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第三場域與民眾認知成效及認同感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第三場域與民眾認知成效及認同感之研究"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圖書資訊學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柯 皓 仁 博士.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第三場域 與民眾認知成效及認同感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as a Third Place and the Perceived Outcomes and Sense of Identity of Its Users. 研究生:余秋芸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六 年 一 月.

(2)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悉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總館作為第三場域與民眾認知成 效及認同感。本研究以使用者為對象,瞭解使用者從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所獲得之生活效益面向、使用者對於總館的認同感面向,以及總館作為第 三場域的面向進行分析。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自 2016 年 12 月 7 日至 12 月 20 日間於新北 市立圖書館總館門口發放問卷,總共回收 504 份有效問卷。本研究依據問 卷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五項結論: (一)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以板橋 區市民為主,學生族群為大宗,女性多於男性,使用時間以周末為高峰。 (二) 使用者以「自習/課業學習」、「借還書」、「閱讀書籍/影音資料」為主要使 用目的。 (三)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使用者成效可歸類為「休閒」 、 「日常 活動」 、 「工作相關」 、 「教育及學習」四種類型。(四)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具有第三場域之中性場所、平等主義、對話為其主要活動、方便可及的、 樸實、愉快的氣氛、家以外的家等七個特質。 (五)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 用頻率、認知成效、第三場域與圖書館認同感之間部分具正向顯著相關。 本研究結果指出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之服務與空間有對於使用者有實 質貢獻,除了圖書館核心服務外,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提供的新時代服務, 如 24 小時取還書、24 小時自習室、異國風情閱讀角、輕食區等貼近使用 者的需求,提高使用者的來館意願及停留時間。顯示實體公共圖書館總館 在新時代中的重要性、獨特性及不可取代性。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如下 :(一)強化公共圖書館總館與使用者 間的關係,有利於加深彼此的信任度,讓圖書館真正的成為家與工作場所 以外之第三場域。 (二)推廣使用者較少利用之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服務 增加使用者的幫助,有助於提升圖書館總館在使用者心中的重要性;也可 ii.

(4) 藉由瞭解使用者從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服務中的獲益頻率高低進行更進一 步的討論,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三)設置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讀者信箱, 增加使用者與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交流與對話。 關鍵字:認知成效、認同感、第三場域、使用頻率、使用者、公共圖書館 總館. iii.

(5)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erceived outcomes and the sense of identity of public central libraries through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It analyses how the library benefits its users through both traditional and newly incorporated services, and discovers its definition as a third place with Oldenburg’s framework. Questionnaires response collected from library user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December 7th and December 20th 2016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a sample of 504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users, ranging in age from 13 to 65 up. Users are majorly students, and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user composi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general in Taiw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users benefit from library services in four major outcome categories: daily life, recreation, work, and educ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fully meets many of Oldenburg’s third place criteria, including (a) neutral ground, (b) leveler, (c) conversation as main activity, (d) accessibility, (e) low profile, (f) playful mood, and (g) a home away from home. Among the 8 criteria by Oldenburg,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met these seven in the 50% Likert scale analysis, defined as agree and strongly agree. This study furth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brary use frequency, perceived outcomes, library as a third pla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central libra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our variabl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summary,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not only holds its core functions, but also incorporates up-to-date services to meet changing user needs, and to iv.

(6) increase user’s willingness to visit and stay. Judging by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 physical public central library is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to the community it serv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and public libraries in general. Firstly, making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an informal meeting place by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and the library, can consequently increase the trust between them. Moreover, library space and services should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s and needs of the users. The space and services that can enhance the lower-performing perceived outcomes should be promoted, so that the central public library can elevate its importance and relatability to the users. Lastly, the New Taipei City Library should offer a library suggestion box to its users to make increas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users and the library, as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positive developments. Keywords: perceived outcomes, third place, central library, identification, frequency, user. v.

(7) 目次 摘要................................................................................................................................ii Abstract ......................................................................................................................... iv 目次............................................................................................................................... vi 表次.............................................................................................................................viii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公共圖書館之認知成效評估.................................................................... 13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作為場所................................................................................ 17 第三節 圖書館總館認同感.................................................................................... 26 第四節 小結............................................................................................................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1.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31 第二節 流程與實施................................................................................................ 3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2 第四節 問卷發展.................................................................................................... 36 第五節 資料整理及分析........................................................................................ 44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 47 vi.

(8) 第一節 問卷分析.................................................................................................... 47 第二節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成效分析........................................................ 59 第三節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場所分析........................................................ 71 第四節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認同感分析............................................................ 75 第五節 綜合討論....................................................................................................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調查問卷(專家效度) ....................................... 95 附錄二-專家效度審查意見 ...................................................................................... 103 附錄三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問卷.............................................................. 117. vii.

(9) 表次 表 1-1 直轄市立圖書館表列 ........................................................................................ 2 表 2-1 認知效益面向 ................................................................................................. 14 表 2-2 公共圖書館與第三場域對照表 ..................................................................... 25 表 2-3 總館相關新聞報導整理表 ............................................................................. 28 表 3-1 「圖書館成效評估」題項 ............................................................................. 36 表 3-2 「圖書館作為第三場域」題項 ..................................................................... 37 表 3-3 「圖書館總館認同感」題項 ......................................................................... 40 表 3-4 文獻歸納整理表 ............................................................................................. 41 表 3-5 專家學者背景資料 ......................................................................................... 43 表 3-6 前測問卷信度分析 ......................................................................................... 43 表 4-1 問卷發放與回收統計表 ................................................................................. 47 表 4-2 使用者之性別統計分析 ................................................................................. 48 表 4-3 使用者之年齡統計分析 ................................................................................. 49 表 4-4 使用者之職業統計分析 ................................................................................. 49 表 4-5 使用者之教育程度統計分析 ......................................................................... 50 表 4-6 使用者之居住地統計分析 ............................................................................. 51 表 4-7 使用者之交通時間統計分析 ......................................................................... 52. viii.

(10) 表 4-8 使用者之借閱證統計分析 ............................................................................. 52 表 4-9 使用者之使用頻率統計分析 ......................................................................... 53 表 4-10 使用者之停留時間統計分析 ....................................................................... 53 表 4-11 使用者之使用空間及配置統計分析 ........................................................... 54 表 4-12 使用者之使用目的統計分析 ....................................................................... 55 表 4-13 異國風情閱讀角喜好統計分析 ................................................................... 56 表 4-14 使用者之輕食區喜好統計分析 ................................................................... 56 表 4-15 使用者之同行對象統計分析 ....................................................................... 57 表 4-16 使用者之總館優先使用統計分析 ............................................................... 57 表 4-17 各變項之平均值及標準差 ........................................................................... 58 表 4-18 研究問卷個變項之信度 ............................................................................... 59 表 4-19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生活的影響 ........................................................... 59 表 4-20 跨國及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樣本分布情形 ............................................... 63 表 4-21 使用者之性別比較分析 ............................................................................... 63 表 4-22 使用者之年齡比較分析 ............................................................................... 64 表 4-23 使用者之教育程度比較分析 ....................................................................... 64 表 4-24 KMO 及 Barlett 球形檢定 ............................................................................. 69 表 4-25 圖書館成效評估因素分析 ........................................................................... 69 表 4-26 使用者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看法之平均值與標準差 ........................... 71 ix.

(11) 表 4-27 使用者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平均看法之五等第統計 ....................... 73 表 4-28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與第三場域對照表 ................................................... 74 表 4-29 使用者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認同感看法之平均值與標準差 ............... 75 表 4-30 使用者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認同感之五等第統計 ........................... 76 表 4-31 吸引使用者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停留原因彙整 ............................... 78 表 4-32 使用者需求彙整 ........................................................................................... 78 表 4-33 使用者建議與回饋彙整 ............................................................................... 79. x.

