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名:
以電腦模式模擬結構區域
模型中薄膜的成長
A computer model for the growth of
thin films in a structure zone model
作者:陳俞仲 系級:電機碩一 學號:m9802536 開課老師:田春林 課程名稱:薄膜技術 開課系所:電機所光電組 開課學年:98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摘要
本研究提出一種利用原子彈道的簡單二維模型來探討薄膜的生長 情況。在這個模型內,原子會筆直的撞擊已沉積的原子,並且會先生 長成柱狀結構。而早在1977年時Dirks和Leamy提出了撞擊原子的鬆散 遷移準則,原子會先遷移至最近的孔隙內,此孔隙是由另外兩個原子 所形成的。而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其鬆散準則主要是與已沉積原子 的幾何位置有關。例如,欲沉積的原子,其鬆散遷移位置可能會緊黏 著三、二或一顆原子,而這些緊黏的原子則是已經先沉積的原子。同 時,本研究最主要的探討對於薄膜沉積的影響,包含了,基板溫度、 沉積速率、入射角度、自我遮蔽效應與基板粗糙度,而基板種類也探 討了非晶基板的影響。而本研究的結果與文獻上金屬薄膜沉積的結構 區域模型(structure zone model (SZM))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與品質。目錄
摘要 ... 1 目錄 ... 2 圖目錄 ... 3 表目錄 ... 4 第一章 緒論 ... 5 1-1 研究動機 ... 5 1-2 研究目的 ... 5 1-3 研究方法 ... 6 第二章 基本理論 ... 7 2-1 電腦模型理論探討 ... 7 2-2 自我遮蔽效應(self-shadowing effect)[16] ... 11 2-3 表面擴散[19] ... 122-4 結構區域模型(Structure Zone Model) ... 13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 16 3-1 典型的薄膜長成結果 ... 16 3-2 垂直入射光滑基板的沉積模擬 ... 17 3-2-1 沉積速率固定時,改變基板溫度 ... 17 3-2-2 基板溫度固定時,改變沉積速率 ... 18 3-3 垂直入射粗糙面與非晶面的沉積模擬 ... 20 3-3-1 典型的粗糙面薄膜生長情形 ... 20 3-3-2 不同沉積速率在粗糙面上薄膜生長情形 ... 21 3-3-3 不同沉積速率在非晶面上薄膜生長情形 ... 22 3-4 斜向入射平滑基板表面的薄膜生長 ... 23 第四章 結論 ... 26 參考文獻 ... 27
圖目錄
圖 2- 1 原子沉積捕捉長度與可能沉積位置 ... 8 圖 2- 2 原子擴散示意圖 ... 11 圖 2- 3 沉積角度和柱狀傾斜角度關係示意圖 ... 12 圖 2- 4 原子表面擴散示意圖 ... 13 圖 2- 5 氣壓與溫度對薄膜長成之模型 ... 14 圖 3- 1 典型薄膜長成過程 ... 16 圖 3- 2 固定沉積速率情況下,改變基板溫度時薄膜長成情形 ... 17 圖 3- 3 固定基板溫度時,不同的沉積速率所相對應的薄膜長成情形 ... 18 圖 3- 4 不同的基板溫度與沉積速率下,擴散原子數與堆積密度曲線圖 ... 20 圖 3- 5 粗糙表面的薄膜長成情形 ... 21 圖 3- 6 固定溫度下,不同沉積速率在粗糙基板上的薄膜長成情形 ... 22 圖 3- 7 固定溫度下,不同沉積速率在非晶基板上的薄膜長成情形 ... 23 圖 3- 8 不同入射角度,在基板溫度 400 K 時,薄膜沉積情形 ... 24 圖 3- 9 不同入射角度,在基板溫度 850 K 時,薄膜沉積情形 ... 25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近年來薄膜技術蓬勃發展,應用上更是相當廣泛,而薄膜的製成 技術主要有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與分子束磊晶法 (MBE),在微小結構上的研究顯得各為重要。因此,電腦模型來模擬 薄膜生長的情況更是吸引了許多研究者的注意。電腦模擬可以代替理 論方程式的解析結果,也使其他人可以更容易的瞭解薄膜的生長機 制。而由於部分的參數研究在實際實驗上是相當困難的,故利用電腦 模型來模擬各種參數下,薄膜長成情形是有必要的[1-9]。1-2 研究目的
