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文學與政治:以《拾穗》為研究對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文學與政治:以《拾穗》為研究對象"

Copied!
4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臺灣師範⼤學翻譯研究所 博⼠論⽂ Doctoral Dissert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學與政治: 以《拾穗》為研究對象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 A Study on Shí Suì (The Gleaners). 指導教授:賴慈芸 Sharon Tzu-yun Lai 研究⽣:張思婷 Daphne Szu-ting Chang. 中華民國105年7⽉ July 2016 .

(2) 誌謝 本論⽂的完成,⾸先要向恩師賴慈芸教授致上無限的謝意。感謝賴教授引領學⽣⾛上 學術的道路,九年間不嫌棄學⽣駑鈍,總是不斷給予提點和⿎勵,讓學⽣慢慢體會什麼是研 究、什麼是⽅法。恩師所給予的,不僅僅是指導教授在論⽂上的督促角⾊,更包括對學⽣⽇ 常⽣活的關⼼及⽂學翻譯的提攜和嘉勉。在此,向賴教授致上由衷的謝意。 再者,感謝陳芳明教授、單德興教授、廖柏森教授、陳宏淑教授撥冗給予本論⽂多⽅ 建議,針對體例、架構、論述、遣詞、研究⽅法、研究成果,提供了極為寶貴且具體的研究 ⽅向與意⾒,讓後學受益良多,不勝感激。此外,本論⽂部分內容曾於第六屆中國譯學新芽 研討會上發表,感謝王宏志教授、鄒振環教授、沈安德教授不吝賜教,另又得楊承淑教授、 前中油董事長朱少華先⽣、前《拾穗》總編佘⼩瑩⼩姐、前《拾穗》編輯委員胡紹覺先⽣、 林身振先⽣、張德真先⽣等⼈鼎⼒相助,讓晚輩有機會獲得第⼀⼿史料,讓本論⽂在研究成 果上得以更為豐厚。 最後感謝家⼈、上司、同學、同事、朋友、學⽣的⽀持和打氣,從⼤學半⼯半讀至今 ⽇完成論⽂寫作,是他們給了我滿滿的動⼒,由衷感激。.

(3) 摘要 本研究探討翻譯⽂學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關注的焦點在於政權如何影響譯者結構、翻 譯選材、翻譯策略。以《拾穗》為例,該刊為臺灣戒嚴時期第⼀份純翻譯的綜合性刊物, 1950年5⽉由國營企業中國⽯油公司⾼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創刊,1989年4⽉停刊,39年來執⾏ 國策不輟,共出版462期,譯介翻譯⽂學1,218篇,多為臺灣⾸⾒中譯,部份成為各家出版社 翻印源頭,流傳甚廣,為當時舊譯充斥的臺灣譯壇帶來新譯,⾒證了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 學史,記錄了國民黨政權與被統治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但由於學界對於臺灣戒嚴時期的雜 誌翻譯研究不盛,當時譯者又多以筆名發表,譯⽂出處亦不清,故⽽向來乏⼈研究。 本研究以這462期的《拾穗》為研究對象,聚焦在其翻譯⽂學成果,共查出1,048篇譯 ⽂出處、確認95位譯者身份,以此為基礎觀察該刊如何在戒嚴時期執⾏國民黨政權的國策, 藉以探討政治對翻譯⽂學的影響。《拾穗》作為國民黨政權針對⾃由中國讀者發⾏的刊物, 其參與⼈⼠、翻譯內容、譯介⼿法皆與國民黨政權在戒嚴時期的語⾔政策、外交政策、⽂藝 政策息息相關。國民黨政權於1948年底開始撤退到剛脫離接受⽇本統治半世紀的臺灣,⾯對 島上分歧的溝通和思想體系,1949年5⽉發佈戒嚴令,以⾼壓語⾔政策和⽂藝政策建構有別 於⽇本和共產中國的溝通和思想體系,以凝聚島上⼈民的國族意識,在外交政策上則於韓戰 爆發後繼續接受美國援助,雙⽅以「反共」為前提展開合作,形塑出臺灣「⾃由中國」的形 象,以對抗「共產中國」的對岸⼤陸。1950年創刊的《拾穗》為建構過程的⼀環,起初以隨 國民黨政府來臺的軍公教⼈員為翻譯主⼒推⾏國語,並透過優渥的稿酬來⿎勵臺籍⼈⼠投稿 練習中⽂,其後臺籍譯者的崛起或可視為被統治者對於政府語⾔政策的正⾯回應。在翻譯選 材⽅⾯,由於國民黨政府親美的外交政策,《拾穗》翻譯的⽂學作品39年來以美國⽂學獨 ⼤,並且⼤抵透過美國出版品轉譯西⽅⽂學,後期因退出聯合國和中美斷交,沉潛的⽇本⽂ 學逐漸佔有⼀席之地。此外,為配合反共抗俄的⽂藝政策,《拾穗》的副⽂本可⾒反⾚傾向, 翻譯策略多⽤節譯、減譯和歸化,⼀則透過剪裁凸顯原⽂反共親美之處,⼆則以透明流暢的 譯⽂灌輸⼈民當局思想。由此案例觀之,戒嚴時期的政治環境左右了翻譯⽂學的參與⼈⼠、 原⽂來源和翻譯策略。《拾穗》的翻譯⽂學雖不似⽂學創作那般明⽬張膽,卻在不知不覺中 對被統治者潛移默化,收其執⾏國策之實效。.

(4) 關鍵詞:《拾穗》、翻譯⽂學、臺灣翻譯史、戒嚴時期、雜誌研究.

(5)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with its focus on how political power affects the make-up of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material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 saw the first translation monthly published when Shí Suì (The Gleaners) was founded by the staff of the state-owned Chinese Petroleum Corporation in Kaohsiung. The publication lasted 462 issues from May 1950 till April 1989 when the editors and translators were promoting national policies and publishing 1,218 piec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Most of the works were first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nd some were pirated by other publishing houses ceaselessly. With such wide circulation and long publication, The Gleaners introduced new translations of foreign literatures to the island where pirated translations had been rampant, and it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recording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uled and the ruler.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tudies on translation magazines published during martial law era have been rare and that most of the translation pieces in The Gleaners were published under pseudonyms without mentioning their sources,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magazine so far. In this study, 462 issues of The Gleaners have been collected, the sources of 1,048 translated pieces have been located, and 95 transla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solid documentation, the paper observes the monthly’s execu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analyses the effect of politics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As a magazine sponsored by the KMT regime and aimed at readers in Free China, its participants, content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all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nguage policy, foreign policy, and literature policy of the KMT regime. The regime retreated in late 1948 to the island, where the rule of Japanese had just ended and both the language people had used and the ideology people had accepted differed tremendously from the new ruler. In order to create a Mandarin-speaking and right-wing country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Japan in language and different from Communist China in ideology, the martial law was declared in May 1949, with the aim to unite nationalist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on the island under this rigid rule. As for its foreign policy, the KMT regime continued to accept American ai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and joined the anti-communist crusade, where R.O.C. was touted as Free China fighting against Communist China across the strait. The Gleaners was founded in this historical context. Most of its contributors in the beginning were the Chinese immigrants who assisted in implementing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received considerable remuneration. The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of Taiwanese translators in the later period may be regarded as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6) ruled to the regime’s language policy. With regard to its translation materials, besides a large number of its translated pieces of world literature relayed through American publications, American literature also accounted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the monthly as a result of the regime's pro-US foreign policy and of its struggle to stay in the United Nations. After the ROC left the UN an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 with the US officially ended, the publication saw a rise in percentag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from Japanese literature. Furthermore, in line with the KMT regime’s Anti-communism and pro-American literature policy, the anti-communist motif could be found in the paratexts of The Gleaners while domestication and abridgement became its ma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highlight the Anti-communism and pro-American theme in the original and to infuse the ideology through fluent rendition. As the case has show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fluences the make-up of translators, the selection of original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ideological message embedded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of The Gleaners might not be as overt as that in writings, but the monthly did implement the national policies and assimilated the ruled in a subtle, covert way.. Keywords: Shí Suì(The Gleaners),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in Taiwan, martial law, magazine study.

(7) 第⼀章. 導論. 1. 第⼀節. 臺灣戒嚴時期譯壇. 4. 第⼆節. ⽂獻回顧與研究⽅法. 10. 第三節. 《拾穗》的創刊緣由. 18. 第四節. 章節簡介. 24. 譯者結構與語⾔政策. 27. 第⼀節. 初期譯者. 28. 第⼆節. 中期譯者. 40. 第三節. 晚期譯者. 56. 第四節. ⼩結. 75. 翻譯成果與外交政策. 77. 第⼀節. 英美⽂學獨⼤. 81. 第⼆節. 轉譯世界⽂學. 87. 第三節. ⽇本⽂學沈潛. 94. 第四節. ⼩結. 98. 翻譯策略與⽂藝政策. 100. 第⼀節. 副⽂本定調. 102. 第⼆節. 歸化居功厥偉. 107. 第三節. 節譯情節增⾊. 114. 第四節. ⼩結. 120. 結語. 121. 第⼀節. 《拾穗》的⽂學翻譯成果. 121. 第⼆節. 翻譯⽂學與政治. 12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23. 第⼆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引⽤書⽬. 125. 附錄⼀:《拾穗》⼤事紀及時代背景. 137. 附錄⼀:《拾穗》⽉刊總⽬錄. 168. 附錄三:《拾穗》⽂學譯者⼀覽表. 310. 附錄四:《拾穗》翻譯⽂學書⽬. 334. 附錄五:《拾穗》參與⼈⼠受訪同意書. 404.

