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運動的媒介化:一個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與取徑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運動的媒介化:一個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與取徑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社會運動的媒介化: 一個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與取徑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Mediatiz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social: an actor-network approach.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指導教授:方念萱 研究生:陳品丞. i n U. v. 博士 撰. 民國一○八年七月.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 致. 謝. 還記得剛開始寫這篇論文時,我曾開玩笑地在臉書上說,究竟是台灣婚姻平 權的日子先到來,還是我的論文會先寫完呢?在撰寫這篇謝誌的此刻,同婚通過 已滿兩個月,已有超過千對同性伴侶成婚,回首台灣同志運動一路以來歷經的風 風雨雨以及 2018 年公投的挫敗,這個階段性的成果實屬不易。這篇論文首先想 感謝在平權這條路上前仆後繼的人們。 謝謝念萱老師的指導。自七年前進到政大新聞系,我就一路跟著老師學習, 修過所有她開過的課程,這篇論文的題目也深深受到她的啟發。念萱老師曾開玩. 治 政 若真要在絕處才能逢生,我想每次與念萱老師晤談,都是自己思考理路上的一次 大 立 脫胎換骨,更期待不同想法相互激盪的過程中,每次火花迸生的時刻。念萱老師 笑說,她指導論文時相當嚴格,常常把學生「逼到牆角」 ,但我卻相當樂在其中。. ‧ 國. 學. 教給學生的不僅是做學問的嚴謹態度,更深深影響了我的待人處事之道。. ‧. 謝謝鶴玲老師和士哲老師擔任我的口試委員,兩位老師不僅親切,在口試時 給予我許多鼓勵,更提出許多一針見血的建議,令這篇論文更臻於完善。此外,. Nat. sit. y. 也要特別感謝政大社會系的陳宗文老師,我是因為旁聽了宗文老師開設的「科技. io. er. 社會學」課程,才有機會接觸到行動者網絡理論。雖然當時聽得一知半解,但若 沒有當時的引路,也不會有今日的論文。慧雯老師、昌德老師、麗雲老師等許多. n. al. Ch. i n U. v. 老師也都在求學過程中帶給我莫大的幫助,在此一併致上深深的謝意。. engchi. 研究工作確實是孤獨的,做理論更是花費大半時間與文獻對話,幸好這一路 以來有許多研究所同學們陪伴。謝謝熙堯和偉誌,能在研究所找到一個能夠聽得 懂自己想法並給予回饋的朋友,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謝謝玲慧助教、昀仟助教 與育志學長,我會永遠珍惜在新聞館和你們的抬槓時間,著實紓解了不少寫論文 的沉悶與壓力;謝謝在研究所遇到的每位同學,雖然彼此可能不一定熟識,但我 經常默默地以你們為榜樣,激勵自己繼續向上;謝謝我的家人,我對你們的感情 與感謝無需再多言。 最後,謝謝政大。從大學到研究所整整七年,我從不曾有過一刻後悔來到這 個地方,我徜徉政大自由而開放的校風,欣賞這裡的人們豐沛的人文素養,以及 批判卻不失溫柔的社會關懷,這些養分孕育我成長、茁壯。我相信,我會永遠記. DOI:10.6814/NCCU201900844.

(3) 得這裡令人猝不及防的暴雨、在大勇樓度過的每個夜晚,以及傍晚下課後自河堤 眺望出去的溪流與夕陽。這篇論文,同樣獻給政大。 當前台灣社會面臨諸多挑戰與變局,對外遭逢愈來愈險峻的國際情勢,對內 也面臨假資訊的氾濫、各樣意見的極化,以及信任關係瓦解的種種危機。或許此 時此刻,我尚無法做出什麼改變,但我想在這個即將離開學校保護的時刻,留下 對自己的期許,盼望每當遭逢力竭之際,能夠想起當年對自己的這份祝福。 永遠保持開放的心胸與眼界,不要喪失向未知尋求答案的熱情與勇氣。 最重要的是,不忘行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019. 08. 08. 於台北.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44.

(4) 中文摘要 媒介長期以來總被視為社會運動達成目標的「工具」或「手段」,相關研究 的問題意識一直圍繞在「媒介是助力還是阻力」的二元性思考框架,因而陷入媒 介決定論的泥淖,更過度簡化了媒介與社會運動之間複雜的關係。此外,社會運 動研究的理論發展陷入停滯,如今媒介已然滲透至日常生活各處,社會文化各方 各面皆為媒介所中介,但我們卻缺乏一個得以適切地描繪、分析社會運動與媒介 之交織關係的理論概念。. 政 治 大 而動態的共變關係,並為漸趨僵化的社會運動研究注入活水,本研究援引近年歐 立. 為了幫助我們在「無處不媒介」的社會之中,掌握社會運動與媒介之間整體. 陸傳播界興起的「媒介化」 (mediatization)以及 Bruno Latour 為主的行動者網絡. ‧ 國. 學. 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ANT)與傳統社會運動理論對話,並且嘗試發展一個. ‧. 以「媒介為關懷」的新媒介化 ANT 取徑,做為邁向社會運動與媒介研究之新典. y. Nat. 範的起點。本研究以 2018 年台灣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為例,說明何以此新取. er. io. sit. 徑得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社會運動與媒介的複雜關係。 本研究主要目標有三:(一)藉由社會運動理論、媒介化理論與行動者網絡. al. n. v i n 理論的對話,發展一個得以在當今無處不媒介的社會脈絡之中,適切地描繪社會 Ch engchi U 運動與媒介交織關係的新理論取徑。 (二)以台灣 2018 年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 爭議為例,實際示範此新取徑如何用於實際的經驗研究之上。(三)檢驗、修正 與反思此新取徑的優、劣勢,並提供理論與方法上可能的發展方向,以供有興趣 的研究者進一步拓展。 關鍵字:媒介化、社會運動、行動者網絡理論、同志運動、同婚公投. DOI:10.6814/NCCU201900844.

(5) Abstract Media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tool" or "means" for social movements to achieve the goals. However, as media nowadays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day life, it apparently oversimplifi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social movements. What’s worse, the discussion has always been centered on the dualistic framework of technoutopian and dystopian thinking, suffering from what Mattoni and Treré (2014) called "the one medium bias" and "the technological-fascination bias". We lack a proper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interweaving relationship of social movements and media. Accordingly, this study uses "mediatization" and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 " as a starting point to develop a new approach to help us grasp the overall and dynamic. 政 治 大. inte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social movements and media in the "on the mediation of everything" society (Livingstone, 2009) . This new approach regards "mediatiz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social" as the interrelated changes in a controversy during the assembling process of all the human and non-human actors, especially media. It should be media-decentralized but media-concerned to avoid determinism or reductionism.. 立. ‧. ‧ 國. 學. al. er. io. sit. y. Nat. In order to illustrate how this new approach applies empirically, I take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2018 Taiwanese referendum for marriage equality as the illustrative case, showing how mediatization process takes place in propelling Taiwan to be the first Asian country in legalizing same-sex marriage. This study also reflects on the. v. 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new approach, and provides directions for further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discussion.. Ch. engchi. i n U. Key words: mediatization, social movement, mediated activism, actor network, same sex marriage. DOI:10.6814/NCCU201900844.

(6) 章節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緣起:社會運動與媒介研究的困境 ................................................................. 1. 第二節. 本研究理論架構與章節安排 ............................................................................ 6. 第貳章. 社會運動理論脈絡下的媒介研究 .......................... 10. 第一節. 資源動員論 ..................................................................................................... 12. 第二節. 構框理論(framing) ..................................................................................... 17. 第三節. 動員結構(mobilizing structure) .................................................................. 21. 第四節. 社會運動理論看待媒介的盲點....................................................................... 29. 第五節. 邁向「媒介中介」的典範轉移?................................................................... 34. ‧ 國. 學. 第參章. 立. 政 治 大. 媒介化理論回顧與反思.......................................... 39. ‧. 媒介化基本概念:無處不媒介....................................................................... 40. 第二節. 建制取徑:媒介邏輯的介入與取代 ............................................................... 43. 第三節. 社會建構取徑:媒介形塑力與傳播形定 ....................................................... 50.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a. n. 第肆章. v. l C 讓社會運動重新開始集結 ...................................... 59 ni. hengchi U. 第一節. 媒介化做為全景(panorama) ...................................................................... 62. 第二節. 行動中的媒介 ................................................................................................. 66. 第三節. 建立「以媒介為關懷」的新媒介化取徑 ....................................................... 71. 第四節. 社會運動的媒介化:ANT 取徑的觀點 ........................................................... 74. 第伍章. 案例選擇與研究方法設計...................................... 81. 一、爭議案例選擇與研究架構設計 .............................................................................. 82 二、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 ............................................................................................. 88. 第陸章. 案例分析:同婚合法化公投 .................................. 91. DOI:10.6814/NCCU201900844.

