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台灣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暨陳逢源個案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台灣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暨陳逢源個案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曾士榮教授. 日治時期台灣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 暨陳逢源個案研究. 研究生:藍士博. 中華民國 100 年 9 月.

(2) 謝辭 論文的完成,學業生涯暫時得以告一階段,首先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容 許我在校園中自由遊走,而將生活的重擔扛在肩上。感謝他們的寬容與理解,讓 我直到今天仍然走在知識的道路上。 指導教授曾士榮老師對於我研究論文與生活方面的提攜、關心,我永遠放在 心裡。另外也要謝謝兩位口試委員蕭阿勤、張文薰教授對於本論文的認真閱讀與 精彩評析,提供了本論文許多修正與後續發展的方向。黃美娥老師當初對於我們 課業的要求,以及後來在陳培豐老師研究室的短暫工作經驗,也都直接地影響了 本論文的完成,必須特別地表示謝意。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生命中遇到不少貴人、許多照顧我的老師。國中時期的 陳莉娟老師、專科時期的李淑媛老師、康榮吉老師、王萬儀老師,他們啟蒙了我 對台灣文學、中國古典文學、文學概論的興趣,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始終記得他 們賜於我的一切。 大學時期受教於台大中文系,同時也在歷史系的課程中得到滋養,研究所時 期受益於政治大學與台灣大學,在台灣文學所、台灣史研究所與社會學研究所中 摸索自己的研究興趣與方向。在此,謹向所有我曾經就教過的師長、學長姐,以 及一起學習的同學、學弟妹們表示謝意。 幾年來在各方面受益於人者太多,請原諒我在此以組織名稱向眾人致謝。這 些單位分別是:台灣大學濁水溪社、TWLS 台灣文學研究討論會、黌教室文理補 習班、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獨立台灣會、台灣教授協會。我不僅在 當中結識了許多摯交好友,也從而得到不少工作經驗、待人處世的道理,他們在 學術之外填補了我的生活,讓我的生命圓滿。 最後,讓我向與我一起走過五年研究所生涯的俐茹致謝。我想妳知道,我是 多麼懷念當初深夜與妳走在貓兒巷的時光。. 國際新城 2011.10.03. I.

(3) 中文摘要. 本論文嘗試結合印刷媒體與世代這兩項過去在台灣文學研 究中分別獨立的研究範疇,以印刷媒體世代的概念對應以往 將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知識社群區分為「傳統文人」或「知 識份子」的研究傾向。一方面回頭檢視過去台灣文學研究對 於世代概念的引用延伸概況,另一方面也透過卡爾‧曼海姆 的世代理論,重新檢視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人是如何透過現 代印刷媒體的引進,促成一個文化世代的萌芽與成形。日治 時期台灣地區在活字印刷媒體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個有別於 過去的「文化重疊地域」,印刷品輸入的多源性特質創造了 台灣文化的多向性特徵。自此以降,台灣文化菁英與印刷媒 體刊物之間的關係愈形緊密,而過去所缺乏的「同時性」與 「現實性」認知也越趨明顯,讓這些台灣人在共同參與印刷 媒體刊物運作下而形成一個台灣歷史當中的特殊世代。本文 在此將之定義為「印刷媒體世代」,進而以個案陳逢源來檢 視上述論述的適切性,與未來後續研究運用上的可行性。. 關鍵字:傳統文人、知識份子、印刷媒體世代、陳逢源. II.

(4)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develop a new concept, the Taiwanese Print Media Generation, through integrating two separate research fields, the print media and the theory of generation. The aims of the new approach are twofold: first, to challenge a common conceptual usage of dividing the Taiwanese intelligentsia into “the traditional literati” and “the intellectuals;” second, to reexamine how did the colonial Taiwanese contribute to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a specific generation through introducing modern print media. This dissertation will argue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print media, a “cross-cultural field” was formed in the colonial Taiwan. Various sources of publications have created diverse characters of Taiwanese culture. Since then, after recognizing the need for an instant system that transfers information of the reality, Taiwanese cultural elites and the print media developed into a tightened relationship. This relationship eventually created a special generation of, as 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Taiwanese Print Media Gener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argument mentioned above in terms of its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Keywords:the traditional literati, the intellectuals, the Print Media Generation. III.

(5) 字詞說明. 本論文為求一致,行文中一律使用「台」字。 本論文所使用的「台灣人」、「台灣民眾」等相關詞彙,雖然 大多泛指當時居住在台灣(含澎湖)的所有人口。實際上,焦點 卻似乎更集中於西部地區的漢人社會。論文中若有需要對島 內不同種族、族群進行區隔,則再另外使用諸如「內地人」、 「本島人」或者是「在台日本人」等符合當時歷史情境、當 前研究論述的慣用詞語。.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研究課題與前行研究之回顧 ............................................................................... 5 第三節、研究範疇與方法 ................................................................................................. 26 第四節、論文章節提要 ..................................................................................................... 29. 第二章 清帝國統治時期台灣社會發展與教育、 清帝國統治時期台灣社會發展與教育、出版情況 .............. 33 第一節、從地方豪族到「士紳」(gentry) ......................................................................... 33 第二節、清帝國統治末期台灣社會文教系統的擴張 ..................................................... 36 第三節、傳統儒學教育與公共空間的缺乏 ..................................................................... 40 第四節、小結 ..................................................................................................................... 45. 第三章 日治時期台灣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 ...................................... ...................................... 46 第一節、帝國統合與傳統依存下的「世代位置」 ......................................................... 46 第二節、「實存世代」的啟蒙意識與反抗行動 ............................................................. 55 第三節、「世代單位」的分立、對抗、聯合 ................................................................. 64 第四節、小結 ..................................................................................................................... 73. 第四章 印刷媒體世代的個案研究: 印刷媒體世代的個案研究:以陳逢源(1893 以陳逢源(1893(1893-1982)為代表 1982)為代表 ... 75 第一節、陳逢源與印刷媒體刊物 ..................................................................................... 75 第二節、啟蒙論述的提出 ................................................................................................. 82 第三節、政治運動與政治論述 ......................................................................................... 89 第四節、記者身份的回歸及其經濟論述的轉向 ............................................................. 96. V.

(7) 第五節、小結 ................................................................................................................... 105. 第五章 結論 ................................................................ .......................................................................................... .......................................................... 107 參考書目 ................................................................ ................................................................................................ ................................................................ 109 附錄: 附錄:................................................................ ................................................................................................ ..................................................................... ..................................... 117 圖一:曼海姆的世代概念與理論示意圖 ....................................................................... 117 圖二:曼海姆概念下日治時期 1920 年代台灣印刷媒體世代 ...................................... 117.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論文嘗試結合印刷媒體(print media)、世代(generation)這兩項過去在台灣 文學研究中被視為是各自獨立的知識範疇,提出「台灣印刷媒體世代」(the Taiwanese Print Media Generation)一詞回應既往將「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 視為不同知識社群的研究傾向。透過關注日本統治時期印刷媒體在台灣的傳播與 生產現象,本論文嘗試在以往就反殖民立場與後殖民理論的政治層面之外,尋找 另外一種觀看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不同視角。 以往學界大多習慣將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菁英(cultural elite)區分成「傳統文人」 或「知識份子」 ,顧名思義,傳統文人強調的是對象本身具備的傳統漢文化特質, 而知識份子則更著重於其在現代文化、啟蒙知識上的授受與傳播。然而,這兩個 詞彙指涉的群體本身並非不存在模糊、難以辨識的灰色空間:尤有甚者,傳統文 人或知識份子其實不論就閱讀書寫能力、文類或認同傾向等等,都存在著彼此重 疊或隨著時間流轉替換的特殊現象。因此,本論文採取的無非是異中求同的策 略,試圖在兩個過去被視作是不同台灣人社群中尋找他們共同的文化特徵,作為 本論文的研究宗旨。 在本論文的論述當中,過去所謂的傳統文人或知識份子其實共同建構了所謂 的印刷媒體世代。本論文以為:「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來自於日本殖民統治 以降,金屬活字印刷配合商業邏輯運作的印刷媒體組織及其刊物,不僅與前現代 的刻版印刷刊物有所區別,更成為了當時台灣人普遍接受並實際參與運作的大眾 傳播媒體。活字印刷媒體及其刊物不僅重構了台灣的文化場域,更刺激當時台灣 社會集體認知、認同與公共空間的形成,造就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 提出印刷媒體世代這個概念,主要的考量在於:假如歷史的前提是人,那麼 作為關於人的知識的歷史,便不只是僅僅企圖瞭解過去的時間,而更應該包括了 人在過往歷史事實中所具有的功能與價值1。另外,本論文在時間層面的考量也 並非只是政治上的朝代更迭,也與哈羅德‧伊尼斯(Harold A. Innis)的媒體分期論 有關2。因為假如媒體的更迭轉換可以作為我們思考人類文明階段的主要依據, 那麼台灣社會在日本統治時期、現代活字印刷技術引入以後,是否也改變了原本 主要以刻版印刷刊物為主的文化場域?另外,那些同樣經歷甚至積極參與運作這 個由刻版到活字印刷的台灣人士是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殊相、亦或共相?又為何 會在後來研究者的討論中被區分為所謂的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以及在那些論 述中被一再地強化、鞏固,成為討論日治時期文化菁英社群的基本概念?. 1 2. 布洛克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2004),頁 32。 哈羅德‧伊尼斯著,何道寬譯,《傳播的偏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