(8) 第⼀章 導論 歷。過也,傳也。 史,記事者也。 許慎《說⽂解字》. 翻譯⽂學固有「歷」卻幾無「史」。歷者,過也,傳也。「過」是空間上的移動,「傳」 是時間上的移動。就空間⽽⾔,翻譯⽂學涉及⽂化的流動、⽂本的旅⾏、⽂學的挪移︔就時 間⽽⾔,翻譯⽂學是延遲、是後到、是來⽣。故稱翻譯⽂學有歷。史,記事者也。⽂學翻譯 活動儘管歷代皆可⾒,但其記載卻或為正史旁枝、或為斷簡殘篇,遲至近代⽅可⾒以翻譯⽂ 學為主體書寫者,中西皆然,故稱翻譯⽂學幾無史。 綜觀上⾃《出三藏記集》(516)至當前(2016)的中國翻譯⽂學史,可略依主流體例 和史家關懷分為三期:⾃《出三藏記集》至《新續⾼僧傳》(1922)⼀期,為傳統翻譯⽂學 史︔胡適《五⼗年來中國之⽂學》(1922)至郭箴⼀《中國⼩說史略》(1936)又⼀期,係 近代翻譯⽂學史︔阿英《翻譯史話》(1938)至今為當代翻譯⽂學史。傳統翻譯⽂學史受中 國傳統史觀左右,修史動機緣於朝廷政策,體例取法正史,以譯者傳和譯書⽬梳理為主,在 考古之外亦可⾒品評。近代翻譯⽂學史為西⽅進步史觀影響,視翻譯為中國⽂學進步的推⼿, 多將翻譯⽂學史編入本國⽂學史,體例以史述居多,包括品評和解釋,考古⽅⾯可⾒譯書⽬ 承襲舊規,譯者傳則罕⾒。當代翻譯⽂學史將翻譯⽂學獨⽴於本國⽂學之外,阿英《翻譯史 話》為⾸部翻譯專史,後繼者之史觀多受西⽅學界影響,除進步論外,亦可⾒多元系統論、 操縱學派等為史家借⽤,以品評和解釋當道,史料彙編成為末學。 近代以前得⾒翻譯⽂學史迹,多半與政治不無關聯。梁武帝(502-549在位)⼀朝佛⾨ 史著汗⽜充棟,唐安史之亂(755-763)之前僧俗勇於修史,皆與朝廷宗教政策有關。是以 《出三藏記集》、《⾼僧傳》作於南梁,〔隋〕費長房編《歷代三寶記》正值⽂帝重興佛法, 《隋書.經籍志》、《⼤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續⾼僧傳》出於唐,圓照因唐德 宗累降鴻私,許令修述,修《貞元新定釋教⽬錄》,北宋太宗敕修僧史,厥有《宋⾼僧傳》, 元世祖欲以喇嘛教⼀統華夏佛教,進以佛教統治漢族,故令慶吉祥等僧俗⼆⼗七⼈校勘編纂. !1.

(9) 《志源法寶勘同錄》1。此⼀情形,或因中國歷朝皆設史官,史書以著國史為事,史觀以帝 王為中⼼之故。 近代⾃1970年代⽂化轉向以來,翻譯研究已逐漸加入政經社會⾯相,發祥於低地國的翻 譯研究以霍姆斯(James S. Holmes)為⾸,1972年於〈翻譯學的名與實〉(“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點出早期以語⾔學為主的規範性研究之不⾜,強調社 會、⽂化等譯入語外部因素對翻譯的影響,進⽽提出描述性翻譯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1978年,以⾊列學者埃⽂−左哈(Itamar Even-Zohar)借鏡俄國形式主 義(Russian Formalism)提出多元系統(polysystem)⼀詞,將翻譯⽂學納入多元系統的網 路中,啟發後世從社會⽂化層⾯對翻譯研究的探討。到了1980年代,巴斯內特(Susan Bassnett)、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赫曼斯(Theo Hermans)點出翻譯過程中「操 縱」(manipulation)和「改寫」(rewriting)的因素,成為⽂化翻譯學派的主要理論砥柱, 其中勒菲弗爾明確指出「意識形態」(ideology)、「詩學」(poetics)、「贊助者」 (patronage)為操縱的三⼤要素,翻譯與政治的關係至此已呼之欲出。 翻譯與政治的關係近⼗年來亦逐漸受到華⽂翻譯學界的關注,譬如王宏志(1999)〈翻 譯與階級⾾爭——論1929年魯迅與梁實秋的論爭〉便已點出魯、梁的信順之爭是以討論翻譯 標準作為相互攻訐的切入點,實則並未就學理討論,反⽽牽涉到⽂學階級性、無產階級⾰命 運動等問題,「雙⽅的政治⽬標是非常明確的」(⾴254)。至於⽂學翻譯與政治的關聯, 則可⾒單德興(2009)〈冷戰時代的美國⽂學中譯:今⽇世界出版社之⽂學翻譯與⽂化政 治〉,該⽂從冷戰時代的歷史脈絡耙梳《今⽇世界》的緣起、內容、參與⼈⼠及成果,認為 該刊⾒證了冷戰時代⽂學翻譯的⽂化政治,是戰後關於美國⽂學中譯與⽂化政治的初步研究, 其所談及的政治含義較廣,著重描述⽂學翻譯的歷史脈絡及其對譯入語社會造成的影響,至 於翻譯⽂學如何成為政權利⽤的⼿段、以達到政權的政治⽬的,當前似乎尚未⾒學界闡明。 本研究以臺灣戒嚴時期第⼀份純翻譯雜誌《拾穗》為研究對象,探討翻譯⽂學與政治之 間的關係,關注的焦點在於政權如何影響譯者結構、翻譯選材、翻譯策略,其主編於1989年 4⽉第462期〈致讀者〉專欄宣布停刊時寫道:. 關於唐德宗、北宋太宗、元世祖敕修經錄及僧史之事蹟,詳⾒曹仕邦(1999),⾴131-133、⾴340-342、⾴ 379。 1. !2.

(10) 拾穗⽉刊在民國三⼗九年五⽉⼀⽇創刊,當時曾引起國內愛好科學智識的讀者們熱烈迴響,原 因無他,祇為了國內⽂化界實在太貧瘠了,經濟在抗戰結束後的蕭條,臺灣在⽇本統治下智識 的低落,在在顯⽰饑餓後渴望⼀碗⽩⽶飯的急切,拾穗雖是⼀本印刷平淡的刊物,但它的內容 卻是讀者們嚼之津津有味的⽩⽶飯。(⾴1). 客觀⽽⾔,民國三⼗九年(1950年)前後的臺灣⽂化界並不貧瘠。據本研究統計,從1945年 8⽉⽇治結束至1949年12⽉國民黨政府全⾯遷臺,臺灣先後創辦發⾏的報刊雜誌約60種(詳 ⾒⽂訊雜誌社,1985,⾴1-29),⽽⽇本統治下的臺灣智識也不低落,1935年中國的就學率 約30%,臺灣為41%,1943年更達71%(王德威,2011,⾴129)。然⽽,在這批隨國民黨政 府來臺的中油⼈眼裡,臺灣島上六百萬不會說中⽂的昭和「夷」民,或許確實是智識低落, 經過國民黨禁書、焚書之後的臺灣島嶼,或許確實是⽂化貧瘠,引⽂中《拾穗》主編描寫臺 灣讀者對該雜誌的急切渴望,則與妮蘭佳娜(Niranjana, 1992)《為翻譯定位》(Siting Translation)的開篇引語遙相呼應。 妮蘭佳娜以英國殖民地執政官杜維廉(Charles Edward Trevelyan)描述印度男童對英國 知識求知若渴作為引語,從⽽導出翻譯作為殖民統治⼯具的主題,探討英國殖民者如何利⽤ 翻譯教化、箝制印度⼈民,清楚點出翻譯與政治之間的關聯。上引《拾穗》創刊於國民黨政 府遷臺初期,其時臺灣剛經歷⽇本五⼗⼀年殖民統治,期間以⽇語為國語,⾃1933年起施⾏ 「國語普及計劃」起,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臺灣理解⽇語的⼈數達六成,換算成⼈ ⼜約320萬(王德威,2011,⾴129)。1945年8⽉15⽇,⽇本戰敗投降,美國將臺灣交給中 國的國民黨政府代表盟軍接管,9⽉25⽇國民黨政府在臺成⽴臺灣省⾏政長官公署,改以中 ⽂為國語,實施比⽇本政府更嚴苛的語⾔政策:1946年2⽉全⾯查禁銷毀⽇⽂書籍,4⽉1⽇ 成⽴國語普及委員會,9⽉14⽇中等學校禁⽤⽇⽂,10⽉24⽇廢報刊⽇⽂版,1947年2⽉26⽇ 推⾏國語運動,打壓閩南語和客語(⽂訊雜誌社,1985,⾴1-17)。曹逢甫(2011)從社會 語⾔學的角度研究,指出當時臺灣社會位於統治階級的中國移民彼此⼤多能以國語溝通,⽽ 被統治的閩南⼈、客家⼈、原住民,除非通過翻譯,否則無法和外省語⾔社群進⾏對話。《拾 穗》於此時由國營企業創辦,⾃有其政治背景。 前述《拾穗》為臺灣戒嚴時期第⼀份純翻譯的綜合性刊物,1950年5⽉由國營企業中國 ⽯油公司⾼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創刊,1989年4⽉停刊,共出版462期,譯介翻譯⽂學1,218 !3.

(11) 篇,出版單⾏本45本,多為臺灣⾸⾒中譯,流傳甚廣,為當時舊譯充斥的臺灣譯壇帶來新 譯,⾒證了臺灣戒嚴時期的翻譯⽂學史,記錄了國民黨政權與被統治者之間的交流互動,但 囿於學界對於臺灣戒嚴時期的雜誌翻譯研究不盛,至今仍乏⼈研究。 本研究以這462期的《拾穗》為研究對象,聚焦在其翻譯⽂學成果,觀察該刊如何在戒 嚴時期執⾏國民黨政權的國策,藉以探討政治對翻譯⽂學的影響。本章先探討⽂獻,第⼀節 描述戒嚴時期臺灣⽂學譯壇及研究概況,從中點出雜誌為尚待開拓的研究領域及其對譯介域 外⽂學的貢獻,並說明選擇《拾穗》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第⼆節討論當前與《拾穗》的相 關研究,從中發掘⽬前尚待補強之處,並說明本論⽂採⽤的⽅法及其成果如何補充、更新先 ⾏研究成果。第三節概述《拾穗》創刊緣由,包括創刊背景、贊助⼈、發⾏宗旨,為後續探 討政治與翻譯⽂學關聯的章節勾勒脈絡。. 第⼀節. 臺灣戒嚴時期譯壇. 「勝利者の便宜によりて臺湾⼈⽇本⼈になりまた中国⼈に」2,這是⼤正⼗年 (1921)出⽣的臺籍詩⼈傅彩澄於戰後禁⽤⽇語的臺灣島上寫的短歌,寥寥數語,或許道出 了同代臺灣⼈的⼼聲。在⽇治時期,⼤正出⽣的臺灣⼈若為中國移民後裔,時常被⽇本⼈當 成中國⼈,受的卻是作為「國語」的⽇語教育。⼆戰後,這群佔⼈⼜多數的⽇本遺民被迫遺 忘國語,在國民黨政府「去⽇本化」的語⾔⽂化政策下重新學習3。國民黨政府雖然得前朝 之便,全盤接收⽇⼈留下的教育設施和傳播媒體⽤於國語教育,但實際推廣上依舊困難重重。 原因之⼀是師資良莠不齊,⽣於⼤正⼗四年(1925)的臺籍作家葉⽯濤回憶:「當時到處都 有辦國語講習班,不過,教的⽼師,現在回想起來,那種國語非常惡劣,各種腔調都不 同」4。語⾔環境不佳則是第⼆項原因,1948年⽣於嘉義的呂正惠(1992)在〈臺灣⽂學的 語⾔問題〉寫道:「臺灣南部地區,⽇常會話差不多都⽤閩南話,⽽中、⼩學的普通話教育. 引⾃孤蓬万⾥(編)(1995),⾴229。拙譯為:「順勝者之利,是以臺灣⼈之身,成⽇本⼈爾,⽽又為中國 ⼈矣。」 2. 3. 對於戰後初期國民黨政府「去⽇本化」、「再中國化」的⽂化政策,詳⾒⿈英哲(2007)。. 4. 轉引⾃張守真、臧紫麒(2002),⾴89。 !4.