(7) 第一節. 階段一:從釋憲到公投 .................................................................................. 91. 第二節. 階段二:連署書的奇幻漂流 .......................................................................... 97. 第三節. 階段三:假資訊與它們的「生成」 ............................................................. 108. 第四節. 案例試作結果討論........................................................................................ 120. 第柒章. 研究結論、反思與未來展望 ................................ 124.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貢獻 ........................................................................................... 124. 第二節. 研究反思 ....................................................................................................... 127. 第三節. 展望:媒介化如何指引社會運動與媒介研究的未來? .............................. 131. 參考文獻 ............................................................................... 135 治. 立. 政.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44.

(8) 表目錄 表 3-1. 大眾媒體與網絡媒體邏輯比較表 ............................................................. 49. 表 4-1. 社會學古典三大家的社會想像整理表 ..................................................... 60. 表 4-2. 三種媒介化取徑之比較表......................................................................... 74. 表 5-1. 爭議關係人訪談資料表 ............................................................................ 89. 立. 治 圖目錄 政 大. 本研究理論架構圖 ......................................................................................7. 圖 3-1. 媒介化與媒介中介概念關係圖 ................................................................. 43. 圖 5-1. 案例分析架構圖 ........................................................................................ 85. 圖 6-1. 階段一:行動者網絡關係圖 .....................................................................96. 圖 6-2. 郵局彙整後的袋裝連署書......................................................................... 97. 圖 6-3. 連署書填寫範例與注意事項示意圖 ....................................................... 100. 圖 6-4. PTT 自發性連署文範例 .......................................................................... 101. 圖 6-5. 階段二:行動者網絡關係圖 ................................................................... 107. 圖 6-6. 挺同方產製的假資訊範例....................................................................... 114. 圖 6-7. 階段三:行動者網絡關係圖 ................................................................... 118. ‧. ‧ 國. 學. 圖 1-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44.

