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雲林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雲林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之探究"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賴苑玲 博士

雲林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

之探究

研 究 生:林佳蓉 撰

中 華 民 國 一百零一 年 七 月

(2)

謝 誌

剛走進研究生教室的瞬間,陌生與好奇湧上心頭,教室裡的桌椅依著 教室空間排放成長方形,像是小學生舉辦同樂會那樣,偌大的黑板在教室 前方行列著,會在這裡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和同學?該如何完成碩士研究? 這樣的問題在兩年後的我可以說:我遇到了細心指導的老師以及相互成長 的學長姐和同學,碩士論文寫的並不輕鬆,但是我如期完成了。 感謝賴苑玲老師不厭其煩的耐心教導,在您的督促下,使我的論文能 有一定的進展,而您對我生活的關心與未來就業方向的指引,更是讓我從 心理的感謝。也感謝胡鳳生老師與廖淑台老師對我論文的費心指導,讓我 了解論文中語意不明、方向錯誤時的修改方向與建議,使論文能順利的進 行。 感謝區社研的夥伴們,曉雯學姐、亦葭學姐、亞竹學姐、惠閔學長、 懿幰學長、怡潔、瀚陞、祐瑄、有朋、桐慰兩年的支持與鼓勵,一起讀書、 遊樂的日子,讓我的生活既充實又歡樂。也感謝陪伴我、不斷在身邊激勵 我的朋友們,因為有你們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寫論文,偶爾陪我出去散散 心、聊聊天,讓我能在遇到瓶頸時,適時的調整心情,繼續努力。 感謝我的家人,在我苦惱論文寫不出來的時候,給我支持與鼓勵,你 們的陪伴是我繼續下去的動力。 僅將這份滿懷感恩的心,獻給所有幫助、關心與支持我的人。 林佳蓉 2012.7

(3)

I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雲林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採用質性研究 法,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研究對象為雲林縣七位高齡 者,男生四人與女生三人,希望藉由參與者的敘述,將其學習需求的情況、 日常生活的閱讀行為及學習需求對閱讀行為的影響作詳細的探討。本研究 之結論如下: 一、高齡者的學習需求,以「家庭與人際關係」及「養生保健」為最重要 的學習需求層面,「社會政治」、「退休規劃與適應」、「自我實現與生 命意義」界於需要和普通程度之間,學習需求最低的是「休閒娛樂」。 二、高齡者日常生活的閱讀行為上,閱讀目的主要是打發時間、充實自我 與增長知識,閱讀的種類,以報紙和書籍最多,雜誌比例較低,報紙 主要是閱讀社會、民生版,書籍為歷史、健康、理財類占多數,高齡 者大多會自行購買讀物,並以家中為主要閱讀地點,多數的老人幾乎 每天都看書,每天為一到二小時,一至兩周內可以閱讀完一本書籍。 三、高齡者學習需求高低對於閱讀行為的影響並不明顯,但老人會因為學 習需求而進行閱讀,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籍閱讀。 本研究依據主要發現,對地方政府、社區、出版社及高齡者提供四點 建議。 關鍵詞:高齡者、學習需求、閱讀行為

(4)
(5)

III

Mak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earning needs and reading behavior of

elders in Yulin Coun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needs and reading behavior of elders in Yulin County,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with the help of deep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and take example by 7 elders, 4 men and 3 women, in Yunlin County. In expectation of being through the statement of the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in detail the influence on the state of learning needs and reading behavior in their daily lives, and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needs on reading behavio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1. To elders’ learning needs, the most important learning field is “famil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health care”, the next in importance is “ society and politics”, “retirement plan and adaptation” and “ self-realiz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least important is “recreation and amusement”.

2. Regarding elders usual reading behavior, the purpose of their reading is just to kill time, to strengthen themselves and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Kinds of their reading is mostly newspapers and books, but to read magazines is only a few. As to the newspaper, they read social news and livelihood page principally. Books on the subject of history, health care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y read mostly. Most of elders could buy readings by themselves, they read at home usually. Major part of elders are almost reading daily, and 1-2 hours per day, they can finish reading the book within 1-2 weeks.

(6)

IV

is not clear, but elders would read books because of their learning needs, and choose book according to their own fancy.

Findings of the study offer 4 suggestions to local government, community, publisher and elders for reference.

(7)

V

目 次

摘要 ··· I Abstrac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高齡者的定義與特質 ··· 9 第二節 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其相關研究 ··· 18 第三節 高齡者閱讀行為與其相關研究 ···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2 第三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 4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45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48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 51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5 第一節 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 55

(8)

VI 第二節 高齡者日常生活的閱讀行為··· 80 第三節 學習需求對於高齡者閱讀行為的影響 ···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5 第一節 結論 ··· 105 第二節 建議 ··· 106 參考文獻 ··· 109 中文部分 ··· 109 西文部分 ··· 115 附錄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 117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 118 附錄三 前導訪談大綱 ··· 119 附錄四 正式訪談大綱 ··· 121

(9)

VII

表 次

表 3-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43 表 3-2 本研究訪談資料分類 ··· 49

圖 次

圖 3-1 研究流程 ··· 47

(10)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從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著手,探討其閱讀行為受學 習需求影響下之改變。本章旨在闡述本研究的基本概念及架構,共分為四 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 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二十世紀以來,隨著社會與醫藥衛生的進步,人們在健康及醫療上得 到了莫大的改善,人類壽命得以延長,高齡人口不斷增加。依據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標準,當 65 歲以上的總 人口數超過全國人口數的 7%以上時,即達到高齡化社會。在臺灣,根據 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我國老年人口在 1993 年已達到一百四十七萬二 千人,占總人口數的 7.02%,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在此之後,65 歲以上 老人所占比例持續攀升,至 2011 年六月底,老年人口數已有二百四十九 萬四千人,老年人口所占比率達 10.76%,老化指數為 69.97%,即社會中 老年人口與幼年人口比率約為 1:1.5,顯示臺灣已是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內 政部,2011)。行政院經建會(2010)推估,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 比率至 2017 年將超過 14%,老化指數將超過 100%。 在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的高齡化社會中,如何增加老人的社會參與和持 續學習的機會成為更重要的議題。1991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老人綱 領」(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for Older People),提出五項要點:獨立 ( independence )、 參 與 ( participation )、 照 顧 ( care )、 自 我 實 現 (self-fulfilement)與尊嚴(dignity),其中在獨立項目中提到,老人有權

(11)

2

利獲得適當的教育與訓練;在自我實現裡也提到,老人有權利獲得教育、 文化、宗教、娛樂的社會資源。另外,歐盟在 1995 年發表「教與學:邁 向學習社會」(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白皮書 裡強調,終身學習為最重要的教育發展焦點,並將 1996 年訂為歐洲終身 學習年(European Year of Lifelong Learning)。日本在 2001 年訂頒的「高 齡社會對策大綱」的五大對策中,也強調「學習及社會參與」一項,足見 學習在高齡社會中的重要性。 我國教育部於 2006 年發表「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其 最重要的施行意義在於:(1)保障老人學習權益,提升老人生理及心理健 康,促進成功老化;(2)提升老人退休後家庭生活及社會的調適能力,並 減少老化的速度;(3)提供再教育及社會再參與的機會,降低被社會排斥 與隔離;(4)建立一個對老人親善即無年齡歧視的社會環境。此政策中更 揭櫫四大願景:(1)終身學習:保障老人終身學習的權利,享有終身學習 的機會;(2)健康快樂:促進老人生理健康、心理快樂,享受健康快樂生 活;(3)自主尊嚴:尊重老人自主權、維護尊嚴,滿足自我生活權利;(4) 社會參與:鼓勵老人社會參與、建立自信心,肯定其自我存在價值及生命 意義。為達到落實政策的推動,教育部更擬定十一項推動策略,包括:(1) 建構老人終身學習體系;(2)創新老人教育方式,提供多元學習內容;(3) 強化弱勢老人教育機會;(4)促進老人人力再提升與再運用;(5)以家庭 共學的策略,協助老人重新適應老年期的家庭生活;(6)於正規教育中融 入成功老化的觀念;(7)以社會教育辦理世代間教育及交流活動;(8)增 設老人教育學習場所,建立社區學習據點;(9)提升老人教育人員之專業 素養;(10)建置老人教育資訊網站;(11)建立老人教育評鑑及獎勵機制。 因此,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裡,「活到老、學到老」已經成為高齡者獲 得繼續學習的保障與支持。故本研究欲瞭解高齡者的學習需求,此為本研

