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生Facebook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與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生Facebook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與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研究"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森期 博士

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

會支持與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研究

研究生:鄭雅雯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2)

誌謝

直到完成論文的這一刻,心中充滿激動的心情!同時要工作和撰寫論文,有 種蠟燭兩頭燒的感覺,這一路走來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游森期老師,很謝 謝您體諒與包容我需要工作和兩地奔波,教導和提點我許多,使我的論文才能順 利完成,雖然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與困難,很感激您不辭辛勞、還加班來指導我, 尤其在統計方面陷入瓶頸時,您的指導有如曙光般,讓我重拾希望和動力。另外, 還要感謝撥冗擔任論文口委的許皓宜老師和李仁豪老師,謝謝你們分享許多寶貴 的經驗,謝謝許皓宜老師提供我思考論文的脈絡,謝謝李仁豪老師在統計的指導 外,還細心的幫我看 APA 和錯別字。總之,很感謝三位老師,有你們的指導與 幫助,我的論文才能更加為完善。 雖然早已進職場工作,但要就讀研究所增進專業能力,一直是我心中的期 待,感謝這段期間許多老師在課堂中的指導和分享,讓我成長許多,特別感謝實 習期間的督導,潘貞妮老師、藍菊梅老師和陳增穎老師,因為你們讓我在諮商專 業更向前邁進。另外,感謝方紫薇老師授權量表的使用,以及感謝學姐們、以前 的同事們和朋友們的大力協助,才能讓我的問卷順利完成。還有以前和現在的同 事們,謝謝你們在我請假上課時的幫忙和協助,以及要感謝我們溫馨的研究團 隊,學弟妹們的幫忙,尤其是文彬,感謝你在這麼忙碌的實習生活,還二話不說 的來教導我統計,以及幫我檢查 APA,真的是非常地感動! 還有我的好 partner 嘉慧,我們倆真的撐過這一年啦! 雖然這段時間有點苦 悶,但有你這一年的陪伴和支持,解除我不少的焦慮和壓力,你是我最好的社會 支持阿!期待未來我們的約會不再只有研究,而是更豐富的生活。另外,還要感 謝映伃,總是溫暖的傾聽,和不斷鼓勵我。最後,要感謝一直支持我就讀研究所 的家人,你們總是無怨無悔、默默支持我,讓我無後顧之憂,可以盡情做我想做 的事。更謝謝我親愛的老公,在這段時間的包容與陪伴! 雅雯 2013.07

(3)

I

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

與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 感之關係。研究者以台灣北、中、南三區公、私立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 便利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共計 917 人。研究工具包含「自我揭露量 表」、「社會支持量表」和「正負向情感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 皮爾森積差相關和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檢定。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不同性別高中生在Facebook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差 異分析: (一)高中男生在「每週上網時數」、「每週使用Facebook的時間」、「正向情感」 和「負向情感」比高中女生高。 (二)高中男生在「使用Facebook的年資」和「接受社會支持」比高中女生低。 (三)在「Facebook朋友人數」、「Facebook每週發文(含打卡、上傳照片)次數」、 「Facebook每週獲得按讚次數」、「Facebook每週獲得留言回應次數」、 「Facebook每週發文內容被分享次數」、「自我揭露」和「提供社會支持」 項目上皆無性別差異。 二、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相關分析: 「自我揭露」、「接受社會支持」、「提供社會支持」和「正向情感」間皆達顯 著正相關,「自我揭露」、「接受社會支持」、「提供社會支持」和「負向情感」間皆 未達顯著相關。 三、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結構方程模式: (一)自我揭露對於接受社會支持和提供社會支持有正向的直接效果;提供社會 支持對於正向情感有正向的直接效果。 (二)自我揭露對於正向情感,以及接受社會支持對於正向情感,兩者皆未有正

(4)

II 向的直接效果。 (三)自我揭露可透過提供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而對正向情感具有間接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研究及對家長、學校教育 和諮商輔導的建議。 關鍵字:臉書、自我揭露、社會支持、正負向情感

(5)

III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acebook self-disclosure,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nts were 917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Self-Disclosure Scale, the Berlin Social-Support Scales(BSSS),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s(PANA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The summary of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Male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scores than female students in "online hours per week", "Facebook hours per week",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Male students scored lower than female students in "Facebook seniority" and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Beside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friends on facebook", "posting on facebook weekly", "receiving Facebook Like button weekly, receiving facebook message weekly, the owner posts was shared by others weekly, self-disclosure, and provided social support.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elf-disclosure,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provided social support, and positive affect.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self-disclosure,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provided social support, and negative affect.

3.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ere as follows:

(1) Self-disclosure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rovided social support were significant. Provided social support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positive affect was significant.

(6)

IV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positive a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3) Provided social support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disclosure and positive affect.

Base on th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educators, counselors, and further studies were given.

(7)

V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錄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Facebook 社群...7 第二節 自我揭露 ...14 第三節 社會支持 ...20 第四節 正負向情感 ...26 第五節 Facebook、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3

(8)

VI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7 第一節 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現況 ...67 第二節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 之差異分析 ...71 第三節 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相關分析 ...75 第四節 高中生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結構方程模式 ...7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0

參考文獻

... 93 一、中文部分 ...93 一、英文部分 ...100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書

... 105

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07

(9)

VII

表次

表 3-2-1 正式施測之有效問卷來源分佈情形 ... 32 表 3-3-1 研究者改編的自我揭露量表內容 ... 33 表 3-3-2 自我揭露預試量表刪題前後之題項對照表 ... 35 表 3-3-3 自我揭露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 ... 40 表 3-3-4 研究者翻譯的社會支持量表 ... 42 表 3-3-5 接受社會支持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 ... 48 表 3-3-6 提供社會支持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 ... 49 表 3-3-7 正負向情感量表題號修正對照表 ... 52 表 3-3-8 正負向情感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 ... 58 表 4-1-1 高中生 Facebook 使用狀況之現況 ... 69 表 4-1-2 高中生自我揭露量表、社會支持量表、正負向情感量表之得分平均數與 標準差 ... 71 表 4-2-1 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各研究變項之 t 檢定摘要表 ... 74 表 4-3-1 高中生之自我揭露、社會支持與正負向情感之相關矩陣 ... 77 表 4-4-1 觀察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與峰度一覽表 ... 78 表 4-4-2 研究模式之參數估計摘要表 ... 80 表 4-4-3 研究模式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 ... 84 表 4-4-4 結構方程模式各項效果摘要表 ... 87

(10)

VIII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31 圖 3-3-1 自我揭露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35 圖 3-3-2 自我揭露量表預試刪題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37 圖 3-3-3 自我揭露量表刪題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39 圖 3-3-4 自我揭露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41 圖 3-3-5 接受社會支持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44 圖 3-3-6 提供社會支持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45 圖 3-3-7 接受社會支持量表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46 圖 3-3-8 提供社會支持量表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47 圖 3-3-9 接受社會支持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50 圖 3-3-10 提供社會支持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51 圖 3-3-11 正向情感分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54 圖 3-3-12 負向情感分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55 圖 3-3-13 正向情感分量表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 ... 56 圖 3-3-14 負向情感分量表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57 圖 3-3-15 正向情感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60 圖 3-3-16 負向情感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 61 圖 3-4-1 研究設計流程圖 ... 62 圖 4-4-1 正式研究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圖 ... 83

(11)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高中生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 和正負向情感之關係。本章共分為四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研 究假設和名詞釋義做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社會中人際關係是一重要的範疇,然而人際關係的發展與維持有賴於自我 揭露的過程,因此,在人際關係中,自我揭露是溝通的重要方式。自我揭露是指 個體在自願的情況之下,向他人吐露有關個人的、重要的、真實的內心所隱藏的 一切之歷程(張春興,1989),也就是說透過語言告訴他人有關自己的資訊,包 含自己的興趣、人格特質、想法、感覺、經驗、困擾等(Greene, Derlega, & Mathews, 2006)。尤其在人際互動時,個人的自我揭露有助評斷及評估彼此是否適合發展 關係,同時亦有助於親密關係的維持,並且隨著關係越深,其自我揭露的程度也 越多(邱文彬、林美珍,1999;莊伯仲、林佳瑩,2005)。自我揭露除了能幫助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外,Derlega與Margulis認為自我揭露亦能獲得許多益處, 包含情感的宣洩、自我澄清、關係發展、社會確認和社會控制(引自吳泰毅, 2006),由上述可知,自我揭露是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及必要歷程,且對個人有 許多益處。