(9)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緣起:社會運動與媒介研究的困境. 2010 年 12 月 17 號,突尼西亞一個 26 歲的攤販 Mohamed Bouazizi 因為不 滿警察扣押他的攤車,在市政大樓前引火自焚。這段影片上傳到網路後,隨即在 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社群媒體上以極為驚人的速度被分享,最終爆發 了「茉莉花革命」 ,甚至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西班牙憤怒者運動(15-M) 、阿拉伯 之春(Arab Spring) 、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等抗爭。由於在. 政 治 大. 這些大規模的革命與社會運動之中,社群媒體都發揮了動員、組織、整合與擴大. 立. 運動規模的功能(Castells, 2012) ,許多主流媒體紛紛以「社群媒體革命」指稱這. ‧ 國. 學. 波革命風潮。同時,這些抗爭皆沒有明顯的專業組織在背後進行動員,任何人都 可能單憑一己之力,藉由網路和社群媒體散布訊息,連結、動員那些素昧平生的. ‧. 人們,成為燎原的那一點星火。. y. Nat. sit. 隨著社群媒體日漸普及,如今對運動者來說,在 Facebook 建立粉絲專頁或. n. al. er. io. 在 Twitter 上建立公眾帳號,早已成為發起社會運動的「標準流程」 ,運動者利用. i n U. v. 社群媒體進行匯聚資源、組織動員、凝聚集體意識、推廣運動訴求、爭取支持等. Ch. engchi. 工作(Eltantawy & Wiest, 2011)不再是什麼新鮮事,更多的反倒是對於社群媒體 的反省。阿拉伯之春的重要推手 Wael Ghonim 曾說:「想要解放社會的話,你需 要的,其實只是網路。」但他在 2015 年 TED 一場短講中1,卻一改先前的樂觀 態度,指出社群媒體助長了錯誤訊息、謠言與仇恨言論的散布,人們活在自己的 世界之中,只願接觸與自身觀點相近的人與意見,極化(polarized)的政治衝突 與公共討論環境正在撕裂人與人的信任關係。 從歡欣鼓舞到挫敗懷疑,Wael Ghonim 對於社群媒體的態度轉變聽來並不陌 生,因為網際網路 1990 年代發展之初也有過類似爭論,有些人對於網路促進資 1. Wael Ghonim 於 TED 的短講影片參考:https://tinyurl.com/y6vamdon 1.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0) 訊流通、大幅降低參與運動門檻的潛力額首稱慶,同時卻也有另外一群人抱持懷 疑,認為網路上的社會運動只能在一群烏合之眾之間,建立脆弱、不穩定的弱連 帶(weak tie)關係,無法成為維繫運動並持續發展的長期力量,難以真正促進民 主化的發展(Laer & Aelst, 2010) 。這類科技烏托邦主義與反烏托邦主義的辯論, 長期主導整個社會運動與媒介研究的發展,社群媒體如是,網路亦如是,整個研 究領域大體上一直圍繞在「媒介是助力還是阻力」的問題意識上(Fominaya & Gillan, 2017; Foust & Hoyt, 2018; Laer & Aelst, 2010; Mattoni & Treré, 2014)。 這樣的提問背後反映的是一種「資訊科技做為社會手段」的研究視角,媒介. 政 治 大 員產生什麼樣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鄭陸霖、林鶴玲,2001)。事實上,社會運動 立 被視為社會運動達成目標的「工具」或「手段」,運動者與研究者皆關心它對動. 本身就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所採取的集體手段,具有濃厚的政治性、工具性與目. ‧ 國. 學. 的性(何明修,2005),從這個角度來說,媒介是助力或阻力的提問不僅有實務. ‧. 上的意義,也符合社會運動研究一貫的關懷旨趣。然而,Foust & Hoyt(2018). y. Nat. 認為這造成兩個盲點,一個是「將一場運動中多元的媒介實踐分而論之」的分離. er. io. sit. 主義(isolationism),另一個則是「將一場運動的成功或失敗過度歸因於媒介影 響」的決定主義(determinism),科技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爭辯正是一例。. al. n. v i n 雖然多數學者皆不願採取全然的科技烏托邦或反烏托邦立場,肯認「機會」 Ch engchi U. 與「限制」乃一體兩面,因而尋求折衷式的理論進路,但這種方式仍然沒有擺脫 二元框架,甚至又落入另外一種「極端╱折衷」的對立,因為真正的問題並不在 於對立的兩端是什麼,而是將兩個事物「對立起來」的思考方式2。若我們沒有試 著從根本破除這樣的思考方式,恐怕便如 Fominaya & Gillan(2017)所言,每當 有新科技出現,整個「烏托邦觀點――反烏托邦觀點――折衷第三條路」的套路 就會再循環一次,卻少有具建設性的結論。此外,這種討論方式顯然窄化了我們 對於媒介角色的想像,更過度簡化了媒介與社會運動之間的複雜關係。. 2. 此處感謝汪琪老師 2018 年於政大舉辦之《由媒體效果研究的困境談起》演講的啟發。 2.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1) 然而,比起分離主義與決定主義的盲點,我認為更嚴重的問題恐怕在於社會 運動理論的發展停滯甚久,且逐漸與世界各地風起雲湧的抗爭、革命現場脫勾。 雖然這絕對不意味著學者只顧著在學院內閉門造車,對外頭的抗爭無動於衷,但 我們的確仍然在用 1970 年代就發展出來的資源動員論、構框理論、政治機會結 構,去分析時空背景與政經條件皆早已截然不同於往的社會運動。如果在 2019 年的今天,我們仍在使用 50 年前發展出來的理論,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批 理論實在太好用,至今仍有很強的解釋力,另一種就是社會運動理論的發展停滯 不前了 50 年,原因恐怕是後者的成分多一些。. 政 治 大 動研究已成為高度建制化的領域,比起回應外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抗爭風 立. 造成理論發展停滯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許如何明修(2016)所言,社會運. 潮,研究者更需要解決學科內部的研究議題;又或者如 Rodriguez-Giralt(2011). ‧ 國. 學. 所憂慮的,過去的社會運動研究已花費太多精力在修正、精進既有的概念,甚至. ‧. 有些過於鑽牛角尖,讓概念化集體行動的過程淪為全然技術性的問題,令整個研. y. Nat. 究領域日漸僵化。不過就算如此,我們又何以需要在此時此刻討論理論發展停滯. er. io. sit. 的問題?如今的社會運動與 50 年前相比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的差異,非得重新發 展一套理論工具不可?本研究給出的答案是:媒介環境已非同日可語。. al. n. v i n 事實上,媒體╱媒介在社會運動研究之中從未缺席。Waisbord(2018)認為 Ch engchi U. 在前網路(pre-Internet)時代,媒體就被視為提供大眾注意力(publicity)這項運. 動資源的重要社會機構(Edwards & McCarthy, 2004; McCarthy & Zald, 1977),並 關心社會運動如何策略性地與媒體互動、媒體如何框架化(framing)社會運動, 以及運動者如何發展小眾╱替代媒體(alternative media)來繞過主流媒體的守門 機制,搶回部分的運動話語權(Giltin, 1980; Rucht, 2004; Ryan, Carragee, & Schwerner, 2009; Smith et al., 2001;林常富,2010)等問題。此時的大眾媒體屬 於單向、階層化的傳播結構,權力掌握在政府、私人企業與媒體工作者的手中, 近用媒體的高昂成本限制了運動者利用它的機會(Waisbord, 2018)。 隨著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社群媒體等傳播科技的發展,媒介在社會運動研 3.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2) 究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特別是在茉莉花革命之後,只要以社會運動、社群媒 體為關鍵字隨意搜尋,便可找到成千上萬的報章評論、學術論文與專書,社會運 動與媒介研究儼然已成為這個領域的顯學。儘管如此,媒介終究只是社會運動研 究的一個主題,相關討論散見在資源動員論、構框理論、動員結構、機會結構等 理論之中,未曾被置於理論的核心位置,發展出連貫而系統性的概念工具,加上 前文提到的工具性視角與盲點,使得相關研究成果斷裂而片面(Mattoni & Treré, 2014),甚至更多時候是各說各話,難以幫助我們整體而全面地理解媒介之於社 會運動的關係。. 政 治 大 們的生活周遭,日常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皆與媒介密切相關,報章雜誌、電視、 立. 如今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已與 50 年前截然不同,各式各樣的媒介充斥在我. 廣播等大眾媒體未曾消失,網際網路、行動載具與社群媒體蓬勃發展,演算法、. ‧ 國. 學.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Krotz(2007;轉引自 Hepp,. ‧. 2013a)認為,媒介「量的增加」 ,令人們得以「無時無刻」使用「愈來愈多」的. y. Nat. 媒介以及科技中介的傳播形式,媒介滲透至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們如今正處. er. io. sit. 在一個「無處不媒介」(on the mediation of everything)的社會之中(Livingstone, 2009)。更重要的是,媒介同時也在「質的層面」改變、形構我們所處的社會環. n. al. 境與脈絡(Hepp, 2013a)。. Ch. engchi. i n U. v. 鄭陸霖、林鶴玲(2001)認為社會運動與資訊社會的關係有兩種形式,一種 是前面提到的「資訊科技做為社會手段」,將媒介視為工具性的存在,討論它如 何影響社會運動的動員,另一種則是資訊科技透過「改變社會脈絡」,對所處其 中的社會運動產生影響。雖然兩位學者撰寫此文時,媒介廣為滲透日常生活的狀 況可能尚不顯著,缺乏堅實理論基礎與充分的經驗證據,以說明資訊科技如何透 過改變社會脈絡來影響社會運動,但文中也提到,第二種關係必然隨著資訊社會 的發展愈加重要。如今看來,媒介雖然早已深刻地影響了整體社會脈絡,但我們 缺乏合適理論工具的問題依舊。 有鑒於此,我們迫切地需要概念化一套新的理論工具,而不是再死命地抓著 4.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3) 1970 年代的理論,期望只要修正其操作性定義,便能高枕無憂地再用 50 年。更 重要的是,新的概念不能再僅是將媒介視為社會運動的工具或手段,應該將傳播 行動置於理論核心,並朝著「媒介中介(mediated)的運動」的理論方向發展 (Kavada, 2016; Milan, 2015a; Waisbord, 2018) 。事實上,近年的確有不少學者已 經努力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甚至認為典範轉移的號角已然響起(Bennett & Segerberg, 2012; Kavada, 2016; Mattoni, 2017; Mattoni & Treré, 2014; Milan, 2015a) 。 為了讓我們在無處不媒介的當今,有一套妥適的新理論觀點和工具,得以更 適當地描繪、分析社會運動與媒介之間的交織關係,並為已然僵化的社會運動與. 政 治 大 媒介化理論(mediatization)。媒介化是一個「批判地分析不同變化之相互關係」 立 媒介研究注入活水,我首先引入近十年由歐陸傳播學界興起,並逐漸受到重視的. 的理論,而且此相互關係的「一端是媒體與傳播的變化,另一端則是社會文化的. ‧ 國. 學. (Couldry & Hepp, 2013, p.197) ,它強調媒介之於社會各層面歷時、動態且 變化」. ‧. 多面向開展的整體變化,有助於克服過往分離主義和決定主義的理論盲點,媒介. y. Nat. 在社會運動中不再只是工具性的角色。. er. io. sit. 僅管許多媒介化學者一再強調,媒介化不是「以媒介為中心」,不是單向而 線性的媒介效果論或決定論,但它仍然受到某種「媒介 vs.非媒介」的二元框架. al. n. v i n 限制,使研究者無可避免地必須選邊站,難以真正地做到媒介化一再強調的「共 Ch engchi U. 變」關係。為了打破這種先驗二元性,我再引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ANT),它強調事物皆在關係性的連結網絡中萌生,沒有任何先驗架構的 區分,社會學家應當忠實地跟隨行動者(包括人與非人)的行動,追索他們之間 的連結,而不該擅加自身框架在行動者之上(Latour, 2005) 。藉著 ANT 的啟發, 媒介化得以維持它的開放性和觸敏性(Jensen, 2013),以去媒介中心化的認識論 徹底擺脫媒介決定論的陰影,改以「媒介為關懷」的方式追索媒介在行動的過程 中,如何與其他行動者共同促成了變化。 我將這種新理論取徑稱為「媒介化 ANT 取徑」 。藉由這個新取徑,我們得以 用一種「集結式思考」(Jerne, 2018)理解社會運動媒介化。社會運動在 ANT 的 5.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4) 視野之下,得以擺脫資源動員、運動構框或機會結構等僵化的概念,回到它最基 本的命題――「集結」,即是在一場爭議之中,連同非人在內的相關行動者如何 產生連結。至於社會運動「媒介化」,則意指媒介做為非人行動者,在與其他行 動者集結的過程中相互轉譯彼此行動,進而促成整體爭議網絡的複雜變化。 此外,為了彰顯媒介化 ANT 取徑可以如何運用於社會運動研究之上,我挑 選 2018 年台灣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做為展示案例,利用此取徑實際試作一次 社會運動媒介化研究,並在案例試作的過程中反思理論與經驗之間的落差,藉此 提供未來持續修正與發展此理論取徑的方向。此外,我將本研究建構的理論取徑. 政 治 大 我們在無處不媒介的當今,以更強調動態性、整體性與歷時性的理論視角,描繪 立 定位於「中介行動」 (mediated activism)的社會運動典範轉向,期許它能夠幫助. 媒介之於社會運動多面向開展的複雜交織關係。. ‧ 國. 學. 本研究理論架構與章節安排. ‧. 第二節. sit. y. Nat. 本研究主要目標有三: (一)藉由社會運動理論、媒介化理論與 ANT 的彼此. al. er. io. 對話,發展一個得以在當今無處不媒介的社會脈絡之中,適切地描繪社會運動與. v. n. 媒介交織關係的新理論取徑。 (二)以台灣 2018 年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為例,示. Ch. engchi. i n U. 範此新取徑可以如何運用於實際的經驗研究之上。(三)檢驗、修正與反思此新 取徑的優劣勢,並提供理論與方法上可能的發展方向,以供有興趣的研究者進一 步拓展。 本研究架構可大致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第二章至第四章)為「分析性概念 研究」 (analytical conceptual research) 。Wacker(1998)指出,這類研究旨在透過 邏輯性的概念思考與推論,針對既有理論的問題提出洞見,或者另提出具連貫性 的新理論。本研究透過讓社會運動理論、媒介化與 ANT 兩兩一組進行對話,即 圖 1-1 當中的(1) 、 (2) 、 (3) ,並在對話過程中嘗試發展一個研究社會運動媒介 化的 ANT 取徑,即三個圓圈共同交集的(4)部分。. 6.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5) 圖 1-1 本研究理論架構圖. 社會運動理論. (3). (1) (4) (2). 媒介化.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本研究. 學. ‧ 國. 立. ANT. ‧. y. Nat. 此外,分析性概念研究通常會搭配案例說明之(Wacker, 1998) ,因此本文在. er. io. sit. 後半部分(第五章、第六章)採用「展示性案例研究」 (illustrative case study)的 方式,將媒介化 ANT 取徑實際運用於社會運動之上。Davey(1991)指出,展示. al. n. v i n 性案例研究是個案研究(case C study)的一種類型,研究者透過一至二個案例,展 hengchi U. 示、描述與說明某個人們尚不熟悉的情況或主題,並嘗試在該主題下建立共同的 語言,因此研究者挑選的案例必須能夠適切地呈現該情況,以便幫助讀者了解原 先不熟悉的事物。2018 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鬧得沸沸揚揚,情勢發展瞬. 息萬變,挺同與反同方也都運用各種媒介宣傳訴求、凝聚支持者與動員群眾,相 當適合探看媒介如何與其他行動者共同集結,並在過程中化了行動者網絡。. 本研究各章重點說明如下: 對社會運動來說,媒體╱媒介不僅是資訊交換與流動的管道,更是凝聚集體 認同、宣揚理念、吸引大眾注意力甚至動員群眾的利器(Donk et al., 2004),故 7.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6) 媒介在社會運動研究向來是重要的主題。在第二章中,我將簡要回顧社會運動幾 個重要理論取徑,包括資源動員論、構框理論與動員結構,探討它們如何討論媒 介在一場運動中的角色與作用,同時指出在無處不媒介的今日,社會運動與媒介 研究仍受限於二元性思考框架,造成分離主義與決定主義的盲點(Foust & Hoyt, 2018),大大地侷限了我們的視野以及對媒介的想像,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個 新的理論概念和研究取徑。 為了克服這些盲點,本研究在第三章引入自歐陸傳播學界興起,並日漸受到 關注的媒介化理論(mediatization) 。第一節首先闡明媒介化「無處不媒介」的基. 政 治 大 (institutionalist)和社會建構取徑(social-constructivist) 。建制取徑將媒介化視為 立. 本概念,並於第二、三節分別介紹當前媒介化的兩種主要理論取徑:建制取徑. 媒介邏輯(media logic)介入與取代其他社會建制邏輯的過程,是一種「以媒介. ‧ 國. 學. 為中心」的思考。社會建構取徑則「以媒介為關懷」,探討媒介的「型塑力」如. ‧. 何與其他社會力相互作用,共同建構社會現實。同時,我也會提出自身的評判,. y. Nat. 指出媒介化這兩種取徑都難以真正擺脫決定論和效果論的陰影。. er. io. sit. 到了第四章,本研究在前述媒介化的討論基礎上再引入 ANT,並分別從視 野與方法兩個層次上進行對話,提出「媒介為關懷」的媒介化 ANT 取徑。在視. al. n. v i n 、Latour(2005)與方念萱(2016)對於「媒介化做為 野層次延續 Hepp(2013a) Ch engchi U. 一種全景」的討論,強調媒介化不能僅被當作全然鉅觀的現象,忽略媒介文化中 的個人行動、溝通過程和社會形式(Hepp, 2013a, p.50) ,更不可將媒介化視為變 遷的唯一趨力或決定性因素,落入另外一種形式的媒介決定論。在方法上,本研 究主張應當在追索行動者、描繪連結關係的過程之中,仔細而清楚地描繪媒介化 了什麼、化於何處,而社會運動做為一個行動者網絡,又是如何在這樣的媒介化 過程中生成。 第五章為研究方法與案例選擇說明。為了具體說明媒介化 ANT 取徑如何能 幫助我們研究當前社會運動與媒介的交織關係,我以 2018 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 化公投為案例,依循大法官釋憲、平權公投提案審查通過、公投連署成案以及公 8.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7) 投當日這四個重要時間點,將同婚公投爭議區分為「階段一:公投提案」 、 「階段 二:公投連署」以及「階段三:公投宣傳」三個階段,並且分別描繪各個階段的 行動者網絡,以便後續媒介化 ANT 取徑的試作。此外,我也將在此章當中初步 處理一些可預期會碰到的挑戰。 第六章實際進行案例分析。為了避免過度傾向媒介,我在敘事上採取去媒介 中心的寫作手法,不是從媒介出發,而是依循同婚公投爭議的發展,從大法官釋 憲、發起平權公投、連署書募集與造冊,一路寫到成案後的宣傳策略與假資訊問 題,惟有當碰到與媒介相關的行動或連結時,才會特別討論媒介的影響。透過媒. 政 治 大. 介化 ANT 取徑的試作,我們一方面得以在行動過程見得媒介之化,另一方面也 能拓展對於行動能力的想像。. 立. 在第七章的結論部分,我除了總結本研究論點並闡明其價值所在,也會針對. ‧ 國. 學. 理論取徑、操作方法與研究者自身行動進行反思,最後則提出媒介化研究未來得. ‧. 以繼續發展的方向。.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8) 第貳章. 社會運動理論脈絡下的媒介研究. 「沒有被媒體報導的社會運動等同不存在。」 “A movement that does not make it into media is non-existent.”. Raschke(1985;引自 Rucht, 2004)簡潔有力的一句話,道盡傳播媒體對社 會運動的重要性。就運動內部而言,運動者之間必須藉由資訊交換與流動以凝聚 認同、動員群眾;對外,社會運動得向大眾或相關利益團體宣揚運動理念、引起. 政 治 大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傳播都是社會運動研究中一個核心議題,而媒體在其中扮 立. 社會注意力並爭取認同,以便能獲得運動發展所需的資源(Donk et al., 2004)。. 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趙鼎新(2007)認為,媒體是社會運動「傳播其思想、主. ‧ 國. 學. 張和認同感的一個最有效的管道,是社會運動動員大眾和尋求同盟的有利武器,. ‧. 是取得社會同情和關注及從輿論上擊敗對手的法寶。」(頁 319)Rucht(2004). y. Nat. 認為有些社會運動強調面對面的「質(qualitative)的動員」 ,有些則盡可能贏得. er. io. sit. 大眾關注和支持,藉此對政策決定者施加輿論壓力,是為「量(quantitative)的 動員」,而媒體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al. n. v i n 是故,社會運動學者向來關心運動與新聞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運動者 Ch engchi U. 如何運用不同的媒體策略吸引記者注意,甚至產製對運動有利的報導,不過大部. 分研究都指出兩者之間存在不平衡的關係,媒體多以負面、偏見、聳動的方式報 導社會運動,淡化運動的訴求(Ryan, Carragee, & Meinhofer, 2010; Ryan et al., 2009; Smith et al., 2001)。儘管如此,任何社會運動還是無法無視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有些運動與媒體保持密切關係,發展一套相應的標準流程;有些另闢蹊徑,藉由 創設替代╱小眾媒體宣揚理念,以繞過新聞媒體的守門機制,甚至主動挑戰主流 論述;還有一些運動選擇盡可能不與媒體有瓜葛,仰賴運動自身的動員網絡 (Rucht, 2004)。 除了媒體報導,隨著 20 世紀末網際網路與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and 10. DOI:10.6814/NCCU201900844.

