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視野之下,得以擺脫資源動員、運動構框或機會結構等僵化的概念,回到它最基 本的命題――「集結」,即是在一場爭議之中,連同非人在內的相關行動者如何 產生連結。至於社會運動「媒介化」,則意指媒介做為非人行動者,在與其他行 動者集結的過程中相互轉譯彼此行動,進而促成整體爭議網絡的複雜變化。

此外,為了彰顯媒介化 ANT 取徑可以如何運用於社會運動研究之上,我挑 選 2018 年台灣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做為展示案例,利用此取徑實際試作一次 社會運動媒介化研究,並在案例試作的過程中反思理論與經驗之間的落差,藉此 提供未來持續修正與發展此理論取徑的方向。此外,我將本研究建構的理論取徑 定位於「中介行動」(mediated activism)的社會運動典範轉向,期許它能夠幫助 我們在無處不媒介的當今,以更強調動態性、整體性與歷時性的理論視角,描繪 媒介之於社會運動多面向開展的複雜交織關係。

第二節 本研究理論架構與章節安排

本研究主要目標有三:(一)藉由社會運動理論、媒介化理論與 ANT 的彼此 對話,發展一個得以在當今無處不媒介的社會脈絡之中,適切地描繪社會運動與 媒介交織關係的新理論取徑。(二)以台灣 2018 年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為例,示 範此新取徑可以如何運用於實際的經驗研究之上。(三)檢驗、修正與反思此新 取徑的優劣勢,並提供理論與方法上可能的發展方向,以供有興趣的研究者進一 步拓展。

本研究架構可大致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第二章至第四章)為「分析性概念 研究」(analytical conceptual research)。Wacker(1998)指出,這類研究旨在透過 邏輯性的概念思考與推論,針對既有理論的問題提出洞見,或者另提出具連貫性 的新理論。本研究透過讓社會運動理論、媒介化與 ANT 兩兩一組進行對話,即 圖 1-1 當中的(1)、(2)、(3),並在對話過程中嘗試發展一個研究社會運動媒介 化的 ANT 取徑,即三個圓圈共同交集的(4)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1 本研究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

此外,分析性概念研究通常會搭配案例說明之(Wacker, 1998),因此本文在 後半部分(第五章、第六章)採用「展示性案例研究」(illustrative case study)的 方式,將媒介化 ANT 取徑實際運用於社會運動之上。Davey(1991)指出,展示 性案例研究是個案研究(case study)的一種類型,研究者透過一至二個案例,展 示、描述與說明某個人們尚不熟悉的情況或主題,並嘗試在該主題下建立共同的 語言,因此研究者挑選的案例必須能夠適切地呈現該情況,以便幫助讀者了解原 先不熟悉的事物。2018 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鬧得沸沸揚揚,情勢發展瞬 息萬變,挺同與反同方也都運用各種媒介宣傳訴求、凝聚支持者與動員群眾,相 當適合探看媒介如何與其他行動者共同集結,並在過程中化了行動者網絡。

本研究各章重點說明如下:

對社會運動來說,媒體╱媒介不僅是資訊交換與流動的管道,更是凝聚集體 認同、宣揚理念、吸引大眾注意力甚至動員群眾的利器(Donk et al., 2004),故

社會運動理論

媒介化 ANT

(1)

(2)

(3)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媒介在社會運動研究向來是重要的主題。在第二章中,我將簡要回顧社會運動幾 個重要理論取徑,包括資源動員論、構框理論與動員結構,探討它們如何討論媒 介在一場運動中的角色與作用,同時指出在無處不媒介的今日,社會運動與媒介 研究仍受限於二元性思考框架,造成分離主義與決定主義的盲點(Foust & Hoyt, 2018),大大地侷限了我們的視野以及對媒介的想像,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個 新的理論概念和研究取徑。

為了克服這些盲點,本研究在第三章引入自歐陸傳播學界興起,並日漸受到 關注的媒介化理論(mediatization)。第一節首先闡明媒介化「無處不媒介」的基 本概念,並於第二、三節分別介紹當前媒介化的兩種主要理論取徑:建制取徑

(institutionalist)和社會建構取徑(social-constructivist)。建制取徑將媒介化視為 媒介邏輯(media logic)介入與取代其他社會建制邏輯的過程,是一種「以媒介 為中心」的思考。社會建構取徑則「以媒介為關懷」,探討媒介的「型塑力」如 何與其他社會力相互作用,共同建構社會現實。同時,我也會提出自身的評判,

指出媒介化這兩種取徑都難以真正擺脫決定論和效果論的陰影。

到了第四章,本研究在前述媒介化的討論基礎上再引入 ANT,並分別從視 野與方法兩個層次上進行對話,提出「媒介為關懷」的媒介化 ANT 取徑。在視 野層次延續 Hepp(2013a)、Latour(2005)與方念萱(2016)對於「媒介化做為 一種全景」的討論,強調媒介化不能僅被當作全然鉅觀的現象,忽略媒介文化中 的個人行動、溝通過程和社會形式(Hepp, 2013a, p.50),更不可將媒介化視為變 遷的唯一趨力或決定性因素,落入另外一種形式的媒介決定論。在方法上,本研 究主張應當在追索行動者、描繪連結關係的過程之中,仔細而清楚地描繪媒介化 了什麼、化於何處,而社會運動做為一個行動者網絡,又是如何在這樣的媒介化 過程中生成。