(12) 圖次 圖 1-1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為一成長有機體示意圖 ............................................... 6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32 圖 3-2 研究架構圖 ..................................................................................................... 34 圖 4-1 板橋區地理位置圖 ......................................................................................... 51 圖 4-2 使用者使用日期之頻率分析 ......................................................................... 54 圖 4-3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之成效評估長條圖 ..................................................... 61 圖 4-4 芬蘭公共圖書館之成效評估長條圖 ............................................................. 62 圖 4-5 芬蘭挪威荷蘭三國公共圖書館之成效評估對照圖 ..................................... 65 圖 4-6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之成效評估長條圖 ..................................................... 63 圖 4-7 美國、南韓、芬蘭、挪威、荷蘭五國生活 19 個細項成效評估折線圖 ... 67 圖 4-8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生活 19 個細項成效評估折線圖 ............................... 68 圖 4-9 成效評估、認同感、第三場域與圖書館使用頻率間的相關程度 ............. 77. xi.

(13) 第一章 緒論 圖書館學之父—印度的阮甘納桑(S. R. Ranganathan)的圖書館五律(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中指出:「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說明圖書館不論時代如何發展、仍與時俱進的特性。隨著 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數位時代來臨,人們可透過網路輕易地取得各類型資訊,使 得圖書館事業既有的圖書借閱、蒐集、保存等功能面臨新的挑戰與威脅。 公共圖書館必須時刻檢視所提供的服務及定位,瞭解其服務對使用者的價 值與意義,以符合時代地進行適度的調整,方能持續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宗旨。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為研究對象,探討該館服務及空間對 於使用者每日生活的幫助,以及其內在的認同感。 本章將逐一說明本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重要名詞解釋和研 究範圍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分別敘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簡述當前公共圖書館總館相關發展情 形,並說明研究者為何選擇以公共圖書館總館服務對於使用者之生活影響及圖 書館作為場域等觀點,敘述公共圖書館價值之研究動機。. 一、. 研究背景. 近代研究指出一個兼具設計與功能的公共圖書館總館,例如:美國西雅圖公共 圖書館總館,不僅建築本身可以為城市帶來不同的風貌,更成為一個城市的代 表性指標;而圖書館本身的位置及功能性、藏書量等更是扮演著市民不可或缺 的公共場所、空間等多重角色(Fisher & Saxton & Edwards & Mai, 2007)。更早之 前,圖書館學者 Leckie 與 Hopkins (2002)以加拿大公共圖書館之溫哥華、多倫. 1.

(14) 多總館為研究對象,其研究指出加拿大公共圖書館總館在市民眼中具有獨特的 吸引力,總館不僅有充足的資源與藏書,更是市民聚會的場所。爾後,將公共 圖書館視為第三場域(as a third place)或視為場所(library as a place)的研究也有 日漸居多的趨勢 (Leckie& Hopkins, 2002;Fisher et al,2007) 。 我國公共圖書館依法多為各級機關、鄉(鎮、市)公所等所設立,一般隸 屬於文化局管轄之下,且多與活動中心共用空間。1999 年以前,我國公共圖書 館注重在各鄉縣市設立圖書館(圖書室)以落實「鄉鄉有圖書館」的理念;2003 年開始進行「公共圖書館」強化計畫,進行空間及營運改善(宋建成, 2007)。 2007 年開始注重空間與設備,重點在「閱讀環境與設備升級計畫」;然而像公 共圖書館總館這樣大型的文化硬體建設已將近 20 年沒有推行,如表 1-1 整理所 示。直到近 5 年來,六都中高雄市(2014) 、新北市(2015)公共圖書館才總館陸續 建設完成,為我國文化建設帶來一股新氣象。這些公共圖書館總館的設立,是 否實質上為使用者生活帶來效益,是本研究深入探討的地方。 表 1- 1 直轄市立圖書館列表 舊總館. 新總館. 台北市立圖書館. 1990 年落成. 新北市立圖書館. 1983 年落成. 2015 年落成. 桃園市立圖書館. 1983 年落成. 預計於 2020 年落成. 台中市立圖書館. 1983 年落成. 預計於 2020 年落成. 台南市立圖書館. 1974 年落成. 預計於 2017 年動工. 高雄市立圖書館. 1954 年落成. 2014 年落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近年來全球經濟衰退,導致許多國家如美國、英國、芬蘭、丹麥等國的公 共圖書館預算遭刪減,其未來營運面臨困難(Crandall, Fisher, Landry, & Rocha, 2010; Huysmans & Oomes, 2012; Svendsen, 2013)公共圖書館面臨未來續存與否 2.

(15) 的危機,促使學者及圖書館界重新審視公共圖書館的存在價值及意義。美國管 理學學者 Moore (1995)更指出公共圖書館相關組織必須展現出自己的公共價 值。 美國政治學學者 Putnam&Feldstein (2003)認為,若僅是將圖書館視為儲藏 資訊的場所,只徵集及提供資訊,公共圖書館確實有可能在數位環境的時代遭 到淘汰。但其實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不僅在於提供和貯藏資料等,圖書館同時也 是一處提供人們聚會的場所(meeting place)。公共圖書館並非僅擔任書庫的單一 角色,而是同時兼具多重角色,不僅是文化中心、資訊中心,亦是聚會場所。 當公共圖書館實體資源及資訊的功能弱化後,公共圖書館作為社區之教育、公 民及社會參與聚會場所的重要性應更加上受到重視(Ptacek, 2013) 為確保公共圖書館未來存續的可能,公共圖書館應向社會大眾闡述自身服 務及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明其服務及資源的使用對象和使用方式,並具 體陳述圖書館對其所服務之對象及社區所產生的價值、影響和效益,方能守護 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Bertot & McClure, 2003)。因此,舉證圖書館對於社區及 社會的價值及影響,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議題(Poll & Payne, 2006)。Aabø 與 Serola (2012)以使用者為角度探討公共圖書館實質上可以為讀者帶來哪些生 活上的幫助,由此可見陳述公共圖書館社會價值已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事業發 展第一要事。 圖書館事業發展至今擁有悠久的服務歷史,但以往評估圖書館價值時,多 以績效評估的方式進行量化衡量,評估公共圖書館投入(input)的資源與服務, 和後續的產出(output),如借閱量、到館人次等,藉以衡量圖書館服務的成本效 益。過去圖書資訊學領域研究多著重於討論如何提供、資訊取得方式及管理等 議題,強調其作為資訊中心的使命及服務,而忽略了公共圖書館的其他面向, 例如:公共圖書館服務及空間對於使用者的意義和其社會價值等。Wiegand (1999, 2003a)指出,圖書資訊學領域長久以往專注於探討使用者在圖書館發展 3.

(16) 中的角色及影響,卻鮮少關注圖書館在使用者生活中的角色及影響,故將研究 重心放在探討圖書館館藏及服務價值對使用者生活影響的研究並不多 (Durrance & Fisher, 2003 ; Debono, 2003, Vakkari & Serola2012 ; Poll 2003 ; Poll & Payne, 2006)。為具體陳述公共圖書館的價值,學者認為研究應以公共圖書館 使用者為對象,以由下往上(bottom-up)的方式來探討圖書館在使用者生活中的 角色及影響(Wiegand, 2003a, 2011; Berndtson, 2013)。 面對數位化時代的來臨,為陳述公共圖書館的多重價值,關注圖書館服務 對於使用者的影響,以及圖書館作為場所(library as place)的角色和功能等研究 逐漸受到重視(Fisher et al., 2007)。相關學者開始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及空間為 使用者所帶來的效益,並從公共空間的角度來探討公共圖書館對於民眾內在認 同感(identification)的影響,藉以陳述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Leckie & Hopkins, 2002; Audunson, 2005;Audunson & Vårheim & Aabø & Holm, 2007;Aabø & Audunson & Vårheim, 2010 ; Aabø & Audunson, 2012)。. 二、. 研究動機. 古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研究者在課堂上,不僅研讀了圖書 館學之父—印度的阮甘納桑(S. R. Ranganathan) 的圖書館五律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更實際參訪了國內外幾所公共圖書館總館。其中阮甘納桑的 五律中: 「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闡明了圖 書館不論時代如何發展、仍與時俱進的特性,然而公共圖書館總館對於使用者 的成效與認同感值得研究者進一步深入探討。因研究者本身居住於新北市,對 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有很深的期待,希望此研究結果能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 館的實際使用效益有所助益,最後並將結論與建議提供给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參考,故以其為研究對象。. 4.