(9) 上述提問都是本論文企圖處理的課題,而更因為時代的變遷往往與世代的形 成有所關連,所以如果我們相信印刷媒體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與文化的時代發展有 著相當的影響力,那麼嘗試將媒體史研究從技術史層面(生產、發行、消費)予以 抽離3,進而與偏向人類個體與群體的「世代」概念結合,一定程度上便有助於 在既有研究成果的視角之外,另闢蹊徑地再次觀看日本統治時期下的台灣社會發 展,也更有助於重新驗證社會學理論中關於行動(agency)與結構(structure)的兩個 概念。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台灣社會旋即在當時行政長官公署與國 民黨諸多派系的刺激下,配合當時許多積極參與的台籍人士一同建構出特別活絡 4 的出版現象 。這一波自終戰起便蓬勃發展的出版現象,意味了在日本統治期間 的台灣社會當中,應該已經具備一定數量懂得如何經營、參與印刷媒體組織運作 的專業人士。不過,由於後來 228 事件及國民黨政府迫遷來台後採取的一連串管 制措施,造成台灣人在戰後逐漸退出印刷媒體產業的相關運作,從而也讓日治時 期台灣人參與印刷媒體的經驗成為一段特殊的歷史,進而讓這批具備參與印刷媒 體產業經驗的台灣人形成了相當程度的世代特徵。 早在明鄭、清領時期以來,台灣便有印刷媒體刊物的生產與流通,同時在清 領末期也亦有傳教士發行以現代印刷技術刊行的報刊5。然而在受到社會型態、 地理環境與交通條件等的限制下,台灣地區沒辦法形成一個共同的社會,也無法 產生明顯的世代特徵。換言之,即便日本統治以前台灣民眾便存在著閱讀印刷媒 體刊物的生活習慣,但是不論在書籍的印刷方式、內容與流通路徑等方面,日治 時期的台灣印刷媒體產業發展都與清帝國時期有著極大的不同。殖民地現代化與 傳統教育體制的雙軌並行、日系印刷資本與漢文報刊的出版、以日文書寫或翻譯 的現代啟蒙讀物等等,都對台灣社會、台灣印刷媒體世代的形成產生不小的影 響。因此,當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與之前明顯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徵,那麼 具備日本殖民經驗的台灣人士在文化層面上是否也可能因而產生與過去不同的 「世代」區隔?就成為了本論文所企圖證成的焦點。 藉由提出印刷媒體世代這個概念,本論文一定程度上也是企圖回應以往所謂 將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菁英區分為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的界定方式。所謂的文化菁 英,往往意指在社會上具備文化資本的特定人士。事實上,文化菁英一詞經常與 3. 弗雷德里克‧巴爾比耶、卡特琳娜,貝爾托‧拉維尼爾著,施婉麗、徐豔、俞佳樂譯,《從狄 德羅到因特網:法國傳媒史》(上海:世紀出版,2009),頁 4。 4 徐秀慧, 《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2007), 頁 108。 5 1888 年,台灣於劉銘傳時期曾發行過《邸抄》 ,可謂為台灣最早的中文報紙。然而倘若就研究 者所言,其刊期、型態、內容、印刷方式、傳送對象、分送對象等各方面皆與今日所稱之報紙有 差距的話,則本論文所討論的印刷媒體源流,還是必須上推至由巴克禮所發行的《台灣府城教會 報》 。莊永明, 〈台灣第一架新式印刷機〉,《聯合報》1983.10.25,第 8 版。另外也可以參考陳 慕真,《台語白話字書寫中 ê 文明觀──以《台灣府城教會報》(1885-1942)為中心》(台南:成 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 2.

(10) 知識份子、傳統文人、社會領導階層混用,一定程度上來自於封建社會經濟資本、 政治資本與文化資本緊密扣連的社會特徵。 陳世榮在研究中引用 Joseph Esherick 與 Mary Rankin 對於地方菁英的定義, 認為「地方菁英」必須是在身份、社會地位、財富不同於一般人,且個人或家族 能在地方社會中利用各種策略建構支配能力、發揮影響力者6。對於政治學研究 來說,地方菁英指的是中央政權與地方庶民之間的中介,卻未能詳細區分他們所 掌握的資本類型。但是,一旦我們回顧四百年來漢人移民開拓史的歷程,卻會發 現清領時期的地方菁英,那些台灣頭人、鄉紳們往往是在取得經濟資本之後,更 進一步爭取文化資本、政治資本,在各方面都處在有利的位置上。 於是,地方菁英究竟是在何時、什麼條件下開始分化,進而成為各種不同類 型的社會菁英?便也是本論文試圖觸碰的課題之一。以往的台灣文學研究經常強 調知識份子的左右翼知識光譜,或者是傳統文人的世代差異,似乎忽略了知識份 子與傳統文人究竟何以被如此區分?以及,在強調他們就認識論上的差異之際, 是否可能也會因此而忽略了他們同時處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同時性特徵? 本論文以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世代理論,重新檢視前行研究在涉 及世代議題上的操作模式,並且意識到:社會大眾一向大多將「世代」視為因同 時期出生、生物年齡相同或相近、具有類似社會特徵,或共同經歷、參與某種歷 史經驗的人群7。然而,就曼海姆的觀點,世代其實並非那種因為血緣、部落等 關係而形成的具體團體的社會連帶。相反地,而是他們剛好在社會中處在相同的 「世代位置」(附錄:[圖一] 曼海姆的世代概念與理論示意圖);這個世代位置的 形成一定程度上與時代動蕩有所關連,而這些身處在相同世代位置的世代成員, 則一方面組成了不同的世代單位8,同時也在他們彼此的互動關係當中,造就了 一個「實存世代」(a generation as an actuality; an actual generation)的存在與影響。 是故,透過世代位置、實存世代與世代單位的論述推演,可能可以推測過去 那些被視為是不同知識社群的台灣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其實都是在共享相同文 化場域與殖民地社會的氛圍下,屬於同一世代位置中的不同世代單位。至少我們 從這些台灣人逐漸地由本來的接受、間接參與印刷媒體刊物,到後來主動積極的 成立屬於他們自己的印刷媒體刊物、發展具備主體意識的公共輿論、創造公共空 間的歷史過程,就可以發現這個集體現象不僅契合曼海姆所說的:「世代」不該 強調生物學上的相近特徵,更應該是同一社會的經驗共通性的這個條件。另外, 也同樣吻合世代概念強調的是他們藉由意向、行為逐漸地由一個「自在世代」 (generation in-itself)變成「自為世代」(generation for-itself)的說法。. 6. 陳世榮,〈社會菁英:國家與地方社會間的另一股力量〉,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 期,(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頁 136。 7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頁 15。 8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18-19。 3.

