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張蔭麟的通史理論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張蔭麟的通史理論與實踐"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史耘 第三 、四期 一 九九八 年 九 月

張蔭麟 的通史理論與實踐

以 《中國上古史綱》為例

一 張 妙 娟 一

摘 要

近 代 中 國 史 學 發 展 的 重 要 指 標 之 一 是 清 末 民 初 新 史 學 觀 點 的 提 出 ‘ 自從 一 九 ○ 二 年 梁 啟 超 在 《新 民 叢 報 》發 表 〈新 史 學 〉一 文 以 來 ,新史 學的名詞正式出現 ,此後隨著時局的變化和新史料的出土等因素的影 響 ,新史學不斷增添新內涵 ,除了批判舊史的體例與內容之外 ,更致力 於建構新史觀 、撰寫新的歷史著作 。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 ,平民文學帶 動了歷史知識走向實用化 、通俗化 ,許多教科書與歷史讀物紛紛應時而 出 。 張蔭麟是繼梁啟超之後耕耘新史學的眾多傑出研究者之一 ,雖然他 論及新史學的作品 「總數不過十篇 ,全長亦不過十萬言 」,但仍被推崇 是 「承任公遺緒最有機會為新史學樹更佳楷模 」的人 ,可見他在新史學 思潮發展的脈絡中有其重要地位 。本文先從清末民初新史學思潮的形成 背景談起 ,接著分析張蔭麟對新通史的觀點與撰寫原則 ,最後進一步分 析他的主要通史教科書—— 《中國上古史綱 》的內容 ,藉以了解張蔭麟

(2)

196 史耘 第三 、四期 在整個新史學思潮發展脈絡中所受之影響 ,並由此檢驗編寫歷史教科書 時他 自己在通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 。 綜觀言之 ,從外部分析來看 ,《中國上古史綱 》在主題的選定分配 上反映了新史學思潮以來的撰述趨勢 ,並且巧妙地融入新異性標準 ,實 效性標準與文化價值標準 ,亦即打破以帝王將相中心的狹隘格局 ,擴展 歷史及於 「國民全部的經歷 」 ,包括宗教 、文化 、學術 、經濟等範圍 。 從內部分析來看 《中國上古史綱 》具有幾項特色 :以商代為上古開端 , 採用專節專章特寫歷史人物 ,擅長用語體文說故事的方式來敘述 ,文詞 流暢優美 ,夾敘夾議 。但是另一方面 ,對照作者 自己所定之理想 目標 , 《中國上古史綱 》仍有其美中不足之處 。例如對信史以前之文化 、民族 起源問題略而不談 ;經濟史的討論太貧乏以致對社會經濟史的注意不 足 ;引用原始資料的篇幅仍然不少 ,部份描述往往失之冗長繁雜等 。 總之 ,《中國上古史綱 》所呈現的體例內容大多切合張蔭麟對 自己 所揭示的通史撰寫原則 ,也充份反映了新史學思潮對他的影響 ,他的努 力實踐理論是明顯可見的 。雖然在撰寫通史的實際成就與他 自己標舉的 鵠的之間仍然存在一段距離 ,但是張蔭麟至少已在新史學的領域 中樹立 了身體力行 、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示範 。 關鍵詞 :張蔭麟 ,中國上古史綱 ,新史學 ,通史理論

(3)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 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例

壹 、前 言

近代 中國史學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清末民初新史學觀點的提出 , 自從

19U2年

梁啟超在 《新民叢報 》發表 〈新史學 〉一文以來 ,新史學 的名詞正式出現 ,中國史學界也開始激起陣陣連漪 。梁啟超的觀點不論 是 對傳統 史學 的批判(例如 四蔽二病三惡果

),或

是企 圖建立一套 新的史 學研 究 方法(例如國民史

),都

引發許 多史學研究者 熱烈 的回應 。有人 因 此稱梁啟超所標榜的新史觀 「確是 中國史學界 的 『颶風 』,『火 山大噴 火 』 ,與 『大地震 』 。」

(註

1)此後隨著民國肇建 ,時局變化 ,新史料 的出土等因素的影響 ,新史學不斷增添新 內涵 ,新史學風格的著作也 日 益豐富 ,甚至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也都反映了此一思潮 ,新史學 的發展至 今仍有 方興未艾之趨勢 。 張蔭麟是在梁啟超之後繼起耕耘新史學的眾多傑出研究者之一 ,可 惜的是 由於英年早逝 ,史學著述的成果遠不及其 同時代的其他前輩與學 者 。他 論 及 有 關新 史 學 的 作 品 ,「總 數 不 過 十 篇 ,全長 亦 不 過 十 萬 言 。」

(註

2)儘管如此 ,許冠三先生仍推崇他是 「承任公遺緒最有機會 為新史學樹 更佳楷模 」的人 。(註 3)汪榮祖先生亦認為 「梁氏 之影響雖 大 ,而誠 能 光 大 其 學 者 實寡 ,東莞 張 蔭麟 或 其 人 也 。」(註Θ由此 可 見 ,張蔭 麟 少量 的著 作 中仍 有其 可觀 之處 ,究竟他 的 史學觀 點有何 特 色

?在

新史學發展脈絡 中他的角色如何

?他

之所以受推崇的原因何在 ? 有 關張 蔭 麟 史學 理論 的研 究 比起對 其他 新史學 人物 的研 究 要少得 註 1此三詞 原為梁啟超對康有為所著書的形 容詞 ,周子 同借 用以形 容梁啟超 ,見〈五 十年 來 中國之新 史學 〉,收錄於杜維運 ,黃進興編 《中國史學 史論 文選 集》(三),(台北 : 華世 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頁3gd。 註2許冠三 ,《新 史學 史九十年》,(香港 :中文大學 出版社 ,lgsG(,頁田 。 註3同前註 ,頁6。 註

4汪

榮祖 ,〈梁啟超新 史學試論 〉,收錄於杜維運 ,黃進興編 《中國史學 史論 文選 集》 (二),(台北 :華世 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頁gm. 197

(4)

┐ 198 史耘 第三 、四期 多 。筆者所見主要有方豪先生 〈略論張蔭麟先生史學上之成就 〉,林麗 月先生之 〈張蔭麟史學理論評析 〉 ,黎華趙先生的碩士論文 〈張蔭麟研 究一一生平 、著述 ,及其史學 〉 ,許冠三先生 《新史學九十年 》一書中 的第二章 〈張蔭麟——既是科學亦是藝術 〉,大陸方面有李洪岩先生 〈歷史學也是一門藝術——評張蔭麟的一個史學觀點 〉,〈論張蔭麟及 其新史學 〉 ,李埏先生的 〈張蔭麟先生傳 〉 。此外尚有一些張蔭麟的故 舊親友所寫的懷思短文 ,其中追憶張蔭麟之事蹟或理想亦可補研究論著 之不足 。 對於張蔭麟生平及其史學之研究 ,黎華趙的 《張蔭麟研究一 一生平 、著述及其史學 》(以下簡稱 《張蔭麟研究 》)堪稱較完整之論 述 。其書共分三編 :上編考定張氏生平事蹟 ,分兩章敘述其求學與教 學 、研究概況 ;中編編作年表 ,並分析 《中國上古史綱 》(註 5)出版的 經過 ;下編則就張蔭麟史學理論與通史方法論及各研究範圍之成績加以 論述 。就整體架構與內容言 ,《張蔭麟研究 》內容以對張氏生平事蹟的 追蹤連貫以及對其著作的分類 目錄整理最為詳盡 ,長表多達十個 ,並加 上統計數字的分析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對張蔭麟生平中的重要著作 《中 國上古史綱 》一書的內容未能作具體分析 ,評價也只有一小段的讚譽文 詞 ,實屬可惜 。 上述的研究著作大多只針對張蔭麟的史學理論做系統化的整理與討 論 ,但對其新史學觀點的淵源(即新史學形成的時代背景與發展脈絡)卻 少有著墨 ,因而無法突顯張蔭麟在新史學思潮中的歷史角色與地位