然而過去的人際關係多為面對面的人際溝通(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FTF),但隨著網際網路不斷地進步與改進,形成一種新的人際溝通形式,即是 電腦為中介的人際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透過使用電

腦為中介的人際溝通,使人際關係的互動不再受限於時空的限制(Attrill & Jalil,

2011; Gibbs, Ellison & Heino, 2006)。因此,現在人們的自我揭露行為也由現 實環境的互動,逐漸擴展至網路環境中。如今常見的社群網站類型很多,根據臉 書全球監測(CheckFacebook)的統計,截至 2012 年 12 月全球已有 9 億 8 千萬 人次於 Facebook 註冊帳號,其中台灣共 1320 萬人次,已佔台灣人口約 57% (CheckFacebook, 2012),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2)在台灣所做的調查 研究顯示,台灣網友最常使用的平台為 Facebook,高達 99.3%,可見 Facebook 已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社群網站。但 Facebook 有別於其他社群網站採用匿名性

(12)

2 的方式,Facebook 鼓勵採用實名制,其吸引人的地方,不但能夠建立自己人生 不同階段所認識的朋友網絡,並把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延伸至線上,還可以透過 發布或分享文字、照片、圖文中標籤朋友、對他人的貼文按讚(Like)、撰寫網 誌、成立或參加社團、舉辦活動、信件、聊天、遊戲、遊戲中送禮機制等行為與 他人進行互動或娛樂。由於 Facebook 的互動性與便利性,使許多人會在塗鴉牆 上發布有關自己的資訊,包括照片、心情、想法,甚至打卡等自我揭露行為(陳 之昊、張嘉盈,2012),現在於 Facebook 做這些自我揭露行為的現象已為普遍。 許多青少年會在 Facebook 揭露有關自己的位置、行動、資料、連結、圖片、故 事等,這些內容都可能被陌生人或者未知的觀眾所觀看到,同樣的青少年也會透 過觀看他人呈現的內容,了解怎樣的展示較為適當,因而影響自己使用哪些照 片、文字等個人化的內容來呈現自己,而達到塑造自己身分、品味的資訊(Boyd, 2007)。然而青少年在 Facebook 會如何呈現自己的部分,這與 Goffman 在 1959 年提出自我展演有關,就是將日常生活當做是展演自我的舞台,有目的的在他人 面前建構出自己的形象,而網路平台就是讓使用者用來展現自己的一個媒介(陳 之昊、張嘉盈,2012)。所以,青少年在使用社群網站時,會想像有觀眾的存在, 因此他們在使用 Facebook 時,就如同作家或表演者一樣,在網路平台中與他人 互動(Boyd, 2007)。自我認同是社會化的過程(Boyd, 2007),根據 Erikson 之 心理社會發展論,自我認同是青少年在人格發展的重要任務,青少年會將對自己 的現況、生理特徵、社會期待、過往經驗、現實環境和未來希望等六個層面之知 覺統合,而形成和諧的結構,以不迷失自我(張春興,1989)。自我認同包含個 人認同、社會認同和集體認同,其中個人認同是以私我為基礎,與個人的自我意 識相關,例如個人價值觀、生涯目標、自我知識和獨特的心理狀態等;社會認同 是以公我為基礎,與公眾的自我意識和個人社會角色有關,例如個人名譽、受歡 迎程度、印象整飭等;集體認同的焦點主要在於個人之中要他人或參考團體的期 待,例如家庭、同儕、學校、社區等(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可見 自我認同涵蓋不同的層面,青少年在使用 Facebook 時,不管從朋友人數、被回 應的狀況等,可以了解自己受歡迎或被認可的程度外,在自我揭露有關自己的相 關資訊時,也可以澄清自己的想法、價值和印象管理等,因此而促進青少年的自 我認同。Boyd( 2007)指出青少年使用社群網站,在自我揭露個人資料時,不 管呈現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自我認同是否相同,都會在社群網站中呈現較好的

(13)

3 一面給朋友或同儕看,最後不管從線上或現實生活的自我認同中,自己會傾向呈 現出較受同儕所喜歡的自我認同。因此在自我認同的過程中,同儕的回應對青少 年來說非常重要,會影響其自我揭露和自我認同的發展。吳寂絹、邱銘心(2012) 研究指出個人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後,能獲得來自朋友的留言、按讚、回饋等, 從他人給予的支持中,個人更能感受到自己受到他人的肯定與關懷,並且獲得更 多的聲望、幫助或贊同,因而調節負向情緒,使個人心靈受到撫慰,也因此會提 升個人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的更多,並也期待能獲得互惠式的回饋(李文佑, 2010;吳寂絹、邱銘心,2012)。因此可知,青少年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不 但可以自我了解,還能從他人的回應與支持中,獲得他人肯定與關懷、調節負向 情緒,並促進個人自我發現與自我認同。 而他人的回應、肯定與關懷等,即是所謂的社會支持。Caplan 認為社會支持 是指個人與他人互動過程中,可獲得滿足個人需求、表達感受、情感和認同等回 饋(引自趙慧敏,2005)。Cobb(1976)指出社會支持是個體在其人際網絡中, 能感受到被他人關愛、尊重,能保護個體減少生活壓力對健康的影響,並且幫助 個體面對生活中各種危機狀況。林芸君(2010)將社會支持的功能歸納為:(一) 對於困難的情境可提出解決方式,以減低壓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和偏差行為,並 提升個人的生活適應能力;(二)能協助個人滿足內心需求,提升自我肯定和自 我價值感,並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再者,社會支持有助於個人情緒的調節, 可預防或減低壓力所造成的影響,減少身心狀況與不適應情形,且提升處理生活 壓力的能力,促進個人心理的健康及生活適應(李文佑,2010;張家郡,2011)。 鄭照順(1997)研究發現青少年接受較多的社會支持時,可以使青少年的沮喪情 緒減緩、生活壓力較低和減低不適當行為,但青少年知覺接受較少社會支持時, 反而會有較多的情緒狀況及不適當行為。另外,也發現社會支持可以減緩寂寞 感、增進個人正面思考、情緒紓解、降低不愉快的心情、消除壓力和增進自信心, 並與較好的身心健康具有相關性(范傑臣,2003;Segrin & Domschke, 2011)。

綜上所述,自我揭露可以幫助個人獲得社會支持,與情緒、身心健康和壓力 的調節有正向的影響。至於情緒,Watson 與 Tellegen(1985)將情緒歸納為正向 情感(Positive Affect, PA)和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 NA)兩大類型,正向情 感(PA)是一種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和愉悅參與的狀態,負向情感(NA)是一 種主觀的苦惱,如生氣、蔑視、厭惡、內疚、恐懼和緊張等。從過去相關文獻中,

(14)

4 發現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情緒有關連性,但在國內有關自我揭露的研究,大都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甚少探討高中生自我揭露狀況,並且在網路自我揭露部 分,多為在即時通訊、部落格的自我揭露情形等,較少有關 Facebook 的自我揭 露狀況,而且在這些變項中,對於性別差異性的研究結果都有不一致的狀況,再 者,於過去研究中可以得知,在網路自我揭露可能會影響其社會支持的程度,並 且與情緒亦有關聯,但未能了解分別在正向情感和負向情感的狀況,故研究者想 透過本研究來探討高中生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 情感間的關係。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壹、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Facebook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 是否有差異存在? 貳、高中生Facebook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為何? 參、本研究所建構之Facebook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結構方程模式 是否能獲得支持?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一: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Facebook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和正負向 情感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高中生Facebook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具有相關性。 假設三:本研究所建構之Facebook自我揭露、社會支持和正負向情感之結構方程 模式能夠獲得支持。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高中生

本研究所稱之高中生係指就讀公、私立高中職的學生。

(15)

5

貳、Facebook 自我揭露

Jourard 認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是指個體透過自我揭露的溝通方式, 使他人對揭露的個體能有所了解(洪英正、錢玉芬譯,2003)。Facebook 自我 揭露是指個人在 Facebook 社群網站中透過發布或分享文字、照片、打卡等行為, 向他人表達自己的行為、感受、情緒、想法和經驗的過程。 本研究改編 Gibbs 等人(2006)的線上自我揭露量表,將量表翻譯並把線上 自我揭露的狀況改寫為 Facebook 自我揭露狀況,在此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 Facebook 自我揭露程度越高。

