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誌 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誌 謝"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誌 謝

細細品味起這段求學的日子,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恩。

首先感謝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上師長們的教導、鼓勵與支 持,讓我在職場工作數年之後,能拾起書本,重回校園進修成長。更 感謝指導教授 朱達仁博士的教導,老師從事研究的熱忱與嚴謹,無 論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資料蒐集及論文內容的教導等,均給予諸 多寶貴見解,始得本論文可以順利完成。其不厭其煩地悉心指導,學 者的風範,更是我學習的榜樣。感謝胡忠一博士、李介祿教授、顏建 賢教授、汪淑慧教授於口試期間給予的建議與指教,使本論文更加完 善與流暢,在此本人內心真誠致謝。

在充滿成長的修業中,感謝營管所休閒組的同學秀苓、美鷺、儀 珊及月琴的相互鼓勵與支持,研究室中君翰、安盛、廷峰、榮信、旻 佑、羿文及柏成的熱心協助與幫忙。並感謝我職場上的長官鄒校長、

處室主任及同事的協助與包容,一路走來,讓我進修生涯中多了好多 人情味。謝謝你們!

最後,感謝我最摯愛的父母、先生與家人,謝謝你們長期以來的 支持與包容,是我能完成學業最強而有力的後盾,願以此論文完成的 喜悅與大家分享,並祝福大家平安!快樂!

美貞 謹誌 2008.01.30

(2)

摘 要

關鍵字:行為意圖、計劃行為理論、結構方程模式

青少年之休閒參與能促進其表達及創造力、自我成長與發展個人 人格特質,達到發展人際與社會技巧,維持心理健康。所以培養參與 休閒活動的興趣與習慣是相當重要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研析青少年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的行為意圖,以 苗栗縣國民中學學生 393 位為觀察對象,透過計畫行為理論模式進行 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度驗證,再就由模式驗證的結果進一步探討模式 中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對參與休閒活動意圖之影響 情形。過程中由原始模式進行修正檢討,最後獲得修正模式之適配結 果,其RMSEA 為 0.046、GFI 為 0.97、CFI 為 0.99、Standardized RMR 為0.029、AGFI 為 0.95,各指標顯示均達可接受。

由修正模式中得知:一、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的行為態度中,與 同儕團體互動、紓解壓力與感受快樂等認知評估具有重要影響力。二、

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的主觀規範中,並無明顯之影響力。三、青少年 參與休閒活動的知覺行為控制中,自我能力評估、喜歡有挑戰性活動 等因素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3)

ABSTRACT

Keywords: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can improve teenagers' expression ability, creativity, self maturity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can develop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ocial skill and keep the mental healthy. Therefore, fostering the interest and the habit of leisure activities is quite importa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intention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First of all, by observing on 393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Miaoli, and utilizing TPB to test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SEM. Then, by means of the testified result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on behavior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sensation behavior control. Reviewing and revising from Original model, the final applicable revised model is for99 and Standardized RMR med. Its RESEA is 0.046, GFI is 0.97, CFI is 0. is 0.029, AGFI is 0.95. All the indexes are acceptable.

The revised model indicates three points as following. (1) Teenagers' attitude of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y play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enagers, the relief of the pressure, and feeling of happiness. (2)There is no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ive norm of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3)The controlling sensation behavior of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play important role on Self-evaluation ability, and enjoying challenge activity.

(4)

目 錄

誌 謝 ...I 摘 要 ...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IV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3

1.2 研究動機... 5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5 用語界定... 6

1.6 研究流程... 7

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8

2.1 青少年之論述文獻... 8

2.2 休閒之論述文獻... 8

2.3 青少年休閒之論述文獻... 10

2.3.1 休閒起源理論... 11

2.3.2 青少年休閒活動... 15

2.3.3 青少年階段實施休閒教育的目標、內容 ... 15

2.4 計畫行為理論介紹及相關研究... 18

2.4.1 多屬性態度模式... 18

2.4.2 理性行為理論... 19

2.4.3 計畫行為理論... 20

(5)

2.4.4 計畫行為理論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研究方法... 33

3.1 研究假設... 33

3.2 研究樣本... 35

3.3 問卷設計... 37

3.3.3 預試問卷分析... 39

3.4 信度與效度... 40

3.4.1 效度分析... 40

3.4.2 信度分析... 47

3.5 資料分析方法... 48

3.5.1 一般資料分析... 49

3.5.2 結構方程模式... 49

3.5.2.1 結構方程模式之發展與應用... 49

3.5.2.2 結構方程模式的構成... 50

3.5.2.3 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式的構成... 56

3.5.2.4 模式適配度檢定... 58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60

4.1 樣本描述... 60

4.2 受試者行為意圖現況分析... 61

4.2.1 受試者對參與休閒活動的行為態度分析 ... 61

4.2.2 受試者對參與休閒活動的主觀規範分析 ... 63

4.2.3 受試者對參與休閒活動的知覺行為控制分析 ... 64

4.3 模式之整體適配度評鑑... 67

4.3.1 模式檢視... 67

4.3.2 違犯估計之檢視... 68

(6)

4.3.3 整體模式適配度檢定... 70

4.3.4 計畫行為模式各潛在變項間的效果 ... 75

4.3.5 討 論... 77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4

5.1 結 論... 84

5.2 建 議... 85

5.2.1 青少年休閒教育建議方面... 85

5.2.2 政府休閒設施建議方面... 86

5.3 後續研究方向... 86

參考文獻... 88

附錄(問卷)... 94

(7)

表 目 錄

表3.1 苗栗縣國民中學概況... 35

表3.2 工具性成分態度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42

表3.3 情感性成分態度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43

表3.4 重要他人影響力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44

表3.5 自我效能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45

表3.6 便利條件分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46

表3.7 行為意圖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47

表3.8 預試與正式問卷信度分析... 48

表3.9 SEM 常用之符號表示法... 51

表3.10 SEM 常用之路徑圖符號... 52

表 3.11 測量模式變數說明 ... 57

表3.12 模式適配度檢定... 59

表4.1 抽樣樣本分佈統計表... 60

表4.1 抽樣樣本分佈統計表(續)... 61

表4.2 工具性成分態度分析表... 62

表4.3 情感性成分態度分析表... 63

表4.4 重要他人影響力分析表... 64

表4.5 自我效能因素分析表... 65

(8)

表4.6 便利條件因素分析表... 66

表4.7 觀察變項之峰度與偏態... 67

表4.7 觀察變項之峰度與偏態(續)... 68

表4.8 模式估計參數估計摘要表... 69

表4.9 模式測量誤估計摘要表... 70

表4.10 整體模式適配度考驗指標摘要表... 72

表4.11 觀察變項之共變數矩陣... 74

表4.12 修正後整體模式適配度考驗指標摘要表... 75

(9)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7

圖2.1 計畫行為理論... 21

圖3.1 模式結構圖... 33

圖3.2 完整 SEM 模型路徑圖... 53

圖4.1 模式因果路徑關係圖... 77

(10)

第一章緒論

教育學家斯賓塞(H. Spencer)在他著名的「教育論」(註 1)[1]中,

已經明確指出:休閒教育應該含在正式教育的課程內容。隨著社會變遷的 腳步加速,學校課程內容的更迭,休閒教育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中的重 要部分。任何教育計畫都有目標導向,有助於我們釐清計畫的內容與實施 的方式。國內外有許多學者曾經提出休閒教育的目標,對正值生命發展的 青少年來說有其重要的意義。

可是傳統的社會裡,常常被灌輸的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許多父母因此認為休閒生活對青少年非重要的,只要把書讀好,成績好就 好了。但是青少年生活處於緊張而忙碌的課業中,加上同儕交友的壓力,