(17) 各國學者專家分別從公共圖書館服務對於使用者的意義,及從公共空間的 角度探討公共圖書館對於其所服務社區的影響,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總館與社會 影響(Fisher et al., 2007),藉以陳述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引發研究者探究新 北市立公共圖書館總館之公共價值及其使用者與圖書館互動情形的研究動機。 研究者搜集國內相關文獻後發現,圖書館價值之相關研究多著重於以績效 評估方式呈現圖書館服務之成本效益,對於使用者受益於使用圖書館之研究則 相對少見,引起研究者探究使用者自圖書館使用經驗中受益情形的興趣。 Huysmans 與 Oomes (2013)於 IFLA 所發表的論文中指出,近期有越來越多國家 及國際研究開始嘗試測量圖書館對於使用者及社區在生活各面向的影響。此 外,公共圖書館總館與該市市民的認同感有密切關係,國內研究鮮少從總館作 為場所的角度探討使用者甚至市民的影響。國外學者有幾篇文獻是以為公共圖 書館總館為對象的研究。相較之下,國內研究鮮少從公共圖書館總館作為場所 的角度探討公共圖書館對使用者及市民的影響。引發本研究探討公共圖書館總 館對於使用者及市民的影響。 基於前述研究背景和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總館在使 用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對生活幫助的面向,以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總館作為 場所於社區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為視角,盼從中析解出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 總館對於使用者的實際認知成效面向,並檢視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總館作為公 共場所,是否有助於使用者自我價值的增長及使用者對於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 總館認同感提昇與否。本研究希望從中抽繹出公共圖書館總館的實質價值,具 體陳述新北市立公共圖書館總館對於使用者的生活幫助,以及進一步調查其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認同感的相關性,實現「圖書館為一成長有機體」之說, 檢視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達到與時俱進的目標,如圖 1-1。. 5.

(18) 圖 1- 1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為一成長有機體示意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節敘述本研究四項研究目的與對應之具體研究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透過探討公共圖書館總館服務對於使用者的幫助,並檢視其空間使 用情形與功能,一方面向社會大眾陳述公共圖書館總館的價值,另一方面也提 醒公共圖書館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應適時檢視其角色定位及服務,並做適當 的調整以提供使用者更好的服務。本研究選擇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為研究場 域。該總館成立於去年 2015,其建築設計、空間規劃與營運服務均普受好評, 也是全國第一座符合通用設計的公共建築,打造為長者、幼兒、身心障礙者都 能順利使用的友善環境。館內設備也突破傳統科技在圖書館應用的可能性,館 內的空間設計站在使用者立場出發,結合創新設計與服務導向的精神,惟一兼 具智慧與人性的公共場所,開館一年多來,創下很多創新的服務,並致力於推 廣悅讀,提升藝文風氣,成果斐然(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2016 )。是以,本 研究以該館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於使用者及社區的. 6.

(19) 影響,從中抽繹出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於使用者扮演的角色與功能,進一步 具體陳述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帶來的實際價值。 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下述四項: (一) 瞭解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目的與空間使用情形。 (二) 探討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其生活之認知成效的情形。 (三) 調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扮演第三場域的情形。 (四) 探討使用者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認同感的情形。. 二、. 研究問題. 依據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之具體問題如下: (一)瞭解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目的與空間使用情形 1..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之背景為何?. 2.. 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目的為何?. 3.. 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空間使用情形為何?. (二)探討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其生活之認知成效的情形? 1.. 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獲得生活之認知成效面向為 何?. 2.. 使用總館之頻率是否與使用者生活之認知成效各面向有正相 關?. 3.. 新北市圖總館使用者使用頻率是否與新北市圖總館作為第三 場域有正相關?. (三)調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扮演的角色為第三場域的情形? 1..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扮演第三場域的特質為何?. 2.. 新北市圖總館作為第三場域是否與使用者之生活認知成效各 面向有正相關? 7.

(20) (四)探討使用者對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認同感的情形 1.. 使用者對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是否會有認同感?. 2.. 新北市圖總館使用者使用頻率是否與新北市圖總館認同感有 正相關?. 3.. 認同感是否與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第三場域有正相關?.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範圍與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 地域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是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本研究結果提供新北市 立圖書館總館或與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背景相仿的圖書館參考. 二、. 時間及樣本限制. 考量研究主旨與重心,為避免研究範圍過於廣泛而失焦,本研究問卷調查 的對象為實際到訪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之使用者。問卷發放期間為 2016 年 12 月 7 日至 2016 年 12 月 20 日。新北市圖總館開放時間為每週一至週日,上午八 點半至下午九點,每個月一次周四及國定假日固定休館。研究者於開館時間分 四個時段(10: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0:00) 至現場發放問卷,僅邀請使用者達年齡 13 歲以上的到訪之使用者填答,期間已 填過問卷者不重複邀請填答。. 三、. 語言限制. 本研究之文獻來源主要以中文文獻及英文文獻為限,未有其他語言之文獻。. 8.

(21)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為方便研究的進行和敘述內容的清晰明瞭,特將研究中重要名詞加以定義 如下:. 一、. 公共圖書館.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以下簡稱為 IFLA)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 UNESCO )發表的《公共圖書館 宣言》(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1994)中提出,公共圖書館是地方資訊中心, 提供各種知識與資訊給讀者取用。公共圖書館為社會大眾服務,提供平等的近 用機會,不因年齡、種族、性別、宗教、國籍、語言以及社會地位而有所不同。 公共圖書館的館藏必須反應時代趨勢和社會變遷,並將人類的言行思想加以蒐 集、組織、保存,以便於利用的機構,館藏及服務不應受到任何形式的意識型 態、政治或是宗教審查,也沒有商業壓力。同時,公共圖書館應重視社區需求 與特性以提供高品質服務,並提供各種年齡層皆可取用所需的相關資料。 我國《圖書館法》(2001)依據設立機關(構)、服務對象及設立宗旨,將 圖書館分為五類: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 及專門圖書館。其中公共圖書館: 「指由各級機關、鄉(鎮、市)公所、個人、 法人或團體設立,以社會大眾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圖書資訊服務,推廣社會 教育及辦理文化活動之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基本宗旨是透過各種形式的資 源與服務來滿足個人和團體在教育、資訊和個人發展,包括娛樂和休閒等方面 的需求(IFLA/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1994)。. 9.

(22) 二、. 成效評估. 成效評估(outcomes assessment)也稱為是軟性測量(soft method)方式,是一 種在實體資料(hard data)之外,進行軟性測量(soft method)方式(Poll, 2012),主 要基於受訪者對於己身自圖書館服務獲益情形的主觀認知進行測量。不同於績 效評估著重於分析成本效益,成效評估旨在於瞭解使用者對於圖書館服務的看 法,以及圖書館服務對於使用者所帶來的影響及改變(Vakkari, Aabø, Audunson, Huysmans, & Oomes, 2014)。此種成效評估方式常應用於公共圖書館研究中,以 彰顯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與重要性,也能讓公共圖書館可以永續經營。. 三、. 公共空間. 公 共 空 間 是 一 種 社 會 空 間 , 因 此 隨 著 社 會 的 演 進 而 有 所 變 化 (Zukin, 1995)。公共空間是人們經驗公共生活的場域,為民眾共有的。「公共(Pubic)的 字源《Synoikismos 希臘文》本就含有「聚集」的意思, 是一種氏族、社會聚集 的意思 (Jan Gehl,1996)。公共空間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公共場所對所有人是 開放的,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年齡,社會經濟水準等(Berndtson, 2013)。. 四、. 第三場域. 「第三場域」(the third place)是由美國社會學家 Oldenburg (1989)所提出的 概念。第一場所指的是滿足生活起居的家居生活空間;第二場所指涉有關生產 的工作場所;第三場域則是第一場所(家居)與第二場所(工作)以外的非正 式公共生活空間,係為不受利益關係制約的非正式公眾聚集場所(informal public gathering places)。包含八種特質:(1)中性場所,(2)平等主義,(3)對話為 主要活動,(4)方便可及的,(5)常客,(6)樸實的,(7)樸實的氣氛,(8)家以外的 家。 10.