参、Facebook 使用狀況

每週平均上網時數、使用 Facebook 的年資、每週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 Facebook 的朋友人數、每週在 Facebook 發文(含打卡、上傳照片)的次數、每 週在 Facebook 獲得按讚的次數、每週在 Facebook 獲得留言回應的次數、每週在 Facebook 發文內容被分享的次數。

肆、社會支持

Caplan 指出社會支持是指個人與他人互動過程中,可獲得滿足個人需求、表 達感受,情感和認同等回饋(引自趙慧敏,2005)。 本研究翻譯 Schwarzer 與 Schulz(2000)社會支持量表,採用其中接受社會 支持和提供社會支持分量表,在此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社會支持的程度越高。

伍、正負向情感

情緒的構面可分為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PA)和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 NA),正向情感(PA)是一種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和愉悅參與的狀態,負向情 感(NA)是一種主觀的苦惱,如生氣、蔑視、厭惡、內疚、恐懼和緊張等(Watson & Tellegen, 1985)。

本研究採用方紫薇(2012)修訂之中文版正負向情感量表進行施測,在此量 表得分越高者,代表其正向或負向情感程度越高。

(16)
(17)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Facebook 社群

壹、社群網站定義與相關研究

在人際關係中,過去是透過面對面的溝通(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FTF),但隨著網際網路不斷地進步與改進,形成一種新的人際溝通形式,即是 電腦為中介的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因此,透過電腦 為中介的溝通,使得人們不再受限於時空的限制,亦能與他人發展和維持人際關 係(Attrill & Jalil, 2011;Gibbs et al., 2006)。電腦為中介的溝通與面對面的溝 通不同,主要包含幾種溝通形式,如 e-mail、電腦、會議和聊天系統等(Cho,

2007),如今常見的電腦為中介溝通媒介,包括有臉書(Facebook)、Line、Skype、

WhatsApp、微博、噗浪(Plurk)、部落格(Blog)、電子郵件(e-mail)、電子 留言板(BBS)、網路聊天(internet relay chat)、MSN 等,這些使人們的互動 行為從現實環境擴展至網路環境,大幅增加人際關係的溝通與互動頻率。

然而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s)主要是「一種以網路為基礎的

服務模式」,而這種服務模式具有以下特徵:(一)在有範圍的系統內建構公開或

半公開的個人資料;(二)展示自己與其他使用者的關係;(三)檢視系統內其他

使用者的人際網絡;社群網站獨特的地方是使用者可以展現及公開自己的社會網 絡,並且除了透過社群網站認識新朋友外,還可連結和展現現實生活既有的社會 網絡(Boyd & Ellison, 2007)。最早的社群網站是 1997 年的 SixDegree.com,此 社群網站,可以讓使用者創造個人的網頁,列出自己的好友名單,亦可觀看他人 的好友名單,此網站是首先將個人網頁與好友名單的功能結合,提供人際的互動 網絡,雖然吸引了數百萬的用戶,但沒有持續發展,於 2000 年關閉服務。但從 1997 年到 2001 年期間,出現許多可以建置個人網頁與連結人際網絡的社群網 站,例如成立於 1999 年的韓國虛擬社群網站 Cyword,在 2001 年時亦增加社群 網站(SNS)的一些特徵。在 2002 年成立的 Friendster 網站,主要是要與 Match.com 網站競爭,Match.com 網站是一個可以介紹有相似興趣的陌生人之交友網站,但 Friendster 認為若交友能透過朋友的友人的關係,可能比陌生人更為浪漫,因此, 使用 Friendster 的人數就快速的成長,但後來 Friendster 面臨技術和一些問題,例

(18)

8

如出現使用者得知自己的老闆或之前的友人,正與其親密友人交往,也因此 Friendster 開始限制只能觀看四層關係以內的朋友狀況。從 2003 年後,社群網站 不斷的推出,大部分的網站都以個人化的網頁出現,並像 Friendster 一樣有向外 連結的功能,例如 LinkedIn 為商業方面的社群、Dogster 為興趣同樣是喜歡狗的 社群、MyChurch 為有關教會的社群、Flickr 為可分享照片的社群、Last.FM 為有 關音樂的社群和 YouTube 為有關影片分享的社群。於 2004 年 MySpace 蓬勃發 展,該社群亦能讓使用者建立個人化的網頁,最初該社群網站為許多樂團建立自 己資料與活動內容,許多青少年或大學生為與樂團互動,因而加入 MySpace,但 當時 MySpace 並未受到注意,直至 2005 年被新聞集團 BBC 收購後,才吸引大 量媒體注意。然而 Facebook 於 2004 年由當時還在唸哈佛大學的 Mark Zuckerberg 所設計,一開始只具有哈佛校方 e-mail 的人才能申請使用,並且 Facebook 社群 只適用在哈佛大學,隨後才擴展至其他大學使用,直至 2005 年時才更擴大範圍 至高中學生、專業人士、企業網絡和一般大眾。由於 Facebook 與其他社群網站 不同的是,並不會將個人相關資訊公開於陌生人前,可自行設定網絡中他人查看 之權限,並且可以設定個人化的資料及建構應用程式,因此成為常被使用的社群 網站之一(Boyd & Ellison, 2007)。從上述社群網站的歷史中,可以知道從 1997 年開始至今,已出現許多不同特色的社群網站,但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欲探討高 中生在使用現今全球常被使用的 Facebook 社群網站之狀況。

貳、Facebook 簡介

Facebook 於 2004 年由當時還在唸哈佛大學的 Mark Zuckerberg 所設計,並 快速的在校園間傳開及使用,成為師生間最熱門使用的網路社群,現今已成為全 球網路使用者最常使用的社群網站之一。根據臉書全球監測(CheckFacebook) 的統計,截至 2012 年 12 月全球已有 9 億 8 千萬人次於 Facebook 註冊帳號,其 中台灣共 1320 萬人次,已佔台灣人口約 57%(CheckFacebook, 2012)。創市際 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2)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台灣網友在社群網站使用比例 達 96.8 %,推估有 1,141 萬名網友使用,平均每天在社群網站的使用時間,佔 全天上網時間的 23.6%,其中最常使用的平台包括 Facebook(99.3%)、MSN (81.2%)、Yahoo 即時通(69%)、無名小站(68.9%)、Plurk(66.6%)、Yahoo 部落格(54%)。從以上兩項統計調查顯示,在台灣 Facebook 的使用率相當高,

(19)

9 已成為台灣人最主要使用的社群網站。 一般社群網站中,常見的特性有匿名性,可使網路使用者隱藏自己的身分與 個人資料,增加網路使用者表達自我的安全性,更能在網路情境中自由地表達想 法和意見,而有較高的自我揭露行為(吳姝蒨,2012)。但是,匿名性會減低可 用來判斷的社會線索,使個人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控制感降低,因而產生許多誇張 的行為,此稱為去社會抑制化,去抑制化行為不僅是負向行為,也包含正向行為; 過去認為去抑制化行為是自我揭露行為的前導因素(曾馨瑩、林純如,2012)。 但 Facebook 有別於其他社群網站採用匿名性的方式,Facebook 鼓勵採用實 名制,使用者以真實姓名進行註冊和登入使用,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社交圈,或 依據學歷、公司、興趣等搜尋到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只要雙方接受朋友邀請、相 互確認後,即可形成自己的人際網絡,並且以一對多,而非一對一的形式與他人 互動(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黃淑琳,2012)。因此,許多人在 Facebook 使用真實姓名的主要用意,是希望透過 Facebook 強大的連結功能,來聯繫以前 的朋友或同學,同時也期待久未聯繫的友人,能以此而搜尋到自己的資訊,進而 開始聯繫,再者,當在 Facebook 揭露越多個人資訊時,系統顯現出可能認識的 朋友清單亦越多,這也會提高個人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的意願(吳寂絹、邱銘 心,2012)。由此可知,透過 Facebook 可能認識新的朋友和連結人生中不同階 段、地點認識的朋友外,這強大的連結功能,亦可能影響個人在 Facebook 自我 揭露的意願。 由於 Facebook 不僅提供身分可識別性,亦有視覺可識別性,故其匿名性較 低,因此,有極高比例Facebook 使用者表示,感知匿名性不足時,會自行提高加 入為朋友的門檻,並且會對訊息接收者設定在一定的範圍,使其對自身訊息的流 向具有控制力,甚至有在公開的塗鴉牆上,使用者提供高親密度自我揭露訊息的比 例,遠低於低親密度的自我揭露訊息的現象(曾馨瑩、林純如,2012)。 Facebook 的主要特色除了建立朋友網絡外,使用者可透過發布或分享文字、 照片、圖文中標籤朋友、對他人的貼文按讚(Like)、撰寫網誌、成立或參加社 團、舉辦活動、信件、聊天、遊戲、遊戲中送禮機制等行為與他人進行互動或娛 樂,使用者可以自行建構各種應用程式及設定訊息分享的對象,若設定為公開狀 態的話,只要是 Facebook 社群的使用者皆可觀看其相關的資訊。在 Facebook 中 的訊息互動方式有分為三種,包含公開訊息、私人訊息和即時通訊;公開訊息為