通常原子模型都是用來模擬 2D 薄膜微結構與其形態的。部分的 3D 原子沉積模型可以模擬各種不同的部分固體成分薄膜[9]。但是, 這些數據都是相當不容易得到的,且模型內的架構調整部分都是經過 人為的。而本文中,利用結構區域模型(SZM)中所有的區域進行薄膜 沉積成長的模擬,好處是,只需要透過原子沉積的幾何狀況,就能利 用簡單的模型來模擬其鬆弛與遷移現象,不需通過複雜的電腦模型運 算模擬,故本研究所著重的是利用簡單的電腦模型來進行結構區域模 型的模擬。1-3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 C++軟體來進行電腦模型的模擬分析。首先,必須先設 定好欲沉積原子的基板模型,探討的基板模型包含光滑、粗糙與非晶 表面。第二步,計算原子捕捉長度與原子適合的沉積區域。第三步, 先隨機建立生長位置後,再重覆第二步的動作計算其捕捉長度。第四 步,尋找適合捕捉長度的聚集點並且開始進行擴散模擬程序,最後結 束模擬。而本文中探討對薄膜生長的影響參數,包含了基板溫度、沉 積速率、表面粗糙度、入射角度、自我遮蔽效應與表面擴散,其中粗 糙度方面也進行了非晶態基板的研究。第二章 基本理論
2-1 電腦模型理論探討
Muller[1,2]與 Dirks 和 Leamy[10]利用較低的原子遷移率改進 Henderson 等人[3]的對薄膜生長的電腦模型模擬,是以 2D 的方法進 行模擬。此模擬方式是假設一原子進行直線運動,並以α的角度入射 到薄膜基板。並且在入射原子撞擊基板的瞬間會產生鬆弛現象,會沉 積在最鄰近的孔隙內,且此孔隙是由至少兩個原子所組成的,會產生 六方晶體的 2D 模型。 本文所使用的 2D 模型,可以用來表示 3D 晶格結構中的一個面向。 而原子入射與沉積的方向如圖 1-1 所示,共有 1-5 個位置。
圖 2- 1 原子沉積捕捉長度與可能沉積位置 (a) 晶格上兩個原子間的捕捉長度。P1-P5 為不同晶格點的鬆弛可能性(即點 1-5)。(b) 垂直氣相沉積的捕捉長度與可能沉積位置。(c) 斜向氣相沉積的捕捉 長度與可能沉積位置。 為了證實本文所假設的鬆弛理論模型是可行的,如圖 1-1 所示, 假設有一個 45 度的沉積線。假如初始的沉積位置在沉積線的上方, 則鬆弛現象會發生在沉積線上方的某個位置點,如果初始的沉積是在 沉積線的下方,那麼鬆弛則會發生在線下方的某一點。而圖 1-1 所見
的黃點,為平衡點,共有 1-5 個位置,而這五個點也分別代表著個別 的捕捉長度。 應用在本文模型的擴散過程主要是應用文獻上提出的隨機氣相模 型[1]。文獻所提出的是,當已沉積的原子並沒有被後沉積的原子所 覆 蓋 時 , 且 擁 有 足 夠 的 熱 能 可 以 克 服 位 能 障 (local potential barrier)時,那麼此原子則會產生隨機跳躍的情形。 在文中的模擬模型中考慮了沉積速率的影響,因此可以根據下(1) 式,定義出兩個欲沉積蒸氣原子間的特性。 m h N = τ (1) τ 其中N表示為原子在理想狀況下,基板溫度為TS,兩個新沉積原子的 時間間隔為Δt的基板表面下的平均跳躍數。上式中的τm為沉積一層原 子層所需的沉積時間,並可定義如下(2)式。 d m a = (2) r τ 其中ad表示原子與原子間到基板的垂直平均距離,r為沉積速率。τh是 在基本溫度為TS下的平均跳躍時間,在晶格震動頻率為ν 時,τh可表 示為(3)式。 h S 1 Q = exp( ) (3) KT τ ν Q 亦 代 表 表 面 活 化 能 ,ν 的 階 層 為10 s14 -1 , 而 K 為 波 茲 曼 常 數 (Boltzmann constant)。