第五章為研究方法與案例選擇說明。為了具體說明媒介化 ANT 取徑如何能 幫助我們研究當前社會運動與媒介的交織關係,我以 2018 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 化公投為案例,依循大法官釋憲、平權公投提案審查通過、公投連署成案以及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投當日這四個重要時間點,將同婚公投爭議區分為「階段一:公投提案」、「階段 二:公投連署」以及「階段三:公投宣傳」三個階段,並且分別描繪各個階段的 行動者網絡,以便後續媒介化 ANT 取徑的試作。此外,我也將在此章當中初步 處理一些可預期會碰到的挑戰。

第六章實際進行案例分析。為了避免過度傾向媒介,我在敘事上採取去媒介 中心的寫作手法,不是從媒介出發,而是依循同婚公投爭議的發展,從大法官釋 憲、發起平權公投、連署書募集與造冊,一路寫到成案後的宣傳策略與假資訊問 題,惟有當碰到與媒介相關的行動或連結時,才會特別討論媒介的影響。透過媒 介化 ANT 取徑的試作,我們一方面得以在行動過程見得媒介之化,另一方面也 能拓展對於行動能力的想像。

在第七章的結論部分,我除了總結本研究論點並闡明其價值所在,也會針對 理論取徑、操作方法與研究者自身行動進行反思,最後則提出媒介化研究未來得 以繼續發展的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社會運動理論脈絡下的媒介研究

「沒有被媒體報導的社會運動等同不存在。」

“A movement that does not make it into media is non-existent.”

Raschke(1985;引自 Rucht, 2004)簡潔有力的一句話,道盡傳播媒體對社 會運動的重要性。就運動內部而言,運動者之間必須藉由資訊交換與流動以凝聚 認同、動員群眾;對外,社會運動得向大眾或相關利益團體宣揚運動理念、引起 社會注意力並爭取認同,以便能獲得運動發展所需的資源(Donk et al., 2004)。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傳播都是社會運動研究中一個核心議題,而媒體在其中扮 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趙鼎新(2007)認為,媒體是社會運動「傳播其思想、主 張和認同感的一個最有效的管道,是社會運動動員大眾和尋求同盟的有利武器,

是取得社會同情和關注及從輿論上擊敗對手的法寶。」(頁 319)Rucht(2004)

認為有些社會運動強調面對面的「質(qualitative)的動員」,有些則盡可能贏得 大眾關注和支持,藉此對政策決定者施加輿論壓力,是為「量(quantitative)的 動員」,而媒體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是故,社會運動學者向來關心運動與新聞媒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運動者 如何運用不同的媒體策略吸引記者注意,甚至產製對運動有利的報導,不過大部 分研究都指出兩者之間存在不平衡的關係,媒體多以負面、偏見、聳動的方式報 導社會運動,淡化運動的訴求(Ryan, Carragee, & Meinhofer, 2010; Ryan et al., 2009;

Smith et al., 2001)。儘管如此,任何社會運動還是無法無視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有些運動與媒體保持密切關係,發展一套相應的標準流程;有些另闢蹊徑,藉由 創設替代╱小眾媒體宣揚理念,以繞過新聞媒體的守門機制,甚至主動挑戰主流 論述;還有一些運動選擇盡可能不與媒體有瓜葛,仰賴運動自身的動員網絡

(Rucht, 2004)。

除了媒體報導,隨著 20 世紀末網際網路與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an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s)以及各種網路應用服務(例如部落格、社群媒 體、串流影音直播)的蓬勃發展,大幅地增加資訊流通的速度與範圍,同時降低 所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Myers, 1994),使當今社會運動的影響規模不可同 日而語。社會運動學者因而紛紛把焦點轉到這些傳播科技之上,探問這些媒介如 何為運動所用,以及它們帶來什麼助益和限制。許多傳播學者也意識到社會運動 做為改變社會的一股力量,媒介在其中的角色與所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近年也 開始連聲呼籲兩個領域應有更多經驗與理論上的對話(Downing, 2008; Fominaya

& Gillan, 2017; Obregón & Tufte, 2017)。

本章的首要之務,便是藉由簡要回顧社會運動理論脈絡下的媒介研究,了解 社會運動一路以來如何定位媒介、處理過哪些媒介相關的議題、累積了什麼樣的 研究成果,逐步描繪出這個次領域的理論地圖。社會運動研究如今已是個高度建 制化的學門,每年都有相當豐碩的研究產出,如何在茫茫之中進行文獻回顧工作 確實是個難題,我最後決定拉出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構框理論

(framing)以及動員結構(mobilizing structure)三條軸線,因為它們是社會運動

(framing)以及動員結構(mobilizing structure)三條軸線,因為它們是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