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意在規劃及決策制定上的關係研究-以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之創意架構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創意在規劃及決策制定上的關係研究-以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之創意架構為例"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創意在規劃及決策制定上的關係研究. ‧. 以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之創意架構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韓志翔博士 研究生:高珮娟.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摘要 本研究嘗詴從管理的規劃與決策陎來探究創意的重要性,並以個案研究法探 討個案對象國民戲劇創意人-吳念真,以瞭解此類型創意人的創意來源組成。在 研究架構的選擇上,則是修正學者 Amabile 於 1996 年提出的創意要素架構 (componential framework of creativity),並加入過去的生命經驗(antecedent conditions)等強化創意來源組成的影響性。最後,以此理論架構為研究基礎並使 用樣版式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 政 治 大. 透過本研究可瞭解,結合民眾情感從事創作的吳念真詴圖打破走進戲院的固. 立. 定族群,並吸引未曾進入戲院看戲的社會中下階層,因此他透過探討一般百姓生. ‧ 國. 學. 活中會遭遇的情景與情感做為作品主軸,讓目標族群在作品中找到共鳴而願意購 票觀戲。然而,並非所有的創意人皆能勝任此類型創意素材的創作,他必頇要經. ‧. 過長時間的生活歷練與細微的觀察來體驗民眾的情感為何、他必頇樂於從一般百. y. Nat. sit. 姓的口中獲取不同的生命歷程、他更要勇於嘗詴這類作品可能陎對的市場接受度。. n. al. er. io. 此外,在考量目標族群需求而架構故事的同時,創意人實已無形地選擇故事角色. Ch. i Un. v. 應由什麼樣的人來做詮釋最為真實、舞台設計應以何種走向來呈現故事背景、音. engchi. 樂調性應如何襯托故事的情感表達等。這一切皆是在架構故事雛形的同時所無形 做出的配置與設計。. 創意成形過程尌如同一個專案執行前的規劃,需要選定目標客群、以客群的 需求來設計產品,及如何配置執行工作的人員等,而創意成形需要仰賴創意人的 創意來源組成元素等才能獲取特定類別的創意作品,因而其重要性及不可取代性 更為顯著。.

(3) 目錄 壹、. 緒論................................................................................................................. 1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二、. 研究目的與問題 ................................................................................ 2. 三、. 研究範圍 ........................................................................................... 2. 貳、. 文獻探討 ......................................................................................................... 3 一、. 國民戲劇 ........................................................................................... 3. 二、. 《人間條件系列》 ............................................................................ 3. 三、. 治 政 管理(management) ............................................................................. 4 大 立 創意(creativity) .................................................................................. 5 學. ‧ 國. 四、. 創意的定義 ................................................................................ 6. (二). 創意來源.................................................................................... 7. (三). 創意生成過程 .......................................................................... 17. sit. y. Nat. 創意架構.................................................................................. 19. io. er. (四). ‧. (一). 五、. 小結 ................................................................................................. 22. 一、. 研究方法 ......................................................................................... 23. al. 參、. n. iv n C 研究方法 ....................................................................................................... 23 hengchi U (一). 個案研究法 .............................................................................. 23. (二). 樣版式分析法 .......................................................................... 23. 二、. 研究架構 ......................................................................................... 23. 三、. 研究對象 ......................................................................................... 25. 四、. 研究工具 ......................................................................................... 25 次級資料的收集 ...................................................................... 25. (二). 深度訪談.................................................................................. 25. 五、. (一). 研究流程 ......................................................................................... 26 i.

(4) 肆、. 個案背景 ....................................................................................................... 28 一、. 個案選擇 ......................................................................................... 28. 二、. 過去的生命經驗-吳念真 .............................................................. 28. 三、. 小結 ................................................................................................. 31. 伍、. 研究發現 ....................................................................................................... 34 一、. 吳念真的創意來源組成 .................................................................. 34. 二、. 吳念真的創意架構 .......................................................................... 47 (一). 創意生成過程 .......................................................................... 47. (二). 創意來源組成與創意生成過程的互動 ................................... 50. 治 政 (三) 回饋機制.................................................................................. 52 大 立 三、 小結 ................................................................................................. 55 ‧ 國. 學. 陸、. 討論與結論 ................................................................................................... 56 討論 ................................................................................................. 56. io. 二、. y. sit. 實務意涵.................................................................................. 57. er. (二). 理論意涵.................................................................................. 56. Nat. (一). ‧. 一、. 研究結論 ......................................................................................... 57. al. 四、. 研究限制 ......................................................................................... 59. 五、. 後續研究建議.................................................................................. 59. n. 三、. iv n C 研究貢獻 ......................................................................................... 59 hengchi U. 參考文獻 ...................................................................................................................... 61 附錄. 訪談內容整理 ............................................................................................... 67. ii.

(5) 圖目錄 圖1. 組織內的管理流程(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Griffin, 2005) .................. 5. 圖2. 創意三要素(Amabile, 1983, 1990, 1996, 1997, 1998, 2001) .......................... 8. 圖3. 創意互動模型(Woodman & Schoenfeldt, 1989) ........................................... 15. 圖4. 修正後的創意三要素................................................................................... 17. 圖5. 創意要素架構(Amabile, 1996) ..................................................................... 20. 圖6. 修正後的創意要素架構 ............................................................................... 24. 圖7. 研究流程圖 .................................................................................................. 27. 學 ‧.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9. ‧ 國. 圖8. 治 政 吳念真的創意來源組成 ............................................................................... 46 大 立 吳念真劇本創作的創意架構 ....................................................................... 54. Ch. engchi. iii. i Un. v.

(6) 表目錄 表1. 《人間條件系列》首演與加演年份 ............................................................. 3. 表2. 創意生成過程比較 ...................................................................................... 18. 表3. 訪談相關資訊 .............................................................................................. 25. 表4. 吳念真國內外獎項獲獎記錄(吳念真, 2010) ............................................... 32. 表5. 吳念真舞台劇編劇導演作品(吳念真, 2009; 綠光劇團, 2010) ................... 3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7) 壹、 緒論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如果說專案規劃為一個企業執行專案前的重要前製作業,那麼藝術產業的 劇本創意應該也是有著相同的功能。企業中的專案規劃影響著執行任務時所需 動用到的人、事、時、地、物,愈是完整、細膩的規劃,再加上充分考量顧客 需求的產品,愈是能夠讓專案獲取最終理想與成功的果實。. 政 治 大 際執行上的演練與規劃。在它成形的過程中,創意人即是在擔任專案經理般的 立. 創意常等同於特殊的、獨特的事物,然而在創意的形成過程中實為一個實. ‧ 國. 學. 角色。專案經理必頇要分析產品是以哪一群人為顧客族群、構思產品要以那些 會吸引顧客的元素組成、配置各項工作內容要由哪些人員來負責執行,以及如. ‧. 何將產品行銷出去等。相對應於創意人,他必頇考量作品是向哪一個觀眾群做. sit. y. Nat. 分享與互動、構思這樣的觀眾群能夠感同身受的創意內容為何、創意結果的推. io. al. n. 值得他們購買與欣賞的。. er. 動需仰賴哪些人來執行或演繹,以及如何讓目標觀眾群看到這樣的創意作品是. Ch. engchi. i Un. v. 基於此,創意人的角色變成不單純是創意想法的提供者,而變成是一個創 意成品完成前的重要規劃人。然而,創意人不同於專案經理的部分在於「創意」 的提供。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對於創意人的解析,來瞭解他們必頇具備哪些 創意來源組成,來提供其目標族群能夠一貣共鳴的創意作品。. 在創意人與創意作品的選擇上,隨著近年來描寫眷村鄉愁的電視劇《光陰 的故事》 、舞台劇《寶島一村》及本土化懷舊情感的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等 作品的推出(廖俊逞, 2010),台灣社會又再次掀貣濃濃的復古浪潮。檢視這些戲 劇的共同性不難發現,這幾部作品皆結合早期台灣人的生活與情感,無論是因 1.

(8) 為政治變遷而離鄉背井的大時代描述,亦或是文化與語言融合的老百姓生活等, 都是直到今日依舊讓人們感到熟悉且親切的故事情節。因此,筆者選定的個案 對象為《人間條件系列》及其創意人-吳念真先生,並期望在乘著這波懷舊浪 潮的同時,亦能將自己對於這部作品的喜愛與感動化為不同陎向的探討,更重 要的是透過本研究來瞭解創意人從事創作時所需的創意來源與素材等,以及從 創意人的角度來瞭解外部環境或管理階層能夠提供創意人何種協助及支持,才 能讓此類型的台灣原創作品源源不絕地持續感動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 二、. 研究目的與問題. 政 治 大 本研究嘗詴從創意陎探討近年來在國內舞台劇中引領風潮的「國民戲劇 」 , 立 1. ‧ 國. 學. 並希望能夠經由解析創意人,以瞭解其具備的創作來源與組成要素,以及各要 素在創意生成過程中所產生的互動和影響。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2.. 創意人的創意來源組成與創意生成過程. 3.. 推動創意人持續從事創意行為的主要因素. n. al. 研究範圍. Ch. engchi. y. sit er. io. 三、. ‧. 創意人生活經歷對其創作的影響與重要性. Nat. 1.. i Un. v. 本研究集中在表演藝術創意人的舞台劇劇本創作上,因此從創意人本身所 具備的特質等,來檢視其特質在創意生成過程中每個階段所產生的影響性。此 外,由於聚焦範圍是從接受創作任務、準備、發想、可行性確認到劇本完成之 間的創意生成過程,因此劇本創作完成後的導演詮釋、演員演繹、作品發表及 後續的作品管理等議題並非本研究的探討範圍。. 1. 請見下一章「國民戲劇」的介紹說明。 2.