(12) 又具有重⼤缺陷」(⾴116),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講閩南話和客家話的⼈來說,在學習 普通話的過程中,『讀』所起的作⽤尤其重要」(⾴113)。 閱讀素材匱乏則是國語難以推⾏的原因之三。由於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實施反共⽂藝 政策,凡是作者附匪、陷匪的作品,不論內容如何⼀律查禁5,因此,新⽂學⾰命後的⽩話 ⽂學作品泰半禁絕6,⽽其時島上能流利使⽤國語者多為隨國民黨政府來臺⼈⼠,職業以軍 公教為多,創作⼈才有限,出版界因⽽⾯臨無國語作品可出的困境,論者所謂戒嚴初期⽂化 界貧瘠的現象,應為執政者依其意識形態所制定的語⾔政策及⽂藝政策所致。為解決閱讀素 材匱乏的問題,官⽅於1950年成⽴中華⽂藝獎⾦委員會⿎勵創作,國營企業則陸續創辦雜 誌,不僅刊登創作也刊登翻譯作品,《暢流》7、《拾穗》、《野風》8等是,至於《西窗⼩ 品》9、《重流》10、《⽂壇》11、《皇冠》12 、《新新⽂藝》13 等民間雜誌和出版社也是如 此,提供不擅長創作的軍公教⼈⼠發表的空間。這批隨國民黨政權來臺的中國移民超過100 萬,教育程度較同年齡的臺籍⼈⼜⾼14,國語書寫流利,是臺灣戰後的翻譯主⼒,戒嚴初期 由中國移民主導的譯壇於焉形成。 5. 詳⾒蔡盛琦(2010)。. 6. 詳⾒林慶彰(1996)。. 《暢流》於1950年2⽉由臺灣鐵路局創刊,1991年7⽉停刊,共發⾏993期,初期設址為臺北延平北路⼀段⼆號 臺灣鐵路管理局秘書室,由當時的鐵路局主任秘書秦啟⽂擔任發⾏⼈,刊物宗旨為促進鐵路從業⼈員與⼀般⼤ 眾之間的連絡、溝通,內容除創作之外亦可⾒翻譯,來源以美、⽇為主。 7. 《野風》於1950年11⽉創刊,臺糖公司職員創辦,為半⽉刊,1963年10⽉停刊,共發⾏192期,其影響⼒最⼤ 的譯作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的《約翰.克⾥斯朵夫》(Jean-Christophe),轉譯⾃美國 Pocket Book Co.出版的節譯本並參考傅雷全譯本,譯者⿈楊(本名楊蓮)是《野風》創辦⼈之⼀,負責審譯 稿,其譯本出版後為多家出版社翻印,流通甚廣。 8. 《西窗⼩品》於1951年8⽉創刊,以王洪鈞(1922-2004)為⾸等政⼤新聞系系友創辦,1953年11⽉停刊,共 出版39期,在中央⽇報資料室主任林家琦的主導下,把英⽂雜誌和畫報中的有趣⽂章翻譯成中⽂。 9. 《重流》於1952年1⽉創刊,為⽉刊,1955年7⽉停刊,共發⾏43期,內容以翻譯⽂章為主,譯⽂⼤多來⾃於 美國報章雜誌,內容包括科學技術、醫學新知、⽂藝作品。 10. 《⽂壇》於1952年6⽉創刊,為⽉刊,1956年7⽉1⽇出至第4卷第7期後停刊半年,1957年2⽉10⽇出版特⼤號 後停刊,1957年11⽉15⽇復刊,此時改為《⽂壇季刊》,不定期出刊,後於1985年11⽉停刊,發⾏⼈穆中南認 為他山之⽯有學習價值,認為譯介域外⽂學刻不容緩,詳⾒劉承欣 (2012)。 11. 12. 《皇冠》於1954年2⽉創刊,為⽉刊,至今仍在發⾏,為⽂藝雜誌,早期以翻譯為主。. 《新新⽂藝》於1955年1⽉創刊,為⽉刊,1959年9⽉停刊,共出版54期,屬於⽂藝雜誌,內容以創作為主, 亦可⾒少數翻譯作品,以⽇本詩為數最多,譯者皆為葉泥(本名戴蘭村)。 13. 14. 關於省籍教育程度比較,可⾒駱明慶(2001)。 !5.

(13) 賴慈芸(2014a)〈幽靈譯者與流亡⽂⼈——戰後臺灣譯者⽣態初探〉描述1945至 1965年間在臺灣有譯作單⾏本印⾏紀錄的譯者⽣態,包括戰後來臺的流亡譯者77⼈,臺籍譯 者7位,以及1965年之前有譯本被冒名或匿名翻印的⼤陸譯者217位,這群⼤陸譯者是1950年 代及1960年代最重要的譯者族群,易⾔之,臺灣戒嚴初期的譯壇特徵除了由中國移民主導之 外,翻譯出版活動以翻印1949年前在中國初版的譯作(下稱舊譯)為主,不僅商務、啟明、 開明、世界、正中等中國遷臺出版社如此,臺灣本地新開的書局亦效尤。1953年來⾃四川的 陳暉在⾼雄開設⼤業書店,林載爵(2011)以「臺灣當代⽂學出版的開始」(⾴488)稱 之,但⼤業書店出版的現代外國⽂學翻譯仍不乏舊譯,譬如1955年出版的《冰島漁夫》譯者 為黎烈⽂,譯⽂曾於1935年在上海⽣活書店的《世界⽂庫》上連載,1966年署名「李尼」的 《⽥園交響曲》,譯者實為筆名「麗尼」的郭安仁,1949年由上海⽂化⽣活出版。 1950、60年代臺灣譯壇舊譯充斥,中國譯者的作品多遭匿名、冒名出版,甚至連書名 也遭改換,此現象蔡禎昌(1971)、賴慈芸(1994、2014b)、李惠珍(1995)、周⽂萍 (1995)、呂正惠(1996)、蔡盛琦(2010)皆有探討,但期間亦有不少新譯問世。以美國 ⽂學為例,根據李惠珍(1995)研究,1950年代臺灣流通的美國⼩說中譯單⾏本共計44種, 其中20種為舊譯,24種為新譯,比例過半︔單德興(2009)描述今⽇世界出版社在冷戰時代 的美國⽂學中譯,統計今⽇世界譯叢共出版美國⼩說71種、詩與散⽂15種、戲劇18種。除了 單⾏本之外,雜誌也是戒嚴時期重要的譯作來源,《⽂星》刊過的106篇⽂學作品中,共計 50篇是翻譯⼩說,佔47.17%(陳正然,1984,⾴15),《現代⽂學》刊載的1,421篇⽂章 中,翻譯⽂章計252篇,包括94篇翻譯⼩說(林積萍,2005,⾴55-56),⾜⾒戒嚴時期除了 翻印中國舊譯,臺灣島上的⽂學翻譯活動亦相當蓬勃,惟多刊載於期刊雜誌,⽽⽬前學界對 戒嚴時期譯壇的研究則多以單⾏本為主。 談及期刊雜誌譯介西洋⽂學之功,當以《現代⽂學》最為⼈所知。楊麗敏(2004)認 為《現代⽂學》翻譯⼆⼗世紀英國作品「成果斐然」(⾴9),⽂類包括詩歌、⼩說、戲 劇、評論,林⽟珍(2009)推崇《現代⽂學》點燃臺灣⽂壇對喬伊斯(James Joyce)的興 趣,李根芳(2003)認為「⾃1961年《現代⽂學》雜誌最早為臺灣讀者引介吳爾芙的作品開 始,中⽂讀者得以由數個短篇故事及散⽂管窺吳爾芙的創作風格」(⾴31),⽩先勇 (1977)則在肯定《現代⽂學》貢獻之餘亦,感念何欣、朱⽴民、朱乃長、張惠鍞、王愈 靜、謝道峨等多桿好譯筆(⾴11-12)。 !6.

(14) 《現代⽂學》創刊於1960年3⽉5⽇,當年⽩先勇⼆⼗三歲,臺⼤外⽂系三年級學⽣, 經過⼀年多的醞釀和籌措15,《現代⽂學》在這天發⾏,⼆⼗五開本,120⾴,淺藍⾊封⾯ 上畫著五條⽩線,內容為卡夫卡專號。幾天後,⽩先勇到衡陽街重慶南路⼀帶的雜誌攤查看 銷路:. 「有現代⽂學麼?」我⼿裡抓著⼀本《今⽇世界》或者《拾穗》⼀⾯亂翻裝做漫不經⼼的問 道。許多攤販直搖頭,沒聽過這本東西。有些想了⼀會兒,卻從⼀⼤疊別的雜誌下⾯抽出⼀ 本《現代⽂學》來,封⾯已經灰塵僕僕,給別的暢銷雜誌壓得黯然失⾊。「要不要?」攤販 問我。我不忍再看下去,趕快⾛開。(⽩先勇,1977,⾴8). 《現代⽂學》的創刊號共賣出六、七百本,至1973年9⽉休刊為⽌,共出版51期,囿於經援 和稿源有限,脫期短則數⽇、長則半年,每期銷路從未超過⼀千冊(⽩先勇,1977,⾴ 8)︔1977年7⽉在遠景出版社的⽀持下復刊,出刊時間依舊不定,除前兩期銷量較佳,餘者 皆在兩千至三千本之間,後因虧損嚴重,於1984年5⽉停刊,共出版22期(林積萍,2005, ⾴61-65)。至於⽩先勇述及的《拾穗》,1950年5⽉創刊,1988年9⽉第⼀次宣布停刊,共 出版461期16 ,38年來從未脫期,出版第⼆年銷量即達到⼀萬冊17 ,出版時間比《現⽂》長, 流通也比《現⽂》廣。此外,《現⽂》譯介的西⽅作家包括喬伊斯、吳爾芙(Virginia Woolf)、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勞倫斯(D. H. Lawrence)、史坦⾙克(John Steinbeck)等,《拾穗》亦有譯介,譬如師坎1950年7⽉譯吳爾芙〈遺物〉(“The Legacy”)、1952年3⽉譯史坦⾙克〈買蛇記〉(“The Snake”),伍牧1953年7⽉譯福克納 〈⽇薄崦嵫〉(“That Evening Sun”),牧1956年7⽉譯喬伊斯〈公寓〉(“The Boarding House”),南度1957年8⽉譯勞倫斯〈⽩襪⼦〉(“The White Stocking”),其譯介皆早於 《現⽂》,但譯介成果卻鮮⾒學者論述,亦未聞譯者留名。 根據歐陽⼦(1977)回憶,⽩先勇創辦雜誌的念頭發軔於1959年1⽉29⽇臺⼤外⽂系南北社員到陽明山出 遊。 15. 《拾穗》在461期的「致讀者」專欄宣佈停刊,半年後(1989年4⽉1⽇)曾復刊,但篇幅不及原來⼀半,復 刊後又休刊半年,1989年11⽉重刊,內容全為創作,不似先前全為翻譯,故本⽂以1-462期的《拾穗》為主要 討論對象。 16. 《拾穗》曾於出版兩週年前⼣舉辦讀者意⾒調查,並於1952年5⽉第25期兩週年紀念號上公佈調查結果,⽂ 中提及: 「截至四⽉⼆⼗⽇為⽌,我們收到的意⾒書已達⼀千封以上(……)我們收到的意⾒書,只佔全部 讀者的⼗分之⼀」(⾴221)。由此推估,《拾穗》的讀者已達⼀萬⼈,詳⾒拾穗出版社同仁(1952)。 17. !7.