.此

外 ,對張蔭麟唯一成書的未完成著作 《中國上古史綱 》也缺少詳細的內 容分析 。其實 ,經世功用是新史學的重點之一 ,為了讓史學研究能有助 註 5民國三 十年 《中國史綱 ,第一冊 》正式出版 ,書名為張 蔭麟 自題 ,民國三 十七年正 中 書局再版 時加入 第九 、十 、十一章,書名 改為 《中國史綱 ,上古篇 》,民國四十一年 張其昀檢得 〈中國史綱獻詞 〉,〈中國史綱 自序 〉兩篇 置於 書首,〈漢 帝國的興盛與 衰亡 〉一篇 列於 書後成為 第十二幸 ,並將 書名 改為 《中國上 古 史綱 》 ,以示 自成段 落.以上版 本沿革 見宋晞 〈中國上 古史綱校後記 〉,收錄於 《中國 史學論 集》 ,(台 北 :垂灣 開明書店 ,民國六十三年),頁η3.〞4。目前通行 的多為 張其昀編的 《中國 上古史綱 》版本 ,本文 因此選 用 《中國上古 史綱 》為代表書名 。

(5)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 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 例 199 於培養國民意識 ,不能不注意歷史知識的普及 ,而歷史教科書的編纂就 是直接呈現史學研究成果與教育 目的的工作 。大多數的史學研究者專注 於探討理論 ,卻往往無暇身體力行去從事歷史的教育與編寫通俗實用的 書籍 ,以致徒有理想 ,卻未能實踐其經世新民的 目標 。梁啟超在新史學 理論上多有創見 ,從 19U1年就 「欲草一中國通史 ,以助愛國主義之發 達 。」

(註

6)他的 〈中國通史敘論 〉一文便是這部通史的敘論部份 ,他 還擬定了 「中國通史 目錄 」,但終其一生卻未完成一部完整的 、可供國 民閱讀之歷史 。張蔭麟的 《中國上古史綱 》雖是未完成作品 ,其初版序 言長達五千字 ,表達了他對通史方法論的看法與精義 ,並且把他對通史 的理念具體應用並呈現在這本教科書的編撰中 。本文擬以上述的研究論 著為基礎 ,嘗試分析新史學思潮對張蔭麟史學觀點的影響 ,並進一步分 析 《中國上古史綱 》的內容 ,藉以了解張蔭麟在整個新史學思潮發展脈 絡中所受之影響 ,也藉此評估他在編寫歷史教科書時他在通史理論與實 踐之間的差距 。

貳 、清末民初新史學 的形成

史學發展與時代變遷的關係極為密初 ,沈剛伯曾說 :「世變愈急 , 即史學變得愈快 ,世變愈大則史學變得愈新 。」(註 7)中國史學傳統悠 久綿長 ,自孔子為 「撥亂反正 」而作春秋 ,司馬遷在秦漢一統之世撰寫 史記 ,魏晉南北朝的動盪與種族融合促成史學著作的體例更新 、撰著數 量之豐富 ,直到唐代開館修史 ,宋司馬光修 《資治通鑑 》,清代的考證 校勘之學 ,無一不是反映史家對時代變遷與歷史發展的省思與回應 。清 末民初新史學思潮之興起亦不例外 。 註 6轉引 自胡逢祥 ,張文建 《中國近代 史學思潮與流派》,(上海 :華東師範 大學 出版社 , lggD,頁I姓。 註 7沈剛伯,〈史學與世 變 〉,收錄於杜維運 ,黃進興編 《中國史學史論 文選 集》(二),頁 l11U。

(6)

史耘 第三 、四 期 鴉片戰爭以後的半個世紀 ,西方列強挾其優勢的軍事 、政治力量對 中國展開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政治上清廷疲於應付戰敗殘局 ,國權屢 喪 ;經濟上人民生計飽受資本主義不平等的競爭壓力 ;學術文化上 ,西 學的輸入開拓了知識份子的視野 ,也顛覆了承襲已久的舊學傳統 。處在 這樣敵強我弱 ,人勝我敗的 「千年末有之變局 」 ,社會進化論因此受到 最多青睞 。在優勝劣敗的現實中 ,加上對物競天擇的焦慮 ,當時知識份 子共通的體認與作法就是批判過去傳統的不足 ,力求重建未來的優勢 , 清朝末年幾次的變法圖強就是在此背景下推動的 。就史學界而言 ,反省 過去成果的闕陋 ,冀求建立符合新變局且能指導國民 ,達到資治境界的 史學觀點亦是時勢所趨 。 對中國傳統史學的不滿早在戊戌變法前已有零星的討論

,18%年

梁 啟超的 〈變法通議 .論譯書 〉中就提到 「中國之史 ,長於言事 ,西國之 史 ,長於言政 。言事者之所重在一朝一姓興亡之所由 ,謂之君史 。言政 者之所重在一城一鄉教養之所起 ,謂之民史 。」(註 8)18叨年的 〈續議 列國歲計政要敘 〉中指出 ,二千年來中國的民史 「幾絕 」 ,凡正史 ,編 年 、傳 記 、紀事 本末 、詔令 奏議各類舊 史 ,「不過為一代 之主做 譜 牒 ……至求其 內政之張弛 ,民俗之優絀 ,所謂寖強寖弱與何以強弱之 故 ,幾靡得而睹焉 。……是故君史之蔽極于今 日 。」(註

1897年

1898年

嚴復譯述斯賓賽

(H.Spencer)的

《社會學研究 》第一篇 《論群 學不可緩 》 ,他批評舊史體例 :「于君公帝王之事 ,則雖小而必書 ,于 民生風俗 之端

,則

雖 大而不載 ,是故以 一群強弱盛衰 之故

,終

無 可 稽 。」(註 lU)l粉

9年

羅振玉在那珂通世的 《支那通史 》翻印本序中說 : 以進化論觀點衡量中國舊史 ,「唯司馬子長氏近之 ,此外二十余代載籍 如海 ,欲借以知一時之政治風俗學術 ,比諸石層千仞 ,所存殭石不過一 註 8梁啟超 ,《飲 冰室文集》(第一冊),(台北 :臺灣 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頁η 。 註 9同前註 ,《飲 冰室文集》(第二冊),頁cU。 註1U轉引 自胡逢祥 ,張文建 《中國近代 史學思潮與流派》 ,頁19S。

(7)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 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 例 二 ,其他卷帙紛論 ,只為帝王將相狀事實作譜系 。」(註11) 上述的批判反映了傳統 中國史學的內容已經無法提供急劇世變下的 國民做借鏡 了 ,但一直要到戊戌變法後梁啟超流 亡 日本 ,廣泛涉獵西學 後 ,建構 新 史 學 的 努 力 和 觀 點 才 逐漸 形 成 。從 1紗9一

