財校長、谷 厚主任、建宏主任、雙慶主任、曉玲主任、富鍵老師、信成老師、煒軒老師、雅惠 老師、彥佑老師、建聲老師、貞歷督導、心玫學姊、濰潞學姊、尹甄學姊、美育學 姊、琦雯學姊、侞砡、沛緹、庭可、雅茹。感謝家逸學姊協助我核對統計數據資料; 感謝曉威助教協助我搜尋專家及問卷發放資訊;感謝麗芬、恩慈、宜婷、尹萱、怡 珊、侞砡、沛緹協助我提計畫及口試的相關準備事宜,誠摯感謝顥諺老師及所有曾 經幫助過我的人,因為有您們的協助,才能使研究得以順利進行,十分感恩! 感謝上天賜予我考驗,讓我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學習經驗;感謝神美好的安排, 使我有幸遇到許多貴人相助。尤其,感謝在我論文書寫過程中,不斷給予我協助與 鼓勵的論文推手─美惠教授;記得每當我受挫時,您總是鼓勵我說:「好事多磨, 一切會越來越好的!」 ,給予我打氣,使我能勇敢向前;深覺自己「得之於您太多」, 惟有努力將論文益臻完善,才能不辜負您對我的用心指導,感謝有您。 瑩萱謹誌 2014.7.

(3)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 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蔡瑩萱.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現況、差 異性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生活學習適應量表」與「親職壓力量表」為研 究工具,針對就讀幼兒園及國小階段之身心障礙兒童家長 285 位及一般兒童家長 286 位,共 571 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法。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身心障礙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總量表與家長親職壓力總量表之平均數皆高於一 般兒童,表示身心障礙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現況較一般兒童差;且身心障礙 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顯著大於較一般兒童家長;且不論是身心障礙兒童或一般 兒童其家庭生活適應情形皆較學校學習適應佳。 二、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之個人背景變項,包括兒童屬 性與「兒童年齡」、「兒童性別」、「家庭型態」、「母親教育程度」、「家 庭經濟收入」在生活學習適應上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發現兒童屬性與父親教育 程度在生活學習適應上有顯著交互作用( F=2.95,p<.05) ,顯示兒童會因為父 親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在生活學習適應上有顯著性的差異。 三、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之個人背景變項,包 括兒童屬性與「父親年齡」、「母親年齡」、「家長性別角色」、「母親教育 程度」、「父親職業」、「家庭經濟收入」在親職壓力總量表中有顯著差異。 四、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家庭及學校學習各面向的適應情形與父母在各面向 的親職壓力有顯著正相關。 關鍵字:身心障礙兒童、家庭與學校生活適應、親職壓力. I.

(4) The Correlative Study of Family and School Adjustment and Parenting Pressure between Disabled Children and Typical Developing Children Tsai, Ying-Hsu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family and school adjustment as well as parenting pressure between disabled children and typical developing children. This study employed two major instruments. The first instrument was "Family and School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 other instrument was “The Parenting Pressure Scale” based on previous background studies. They were given to 285 parents of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and 286 parents with the disable children, with the totle of 571.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 1.The mean of Family and School Adjustment Scale and Parenting Pressure Scale with disable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an in both scales of the typical developing children. This revealed that the disabled children had more adjustment problems and their parents had more parenting pressure. And both groups of children had less adjustment problems in families than in schools . 2.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disabled and typial developlment children in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the Scale of Familly and School Adjustment, including“ age of child ” ,“ gender of child ” , “ family structure”, “education level of mother”and“household income”. The result also further indicate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F=2.95,p<.05)between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and child attribu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the Scale of Family and. II.

(5) School Adjustment. 3.The result of the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that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disabled and typical developing children's parents in this research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pressure,including “child attribute”, “age of parents”, “gender of parents”,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s”,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household income” . 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learning ajustment and parenting pressure of all disabled and typical developing children's parents were founded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in all dimensions. Keyword: Disabled Children, Family and School Adjustment, Parenting Pressure. III.

(6) 目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Ⅳ.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Ⅹ.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身心障礙兒童之界定 .................................................................................... 13 第二節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內涵 ........................................................................... 20 第三節 親職壓力之內涵 ............................................................................................. 28 第四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62. IV.

(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97 第五節 實施程序 .............................................................................................................10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03 第一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家長親職壓力之現況.. 103 第二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 .................. 123 第三節 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之差異情形 .......... 125 第四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背景變項在生活學習適應差異及交互作用 .............................................................................................................................. 127 第五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背景變項在生活學習適應差異及交互作用 .............................................................................................................................. 139 第六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情形.. 1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7 第一節 結論.......................................................................................................................157 第二節 建議.......................................................................................................................164. 參考文獻 ....................................................................................................... 166 一、中文文獻 ....................................................................................................................166 二、英文文獻 ....................................................................................................................172. 附錄. ....................................................................................................... 174 附錄一: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量表之專家效度 ............................ 174. V.

(8) 附錄二: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量表專家內容效度之題目分析 .... 184 附錄三: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量表【預試問卷】 ........................ 197 附錄四: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量表【正式問卷】 ........................ 202. VI.

(9) 表目錄 表 2-2-1 國內外研究者針對生活學習適應之定義 ................................................. 20 表 2-3-1 親職壓力之定義 .......................................................................................... 28 表 2-4-1 影響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 41 表 2-4-2 影響身心障礙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 44 表 2-4-3 影響一般兒童家長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 47 表 2-4-4 影響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 49 表 2-4-5 影響身心障礙學校家庭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摘要表 . 52 表 3-2-1 預試問卷受試樣本回收情形統計表.......................................................... 62 表 3-2-2 正式問卷受試樣本回收情形統計表..........................................................64 表 3-2-3 個人背景變項之次數分配表......................................................................65 表 3-3-1 專家學者效度審查名單..............................................................................72 表 3-3-2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預試之題目分配表 ................................. 74 表 3-3-3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預試之項目分析表 ..................................................... 76 表 3-3-4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預試之刪題對照表 ..................................................... 77 表 3-3-5 親職壓力預試之項目分析表 ...................................................................... 79 表 3-3-6 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表 .............................................................................. 80 表 3-3-7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正式之題目分配表..................................81 表 3-3-8 生活學習適應之正式問卷內容明細表......................................................82 表 3-3-9 親職壓力之正式問卷內容明細表..............................................................83 表 3-3-10 生活學習適應量表之正式因素分析..........................................................85 表 3-3-11 生活學習適應量表正式問卷之項目分析 ..................................................88 表 3-3-12 親職壓力量表之正式因素分析..................................................................91 表 3-3-13 親職壓力量表正式問卷之項目分析..........................................................94. VII.