(20)

10 在塗鴉牆區,有文字和多媒體功能,可進行公開討論或分享;私人訊息則類似電 子郵件,僅在收發者間傳遞;即時通訊則類似網路聊天室功能。對於 Facebook 的社交互動儀式,可歸納為三種型態:(一)理想社交的語言回饋:主要是以語 言文字的回應行為,讓使用者可以安撫慰問、恭喜祝賀、問安招呼、加油打氣、 讚美欣羨、情感表達等效果;(二)機制召喚的互動關注:Facebook 特殊的交流 型態為祝賀壽星、按讚(Like)等,看似有意義的行為,但事實上是經設計的規 格化互動方式;(三)間接關注的另類交流:吐槽起鬨、戳(Poke)與透過社群 遊戲互動等行為,雖然這樣的型態受到侷限,行為意義也模糊不明確,但卻是在 網路上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方式之一(黃淑琳,2012)。綜上所述,在 Facebook 中 不管是遊戲、送禮機制、對朋友貼文按讚(Like)、舉辦活動、聊天、信件、戳 (Poke)等各項功能,皆能與他人連結並進行互動的過程,可見 Facebook 社群 網站提供一個具吸引力的互動平台。 Boyd(2007)指出青少年會使用社群網站,主要是因為朋友的邀請,因而 開始建置自己的資料,同時自己也邀請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加入,且透過社群網站 平台與朋友維持人際關係。在國內使用 Facebook 社群網站亦有相同的現象,同 儕壓力會促使個人使用 Facebook,主要是來自於同儕的邀請,當同儕都有使用 Facebook,而自己卻沒有使用時,會擔心因此減少和同儕的共同話題,因而與同 儕疏離或被排擠;但開始使用 Facebook 後,發現除了可以觀看朋友的動態消息 或進行休閒娛樂外,促使持續使用 Facebook 的最大誘因是「維持並拓展人際網 絡」進而達到「滿足自我需求」,也就是說在開始使用 Facebook 時,會不斷地 將他人加為好友,當朋友人數快速成長時,亦顯示出自己受歡迎的程度,可見青 少年在 Facebook 結交朋友、關心朋友的動態,以及和朋友聯繫、維持關係,這 樣的互動過程可使青少年覺得自己不是被孤立的感覺(吳寂絹、邱銘心,2012)。 再者,關於青少年使用 Facebook,研究指出有六成四以上的使用者,認為使用 Facebook 在「人際關係與互動」上具正面影響,能增進同學間的關係、創造新 的人際關係,和淡化班級內小團體間的界線,並且可以將有趣的對話留在虛擬世 界與朋友互動,同時也認為 Facebook 具有代替現實生活進行溝通和互動的功能 (陳品宏,2009;溫文君,2010)。可知青少年透過使用 Facebook 能與同儕連 結,以減少被疏離的可能,還可以維持和拓展人際網絡,並且可以了解自己受歡 迎的程度和滿足自我的需求,此外,也增加現實生活外與朋友的溝通和互動。

(21)

11

由於網路環境是一個提供虛擬、無空間和距離限制、較不受控制和約束,及 可觀看或被觀看的公開環境(Hinduja & Patchin, 2008),同時也是一個提供被了

解、被認同、有包容性、分享共同興趣的世界平台(Boyd, 2007)。然而 Facebook 就是屬於公開的網路環境,青少年在 Facebook 揭露有關自己的位置、行動、資 料、連結、圖片、故事等,這些內容都可能被陌生人或者未知的觀眾所觀看到, 同樣的青少年也會透過觀看他人呈現的內容,了解怎樣的展示較為適當,因而影 響自己使用哪些照片、文字等個人化的內容來呈現自己,而達到塑造自己身分、 品味的資訊(Boyd, 2007)。由於學習印象管理是重要的社會技能,過去的印象 管理是透過與他人互動過程中,藉由我們身體的表現,如穿著、肢體、語言和臉 部表情等來傳達自己的形象,使他人了解自己是誰和自己是怎樣的人,且會透過 他人的反應來學習修正自己的行為和形象;但現在在網路環境中,身體的線索無 法如現實生活中直接地被看見,因此,需要透過書寫內容、照片、聲音、影像等 訊息來發展自己的形象,這樣的過程是一自我反省性(self-reflexivity)的呈現, 在某種意義上,其實自己是可以選擇性的呈現相關資訊,但不可否認的是此為形 成自我認同的重要部分(Boyd, 2007)。 然而青少年在 Facebook 會如何呈現自己的部分,這與 Goffman 在 1959 年提 出自我展演有關,就是將日常生活當做是展演自我的舞台,有目的的在他人面前 建構出自己的形象,而網路平台就是讓使用者用來展現自己的一個媒介(陳之 昊、張嘉盈,2012)。所以,青少年在使用社群網站時,會想像有觀眾的存在, 因此他們在使用 Facebook 時,就如同作家或表演者一樣,在網路平台中與他人 互動(Boyd, 2007)。在 Facebook 自我展演包含自我揭露有關個人基本資料、生 活經驗、心情、想法、照片、圖像、連結分享及角色狀態等,甚至在 Facebook 打卡,以一種更為直接的方式告知他人身處何方、和誰在一起、做什麼事或者直 接附上一張照片,這也都是一種展演的行為,透過打卡行為能塑造個人形象,可 分為呈現理想自我類型和真實自我類型,打卡的場域除了單純的空間外,具有符 號的意義,代表著某種價值、獨特性、品味與生活風格,因此,打卡行為具有表 演的意味,使人們從中找到一種認同的價值傾向和歸屬,也藉以標記自己身為「某 類人」,再者,使用者會特別在意打卡後他人的回應或按「讚」的狀況,所以打 卡行為多少有帶點向他人炫耀和表演的意味存在(陳之昊、張嘉盈,2012)。另 外,吳寂絹、邱銘心(2012)也指出有些人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的內容,與其

(22)

12 在現實生活中的談吐和個性不同,透過此管道可以表現出自己平時無法或不敢於 現實生活中表現的部分,並讓他人可以看見不同於平常的自己。綜上所述,青少 年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是一個自我展演的過程,可以選擇性的呈現出相當正向 且完美的一面來塑造自己的形象,形成理想自我的面貌,但也可能呈現出真實自 我的面貌或者是平時無法表現的面貌。 自我認同是社會化的過程(Boyd, 2007)。根據 Erikson 之心理社會發展論, 自我認同是青少年在人格發展的重要任務,青少年會將對自己的現況、生理特 徵、社會期待、過往經驗、現實環境和未來希望等六個層面之知覺統合,而形成 和諧的結構,以不迷失自我(張春興,1989)。自我認同包含個人認同、社會認 同和集體認同,其中個人認同是以私我為基礎,與個人的自我意識相關,例如個 人價值觀、生涯目標、自我知識和獨特的心理狀態等;社會認同是以公我為基礎, 與公眾的自我意識和個人社會角色有關,例如個人名譽、受歡迎程度、印象整飭 等;集體認同的焦點主要在於個人之中要他人或參考團體的期待,例如家庭、同 儕、學校、社區等(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可見自我認同涵蓋不同 的層面,青少年在使用 Facebook 時,不管從朋友人數、被回應的狀況等,可以 了解自己受歡迎或被認可的程度外,在自我揭露有關自己的相關資訊時,也可以 澄清自己的想法、價值和印象管理等,因此而促進青少年的自我認同。Boyd ( 2007)指出青少年使用社群網站,在自我揭露個人資料時,不管呈現的內容 與現實生活中的自我認同是否相同,都會在社群網站中呈現較好的一面給朋友或 同儕看,最後不管從線上或現實生活的自我認同中,自己會傾向呈現出較受同儕 所喜歡的自我認同。因此在自我認同的過程中,同儕的回應對青少年來說非常重 要,會影響其自我揭露和自我認同的發展。然而,青少年可以透過特定的目的而

