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進年博士. 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 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 研究生:林玉華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七 年 七 月.

(2) 致謝詞 論文能付梓完成,最感謝的莫過於我的指導教授──游進年教授,游教授治 學嚴謹,在每次討論中總細心耐心指導,並在學生遇瓶頸時予以溫暖的鼓勵,使 學生在如沐春風的學習中勇敢前進。再來也感謝兩位口試委員──丁一顧教授與 蔡進雄教授,兩位教授用心審查,以精闢的見解在口試中提供回饋,使本研究更 臻完善。另外也謝謝為本研究審題之專家學者、教育先進和協助填寫問卷的教育 工作者,因為有您們的協助,才能使論文順利完成。 感恩這四年間陪伴我、鼓勵我的工作夥伴及好友──吳亭誼、李旻軒、李培 堅、孫郁純、彭怡寧、粘珮玲、陳一楓、陳佳妮、陳雅芳與曾雯馨,在我工作、 學業兩頭燒時給我強大的支持及後盾,聽我訴說心情,讓我依賴並給我打氣。也 謝謝林志忠校長、朱美銀主任、許卓塵主任與陳慧靜主任,不僅在工作上給予指 導,更不斷督促後進完成學業拿到學位;生命中能遇到這些美好的人,得到關愛 與協助,期許自己每一天都莫忘初心,為孩子、為教育不斷學習與努力。 最後謹以一段禱告文作為本致謝詞的結束: 親愛的阿爸天父,感謝祢賜給我美好的機緣進修,透過教授們的帶領,增廣 我的知識與眼界;也感謝祢給我磨鍊的同時,安排了許多美好可貴的人在我身 邊,使我有足夠的心理力量面對各種挑戰;更感謝祢賜我溫暖的家人,父母的細 心照料,讓我無後顧之憂衝刺學業及投入工作,迷惘時,有弟弟指點迷津及妹妹 溫暖關懷。主耶穌,祢真好! 請阿爸天父繼續、繼續地守護我生命中這些美好的人,也求祢帶領我更有智 慧的學習學校行政,提升能力為教育貢獻。 以上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i.

(3) 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 影響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 響,以自編之「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調查問 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 106 學年度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共發放 660 份問 卷,回收 533 份,回收率約為 80.76%,有效問卷 531 份。問卷所得資料以 SPSS 23.0 for Windows 統計軟體進行處理,採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係數與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並根據研究 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單位、學校教師及 未來研究之參考。玆將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之整體及各向度,皆有「中上」表現。 二、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整體及各層面,皆有「中上」 表現。 三、不同「性別」、「年齡」、「教職年資」、「目前職務」及「學校規 模」在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感受上有顯著差異。 四、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在不同「教職年資」、「目前職 務」及「學校規模」上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呈顯著正相關。 六、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具有預測力。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學校教師 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參考建議。. 關鍵字: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ii.

(4)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pe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peration of junior-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e research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subjects wer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A total of 660 subjects were surveied with a returing rate of 80.76% and a total of 531 usable copeis (99.62%).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 middle-high performance is seen in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2. A middle-high performance is see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pe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n terms of gender, age, length of service, designated duty, and the school size . 4.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professioal learning communitis ope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n terms of length of service, designated duty, and the school size .. 5.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peration. 6.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predicts the teacher's iii.

(5)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further study are proposed.. Keywords: school administrative support,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iv.

(6) 目次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表次 ...………………………………………………………………………….… vii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學校行政支持意涵與理論基礎……………………………………… 13 第二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涵與理論基礎………………………………… 28 第三節 學校行政支持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2 第五節 資料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77 第一節 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現況分析…………………………77 第二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現況分析 …………………………………92 v.

(7) 第三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關係分 析…………………………………………………………………………108 第四節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預測力分 析…………………………………………………………………………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7 第一節 結論 ………………………………………………………………… 117 第二節 建議 …………………………………………………………….…… 12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26 英文部分 ……………………………………………………………………… 134 附錄 附錄一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調查問卷初 稿……………………………………………………………………… 137 附錄二 內容效度學者專家名單……………………………………………… 140 附錄三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專 家效度審查專用問卷修正意見對照表………………………………. 141 附錄四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調查問卷...149. vi.

(8) 表次 表 2-1 國內學者學校行政定義之彙整表 …………………………………………15 表 2-2 國內學者對學校行政範圍之觀點彙整表 ……………………………………16 表 2-3 國內學者對教師社會支持來源之彙整表 ……………………………………20 表 2-4 社會支持類型彙整表 …………………………………………………………22 表 2-5 國內學者學校行政支持定義之彙整表 ……………………………………25 表 2-6 國內學者學校行政支持類別彙整表…………………………………………26 表 2-7 國內外學者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內涵彙整表 …………………………………34 表 2-8 國內學校行政支持相關研究一覽表 ………………………………………… 36 表 2-9 國內學校行政支持研究結果彙整表 ………………………………………… 44 表 2-10 國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相關研究一覽表 ………………………………… 46 表 2-11 不同背景變項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間之關係 …………………………… 52 表 3-1 106 學年度臺北市國民中學基本資料表...……………………………………61 表 3-2 學校樣本分配表 ……………………………………………………………62 表 3-3 學校行政支持調查題項..……………………………………………………65 表 3-4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調查題項 …………………………………………65 表 3-5 預試問卷因素分析及題項結果對照表(學校行政支持調查題項)…………69 表 3-6 預試問卷因素分析及題項結果對照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調查題 項)……………………………………………………...………………………70 vii.

(9) 表 3-7 「學校行政支持調查」分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71 表 3-8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調查」分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72 表 3-9 有效問卷背景變項整理表 ……….…………………………………………73 表 4-1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整體及各向度分析摘要表………………… 78 表 4-2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實質性支持分析摘要表…………..……………… 78 表 4-3 參與臺北市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數目……………… 79 表 4-4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訊息性支持分析摘要表……..…………………… 80 表 4-5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情感性支持分析摘要表.………………………… 81 表 4-6 教師「性別」在學校行政支持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82 表 4-7 教師「性別」在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83 表 4-8 教師「年齡」在學校行政支持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84 表 4-9 教師「年齡」在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84 表 4-10 教師「最高學歷」在學校行政支持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85 表 4-11 教師「最高學歷」在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86 表 4-12 教師「教職年資」在學校行政支持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87 表 4-13 教師「教職年資」在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88 表 4-14 教師「目前職務」在學校行政支持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 89 表 4-15 教師「目前職務」在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 89 表 4-16 教師「學校規模」在學校行政支持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91 viii.