19U4梁

啟 超 在 《清議報 》 ,《新民叢報 》所發表介紹西方思想家盧梭 、達爾文 ,斯賓 塞的文章 ,可以看出他構思新史學所受到的西方思想的影響 。他推崇社 會進化論 ,有關史學理論也受到 日本學者浮 田民和 的 《史學通論 》和坪 井久馬三 《史學研究法 》的影響 。19U1年發表在 《清議報 》的 〈中國史 敘論 〉以 及

l9U2年

的 〈新史學 〉是梁啟超對新史學觀點較具體而有 系 統的闡述 。也是 日後新史學的奠基 。 〈新史學 〉一文開始對 中國舊 史的缺失有更深刻 的歸納 ,梁啟超認 為舊史學的病源有 四蔽 :一是 「知有朝廷而不知有 國家 」,二是 「知有 個人而不知有群體 」 ,三是 「知有 陳跡而不知有今務 」,四是 「知有事 實而不知有理想 」 。所以歷來 「汗牛充棟之史書 ,皆如蠟人院之偶像 , 毫 無 生 氣 ,讀之 費 腦 力 ,是中 國 之 史 非 益 民 智 之 具 ,而耗 民 智 之 具 也 。」(註 1砂舊 史 內容既然 是跳 脫不 出朝廷 、個人 、陳跡 、事實 之 窠 臼 ,而無益於啟發 民智 ,新史的 內容就應強調 國家 、群體 、今務和理想 (即歷史之精神 )。因此緊接著定義歷史的界說時 ,梁啟超就開宗明義 地 揭 示 :「歷 史者 ,敘述 人 群 進化 之現 象而 求得其 公理 公例 者也 。」 (註 13)他認 為人群才是歷史的主體 ,人類是進化 之極則 ,全體人類進步 的現 象又幫助 了後來人群之 日益進步 ,「所貴乎史者貴其能敘一群人相 交涉 ,相競爭 ,相團結 之道 ,能述一 群 人所 以休養 生 息 ,同體 進 化 之 狀 ,使後之讀者愛其群 ,善其群之心 ,油然生焉 。」(註 l♁為了從前人 進化現象 中獲益 ,以利後世 之再進步 ,探討其 中的 「公理公例 」是重要 註ll同前註 , 註 挖 梁啟超 , 註13同前註 , 註

m同

前註 , 頁19U。 《中國歷 史研 究法 》,(台北:里仁 書局 ,民國八 十三 年),頁士7。 頁13。 頁5。 2U1

(8)

史耘 第三 、四期 的方法 。一人一姓的進步絕不足師法 ,必須是 「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 步 ,即國民全部的經歷及其相互之關係 」 。(註 15)由此可見 ,新史學的 歷史觀點是要以社會群體 ,以國民之活動為本位來取 代過去君王朝廷為 本位的史學 。另外歷史敘述的重點的 「進化之現象 」 ,後世孩童能知道 周公 ,孔子 ,柏拉 圖所不知之理是 因為 「食群之福 ,享群之利 ,藉群力 之相 接 、相 較 、相 爭 、相 師 ……而智慧進 焉 ,而才 力進 焉 ,而道德 進 焉 。」(註lΘ因為有人群進化記錄 之存 留 ,人類 的精 益求精 才變成 可 能 ,這也是十九世紀以來西方進化論所強調的 。 中國的舊史學除了帝王家譜的 內涵受到批判之外 ,撰寫的方式也被 梁啟超 指稱有二病 :一是 「能舖敘而不能別裁 」 ,二是 「能因襲而不能 創 作 」 。(註 1砂因為舊 史學有著 四蔽 二病遂又遺 留給讀者 三大惡果 : 「難讀 」 ,「難別擇 」與 「無感觸 」 。(註 18)為了讓史學撰著能成為新 時 代 「國民 之 明鏡 」 ,喚起 愛國精神 的法 門 ,建立一種 新觀 點 、新體 裁 ,新文體的撰述體例是有必要的 。在 1夗

1年

19%年

發表的 《中國 歷 史研究法 》及其補編 中 ,梁啟超更有系統而具體地歸納撰史的 方法 , 從 史料的搜集 ,鑑別和剪裁 ,史事的分析討論 ,到史文的排列 ,文釆要 「簡潔 」 、 「飛動 」,(註1助都有其獨到見解 ,新史學的理念也就更加 完備明確 了 。 當時社會上學者對梁啟超的觀點所產生的回應與共鳴漸漸形成新史 學的 思潮 ,在批判舊史學方面 ,馬君武在 《法蘭西近世史 》譯本序文 中 沈痛地說 :「吾 中國四千年 ,乃有朝廷而無國家 ,有君譜而無歷史 ,有 虐政而無義務 ,至于今 日 。」(註 2U9黃炎培更指出二十 四史于 「興盛成 敗之跡 ,聒聒千萬言不能盡 ,乃于文化之進退 ,民氣之開塞 ,實業之衰 言王15 言土16 工王17 言≡18 註 19 註 匆 梁啟超 ,《飲冰室文集》(第三冊),頁l。 梁啟超 ,《中國歷 史研 究法》 ,頁12。 同前註 ,頁8。 同前註 ,頁9。 同前註 ,頁因涂剢9。 轉 引 自胡逢祥 ,張文建 《中國近代 史學思潮與流派》 ,頁f7。

(9)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例 旺 ,概乎弗之道也 。」 「恫哉 !我國無史!」 (註21)在撰寫新體裁史著方 面 ,梁啟超寫 〈李鴻章 〉 、 〈王荊公 〉 、 〈袁世凱 〉的人物傳記採用了 章節體裁 ,並對歷史人物加以評價 ,希望藉改革家的傳略為荊公 「洗 冤 」 ,為商鞅 「訟直 」 ,為管子 「傳真 」 。(註”)1912年何炳松翻譯了 美國歷史學者魯賓遜σ.H.RUbinsUn)的《新史學 》σheNewHistUry)等其 他著作 。夏曾佑也在 19U4一

l9U6年

撰寫了新體例的通史 《最新中學中 國歷史教科書 》 ,採用編 、章 :節體例 ,強調以進化史觀為指導 ,對文 化 、宗教的論述較為詳盡精闢 。(註 23)五四運動之後 ,平民文學的興盛 也帶動了通俗史學的普及 ,白話文的通俗史學著作 ,以及演義體例的歷 史通俗讀物也大量出現 。192U年呂思勉出版了 《白話本國史》 ,雖然是 新學制的高中教科書 ,卻也普及為一般青年 自修的歷史讀物 。新史學的 理念在此時已從史學抽象的理論逐漸落實到更新歷史著作的撰寫 ,更推 展到歷史知識的普及了 。 總之 ,新史學在觀點上主張以西方進化論歷史觀為指導 ,反對復古 倒退 ,停滯不變或一治一亂循環不已的傳統舊史觀 ,對歷史事件和人物 都重新加以評價 ,「使百世之下 ,聞其風者 ,贊歎舞蹈 ,頑廉懦立 ,刺 激其精神血淚 ,以養成活氣之人物 。」(註24)在內容上要求突破封建史 學以帝主將相為中心和政治史為基礎的狹隘格局 ,把研究的範圍擴展到 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層面 ,如學術 、藝術 、宗教 、風俗等 。在方法上要能 實破傳統史學方法的束縳 ,充分吸收考古 、地理 、語言 、政治 、社會 、 經濟學的現代研究成果和方法 。在史著的撰寫上 ,力求創新易讀