(15) 《拾穗》不僅是戰後臺灣譯壇引進西⽅⽂學的先驅之⼀,也是⼀份影響⼒廣⼤的雜誌, 《野風》、《皇冠》創刊皆受其啟發。《野風》的主編師範18(2005)回憶,在1950年8⽉ 中旬「收到中國⽯油公司寄來贈閱的⼀本《拾穗》」(⾴42),當下覺得「《拾穗》很好, 很有內容,很有份量。但是(……)《拾穗》是專⾨從事翻譯介紹西⽅的東西」(⾴42), 因此提議:「臺糖要是能像中油⼀樣,辦⼀本全部以國⼈創作的⽂藝刊物多好」(⾴42)。 平鑫濤(2004)則是在敘述《皇冠》創刊始末時寫道:. 那個時代的臺灣,書店寥寥可數,出售的書本⼤都從⼤陸翻版⽽來,新書少得可憐。報紙只 有中央⽇報、新⽣報等幾份官辦報紙,新聞管制⼜嚴,內容乏味。雜誌更少之⼜少。綜合性 雜誌《⾃由談》,銷數最廣;⽯油公司出版的以譯⽂為主的《拾穗》,也銷得不壞. 估計. 《⾃由談》、《拾穗》都有⼀萬本左右的銷數。(⾴38-39). 平鑫濤於是創辦《皇冠》,「預估⼀年內打垮《拾穗》」(⾴42)。除了在歷史縱深上啟發 後進,《拾穗》在當代的橫向推廣亦不容⼩覷,其發⾏數從1950年至1967年間⼀直維持在⼀ 萬份上下(馮宗道,1990,⾴20),編委於1964年8⽉15⽇受臺灣電視公司「藝⽂夜談」主 持⼈朱⼩燕之邀,上節⽬談論《拾穗》的歷史,當中提及《拾穗》發⾏量穩定,半數是長期 訂⼾,遍及臺、美、英、法、德、義、西、瑞⼠、南非、印度、緬甸、泰國、越南、紐西蘭、 澳洲、菲律賓、韓國、印尼、⾹港、⾺拉西亞等國(拾穗編輯部,1964,扉⾴)。1968年 《拾穗》12⽉號(第224期)〈拾穗⼈語〉刊出⾹港浸會學院傳理系三年級學⽣陳少卿來信 向編輯索取最初幾期《拾穗》,因其⾃⼩學五年級便開始閱讀《拾穗》,故⽽想以此刊作為 當時雜誌編輯學系主任余也魯的課堂報告。《拾穗》影響之廣,可⾒⼀斑。 除此之外,刊⾏39年的《拾穗》培植並影響了好幾代譯者,影響不可不謂深遠,譬如 譯作等身的陳蒼多(1984)曾回憶:「記得⾼⼆到臺北參觀軍校,在坐⽕⾞上臺北之前,曾 在⾼雄的⼀家書店買了⼀堆過期的《拾穗》雜誌,有的都沒有封⾯了,但還是興沖沖地帶著 坐上⽕⾞」(⾴5),洪蘭(2013)則直接點出⾛上譯途是受了《拾穗》啟發:. 師範(1927-)本名施魯⽣,江蘇南通⼈,中央⼤學經濟系畢業,美國普渡⼤學研究⼯業規劃,⾼等考試及 格。歷任《野風》⽂藝半⽉刊主編,公民營⽣產、貿易等公司主管、董事,1988年在臺糖公司業務處處長任內 退休。 18. !8.

(16) 記憶中我⼩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外⽂的資訊,當時(. )有個拾穗⽉刊社介紹很多外國. 的⼩說進來,豐富了民國五⼗年左右,資訊貧瘠的年輕學⼦的⼼靈(. )事實上,當時. 拾穗⽉刊所出版的《船場》、《鐵窗外的春天》、《西洋歌劇的故事》、《⽩⾐⼥郎》、 《⿈寶⽯》等,都是我們在中學時代⾮常珍貴的外國翻譯書,我家在⼀九七⼆年從⽇式平 房改建為公寓時,我已出國留學,還特別拜託我妹妹把這些書留下來。後來它們跟著我在 美國跑了⼤半圈,帶回臺灣後⼜經過幾次搬家,書⽪都發⿈碎掉了,還捨不得丟。想到當 年《拾穗》對我們的影響,我開始把⼀些我認為對學⽣⼼智啟發有幫助的書翻譯進來。 (⾴249-250). 《拾穗》的影響⼒既深且廣,出版史、⽂學史、⾳樂史皆可⾒研究。臺灣出版史描述 1950年代出版界幾乎必提《拾穗》,例如隱地(1981)〈出版事業在臺灣〉寫到:「至於說 到⽂藝雜誌對⽂學的推廣,對出版物品質的提升是功不可沒的……拾穗雖是翻譯刊物,也使 許多讀者的品味提⾼了」(⾴11)。⾟廣偉(2000)描述臺灣1950年代出版概況時也提及: 「這⼀時期臺灣還誕⽣了幾種翻譯雜誌,如《拾穗》、《西風》、《皇冠》與《國際⽂摘》 等。這類雜誌數量雖不多,影響卻不⼩,特別是《拾穗》與《皇冠》,由⼩到⼤,逐漸成為 臺灣少數影響最⼤、發⾏時間最長的⽂藝刊物」(⾴186)。陳⾶寶(2007)在《當代臺灣 傳媒》第⼆章〈臺灣雜誌的發展〉提到:在雜誌建⽴基礎時期(1950-1959年),出現政黨 和黨外民主⼈⼠的雜誌,後者包括「《⾃由中國》、《民主評論》、《民主憲政》、《臺灣 科學》、《⼤陸雜誌》、《野風》、《拾穗》……」(⾴171)。 然⽽,《拾穗》似乎既非隱地及⾟廣偉認定的「⽂藝刊物」、亦非陳⾶寶歸類的「黨外 民主⼈⼠的雜誌」。根據⽂訊雜誌社(1985)《光復後臺灣地區⽂壇⼤事紀要》,1950年當 年可⾒關於《拾穗》的記載⼀條:. 五⽉⼀⽇ 「拾穗」⽉刊創刊,三⼗⼆開本。發⾏⼈張明哲、胡新南,編輯者拾穗出版社,由中國⽯油 公司⾼雄煉油廠勵進分會拾穗出版社印⾏。內容以介紹世界科學新知為主,⽂藝篇幅⽐例甚 ⾼,卻全為譯⽂,包括有:⾧短篇⼩說、遊記、傳記、影劇及⾳樂評介、新詩等。(⾴32). 以此觀之,《拾穗》應屬於綜合性刊物,內容涵蓋科學、政治、經濟、醫學、⽂藝等,顯然 !9.

(17) 與隱地、⾟廣偉說的「⽂藝雜誌」或「⽂藝刊物」不符。此外,引⽂中提到的「⾼雄煉油廠 勵進分會」,全名為「中國⽯油公司員⼯勵進會⾼雄煉油廠公會」,實為國民黨⽣產事業黨 部在中油公司的化名,《拾穗》如果由該會發⾏(胡巨川,2000,⾴29),則應該傾向於黨 內雜誌。作為戒嚴時期第⼀份翻譯雜誌,《拾穗》與國民黨政府究竟有什麼關聯︖參與⼈⼠ 是誰︖對譯介域外⽂學做出了什麼貢獻︖這正是本⽂要解答的三⼤問題。. 第⼆節. ⽂獻回顧與研究⽅法. ⽬前翻譯學界對《拾穗》的描述,應以周⽂萍(1994)《英語戲劇在臺灣:⼀九四九年 至⼀九九四年》和李惠珍(1995)《美國⼩說在臺灣的翻譯史:1949-1979》為最早,這兩 篇皆為輔⼤翻譯研究所碩⼠論⽂,由康⼠林教授指導,是本地⾸⾒較有系統的翻譯⽂學史專 著。根據周⽂萍(1994)研究,臺灣1950年代英語戲劇翻譯風氣不興,計63部出版,⼤半為 重印本,僅16部(15種)新譯,《拾穗》囊括三部,其中《玫瑰紋身》(The Rose Tattoo) 「為五O年代第⼀個翻譯成中⽂的英語劇本」(⾴25),這三種劇本都是剛剛在百⽼匯上演 的作品,「這種譯本緊隨原⽂出現時代的現象,在臺灣英語戲劇翻譯史上幾乎絕無僅有」 (⾴26),⽽且「翻譯的品質不弱,⼗分有可讀性」(⾴26),肯定《拾穗》對戰後初期英 語戲劇翻譯的貢獻。李惠珍論述1950年代臺灣翻譯⽂學史時特闢「出版社分論」⼀節,將 《拾穗》與《今⽇世界》、《⽂學雜誌》、啟明書局並列,顯⾒《拾穗》對早年臺灣⽂學譯 壇的影響。 李惠珍與周⽂萍皆以⼗年分期法撰述臺灣翻譯⽂學史,此體例不利書寫跨期出版的刊物 ⽣態,因此兩⼈對《拾穗》的描述皆僅限於《拾穗》創刊的1950年代,這對⼀份發⾏39年的 刊物⽽⾔顯然不夠全⾯。迄今最完整的《拾穗》研究要屬王愛惠(2004)《《拾穗》中的⾳ 樂(1950-1998)》,這篇碩⼠論⽂不僅初步整理了《拾穗》38年來的發展歷程,還訪談了 譯者鄧世明(筆名伍牧)和讀者兼譯者的胡巨川(筆名巨川),為後續研究奠定了史料基 礎。然⽽,該研究對《拾穗》參與⼈⼠的掌握仍⼗分有限,原因在於「⼤部分⽂章的編譯者 都採⽤筆名,故難以確定其真正的身份」(⾴12),此外:. 雖然《拾穗》為⾼雄煉油廠所發⾏,參與翻譯的⼈員初期也為油廠裡的員⼯擔任,這樣看似很 !10.