(11) 首先,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不在於討論誰應該、或誰不應該被歸類在所謂的「印 刷媒體世代」;相反地,本論文所企圖處理的是透過日治時期印刷媒體在台灣的 傳播現象,思考其對於台灣人社群所產生的具體影響。本論文的假設是,利用印 刷媒體世代這個概念有助於觀察殖民地統治下台灣人接受書籍報刊的實際狀 況;以及理解他們如何間接或直接地介入印刷媒體刊物的生產關係,尤有甚者, 更進一步地從一個集體的歷史經驗當中,發掘一個可以被辨識出來的世代特徵9。 在曼海姆的概念下,那些同樣受到日本殖民統治、接受或參與了印刷媒體運 作發行的台灣民眾,應該不只是身處在相同的世代位置,也隸屬於一個實存世代 當中。實存世代中其實往往存在著不同的世代單位,但是不同世代單位所各別具 備的差異,卻又經常引發後續研究的區別與褒貶。是故,本論文嘗試「異中求同」 地將過去在研究中被視為是不同社會群體的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利用世代理論 重新檢視當時台灣民眾與印刷媒體刊物之間的授受關係;另外,更配合日治時期 台灣聞人陳逢源(1893-1982)的生命經歷作為個案,探索日治時期台灣人在活字印 刷媒體傳播影響下所形成的,異於清帝國統治時期的社會現象與時代、世代特徵。 陳逢源當然不是唯一適合本論文論述架構的代表性人物,但是「社會結構所 連結的,並不是有名有姓的個人,而是任何一個佔據了由社會關係所指定位置的 人。10」所以,本論文之所以選擇陳逢源作為研究個案,首先不單單因為他在既 往的研究中曾經分別被賦予過知識份子或傳統文人的身份定位;更也在研究中曾 經與「世代」理論有所連結。 陳逢源的生命經驗跨越了整個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社會,壯年時期更參與了 台灣民族社會運動、歷經治警事件、滿洲事變、日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皇民化 運動等。透過其書房教育與國語學校的教育經歷,可以體會兩種源自清帝國與日 本帝國的教育體制,如何作用在台灣民眾的生活與精神意識;透過陳逢源至今仍 保存在傅斯年圖書館中的藏書,以及自年少起便投稿於報刊雜誌、後來擔任《台 灣民報》 、 《台灣新民報》記者的政經時論,也都有助於理解日治時期台灣人與印 刷媒體刊物之間的接受、生產關係,以及探索台灣人究竟是如何從被動接受印刷 媒體的自在世代,逐漸轉型為積極行動的自為世代。 總而言之,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在於企圖結合印刷媒體與世代這兩個以 往被視為是不同領域的知識範疇;在過去所謂知識份子或傳統文人的身份界定之 外,以印刷媒體世代的角度關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人由被動接受到主動介入印刷 媒體組織運作、刊物發行的歷史過程,並且從中尋找在反殖民、後殖民論述外的 其他歷史意涵與精神價值。. 9. 本論文在此尚且無力處理世代成員在數量上的規模大小,一定程度上來自於目前並無日治時期 識字人口的統計估算,再加上,日文與漢文習用人口亦有重疊,不易取得正確數量。 10 萬毓澤,〈第二版導論〉 ,Alex Callinicos 著,萬毓澤譯, 《創造歷史》 ,頁 21。 4.

(12) 第二節、研究課題與前行研究之回顧 一、印刷媒體(print media)與媒介(media) 媒體的字源是拉丁文 medium,意指「介於中間,在中間運作」的無機詞彙, 後來才在時間的演變中逐漸成為報紙、電影、廣播等大眾傳播的指稱,成為具有 11. 「將發送者(sender)的訊息(message)傳送給接受者(receiver)的工具」 。活字印刷術 12 雖然較早在中國由畢昇所發明 ,但是當前出版業所承襲的現代印刷科技,卻來 自於西方因為宗教革命與商業發展、民族國家興起等要素影響下逐漸擴大的印刷 產業,甚至於主導了往後幾百年間世界知識生產傳播與複製的流程13。目前關於 印刷媒體的研究往往駐足在新聞或大眾傳播學系,至於本論文所指的印刷媒體, 則包括了源自中國的木刻雕版印刷、以及由古騰堡(Gutenburg)在 15 世紀歐洲所發 明的活字印刷術二者所生產的印刷刊物。 由於印刷媒體存在著複製資訊、知識,增加空間流通性與延長資訊保存期限 等功能,所以也具備著凝聚讀者共識與向心力的效用。因此,如果印刷媒體本身 存在著中國與歐洲這兩種不同的型態14,則台灣從 19 世紀的清帝國統治時期到日 本帝國統治的過程,也就代表了兩種不同印刷媒體型態的轉換、變遷與並存,同 時也意味著存在同時具備兩種印刷媒體閱讀、出版經驗的台灣人的存在。 關於台灣印刷媒體的發展歷程,不論是官方出版的歷史論述或民間學人的相 關研究都提供了一條相當關鍵的線索,這不僅證實清領時期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書 籍流通情況,同時也對台灣島內的刻版印刷也有相當程度的描述15。至於有關日 治時期台灣印刷媒體發展方面,除了石原幸作早在 1928 年就撰寫《台湾日日新 報三十年史》外,戰後關於日治時期台灣報刊發展方面的研究,則往往散見於個 人的口述訪談或回憶錄中16,或者出現在學院與公家單位的學位論文或出版品17。. 11.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 15 課》(台北:群學,2009),頁 5。 如果按照奎娜爾的說法,則中國在活字印刷術上與西方的不同處在於:首先,中國也曾經使用 金屬活字作為印刷的工具。不過,有別於西方以澆鑄的方式鑄字,中國於十八世紀用來印刷《古 今圖書集成》的銅質活字,是以直接鑿字於銅的方式作成。再者是,活字印刷必須使用大量的金 屬、人工與存放活字的空間,進而讓刊刻的成本過於龐大;另外,中國慣用的墨汁也並不能直接 轉換成印刷用的油墨;最後,同時也是本論文以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中國文字的書寫特質 與文人雅士的閱讀習慣,未必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上犧牲書法風格的金屬活字。可參考:費夫曼, 馬爾坦著,李鴻志譯,《印刷書的誕生》(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頁 48-58。 13 可參考:約翰‧曼著,樂為良譯,《古騰堡革命》(台北:商周出版,2004)。 14 錢存訓, 〈印刷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功能〉 , 《中國書籍、紙墨及印刷史論文集》(香港:香港 中文大學,1992)。 15 如劉寧顔總纂,邱勝安等編纂, 《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楊永 智,《明清時期台南出版史》(台北:學生書局,2007)。楊永智,〈琅環有奇應得見:清代閩台地 區漢詩傳播考述〉 , 《異時空下的同文詩寫:台灣古典詩與東亞各國的交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台灣文學系合辦,2008 年 11 月 29-30 日。 16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1988)。 17 如:賴秀峰, 《日據時代台灣雜誌事業之硏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1973。 李明水,《台灣雜誌事業發展史 重修台灣省通誌》(南投:台灣省政府,1986)。 12. 5.

(13) 包括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的研究》18、王天濱《台灣新聞傳播史》19、《台灣報業 20. 史》 等不僅有助於本論文掌握台灣報刊通盤的發展脈絡,更有助於將報業與其 它傳播媒體的實際發展作出橫向的比較。此外,李承機的博士論文《台湾近代メ ディア研究序説》則主要針對遭受殖民地支配統治下的台灣近代媒體的展開進行 研究,同時亦對清領時期的台灣媒體發展進行概略性的爬梳21,亦為本論文撰寫 過程的主要參考。 正因為日治時期台灣業已進入到所謂的印刷媒體時代,所以本論文試圖討論 的印刷媒體世代才具備著討論的現實基礎。換言之,印刷媒體方面的前行研究讓 本文得以瞭解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社會的出版現象,有助於在更進一步探索印刷媒 體組織運作與刊物內容外,理解印刷媒體刊物與台灣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當 中對於台灣人生命經驗的集體影響。 二、時代(Age) 本論文既然嘗試提出「印刷媒體世代」一詞,對於「世代」的討論及其相關 定義便也是本論文在論述推演時所必須闡述的第一要點。誠如「歷史的世代並不 22. 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是被創造的。 」 ,所以「歷史的世代」固然是本論文嘗試討 論的對象,但有關於「世代的歷史」與「時代」「世代」之間的差異、世代概念 在本質與運用上的不同涵義、世代一詞在台灣社會中被使用的現況、被認識的歷 程等等,都成為了本文首要處理的部分。 正因為歷史往往是人在時間推移下所持續活動的痕跡的記錄,而世代又與 人、時間這兩項要素有著一定程度的關連。於是在討論世代之前,本文便也一併 地將時代放入討論的對象當中。一般來說時代並非單純地指涉某一段物理時間, 更多的時候是結合了政治、社會等其他要素進行定義、運用。台灣史的研究與討 論當中,時代本身不單單被拿來區分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受到觀點與立 場的影響,時代本身在分期的斷線、定名以及是否存在著分期的必要性等等,都 曾經在過往的討論中被提出來檢視。 目前台灣社會對於台灣歷史發展所慣用的分期方式,主要不脫以政治統治階 段決定分期的主軸。因此,雖然「荷蘭─明鄭─清帝國─日本帝國─國民政府」 的說法是當前台灣社會的彼此「共識」,但是不論在名詞的使用、時間斷限、以 及歷史究竟是否存在著分期的必要性等等,都在坊間與學院中受到相當多的討論. 18 19 20. 21. 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的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57)。 王天濱,《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2002)。 王天濱,《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2003)。 李承機, 《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説》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 研究專攻博士論文,2004)。 22. “Historical generations are not born; they are made.” Rebort Wohl, The Generation of 191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6.