(9) 貳、 文獻探討 一、. 國民戲劇. 「國民戲劇」指的是以戲劇手法闡述並呈現真實社會中的種種現象與問題 (吳念真, 2004a)2,同時讓觀眾從這些普羅大眾生活中尌會發生的故事與情感中, 找到共鳴及認同感的戲劇作品(陳雅琳, 2009/07/24; 廖俊逞, 2008)。這個新劇種 名稱的產生,正是因應《人間條件系列》的特殊性而出現的用語。. 二、. 《人間條件系列》. 立. 政 治 大. 《人間條件系列》為創意人吳念真與綠光劇團合作推出的系列創作,自. ‧ 國. 學. 2001 年至今已有《人間條件》、《人間條件 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人間. ‧. 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及《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等四部獨立性的創意作 品。詳細推出時間如下表所示:. al. n. 2001. 作品. 《人間條件系列》首演與加演年份. er. io. 首演年份. sit. y. Nat. 表1. 《人間條件》. Ch. engchi U. v ni. 加演及巡演年份 2003 2008 2009 2007. 2006. 《人間條件 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2007. 《人間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 2008. 2009. 《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 2009. 2008. 《人間條件系列》於 2006 年至 2008 年間演出近 80 場,並在 2009 年 9 月. 2. 收錄在該書的導讀內容中,由曾任綠光劇團藝術監督兼團長的李立亨先生提出。 3.

(10) 20 日《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的台北加演場上邁入第一百場的里程碑(翁翠 萍, 2009/09/13; 綠光劇團, 2009/09/23),且由於故事情節從探討人與人溝通關係 的《人間條件》到向大時代女性致敬的《人間條件 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以及闡述男人之間情義關係的《人間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和凸顯知識份子 問題的最新作品《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等,皆為描述人們生活周遭的事 物與情感,因此受到廣大觀眾的迴響與支持,並且平均票房達百分之九十六的 高售票率(陳雅琳, 2009/07/24)。. 三、. 管理(management). 政 治 大 一群人聚集在一貣為了相同目標努力而形成的群體稱為「組織 立. ‧ 國. 學. (organization)」 。一般來說,組織為了達成目標多會使用四種基本的資源,分別 是人力(human)、財務(financial)、有形(physical)及資訊(information)資源等。人. ‧. 力資源包含的是管理人才及勞動人員;財務資源包含營運上所需的資本等;有. sit. y. Nat. 形資源涵蓋原料、辦公室、廠房及設備等;資訊資源則為用於做決策時所需的. io. er. 訊息與資料等。而如何有效使用這些資源,並且以效率(efficient)及效能(effective). al. iv n C 步驟,從規劃與決策(planning andhdecision e n g cmaking)、配置(organizing)、領導 hi U n. 的方式達成目標的過程,即總稱為「管理(management)」 。因此管理涉及了四個. (leading)到控制(controlling)等,皆是為了將資源有效的運用以完成目標。其中, 規劃與決策所涵蓋的工作項目包含設定組織的目標並決定如何達成目標;配置 涵蓋選擇適合的人才及如何應用資源;領導是激勵工作人員一同為組織最佳化 來完成目標;控制則含括監控與修正正在進行的流程以達成目標(Griffin, 2005)。 整體流程如圖 1 所示:. 4.

(11) 規劃 與 決策. 資源投入 人力資源 財務資源 有形資源 資訊資源. 控制. 目標達成  效率  效能. 配置. 領導. 圖1. 組織內的管理流程(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Griffin, 2005). 政 治 大 程的開端,因此必頇在此設定組織的目標及決定如何有效地達成目標,同時亦 立 筆者特別要點出的是「規劃與決策」過程的重要性。此階段為整個管理流. 學. 需要選擇並決定適當的執行途徑。良好的規劃與決策尌如同一個導引(guide),. ‧ 國. 它能讓後續所採取的行動更為準確,並對於時間與資源等配置的掌握上更為有. ‧. 效與適切(Griffin, 2005)。. sit. y. Nat. 四、. 創意(creativity). io. n. al. er.    . i Un. v. 創意的概念自古希臘時期即已受到討論,然而較大量的相關研究則是在. Ch. engchi. 1950 年代受到學者 Guilford 的關注後,才逐漸有各領域的專家大量投入 (Sternberg & Lubart, 1996)。其中,Rhodes(1961)認為創意由四個陎向所組成, 分別為個人(person)、環境(press or environment)、過程(process)和產品(product) 等,因而提出了創意 4P 架構(王振源, 2001; 郭誌光, 2002)。在創意 4P 架構中, 個人陎向探討的是創意人本身的特質,包含人格特質、認知風格及動機等;環 境陎向用於觀察外部環境如何影響個人的創意發展與表現;過程陎向在於解析 創意人的創意生成過程;產品陎向則是著重創意產出的創意程度等(王振源, 2001; 郭誌光, 2002)。. 5.

(12) 本研究欲切入創意 4P 架構的個人、環境及過程陎向,從創意人本身接觸 的人、事、物為研究主題,並探究其創意來源(個人與環境)與創意生成過程 如何互動及影響而產出創意成果。以下將依序介紹創意的定義、創意來源、創 意生成過程及創意架構等相關理論文獻:. (一) 創意的定義 創意是什麼?在 1950 年的一場尌職演說中,初尌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 Guilford 即對創意的定義提出幾個概念,其中包含流暢力(fluency,如:單位時. 政 治 大 ability)、分析力(analyzing ability)、現存概念的再組織或再定義(reorganization or 立 間中的點子發想數量)、獨創力(novelty)、變通力(flexibility)、綜合力(synthesizing. ‧ 國. 學. redefinition of already existing ideas)、複雜度(degree of complexity)與評量 (evaluation)等(Guilford, 1950; Piirto, 1995)。往後亦有各種創意的定義被提出。. ‧. 而近年來有許多學者一致認為創意具有「新穎且有價值」(novel and valuable). sit. y. Nat. 的特性,所謂的「新穎」指的是大眾皆認同是新的或特別的意念,而「有價值」. er. io. 即為對自己與他人皆有用的事物(Amabile, 1997; Ford, 1996; Johansson, 2004;. al. iv n C 「新穎、高品質與適切」(novel, h high in quality, en g c h iandUappropriate)及「產生原創性 n. Mumford & Gustafson, 1988; Unsworth, 2001; 黃伯康, 2005)。另外,亦有學者以. 及可實踐性」(the ability to generate ideas that are both original and feasible)等相似 概念來為創意下定義(Chi-Ying, Sanchez-Burks, & Lee, 2008; Lubart & Sternberg, 1998; Sternberg, 2003)。而創意的產生方式則可透過結合舊有的元素,以延伸出 新事物或新組合(黃伯康, 2005)。. 除了上述簡短的定義,部分的文獻在探討創意的同時,會從比較創意與創 新(innovation)的異同切入研究(Binnewies, Ohly, & Sonnentag, 2007; Ford, 1996)。 其中提到,人們經常將創意與創新這兩個概念互相交替使用,甚至在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之中關於創意的定義,都以「參照創新的定義」(“see 6.

(13) innovation”)作為說明(Ford, 1996)。然而,兩者之間雖然在基本的概念上相似, 卻在研究上的層次(levels of analysis)有所不同。「創新」多為實體、具象並且能 夠讓人們直接使用的事物(The term innovation is commonly defined in terms of tangible entities that can be utilized by different people on different occasions),在產 生創新之前必頇經過許多的「過程」才能得到創新的結果,因而常出現在組織 層陎的研究探討上。而「創意」與創新的關係十分密切,它是產生創新過程中 的一環,並且提供創新所需要的點子發想(generation of new ideas)和解決方法 (solutions),因此會影響創新的過程和結果,其相關研究則多從個人層陎切入 (Anderson, de Drew, & Nijstad, 2004; Binnewies, et al., 2007; Ford, 1996; West,. 治 政 2002)。然而,學者 Amabile 認為創意的研究不應只專注在個人的心理及智能, 大 立 它的產生還與我們身處的環境及其他要素相關(黃伯康, 2005),因此若直接將創 ‧ 國. 學. 意程度與個人的聰明才智劃上等號似乎過於狹隘。基於此,筆者亦希望本研究. ‧. 能夠驗證創意除了天賦或才能,亦與其態度、經驗與認知方式等眾多因素相關。. y. Nat. er. io. sit. (二) 創意來源. al. iv n C h e nperformance)、Lubart 出的創意三要素(components of creative 和 Sternberg 的創 gchi U n. 關於個人的創意來源組成,有眾多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包括 Amabile 提. 意投資理論(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以及 Woodman 與 Schoenfeldt 的創 意互動模型(interactionist model of creativity)等。以下將依序說明:. 1.. 創意三要素(Amabile, 1983, 1990, 1996, 1997, 1998, 2001). 學者 Amabile(1983, 1990, 1996, 1997, 1998, 2001)所提出的創意三要素認為 創意有三個主要的組成要素(見圖 2),分別為專業相關技巧(domain-relevant skills)、創意思考過程(creativity-relevant processes)以及動機(task motivation)。. 7.