(19)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s)以及各種網路應用服務(例如部落格、社群媒 體、串流影音直播)的蓬勃發展,大幅地增加資訊流通的速度與範圍,同時降低 所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Myers, 1994),使當今社會運動的影響規模不可同 日而語。社會運動學者因而紛紛把焦點轉到這些傳播科技之上,探問這些媒介如 何為運動所用,以及它們帶來什麼助益和限制。許多傳播學者也意識到社會運動 做為改變社會的一股力量,媒介在其中的角色與所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近年也 開始連聲呼籲兩個領域應有更多經驗與理論上的對話(Downing, 2008; Fominaya & Gillan, 2017; Obregón & Tufte, 2017)。. 政 治 大 社會運動一路以來如何定位媒介、處理過哪些媒介相關的議題、累積了什麼樣的 立. 本章的首要之務,便是藉由簡要回顧社會運動理論脈絡下的媒介研究,了解. 研究成果,逐步描繪出這個次領域的理論地圖。社會運動研究如今已是個高度建. ‧ 國. 學. 制化的學門,每年都有相當豐碩的研究產出,如何在茫茫之中進行文獻回顧工作. ‧. 確實是個難題,我最後決定拉出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構框理論. io. er. 與媒介研究最常見的幾個理論取徑(Donk et al., 2004)。. sit. y. Nat. (framing)以及動員結構(mobilizing structure)三條軸線,因為它們是社會運動. 由於本章旨不在回顧社會運動理論,而是著重不同理論取徑如何看待與定位. al. n. v i n 媒介,故我只會簡要交代理論的發展脈絡與核心概念,將較多筆墨放在兩個領域 Ch engchi U 的交會之處,並反思這幾個理論取徑看待媒介的盲點。如今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 社會各層面已無處不被媒介中介,甚至可以說沉浸於媒介之中,過去社會運動看 待媒介的既有理論觀點恐已不堪適用,極需一個更適合的概念框架,近年的確有. 許多學者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努力(Kavada, 2016; Milan, 2015a; Waisbord, 2018) 。 這是否意味著一種社會運動與媒介研究的新典範正在興起?本章將試著初步處 理這些問題。. 11.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0) 第一節. 資源動員論. 最早的社會運動研究視集體行動為異常行為,是因為社會結構整合失敗、結 構崩潰而導致的失序結果,人們之所以加入集體行動,是因為受到孤獨、憤怒、 焦慮、挫敗與迷惘等心理因素影響。集體行動乃至於革命傾向被視為非理性、衝 動且具破壞性的(馮仕政,2013)。這派觀點最具代表性且最廣為人知的理論就 是 Gurl 的相對剝奪理論(relative deprivation),其認為若個人價值期望(value expectations)與自身的價值能力(value capabilities)有所落差,人們就會產生相 對剝奪感,進而激起憤怒與暴力行為(Gurl, 1968;轉引自馮仕政,2013)。. 政 治 大 相對剝奪感、結構性緊張等心理狀態的表現,不能全然解釋集體行動的發生,否 立 這派將集體行動視為病態、非理性的觀點後來招致許多學者批評,他們認為. ‧ 國. 學. 則民怨天天有,但人民不會一天到晚走上街頭。他們認為運動產生的關鍵乃是運 動者能否匯集到必要且足夠的運動資源,人民的怨憤、不滿甚至都是可以被專業. ‧. 的「議題企業家」 (issue entrepreneurs)或組織創造、定義與操作出來的。此外,. sit. y. Nat. 他們也反對將集體行動視為病態的、非理性的行為,而是將其視為理性考量利弊. al. er. io. 得失後做出的決定(Jenkins, 1983; McCarthy & Zald, 1977)。這派 1960 年代後興. v. n. 起的觀點即是「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後來成為社會運動研究的. Ch. engchi. i n U. 最重要的幾個理論取徑之一,直至近年仍有不少研究採用此觀點(Wang, 2017; Yan, Pegoraro, & Watanabe, 2018; Lee, 2015)。 McCarthy 和 Zald 在 1977 年發表的文章一般來說被認為奠定了資源動員論 的理論基礎。該文指出資源動員論的幾個重點:(一)社會運動是資源匯集的結 果; (二)資源匯聚的工作需要最低程度的組織形式來進行; (三)影響運動成敗 的資源來自外在於社會運動的個人或組織;(四)能夠用「需求―供給」解釋資 源流動; (五)能夠用成本與回饋解釋個人或組織的參與行為(McCarthy & Zald, 1977)。中國學者馮仕政(2013)將社會運動想像成一個建立在資源需求與供給 的開放性、競爭性「運動市場」,每個人都能到這個市場向那些擁有運動資源的. 12.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1) 菁英團體推銷理念,同時與其他社會運動競爭,以贏得運動所需的資源,而那些 制度與物質技術條件則是促進或限制資源流動的因素(p.104-108)。 然而,資源動員論的核心概念「資源」並沒有明確定義,多數研究都是直接 從案例中列舉被動員的資源(Gamson, Fireman, & Rytina, 1982; Jenkins, 1983)。 McCarthy 和 Zald(1977)最初論及資源時,只是簡單的將金錢與勞動力放入括 號中(p.1216) ,後文又提到時間與金錢(p.1224) 。Tilly(1978)同樣直接列出與 生產相關的土地、勞動力、資本與專業技術知識四項資源。由於「資源」缺乏明 確定義,使它實際被運用時,往往泛指一切社會運動需要的東西,變成一個包山. 政 治 大 分學者因此轉而在資源的分類上著手,例如 Freeman(1979)區分出金錢、設備 立. 包海,被任意使用來填補理論空白的概念(馮仕政,2013;何明修,2005)。部. 與傳播工具等有形(tangible)資源,以及專業知識、勞動力等無形(intangible). ‧ 國. 學. 資源。Edwards 與 McCarthy(2004)以資源的可代換性(fungibility)與私有性. ‧. (proprietarity)特質高低,劃分出道德資源、文化資源、社會―組織資源、人力. y. Nat. 資源與物質資源等五種分類。. er. io. sit. McCarthy 和 Zald(1977)認為社會運動組織必須盡可能獲得大眾的關注, 並說服其他社會菁英提供資源挹注,或讓社會大眾買單其運動目標,進而成為可. al. n. v i n 以被動員的支持者,媒體在這過程中便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正如同其他社會 Ch engchi U. 菁英掌握金錢、勞動力或其他物質資源,媒體則掌握大眾注意力(publicity)或 是新聞這項文化資源(Edwards & McCarthy, 2004),運動組織必須想辦法運用各 式各樣的策略贏得這項資源,以便讓自身的運動理念廣為天下周知。 然而,媒體做為高度制度化、專業化的組織,有其自身的運作邏輯與價值判 斷,往往不會完全照著運動者期待的方向報導,況且新聞記者礙於截稿時間的壓 力,往往傾向採訪那些意見較具可信度的專業權威人士,以便節省額外查證的時 間,這意味若是某社會運動有一個明確分工的正式組織,並設有專門負責媒體事 務的窗口或發言人,能及時地滿足媒體產製報導的需求,將更可能得到媒體關注 (Ryan et al., 2010; Ryan et al., 2009; Smith et al., 2001),不過這個窗口或發言人 13.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2) 不一定是運動組織的權力中心或領導者,也可能只是記者習慣獲得相關資訊的消 息來源(Malinick, Tindall, & Diani, 2013)。 以 Gamson 為首的波士頓大學社會學院研究小組在 1986 年發起「媒體研究 與行動計畫」 (the Media Research and Action Project, MRAP),集結了一群來自社 會學、政治學、傳播學、教育學、歷史學與社會心理學領域的學者專家,持續提 供許多邊緣的社會運動團體媒體策略的諮詢與規劃,計畫本身就是資源動員論的 實踐。他們於 1990 至 1991 年與「反工作場所生殖危害聯盟」(Coalition Against Workplace Reproductive)合作,幫助這群在主流媒體報導中較為邊緣的運動團體. 政 治 大 Li & Li(2017)研究中國不同世代的女性主義運動,發現媒體與國家的關係 立. 規劃一連串的媒體策略,吸引媒體產製對他們有利的報導(Ryan et al., 2009)。. 會影響運動者的媒體動員模式。有別於年長的女性主義運動者傾向動員體制內、. ‧ 國. 學. 親國家的媒體資源,其論述也較貼近官方立場。年輕一代的女性主義運動者則依. ‧. 循商業媒體的新聞邏輯,透過「占領男廁」這樣具有新聞爆點的行動藝術吸引媒. y. Nat. 體目光。Barker-Plurnmer(2002)將近用媒體的管道(media access)視為資源,. er. io. sit. 研究美國第二波女性運動中扮演要角的全國婦女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NOW)如何動員各種資源以滿足記者產製報導的需求,同時因應新聞產. al. n. v i n 製流程發展出一套媒體策略,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新聞走向,並改變人們對於 Ch engchi U 重要社會議題的態度與認知。. 然而,事實上許多研究皆指出事情並不總是盡如人意。許多邊緣的運動團體 往往正是因為缺乏經濟、文化資源,面對西方資本主義下商業導向、私人化與所 有權集中化的媒體機構,根本難以近用媒體資源,更枉論控制、影響媒體的報導 走向。此外,新聞從業人員多為社經地位較高的菁英份子,面對社會運動造成的 社會動盪與秩序挑戰,他們報導社會運動的方式多偏向負面(Ryan et al., 2010; Ryan et al., 2009; Smith et al., 2001) 。面對這樣的互動關係,Rucht(2004)歸納出 四種社會運動可能採取的反應,分別是:. 14.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3) (一) 節制(abstention) :運動者基於過去與媒體交手的負面經驗,因而 放棄影響媒體,退回運動團體的內部溝通。 (二) 主動出擊(attack) :運動者針對新聞媒體進行投訴、批判、連署抗 議,甚至發動暴力攻擊。 (三) 適應(attempt) :運動者接受媒體的運作規則,發展出一套應對策 略,例如滿足新聞產製過程的種種需求、培養媒體發言人,以及與 新聞記者打好關係等。 (四) 尋求替代╱小眾媒體(alternatives):運動者自己創建獨立於主流. 政 治 大. 媒體之外的替代╱小眾媒體,彌補主流媒體的偏見與不感興趣。. 立. 以上這種從媒體運作邏輯、結構地位與報導偏向等角度切入的觀點,都可以. ‧ 國. 學. 被視作「偏見模型」(bias model),這種模型也常用來解釋何以某些社會運動獲. ‧. 得媒體更多的關注。不過,Seguin(2016)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用另一種正向回饋. y. Nat. (positive feedback)或「多者愈多」 (rich-get-richer)模型來理解,亦即某些社會. er. io. sit. 運動因為獲得媒體注意,增加了那些能使自身獲得更多媒體注意力的資源,使得 媒體聲勢如滾雪球般愈加壯大;換言之,某些社會運動之所以獲得更多的媒體資. al. n. v i n 源,乃是拜先前媒體的注意力所賜,這種媒體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t)使得 Ch engchi U 某些社會運動就是能比其他社會運動獲得更多的媒體報導。. 除了新聞媒體被視為資源,McCarthy 和 Zald(1977)的文章還提到傳播管 道(means of communication)與科技發展做為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會促進 或限制社會運動組織匯集資源。他們假設當大眾與社會菁英手中的資源變多了, 連帶著社會運動組織能獲得的資源也會相對變多。然而,這受到幾個條件影響, 其中一個就是基礎建設,諸如運輸交通、政治自由、社會控制與傳播管道╱科技 等,都會影響個人或組織匯集資源的成本、限制或促進資源的使用,進而影響社 會運動的整體增長,像是大量郵件(mass-mailing)技術的發展就幫助社運組織 得以更有效地向大眾推廣其理念(p.1225)。在 Edwards 與 McCarthy(2004)後 15.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4) 來的分類中,基礎設施與社會網絡、組織都被歸類於社會―組織資源(social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基礎設施資源含括「能幫助日常生活順利進行的」公共 財(如衛生設施、郵政服務)以及公共建設(道路、交通號誌),它們的特色是 具有相當程度的非私有性。 20 世紀末到 21 世紀初,隨著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乃至於社群媒體發展,傳 播科技在運動資源匯聚、組織動員、凝聚集體意識以及推廣訴求、爭取支持等面 向上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Eltantawy & Wiest, 2011),不少學者採用資源動員論 角度研究社會運動如何動員這些新興的傳播科技(Eltantawy & Wiest, 2011; Eslen-. 政 治 大 Eslen-Ziya(2013)研究土耳其 2000 年後的女性主義運動,以 10 年為區間分為 立. Ziya, 2013; Hara & Estrada, 2005; Sommerfeldt, 2013; Wang, 2017; Yan et al., 2018) 。. 前期與後期。她發現相較於前期女性主義運動使用傳單、海報與傳真做為動員工. ‧ 國. 學. 具,後期運動因為動員了社群媒體這個資源,在參與議題討論、組織動員網絡以. ‧. 及動員上,明顯比前期更快、更有效率也更強大。Eltantawy 和 Wiest 以 2011 年. y. Nat. 埃及革命為例,指出社群媒體做為一種新的運動資源,使運動者得以快速地接受. er. io. sit. 與散布資訊、建立與強化運動者彼此的連結,以及增進革命運動內部、革命運動 與世界之間的互動,這是過往媒介不能比擬的(Eltantawy & Wiest, 2011)。. al. n. v i n 有趣的是,我在回顧過往的文獻之後,發現多數以資源動員論為理論視角的 Ch engchi U. 研究都是關注社會運動與新聞媒體的關係,將媒體或新聞報導視為資源,但有關 傳播科技的研究卻較少以資源動員論為理論框架,這一點相當耐人尋味。初步推. 測,這可能與資源動員論本身的理論假設有關。馮仕政(2013)認為任何理論的 建立背後都有一系列的理論假設,將某些命題懸置成為前提,不做討論,一方面 它有助於理論模型的簡化與聚焦,另一方面卻也限制了某理論照看不到某些面向 或問題。如果資源動員論眼中的資源是泛指各種「有利於」運動動員的條件(何 明修,2005),那麼反過來說,那些「不利於」運動動員的條件就不會被視為資 源,換言之「資源」與「動員」之間已預設了正向的關係:資源必定是有助於動 員的,且對動員有所助益的才會被視為資源。正因如此,資源動員論往往只能處 16.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5) 理媒介對運動動員的助益,若是要討論媒介造成的限制,它便顯得有些綁手綁腳 了,這可能也是 McCarthy 和 Zald 最初將傳播管道與科技視為外在影響因素,而 不直接視其為資源的原因。 資源動員論還有許多問題。Donk et al.(2004)認為相較於資源動員論關注 資源的程度,對於資源如何被匯集與動員的實際過程卻著墨不多。我認為這是因 為資源動員論將資源的動員過程簡化為市場的供需法則,或是個人參與運動與否 的成本與回饋計算。此外,它也高估社會菁英支持社會運動的意願,因為菁英往 往也是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面對社會運動對當前秩序的挑戰,他們支持社運的. 政 治 大 的資源並非如此豐沛,但他們也不是無計可施。最重要的是,資源動員論批判了 立 意願可能不高。它也低估社會運動依靠自身資源動員的能力,縱然社運組織擁有. 集體行動理論將怨憤、意識形態視為產生社會運動的原因,卻因此反而走向另一. ‧ 國. 學. 個極端,將情感、意識形態這些文化面向拋棄3(McAdam, 1982) 。隨後發展的構. ‧. 框理論,一方面補足社會運動在創造文化意義上豐沛的能量,同時框架的概念也. sit er. io. 第二節. y. Nat. 被引入傳播研究,成為探討社會運動與大眾媒體互動的重要理論。. 構框理論(framing) a. n. iv l C n hengchi U 框架(frame)這個概念與認知心理學和微觀社會學密切相關。從前者的角. 度,框架是人們用以認知、解釋、界定外在世界的基礎(Gerhads& Rucht;轉引 自臧國仁,1999)。社會學傳統則源自 Goffman 於 1974 年出版的《框架分析》 (frame analysis)一書4,他從微觀社會學角度,強調框架做為人們用以認知、定 位、識別、詮釋的理解圖式(schemata) ,可以用來組織經驗、引導行動(Benford & Snow, 2000)。框架這個概念自提出後旋即被大量地引入不同領域,其中又以 事實上,McCarthy 和 Zald(1977)最初的文章中並未完全否定怨憤與不滿對社會運動的重要 性,只是將其在集體行動理論占據的中心位置轉為次要的社會運動發生因素(p.1215)。 4 雖然目前學界傾向將框架概念的確立指向 Goffman 在 1974 年的《框架分析》 ,但事實上此概 念最初是由早於 Goffman 近 20 年的 Bateson(1955)所提出。這中間的論述斷裂,有興趣者可參 3. 考王彥(2015)的討論。 17.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6) 社會運動研究與傳播學的發展最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郭小安,2017)。美國 1970 年代的社會運動研究以強調理性選擇的資源動員論和政治過程論為主,社 會運動產製、動員文化符碼的意義工作(meaning work)因而被忽略(Benford & Snow, 2000) ,框架概念的引入有助於重拾意義與文化層面的分析,關切運動者如 何在認知與文化意義上進行「共識動員」 (consensus mobilization) ,使人們接受、 認同運動目標,提高其參與運動的意願,並進一步凝聚社會運動的向心力 (Klandermans, 1984)。另一方面,框架也在 1990 年代被 Gamson 等人引入新聞 學,由於它對於新聞媒體處理新聞事件的認知運作機制,以及建構真實、影響閱. 政 治 大. 聽人態度的框架效果等層面上都頗具應用價值,故逐漸發展成為傳播學的重要關 鍵字(王彥,2015)。. 立. 雖然框架現已成為兩個領域最廣為運用的概念之一,但因應不同的領域,它. ‧ 國. 學. 仍然發展出不同的理論內涵。對社會運動來說,其關注的是運動者如何提出一套. ‧. 看待世界、理解問題的腳本,並且成功說服人們接受之,因此學界多以強調動態. y. Nat. 建構與策略性的「構框」理論稱之(何明修,2005) ,例如 Snow 與 Benford 便將. er. io. sit. 共識動員的構框過程,分成「診斷式構框」(diagnostic framing)、「預測性構框」 (prognostic framing)與「動機性構框」(motivational framing)三個要務。運動. al. n. v i n 者除了利用診斷式構框指認問題以及應被究責的對象,同時他們也必須針對問題 Ch engchi U 提出預期的解決方式,以及為了達到目標所欲採用的策略,此即為預測性構框。 然而,運動者單單只是診斷問題、提出解決方式與運動策略還不夠,從意識問題 到實際動員之間,還差一個合理的動員理由,促使人們願意依此採取行動,這就 是動機性構框(Benford & Snow, 2000; Snow & Benford, 1988)。 吳翠松和吳季昕(2014)運用三個構框過程分析 2008 年由一群苗栗在地文 化人士所發起的護窯運動。當時,苗栗縣政府為了興建高鐵站,不惜拆除在預定 區內三座具有珍貴歷史、文化意義的古窯,引發許多文化人士與專家學者一系列 抗議。拆除前,護窯運動以「古窯具稀有性,政府保存不力」的診斷性構框指出 問題,同時以預測性構框強調保存古窯能促進觀光與文化的雙贏,動機性構框則 18.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7) 訴諸守護在地陶窯文化,盼吸引更多居民加入護窯運動。但在古窯最後仍被苗栗 縣政府拆除後,護窯運動隨即轉換了構框,改以究責為診斷性構框、保留僅存地 下煙道與重建古窯為預測性構框、追究失職官員為動機性構框。王玉燕(2008) 的碩士論文分析三部環境保育紀錄片如何診斷問題、預測後果與刺激觀者參與集 體行動的動機,發現三部紀錄片都援引環境正義做為主軸,將問題的矛頭直接或 間接地指向政府機關,並強調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與可信度。 Snow 等人還針對框架結盟的過程(frame alignment process)區分為「框架 橋接」(frame bridging)、「框架增幅」(frame amplification)、「框架擴展」(frame. 政 治 大 架借用」,做為運動者為了招募新成員、動員群眾與獲取資源時所採取的策略性 立. extension)和「框架轉變」 (frame transformation) ,而趙鼎新(2007)再加上「框. 構框行動(Snow et al., 1986)。在苗栗護窯運動的例子中,運動者將保存地方珍. ‧ 國. 學. 貴文化資產與重視在地文化兩個「在意識形態上一致,但結構上不相關」 (Snow. ‧. et al., 1986)的框架連接,增強護窯運動的正當性。同時,他們也持續地在眾多. y. Nat. 價值與信念中,釐清、強化與凸顯政府的失職與官僚主義,利用框架增幅讓究責. er. io. sit. 成為護窯運動中最為顯著的框架面向。此外,護窯運動也盡可能地拉攏不同的民 間組織,將護窯框架擴展到社區營造,吸引附近的造橋社區發展協會與台灣社區. al. n. v i n 培力協會一同加入,此為框架擴展的過程。至於護窯運動在古窯拆除前訴求原地 Ch engchi U. 保存,古窯被拆除後轉為追究官員責任,中間也經歷了一次框架轉變(吳翠松、 吳季昕,2014)。黃淑鈴(2015)在另一篇達悟族反核廢料運動的文章中,更是 仔細地勾劃蘭嶼不同世代反核廢運動的框架轉變。 然而,社會運動絕不是在脈絡真空的環境下構框,不管是運動內部的路線歧 異或是反制運動的「反構框」,運動構框的過程往往是競爭性的,而媒體經常被 視為不同框架爭奪話語權的場域(馮仕政,2013)。然而,媒體絕不僅僅是不同 利益團體競爭框架的場域,它也會透過「選擇」 (包括排除)和「重組」 (包括排 序、強調)兩種機制「框架化」 (framing)社會運動(臧國仁,1999) ;換言之, 媒體本身也是框架競逐的一方。在理想狀況下,若是媒體框架與社會運動框架一 19.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8) 致,將能大大地增進動員的潛力與規模(Cooper, 2002) ,但實際上媒體與社會運 動之間向來存在不平衡的關係,特別是對於那些較為邊緣、缺乏資源的運動團體 來說,媒體曝光尤其重要。然而從媒體的角度觀之,儘管社會運動的衝突性是媒 體喜愛的新聞元素,但它終究只是眾多報導題材中的一種,媒體需要社會運動的 程度,遠遠低於社會運動需要媒體的程度(Rucht, 2004)。 此外,媒體多以負面、訴諸感官和帶有偏見的方式框架化社會運動(Rucht, 2004; Ryan et al., 2010; Ryan et al., 2009; Smith et al., 2001)。Smith et al.(2001) 認為媒體報導社會運動有著「選擇偏見」與「描述偏見」,前者源自媒體對新聞. 政 治 大 制,後者強調媒體再現社會運動時常以個人化、去脈絡化與戲劇化方式呈現。 立 價值的判斷,從眾多事件中決定報導什麼、不報導什麼的守門(gatekeeping)機. Giltin(1980)早期的研究同樣指出,媒體以瑣碎化、邊緣化、極端化、強調內部. ‧ 國. 學. 歧見、低估遊行人數和貶低影響力等方式報導左派學生運動。林常富(2010)研. ‧. 究台灣電視新聞報導集會遊行的新聞框架,同樣發現以情感框架、衝突框架和責. y. Nat. 任框架最多,代表媒體報導社會運動時仍然習慣訴諸煽情、對立與個人化。面對. er. io. 學者共同關切的議題。. sit. 這樣的不平衡關係,媒體如何再現社會運動一事,因而成為社會運動學者與傳播. al. n. v i n Rohlinger(2002)曾研究C 20 世紀末全國婦女組織(NOW)以及關懷美國婦 hengchi U. 女(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CWA)組織在墮胎權議題上的框架競逐與媒. 體策略,發現主張墮胎權的 NOW 對媒體的態度比 CWA 更積極,她們相信能夠 影響媒體報導,不僅成立統一處理媒體事務的專業部門、積極提供成員相關教育 訓練,在構框的方向上也保有相當大的彈性,以便在不同狀況下都能贏得媒體關 注。相對來說,CWA 的基督教背景使其反墮胎的運動構框方向多以基督教義為 基礎,加上她們認定自由派媒體的報導有所偏見,選擇消極地應對主流媒體,改 在草根宣傳與個人網絡上著力,因此主流媒體的新聞量遠遠不及 NOW。我們可 以說,NOW 多採用主動出擊與適應的方式應對媒體,CWA 則選擇節制與媒體的 互動,並尋求替代的宣傳方案(Rucht, 2004)。但研究也發現儘管 NOW 如此積 20. DOI:10.6814/NCCU201900844.