(23) 五、. 總館認同感. 認同感基於個體對於其他個人或團體所表現出的態度、觀念、或行為模式 表示認可,而願意表現出其他個人的行為或成為團體的一份子,參與其行動而 產生歸屬感(李培菁,2005) 。在公共圖書館總館的研究中,發現使用者經由使 用圖書館(總館) ,了解圖書館(總館)的價值與影響以及存在之必要性,進而 對於圖書館(總館)進一步產生認同感(Leckie & Hopkins 2002, Fisher et al.,2007 )。在我國的台北市立圖書館之品牌經營的相關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圖 書館使用者看重其公共圖書館的價值,擁有忠誠的使用者(莊馥瑄,2002)。綜 合以上研究結果可以歸納出,不論國內外的研究中都可以看出使用者對於圖書 館(總館)有相當的認同感,並了解其存在價值之必要性。. 11.

(24)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共圖書館服務及空間對於使用者及認同感的影響及重要 性,分別涉及成效評估、與圖書館作為場所等概念。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四節, 逐一分析相關文獻。第一節介紹成效評估之內容,說明選擇成效評估的原因及 各國研究結果;第二節研究探討公共圖書館作為場所之相關文獻;第三節探討 圖書館總館認同感;最後小節整合全部文獻。. 第一節 公共圖書館總館之認知成效評估 以往評估圖書館的價值時,多以績效評估的方式進行量化衡量,評估公共 圖書館投入的資源與服務,如館藏量、空間設備、館員人數等,和後續的產出, 如借閱量、到館人次等,藉以衡量圖書館服務的成本效益。雖然績效評估的測 量方式得以評估圖書館的成本效益及服務品質,但無法了解使用者是否真正得 益於使用圖書館之服務,忽略了使用者從與圖書館互動中所獲得的效益(Poll & Payne, 2006),因此無法看出圖書館對於使用者及生活的影響及重要性。 為了增強與補足績效評估無法呈現的部分,學者提出在績效評估的基礎之 上,更進一步以成效評估的方式增進對於圖書館使用者自實際圖書館獲益情形 的瞭解。Revill (1990)將成效(outcome)定義為使用者在使用完圖書館服務後,所 獲得對使用者而言重要的改變或結果。Russ(2000)進一步解釋,成效是指使用 者自參加完一活動後,自身獲益或者是改變的情形,其中包含態度或價值的轉 變、態度或是狀態的改變。正因為成效評估旨在探討圖書館使用者及潛在使用 者主觀認知的影響(perceived impact)。學者將成效評估,相較於只看數字(hard data)的績效評估,稱作軟性的圖書館評估方式。成效在研究文獻的意思,與影 響(impact)相近,更廣泛而言,指的是價值(value)或利益(benefit)。此種成效評 估方式常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以彰顯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與重要性。. 13.

(26) Huysmans 與 Oomes (2013)於 IFLA 所發表的論文中指出,近期有越來越多 國家及國際研究開始嘗試測量圖書館對於使用者及社區在生活個面向的影響。 芬蘭學者 Vakkari 和 Serola (2012)整理成效評估之相關研究,指出成效評估研究 的兩種型態,其一將焦點集中於特定的成效(specified outcomes),分析特定圖書 館活動和服務對使用者所產生的改變。其二則是綜觀圖書館服務的整體成效 (general outcomes),主要討論使用者在使用圖書館的經驗中,獲得哪些對生活 有幫助的成效。Vakkari 和 Serola 採用第二種方式,針對荷蘭公共圖書館服務 對於使用者的整體成效進行研究。該研究整理過往研究文獻,綜合出生活四個 面向,包含教育、工作與生意、日常生活,以及休閒娛樂,每個面向之下還有 子類別,一共有 22 個類別,2016 年,Vakkari 與 Aabø 與 Audunson 與 Huysmans 與 Kwon 與 Oomes 與 Sin 共同出版的論文中將原有 22 個類別修改為 19 個類別。 其中將工作面向的”與工作相關教育”合併至”幫助培養工作技能”; 將休閒育樂 面向之”小說類”與”非小說類”整併為閱讀類,戶外活動類別與大自然相關合併, 出席活動與社交活動合併為一類,研究者整理後如表 2- 1(*號為有合併的部 分)。 表 2- 1 認知效益面向 生活面向. 子類別 幫助找工作. 工作相關. 幫助完成特定任務(如學校作業、社團活動、專案等) 幫助培養工作技能(職能訓練)* 獲得學習的機會. 教育相關. 完成正規教育(獲取學位) 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家務相關 小孩照護與就學 房屋相關資訊. 日常生活. 消費者權益或資訊 健康資訊 旅遊相關 人際關係 14.

(27) 生活面向. 子類別 閱讀(包含小說及非小說)* 參與文化活動(例如看劇或音樂會). 休閒育樂. 參與創意活動(玩樂器或唱歌) 戶外活動(包含大自然相關)* 歷史及社會相關 參與社會議題活動*. 資料來源:Vakkari. P., & Serola, S. (2012). Perceived outcomes of public librar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34(2012),37-44. Pertti Vakkari, Svanhild Aabø, Ragnar Audunson, Frank Huysmans, Nahyun Kwon, Marjolein Oomes, Sei-Ching Joanna Sin , (2016), "Patterns of perceived public library outcomes in five countrie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Vol. 72 Iss 2 pp. 342 – 361. Vakkari 和 Serola (2012)的研究發現,公共圖書館在四個生活面向中,在 休閒娛樂層面所提供的幫助最大,其次為教育層面。相反地,在日常生活層面 的幫助並不大,特別是家庭和家務面向的幫助相對較低。 原為了精簡公共圖書館對於使用者生活影響的類別項目,該研究透過因素 分析,將使用者自圖書館獲益的 19 個生活項目歸結為三大因素類別:日常生 活、文化興趣、事業,研究顯示此三大類別為使用者自公共圖書館獲得對生活 有幫助的面向。在 2016 年 Vakkari 等人等學者進行跨國研究時,因為各國衡量 基準不同又將類別回復為原四大面向,即工作、教育、日常生活、休閒活動, 共 19 種類型進行研究。分別討論各類型對於使用者生活層面的影響。本研究採 用四大面向 19 個類別分別進行使用者之生活成效分析。 繼芬蘭公共圖書館之後,挪威和荷蘭也加入了成效評估的行列。Vakkari 等人 (2014)聯合進行芬蘭、挪威和荷蘭三國公共圖書館成效評估之研究,對照 各國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芬蘭公共圖書館使用者自圖書館獲得生活中各 面向的幫助較為廣泛,涵蓋層面較廣;相較之下,挪威及荷蘭的研究結果顯示, 使用者的獲益情形多集中於閱讀及文化活動。 15.