增加自我揭露(Teri & Connie, 2002),Archer(1987)和 Derlega 與 Grzelak(1979)

皆指出青少年自我揭露的目的有許多,包含可以結交朋友、自我澄清說明以引發 他人回饋、表達自己、獲的社會認可或甚至尋求社會控制(Teri & Connie, 2002)。 再者,青少年透過在網絡自我揭露可以達到這些目的外,有些學者認為青少年使 用社群網絡有許多益處,包含可以學習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觀點、學習社會互動技 巧、適當的表達情緒、增進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學習有批判性的思考和做決策,這 樣的過程可以增進自我發現和形成自我認同,並且從同儕的看法、流行動態和文 化趨勢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Berson, Berson, & Ferron, 2002 ; Hinduja & Patchin,

(23)

13 2008)。 由此可見,青少年使用 Facebook 不但能維持和拓展人際關係,以及增加與 他人的互動外,還能滿足自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透過 Facebook 自我揭露的過 程,能更了解自己的感覺、價值觀、想法等,並且從同儕的回應中,慢慢自我發 現,並形成自我認同。

參、Facebook 的相關研究

現今使用 Facebook 的現象已經非常普及,對於使用 Facebook 的動機包含「關 係維持」和「關係起始」,像使用者可以更新近況、評論朋友、按讚、創立社團、 和玩小遊戲等,透過這些行為可用來維持或修復與朋友間的關係(俞菁等人, 2012)。另外,社會需求動機和網站互動性也會增進對於 Facebook 社交網站的 喜好程度性(莊懿馨,2010)。在張輝正(2012)的研究中,指出青少年使用 Facebook 的動機主要是查看朋友的近況,並且使用塗鴉牆或聊天室來與朋友交 流互動。再者,會促使 Facebook 使用者分享資訊的主要因素,包含成就感、娛 樂性、資訊支持、情感支持、樂趣、自我表現;「主觀規範」則顯示使用者容易 因周遭的朋友或重視的人的期望,進而產生分享資訊的意願;但 Facebook 資訊 的自由度與開放性,並非為使用者分享資訊的主因;「期望關係」則因使用者對 網路交友的不信任,反而成為抑制使用者分享意願的負面因素(林怡妤,2010; 廖啟化,2011)。 有關使用Facebook 社群網站與人際關係之探討的研究中,陳奕陵、洪培馨、 盧貞伶、梁鳯琄與梁宗鎏(2011)以我國的大專學生為研究對象,指出在Facebook 社群網站涉入程度越高者,其在同學間的深度互動,和與網友的深度及表象互動 皆有顯著的正相關,表示 Facebook 涉入程度越高者,無論在網路或同學間皆能 獲得較多的人際關係,但唯有 Facebook 涉入程度與同學間的表象互動則無顯著 相關,這可能與有除網路外更多的途徑可以互動有關係。在大學生中,Facebook 涉入程度與個人因素如平均每天上網時數、平均多久使用 Facebook 一次和平均 每週花多少時間於 Facebook 皆有顯著相關;亦與吸引因素如交友社群、網頁遊 戲有顯著相關;研究結果並指出高 Facebook 涉入程度的同學,並不會因 Facebook 而有「負面」行為,如熬夜、忘記上課、為了 Facebook 消費而省吃儉用或打工、 與同儕發生不愉快,反倒是增進與他人互動的機會(王曉玫、游輝斌,2011)。

(24)

14 由此可知,Facebook 涉入程度能夠增進人際間深度的互動關係,但並非會因涉 入程度高而導致出現負向的行為。 Facebook 使用者中,有超過八成的受訪者其中只有不到 50 個朋友未曾在現 實生活見過面,其朋友網絡多以現實生活中認識及曾接觸過的朋友居多,這會影響 他們在 Facebook 上自我揭露的頻率和方式(俞菁等人,2012;曾馨瑩、林純如, 2012)。而曾馨瑩與林純如(2012)的研究指出 Facebook 使用者發布低親密度自 我揭露訊息的頻率高於高親密度自我揭露訊息;低度社交焦慮的受訪者比中度社 交焦慮的受訪者,會提供更多低親密度的自我揭露訊息,但較少高親密度的自我揭 露訊息;而中度社交焦慮的使用者也多於高度與低度社交焦慮的受訪者,有高親密 度自我揭露訊息。因此,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自我揭露訊息深度較淺,並且社 交焦慮程度與自我揭露具有關聯。另外,蔡佳錞(2012)探討有關在 Facebook 自 我揭露的動機,其結果指出,分享資訊、儲存資訊、樂趣、社會連結、自我宣傳、 跟隨潮流和經濟報酬動機對自我揭露行為有正向影響,但得到回應之動機並不顯 著。除了動機會影響使用 Facebook 外,對於較害羞的人來說,使用網絡環境可 以讓他在一個較為安全舒適的環境與他人互動,研究發現對於害羞者可以透過使 用 Facebook 增加與朋友關係的品質,並對朋友的滿意度、重要性、親密度都有 正向影響,以及能從朋友中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此外,使用 Facebook 與寂寞 感無相關(彭琬馨、陳毅璁,2012;Baker & Oswald, 2010)。

第二節 自我揭露

壹、自我揭露的定義及內涵

Jourard 認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是指個體透過自我揭露的溝通方式, 使他人對揭露的個體能有所了解(洪英正、錢玉芬譯,2003)。自我揭露為透過 語言告訴他人有關自己的資訊,包含自己的興趣、人格特質、想法、感覺、經驗、 困擾等(Greene et al., 2006),也就是出於自願的與向他人談論關於自己的想法、 感覺的過程(莊伯仲、林佳瑩,2005),這與張春興(1989)定義自我揭露是指 個體在自願的情況之下,向他人吐露有關個人的、重要的、真實的內心所隱藏的 一切之歷程相同。此外,自我揭露可以透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將自己心裡的 想法和個人親密的資訊表達給他人或第三者(劉家偉,2010)。Greene 等人(2006)

(25)

15 認為自我揭露是至少在兩個人以上的互動中,其中至少有一人自願的以語言和非 語言的方式,向他人揭露自己的行為、認知和情緒的溝通行為。然而 Devito 指 出自我揭露是指個人透過不同形式向他人傳播個人資訊,包含公開陳述自己、不 自覺、非語言的揭露或市面上所出版的自傳等,這些都可視為不同型態的自我揭 露,一般普遍認為自我揭露是出於意識地告訴他人自己隱藏的感覺、想法和經驗 (沈慧馨譯,1998;洪英正、錢玉芬譯,2003)。所以,自我揭露是以語言或非 語言的方式,自願的向他人表達有關自己的行為、感受、想法、情緒等的溝通過 程。 在人際關係中,自我揭露是溝通的重要方式,並且為人際關係中親密性的重 要指標(黃于真,2008)。張春興(1989)也認為若要建立人際關係中的親密關 係,自我揭露即是一重要的歷程。而個人的自我揭露有助評斷及評估彼此是否適 合發展關係,同時亦有助於親密關係的維持,並且隨著關係越深,其自我揭露的 程度也越多(邱文彬、林美珍,1999;莊伯仲、林佳瑩,2005)。自我揭露與親 密程度有互為因果的關係存在,正面的自我揭露可帶來正向回應與親密,相反 地,越多的負向自我揭露,則親密感會逐漸降低(邱秋雲,2003; Greene et al., 2006)。由上可知,在人際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行為是一個互惠的過程,使得雙方 彼此會相互影響(Barak & Gluck-Ofri, 2007)。「互惠性」是自我揭露中重要的 因素,是指當接受到他人的訊息時,會給予一些適當的回應;「互惠性」自我揭 露是建立信任的基礎,當非親密關係的自我揭露比高度親密關係時的自我揭露更 需要「互惠性」原則,才能建立信任,並進入親密層次的對話,但當信任關係穩 定後,「互惠性」就不再那麼重要(邱秋雲,2003;蔡懷肯,2009)。劉家偉(2010) 指出自我揭露能增進人際間的親密感及建立其信任關係,當自我揭露的意願越高 亦代表彼此的信任程度越高,其研究結果亦說明團體成員間在網路上自我揭露有 助於成員之間的信任發展。 然而當面對不同對象時,個人所做的自我揭露也會有差異(黃于真,2008), 尤其對於「關係的定義」就會影響彼此自我揭露的行為,當面對不同的關係,如 家人、朋友、男女朋友等,個人的自我揭露的行為就有差別(邱秋雲,2003)。 所以,親密關係程度和話題的自我揭露程度有關聯,當自我揭露可獲得信任或好 印象,則自我揭露越高,隱私性的話題也越多(李良哲,2001)。黃于真(2008) 研究結果發現溝通的對象是「親人」、「同事同學」、「男女朋友」、「好朋友」與「暱