,

拋 棄承襲舊史體裁 。(註 25)由於這些新觀點的提出 ,落實到史學的研 究 後 ,近代西方史學理論的介紹和研究更豐富 ,新體裁的中國通史的寫作 註21同前註 ,頁lη。 註22馬金科 ,洪京 陵編著 ,《中國近代 史學發展敘論 》,(北京 :中國人 民大學 出版社 , lgg●l,頁lBG。 註 困 同前註 ,頁1gl。 註

Z梁

啟超 ,《中國歷 史研 究法》 ,頁SC。 註

%胡

逢祥 ,張文建 著 ,《中國近代 史學思潮與流派》 ,頁19B.lBB。

(10)

2U4 史耘 第三 、四 期 和歷史教科書的編篡也有更多學者投入心力 ,史學的領域更開拓 ,史學 的應用普及與經世 目的都更被強調了 。

參 、張 蔭 麟 的 通 史 方 法 論

一 、學術生涯

張蔭麟 (19“一19佗

),自

號素癡 ,廣東省東莞縣人 ,幼年事蹟很 少有資料可稽 ,但從十六歲

(1921)進

入清華學堂起 ,不只在學業上精 進 ,才名也漸嶄露 。在他短暫的學術生涯中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 (一)、1921年至 1929年是清華求學時期 張蔭麟十九歲時即在 《學衡 》雜誌發表 〈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 質疑 〉一文 ,批判梁啟超考証之失誤 ,《學衡 》編者竟然誤認為出 自國 學教授之手 。(註26)張蔭麟的勤學也可以從他在 《清華學報 》所寫的 〈撰著提要 〉窺見一般 ,〈撰著提要 〉是從清華圖書館的中外雜誌中選 取各學科較有價值之論文 ,由校內同學摘錄精華以供閱讀 ,從第一卷第 一期到第三卷二期張蔭麟共撰寫了 “ 篇 ,佔總數的 “

%(而

撰寫次多 的作者不過寫了九篇

),涉

獵的內容則以史學最多 。(註299另外 ,就所 發表的重要論文也有

12篇

之多 ,(註2粉最重要的當屬 〈論歷史學之過 去與未來 〉 ,其中談到史料的兩類別以及十五種局限 ,(註2ㄌ並提出設 立 「歷史訪員制 」 ,以科學方法觀察記錄當代人類的活動 ,希望能減輕 註 笳 李毓澍編,《張蔭麟先生文集》(以下簡稱 《文集》),(台北 :九思出版社 ,民國六

+

六年),頁32. 註 〞 黎華趙 ,《張蔭麟研究——生平 、著述及其史學》,士灣師範大學歷 史研 究所碩士論 文 ,民國七十年,頁η-31。 註2B同前註,頁葯老 一 註 匆 張蔭麟 ,《文集》,頁1%2-1UB1。

(11)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 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例 過去歷史記錄所有的絕對限制 。(註3U) (二)、19”年秋天到 1933年夏天是留學美國時期 張蔭麟在史丹福大學先是攻讀西洋哲學 ,後又改讀社會學 ,「從哲 學冀得超放之博觀與方法之自覺 ,從社會學冀明人事之理法 。」

(註

31) 但另一方面他卻表明以國史為志業 。此時因課業繁重 ,專門論述較少 , 但因國內九一八事變爆發 ,使他也發表對局勢關切的時論文章 。由於哲 學的訓練 ,此期間最重要的作品是 〈傳統歷史哲學之總結算 〉 ,批評以 前歷史法則的大觀點 ,即目的史觀 ,循環史觀 ,辯證史觀 ,演化史觀 , 文化變遷的因果律 。(註3砂值得注意的是 ,張蔭麟表現出對循環史觀的 深厚偏愛 ,不承認歷史進步現象 ,這與當時中國史學界推崇進化論的趨 勢大異其趣 。他甚至指出中國文學史上有兩種思潮交互循環 ,即 「詩言 志 」與 「文以載道 」,但後世已有學者指出其失誤 ,因為言志載道並非 文學史上的兩派 ,無從証明循環史觀的正確 。(註33) (三)、1933年至 1939年是任教清華時期 他主要擔任 「中國學術史 」與 「宋史 」等課程 ,因此發表之論文也 以有關宋史 (七篇

)和

近代史 (七篇

)為

最多 。(註 3Θ此時張蔭麟對政 治和社會的批判也展現了很大的熱情與現代思想 ,例如他批評中國為尊 者諱 、為親者諱 、為賢者諱的 「三諱主義 」與大家庭的父權中心是阻礙 民族前途的兩大障礙物 。(註 35)此外 ,由於接受國防設計委員會與教育 部編寫教科書 ,張蔭麟也開始關切通史的撰寫與教科書問題 ,在 《關于 註BU同前註 ,頁lUBd。 註S1同前註 ,頁5。 註32張蔭麟 ,《文集》 ,頁lUBB-11US。 註33李洪岩 ,〈論 張蔭麟及其新 史學 〉,收錄於 《歷 史學》,(北京 :中國人 民大學書報 資 料 中心 ,1992:η,頁B3。 註 田 黎華趙 ,《張蔭麟研 究》 ,頁9U。 註 鈣 張蔭麟 ,《文集》,頁SdS-田3。 2U5

(12)

史耘 第三 、四 期 「歷史學家的當前責任 」》一文 中提出 「改 良歷史課本乃改良歷 史教育 的先決問題 。」(註鉑) (四)、1939年至 1942年十月是任教西南與流亡時期 這段期 間張蔭麟先後任教於浙江大學 、西南聯大 ,輾轉停留浙江 、 東莞與遵義 。1941年與張其昀等人創辦 「思想與時代 」月刊 ,也計劃編 纂 發 行 「國史長編 叢 書 」 ,可惜 1叫

2年

因慢性 腎臟 炎病 逝 ,壯志 末 酬 。此時張蔭麟的著作 多方面地顯現較成熟的史學研究成果 ,宋史的論 文有十一篇 ,(註3T9《中國上古史綱 》的出版具體表達 了他對撰 寫通 史 的理念 ,特別是 自序長達五千六百餘言 ,提出 了筆削的五大標準 :新異 性 、實效性 、文化價值 、訓誨功用 ,以及現狀淵源的標準 ,也說 明史家 貫穿複雜史實的 四大範疇 :因果 、定 向發展 、演化發展 、與矛盾發展 的 範疇 。(註 3粉另外 ,〈論史實之選擇與綜合 〉一文是他從事歷史編纂工 作時經驗總結 ,後人認為這是 「他晚年最精湛的理論著作 ,也是精研 史 學原理 一生的心血結晶 。」(註 3”綜觀張蔭麟的學術生涯 ,悠遊史學領 域 中 ,對於科技史 、宋史 、考據學 、歷史哲學都深有造詣 ,又鍾情於 國 史為志 業 ,其對通 史的研究與思考當更見深刻 。 二 、通 史 方 法 論 清末新史學思潮醞釀以來 ,對國史的關注與對歷史教科書的編纂都 已蔚為風潮 。有關新通史撰寫 ,章太炎首先在其 《哀清史 》一文後附有 〈中國通史略例 〉及 〈中國通史 目錄 〉 ,提出新通史體例為 :以 「典 」 記制度 ,「記 」述人事 ,「考紀 」 「別錄 」以備知來 ,「表 」代紀傳 。 註BG李洪岩, 註B9黎華趙 , 註3B張蔭群 , 註3U李洪岩 , 〈論張蔭麟及其新史學〉,頁BS。 《張蔭麟研究》,頁121。 《文集》,頁ll-17。 〈論張蔭麟及其新史學〉,頁S9。