(12)

3 究動機之一。 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便是經由「閱讀」來獲得知識。近年來政府大力 推廣閱讀活動,正視閱讀的重要性,在老人教育上設立了長青學苑、樂齡 學習中心與社區大學,讓老人不因退休而減少與社會的接觸。透過閱讀, 可以增進個體的獨立、心理的調和以及提升生活品質,而閱讀更是社會互 動、資訊更新和生命愉悅的基本條件(邱天助,2009)。 閱讀在日常生活中是相當重要的工具之一,在科技日新月異以及不斷 變遷的社會中,高齡者必須透過閱讀學習新知,來適應高度複雜與變化快 速的現代文明,高齡者可能會因為老化的關係,出現許多不利閱讀的因 素,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高齡者因為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培養出豐富之特 定領域的背景知識,加上高齡者對生活經驗的累積均有自我的看法,透過 閱讀也可以改變老人對於舊知識的迷思,這些皆有利於老人從事閱讀活動 (曾玉村,無日期)。Anderson 等學者針對 Pittsburgh 地區的高齡者進行閱 讀興趣與資訊需求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有 74%的老人每天會閱讀,閱讀以 時事、健康方面為主;讀物類型以報紙和雜誌居多,主要為報紙取得容易, 也能使老人跟上時代的脈動,瞭解社會的變遷,做為參與社會互動的管 道;涉獵的雜誌種類以健康常識比例最高,表示老人維持身體健康的動機 (引自高持平,2007)。這些報紙、雜誌,大多是以自行購買或訂閱較多, 其次由公共場所取得。日常生活中,老人大多在早上進行閱讀,原因是(1) 好像是又要再去上班的感覺;(2)早上頭腦較清楚;(3)下午要去運動。 閱讀地點多以自己家中為主,每日閱讀時間以一到二小時最多(王尤敏、 吳美美,2010)。故本研究欲瞭解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閱讀行為,此為 本研究動機之二。 透過閱讀文字,人能與不同時空的作者產生交會,也因為閱讀學習, 開展出來對於更寬廣世界與縱深歷史的閱讀。而學習若要對個體產生意

(13)

4 義,不僅要透過閱讀,更重要的是跨入思維、觀察與實踐,能夠如此,外 在的資訊才有可能轉化成個體的知識(何青蓉,2009)。Freire(1970)指 出,讀寫的能力不只是能學習對書寫的語言系統的解碼而已,它還是個「知 的行動」,透過實踐,將其轉化成現實(引自何青蓉,2009)。簡易來說, 個體透過對文字的認識,在閱讀的過程中,瞭解文字所要傳達的意思,並 從中學習與實踐。因此學習會影響個體的閱讀行為,故本研究欲瞭解高齡 者學習需求對閱讀行為的影響,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 2010 年 65 歲老年人口比率較高的地區為嘉義 縣(15.65%)、雲林縣(15.04%)與澎湖縣(14.48%),老化指數較高地 區分別是嘉義縣(111.77%)、澎湖縣(106.65%)和雲林縣(99.14%)。 雲林縣雖然不是老年人口比率與老化指數最高的地區,但在全國排行裡位 居前三名,而縣裡老年人口也占大多數。此外,研究者的家鄉位於雲林縣, 在青壯年人口外流,老年人口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老人的教育學習是當前 必須正視的問題。一個以務農為主的縣市,老人教育雖然多以社區辦理的 講座為主要學習與吸收新知的管道,但老人也可藉由自行閱讀作為與社會 參與溝通的機會,並成為一項休閒活動。 根據內政部(2011)統計,臺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達 86.89 %,其中男性的識字率高達 96.86%,女性的識字率也有 77.77%,由此可 見,臺灣的老年人具有閱讀的能力。但由於生活背景,像是性別、年齡、 教育程度、職業和居住地區的不同,以及身體機能各異,因此會有不同的 學習需求,而每位老年閱讀者的閱讀類型與閱讀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故本 研究主要以雲林縣 65 歲以上的高齡者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老人的學習 需求與閱讀行為,並針對研究發現提出建議。

(14)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之陳述,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二、瞭解高齡者日常生活的閱讀行為。 三、瞭解學習需求對於高齡者閱讀行為的影響。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研究中重要名詞之涵義,說明如下: 一、高齡者 關於高齡者的界定標準並不相同,各研究也因不同的考量而有不同的 年齡取樣。英美地區相關法令,一般以 65 歲為界定點,但有時亦包括 60-65 歲的高齡者,聯合國在 1956 年將 65 歲做為高齡的起點,而我國在老人 福利法所規定年滿 65 歲以上稱為老人。本研究主要以 65 歲以上老年做為 研究對象,在研究中,「高齡者」或「老人」二詞相通,不另做區分。 二、閱讀行為 閱讀行為係指從事與閱讀相關的外顯行為,如包含閱讀的目的、閱讀 的種類、讀物的類別、讀物的來源、閱讀的地點、閱讀頻率、閱讀的時間、 閱讀書本的數量等,其中閱讀的種類包括:報紙、書籍與雜誌,讀物的類 別為閱讀的內容(高蓮雲,1994;黃家瑩,2006;劉佩雲、簡馨瑩、宋曜 廷,2003)。本研究之閱讀行為係指高齡者閱讀的目的、閱讀的種類、讀 物的類別、讀物的來源、閱讀的地點、閱讀頻率、閱讀的時間與閱讀書本 的數量。 三、學習需求 個體的生活發展過程中,為了完成各個發展階段的任務,所需要藉由

(15)

6 教育手段以滿足其發展需求的各項教育措施(林振春,1997)。高齡者學 習需求包括:家庭與人際關係、養生保健、休閒娛樂、社會政治、退休規 劃與適應、自我實現與生命意義等六大層面(黃富順、林麗惠、梁芷瑄、 林曉齡,2008),本研究的學習需求以此六項為依據。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範圍,主要在於瞭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其中學習 需求包括家庭與人際關係、養生保健、休閒娛樂、社會政治、退休規劃與 適應、自我實現與生命意義,閱讀行為為紙本閱讀,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 是相互影響的,但本研究只針對學習需求對閱讀行為之影響進行深究,研 究者將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以雲林縣內的 65 歲以上之高齡者為研究對 象,分別進行訪談後,完成逐字稿並進行歸納與分析,最後提出結論與建 議。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受限於時間、人力、物力等因素,研究範圍無法涵蓋各層面 及其他相關變數,其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僅以雲林縣 65 歲以上之高齡者為研究對象,針對研究目的來 選擇適合的對象,無法做到隨機選擇的標準。且因研究成果乃經由研究者 詮釋分析而成,但研究者的觀點無法代表全體,故本研究結果僅說明本研 究發現,不以廣泛推論為目的。 (二)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其目的在於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針對

(16)

7 研究個案獲取豐富與深厚的瞭解,因此在研究結果的詮釋上將較為深入, 而與量化研究的廣泛特點有所不同。研究過程著重對參與者以深度訪談的 方式為獲得資料來源的管道,受訪之高齡者在訪談情況下不免會有壓力出 現,對於問題的回答可能會避重就輕或有所推托,甚至會有霍桑效應的產 生,此亦為研究限制之一。 (三)就研究時間而言 高齡者的閱讀行為是個體經由長時間累積所形成的習慣,為一連續變 化的過程,因此若能針對研究對象予以深度訪談,對於高齡者的閱讀行為 將會有更深入而完整的瞭解。本研究因受限於時間上的因素,無法進行長 時間的觀察,因此在蒐集與詮釋資料的過程中,對於研究對象所處的生活 環境的瞭解,可能略有不足。 (四)就研究者本身而言 研究者本身在質性研究中即為研究工具,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的 觀感與信任度都會影響參與者的配合程度,且研究者本身的人格特質、提 問的方式、細微的表情與動作都有可能對訪談過程造成些微的影響。在分 析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亦必須時時自我省察,避免主觀經驗對研究分析 造成影響,並與指導教授或專家學者進行討論,以期忠實的呈現研究之結 果。