(28) 另一方面,挪威及荷蘭也透過因素分析,抽離出使用者受益的主要面向。 挪威公共圖書館的研究結果與芬蘭相近,可歸結為事業、日常活動與文化活動。 不過荷蘭公共圖書館研究進行因素分析的結果,並未得出明顯的因素。Vakkari 等人(2014)分析可能原因,認為荷蘭公共圖書館的政策是導致其研究結果與其 他兩國不同的主因。不同於芬蘭和挪威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與所有公民,荷蘭 公共圖書館規定使用者必須繳交年費方可借閱館藏,Vakkari 等人表示這可能是 影響荷蘭使用者獲益情形多集中於閱讀娛樂的原因。 2015 年,除了挪威和荷蘭、芬蘭以外,美國公共圖書館也加入了成效評估 的行列。Joanna Sin 和 Vakkari (2015)一同進行美國公共圖書館成效評估之研 究。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公共圖書館使用者自圖書館獲得生活中各面向的幫助 較為廣泛,涵蓋層面較廣;其前三名使用者的獲益情形為閱讀小說、非小說及 自學。 2016 年,Vakkari 等人(2016) 進行跨國研究,評比了挪威、荷蘭、芬蘭、 美國以及南韓五個不同的國家對於認知成效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各國第一 名受益皆為休閒閱讀。各國公共圖書館使用者會因國情、教育程度、年紀等因 素導致自公共圖書館獲得生活中各面向的層面不同,但是對於社會價值與文化 價值卻不會因為國別不同而有變化;相較之下,儘管美國及南韓的營運成本 (Operation Cost),在五個國家中是較為不充足的,但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者習 慣使用圖書館的服務是遠高於另外三個歐洲國家的。 由以上各國的比較研究中可以看見,不同國家公共圖書館使用者自該國公 共圖書館獲益的情形不盡相同,但可以歸納出公共圖書館對於使用者的生活上 是帶來效益,正面的、幫助的,引發研究者欲探討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 使用圖書館服務可獲益的成效情形。. 16.

(29)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總館作為第三場域 IFLA 於 2009 年於義大利舉辦「圖書館創造未來:建構在文化資產之上」 (Libraries create futures : Building on cultural heritage)的年度會議,會中提出「圖 書館作為空間及場所」(Libraries as space and place)做為 17 場衛星會議的主題之 一,引起圖書館學界及實務界對此議題更廣泛的關注(IFLA, 2009)。自學者提倡 以圖書館作為場所的研究視角後,近年來探討公共圖書館作為地方之角色與功 能的研究逐漸受到關注。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區的公共場所,肩負著推動民主發展的公民角色。在探 討公共圖書館作為地方對於個人、社區,甚至社會的影響前,必須先瞭解公共 空間的概念。. 一、. 圖書館作為第三場域. 「第三場域」(the third place)是美國社會學家 Oldenburg 於其著作 The great good place : Cafes, coffee shops, bookstores, bars, hair salons, and other hangouts at the heart of a community (1989)中所提出的概念,以下分別說明第三場域之定 義、特點與功能。 (一) 第三場域的定義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區的公共場所,肩負著推動民主發展的公民角色。在探 討公共圖書館作為地方對於個人、社區,甚至社會的影響前,必須先瞭解公共 空間的概念。 第一場所指的是滿足生活起居的家居生活空間;第二場所指涉有關生產的 工作場所;第三場域則是第一場所(家居)與第二場所(工作)以外的非正式 公共生活空間,係為不受利益關係制約的非正式公眾聚集場所。Oldenburg (1989) 17.

(30) 認為第三場域是構成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但在當時的英文的用語中,並 未有用以表示非正式公眾聚會場所的詞彙,因此,他提出以「第三場域」一詞 涵括「非正式公眾生活的核心內涵」,並定義為:「各種提供人們在居家空間 和工作場所之外的地方舉辦經常性地、自願性地、非正式地聚會之公共場所的 通稱。」 (二) 第三場域的特點 Oldenburg (1989)認為第三場域應該具備八項基本特徵: 1.. 中性場所(on neutral ground). 第三場域是一處公開的、中性的場所,在這個場域中,沒有人有義務或責 任擔任主人的角色。造訪此空間的人們可以來來去去,且讓每個人都可以感受 到如在家一般的舒適感。 2.. 平等主義(the third place as a leveler). 第三場域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地方,很容易被一般大眾接受而且不設置會 員或是排他門檻。在第三場域的社會交往空間裡,人人平等,不因其背景及社 會地位而有差異,達到社會平等的程度。第三場域非以特定目的或主題聚集人 群,因此人們在第三場域中,每個人被視為獨立的個體,可以任意隨心交流。 3.. 對話為主要活動(conversation is the main activity). 第三場域不僅是提供中性場所的空間,且平等對待所有人。Oldenburg 認 為第三場域中,對話與交流為主要活動。在第三場域的場域中,每個人都是平 等且自由的,而人們在此處展開的對話,也都遵循基本民主禮儀規範,例如專 心聆聽他人的發言、謹慎表達自己的想法、避免說教等基本禮儀。 4.. 方便可及的(accessibility and accommodation) 18.

(31) 第三場域是一處每個人都可獨自前往,並可預期碰見認識的友人,同時也 可以紓解其日常生活壓力的地方。第三場域通常提供長時間的開放服務,且地 點落於生活可及的位置,降低人們進入此領域的門檻,方便可及且可隨時來去 自如。 5.. 常客(the regulars). 第三場域氛圍的形成主要源自於經常造訪的常客。第三場域的特色與氛圍 才是吸引人們拜訪第三場域的原因。此外,第三場域對新鮮面孔是親切的,歡 迎新鮮面孔可以成為第三場域的常客,時常造訪,融入第三場域之中。缺席的 人很快會被注意到,而且會彼此打聽缺席的人。 6.. 樸實的(a low profile). 第三場域的空間是低調的、樸實無華為其保護色。第三場域的平淡,意在 鼓勵進入此場域的人們,可以褪去各種差異,讓每個進入第三場域的人都是平 等的個體。人們可將第三場域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意穿著日常生活的便服, 輕鬆自在地進入及聚集。 7.. 愉快的氣氛(the mood is playful). 第三場域裡瀰漫著愉快的氣氛,在這個空間裡談論的話題總是充滿了輕鬆 氣習。這樣的空間氛圍讓身處在第三場域的人,不會有格格不入的感受。每個 人進入此場所的人都可以輕易感受到輕鬆愉快的氛圍,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氛 圍,吸引著人們不斷回訪第三場域。 8.. 家以外的家(a home away from home). 第三場域提供人們像家一般舒適的環境及氣氛,雖非真正的家,但第三場 域卻是一個像家的地方,讓人可以安心依靠及休息。處於第三場域的人們儘管 19.

(32) 並未實際擁有空間的所有權,也可表現像在自家環境般自在。造訪第三場域有 別於造訪友人的家,在第三場域中,不會有像拜訪友人家的拘泥感,提供人們 在家居之外的地方,輕鬆自在地聚會場所。 (三) 第三場域的功能 Oldenburg (1989)觀察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社會發展,發現人們的公 民參與率逐年降低,他將之歸因於美國社會轉型後,非正式公眾聚會場所逐漸 消失。人們的生活中因缺乏非正式公眾聚集場所,生活逐漸只剩下「家」和「工 作」之間兩地往返,缺乏與社區鄰里的互動,人與人接觸的機會相對減少,也 降低了隨機建立及拓展人際網絡關係的機會,人們的生活圈容易變得單調、重 複,且與之往來的人們同質性較高,缺乏刺激。此外,缺乏非正式公眾聚集場 所也可能增加生活的消費成本。受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許多公共場所都被百 貨公司或遊樂園所取代,這些場所雖具有開放性,不過本質上是以營利為目的, 鼓勵民眾消費的場所,並非免費開放予公眾聚集之場所。當社會環境中缺乏非 正式的公眾聚會場所,人們釋放壓力的管道便很有可能受到消費主義的限縮 (Given & Leckie, 2003)。 第三場域作為非正式的公眾聚會場所,具備公共空間的多重功能,對於個 人層次及社會層次皆有貢獻。在個人層次方面,第三場域的特質讓經常造訪此 地的人受惠於其空間特性。第三場域涵納多元的人群,在這裡可能遇見各行各 業的人,讓個人從網絡中獲得刺激,有別於第一及第二場所同質性及重複性高 的模式,第三場域的異質性創造出新穎性,讓身處其中的人們得到意想不到的 啟發。第三場域也具有激勵精神的效果,讓人們的心靈在此處得以獲得慰藉。 作為一個家以外的家,在此空間中的人們既親密又保持著距離,人們可以在此 自在活動。第三場域不同於家和工作等地方,有固定的時間限制,第三場域是 人們可以行動自如的地方。第三場域讓人得以自家庭角色和職場階級意識中獲 20.