(13)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 一 以 《中國土 古 史綱 》為 例 2U7 (註4U)繼之而起的梁啟超則以 更 多的篇幅 文字來舖 陳他的通 史架構 : 〈中國史敘論 〉和 〈新史學 〉是他為撰寫中國通史的準備和根據 ,《中 國歷史研 究法 》第一章 〈史之意義及其範 圍 〉 ,以及 〈國史研 究六篇 〉 附錄 〈原擬 中國通史 目錄 〉,〈原擬 中國文化史 目錄 〉中討論了通史的 體例 內容立場 。另外何炳松於 1呢

8年

的 《通 史新義 》 ,熊十力的 《中 國歷史講話 》中都提到了通史體例的意見 。 在這樣的時代環境 中 ,張蔭麟對 中國通史的撰寫深感關切毋寧是很 自然的事 。他對通史撰 寫的理念除了從 〈中國史綱上冊 自序 〉可以看到 較為完整的脈絡之外 ,對編寫高 中教科書和 國史長編 的原則都可以視為 他的通史 方法理念的一部份 。(註41)以下從 四方面來探討 : (一)、編撰 國史長編 : 早在 民 國 ” 年 張蔭麟 寫信給 張 其 昀時 ,就提 到其廣 徵博 通 之構 想 : 通 史艱鉅之 業 ,絕非 少數人之 力所克 負荷 ,斷制營構 ,固須 自用 匠心 。至若網 羅散佚 ,分析 史材 ,及各 方面之綜 ,則非資眾手不 可 。頗擬 約集 同志 ,先成一 國史長編 ,此非徒為 少數人謀 。後來 任何 有 志通 史者 ,均可用為 資藉 。此長編不必有一貫之統 系 ,各 冊 自成段 落 ,為一事 、一人 、一制度 、一時代或文化 一方面之 專 史可 ,為叢雜之論 集亦可 。篇幅 多寡亦可不拘 ,要以於 國史智識 新 貢獻 者為 準 。各冊隨得 隨刊 ,不必按倫類或 時次編排 。此意非 弟創發 ,英國

BeganPaul書

店所刊有名之 「文化 史叢書 」性 質即 略如 上所云云 。此叢書曾擬 百冊 ,至今 尚未完 ,終於 文化 史貢獻 甚鉅 。(註妮) 註 如 金靜庵 , 註 姐 黎華趙 , 註 挖 張蔭燐 , 註 妙 同前註 , 《中國史學史》(台北:國史研 究室 ,民國六十一年),頁3。4。 《張蔭麟研 究》,頁B17。 《文集》,頁1l〞。 頁1B-17。

(14)

史耘 第三 、四 期 由此可見 ,張蔭麟對新通史的體例傾 向長編的作法 ,不拘泥於 固定 的體例 形式 ,但是求其涵蓋廣泛 ,且對增長國民智識有貢獻 。這些構 思 有來 自外國的啟發 ,也反映當時新史學編纂民史 ,重視文化與供 國民借 鏡的色彩 。雖然並非獨創發明 ,卻帶動了張蔭麟進一步深思如此龐大艱 鉅工作的實際完成 。 史事剪裁標準 : 通史既非一人獨力可完成 ,內容又需涵蓋龐雜的史事 、人物制度 、 文化各面的專題 ,如何從幾千年汗牛充棟的史料 中淘沙撿金 ,俾使對國 史有新貢獻

?張

蔭麟在 〈中國史綱上冊 自序 〉中具體談到他剪裁史事的 標 準 :(a).新異性標準 :新異性即史事 內容的特殊性 ,史事愈新 異愈 重 要 ,「理 想是要顯出全社會的變化所經諸階段和每一階段之新異面貌和 新異的精神 。」(註)(b).實效性標準 :所謂實效性是 「直接牽涉和間接 影 響 於 人 群 的 苦 樂 」 ,其牽 涉 和 影 響愈 大則 愈 重 要 。(c).文化 價 值 標 準 :所謂文化價值是 真與美的價值 ,因文化價值的觀念隨時代改變 ,隨 史家 因此 有見仁見智的不 同 。(d).訓誨標準 :訓誨功 用是指完善的模 範 或是成敗得失的鑑誡 。張蔭麟主張應該放棄的 ,這並非成敗得失的鑑戒 不重要 ,而是基於學術分工理 由 ,可以把眾 多方面的誡鏡分別應用在不 同的領域 中 ,如領袖學 等範 圍 。(e).現狀 淵源標準 :「史事和現狀發 生 學的關係愈深 ,愈有助於現狀的解釋 ,則愈重要 ,故史家每以詳近略遠 為 旨 」 。(註聑) 整體而言 ,張蔭麟認為寫通史的人除了第 四種標準之外 ,其他的標 準都應該 自覺地 ,嚴格地 ,合併採用 。 (三)、統貫歷史繁雜的範磚 : 當史實剪裁挑選後 ,紛雜的史事如何組織

?大

致不出四個範疇 :(a). 註 始 同前註 ,頁1B。 註 姐 同前註 ,頁13-15。

(15)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 —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例 因果範疇 :歷史中的因果關係是特殊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一種 關係 ,歷史 的事實因其 內容的特殊性是不能復現的 。(註)(b).定向發展範疇 :歷史 的 變化 階段 互相適應 ,並循一定的 方 向 ,趨於 一定的鵠的 。(c).演化發 展範疇 :歷史發展所經歷的任何兩階段相近似 ,但起始與結束的階段又 極 大不 同 ,有愈趨進化 ,也有愈趨退化的 。(d).矛盾發展 的範 疇 :指 化過程 中矛盾的兩個元素在組織 內部衝突 、消納於新產生的組織 中 。上 述 四個範疇理當兼用 ,但有時仍難避免歷史發展的偶然 。(註) 綜合而言 ,歷史的事實 中並無一定的因果關係 ,史家組織統合史事 也 就必 須注 意 史事發 展 中的演化 方 向 ,並且盡量避 免歷 史認 識上 的偶 然 。 (四)、歷史教科書編撰原則 : 新 史學對舊史體例 的批判也帶來對現有歷史教科書的不滿與編寫新 教科書的嘗試 。張蔭麟也有感於當時的年青人往往 「被強迫重溫再溫可 厭倦的一套相 同的 、雜湊的 、機械的史實 。而 且人名地名數量之多 ,也 使人疲於記憶 ,懶於翻讀 」 。(註η)因此 ,19“年接受國防設計委員會 之委聘而編 寫高 中歷史教 科書時就擬定計畫寫三套 ,分別針對小學 ,初 中 ,高中的學生而有不 同的編撰寫法 :「第一套以人為主 ,故事式的寫 法 ,選擇每一時代的代表性的人物 ,例如孔子 ;秦始皇 、唐玄奘 、孫 中 山等人物 ,附帶的烘托這時代的大事 。第 二套是縱剖面的 ,以事為主 , 大者如政權 ,如軍隊 ,如教育 ,如人民生活 ;小者如衣食住行 ,要源源 本本具體說出 了每一所涉及的事物的衍變 ,發展 ,是人的生活的歷史 , 進 步的 歷 史 。第 三套是橫 剖面的 ,以時 為主 。從積 的 方面去 看這 一時 代 ,去看這一時代的各 方面 。該注意的這橫剖面並不依據舊的王朝起迄 註 媽 同前註 ,頁1S。 註 如 同前註 ,頁1U。 註 η 黎華趙 ,《張蔭麟研究》,頁B13。