常令他們身心發展難以平衡。而這樣的階段,是一種介於兒童或成人的過 渡性與邊緣性的狀態,這階段也正是個體自我認同形成的重要關鍵期

(critical period)(註 2)[2]。李茂興(1995)[3]在其書中提及社會心理 學家艾瑞克森 Erikson 認為人的一生可分為八個階段(註 3),而每個階 段都有不同的危機及發展的關鍵期,也就是說,青少年的人生階段有自我 認同(self-identity)的發展目標與困境,必須學會因應這階段的功課,發 展出自己的人格。艾瑞克森更進一步闡述:心理健康者是以社會性的自我 成長為內因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由於青少年階段正面臨自我認同與角色 混淆的階段,每個人發展的速度並不一致,一個人可能同時處在幾個階段

(危機)之中,也可能因為環境的惡劣而退回到較早的階段。如面對社會 或環境的衝突,處理得宜,可使人發展出『基本長處』,此人格是正面、

符合社會期待的;反之,處理不當,則會發展出『基本短處』造成人格缺 陷,此人格不是過於負面或退縮,就是超出社會標準。透過休閒活動的參

(11)

與,可增加青少年的自我成長[3]。

西方哲學家洛克曾說:「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康的身體」[4],青少年 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影響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繁 榮。因此,這個階段的青少年,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能達到社會化的教 育、提昇人際關係與互動、涵養個人品德個性、宣洩有害情緒及挫折感、

啟迪正確的人生觀。對青少年而言,休閒活動對他們有特殊的意義及重要 性。

本章共分為:「研究背景」及「研究動機」後,其次確立「研究目的」、

「研究對象與範圍」,最後再對「用語界定」、「研究流程」一一說明。

(註1)「教育論」

教育的內容應以未來完美生活之準備為主軸,因此,列出了五項主要的活動:(一)與直接生存有關 的活動;(二)與間接生存有關的活動;(三)與養育下一代有關的活動;(四)與公民有關的活動;

(五)與休閒生活有關的活動。

(註2)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指個體身心發展歷程中,在某年齡階段內對某種行為形成特別重要,而個體身心狀態也最適於學習該 種行為,即為該種行為的關鍵期。)

(註3)Erikson 的發展八階段

1.信賴與不信任感 (0~1.5 歲) 出生至 12~18 個月;2.自主與自我懷疑(1.5~3 歲) 12~18 個月至 3 歲;3.

主動與罪惡感(3~6 歲);4.勤奮與自卑(6 歲~青春期);5.認同與認同混淆(大約 11 至 20 歲) 青春期至成 人期早期;6.親密與孤立(成年前期);7.生產與停滯(中年期);8.統合與絕望(老年期)

(12)

1.1 研究背景

青少年階段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由於青少年之休閒參與能促進 其表達及創造力、自我成長與自我界定,發現人生意義、發展人格特質、

發展人際與社會技巧、達到或維持心理健康及促進學業進步,所以培養參 與休閒活動的興趣與習慣是相當重要的。促進正常社交活動的機會、供應 身心平衡的調適、減少為肯定自我而做出的矯枉過正行為,及體驗不同的 生活角色及行為。再者,藉由休閒活動讓青少年得以抒發負面的情緒,諸 如:焦慮、悲傷與憂鬱,解決情緒困擾問題,使得身心能夠健全發展。青 少年休閒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在﹝狂飆﹞時期,壓力如果沒有得到疏導,很容易形成青少年問題。

一旦受到不良誘惑,則容易誤入不正當的休閒場所,也會以加入幫派團體 等組織或認同偶像、英雄,來應對失落的認同感。青少年若無法建立完整 且獨立的認同,預期也將遭遇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或角色混亂的困 境,伴隨失落感、絕望、矛盾,對人生的方向,感到茫然,甚至懷疑自己 的人生是否尚存意義等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3]。根據統計資料表示:現 在的青少年每五人就有一人有憂鬱情緒傾向,而且需要專業人士進一步評 估及協助的比例達21.8% [5]。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於 2004 年第三屆亞太 區精神醫學研討會中亦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憂鬱症在世 界重大疾病中排名第四,在2020 年後,憂鬱症有可能躍升為第二名[6]。

而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中,自殺已連續七年列名其中,平均每天會有8 個人 自殺,有9 成以上的自殺個案是精神疾病的患者,其中,70%是憂鬱症與 焦慮症患者[7]。2005 年衛生署報告指出,台灣地區青少年死亡原因,自 殺列為第二大死因。精神科學界發現:憂鬱症、適應性疾患、邊緣性人格

(13)

特質、物質濫用、網路成癮等問題在青少年中逐年增加[7]。

由於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高漲,選擇休閒活動的自主權擴張,父母、親 友和師長的規範、指導往往不容易被青少年接受,青少年選擇休閒活動容 易受到外來誘惑及自我主觀意識影響,而選擇不適當的休閒活動及場所。

Zuckerman et a1.(1978)[8]的研究就指出青少年對於冒險、變化新奇複 雜的事物、皆比其他年齡層的人有更高的需求。黃立賢(1996)[9]指出青少 年犯罪率有上升的趨勢,有許多是因為在參與休閒活動脫序,不知如何利 用閒暇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休閒活動達到滿足感。楊敏玲(1996)[10]提出 青少年酗酒、吸毒、破壞行為、飆車等偏差行為都發生於休閒情境中。鄭 雅蓉(2001)[11]也提出青少年的人際價值觀、道德價值觀與偏差行為之間 有負相關存在。

上述許多研究雖未能直接證明偏差行為與休閒活動參與體驗有因果 關係,但卻明確地指出有許多的偏差行為發生於參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

這個現象隱約說明了青少年需要正當的休閒活動。各種休閒活動的機會越 來越多,但休閒生活品質卻不見得因機會的增加而相對提昇,顯示出今日 的休閒活動需求由「量」的需求進入到「質」的評量層次,正當的休閒活 動有助於預防犯罪,尤其是在青少年輔導上,休閒活動因可被用於心理保 健和精神病防治工作上。謝明容(1999)[12]也提出學生一但對生活感到不 適應時,會發生許多偏差行為,因此若能在此時提供適當的引導,可減少 青少年問題的產生。休閒活動對青少年有正面積極的意義外,更有助於減 低他們的偏差行為,降低未來犯罪的可能性[13]。故研究青少年問題學者 一致肯定正當休閒活動對青少年成長是有助益。

(14)

1.2 研究動機

如果可以有效地預測青少年休閒行動前的意圖,對於學校休閒教育,

將是莫大的助益。在參考許多實證研究後發現,在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與 理論中,由Ajzen 博士所發展之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14-18],常被運用來預測及解釋個人行為意圖及行動,它是一個相 當著名且能有效預測的行為理論,且有多數的實證性研究結果支持它,此 理論主要包括三個決定因素,這三個因素分別是個人對行為的態度、主觀 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也就是說行為的意圖或實際行動的情況,間接或直 接受到這三個因素所影響。因此能否藉由此一理論來瞭解及預測青少年參 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及影響因素的結構關係為本研究的動機。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能夠由以計畫行為理論模式中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和知 覺行為控制對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之影響情形做評估,解釋青少 年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因此首先驗證計畫行為理論模式應用青少年參 與休閒活動意圖之適配程度。再則探討以計畫行為理論解釋青少年參與休 閒活動的意圖模式中各變項間因素的結構關係。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苗栗地區國民中學的三年級學生為觀察對象,研究過程受限 於研究經費與時間的因素,僅從研究對象中以便利抽樣方式獲得樣本。同 時因地區性之有限的樣本,研究結果也可能在此限制下無法完全推論至所 有的國民中學學生。

(15)

1.5 用語界定

一、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BI):

意指個人主觀評估自己未來從事某項行為的意願與機率或可能性,可 用來預測實際行為的產生[17]。本研究意指個人對於參與休閒活動的可能 性程度及想要參與休閒活動的程度。

二、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AT)

指個人對從事特定行為的感受或正、負向評價[17],也就是個人對特 定行為的評價經過概念化後所形成的態度。本研究意指個人對於參與休閒 活動所預期獲得正向或負向結果的知覺評估。

三、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SN):

主觀規範是指個人對於是否採行某項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 [17],即個人對於自己決策具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對自己是否採行某項 行為時所發揮的影響力。本研究意指個人對於重要參考對象(他人或團體) 對他參與休閒活動所給予正面支持或負面反對力的社會壓力認知。