(33) 得暫時的解脫,並得以依個人興趣、性情發展,成為精神和心靈的棲所。此外 Harris (2007)建議因應時代潮流圖書館可以增設咖啡區,創造一個有別於咖啡 館、連鎖商店的放鬆、友善的閱讀環境。圖書館本身館藏豐富,加設咖啡區也 可以提供對話空間,對於圖書館成為一個(新)第三場域是很大的因素。 在社會層次方面,第三場域是推動民主進展的重要場域,如同哈伯瑪斯所 提的公共領域,人們在此參與公共事務,進行交流與辯論,民意得以在此形成。 當人們與政治保持聯繫,有助於避免權力過度集中於少數人。此外,第三場域 亦提供人們與他人建立連結,並藉由互動建立信任的場域,而人際網絡的建立 與信任,有助於社會資本的積累(Aabø & Audunson, 2012; Putnam & Feldstein, 2003; Fisher et al., 2007)。 公共聚集空間是城市文化和生活重要的環節,是社會公眾知識共享空間, 在這樣的第三場域裡,人們是自由而平等的。第三場域並不侷限於特定形式, 以自由、開放、交流與共享為主要特色,提供公眾一處自發的、非正規且開放 給所有人使用的公共空間。一社區獲地方若擁有第三場域,不僅可以增加人們 休憩的選擇,降低生活基本消費外,第三場域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交往空間,使 人們在踏進此領域時,無需背負沈重的社會包袱,可真正在此得到壓力的釋放, 有助於社會包容。第三場域也具有積聚資源與人氣的功能,因此,人們可以在 第三場域中建立彼此的社會關係與連結的場域,增加公眾交流的機會,為人們 提供一處激發思考和促進交流或合作的環境。. 二、. 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的定義是由社會所建構的,因此隨著社會的演進而有所變化 (Zukin, 1995)。過往提及公共空間,多以「公眾自由地與他人聚會的場所」為 特徵,如人行道、廣場、公園等地方。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大型購物中心、 21.

(34) 百貨公司及遊樂園的興起,其空間特性與傳統公共空間相近,人們可以在此自 由地聚集。近年來人們於購物中心、遊樂園等地方進行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的 比例逐漸增加,模糊了公共場所的概念。實際上,大型購物中心與百貨公司等 場所並非公眾所有,而是私人的開放空間。有鑑於先前概念的模糊不清,公共 空間的定義轉而由所有權(ownership)或是實體特性(physical attribute)等特徵定 義之(Given & Leckie, 2003)。公共空間與商業場所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對待民眾 的態度。公共空間視每位民眾為「公民」,而商業場所以營利為目的,因此將 進入其空間的人視為「顧客」,期待並鼓勵顧客進行消費,且商業場所並不似 公共場所般歡迎所有人的進入(Rooney-Browne & McMenemy, 2010)。公共空間 是人們經驗公共生活的場域,是民眾共有的。從字義上解釋,「公共」一詞含 有 民 主 精 神 於 其 中 , 包 含 者 開 放 (openness) 、 可 及 性 (accessibility) 、 參 與 (participation)、包容(inclusion)和責任(accountability)等寓意(Deutsche, 2012)。因 此,每一位公民,都有權進入公共空間並行使自身的權利,享受空間服務。值 得注意的是,公共空間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以培養公眾民主素養為己任。由 此,如欲檢視一空間是否符合公共空間的定義與精神,可由該空間裡的活動內 容以及其所展現的社會文化功能來檢視,而這類協助創造自由與民主公共生活 的公共空間則組成了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 1964)所定義的公共領域:「所 謂『公共領域』,意指我們社會生活中的領域之一,在這個領域中,能夠形成 類似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公共領域原則上開放與所有公民。公共領域的形成, 一部分由各種對話構成,在這些對話中,做為私人的人們聚集一起而形成了公 眾。」 公共領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而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場所,對於形成公共 領域的貢獻已獲得研究學者的證實,公共空間與商業場所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對 待民眾的態度。公共空間視每位民眾為「公民」,而商業場所以營利為目的, 因此將進入其空間的人視為「顧客」,期待並鼓勵顧客進行消費,且商業場所 22.

(35) 並不似公共場所般歡迎所有人進入(Rooney-Browne & McMenemy, 2010)。臺灣 是個民主的國家,適合進行研究公共領域、公共場所等研究。本研究希望在這 樣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新北市圖總館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公共圖書館的公共空 間,以及公共圖書館的公共空間對於新北市圖總館使用者生活的影響面向。 公共空間對於社區的社會及經濟生活有重要的影響。在探討圖書館作為公 共空間的各類研究中,圖書館學界及實務界的研究人員常將公共圖書館與美國 社會學家 Olderburg 所提出之第三場域並列比較,檢視公共圖書館成為第三場 域的潛能 (Fisher, Saxton, Edwards & Mai, 2007;Harris, 2007;Leckie & Hopkin, 2002;Aabø & Audunson, 2012)。. 三、. 公共圖書館之公共空間研究. Wiegand (2003a, 2011)建議,若要探討圖書館在使用者生活中的角色及影 響,可由瞭解圖書館作為一地方的角色對其所服務社區的影響開始。自此以後, 關注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空間對於使用者及社區之影響的相關研究文獻逐漸成 長。 Varheim (2007)認為公共圖書館可以透過三種方式形成社會資本,除了組織 義工活動以增加社區參與率以及提供普世皆準的服務,將公共圖書館作為非正 式聚會場所亦為形成社會資本的途徑之一。是故,近年來開始有公共圖書館作 為第三場域之概念。原先 Oldenburg 並未將公共圖書館納入第三場域的清單之 中,而是其後學者從公共圖書館之設立與服務本質檢視其發展為第三場域的潛 在特質,指出公共圖書館有多項特質都與第三場域的核心要素吻合(Putnam & Fledstein, 2003; Fisher et al., 2007; Leckie & Hopkins,2002; Aabø &Audunson, 2012)。. 23.

(36) IFLA 與 UNESCO 發表的⟪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中言明:「公共圖書館 基於平等的近用原則提供無私的服務,不因年齡、種族、性別、信仰、國籍、 語文及社會地位而有差別。」公共圖書館具有開放、自由、平等及共享的特性, 與第三場域的核心理念相符。換言之,公共圖書館作為開放的公共空間,不僅 僅是教育、資訊、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人們自由集會、共享空間氛圍,並且進 行分享與交流的空間場域。在這樣的空間裡,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可自由使 用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資源。 公共圖書館在其理念與精神上雖與第三場域所有諸多共鳴之處,不過若逐 一檢視第三場域之要素,有研究指出目前公共圖書館並未能符合第三場域的所 有條件。Fisher 等人(2007)以 Oldenburg 所提出第三場域的標準檢視西雅圖公共 圖書館,該研究結果顯示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僅符合其中三項特質(如表 2-5), 即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為(1)中性的場所,且(2)平等對待每位進入圖書館的 使用者,提供使用者一個(3)家之外的家。然而該研究結果指出西雅圖公共圖 書館並未符合第三場域的其餘五項條件。首先,即使西雅圖公共圖書館試圖以 設立活動及公共區域的方式鼓勵人們交談與對話,但目前對話仍非其主要活動; 第二點,Oldenburg 所定義之第三場域長期下來會培養出一群常客,因此人們 前往該空間時,會預期遇見熟悉面孔。不過在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的情形則不然, 雖有固定使用者,使用者也可能會在圖書館與人巧遇,但並非必然,且西雅圖 公共圖書館建築本身的龐大空間及複雜度也降低了人們巧遇的機率;第三點,第 三場域裡的常客會影響第三場域的包容性氛圍的形塑。不過,Fisher 等人的研 究顯示,經常造訪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的實用者對於空間的形塑並未有太大影 響,且使用者大多沉浸在自身的事務上,與其他使用者亦不常有接觸;第四點, Oldenburg 提及第三場域的建築或內部經常是簡樸、不引人注目的,但西雅圖 公共圖書館的建築則是標新立異且大膽的地標建築;第五點,西雅圖公共圖書館 的使用者指出,其於圖書館內所從事的活動本質仍是較為嚴肅的,因此,即使 24.