(10) 表 4-17 教師「學校規模」在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92 表 4-18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及各向度分析摘要表 ..… 93 表 4-19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享領導分析摘要表……………… 94 表 4-20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願景分析摘要表……………… 94 表 4-21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學習與教學分享分析摘要表… 95 表 4-22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支持關係分析摘要表………… 96 表 4-23 教師「性別」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整體運作之差異情形 ……………… 98 表 4-24 教師「性別」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各向度運作之差異情形 …………… 98 表 4-25 教師「年齡」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整體運作之差異情形………………… 99 表 4-26 教師「年齡」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各向度運作感受之差異情形 ………100 表 4-27 教師「最高學歷」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101 表 4-28 教師「最高學歷」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101 表 4-29 教師「教職年資」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102 表 4-30 教師「教職年資」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103 表 4-31 教師「目前職務」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104 表 4-32 教師「目前職務」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105 表 4-33 教師「學校規模」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感受之差異情形……… 106 表 4-34 教師「學校規模」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各向度感受之差異情形…. 107 表 4-35 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與各層面相關分析摘要表.108 ix.

(11) 表 4-36 學校行政支持各層面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整體之預測多元迴歸分析 摘要表………………..…………………………………..………………….111 表 4-37 學校行政支持各層面對共享領導之預測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12 表 4-38 學校行政支持各層面對共同願景之預測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12 表 4-39 學校行政支持各層面對共同學習及教學分享之預測多元迴歸分析摘要 表………………..…………………………………..…………………….…113 表 4-40 學校行政支持各層面對成員支持關係之預測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4. x.

(12)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59. xi.

(13)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影 響。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第 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教師身處學校教育第一線,其教學與研究能力深深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 教師若能不斷進行專業提升,藉由投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進行切磋、對話與共學 等,則有助於促進教育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職是之 故,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及其與學校行政支持之情形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旨在以 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進行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探討,茲將 於本節敘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為探究學校行政支持提升教師專業之效,以有效落實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教 育目的,茲分述研究動機如下: 一、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有助提升其教學品質 1994 年 4 月 10 日人民為爭取「國民教育權」發起 410 教改遊行,開啟近 20 餘年之臺灣教育改革;隔年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並在 1996 年提出 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提出教育鬆綁之教改五大方向:人本化、民主化、多元 化、科技化及國際化;接著藉由「教師法」(1996)、「教育基本法」(1999) 的制訂,進一步確認國家教育權向國民教育權轉移,隨之教師專業自主權、家長 教育權、學生受教權等國民教育權核心概念也逐一受重視並落實於教育現場。 最近一次的臺灣教育改革,則是自 2014 年起所實施的十二年國民教育,其 主要核心價值包括:緩和國中生升學壓力、導引國中教育正常化、免除高中職劇 1.

(14) 烈入學競爭及普遍提升國民素質至少有十二年教育基礎。因循同樣目的,近幾年 臺灣教育圈不乏有專家、學者積極推動教育改革重大議題,例如:師法芬蘭教 育、學習共同體、翻轉教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UBD 課程設計等。不論是巨觀 政策的改革:考試制度或選填志願機制改變、課程決定權下放、學校本位的自主 等,還是由下而上民間的參與,都可說是殊途同歸;追求改變的目的,皆是以促 成學生學習提升、減輕升學壓力為主要目標。 教師專業是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的重要關鍵,藉著教師專業的成長,能不斷 引領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達成教育目標。而早在 70 年代開始,世界教育的改革 潮流及學校績效責任的要求,一直都聚焦於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與職能內涵,這也 促使一波波有關教育專業化的推動,將教師視為是學校文化的重塑者、領航者。 根據 Sliva、Gimbert 和 Nolan(2000)的研究,自 70 年代以來,教師領導權力的 發展歷經三個階段,依序分別是:「僅限於教室範圍」、「擔任行政職務發展課程 之領導」以及「組織再造與文化創新的領導者」。在第一階段的教育改革中,教 師依附於學校科層體系,是課程執行者,在教室中忠實地傳達學科知識。到了 90 年代,邁入第二波教育改革階段,教師領導的概念逐漸浮起,教師們會利用非正 式的領導機會,與同儕進行知識分享,協助同事改善教學工作。 21 世紀初,世界許多先進國家紛紛掀起教育改革浪潮,除傳統的教師角色被 挑戰之外,並且在全球化與在地化雙重教育改革趨勢的影響下,教師被視為是重 塑學校文化的主力,在組織文化中是主要創造者與跨越教室的領導者(Barth, 2001)。可見在今時今日,教師不再是組織裡的被動者,教師的專業也不是只囿 限於某個學科的課程計;教師是教學的主動者,可以透過夥伴同儕彼此對話、共 學並互相帶領,形塑出屬於自己的校園風氣與文化。 教師既然被期待成為一位專業的教育人員,則積極參與社群活動,透過社群 成員間的合作與對話,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吳明清,2002)。同時, 教師面臨必須打開教室門進行教學觀摩或公開授課的挑戰,不論是十二年國民基 2.

(15) 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或是國內持續不斷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都欲藉由課 室開放、教師自評及教學觀察,促使教師共學、分享、合作,最終提升教師專 業,間接促成學生學習品質提升。目前政府推動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便是由持 有共同信念、願景或目標的教育工作者組成,為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 以合作方式進行探究和問題解決(教育部,2009)。因此,了解目前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的運作情形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二、學校行政支持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不可或缺之因素 學校行政為教育行政之一環,透過系統化管理學校事務,彙整資源運用,規 劃執行相關政策以支援教師教學,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育目標。 教育行政是服務、支援及引導教與學的,沒有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教 育行政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黃昆輝,1988),不論是教務、學務、總務、輔導, 人事或會計,都必須以達成教育目標為宗旨,否則即使行政做得再好,若無法回 歸協助教師有良好的授課環境,提供學生舒適、安全及方便的學習空間,則行政 的存在便失去意義。此外,在近年來社會風氣變遷與教育改革壓力之下,學校行 政所追求的效能與責任,不僅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就,還要扮演關鍵的機制:確 保基層教師了解社會風氣與政策變動的脈絡;透過各種宣導、舉辦研習與鼓勵教 師進修等,協助教師在一連串教育改革機制中精進專業,並對教師在教學與工作 上的需求與期望予以回應,落實支援教學的教育目標。 教師身兼知識傳遞、課程研發、親師溝通及促進學生學習等多重任務,無論 在教學、班級經營或專業精進上,亟需行政力量協助及提供各類資源;有學者認 為,透過學校行政人員的支持,能夠減低教師工作上的負擔與壓力,不但對教師 的身心有正向影響(張惠英,2002),同時也會增加教師對組織的好感,協助其 提升教學成效,進而更願意為組織投入心力(蔡明慶,1996)。因此,在提升教 育品質並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際,行政是不可或缺的外圍支持力量;學 校行政藉由購置物品設備、教學空間規劃、人際支持關懷與知識對話啟發等行 3.

