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永續發展的新機會?—從社區工作觀點探討社區生態旅遊的推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區永續發展的新機會?—從社區工作觀點探討社區生態旅遊的推動"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社區永續發展的新機會?. —從社區工作觀點探討社區生態旅遊的 推動 Is It a New Opportun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from a Community Work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沈慶盈 博士 研 究 生:邱子誠. 中. 華. 民. 國. 1. 0. 8. 撰. 年. 0. 8. 月.

(2) 謝誌 一轉眼間,研究所的學習即將結束。回首一開始信誓旦旦的說三年內如期 畢業,到現在不知不覺間卻已屆滿四年。一路上曾多次產生放棄的想法,但很 感謝我的同學于芳、淨淯及裴芸,和學妹妍珊、倩恒等的加油打氣,讓我每每 都能有動力重新打開電腦,進而促成本研究的完成。且不管是在論文口試,或 最終的論文審查,都很感謝有您們的共同參與,讓我能更有勇氣挑戰「論文」 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在撰寫論文期間,我最想感謝的莫過於我的老師—沈慶盈教授。您總是 能幫助我去釐清許多混亂的想法,並有條理的梳理出清楚的邏輯,進而協助我 去豐富本研究。且每每在與您討論的過程中,都充分感受到您在社區工作上的 專業及對於脈絡性的重視,對於大學就讀商管科系或未來希望往社區發展的我 來說,絕對是在研究所中最重要的收穫。 我也想感謝我的口試委員—賴兩陽教授及黃明月教授,不管在社區工作或 質性研究等專業領域上,都給了我豐富且寶貴的建議,讓我得以更增加研究的 脈絡性與連貫度,使後續讀者在本研究上能更清楚的去進行閱讀與理解。相信 您們的建議即使在研究所畢業後,也能協助我不管在工作上或學習上,撰寫出 更具脈絡性、連貫性且清楚易讀的文本。 而我也想感謝所上的助教—婷婷學姊,謝謝您總是在我對於考試流程充滿 疑惑時,給予我清楚的解答與方向,讓我能夠順利的完成兩次論文考試,也很 開心在研究所就讀的期間,能夠見證您的人生邁向了新的幸福轉變。 最後我想感謝我的家人在我就讀研究所期間的陪伴,並在生活上讓我衣食 無憂能專心進行論文的撰寫,並同時尊重我最後一年先踏出社會工作的想法。 雖然邊工作邊寫論文真的非常不容易,也時常產生放棄的念頭,但因為有家人 的陪伴,總是讓我能夠重拾信心。. I.

(3) 因此,雖然撰寫論文真的是一條漫長道路,但因為有各位的陪伴,及無私 願意接受訪談的社區工作者們,讓我把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成,真的很 感謝您們,也很感謝自己在過程當中能夠堅持下去,最終間將這看似不可能完 的任務達成! 子誠 2019.08.16. II.

(4) 摘要 台灣的社區發展已由最初的硬體工程建設,轉向邁入軟硬兼施的社區營造 工作。可隨著經濟開發所伴隨而來的環境惡化議題,國際間已將「永續發展」 列為重要討論項目,社區生態旅遊在被大力推廣之下,也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 重要策略。但究竟社區推動生態旅遊的成果如何?又對當地帶來了何種影響與 改變?是否又有助於社區的永續發展?卻仍較少人進行論述。 本研究主要利用深度訪談,透過 5 位曾參與社區生態旅遊推動的工作者, 瞭解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後對在地社區產生之影響。並進一步從工作者身上瞭解 其推動動機、歷程、困境與解決策略等,期許能為日後的工作者帶來參考。 而根據本研究發現,目前推動社區生態旅遊之社區,在經濟面上的確可為 社區帶來額外收入,並使居民共享經濟利益。但卻仍無法成為穩定獲利的社區 產業。在社會面上則可達到增加居民認同與凝聚,提升居民參與並且傳承社區 在地文化。而在環境面上,雖可改善社區環境與風景,提升居民對環境意識, 但推動過程中也可能會打擾生態。 因此可以看出,雖然社區已逐漸將在地經濟、社會及環境等議題共同納入 考量,但由於社區自身在經濟上尚無法達到永續,且尚未能夠影響社區多數人 共同參與,在模式上也難達到最初政策之預期,故離社區永續的最終目標,仍 有一段道路。 關鍵字:社區永續、社區工作、社區生態旅遊. III.

(5) Abstract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aiwan has transformed fro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into the work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at encompasses both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features development. Nevertheless, as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emerges along 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an important discussion topic globally;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therefore, is being promoting with great effort, which also become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in regards of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what kind of results that communities actually achieve by promoting ecotourism? What sorts of impacts and changes has it brought to the local area? Is it helpfu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in question?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hat few has tried to answer in the past. In this research, in-depth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on 5 individuals that have participated in promoting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so as to get to know the impact on the community after promoting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Furthermore, initial motives, process during the work,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and their solution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interview, in hope to serve as the references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discoveries of this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side, currently communities that are promoting ecotourism can indeed bring extra income that can be enjoyed together by community’s residents; however, ecotourism still fails to become an industry in the community that induces stable profit. On the social side, promoting IV.

(6) ecotourism can reach the targets of enhancing residents' identity and cohesion, as well as increasing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and passing down local cultures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environmental side, although the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n the community can be improved and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can also be raised,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ecotourism may also cause disturbance to the nature ecosystems. With these, in regards of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one can see that communities have gradually taken local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consideration. Nevertheless, communities still cannot be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by themselve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have not been involved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addition, it is difficult for their operation patterns to meet the initial expectation within the policy statement. For the final target of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therefore,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Key words: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Based Ecotourism. V.