(10) 表 3-3-14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正式問卷之信度分析............................ 96 表 4-1-1 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現況分析 ...................................................... 104 表 4-1-2 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量表之各題項分析摘要表............................... 105 表 4-1-3 身心障礙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總量表與量表分析............................... 109 表 4-1-4 身障兒童生活學習適應量表之各題項分析摘要表............................... 110 表 4-1-5. 一般兒童親職壓力之總量表與量表分析 .............................................. 114. 表 4-1-6 一般兒童親職壓力量表之題項分析....................................................... 116 表 4-1-7. 身心障礙兒童親職壓力之總量表與量表分析 ...................................... 119. 表 4-1-8 身心障礙兒童親職壓力量表之題項分析............................................... 121 表 4-2-1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差異分析表 ...................... 123 表 4-3-1 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親職壓力之差異分析表 .............. 126 表 4-4-1 兒童屬性與兒童年齡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 .......................... 128 表 4-4-2 兒童屬性與兒童年齡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8 表 4-4-3 兒童屬性與兒童性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表 ...................... 129 表 4-4-4 兒童屬性與兒童性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9 表 4-4-5 兒童屬性與兒童出生序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表 .................. 130 表 4-4-6 兒童屬性與兒童出生序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1 表 4-4-7 兒童屬性與家庭型態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表...................... 132 表 4-4-8 兒童屬性與家庭型態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32 表 4-4-9 兒童屬性與父親教育程度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表.............. 134 表 4-4-10 兒童屬性與父親教育程度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 134 表 4-4-11 兒童屬性與母親教育程度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表.............. 135 表 4-4-12 兒童屬性與母親教育程度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136. VIII.

(11) 表 4-4-13 兒童屬性與家庭經濟收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平均數摘要表............... 137 表 4-4-14 兒童屬性與家庭經濟收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 137 表 4-4-15 兒童屬性與背景變項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差異與交互作用情形統整表 138 表 4-5-1 兒童屬性與父親年齡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 140 表 4-5-2 兒童屬性與父親年齡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0 表 4-5-3 兒童屬性與母親年齡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 142 表 4-5-4 兒童屬性與母親年齡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2 表 4-5-5 兒童屬性與家長性別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 143 表 4-5-6 兒童屬性與家長性別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3 表 4-5-7 兒童屬性與父親教育程度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 144 表 4-5-8 兒童屬性與父親教育程度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5 表 4-5-9 兒童屬性與母親教育程度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 146 表 4-5-10 兒童屬性與母親教育程度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6 表 4-5-11 兒童屬性與父親職業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147 表 4-5-12 兒童屬性與父親職業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8 表 4-5-13 兒童屬性與母親職業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149 表 4-5-14 兒童屬性與母親職業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9 表 4-5-15 兒童屬性與家庭型態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150 表 4-5-16 兒童屬性與家庭型態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1 表 4-5-17 兒童屬性與家庭經濟收入在親職壓力之平均數摘要表...................... 152 表 4-5-18 兒童屬性與家庭經濟收入在親職壓力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2 表 4-5-19 兒童屬性與背景變項在親職壓力之差異與交互作用情形統整表...... 153 表 4-6-1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各項度之相關情形.............................. 156. IX.

(12) 圖目錄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60. 圖 3-5-1 研究實施流程圖........................................................................................ 102. 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現況、差 異性及之間的關係。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論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探討 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別敘述如 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身心障礙」一詞,對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現今臺灣仍有許多身心障礙兒童來 自單親、單薪或低社經地位的家庭,屬於社會弱勢族群之一。但一直以來,身心 障礙者在社會上總是受到忽視與不平待遇。近年來,國內外針對身心障礙者真實 故事之傳記、記錄片、電影…等藝文創作日益增加,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藉以提升 國人普遍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觀感及接納度,給予他們平等的權利、權益及關 愛。研究者從近年來的藝文創作中,深刻感受到身障者強韌的生命力,其艱辛的 生命歷程觸動人心!也再次凸顯出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之尊重、關懷、重視(個 人權益保障)、同理及包容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能有愛無礙, 將愛與溫暖傳播出去! 身心障礙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家庭生活、學校學習)上受限於生理、心理、 發展遲緩,加上環境不利因素影響,可能會產生學校課業學習不佳、生活自理困 難、人際與社交阻礙等行為問題,此現象可能造成幼小階段的孩童人格發展與社 會適應受到負面的影響(林惠芬,2010;湯麗惠、陳秉鈞,2009;侯禎塘,2003; 魏景銓,2001;施顯烇,1995;Matson & Rivet, 2007);在親職壓力方面,身心障 礙兒童的出生,對家長來說是種心靈的創傷、內在情感的衝突及經濟(龐大醫療. 1.

(14) 費的支出)上的壓力,且隨著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特殊需求,需要家長 長時間持續性的照料(何志鴻、黃惠璣,2007)。這對背負身心障礙兒童教育重責 的家長而言,其內、外在龐大的精神壓力與挫折(如:歧視、不平等待遇、資源 缺乏),可能會使其感到無力、無助、失望、徬徨、悲傷、罪惡感等等負面情緒感 受(何志鴻、黃惠璣,2007;林桂如,2007)。 國外針對身心障礙兒童之相關研究較我國早,其相關文獻資料也較多,但侷 限於文化背景、環境等因素,與臺灣國情有所差距,故其相關研究僅供參考,不 宜過度推論於我國。而我國多數針對身心障礙兒童之相關研究,則較少跨足於幼 兒園至國小階段身心障礙兒童之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探究。本研究將以這個 為主題,比較不同年齡層之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正常發展兒童的生活學習適應與 親職壓力之現況、差異及相關性。本研究結果可以提供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兒 童及其父母所面臨的親職壓力有更深入的了解,並可提供教育單位及相關團體在 擬定輔導措施之參考依據。. 二、研究動機 「我的寶貝、寶貝,給你一點甜甜,讓你今夜都好眠; 我的小鬼、小鬼,逗逗你的眉眼,讓你喜歡這世界; 嘩啦啦啦啦啦~我的寶貝,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唉呀呀呀呀呀~我的寶貝,要你知道你最美。」 ─引自張懸(2006)。寶貝。. 「孩子永遠是父母心中最珍貴的寶貝!」,從一個生命呱呱落地開始,父母即 開始面臨重重壓力,且依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而有不同壓力產生;尤其當父母 發現孩子有特殊病狀時,面對內心的矛盾、愁苦、愧疚、自責、無助、徬徨、悲. 2.

(15) 傷、無法接受等負面情緒壓力;與外在環境中他人的異樣眼光、經濟壓力、教育 壓力、缺乏支持性的資源…等,在種種負面影響的衝擊下,使父母的親職壓力變 得更加龐大而沉重。. 「在沒有光的世界裡,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 相信所遭遇的一切,並不是在阻擋自己前進, 而是要讓自己下定更大的決心。」 ─引自任月等人(2013)。逆光飛翔【DVD】。. 上天賦予我們生命不同的色彩,卻在立足點上有著懸殊的差距!如有的人資賦 優異、身心健全,有的卻是終身發展障礙、四肢殘缺。即便如此,也要轉念正向 思考,或許是上天對我們開了一個玩笑(孩子是個身心障礙兒童) ,給我們的一個 考驗,使我們的生命重新賦予了不同的職責與角色任務,引領著我們面對未知的 挑戰!即使路再苦,研究者也堅信祂的安排,必有巧妙的人生意義等著我們去探 索。 從踏入幼教開始,研究者的內心便秉持著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相信每個孩子 都是最純真、善良、美好的小天使,即使上天賜予他(她)們不完美的身體或心 理,也要用自身對幼教的熱情與關愛,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內心最真誠的情感。自 大學實習開始,研究者便進入臺北市某發展中心服務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並於 實習之餘至機構擔任義工服務,透過與家長的結識,從中了解到不少身障兒家庭 所面臨的龐大親職壓力及孩童在生活學習適應上的困擾,也激起研究者欲探究身 心障礙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議題的動機。加上研究者大學實習時,與 班上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長關係友好,更對其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有所了. 3.