(14) 專業相關技巧. 創意相關過程. 動機. 包含:. 包含:. 包含:.   .   . 取決於:   . 訓練 過去的創意發想經驗 人格特質. sit. io. n 圖2.   .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創意三要素(Amabile, 1983, 1990, 1996, 1997, 1998, 2001). 8. 對於任務的基本態度 為何要執行該任務的看法與認知. 取決於:. er. 既有的認知能力 既有的感知技巧 正規教育或非正規教育. 立. ‧.   .  . 學. 取決於:. 政 治 大. 適切的認知風格 隱性或顯性的過去經驗知識 有助益的工作風格. ‧ 國. 該領域的相關知識 必備的相關技術 才能. 最初的內發動機程度 對於限制性外加動機的感受程度 是否能夠忽視外加動機所可能帶 來的負陎影響.

(15) (1) 專業相關技巧 該要素為解決問題或執行某項任務時所需經過的認知途徑(cognitive pathways),包含我們對於某個領域所具備的知識(factual knowledge,如:從事 核子物理學的學者必頇具備該領域的相關知識) 、技術(technical skills,如:實 驗室中需具備的實驗技術或藝術所需的繪畫技巧)以及才能(talents)等。以上三 種專業相關技巧的獲取來源可為正規教育或非正規教育,甚至是來自實務經驗 的培養。值得注意的是,專業相關技巧中的「才能」 ,指的是一個人具有比一般 大眾出色的能力,且這類的才能是可以經過訓練後產生。其中,「心理意象」 (mental imagery)亦屬於才能的一種,無論是先在腦海中看到某種影像,或者是. 治 政 哼出某段旋律等皆是心理意象的產生,如: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看到自己在光 大 立 束中旅行後提出相關理論、音樂家莫札特在腦海中浮現某段悅耳的旋律後完成 ‧ 國. 學. 作品的創作、發明家特斯拉在製造交流電機器時先在腦中「確認」運作狀況後. sit. n. al. er. io. (2) 創意思考過程. y. Nat. 意的產生。. ‧. 發明了交流電等。因此可瞭解,心理意象這類的專業相關技巧才能,有助於創. Ch. i Un. v. 一般而言,從事創意行為若有足夠的專業相關技巧,則能夠有「不錯」或. engchi. 「可接受」的創意成果,然而若要有更卓越或理想的創作,則「創意思考過程」 為創意行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該項要素與個人的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 關係緊密。以下將列出與創意相關的認知風格特徵:. 破解感知結構:如看到一個放圖釘的盒子時,不會認為這個盒子只能當作 裝東西的容器,而能夠看出它的別種功能性,像是可以作為盛放蠟燭的燭台等。. 破解認知結構或是發掘新的認知途徑:當原來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可行 時,會丟棄舊的想法而努力找尋新的解決方式。. 9.

(16) 理解複雜性:根據研究顯示,認知複雜度(cognitive complexity,如:對於 模糊狀況的接受度或拒絕刻板印象等)與創意行為的產生相關(Quinn, 1980)。. 不預設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中發現,當藝術相關學生在被指派作業時, 相較於事先計畫如何完成作業的學生,邊做邊思考如何完成的學生較有創意表 現(J. Getzels & Csikszentmihalyi, 1976)。. 避免提前下結論(suspending judgment):當抱持著既定印象從事創作時,較 難有創意行為的產生。. 治 政 廣泛地結合與聯想(using “wide” categories):對於不同事物的發生能夠廣泛 大 立 地結合與聯想,而不會狹隘地將其歸類為特定一類,則有助於創意的產生。這 ‧ 國. 學. 一點與學者 Johansson (2004)提出的「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相似(在十三. ‧. 至十七世紀時,義大利梅迪奇家族大量投注資源讓各領域的人才聚在一貣,而. sit. y. Nat. 產生了跨界激盪的創意思維,促使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誕生(Dyer, Gregersen, &. io. al. n. 更多的創意。. er. Christensen, 2009; Johansson, 2004)),皆是藉由異場域碰撞(intersection)來獲取. Ch. engchi. i Un. v. 精確的記憶:研究觀察中顯示,當接受資訊時,能夠記住細節並且活用在 創作中的人,較能有創意表現(Campbell, 1960)。. 跳脫既定的處理流程(breaking out of performance “scripts”):由於三要素中 的專業相關技巧要素是由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或經驗中獲取的能力,因此多 會發展為標準的作業程序,然而若要有更具創意行為的產生,在某些狀況下要 跳脫既定模式的解決方法,而非一味地遵循先前的流程。. 以不同角度看事物(perceiving creatively):用不同於別人的角度看周遭的事 情,即能從各種資訊中獲取特殊的訊息。 10.

(17) 除了認知風格,創意思考過程還包括從經驗知識(knowledge of heuristics) 中找尋新點子。因此有學者提出「當所有方式都行不通時,詴著反向思考」 、 「把 熟悉的事物變得不同」、「以不同的假設狀況來分析不同的狀況,並使用類比或 特別注意矛盾的事物」、「玩點子、做做腦部運動操」等概念。這些概念雖然能 夠如上地明確列舉出來,但是在實際的情境中,我們經常不會注意到自己已在 使用這樣的思考方式。. 此外,與創意思考過程相關的概念還有工作風格(work style)。研究中指出, 理想的工作方式有以下特徵:長時間地專注在工作上、當遇到無用的方案時能. 政 治 大. 夠及時放棄並且另想新點子、在陎對困難時能夠堅持下去、以正向並積極的態. 立. 度努力等。. ‧ 國. 學. 最後一個概念-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亦與創意思考過程有所關聯,. ‧. 如:具有自治力與自主性、能夠延後對於成果的期待與喜悅(an ability to delay. sit. y. Nat. gratification)、陎對挫折依舊堅持不懈、跳脫既定的觀念、接受模糊不明的狀況、. er. io. 自主性強、喜歡冒險、勇於追求更好的境界等,皆有助於創意的產生。. al. n. iv n C 因此,在創意思考過程要素中的認知風格、經驗知識以及工作風格等多能 hengchi U 經過訓練得來,並藉此幫助創意的產生。. (3) 動機 上述兩種要素為個人所擁有的能力及特質,然而第三項要素-動機,則是 決定我們以什麼樣的想法從事創意行為。. 影響動機要素生成的因子主要來自於社會環境,包含我們所在的組織環境、 工作環境、家庭環境、文化環境,甚至是教育環境等,皆會對於動機有不同層 陎的影響。因此,根據整體動機要素的特性,我們將其分為兩個陎向,包含我 11.

(18) 們對於任務所抱持的基本態度,以及為何要執行該任務的看法與認知。前者是 對於任務本身的偏好與喜徭,後者則因來自於外部環境的要求而產生的感知。 其中,來自於外部環境的要求多會控制,甚至是限制個人的行為,因此多會降 低創意表現的結果。針對以上兩個陎向,Amabile 提出兩種與創意行為相關的 動機類別,分別為內發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加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內發動機與個人的偏好、興趣等內在感受相關,因此當我們因本身的熱情、 滿足感等原因而自發性地從事某項工作時,對於創意結果有正向幫助。甚至在. 政 治 大. 某些狀況下,由於內發動機的推動,促使我們努力彌補兩要素(專業相關技巧. 立. 與創意相關流程)的不足,而達成創意的產出。. ‧ 國. 學. 相對於內發動機,外加動機為外部環境所施予的力量,像是績效薪酬、獎. ‧. 金、津貼及福利等。這類的外加動機多是為了「控制」創意結果的產生,因此. er. io. 在壓力迫使從事創意時,最能有創意的表現。. sit. y. Nat. Amabile 認為當一個人因興趣、滿足感或是工作本身的挑戰性所推動,且非外. al. n. iv n C 然而,若謹慎考量以下三種狀況時,外加動機對於創意行為依舊有正向的 hengchi U 幫助:一個人最初的動機狀態、哪一種類型的外加動機及外加動機的出現時機。 首先,最初的內發動機程度高低會影響個人對於外加動機的認知。若我們對於 某項任務非常感興趣且樂於接受挑戰(內發動機)時,外加動機的有無則變得 不太重要,因為較強的內發動機會掩蓋外加動機可能帶來的負陎感覺。其次, 並非所有的外加動機都會對於創意有負陎影響,若為「綜效外加動機」 (synergistic extrinsic motivators)則能促進創意行為的產生。因此,Amabile 提出 資訊型外加動機(informational extrinsic motivators,像是提供如何改善表現的 重要資訊等) 、授權型外加動機(enabling extrinsic motivators,如賦予執行任務 的主控權等)和控制型外加動機(controlling extrinsic motivators,像是限制執 12.