(26)

16 稱-個人訊息」自我揭露程度呈現正相關;「網友/陌生人」、「其他」則與「暱 稱-個人訊息」自我揭露成負相關;其中以溝通對象為「男女朋友」與「暱稱- 個人訊息」自我揭露程度之關聯性最顯著,並具最佳的解釋力,這研究結果也呼 應溝通對象越親密,其自我揭露程越高,溝通對象越疏遠,自我揭露程度越低。 人際關係中的自我揭露,除能提升彼此的關係層次外,亦有其他的幫助,例 如網路自我揭露者,大多以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生活或內心的感覺,同時藉由書 寫的方法達到情緒宣洩的效果(劉家偉,2010)。柯秀佳(2007)研究發現在部 落格中自我揭露具有一些功能:紓解壓力、提升個人正向情感、減低負向情感、 獲得社會支持的力量和延伸個人的人際網絡。此外,Derlega 與 Margulis 認為個 人在自我揭露的過程中會得到許多益處,包含以下五種功能,分述如下(引自吳 泰毅,2006): 一、情感宣洩(expression):個人將自己所遭遇的事情向他人訴說,主要是表 達個人內心的感覺,含正向及負向的感受。 二、自我澄清(self-clarification):適當的自我揭露能夠說明、澄清自己的想法 和意見,使他人對自己有所了解,可減低誤會或衝突的產生,有助於和他人 建立共識。 三、關係發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人際間的互相自我揭露,有助瞭解 彼此的想法、觀念、感受等,讓彼此的關係發展與維持,及增進親密程度, 達到正向的影響效果。 四、社會確認(social validation):個人會透過表露個人的問題、想法、感受、 價值及態度後,讓他人修正或肯定其正確性與適當性,以作為自己未來行為 的參考方向。 五、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個人可選擇特定的形象來描述及塑造自己,以 影響或操控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可達獲得他人在該形象的認同,及獲得社會 的認可。

貳、網路自我揭露

現今以電腦為中介的溝通媒體快速發展,使人們的自我揭露行為由現實生活 的互動,逐漸擴展至網路環境中,例如 MSN、Plurk、部落格、Yahoo、Message、 Facebook、Skype 等。然而過去的人際關係通常都建立在面對面的溝通基礎上,

(27)

17 但隨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已成為人際互動中主要的媒介(李英明,2000)。因 此,郭正瑩(2008)定義網路自我揭露是「在網路上的人際關係中,向他人表達 自己內心的想法、感覺,使其對自己產生了解的過程」。在網路中進行自我揭露 和他人分享關於個人的想法、感受和經驗時,除了可減少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外, 亦可減低面對面溝通時的尷尬,因此,有些人在網路自我揭露更顯得自在。所以 有人會透過網路上的自我揭露來塑造個體的印象,並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與維持 (蔡懷肯,2009),Parks 與 Floyd(1996)發現在網路人際關係的自我揭露程度 較高,可能是因為網路溝通會減少一些面對面溝通時的線索,因此會藉由多自我揭 露來增進彼此的了解與認識。 網路中匿名性是一常見的特性,讓使用者透過以電腦為中介的溝通比現實生活 中的面對面溝通,還有更親密及深層的自我揭露(Tidwell & Walther, 2002)。再者, 網路使用者的去抑制化行為也是網路人際互動的特性之一,指的是人們在網路中所 表現之行為比起現實生活要更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例如網路使用者經常願意在 網路上公開個人的秘密,例如:照片、生活經驗、身高、體重,甚至是自拍照,這 些行為也可能與網路的匿名性有關聯,使得在網路中有高自我揭露行為(王澄華, 2001)。因此,網路環境可使個人有更多、更開放和更直接的自我揭露(Gibbs et al., 2006)。從上所述了解匿名性會影響自我揭露,此外,個人的人際關係方式與對自 我揭露的看法亦會影響自我揭露。Lai-yee 與 Leung(2006)說明若在現實生活中, 較有意願做溝通的人,在網路上亦較傾向做更親密、正向的自我揭露;但若在現 實生活中,對溝通是較無回應的人,則在揭露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時,會較不誠實、 負向、無魅力及較不開放;除此之外,人們對網路媒介的看法亦會影響其自我揭 露,當人們認為網路為社交的媒介時,在網路上的自我揭露會較開放、個人、親 密、誠實,並且專注在較多的負向感受與意見的討論;但若將網路視為敏感、溫 暖、主動的媒介,則自我揭露的內容就會更親密及隱私,但內容著重於不愉快的 經驗與負向情緒。 有關網路中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溫典寰(2004)研究大學生在 MSN 與現實 中自我揭露的狀況,在 MSN 或現實生活中,當與不同對象溝通時,話題與數量 會有不同,研究結果發現關係愈親密其自我揭露話題愈多,並且在 MSN 比現實 生活時,還更會多聊某些話題。駱少康(2004)研究指出個人在網路中的自我揭 露與他人的自我揭露程度越相近時,對彼此雙方的相互信任程度也越高,並且個

(28)

18 人自覺其自我揭露程度較高時,則其對於人際互動滿意度也會較高。 此外,有關網路自我揭露的研究中,網路的使用動機也常被討論。黃于真 (2008)研究大學生使用即時通訊最主要的動機為「便利性」,其次為「社會效 用」、「人際效用」和「資訊取得」,並認為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是網路 使用的主要動機,其與他人連結的功能甚至強過傳統媒介;在這些使用動機中, 除了「便利性」與「暱稱-個人訊息」自我揭露程度沒有顯著之相關外,其餘四 項動機「社會效用」、「人際效用」、「娛樂性/放鬆」以及「資訊取得」皆與「暱 稱-個人訊息」自我揭露程度有非常顯著的正相關,其中「娛樂性/放鬆」有最 佳的預測力,越偏向「娛樂性/放鬆」動機的使用者,其 MSN「暱稱-個人訊息」 自我揭露程度越高,可能透過「暱稱-個人訊息」呈現有趣的資訊或訊息,來達 到放鬆娛樂的效果。

參、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

社會交換理論說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種交換的行為,在 Facebook 自我 揭露也受到互惠原則的影響,個人會評估付出的「成本」和「報酬」間的效益, 「成本」即是自我揭露後所造成的隱私風險,而「報酬」即包含自我揭露後,獲 得朋友的回饋、按讚、留言等;研究指出當自我揭露愈多自己的資訊、心情或想 法時,便可從中獲得更多的聲望、幫助或贊同,因而調節負向情緒,使個人的心 靈受到撫慰(李文佑,2010;吳寂絹、邱銘心,2012)。因此可以看見人們會在 網路上自我揭露,因而獲得社會支持,同時也會提供他人社會支持,彼此間呈現 一種互惠的過程(李文佑,2010)。再者,接受社會支持也會影響自我揭露的狀 況,李富民、李麗華、林祐輿(2009)以使用部落格者為研究對象,發現在部落 格自我揭露後,部落格使用者會從觀看者中獲得社會支持,並正向影響其自我揭 露的態度,進而提升其自我揭露的意圖。綜上所述,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人們 透過自我揭露因而獲得社會支持,在互惠的原則上,彼此間會互相提供支持,同 時因為社會支持使個人獲得幫助或贊同,並調解負向情緒,讓個人的心靈受到安 撫,因此會提升個人自我揭露的意圖。 另外,性別因素與自我揭露的程度具有差異性。Dindia 與 Allen(1992)對 於許多研究進行後設分析,發現女性的自我揭露比男性高,自我揭露對象的性 別,和與其互動的關係,都會影響自我揭露的程度;當與對象的關係較為親密時,