(16)

21U 史耘 第三 、四期 來劃分 ,而是依據歷史發展的具體 階段 。」(註48) 這套計畫不但顧及了學生成長的理解 因素 ,也考慮到 內容不疊層架 屋 ,而且漸次呈現出史事豐富的內涵 ,使人物 、事件 、和時勢交融 。在 其 中關照到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 、事物的發展與進步的歷史 ,特別以歷 史發展的 具體 階段像口秦始皇建立封建專制政權 ,鴉片戰爭)作為時勢橫 剖面的依據 ,更顯出揚棄舊 史體例的作風 。這些都充份表達 了新史學所 強調的新國史要素 。 此外 ,張蔭麟還提出貫穿這三套書的共通原則是 「求其可讀 ,文字 和 內容 都 要 通 俗 生 動 能 夠 吸 引讀 者

,使

之愈 讀 愈 有 味

,才

算 合 於 標 準 。」(註499這樣看重歷史的生動 、可讀性在吳唅回憶與張蔭麟合作編 寫教 科 書 的過程 中也 曾提 到 ,編寫工作 的最 後步驟 是 「就 長編貫通 融 會 ,去其重複袛牾 ,不重考證 ,不引原文 ,盡量減少人名地名 ,以通俗 明 白之文筆 ,畫出四千年來動的歷史 ,目的在使此書可讀 ,使人人能讀 此書 ,不但熟習國史 ,而且能有一個客觀的看法 。」(註∞) 綜觀 而言 ,張蔭麟 的通 史 方法論有抽象理 論的建構嘗試(包括 史 事 的剪裁 與組織原則

),也

有具體撰 寫的計劃 大綱 ,而且比起 其他 新史學 研究者更進一步將理論付諸實現 ,《中國上古史綱 》因此而出版 。

肆 、 《中國上古史綱 》的內容分析

《中國上古史綱 》是 1兜

5年

張蔭麟接受國防設計委員會之委託而 編 寫的高 中史教科書 ,因為蘆溝橋事變的爆發 ,全部稿件淪 陷在 北平 , 後經吳哈搜集曾發表在報章雜誌上的十多篇文稿加以抄錄整理

,1941年

才 由浙江大學 史地教育研究室正式出版 。換言之 ,這本書的編 寫在 中 日 戰爭前兩年 已展開 ,卻一直到戰爭爆發後近三年才出版 。此期 間民族遭 註 盤 吳哈 ,《史事與人物 》,特引 自黎華趙 ,《張蔭麟研 究》 ,頁3r_S2S。 註 姆 同前註 ,頁B14。 註SU同前註 ,頁314。

(17)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例 211 逢存 亡危急之秋 ,過去新史學的研究工作被迫停頓 ,張蔭麟認為不論就 中國歷 史或是史學發展來說都處於一個分水嶺 的頂峰 ,回顧或前瞻全民 族的歷史正是最好時機 。他的 目的是結集過去新史學的研究成果 ,「寫 出 一 部 份 新 的 中 國通 史 ,以供 一 個 民 族 在 空 前 大 轉 變 時 期 的 自知 之 助 。」(註 51)這是民國二十九年張蔭麟在昆明為 《中國上古 史綱 》寫 自 序時的 自我期許 ,他對 國家與史學的危機深有體認 ,言詞之間卻流露著 無限的希 望與使命感 ,欲藉此教科書幫助 大轉變時期的人們 了解 自己民 族之歷史 。這 點與梁啟超認 為歷史的 目的是 「將過去的真事實予以新 意 義或新價值 ,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鑑 。」(註犯)其實有異曲同工 之妙 。 有 關實際撰寫的技巧上 ,張蔭麟在初版 自序中也揭舉 了三大 目標 : (一)、融會前人 研 究成 果和作 者玩 索所得 ,以說 故 事 的 方式 出 之 ,不參入 考證 ,不引用或採 用前人敘述 的成文 ,即原始 文件的載錄 亦力求節省 ; (二)、選擇 少數 的節 目為主題 ,給每 一所撰 的 節 目以相 當透徹 的 敘 述 ,這些 節 目以外的大事 ,只概略 的涉及 以為 背景 ; (三)、社 會的變遷 ,思想的貢獻 ,和若干重要人物 的性格 ,兼顧 並詳 。(註S3) 這三項 目標基本上就是張蔭麟的通史方法論的延伸與實際應用 ,只是所 懸鵠 的與實 際成就之間究竟有 多少距離是有待更深入探析的 ,以下就兩 大部份加以探討 。 一 、外 部 分 析 目前所見 之 《中國上古史綱 》大致都是十二章之篇幅 ,共計五十七 節 ,第十二章因為是未完成稿 ,故未分節 目 。就外部結構來看 ,探討政 權更迭與戰亂的有廿 六節 ,社會組織文化變遷的有十 二節 ,人物素描的 註S1張蔭麟 ,《文集》,頁1U。 註SZ梁啟超,《中國歷 史研 究法》,頁l&。 註S3張蔭麟 ,《文集》,頁1g。

(18)

212 史耘 第三 、四 期 有十二節 ,學術思想的有三節 ,另外專論經濟的有二節 ,外族有二節 。 單就主題的分配而言(不計算文學敘述篇幅的長短

),朝

代政權的替換與 戰亂仍是本書的重心所在 ,這固然是因政權更換對歷史脈絡的發展有重 大影響 ,或許也因為過去所存留的政治史料最為豐富所致 。僅次於政治 變遷而佔相當多篇幅的是社會組織變遷和人物性格的舖陳 ,這樣的安排 一方面是作者起初編撰時就有的構想 ,即「這部中國史的著眼點在社會 組織的變遷 ,思想和文物的創闢以及偉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 。」(註 5♁ 另一方面其實也反映了新史學思潮以來的撰述趨勢——打破帝王將相中 心的狹隘格局 ,擴展歷史及於 「國民全部的經歷 」 ,包括宗教 、文化 、 學術 、經濟等範圍 。所挑選介紹的歷史人物也不再局限豪族重臣 ,其實 也代表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評價 。 二 、內部 分 析 (一)、以商代為上古開端 : 《中國上古史綱 》的第一章第一節標題為商代文化 ,夏商大事及以 前的傳說列入第二節 ,並在文中提到 :「我們若從夏朝再往上溯 ,則見 歷史的線索迷失於離奇的神化和理想化的傳說中不可析辨了 。」(註 55) 張蔭麟這樣明 白表達將夏以前的事蹟視為神話傳說 ,而把商代視為中國 信史開端的立場 ,顯然是深受疑古派之說的影響 。民國二 、三十年代的 疑古風潮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編寫 ,「古史辨運動 」興起之前 ,上古 史大多從黃帝開始寫起(如章嶔的 《中華通史 》

),疑

古之風興起後則多 從夏朝寫起(如周谷城的 《中國通史 》

),更

有激烈疑古的學者直接以商 朝為開端 ,張蔭麟就是一個例子 。(註 5Θ再者 ,張蔭麟一開始就以文化 為題 ,分敘了商朝人民的魚獵 、畜牧 、飲食 、居室 、工藝 、姓氏等生活 註 弘 同前註 ,頁困 。 註SS同前註 ,頁3S。 註SC賴福 順 ,〈民 國時期 中國歷 史教材之 研討 〉,中華 民 國 史第四屆 討論 會論 文 ,民 國八 十六年 十二 月,頁g_1U°