透過波茲曼的統計,原子能會大於隨機熱能(E)的可能性為[11]。 S -E P( > E) = 1 - exp( ) (4) KT ε 因此,可得到隨機熱能(E)為。 N S E = - KT ln(1 - P ) 0 < P < 1 (5) 其中P為均勻隨機分配數,其值介於(0,1),並且可以應用在 Monte Carlo 的抑制技術上[12,13]。 根據 Muller[1]所提出的位能障公式可以表示為(6)式。 j i ij j i Q N < N B = (6) Q + (N - N ) otherwise ⎧ ⎨ Φ ⎩ 其中Φ為單一能鍵,Q為表面擴散的活化能,Ni為原子擴散前相鄰此 原子的原子個數,Nj為擴散後相鄰此擴散原子的原子個數(詳見圖
2-2,A 為未擴散前原子,相鄰原子種數 3;A'與 A"為擴散後原子, 其相鄰原子分別為 2 與 4 個)。而參數Q與溫度以及金屬熔點溫度有 關,而實驗結果則是參照文獻上 Neumann 和 Hirschwald 所研究的成 果(只在T < 0.5 Ts m有效)[1,14],亦可表示為下式。 S m m 20T Q = 5 + KT (7) 3T ⎛ ⎞ ⎜ ⎟ ⎝ ⎠ 將熱能與活化能障進行比較,就可以對原子遷移的可能性進行研究探 討。假如原子有足夠的能量,可以用最低的能量進行遷移。而原子擴 散長度可以透過下(7)式實現[15]。
1 m 2 d h 1 x = a ( ) (8) 2 τ τ 斜向蒸鍍的模擬也可以從圖 1(c)中知道,這也會改變其捕捉長度以 及增加自我遮蔽效應的影響,因此薄膜會變為斜向沉積。 圖 2- 2 原子擴散示意圖 在接下來的部分,會在本文中陸續介紹影響鍍薄參數的名詞及其 原理解釋。
2-2 自我遮蔽效應(self-shadowing effect)[16]
薄膜製成技術可分為正向沈積與斜向沈積技術,經正向沈積的製 程技術可獲得均向性光學薄膜,在製鍍時,基板表面與蒸鍍源方向的 沈積角α為0,其中沈積角α 定義是蒸鍍材料入射到基板方向與基板法 線之夾角,另一種薄膜製程技術為斜向沈積技術[17],斜向沈積技術 可獲得非均向性光學薄膜,圖2-3 所示,當有個入射角度α時,會因 為自我遮蔽效應(self-shadowing effect)而使薄膜的長成斜向的柱 狀結構,而此柱狀結構與基板法線的夾角為β,為薄膜成長的斜角, 而透過不同的入射沉積角度,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生長柱狀結構,也為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之一。 圖 2- 3 沉積角度和柱狀傾斜角度關係示意圖
2-3 表面擴散[19]
表面擴散是原子、分子以及固態原子團常見的運動過程。此過程 通常都被視為是粒子在表面間相鄰吸附原子間的跳躍現象,如圖 2-4。正如塊狀擴散過程,通常會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提升擴散速率。且跳躍過程已經不僅僅只有相鄰最近兩原子間的跳躍,也包含了與次 鄰近原子之間的跳躍。表面擴散速率與其機制都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 響,包含了基板表面顆粒鍵結強度、表面晶格的位置、基板表面與化 學能梯度間的吸引力以及排斥力。
圖 2- 4 原子表面擴散示意圖
2-4 結構區域模型(Structure Zone Model)
結構區域模型(Structure Zone Model,SZM)如圖 2-5 所示。此模 型為 Thornton 於 1974 年發表的濺鍍膜的結構模型[20],此模型不僅 適用於濺鍍亦適用於熱蒸鍍。可以從圖 2-5 中得知,X 軸為基板溫度 對上蒸鍍材質熔點的比值,Y 軸為氬氣之氣壓,由圖可知當基板溫度 與蒸鍍物熔點溫度比值越來越高時,結構會慢慢從鬆散的多孔錐形晶 體結構、稠密的纖維狀顆粒結構、柱狀晶體,變為最緻密的再結晶晶 粒結構。而它們分別代表了區域 I(ZONE I)、過渡帶(ZONE T)、區域