(16) 為,協助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促進教師專業精進,進而打造學校成為優質的 學習場域,使教師專業及教學品質之成長活絡不斷。 然在目前國內有關學校行政支持的研究中,多以特殊教育或教育政策推動為 主題居多,鮮見有關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相關研究。因此,探 究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情況為何,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三、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促成教育品質精進 身為教師者,一邊要維繫工作品質,一邊仍需與時代潮流同步精進。108 學 年度即將實施的新課綱,不僅強調教師共同參與校本課程設計,並且鼓勵教師發 展跨領域統整或專題式課程;相對於過去,教師不再只是詮釋和傳遞課本內容, 還須具備課程設計與進行教學研究的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擁有自發、互動、共好 的素養。教師承受無比重的壓力,且這些任務絕非教師單打獨鬥可完成。教育改 革本有其必要性,並非全是政策實施所致,透過教學創新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 品質,是身為專業教師的本質。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目的,無非在聚焦學生的 學習以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果,並透過教師間知識交流與互相扶持,促使教育專業 不斷成長。依研究者目前在學校現場觀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熟的關鍵, 往往在於「人」的支持與配合;因此,學校行政不僅須鼓勵教師成立專業學習社 群,更應主動提供資源與積極的行政協助,包括:提供有利於教學團隊成員討論 與研究所需的活動空間,充實設備及儀器;同時,藉由理念溝通,深度對談等分 享領導與增權賦能的運用,凝聚教師共識,讓有才華、有能力的教師都能各展奇 才,提升教學品質;甚至透過行政人員實際參與及社群互動,更能讓教師感受到 學校對專業學習社群的支援與支持,促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成效提升。 教育目標達成的重要依據,即為教與學目標是否實現。近年來,社會潮流帶 動教育改革的腳步,舉凡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教室走察、各類議題融入領域 課程、共同備課與國際教育等政策推動,學校文化與組織也產生改變,教學與行 政間的關係,越形緊密。學校行政能否全力支援教學,是學校組織氛圍營造的關 4.

(17) 鍵 (吳清山,2014);學校若欲有效達成教育目標,除了教師們一同努力、互相 協助外,更需賴有行政系統予以服務與支援,才能貫徹教育政策,進一步達成教 育目標。因此,行政者在領導之餘,也需適度了解教學現場的情境,結合資源做 最理想的規劃與經營,支持欲精進教學專業之教師們持續在專業上成長。 能否予以校內各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支持,協助其解決困境並提供不停成長 之資源,學校校長與行政單位具關鍵角色;當校內學習文化啟動,教師間有更多 分享與學習,漸漸便能形成共同成長的信任互動,進而建立具凝聚性的團隊,激 發校內外更多志同道合夥伴投入參與,持續精進成長專業。當教師專業提升,教 學品質多元適性,最終受益的是教室裡的每個國家未來主人翁。因此,學校行政 應透過支持系統,激勵教師投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促使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永續 發展。因此,探討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關係,為本研究動機 之三。 本研究欲藉由問卷調查,探究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關 係,並透過分析整理資料,最後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學校行政單位推動專業學 習社群並提升教師專業成長之參考。 貳、研究目的 一、了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情形。 二、了解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情況。 三、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影響。.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針對臺北市公立國中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運作之關係深入研究;茲將研究問題彙整如下: 壹、研究問題 一、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情形為何? 5.

(18) (一)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享領導之情形為何? (二)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具共同願景之情形為何? (三)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學習及教學分享之情形為何? (四)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支持關係之情形為何? 二、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情形為何? (一)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享領導之情形為何? (二)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願景之情形為何? (三)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學習及教學分享之情形 為何? (四)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支持關係之情形為何? 三、臺北市國民中學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學校行政支持情形為何? (一)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實質性支持情形為 何? (二)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訊息性支持情形為 何? (三)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情感性支持情形為 何? 四、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學校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行政支持情形為何? (一)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實質性支持情 形為何? (二)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訊息性支持情 形為何? (三)臺北市不同背景教師知覺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情感性支持情 形為何? 五、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影響為何? 6.

(19) (一)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實質性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影響為 何? (二)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訊息性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影響為 何? (三)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情感性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影響為 何? 貳、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名詞有國民中學學校行政、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等;為使各名詞定義明確,以便研究分析與討論,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國民中學學校行政 本研究所指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係指服務於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不含私 校與完全中學)之校長及教務、學務、總務、輔導、人事、會計各處室編制內主 任、組長及職員等。 二、學校行政支持 學校行政支持係指學校行政單位針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供資源與服務,以 提升教學品質,達到教育目的,其中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一)情感性支持(esteem support):學校行政人員透過人際互動的過程, 給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尊重與接納,讓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感受到 自己具有價值,並有隸屬於學校的感覺。 (二)訊息性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學校行政人員能給予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忠告、建議與指導,並因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所遇到的問題,提供與解 決策略相關的資料和訊息。 (三)實質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指學校行政人員予以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經濟上的幫助或物質上的支援,促使困難有效解決,事情順利進行。 本研究所指之學校行政支持,係指填答者在問卷中之「學校行政支持調查」 7.

(20) 得分作為根據;各向度得分愈高者,表示該向度的行政支持愈高,反之則越低。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本研究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係採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第二 版之定義: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持有共同信念、願景或目 標,為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而努力不懈地以合作方式共同進行 探究和問題解決。 四、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 本研究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探討,採取四向度作為問卷編制之內容要 素;茲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四向度分述如下: (一)共享領導:學校領導者採權力分享之方式,鼓勵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相 關活動,並邀請社群成員參與有關教學事務決策之過程。 (二)共同願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在教學工作與學生學習方面,能有 一致的承諾。 (三)共同學習與教學分享:為提供個體與社群成長、進步與協助,教師專 業學習社群成員一同參與尋找新知識的過程,且在學習上的應用符合學生學習之 需求。 (四)成員支持關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一同學習,彼此鼓勵,並維持 社群成員間彼此協助與支持的氛圍。 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係指填答者在問卷中之「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運作調查」得分作為依據;各向度得分越低者,表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 該向度的運作趨於啟始階段;得分愈高者,則表示運作成熟進入制度化階段。. 8.