(18) 好尋得譯者的資料線索,但筆者以電話詢問⾼雄煉油廠的公關組後,發現並不容易。他們表⽰ 因為當時參與的⼈員現已多半退休,許多《拾穗》的資料也因搬遷⽽散失,⽽原本收藏完整的 《拾穗》,前幾年遭⽩蟻侵蝕丟掉很多,期數也不全。(⾴12). 引⽂提及的「期數不全」則是該研究的另⼀限制,王愛惠坦承「⽬前找到最早的期數第⼗⼆ 期(1951年4⽉)」(⾴11),加上該研究的重點在於《拾穗》對西洋⾳樂史的翻譯,並未 梳理其餘翻譯成果。因此,確認譯者身份、整理翻譯成果、描述翻譯策略,是本研究致⼒達 成的三⼤⽬標。 在翻譯成果⽅⾯,由於《拾穗》各類譯⽂中以⽂學翻譯提供的原作資訊較詳,其餘類別 多半出處不明,恐有夾雜偽譯之虞,因此,在整體翻譯成果⽅⾯,本研究將研究者赴全臺各 地圖書館蒐集之462期《拾穗》編纂成《拾穗》⽉刊總⽬錄,依各篇內容分類並列出篇名及 譯者(詳⾒附錄⼀),至於原作資訊較詳細的⽂學翻譯則另外建⽴詳細書⽬。關於翻譯⽂學 書⽬研究,當前臺灣以中央圖書館《近百年來中譯西書⽬錄》(1958)為最早,該書收錄同 治六年(1867)至民國四⼗五年(1956)出版譯書5,704種,以歐西著述為主,⽇韓等國不 收,其中「語⽂類」含「⽂學」⼀項,底下分為「總類」和「各國⽂學」,兩類再以⽂類細 分,依原著者姓氏條列書⽬,當中可⾒《拾穗》出版單⾏本如下:. 海上漁翁. ⾟原譯. ⾼雄拾穗. 民四⼆年. Hemingway, Ernest.: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波城世家. 段續譯. (⾴250). ⾼雄市⾼雄煉油. 民四⼀年. Marquand, John Phillips.: H.M. Pulham esquire 滄海珠淚. 婉⿓譯. (⾴252). 民四⼆年. ⾼雄拾穗. Steinbeck, John.: Pearl of the world 蕾綺表姐. 微之譯. (⾴255) 民四⼆年. 臺北拾穗. Du Maurier, Daphne.: My Cousin Rachel 劫後孤雛. 鳴鶴譯. (⾴273) 民四⼀年. ⾼雄拾穗. Laski, Marghanita.: Little boy Lost ⾃殺俱樂部. 郭吉光等譯. (⾴278) 民四三年. Stevenson , Robert Louis.: Suicide Club. 臺北拾穗 (⾴280). !11.

(19) 春閨夢裡⼈. 汪翕曹譯. 民四三年. Remarque, Erich Maria.: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 ⾼雄拾穗 (⾴309). 《近百年來中譯西書⽬錄》是臺灣出版最早的翻譯書⽬,其體例及著錄資訊多為後出翻譯⽂ 學書⽬所依從,包括蔡禎昌(1971)《中國近世翻譯⽂學之研究》、國⽴中央圖書館 (1972)《中譯外⽂圖書⽬錄》、聯經(1982)「世界⽂學名著欣賞⼤典」、張靜⼆ (2004)《西洋⽂學在臺灣研究書⽬:1946-2000》。《近百年來中譯西書⽬錄》和《拾 穗》雖然同代,但書⽬卻不乏舛錯缺漏,如上引中出版者應皆為「⾼雄拾穗」,⽽非「臺北 拾穗」或「⾼雄市⾼雄煉油」,《滄海珠淚》原書名應為The Pearl⽽非Pearl of the world︔ 此外,至1956年《近百年來中譯西書⽬錄》問世之前,《拾穗》出版過的單⾏本包括《天才 推銷家》(The Fabulous Saga of Alexander Botts and the Earthworm Tractor)、《海狼》 (The Sea-Wolf)、《唐卡⽶羅的⼩天地》(The Little World of Don Camilla)、《玫瑰紋 身》(The Rose Tattoo),但不知何故該書⽬皆未收錄。再則,囿於體例,上述書⽬對研究 者有三⼤限制:. (⼀)僅錄單⾏本,不錄雜誌連載作品。《拾穗》連載的第⼀部長篇⼩說是賈德諾(Erle Stanley Gardner)的《歸輪風⾬》(The Case of the Substitute Face),從1950年5⽉刊至1951 年4⽉,⾸開臺灣引進梅森探案作品(A Mason Perry Mystery)之先,然因未出單⾏本,《近 百年來中譯西書⽬錄》、《中國近世翻譯⽂學之研究》、《中譯外⽂圖書⽬錄》、「世界⽂ 學名著欣賞⼤典」、《西洋⽂學在臺灣研究書⽬:1946-2000》皆未收錄。賈德諾的作品中 譯不少,《西洋⽂學在臺灣研究書⽬》共收錄75筆19,第⼀筆是1986年遠景「梅森探案全集 G9」《沈默的股東》,距《拾穗》⾸次刊載相隔36年。與書籍相比,雜誌售價相對低廉, 流通理應更廣,加以《拾穗》發⾏量⼤,其連載作品的影響⼒應不亞於上述書⽬所收之單⾏ 本。翻譯書⽬不收雜誌連載作品是晚近的事,譬如楊家駱1933年在南京出版的《民國以來出 版新書總⽬提要初編》,其中便可⾒雜誌連載譯作:. ⼼冷. 19. 俄苔痕著。陳冷⾎譯。宣統⼆年(⼀九⼀O)⼩說時報本。(⾴1024). 從編號20722至編號20797,⾴1655-1661。 !12.

(20) 六號室. 俄奇霍夫著。天笑⽣譯。宣統⼀年(⼀九O九)⼩說時報本。(⾴1024). 天⽅夜譚 佚名譯。光緒癸卯(⼀九O三)繡像⼩說本。(⾴1025) ⽇中露. 無名⽒譯。光緒癸卯(⼀九O三)漢聲本。不完。(楊家駱,1971,⾴1025). 根據葉嘉(2015),清末民初譯事⼤興,報業蓬勃,在這兩⼤潮流激盪下,譯壇出現譯報 ——即⾃外國報刊取材編譯的作法。戒嚴初期臺灣承襲民初遺緒,《暢流》、《拾穗》、 《野風》、《皇冠》、《西窗⼩品》等雜誌皆可⾒譯報實踐,當前翻譯書⽬若能收入雜誌連 載譯⽂,或許更能完整呈現當時譯壇的情況。. (⼆)無譯著提要。提要是書⽬編纂者針對譯著所做的書摘,是譯書⽬最顯功⼒之處。 〔清〕徐維則(⽣卒年不詳)輯、顧燮光(1875-1949)補《增版東西學書錄》,其體例第 七即為提要,內容包括:「書之全否」(⾴40)、「譯筆之善否」(⾴40)、「提要者之決 說」(⾴40)等⼗⼀項,提供後⼈詳細的資訊,但近代翻譯書⽬多無此例。譬如楊德森翻譯 的《夢遊⼆⼗⼀世紀》(AD 2065),顧燮光1935年輯撰的《譯書經眼錄》和賈植芳等 (2010)《中國現代⽂學總書⽬.翻譯⽂學卷》皆收,但著錄內容有別:. 夢遊⼆⼗⼀世紀. ⼩說。〔荷蘭〕達愛斯克洛斯提著,楊德森編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03. 年4⽉初版。1914年4⽉再版。說部叢書初集第三編。(賈植芳,2010,⾴608). 夢遊⼆⼗⼀世紀⼀卷商務印書館洋裝本⼀冊,繡像⼩說排印本。 荷蘭達愛斯克洛提斯著,楊德森譯。書紀西曆紀元後⼆千零七⼗⼀年事,屆時科學⽇精,造 成⼤同世界,⼈民樂利,銷盡戰爭,氣球御⾵於天中,氣筒運暖於地下,⽂明極點,讀之令 ⼈神往。此書⾵⾏歐⼟,遞相繙譯。此本英⽂譯成,⽂筆亦暢達可讀。(顧燮光,2003,⾴ 375). 《中國現代⽂學總書⽬》依出版年分列,《夢遊⼆⼗⼀世紀》收於1903年,著錄書名、⽂ 類、源語、作者、譯者、初版年、出版地、出版者、再版資訊、書系,體例與臺灣翻譯書⽬ 相類︔《譯書經眼錄》則按⽂類分,《夢遊⼆⼗⼀世紀》列於科學⼩說類,雖不錄初版年、 出版地、再版資訊,但除了書名、源語、作者、譯者之外,尚包括原著卷數、譯作冊數、故 !13.

(21) 事⼤綱、翻譯背景、轉譯資訊、譯品描述。往後譯書⽬若能博採古今之長,對將來研究者必 ⼤有助益。. (三)譯者身份不詳。最早的翻譯書⽬包含書⽬和譯者傳記,譬如南梁僧佑《出三藏記集》 總⼗五卷,卷⼆至五〈銓名錄〉錄譯經書⽬,卷⼗三至⼗五〈述列傳〉以紀傳體述32位譯經 僧俗傳略,其踵繼者隋費長房(約562-597)《歷代三寶記》鑒於其將書⽬(〈銓名錄〉) 與傳略(〈述列傳〉)分⽴,尋檢不易,故《歷代三寶記》以朝代分,每朝先述其歷史及翻 譯概況,後列同⼀譯者之譯著⽬錄,⽬錄後為譯者傳記,兼及譯品,以便同時檢閱譯者⽣平 及所出譯經,《⼤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貞元新定釋教⽬錄》皆循此規,清王韜 (1828-1897)輯撰之《泰西著述考》(1890)亦兼列譯者傳記及譯書⽬,載明嘉靖三⼗⼀ 年(1552)至清康熙12年(1673)入華傳教⼠凡九⼗⼆⼈,著譯211種,每⼈⽴⼀傳,如有 著譯則於傳後錄⽬。不同於傳統譯書⽬多以譯者分、將同⼀譯者作品列於⼀處,並附譯者傳 略,臺灣的翻譯書⽬多以原⽂作者分,不附譯者⽣平,前引《近百年來中譯西書⽬錄》便是 如此,⾟原、段續、婉龍、微之、鳴鶴、郭吉光、汪翕曹皆身份不詳,欲加考證亦茫無頭 緒。. 鑒於當前翻譯書⽬訛誤頻仍且受體例所囿不利後續研究,因此,研究者為《拾穗》編纂 「《拾穗》翻譯⽂學書⽬」(詳⾒附錄四),⼀則彌補當前書⽬僅收錄單⾏本的不⾜,⼆則 以翔實的評註書⽬作為研究基礎,釐清是誰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式、為誰、翻譯了什麼作 品,並進⼀步提出價值判斷及歷史解釋,包括⽂學成規的限制、讀者群的組成、社會⽂化的 過濾機制、譯本的影響等等(Pym 2014:5)。由於《拾穗》刊載之譯⽂原⽂出處多半資訊不 全,原著篇名、作者姓名常常不詳或有誤,故研究者以《拾穗》提供之有限資訊為主要線 索,再以回譯(back translation)⽅式協尋,譬如前引之《歸輪風⾬》正⽂前註明為「迦特 納原著」(⾴76),並有⼀段⼩引:. 丕利.⿆森,這⼀位以偵探事業著名的律師,正⾃海外倦遊歸來,當他乘搭的客輪剛離開那 美麗肅穆的⽕努魯魯時,⼀位⼥客在那俯瞰波濤起伏船舷旁,⽤著神經質的聲調,向他訴述 著⼀段奇極⼈寰的故事. 這是丕利⿆森探案中最富⼈情趣味的⼀篇傑作。(⾴76). !14.