(17)
(18)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主題為探討雲林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閱讀行為。研究者針對 國內外相關文獻加以蒐集、整理,以瞭解高齡者的閱讀行為。本章共分為 三節:第一節是高齡者的定義與特質,第二節是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其相關 研究,第三節是高齡者閱讀行為與其相關研究,以下將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高齡者的定義與特質

本節主要說明高齡者的定義與特質,並從國內外相關討論與研究進行 陳述與分析。

一、高齡者的定義

「高齡」一般係指年齡較大的意思,有時亦可用來泛指年齡較大的族 群,亦常以「高齡者」稱之(黃富順,2004)。在中國農業社會中,高齡 者是為人所敬重,對老的界定既細膩且細分許多層級,《禮記‧曲禮篇》 有云:「五十曰艾,服官服。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 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焉。百年曰期,曰頤。」在字義 上,艾、耆、老、耄都是指涉年紀大的人。《禮記‧王制篇》說到:「五十 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 過去中國以五十歲作為衰老的開始,並說明不同年紀有不同的物質生活 (常建華,1997)。 將老年以 65 歲作為起點的起源,主要是在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在推動退休年金制度時,選定 65 歲作為老年的指標,其後

(19)

10 為不少國家效法,採納為老年退休的界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將 65 歲 以 上 人 口 占 總 人 口 比 例 超 過 7% 的 國 家 稱 為 高 齡 化 國 家 ( Aging Society)。以臺灣法律層面來看,老年福利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之老 人,係指年滿 65 歲以上之人」,凡是符合此規定以上的國民將開始享有政 府所提供的各項老人福利;在公務人員退休法第五條規定「年滿六十五歲 者,應予屆齡退休」;勞工基準法第 54 條說到「強制退休之情形,年滿 65 歲者。」大體上,法令以 65 歲作為退休的基準,並將此歸類為「高齡者」。

對高齡者的稱呼有許多不同的詞彙,包括:老齡(old age)、資深公民(senior

citizens)、高齡者(elderly people)或是銀髮族(silver people)等。 國際上,老年人口的年齡劃分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國家或學者對 於高齡者之定義也不同。老年學者區分為初老(young-old,65 歲~74 歲)、 中老(middle-old,75 歲~85 歲)、老老(oldest-old,85 歲以上);蘇聯全 國老年學會把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劃分為初老期(60~74 歲)、老年期(75~94 歲)和高壽期(90 歲以上)三個年齡層;日本學者國內研究者徐立中(1989) 認為老年期應再細分為四個年齡層,分別為盛年老人(55~64 歲)、成年 老人(65~74 歲)、老年老人(75~84 歲)與衰老老人(85 歲以上);日 本學者將老年劃分為高齡前期(55 歲~65 歲)、高齡中期(65 歲~75 歲)、 高齡後期(75 歲以上);第三年齡(the third age)指從個人退休開始到個 人身體機能快速衰退時期、第四年齡(the fourth age)開始於第三年齡的 結束至生命終止為止(黃富順,2008)。 西方老年學者 Minois 總結構築老年的要素有:(1)體力的衰退;(2) 長久時間累積的知識與人生經驗;(3)外表特徵的改變;(4)社會地位的 差異(引自邱天助,2007)。黃富順(2004)認為老年或老人的界定,可 從生理、心理、社會及主觀意識等四種層面做探討:(1)實足年齡滿 65 歲;(2)生物年齡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結構和功能的衰老程度,例如

(20)

11 生殖功能的喪失、頭髮變灰、生理功能的減退、慢性病產生;(3)心理年 齡係指個體適應環境及其反映在情緒和動機的能力,包括記憶、智力和感 情等,例如日常生活的健忘、判斷力的減退、欠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損失 記憶;(4)社會年齡為某一年齡者所扮演的角色與社會對該年齡者的期待 是否符合的程度,通常有三種指標:退休、扮演祖父母的角色以及失去父 母。 綜合上述,國際間對老年的劃分皆有不同的時期,年過 55 歲之後, 就有學者稱之為老年,但大部分的國家還是以 65 歲為進入高齡期的開始, 除年齡以外,身體的特徵、情緒以及地位也是老年的指標。因此,本研究 之高齡者,主要以 65 歲的法定年齡為選擇研究對象的標準,研究中以「高 齡者」與「老人」二詞交互使用,不另做區分。

二、高齡者的特質

高齡者因為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可以提供後輩學習,但也因不同的 生活經驗和期望,具有多元的特質,周倩如(2009)根據多位專家學者的 看法,歸納出高齡者的特質有:(1)主要的經濟支應來自退休金;(2)生 活以居家為主;(3)閒暇時間增加;(4)社會交際關係脫節;(5)休閒興 趣仍以閱讀為主。 人的特質會因為個人適應環境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而有所不同 (Maddox, 1987)。老年人退休後,由於工作角色喪失,很容易造成他們與 社會疏離、被社會排斥或遺忘的感覺,加上老化帶來生理的變化,以及面 臨身體健康、心理與精神、社會角色適應等的改變。 老化(aging)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在進行老 化(黃富順,1993)。老化是一個複雜且連續的過程,高齡期是個體衰退 現象速度最快的時期。老化也是指個體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與退化現象

(21)

12 (林美和,1991)。老化是一種生理機能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屬於退化的 現象,妨害生理機能正常運作(邱天助,1993)。 老人學家將老化界定為一種繼續性、普遍性、漸進性、本質性與有害 性的過程,李宗派(2007)認為老化是人從出生後就持續地進行著,只要 是身為動物族群的一員,每一個人都會變老,時間越久,老化現象會越趨 明顯,因為老化的過程是不斷在進行,老化的現象有快有慢,個體經過老 化後均會走向死亡,雖然老化是非自願性的發生,但在被冠上老化之名 時,大多都會排斥老化的負面影響,皆認為老化是對個體有害的。 多為老年學專家、學者在談論老化議題時,通常將老化分為生理、心 理與社會三個層面來了解,茲分述如下: (一)生理老化(biological aging) 生理老化是隨著時間的改變,身體機能退化的過程,可分為一般生理 改變、感覺系統改變及老化病理現象(黃富順、楊國德,2011)。(1)一 般生理改變可分為外在與內在的改變,外在改變主要是身體外觀上的改 變,例如皮膚皺褶、毛髮變白、臉部皺紋與牙齒鬆動等;內在的改變是身 體內部器官系統的退化,包括肌肉骨骼、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排泄、 免疫、生殖及內分泌等系統的退化;(2)感覺系統是個體與外界互動的主 要管道,例如視力減退、聽覺下降、平衡感不佳和動作緩慢等;(3)老化 病理現象的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罹患慢性病,最常見的是關節炎、 高血壓和糖尿病,許多疾病也隨之而來,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氏症或荷 爾蒙失調等。 生物學在探討老化現象與過程上,大致可區分為兩類以解釋老化過程 導 致 身 體 機 能 退 化 的 理 論 : 程 式 論 ( Programmed Theories )、累 積論 (Stockastic Theories)(黃富順,2004;Belsky, 1990;Lemme, 2002;Moody,

(22)

13

致生物的改變,限制人體的生長、成熟以及老化。主要理論包括新陳代謝 理論、老化生理時鐘理論、免疫學理論、細胞分裂理論等;累積論認為老 化因長久生活,個體發生許多不可預知的事故,對身體造成損害,是一種