II(ZONE II)與區域三(ZONE III)。由圖可以區域 I 的比值約為 0 至 0.1,過渡區為 0.1 至 0.32 而區域 II 和 III 分別為 0.32 至 0.5 與 0.5 至 1.0。 仔細觀察也可以發現,在同樣的基板溫度與蒸鍍物熔點溫度比例 下,氬氣氣壓越高時結構會越鬆散,這個原因是因為,當氬氣氣壓越 高時,薄膜表面越容易包覆氣體分子,因此其結構會越粗且鬆散,隨 著溫度升高才能將薄膜內的氣體排除使結構變得緻密。 圖 2- 5 氣壓與溫度對薄膜長成之模型 而 Ritter[21]文獻中,也有將會影響鍍膜膜質的參數列出如表 2-1 所示。表中的輝光效應為用來清潔基板之用。其中○表示可能有 關係、◎表示有關係、●表示可能很有關係、空白為沒關係者。
表 2- 1 鍍膜參數對膜質的影響 基板 材料 基板 清潔 起始 材料 輝光 效應 蒸鍍 方法 蒸鍍 速率 真空 度 蒸發 角度 基板 溫度 折射率 ◎ ◎ ● ● ● ● 穿透率 ◎ ◎ ◎ ○ ○ ○ 散射 ● ◎ ○ ○ ◎ ○ ● ◎ ● 物理厚度 ◎ ◎ ◎ ◎ ◎ ● 應力 ● ○ ● ◎ ◎ ◎ ◎ 附著性 ◎ ● ● ◎ ◎ ◎ ◎ ◎ 硬度 ◎ ◎ ◎ ● ◎ ● 溫度穩定性 ◎ ◎ ◎ ● 不溶解度 ○ ◎ ◎ ◎ ◎ ● ◎ ● 雷射幅射 承受度 ○ ◎ ◎ ◎ ◎ ◎ ◎ 結構缺陷 ● ◎ ◎ ◎ ● ◎ ○ ◎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3-1 典型的薄膜長成結果
本文所用的模型設定,寬度為 106 個原子寬,模擬中所有的沉積 原子數為 1250 個。有三分之一的原子數沉積在平坦的基板上,然後 也會模擬粗糙面與非晶面基板。而為了模擬一個無限制的系統,必須 套用週期性的邊界條件。3D 模型在隧道掃描式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影 像 中 , 薄 膜 實 際 在 不 同 生 長 條 件 下 的 初 始 階 段 長 成 [10,23-29] , 在 本 文 的 2D 模 型 中 可 能 只 有 在 基 板 溫 度 高 ( 即 s T > 750 K )的情況下會發生。而我們模擬的典型薄膜長成條件為 s T = 800 K與0.1 ML s-1如圖 3-1 所示,而每層原子數為 100,而此薄膜 長成過程中在文獻中的模型在低溫度與低擴散下也可能發生。
3-2 垂直入射光滑基板的沉積模擬
本文中所套用的原子為鎳(Ni)原子,熔點T = 1726 Km ,鍵結能 = - 0.74 eV Φ ,一開始的實驗是將基板溫度固定為T = 600 Ks ,沉積速率 由 -1 R = 0.001 ML s 上升至R = 100 ML s-1,發現沉積現象並沒有明顯的變 化。因此,在接下來的部分,會分別針對不同的沉積速率以及基板溫 度的改變對於薄膜長成的影響與其結果進行探討。3-2-1 沉積速率固定時,改變基板溫度
首先,先固定沉積速率為R = 0.001 ML s-1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基 板 溫 度 進 行 模 擬 , 而 本 模 擬 所 使 用 的 基 板 溫 度 分 為T = 600 Ks 與 s T = 750 K。如圖 3-2 所示,白色圓球代表擴散原子;而灰色圓球代表 非擴散原子。 我們可以明顯的觀察到,當沉積溫度為T = 600 Ks 時,其結構較為 鬆散,孔隙較大,如圖 3-2(a);而T = 750 Ks 時的情況下,其結構較 為緻密,孔隙也較小,如圖 3-2(b),這符合結構區域模型的敘述。 圖 3- 2 固定沉積速率情況下,改變基板溫度時薄膜長成情形 (a) T = 600 K (b) s T = 750 K s3-2-2 基板溫度固定時,改變沉積速率