(2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取徑,透過「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運作調查問卷」了解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及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運作的狀況,並進一步整理、歸納、分析與比較。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先根據研究主題,閱讀國內外有關學校 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文獻資料,並予以歸納與探討,以作為問卷 編製之參照。問卷形成後,針對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進行調查,並以 SPSS for Windows 23.0 將所蒐集的資料予以分析討論,以獲致研究結果,並據以提出相關 建議供學校行政參考。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首先確定研究主題,進而蒐集相關文獻並依序彙整歸納;待文獻整理 分析後,依此編制調查問卷,且透過專家審查與預試,形成正式問卷並著手施 測;問卷回收後,統計分析所得資料,最後提出研究結論並撰寫論文。茲就上述 之研究步驟,整理如圖 1-1 所示。. 擬 定 研 究 主 題 與 範 圍. 確 定 研 究 方 法 與 問 題. 文 獻 蒐 集 與 探 討. 撰 寫 研 究 計 畫 與 口 試. 選 定 研 究 對 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9. 資 料 統 計 與 分 析. 提 出 結 論. 撰 寫 論 文.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之範圍與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分別以研究地區、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進行說明,茲詳述 如下: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之因素,僅以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範 圍,不包括私立國中及完全中學。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6 學年度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之母群體,調查對象為 上述研究地區內現任之正式教師及代理教師(包含校長、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 長、代理教師兼組長、教師兼導師、代理教師兼導師與專任教師等),不包括兼 課教師。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為探討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兩變項之關係,估計研 究實施時間為 2017 年至 2018 年,共計一年,對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進行抽樣調 查研究。 貳、研究限制 茲將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及研究文獻之限制,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採用統計分析推究研究結果,資料多為普遍 性、客觀性的呈現,對受試者較無深入的描述及探究。若欲進一步深入探討,需 長期觀察才可使研究更完整周詳。此外,在問卷調查方面,因僅以郵寄方式將問 卷交由研究對象填答,無法掌握每位受試者填答情境,且問卷回收率可能難以整 全,亦為本研究之限制。 10.

(23)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取樣對象僅以 106 學年度第二學期服務於臺北市立國民中學之教師為 主要施測對象,未能全面實施,故研究結果若要推論到其他地區可能有所誤差, 須格外謹慎。 三、研究文獻的限制 有鑑於國外有關學校行政支持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相關研究較為稀少,資料 蒐集不易,並同時考量國情差異,各國在文化及風俗方面與我國有差距,未能直 接採用,故本研究之文獻探討多以本國研究為主。另外,國內有關學校行政支持 的研究多偏重在特殊教育,故文獻資料較為有限。. 11.

(24)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支持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 影響,藉由蒐集相關文獻並加以分析歸納後,作為本研究設計研究工具、發展研 究架構等理論依據。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學校行政支持意涵」,第二 節說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涵」,第三節則整理歸納「學校行政支持及教師專 業學習社群運作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校行政支持意涵與理論基礎 本節彙整相關論述與研究,將學校行政及學校行政支持之定義、分類與相關 研究進行整理歸納。 壹、學校行政 要探究「學校行政支持」,必須先釐清「學校行政」的概念,玆對「學校行 政之定義」與「學校行政之內涵」說明如下。 一、學校行政之定義 教師為教育工作第一線的工作者,學校行政為教師教學工作的支援與後盾, 是故學校行政須與教師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關係,促使彼此齊心協力一同努力, 以提供最完善的教育服務,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行政是公共事務的管理,包含有方法與執行;因此,機關單位運用適當之方 式,有效管理組織內人、事、物以達成其目標的過程,稱之為「行政」(吳清 山,2014)。而教育行政則為推動教育工作的行政行為,透過教育政策之制定與 執行,結合人力、物力等資源運用,促使教育目標有效達成(謝文全,2005)。 學校行政隸屬教育行政之一環,依法對校內之人、事、財與物進行系統性管理, 以實現教育目標。近來雖然學校本位管理興起,在校務管理上學校擁有較大自主 自治範圍,但依然受到教育行政機關的督導及限制(秦夢群,2007)。學校事務 13.

(26) 包含有「教學」與「行政」兩大部分(謝文全,2005),各校在教育政策與校務 執行上的效能展現,與學校行政息息相關。學校行政具有教育性與服務性之本 質,透過服務師生、家長及社會大眾,發揮領導與支援教學之功能,並採用有系 統且有組織之方法提高業務執行績效 (吳清山,2014)。 教育乃國之根本,而學校行政則為學校整體運作之關鍵樞紐;一所具備效能 的學校,不僅能提供多元的教學與課程,對於教育品質的提升更能積極重視,使 學生享有最佳的學校教育(吳清山,1997)。茲將國內學者對學校行政之定義分 述如下: 林新發(1999)指出,學校行政為管理學校事務,滿足成員需求,並經濟且 有效達成教育目標之歷程。 江文雄(2001)表示,學校行政是學校依據教育原理及相關法令,對學校事 務進行有效管理與經營,充分支援教學以提升學習成效,促成教育目標達成之歷 程。 張銀富(2002)認為,學校行政為採用行政倫理及科學的方法處理學校內各 樣事務,有效支援教學達成教育目標的過程。 郭昭佑、閻自安(2004)綜合國內外研究闡述,學校行政乃統籌、整合校內 外資源,並應用系統化方法領導、支援教學,以管理學校達成教育目標之綜合性 歷程。 陳寶山(2005)表示,學校行政透過領導及支援學校教育,使學校教育往正 確方向發展。 吳清山(2005)認為,學校行政為學校依據教育原則,使用有效且科學的方 法,妥善、適當處理校內人、事、物與財等,以促進教育目標,達成教育目標之 過程。 謝文全(2005)表示,學校行政以達成教育目標為目的,處理學校教學以外 的事務,並進行系統化管理,兼顧經濟性及有效性。 14.

(27) 秦夢群(2007)指出,學校行政是依循教育目標及相關法令,經營管理學校 事務,促使既定目標和績效達成的動態過程。 鄭彩鳳(2008)綜合國內外研究闡述,學校行政為依據教育原理、原則及相 關法律,採用有效及經濟的方法,系統管理與學校組織相關之要素,以促進教育 進步、達成教育目標之歷程。 依據上列各學者之觀點,本研究進一步將學校行政之定義,整理如表 2-1: 表 2-1 國內學者學校行政定義之彙整表 定. 時間. 研究者. 1999. 林新發. 2001. 江文雄. 2002. 張銀富. 依 據 教 育 原 理. . 依 據 教 育 相 關 法 規. 科 學 的 方 法. 統 整 資 源.  . 2005. 郭昭佑、 閻自安 陳寶山. 2005. 吳清山. 2005. 謝文全. 2007. 秦夢群. 2008. 鄭彩鳳. . . 小 計. 3. 3. 2004. 採 用 行 政 倫 理. 義.  . . . . 支 援 教 學. 滿 足 成 員 需 求. 重 視 效 能. . . . . . . . . . . . . .  . 1. . . 5. 3. 達 成 教 育 目 標. 4. 1. . . . . . . . . 7. 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之觀點,本研究歸納「學校行政」之定義為:依據教育原理、 原則及相關法令,透過科學方法並整合人、事、物與財等資源,經營管理學校事 務,有效支援教學達成教育目標。 15.