長年累積的結果。主要的理論包括耗損論(Wear and tear Theory)、交錯節

理論(Cross linking Theory)、身體突變和 DNA 損壞理論、自由基理論等

(隋復華,2003)。這兩種理論差異不大,彼此之間並不相互排斥,反而 還有重疊之處(Moody, 1998)。 (二)心理老化(physiological aging) 心理老化係指個人在衰老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心理反應,這是一種 對老化的心理感受以及對自我感覺到老化的心理表現方式(黃富順、楊國 德,2011)。美國心理學家 Whitbourne(1999)認為老化是一種不斷挑戰 自我對老的感覺之過程。心理上的老化不容易有判斷上的標準,包括感官 及功能的變化,如記憶力、學習能力和智力,適應力以及人格的變化(林 歐貴英、郭鐘隆,2003)。 每個人對老的感覺是非常主觀且不同,美國心理學家 Tuckman 對大眾 進行老年自我感覺的研究,研究發現認為 60 歲是老人的人占 17%、70 歲 的占 38%、80 歲的占 54%(鄔滄萍,1999);日本學者進行的「年齡有關 的意識調查」,有 18.5%的人認為 65 歲屬於高齡者,48.7%選擇 70 歲,12.9% 選擇 75 歲,6%選擇 80 歲(周玟琪,2007);國內學者邱天助(2002)對 各年齡層民眾進行立意抽樣訪談,大多數的人認為 60 歲及 65 歲為老人。 由此可見,法規雖然規範了老年的標準,但在心理上,個人對老的觀念與 看法皆帶有自我的主觀意識,有些人年過八十仍會認為自己還年輕,並不 受法令所左右。 一般心理學家對老年心理的研究大多從生命的角度來看,Erickson 從 本我的角度出發,以弗洛依德和其他精神學家的觀點為理論基礎,將人生

(23)

14 本我的成長分成八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會遭遇不同的危機和衝突,在其理 論中,老年期是最後一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統整與失望,思考生命的意 義,統整過去的生命歷程,做生命的回顧,避免陷入懊悔與失望的境界, 而對生命的結束感到無奈。生命的末期,高齡者即將面臨生命結束的事 實,也要面對種種的改變,例如喪偶的調適與退休生活的安排,在這樣的 情況下,Erickson 認為高齡者面對的是自我的統整,統整過去的經歷,對 往昔做整合與反思,並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克服因衰老帶來的失望。反 之,若高齡者無法對過去的生命經驗做一個整合,每天對往事感嘆,對生 命的終止感到絕望,將無法面對死亡的老年現象(周怜利譯,2000)。 Peck 根據 Erickson 的生命八階段理論中,將老年期的發展理論擴展出 三個主題:(1)自我分化(ego-differentiation):退休後,老年人容易因為 角色的喪失,使個人失去價值感,因此老人必須尋求更多肯定自我價值的 活動或角色,發現自我存在的真正價值,以豐富自我的生活,維持生命的 活力;(2)身體超越(body transcendence):老人的身體會因年紀的增長, 生理功能逐漸衰退或遭受疾病、疼痛及感受到不舒適,老人應該認清身體 的限度,擺脫對身體的重視,不該只注重外貌與體力,藉由對自我尊重及 滿意來超越身體舒適的需求,而進一步由其它的活動或人際關係上感受到 滿足及健康,享受生命的無限性;(3)自我超越(ego- transcendence):「自 我超越」指能勇敢地面對死亡,並坦然接受,非無奈的等待死亡,若個人 能做到「自我超越」,把精力轉向其他事物或活動上,則更能維持自我統 整(Peachey, 1992)。 心理老化的認知上,包括智力、記憶和學習。智力(intelligence)是 遺傳與環境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可以使個人學習、記憶、使用知識和理 解事物,解決日常生活的種種問題,1940 年代,Cattell 提出智力可分為「流 質智力」和「晶質智力」,流質智力為個人的天生能力,會逐漸隨著老化

(24)

15 而漸漸衰退,包括記憶力、推理能力;晶質智力是經驗和教育上所獲得的 知識,由後天所培養出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繼續增進,例如語言的理 解、資訊處理和社會認識;學習是指取得訊息,並且可以在工作中見其成 效,雖然年齡的增加,學習的成效會相對的減退,但高齡者仍然有學習的 能力,只是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記憶與學習可說是一體兩面,在缺 乏良好的學習下,往往不容易記住,年齡的增加也會減弱記憶的能力(引 自沙依仁,1996)。 高 齡 者 的 人 格 發 展 , 在 心 理 老 化 方 面 也 是 一 個 重 要 議 題 。 人 格 (personality)具有獨特性與一致性,是符合社會價值的行為表現,是個人 在生命扮演的角色。而心理學家所探討的人格則是存在於個體內的持久特 性、性向或特徵,並由個人行為表現出一致性。Reichard(1962)曾對老 人進行研究,並整理出五種人格類型:(1)成熟型(mature type):平穩的

進入老年,滿足並接受自己的一生;(2)搖椅型(rocking chair type):依 賴他人過生活,對生活沒有目標;(3)防衛型(armored type):以工作來 消除對衰老的恐懼,防衛心強;(4)憤怒型(angry type):將失敗歸咎於 他人,怨恨自己的人生;(5)自我憎恨型(self-haters type):埋怨自己, 虛度終生(引自邱天助,1993)。Neugarten 等人進行成人生活研究,並在 老人的資料中整理出四種人格類型:(1)統合型(integrated):對於生活 感到滿足,身心功能與認知能力良好;(2)武裝防衛型(armored or defended):追求成就、努力抗拒老化,生活滿意度高;(3)被動依賴型 (passive-dependent):依賴他人過生活,有冷漠及撤退的傾向,生活滿意 度屬於中度水準;(4)解組型(disorganized):生活沒有目標,情緒控制 不佳,活動範圍狹隘,生活滿意度低(引自邱天助,1993)。 (三)社會老化(social aging) 社會老化係指進入高齡期後,個人與社會互動的改變情形,亦即社會

(25)

16 對老年人所設定的行為模式與社會制度。社會老化由生理與心理老化所產 生,老人在退休後,面對家庭與職場角色的改變與鬆動,必須重新適應生 活,包括了親密朋友減少、退休、身份轉變、收入減少、價值感降低等社 會性功能的降低(黃富順、楊國德,2011;蔡文輝,2008;謝廣全,2009)。 社會老化主要因為角色改變帶來的現象,多數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退 休,老人退休後原有的職場角色不在,生活中多了許多自由利用的時間, 有些人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但也有人可能遭遇到他不能適應的問題,累 積了幾十年的生活習慣突然改變,不像以前那樣每天忙碌,伴隨而來的是 經濟的改變,經濟上,老人從家中負擔經濟重任的角色中卸下,對家中事 務的決定,由一家之主的角色轉變成被告知的角色,顯示家庭地位的下 降,另外,子女長大、獨立與配偶的死亡,也都會對老人身心、生活帶來 極大的轉變。社會地位上,因為退休與體力衰退,產生老人歧視的問題, 社會認為老人無法勝任工作者的角色,以及傳統社會中對老人的刻板印 象—固執、體弱多病、保守、需要關懷照顧、老而無用等,使得社會大眾 無法正視老人的價值與貢獻,助長老人社會地位低弱(黃富順、楊國德, 2011)。 李宗派(2004)指出老化的社會學理論可分為現代化理論、社會撤退 理論、社會活動理論與社會繼續理論,茲分述如下: 1.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 現代化理論係指因為科技與時代的流動和變遷,老人的生活經驗與智 慧變得毫無用處,導致身分、地位以及權力下降。過去,老人在社會中因 為長者的身分被賦予權力,但卻也有人認為老而無用、無生產價值等偏 見,被丟棄不顧,老人在社會中的形象因為種族、性別、社會階級與文化 等沒有一致性。現在,隨著醫藥衛生的進步,人類的壽命增加,許多人的 高齡期變長,讓老人在社會中占有一個很大的人口數,但人口增加,工作

(26)

17

者的角色卻被社會貶值,因為老人無法抵禦現代社會之科技進步與功利主 義思想。

2.社會撤退理論(Social Disengagement Theory)

社會撤退理論是老人與社會兩方相互分離的動作,老人退休後從社會

中撤離,此觀點認為當社會必須要更有工作效率、有進步時,老人就要從 社會的角色中撤退。社會撤退理論是堪薩斯市之成年生活研究(Kansas City Studies of Adult Life)分析出來的論點,但有學者認為此理論只能用來描述 老人的一些社會行為,並非全部的老人皆是如此,退休後的老人,仍然會 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有些更是因退休而創造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所以 要老人由社會活動全部撤退,似乎是不太可能。