(37) 心情是愉快的,公共圖書館空間的氣氛仍不如第三場域來的歡騰。而後 Aabø 與 Audunson (2012)檢視挪威公共圖書館作為第三場域之情形,其研究結果與 Fisher 等人相近,一樣指出對話並非公共圖書館之主要活動,且圖書館經常使 用者也並未居於溝通網絡的中心(如表 2-2) 。其研究結果已慢慢符合 Oldenburg 之第三場域理論。 表 2- 2 公共圖書館與第三場域對照表 第三場域. Fisher 等人(2007). Aabø 與 Audunson (2012). 1.中性場所. V. V. 2.平等主義. V. V. 3.對話為主要活動 4.方便可及的. V. 5.常客 6.樸實的. V. 7.愉快的氣氛. V. 8.家之外的家. V. V.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公共圖書館與第三場域之討論,引起學者重新檢視 Oldenburg 之論述架 構,反省以第三場域的視角探討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空間之價值合適與否。 Berndtson 並非否定以第三場域的角度來探討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空間的功能 與價值,而是建議研究人員應該將第三場域的論述作為公共圖書館空間及氣氛 的理想前提,但如欲向社會大眾證明公共圖書館的價值時,應以公共空間的角 度,進行更全面且深入的探討。. 四、. 公共圖書館作為聚會場所. 自學者提倡以圖書館作為場所的研究視角後,近十年來探討公共圖書館作 為地方對於個人、社區甚至社會的影響前,必須先瞭解公共空間的概念。綜觀 第三場域之研究可以發現,目前關於公共圖書館作為第三場域之研究仍有許多 討論空間。若僅以 Oldenburg 所提出之第三場域的定義來檢視公共圖書館作為 25.

(38) 非正式聚會場所的功能與價值,恐不足矣涵蓋所有層面(Aabø, Audunson & Varheim, 2010)。因此,公共圖書館的公共空間使用,除以 Oldenburg 的第三場 域視角檢視以外,亦有圖書館領域學者從使用者實際使用公共圖書館空間的情 形進行觀察。Aabø, Audunson 與 Varheim (2010)探討公共圖書館作為聚會場所 (meeting place)是如何被使用,以及其使用的程度範圍,其研究結果發現圖書館 使用者將公共圖書館作為六種聚會場所類型:(1)作為廣場的聚會場所(as a square)、(2)與自己不同人相遇的地方(as a place for meeting diverse people)、 (3)一個公共領域(as a public sphere)、 (4)一個共同活動的地方(as a place for joint activities)、(5)一個資訊交流的地方(as a metameeting place)、(6)一個 虛擬聚會的場所(as a place for virtual meetings)。Aabø 等人(2010)認為聚會場 所具備兩種功能:(1)促進社會包容;(2)達成最低限度的共有價值和規範, 累積橋接型社會資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聚會依其內容、溝通交流的程度、 方式及目的等差異,會有不同的聚會型態。. 第三節 圖書館總館認同感 公共圖書館不僅作為社區的公共場所,公共圖書館作為地方對於個人、社 區,甚至社會上都帶來實質的價值,居民對於公共圖書館不僅實質上視為一個 安全的第三場域,內在上也產生信任及認同感。換句話說認同感基於個體對於 其他個人或團體所表現出的態度、觀念、或行為模式表示認可,而願意表現出 其他個人的行為或成為團體的一份子,參與其行動而產生歸屬感(李培菁, 2005)。 一般對認同感的定義,將形式上的認同視為短暫結果,無法涵蓋對認同感 的認同過程有所了解,因認同感會隨著時間與內化的過程而有所變化,如張茂 桂(1999)所定義「在種族與族群關係的研究中,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長期學 習而具有深刻的特殊價值意識與情感,和個人所屬的歷史記憶、集體意識」的 26.

(39) 統合為認同感。張寶蓮(1994)所定義,居民於文化活動之生活圈中的生活與 活動中,潛移默化下在認知、情感及行為整體方面,真實的或被知覺到的相似 性是有意識的過程,或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如此相似性或涉入性的過程就是 認同的程度。 從外國學者 Leckie、Hopkin (2002)的加拿大之多倫多與溫哥華總館的研究 與 Fisher 等人(2007)的美國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總館的研究中可以歸納出「公共 圖書館總館」對市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與認同(identification)。兩篇研 究裡都可以看到圖書館總館扮演著促進與維持公共文化的角色,而在當時的年 代圖書館新穎的建築都是被熱議的,然而經過時間的考驗後,現在看來具有特 色的圖書館總館建築已成為市民心中不可抹滅的指標性建築(icon、landmark)。 調查結果表示大多數的市民對於總館的回答都是友善且正向的回應(良好、很 棒、有幫助的、教育性、友善的、現代化、乾淨、魅力、地標、充滿活力等), 對於總館認同感也非常的高,是高度成功的公共場所。總館不僅提昇市民的自 豪感,更是該市市民的精神指標,同時也吸引大量各式各樣的使用者、旅客等 慕名前往使用。這兩年我國也陸續完成了新北市及高雄的公共圖書館總館的建 設,參考文獻研究者假設新北市民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在此場域中居民 產生的特殊情感與價值,會對圖書館產生認同感。 從我國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公開的數字裡也可以看出民眾對於新北市立圖 書館總館的期待,一個符合現在使用者需求的圖書館將影響使用者對圖書館的 認同與圖書館價值的提升。 ”新北市立圖書館創新的服務模式,吸引了許多民眾重新走入圖書館,從. 開幕迄今不斷增長的入館人數可見端倪。開館半年,入館人數便破百萬,較去 年同期成長了 2.74 倍;辦理借閱證人數增加近 5 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8 倍;借書冊數逾 46 萬冊,成長 1.67 倍,假日開館前更每每可見排隊人潮,願 27.

(40) 意前往與待在圖書館的人變多了,閱讀生活正逐漸發酵成型。” (2015.12.09, 新 北市政府文化局:讓圖書館不只是「圖書館」!) 另從近兩年總館的報導及總館的使用數字看起來,目前我國高雄市總館或 新北市圖總館都有呈現正向的趨勢,整理相關新聞如表 2- 3。 表 2- 3 總館相關新聞報導整理表 序號. 作者. 標題. 日期. 資料來源. 1. 吳張鴻. 不做宅小孩 來去圖書館玩一夏. 2015 年 07 月 05 日. 中時電子報. 2. 黃志偉. 智慧城市展 4 特色吸睛. 2016 年 03 月 17 日. 中時電子報. 3. 顏瑞田. 高雄展覽館、總圖 獲國家建築金. 2015 年 10. 中時電子報. 獎. 月 28 日. 4. 陳心瑜. 志工朗讀 視障逛試圖聽書. 2015 年 10 月 20 日. 中時電子報. 5. 林今池. 市立圖書館 無障礙空間來了. 2015 年 05 月 07 日. 中時電子報. 6. 陳心瑜. 2015 年圖書館服務數據出爐 借書 2016 年 01 人數翻 3.5 倍 文學類最夯 月 13 日. 中時電子報. 7. 陳心瑜. 新北閱讀節 邀你朗讀電影金句. 2016 年 04 月 12 日. 中時電子報. 8. 陳心瑜. 新北市圖閱讀無礙 日韓都說讚. 2015 年 10 月 25 日. 中時電子報. 9. 黃繡鳳. 全球卓越建設獎 我奪三金一銀. 2016 年 06 月 16 日. 中時電子報. 10. 陳心 瑜; 魏 莨伊. 全國評鑑 新北圖書館抱回 26 項 大獎. 2015 年 12 月 06 日. 中時電子報. 11. 陳心瑜. 開館半年 新北市圖 讀者破 100 萬. 2015 年 11 月 09 日. 中時電子 報、聯合新 聞網. 12. 陳建 瑋、莊 坤儒. 非去「BOOK」的十大圖書館. 2015 年 11 月 18 日. 中時電子 報、聯合新 聞網. 13. 王揚傑. 新北市圖新總館 締造 2 個全國第. 2015 年 05. 中時電子報. 28.