(19)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 例 213 習俗 ,也是與新史學擴展歷史範 圍及於庶民全體生活 的理念相呼應 。因 此 ,本書的第 一章 第 一節 主題 除 了反 映新史學 思潮 中的疑古 、科學 求 真 、重 視 民 史 的精 神 外 ,也同時 是 張蔭麟應 用其新 異性 標 準 的最好 證 明 。 (二)、專節專章特寫歷史人物 : 張蔭麟在書 中特別選取了一些時代人物採用專節 ,甚至專章的篇幅 來討論 ,這與許多教科書 中人物只是敘述史事時附帶出現的配角 方式大 為不 同 。被列入專節討論的人物有鄭子產 (第三章第 五節

)魏

文侯 、李 克 、吳起 (第五章第 二節

);墨

子 (第六章第二節

);孟

子 、許行 、及 《周官 》作者 (第六章第 四節

);楊

朱 、陳仲 、莊 周 、惠施 、老子 (第 六章第五節

);鄒

衍 、荀卿 、韓非 (第六章第 六節

);以

及 呂不韋與瀛 政 (第七章第一節)。書中第 四章更以長達二十二頁的篇幅介紹孔子人 格與時世 。這些人物將相王公不多 ,反而是對社會制度的建立或思想有 重大影響的人較多 ,可以看出張蔭麟應用了實效性標準 (直接或 間接影 響人群苦樂的多寡

)與

文化價值標準 (真與美的價值 ,並反映時代

)作

為選取史事與人物的依據 。 張蔭麟特 寫這些人物的方式也有匠心獨運 之處 ,例如 《中國上古史 綱 》共有 十 二章 ,其中春秋 時代佔 了兩章(第三章霸 國與霸 業 ,第四章 孔 子 及 其 時 世

),除

了爭 霸 事 蹟 ,主要 討 論 的 人 物就 是 鄭 國子 產 與 孔 子 。春秋亂世 ,人才濟濟 ,作者卻單以子產與孔子為焦點必有深意 。他 在春秋霸業之後 ,另立第三章第五節寫子產並加上 「鄭 」字 ,用來突顯 小 國在 大國爭霸 中的求存爭扎 ,使讀者對局勢有全面性 了解 。(註599對 於 孔 子在 教 育 史上的 開創 之功與儒 家宗 師對 後世 的影 響這樣 重 大 的人 物

,

張蔭麟 寫了二十 二頁 ,的確給予 「相當透徹的敘述 」,也看出對 孔子極高的評價 。 註 田 李埏 ,〈張蔭麟先生傳 〉,《史學史研 究》lgg3年第三期 ,頁舒 。

(20)

史耘 第三 、四 期 (三)、擅長用語體文說故事的方式 : 全書 中幾乎每一個人物和事件的呈現都是故事 ,引人入勝 ,詳盡舖 敘卻不嫌累贅 ,亦不失之粗略 。以鄭國公孫僑(子)為 ,張蔭麟在一 專節 中列舉 了十一個小故事來表現子產在 內政措施 ,外交和戰 中處事的 機智與堅忍性格 。為了充實國力 ,他制定 「刑書 」 ,增加軍賦 ,引來人 民咒罵他如蛇蠍 ,但子產說 ;「茍有利於國家 ,生死不改 。」(頁9S9他 臨死前對繼任者的忠告是 ;「惟獨非常有德的才能靠寬縱服人 ,其次莫 如用猛 力 。你看火 ,因為他猛烈 ,人人望見就怕它 ;故此因它致死的很 少 ,但水 因為軟弱 ,人人都去狎玩它 ,故此因它致死的很多 。」(頁 99) 對於鄭子產的評價 ,張蔭麟 引證 了當時人的觀點 ,而不是加上作者 自己 的評斷 : 子產 從 政 一年後 ,人民唱道 :取我 衣 冠 而褚之 !取我 田疇 而伍 之 !孰殺子產

?吾

其與之 !到了三年 ,人民唱道 :我有子 弟 ,子 產誨之 。我有 田疇 ,子產 殖之 。子產 而死 ,誰其嗣之 ?(頁田) 張 蔭麟 就在如 此 簡短 的舉証 、平實的敘述文筆 中傳 達 了他對 子產 的敬意 ,也讓讀 者 同感歷 史前哲的智 慧 。 (四)、擅長摘 引史料以為旁證 : 張蔭麟 常會在行文 中舉 用精 短而 寫實的史料 導 引讀者進入歷 史情 境 ,例如以 《詩經 .小雅 》中的 〈采薇 〉詩歌來反映周代出征孍狁將士 的情懷(頁439,引用李 白的 〈古風 〉詩之一來素描秦始皇 ,因為 「這首 壯麗 的詩是一個掀 天揭地的巨靈的最好速寫 。」(頁171)又以 一首 〈七 月 〉民歌來看周代農民的生活起居 。(頁3砂其他被引用的史料還包括殷 墟 甲骨文 ,西周銅 器上的銘文 ,記功石刻文 ,楚辭等文獻 。由此可見張 蔭麟充份運用 了民國以來考古的新發掘史料 ,也表現 了史料學派求真 , 文必有所依據的精神 。

(21)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與實踐一一 以 《中國上古 史綱 》為例 215 (五)、文詞流暢優美 ,夾敘夾議 : 為了使教科書生動通俗具有可讀性 ,張蔭麟在語體文的敘述中仍保 有 古文的典雅 與簡 潔 。有時只 用一句話就總結 了全段 的舖 陳

,例

如 「教育是孔子心愛的職業 ,政治是他的抱負 ,淑世是他的理想 。」(頁 lU5)「孔子是傳統制度的擁護者 ,而墨子則是一種新社會秩序的追求 者 。」(頁 1硱)他介紹 《老子 》書 中複雜抽象的道學也是平 易可親 : 「教人謙卑遜讓 ,知足寡欲 ;教人創造而不佔有 ,成功而不 自居 ;教人 將取先與 ,以退為進 ,以柔制剛 ,以弱勝強 。」(頁 l“)至於描寫墨子 則說他 「拿理智的明燈 向人世作澈底的探照 。」(頁 1妙)墨子對亂世的 質疑在張蔭麟流暢文筆下也很能 引人深思 ;「為什麼殘殺一個人是死 罪 ,在侵略的戰爭中殘殺成千上萬的人卻被獎賞 ,甚至受歌頌

?為

什麼 攘奪別人的珠玉以至雞犬的叫作盜賊 ,而攘奪別人的城邑國家卻叫作元 勳?」 (頁 1妙)《中國上古史綱 》的第三章第一節是描寫楚國的興起 , 作者談到由於江漢流域的土壤肥美 ,使楚人生活充滿悠游閒適 ,擁有北 方人所羨慕的經濟安全感 ,因此 「楚人的神話裏 ,沒有人面虎牙 ,遍身 白毛 ,手執斧鉞的蓐收(上帝的刑神