3.社會活動理論(Social Activity Theory)

社會活動理論認為如果老人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他們的退休生活將 過得更為滿意。此理論主要是針對初老的老人,在退休後延續原本的生活 模式,繼續他們原本就已建立的社會角色,從事社會活動,這樣的老人不 會改變原本的生活模式,在習慣與生活方式上,都是長久累積的習慣。學 者、專家認為社會活動理論的老人,繼續參加社會活動、交友、經濟生產、 戶外健身運動,都具有身心發展與生活滿意的正面功用。

4.社會繼續理論(Social Continuity Theory)

社會繼續理論與社會活動理論相似,認為人老後會與過去的行為、生 活模式維持一致性,個人在年老後不會產生突然性的轉變,仍然會維持過 去的價值觀、人格特徵、行為模式、生活習慣等相類似,例如一個吝嗇的 人,不會因為退休而變得大方,反之,喜歡交際的人,不會因此變得自閉。 綜合上述,高齡者的特質會因為生理、心理與社會三方面的影響,而 對個人產生老化的現象,身體外表的改變、體力的衰退、疾病的出現,生 理的老化雖然不可避免,但高齡者必須積極面對,以正面的心情去調適,

(27)

18 並整合過往的人生經歷,避免陷入懊悔的泥濘之中,將人生看作是一場舞 臺劇,不管是好是壞,都將以最完美的回憶封存。另外,加強社會的參與、 與社會保持互動、人際關係的調和,並適時的調適壓力,都可以讓老人的 體認到自我價值的提升和對生活的正向態度。

第二節 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其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就需求的意涵、學習需求的意涵、高齡者的學習需求與高齡 者學習需求的相關研究等四方面做一相關探討,分述如下。

一、需求的意涵

張春興(1997)認為需求包含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以及個體內在的 一 種 匱 乏 狀 態 , 主 要 源 自 於 生 物 上 的 驅 力 ( drive ) 和 心 理 上 的 動 機 (motive)。在眾多學家中,以 Maslow(1968)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Theory of Needs)最廣為運用,Maslow 將需求分為兩大類:一為匱乏需求 (deficit needs),包括第一層次至第四層次的需求,匱乏需求若能獲得滿 足,則可防止疾病的發生;另一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包括第五層 次以上的需求,此種需求是長時期的,旨在充分發展潛能,達到自我實現。 各層次的需求,分述如下:(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2)安全

需求(safety needs);(3)愛與隸屬需求(love & belongingness needs);(4)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5)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6) 認知需求(cognitive needs);(7)審美需求(aesthetic needs),其中前四種 屬於匱乏需求,後面三種為成長需求。Maslow 的人類需求分類,認為需 求因人而異,不同層次間的需求有其階級之分,當人們滿足低階層次的需 求後,會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從最低的生理、身體、心理、社會到

(28)

19

最高的心靈價值層次(引自林美和,2006)。

Robbins 認為需求包括:(1)需求的狀況(The conditions of need):當

人出現不足、欲求與期望的狀況時,將衍生出驅力而產生學習的行為;(2)

需求的動力(The dynamics of need):需求由緊張、興奮所產生,根據目標

獲得滿足,並引起新的需求;(3)需求的層面(The dimensions of need): 需求的層面可分為來源(生理需求、教育需求)、類型(社會需求、個體 需求)、強度(基本需求、極端的壓迫)與範圍(個人、團體、國家、社 會)(引自林振春,1997)。 Scissons 認為需求包含:(1)能力(competence):指工作上必須具備 的知能;(2)動機(motivation):指增進個人能力的傾向;(3)適切 (relevance):指學習某項知能對個體是有用的、有幫助的。因此若是強調 能力方面的需要,則僅表示此能力是個體必須具備的;若是強調適切方面 的需要,則表示此種需要對個體是適當、重要且有幫助的。Scissons 認為 需求必須是能力、動機和適切三方面的結合,亦即個體意識到本身缺乏某 項知能,且瞭解它對自己的重要性而產生學習的意願,此種概念對學習需 求的定義具有明確的啟示作用(引自林振春,1997)。 楊瑩(1992)將需求歸納出六項特點:(1)「需求」一詞本身代表一 種個人的期欲,因此通常會涉及個人對某種情境的期待,而必須包括個人 心理主觀價值的成分;(2)因個人的期欲不是單一的,所以每個人對情境 的期待,會是多元的,而且有層次感程度的分別;(3)「需求」概念內涵 是多元化的,每個人的需求亦是多樣的,因此個人需求有相互矛盾、衝突 的可能,而且有些需求是個人可以意識到的,也有些需求存在於人的潛意 識中;(4)不同個人間,需求的多樣性和異質性更為明顯;(5)當社會中 個別的需求不一致或產生衝突時,如何決定需求滿足優先順序,是政策決 定過程中的難題。而對於社會需求的界定,即是大多數國家的施政方針;

(29)

20 (6)社會需求的界定,有三種可能的來源或基礎:為基於社會大眾的共 識而得知需求、為政策受惠者的主觀需求、為專家依其專門知識及技術, 而界定的社會需求。 需求是個人出現不足和欲望時產生的學習動力,主要在滿足個人內在 的匱乏狀態,包含能力、動機和適切三方面的結合,學習必須具備的知能、 引導自我學習的動機,以及學習對個人具有幫助且有用的知能。而每個人 的需求是非單一且多元的,當滿足低階的生理需求後,會轉而朝向心靈等 更高層次發展,新的需求也將因人而異不斷的增加。

二、學習需求的意涵

關於學習需求的研究很多,以下就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學習需求的 定義分述如下。 Bergevin ( 1967 ) 指 出 , 學 習 的 需 求 包 括 :( 1 ) 表 徵 的 教 育 需 求 (symptomatic needs):個人認為是天生、真正的需求,實則可能代表其他

意義的事物;(2)感受的教育需求(felt educational needs):個人認為必要

的需求,且對個人教育發展所必須的需求,但可能為真或假;(3)真正的

教育需求(real educational needs):學習者真正欠缺的,且能自學習經驗中

獲得者。 Atwood 和 Ellis(1971)在分析成人學習者的相關需求時,認為學習 需求應包括五種:(1)確實存在匱乏之學習需求;(2)可透過學習而滿 足的學習需求;(3)上述兩者混和而成的教育需求;(4)被視為必須, 可察覺的教育或教育需求;(5)徵候需求,被視為實質而卻僅為症狀顯 示的需求。 Monette(1977)歸納出學習需求的內涵包括:(1)人性的基本需求

(30)

21

(basic human needs):此種需求也是內在的、自然的,不是習得的,屬 人類本能。(2)感覺或表達的需求(felt or expressed needs):個體所知 覺到,並將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學習者主觀察覺到自己想要學習某種知 識,並認為可藉由學習來獲得滿足與成就,學習的結果也對自身有幫助。 (3)規範性的需求(normative needs):在某種客觀標準下的不足或差距 的狀態,此需求並非學習者個人主觀的感受。(4)比較性的需求(comparative needs):此需求沒有一定的標準,主要來自於團體或個人與其他團體或個 人比較之下所感受到的需求。 學習需求是在匱乏時透過學習而滿足的需求,可來自個人主觀的察 覺、客觀標準下的不足以及比較下所感受到的需求,並且和教育需求息息 相關,是個人認為真正需要、必要且欠缺的需求,藉由學習來獲得成就, 並對自身有所幫助。在社會不斷的變遷與資訊科技的發達下,高齡者面對 知識的大量流通,必須透過學習需求來充實自我、增進知能,以應付時代 的改變。

三、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高齡者在生理、心理與社會上都受老化的影響,在學習方面,因為本 身身體的侷限,使得心理上比較畏縮,心智與知識經驗也因個人所求不同 而產生不同的學習需求(賴銹慧,1990)。高齡學習又稱老人學習,係指 高齡者透過經驗而使行為產生較持久改變的過程,其目的亦在於增進個人 知識、技能、態度或價值的改變(黃富順,2004)。Peterson 認為高齡者進 行學習的意義有:(1)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必須不斷學習;(2)參與學習不 只是高齡者因應晚年生活的挑戰,更強調藉由繼續學習的過程,以促進自 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3)高齡者參與繼續學習的規模及組織將日