(16) 解,激起研究者欲往此主題探究之興趣。本研究透過「生活學習適應量表」及「親 職壓力量表」之調查,進一步不同年齡、性別、出生序、家庭型態、父親教育程 度、母親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收入之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上 的差異情形,以及比較不同父親年齡、母親年齡、性別、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 育程度、父親職業、母親職業、家庭型態及家庭經濟收入之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 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的差異情形。. 4.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 力,並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學童家長、學校教師或從事教育相關工作者具體建議及 參考。本研究主要目的與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 探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及家長親職壓力之現況。 (二) 探究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 (三) 探究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之差異情形。 (四) 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差異情形。 (五) 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差異情形。 (六) 探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程度。. 二、研究問題 (一)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及家長親職壓力之現況為何? (二)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差異情形為何? (三) 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差異情形為何? (四) 不同背景變項之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差異情形為何 ? 4-1 不同「年齡」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顯著差 異? 4-2 不同「性別」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顯著差 異? 4-3 不同「出生序」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顯著差. 5.

(18) 異? 4-4 不同「家庭型態」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顯著 差異? 4-5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 顯著差異? 4-6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 顯著差異? 4-7 不同「家庭經濟收入」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生活學習適應是否有 顯著差異? (五) 不同背景變項之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親職壓力差異情形為何? 5-1 不同「父親年齡」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顯著 差異? 5-2 不同「母親年齡」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顯著 差異? 5-3 不同「性別角色」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顯著 差異? 5-4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 顯著差異? 5-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 顯著差異? 5-6 不同「父親職業」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顯著 差異? 5-7 不同「母親職業」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顯著 差異?. 6.

(19) 5-8 不同「家庭型態」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顯著 差異? 5-9 不同「家庭經濟收入」的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是否有 顯著差異? (六) 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程度為何?. 7.

(2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研究者針對本研究之相關名詞「身心障礙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親職壓 力」加以彙整,並詳實論述於下。. 一、身心障礙兒童 本研究所指之身心障礙兒童,乃依據特殊教育法(2014)第 3 條定義: 「身心 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特殊教育及 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者,包含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肢體 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發 展遲緩、其他障礙等 13 種障礙類別」;包含未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以及經專業評估 及鑑定後,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 12 歲以下就讀幼兒園及國小學童。. 二、生活學習適應 生活學習適應係指個人與環境間取得協調均衡關係的過程(楊耀慧,2008; 林雅鈴,2007) 。本研究將兒童的「家庭與學校生活適應」統稱為「生活學習適應」 , 其「生活」乃指兒童在家庭生活的適應情形, 「學習」乃指兒童在學校生活的適應 情形;故本研究之生活學習適應係指:兒童在家庭及學校生活中,面對「家庭生 活適應」及「學校學習適應」問題,所產生的調適歷程。 本研究之「生活學習適應量表」進行調查,內容包含「學校學習適應」、「家 庭生活適應」兩部份,其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孩童的生活學習適應越差,反之則 越好。. 8.

(21) 三、親職壓力 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執行親職角色的過程中,受到父母年齡、性別、教育程度、 職業、婚姻狀況、家庭型態、家庭經濟收入、子女數及子女健康狀況等因素影響, 而使心理產生負面的感受(陳瑋婷,2012;邱華慧,2009;陳密桃、陳玲婉,2006; Chao, Yang, Hsu & Jong, 2009; Lee, Chen, Wang & Chen, 2007; Tzang, Chang, Liu & Wu, 2007; Wang & Jong, 2004; Hastings, 2002)。 本研究之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在執行親職角色過程中,父母及子女因素影響, 所面臨的一連串負面感受。研究者參照周禧慧(2011)平地與原住民幼兒母親親 職效能感與親職壓力研究的「親職壓力量表」及相關文獻(賴育樺,2009;黃思 穎,2008)之內容,並改編至符合本研究之工具,內容包含「教養壓力」、「生活 壓力」、「婚姻壓力」三部分,其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家長的親職壓力越高,反之 則越低。. 9.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陳述之研究範圍與限制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變項等,茲分別說 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進行,以就讀幼兒園及國小階段之身心障礙兒童家 長、及配合身心障礙兒童屬性(子女的年齡、性別等)之一般兒童家長為對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法進行,並藉「兒童生活學習適應量表」及「親職壓 力量表」 ,了解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現況,進一步 比較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差異情形及相關性。 (三)研究變項 本研究所探討之生活學習適應變項包含:學校學習適應及家庭生活適應等二 個層面;親職壓力之變項包含:教養壓力、生活壓力及婚姻壓力等三層面。 本研究樣本之背景變項分為二層面,包含:一、子女的年齡、性別、出生序、 家庭型態、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收入等;二、父母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 職業、家庭型態、家庭經濟收入等變項進行探討。.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取樣之一般兒童家長須配合身心障礙兒童屬性(子女的年齡、性別、 等)進行配對,且一般兒童須無任何健康狀況(如氣喘、過敏等) ,以避免影響一. 10.

(23) 般兒童家長在親職壓力層面之填答情形。此外,研究者須考量新住民家長、祖父 母的閱讀及語言理解能力,來進行問卷發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量化為主,針對個案不做深入分析;然而,受試者的填答情形可能 受其個人認知、情緒及文化背景等主客觀因素影響,使研究結果產生誤差。 (三)研究變項 研究者將針對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背景變項,進行全面性的統計與分 析,至於文獻中許多專家學者所探究之各層面,受限於人力、經濟等因素,而無 法兼顧各層面之探究。. 11.

(24)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 力,研究者為蒐集身心障礙兒童的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深入探 討「身心障礙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相關文獻資料。 本章共分為四節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為身心障礙之界定,第二節探究兒童 生活學習適應之內涵及其影響因素,第三節論述親職壓力之內涵並剖析其影響因 素,第四節針對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進 行分析。. 第一節 身心障礙兒童之界定 本節研究者將依據身心障礙兒童之定義及診斷鑑定基準、身心障礙兒童常見 之行為問題呈現,並詳實敘述如下。. 一、身心障礙兒童之定義及診斷鑑定基準 (一)身心障礙兒童之定義 我國針對生理、心理發展異常之兒童,皆以「身心障礙兒童」稱之。而我國 以「障礙」一詞命名,其目的旨在能帶給身心障礙家庭希望,其意乃指身心障礙 兒童若能跨越橫阻於前的「障礙」 ,就能與正常兒童般擁有相同的發展,且能避免 因類別名稱而受到負面歧視(周俊良、范智敏、陳冠蘭、劉蔚萍、李昆霖、劉欣 箖,2010)。 本研究依據我國針對「身心障礙」之相關法令定義,將其障礙分類方式彙整 如下。. 13.