(14) 23. 。首先,由於受到政治觀點的影響,時代命名在戰後的台灣史研究中出現明顯. 更替的現象。陳建宏利用台灣各大學歷史所的台灣史碩士論文名稱,針對歷史時 代的名詞使用與當時環境背景進行了相當詳細的考察。研究成果顯示:台灣在 1952-1982 年的三十年間,不僅只有 27 篇關於台灣史研究的碩士論文,並且幾乎 都以政權作為歷史分期的描述語、用「日據」來指涉日本統治時期下的台灣24; 待到 1983-1992 年時,政權作為歷史分期描述語的方式雖然仍為學位論文名稱的 主流,但是在歷史時期的描述上已產生較為細緻的質變(例如:清初、清季);也 開始出現諸如「日治」、「光復」等與上階段不同的用語。待至 1993-2002 年的階 段,台灣學研究的數量不僅呈現出等比級數的成長趨勢,同時在歷史分期的名詞 使用上也開始出現多元化的現象。首先,明確以政權作為歷史分期的論文已低於 50%(第二個階段為 55%);再者是,名詞的使用上「日治」使用率逐年地向上攀 升,與「戰後」一同取得近年來台灣歷史分期使用上的主導位置25。 上述種種現象顯示台灣史研究在政治方面已經逐漸採取了較為中性的標 準;另一方面,非政治因素的分期方式也促使了台灣史研究的多元化與豐富化26。 本論文之所以開始關注台灣印刷媒體發展以及世代問題,除了企圖排除過去以 「政權更替」作為台灣歷史分期的既定現象外,也與哈羅德‧伊尼斯(Harold A. Innis)「媒體分期論」的歷史認識論有著一定的關係27。 媒體分期論指的是伊尼斯利用媒體作為文明分期依據的概念。簡單來說:是 將西方歷史區分成「文字」與「印刷」兩大階段。進一步的細緻區隔,則可以分 作為:1.埃及文明,莎草紙與聖書文字;2.希臘─羅馬文明,拼音文字;3.中世 紀時期,羊草紙和抄本;4.中國紙筆時期;5.印刷術初期;6.啟蒙時期,報紙的 誕生;7.機器印刷時期,印刷術、鑄字機、鉛版、機制紙等;8.電影時期;9.廣 播時期等 9 大階段28。因此,倘若本論文企圖強調印刷媒體發展變遷對於台灣人 群體的共同影響,則或許在借用伊尼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界定與論斷下,可以將. 23. 更重要的是,時代只是研究進行時所界定的時空環境,研究主體終究還是在其他的主體與領 域之上。過去對於歷史時代的爭議往往在於時代年份上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則是 以政權為主要的分期方式也往往會受到「史觀」與「史識」的影響;尤有甚者,更是所謂歷史發 展的連續或斷裂的複雜爭議。以「日治時期」為例,「日治」與「日據」的差別便來自於是否延 用了國民黨政府的修辭與立場;又好比說,日治的起點究竟要以日軍佔領台北城,還是以進入台 南、完全取得對台灣的控制為標準;再者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是否真的與清帝國統治或後來 的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截然不同?都是歷史時期本身值得被深究的問題。 24 陳建宏, 〈如何界定台灣的歷史分期:以台灣地區各大學歷史所的台灣史碩士論文為探討中心 ──1952-2002〉 。收錄於《史匯 VII》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頁 209-221。該期 刊當期尚有相關論文數篇,可茲參考。 25 陳建宏, 〈如何界定台灣的歷史分期:以台灣地區各大學歷史所的台灣史碩士論文為探討中心 ──1952-2002〉 。收錄於《史匯 VII》 ,頁 213。 26 陳建宏, 〈如何界定台灣的歷史分期:以台灣地區各大學歷史所的台灣史碩士論文為探討中心 ──1952-2002〉 。收錄於《史匯 VII》 ,頁 213。 27 即便本論文在命名上仍使用了以政權為主的名詞,但是主要還是考慮到:如果要在最快速的 情況下讓讀者認知到本論文所聚焦的時空位置,「日治時期」仍然是使用上最為方便的詞彙。 28 哈羅德‧伊尼斯,何道寬譯, 《帝國與傳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頁 VII-VIII。 7.

(15) 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印刷媒體發展定位成由 5、印刷術初期向 7、機器印刷時期移 動的歷史進程。尤有甚者,倘若在配合伊尼斯「傳播偏向論」29的概念,伴隨著 印刷科技發展的原先具有時間性特質的媒體產物(如報紙),也在運輸科技、帝國 擴張等社會條件影響下,在空間方面形成了跨越與流動的歷史現象。 總而言之,本論文所關注的焦點無非是企圖在政治面向外,藉由印刷媒體而 形成的、具有特定時代特徵的台灣社會文化變遷現象當中進行延伸,進而探討這 個時代特徵對於當時台灣民眾形成的集體影響,進而思考上述種種的歷史現象, 是否便是印刷媒體世代之所以成形的直接證據? 三、世代(Generation) 世代在近年來台灣學研究中成為一個經常可見的議題,相當程度上也是誘發 本論文之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事實上,例如:保釣世代、學運世代、野百合時 代等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範例30。大體來看,世代在過去的討論當中至少存在 著:1.具有血緣或親屬關係的世代;2.具有共同歷史事件經驗的世代;3.擁有共 同成長環境、背景所形成的這幾種傾向。其中,又尤其以文化人類學強調血緣或 親屬關係的世代概念,經常在台灣史研究的論文中產生影響。 血緣或親屬關係的世代概念對於家族史研究的幫助無庸置疑,也有利於理解 研究對象的親屬關係及其世代更迭等種種現象,或者是理清研究對象的發展軌跡 概況。但是,如此強調血緣或生物年齡的世代概念未必適合當前日漸都市化的現 代社會。或者說,一旦研究對象的規模大小超越家庭或氏族的大小規模,則不管 用什麼條件進行設定、區分出不同的世代階層,都難免會有介於當中、無法清楚 歸類的遺珠之憾。另外,利用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作為世代判定的標準,諸如野 百合世代或美麗島世代等也是坊間常見的說法。但是,藉由單一歷史事件所界定 出來的世代成員,彼此之間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學歷或社會經驗;另外, 他們各自在此歷史事件以後的行動、選擇與認同等層面的情況也可能不盡相同, 甚至彼此衝突、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就過分膨脹了短時間內單一突發事件的影 響效能。 跟據周婉窈的整理,西方對於世代的討論可以說是自 19 世紀末的狄爾泰 (Wilhelm Dilthey)開始。而年鑒學派史家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則認為:「這種. 29. 「傳播偏向論」為伊尼斯所提出的,將媒體區分成:(一)、有利於空間上延伸的媒介,以及(二)、 有利於時間上延伸的媒介的看法。他認為,傳播與傳播媒介事實上都存在著偏向,要嘛是口頭傳 播或書面傳播的偏向,不然便是時間或空間的偏向。當然伊尼斯的論述往往有其龐大而難以周全 的結構上缺失,是故本論文在概念的使用上,也僅僅將之視為是啟發而已。哈羅德‧伊尼斯,何 道寬譯,《帝國與傳播》,頁 VII-VIII。 30 在何榮幸的定義當中,所謂的「學運世代」份子存在著如下的四個層次:(一)各校學運領導者 與核心幹部;(二)各校學運社團活躍份子;(三)野百合學運時在中正紀念堂靜坐的學生以及野百 合學運前後參與過學生運動的學生;(四)當時全國大專院校中,被學運改革氛圍所影響的年輕 人。何榮幸,《學運世代》(台北:時報,2001 年),頁 12。 8.