(31)

22

漸擴大;(4)提供滿足高齡者學習需求的方式與內容將會越來越趨多樣化

(引自游家訓,2010)。

老年教育學大師McClusky 於1971 在白宮召開的「白宮老年會議」 (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Aging ) 中 發 表 「 教 育 的 背 景 和 問 題 」 (Background and Issues on Education),指出老人的學習需求分為五類(邱 天助,1993),透過教育協助高齡者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並且提出教育平 權的概念,不論年紀的大小,人人皆有受教的權利。以下說明McClusky的 五種高齡學習需求,以及Peterson針對McClusky的論點,所提出的因應辦 法(引自詹涵雯,2008): 1. 應付需求(coping needs) 老化導致高齡者生理與認知功能的衰退,使得原有的社會互動方式不 足以應付快速變遷的社會,為了使個體能在複雜的社會中發揮功能,所產 生的學習需求,包括生理需求、生存需求以及社會適應的需求等。 Peterson(1983)認為應付需求包含: (1)因應正常生理老化,或協助高齡者適應老年生活。 (2)適應或調適新的生活情境。 (3)規劃其經濟生活。 (4)調適情緒。 (5)因應心智能力退化。 2. 表達需求(expressive needs) 為活動而活動,為參與而參與的學習需求,並非為了要達成某些目 標。例如在參與過程所得到的滿足感、參與感,或是想要從體能性活動或 社交性活動中得到樂趣,都屬於這類型的學習需求。高齡者之所以會有這 類型的學習需求,一方面為了彌補其年輕時因工作忙碌或社會角色而不得 不放棄的興趣;另一方面則是退休後的高齡者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重拾舊有

(32)

23 的嗜好,或是培養新的興趣。正因為此類型的學習活動,乃是為學習而學 習。因此,參與此類型課程的高齡者其學習目的通常有別於為學位、找工 作或是為了在工作上有更高一層發展機會的學習者。 Peterson(1983)認為表達需求可分為兩類: (1)休閒活動:包括美術、園藝、音樂、戲劇、或運動等,此類型相當 受到高齡學習者的青睞,因為參與的人數較多,其參與的時間性也相 對較長。 (2)社會關係:對許多高齡者而言,學習是一種樂趣,就是可以經由活 動分享的過程,與社會保持接觸或是發展新的友誼。 3. 貢獻需求(contributive needs) 人向來有從幫助他人增進自我價值或充實自我的傾向或欲望。對高齡 者而言,能繼續幫助他人不僅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繼續與社會互動,更重 要的是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從工作崗位退休後,許多高齡者仍持續的參 與福利機構的服務工作,或是繼續在宗教活動中奉獻。 Peterson(1983)認為貢獻需求,可以分三種取向: (1)發展並引導貢獻的動力:瞭解服務他人的意義與價值。 (2)發現自己的興趣與潛能:瞭解自己的能力或潛能可以為他人服務。 (3)充分的服務知識和技能:教導高齡者正確的服務態度與技能,幫助 高齡者持續參與服務性的工作。 4. 影響需求(influence needs) 高齡者涉入公共事務或對社會中重大之議題提供獨特之見解,像是政 治活動、社區團體、服務組織,以滿足其影響性的需求。高齡者因為擁有 較多的空閒時間,且生活經驗豐富。因此相當適合於發展此影響需求。 而參與公共事務需要有對該公共事務或社會議題的背景知識,Peterson (1983)認為高齡者影響需求可朝四個方向努力:

(33)

24 (1)協助高齡者認清能扮演的最適當角色。 (2)協助高齡者發展組織團體的能力與技巧。 (3)協助高齡者使用社會相關支持系統。 (4)協助高齡者發展評估活動結果的能力。 5. 超越需求(transcendence needs) 回顧過往的生活歷程,瞭解自己生命意義的需求,進入統整的境界, 並坦然面對死亡。 Peterson(1983)認為要滿足高齡者的超越需求,有三 種類型: (1)邀請有成功經驗的高齡者分享其自身經驗。 (2)拓展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生命意義的瞭解。 (3)提供溫暖及支持性的回顧活動。 另外,Merriam 和 Lumsden(1985)認為高齡者的學習需求包含以下 五大類:(1)基本的需求(basic needs),包括高齡者的生理與心理層面; (2)現實的需求(real needs),包括高齡者生活相關的個人、群體、社區 制度的客觀需求;(3)感覺的需求(felt needs),為高齡者個人主觀察覺的 需求;(4)教育的需求(educational needs),為高齡者個人缺乏且需要的 教育性需求;(5)象徵的需求(symptomatic needs),包括滿足象徵意義的 學習需求。 根據 McClusky、Peterson、Merriam 和 Lumsden 對高齡學習需求的分 類,可以發現高齡者的學習需求是因為個人主、客觀察覺生理與心理上的 需求以及個人嗜好的學習並培養新的興趣,高齡者退休後,面對角色的轉 變以及較多的空閒時間,藉由學習可以繼續幫助與服務他人,增加與社會 大眾之間的互動,在社會政治上,學習團體能力、涉入公共事務,展現其 影響力,最後,透過學習統整生命歷程、並與他人分享經驗,讓老年生活 充滿色彩,消滅對死亡的恐懼。

(34)

25

四、高齡者學習需求的相關研究

高齡者因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學習需求,以下分別就國內外學者 對學習需求的相關研究,探討如下: 一、國外部分 Hiemstra(1982)曾進行「高齡者對表達性學習需求方面的興趣」的 研究,訪談 256 位 55 歲以上的高齡者(平均年齡為 68.11 歲)。請參與 者在 16 項工具性的課程和 16 項表達性的課程中,回答「假設你明天有 機會參與成人教育的課程,請問您會選擇參與那些課程?」經訪談後的分 析歸納出,高齡者的學習需求內涵應包括:(1)表達性需求課程,包括藝 術、外語學習、博雅教育、攝影、旅行、嗜好蒐集;(2)工具性需求課程, 包括財務規劃、基金投資、休閒健康;(3)退休生涯規劃課程,此課程為 同時屬於表達性需求與工具性需求取向的課程。 Purdie 和 Boulton-Lewis 對 17 個七十至八十二歲的高齡者進行半結構 性的訪談。在學習需求方面,發現高齡者的學習需求依其重要性,依序為: (1)運用新科技的技巧與知識;(2)健康方面的議題;(3)休閒及娛樂; (4)生命意義方面的議題(引自黃富順、林麗惠、梁芷瑄、林曉齡,2008)。 Hori 和 Fujiwara 曾進行行動不便的高齡者在學習需求上的研究,以 364 位 60 歲以上的高齡者進行調查。在其研究中,將高齡者學習需求分 為:(1)外在需求;(2)內在需求;(3)工具性需求;(4)表達與溝通需 求四方面(引自黃富順、林麗惠、梁芷瑄、林曉齡,2008)。 二、國內部分 在高齡者學習課程上,黃國彥、林美珍(1991)進行「臺灣地區老人

(35)