(22) 研究者將「迦特納」和「丕利⿆森」回譯成英⽂,發現作者應為Erle Stanley Gardner,《歸 輪風⾬》應為其梅森探案作品,接著依⼩引中的劇情提要對照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梅森探案館 藏,確定《歸輪風⾬》係譯⾃The Case of the Substitute Face。附錄四「《拾穗》翻譯⽂學書 ⽬」凡列出原⽂資訊者皆以此法查出。 至於⽬前翻譯書⽬譯者身份不詳的問題,研究者於附錄三編纂「《拾穗》⽂學譯者作品 ⼀覽表」。中國譯史研究歷有編纂譯者傳記的做法,《出三藏記集》、《歷代三寶記》、 《⼤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貞元新定釋教⽬錄》、《泰西著述考》為包含譯者傳 記的翻譯書⽬,此外亦有純為譯⼈⽴傳的著作,例如〔南梁〕慧皎(約497-554)《⾼僧 傳》即為譯者傳記,總⼗四卷,正傳257⼈,附⾒200餘⼈,上⾃東漢,下至梁初,依其⾏事 分⼗科,以〈譯經〉為⾸,凡三卷,正傳35篇,附⾒30⼈,敘譯者⽣平,記譯事功績,並品 評譯⽂,譬如安世⾼「義理明析,⽂字允正,辯⽽不華,質⽽不野。凡在讀者,皆亹亹不倦 焉」。《⾼僧傳》體制⼤抵為後世所循,唐道宣(596-667)《續⾼僧傳》亦分⼗科,仍以 〈譯經〉為⾸,僅篇名稍改20︔宋贊寧(919-1001)《宋⾼僧傳》全依《續⾼僧傳》舊規, 惟仿太史公贊語,新創「系」、「通」,「系」即於傳末繫上作者宗旨,「通」即「答」, 系中⾃設問答,爾後《⼤明⾼僧傳》、《補續⾼僧傳》、《新續⾼僧傳》皆循此例。王壽藍 (1989)《當代⽂學翻譯百家談》收錄103位⽂學譯者的傳記和翻譯散論,編者親⾃⾛訪中 國各省向諸位譯者邀稿,書中不但有譯者簡歷,還記錄了譯者養成、翻譯緣起、翻譯過程, 譬如豐⼀吟跟著⽗親豐⼦愷(1898-1975)「邊譯邊學」(⾴43),李霽野翻譯《不幸的⼀ 群》是「為了紀念被捕獲釋」 21(⾴306),楊苡在「風⾬交加,⼀陣陣疾風呼嘯⽽過」 (⾴312)的夜裡將Wuthering Heights取名「呼嘯山莊」(⾴312)。這些史料提供了⽣動的 細節,有助於史家返回歷史現場,為史述和史實解釋提供可靠的基礎。 當前臺灣的譯史研究雖可⾒個別的譯者研究,例如許俊雅(2012)〈1946年之後的黎烈 ⽂——兼論其翻譯活動〉、⾼育慈(2012)〈「有顏⾊的翻譯」:論殷海光的思想譯介⼯ 作〉、鄧敏君(2014)〈翻譯作品與創作作品之語體特徵比較研究——以劉慕沙歷年翻譯作. 《續⾼僧傳》將〈神異篇〉改名〈感通篇〉,原〈經師篇〉和〈唱導篇〉合為〈雜科聲德篇〉,另添〈護法 篇〉。 20. 21. 1925年,魯迅、李霽野、韋素園、韋叢蕪、曹靖華、臺靜農在北京成⽴⽂學社團「未名社」,成⽴《未名叢 刊》刊載社員譯作。1928年4⽉,未名社被查封,李霽野被捕關了五⼗天,獲釋後翻譯俄國短篇⼩說集《不幸 的⼀群》,由未名社印⾏。 !15.

(23) 品與早期短篇⼩說為例〉,但尚未⾒譯者傳記的編纂。究其原因,或與華⽂翻譯界長期以原 著為中⼼展開研究有關。王宏志(1999)曾以1996年⾹港中⽂⼤學舉辦的翻譯研討會為例, 點出港、中、臺以原著為研究重⼼的現象(⾴2、61),辜正坤(2004)則指出:相較於其 他翻譯研究領域,中國翻譯家研究猶待加強︔若將⽬光投向英⽂翻譯學界,韋努蒂 (Lawrence Venuti)透過《譯者的隱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和《翻譯醜聞》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呼籲學界重視譯者的主體性,⽪姆(Anthony Pym)在《翻譯 史研究⽅法》(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中提出譯者在翻譯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由 此不難看出譯者研究是當前華英兩⼤翻譯研究圈亟需闢述的課題。 囿於《拾穗》譯者多以筆名撰稿,當前翻譯學界的譯者研究亦不盛,《拾穗》的譯者身 份及⽣平並無譯者傳記可供查找確認,因此,研究者⾃⾏編纂「附錄(三)《拾穗》⽂學譯 者⼀覽表」,依⽂學譯者姓氏筆劃排列,著錄其活躍期間、翻譯篇名、體裁、國別、翻譯風 格、翻譯策略,藉以掌握譯者擅長的⽂類及語種,接著再以半結構性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22作為輔助,與《拾穗》的主編、譯者、業務進⾏訪談,⽬的在於瞭解該刊參與 ⼈⼠的背景及當時的社會⽣態,探索之議題包括:. (1)參與《拾穗》⼯作的緣由 (2)《拾穗》的運作⽅式 (3)《拾穗》的譯者來源 (4)《拾穗》的銷售管道 (5)翻譯的⼯作型態(包括原⽂來源、時間、地點) (6)翻譯待遇 (7)翻譯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訪談法(interview)是指透過對話訪談以蒐集研究對象的想法態度的研究⽅法,實施⽅式可分個⼈或團體訪 談,訪談問題則可分為結構性、非結構性和半結構性。訪談時常需使⽤錄⾳或錄影保存第⼀⼿的研究資料,訪 談結束後作⽂字轉錄(transcribing),最後再由研究者分析內容並作出結論。本研究實施個⼈訪談,研究問題 則採半結構性訪談1,即在進⾏訪談前,根據研究的主題與⽬的設計訪談⼤綱,讓受訪者依訪談⼤綱來回答問 題,並視實際受訪者的回答狀況彈性調整訪談順序及內容。實際進⾏訪談時,由於受訪者談話內容過於發散且 集中於個⼈私事,與本研究關聯度低,故並未將錄⾳資料作⽂字轉錄。 22. !16.

(24) 本研究共訪談五位《拾穗》的參與⼈⼠:兩位身兼編輯與譯者,兩位為譯者,⼀位為業務, 五位與事者之基本資料如下:. 姓名及⽣卒年. 籍貫/出⽣地. 學歷. 經歷. 《拾穗》職務. 胡紹覺(1921-). 浙江杭州. 浙江⼤學化⼯系. 中國⽯油. 編輯;譯者. 張德真(1924-). 江蘇青浦. 浙江⼤學化⼯系. 中國⽯油. 譯者. 朱少華(1947-). 不詳. 科羅拉多礦冶⼤ 學化學⼯程碩⼠. 中國⽯油. 譯者. 佘⼩瑩(?). 不詳. 成功⼤學化⼯系. 臺鹽實業公司. 編輯;譯者. 林⾝振(?). 臺灣⾼雄. 成功⼤學化⼯系. 中國⽯油. 業務. 上述四位譯者中,胡紹覺與張德真從初期即擔任《拾穗》譯者,佘⼩瑩和朱少華則從中期加 入,前者成為《拾穗》末任主編,對於《拾穗》編務知之甚詳,後者擔任中油董事長,從贊 助者的角度描述《拾穗》。林身振是林曙光23 的弟弟,1977年起出任《拾穗》出版委員兼業 務,對《拾穗》的銷量、據點和廣告知無不⾔。訪談最⼤的收穫,在於從胡紹覺和張德真兩 位譯者⼜中得知早年譯者的真實身份,並蒙林身振先⽣惠賜1948年《中國⽯油公司職員 錄》,得以撰寫譯者⽣平,對於已知其⽣平的譯者,研究者另於附錄中著錄其⽣(卒)年、 籍貫、職業、譯者傳略,作為後續譯者研究的史料基礎。 上述附錄「《拾穗》翻譯⽂學書⽬」和「《拾穗》⽂學譯者作品⼀覽表」係以客觀史料 解答《拾穗》的參與⼈⼠是誰、對譯介域外⽂學做出了什麼貢獻,⽽在主觀史述⽅⾯,鑒於 當前研究未⾒《拾穗》與國民黨政府關聯的闡述,翻譯學界亦罕⾒探討政治對翻譯⽂學的影 響,援此,下⼀節先描述《拾穗》如何作為⼀份隱⽽不顯的黨內刊物,⾃第⼆章起至第四章 ⽌則透過譯者訪談和⽂本分析,探討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的語⾔政策、外交政策、⽂藝政策 如何影響《拾穗》翻譯⽂學的參與⼈⼠、翻譯內容、譯介⼿法。第五章總結《拾穗》翻譯⽂ 學對臺灣譯壇的貢獻及其執⾏國策之實效,探討政權如何利⽤翻譯⽂學達到政治⽬的,末則 林曙光(1926-2000),本名林身長,⾼雄市鹽埕⼈,另有筆名瀨南⼈、照史,曾任⾼雄《國聲報》助理編 輯,北上就讀臺灣師範學院史地系時改任臺北通訊員,1949年因四六事件輟學南返,此時《國聲報》已成為 《新⽣報》南部版,應「新⽣報」副刊〈橋〉的主編歌雷(史習枚)之邀撰稿,幫忙翻譯本⼟作家的⽇⽂作品, 〈台灣⽂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1948年4⽉12⽇)便是他在「橋」副刊發表的第⼀篇譯作,也因此結識王 天賞、林東辰等⼈,又因擔任郭國基秘書,認識林迦,獲得三信⾼商任教的機會,從⽽種下了從事鄉⼟⽂學史 研究的因緣。先後出任三信出版社總經理,主持⼤舞台書苑。 23. !17.