(16) 來自同一年代的共同烙印正是造成一個世代(generation)的東西。31」他也發現到, 世代的形成往往與成長期的經驗有關,以及世代的周期、邊界與規模也並非完全 地等同、劃一。上述顯示:世代的形成往往歸因於同時期的時代氛圍,是由處在 共同社會情境的同一批人作為組成世代的核心成員。但是,人類社群的擴大與延 伸,破壞了上述這個理想的狀態;人類作為生物、血緣所形成的生命周期因為數 量上的膨脹而趨於模糊、一個清楚而層次分明的社會不復再見。於是當不同年齡 層的群眾皆可能共享於相同的社會變遷與文化之際,也就預示了:世代並不只是 生物學上的世代,歷史世代與生物世代上也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因此,我們可 以發現時代與世代之間的連結關係業已形成,本論文所傾向的還是所謂藉由共同 成長環境、背景所形成的世代概念。 本論文認為企圖將業已「現代化」 、 「規模化」 、 「都市化」的人類社群,透過 物理時間平均分割成各個世代往往是徒勞無功的;如何擺脫歸納法的研究盲點, 從演繹法的方式從時代的整體脈絡中觀察一個特定歷史世代的形成;並且考量到 同一世代當中不同階層、族群、性別或其他差異者之所以與不同世代之間存在「不 同時代的同時性」 ,便為本論文在使用世代概念進行討論時所特別考慮的重點32。 於是,本論文採取的是曼海姆(Karl Mannheim)藉世代位置、實存世代與世代 單位組構而成的世代理論為依據。主要的理由在於:雖然以生命周期作為依據的 生物世代概念在人類學或社會學的研究當中頗為常見,不過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 究對象往往僅限於家族或者部落的規模,同時這些研究對象彼此之間也往往存在 著實際的血緣關係。然而,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社會已逐漸形成了以台灣島為界 限的生活空間,再加上商業資本與都市形成的影響,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社會發展 的規模已無法用生命周期作為不同階段的判斷準則。 曼海姆的意見主要表達在〈世代的問題〉(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這篇文 章,透過 Paul Kecskemeti 的英文翻譯與蕭阿勤在中文著作中的詮釋,有助於我們 理解世代作為一個西方學術界持續討論的議題,其被認識的過程及其本身與時 代、生物年齡之間的複雜關係。蕭阿勤曾經在其著作對曼海姆論述中的核心意旨 作過一番引述,他認為:曼海姆的意見主要在於批判「實證主義的」(postivist) 與「浪漫的─歷史的」(romantichistorical)這兩種各自偏向量化與質化的觀點,認 為它們未曾找出影響世代之所以形成的社會過程,進而將世代問題視作為只是找 出世代週期現象;或者無視知識潮流與世代現象之間的社會與歷史因素33。. 首先,我們可以說:探討與年齡有關的人群如何成為社會變遷的能動者 時,世代概念在分析的有效性,不在於指出他們在生物學上的年齡或一致 31 32 33. 布洛克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 ,頁 171。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頁(5)-(8)。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17。 9.

(17) 或相近,而在於說明他們如何因為處於同一社會的特殊歷史過程中,經歷 了類似的社會變遷力量,因此在生活經驗與反應上有某種的共同性,而這 也使他們異於其他的世代。……換句話說,一群人在生物學上的年齡相 近,至多只是他們共同社會行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份條件。特定的世代 要引發重大社會變遷,不會只是因為生存於同一時空,而必須是他們發展 一種具有共同意識的連帶關係,足以激發他們參與共同的命運。. 34. 其次,Mannheim 指出,世代因素成為人們共同社會行動的顯著基礎,經 常是在社會變遷快速或社會政治動盪時期。. 35. 透過蕭阿勤的介紹,有助於我們瞭解世代之所以形成,與世代環境與共同意 識的形成,有著相當程度的關連。此外,蕭阿勤相當程度也解釋了曼海姆世代理 論當中有關世代位置、實存世代與世代單位的內涵。在曼海姆的概念當中,世代 並非一個具體的團體,相反的,世代的形成來自於他們彼此存在類似的社會位 置,只是它另外涵蓋了一個歷史的/社會的過程中相關的「年齡團體」 。因此,世 代位置往往與該時期的歷史文化有所關連,或者說,「要共享一個相同的世代位 置,人們必須生長於同一歷史的與文化的地區36」。 不過,世代位置本身也並非就是所謂的世代。事實上,世代位置決定的只是 世代意識形成的基礎環境,而且也唯有真正參與社會與時代的個體,才有可能與 其他個體共同組織成「實存世代」(a generation as an actuality; an actual generation)。 世代位置與實存世代的不同地方在於:必須是處在類似位置的同時代人參與了共 同的命運、「並且參與了在某方面和這個命運開展密不可分的觀念與概念的時 候,一個實存世代於焉形成。37」 。同時,也因為積極參與社會的世代成員往往在 不同的歷史情境中作出不同的選擇,因此,實存世代當中又可以區分出不同的群 體或個體,便是所謂的「世代單位(generation unit)」。 然而,不管是對於世代位置、實存世代或世代單位的種種討論,其實都關係 著單一世代的形成過程,而未直接觸及到世代交替、即本論文所試圖辨析的傳統 文人與知識份子之間的轉換關係。或者說,一旦本文所企圖闡明的是日治時期台 灣印刷媒體世代所形成的社會現象與歷史脈絡,其與傳統文人或知識份子之間的 相互關係為何?知識份子是否由傳統文人轉變而成?所謂的知識份子社群是否 與傳統文人有著高度的重疊?便必須再一次地回到曼海姆的論述中來找尋答案。 34.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21。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22。 36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18。本論文在引用曼海姆的概念與語彙時,援用蕭阿勤的翻譯處甚 多,以下並未詳細一一標明,但致以由衷的感謝。 37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19。 35. 10.

(18) 首先,曼海姆認為世代的形成並不需要一個可以被辨識的、明確的社會團體 (social group),這個社會團體的形成來自於一個自然發展而來的意識連結,而並 非是一個如共同體一般地明確的組織。過去對於生物學現象的重視,一方面膨脹 了生命週期循環在世代概念中的具體作用,也忽略了政治、經濟等社會變遷與歷 史要素的具體影響。曼海姆認為,對於世代的討論是不能忽略物質與精神上的演 化現象的,而存在於世代與世代之間的與其是彼此的隔閡與斷裂;毋寧更應該注 意其在歷史發展中的積累(accumulate)與繼承38。 事實上,行為的模仿與過去經驗的延續是傳統精神之所以可以改變、適應新 情境的主要原因。即便個人記憶可以是全然私人與自主的,但在知識的範疇上卻 無可避免地來自於我們所身處的真實社會。人類生命的循環交替固然是世代論述 中不可避免被提及的面向,但更為重要的,還是在於這個社會團體之間能不能存 在一個類似的位置(similarity of location )、共享類似的意識。不同於以往將新舊 世代置放在彼此對抗的關係當中,曼海姆認為處在不同世代位置的新舊世代,其 實可能是彼此重疊的。諸如傳統的生活型態、感受與態度等等,都可能是傳達自 舊的世代39。 如果成長期經驗對於人類意識型態的形成有著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則不可忽 略的地方在於:新世代往往在舊世代仍掌握社會有力位置的時刻下,形塑了他們 個人的主體意識,來自於前世代所提供的教育環境與指導等,都不可避免地對新 世代產生影響,讓新舊世代始終保持在一個相互作用的關係當中。所以當世代成 為一個持續地系列,則中介世代(intermediary generation)便在新舊世代當中形成 一個折衝斡旋的、既不屬於它們、又同時涵有它們特色的特別角色40。 回到世代位置、實存世代或世代單位來看,世代位置的前提主要是建立在所 謂相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之下,又同時包括了寬鬆與嚴格的不同標準41。世代交 替事實上也必須是世代位置的更替與轉換,而這個現象不僅僅來自於社會型態的 流動變遷,同時也對知識份子的知識系統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但是,如果社會 演進無法對世代形成改變,則其往往只能對新個體產生影響而沒有辦法改變以往 的舊的世代;同樣地,如果世代的轉折出現斷層,則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必然 會產生磨擦42。 另一方面,存在於世代位置下的世代單位一方面並非是一個明顯可以區分的 團體;但不可否認的是,團體在凝聚共同意識上的功能,事實上有助於一個新的 集體意識、新的世代的產生。如果這個新的世代本身的傾向較為強烈,很有可能 38. Mannheim Karl,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ited by Paul Kecskemeti.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p288-293. 39 Mannheim Karl,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p296-299 40 Mannheim Karl,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p301. 41 寬鬆的定義是只要組在相同的歷史共同體中;而嚴格的標準則必須要經歷過一樣的社會、歷 史轉變,有共同的集體意識。 42 Mannheim Karl,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302-303. 11.