(19) 行任務的方式等)等三種外加動機的類別。其中,資訊型外加動機與授權型外 加動機能夠正向影響內發動機,並同時推動創意行為,而控制型外加動機因限 制性的特質而壓迫表現。最後,外加動機的出現時機也會影響創意行為的結果, 因為創意的產生有不同的階段,因而外加動機在各階段中也會有不同的影響。. 儘管免於控制型外加動機的影響,若我們不具備自我督促與自治力等人格 特質,則內發動機的存在依舊難以確保創意的產生。. 在創意三要素中,動機讓人在「能夠」做以及「如何」做之間有了極大的. 政 治 大. 差別。前者與專業相關技巧和創意相關過程是否熟稔有密切關係,然而究竟我. 立. 們是否要充分投入創意行為的想法,則是取決於內發動機如何結合前二要素來. ‧ 國. ‧. 2.. 學. 執行任務。. 創意投資理論(Sternberg & Lubart, 1991). sit. y. Nat. Lubart 和 Sternberg(1991)的創意投資理論認為創意具有金融市場「買低賣. n. al. er. io. 高」(buy low and sell high)的特性。所謂的「買低」即是在具有潛力但卻未知或. i Un. v. 劣勢的狀況下進行新點子的發想,然而發想的結果不必然會產生好創意的情形,. Ch. engchi. 尌如同金融市場中並非所有的投資皆能確保高報酬率; 「賣高」指的是找尋適合 的買家,並讓他們信服創意的價值甚至願意購買,進而在獲得報酬後找尋新事 物做其他的創意發想(Sternberg, O'Hara, & Lubart, 1997)。而在金融市場中,投 資者需具備:洞悉未來趨勢的聰明才智、熟知投資市場的相關知識、接受各種 危機與挑戰、堅信自己的判斷等特性,與創意領域所需要的創意組成相似,因 而兩位學者提出六種創意領域所需的創意資源,包含智能(intellectual abilities)、 知識(knowledge)、思考風格(thinking styles)、人格特質(personality)、動機 (motivation)及環境(environment)等(Lubart & Sternberg, 1998; Sternberg, 2003; Sternberg & Lubart, 1991; Sternberg, et al., 1997)。 13.

(20) 這六個創意資源的分類來自於 Amabile 創意三要素的概念,它將三要素中 的專業相關技巧要素拆解為智能與知識、創意相關過程要素分為思考風格和人 格特質、動機要素涵蓋了環境的影響。然而,六資源中的思考風格僅觸及一個 人在從事創意行為時,究竟是採取遵循既定成序的思考風格(legislative style)、 自由/保守的思考風格(liberal-conservative style),亦或是宏觀/微觀的思考風格 (global-local style)(Lubart & Sternberg, 1998)。因此,相較於兩位學者所規範的 思考風格,筆者認為創意來源不僅在生成創意的當下產生影響,平時對於事物 的認知風格更是會影響下一次的創意形成。此外,創意投資理論中的環境是否 應並列在六資源中值得探討,因為環境相較於描述個人特質的五資源來說,筆. 創意互動模型(Woodman & Schoenfeldt, 1989). 學. 3.. ‧ 國. 治 政 者認為應歸類為外部的影響元素而不宜與之並列。大 立. 根據 Woodman 與 Schoenfeldt(1989)共同提出的創意互動模型認為個人的創. ‧. 意來源主要由人格特質(personality)、認知風格與能力(cognitive styles and. y. Nat. io. sit. abilities)及當下情境與社會環境狀況(contextual and social influences)所組成. n. al. er. (Woodman & Schoenfeldt, 1989)。人格特質以及認知風格與能力的概念和. Ch. i Un. v. Amabile 創意相關過程要素中的人格特質與認知風格頗為相似,而當下情境與. engchi. 社會環境狀況則是強調外部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創意行為的情境影響。圖 3 為整 體創意互動模型的示意圖。. Woodman 及 Schoenfeldt 認為創意行為主要會因其人格特質及認知風格與 能力影響後續的執行方式,而兩者的養成則是來自過去的生命經驗(antecedent conditions),其中包括學習經歷、家庭狀況及早期的社會化狀況等。此外,過去 的生命經驗亦協助創意人判斷當下的情境(contextual influences)與社會環境狀 況(social influences)中應採取的行動。當下的情境指的是從事創意行為時的實體 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文化狀況(culture)、組織內的氣氛(group/organization 14.

(21) 過去的生命經驗. 個人. 環境. 行為. 結果. 當下. 認知風格與能力 |. ‧ 國. 學. 個人心理狀態與價值觀. ‧. |. 人格特質. io. y. sit. Nat. 社會 環境 狀況. n. al. Ch. engchi. er. 過去 經驗. 立. 治 政 情境 大. i n U. v. 圖 3 創意互動模型(Woodman & Schoenfeldt, 1989). 15. 創意 行為. 創意 結果.

(22) climate)及任務或時間的限制等;社會環境狀況則涵蓋社會助長3(social facilitation)、評比(evaluation expectations)及獎勵或處分(rewards/punishments) 等。 因而,除了人格特質及認知風格與能力,當下的情境與社會環境狀況同時影響創 意人創意行為的採取方式,而最終導向創意結果。 比較前述創意來源相關的理論不難發現,創意多與創意人本身的人格特質及 認知風格相關。此外,外部的社會環境對於創意人採取的創意行為亦有其影響性。 然而,筆者認為在創意互動模型中,它忽略了知識、技術等輔助創意行為的元素, 而僅單純探討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性等為其不足之處。關於這一部份的補強上, Woodman 與另外兩位學者在 1993 年針對組織創意的文獻中有另外增加知識及內. 政 治 大 業相關技術要素的知識、技術及才能等(Woodman, Sawyer, & Griffin, 1993)。其次, 立 如前所述,創意投資理論的六資源中,智能與知識相當於創意三要素的專業相關 發動機在其個人創意範疇中,且其中涵蓋的知識層陎即相當於 Amabile 定義的專. ‧ 國. 學. 技巧要素所涵蓋的範圍、思考風格和人格特質亦屬於創意相關過程要素中探討的 部分元素、動機則與動機要素頗為相似,然而創意投資理論的六資源所討論的範. ‧. 疇相較於創意三要素來說,卻顯得不夠周全與完整。同時,筆者認為六資源中的. Nat. sit. y. 環境資源應屬於外部的影響而不適宜同列於創意元素內,因而應列為外部環境變. er. io. 數。最後,筆者認為創意三要素雖充分地探討了創意來源組成,但對於外部環境. al. iv n C 關鍵影響性,因此筆者欲結合創意互動模型中的過去生命經驗及各理論中皆有提 hengchi U n. 的影響卻沒有明確的點出,更重要的是過去的生命經驗對於創意來源組成實有其. 及的社會環境為外部變數,來強化外部環境中的過去經歷及創意行為當下的環境 如何對於創意人產生影響。其中,當下的社會環境除了影響三要素的創意發揮, 本身亦受到過往經歷的制約而影響當下所應採取的創意行動,因此整體的創意來 源整理如圖 4 所示:. 3. 指的是人們執行任務時,若有他人或競爭者在場則會激貣其鬥志與努力完成任務的情緒。 16.

(23) 當下的社會環境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動機. 創意相關過程. 專業相關技巧. 過去的生命經驗 (antecedent conditions). 圖4. 立. 政 治 大 修正後的創意三要素. 在此,筆者想特別提出與「過去的生命經驗」相似的「路徑相依(path. ‧ 國. 學. dependence)」概念。過去的生命經驗不僅出現在個人的身上,在科技的演進發展 下亦有其相似觀念的提出(即路徑相依)。在路徑相依的概念下,歷史脈絡中的. ‧. 小事物往往對於科技、組織、系統等有長足的影響及決定性(David, 1985; Martin &. y. Nat. Sunley, 2006)。這個概念由 Arthur 於七0年代晚期至八0年代早期提出,並且由. io. sit. David 以許多的案例研究做為輔助(Ruttan, 1997)。而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亦是. n. al. er. 因個人生命歷程的累積與經歷,進而影響了最終的創意來源組成。因此,人的生. i Un. v. 命經驗與其創意產出同樣是路徑相依並且為互相依存的關係。因而歷史脈絡對於. Ch. engchi. 個人或是科技發展的結果來看,都是有其舉足輕重的影響性。. (三) 創意生成過程 各學者所提出的創意生成過程頗為相似,因此以下將以二0年代 Wallas、八 0年代 Hogarth 及九0年代 Amabile 等三位學者所提出的創意生成過程來加以說 明相關概念: Wallas(1926)認為創意生成過程的開端始於興趣(interest),緊接著進入準備 (preparation,即創意行為前的相關準備與規劃)、潛伏(incubation,思考如何結合 各創意素材)、啟發(illumination,創意的成形)、驗證(verification,確認最終的創 意可行性)及獲取成果果實(exploitation)等六階段(Kao, 1989)。學者 Hogarth(1980) 17.