(25) 點出本研究的限制,期能拋磚引⽟,召喚更多從政治角度切入或以雜誌作為對象的後續研 究。. 第三節. 《拾穗》創刊緣由. 1950年5⽉1⽇,《拾穗》創刊,由中國⽯油公司⾼雄煉油廠廠長賓果 24創辦,馮宗道主 編。據馮宗道回憶,1950年3⽉,「⼗餘位⾼雄煉油廠的同⼈聚集在我的宿舍裡,在熱烈地 討論著⼀項出版刊物的計劃」(編者,1960,⾴A3),並決定了該刊的性質、⽬的、內 容、編務、發刊⽇。在性質⽅⾯,《拾穗》屬於綜合性譯⽂刊物,凡是「適合或宣揚反共抗 俄的國策,以及能促使⼤眾認識⾃由民主國家真諦的⽂章都願意翻譯介紹」(⾴A4),譯 介內容包括科學、⼯程、醫藥、衛⽣、⼼理、⼈⽣、宗教、哲理、風⼟、遊記、⽂藝、藝術 等,每期100至150⾴,⼤約10萬至13萬字,編務由⾼雄煉油廠員⼯勵進會學術組負責,預計 在三年內達到每⽉5,000份的銷路,每⽉⼀⽇出刊,售價每冊新臺幣⼀元,以⽀付紙張和印 刷成本,撰稿者不另⽀稿酬。馮宗道以⽶勒名畫「拾穗」為刊物命名,顧名思義,《拾穗》 只是⾼雄煉油廠員⼯在業餘之暇撿拾殘⽲賸穗(意即翻譯),⽽非胼⼿胝⾜耕耘(意即創 作),但不揣簡陋,「想拾取這幾莖⽂化界的殘餘珍品來貢獻給社會上感到飢渴的讀者」(⾴ A4)。 馮宗道等⼈籌劃創辦《拾穗》的時間,正是張道藩成⽴中華⽂藝獎⾦委員會之時。張道 藩是國民黨⽂藝政策的推⼿,抗戰期間即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繼1942年5⽉⽑澤 東〈在延安⽂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張道藩於同年9⽉掛名發表〈我們所需要的⽂藝政 策〉,⽂章發表在國民黨中央⽂化運動委員會的機關刊物《⽂藝先鋒》第⼀卷第⼀期,開宗 明義即闡明「⽂藝與政治怎樣發⽣關係」(⾴598),主張三民主義的⽂藝政策(⾴ 601-607)、「拿⽂藝作為建國的推動⼒」(⾴598),同時提出「六不」與「五要」(⾴ 614),將⽂藝視為實⽤的政治⼯具,其觀點影響了戰後臺灣⽂壇,上述《拾穗》翻譯選材 「宣揚反共抗俄」(⾴A4)、「促使⼤眾認識⾃由民主國家真諦」(⾴A4),可視為其對. 根據佚名(1950),賓果(1909-1950)字質夫,湖南湘潭⼈,清華⼤學化學系,美國賓州⼤學燃料化⼯博 ⼠,畢業後曾在美國隆⾺斯公司(Lummus Co.)任⼯程師,1946年應翁⽂灝先⽣邀請回國出任⾼雄煉油廠第 ⼀任廠長,1950年升任中國⽯油公司協理,5⽉因實驗爆炸過世。 24. !18.

(26) 國民黨政府國策的⽀持,呼應張道藩「拿⽂藝作為建國的推動⼒」,此外,《拾穗》的副⽂ 本(paratext)則不時提及「三民主義」,例如1952年5⽉第25期〈進步與理想——為拾穗創 刊兩周年作〉: 我們服膺三民主義,擁護政府領袖,慶幸我們列於民主國家陣營(. )我們在台灣⾒到三. 七五減租提⾼農民⽣活,新的出版法加強⿎勵出版的⾃由,以民選縣市⾧實⾏民治的初步, 提倡國民道德,樹⽴良善⾵氣,都是極明顯的表現。相反的在鐵幕⽵幕中,處處實⾏奴役與 饑餓政策,充滿迫害與殘暴,以洗腦代替⾃由思想,以⾎腥代替仁愛,以魔王專制與恐怖威 脅代替民主政治,這種種毀滅⼈性,迫害和奴役⼈類的措施正在促使世界⾛向反⽅向的⿊暗 與愚昧之中,今⽇的世界正蒙受著有史以來最⼤的浩劫與恥辱。我們現在台灣的每⼀個⼈, ⾃應以早⽇收復⼤陸,解救同胞倒懸,為個⼈的神聖任務,此亦為使我國家民族⾛向進步理 想之唯⼀途徑。(無⾴碼). 該⽂是當期《拾穗》的前⾔,⽂章結語是國民黨政府⽂宣:「為實現三民主義⽽戰。為反對 共產主義⽽戰」(無⾴碼),作者署名「明哲」,真實身份是《拾穗》發⾏⼈張明哲25 ,⾏ ⽂明顯反映其對國民黨政府的歌頌及對共產黨政府的攻訐,政治⽴場相當明確。 張明哲不僅是《拾穗》發⾏⼈,同時也是⾼雄煉油廠廠長。⾼雄煉油廠隸屬於中油公司 煉製事業部,原為⽇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廠長為中將編制,部⾨⾸長都具有⼤佐(上校)的 軍職身分,是⽇本海軍南進戰略上的重要據點,⼆次⼤戰末 期飽受美軍轟炸,幾成廢墟,戰後先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海 軍組接收,再由經濟部臺灣區特派員辦事處『⽯油接管委員 會』接管(林身振、林炳炎,2013)。1946年6⽉1⽇,中國 ⽯油公司於上海江西路成⽴,隸屬經濟部資源委員會,是資 委在臺灣⼗⼤⼯礦事業中,三個獨資獨辦的事業之⼀,並將 ⾼雄煉油廠納入編制,招考⼤陸應屆⼤學畢業⽣來臺修復重建,第⼀批⼤陸來臺的⾼廠員⼯ 張明哲(1914-1998),湖北漢川⼈,1935年北京清華⼤學化學⼯程系畢業,美國麻州理⼯學院化學⼯程碩 ⼠,1940年回中國在西南聯⼤擔任副教授,隔年因英國封鎖滇緬公路,故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邀,統理 「西南進出⼜物資運輸總經理處」(簡稱西南運輸處)汽⾞燃料科,滇緬公路開通後轉入西南運輸處重慶分處 桐油煉油廠煉,1946年代表中國⽯油公司赴台接收⽇治時期留下來的臺灣⽯油⼯業,歷任新⽵研究所所長、⾼ 雄煉油廠廠長、中國⽯油公司協理等職,1960年受聘至台⼤化學系任教,1970年轉⽽出任「⾏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副主任委員,1975年接任清華⼤學校長,1981年辭去校務接掌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1983年移居美 國,於1998年7⽉在美病逝,享年85歲。詳⾒陳佩璇(2006)。 25. !19.

(27) 都經歷過⼆⼆八事件(⾒右【圖⼀】26 ),據後來成為《拾穗》譯者的張德真(1924~)回 憶:. 上班不到三個⽉就碰上⼆⼆⼋事變。起因是臺北菸酒公賣局與稅警取締私煙⼩販所引起,⼀ 個晚上⾺上就波及全省,演變成了外省⼈與本省⼈之爭。實則事有蹊蹺,若⾮有組織嚴密的 暴徒滲透⼊全省基層幹部,何以能如此迅速的集結滋事,這是國共內戰的延續,明眼⼈⼼知 肚明。第⼆天早上上班時,總辦公廳⼤樓前集結了百來⼈的群眾,頭綁⽩布條,⼤聲喧嚷。 廠區⼤⾨關起,只留⼩⾨通⾏。(. )⾨⼝掛了⼀⾯⾧條旗,上書臺灣⼈煉油廠。(張德. 真,2006,⾴265-266). ⼆⼆八事件發⽣之時正值第⼆次國共內戰(1945-1949),國民黨政府⼤抵將該事件解讀為 共產黨煽動臺灣民眾⽽起,因⽽導致⾼雄煉油廠多名臺籍員⼯入獄27 ,上海中油總公司遂招 考第⼆批⼤陸畢業⽣來臺替補。事件過後半年,國民黨政府於1947年9⽉6⽇在南京召開四中 全會,會中討論中國國民黨嫩江省執⾏委員會提出的「發展本黨宣傳事業廣為創辦雜誌與定 期刊物發揚本黨主義倡導⾰命精神以鞏固建國基礎案」(以下簡稱「雜誌建國案」),提出 理由在於:. 奸匪擴⼤叛亂以來,⾮但以兵⼒到處流竄,且施其卑劣之宣傳⼿段以惑聽聞,曾於各地暗中 主使投機份⼦創辦雜誌刊物,以無黨無派之名⾏反動宣傳之實,詆毀政府、煽惑民⼼,甚且 有⽢⼼附逆之徒助桀為虐,受奸匪之利⽤,信⼝雌⿈、⼤發謬論、為匪張⽬,似此現象亟須 糾正,以免視聽混淆、是⾮顛倒。過去政府對於此等刊物只作消極之禁⽌,但⾃憲法頒布以 還,禁⽌政策已予以廢⽌,故應從積極⽅⾯發展本黨宣傳事業,建⽴正確輿論、灌輸正確思 想,庶可免奸匪謬論之蔓延,⽽安國家於盤⽯也。28. 引⽂中「政府對此等刊物只作消極之禁⽌」,係指國民黨始⾃北洋政府時期的禁書政策(蔡. 26. 感謝受訪者張德真先⽣提供照⽚供研究者翻拍。. 27. 關於⼆⼆八事件⾼雄煉油廠的情形,詳⾒許雪姬、⽅惠芳(1995)。. 引⽤⾃未出版檔案:「發展本黨宣傳事業創辦襍誌與定期刊物發揚本黨主義倡導⾰命精神」(1947年9⽉6 ⽇),〈會議記錄〉,中國國民黨⽂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檔號:會6.2/83.32.3。新式標點為研究者所加。 28. !20.