接下來,將基板溫度升至 850 K,如圖 3-3 所示,圖 3-3(a)至圖 3-3(f)表示沉積速率由慢到快排列,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隨著沉積速 率的增加,被覆蓋的原子數也相對的增加,其中,白圓球代表擴散原 子;而黑圓球代表被覆蓋的原子。 圖 3- 3 固定基板溫度時,不同的沉積速率所相對應的薄膜長成情形 (a) R = 0.001 ML s (b) -1 R = 0.01 ML s (c) -1 R = 0.1 ML s (d) -1 R = 1 ML s -1 (e) R = 10 ML s (f) -1 R = 100 ML s -1接下來,我們將上述模擬結果繪如圖 5,圖 5(a)為在不同的基板 溫度下,不同的沉積速率所相對應的擴散原子數的曲線圖;而圖 5(b) 為在不同的基板溫度下,沉積速率所對應的堆積密度曲(Packing density)線圖。圖 5(a)所示,擴散原子數會隨著沉積速率的增加而 減少,這是因為當沉積速率增加時,被覆蓋的原子數會增加,所以擴 散原子數就相對的減少;也可以看到即便在基板溫度高的情況下,其 能擴散的原子數也是相當稀少的(沉積速率由○至▲增加)。而圖 5(b) 以看見,不論在小或大的沉積速率下,堆積密度都會在基板溫度約 550 K 時急遽增加,這是因為當基板溫度為 550 K 時,基板溫度與鎳 的熔點比值約為 0.32,剛好通過過渡帶,而正準備進入區域 II,為 晶格結構,所以堆積密度會急遽增加(沉積速率由○至△增加);而當 溫度約為 900 K 時,基板與鎳熔點的溫度比例約為 0.52 時會開始再 結晶現象,所以其堆積密度在不同沉積速率下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而 這 550 K 與 900 K 這兩個點的結果與結構區域模型所預測的結果相符 合[22-25]。
圖 3- 4 不同的基板溫度與沉積速率下,擴散原子數與堆積密度曲線圖 (a) 應變量為擴散原子數,其沉積速率由○至▲增加 (b) 應變量為堆積密度,其沉積速率由○至△增加
3-3 垂直入射粗糙面與非晶面的沉積模擬
3-3-1 典型的粗糙面薄膜生長情形
本文中在粗糙面上的薄膜生長條件為,基板溫度 400 K,沉積速 率為 -1 R = 0.1 ML s ,其中 400 K 時, s m T = 0.23 T ,其結果如圖 3-5 所示。 同樣的在這樣的條件下,將沉積速率由 -1 R = 0.1 ML s 升至R = 100 ML s-1 並沒有很明顯的改變。而由於粗糙面本身所造成的自我遮蔽效應,可以從圖中得知,最大的柱狀結構會出現在粗糙面的最突起處。 圖 3- 5 粗糙表面的薄膜長成情形
3-3-2 不同沉積速率在粗糙面上薄膜生長情形
此處,將基板溫度設為 850 K,並且進行不同沉積速率的薄膜長 成模擬。在較低沉積速率的情形下,由於擴散原子增加且被覆蓋的原 子數減少,因此預期會出現柱狀晶格結構(即區域 III)。但是,在較 低得沉積速率時,粗糙面最突起處,其薄膜比較平滑區沉積來得多, 這個原因是因為粗糙面基板本身的自我遮蔽效應所致。圖 3- 6 固定溫度下,不同沉積速率在粗糙基板上的薄膜長成情形 (a) -1 R = 0.001 ML s (b) -1 R = 0.01 ML s (c) -1 R = 0.1 ML s (d) -1 R = 1 ML s (e) -1 R = 10 ML s (f) -1 R = 100 ML s
3-3-3 不同沉積速率在非晶面上薄膜生長情形
為了更進一步的研究探討,將基板從粗糙面改為非晶面進行模擬 研究,從模擬結果上可知,非晶結構比起結晶結構來說,對於薄膜的 長成影響更甚。由於晶粒與晶粒間並沒有恰當的邊界,換句話說,由 於基板表面凹凸面增加的情況下,即使基板溫度在 850 K 的情況下, 仍會引起非常高的擴散現象,且由於這些邊界相當的穩定,所以更難 加以填滿。而從圖上可知,由於基板的因素,薄膜沉積的結構非常像 是區域 I 的錐狀結構。圖 3- 7 固定溫度下,不同沉積速率在非晶基板上的薄膜長成情形 (a) -1 R = 0.001 ML s (b) -1 R = 0.01 ML s (c) -1 R = 0.1 ML s (d) -1 R = 1 ML s (e) -1 R = 10 ML s (f) -1 R = 100 ML s
3-4 斜向入射平滑基板表面的薄膜生長