(29) 極地吸引媒體關注,新聞曝光量不過只有 10.8%,而 CWA 更是一成不到,報導 框架也並非總是與運動構框的方向相同。 從上述的例子可知,運動構框乃是多方角力、競逐的動態過程,但目前有關 社會運動的媒體框架研究大多採兩種進路:其一,從既有的理論文獻中建構框架 類目,再將新聞文本歸入類目中進行統計。其二,直接進入新聞文本中,逐漸整 理出框架的類型與分析方向(盧安邦、鄭宇君,2017)。這兩種進路皆未能突顯 一場社會運動中的各方如何一來一往、你爭我防的動態構框過程,呈現靜態化的 。此外,儘管框架做為社會運動研究與 分析傾向(Benford, 1997;郭小安,2017). 政 治 大 因而建議不同學科的框架分析應視為一個公共事件在動態系統中的不同發展階 立. 傳播研究的共同詞彙,但彼此卻少有理論與分析方法上的對話,郭小安(2017). 段,是相互影響而不能割裂的有機整體,兩個領域應當相互截長補短。. ‧ 國. 學. 動員結構(mobilizing structure). ‧. 第三節. sit. y. Nat. 在社會運動如何動員群眾的問題上,資源動員論反駁集體行為論,認為社會. al. er. io. 運動不是一群未被既有社會秩序整合而脫離出來的原子化(atomized)個體,受. v. n. 到怨憤與不滿等情緒驅動的非理性行為,而是專業社會運動組織擬定策略、匯集. Ch. engchi. i n U. 資源以達成目標的理性行動。然而,資源動員論對於資源如何被動員的微觀過程 卻少有著墨(Donk et al., 2004)。構框理論從微觀社會學與互動論出發,討論社 會運動組織如何建構一套對於當前問題、預期後果與解決方式的理解範式,在個 人的認知層面上進行相關的意義工作,補足了資源動員論缺乏的文化層面。不過 構框理論也常被批評忽略結構因素,將社會性的策略活動簡化為個人意志的心理 活動(馮仕政,2013)。 本章所要處理的第三種理論取徑――動員結構(mobilizing structure),正是 為了處理個體如何參與集體行動的機制,一般來說又分為「運動組織」與「社會 網絡」兩方面(何明修,2005)。此外,動員結構也是社會運動研究中討論媒介. 21. DOI:10.6814/NCCU201900844.