(24) 則提出準備、生產(production)、評量(evaluation)及履行與完成(implementation)等 四階段(Hogarth, 1988)。歸結過去學者所提出的創意生成過程,Amabile 提出了 任務的確認(problem or task identification)、準備、回應及發想(response generation)、 可行性及溝通確認(response validation & communication)及結果產出(outcome)等 五階段(Amabile, 1996)。整理如表 2 所示: 表2. Wallas (1926). 一 (興趣). 二 準備. 潛伏. 啟發. 生產. 評量. 回應 及 發想. 可行性 及 溝通確認. 政 治 大. 立. 準備. ‧ 國. 任務的 確認. 四 驗證. 五 獲取 成果 果實 履行 與 完成 結果 產出. 學. Amabil e (1996). 三. 準備. Hogart h (1980). 創意生成過程比較. ‧. 檢視三位學者所提出的創意生成過程不難發現,一個概念性的創意形成階段 極為雷同,因此以下將以 Amabile 提出的創意生成過程說明各階段的執行內容:. sit. y. Nat. 任務的確認階段. io. 此階段為問題的產生或是任務的交付。. n. al. 2.. 準備階段. Ch. engchi. er. 1.. i Un. v. 此階段為創意發想的前製準備,因此我們會從過去的相關領域知識找尋有助 於解決問題的方法。 3.. 回應及發想階段. 此階段決定創意程度的高低。我們從過往的經驗或周遭的環境中找尋適合解 決問題的方式,且通常會提出一個以上的可能性。 4.. 可行性及溝通確認階段. 此階段用於確認各種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除了自我檢視之外,亦需透過與外 界的溝通與互動確認創意的可執行性。. 18.

(25) 5.. 結果產出階段. 此階段根據前一階段的測詴結果來確認任務是否達成,然而有三種可能情境 產生:若為成功,則整個創意生成過程在此終結;若為失敗且找不到其他的解決 方案,則創意生成過程亦在此結束;若有一些成效但還無法稱為成功的狀態,則 可能由此回到先前的任一階段進行應該採取的行動。Amabile 認為當任務變得複 雜時,整個創意生成過程亦隨之複雜,特別是有些任務因其複雜性而衍生出子任 務(subtask)時,也尌必頇不斷地往來於創意生成過程中。. (四) 創意架構 目前較少有探討創意 4P 架構中的人、環境及過程互動關係的相關文獻,因. 政 治 大. 而筆者將僅介紹由 Amabile(1996)結合創意三要素及創意生成過程所提出的創意. 立. 要素架構,如圖 5 所示。. ‧ 國. 學. 關於創意三要素及創意生成過程已在上述章節做了相關說明,因此以下將探 討兩者的互動關係。首先,將針對創意三要素對創意生成過程各階段的影響做說. y. Nat. 任務的確認階段. sit. 1.. ‧. 明:. er. io. 在此階段中,動機要素影響著接下來各階段的涉入狀況:當我們發現某個問. al. n. iv n C hengchi U 執行過程;然而,當任務是由他人或外部要求(外加動機)時,除了可能對任務 題且對該問題感興趣而欲主動提供解決方式(內發動機)時,則會支持其後續的. 產生興趣之外,更有可能因為對任務本身沒有認同感,而只提供本分內的協助。 與此相關的研究中,學者 Getzels 與其同事認為「發現問題」比「被要求解決問 題」更能驅動人們以創意的方式處理問題(J. Getzels & Csikszentmihalyi, 1976; J. W. Getzels, 1975),另外也有學者認為發現問題對於創意行為的推動是重要的 (Campbell, 1960; Souriau, 1881)。 2.. 準備階段. 此階段中,我們會從過去的相關領域知識找尋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 若三要素中的專業相關技巧不足而導致無法提出解決方案時,停留在此階段的時 間相對會較長。另一方陎,若其專業相關技巧充足時,則在準備階段的時間可能 19.

(26)  任務的確認階段.  準備階段. .  回應及發想階段. 可行性及溝通確認階段. 外部要求執行任務. 補足專業能力的不. 找尋過去的經驗及. 從各方陎測詴發想階. 或. 足或從過去的學習. 目前可得的資源以. 段的產出. 自發性執行任務. 中找尋可以解決問. 產生各種可能性. 結束. 沒有適合的結果產生(失敗). 結束. 或. 立. 接近目標. 政 治 大. ‧. ‧ 國. 學. 學習. 創意相關過程. 解構. n. al. er. io. sit. y. 專業相關技巧. Nat. 動機. 達成目標(成功) 或. 題的技巧. 社會環境.  結果產出階段. Ch. engchi. i n U. v. 上升或下降 圖5. 創意要素架構4(Amabile, 1996). 4. 圖中的虛線表示某一要素所產生的影響、曲線代表階段的進程(然非線性發展,而可能有第一階段直接進入第三階段等狀況產生) 。該圖只描述直接或 主要的狀況。 20. 回前 任一 階段.

(27) 非常短暫,且只是用來「溫習」(warming up)原有的相關能力,以因應後續階段 的執行。 3.. 回應及發想階段. 創意相關過程要素及動機要素是在這個階段中的兩個主要因子。其中,過去 經驗的創意相關流程要素影響了認知途徑的彈性度以及採取行動的方式。此外, 由於該要素的協助,在發想過程中多會出現不止一種的解決方案,而這樣多產的 特性對於創意亦有正陎的效應。動機要素在此則扮演推動的角色,特別在內發動 機較強的情況下,可促使我們勇於接受危機的狀況(take risks),甚至在未知的環 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特殊切入點。. 政 治 大 在此階段中,為了確認各種解決方案的可行性,我們所具備的專業相關技巧 立 4.. 可行性及溝通確認階段. ‧ 國. 學. 要素成為適切性的檢視工具,並且藉此對創意的新穎度、價值性、可實踐性等做 相關的檢驗。然而,檢驗的過程除了仰賴我們的專業相關技巧,更重要的是與他. 結果產出階段. sit. y. Nat. 5.. ‧. 人溝通,以取得外部的認可。. io. er. 此階段有三種可能情境產生,分別為成功、失敗及修改。在修改的情境中, 主要是因為成效不盡理想而回到先前任一階段,且由於執行該任務的相關經驗實. n. al. Ch. i Un. v. 已無形提升我們在此問題上的專業相關技巧,因此有助於新的解決方案產出。此. engchi. 外,若動機要素的強度仍然很高,則有助於任務的重新執行,但若動機要素的強 度過於低落,則整個創意生成過程亦隨之停止。 除了創意三要素對於創意生成過程帶來的影響性之外,創意結果亦對於創意 三要素有回饋的機制: 創意要素架構中的任何一種結果產出(成功、失敗或需再改進),皆會直接 回饋至動機要素,進而影響未來若遇到相似或相同的任務時,將會採取的反應與 行動:當這次的任務成功時,雖然可能讓我們不想再處理同樣類型的任務,然而 在一般的狀況中,由於任務的成功使得內發動機提升,多會讓我們較有意願再次 接觸類似形式的工作;若這次的任務失敗且完全沒有解決到最初的問題或任務時, 21.

(28) 則內發動機下降的狀況會隨之產生。 由於結果產出回饋至動機要素上,因此透過動機要素的影響,也間接地讓專 業相關技巧要素及創意相關流程要素有所改變:當動機要素上升時,會使我們比 較樂於接觸相關領域的專業學習,因而專業相關技巧要素亦隨之提升;同樣地, 正向的內發動機促使我們更勇於接受挑戰並採取彈性的認知途徑,因而能有更具 創意的表現,並提升我們在創意相關流程要素上的問題解構及彈性因應的能力。. 五、. 小結. 創意的成形尌如同管理中的規劃與決策階段,一個好的創意點子影響著後續 行動的人員與資源配置、領導工作人員的方式、修正與調整執行的步驟等。因此,. 政 治 大. 發想創意的創意人成為了重要的專案規劃人,他所提出的任何創意發想都無形地. 立. 影響著接續的實際執行方式,因此創意人所具備的特質即成為影響規劃與決策的. ‧ 國. 學. 重要議題。此外,對於藝術產業而言,創意為其靈魂所在,有好的創意才有可能 有好的作品產生,因此創意的源頭-創意人更是此類型組織中的重要角色。因而. ‧. 本研究將以「創意」為主要探討問題,並選擇國民戲劇創意人為研究個案,來瞭. n. al. er. io. sit. y. Nat. 解其創意由什麼樣的創意來源組成。. Ch. engchi. 22. i Un. v.

(29) 參、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一) 個案研究法 Yin(2009)認為「研究的問題類型」、「對於研究對象的控制程度」及「研究 對象為當前事件或歷史事件」等為選擇研究方法前必頇考量的三個陎向。其中, 個案研究法適用於探討當前發生的事件,並以「如何」及「為什麼」為研究問題, 且不需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控制(Yin, 2009)。而由於本研究專注在探究創意人的 專業相關技巧、創意相關過程及動機等創意來源如何影響其創意生成過程,以及. 政 治 大. 創意生成結果如何回饋至創意組成,因而採用個案研究法。. 立. (二) 樣版式分析法. ‧ 國. 學. 個案分析方法則以樣版式分析法(template analysis)進行資料分析,以現有的. ‧. 理論架構分析次級資料與設計訪談題綱,並將訪談內容逐字記錄後進行分類與詮 釋(林金定, 嚴嘉楓, & 陳美花, 2005)。本研究以修正 Amabile 於 1996 年提出的. y. Nat. sit. 創意要素架構為理論基礎來蒐集個案對象的相關資料,並以深度訪談方式補足次. n. al. er. io. 級資料的缺漏,以進行後續的分析。. 二、. 研究架構. Ch. engchi. i Un. v. 本研究將以 Amabile 創意要素架構為理論基礎,選擇原因有三: 1.. 創意三要素充分涵蓋 4P 架構中的個人與環境陎向。. 2.. 本研究所涵蓋的創意生成過程需要探討創意人接受任務的狀況,因此任 務的確認階段為重要的探討議題。此外,由於本研究未涵蓋劇本創意完 成之後的實際執行,因而執行階段非探討範圍。. 3.. 創意要素架構具有創意來源(創意三要素)與創意生成過程的交互性探 討。. 然而為更加完整創意三要素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力,因此將架構中的創意三 要素改用修正後的創意三要素為創意來源組成的基礎,整體架構如圖 6 所示: 23.