斜向入射於 1959 年被發現[26],因此有眾多文獻都在探討斜向入 射的議題[27-29]。原生的特殊斜向結構會與自身的遮蔽效應有關, 而此遮蔽效應也會影響薄膜的長成。由於遮蔽效應生長的薄膜是為一束斜向柱狀結構,並且垂直對準入射方向成長。傾角的柱狀結構必須 介於薄膜與入射方向的正交向。且亦由非常多的模型,用於討論斜向 蒸鍍上[10,30-33]。而在斜向沉積上,表面擴散扮演一個非常中要的 角色,由其是在隨機與有方向性的表面擴散差異上。 圖 3-8 與圖 3-9 分別模擬了入射角度為 15°、30°與 45°在基板溫 度為 400 K 與 850 K 情形下的薄膜生長情況,而沉積速率則固定在 -1 R = 1 ML s 。然後我們根據切線準則(tangent rule)可以得知,薄膜 的傾角與入射角度的關係式如(9)式。 1 tan( ) = tan( ) (9) 2 β α 圖 3- 8 不同入射角度,在基板溫度 400 K 時,薄膜沉積情形
第四章 結論
成功的發表了 2D 的原子彈道沉積模型。其中探討的影響薄膜參數 包含了基板溫度、沉積速率、入射角度、自我遮蔽效應、平坦基板、 粗糙基板與非晶基板等等的因素,而結果來講,與文獻中的結構區域 模型相當吻合,也可以獲得 Srolovitz[34]等人所提出的理論結果。 即使模擬結果在較低的基板溫度上(區域 I),是屬於樹狀結構以及有 著非常低的擴散,但是在基板溫度較高時,模擬結果會完全與結構區 域模型吻合。 而如果將我們的模擬結果與 Muller 利用 Henderson 的原子鬆弛模 型進行比較時,Muller 的模擬結果,在基本溫度較低時(區域 I),比 起本文的模擬有著更高的擴散率。因此,本文在模型的修正上可能要 進行微調才有辦法完全符合結構區域模型(SZM)的結果。 一般來講,本文的簡易模型可以預測幾乎所有的結構區域結果, 且也與文獻的相吻合。而本模型的好處是,其假設法相當的簡易,且 也相當吻合實際的薄膜生長情形,且可以減少運算所需的時間,這是 本研究最大的好處。參考文獻
[1] Muller K H 1985 J. Appl. Phys. 58 2573
[2] Muller K H 1985 J. Vac. Sci. Technol. A 3 2089
[3] Henderson D, Brodsky M H and Chaudari P 1974 Appl. Phys. Lett. 25 641
[4] Das Sarma S, Marmorkos I K and Paik S M 1990 Surf. Sci. 228 28
[5] Hrach R and SobotkaM 1990 Int. Electron. 69 49
[6] Muller Pfeifer S, Van Kranenburg H and Lodder C 1992 Thin Solid Films 213 143
[7] Leamy H J, Gilmer G H and Dirks A G 1980 Curr. Top. Mater. Sci. 6 309
[8] Meakin P, Ramanlal P, Sander L M and Ball R C 1986 Phys. Rev. A 34 5091
[9] Jullien R and Meakin P 1987 Europhys. Lett. 4 1385 [10] Dirks A G and Leamy H J 1977 Thin Solid Films 47 219 [11] Outlaw R A and Heubocked J H 1985 Thin Solid Films 123 159 [12] Newman M E J and Barkema G T 1999 Monte Carlo Methods in
Statistical Physics (Oxford: Clarendon)
[13] Ozawa S, Sasajima Y and Heermann D W 1996 Thin Solid Films 272 172
[14] Neumann G and HirschwaldW1972 Z. Phys. Chem. B 81 163 [15] Abelmane L and Lodder C 1997 Thin Solid Films 305 1 [16] 趙榮輝 1 陳炯良 2,“利用紋理特徵擷取計算光學薄膜之柱狀 角",德霖學報「第二十二期」,民國 97 年 6 月