(7) 目錄 謝誌 .......................................................................................................................... I 摘要 ....................................................................................................................... III. ABSTRACT .......................................................................................................... IV 目錄 ....................................................................................................................... V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社區與社區永續 ...................................................................................... 5 第二節 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 10 第三節 社區參與及社區工作.............................................................................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3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4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50 第四章 研究發現 ................................................................................................... 52. 第一節 社區生態旅遊推動動機與期待 ............................................................. 52 第二節 社區生態旅遊的推動............................................................................. 61 第三節 社區生態旅遊對社區所產生的影響......................................................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94 VI.

(8) 第二節 研究討論 ............................................................................................. 97 第三節 研究建議 ........................................................................................... 10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104 第五節 研究反思 ........................................................................................... 105 參考文獻 ............................................................................................................... 106. 一、. 中文文獻 ............................................................................................... 106. 二、. 西文文獻 ............................................................................................... 112. 附件一 台北、新北市申請農村再生計畫社區整理 ........................................... 113 附件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 116 附件三 協會成員訪談大綱 .................................................................................. 117 附件四 社區居民訪談大綱 .................................................................................. 119 附件五 公部門訪談大綱 ...................................................................................... 121. VII.

(9) 表目錄 表 1 生態旅遊發展期別 ........................................................................................ 18 表 2 旅遊地區發展週期 ........................................................................................ 19 表 3 社區本位之生態旅遊發展歷程..................................................................... 20 表 4 屏東生態旅遊之社區營造模式..................................................................... 21 表 5 忠寮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人口統計 ................................................. 36 表 6 忠寮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現況分析 ................................................. 37 表 7 溪山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人口統計 ................................................. 39 表 8 溪山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現況分析 ................................................. 39 表 9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 41 表 10 開放性編碼示例.......................................................................................... 47 表 11 主軸性編碼示例.......................................................................................... 47 表 12 選擇性編碼示例.......................................................................................... 48. VIII.

(10) 圖目錄 圖 1 生態旅遊架構圖............................................................................................ 11 圖 2 淡水忠寮社區位置圖 .................................................................................... 35 圖 3 士林溪山社區位置圖 .................................................................................... 38. IX.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的社區發展可追溯至 1968年所頒佈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迄今已 歷經將近 50年的努力,讓象徵著草根力量的社區發展組織,開始有了不同程度 的改變。除過去的讓居民深入瞭解自己所在社區的文史采風外,也擴大到人文 歷史與城鄉環境;並由最初的硬體工程建設轉而邁入軟硬兼施的社區營造工作 (吳明儒、劉宏鈺,2011)。 然而仰賴單一活動,或經由專家、決策者規劃的社區營造工作,無法完全 實現居民需求,並缺乏一套系統幫助社區達成經濟、社會、環境與人文的永續 均衡發展,因此隨著經濟開發所伴隨而來的環境惡化問題,國際間已普遍將 「永續發展」列為重要討論項目(陳依靈,2017)。 而根據陳盛彰(引自游申芳,2012)之定義,認為社區永續發展係指「在 發展同時,以不造成現有與未來自然資源破壞、在符合社會正義及公平的原則 下,讓人類能夠將自然資源持續使用,並考量經濟、社會與生態三種不同面 向。透過各項技術的運用,有限且充分地善用現存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能永 遠為人類所使用,調配過去、未來,與經濟及環境間的衝突,在不影響後人的 生產為前提,滿足當代人的各項需求」。因此可以看出,在發展的同時如何與 環境和平共處,使有限資源不至耗竭,是永續發展的重要核心理念。 隨著永續理念的盛行,在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動下,也開始出現利用生態 旅遊發展,推動觀光及地方產業,藉以達到社區永續的案例,如:山美社區所 推動的達娜依谷生態旅遊、桃米社區所推動的生態村,在台灣均享高知名度, 1.

(12) 這種透過生態旅遊方式,不僅能增加經濟收入為居民提供工作機會,也能降低 社區人口外流並提升旅遊服務品質(王明元,2013)。且因對旅遊地自然生態 衝擊較小,又能兼顧社區經濟發展,在經濟與環保間取得平衡,成為各方接納 的社區永續發展模式(林躍龍,2008)。 而所謂生態旅遊,根據 Kutay(1989)之定義,認為是在自然區域中,規 劃出選定的遊憩區域和欣賞的生物資源,藉以提升當地居民知識、技能與生活 品質。隨著社區發展與生態旅遊的結合,開始有更多人將社區視為主體,發展 出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概念,透過居民參與的原則來推動生態旅遊,以期 達到社區生態永續經營的目標(吳弘揚,2013)。 且社區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商品之差別,在於當地社區支持與參與,促使 社區居民能在生態旅遊的開發過程中獲得利益,透過經濟的回饋與受益,藉以 獲得當地居民支援(黃昭通、羅紹麟,2013)。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規劃與管 理,不但可以增加居民對規劃方案的支持度,同時可加強居民對當地自然資源 保育的認同感。 隨著生態旅遊在台灣被大力推廣成為了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然而, 對於那些規劃生態旅遊遊程的社區,其最初的規劃動機為何?是否真正考慮過 社區的永續發展?推動過程又運用哪些策略來凝聚社區意識與共識?又面臨了 哪些挑戰?是如何的克服?且又推廣的結果如何?是否真確實為社區帶來永續 的發展機會?上述的種種疑問,促成研究者選則此主題進行研究的動機。.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社區生態旅遊,是否確實為社區永續發展帶來了新機會。 預期透過本研究的整理,檢視社區生態旅遊對當地社區帶來的影響。因此社區 在規劃及思考社區生態旅遊時,是否曾考慮過社區永續發展觀點?並是否透過 事先良好規劃才能獲得較好成果?是本研究想要探討的問題之一。 而在發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當地社區資源之多寡,及與社區自身居民、 文化和內部權力之關係,皆有可能促使工作者在發展階段中面臨不同的困境與 挑戰;然而工作者如何去回應?又運用了哪些不同社區工作方法或策略,藉以 克服上述等種種因素,卻仍鮮少有人去討論與描述。並且社區發展的核心要素 仍然是人。因此,如何促使社區居民參與,共同為推動生態旅遊努力?又如何 克服推動過程所遭遇的困難,是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之二。 最後,社區究竟推動生態旅遊的成果如何?及為當地社區帶來何種影響與 改變?是否有助於社區的永續發展?這些是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之三。 因此,為了更近一步瞭解社區生態旅遊模式,是否有助於社區永續發展, 本研究以發展生態旅遊之社區工作者,如社區發展協會之理事長、當地社區之 組織成員為主要研究對象,並提出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工作者推動社區生態旅遊之動機。 二、瞭解工作者推動社區生態旅遊的過程,及其主要面臨的問題、困境與解決 策略。 三、瞭解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對社區所產生的影響。. 3.