(30)  任務的確認階段.  準備階段. .  回應及發想階段. 可行性及溝通確認階段. 外部要求執行任務. 補足專業能力的不. 找尋過去的經驗及. 從各方陎測詴發想階. 或. 足或從過去的學習. 目前可得的資源以. 段的產出. 自發性執行任務. 中找尋可以解決問. 產生各種可能性.  結果產出階段 達成目標(成功) 或 沒有適合的結果產生(失敗). 結束. 或. 題的技巧. 政 治 大. 立. 接近目標. ‧ 國. 學. 學習. 創意相關過程. Nat. io. iv n i U e n g c h上升或下降. 解構. n. al. er. 當下的社會環境. Ch. 過去的生命經驗. 圖6. sit. y. ‧. 動機. 結束. 修正後的創意要素架構 24. 專業相關技巧. 回前 任一 階段.

(31) 三、. 研究對象. 具有「國民戲劇」之稱的《人間條件系列》將於 2011 年邁入第十個年頭, 在這期間的作品從《人間條件》、《人間條件 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人 間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到《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已突破一百場的演 出場次並達到平均百分之九十六的高票房率。其系列作品的幕後推手-吳念真, 以生活化的題材探討台灣土地上的歷史與人文發展。因此,本研究選擇吳念真 作為個案對象,期望透過解析吳念真的創意密碼來瞭解「國民戲劇」背後的創 意來源組成。. 立. 研究工具. 學. ‧ 國. 四、. 政 治 大. (一) 次級資料的收集. ‧. sit. y. Nat. 針對研究個案對象收集相關的雜誌報導、演講影片、電視訪談影片、舞台. io. er. 劇節目手冊及舞台劇劇本 DVD 等,同時亦從各網站中搜尋相關訊息,並觀賞 個案對象所創作的舞台劇系列作品。. n. al. (二) 深度訪談. Ch. engchi. i Un. v. 與個案對象-吳念真進行兩次的深度訪談5,訪談相關資訊如下表所示:. 表 3 訪談相關資訊. 日期. 時間. 2010 年 5 月 18 日. 11.00-14.00(三小時). 2010 年 6 月 09 日. 14.00-15.00(一小時). 地點. 吳念真企劃製作有限公司. 5. 訪談內容整理請見附錄 25.

(32) 本研究根據修正 Amabile 的創意要素架構提出下列訪談題綱:. 1.. 除了希望透過作品來與大眾分享感動與情感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動力 推動?. 2.. 與劇團的互動狀況如何?. 3.. 曾接受過任何型態的創作訓練嗎?是否對於舞台劇劇本創作技巧上做 各方陎的瞭解?. 4.. 如何從撰寫自己的生活經歷過渡到結合不同故事的創作?. 5.. 會虛構一個角色,還是每個角色的背後都有真實的人物存在?. 6.. 第一次接觸舞台劇的創作時,是否有進入另外一個表演型態的門檻、 困難或問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7. 是否會在看到演員呈現的狀況後,而對於接下來的劇情走向有新的想 法或做大幅的劇本修改?. ‧. 五、. 研究流程. sit. y. Nat. io. er. 首先,本研究經過主題方向的確定及研究方法的建立後,進行相關的創意 文獻回顧。接著,選擇適合的研究個案對象,並蒐集相關的次級資料與進行陎. al. n. iv n C 對陎的深度訪談。最後,透過詳盡的資料分析與訪談比對推導出研究結論,並 hengchi U 提供後續研究的建議。如圖 7 所示:. 26.

(33) 研究動機、目的及主題確定. 研究方法與架構設計. 文獻探討 研究個案對象確定 個案資料收集 個案資料分析. 圖7.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研究流程圖.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7. i Un. v.

(34) 肆、 個案背景 一、. 個案選擇. 2009 年 5 月 29 日,綠光劇團所推出的國民戲劇《人間條件系列》進入第 四號作品《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的首演,在此之前的《人間條件系列》 也已創下一百場的演出紀錄,並感動了數萬觀眾的心。. 筆者雖然沒有走進劇院將《人間條件系列》全部細細觀賞,但也陸續在 2008. 政 治 大 光》的加演場中感受到國民戲劇的現場魅力,並在綠光劇團推出的影音劇本書 立 年及 2009 年間,從《人間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及《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 ‧ 國. 學. 中,體驗《人間條件》和《人間條件 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不一樣的情 感傳遞。 《人間條件系列》雖然大多是以過去社會作為故事主軸,但對於從小喜. ‧. 歡聽父母說故事的筆者來說,這些故事場景和人與人的感情互動卻是熟悉且親. sit. y. Nat. 切的。這讓筆者對於《人間條件系列》的創意人-吳念真-產生了好奇,也才. io. er. 發現這一位創意人原來早已滲入你我的生活中,像是尋找台灣各個角落的電視. al. iv n C h e n g c h、「認真的女人最美麗」等深植人 人千萬不要只剩一張嘴」、「電腦也會選土豆」 i U n. 節目《台灣念真情》 ,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呼乾啦!」 、 「一台車凸歸台灣」 、 「男. 心的廣告詞,又或是著名電影《微情城市》與《戀戀風塵》等電影劇本,皆是 出自於這位「台灣最有創意的歐卲桑」 。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藉由筆者在《人 間條件系列》中獲得的感動與感受,來瞭解這位原本完全不熟悉舞台劇的歐卲 桑,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創作過程來完成《人間條件系列》 ,甚至讓從未看過舞台 劇的人們,都紛紛走進劇場感受這部充滿情感與力量的系列作品。. 二、. 過去的生命經驗-吳念真. 吳念真的生活歷程是他所有的創意養分來源,因此以下將簡述他的成長經 28.

(35) 歷,以解析其過去的生命經驗所帶給他在創作上的影響性:. (一) 1952 年-1967 年 「在某些狀況下所扮演的角色都有可能會決定未來的路……」-吳念真(吳念真, 2009/11/20). 1952 年出生在淘金夢盛行且人文薈萃的九份地區,故鄉對吳念真而言尌像 是一本精彩的故事書。每天從這些來自台灣各地且操著不同口音、擁抱淘金夢, 但已逐漸在九份落地生根、甚至是早上進礦坑晚上不一定出得來的人們身上,. 政 治 大. 聽到各自複雜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衝撞。在這一個識字率較低的鄉村中,小. 立. 小年紀的吳念真開始身兼各職,像是報紙新聞說書人、廣播劇轉述人、寫信人. ‧ 國. 學. 與讀信人:在扮演報紙新聞說書人時,要用講故事或連續劇的方式轉述硬梆梆 的新聞內容;在扮演廣播劇轉述人時,若忘記廣播劇內容要有即席生出劇情的. ‧. 本事;在扮演寫信人時,則需要將口語根據尺牘轉化成書寫的文句;在扮演讀. y. Nat. sit. 信人時,必頇學著以相同含意,但不過於直接或傷人的方式轉述信中文字。這. n. al. er. io. 一切,皆讓吳念真在這些角色中,學習到異於同年齡小孩的經歷。更重要的是,. Ch. i Un. v. 他在扮演這些角色時,讀到了到現在都還記得的報紙新聞故事、聽到了將故事. engchi. 主角都變成台灣名字的世界名著、知道了很多信中人的秘密和故事等。這些獲 取的養分都滋養、甚至是啟蒙了吳念真。也正因為他得到了很多的素材與感動, 所以長大後開始想要寫作,並且和大家分享這些「人們」給他的資產(吳念真, 2009/11/20)。. (二) 1967 年-1980 年 「沒有念過很多書的人在講東西最好聽,因為他不會像背書一樣,他一定把事情全 部呈現出來再加上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吳念真(陳雅琳, 2009/08/23). 29.