(26) 依據我國特殊教育法(2014)第 3 條定義: 「身心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礙, 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需求,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者」 ,其障 礙類別如下:1 .智能障礙;2 .視覺障礙;3 .聽覺障礙;4 .語言障礙;5 .肢體障礙; 6 .腦性麻痺;7 .身體病弱;8 .情緒行為障礙;9 .學習障礙;10.多重障礙;11.自閉 症;12.發展遲緩;13.其他障礙。 依據我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4)第 5 條定義: 「身心障礙者,指身體 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會生 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 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身心障礙手冊》之申請,須以此法為依 據,其身體系統構造或功能障礙包含:1.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2.眼、 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3.涉及聲音與言語構造及其功能;4.循環、造血、 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5.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 能;6.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7.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 其功能;8.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綜合上述可知,我國法令針對「身心障礙」一詞之定義不盡相同,且受限於 中央主管機關不同,將使身心障礙者所依據之法源不一,如《身心障礙手冊》之 申請,須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為依據,其身心障礙身分之鑑定及申請也有不 同之準則。 本研究所指之身心障礙兒童,係指患有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語 言障礙、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 自閉症、發展遲緩、其他障礙,共 13 種障礙類別;包含未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以及 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後,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 12 歲以下就讀幼兒園及國小學童。. (二)身心障礙兒童之診斷鑑定基準. 14.

(27) 依據我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第 3、4、5、6、7、7-1、 8、9、10、11、12、13、14 條,明文規定各障礙類別之鑑定標準,茲說明如下。 1.智能障礙: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 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準則包含: (1)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二個標準差。 (2)學生在生活自理、 動作與行動能力、 語言與溝通、 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 等任一向度及學科(領域)學習之表現較同年齡者有顯著困難情形。 2.視覺障礙:指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視覺器官之構造缺損,或機能發生 部分或全部之障礙,經矯正後其視力辨認仍有困難者。其鑑定準則包含: (1)視力經最佳矯正後,依萬國式視力表所測定優眼視力未達 0.3 或視野在 20 度以內。 (2)視力無法以萬國式視力表測定時,以其他經醫學專業採認之檢查方式測 定後認定。 3.聽覺障礙:指由於聽覺器官之構造缺損或功能異常,致以聽覺參與活動之能 力受到限制者。其鑑定準則包含: (1)接受行為式純音聽力檢查後,其優耳之五百赫、一千赫、兩千赫聽閾平 均值,六歲以下達二十一分貝以上者;七歲以上達二十五分貝以上。 (2)聽力無法以行為式純音聽力測定時,以聽覺電生理檢查方式測定後認定。 4.語言障礙:指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年齡者相較,有顯著偏差或低落 現象,造成溝通困難者。其鑑定準則包含: (1)構音異常:語音有省略、替代、添加、歪曲、聲調錯誤或含糊不清等現 象。 (2)嗓音異常:說話之音質、音調、音量或共鳴與個人之性別或年齡不相稱 等現象。. 15.

(28) (3)語暢異常:說話節律有明顯且不自主之重複、延長、中斷、首語難發或 急促不清等現象。 (4)語言發展異常:語言之語形、語法、語意或語用異常,致語言理解或語 言表達較同年齡者有顯著偏差或低落。 5. 肢體障礙:指上肢、下肢或軀幹之機能有部分或全部障礙,致影響參與學 習活動者。經專科醫師診斷;其鑑定準則包含: (1)先天性肢體功能障礙。 (2)疾病或意外導致永久性肢體功能障礙。 6.腦性麻痺:指腦部發育中受到非進行性、非暫時性之腦部損傷而顯現出動 作及姿勢發展有問題,或伴隨感覺、知覺、認知、溝通、學習、記憶及注 意力等神經心理障礙,致在活動及生活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由醫師診 斷後認定。 7.身體病弱:指罹患疾病,體能衰弱,需要長期療養,且影響學習活動者; 其鑑定由醫師診斷後認定。 8.情緒行為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 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包括精神性疾患、 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 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其鑑定準則包含: (1)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得參考精神科 醫師之診斷認定之。 (2)除學校外,在家庭、社區、社會或任一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 (3)在學業、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 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獲得有效改善。 9.學習障礙:統稱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知覺、知. 16.

(29) 覺動作、推理等能力有問題,致在聽、說、讀、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 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 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其鑑定準則包含: (1)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 (2)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 (3)聽覺理解、口語表達、識字、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等學習表現有 顯著困難,且經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有效改善。 10.多重障礙:指包括二種以上不具連帶關係且非源於同一原因造成之障礙而 影響學習者。其鑑定應參照本辦法其他各類障礙之鑑定基準。 11.自閉症: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 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準則包含: (1)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2)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 12.發展遲緩:指未滿六歲之兒童,因生理、心理或社會環境因素,在知覺、認 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自理能力等方面之發展較同年齡者顯著遲緩, 且其障礙類別無法確定者。其鑑定依兒童發展及養育環境評估等資料,綜合 研判之。 13.其他障礙:指在學習與生活有顯著困難,且其障礙類別無法歸類於第三條至 第十三條類別者。其鑑定應由醫師診斷並開具證明。. 二、身心障礙兒童常見之行為問題 每一個行為的產生,都有其背後的意義。當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未能滿足時, 常會有行為問題產生,如傷害自身、妨礙他人權益或擾亂生活秩序及安寧等,尤 其對身心障礙者而言影響更為嚴重(施顯烇,1995)。身心障礙者受限於生理、. 17.

(30) 心理及能力發展遲緩等問題影響,加上環境不利的因素,使其伴隨之行為問題的 機率較大(林惠芬,2010;湯麗惠、陳秉鈞,2009;侯禎塘,2003;施顯烇,1995; Hastings, 2002);且障礙程度越嚴重,其行為問題也會更趨嚴重地影響身心障礙 者的學習生活適應情形,包含生活自理能力、學校課業學習及社交技巧等(侯禎 塘,2003;魏景銓,2001;Matson & Rivet, 2007)。 本研究依據國內外學者(林煜翔,2013;周俊良等人,2010;傅秀媚等人,2006; 鈕文英,2001;魏景銓,2001;施顯烇,1995;Meyer & Evans, 1989, 1986)針對 身心障礙兒童常見的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加以彙整,詳述如下。 林煜翔(2013)的研究發現,遭受霸凌與霸凌他人者之特質,包含有:學業成 績不佳(易自我貶抑)、身心特質異於常人(自我概念較低落)、社交技巧與人 際關係不佳、干擾上課和不遵守團體規範等。此研究結果同時顯示身心障礙兒童 的行為問題,會嚴重影響其生活適應及身心發展。 魏景銓(2001)指出,身心障礙兒童受限於身心特質,使其在學習、人際關 係、社會行為及生活適應等方面,較一般兒童容易有行為問題產生,此現象可能 造成其身心傷害甚至是社會疏離。 周俊良等人(2010)和傅秀媚等人(2006)的研究發現,身心障礙兒童受限 於身心缺陷及環境因素影響,使其身心特質在學習能力、生活自理及社會適應(社 會情緒、技巧及人際關係)方面皆容易有行為問題產生。 施顯烇(1995)依據 Meyer 與 Evans (1986) 之研究,將身心障礙兒童之行為 問題分為八類,包含:(一)身體上的攻擊性行為(如:抓頭髮、打人、咬人); (二)自我傷害的行為(如:撞頭、 咬手、拔 頭髮);(三)破壞性的行為或是 對物品的攻擊(損毀用品,如:摔碗盤、家具等);(四)擾亂的行為(如:哭 鬧、尖叫、出怪聲等);(五)消極性的攻擊或干擾(如:故意尿褲子、暴露身 體等);(六)無意的走失或故意的逃學和離家出走;(七)反覆而固定但未具. 18.