(14) 四、將研究結果提供目前在社區服務之社區工作者進行參考。 而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整理出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問題如下: 一、社區發展社區生態旅遊的動機為何?是否具備社區永續發展理念? 二、社區如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其中又可以分為哪些不同階段? 三、社區推動社區生態旅遊的過程中,其所面臨困境與挑戰為何?如何解決? 四、社區推動生態旅遊的成果如何?是否有助於社區的永續發展?. 4.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成三個小節。第一節旨在瞭解社區的概念意涵,並從文獻整理 探討社區永續觀點及要素;第二節則針對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進行討論,包括 生態旅遊定義、在台的發展脈絡、社區生態旅遊及不同研究所整理的發展歷程 等;第三節則就社區參與、社區工作及工作模式概念進行說明。. 第一節 社區與社區永續 一、社區之概念 翻閱多數有關社區的研究,不難發現研究社區首先必須解釋的概念,即為 如何去定義社區(Community)。在社會工作當中,所謂社區無疑是一個服務 場域,在具有相同議題的群眾下而產生(陳家豪,2010);且根據 Hawley (1950)的看法,認為社區是居民彼此互相關聯,生活大致相似,透過日常的 活動參加,讓地區居民能夠形成為一體的場域。當面對外部關係其共識程度能 強烈到具備共同體的性格,就可被視為具備法人人格團體及共識的社會單位, 可看出既非空間或地域,也非公部門體系一環,具有其獨特特性(陳其南, 1995)。 目前在社區的概念上,參考不同研究對於社區的論述,可發現離不開這三 項基本要素:「(1)一群人、(2)一定的地理範圍、(3)人的社會性,含括 其居民意識、內部關係及行動之總稱(蔡宏進,2005,頁5)」。因此就算同住 同一地理區域,若缺乏意識,也無法算作一個社區,社區應指同一範圍內,具 一定共識或相同行動的群體(陳其南、陳瑞樺,1998)。. 5.

(16) 隨著有關社區的討論增加, Hillery(1955)將社區的具體構成提出了四項 基本條件,其中包括:人民(people)、地方(place)、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及認同(identification)。徐震(1980)則整理了不同研究的論 述,從居民、地區、共同的關係、社區的組織與社區的意識等,進一步將社區 的構成分為五大要素,分別概述如下: (一) 居民(人):居民是社區構成的首要要素。若一個社區沒有人居住,即使 重新規劃或建築大量房屋也不可稱之。且要了解一個社區,可以先從居民 開始,透過分析居民性別、年齡、信仰、學歷、工作、收入等,瞭解社區 居民的共同利益與需求,以及如何喚起他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因為社區 發展是以「人」為發展目標。 (二) 地區(區域、空間):社區的地理要素,是由周遭自然地形、天然資源、 交通、在地公共設施及建築等所構成。 (三) 共同的關係(文化):社區具備相似的文化背景,如語言、信仰、風俗、 習慣等,構成了社區的共同關係。 (四) 社區的組織(團體):社區居民因為共同關係而形成的社會組織,藉以達 成共同目標,即「每一個社區即是一個社會」。 (五) 社區的意識(認同):指居住在相同社區的人,因對社區有心理上的認同 進而產生同屬感,這種同屬感即可稱之為社區意識。此意識構成了居民參 與社區活動的主要動力。. 6.

(17) 而目前社區之定義,主要依據內政部(引自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於 1999年所頒布的「社區發展工作綱要」將社區定義為:「係指經鄉(鎮、市、 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 之組織與活動區域」。 二、社區永續意涵 隨著近年來永續發展的綠色思潮,社區的發展工作也由傳統的經濟成長, 轉向合理、公平,兼顧環境容受力與地方風格塑造的社區永續發展政策(李菁 菁、劉惠元、張蘭畹,2001)。 而根據 Green & Haines(2008)對社區永續的定義,認為社區永續是一種 概念、方法或生活方式,必須在發展的同時考量社區經濟、社會與環境,讓社 區能在發展同時在地環境的永續經營及成長。 吳綱立(2007)則認為,社區永續是透過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居民參與及 社區治理,藉以極小化自然資源利用,達成最少廢棄物產生的目的,使得在地 及未來居民,與自然環境間皆能維持永續性地發展。而李永展(2006,頁259) 則認為「社區永續係指在社區內民眾、組織與其利害相關人等,藉由完善的資 源與環境管理、合理的諮商決策流程及良好的溝通及運作等方式,使社區具有 下列特質: (一) 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 (二) 人文生態:文化多樣性。 (三) 生態建物:節能、節水、綠化、美化、無害、健康、方便、實用的小康型 之生態建成環境,重視廢棄物的循環再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7.