四、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PBC):

指個人對於從事特定行為時,所能控制的主觀評量即自己所知覺到的 困難或容易程度的主觀評價[17]。此常反應個人過去的經驗、二手資訊或 預期阻礙,其中包含內在控制因素,如:個人的缺點、技術、能力或情緒;

外在控制因素,如:機會、資訊、對他人的依賴性或障礙等。本研究意指 個人對於參與休閒活動時,所能控制的主觀評量。

(16)

1.6 研究流程

為達成本研究之目的,擬定以下研究流程,作為研究執行之依據。本 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1.1所示:

研究流程 研究方法 研究內容

. 建立研究架構 相關文獻收集 尋找文獻與理論支持 名詞定義與概念化

.依理論界定模式 文獻回顧

. 模 式 估 計 文獻回顧 蒐集並確認觀察變項 容效度檢核 決定尺度設計量表

內部一致性檢核 決定抽樣方法/樣本數 信效度檢核 信度分析

整體適配度指標評鑑 通過則繼續,不通過則修正

. 解 釋

. 結 果 與 討 論

. 結 論 與 建 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模 式 適 配 度 評 鑑

模 式 修 正

(17)

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本章概分為2.1「青少年之論述文獻」、2.2「休閒之論述文獻」、2.3

「休閒與青少年之論述文獻」及2.4「計畫行為理論及相關研究文獻」等 部分,其內容分別於下列陳述。

2.1 青少年之論述文獻

青少年就是介於兒童期和成年早期之間年齡層的人。個體已經不再是 兒童,但是還沒有具備足夠的能力去過大人的生活,對事情的想法、做法 不見成熟、穩重,易走極端、行為衝動與情緒不穩定的時期[4]。從青少 年行為特徵上來看,開始是身高體重迅速增加,男女體型快速變化,第二 性徵出現,男性聲音變粗,女性乳房發育、臀部渾圓、男女性腋毛、陰毛 長出,且原是兒童的心理變化為青少年期的心理,對異性開始好奇,對自 己的形象相當敏感,但它並不只是單純地於青春期快速身體變化,也受到 各種心理及社會因素的影響。人生的發展是連續而不可分割的歷程,青少 年時期是成長到成熟的過渡階段,但以較狹義的範圍來看,青少年時期是 指介於十二到十八歲的階段,並區分為三個階段:青少年前期、青少年早 期及青少年後期。在此本研究所指的「青少年」、「少年」亦可依我國刑 法的界定,將「青少年的年齡」界定在十二到十八歲之間或艾瑞克森理論 中區分大約11 至 20 歲之間,是青春期至成人期早期。

2.2 休閒之論述文獻

中文字義來看,休閒包含「休息」與「閒暇」,指閒暇的自由時間,

從事足以令人恢復體力或精神的休息活動。根據中國歷史記載漢代許慎

(18)

注:「休」字解釋為息止也,定義為人倚靠樹木。人在操勞過甚時,常倚 靠樹木來減低疲乏,修養精神,本意作息止解;「閒」字與「閑」字相通,

從門中有木,古多借用為清閒之意[19]。中文的「休」字是由「人」與「木」

所組合,其意象為人倚著樹木或人坐在樹下休閒,因此,「休」有休息、

休憩、休養等暫停勞動之意;其次中文的「閒」字是由「門」與「月」組 合而成,其意象是門中鑲著一輪明月,而鑲著一輪明月的時刻必是在幽靜 的夜晚,而此時獨處靜思,或與家人友人相聚必是悠閒且怡然自得。所以,

「閒」也有著安閒、閒適、閒逸的意思。而休閒的英文leisure , 是源自拉 丁文的licere ,指無拘無束的行動,或指擺脫工作之後所獲得的自由時間或 從事的自由活動。Dumaedier (1974) [20]認為休閒是個人隨意從事的活 動,目的在獲得鬆弛、娛樂、或擴大知識、促進社會參與、實踐創造力。

Kraus[21] (1990)把休閒視為自由時間,在自由自在的休閒行為中,獲致精 神娛悅、身心舒暢,至於休閒一詞(leisure)是指在例行生活作息和工作 以外的時間所從事的活動,休閒與工作和學習並無牴觸。而在希臘文中的

「scole」或「skole」本意隱含著休閒和智慧、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是不 受拘束的行動、擺脫工作後所獲得的自由時間及活動(郭文聰,1992)

[21]。因此 Kelly(1982)[22]認為「休閒」是個體自由選擇的活動,以獲 得滿足感。Kelly(1990)[23]進一步提到從時間、活動、體驗三個向度來 闡釋休閒的定義:休閒是指在剩餘、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下行使的活動;休 閒活動的形式不拘,但需具有正向意義的;在休閒的過程中,個體對人、

事、物均能有所感受,進而產生滿足感。另外 Kelly(1996)[24]休閒是 以從容地或相當無拘束的、不受壓抑的方式來進行。Godbey(1994)[25]

對休閒的定義:以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 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感到有價值的方式。

(19)

究竟什麼樣的休閒活動,才是有建設性的呢?休閒活動的種類五花八 門,因各學者對休閒活動的界定及其研究取向的不同,是故分類很難一致, 若以活動性質為主軸,休閒活動可分成下列四種:

1. 體育性:能鍛鍊體魄,培養技能與體型美 。如打球、登山、游泳、

田徑、騎車、釣魚、散步、划船、國術等。

2. 藝文性:能培養情趣、變化氣質,並增進個人的心智能力。如繪畫、

寫作、書法、音樂欣賞、閱讀、做手工藝、參觀展覽等。

3. 社交性:能學習社交關係,增進人際關係。如探親、宗教性活動、

郊遊、聚會等。

4. 康樂性:調劑身心,陶冶心性。如看電視、看電影、逛街購物等。

其實「休閒」,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只是過去農業社會也不容許 有太多的時間花在休閒生活上面,這是社會生活型態使然。有人認為休閒 活動應該包括娛樂、遊戲;但也有人認為遊戲是一種經過自由選擇,而又 不為了生產、不為了收穫,純粹為了樂趣而做的活動,因此,其特性是自 然性的、稚氣的、不知不覺的、無目的及非現實性的,最順應人性,整個 身心都可沈醉其中[26]。我們生涯發展過程中,從小就被教導學習要認 真,特別對於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內容,自學校畢業之後,投入各種工作職 場,每個人對工作生涯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與時間,即便是有空閒的時間 休閒,仍有許多瑣事纏身,一刻也不得閒,是否人們沒有仔細的去體會休 閒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及重要性。

2.3 青少年休閒之論述文獻

(20)

2.3.1 休閒起源理論

研究青少年問題學者一致肯定正當休閒活動對青少年是有助益。對於 休閒行為的研究也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學者提出的休閒起源理論相當多,

經彙整[27-29]研究後,歸納出下列說明:

一、休閒活動與心理分析學說:

運用心理分析學說提出對於休閒的觀點,認為休閒應兼具有多元的心 理功能,休閒活動的最基本價值,在於它能降低個體的焦慮,減低個體對 外來世界的恐懼;也可抒解原本不被大人允許的情緒,個體能藉由休閒在 有限度的情況下變得較自由及放鬆。如建立自我功能,增加對自我的探索 及提昇自尊。此觀點來看待青少年,可知青少年可藉由參與休閒活動,瞭 解自我的特質、潛能與極限,使其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皆有助於未來社 會的適應。

二、休閒活動與認知發展學說:

瑞士生物及哲學家Jean Piaget,認為休閒其實是「新學習行為的專精 與鞏固」(a consolidation of newly learned behaviors),是藉由遊戲幫助個體 學習。透過休閒活動,使他們在一個舒適放鬆的氣氛學著從中解決各類的 問題。

三、休閒活動與覺醒調節理論

當有一個新的刺激進入環境,人會覺得疑惑且有不確定感。這種現象 會造成中樞神經緊張,為了減少這種緊張程度人就必須探索環境,來減低 不確定感造成的壓力。此理論特別強調除了內在動機的自發性之外,又特