(30) 最熱烈、成果也最豐富的理論取徑(Garrett, 2006) ,因此本節便從組織和網絡兩 方面討論媒介對動員結構的影響。 拜資源動員論所賜,社會運動組織向來是重要的研究對象。Tarrow(1998) 認為一個有效且完整的運動組織包括(一)McCarthy & Zald 提及的正式科層組 織; (二)遭逢對手時應運而生的集體行動組織; (三)一個對外能夠整合不同組 織,對內能夠連結領導者與追隨者、中心與外圍以及社會運動之中不同部分,並 在缺乏正式組織時維持運動存在的「連結結構」 (connective structure) ,至於研究 主題則多圍繞在組織型態、結構與領導權威如何影響動員方式與效果,其中最經. 政 治 大 制度化與常規劃的過程中,都必然朝向「權力結構的集中化」以及「組織目標與 立 典的議題便是「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寡頭鐵律認為,任何組織在. 策略的保守化」發展,因而使得社會運動失去其能量(馮仕政,2013)。. ‧ 國. 學. 寡頭鐵律顯然是組織結構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問題。一般來說,正式組織具. ‧. 有高度分工、專業化與科層化的特徵,有一個權力中心負責組織事務與決策;後. y. Nat. 者與之相反,多出現在專業分工與科層化程度較不明顯,結構呈現扁平化與去中. er. io. sit. 心化特徵的非正式組織。傳統資源動員論認為,由於每個人所能獲得的資訊和資 源有限,要專業的正式運動組織負責匯集、整合與動員的工作,組織的存在是社. al. n. v i n 會運動得以發生的條件;然而,許多學者發現不是只有科層化的正式組織才能動 Ch engchi U 員群眾,像是 1960 年代在西歐以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為核心發展起來的. 「新社會運動」5(new social movement)便反對科層化、寡頭化的組織形式,而 是強調成員間的平等關係,採用較具民主精神的投票制或共識決,組織則呈現較 為鬆散、去中心化的結構(馮仕政,2013)。. 新社會運動是 1960 年代歐陸興起的社會運動理論,相較於傳統馬克思主義以工人與無產階級 為主的社會運動,新社會運動多著重環境、和平、民主、婦女與同志運動等議題。這個「新」大 致表現在幾個層面:在意識型態上,新社會運動並非以經濟衝突、追求物質利益為主軸,文化衝 突與身分認同才是新社會運動的特徵。新社會運動的運動主力也從過往的工人與無產階級,轉變 為學生與中產階級,因為他們是後工業時代涉及知識生產最主要的一群人。此外,由於新社會運 動拒斥強調階級與統治權力的支配結構,它們多半反對科層化運動組織形式,傾向以共識決、去 5. 中心化、直接民主或輪流領導的方式從事運動(何明修,2005;馮仕政,2013)。 22. DOI:10.6814/NCCU201900844.