26 學習需求與內涵」的研究,指出我國老人學習需求課程內容包含五大類, 分別為(1)基本教育類,包括老人生理、生活適應、老人福利、老人心 理;(2)專業教育類,包括語言學習、人文社會、手工技藝;(3)健康保 健類,包括老人疾病之預防與照顧、醫藥常識健身活動;(4)休閒生活, 包括運動、嗜好、音樂戲劇與課外活動;(5)世代生活倫理類,包括多代 關係與社會關係。李瑞金(1992)歸納臺北市各老人文康中心所開設知課 程,將其分為六種型態,分別為:(1)語言組,包括國語、日語、英語會 話;(2)技藝組,包括國畫、書法、中國結、攝影、剪紙、園藝、陶藝、 國劇、茶藝、編織、音樂、插花、舞蹈;(3)文史組,包括中國文學、詩 詞欣賞、近代史、易經;(4)社經組,包括社會福利、經濟、工商;(5) 衛生健保,包括飲食營養、長生保健、指壓、腳底按摩;(6)科技組,包 括電腦、專題講座。杜娟娟(1998)將高齡者學習需求分成四類,並指出 各類之學習課程內容,此四類學習需求分別為:(1)基本技能需求,包括 識字教育、成人基本教育;(2)適應需求,包括文藝、保健、語文、休閒、 投資理財、親職教育、退休準備教育;(3)貢獻需求,包括農業推廣教育、 再就業訓練、在職訓練;(4)影響需求,包括法律與社會政策的修改、團 體發展、領導能力、團體溝通、協商談判、批判思考。黃富順、林麗惠、 梁芷瑄、林曉齡(2008)由教育部委託辦理曾進行「我國屆齡退休及高齡 者參與學習需求意向調查研究報告」,發現我國屆齡退休及高齡者的學習 需求,包括:(1)家庭與人際關係,包括和他人相處與溝通、與家人互動、 居家安全知識、參加社交團體或活動;(2)養生保健,包括有益身體健康 的運動、老人常見疾病與預防方法、醫療及用藥安全、老人飲食與營養; (3)休閒娛樂,包括音樂與舞蹈、旅遊、嗜好類、命理類;(4)社會政 治,包括現在流行資訊、法律常識、社會潮流趨勢、國內外政治情勢、保 護自己;(5)退休規劃與適應,包括:老人福利與服務資訊、規劃老年生

(36)

27 活、財務規劃與運用、老年生活與心理適應、再就業知能;(6)自我實現 與生命意義,包括語言學習、面對死亡、參加志願服務、探討人生意義、 使用現代科技、探討老人的價值與目標,其需要性的高低依序為「養生保 健」、「家庭與人際關係」、「社會政治」、「退休規劃與適應」、「自我實現與 生命意義」及「休閒娛樂」的層面。 在生活型態上,郭昱均(2004)以高雄市長青學苑之高齡者為研究對 象,進行「高雄市長青學苑高齡者生活型態與學習需求」的研究,將學習 需求分為:(1)休閒生活與娛樂,包括休閒旅遊、藝術類、花藝類、視覺 傳達類、音樂類、舞蹈類;(2)衛生健康,包括基本保健常識、食物與營 養、運動與健身方式、老化與養生的知識;(3)社會政治,包括國外情勢 分析、社會問題的認識與方法、法律常識、國內時事講座、公民常識;(4) 資訊科技,包括基礎電腦入門、基礎電腦網路使用、電腦動畫製作、網頁 製作、電腦影像與圖片處理;(5)語文與科學,包括語言類、文史類、社 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6)自我實現與成長,包括心靈成長、理財投資、 宗教與人生哲學、易經、紫微斗數、風水、命理研究、老年生涯規劃;(7) 社會關懷與服務,包括臨終關懷與生死教育、志工以及義工訓練講座、心 理諮詢與溝通、領導與談判能力。其中以「衛生健康層面」的學習需求最 高,其次為「社會政治層面」、「社會關懷與服務層面」與「休閒生活與娛 樂層面」,再依次為「自我實現與發展層面」、「語文與科學層面」,需求程 度最低者為「資訊科技層面」的學習需求。 在日間照顧中心的高齡學習需求上,王麗萍(2005)以嘉義縣梅山、 隆興、西昌、岸腳、北華、紫雲與大林等七個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的 279 位 高齡者為對象,將日間照顧中心之高齡者的學習需求分為五類:(1)日常 生活知能方面,包括家庭安全的知識、生活適應和老人福利、杜絕暴力與 防詐欺;(2)社交/人際關係方面,包括結交新朋友、與他人相處互動及

(37)

28 家庭生活教育;(3)自我實現或生命意義方面,包括學習新事物、參與義 工訓練課程、社會服務;(4)健康方面,包括健康檢查活動、常見疾病及 預防、維持/促進健康的健身運動;(5)休閒娛樂/嗜好方面,包括藝術 活動、運動、嗜好培養、音樂。研究發現「社交/人際關係」層面的平均 得分最高,得分最低的是「休閒娛樂/嗜好」層面。 在社區學習方面,陳順成(2003)進行臺北高雄兩市社區大學學員學 習需求的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文山及高雄市新興社區大學學 員為對象,其研究指出社區大學學員學習需求應包含:(1)社區生活,包 括學習社區意識、公民社會;(2)社會發展,包括社區生態維護、愛護鄉 土、環境保護;(3)組織需求,包括擴大社交領域、經營家庭生活、夫妻 溝通協調、培養親子感情;(4)自我需求,包括紓解壓力、休閒育樂。此 四個層面以「自我需求」較高分數,「社區生活」分數較低。陳宗鵠、徐 南麗、林士堅、何中華(2006)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學區社區為例, 進行「臺北市高齡者學習需求特性之探討」,歸納高齡者學習內容主要分 為:(1)醫療保健方面之學習;(2)生活技能之學習;(3)休閒活動方面 之學習,包括插畫、舞蹈、體操、歌唱;(4)藝術欣賞方面之學習;(5) 心靈需求方面之學習。其中以「醫療保健」類為高齡者意願最高的類別, 依次為「休閒活動」、「藝術欣賞」、「生活技能」以及「心靈需求」。 綜合上述,學習需求來自個體的內在動力,由個體察覺或在客觀標準 下發現的差距,以及與他人比較下所感受到的不足來發現,當感到匱乏不 足時,個體透過學習來滿足自我的期望,從最低的生理、身體、心理、社 會到最高的心靈價值層次。高齡者的學習需求受到身體功能下降、認知功 能衰退、社會角色轉變等的影響下,產生出不同的需要,藉由學習可以增 進自我知能、充實自我價值與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達到生命統整的境 界。研覽國內外學者對於學習需求內涵的分析後,發現各學者均有不同的

(38)

29 看法,本研究主要以黃富順等人(2008)提出的六大分類:家庭與人際關 係、養生保健、休閒娛樂、社會政治、退休規劃與適應、自我實現與生命 意義,作為探討高齡者學習需求的依據。

第三節 高齡者閱讀行為與其相關研究

本節先說明閱讀的意義,再探討閱讀行為的意涵,最後就高齡者閱讀 行為的相關研究進行陳述與分析。

一、閱讀的意義

閱讀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活動(張必隱,2002),能促進社會精神 文明(黃葵、兪君立 1996),在遠古時代,人類從最原始的圖像、結繩記 事開始,就發展出記錄及傳播訊息內容的方法,這些記錄與訊息傳播的行 為,都因為可以被閱讀,而具有意義。 閱讀代表一種意義建構的過程,也是一種解釋圖文意義的動作,透過 思考與理解,辨識字義、組織句法了解文章內容而獲取訊息(饒梅芳, 2005)。隨著文字的發明,人類藉由字句的串聯,傳達訊息,透過閱讀分 享知識與經驗。因此,閱讀可以是一種符碼的轉譯過程,也是一種意義的 獲得行為(Downing & Leong, 1982)。Spodek(1985)對閱讀的定義,認 為閱讀是一個解碼(decoding)的過程,並且從文字中獲取意義,閱讀過 程是一種智力運作的延伸。

而 Gagne(1985)把閱讀的過程分為:解碼(decoding)、文意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 )、 推 論 理 解 (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 與 理 解 監 控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四個階段。

(39)

30

內容的表述,傳達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達到溝通的目的(Barker & Escarpit,