(28) 二、學校行政之內涵 教育目標的實現,除倚賴教師的課程實施外,還需學校行政提供教學資源、 環境布置與安全維護等支援,才能促使教學有效發生。為處理學校多元且複雜之 事務,學校行政在管理上採取科層體制(涂嘉梅,2008);在範圍上,不同的研 究者各有其觀點,茲整理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國內學者對學校行政範圍之觀點彙整表 時間. 1999. 研究者. 學校行政範圍. 王如哲. 大致可區分為六項主要任務:學校與社區關係、課程 與教學、學生事務、教職員人事事務、物質設施、財 務與一般事務管理。. 2002. 2007. 馮觀富. 秦夢群. 包含教務行政、訓導行政、輔導行政、總務行政、人 事行政、公關行政。 以「部門」、「任務」及「歷程」三種觀點分析學校 行政的範圍。 1.部門:教務、學生事務、輔導、總務、會計、人事及 公共關係。 2.任務:校長領導、行政管理、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 與事務、校園營造、家長與社區關係。 3.歷程:計畫、決策、組織、溝通、領導、評鑑與興 革。. 2008. 鄭彩鳳. 依管理學觀點可分四方面。 1.管理什麼(what):學校行政的內容; 2.如何管理(how):手段與策略; 3.誰來管理(who):人員或領導者的角色; 4.為何管理(why):學校行政的目的。. 2012. 謝文全. 與教育行政範圍相同,各項實務範圍分別為:教務行 政、訓輔行政、總務行政、人事行政及公共關係行政。. 吳清山. 分為「理論」及「實務」兩部分。 1.理論:學校行政的基本概念、理論基礎及發展。 2.實務:教務、訓導、總務、輔導、人事及會計等。. 2014.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6.

(29) 本研究綜觀表 2-2 發現,有關國內學者對教育行政範圍之觀點,包含有教育 行政之目的、執行人員、實施內容與實施方式等,茲將學校行政之內涵藉由為何 管理、誰來管理、管理什麼與如何管理進行統整並分述如下。 (一)為何管理:學校行政為支援教學,整合各種資源,運用計畫、組織、 領導、溝通與評鑑等策略作為手段,系統化管理學校事務,以達成教育目標為目 的(吳清山,2014;鄭彩鳳,2008;謝文全,2005)。在學校教育實踐的過程 中,所需處理的人、事、物多且複雜,學校行政扮演支援協助教學活動的角色, 服務師、生及家長,力求教育目標實現。 (二)誰來管理:依據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國民中學行政單位包含有:教 務處、學生事務處、總務處、輔導室、人事單位及主計單位;設教導處者,其掌 理事項包括前項教務處及學生事務處業務,並各處(室)之下得設組。另依國民 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規定,國民中學教職員編制有每 校置校長一人,屬專任職;各處、室及分置主任一人,各組置組長一人,得由教 師兼任、職員專任或相當職級人員兼任。六十一班以上者,學生事務處及輔導室 得 共置副組長一人至三人,得由教師兼任、職員專任或相當職級人員兼任。營 養師及護理師或護士之設置,則循學校衛生法規定辦理。 (三)管理什麼:學校行政透過職權劃分,將繁雜的人、事、物、財等事項 妥善分工,使學校教育能在每一天順利推展實施,發揮教學成效,落實教育目 標。有關學校行政的內容,茲綜合學者們看法分為下列 7 項。1.教務:包括教學 目標擬定、課程設計與發展、教學研究、課表編排、招生、學籍管理、編班、學 生註冊與成績考查等;2.學生事務:學生生活管理及訓練、身心保健、校園安全 管理、學生獎懲與慶典節日活動等;3.輔導:提供評量、資料、諮商、安置及追 蹤,特殊個案處理、親職教育等;4.總務:校園美化與綠化、工程營建、採購與 修繕、經費出納、典守印信、公文製作、文書及檔案管理等;5.人事:人員任 免、遷調、差勤、考核、退休、撫卹及獎懲等;6.會計:歲計、會計、統計、預 17.

(30) 算及決算等財務管理與公款支付等;及 7.公共關係:藉由學校行銷,爭取大眾對 學校的認識與認同;對內形塑校內成員良好關係,促成堅強學校團隊;對外促進 社區瞭解、社區關係建立及社區資源運用(馮觀富,2002;秦夢群,2007;謝文 全,2012;吳清山,2014)。 (四)如何管理:學校行政為學校發展的火車頭,並與教學效能緊密相關; 茲參考相關學者之觀點,將學校行政運作歷程彙整如下:1.計劃:對即將執行的 任務及所欲達成的任務目標,預先籌劃實施歷程與所運用的方法;2.組織:依循 目標及計劃,進行細部工作界定,形成分工架構及規範,確立人員權責與任務運 作過程;3.溝通:藉由交換訊息與分享想法等互動方式,整合組織成員想法以形 成共識;4.領導:領導者能指引組織成員方向並激勵士氣,凝聚組織成員共識及 向心力;5.評鑑:藉由系統化的方法收集、解釋與分析資料後,進而加以審慎評 估任務事項之得失及其原因,進一步產生改善進步之方及重新計畫(王如哲, 1999;秦夢群,2007;吳清山,2014)。 貳、學校行政支持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支持(support)」具有支撐、維持、贊助與鼓勵之 意;在牛津字典中意指:對於需協助、鼓勵者或害怕失敗而退卻的人,給予其鼓 勵、信心及力量。人屬於社會的一份子,無法離群獨居,而學校生活更是小社會 的縮影,本研究以社會支持理論為出發,進行「學校行政支持(support)」相關 文獻探究。 一、社會支持理論之探討 現代教師身處民主多元環境,除繁重的教學工作外,學生問題型態複雜、家 長過分期待及政策更迭不斷等,都使教師背負沉重的壓力;教師們除本身積極增 能自我成長外,還需在教學環境中被支持與協助。本研究將彙整社會支持相關文 獻,以進一步探討學校行政支持之內涵。 Antonovsky(1974)認為,社會支持在壓力中具有保護人們的功能,其扮演 18.