(18) (四) 生態交通:發展以人為核心之環境影響低的、高效益的生態型交通網絡、 交通工具與交通方式。 (五) 生態生產/消費:從生產與消費的環節,降低對環境的破壞與影響,以及能 源的消耗。 (六) 生態旅遊:根據『生態旅遊白皮書』的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 區所進行的旅遊方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 標』。符合此定義的生態旅遊,必須透過解說引領遊客了解並欣賞當地特 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提供環境教育以增強遊客的環境意識,引發負責任 的環境行動,並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除藉以協助當地保育工作的進行 外,亦可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福祉。」 且以生態旅遊作為永續目標的推動方法,顏綺蓮、陳美惠(2016)認為生 態旅遊須與傳統文化結合,著重遊客環境教育與解說服務成效,建構重視生 態、保育之住宿環境,使在地資源能永續利用,且將利益回饋在地居民,並使 在地居民可充分參與、決策,減少發展過程中之衝突及阻力,建構生態旅遊規 範,才能落實永續發展之目標。 然而,社區居民要由傳統的社區營造理念,轉向「永續」、「友善大地」 等新價值,不僅是觀念上要改變,更要能產生集體的行動,才足以讓社區永續 的目標成真。換句話說,必須要有「關鍵的多數」而非僅只是少數的改變,才 足以讓「永續」成為社區發展的新目標(曾旭正,2012)。. 8.

(19) 因此可以發現,社區永續是對傳統社區營造追求經濟效益的反思,它關注 在地居民生活變化、社區經濟穩定及利益公平分配(Hamstead. &. Quinn,. 2005)。將社區在地環境之容受力納入考量,促使社區內部環境、經濟及文化 資源能夠永續利用。而生態旅遊在其中被視為一種達到社區永續的手法,透過 鼓勵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及生態保育工作,使社區因分享保育資源而受惠 (邱鈺惠 ,2012),讓「永續」成為社區發展的新目標。 可目前在文獻上,仍較少探討社區生態旅遊對社區永續發展影響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將在下一節針對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進行討論。來瞭解生態旅遊定 義、在台灣的發展脈絡、社區生態旅遊及其推動歷程等。期待能透過本研究, 藉以瞭解社區生態旅遊是否確實對社區的永續發展提供了新機會。. 9.

(20) 第二節 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 一、生態旅遊之定義 早期的生態旅遊係指人們回歸大自然,遠離緊張繁忙、競爭激烈以及喧嘩 吵雜的大都市,到大自然中去參與旅遊、休憩、探險、攀登高山或觀賞熱帶雨 林動植物等不同的活動(張坤明,2015),透過上述等不同方式,藉此減少對 於自然資源不當的使用,同時重視當地居民參與及福祉(蔡書玄,2007)。而 雖然生態旅遊的概念至今仍缺乏統一界定,但在目標上都離不開促成地方社區 的生態永續發展。 而 Hetzer 則於 1965年最早提出生態永續發展的概念,目的取代傳統旅 遊,提倡出一種結合生態的旅遊方式(ecological tourism),強調各界須重新審 視文化、教育及旅遊三者間關係,並提出以下四大原則:(1)最小化對當地文 化及環境之衝擊、(2)善用在地資源與文化,設法產生最大經濟效益、(3) 給予旅遊最大期望並極小化衝擊、(4)使遊客參與後能獲得極大滿足(引自邱 鈺惠,2012)。並且在生態旅遊上, Honey(2008)認為,生態旅遊應具有下 列七點特質:(1)深入自然勝地的旅遊、(2)確保生態系統傷害降到最低、 (3)建立遊客及社區民眾對環境的保護概念、(4)協助建立自然保護、研究 及教育基金等機制、(5)對當地民眾提供經濟助益及援助、(6)尊重當地的 文化、(7)支持地主國提倡民眾權力及民主運動。 因此可以看出,生態旅遊目的是在確保不造成環境生態的破壞之下,除了 為地方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之外,也使得參與的遊客能獲得體驗上的滿足,與 傳統的商業旅遊行程不同。. 10.

(21) 而在研究上,目前生態旅遊的研究多從活動觀點或產業觀點來探討,前者 說明了參與生態旅遊的遊客所進行的活動,後者則較偏向供應導向,認為生態 旅遊是一種兼顧環境均衡與經濟發展之工具(林佳璇,2012)。且根據 Ross and Wall(引自蔡書玄,2007)所提出之生態旅遊架構,認為只有當地方社 區、自然資源與旅遊活動此三者間能彼此互利,才是以社區本位主體之生態旅 遊成功的關鍵,可以看出,旅遊活動與自然資源保育間的工作是否能夠成功, 同時也取決於當地居民與自然資源,及當地居民與旅遊活動,和旅遊活動及自 然資源保護間的協調,見(圖1)。換言之,只有在規劃及推動生態旅遊的過程 就一起考量及兼顧社區永續的目標,避免破壞自然資源,才能達成社區永續發 展的目標。. 發展地方經濟. 環境守護. 創造文化價值. 永續資源利用. 收入帶動保護 教育與價值改變 圖 1. 生態旅遊架構圖 資料來源:蔡書玄(2007). 11.

(22) 二、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 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最早可追溯至 1980年代,在國家公園內所出現的導 覽解說及旅遊活動。隨著國際的發展,在 1990年代,開始有國家公園,亦或者 地方生態保育團體,藉由環境體驗及生態解說,推廣生態旅遊行程,且在 1995 年之後,開始出現了少數專門針對生態旅遊所進行的行程規劃(交通部觀光 局,2002)。但直自 2002年,政府才開始有相關生態旅遊政策的實施,如制定 生態旅遊白皮書、核定「2002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宣布 2002年為台灣生態 旅遊年等,各級政府機關也才開始積極推動(賴鵬智,2010)。 而根據黃躍雯(2011)針對台灣生態旅遊發展所進行之研究,將台灣的生 態旅遊發展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為萌芽時期(1980 年代~1999 年)、交通部 觀光局推展時期(2000~2003年)與內政部國家公園推展期(2004~2009 年) ,茲分別論述如下: (一) 台灣生態旅遊萌芽期發展歷程(1980 年代~1999 年):隨著戒嚴的解除 及國民旅遊的興起,開始讓許多列入軍事禁地的高山海防地區,隨著政令 放寬管制。地方社區開始出現推動的組織,並由居民擔任生態導覽人員, 解說著當地的生態與文化資源。知名的景點,如:嘉義縣的達娜伊谷、宜 蘭縣的無尾港、新竹縣的司馬庫斯、南投的桃米社區等。除了地方的努力 之外,學界及公部門從 1990 年代以來,對生態旅遊論述也開始變得很活 躍,在公部門的林務局、內政部國家公園局、交通部觀光局,也都各有相 關文章的發表或研討會的舉行。. 12.