(28) 盛琦,2010),至於具體「從積極⽅⾯發展本黨宣傳事業 」的辦法如下:. 1.. 以⽂化程度為標準,於通都⼤⾢市鄉城鎮不惜以鉅資創辦各種雜誌與定期刊物,以闡揚 本黨理論。. 2.. 雜誌刊物之發⾏務使其迎合當地⼈之所好,於不知不覺之中以收潛移默化之實效。. 3.. 雜誌刊物之發⾏為便於宣傳計,可以某階層之⼈為對象。. 4.. 以鉅額酬⾦徵集闡揚本黨主義之稿件,使⾔論界權威之學者樂於趨從。. 5.. 以最⼤⼒量搜求奸黨之劣⾏與謬論,以為攻擊奸黨之材料。29. 該辦法提出時,正值第⼆次國共內戰局勢逆轉,隔年國民黨政府節節敗退,1949年12⽉撤退 來臺,這段時期臺灣政局危急,謠⾔紛⾶,⼈⼼惶惶,韓道誠於〈我和反攻〉⼀⽂寫到:. 民國三⼗⼋年秋末,那時候⼤陸淪陷未久,臺灣的地位⾵⾬飄搖,共匪隔著海整天價狂吠亂叫, 匪諜也在無孔不⼊的散佈謠⾔,真是⼈⼼惶惶,⼀⽇數驚。每個⼈都做著⾃⼰的打算,有財有 勢的都是護照在握,準備應變;無權無勢者,只有垂頭喪氣,坐以待斃;⼀部分⽂⼈學⼠們在 藏⾸掩⾯,明哲保⾝;⼀些灰⾊份⼦們在探探縮縮,暗作活動。朋友們⾒了⾯都在談論『共產 黨來了怎麼辦?』的問題,去⾹港的輪船與⾶機總是擠得滿滿的,⽽且購票後還要排定⽇期, ⽇期排得遠了,只有挽⼈說項,總以先⾛為快,所以輪船公司與航空公司的職員,也都成了「顯 要」的⼈物了30。 (轉引⾃劉⼼皇,1971,⾴182). 引⽂中提及的「匪諜散佈謠⾔」,正是遷臺後國民黨政府檢討後認為國共內戰失利的原因之 ⼀,對於共產黨以⾔論、⽂藝滲透民眾記憶猶新,認為⼤陸失守與⽂藝⼯作失敗不無關聯。 因此,1950年,蔣介⽯指派張道藩成⽴⽂獎會,同年國營企業亦陸續創辦《暢流》、《拾 穗》、《野風》,這些雜誌雖不似《軍中⽂藝》或《⽂藝創作》打著鮮明的官⽅旗幟31 ,但 只要細察,便能看出其低調執⾏1947年四中全會倡議的「雜誌建國案」,譬如《拾穗》的發. 29. 同上。新式標點為研究者所加。. 30. 韓道誠,〈我和反攻〉,《反攻半⽉刊》,1951年11⽉5⽇。 轉引⾃劉⼼皇《現代中國⽂學史話》,⾴812。. 應鳳凰(1996)將1950年代的⽂藝雜誌分成三類:「官⽅⽂藝雜誌」、「學院⽂藝雜誌」、「⼤眾⽂藝雜 誌」,《軍中⽂藝》和《⽂藝創作》歸類在第⼀類底下,《拾穗》則不在其討論範圍內。 31. !21.

(29) 刊辭寫道:. 我們員⼯勵進會學術組,徵集⼤家的意⾒,經過⾧久的考慮,決定定期出版這⼀種以繙譯為 主,綜合性的刊物,命名為『拾穗』。顧名思義,『拾穗』是我們同仁在業餘之暇,掇拾⼀點 敝帚⾃珍的材料,不揣謭陋,想呈獻在社會之前,聊充「太倉」中的⼀粟。(賓果,1950,⾴ 1). 引⽂中的「員⼯勵進會」全名「中國⽯油公司員⼯勵進會⾼雄煉油廠公會」,即國民黨⽣產 事業黨部在中油公司的化名。當時兩岸甫分治,中油⼈事凍結,加上無油可煉、業務萎縮, ⾼廠設備利⽤率低,幾乎處於半停⼯狀態,《拾穗》譯者邱慈堯(2006)回憶當時的情景:. 政府沒有經費,修復重建⼯作,無法著⼿,正像巧婦難為無⽶之炊,廠裡有百餘位⼤學⽣,空 閒在這樣⼀個可以讀書做⽂章的⼤好環境,領的是政府薪⾦,⾼過⼀般公司⾏號,豈⾮可惜。 故賓果囑馮宗道兄創設⼀個定期刊物,⼀切⽂章均以翻譯為主,以免有⽂字獄的問題。(⾴86、 87). 引⽂中的賓果是當時⾼雄煉油廠的廠長兼中油協理,馮宗道則是當時⾼雄煉油廠員⼯勵進會 學術組長,兩⼈鑒於廠內⼀來有印刷⼯場,⼆來同仁會寫作的也很多,故於1950年2⽉由賓 果轉向中油總經理⾦開英請⽰創辦雜誌(馮宗道,2000),⾦開英(1991)晚年接受中研院 ⼜述歷史訪談時表⽰:. ⼤陸局勢逆轉的時候,時局不穩,謠⾔眾多,為安定⼈⼼,我們就辦了「拾穗」雜誌。由公司 出錢到國外買回⼀⼤堆書籍、雜誌,請同事翻譯,⽤意在使閒⼈有事做,並消磨年輕⼈的時間, 以免胡思亂想。(陸寶千,1991,⾴128). 由於當時政治氣氛肅殺,唯恐同仁創作招禍,因此⾦開英囑咐只准翻譯、不許創作。1950年 3⽉,馮宗道、胡新南、邱慈堯、江齊恩、陳耀⽣、夏耀、胡紹覺、姚振彭、朱杰、曹君 曼、蔡思齊、董世芬、李熊標、李成璋、鄧世明、楊增榮、趙宗彛組成出版委員會,於⾼廠 宏毅新邨北區單身宿舍召開籌備會(馮宗道,2000),這批委員全是中國來臺的應屆⼤學畢 !22.

(30) 業⽣,在創刊前上書「⾼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學術組創辦期刊綱要」給時任中央常務委員的吳 稚暉:. 「高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學術組創辦期刊綱要」 「拾穗」綜合性繙譯雜誌 創辦宗旨: (一)溝通中西文化。 (二)介紹歐美學術。 (三)報導海外新聞。 (四)提高同人之寫作興趣,並增強英文閱讀繙譯之能力。 (五)打破臺灣出版界之沉悶氣氛,供應大眾之精神食糧。 (六)學習出版刊物,推銷刊物,藉以謀得一種業餘經驗。 (七)推廣業務,期能增加同人圖書基金之收入。 (八)向社會介紹中國石油公司及附屬各單位之概況。 內容: 專以刊載有關國際時事、經濟、科學、工業、社會、教育、哲學、藝術文學、音樂之各種譯稿,並 報導歐美最近之學術動態,生活習慣,與科學上各種新發明等珍聞,另外附設一項介紹本公司各單 位之專欄。 內容詳細分類及徵稿範圍 (一)科學及工程。 (二)藝術。 (三)衛生、醫藥。 (四)時事及評論。 (五)經濟、史地、宗教、哲學、心理。 (六)遊記、傳記。 (七)短篇小說。 (八)長篇小說。 (九)詩、散文、補白。 (十)新聞及報告文學。 (十一)運動、娛樂。 (十二)電影、戲劇。 (十三)家庭、婦女。 (十四)音樂、園藝。 (十五)石油公司報導。 (十六)讀者信箱。 性質: 暫定為按月出版之期刊,向外作營業性之推銷。 型式: 期刊大小定為卅二開本,每本卅二張(即六十四頁),約可刊載六萬字(新五號字),必要時可以 !23.

(31) 酌予增減。 經濟來源: 由本廠勵進分會撥給創辦費,發行後力求自給自足。 文稿供應: 自具有共同興趣之同人中徵集之,全屬義務性質,外稿亦所歡迎,唯本刊編輯有刪改之權,(政治 性譯稿本刊恕不刊登)32. 綱要中清楚寫明創辦費由「勵進分會撥給」,意即由國民黨⽣產事業黨部贊助,雜誌封⾯的 題字則是吳稚暉的墨寶(馮宗道,1990,⾴19),這群無油可煉的中國來臺青年遂領著國營 企業中油的⾼薪,在總經理的授意下提筆翻譯,以反共親美為原則選取原⽂,並於副⽂本宣 揚三民主義、介紹國營企業中油動態,在遠離⾸都的南台灣「不惜以鉅資創辦(……)定期 刊物,以闡揚本黨理論」,39年來默默厲⾏「雜誌建國案」,應屬於隱性黨內刊物。. 第四節. 章節簡介. 本章先從當前研究成果指出戒嚴時期臺灣譯壇的兩⼤特⾊,⼀是⼤量翻印舊譯,⼆是 由中國譯者主導,包括戰後來臺的流亡譯者和未來臺的幽靈譯者。以上研究成果⼤抵是以有 單⾏本⾏世者作為研究對象⽽得出的結論,然⽽臺灣戒嚴時期的⽂學翻譯活動不僅限於單⾏ 本,期間亦有不少期刊雜誌迻譯域外⽂學,其中又以《現代⽂學》和《皇冠》最為⼈所知, ⽩先勇和平鑫濤在回憶創辦經過時皆提及《拾穗》,這份臺灣戰後第⼀份純翻譯雜誌的發⾏ 時間長於《現⽂》,銷量遠勝《現⽂》,影響⼒廣,譯介西⽅作家也不比《現⽂》少,但譯 介成果卻鮮⾒學者論述,亦未聞譯者留名。究其原因應有⼆:⼀是當前譯者研究不盛,⼆是 當前編纂的翻譯⽂學書⽬不收雜誌譯作,在這兩⼤史料闕如的情況下,後續研究⾃然難以展 開。 由於史料缺乏,⽬前零星的《拾穗》研究成果有兩⼤問題:⼀是論述不夠全⾯,或只 描述創刊前⼗年的概況,或只聚焦在篇幅不多的西洋⾳樂譯介成績。其⼆是對《拾穗》的定 位有誤,或是定義為⽂藝雜誌,或是稱其為黨外刊物。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泰半是源⾃於. 引⽤⾃未出版檔案:「⾼雄煉油廠勵進分會學術組創辦期刊綱要」(無⽇期),〈吳稚暉檔案〉,中國國民 黨⽂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檔號:稚11246。 32.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emma 3 An American call or a European call on a non-dividend-paying stock is never worth less than its intrinsic value.. • An American call cannot be worth less than its

Lemma 2 An American call or a European call on a non-dividend-paying stock is never worth less than its intrinsic value.. • An American call cannot be worth less than its

• A call gives its holder the right to buy a number of the underlying asset by paying a strike price.. • A put gives its holder the right to sell a number of the underlying asset

• A put gives its holder the right to sell a number of the underlying asset for the strike price.. • An embedded option has to be traded along with the

Webots also contains a number of interfaces to real mobiles robots, so that once your simulated robot behaves as expected, you can transfer its control program to a real robot

functional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64.1 (2016):

This discovery is not only to provide a precious resource for the research of Wenxuan that has a long and excellent tradi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but also to stress

Buddhist scholars do not hesitate to give greater esteems to its contributions of following areas: ‘new structure of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more collections of an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