(31) 著避免個體直接遭受壓力影響的緩衝機制;單小琳(1990)的研究則指出,社會 支持是在壓力環境下,透過親密者、社會網路與社會人三者提供情感性與工具性 的支持行動。情感性的支持包括:關心、接納尊重與認同等;工具性的支持則含 括資訊傳達、給予問題改善之建議或提供服務等問題處理協助。 相關之社會支持理論亦強調,社會支持是透過社會互動而產生,藉由與同儕 或家人間互動,在情緒上感受到被關愛、被了解,或在實質上獲幫助,使個體增 加因應能力及人際適應,進而解決所面臨之壓力困境(黃俊勳,2000;詹珮宜, 2000;吳佳賢,2002;吳雅雯,2006)。 社會支持具有以人際互動為基礎之特質,「人」是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謝 菊英,2002),個體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依賴、照顧、尊重及協助等社會支持,能 使壓力降低或消除,進而達成適應任務與需求滿足。而學校教師的社會支持來 源,除了家人、朋友之外,學校同事、學生、家長及行政人員等,皆是環境中重 要的支持人物。本研究將由社會支持的觀點與類型進行探究,以進一步形成本研 究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支持之類型。 (一)社會支持的來源 Brown(1974)依循社會支持的來源,將社會支持分成非正式與正式兩類。 非正式社會支持來源包含個人,家人、親戚、朋友、鄰居、社團朋友及同事等; 正式的社會支持來源則意指提供服務性支持之團體的成員,包括學校、衛生機 關、政府、民間福利機構及非營利服務機構的工作者等。Horse(1985)則將社會 支持的來源劃分成初級與次級支持系統。初級支持系統係由家人、朋友等認識的 人,透過接納、協助、陪伴等情緒上的支持,幫助個體維持生活功能;次級支持 系統則是由非私人關係組成的正式組織,例如:醫療機構、社會團體、宗教團 體、職業輔導機構等。而國內有關教師的社會支持來源探討,多以「對象別」作 為來源分類,且會因為不同的項目而找尋不同的支持來源:情感方面尋求配偶或 同事的支持,教學上則尋求同事,行政方面的困擾則會找同事和校長尋求支持。 19.

(32) 本研究將彙整國內關於教師社會支持來源之研究如表 2-3: 表 2-3 國內學者對教師社會支持來源之彙整表 時間. 研究者. 教 師 社 會 支 持 來 源. 2000. 闕美華. 2001. 張郁芬. 1.一般支持、專業支持。. 2002. 洪玲茹. 1.直屬長官。. 2.同儕、同事。 3.家人、親友。. 2002. 謝菊英. 1.上司、同事。. 2.家人。. 2003. 郭志純. 2004. 曾麗華. 1.行政人員。. 2.同事。. 2008. 江芳華. 1.親屬、配偶。. 2.學校行政。. 3.同事。. 2008. 李聖民. 1.家人。. 2.學生。. 3.學生家長。. 4.同事。. 5.行政主管。. 2008. 楊婷淳. 1.家人。. 2.同學。. 3.同事。. 2012. 羅瑞鳳. 2.同事。. 3.校內行政。. 2016. 林佳蓉. 2.同事朋友。. 3.家長。. 1.行政主管。. 2.同儕。. 3.家人親戚。. 4.專業人員、機構。 2.家人、同儕。. 3.學生家長。. 4.其他。 1.教育主管人員。 2.同儕。 4.專業支持。. 3.家庭。. 5.學生家長、學生等。 3.親友家人。. 4.上司。 1.親友。 4.教育行政單位。 1.家人。. 4.主管及行政人員。. 5.專業機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表 2-3 可知,教師的支持來源主要為行政人員、同事同儕及親友家人,其 次還有學生家長、專業機構與學生;由此可知,有關臺灣教師在工作上所需要的 20.

(33) 支持,行政人員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二)社會支持的類型 Cutrona(1996)指出,「人」是社會支持的重要元素,透過人際互動,個體 獲得協助、解決問題並滿足基本需求。Cobb(1976)將社會支持分為三類,分別 為 1.情緒支持:個體感到被愛與被關心的;2.尊重支持:個體感受到被尊重,且 感到自己具有價值的;3.網絡支持:個體隸屬及存在於溝通交流的網絡中。Cohen 與 Wills(1985)則將社會支持分成四類,分別是 1.自尊支持:透過他人的回應及 回饋,促使個體自尊提升;2.訊息支持:藉由他人的觀點、想法與建議,增進個 體問題應變能力;3.社交關係:經由與他人的互動,個體感到具有歸屬感。4.工 具支持:給予滿足生理需求之協助,或支援經濟、物質等幫助。Robert 與 Angelo (2001)在研究中將社會支持分為 1.自尊支持:給予接受及尊重;2.資訊支持: 提供問題解決與處理的資訊;3.社會夥伴:在工作時間之外相互為伴;4.工具性 支持:金錢、設備器材等物資或服務方面的協助。劉士華(2009)的研究將社會 支持分類為 1.實質性支持:包含滿足基本生活的物質支援,及提供能實際解決問 題的工具;2.信任支持:提供個體訊息,以促進其自我信念與滿意度;3.尊重支 持:透過人際間情緒的支持與鼓勵,讓個體擁有自我價值感及被尊重的情緒;4. 社會友伴支持:藉由與他人互動,獲得正面情緒及人際需求滿足;5.認知性質: 在組織中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視與被關心。 上述分類分別使用在不同的研究中,但不論分類形式為何,皆是協助被支持 者得到幫助、舒緩壓力、解決困擾並達成需求滿足;不同的分類形式異中有同, 本研究彙整社會支持類型如表 2-4:. 21.

(34) 表 2-4 社會支持類型彙整表 情 感 性. 時間. 研究者. 1976. Cobb. 1985 1986 1990. 情 感 性 支 持. 自 尊 支 持. 社 會 性 網 絡 支 持. . . . . . Cohen &. Lin. . Cutrona.  . 2001. 邱文彬. . 2005. 資 訊 性 支 持. 實 質 性 支 持. . 工 具 性 支 持.  . . . . . . . Russell 詹珮宜. 2002. 訊 息 性 支 持. 實 質 性. Wills. 2000. 2001. 訊 息 性. Robert &. . . . . . . Wong Yoo. . . . . Angelo 謝菊英. . . . . . Stewart. 2008. 李家琦. . 2009. 劉士華. . . . . 小計. 9. 6. 7. 7. .  . 2. 5. 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表得知,國內外學者對於社會支持類型有多種的分類,但本質上大同小 異,並聚焦於「情感性支持」、「訊息性支持」及「實質性支持」三大向度。情緒 性支持包括互動中給予信任、關懷、傾聽及愛,使個體自尊獲得維持,並感到自 我存在具有價值性。訊息性支持則為指引、建議、忠告與相關知識、資訊之提 22.