[17] K. Robbie, J. C. Sit and M. J. Brett,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glancing angle deposition" J. Vac. Sci. Technol. B16, pp.1115-1122 (1998).
[18] D. Vicka*, L.J. Friedricha, S.K. Dewa, M.J. Bretta, K. Robbiea, M. Setoa, T. Smyb, "Self-shadowing and surface diffusion effects in obliquely deposited thin films" Thin Solid Films, Vol. 339, pp.88-94 (1999)
[19]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rface_diffusion
[20] Thornton J.A.,"Influence of apparatus geometry and deposition conditions on the structure and topography of thick sputtered coatings",J. Vac. Sci. Technol. 11, 1974, pp 666-670 [21] Ritter E., "Propoerties of optical film materials", Appl.
Opt. 20, 1981, pp.21-25.
[22] Messier R, Giri A P and Roy R A 1984 J. Vac. Sci. Technol. A 2 500
[23] Grovenor C R M, Hentzell H T G and Smith D A 1984 Acta Metall. 32 773
[24] Barna P B and Adamik M 199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in Films ed F C Matacotta and G Ottaviani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p 1–28
[25] Messier R and Yehoda J E 1985 J. Appl. Phys. 58 3739 [26] Knorr T G and Hoffmann R W 1959 Phys. Rev. 113 1039 [27] Neumann G and HirschwaldW1972 Z. Phys. Chem. B 81 163 [28] Hara K, Kamiya M, Hashimoto T, Okamoto K and Fujiwara H 1988 Thin Solid Films 158 239
[29] Vick D, Friedrich L J, Dew S K, Brett M J, Robbie K, Seto M and Smy T 1999 Thin Solid Films 339 88
[30] Nieuwenhuizen J M and Haanstra H B 1966 Philips Tech. Rev. 27 87
[31] Meakin P B 1988 Phys. Rev. A 38 994–1004
[33] Hara K, Kamiya M, Hashimoto T, Okamoto K and Fujiwara H 1988 J. Magn. Magn. Mater. 73 161
[34] Srolovitz H, Mazor A and Bukiet B G 1988 J. Vac. Sci. Technol. A 6 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