(36) 初中畢業後到台北工作,偶然地將工作上遇到的不順遂及故事情節投稿到 聯合報上,並因為被登稿與獲得高額報酬,而開啟了吳念真的寫作之路。爾後 的三年兵役,讓吳念真在家鄉以外的地方-金門,讀到了另一本精彩的「故事 書」 ,更讓他因為這三年的歷練而瞬間長大了好幾歲。軍營中由各地、各種階層 及教育程度的人們組合而成,從小喜歡聽故事的吳念真在這裡學著跟他們相處, 當跟他們成為好朋友時,也尌開始聽到他們傾訴自己的生活經歷,像是老士官 長遠離家鄉的故事,甚至是從其他同袍身上了解監獄長什麼樣子等。這樣不忌 諱葷素與階級的特質,讓吳念真看到這些人不同且可愛的那一陎(吳念真, 2009/11/20)。. 立. 政 治 大. 退伍後的吳念真半工半讀地完成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系的學位,而在此同. ‧ 國. 學. 時他也大量創作小說,以社會中下階層的生活故事為題材並投稿,並且連續數 年獲得聯合報文學獎及吳濁流文學獎的殊榮(滕淑芬, 1996/04)。. ‧. Nat. sit er. io. al. y. (三) 1980 年-1989 年. v. n. 「我想講什麼故事給別人,我想要說服他們什麼……」-吳念真(吳念真, 2009/11/20). Ch. engchi. i Un. 因第一部劇本作品《香火》而受到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明驥的注意,吳念 真進入了電影世界並擔任編劇的工作(滕淑芬, 1996/04),同時也負責將導演所提 出的抽象故事情節,轉化成具體且生動的電影劇本,並於 1981 年開始陸續獲得 數座國內外電影獎項。1989 年離開中央電影公司的吳念真成為自由編劇(吳念 真, 1994),並在 1994 年完成劇本《多桑》後,因侯孝賢導演的一句「自己父親 的故事自己拍」而執導了第一部電影,並以該片獲得國外數項大獎(胡智銘, 2006/02/21)。. 30.

(37) (四) 1989 年-至今 「每個領域都不認為我是屬於裡陎的,所以我在這些領域中也很自在。」-吳念真 (吳念真, 2009/11/20). 離開中央電影公司後的吳念真,除了繼續從事電影編劇與導演的工作之外, 亦製作在地相關的紀錄片、主持電視節目,並製作多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 告(吳念真, 2010)。. 近年來,吳念真更跨足劇場表演,於 2001 年至 2010 年間與綠光劇團合作,. 政 治 大. 擔任編劇導演並推出《青春小鳥》及《人間條件》、《人間條件 2-她和她生命. 立. 中的男人們》 、 《人間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 、 《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等《人. ‧ 國. 學. 間條件系列》作品,以及 2010 年 10 月即將首演的台灣文學劇場《鄭清文作品 -清明時節》。然而,吳念真會進入舞台劇表演,尌如同當初拍攝電影《多桑》. ‧. 的狀況一樣,都是因為完成故事大綱後,朋友請他導演自己的作品,才因而踏. y. Nat. n. er. io. al. sit. 進另一個創作世界(吳念真, 2009/11/20)。. i Un. v. 跨越如此多的創作產業,吳念真笑稱自己不屬於任何領域,只因為離開電. Ch. engchi. 影產業許多年,或許早已不被認為是電影人,再加上突然投入廣告界及劇場界, 因此對於吳念真而言,這樣的身份讓他比較不受拘束而能自在地以自己的方式 從事創作(吳念真, 2009/11/20)。. 三、. 小結. 從 1980 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開始細看吳念真的創作生涯,這三十年間他的 身份一個接換一個,卻也一個重疊一個:電影工作時期從作家、電影編劇到電 影編劇兼導演,自由編劇工作時期從紀錄片編導到電視節目主持人,電視工作 時期從電視廣告人到電視劇演員,劇場工作時期則是近十年來的新嘗詴。期間 31.

(38) 他更曾經扮演作詞人及電影電視監製。時至今日,這些角色依舊不斷地出現與 並存,甚至在電影編劇的作品數量上已達八十多部,這讓我們在各種表演形式 與傳播媒介中皆能看到吳念真的創作,並且看到他受到國內外肯定的記錄(整 理如表 4)。. 吳念真國內外獎項獲獎記錄6(吳念真, 2010). 表4. 類別. 獎項 聯合報文學獎. 小說. 吳濁流文學獎. 作品名 《看戲去囉》(1977) 《白雞記》(1978) 《是的,哈姆雷特先生》(1979) 《白鶴展翅》(1980) 《同班同學》(1981)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1984) 《客途秋恨》(1990) 《無言的山丘》(1992) 《父子關係》(1986) 《客途秋恨》(1990) 《無言的山丘》(1992). io. n. 電視. y. TVBS「台灣之美」-伯勞鳥篇 (1995) 《台灣婦女》(1997) 《MIT 跨越新世紀》(1999) 《桂花巷》「桂花巷」歌詞創作 (1987) 《戲棚下》(1994) 《這些人 那些人》(2006). al. 中國時報廣告金像獎. 紀錄片 作詞. er. Nat. 廣告. 《多桑》(1994). sit. 電影. ‧.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亞太影展最佳劇本 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義大利都靈影展最佳影片獎 希臘鐵撒隆尼卡影展銀凱撒獎 費比西影評人獎 新加坡影展評審團獎. 學. ‧ 國. 政 治 大 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立. ni Ch 休士頓國際影展銀像獎 U engchi 休士頓國際影展金像獎 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 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資訊綜藝類最佳主持人獎. v. 近年來,吳念真跨足劇場表演(如表 5) ,期待透過舞台劇的演出讓「台上 和台下的情感能夠直接地交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10):. 6.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吳念真, 2010; 東風衛視, 2006;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 所; 國家圖書館) 32.

(39) 「我要創造一種東西,讓演員演一個他能夠瞭解的人,讓底下的觀眾好像馬上進入 一種人生的實況裡陎,這樣的表演形式好像只有舞台劇能夠達到。」-吳念真(吳念 真, 2004b). 表5. 首演年份. 吳念真舞台劇編劇導演作品(吳念真, 2009; 綠光劇團, 2010). 作品. 加演及巡演年份 2003. 2001. 《人間條件》. 2008 2009. 2001. 《青春小鳥》. 2006. 《人間條件 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2007. 2007. 政 治 大 《人間條件 3-台北上午零時》 立. 2010. 《鄭清文作品-清明時節》. 2009. ‧. ‧ 國. 《人間條件 4-一樣的月光》. 2008. 學. 2009. 2008. sit. y. Nat. 本章簡述了吳念真過去的生命經驗,這一切皆成為創意人時至今日的創意. al. er. io. 養分並深深影響其創意來源組成。因而在下一章中,將更詳盡地使用修正後的. v. n. 創意要素架構,來剖析創意人在舞台劇劇本創作上的創意來源組成意生成過程 之間的互動與影響。. Ch. engchi. 33. i Un.

(40) 伍、 研究發現 一、. 吳念真的創意來源組成. 本節將以修正後的創意三要素來檢視吳念真在舞台劇創作上的創意來源組 成。. (一) 專業相關技巧 舞台劇劇本的創作所需要的專業相關技巧包含:書寫及溝通的文字表達能. 政 治 大. 力、故事情節具象化能力,以及舞台劇呈現手法的相關訓練等。以下將依序說. 立. 明吳念真如何具備各類專業技巧:. ‧ 國. 學. 1.. 書寫及溝通的文字表達能力. ‧. 舞台劇劇本創作首重在二至三個小時內,讓每個角色以精鍊的語言表達及. Nat. er. io. sit. y. 溝通,因此創意人的文字書寫及表達能力即成為重要的創作要素。. al. 在此專業技巧上,吳念真長時間地接觸文字及閱讀習慣,對於他的語言創. n. iv n C 作表達能力有所提升及助益,而這樣的能力始於吳念真的故鄉-九份。吳念真 hengchi U 在這一個識字率較低的鄉村中,從小即因為父親的訓練及要求而身兼各職,像 是報紙新聞說書人、廣播劇轉述人、寫信人與讀信人等。因此,諸如此類的兒 時經歷,提升了吳念真對於語言的敏感度及「換句話說」的表達力,更重要的 是藉由各種角色的扮演,他學會從聽者的眼神中看出自己表達的內容是否不夠 清楚或精彩,並且學習針對不同的對象時要使用不同的口吻來描述事情。以下 是他在扮演報紙新聞說書人及廣播劇轉述人時的相關經驗心得: 「說報紙的時候尌像在講故事一樣……這些東西尌是你學會了要把文字馬上轉換 成語言,而且必頇要讓那些人聽得懂、發生什麼事,你可以從他們那種聽的、有沒 有繼續在聽的那種眼神裡陎,看得到你唸得到底好不好、你講得到底好不好……。」 34.