(23) (二) 交通部觀光局對生態旅遊政策的制定與推動(2000~2003 年):觀光局在 本時期對生態旅遊的相關工作,約可分為以下三項,其一,協助成立民間 組織─「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以便推動官方不便直接承攬的業 務(例如收費出團等),在該階段內,至少辦理超過六次以上的示範性生 態旅遊活動;其二,辦理旅行社業者、NGOs 的教育訓練。由於觀光局仍 較偏向大眾觀光的思惟,還是認為遊客該是由旅行社及相關業者帶引,所 以應該多多加強業者有關生態旅遊概念的教育訓練,藉此集結更多能辦理 生態旅遊的旅行社,俾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其三,加強行銷。由於觀光 局認為,生態旅遊是小眾市場,通常比較屬於地方性的活動,媒體興趣不 高,有必要倚賴行銷; 但辦活動(events)的行銷手法,卻也招致不少負面 的評價。 (三) 內政部國家公園當局對生態旅遊政策的制定與推動(2004 ~ 2009年): 2004 年元月正式接棒的國家公園當局,主要的工作約略有三項:一、先由 各地方研提適宜的生態旅遊地,再由中央開會審查,一旦選上則會進行輔 導;二、由國家公園當局成立生態旅遊輔導團,再由該輔導團赴各獲選之生 態旅遊地勘查,並給予改善意見;三、在每一年度輔導完成後,舉辦一次輔 導成果發表會。國家公園是希望透過輔導,使得被選上的生態旅遊地的環 境空間及服務品質能有所改善,遊客能在解說過程體驗大自然,感受到旅 遊的深度,獲得較高的滿意且願意重遊。不過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地方政 府也能動起來,使得生態旅遊的推動,成為區域發展的一環。 但由於機關 結構與制度的問題,使得整個生態旅遊雖有「輔導」,但成效不太彰顯。. 13.

(24) 然而至 2009 年之後,隨著政黨輪替,台灣生態旅遊政策相對不再積極。 直至 2017 年,交通部觀光局才再次宣布為生態旅遊年,列出 42 條生態旅 遊 行程 ,並 制定「Tourism 2020 台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林珮萱, 2017),鼓勵國人參與生態旅遊行程,生態旅遊相關政策才再次被凸顯。 而除 上述所提 到主要推動機關外,在生態旅遊政策執行單位上,也包括 如永 續會 、教育 部、農委會、環保署、退 輔會、原民會、 文建會、青輔 會、 客委 會、研 考會等不同政府部門。且 根據林晏州、鄭 佳昆、林寶秀 (2008) 針對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觀光局及行政院農委會之生態旅遊計劃 研究 顯示 ,其中在政府部門以農委會的計畫經費支出最高,並歸納整理出不同 政府單位對生態旅遊之定義如下: (一) 內政部營建署:生態旅遊為一種提升在地居民福祉之旅遊方式,透過前往 自然資源地進行旅遊,使利益能回饋旅遊地。並以尊重當地文化為前提, 使遊客對旅遊地能深入了解及認知,並對自然資源保育、抑或是保存工作 產生負責任之態度。 (二) 交通部觀光局:生態旅遊為一種以永續發展為前提,在自然地區所進行之 旅遊活動。強調生態保育觀念,除協助當地保育工作進行外,同時考量在 地居民之生活福祉。在活動上常包含環境解說及環境教育,讓遊客能瞭解 和欣賞當地之特殊自然資源與人文環境,使遊客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 並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 (三) 行政院農委會:生態旅遊為一種保存當地獨特自然、歷史文化資源,所進 行之旅遊方式。強調對環境及生態之負責任態度,且經濟收益必須對旅遊. 14.

(25) 在地之居民有所貢獻,在達到永續發展的同時,設法減少旅遊活動對當地 所帶來之負面衝擊。 可以看出,在生態旅遊的定義上,雖然三者皆強調經濟收益必須對當地之 居民有所貢獻,但目前以行政院農委會對生態旅遊的定義,最為貼近社區永續 之精神。即如何透過了解及保存當地社區資源,在為社區帶來新發展的同時, 也減少對當地的負面衝擊。且以推廣行程上來看,行政院農委會所推動之農村 小旅行,多以社區為主體進行生態旅遊行程規劃,其收益較能回饋整體社區。 三、以社區為發展基礎的生態旅遊 隨著生態旅遊已成為國人新興的旅遊型態之一,結合保育、商業經營與社 區發展的「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模式也開始在台灣受到重視,並讓許多 社區對永續發展抱著想像與期待(潘佳琦,2013)。 而根據陳美惠(2016)對以社區為發展基礎的生態旅遊(Community Based Eco-Tourism Management, CBEM)定義,認為是將在地社區及生態旅遊的理念 結合,從社區的人、文、地、產、景著手,調查在地具稀少性、獨特性資源, 透過環境的教育、巡守及監測,和妥善遊程規劃,達成自然與人文資產的永續 發展。不僅強調以社區為核心,亦同時強調提升當地社區生活品質及生態資 源,被認為是較能推動地區永續發展的策略(吳宗瓊,2007)。 且社區發展生態旅遊,不僅可幫助保有在地文化和維護自然生態,亦能達 到旅遊業永續發展的目的,社區權力也將隨著社區培力而增強,(引自林浩 立、陳朝圳、林鴻忠,2013)。此外,張建萍(2008)更認為,社區參與旅遊 主要有以下四個優點:(1) 在經濟面,社區參與居民可直接從旅遊業受益、. 15.