(21)

別強調一個理想的環境,不會帶給人太多或太少的刺激。參與過程中個人 因素與環境因素都會影響個體的休閒行為及感受,形成從中得到不同的滿 足感受的結果。

休閒的起源眾說紛紜,相對於古典理論只著重休閒在人類生物性的功 能,現代理論的學者也投入更多關注於休閒在社會心理方面功能,一步步 地論證出休閒活動實質上提供的許多社會心理方面功能,將於下列一一介 紹。

在休閒活動的功能方面,許雅琛(1992) [27]在研究中提出下列功能,

在對個人的功能方面:

1.生理健康的功能:透過適度的休閒活動,如體育性休閒,可達到發 展肌肉、活絡筋骨及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

2.心理健康的功能:休閒活動有助於個人鬆弛身心,消除鬱悶、浮躁 等不好情緒進而完成自我,建立統整性的人格。

3.社會健康的功能:擴展生活經驗及發展社交能力。

4.智能發展的功能:休閒活動可啟發智慧,發揮創造力。

其他方面的功能:

1.促進親子關係: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多做一些家庭式的休閒活動 可促使親子關係和諧增加與家人共處的時間。

2.預防犯罪及治療功能:休閒活動可被用為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而被 運用於心理保健和精神病防治工作上。

3.學校教育功能:求學期間適度參加休閒活動,可學到課堂上所學不 到的體育、群育及美育,並可活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激發潛力,培養 興趣等。

由於本研究是針對在學青少年,參考黃瓊妙(2000) [30]研究中的休閒

(22)

功能介紹後,歸納出休閒活動在青少年發展歷程中具有下列重要正面功 能:

1.提昇體適能: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提昇生理上的健康,增加抵抗力 與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2.情緒的放鬆與調適:透過休閒有助於心理適應能力,達到壓力釋 放、鬆弛緊張、情緒的宣洩之目的及增加正向的情緒經驗,對於青少年身 心健康具有調適的功能。

3.人際關係的維持與發展社會技巧:透過休閒參與以達到社會互動的 目的,由青少年同儕團體在休閒參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藉於同儕團體的 互動,青少年在休閒中建構更佳的人際關係網絡,更重要是透過休閒參 與,青少年可以學習人際關係之處理經驗,進而學習社會參與的溝通技巧。

4.達成自我認同與自我實現的機會:透過休閒青少年得以自我摸索、

認清自我及拓展自我,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

5.社會化經驗的學習:此階段的青少年正面臨由依賴至獨立,自我認 同與自我肯定的壓力下,透過休閒參與,也同時進行著自我認識與自我拓 展的歷程,進從參與、投入及體驗的過程中,達到較佳的社會化的經驗,

自我概念及自我統合之功能。

6.尋求團體的認同:青少年常為了要求自主及同儕間的歸屬感, 常 透過休閒參與來滿足與尋求同儕團體間的認同,並形成青少年的一種次文 化。少年可藉由同儕間共同的休閒,發展共同的興趣 來成就其歸屬感 (sense of belonging) [2-4] ,且也是讓個人快速地達到團體認同與接納的管 道之一。

7.凝聚家庭成員與氣氛:休閒可以增加親子間相處的時間及情感的凝 聚力,皆有助於家庭的穩固。但根據家庭生命週期不同的階段,也會面臨

(23)

到家庭休閒的限制與阻礙,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為了追求獨立自主,轉 而尋求同儕同體的慰藉,常面臨到家庭休閒需求與個人休閒需求之間的衝 突,而增加親子間的衝突緊張。Villadary 等人認為對青少年而言休閒生活 與學校教育一樣扮演社會化的角色透過休閒活動,可使人培養群育,改善 人際關係[31] 。

休閒有正面功能,如在休閒活動中,他們於摸索自我興趣的同時,一 方面藉由休閒活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的 目的[32]。休閒也有負面作用,如黃立賢(1996) [9]研究提出,青少年犯罪 率有上升的趨勢,有許多是因為休閒活動脫軌,不知如何利用閒暇時間選 擇適合自己的休閒活動來達到自我滿足感。楊敏玲(1996) [10]研究也提 出,青少年酗酒、吸毒、破壞行為、飆車等偏差行為都發生於休閒情境中。

如王淑女(1995) [33]研究:指出不正常的休閒參與是導致偏差行為的主要 原因;但我們知道休閒本身並無好壞,關鍵在於休閒環境或觀念的不當,

導致少年有偏差行為產生。Iso-Ahola(1980) [34]的研究指出,個人的休閒 動機會因人、地而改變,到一個新環境時的休閒動機改變,他會以他可以 利用的休閒設施為依據,如果他接觸到不同嗜好的朋友,有可能引發出新 的休閒動機。謝明容(1999) [12]的研究也提出,學生一但對生活感到不適 應或不滿意時,往往會發生許多偏差行為,因此若能在其學生時期提供適 當的引導,預期可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休閒活動對青少年除了有正面積 極的意義外,更有助於減低青少年的偏差行為,降低青少年未來犯罪的可 能性。

(24)

2.3.2 青少年休閒活動

從休閒發展中,我們發現古希臘、羅馬早已體會休閒活動所帶來的正 面意義。青少年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達到社會化的涵育、提昇人際關係 與互動、涵化個人品德個性、宣洩挫折感及有害情緒。對正處生理的成長 變化,升學壓力,同儕的相互影響之下的青少年而言,休閒活動對他們有 特殊的意義,其歸納如下:

一、 陶鑄人格、發展自我:在學校我們常被要求朝向同一目標前進,所 有功課都有標準達案。而只有在休閒時,才有機會問問自己「我到 底喜歡做什麼」。

二、 建立同儕團體與參照標準:沒有人不需人際互動以及介入種種人的 標準、人的關係。讀書的同學與休閒活動所交的朋友是不一樣的,

後者更能使我們產生志同道合的感覺,而朋友之間的一言一行,也 就在不知不覺中彼此受影響。

三、 調劑、舒解生活壓力:合宜、適量的休閒活動,能調整生活步調、

使人更樂觀積極、促進工作效能,助於青少年安穩的渡過青春期,

減輕青少年犯罪問題。除此之外,就個別的意義而言,休閒活動對 每個青少年有不同的重要性,對其整體生活也發揮不同的效果。

2.3.3 青少年階段實施休閒教育的目標、內容

任何教育計畫的目標導向,有助於我們釐清教育計畫的內容與實施的 方式。國內外有許多學者曾經提出休閒教育的目標,對正值生命發展早期 的青少年來說有其重要的意義。例如:1975 年美國遊憩與公園協會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簡稱 NPRA,開始發展出一個

(25)

休閒教育的發展模式,曾經闡述休閒教育目標如下:

一、 休閒教育是使人們認識到有關可自由裁量休閒時間的使用,為通往 個人滿足與富足之道的一個過程。

二、 休閒教育是使人們瞭解在空閒期間,仍有許多可供評價且有益活動 的一個過程。

三、 休閒教育是一個過程,可幫助人們了解在社會之中,所有於休閒期 間可能遇到的衝突。休閒教育是人們以他們自己的休閒行為去作決 定的一個過程。

研究歸納出認為休閒教育依據其各個不同的目的,所呈現的目標如 下:

一、 為了提供參與者機會,去學習休閒的意義及休閒的生活風格,了解 在我們社會中休閒角色的扮演,以及休閒參與最常見的結果,並且 界定休閒參與障礙及決定克服他們休閒障礙的方法。

二、 為了提供參與者機會,去了解他們對休閒的態度,了解可能影響休 閒參與的因素,並審視過去遊憩涉入的情況,考慮現在的娛樂涉入 及說明未來可能較受喜愛的遊憩活動。

三、 為了提供參與者有機會去學習有關他們個人在休閒上的成就,了解 個人的成長及對休閒參與負責的重要性,並學習表達興趣與嗜好。

四、 提供參與者機會去學習休閒決定,並決定休閒活動的需要性。

五、 選擇並善用各項休閒資訊的來源。

六、 提供參與者有機會去學習社會互動。

由上述的休閒教育目標,將它們整合為適合中小學階段學生的休閒教 育目標至少為:

一、 是協助學生充分體認休閒生活之重要性,了解休閒活動有不同類

(26)

型、內涵和功能,進而妥善選擇適當的休閒活動。

二、 是培養學生如何充分把握休閒時間,建立正確的休閒倫理觀及行 為,享受各種休閒活動,以利身心正常發展。

至於適合應用於中小學階段的休閒教育內容到底有哪些呢?需視青少 年在此時期的發展狀況設定。一般說來,休閒生活對青少年發展有相當決 定性的影響,因為可帶給青少年生活充實感與滿足感的來源,甚至由於休 閒活動的自由性與閒適性,提供了青少年自我選擇、自我試煉的機會,也 間接提供了對成人世界試驗與探索的管道。如果有一些不正常行為出現,

我們也希望能夠透過休閒活動與教育來矯正,因此,中小學階段的休閒教 育內容至少要包括幾項:

一、 休閒的探索與了解:指的是對休閒活動有基本的認識,從日常生 活、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了解休閒的型態與功能。

二、 休閒資源的提供:在未進入學校以前,休閒的層次大多停留在遊戲 階段,休閒資源並不夠豐富,我們從觀察中得知學生大多數喜好活 動的課程,許多活動課程都含有休閒特質,活動當中可以展示各項 休閒資源供學生檢選與重複操作,並從中得到樂趣。

三、 社會互動的技能:有許多休閒活動都需要兩人以上共同參與,共同 進行休閒時,就會產生社會互動或合作行為,人際關係的技巧就在 此過程中增進不少。

四、 休閒活動的技能:每項休閒活動的技能性高低不同,大部分的休閒 活動都需要學習技巧,從生手到專家,成長過程所獲得的樂趣只有 真正從事的人才能領略。

五、 休閒倫理:倫理指的是適當的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在從事各項 休閒活動時,總希望得到不同的收穫,可能是身心的舒暢感、可能

(27)

是知識性的獲得,但仍有一些程度上的限制,例如禁止浪費資源、

禁止生態破壞、有損害健康的活動及破壞人際互動有違社會正義的 活動不做。

六、 休閒如何與學習相輔相成:休閒常包含在正規教育中,無論是正式 課程或非正式課程。但,休閒是一種學習,學習讓自己的身心更平 衡。學習的領域應該更加擴展,包括學科的與休閒的。而在升學主 義影響之下,更可藉由休閒活動的參與,紓解個人壓力。

2.4 計畫行為理論介紹及相關研究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的延伸[17],因此在了解計畫行為理論 前,先探究相關理論的發展與內容。以下研究者按照各理論提出的時間順 序,作說明。

2.4.1 多屬性態度模式(Multi-attribute Attitude Model)

多屬性態度模式為Fishbein 於1950 年代所提出[36],其認為信念、

態度與意向間具有相關性。因此當個人的信念不同時,將會影響對目標的 態度,致使參與的意向不同;而參與意向的程度不一時,參與的決策亦會 受到影響。該理論內容重點如下:

一、態度是目標歸因(object attributes)的信念強度(belief strength)與對各歸 因的評價(attributes evaluation)所組成。

二、將「信念強度」與「歸因評價」加以積和,即測得參與者的態度。

(28)

2.4.2 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多屬性態度模式在提出後,受到McGuire 的質疑,因為在所有信念 中,只有極少數的顯著信念能夠影響個人態度。再者,所測定的「對目標 的態度」和「對從事特定行為的態度」其結果意義不同[36] 。因此為了 能夠更精確的解釋人類行為決策的過程,Fishbein and Ajzen (1985) [14]以 期望價值模式(expectancy-value model)為問題思考的出發點、多屬性態度 模式為基礎,提出理性行為理論,提出二項基本假設[14-15]:1.個體常會 有系統的蒐集相關資訊來支持或推翻表現某行為的決定,即行為表現受個 人意志所控制(under volitional control)。2.個體想要表現某行為的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 BI) 是 行 為 發 生 與 否 的 立 即 決 定 因 子 ( immediate determinant ),而意向是指個人對從事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機率或可能 性。個體內在對於從事某特定行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AT) 與源自外在社會的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是影響行為意向的兩大 因素。該關係可由下列線性公式表示:

BI = w1A + w2SN (2.1)

BI :個人採取特定行為的意向 A :個人對從事特定行為的態度

SN :重要他人對個人是否應採取特定行為的看法 w1 及w2 分別是態度及主觀規範的相對加權態度

到目前為止,有許多研究證實態度及主觀規範等重要信念與行為意向 間的確存有高度的相關性。但事實上人類行為的發生,並非全由個人意志 所控制,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Ajzen and Madden將影響個人意志 控制的因素歸納為內在與外在因素兩大類:

一、內在因素

1. 資訊、技術、能力(information, skills and abilities):當個體缺乏完成某

(29)

項特定行為所需要的資訊、技術或能力時,則該項行為便無法實現。通常 可以經由訓練或經驗加以克服。

2. 情緒及強迫作用(emotions and compulsions):當個體處於壓力或強烈的 情緒狀態之下時,對本身行為的控制能力會相對降低。這類問

題較難加以改變。

3. 個別的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個體對於控制行為的自身能力本來 就存在有個別差異。

4. 意志力(power of will):許多行為目標的達成需要相當程度的意志力,

而不同的個體對於行為控制的意志力自有不同。

5. 遺忘(forgetting):有些行為的無法完成,是因為採取行為的個體遺忘了 這件事情或能力。

二、外在因素:通常只會導致行為意向的暫時改變。

1. 時間和機會(time and opportunity):很多行為無法發生的理由,都是因 為沒有時間,或是臨時有別的事情必須處理而失去機會。

2. 倚賴他人(dependence on others):當某項特定行為的完成需要他人的共 同協助時,個人對於行為就可能無法完全掌控。因此Ajzen and Madden (1986)認為理性行為理論具有無法推及非意願行為的限制。

2.4.3 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在過去二十幾年中,很多的研究者應用理性行動理論(Fishbein & Ajzen,1975)來預測、解釋個人行為意圖及行為,在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 與理論中,它是一個相當著名的理論,用來瞭解和預測社會行為,主張行 為的完成或成功主要是受個人意志所控制;但我們知道在實際情境中,有

(30)

許多行為並非完全受個人意志控制,也受部分非意志因素(Nonvolitional factors) 所 影 響 , 例 如 完 成 該 行 為 所 需 的 機 會 和 資 源 等 因 素 , 因 此 Ajzen(1985) [14]乃根據此缺失加以修改,提出了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使其能對行為能更有效的解釋和預測;此理論 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決定因素,分別是個人對行為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

及後來在合理行動理論加入的知覺行為控制;也就是說行為的意圖或實際 實行的情況,間接或直接受到這三個因素所影響。這三個因素而意圖要能 預期預測行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即研究者必須在受試者執行行為前先 行測量受試者的意圖,和行為必需是在意志控制下,基本假設是認為個人 採取某一定行為最直接的決定因子就是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而 所有其他可能影響此行為的因素都是經由此行為意圖間接影響行為表 現,計畫行為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意圖是由三個重要因素所共同決定的,

一是屬於個人本身內在的因素,採行某項行為的態度;一是屬於個人外在 的因素,影響個人採行某項行為的主觀規範;另一則是屬於時間與機會的 因素,即對於知覺完成某行為難易程度的知覺行為控制,如圖2.1 所示。

.行 為 態 度

.主 觀 規 範 行為意圖 . 行 為

知覺行為控制

圖2.1 計畫行為理論

計畫行為理論假設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三個預測變項 間彼此會相互影響。行為意圖受到個人對行為的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及知

(31)

覺行為控制所影響。以下就行為意圖、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 制詳細說明:

一、行為意圖

就是個人想要採取某一特定行為之行動傾向,且行為意圖是任何行為 表現的必需過程,為行為顯現前的決定,也就是指行為選擇之決定過程 下,所引導而產生是否要採取此行為的某種程度表達,因此 Peter & Olson(1987) [37]提出對行為意圖的測量,可用來預測實際行為產生。

二、行為態度

是行為意圖第一個影響因素:乃個人對特定對象所反應出來一種持續 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預設立場,行為態度的形成可從個人採行某特定行結 果重要信念(salient beliefs)和對結果的評價(outcome evaluations)的交乘積 和所評量之。即

Ι

Ab=ΣBBiOEi (2.2)

i═1

Ab=執行某項行為的行為態度 BBi=行為信念

OEi=結果評價 I=顯著信念個數

雖然社會心理學家對行為態度的精確定義並非一致,但大部份學者認 為行為態度是對人、事、物、理念等持續性評鑑(包含肯定和否定)的組 合,是由情感(對行為態度對象的情緒反應)、認知(對行為態度對象的 想法和信念)、行為(對行為態度對象的作法)等所組成。

(32)

三、主觀規範(社會規範)

行為意圖第二個決定因素:主觀規範,它是由個人在採取某一定行為 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的認知。主觀規範可以說是個人知覺重要的他人或 團體(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認為他應不應採行某一特定行為的壓 力。所以主觀規範是規範信念 (Normative belief)和依從動機(Motivation to comply)的交乘積和。即

J

SN=ΣNBjMCj (2.3)

j═1 SN=主觀規範 NBj=規範信念 MCj=依從動機 J=規範信念的個數

我們知道群居生活中的同伴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因此,為了讓別 人能夠接受我們,我們經常會順從團體的行為,在計畫行為理論裡,主觀 規範指的是重要他人對行動的期望,及結合個人順從期望的動機。而增加 行為順從的方法主要有順從合法權威、獎賞、懲罰與威脅、他人的期待、

外在壓力的限制等。

四、知覺行為控制

行為意圖第三個決定因素:知覺行為控制,亦即個人預計採取某一特 定的行為時自己所感受以掌握的程度。因此可能促進或阻礙行為表現的因 素之個人能力評估信念(Control belief)和這些因素重要性考量的催化知覺 (perceived facilitation)之交乘積和。即

(33)

k

PBC=ΣCBKPFK (2.4)

k═1

PBC=知覺行為控制 CBk=控制信念 CFk=便利性認知 K=控制信念的個數

假設它同時反映了過去的經驗,意指的是知覺到所執行的行為是容易 或困難,也就是說當個人對所採取的行為沒有被特別的強制時,將對行為 有完全的自主控制,但如果對行為的獲得缺乏資訊和能力時,將對所採取 行為變得完全無法控制(Godin,1994a),所以知覺行為控制能對行為本 身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基本上,知覺行為控制(PBC)是包括了內在控 制因素,如個人的缺點、技術、能力或情緒等,以及外在控制因素,如資 訊、機會、對他人的依賴性或障礙等[38]。

Ajzen 將原有的理性行動理論(TRA)增加知覺行為控制而形成所謂的 計畫行為理論,隨後更有很多的研究結果都支持了此新理論(TPB)比原理 論(TRA)更具有預測力。Ajzen(1988)[15]提出「個人對所執行的行為有 更有利的行為態度和主觀規範,並且有更大的知覺行為控制,個人就將有 強烈的行為意圖」。所以從計畫行為理論觀點,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要增 強一個人的意圖或行為,需從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的改變 和獲得著手,如此將有助益於探討青少年的行為意圖。

2.4.4 計畫行為理論相關研究

一、國內相關研究

尤嫣嫣(1992) [39]以計畫行為理論[14] 為依據,以 1168 人為實際探

(34)

討的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接受B 型肝炎疫苗注射行為意圖。結果指出,

以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三因子來預測行為意圖,研究結果複相 關分別為0.42 及 0.45,整體模式預測力良好。

蔡佳伶(1993) [40]以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日間部八十二學度第一學期 在學的大學部三、四年級學生為母群,有效樣本238 人。研究結果如下,

對從事紙張回收的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可以有效地解釋本研究 對象的紙張回收意圖。本研究對象對從事紙張回收的態度與行為信念、結 果評價的交乘積和。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支持計畫行為理論的假設,並 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應用在紙張回收意圖上,優於理性行動理論。

魏米秀和呂昌明(1995) [41]利用開放式問題得到吸菸者的重要他人 和參考團體包括,「父母、家人(父母以外)、朋友們、女朋友、公益團體、

不吸菸的朋友、師長」,他們將重要他人以明確的對象取代後發現,主觀 規範的確可以獨立預測戒菸行為態度。

林輔瑾(1996) [42]以專科 315 位男性學生為對象,以計畫行為理論探 討專科學生從事規律運動的行為意圖。研究結果發現,從事規律運動的行 為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可解釋規律運動意圖62.1﹪的變異量,

行為態度對運動意圖影響力最大,而知覺行為控制能增加對運動意圖的預 測,外在變項對規律運動意圖的解釋變異量沒有影響,符合計畫行為理論 的假設。

徐蓓蒂(1996)以 Ajzen [43] 的計畫行為理論 為依據,主要目的在了 解本研究對象每日飲用牛奶的意圖,行為其影響因素。研究以私立醒吾商 專日間部(五專)一至四年級全體學生為母群體,共得到 805 份有效問卷。

結果指出,研究對象每日飲用牛奶的行為可以由意圖和知覺行為控制來預 測,並且意圖與知覺行為之間具交互作用。飲用牛奶的意圖是受到態度,

(35)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三者的影響,三者可以解釋意圖61%的變異量。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支持計畫行為理論的假設,並發現計畫行為理論應 用在每日飲用牛奶行為上的適切性大於理性行動理論。

康書華(1997) [36]針對 200 位大學生對國家公園前往意圖的研究中指 出: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變數對前往意願之複迴歸分析中,

就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變數而言,當前往意願為定義一「在 未來一年內,會前往墾丁國家公園的可能性」和定義三「在未來一年內,

會前往墾丁國家公園的機會」,知覺行為控制此變數是最主要的預測變 數,分別占其前往意願的總解釋變異各達21.7﹪和 27.83﹪,也是影響最 大的自變數。在前往意願定義二「我想要在未來一年內,會前往墾丁國家 的意願」方面,主觀規範此變數不具明顯的影響力,而行為態度變數則是 最具影響力的主要預測變數,可解釋前往意願22.7﹪的總變異量。

趙信賓(1999) [44]針對台中縣寒假辦理直排輪育樂營之十三所國小 五、六年級學童為對象,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 行為控制知關係,結果發現,直接影響學童參加因素有三個,依序為主觀 規範、行為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態度β=0.24、主觀規範β=0.37、知 覺行為控制β=0.35,p<.001)總解釋變異量為 69 %,且計畫行為理論應用 在此適合度良好。

陳淑鳳(2000) [45]以計畫行為理論驗證,五地區國稅局稽徵工作人員 為電子化政府下國稅稽徵人員資訊科技接受行為模式之研究。研究結果

「國稅稽徵人員資訊科技接受行為」,在驗證後各項配適度指標皆達到可 接受水準以上,模式的整體配適度尚佳,表示本研究所建構之,稅稽徵人 員稅務資訊系統使用行為能給予不錯的解釋,使模式能有效預測並解釋資 訊系統之使用行為。

(36)

賴蕙君(2000) [46]針對嘉義市八所公立國中教師進行終生學習意 圖,結果顯示,行為態度及主觀規範可有效解釋行為意圖 31.7%的變異 量,加上知覺行為控制可以增加22.7%的解釋變異量,從標準回歸係數來 看(行為態度β=0.30、主觀規範β=0.20、知覺行為控制β=0.50,p<.01),

三個變項中知覺行為控制影響力最大,行為態度次之,主觀規範最小。

二、國外相關研究

Gatch & Kendzierski(1990) [47]針對 100 名 18-26 歲大學生參與有氧 運動意圖研究,測量得到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以多元迴歸 分析,結果指出,行為態度和主觀規範對運動意圖的預測力達顯著水準,