(35) 供,協助個體增加所知,降低任務執行時的不確定感。實質性支持係指提供金 錢、勞動、物品、時間或環境整理等實務上的幫助,使個體所面臨的困擾獲得疏 解。 二、學校行政支持之定義 學校事務可分成教學與行政兩部分,前者為直接實現教育目標的活動,後者 則透過支援教學,間接達成教育目標(謝文全,2005)。然教學現場所面臨的問 題繁瑣複雜,如:課務安排、課程規劃、器材設備提供與修繕、增進教師專業成 長、協助班級經營、親師互動及特殊學生協助等;當身處一線的教師無法順利處 理這些問題時,則需學校行政提供支援協助。茲就「學校行政支持」定義之相關 論述分述如下: 陳清溪(2000)將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為:學校行政藉由經費、人事與方案等 之規劃,提供各項資源,使所有學生能在正常的學習環境中進行課程學習。 陳雍容(2002)將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為:學校行政提供資源與協助,改善學 生學習困難及教師教學困擾。 邱明芳(2003)認為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為學校實施新教育政策時,校內行政 單位提供經費、人事、方案與督導等規劃及資源協助。 蘇昭昇(2003)將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為:安排適性學習環境及相關人員服 務,支援教師及學生「教」與「學」的需求。 蔡東利(2004)認為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為學校行政單位對親、師、生提供各 項行政服務,以支援九年一貫課程新教育政策有效落實。 蔡馥嬪(2004)綜合國內外學者看法後闡述,學校行政支持以支援教學為目 標,依據師、生教與學的需求提供協助,促使學生有最佳學習效果。 鍾美英(2005)主張學校行政支持乃行政人員透過計畫、督導、評鑑及相關 策略,提供融合班教師人力、物力等資源與服務。 彭鈺茹(2006)表示,學校行政支持是學校行政單位對親師生提供各項行政 23.

(36) 支援與服務,促使生命教育課程有效落實。 張克銘(2008)指出,學校行政支持為校長、各處室主任及組長等行政人員 對教師提供資源與服務。 李英豪(2008)認為學校行政支持的定義是學校各項工作中,行政人員的做 法與執行措施,例如:編班、無障礙環境建置、予以親師生支持等。 曾馨儀(2008)綜合國內外學者看法後認為:學校行政支持為學校行政對學 生學習及教師教學提供支援,減少教師教學及班級經營困擾,促使學生獲得適性 教育,達成教育中的個別化原則。 羅以芸(2008)表示,學校行政支持是適當配置學校靜態組織(教務、學 務、輔導、人事等各處室)及動態事務,以支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之需求,謀求 學生最佳學習效果,有效率並有效能地達成教育目標。 洪淩玉(2011)認為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為學校行政單位及行政人員針對教師 需求提供資源協助與諮詢,解決教學的問題,促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學生有效 學習。 蔡芸軒(2013)主張,學校行政支持乃教師在學校中能獲得學校行政單位適 當支持,減少教師在教學環境中的壓力與困擾,以提供學生好的教學品質,並達 到教師預期之教學目標。 本研究進一步將上列學校行政支持定義相關論述整理如表 2-5:. 24.

(37) 表 2-5 國內學者學校行政支持定義之彙整表 定. 時間. 研究者. 提 供 資 源 與 服 務. 方 案 規 劃. . 義 方 案 督 導. 安 排 環 境. 提 升 學 生 學 習 成 效. 2000. 陳清溪. . 2002. 陳雍容. . 2003. 邱明芳. . 2003. 蘇昭昇. . 2004. 蔡東利. . 2004. 蔡馥嬪. . 2005. 鍾美英. . 2006. 彭鈺茹. . 2008. 張克銘. . 2008. 李英豪. . 2008. 曾馨儀. . 2008. 羅以芸. . 2011. 洪淩玉. . . 2013. 蔡芸軒. . . 小 計. 14. 協 助 政 策 落 實.  . . .  . .   . . . . .   . . 5. 3. 2. 8. 3.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依據文獻整理發現,學校行政支持之定義含括以下幾項元素:1.支持者為擔 任學校行政單位職務之人員;2.使用各種資源與服務協助教師解決教學困難;3. 促成學生有效學習,達成教育目標為目的。因此本研究學校行政支持之定義為: 學校行政單位透過有形、無形資源的提供及協助,協助教師解決教學困難,促進 25.

(38) 學生學習順利且有效進行,最終以落實教育目標為目的。 三、學校行政支持類型 在教學現場或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單打獨鬥達成教育目標;藉由有效整合 校內、外資源,學校行政支持能使學校教育設施與資源完善,輔助教師減少工作 負擔、降低工作壓力,進而協助專業增能提升教學效率(蔡芸軒,2013),茲將 國內研究中關於學校行政支持之類別彙整如表 2-6 所示。 表 2-6 國內學者學校行政支持類別彙整表 時間. 研究者. 學 校 行 政 支 持 類 別 1.經費。. 2002. 陳雍容. 2.轉介及篩選學生。. 4.排課與教學。 5.行政組織。. 3.教師研習。. 6.教師專職專任。. 7.相關學校行政支援。. 2003. 邱明芳. 2004. 蔡東利. 2004. 蔡馥嬪. 2005. 鍾美英. 2007. 沈敏慧. 1.學校行政運作。 2.專業知能。. 3.課程與教學。. 4.親職教育。 1.政策宣導。. 2.學校行政運作。. 3.專業知能。. 4.課程與教學。 5.親職教育。 1.人(人事)。. 2.事(制度)。. 3.財物。. 4.環境。. 1.政策宣導。. 2.提升專業。. 3.課程與教學。 4.諮詢與輔導。 1.資訊融入教學行政。 2.資訊融入教學專業知能。 3.資訊融入教學。 1.學校行政組織及校務分掌。2.教務行政。3 訓導行政。. 2008. 張克銘. 4.輔導行政。. 5.總務會計行政。. 6.人事行政。. 7.學校公共關係。 8.研究發展。 2008. 曾馨儀. 1.行政運作。. 2.專業知能。. 3.課程教學。. 4.親職教育。 26. (續下頁).