(26) (2)在旅遊面,透過參與到旅遊活動中,能傳遞社區在地文化並增加吸引力、 (3)在社會面,發展旅遊活動的同時能促進在地社區發展、(4)在環境面, 為社區在地的環境保育提供了強大動力。然而,生態旅遊的發展仍有賴於社區 內部網絡關係的支持。因此,賦予社區發展重要利害關係人一定的權利,使社 區成為他們的責任,或許可成為提升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發展的誘因,並以「社 區心理擁有感」為核心,從經濟、心裡、社會與政治等不同面向進行論述,其 簡述如下(曹晉誠,2017): (一) 經濟賦權(economic empowerment)。觀光旅遊能為社區帶來長期的經濟 利益,包括實質硬體建設的改良與軟體服務升級。 (二) 心理賦權(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社區居民獲得外部觀光客對在地 文化、自然資源、與傳統知識的肯定,進而提升社區民眾自信。這進一步 可以引導居民追求教育與訓練機會。通常會發生在位居社會底層的住民, 包括婦女與年 輕族群,可望因社區營造而提高就業機會,進而提高專業職 能與社會地位。 (三) 社會賦權(social empowerment):隨著社區發展逐步帶動經濟與觀光效 益,社區團體可望爭取更多政府機構資源,挹注在特定社區產業的價值鏈 升級與轉化上。 (四) 政治賦權(political empowerment):社區營造經常由特定社會團體發動, 進而能代表社區發聲,並逐步能參與重要資源的配置決策。簡言之,參與 (Participatory)、漸進(Incremental)、合作(Collaboration)的整合為社 區營造的基石。. 16.

(27) 可雖然以社區為發展基礎的生態旅遊具有以上好處,但根據陳欣雅 (2011)的研究指出,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發展,容易因為利益分配不均 及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而在社區內部產生社會衝突。居民缺乏參與公共議題 及與公部門協商的經驗,面對意見分歧容易缺乏耐心(薛怡珍,2010),參與 人數不足,及生態與旅遊收益間的關係薄弱等因素,也都限制社區生態旅遊對 地方保育和經濟發展上的貢獻(Kiss,2004)。 因此李瑞儀(2010)認為,在發展社區生態旅遊上,必須以社區居民利益 為優先考量,以「在地為主,外力為輔」和「由下而上」的思維進行操作,並 可透過社區產業或宗教信仰,強化居民認同與參與,並增加居民對生態環境、 保育之認知,促使產生行動,使社區具備團結與行動力。政府則適當修改相關 法令,落實與社區之伙伴關係,並肯定社區維護資源之貢獻,協助導入非營利 組織協助社區生態旅遊的發展(黃昭通、羅紹麟,2013)。 然而在文獻上,由於目前仍缺乏整理不同社區在發展生態旅遊階段時所面 臨的關鍵議題。因此若能整理過去不同研究對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階段歷程, 瞭解其不同時期的工作推展及方法等,或許能減少社區發展生態旅遊過程的阻 力,並為社區的永續發展帶來貢獻。 四、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歷程之相關研究 在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歷程的相關文獻上,陳美惠、李來錫、王相華、蘇倍 以(2008)曾以社會網絡分析法針對社頂部落進行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研究,並 根據其共識凝聚的過程,提出了以下的生態旅遊發展歷程,如表 1:. 17.

(28) 表 1. 生態旅遊發展期別 發展週期. 主要議題 由於剛開始發展,此時期社區居民的態度多採觀望心態,等著看. 磨合期. 生態旅遊是否會成功,因此如何讓社區居民感覺發展生態 旅遊計畫能實現,顯得相當重要。若是無法讓居民認同生態 旅遊會成功,則發展工作將更為艱難。 本時期最重要的是凝聚社區的共識,其次則為培訓社區居民的能 力。由於在磨合期所進行的準備工作,如組織調整、生態. 準備期. 資源調查與家戶拜訪等,已逐步完成,下一個面對的問題即是如 何導入遊客,也就是要提供什麼服務給予遊客。因而本期 工作便是討論如何將生態旅遊予以實行並進行準備,因此社區居 民共識更顯的重要。 本期開始運作生態旅遊服務,因此亟待解決各工作小組配合,與. 試辦期. 遊客導入後所遇到的問題;而各工作小組所遇到的問題,可能需 要與其他小組做協調,或是小組內部需要進行協調工作分配等。. 資料來源:陳美惠、李來錫、王相華、蘇倍以(2008)。. 洪郁捷(2015)則利用 Butler(1980)所提出的旅遊地區發展週期模型進 行重置,並將發展階段分成探索、參與、發展、鞏固與停滯等不同階段,進行 桃米社區生態旅遊的觀察,其個階段相關指標如表 2 所示:. 18.

(29) 表 2. 旅遊地區發展週期 發展週期. 探索階段. 參與階段. 發展階段. 主要議題 遊客數量少,且缺乏相關硬體設施提供給遊客,遊程的設計 主要以自然與文化吸引力為主。. 居民開始參與旅遊發展,並有公部門的相關經費投資,開始 出現如廣告、基礎設施,產生旅遊市場。. 遊客開始快速成長 ,形成成熟的旅遊市場,並出現人造吸引物 取代自然與文化。. 鞏固階段. 成長速度緩和,擴大廣告延長旅遊季節性與拓展新市場。. 停滯階段. 遊客人數達到高峰,旅遊地不再流行於重遊遊客、會議遊客。. 資料來源:洪郁捷(2015)。. 廖婉儒(2011)則在其研究中,以國內三個社區本位的生態旅遊發展案例 進行分析,並歸納出了五大社區本位生態旅遊之發展歷程,如表 3 所示:. 19.