(31) 意義的身體動作(如:搖晃身體、含手等);(八)情緒或是社會行為不當的表 現(如:隨意大小便、對他人不當的肢體接觸、情緒失控等)。 此外,鈕文英(2001)則依據Meyer與Evans(1989)之研究,將身心障礙兒童的 行為問題分為六類,包含:(一)固著性行為(又稱刻板行為、重複行為或反覆 而固定的行為,如:固定作息、路線及位置等);(二)自傷行為(又稱自虐、 自我傷害,如撞頭、 咬手、拔 頭髮等);(三)攻擊行為(包含身體上的攻擊(如 抓頭髮、打人、咬人)、口語或對物品的攻擊(如大聲叫罵、破壞東西等)、消 極的抵制或不聽話的反抗等);(四)不適當的社會行為(包含社交及自我控制 技巧缺陷等);(五)特殊情緒困擾(如:憂鬱症、泛慮症、分離焦慮症、恐懼 症、恐慌症、壓力症、強迫症等);(六)身體調節異常(飲食、排泄、睡眠等 身體機能異常,如:厭食、大小便失禁、夢遊等)。 綜合上述可知,各種身心障礙類別間皆具有差異性,即使伴有相同之障礙,其 身心特質的差異性也很大,因此身心障礙兒童所顯現出的行為問題並不盡相同。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身心障礙兒童的行為問題,如:固著性行為、自傷行為、 攻擊行為、不當社會行為(社交技巧及人際關係不佳、不遵守團體規範)和干擾 性學習等,不僅影響其心理、學習、社交、生活自理及社會適應等,使身心障礙 兒童在學校及家庭生活適應上困難重重(如老師眼中的麻煩人物等),更可能因 此加重家長照顧身障子女的親職壓力。本研究擬進行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 活學習適應與親職壓力之比較,進一步探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習適 應與家長親職壓力之現況、差異情形及相關性。. 19.

(32) 第二節. 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之內涵. 本節茲針對「生活學習適應之定義」及「影響生活學習適應之因素」兩部分, 分別論述如下。. 一、生活學習適應之定義 本研究之「兒童生活學習適應」係指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在家庭生活適 應與學校學習適應情形。本節研究者將依據國內外研究者針對生活學習適應之定 義,詳實彙整如下表 2-2-1。. 表 2-2-1 國內外研究者針對學校家庭生活學習適應之定義 研究者 李長燦. 年代 2011. 定義 生活適應係指個體與自己、他人及外在環境取得和諧、 圓滿的狀態或結果(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對工 作滿意程度、對生活滿意程度及生活品質) ;也是個體 與自己、他人及外在環境交互作用所保持和諧的歷程 及能力(因應能力、良性互動等)。. 李靜怡和 劉明松. 2011. 學校適應是指端看學生成就是否達到適於自己能力的 水準、行為是否遵守學校規定、社會關係是否融洽等, 包含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自 我適應。. 劉惠君和 陳麗卿. 2010. 學校生活適應係指國小學童進入學校後,對所有學習 活動與學習環境的調適,包含學業學習、師生關係、 班級生活常規。. (續下頁). 20.

(33) 研究者 吳培源. 年代 2009. 定義 生活適應係指新移民女性的子女在幼稚園所表現出的 學習適應、人際適應及常規適應。. 賴建戎. 2009. 學習適應是指個體在學習歷程中與學習環境互動,表 現出來的反應狀態,以滿足需求及對抗外在壓力,所 產生的調適狀況。. 黃思穎. 2008. 幼兒生活適應為幼兒從家庭進入學校後,因應環境的 改變,幼兒必須尋求改變與幼稚園環境相互配合,取 得與幼稚園環境和諧平衡的關係,包含:學習適應、 人際關係、常規適應。. 楊耀慧. 2008. 生活適應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取得和諧的歷程,在 圓滿的身心狀態下能有效面對與處理生活事件的能 力,包含:學習適應、自我適應、人際適應、常規適 應。. 林雅鈴. 2007. 生活適應是指個人和環境間取得協調均衡關係的過 程,此關係建立在個人與其所處環境間的交互作用 上,會因每個人的需要及預定目的而不斷努力,同時 受到環境中各種壓力影響,使其依循某些方法而行。. 王美惠. 2005. 學校生活適應是指學童處學校環境中,能安適的生 活、有效的學習,並與老師及同學間建立和諧的關係, 包含: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常規適應。. 李湘凌和 高博正. 2006. 生活適應指幼兒在幼兒園的適應情形,包含:學習表 現(在幼兒園所學的知識、技能) 、常規行為(遵守老 師的規定及團體生活規範) 、同儕互動(同儕關係及相 處方式)、祖父母的教養觀(對幼兒的教養態度及期 望)。. (續下頁). 21.

(34) 研究者 張榮照和 林信香. 年代 2005. 定義 「生活適應」指的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達到和 諧一致的狀態,生活適應包含:個人適應、人際適應、 學校適應、家庭適應。. 陳富美. 2005. 生活適應意指孩子生活狀態的良好程度,包含個人、 家庭、學校及同儕四個生活層面。. 魏美惠. 2005. 妥瑞兒家庭及學校適應,包含:情性特質、干擾性行 為、學校適應、同儕互動關係、家庭生活調適、課業 學習表現及專長領域等。. 蔡宜珍. 2004. 個體與環境互動中,為維持其和諧關係,所採取之因 應行為及結果,將國小一年級學童之學校生活適應分 為「社會適應」、「情緒表現」及「學業表現」。. 沈如瑩. 2003. 生活適應係指個人與自己本身、與他人及外在環境互 動取得和諧的歷程,此歷程是雙向、連續的,個體能 透過適當改變外在環境或調適內在心理狀態,以保持 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包含: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 校適應、同儕適應。. 吳佳蓉和 張德勝. 2003. 學校生活適應係指個體為其學校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 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藉以維持身心和諧愉快的過 程,包含: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自我適 應。. 余思靜. 1999. 學校適應主要強調孩子對學校的反應(焦慮、喜歡等) 及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學業成就、同儕關係、學校活 動參與度等)。. Wei. 2011. 妥瑞兒的學校適應,包含:干擾性行為、人際關係、 課業學習表現及專長領域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2.