(31) 儘管運動組織在動員過程中扮演要角,它終究無法涵括所有動員管道,更多 時候人們之所以投身某社會運動是受到既有人際網絡的影響(何明修,2005)。 這種憑藉社會連帶(social ties)與信任基礎一個拉一個的動員方式,有時候可能 比運動組織的招募更有效。Passy(2001)認為,社會網絡與互動不僅提供個體參 與集體行動的文化資源,更會形塑人們對社會運動的觀點,影響其是否加入的最 終決定。她指出網絡有社會化(socialization)、結構連結(structural-connection) 與形塑決定(decision-shaping)三個主要功能,說明如下:. 政 治 大 互動的行動者,同時形塑其身分認同與認知框架,令他們在意義詮釋與 立. (一) 社會化功能:社會網絡會傳達一套符號意義、慣習與敘事給憑藉著網絡. 行動定義上更為接近。. ‧ 國. 學. (二) 結構連結功能:社會網絡能夠將那些在文化上傾向特定政治議題、具有. ‧. 被動員潛能的行動者,與參加社會運動組織的機會連結起來,令他們的. y. Nat. 政治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er. io. sit. (三) 形塑決定功能:社會網絡連結行動者的社會位置與其個人偏好,在個體 將網絡產製的意義內化為自身價值時,這些意義也在與他人的溝通過程. al. n. v i n 之中不斷地被重新定義與闡述,進而影響個體的政治觀點與承諾。 Ch engchi U. 這三個功能具體地說明了社會網絡如何在個人參與以及集體行動之間發揮 作用,連結個人能動性與結構,令我們得悉社會網絡對運動動員的影響(Passy, 2001)。另外,何明修(2005)從 McAdam 於 1982 年對民權運動的研究之中梳 理出社會網絡具有「團結」與「溝通」兩種功能,而這兩種網絡分別基於不同的 連帶關係:團結功能是基於「強連帶」 (strong tie),其特色是成員之間有著緊密 結合的情感關係,不僅能強化群體內部的凝聚力,更能在團體之中形成某種價值 規範,使不參與運動者承受相當的道德壓力。溝通功能則以強調異質性結合與工 具性的「弱連帶」 (weak tie)為主,這種關係雖然不如強連帶緊密,卻有助於跨 23. DOI:10.6814/NCCU201900844.