1973)。曾祥芹與韓雪屏(1992)指出閱讀屬於一種語言活動,更是認識 社會文化的現象,也是人類了解周遭事物的方式之一。因此,閱讀可以說 是求知的最重要手段與工具(張春興,1980)。另外,張世彗與楊坤堂(2004) 認為閱讀應該包含「識字」與「理解」兩個部分。認字能力是指閱讀者能 夠認字並能夠解開未知生字的方法,一旦閱讀者能夠擁有流暢的認字能 力,就能夠集中注意力在文章意義的探究,若需將工作記憶花在認字上, 則要同時理解大部分的內容就較為困難。而閱讀理解是指瞭解所欲讀內容 的意義,牽扯複雜的認知歷程,許多學習障礙學生主要問題是閱讀理解, 就算最後學習基本的認字,但還是有許多擁有理解複雜文章內容的困難。 因此,認字和理解是閱讀者必備的能力,而識字是理解的基礎(柯華葳, 1999)。 在閱讀的類型上,黃葵與俞君立(1996)認為閱讀是為了獲取讀物中 所記載的各項知識,以便進行學習,將閱讀的類型分為四種:(1)學習性 閱讀,為學習知識與發展能力為目的,知識與能力兩者相輔相成,彼此促 進。知識是人類長期實踐活動中經驗的結晶,同時也是發展能力的重要基 礎;(2)工作性閱讀,以適應環境和勝任工作需要為閱讀目的,從事不同 職業的人,對讀物內容與讀物類型的要求不盡相同;(3)生活性閱讀,以 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為閱讀目的,使人感受到生活美、情感美、藝術美、 語言美等多方面的教育,開闊視野,增長知識;(4)研究性閱讀,主要以 產出成果為目的之閱讀,包括學會利用檢索工具、對讀物思想內容等學習 加以考證、評論、對不同論述進行比較性閱讀,產生創見,以及以自我為 中心,讀物是一種創造慾望、激發靈感和頓悟的過程。另外,關於閱讀學 習的意涵,學界有四種不同的解讀:(1)實效性的閱讀觀點(Utilitarian approach to reading),認為閱讀是為了幫助讀者適應當代社會生活的需求;

(40)

31

(2)學院式閱讀觀點(The Academic approach to reading),認為閱讀是為

了獲取事先已經定義的知識形式,閱讀的東西環繞著古典的鉅著;(3)浪

漫的閱讀觀點(The Romantic approach to reading),認為閱讀是為了發展個 人本質的自我,強調情意層面,主張閱讀是自我實現及一愉快的經驗,而

意義是由讀者所產生,而非由讀者與作者經由文理的互動中而來;(4)認

知發展閱讀觀點(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reading),主張閱讀具 有自我提升的功能,而且是發展心智的一種方法;相較於發展新的認知結 構,理解文本(Text)變得比較不重要(何青蓉,2009)。

二、閱讀行為的意涵

行為是指個體對內在、外在環境刺激所發生的一連串反應,包含所有 與閱讀有關內在的、外顯的一切活動(Turner, 1988),閱讀行為則是所有 個體從事與閱讀相關的外顯活動(黃家瑩,2006),包括閱讀資料形式與 場所、閱讀頻率與所花費時間、讀物的類別、來源(高蓮雲,1994)。李 素足(1999)和黃家瑩(2006)指出閱讀行為指的是閱讀者實際從事閱讀 活動的頻率、閱讀的時間及閱讀書本的數量。此外,劉佩雲、簡馨瑩、宋 曜廷(2003)還認為閱讀行為包括閱讀書籍的種類。而閱讀的實際行為包 括任何閱讀圖書、報章雜誌、漫畫書,以及其他各形式之資料的相關活動 (馮秋萍,1997)。 Hatt 認為閱讀行為的產生,需要四個條件:第一,閱讀能力,讀者 需具備有解讀文字的基本能力,同時讀者對讀物內容之熟悉度,也會影響 其理解能力及閱讀材料選擇的傾向;第二,資料的可得性,愈容易取得的 讀物,被閱讀的機會會愈高,資料的取得受到讀物收放地點之距離遠近以 及所在位置的到達便利性、讀物資訊獲得的管道(如讀物的出版和推廣方 式,是否能隨時地讓讀者在最需要的時候獲得訊息),以及是否可自由選

(41)

32 擇等因素影響;第三,閱讀的時間,其長短與閱讀的量及發生機率有密切 關係;第四,環境狀況的影響,包括讀者閱讀時周遭附近的人事及時間空 間等影響(引自黃子恩,2010)。 綜合上述,閱讀行為主要是指外顯行為,包含閱讀的目的、閱讀的種 類、讀物的類別、讀物的來源、閱讀的地點、閱讀頻率、閱讀的時間、閱 讀書本的數量等,本研究以此為依據,探討高齡者日常生活的閱讀行為。

三、高齡者閱讀行為的相關研究

進入老年階段,閱讀不再只是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而是豐富生活內 容、享受生命愉悅的過程(邱天助,2009)。Scales 和 Biggs 在研究報告 中指出,針對高齡者進行閱讀習慣調查,發現老年人在身體方面雖有退 化,但在閱讀上尚無障礙;也因為老年人退休,沒有工作壓力,所以可以 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比年輕人更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引自王尤敏、吳美 美,2010)。McGraw 為了瞭解高齡者參與終身學習活動之原因及其偏好, 分析發現高齡者會藉由閱讀書報雜誌,吸收最新的訊息,掌握時代變遷的 脈動(引自林麗惠、蔡侑倫,2009)。 為了推廣高齡者閱讀活動,臺灣許多圖書館根據高齡者的需求提供專 用閱讀設備,例如網路檢索電腦、擴視機、桌上型放大鏡燈、放大鏡、老 花眼鏡,以及針對高齡者的閱讀種類,推薦其適合的讀物,像是醫療保健、 散文與小說、茶藝、花藝、休閒旅遊與當日報紙等,讓高齡讀者在閱讀中 尋找生活樂趣,培養閱讀的習慣。邱天助(2009)在「老人的閱讀習慣與 公共圖書館閱讀需求之調查研究」的研究中,針對高齡者進行閱讀習慣電 話調查,研究結果發現:(1)臺灣老人多數未養成閱讀習慣,六成以上老 年人不閱讀,其原因以缺乏閱讀能力(52.3%)的比例最高,其次為生理

(42)

33 機能退化(31.1%),因此,缺乏閱讀能力與生理機能退化是最大的阻礙因 素;(2)閱讀報紙是老年人社會參與和社會互動的重要管道,比例有 34.5%,其中又以閱讀社會版之比例最高,占 32.4%,其次為政治版,占 27.5%,閱讀報紙除了打發時間以外,也能使老人跟上社會的腳步與時代 的脈動;(3)閱讀書籍的老年人僅占 14.8%,又以教育程度以大專以上為 最多,閱讀書籍種類以宗教/哲學(27.6%)最多,其次為歷史/傳記 (25.9%)、醫療保健(22.2%)。顯示閱讀書籍的老人,多數傾向人文和生 命的閱讀;(4)雜誌為所有讀物類型中比例最低,僅有 11.5%的比例,所 涉獵之雜誌種類以醫療保健類(33.1%)最高,商業財經類(33.0%)居次, 閱讀雜誌的取得管道與書籍、報紙相同,皆以自行購買或訂閱(51.2%) 最多;(5)多數老人無固定的閱讀習慣,即使有閱讀的老人也缺乏圖書資 訊,讀物選擇方式以「不知道」的比例最高,占 57.6%,其次為「親朋好 友推薦」(12.9%),或依賴「廣告或推銷介紹」(4.1%),因此,老人較少 個人主動蒐集,閱讀材料來源大抵依賴他人介紹,甚至是機關團體的贈閱。 高齡化社會來臨,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閱讀對高齡者可延緩老化, 與社會沒有脫節(王尤敏、吳美美,2010)。林麗惠、蔡侑倫(2009)的 研究中發現,閱讀對高齡者在生理、心理與社會方面的益處有: (1)生理層面:維持閱讀和動腦的習慣,可以提供高齡者更多心智功能 作業的練習,減緩高齡者認知功能的退化,延緩大腦老化。 (2)心理層面:閱讀可以加強高齡者的記憶能力,透過閱讀的不斷思考, 使高齡者的注意力集中,進而減緩記憶衰退的發生。在「流質智力」 和「晶質智力」上,流質智力係個體天生的能力,為個人處理訊息的 基本能力;晶質智力是由經驗和教育上所獲得的知識。高齡者在流質 智力不斷流失的情況下,必須依賴晶質智力的發展,而高齡者從事閱 讀活動,可汲取他人的經驗、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增進晶質智力,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 Strange metal state are generic non-Fermi liquid properties in correlated electron systems n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 Kondo in competition with RVB spin-liquid provides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A teaching strategy to conduct with young learners who have acquired some skills and strategies in reading, through shared reading and supported reading.. • A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