(35) 綜合上述,研究者發現許多學者針對生活適應、學校生活適應及學習適應之 定義,彼此相互重疊,無法清楚釐清各向度間的差異。學校及家庭與幼兒及學齡 階段孩童生活密不可分,故本研究將兒童生活學習適應分為「家庭生活適應」及 「學校學習適應」兩向度,並定義為兒童在家庭及學校生活中,面對「家庭生活 適應」及「學校學習適應」問題,所產生的調適歷程。研究者擬透過身心障礙兒 童與一般兒童之生活學習適應比較,進一步探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生活學 習適應之現況及差異情形。. 二、影響生活學習適應之因素 影響生活學習適應之相關因素眾多,本研究茲針對相關文獻(李長燦,2011; 李靜怡、劉明松,2011;劉惠君、陳麗卿,2010;黃思穎,2008;楊耀慧,2008; 林雅鈴,2007;張榮照、林信香,2005;吳佳蓉、張德勝,2003) ,探討子女的年 齡、性別、出生序、家庭型態、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收入等因素對生活學習 適應的影響,分別論述如下。 (一)子女年齡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國內多數學者之相關研究皆指出,子女的年齡與生活學習適應有關。李長燦 (2011)指出,不同年齡之新住民子女在家庭適應上達顯著差異,四年級之新住 民子女在家庭適應上顯著高於六年級之新住民子女。黃思穎(2008)指出,「6-7 歲」幼兒的「學習適應」、「人際關係」及「整體生活適應」的適應表現優於「4-5 歲」幼兒; 「5-6歲」幼兒的「人際關係」適應表現優於「4-5歲」幼兒。楊耀慧(2008) 指出,臺北市國小四年級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顯著高於六年級學生。張榮照和林 信香(2005)指出,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在人際適應、學校適應及整體 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差異;在人際適應上,三年級學習障礙學生顯著優於六年級學. 23.

(36) 習障礙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上,四年級學習障礙學生也優於六年級學習障礙學 生。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李靜怡和劉明松(2011)指出,不同年級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之整體學校適 應並未達顯著差異;但國一、國二學生的「學習適應」分數顯著高於國三學生。. (二)子女性別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李長燦(2011)指出,不同性別之新住民子女在家庭適應上達顯著差異,顯 示男生的新住民子女在家庭適應顯著高於女生。劉惠君和陳麗卿(2010)指出, 女童在學習適應、常規適應及人際適應皆高於男童。黃思穎(2008)指出,女童 在「學習適應」、「常規適應」 、「人際關係」的適應表現優於男童。楊耀慧(2008) 指出,不同性別對臺北市國小四、六年級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有顯著差異,顯示 女生的常規適應顯著高於男生。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張榮照和林信香(2005)指出,不同性別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之生活適應並 未達顯著差異。吳佳蓉和張德勝(2003)指出,不同性別之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 養學生在「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自我適應」及整體學校生活 適應層面上皆無顯著交互作用;但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之女性學生在學校在「學 習適應」 、 「師生關係」 、 「同儕關係」及整體學校生活適應層面上都優於男性學生。 李靜怡和劉明松(2011)指出,不同性別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之整體學校適應並 未達顯著差異。. (三)出生序. 24.

(37) 目前國內學者相關研究皆顯示,子女不同的出生序與其生活學習適應未達顯 著差異。李長燦(2011)研究指出,不同出生序之新住民子女在個人適應、家庭 適應、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上皆未達顯著差異。劉惠君和陳麗卿(2010)研究指 出,不同排行的國小新生學童在「學習適應」、「常規適應」、「人際關係」及「整 體學校生活適應」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但排行老么的學習適應最好,中間子女 較差;常規適應則以中間子女最好,老么最差;在人際適應上以獨生子女最好, 中間子女最差;而在整體學校生活適應上則以獨生子女最好,中間子女最差。. (四)家庭型態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依據國內相關研究發現,多數研究均指出家庭型態與生活學習適應有 關。李長燦(2011)指出,不同家庭型態與家庭適應有顯著差異,與父母同住者 的家庭適應顯著高於與父親或母親(任一方)同住者。黃思穎(2008)指出,家 庭型態為「非小家庭」的家長在「常規適應」表現優於「小家庭」的家長。劉惠 君和陳麗卿(2010)指出,來自折衷家庭的學童在「學習適應」、「人際關係」及 「整體學校生活適應」表現最好。林雅鈴(2007)指出,單親家長須身兼雙重親 職,將影響單親幼兒之生活適應。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李靜怡和劉明松(2011)指出,不同家庭狀況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之整體學 校適應並未達顯著差異。. (五)父母教育程度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黃思穎(2008)研究指出,教育程度為「研究所」的父親,其小孩在「學習. 25.

(38) 適應」表現,顯著優於教育程度為「高中、職」和「國中」的父親;教育程度為 「研究所」、「大學、專科」、「國中」的母親,其幼兒在「學習適應」表現,優於 教育程度為「高中、職」母親之幼兒。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李長燦(2011)研究指出,父親的教育程度與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 應及人際適應上皆未達顯著差異。楊耀慧(2008)研究指出,父母的教育程度與 臺北市國小四、六年級學生的生活適應並無顯著差異。. (六)家庭經濟收入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黃思穎(2008)指出,月收入為「四萬-六萬」和「八萬以上」的母親其幼 兒在「學習適應」表現優於月收入為「兩萬-四萬」母親之幼兒;「高社經地位」 家長之幼兒在「學習適應」表現優於「低社經地位」家長。林雅鈴(2007)指出, 單親家庭社經地位「嚴重」低落,將影響單親幼兒個人適應不良。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劉惠君和陳麗卿(2010)研究指出,不同社經地位的父親在幼兒的「學習適 應」、「常規適應」、「人際關係」及「整體學校生活適應」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但父親社經地位處於中等的學童在「學習適應」、「人際關係」及「整體學校生活 適應」表現最好。 吳佳蓉和張德勝(2003)指出,不同社經地位之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在 「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自我適應」及整體學校生活適應層面 上皆無顯著交互作用;但中社經地位之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在「學習適 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自我適應」及整體學校生活適應層面,皆顯著 高於低社經地位學生。. 26.

(39) 張榮照和林信香(2005)指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之生活 適應並未達顯著差異。 李靜怡和劉明松(2011)指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之整體 學校適應並未達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學者研究顯示,影響學童生活學習適應之因素,除了出生序外,皆 未得到一致的研究結果。本研究將依據上述相關研究之發現,進一步瞭解身心障 礙兒童與一般兒童之背景因素(子女的年齡、性別、出生序、家庭型態、父母教 育程度及家庭經濟收入等)與生活學習適應的差異情況及相關性。. 27.