(19) 也會吸引生物年齡上較早或較晚的群體來主動地加入這個世代。所以,世代當中 本來就不會只有特定年齡的組成份子,或者說,任何世代當中也往往存在著彼此 不同、甚至對抗的世代單位。再加上,這些世代單位的形成本身並不見得都是有 意識的,世代單位在生物年齡分布上的模糊與曖昧,也更加地讓世代單位無法由 單一個年齡團體獨力形成,讓世代的變遷處在一個緩慢、持續的狀態43。 介紹過曼海姆的世代概念之後,本論文以為蕭阿勤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處 在特殊世代位置的個體如何從自在世代轉變為自為世代的相關論述,不僅可以用 來區分所謂的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同時也有助於本論文來闡明何以提出所謂印 刷媒體世代的目的與功能。. 屬於特殊世代位置的個人遭逢重大創傷事件而經歷覺醒過程,才使他們由 消 極 的 自 在 世 代 (generation in-itself) , 轉 變 為 積 極 的 自 為 世 代 (generation for-itself)。……再者,一個自覺而積極的實存世代,或 者所謂的「歷史世代」(historical generation)、 「策略世代」(strategic generation),並非消極接受既有文化,而是在客觀有利的環境下,能創 造出足以帶來重大社會變遷的強烈社會意識或政治變遷理念。44. 自在世代與自為世代不僅有助於我們分辨不同的世代單位;更可以與行動 (agency)、結構(structure)的互相配合,進行所謂的歷史評價。事實上,在社會學 的討論當中,行動(agency)與結構(structure)是兩個經常被提到又彼此糾葛的概念 45 。過去馬克思主義者往往過分地強調社會結構的重要性,從而將行動者化約為 結構的承載者(bearer)或附帶現象(epiphenomenon)46。可是,這種將環境與結構影 響要素無限上綱的態度,不但與那些強調個人因意向而行動、進而改變歷史現況 的英雄史觀產生衝突,同時也容易過分地去衡量個人在行動時所採取的利益考 量。因此,柯林尼可斯認為:個人作為具有能動性的行動者事實上與他們在社會 結構中的位置未必相違。環境未必全然地限制行動者的能動性,而行動背後所蘊 藏的動能,其實也有可能來自於他們在社會結構、即環境中所位處的位置47。換 言之,結構作為一個影響個體、世代的主要因素,本身當然限制了個體所能採取 43. Mannheim Karl,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306-309. 蕭阿勤,《回歸現實》 ,頁 28-29。 45 agency 一般又被譯為「能動性」,然而本論文採用萬毓澤的解釋:即,當 structure 與 agency 共同出現時,因為考量到翻譯的對稱感而分別譯為「結構」與「行動」。萬毓澤〈譯者導言:試 論《創造歷史》的幾個關鍵主體〉, Alex Callinicos 著,萬毓澤譯,《創造歷史》 ,頁 57。 46 萬毓澤, 〈譯者導言:試論《創造歷史》的幾個關鍵主體〉 , Alex Callinicos 著,萬毓澤譯, 《創 造歷史》 ,頁 57。 47 柯林尼可斯的原文翻譯如下: 「我的論點是,人類是具有能動性的行為者,是首創精神(initiative) 的來源,而人類所擁有的許多重要力量,都源自於他們在社會結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者所謂的 生產關係)當中所處的位置。」Alex Callinicos 著,萬毓澤譯,《創造歷史》 ,頁 1、15。 44. 12.

(20) 的行動與策略,但也不可否認,結構未嘗不是行動(甚至是反抗)之所以產生的源 頭。 本論文之所以刻意突顯出印刷媒體的重要性,在於原先存在於清帝國統治時 期下台灣社會的傳統文人群體,其本身及其繼承人必須到了日本統治時期才在印 刷媒體的生產與輸入影響下,逐漸形成其之所以得以被歸屬在相同世代的世代特 徵;另一方面,過去被視為是知識份子的台灣人群體,也同樣在印刷媒體本身所 具備的傳遞知識、溝通訊息等功能上獲益匪淺,進而得以凝聚群體當中的共同認 同與認知。 印刷媒體刊物本身源發於殖民,又終究脫離殖民、甚至反殖民的發展現象, 不單單可以配合於以往文化抗日運動等的詮釋框架,同時在社會文化史、知識社 會史的觀察端點,也可以更寬廣的思考:作為日本帝國統治下的殖民地台灣,究 竟是如何地從殖民地社會結構中掙脫、自立,在結構當中透過行動來找尋屬於自 己的聲音與主體意識。是故,相異於上述研究所慣常使用的分類或歸納方式,本 論文所採取的是將世代與時代予以配合,強調「世代」本身之所以得以成形的環 境與條件。另外,本論文在界定所謂的世代位置之際,也進而從不同世代成員間 彼此互動的關係,拼湊實存世代的具體面貌。其中,更挪用了蕭阿勤的看法,強 調世代本身的主觀認同,以及其從自在世代轉變為自為世代的歷史價值與意涵48。 四、傳統文人(the traditional literati)與知識份子(the intellectuals) 一個學科在擴展規模與進行建制的過程中,針對既往研究成果進行學術史的 檢視,往往是這個學科在未來是否能夠持續保持進步的根本動力。在這個段落當 中,本論文將利用台灣文學研究中經常被使用的兩個詞彙:「知識份子」與「傳 統文人」 ,從它們各自指涉的內涵差異,以及逐漸在學術討論中形成的歷史脈絡, 檢視本論文提出的「印刷媒體世代」一詞在未來學術討論中所可能具備的貢獻。 知識份子(the intellectuals)與傳統文人(the traditional literati)在台灣文學研究 中曾經被成功地建構成兩個彼此不同的社會群體。首先,二者的區隔或許會以生 物年齡上的差異來進行區隔,尤其又經常以乙未割台的歷史事件作為具體的分界 點;再者是,由於掺入了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影響,台灣民眾所受到的教育、以 及隨教育所訓練而成的語文使用習慣、書寫創作文類,也是被用來作為區分知識 份子與傳統文人的一種條件;另外,現代文明器物的使用經驗與觀念的接受與 否、面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態度、自我的身份認知與認同等等,也都是過去曾經被 用來界定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的標準。例如在傳統文人的部分,施懿琳的定位便 強調其為「以漢文化為本位、以儒家思想核心的傳統讀書人。49」黃美娥在意的, 則是其必須為畢生文學創作的主要表現為傳統文學的文人,以及其對於自身屬於 48. 即「處於特殊生命階段的少數人之獨特主張與行動,探討世代意識如何成為社會政治的積極 行動之能動來源」 。蕭阿勤, 《回歸現實》 ,頁 345。 49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高雄:春暉,2000),頁 271。 13.

(21) 新、舊文人的身份認知50。另外,柳書琴則以為唯有經過 1895 年台灣割讓的重 大歷史變局,以及 1920 年代新舊文學論戰引發的文化領導權失落的雙重衝擊經 驗的,才有資格被稱作是舊文人51。 另一方面,究竟什麼是所謂的「知識份子」?或者說,這些當時具備如薩依 德(Edward W. Said)所說「真正世俗的知識份子52」(the true secular intellectual)特 色的台灣菁英們,與當時台灣社會的其他民眾究竟又有什麼樣的不同?. 本文所謂的新興一代知識份子係指誕生於甲午戰爭前後,成長於日據台灣 社會,在台灣本土接受新式教育或至東京等日本大都會留學的青年,或稱 為「乙未戰後新生代」。他們無論在出身或觀念上,都有別於先前與往後 的兩個世代。……這一代的知識份子以東京為基地,在台灣有志士紳的贊 助下,以機關刊物為工具,與台灣本島的知識青年匯合而成為一股巨大的 力量,展開波瀾壯闊的殖民地政治運動。53. 新式教育、留學經驗與殖民地成長背景一直以來都是所謂日治時期台灣知識 份子被辨識的主要特徵,同時也是他們之所以被視為與前行代台灣菁英有所不同 的主要理由。可是,誠如柳書琴所提問的:「年代劃分、文體判準、作家表態都 具有重要參考性,卻無法單獨作為傳統文人/新文學者的分類基準。54」另一方面, 一個更必須被考慮的問題,其實是將這些台灣菁英們區分為所謂的知識份子或傳 統文人的理由究竟為何?以及這個界定對於瞭解、分析與詮釋當時台灣社會發展 的功能究竟為何? 柳書琴認為:所謂的傳統文人事實上是一個他們自我在與他者在交互作用下 形成的、一種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結果55。在她的論述當中,傳統文人 被視為是一個「特定的」文化世代,進而具備了某種可以與其他台灣民眾進行區 隔的文化特性。這個看法無疑讓此項議題開始與世代概念產生勾連,更重要的地 方在於,似乎也表示整個日本統治時期下的台灣社會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文化世代。 50.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2004),頁 14。 柳書琴, 〈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收錄於《台 灣史研究》第 14 卷第 2 期,頁 50-51。 52 所謂「真正世俗的知識份子」大致指的是一種入世而不被權力結構收編的精神,關於薩依德 的意見,可以參考薩依德在《知識份子論》中的〈序言〉 。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 (台北:麥田,1997)。 53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晚報,1989)。頁 13。 54 柳書琴, 〈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收錄於《台 灣史研究》第 14 卷第 2 期,頁 49。 55 柳書琴, 〈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收錄於《台 灣史研究》第 14 卷第 2 期,頁 50。 51. 14.