),而

有披著荷衣 ,繫著蕙帶 .,張 著 孔雀蓋和翡翠伶的司令(主持命運的的神)。適宜於楚國的神祇的不是牛 羊犬豕的羶腥 ,而是蕙肴蘭藉和桂酒椒漿的芳烈 ;不是蒼髯皓首的祝 史 ,而是彩衣姣服的巫女 。」(頁81-胞) 綜觀 《中國上古史綱 》全書 ,不論是主題的選定 ,史事的剪裁 ;節 次的安排 ,文采的敘述處處都有作者精心的思考蘊藏其中 。對照本文第 三節 ,可以看出張蔭麟應用他的通史方法論作為指導原則的努力 。在選 擇少數節 目為主題方面 ,他適切巧妙地融入新異性標準 ,實效性標準與 文化價值標準 。他以全書最大一章的篇幅討論西周社會 ,因為 「這個時 期是我國社會史中第一個有詳情可考的時期 ,周代的社會組織可以說是 中國社會史的基礎 。」(頁499他又以專章來陳述孔子人格與時世 ,因為 「孔子給春秋時代以光彩的結束 。」(頁 1姻)這些人物與時代交錯的處 理正是他主張編寫高 中教科書的重點—— 以時代為主 ,綜述人物 、事

(22)

216 史耘 第三 、四 期 件 ,並且強調歷史發展的階段 。在歷史撰寫方面 ,文字的優美和富於想 像更是最常被讚美的特色 ,張蔭麟撰寫教科書確實做到 「通俗生動能夠 吸 引讀者 ,使之愈讀愈有味 。」

伍 、結 語

清末民初以來的新史學思潮除了批判舊史體例與內容 ,更致力於建 構新史觀 ,撰寫新歷史書 。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 ,平民文學帶動了歷史 知識走向實用化 、通俗化 ,許多教科書與歷史讀物紛紛應時而出 ,《中 國上古史綱 》也是在如此背景下出版 。比較不同的是張蔭麟嘗試應用 自 己建構的通史剪裁 、組織方法 ,實際編寫歷史教科書 。通史範圍廣 ,取 材 、撰寫都不容易 ,因此顧頡剛才會批評 :「所有的通史多屬千篇一 律 ,彼此抄襲 。……編著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條列史實 ,缺乏見 解 ,其書無異為變相的 《綱鑑輯覽 》或 《綱鑑易知錄 》之類 ,極為枯 燥 。」(註 58)《中國上古史綱 》的出版卻得到許多的讚譽 ,顧頡剛認為 這本書 「不加腳注 ,不引原文 ,使有井水處 ,人人皆熟於史事 。」(註 ”)傅斯年的評語最簡潔 :「能動人 ,文章好 ,而題 目不 多

,說

的透 徹 。」(註 6U9日後李毓澍編纂文集時也說 :「不論史實的取捨 ,史量的 裁量 ,史文的清新典雅 ,在在都顯示著張先生深厚的造詣和洋溢的才 華 。……序言中透露著他對重寫符合時代需要的國史的抱負 ,敘事的字 裏行間更閃耀著他熾熱的愛國情操 。」(註 61)由此可見這本書所受之推 崇 。 但是另一方面 ,對照作者 自己所定之理想 目標 ,《中國上古史綱 》 仍有其美中不足之處 。就題材而言 ,對信史以前之文化 、民族起源問題 註SB顧頡剛 , 註 ∞ 同前註 , 註 ∞ 傅斯 年 , 註G1李毓澍, 《當代 中國史學》,(香港 :龍門書店 ,1gm,,頁BS。 頁BG。 《傅斯 年全 集》第六冊 ,(台北 :聯經 出版公 司,1gml,頁1銋 。 〈編者綴言 〉 ,《文集》 ,頁lη7。

(23)

張 蔭麟 的通 史理論 與 實踐一 一 以 《中國上 古 史綱 》為例 217 略而不談 ;經濟史的討論太貧乏以致對社會經濟史的注意不足 。(註 6砂 撰 寫方面 ,張蔭麟希望 「原始文件的載錄亦力求節省 」 ,但書中引用原 始資料的篇幅仍然不少 ,「計 引文在三百字以上者有十三處之多 ,其最 長者 多達 四百八十一字 。」(註 639此外 ,作為一本高 中教科書 ,《中國 上古史綱 》篇幅顯得稍長 ;僅僅敘述東漢以前的歷史就寫了二百 四十 六 頁 ,其中有 關戰爭的描述部份往往失之冗長 ,例如寫班超平定西 域 ,全 段共 四十三行 ,不分段落(頁

%5-%99,讀

來細緻卻難免有繁雜之感 。 大體而言 ,《中國上古史綱 》所呈現的體例 內容大多切合 張蔭麟 對 自己所揭示的通史撰寫原則 ,也充份反映了新史學 思潮對他的影響 ,他 的努 力實踐理論是明顯可見的 。面對浩瀚史事 ,取材排比很難不顧此失 彼 ,何況又要兼顧生動易讀 ,下筆行文確實要煞費苦 思 。或許最遺憾 的 是他 「不壽而終 」 ,未能完成全套的撰寫計劃 ,以致於不能更完整呈現 他的理論全貌 。雖然在撰寫通史的實際成就與他 自己標舉的鵠的之間仍 然 存 在 一 段 距 離 ;但是 張蔭麟 至 少已在 新 史學 的領域 中樹 立 了身體 力 行 、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示範 。 註G2林麗 月,〈張蔭麟 史學理論評析 〉 年 ,頁們 。 註 芻 同前註 ,頁●BU。 ,《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學報 》第六期 ,民國六十七

(24)

218 史耘 第三 、四 期

陸 、徵 引書 目

方 豪 ,〈略 論 張 蔭 麟 先 生 史 學 上 之 成 就 〉 ,《書 目季 刊 》十 三 卷 四 期 ,民國 六 十 九 年 三 月 。 李洪岩

,

〈歷史學也是一門藝術——評張蔭麟的一個史學觀點 〉,收錄於 《歷史 學 》,q匕京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1991:99,頁%-S9。 洪 岩 ,〈論 張蔭麟及其新史學 〉 ,《歷史學 》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 資料 中心 ,19呢:1),頁“-9U。 汪榮祖 ,〈梁啟超 新 史學試論 〉,收錄於杜維運 ,黃進興編 《中國史學 史論 文選集 》(二),台 :華世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 ,頁%5-%8。 周予 同 ,〈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 〉,收錄於杜維運 ,黃進興編 《中國史學史論 文選集 》(三),台北 :華世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 ,頁田l-佗8。 沈 剛伯 ,〈史 學 與 世 變 〉,收錄 於 杜 維 運 ,黃進 興 編 《中國 史學 史論 文 選 集 》(二),台 :華世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 ,頁1l”-l12U。 李毓澍編 ,《張蔭麟先生文集 》 ,台北 :九思出版社 ,民國六十 六年 。 林 麗 月 ,〈張蔭麟 史學理論評析 〉,臺灣 師範 大學 歷 史學 報第 六期 ,民國 六 十七年 。 胡 逢 祥 ,張文 建 《中 國近代 史學 思潮 與流 派 》 ,上海 :華東 師範 大學 出 版 社 ,1991。 馬金科 ,洪京陵編著 ,《中國近代 史學發展敘論 》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出 版社 ,19舛。 許 冠 三 ,《新 史 學 史 九 十 年 》 ,香港 :中文 大 學 出 版 社 ,19跖。 梁啟超 ,《飲冰室文集 》(第一冊),台 :臺灣 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 ,梁 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 :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三年)。 黎 華趙 ,《張 蔭麟研 究—— 生平 、著述及其史學 》 ,臺灣 師範 大學 歷 史研 究 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年 。 傅 斯 年 ,《傅 斯 年 全 集 》 ,台北 :聯經 出 版 公 司 ,民國 七 十 三 年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新界 新界 鄉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 史記在文中加入此小段文字,很有用意﹕以見秦 兩面欺凌,既以武力侵奪土地及殺人,表面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