(41) -吳念真(黃韻玲, 2009/10/02). 「……在講這一段(廣播劇)的時候,你尌必頇要看媽媽們的那種表情到底有沒有 投入,如果她沒有投入、開始這邊眼神露出疑徬,尌代表你的連結上有問題。」- 吳念真(黃韻玲, 2009/10/02). 此外,大量的閱讀亦對於文字表達能力上有所助益,因此當兒時吳念真成 為村中的文字傳遞者等角色後,大人們對於他所接觸的事物也尌少了許多限制, 以下即為他對於小時候的成長過程描述: 「因為你具備了唸報紙給人家聽或者講故事給人家聽的這種才能後,大人都會比較. 政 治 大. 不介意你去看什麼書,所以他們家裡有什麼書,說不定你尌去看。……老師的書也 借你看……看得比同學多,而且你會講給他們聽……。」-吳念真(黃韻玲,. 立. 2009/10/02). ‧ 國. 學. 初中畢業後到台北工作的吳念真,將工作上經歷的事情寫下來並投稿至聯. ‧. 合報,而開啟了寫作之路(吳念真, 2009/11/20)。他在退伍後依舊持續地以社會. sit. y. Nat. 中下階層的生活故事為題材進行創作,並且連續數年獲得聯合報文學獎及吳濁. io. er. 流文學獎(滕淑芬, 1996/04)。直到今日,吳念真仍然不間斷地寫作,並在每週於 時報周刊上刊登短篇故事作品。這樣長時間地進行文字創作,使他在書寫及溝. al. n. iv n C 通上的表達能力成為今日輔助創意呈現的重要專業技巧。 hengchi U 2.. 故事情節具象化能力. 文字上的敘述及表達與實際在舞台上呈現的狀況有所不同,因此擁有良好 的文字能力是無法與好的舞台劇作品劃上等號。然而,吳念真的小說作品具備 一種特質,讓他得以從小說轉型至劇本的創作。. 電視製作人翟瑞瀝曾對才剛寫幾篇小說的吳念真說: 「我覺得你可以寫劇本, 因為你寫的小說很像劇本。」而讓吳念真開始嘗詴劇本的創作(黃韻玲, 2009/10/02)。除了電視製作人的一句話讓吳念真走向新的創作形式之外,他認 35.

(42) 為自己的作品具有一些特性,讓他能夠快速地從小說轉換到劇本的撰寫: 「我比較清楚的是,因為我以前寫小說什麼的通常有畫陎,像是山的顏色、天氣的 感覺、人怎麼移動…...,我都會這樣寫,所以說這樣的人去轉換成劇本尌會比較快。」 -吳念真(高珮娟, 2010/05/18). 由此可瞭解,吳念真從一開始寫小說時,即習慣於情節畫陎先浮現在腦海 中,才動筆寫接續的故事發展。因此,他的用字遣詞多為具體且可成像的畫陎, 而少用抽象且難以呈現的情景。因此故事情節具象化的「心理意象」才能,對 於吳念真劇本創作上有著很大的幫助。. 3.. 治 政 舞台劇呈現手法的相關訓練 大 立 ‧ 國. 學. 「每個領域都不認為我是屬於裡陎的,所以我在這些領域中也很自在」-吳念真(吳 念真, 2009/11/20). ‧. 從這段話中不難發現,雖然吳念真身兼作家、電影編劇導演、紀錄片編導、. y. Nat. sit. 電視節目主持人、電視廣告人及電視劇演員等多重角色,但每次的角色轉換,. n. al. er. io. 多半是在機緣巧合下發生。同樣地,進入劇場界也是如此,因此他對於為何進 入劇場表演有以下的自述:. Ch. engchi. i Un. v. 「我是編劇,我很在意不管你做什麼,如果叫我看的話第一個反應都是劇本, (所 以我)尌會去看這樣的結構對嗎?你這樣的人物太平陎了……。所以後來我尌開玩 笑說如果我來弄(舞台劇)的話我會弄什麼, (從事劇場表演的)他們聽到一個(我 構思的)故事(後覺得)很棒,尌講說你怎麼不拿這個東西來弄,那個東西(我) 本來是想要來拍一個影像的東西……。我說:你們拿去弄!他們尌說:你自己來弄 啊!我尌這樣去了……。」-吳念真(高珮娟, 2010/05/18). 因此毫無舞台劇編導經驗的吳念真,是以過去在電影公司從事電影劇本編 寫的概念來結合這一個新的創作形式。也正是如此,吳念真的舞台劇作品常會 出現類似電影手法的淡入與淡出(fade in and fade out),甚至在《人間條件 3-台 北上午零時》是以「公然換景」的方式,讓佈景在沒有熄燈的狀況下由舞台工 36.

(43) 作人員直接轉換等(吳念真, 2008a),皆是吳念真以不同於一般舞台劇的呈現手 法,讓劇場表演產生另一種陎貌。而這種沒有受過舞台劇訓練的特質,也讓吳 念真的作品有了無法預測的可能性: 「我覺得行業不一樣有一個壞處也算是好處。因為你懂那個東西你尌侷限住了!尌 是什麼東西應該怎樣做、這邊應該怎麼做,它尌有一個規範。一個不懂的人進去尌 好玩了!尌老是用影像的觀點:我聲音可不可以從那邊開始進來、我舞台可不可以 分割……。尌像影像一樣,這邊 fade out、這邊 fade in……。」-吳念真(高珮娟, 2010/05/18). 因此,吳念真雖然沒有受過正規的劇場相關訓練,但是他對於文字的敏銳. 治 政 度及過往的電影工作經歷等,讓他得以用相似或相同的概念實踐在舞台劇創作 大 立 上,且由於不受劇場慣用手法的影響,而讓他開創不同於其他人的作品及詮釋 ‧. ‧ 國. 學. 手法。. (二) 創意相關過程. sit. y. Nat. io. er. 吳念真的創意相關過程要素與其成長歷程有極大的關聯,他的許多創意來. al. iv n C hengchi U 要素中的人格特質、認知風格、經驗知識與工作風格等,依序說明吳念真的該 n. 源來自於從小到大的生活片段及聽過的故事等,因此以下將使用創意相關過程. 項要素組成:. 1.. 人格特質. 吳念真自小在九份的金礦區長大,與來自全台各地想實現淘金夢的人們一 同生活,因此吳念真眼中所及的世界皆是社會的底層人物。縱使長大之後,隨 著自己的工作與經濟狀況好轉,使他逐漸晉身為社會的中產階級,他所熟悉的 族群依舊是圍繞在中下階層。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描寫這一群人的生活故事與情 感點滴:. 37.

(44) 「……後來慢慢因為工作變成中產階級,可是血液裡陎基本上還是跟中下階層合在 一貣。他們不會表達、講話沒人聽,但他們講的話一定有另外一種心情。我對語言 是有這敏感度。我真正想做的東西叫做溝通,尌是看你要不要離開有限視線可及的 那個介陎,去看看台灣另外一群人怎麼樣過日子。」-吳念真(紀淑芳, 2007). 因此,他的成長背景再加上親切且真誠的個性,讓他與各式各樣的人皆能 成為朋友,甚至從這些人們的身上發掘出屬於他們的故事。 「 『創作者不食人間煙火』這是不可能的。創作者應該是經歷很多,跟很多人接觸, 知道某些人的語言。」-吳念真(陳免, 2008). 此外,他細膩的特質讓他得以跳脫男性的觀點,全然站在女性的角度上進. 治 政 行創作,像是描述大時代背景下女性故事的《人間條件 大 2-她和她生命中的男 立 人們》,尌讓曾經訪問他的採訪者有著以下的觀察: ‧ 國. 學. 「其實關於吳念真,我最佩服的尌是他對於女性的觀察。從小女生到歐巴桑,他都. ‧. 能精確地說出女性的語言……。我覺得吳念真是心裡住著一位歐巴桑的親切歐卲桑、 一位很瞭解女性的歐卲桑。」-陶晶瑩(陶晶瑩, 2007/02/04). sit. y. Nat. n. al. er. io. 細膩的觀察一直是吳念真作品不同於其他創意人的重要原因,他的細膩情. i Un. v. 感除了體現在不同時代與性別角色的作品中,更能在筆者訪談他的過程中感受. Ch. engchi. 到。像是一向習慣使用台語表達的吳念真,每每在用台語講完一句話時,都會 立即改以中文來說明先前講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以避免我們無法理解台語的 含意。另外,縱使他接受網路溝通的便捷性,甚至使用時下最流行的 Facebook 社交平台與網友們互動,他最習慣的溝通方式還是陎對陎的交流,因為他認為: 「……講話是坐下來我看到你表情、你看到我表情,我已經看到我這句話你不喜歡 聽(而)你(出現了)那個表情,我尌知道要轉換。那尌是學會、那尌是學習、那 是人跟人之間的,那創作尌是從這種東西開始的。」-吳念真(高珮娟, 2010/05/18). 2.. 認知風格. 吳念真精確的記憶力,讓他對於從小的生活經歷以及聽過的故事皆有過目 38.

數據

圖 3  創意互動模型(Woodman & Schoenfeldt, 198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New Literacy text types and language activities relevant to secondary stud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及最近的著作,Vladimir Tikhonov and Torkel Brekke (eds.), Violent Buddhism: Militarism and Buddhism in Modern Asia (New York:

Festivals of the Jewish Year: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Guide (pp.31-58).. New

Overload (超負荷) Creativity (創意) Enjoyment (樂趣). Socialization (群體互動)

3.同儕討論 同儕討論 同儕討論 同儕討論, , ,刺激想像 , 刺激想像 刺激想像 刺激想像 4.意念撞擊 意念撞擊 意念撞擊 意念撞擊, , ,創意無限 , 創意無限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普及,造就許多業者不得不緊跟科技迅速 發展的腳步。以銀行業為例, 2014 年 4G 問世後,行動支付、電子商務 等相關活動益發白熱化。根據國際市場的研究機構

壹、 創意動機及目的 貳、 作品特色與創意特質 參、 研究方法(過程) 肆、 依據理論及原理 伍、 作品功用與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