(30) 表 3. 社區本位之生態旅遊發展歷程 發展週期. 主要議題 轉型的動機大多是社區面臨了生計危機迫使原有的生活方 式可能難以持續,出現了生活窘迫的情形。生計危機的形成, 可分為自然危機與人文危機等兩個面相,分述如下:. 社區面臨生計 危機階段. 1. 自然危機:如社區生活環境日漸惡化以致影響生計或遭逢 重大天災摧毀家園。 2. 人文危機:社區人口老化與外流、鄰近地區商機活絡、社 區面臨反吸與退化,及鄰避設施於當地選址等。 由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關鍵,就是社區意見領袖的. 確立核心資源 與展開保育 行動階段. 出現,此意見領袖可能為社區菁英、返鄉服務的青年才俊或 村里長等角色。社區意見領袖有鑑於社區自然或人文環境的 惡化,開始鼓吹與倡導居民保育觀念,並開始依據社區所處 的地理條件或居民的在地知識等,審視社區中各類環境 資源,最後確立出達成社區共識的核心自然資源。 當社區在核心資源的經營管理與保育行動的努力上頗有 成果時,居民會開始訴求保育行動執行時的正當性或合法. 設立生態園區 階段. 性。因此在設立生態園區之後,社區居民就會開始面臨一些 課題的探討,例如園區範圍內相關規範的研擬、違反規範的 處理機制與執行的正當性、園區收費與否及票價制定考量或 是居民及組織內部對各項決議的爭議與取捨等都是會面臨 的課題。 在此階段值得注意的議題是外界專業輔導團體的轉變,因為. 發 展 生 態 旅 遊 此時社區已從單純的自然資源保育行動逐漸轉為以從事 計畫階段. 生態旅遊為主的社區,開始需要有外界協助社區做市場 定位、目標客群的鎖定或營業額設定等專業的服務。. 永續經營階段. 當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到達成長期或成熟期時,就無法避免面 對產業化的課題, 通常會出現內部和諧及外部競爭的問題。. 資料來源:廖婉儒(2011)。 20.

(31) 陳美惠(2016)則以屏東墾丁的社頂部落為例,整理出社頂部落如何以社 區營造為操作手法,發展出社區生態旅遊,並逐步拓展到全屏東各區,成為屏 東地區社區生態旅遊的效仿對象,整理如表 4 所示: 表 4. 屏東生態旅遊之社區營造模式 發展週期 社區總體資源 調查. 主要議題 開始著手挖掘生態旅遊特色,從社區的人、文、地、產、景進 行調查,並與在地居民討論具在地性、稀缺性及獨特性之資 源。 開始發展一套具組織分工、有策略、方法的經營管理模式。透. 居民及組織. 過不斷地溝通、培養居民共識及進行專業培力,開始建立出. 培力. 一套團隊規範或公約,作為團隊內部管理以及相關人員的行 爲依據,使社區能持續產生行動。 開始著手進行社區生態旅遊的設計,包含如遊程規劃、解說. 遊程規劃設計. 服務等。透過討論出一套服務標準,使社區生態旅遊運作,其 各項服務皆能維持相當之水準,並進行後續遊程品質維護或 新產品的設計。 開始尋求其他專業合作,並往永續經營目標邁進。因為社區. 建立與維持經 營體系. 生態旅遊所涉及的專業相當廣闊,如社區營造、產品研發、行 銷推廣、服務流程,甚至是經營管理等。建構過程中需要不同 產、官、學的專業合作,因此若能在社區實踐的同時,尋求其 他團隊的輔導或陪伴,將有助社區生態旅遊長期穩健的發展。. 資料來源:陳美惠(2016)。. 因此在整理上述研究後發現,社區在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通常經歷以下 三種不同工作階段,包含:(1)組織居民參與、(2)規劃遊程設計,以及 (3)社區生態旅遊永續經營等。並且在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模型上,雖然有多數. 21.

(32) 專家、研究者提出不同生態旅遊發展模型,然而真正能從社區營造觀點帶入, 並推動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的架構仍占少數。且在推動社區生態旅遊過程中,許 多工作事務是透過尋求居民對於社區發展議題的看法及意見來進行規劃(石明 政,2011)。因此必須要有健全的組織運作,及其他不同的工作推展,需具備 不同專業知識,透過與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社區生態旅遊運作正常 (劉建男,2010)。 因此為回應本研究主題,期待能透過社區工作方法將社區推動生態旅遊的 歷程、困境與解決策略進行整理。本研究除採納陳美惠(2016)所提出的生態 旅遊之社區營造模式架構外,也在之後的章節中針對社區參與、社區工作文獻 進行整理。並期許能透過後續的深入訪談,來瞭解不同階段中,工作者使用了 哪些社區工作方法促使目標能有效達成及提升居民參與。而其中又碰到了哪些 困難與挑戰,並探討後續為整體社區所帶來的影響等。. 22.