(40) 第三節. 親職壓力之內涵. 當相愛的一對男女攜手步入嶄新的婚姻生活,孩子也相繼來到家庭時,夫妻 間會受到不同成長背景、價值觀、生活習慣及教養觀影響,而使為人父母者在執 行親職角色上需多擔負起一份責任與壓力。本節將針對親職壓力之定義及影響親 職壓力之因素,分別論述如下。. 一、親職壓力之定義 親職角色是成人發展的關鍵過程,孩子的來臨不僅賦予夫妻新的職責,也讓 生活產生改變,使父母感受既喜既憂(林惠雅,2008) 。孩子是父母最甜蜜的負荷, 透過教養及照顧子女可讓父母感到歡樂幸福;但也可能受到孩子先天氣質(較依 賴、精力充沛等) 、家庭經濟收入或子女罹患疾病等因素影響,使父母需減少彼此 的互動及休閒時間,造成親職壓力變得更加沉重(陳瑋婷,2012;鍾燕宜、潘雨 辰、陳右振、郭煌宗,2010;陳密桃、陳玲婉,2006;利翠珊,2005) 。研究者彙 整國內學者針對親職壓力所擬定之定義,茲摘要如下表 2-3-1。. 表 2-3-1 親職壓力之定義 研究者 陳瑋婷. 年代 2012. 定義 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在履行父母角色時,因為個人特質或 成長背景等個人因素、或因孩子氣質、年齡與健康狀況 等孩子因素,或因夫妻間情緒支持或親職角色分攤與親 友網絡或社會資源等外在支持系統等產生阻礙時所產生 的焦慮、挫折與自責等心理感受。. (續下頁). 28.

(41) 研究者 周禧慧. 年代 2011. 定義 親職壓力即是擔任父母的角色與義務。父母為符合社會 所期待之榜樣與行動,當遇到不可逆之事件或無法達到 社會期待或自我期許時(例如:教養子女壓力、家庭經 濟收入、婚姻生活壓力及照顧特殊疾病子女等) ,內在所 感受到的衝突與無力感等負面情緒。. 林惠雅. 2010 2008 2007. 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在擔任親職角色與親子互動歷程中, 面臨到現實情境的要求和夫妻間的個人資源有所差異, 使父母對親職衍生的知覺與情感,包括對親職角色的不 滿意以及對自己生活的不快樂等壓力。. 劉百純和 陳若琳. 2010. 當新手媽媽在照顧養育幼兒過程中,受到幼兒發展、外 界環境、親子互動、生活適應及人際互動等因素影響, 所感受到的壓力。. 鍾燕宜等 人. 2010. 親職壓力是指母親履行父母角色及親子互動過程中知覺 的壓力。. 吳蕙惠. 2009. 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在扮演親職角色時,受到父母個人特 質、子女特質以及親子互動歷程中,父母所感受到的壓 力。. 邱華慧. 2009. 親職壓力是統稱父母在履行其角色任務時,受到個人本 身人格特質、子女特質、親子互動關係不良或是家庭及 其他情境因素影響,而感受到的壓力。. 陳玉芳. 2009. 親職壓力為父母在擔任父母角色及親子互動歷程中,受 父母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不良、子女特質及家庭情 境因素的影響而感受到壓力。. 賴育樺. 2009. 親職壓力係指家中育有學前階段幼兒的家長,在面臨養 兒育女的過程中,因受到來自父母角色與親子相處等因 素影響,而產生為人父母的壓力感受。 (續下頁). 29.

(42) 研究者 吳佳玲. 年代 2008. 定義 親職壓力是指父母親在履行親職角色時,因父母親個人 因素(如個人特質、成長背景);子女因素(如氣質、 年齡、健康狀況) ;夫妻關係(如婚姻滿意度、共親職) 以及外在支持系統(如親友網絡、社會資源)等,而產 生焦慮、沮喪、自責等壓力感受。. 梅心潔和 蔡昆瀛和 陳若琳. 2008. 親職壓力是指父母親在執行其角色任務時,面對父母自 身的因素、親子互動失調、子女的困難特質和外在環境 壓力。. 劉華真. 2007. 親職壓力為父母在養育子女及與子女互動的過程中,受 到父母本身特質、子女特質及外在情境等因素影響,而 產生的各種疑慮、焦慮、擔憂、自責或疲憊的感受。. 張美雲. 2007. 親職壓力係指主要照顧者在履行照顧角色及親子互動 歷程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其壓力可能來自照顧者本身的 特質、孩子本身的特質或是親子互動中的困難。. 陳正弘. 2006. 親職壓力是指當父母在照顧、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因為 父母本身特質、子女特質或與親子間的互動,產生倦怠 或負擔沉重的負面感受。. 陳密桃和 陳玲婉. 2006. 親職壓力係指父母親在扮演親職角色時所產生的壓 力。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在履行父母角色時,因為個人因 素(個人特質或成長背景等)、子女因素(子女氣質、 年齡與健康狀況等)或是外在支持系統(夫妻間情緒支 持或親職角色分攤與親友網絡或社會資源等)等產生阻 礙時所產生的焦慮、挫折與自責等心理感受。. 蔡雅玲. 2006. 親職壓力係指父母在養育子女與子女互動的過程中,受 到父母特質、子女特質及外在情境等因素影響,所產生 的壓力感受。. (續下頁). 30.

(43) 研究者 徐愛華. 年代 2006. 定義 親職壓力為父母在履行父母角色及親子互動的過程中, 受到個人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不良、子女特質及家 庭情境因素影響所感受的壓力。. 洪佩綺. 2005. 親職壓力為父母親主觀知覺到的親職困擾程度。. 汪俐君. 2003. 親職壓力指父母履行父母角色及親子互動歷程中所感受 到的壓力,其壓力可能來自父母本身特質、孩子本身特 質或親子互動中的困難。. 翁毓秀. 2003. 親職壓力是指父母在扮演親職角色時,在親子系統裡, 受到父母個人的特質,親子互動,子女特質及家庭情境 因素的影響所感受到的壓力。. 翁毓秀. 1997. 親職教育是指父母執行親職角色時,對自己及子女對其 需求超過了父母個人生理、心理、精神和其它所能運用 資源的負荷,因而產生的壓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指之親職壓力為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在執 行親職角色的過程中,受到父母因素及子女因素等影響,而使心理產生負面的感 受。研究者擬透過身心障礙兒童家長與一般兒童家長之親職壓力比較,進一步探 討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家長親職壓力之現況及差異情形。. 二、影響親職壓力之因素 從一個生命呱呱落地開始,父母將面臨不斷地親職考驗,且隨著孩子不同的 發展階段伴隨有不同的壓力產生。影響親職壓力之相關因素眾多,本研究茲針對 相關文獻(周禧慧,2011;林惠雅,2010,2008,2007;劉百純、陳若琳,2010; 鍾燕宜等人,2010;吳蕙惠,2009;邱華慧,2009;陳玉芳,2009;賴育樺,2009;. 31.