(22) 所以,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無非來自於下列的幾個疑問:首先,過去所謂知識 份子與傳統文人的界定在研究上的功能究竟為何?再者是,這些被定義成所謂傳 統文人、知識份子與文化世代、知識世代等的台灣民眾,他們之間是否真的如此 涇渭分明?或者說,那個過去被用以建構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彼此差異、對立的 判定標準,有沒有可能其實只是無力剖析當時台灣社會彼此重層、交疊、混雜實 際情況的階段性成果? 在解決這些疑問之前,本論文將回頭檢視以往台灣文學研究中將知識份子與 傳統文人視為彼此對立、對抗的論述脈絡,進而處理他們在台灣歷史發展中彼此 交混、重疊的社會現象,最後說明世代理論在此項議題中究竟存在著那些具有效 度的切入點?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在以往台灣學研究中的對立,葉石濤無疑是這 個觀點的首要創始人。他在《台灣文學史綱》中對於 1924 年所發生的新舊文學 論戰有著以下兩段描述:. 在這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台灣新民報」始終是台灣民眾真實心聲的代 言人。同時亦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根據地和大本營。它提供園地給台灣作 家耕耘,發表作品,在新文學運動中迭起的各種富有時代、社會意義的論 爭中,提供筆戰的陣地;那便是提倡白話文語體文的使用、新舊文學論爭、 台灣話文建設論爭、鄉土文學論爭等。56. 一九二四年連雅堂發行了以漢詩為主的古文體刊物「台灣詩薈」,共二十 二期。這個漢詩詩刊曾經在新舊文學論爭時,發揮了相當的效能,它站在 擁護舊文學的立場上,對新文學有所抨擊,但時代社會的轉變已否定舊文 學作為民眾抒發意見的工具的價值,舊文學在眾多詩社裏茍延殘喘地保存 下來。57. 首先可以發現:葉石濤當時已經注意到台灣論述與印刷媒體緊密結合的社會 現象;再者是,舊文學在當時的論述中不僅僅被貶抑為因為時代轉變而欠缺工具 價值的落伍文體;同時還因為作品內容往往脫離庶民的現實生活,鮮少正面地與 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治現實情況對抗而受到貶抑58。另一方面,那些以《台灣民報》 作為根據地的台灣知識份子們,在不管是葉石濤、彭瑞金的論述當中,都具備了 現代、啟蒙與抵殖民的正面形象。. 56 57 58.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頁 3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頁 3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頁 15。 15.

(23)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的論調高唱入雲,台灣又受到五四運動 的影響,因而逐漸採用新形式的抗日民族運動。許多在東京留學的台灣舊 士紳階層的子弟,聯絡大陸來日的留學生或朝鮮的革命青年共同組織結 社,傾向於台灣的民族自決運動。他們的這種思想動態在台灣也引起了廣 泛的共鳴,凝結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規模宏大的政治性運動,接著 一九二一年民族主義文化啟蒙運動的大本營台灣文化協會宣告成立,跟朝 鮮的三一運動互相呼應,成為民族解放運動的據點。59. 這種論述無疑將知識份子與傳統漢文人放入一種簡化的對立結構當中:傳統 文人被貼上了親日、落伍的標籤;知識份子則被冠以抗日、進步的稱謂。即使這 種說法近年來已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挑戰60,但是本論文認為:這種無庸置疑在 歷史事實認知上充滿特定偏向的意見,唯有在詳細分析其根本的內涵、邏輯與形 成的時空環境,才能在「歷史意識的合理性61」下,真正理解到它對學術發展史 的啟示與貢獻、侷限。葉石濤撰寫《台灣文學史綱》之際,正好是台灣解嚴前後 的那一段時光。近年來有關解嚴與台灣文學發展之間的關係已有數篇論文進行討 論。但是,不管是社會與文學的發展先於政治方面的解放62,或者是因為解嚴而 促發了台灣文學「複數記憶」萌發與擴張63,都不能否認葉石濤的文學史觀仍然 一定程度上受到戒嚴時期官方論述的影響與限制。. 台灣的新文學運動也曾受到五四文學革命的刺激。日據下的台灣新文學作 家大多數也和大陸作家一樣,用白話文寫作,保持了濃厚的民族風格。…… 台灣作家共同揹負了台灣民眾苦難的十字架,跟台灣民眾打成一片,為反 日抵抗的歷史留下嚴肅的證言。64. 59. 葉石濤, 《台灣文學史綱》 ,頁 21。類似的意見,在彭瑞金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如彭瑞金, 《台 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8),頁 1。 60 例如,黃美娥的著作便在強調漢文人對於現代文明的接受;而陳昭瑛的著作中也經常可以看 到傳統文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身影。可參考黃美娥, 《重層現代性鏡像》與陳昭瑛, 《台灣儒學: 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 61 所謂「歷史意識的合理性」 ,在於歷史本身並非一些道德性的評價,它不在於企圖去建立什麼 歷史目的或者是歷史哲學,而是要求我們嘗試瞭解前人之處境,一方面是對象在歷史情境下的「特 殊性」 ;另一方面則是他跟過去的「連續性」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可以參考葉新雲,〈歷史意識 的合理性〉 ,《思想》第 3 期,台北:聯經,2006,頁 59-73。 62 唐諾, 〈文學在乎解嚴嗎?〉 ,《思想》第 8 期,台北:聯經,2008,頁 109-116。 63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 ,《思想》第 8 期,台北:聯經,2008,頁 131-140。 64 葉石濤,〈序〉收錄於葉石濤, 《台灣文學史綱》 ,頁 1。 16.

(24) 除了使用「日據時期」一詞的痕跡,更重要的是葉石濤在行文中一再強調: 台灣新文學作家與中國方面在民族精神或文學運動上的繼承關係。換言之,即便 研究者認為這本《台灣文學史綱》存在著作者對於左翼文學史觀與非官方論述的 65 色彩;卻不能否認內容當中其實還是延續了諸多戒嚴時期的官方論述 。 葉石濤的意見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是戰後國民黨官方論述偏向反日本帝 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想的一種脫胎;但是必須指出的一點是,反日本帝國主義與 民族主義思想原本未必非與漢古典文學產生衝突,近年來亦有研究指出日本統治 時期台灣漢文人在抵殖民陣線與文明啟蒙上的努力與貢獻。於是,究竟「現代 VS.傳統」的這個論述何以形成,或者說, 「現代 VS.傳統」的這個論述在什麼前 提下得以成立?又在什麼情況下窒礙難行?便成為在推翻這個對立結構之前所 必須進行的整理。 回到前面幾段引言,可以發現葉石濤已經注意到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中的「世 代」落差。事實上,台灣傳統士紳及其留學內地東京等地的子弟們在社會階級上 的複製與再生產現象,早已經是日治時期台灣研究上的基本共識66。然而,正因 為葉石濤過分地強調了文化抗日陣線、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台灣文化協會的形成; 或者說,正因為葉石濤將當時台灣新文學的發展定位在中國五四運動的刺激、將 1920 年代視為是台灣新文學的起點,所以無法讓台灣新文學的發展與台灣古典 文學產生連結,進而使得古典文學與新文學在新舊論戰的討論下被擴大成為彼此 獨立、對抗的兩個陣營。另一方面,葉石濤對於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新一代知識份 子的正面論述,背後所蘊藏的邏輯不僅僅是政治的、民族主義的、反殖民與現代 啟蒙的。這種以內地台灣留學生作為焦點的研究關懷,一定程度上也是「空間 的」、是強調由內地日本向外地台灣「傳播」的一種論述傾向。 自葉石濤開始,關於台灣新文學發展的相關論述往往結合文化抗日史觀與台 灣民族社會運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所謂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彼此對立、對抗的 研究偏向67。然而這種論述無法完全概括所謂傳統文人或知識份子的所有個案, 或者說,使用抗日、文化啟蒙經驗與不同文字、文類作為判斷的依據,往往忽略 了條件與條件之間彼此交疊或衝突等等的各種情況。因此,近年來研究者所提出 的詮釋與論述,相當程度上便是對於所謂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彼此「對立」的認 知,作出更進一步的討論與批判。 對於所謂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彼此對立的反思,最為積極且成果豐碩的無疑 65.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 可以參考陳芳明,〈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觀之建構〉,收錄於陳芳明,《後 殖民台灣》(台北:麥田,2002),頁 47-68。 66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可以參考吳文星的相關研究。如吳文星, 〈日治時期台灣的教育與社會流 動〉 , 《台灣文獻》51 卷第 6 期,2000。吳文星, 〈日據初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肆應與變動〉 , 《 (師 大)歷史學報》第 15 期,1987。 67 關於這方面,陳芳明是具有代表性的學者之一,其於 1990 年代出版的諸多著作當中,日治時 期的台灣知識份子、左翼運動與台灣新文學發展共同組構成其研究關懷的主要核心。可參考:陳 芳明,《殖民地台灣》 。陳芳明, 《左翼台灣》(台北:麥田,1998)。 17.