(39) 時間. 研究者. 2008. 羅以芸. 2009. 田春梅. 2011. 李冠儀. 2011. 洪淩玉. 2013. 蔡芸軒. 學 校 行 政 支 持 分 類 形 式 1.提升專業。. 2.組織專業團隊。. 3.課程與教學。. 4.設備器材。 5.募集校外資源。. 1.政策配合。. 2.行政規劃。. 4.課程與教學。. 5.親職教育。. 3.專業成長。. 1.全校性整體校務。. 2.教務行政。. 3 訓導行政。. 4.輔導行政。. 5.總務行政。. 6.人事行政。. 7.會計行政。. 8.學校公共關係。. 1.情感性支持。 2.訊息性支持。 1.教務行政。. 2.訓導行政。. 3.輔導行政。. 4.總務行政。. 3.實質性支持。. 1.課堂教學支援:課程規劃、教師成長、上課時數、排 2013. 辜淑禎. 課方式。 2.非課堂教學支援:音樂圖書管理、資訊管理、器材管 理、場地管理、活動管理。.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因研究目的不同,表 2-6 中各研究者對於學校行政支持的類型略有不同看 法,經統計後發現:「課程與教學」在 9 個研究中有被討論到,「增進知能」有 8 篇研究提及, 「親職教育」在 4 個研究中提到,「政策宣導」與「提升態度」在 3 個研究中出現, 「規劃與執行」則出現在 2 篇研究,「組織專業團隊」、「諮詢與輔 導」、「設備器材提供」與「募集校外資源」各出現在上述研究中 1 次。 由表 2-6 得知,學校行政支持的分類因各研究重點及目的之差異,所採用的 分類方式而有不同。本研究參考學校行政意涵及學校行政支持定義之整理結果, 並評估本研究之重點與研究目的,為區別一般學校行政支持與針對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之行政支持,採用社會支持類型的三大向度作為本研究學校行政對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之支持分類形式以進行探討;茲將本研究學校行政支持分類及內涵整理 27.

(40) 如下: (一)情感性支持:學校行政人員透過行政運作或教學協助,使教師社群成 員感受到被尊重、關心及認同等,情緒上有隸屬該學校組織之感受。 (二)訊息性支持:學校行政單位於行政運作、教學協助或推動教師專業社 群成長過程中,能提供明確資訊進行溝通,並給予妥適建議協助解決問題。 (三)實質性支持:學校行政單位經由行政運作提供教師社群實質資源、服 務或改善工作環境,以協助教師社群及其成員解決問題,並得以適應教學工作。 綜合以上得知,學校行政藉由情感性、訊息性及實質性三類支持,協助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提升專業、解決教學困難,最終達成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學 校行政透過妥善有效運作,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揮最大的支持效能,實為追求 教育目標實現之重要角色。. 第二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涵與理論基礎 我國自 2006 年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起,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制度積極 引入,透過教師同儕共學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最終落實提升學生學習為目標; 2017 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制度轉型,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規劃教師專業發展機制, 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依然是教育當局及學校領導者在這一波改變中所關注的焦 點,加上共同備課、公開授課等教師互動學習平台積極推動,藉由專業學習社群 組織的推展,促進教師交流與學習,對話、反省及專業增能,讓教師提升教學品 質與教學效能(歐陽岷,2011)。 美國教學專業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對於教師教學專業標準,提出了五大核心主張:教師承諾致 力於學生及其學習、教師熟悉任教學科知識及其教學策略、教師有責任管理及監 控學生學習、教師有系統思考其教學實踐並從經驗中學習、教師為專業學習社群 的成員(教育部,2011)。由此可知,教師藉由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能促其增 28.

(41) 進教學專業品質,而學校建立優質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其重要性。 為能更進一步探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及相關文獻,本節將分成兩大部分 進行探究。首先在第一部分進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義之探討,以作為教師 專業發展社群為教師專業提升重要途徑之支持理論基礎;第二部分將分析教師專 業學習社群之內涵特徵,以作為發展本研究問卷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變 項基礎之參考。 壹、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意義 有關「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概念,最早可回溯到 1981 年 Judith Little 在 “The power of organizational setting”發表中提到:教師教學方法的改善與提升學校 學習風氣密切相關,並且教師可以透過協力合作的模式,激發創新教學動能,以 符應學校革新的發展方向(施雅慧,2011)。近年來,有關「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的概念與實務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國內外研究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定 義上大同小異,本研究將彙整分述如下: Krues 等(1995)表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重視學習的培養,且教師和行政 人員之間有良好互動,才能改善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成效。 Louis 與 Kruse(1995)在同年指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成員包括各個領域 的教師,藉由在同一場域中對話,彼此理解各種教育議題。 Fullan(1999)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藉由和諧情境下之合作過程,能增 進社群中教師的認同感,並合作實踐教師專業提升,進而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郭木山(2002)表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由一群志同道合教師組成,透過平 等對話、分享探究、情感支持等模式,增進成員間互相學習與提升個體成長。 劉慶生(2006)定義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由一群積極且自發之教師所組成; 透過社群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強化教師同儕間互動學習,激發積極投入工作的熱 情,避免教師在工作中感到孤立,增加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及認同感。 何文純(2007)提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重視成員自動自發的學習歷程,並 29.

(42) 奠基於平等互惠原則上,創造具備協同支持氛圍之學校場域;社群成員透過不斷 省思、彼此討論以及辯證的過程,改善教學策略、提升專業能力,實現社群成員 對學校組織的共同願景。 丁琴芳(2008)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係由不同專業背景卻擁有共同目標 的教師所組成;社群成員以合作及溝通的學習模式,取代閉門造車單打獨鬥的成 長型態,建立一個多元分享的學習環境,並凝聚共識形成歸屬感與認同感。教師 透過同儕互動與專業對話,激發省思辯證能力,組織教師專業知識架構,以提高 教師專業能力,並落實學校教育最大效能發揮之目的。 張新仁等(2009)提出有關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定義,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理 念、願景或目標,且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所成立,以合作的模式持續不斷進行 探究和解決問題,致力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教育部(2009)指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由一群具有共同信念、願景或目 標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透過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及解決問題,致力促進學生獲 得更佳的學習成效。 黃秋鑾(2009)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以學校為活動場域,由校內教師與行 政人員組成具認同感及歸屬感的團體,透過平等對話與經驗分享的人際互動歷 程,發揮合作學習、資源分享和專業協助,以提升個人專業成長與組織發展目 標。 張德銳與王淑珍(2010)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包含三要點:1.由一群具有 共同信念、願景或目標的教師所組成;2.藉由省思對話、探索學習、協同合作、 分享討論等方式,進行專業成長與學習;3.社群運作目的為精進教師教學素養與 品質,最終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吳清山和林天祐(2010)指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由校內志同道合的教師 所組成的學習團體;基於共同信念、目標或願景,互助合作、共同學習並追求專 業成長,最終以達成協助學生獲得更佳學習成效。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led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in score of the scale of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interchanging impact on mathematics learning achiev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in terms of different teaching pedagogies.. There i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