其中行為態度(β=0.39,P<.01)的重要性大於主觀規範(β=0.25,P<

0.01)。加入知覺行為控制後,能增加運動意圖的預測力(R=0.30,P<0.01),

行為態度(β=0.23,P<.01),主觀規範(β=0.22,P<.01),知覺行為控制 (β=.25,P<.01)超過理性行為理論的預測,顯示計畫行為理論能有效預 測。

Dzewaltowski, Noble & Shaw(1990) [48]以 254 位修讀身體教育概 念課程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比較社會認知理論、理性行動理論、計畫行 為理論在參與四週體能活動的預測力,研究結果顯示計畫行為理論是被支 持的,行為態度(β=0.33,P<.05)、知覺行為控制(β=0.30,P<.05)能有 效預測意圖(R=0.27),而主觀規範(β=0.06,ns),行為態度與知覺行為控 制為主要影響因素。

Godin et al. (1991) [49] 以 161 位冠狀心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未 來一年內利用休閒時間從事規律運動的意圖,以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 覺阻礙、習慣、知覺困難及個人對運動的主觀信念、知覺血管再梗塞的嚴

(37)

重性和易傷害性為行為意圖預測變項,在多元迴歸分析發現,共可解釋 41

%規律運動意圖的變異量,而知覺阻礙、習慣和知覺困難為顯著的預測變 項。在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發現,高、低運動意圖在知覺阻礙因素的時間管 理的困難、心理適應的困難和懶惰三方面有顯著的差異。

Ajzen & Driver(1992) [18]針對 146 位大學生(103 位女生和 43 位男 生)年齡 17-40 歲應用計畫行為理論來解釋及預測海灘上休閒、戶外慢跑、

爬山、划船以及騎自行車等五項休閒運動行為,研究結果顯示,行為態度、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能有效預測意圖,計畫行為理論加入了「知覺行 為控制」此項因素,對於解釋及預測休閒遊憩行為的形成,產生很大的效 果,如海灘上休閒(β=0.45,P<.001)、爬山(β=0.31,P<.001)及划船(β

=0.47,P<.001)受此因素的影響程度最大,而騎自行車(β=0.06,ns)、戶 外 慢 跑(β=0.17,ns)。此研究將行為態度再區分為兩個部份,工具 (instrument)成份行為態度和情感(affect)成份行為態度,認為個人休閒活動 之選擇,其中部份是為從活動中尋找利益(benefit),另外則是為求得「感 覺(feeling)」上的滿足,這樣的區分對休閒行為的解釋更完整。在研究結 果顯示出,情感成份行為態度顯著預測行為意圖的有划船(β=0.25,P

<.01)、戶外慢跑(β=0.14,P<.05)、騎自行車(β=0.42,P<.001),而工 具成份行為態度僅有戶外慢跑(β=0.14,P<.05)能顯著預測行為意圖。

Theodorakis(1992)以 98 位 10-13 歲參與游泳俱樂部游泳訓練兒童為研 究對象,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參與四週游泳訓練的意圖對實際參與次數的 預測力。利用多元迴歸分析,顯示計畫行為理論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 能有效預測行為意圖。

Theodorakis(1994) [50]以 395 位 18-45 歲的女性參與為期兩個月體適 能活動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主要架構,再加入行為態度強度和角色身

(38)

分兩個變項,來預測各變項對意圖和行為的影響指出,以行為態度(β

=0.36,P<.001)、主觀規範(β=0.08,ns)兩變項預測意圖的解釋量為 15

﹪且行為態度對意圖的影響大於主觀規範,加入知覺行為控制(β=0.48,

P<.01)與行為態度(β=0.17,P<.01)、主觀規範(β=0.03,ns)一起預測意 圖其解釋量達33﹪,知覺行為控制最強,行為態度次之。

Godin(1993,1994) [51-52]分析一些應用計畫行為理論和理性行動理 論於運動的相關研究指出:

(一)從 21 篇計畫行為理論或理性行動理論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運 動意圖間關係的研究發現,行為態度和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解釋量介於 6﹪-59﹪,平均解釋量約 30﹪,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行為態度對行為 意圖的預測力大於主觀規範。

(二)從八篇知覺行為控制增加對行為意圖或行為解釋變異量的研究 發現,每篇研究結果支持知覺行為控制能增加對行為意圖的解釋變異量,

增加的變異量介於4﹪-20﹪,平均約 9﹪。

Mummery(1994) [53]以計畫行為理論和理性行為理論來探討 169 位 11-16 歲(平均年齡為 14.7)。在加拿大 11 個不同的游泳俱樂部青少年,接 受競技游泳訓練的意圖和行為研究中,結果指出,行為態度(β=0.20,P

<.01)、主觀規範(β=0.10,ns)和知覺行為控制(β=0.43,P<.01)三者能 有效預測行為意圖(R=0.31),主觀規範對意圖的影響未達顯著水準。此研 究亦參考Ajzen &Driver (1991)的研究,將行為態度分成工具性成分行為 態度和情感性成分行為態度來預測行為意圖,研究結果為:工具性成分行 為態度(β=0.35,P<.01)和情感性成分行為態度(β=0.22,ns)、主觀規範 ( β =0.10 , ns)知 覺 行 為 控 制 ( β=0.44 , P< .01) 能 有 效 預 測 行 為 意 圖 (R=0.36)。從以上結果顯示,支持計畫行為理論,適合於青少年游泳訓練

(39)

意圖與行為研究,且將行為行為態度分成工具性成分行為態度和情感性成 分行為態度,更能有效預測行為意圖。

Suzanne,Jeanne & William(1996 [54]以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 310 位 (男 162,女 143)年級到入年級學童參與有氧運動的意圖研究,結果指出,

知覺行為控制(β=0.11,P<.05)和行為態度(β=0.16,P<.01)對參與有氧 運動的意圖的預測達顯著水準(B=0.37),而主觀規範(β=0.04,ns)影響未 達顯著水準,且行為態度高於知覺行為控制。在各控制因素對知覺行為控 制的影響以知覺能力(perception of competence)影響程度為最高,其次是安 全的場所、安全的路程、父母的鼓勵、興趣、受傷、時間、缺乏用具、花 費等。

Carvajal, Photiades, Evans & Nash(1997 [55]研究文化調適對拉丁青 少年物質濫用的社會影響他們將主觀規範修訂為父母的主觀規範及朋友 的主觀規範以探討不同文化調適程度下的影響,結果顯示父母的主觀規範 含影響青少年避免使用藥物意圖,其標準化迴歸係數(β=-0.14),相較 於行為態度及自覺行為控制的標準化迴歸係數(β=-0.31,0.46),父母 的主觀規範的影響仍偏低,而朋友的主觀規範卻沒有顯著影響。從以上結 果顯示支持計畫行為理論是一健全合適理論模式。

Hanson(1997) [56]調查 13-19 歲的非裔、波多黎各裔、歐裔等女性青 少年的吸菸意圖差異,經路徑分析後發現研究樣本的吸菸態度能有效預測 吸菸意圖,其迴歸係數介於0.44 到 0.62 之間。

Hill, Amyot, Dery & Godin(1997) [57]探討青少吸菸習得階段(stage of smoking acquisition)時指出,吸菸行為態度對在各吸菸習得階段。吸菸 行為的影響比主觀規範及自覺行為控制的影響還大,其三者的決定係數分 別為(0.83、.38 及 0.73)。

(40)

Nguyet, Beland & Otis(1998) [58]研究 30 到 60 歲的成年吸菸者是否 願意從事一、二項可以增進心臟健康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戒菸、吃低熱 量食物、運動等,研究發現,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從事 健康行為意圖的預測力均達顯著水準,其中行為態度的標準化迴歸係數介 於0.33 到 0.34 之間。

三、相關研究文獻結論

由上述許多以計畫行為理論依據驗證意圖的實證研究結果,可以歸納 出下列結論:

(一)行為態度會直接影響其參與休閒活動的意圖

雖然上述研究因研究目的及對象不同,而將行為態度定義成不同操作 性定義,但總合結果來看,行為態度對行為意圖有獨立的預測效果,可知 道行為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行為意圖。

(二)主觀規範會直接影響其參與休閒活動的意圖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發現,由於研究對象不同,而使得主觀規範對行為 意圖的預測力而有所增減,研究對象年齡層愈低時,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 的預測力愈大,反之,受試者年齡愈大時,預測力則相對減少,總合結果 來看,主觀規範對所預測的行為均能有獨立的預測力,且為影響行為意圖 變數之一。

(三)知覺行為控制會直接影響其參與休閒活動的意圖

上述許多研究結果都證實不論研究目的及對象為何,知覺行為控制可 以獨立預測行為意圖,將知覺行為控制加到整體模式中更能有效增加模式 的預測力,使得模式的預測力更為完整,且也顯示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 圖有獨立影響力,可由許多比較理性行為與計畫行為理論之間的預測力研

(41)

究可得到證實,計畫行為理論在預測力上都優於理性行為理論,顯示知覺 行為控制為影響行為意圖的變數。

(四)計畫行為理論模式可以適配於國民中學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的行 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行為意圖的觀察資料。

上述研究目的及對象極為廣泛,年齡層從9-60 歲,研究範圍更是分 析許多層面,如健康行為(如吸煙、酗酒、乳房自我檢查、體重控制、飲 食行為、婚前性行為及愛滋病預防等方面)、社會與學習行為(如投票行 為、捐血行為、學習成就及違規行為等方面)、消費者行為(汽車購買行為、

投資股票行為及儲蓄行為等)也常見於運動、休閒行為(如規律運動行為、

運動道德、競技訓練、休閒活動的選擇、遊憩意圖及運動競賽的觀賞行為 等方面)。結果也都顯示,計畫行為理論是一個良好的理論,推及各個層 面皆能有效的預測與解釋。

(42)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目的,旨在探討以計畫行為理論模式中的行為態度、主觀 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解釋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行為意圖。本章共分為:

3.1 研究假設、3.2 研究樣本、3.3 問卷設計。

3.1 研究假設

本研究模式係以Ajzen 所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為理論基礎,模式結構 如圖3.1 所示。青少年對參加休閒活動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 與參加意圖之間有因果關係,意即青少年參加休閒活動的態度、主觀規 範、知覺行為控制會影響到參與休閒活動的意圖。

工具性成分

情感性成分

重要他人影響力

自我效能

便利條件

圖 3.1 模式結構圖 參加休閒活動的 態度

參加休閒活動 的主觀規範

參與休閒活 動的意圖

參加休閒活動的 知覺行為控制

參與的想要程度 參與的可能程度

(43)

根據上述模式結構圖,本研究提出之假設如下:

一、測量模式假設

(一)「行為態度」為一內因潛在變項,由情感性成分、工具性成分等 二個觀察變項所反映。

(二)「主觀規範」為一內因潛在變項,由重要他人影響力之觀察變項 所反映。

(三)「知覺行為控制」為一內因潛在變項,由自我效能、便利條件等 二個觀察變項所反映。

(四)「行為意圖」為一內因潛在變項,由參與的可能程度、參與的想 要程度等二個觀察變項所反映。

二、結構模式假設

假設一:「行為態度」對「行為意圖」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假設二:「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假設三:「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三、本研究模式之規定如下:

(一)每一測驗項目皆有一個不是零的負荷是在其所測量的潛在因素 上,但是對其他的潛在因素之負荷是零。

(二)測驗項目與項目之間所連結的測量誤差彼此之間不相關。

(三)潛在因素與潛在因素間的殘差彼此之間不相關。

(四)潛在變項的殘差與測量誤差之間不相關。

(五)干擾與外因潛在變項不相關。

(44)

3.2 研究樣本

依據苗栗縣教育局所劃分的學校行政區,有苗栗市、頭屋鄉、公館鄉、

銅鑼鄉、三義鄉、苑裡鎮、通宵鎮、西湖鄉、頭份鎮、竹南鎮、三灣鄉、

造橋鄉、獅潭鄉、南庄鄉、後龍鎮、大湖鄉、卓蘭鎮、泰安鄉等18 鄉鎮,

共計30 所國民中學,如表 3.1 [59]。由苗栗縣教育局資料整理後顯示:苗 栗縣94 學年度國民中學平均每班學生數為 33.08 人,其中有 12 所國中,

每班學生數高於平均數33.08 人,其中以照南國中 39.14 人最多,建國國 中37.24 人次之。另有 18 所國中每班學生學生數低於平均數 33.08 人,其 中以泰安國中15.33 人最低,獅潭國中 22.25 人次之,顯示學生分佈於十 八鄉鎮的情形[59]。

表3.1 苗栗縣國民中學概況

學年度 學校數

(所)

教師數

(人)

職員數

(人)

班級數

(班)

學生數

(人)

平均每班 學生數

平均每位教師 教導學生數 84 學年度 31 1302 216 602 24592 40.85 18.89 85 學年度 31 1302 214 593 23711 39.98 18.21 86 學年度 29 1154 185 523 19971 38.19 17.31 87 學年度 29 1096 189 491 18333 37.34 16.73 88 學年度 29 1081 195 489 17114 35.00 15.83 89 學年度 29 1065 197 487 16611 34.11 15.60 90 學年度 29 1080 194 511 16853 32.98 15.60 91 學年度 29 1080 183 517 17396 33.65 16.11 92 學年度 30 1127 168 464 14751 31.79 13.09 93 學年度 30 1133 161 529 17687 33.43. 15.61 94 學年度 30 1148 158 531 17564 33.08 15.30 資料來源:苗栗縣教育局及本研究整理 備註:本表未含私立學校

(45)

表3.1 苗栗縣國民中學概況(續)

學校 學校數

(所)

教師數

(人)

職員數

(人)

班級數

(班)

學生數

(人)

平均每班 學生數

平均每位教師 教導學生數 苗栗國中 1 60 8 24 641 26.71 10.68 大倫國中 1 62 9 33 1186 35.94 19.13 明仁國中 1 91 10 44 1540 35.00 16.92 頭屋國中 1 21 4 8 248 31.00 11.81 公館國中 1 85 10 38 1324 34.84 15.58 鶴岡國中 1 23 4 12 337 28.08 14.65 文林國中 1 44 8 22 636 28.91 14.45 三義國中 1 46 7 20 708 35.40 15.39 致民國中 1 48 7 21 725 34.52 15.10 通宵國中 1 60 8 25 833 33.32 13.88 南和國中 1 13 2 6 154 25.67 11.85 烏眉國中 1 20 2 9 268 29.78 13.40 啟新國中 1 15 3 7 221 31.57 14.73 西湖國中 1 12 3 6 138 23.00 11.50 頭份國中 1 23 3 10 225 22.50 9.78 文英國中 1 25 4 11 286 36.00 11.44 竹南國中 1 82 11 38 1279 33.66 15.60 照南國中 1 85 10 42 1644 39.14 19.34 三灣國中 1 22 3 9 279 31.00 12.68 南庄國中 1 19 1 8 262 32.75 13.79 造橋國中 1 18 2 7 218 31.14 12.11 大西國中 1 15 3 8 233 29.13 15.53 後龍國中 1 23 5 12 420 35.00 18.26 維真國中 1 63 8 29 978 33.72 15.52 大湖國中 1 29 5 13 431 33.15 14.86 南湖國中 1 13 2 6 181 30.17 13.92

獅潭國中 1 9 2 4 89 22.25 9.89

泰安國中 1 8 3 3 46 15.33 5.75

建國國中 1 97 9 46 1713 37.24 17.66 大同國中 1 17 2 10 321 32.10 18.88 資料來源:苗栗縣教育局及本研究整理 備註:本表未含私立學校

因此,本研究是以苗栗縣國民中學九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便 利抽樣方式實施研究調查。並分預試及正式施測二階段進行,說明如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