(25) 是台灣漢文學研究的學者群。台灣傳統漢文人是否真的如部分文學史家所批評一 般的親日、保守,並且在新舊文學論戰以後被逐出文壇的主流位置之外?事實 上,從施懿琳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古典漢詩社事實上未必如葉石濤、彭瑞金所說, 在新舊文學論戰之後便沉寂、在台灣社會中消失。 日本統治初期的台灣傳統詩社不僅與書房、私塾共同成為傳承台灣傳統文化 的文化組織;甚至在書房逐年遭到取締之後,由詩社逐漸擔起了維繫傳統文化的 重責大任68。同時,即便總督府對於台灣傳統詩社與漢詩人多有拉攏、招安的舉 措69,但是在官紳唱和的現象之外,也同樣存在著各式不同的傳統文人典型70。 更何況,傳統漢文人不僅單純地延續台灣既有的傳統文化,對於新知識份子影響 甚大的現代文明啟蒙知識,也在他們身上同樣造成影響。黃美娥在《重層現代性 鏡像》中利用台灣傳統詩社的發展與傳統文人對於文學典律的反省,以及魏清 德、李逸濤等人的文學作品,已證明台灣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相比對於西方文明 的吸收與體驗並不惶多讓71;同時其也利用現代性移植的視角,重新檢視新舊文 人在文學典律的爭奪,以及背後涉及到的有關文明價值的認知與認同落差。 當我們發現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已逐漸地從將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視為是各 自獨立的群體、並試圖強調彼此之間的差異;再到慢慢發現他們彼此之間在現代 文明啟蒙的接受與再生產、抗日民族社會運動的組織與行動、文學創作上的革新 與改良等方面的相似之際,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是否終究只能成為彼此平行、各 自發展的兩條平行線?或者說,有沒有可能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框架來將他們放入 同一座平台上來進行討論?柳書琴提到的「文化世代」,便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思 考端點:. 「文化世代」並非年齡世代,而是由於教育系統、社會文化教養、道德 價值氛圍、媒體/出版/閱讀形態、政治經濟環境,乃至主體文化認同等 多重因素交互作用行成的「知識世代」。72. 68. 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 ,頁 188。以及,關於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漢詩社的發展可以參考黃 美娥〈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收錄於黃美娥,《古典台灣》(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7),頁 183-228。雖然詩社與傳統文化的延續、傳承關係仍有待深究,同時詩社應酬化或娛樂 化的現象,也是過去遭受到批判的原因。然而,如果簡單的就「漢字的使用」的這個標準,則還 是可以暫且先用「維繫傳統文化」來加以形容。 69 楊永彬, 〈日本領台初期日台官紳唱和〉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 《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 北:播種者,2000),頁 105-181。 70 在施懿琳的著作中,大致將台灣的傳統文人分成三類:(一)徹底反日,拒絕妥協者;(二)表面 與日政府虛應,而骨子裡卻有堅定抗日意識者;(三)親日色彩極濃,但作品實不乏抒發滄桑之痛 者。可參考: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 ,頁 191-204。 71 第三章〈實踐與轉化──日治時代台灣傳統詩社的現代性體驗〉,收錄於黃美娥,《重層現代 性鏡橡》 ,頁 143-182。 72 柳書琴, 〈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收錄於《台 灣史研究》第 14 卷第 2 期,頁 50。 18.

(26) 過去關於台灣傳統文人與文學的論述往往強調其「時間的」、在歷史發展過 程中的「繼承」現象。但是,所謂的傳統文人是否真的在所謂的新/舊與漢文化/ 非漢文化意識上具備著他們自我認同以及被他者標誌的要點?從歷史事實上我 們也可以發現:所謂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模糊或重疊的 曖昧空間?事實上,過去被歸類為傳統文人或知識份子的群體當中不僅都存在著 親日與抗日的台灣人士;另外,即使是所謂的傳統文人也往往具備了接受現代文 明器物或知識的親身經驗,而知識份子往往則出身自其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家庭 背景;更別說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初期的教育環境存在著雙軌、多軌並存的特殊 情況,都讓台灣菁英的閱讀與書寫習慣在日文與漢文、舊文學或新文學中遊走。 因此,本論文主要想提問的是:假若文化世代真的如上所述的存在著諸多要 件,那麼當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共同處在相同的文化環境之際,傳統文人是否真 的可能因此而形成一個特定而專屬的文化世代?還是說,那些包括教育系統、社 會文化教養、道德價值氛圍、媒體/出版/閱讀形態、政治經濟環境與主體文化認 同等種種條件,其實都同樣影響了過去被視作是知識份子或傳統文人的台灣人, 在當時都同樣地對他們產生集體性的影響? 就在重新觀察 1920 年代所謂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的公共參與之際,本論文 意外地發現他們彼此不分社群、階級、教育背景、政治立場或居住地區等都與當 時伴隨日本殖民統治來到台灣的現代印刷媒體有著緊密的關連。也就是說,所謂 知識份子或傳統文人事實上都應該隸屬於相同的文化場域,與當時台灣社會印刷 媒體的生產傳播過程息息相關、隸屬於相同的「文化世代」。更重要的是,這個 世代本身培育出來的、不同典型的世代成員,不管在歷史發展中的種種互動關 係、在文類與文字的選擇、政治國族上的認同等等,其實都沒有跳脫這個世代之 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即所謂印刷媒體的範疇與影響。換言之,本論文並非回 頭質問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必然是對立的嗎?或者說,本論文也並非再次地回頭 確認那個傳統文人與知識份子彼此混雜、難辨的歷史事實。本論文所企圖處理的 是:這個之所以讓知識份子與傳統文人並存、共生的文化環境究竟是如何的形 成?以及在那樣的世代位置之下,這些其實「同多於異」的世代成員們又是如何 地在當時與後來被界定為異多於同的、不同的知識社群?以及,這一個形成於日 本統治時期的「印刷媒體世代」本身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文化特徵,進而與清帝 國統治時期的台灣文人有所差異,同時又在日本統治時期形成那些具體的影響? 五、結構(structure)與行動(agency) 本論文利用社會學研究中對結構(structure)與行動(agency)的相關論述,細緻 化以往台灣學研究中所習慣的採取殖民 VS.反殖民觀點。事實上,台灣總督府在 台灣採取的種種統治措施,確實形成了台灣民眾採取各種行動與之對應的社會現 象。然而,一旦僅僅採取所謂殖民 VS.反殖民的觀看角度,便得面對究竟要採取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內戰發生於⻄元 1425 年,瓦希里二世(Vasily

內戰發生於⻄元 1425 年,瓦希里二世(Vasily

政府在 2017 年曾表示,2025 年將達成「非核家園」能源配比為燃氣 5 成、燃煤 3 成、再生能源 2 成的目標。但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預估,再生能源在

印度佛法的經藏、律藏、論藏,合稱《三藏》。三藏的結集共經 歷了數百年,其結集過程,是藉由現存的《摩訶僧祇律》 、 《說有律雜 事》 、 《十誦律》 、 《五分律》 、 《四分律》

第二種為專門論述西方印刷字體發展史的著作,目前具代表性例如前節所 述,哈佛大學出版的 Daniel Berkeley Updike《Printing Type: Their History, Form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set of `sutra` is limited to the topics of aggregates, sources, dependent arising and so forth, whereas the Vast Texts are not included

• 將已收集的 LPF 有效顯證,加入為校本的 學生表現 示例 ,以建立資源庫作為數學科同工日後的參照,成 為學校數學科組知識管理

雷生春是少數香港現存 30 年代的舖居 大宅,是一所別具風格的戰前騎樓式唐 樓,屬於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大宅於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