(44) 梅心潔等人,2008;林榆婷,2007;張美雲,2007;徐愛華,2006;郭孟瑜、王 翠鳳,2006;陳密桃、陳玲婉,2006;蔡雅玲,2006;利翠珊,2005;洪佩綺, 2005;李美銀,2003;汪俐君,2003;翁毓秀,2003,1997;劉佩榕,2003;Chao. et al., 2009; Lee et al., 2007; Tzang et al., 2007; Wang & Jong, 2004; Hastings, 2002) ,探討父母的年齡、家長性別角色、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家庭型態、 家庭經濟收入、子女數及子女健康狀況等因素對親職壓力的影響,分別論述如下。 (一)年齡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周禧慧(2011)指出,幼兒母親年齡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 「30(含)以下」 之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大於「36-40 歲」的幼兒母親。賴育樺(2009)指出,幼兒家 長的年齡與親職壓力達顯著相關,因年紀較輕的父母角色限制與生活羈絆等影 響,而產生較高的親職壓力。林榆婷(2007)指出,聽障兒父母的年齡與親職壓 力有顯著差異,且父母親職壓力呈「倒 U 型」,即「36-40 歲」聽障兒父母親職壓 力最高,「31-35 歲」及「41 歲以上」聽障兒父母親職壓力較低。李美銀(2003) 和 Lee et al. (2007)皆指出,妥瑞兒家長的年齡與親職壓力有關,顯示「30 歲以下」 的父母所感受的親職愁苦壓力較大。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鍾燕宜等人(2010)的研究發現,發展遲緩兒童母親的年齡與親職壓力無顯 著差異。劉百純和陳若琳(2010)研究發現,新手媽媽的年齡與親職壓力無顯著 相關。張美雲(2007)研究亦發現,發展遲緩兒父母的年齡與親職壓力無顯著相 關。陳密桃和陳玲婉(2006)研究發現,國小學童母親的年齡與親職壓力無顯著 差異。汪俐君(2003)研究發現,幼兒母親年齡與親職壓力雖無顯著相關,但年 齡較大的母親有較多的處事經驗,較能整合以往的經驗與知識,因此在教養子女 的經驗上較不會感到壓力。. 32.

(45) (二)家長性別角色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林惠雅(2010,2008)指出,父母的性別與親職壓力達顯著相關,顯示母親 的親職壓力大於父親。吳蕙惠(2009)指出,學齡前幼兒母親的親職壓力比父親 高,因母親在「育兒勞務」、「親子教養」及整體親職參與上皆比父親高,可見母 親是付出較多的一方。賴育樺(2009)指出,母親的親職壓力感受均顯著高於父 親,現今許多婦女紛紛投入職場,在多重角色壓力下,親職壓力也隨之提高。徐 愛華(2006)指出,母親的親職壓力顯著高於父親,因母親較擔心子女的教養問 題,而父親則較母親擔憂自己的生活調適與親子互動關係。利翠珊(2005)指出, 母親的親職壓力比父親高,因母親擔負起較多的育兒責任。劉佩榕(2003)指出, 父母在承擔親職壓力上有性別差異。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張美雲(2007)研究發現,發展遲緩兒父母的性別與親職壓力無顯著相關。. (三)教育程度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周禧慧(2011)指出,幼兒母親的學歷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學歷為「國 中以下」的母親親職壓力顯著高於「大專院校(含)以上」學歷的母親。劉百純 和陳若琳(2010)指出,新手媽媽的教育程度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賴育樺(2009) 指出,「教育程度低」的父母所感受之親職壓力顯著高於「教育程度高」的父母, 學歷為「國小/國中」的父母,親職壓力顯著高於學歷為「大學及研究所以上」的 父母;且學歷為「高中職/專科」的父母,親職壓力顯著高於學歷為「研究所以上」 的父母。林榆婷(2007)指出,聽障兒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親職壓力有顯著差異, 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下」聽障兒父母親職壓力顯著高於教育程度在「高中職」聽. 33.

(46) 障兒父母。蔡雅玲(2006)指出,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親職壓力達顯著差異,教育 程度在「高中職以下」的父母親職壓力高於「專科/大學」或「研究所以上」的 父母。洪佩綺(2005)指出,父母的教育年數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且父母教 育程度越高,親職壓力越低;在面對親子關係與子女教養上所知覺到的困擾也越 低。利翠珊(2005)指出,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親職壓力達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為「高中(職)」的父母所感受之親職壓力顯著高於教育 程度為「研究所以上」的父母。汪俐君(2003)指出,雙薪家庭父母的教育程度 越低,所面臨的親職壓力越高。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鍾燕宜等人(2010)的研究亦發現,發展遲緩兒童母親的教育程度與親職壓 力無顯著差異。梅心潔等人(2008)的研究發現,聽損幼兒母親的教育程度與親 職壓力無顯著差異。. (四)職業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林惠雅(2010)指出,母親的職業與親職壓力有關,母親「非全職工作者」 比母親「有全職工作者」有較大的親職壓力,因全職工作的母親可能因工作而有 較多資源或社會支持,因此親職壓力較非全職工作的母親小。劉百純和陳若琳 (2010)指出,新手媽媽的就業情形與親職壓力有顯著正相關,顯示家庭主婦的 新手媽媽在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層面的親職壓力較大。鍾燕宜等人(2010)指出, 發展遲緩兒童母親「有無工作」對親職壓力有所影響,且有 60%的發展遲緩兒童 母親有工作,並顯示母親「有無工作」與「家庭收入」間有交互作關係。吳蕙惠 (2009)指出,父親的職業類別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顯示職業為「專業人員」 的父親其親職壓力顯著高於「半專業人員或中級行政人員」及「非技術/技術性工. 34.

(47) 人」之父親。賴育樺(2009)指出, 「未就業/其他」的父母的親職壓力感受顯著高 於「就業」的父母。梅心潔等人(2008)指出,聽損幼兒母親的就業情形與親職 壓力有顯著相關; 「未就業」的聽損幼兒母親較「就業」的聽損幼兒母親所感受到 的親職壓力較大。林榆婷(2007)指出,聽障兒父母的工作狀況與親職壓力有顯 著差異, 「未就業」的聽障兒父母的親職壓力感受顯著高於「就業」的聽障兒父母。 利翠珊(2005)指出,無全職工作的母親較有全職工作的母親有較高的親職壓力。 汪俐君(2003)指出,未就業的母親比全職工作的母親感受到較多的親職壓力, 亦即家庭主婦比職業婦女所感受到的親職壓力較大。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周禧慧(2011)以原住民及臺灣平地家長為研究對象發現,「幼兒母親外出工 作與否」與親職壓力無顯著相關。. (五)婚姻狀況 1.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周禧慧(2011)指出,幼兒母親婚姻狀況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婚姻狀況 為「夫妻不同住」的母親親職壓力顯著高於「夫妻同住」婚姻狀況的母親;因「夫 妻不同住」的母親婚姻狀況較不穩定,所感受的親職壓力越大。陳玉芳(2009) 指出,子女罹病將使夫妻間教養歧見更為明顯,而使夫妻關係變得緊張。洪佩綺 (2005)指出,父母的婚姻狀況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相關,父母的親職壓力愈高, 其婚姻滿意度愈低;父母親的共親職愈高,親職壓力愈低。劉佩榕(2003)指出, 障礙兒父母的婚姻關係與親職壓力有關,父母面對障礙兒的長期照顧與養育工 作,常使父母有招架不住,婚姻滿意度下降,且父母的所有時間可能被障礙兒嚴 重分割,使婚姻經營更加困難。 2.未達顯著差異之相關研究.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us, for example, the sample mean may be regarded as the mean of the order statistics, and the sample pth quantile may be expressed as.. ξ ˆ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衷誠合作 衷誠合作 衷誠合作 衷誠合作 互相信任 互相信任 互相信任 互相信任 保護幼弱 保護幼弱 保護幼弱 保護幼弱 造福兒童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stimulus factors of work pressure (i.e., work stressors) are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