(32) 群體、跨階級的資訊流通,促成大規模的集體行動。雖然強連帶著重運動內部的 連結與凝聚力,但就擴大運動規模而言,弱連帶異質性、工具性的特徵才較能發 揮功效(Granovetter, 1973)。 我們可以想見,一場參與人數眾多、規模龐大的社會運動,參與者之間不太 可能皆彼此熟識,遑論有深厚而緊密的情感連結,弱連帶通常才是社會運動網絡 的主體。那麼,另一個關鍵的問題便在於弱連帶如何被建立、維繫與動員?強連 帶建立在家人、朋友、鄰居、同學或同事等既有關係之上,我們很好理解,但那 些素不相識、未曾謀面的參與者之間該如何產生連結,甚至形成一個動員網絡?. 政 治 大 之所以顯著增加,正是因為報紙、小冊子等報章雜誌(print)的大量發行,讓互 立. 這個問題的關鍵顯然就在於媒介。Tarrow(1998)指出 18 世紀社會運動的數量. 不相識的人們都可以得到相同訊息,在無形中與更廣大的讀者社群產生連結,成. ‧ 國. 學. 為集體的一部分,並促使動員結構的改變。他提到:「這種改變本身不僅創造新. ‧. 的怨憤與衝突,擴大了令一般人皆得以宣揚其主張的管道,同時令他們省思自身. y. Nat. 做為更廣集體的一部分,如何能達到與之相同的水平。」(p.43). er. io. sit. 舉例來說,簡家欣(1998)的研究相當仔細地描繪台灣九零年代的女同志如 何憑藉著發行《女朋友》 、 《愛報》與《我們是女同性戀》等刊物,串連起一個個. al. n. v i n 礙於現身風險而藏於暗處的女同志,形成一個以刊物的「編、寫、讀、應」為中 Ch engchi U. 心,形塑集體身分認同的女同志社群。儘管絕大多數的女同志可能互不相識,但 這些刊物建立的弱連帶網絡在後來幾次女同志酒吧遭偷拍的事件當中 6,卻能成 為相當有力的動員憑藉。同樣不是依靠運動組織或既有的人際網絡,Andrews & Biggs(2006)研究 1960 年美國南方一波波反種族歧視的靜坐占領(Sit-ins)運 動後發現,單就運動擴散效果來說,新聞媒體比起運動組織或人際網絡還要顯著 許多,不少其他地區的運動發起者是藉由電視新聞或廣播得知消息後,才動員自 1992 年 3 月 12 日, 「台視新聞世界報導」播出一則新聞影片,記者璩美鳳先是採訪藝人潘美 辰參與婦女節園遊會的心得,並搭配記者以一身中性裝扮進入女同志酒吧,並利用隱藏式攝影機 偷拍酒吧內部的畫面,移花接木地暗示潘美辰是女同志,引起女同志社群與許多文化界人士對台 6. 視與該名記者一連串的強烈撻伐。 24. DOI:10.6814/NCCU201900844.

(33) 身網絡響應行動。這兩個研究都指出,大眾媒介可以藉由散布資訊,為社會運動 建立廣泛的弱連帶關係,個體之間互不熟識,卻仍然可以連結彼此,成為強而有 力的動員網絡。 網際網路的出現,更是進一步降低資訊處理、流通的成本,並且打破地理空 間的藩籬,大幅地延展了資訊流通的界線,令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運動組織或 倡議人士可以透過電子郵件互通消息、共同決策和籌劃行動,令社會運動的動員 網絡得以擴展至世界上任一處,再加上其高度的互動性與即時性,不同運動者之 間因而得以快速而有效率地相互溝通、產生連結,例如 1999 年後在世界各地的. 政 治 大 Aelst & Walgrave, 2002;何明修,2005) 。然而,儘管網路能為社會運動帶來跨越 立. 反全球化運動正是跨國運動的經典案例(林鶴玲、鄭陸霖,2001;Diani, 2000;. 地理空間限制的弱連帶,不少學者仍語帶保留地認為不應誇大網路的動員效果,. ‧ 國. 學. 像是何明修(2005)就認為網路情境缺乏情感投入,在上頭建立的弱連帶雖能提. ‧. 供即時而全面的訊息,卻難以產生如強連帶一般的信任基礎與團結感。林鶴玲和. y. Nat. 鄭陸霖(2001)兩位學者也強調線下行動才是重點,網路只是扮演發聲、造勢與. er. io. sit. 宣傳的配角,單憑網路並無法成事。. 然而,其他研究又發現網路上的弱連帶沒有真如想像中那麼「弱」。Ortiz &. al. n. v i n Ostertag(2014)研究發現,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新紐奧良市(New Orleans)在 Ch engchi U. 2005 年遭到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肆虐之後,當地居民為了滿足交換 資訊、抒發情緒、尋求撫慰與商議對策的需求,紛紛在網路上創設部落格,並藉 由搜尋引擎、超連結與滾動表單(blogrolls)等方式與其他部落客串連、互動, 一步步建立起緊密的線上網絡,甚至擴展到線下成為一個部落客社群。他們憑藉 著在網路上奠定的動員網絡,成功動員居民發起線下、線上,乃至於混合線上與 線下的各種社會行動。有關科技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爭論,我們留待後文詳加處 理,但這裡至少有一件事是清楚的:網路做為一個以弱連帶為主的「虛擬動員結 構」,其作用與線下動員結構並無太大差異,都具有連結個體與集體、形塑集體 認同與構成社群的功能,只不過這個網絡可以全然生於網路,不一定需要專業組 25. DOI:10.6814/NCCU2019008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路徑 I 是考慮空氣的阻擋效應所算出的運動路徑。球在真 空中的運動路徑 II 是以本章的方法計算出的。參考表 4-1 中的資料。 (取材自“ The Trajectory of a Fly Ball, ” by

This film was created by Into Film, an organisation that uses film and media production to develop skills in young people in the UK.?. Demonstration 2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1.5 In addition, EMB organised a total of 58 forums and briefings (45 on COS and 13 on special education) to explain the proposals in detail and to collect feedback from

家長 聯絡網 親子活動 A教學管理 B學務管理 C輔導管理 D環境管理 E行政管理

Whatsapp、Youtube、虛擬實境等)。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是可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It costs >1TB memory to simply save the raw  graph data (without attributes, labels nor content).. This can cause problems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