(29)

19 女性的自我揭露比男性高,但當對象為陌生人時,男、女生在自我揭露並無顯著 差異。王瑞霙(2005)研究發現大學生的自我揭露在性別是有顯著差異的,顯示 女大學生的自我揭露是高於男大學生。尤其在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中,女性在「困 擾的自我揭露」比男生高(李靜如,2007)。 再者,從有關網路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中,也發現性別因素在自我揭露的程 度亦有差別。Punyanunt-Carter(2006)研究結果指出女大學生在網路上的自我揭 露較男生多。但有些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在網路自我揭露比女生高,如國內郭正瑩 (2008)研究大學生在網路自我揭露的狀況,研究結果指出男大學生的網路自我 揭露程度比女大學生的網路自我揭露高。胡玉珍(2009)也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在網路自我揭露情形比女生高,研究者認為可能原因是男生比 較主動認識異性朋友,比女生容易放得開,較有意願和異性進行自我揭露。 從上述研究可知性別因素對自我揭露具有影響,但有些研究結果卻不然,認 為性別因素在自我揭露並無顯著差異。王瑞霙(2005)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在網 路情境中的自我揭露無性別差異,與黃于真(2008)研究大學生在 MSN「暱稱-個人訊息」自我揭露程度與性別並無顯著差異相同。而邱秋雲(2003)對以使用 網路交談而進入戀情的情侶做研究,亦指出網路自我揭露者並無性別差異。邱文 彬與林美珍(1999)以大學生在自我揭露的廣度和深度做探討,也指出無性別差 異存在。 除了性別因素外,也有些研究對年級、年齡與自我揭露做探討。胡玉珍(2009) 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自我揭露並無差異。邱秋雲(2003)研究結果指出 網路自我揭露者並無年齡差異。邱文彬與林美珍(1999)指出男大學生隨著年級 越高,自我揭露的廣度有隨之增多,但深度卻無年級差異,而女大學生自我揭露 的廣度並無年級差異,但深度到大四時有增加的狀況。另外,網路使用狀況與自 我揭露具有關聯,使用天數、登入時數、溝通時間越長的人,自我揭露程度較高, 其中以「使用天數」具有最佳解釋力,每週使用天數越多的使用者,自我揭露程 度較高;其次是登入時數,最後是使用時段,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時段越晚者, 自我揭露程度越高(黃于真,2008)。綜上所述,性別、網路使用狀況與自我揭 露具有相關,而年齡和年級在自我揭露無顯著差異,但與自我揭露的廣度和深度 有關聯。 在國內有關自我揭露的相關研究中,多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居多,對於高中

(30)

20 生為研究對象的自我揭露相關研究甚少,故研究者想探討高中生在 Facebook 自 我揭露的狀況。

第三節 社會支持

壹、社會支持的定義及內涵

一、社會支持的定義 社會支持系統是社會網絡的一部分,社會網絡是指「環繞在個人周圍的社會 關係所形成的網絡」,有社會網絡關係的存在並非一定具有社會支持的功能,但 社會支持的提供,則必須要有社會網絡關係為基礎(黃俐婷,2003)。Caplan 認 為社會支持是指個人與他人互動過程中,可獲得滿足個人需求、表達感受、情感 和認同等回饋(引自趙慧敏,2005)。Cobb(1976)指出社會支持是個體在其 人際網絡中,能感受到被他人關愛、尊重,能保護個體減少生活壓力對健康的影 響,並且幫助個體面對生活中各種危機狀況。所以,社會支持能使個人在社會網 絡中,感受到他人、家人、師長和同儕所給予在精神上或物質上的支持與協助, 並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和被隸屬的感覺,而這些支持與協助能讓個體滿足需 求、解決問題,增進自我適應與面對壓力的能力(杜容瑩,2008;林芸君,2010)。 一般而言,社會支持發生在個體與其他人或團體的互動過程,家人、同儕、其他 重要他人透過語言、資訊傳達、給予物質、精神支持、情感表現、關心等方式, 使得個人感受到慰藉、安全、相互幫助、理性思考、多元認知,以及幸福生活的 功能(林美珍,2009;黃俊勳,2000)。因此,個人在追求目標、滿足需求、克 服挫折與壓力情境中,個人主觀感受到精神上、知覺上、物質上的支持時,這些 社會支持可以促進各種行動或行為的產生(施雅薇,2004)。 然而,有良好的社會支持,需要穩定的人際關係為其先決因素(黃俊勳, 2000)。許多學者認為社會支持是在客觀的社會情境與主觀的心理感受所形成的 人際交流互惠過程,是一個持續、變動的多向度人際關係歷程,讓個人在互動中 獲得各種心理或實質上的回饋(黃俐婷,2003;趙慧敏,2005)。總之,社會支 持就是在社會的各種聯絡和互動過程,對個人給予物質或精神的支援與協助(陳 妍伶,2010)。綜上所述,社會支持是在一個人際互動的脈絡中,從他人獲得心 理上、實質上的支持與回饋,使個人滿足其需求、問題解決或面對生活壓力等。

(31)

21 二、社會支持的類型 學者對於社會支持的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與解釋,早期有學者 Cobb (1976)認為社會支持包含三個層面:(一)情緒支持:能使個體相信自己被愛 與關懷;(二)自尊的支持:受到尊重及有價值;(三)社會網絡的支持:能被 歸屬在一個共同義務責任的溝通網絡中。House 認為社會支持分為(一)情緒支 持:尊重、愛、信任、關懷、聆聽等;(二)評價支持:肯定、正向回饋、以及 社會比較;(三)訊息支持:如忠告、建議、指導等;(四)工具支持:金錢、 物質的協助及行動的介入(引自林芸君,2010)。Sherbourne 與 Stewart(1991) 提及社會支持包含五種類型:(一)情緒性支持:給予關心、愛與同理;(二) 工具性支持:提供物質上的援助或協助行為,被認為是有形的支持;(三)訊息 性支持:提供指導、諮詢、資訊,或提供問題解決的方法;(四)情感支持:表 達愛和感情;(五)社會友誼(亦稱為正向的社會互動):包括花時間與他人共 同休閒和娛樂活動。再者,社會支持亦可分為三類型:(一)實質性支持(亦稱 為工具性支持):生活中實際的幫助,直接協助他人解決問題的行為;(二)情 緒性支持:對他人表示愛、關懷與了解等,使其情緒獲得安慰與鼓勵;(三)訊 息性支持:提供意見給他人(黃俐婷,2003)。 三、社會支持的功能 不同的社會支持類型對個人的影響亦有不同。訊息性支持能幫助個人獲得資 訊、知識與忠告,增進個人自尊心、被接納和被肯定的功能;工具性支持能對個 人提供實質物品或服務,增進個人面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情緒性支持能因他人 的鼓勵和關心,使個人產生積極與正向的情緒感受,尤其當個人面對壓力時,此 支持方式更能緩衝壓力或不良適應(施雅薇,2004)。林芸君(2010)將社會支 持的功能歸納為:(一)對於困難的情境可提出解決方式,以減低壓力所造成的 負面影響和偏差行為,並提升個人的生活適應能力;(二)能協助個人滿足內心 需求,提升自我肯定和自我價值感,並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由於社會支持能 夠滿足個人實質性、情感性及訊息性的需求,增加幸福感及產生正向的自我價值 感,並降低壓力致使情緒及功能的負面影響,使個人身心症狀得以舒緩,增加個 人因應和調適的能力(黃俐婷,2003;黃俊勳,2000),所以社會支持不但能促 進個人身心健康外,還能協助個人改變情境、對外在的認知及情緒感受(李文佑, 2010)。總而言之,社會支持對個人的助益性包含減緩壓力對個人身心方面的傷

(32)