(41) 序號. 作者. 標題. 日期. 一. 月 11 日. 資料來源. 14. 王揚傑. 舊金山圖書館與新北市圖 簽約締 結姊妹館. 2015 年 10 月 21 日. 中時電子 報、聯合新 聞網. 15. 祁容玉. 新北市圖新館 獲通用設計認證. 2015 年 07 月 29 日. 聯合新聞網.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對於總館的探討,研究者將「圖書館總館認同感」小結為:使用 者經由使用圖書館總館,了解圖書館的價值與影響以及存在之必要性,進而對 於圖書館總館進一步產生認同感(Leckie & Hopkins 2002, Fisher et al,2007)。研究 者將圖書館總館認同感定義為使用者藉由使用圖書館(總館)將提高其對圖書 館認同感,且研究者假設認同感與認知成效具有正相關。. 第四節 小結 二十一世紀的圖書館不再只是提供藏書、借書、還書的功用,更應以使用 者的視角來思考現代公共圖書館應具備的角色及生活層面的考量。公共圖書館 總館不僅可以作為第三場域的非正式聚會場所,另從 Vakkari 和 Serola (2012) 整理出的二十二個生活層面中修正為十九個面向的認知成效來調查使用者從圖 書館使用經驗中所獲得的幫助類型。同時也以使用者的視角來檢視公共圖書館 總館進行認同感的調查,以達到五律中「圖書館是一成長有機體」與時俱進的 理念。本研究除了以使用者為角度來了解其認知成效實際助益以外,更想進一步 探討學者所提出的「圖書館作為第三場域」及「對圖書館總館認同感」的概念, 適不適用我國的公共圖書館。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圖書館不僅應保有傳統圖書館的功能,更要與時俱進, 增添其他附加功能來滿足新時代的使用者需求。如同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新 時代」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宣傳文宣一樣:. 29.

(42) ”每個城市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圖書館,21 世紀的圖書館,是要滿足人們. 的需求,成為人們的知識中心,人們充電時到圖書館、休閒時到圖書館、找靈 感時也到圖書館,圖書館不只是一棟大型建築物,而是結合閱讀、藝文、創意、 科技、休閒的共同平台,與市民連結,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才是人們真正 需要的現代城市的圖書館。” (2015.12.09,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讓圖書館不只是 「圖書館」!). 30.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共分為四節說明研究設計與實施,第一節為研究取向與方法,說明本 研究方法的選擇及資料蒐集的方式; 第二節為流程與實施,說明本研究流程執 行之步驟; 第三節為研究設計,介紹研究場域與對象,並說明研究工具的選擇 和問卷的發展基礎; 第四節為資料整理及分析,說明資料整理及分析的方式。.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本節說明研究取向與所擇定之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新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及其使用者為研究進行深入描述與分析,探討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對於使用者 在生活各領域的助益,探索圖書館使用與認同感的關係,期望以此研究結果陳 述公共圖書館總館的存在價值及其重要性。 本研究採便利抽樣問卷調查法,針對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十三歲以上使用 者進行資料蒐集。本研究之問卷調查內容包含到館使用者之使用目的、新北市 立圖書館總館對於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成效幫助,以及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作為 第三場域與認同感調查共四部分為主,而後將所蒐集之資料加以整理,以利後 續研究分析。問卷之調查對象考量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問題的訂立,故排除潛 在使用者的部份,僅以到館使用者為實施對象。. 第二節 流程與實施 本研究實施步驟如圖 3-1 所示,由構思研究主題開始,設定研究目的與界 定研究問題並確定研究對象,之後搜集國內外文獻進行文獻探討,並據以擬定 研究問卷設計。本研究之文獻探討之基礎設計研究問卷,邀請專家學者審查, 完成效度檢驗後及實施問卷前測。整理並修訂前測問卷後,確定正式問卷內容 並於新北市圖總館開館時間發放問卷。問卷蒐集完成後,研究者依據所得之資. 31.

(44) 料,對應研究問題、研究目的進行資料之整理與分析,以回答研究問題,最後 析解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撰寫研究報告以完成論文。. 圖 3-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節將依序介紹研究場域及研究對象,說明研究工具及問卷發展之過程。. 一、. 研究場域: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32.

(45) 新北市位於臺北盆地,共有 29 個行政區,境內環繞著臺北市及基隆市,形 成大臺北都會生活圈,為臺灣第一大直轄市。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位於板橋區, 板橋區也為新北市政府所在地,為新北市的政經中心。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近 捷運亞東醫院站,並與樹林區、土城區相比鄰。該館交通便利,不論搭乘公共 交通工作或是開車都可抵達,方便所有人前往使用。. 二、. 研究對象: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 原臺北縣立圖書館於更名為「新北市立圖書館」(為現在江子翠分館)為 舊總館。有鑒於服務及館藏空間之不足,自民國 98 年起著手籌建新北市立圖書 館新總館,民國 100 年 10 月完成地上 10 層,地下 3 層之建築規劃,基地面積 共 6,137 平方公尺。興建工程於民國 101 年 9 月 17 日板橋區貴興路現址舉行開 工典禮,民國 104 年 5 月 10 日完工啟用,成為全國首座 24 小時全天開放服務 之公共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網站, 2016)。 目前我國圖書館作為場所及成效評估的研究,僅有一篇以社區公共圖書為 研究對象(陳姿岑,2015)。公共圖書館總館尚未有人開始研究,又因研究者 家住新北市對於新總館寄予厚望,故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為研究對象。. 三、. 研究架構說明. 研究者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該館作為公共場 所,其服務與空間對於使用者的生活助益,以及總館認同感情形。為回答本研 究所提出之四個研究問題,本研究採便利抽樣問卷調查法以取得研究資料,問 卷內容包含到館使用者基本資料、使用該館之目的與方式,以及該館對於其生 活之成效等項目。本研究透過問卷發放進行資料蒐集,最後把所蒐集之資料進 行整理與分析後,回應研究問題,並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從圖書館作為場所的視角,檢視使用者使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之 目的及利用情形,分析新北市圖總館使用者將該館作為場所之類型與其生活之. 33.

(46) 成效。於研究過程中,調查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使用者在該館空間裡的認知成 效及認同感之相關性, 如圖 3-2 研究架構所示。. 圖 3-2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四、. 研究假設. (一) 圖書館總館成效評估 Vakkari 和 Serola (2012)的公共圖書館研究中,選擇以普遍成效(general outcomes)來探討圖書館使用的程度對於使用者生活中的幫助。陳姿岑(2015) 提出民眾使用公共圖書館頻率會與工作、教育、日常生活及休閒活動四大類別 呈現正相關,依文獻依據而提出下列假說: H1:使用總館之頻率與使用者之教育及學習有正相關 H2:使用總館之頻率與使用者之工作相關有正相關 H3:使用總館之頻率與使用者之日常生活有正相關 H4:使用總館之頻率與使用者之休閒有正相關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This is to inform kindergartens and primary schools of the “Library Cards for All School Children” schem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bulk application for library cards of the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Torrance CA Public Library、Science Library - UC, Irvine、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Libray, SDSU、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Freedom Virginia Wesleyan College、Learning Resource

* Before making a request from Interlibrary Loan service, please check the N TU Library online catalog to make sure the items are not NTU libraries' holdings.. * For

國立 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館、臺北 市立 兒童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