22 害,促進個人情緒的穩定,藉由他人所提供的知識、經驗,得以解除個人的困難 情境、消除壓力和解除個人物質缺乏的困難,以及提高個人的自尊心、被人接納 和肯定(張郁芬,2001)。 四、社會支持的來源 社會支持的獲得與給予是以人際關係為基礎,來自於個人生活周遭環境的他 人所提供的各種支持,不同的來源對象可能會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李文佑, 2010;林芸君,2010),對於青少年而言,家人、同儕與學校教師是最直接貼切 的社會支持來源,若以家庭系統來說,主要的支持來源為父母的支持,而間接的 支持系統為手足、親戚與鄰居(黃俐婷,2003)。因此,對於社會支持來源的不 同,也有一些分類方式。Bennett 與 Morris 將社會支持來源分為二類型:(一) 初級支持:包含父母、親屬、師長、朋友等,他們是提供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 (二)次級支持:包含社會福利機構、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社會團體等(引自 林芸君,2010)。另外,陳妍伶(2010)也將社會支持來源區分為正式系統和非 正式系統,正式系統主要來自政府或機構,如醫療、社福、學校等;非正式系統 則來自個人,如家人、朋友、鄰居、宗教等。 從過去的一些研究中發現不同的支持來源所獲得的支持內容是有些差異。青 少年從正式支持系統中如學校、媒體接受到較多的訊息性支持,其他管道的支持 可能是不足的;在非正式支持系統方面,如從父母得到較多的實質性支持、訊息 性支持,從同儕中得到較多的情緒性支持,雖然父母與同儕的支持內容有差異, 但兩者為其最主要的支持來源(黃俐婷,2003)。趙慧敏(2005)的研究指出青 少年受到家人的社會支持以情緒性支持為主,其次是訊息性支持;師長的社會支 持以訊息性支持為主,情緒性支持次之。林芸君(2010)的研究指出來自教師的 支持最多為工具性支持,其次為訊息性支持、評價性支持和情緒支持;同儕的支 持最多為評價性支持,其次為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訊息性支持;家人的支 持最多為訊息性支持,其次為評價性支持、情緒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從上述研 究結果發現來自不同的社會支持來源對象,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內容有所差異,並 且其研究結果並非一致。 另外,從研究中也得知獲得社會支持的來源對象亦有差異。有關國中生感受 社會支持的研究中發現,社會支持來源最高為教師支持,其次為同儕支持,最後 為家人支持(林芸君,2010),而國中轉學生獲得的社會支持來源主要為父母的

(33)

23 支持(邱珮怡,2000)。在高中生的人際互動中,社會支持來源以朋友的支持最 多,其次為特定他人和家人,所以高中生主要仍以同儕間的支持為最多,並從中 獲得情感性和工具性支持(汪慧君,2008;范傑臣,2003),另外分手後的高中 生,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也是以朋友為最多(趙慧敏,2005)。大學生的社會支持 來源與高中生相同,也是以朋友的支持最多,其次分別為特定他人和家人(陳雅 卉,2008)。綜上所述可以了解不同階段的個人,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來源有所不 同,國中生多以教師和父母為主,而高中生和大學生主要為朋友和特定他人,不 再如國中階段時以家人或師長為主。 當青少年知覺受到較高的家庭支持、同儕支持和教師的支持,可降低青少年 沮喪情緒、減緩生活壓力及較少表現越軌行為;相反的,高壓力的青少年知覺受 到較少的家庭與社會支持,會呈現較多的情緒症狀及較多的越軌行為(鄭照順, 1997)。周玉慧與吳齊殷(2001)綜合多項國外研究顯示,對於青少年而言,父 母支持會帶給青少年良好影響,父母支持愈多,青少年的生活滿意度愈高、憂鬱 程度愈低、身體健康愈良好,以及偏差行為或反社會行為愈少。雖然隨著年紀的 增長,社會支持來源有所轉變,但家人的支持對個人的影響仍為重要。

貳、網路社會支持

國外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網路媒介也是獲得社會支持的管道之一(郭正瑩, 2008),並且網路互惠的特性,使網路社群中的資訊,能提供他人長期和短期的 網路社會支持(Miyata, 2002)。對於網路使用者而言,他們在線上社交互動、 尋找樂趣或資訊,以及使用媒體活動,如電話、玩電腦遊戲、聽音樂等,這些都 與社會支持的各個面向都有正相關;這也意味著,人們透過網路和朋友或陌生人 傳達自己內在的世界,且依賴網路來獲得建議、資訊、放鬆和各種類型的社會支 持,並解決個人的問題(Leung & Lee, 2005)。

網路社會支持如同現實社會支持一樣,其支持內容能對個人提供幫助。但網 路社會支持有別於現實社會支持的地方,是在網路中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可以是即 時性的,不會受到時間與地區的現實條件限制,因此,更易透過網路向他人自我 揭露,抒發自己的情緒、做資訊的交換與流通等,而獲得社會支持(范傑臣, 2003),所以網路社會支持並不會取代現實生活中的社會支持,反倒是補充了現 實中社會支持的限制(Miyata, 2002)。

(34)

24

另外,個人在網路中諮詢問題時,他人會給予建議、資訊,因而能解決自己 的困擾和疑問,透過網路的社會支持,能夠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滿足自己的 需求、增加心理健康程度及因應壓力的能力(Miyata, 2002)。Ross 與 Mirowsky (2002)認為如果人們知覺到自己在有需求的時候,能被給予更多的情緒支持, 被認為及預期會活得更久。由此可見社會支持對個人身心健康是具重要性及正面 影響(Bresnahan & Murray-Johnson, 2002)。

研究者在本研究欲探討的各個變項中,其中要探討高中生在 Facebook 自我 揭露和社會支持的狀況,雖然自我揭露之內容限定於在 Facebook 的情境中,但 研究者認為,因為 Facebook 的朋友多為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所以在 Facebook 自 我揭露後,可能的社會支持除了在網路環境外,亦可能在現實生活的互動過程中 出現,因此,本研究之社會支持的內容不限制於網路環境。

參、社會支持之相關因素

青少年不僅在現實生活,在網路環境中,也能獲得來自朋友、同儕或網友的 社會支持,這樣的回饋與支持可以滿足青少年人際關係的需求,並也增進彼此的 互動與回饋(范傑臣,2003)。可見社會支持對於青少年是為重要,而獲得社會 支持的管道已不再侷限於現實生活中,已經擴展至網路環境。吳寂絹、邱銘心 (2012)研究指出個人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後,能獲得來自朋友的留言、按讚、 回饋等,從他人給予的支持中,個人更能感受到自己受到他人的肯定與關懷,也 因此會提升個人在 Facebook 自我揭露的更多,並也期待能獲得互惠式的回饋(吳 寂絹、邱銘心,2012)。由此可見,社會支持能提供青少年被肯定和關懷的感覺, 並也滿足其人際關係需求,同時也使青少年願意做更多的自我揭露,且期待獲得 相對的回饋。 此外,許多研究顯示社會支持還具有緩衝的功能,個人在生活中面對較高壓 力情境下,可透過訊息性或工具性的支持,得以重新評估事件,進而降低事件所 帶來的威脅性,同時亦可透過社會支持減緩壓力所造成的反應,因此,社會支持 可使個人較為彈性處理問題,並改善身心適應狀況(葉在庭,2001)。此外,社 會支持有助於個人情緒的調節,可預防或減低壓力所造成的影響,減少身心狀況 與不適應情形,且提升處理生活壓力的能力,促進個人心理的健康及生活適應(李 文佑,2010;張家郡,2011)。再者,社會支持可幫助個人減低不確定性和不安

數據

圖  3-3-6  提供社會支持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圖  3-3-10  提供社會支持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圖  3-3-12  負向情感分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圖  3-3-16  負向情感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透過自我的意志力 (Agency),再運用策略和方法 (pathway) 來達成目標。. 自我意志力

沒有錯,從我在這個小鎮有記憶開始,喬瑟夫的臉就一直是那個完美露出八顆上門牙的微笑。..

當兒童以自由叙述形式披露事件後,如 內容的資料不足,調查員可用開放式問 題澄清事件的時、地、人、性質及發生 經過.. 呢件事係點發 生,幾時發生

明確的 可量度的 可實現的 相關的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涵蓋層面,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而有諸多不同的論點,美國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 於 1890 年出自我的向度,其認為自我概念由物質我(the material

「等等,這是怎麼一回事?」時,不妨將視線稍 稍往上移,讓對方察覺你的懷疑。由於將視線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