(33) 第三節 社區參與及社區工作 一、社區參與的概念 台灣近年來雖然因為民主意識高漲,民眾開始涉入保育區規劃與管理的相 關經驗,不過本質上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執行」社區參與,以至於社區參與仍 多流於形式的會議,或是只局部參與計畫的某階段,無法全面性的參與目標規 劃、資源分配、評估與監測,並真正藉由社區意識形成由下而上的決策過程 (朱淳懿,2010)。 所謂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與「民眾參與」、「公民參 與」、「社會參與」或「市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有類似意涵,在以 影響政府政策或執行的前提下,社會大眾所產生的自性行動(引自張坤明, 2006)。因此社區參與的主要精神包括由下而上、民眾參與和地方自主,強調 「社區賦權」(community empowerment)的概念,由社區居民依據本身的資源 條件,透過討論建立共識,共同決定社區的發展。因此所謂的社區賦權,只是 將社區居民應有的權利歸還給社區居民,而不是國家將權力賦予社區居民(劉 建男,2010)。且社區參與是一種社區行動,居民因為期待居住之社區有更美 好的發展與願景,願意主動參與各種社區中的活動,並投注人力、物力、財力 等資源於社區事物中,表示對社區的關切與關心,進而影響社區的未來發展、 滿足自我需求及提升生活品質(蔡宏進,1985)。參與的範疇含括各種面向: 如社區環境、在地景觀、環境生態、人文培育、 經濟發展、休閒育樂、社會安 全與秩序,以及福利照顧等非屬個人隱私的社區事務,並關注社區內居民之生 活、生存與生計(廖俊松,2004)。. 23.

(34)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 則將社區參與的內涵進一步分析,並歸 納為六大部分,其分別敘述如下: (一) 社區是一種自然形成的自然範疇,一個滿足地域內居民需求的基本單位。 (二) 社區參與是一種動力,體現在社區的改造與活化。基於共同的生活經歷與 歷史文化的傳承,願意自發性地參與周遭環境的改造。 (三) 社區參與是自發性且自主的民主過程。政府必須賦予人民公共政策制定與 決策之權力,並營造參與機制的平等機會。 (四) 社區參與核心是對居民社區的認同感,其集體意識凝聚必須強大到如生命 共同體一般。 (五) 社區參與會有多元的互動型態,是居民植基於其社會角色、地位、階層、 任務分工與彼此相互依賴的社會結構。 (六) 社區參與的成果有助整體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並由社區居民彼此共享。 Thomas(1995)則在其研究當中,整理出常見的社區參與方法,以下包 括: (一) 關鍵接觸:由於初期工作者對社區內部角色並不熟悉,因此透過社區關鍵 重要人物的接觸,是最簡單的參與方式。在台灣,社區內部關鍵角色可能 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村、里長等。 (二) 公共會議:召開公共會議,常成為當社區居民需要廣泛參與時的選擇。以 西方國家為例,只要明確將召開時間、地點與討論主題在適當地點公布, 幾乎就能順利地召開會議。 24.

(35) (三) 顧問委員會:成立社區顧問委員會,是社區參與常見的重要參與形式。但 該委員會之成員代表性須充分,否則決策之正當性容易受到質疑。 (四) 公民意見調查:調查社區內部居民的意見及態度,但必須使意見能夠充分 表達出社區居民的觀點或態度,因此要注意樣本的隨機性。如:社區議題 問卷調查、社區會議投票等。 (五) 公民接觸:透過社區民眾與政府官員的直接接觸,提供地方建設意見。雖 居民意見多著重於特定的議題,但仍具代表性。 (六) 協商與調解(negotiation and mediation):容易引發不同團體的爭論議題, 因具有利害關係,如:是否興建賭場、高速公路、垃圾掩埋場、大型超級 市場等。須透過調解機制化解兩造雙方的爭議或衝突,也是解決爭議的好 方式。 此外,一個社區參與的實踐,需透過一連串的行動來促成,並維持有機、 自主的社區組織(吳弘揚,2013)。這些行動有: (一) 工作團隊的組成:社區參與的工作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工作團隊成員 可以說是社區工作成敗的關鍵。不論在默契、生活習俗、作息規律及工作 共識等都需要謹慎處理,建立彼此間的溝通合作基礎。 (二) 確認社區參與的目標:社區參與的工作有時涉及廣泛議題,因此如何釐清 目標,把問題癥結找到,提出可行的執行方案,藉以解決社區當前面臨的 問題,也是在工作當中重要的一環。. 25.

(36) (三) 建立社區共識:社區參與的工作可幫助社區形成對公共議題的共同點。但 公共議題本來就是多維、多元及多重價值的,因此可藉由專業團隊介入, 協助社區居民建立共識。 (四) 建立與社區的互信和互動:社區參與的工作決策必須公平公正,訊息提供 必須完整。決策的公開透明,資訊的傳遞,以及成員的信用,是達到社區 認同和共識相當重要的一環。此外個人對社區要有責任感,工作團隊的誠 意和認真的態度,是社區參與成敗的關鍵因素。 (五) 持續性的社區參與:社區參與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經營,要能持續規劃、 設計、經營和管理,藉此達成社區的發展。持續的參與也包括社區成員, 必須視自己為社區的一份子,積極的、自主的來不斷改善與提升社區環境 品質。 綜合以上的論述,本研究將社區參與定義為,居民願意主動參與各種社區 活動,透過不同的討論方式,如召開公共會議,亦或者是進行公民意見調查, 藉以建立社區共識,實現對居住之社區更美好的發展。在行動上,則必須有具 體的工作目標及團隊組成,透過持續性的參與來改善社區品質。 也因此,本研究將在後續透過深入訪談,瞭解社區在推動社區生態旅遊的 過程中,其居民的參與情形與工作方法,並進一步進行整理。 二、社區工作之定義 社區工作被視為社會工作三種助人方法,一般係指與人們一起工作,透過 共同參與行動,針對服務對象需求或關心議題,帶來改變。並發展出一套工作 方案,且社區工作者多關注於改變社區的專業知識,如:解決社會問題、倡議 26.

(37) 等(鄭如雅、李易駿,2011),是一種在專家協助下的改變,強調由專家來動 員,扮演核心角色來組織及引導居民改變。 再者,社區工作的對象通常是那些處於困境及有需求的社區,可能是落 後、沒落或者是遭受壓迫,在該社區的居民認為有改變的必要、願意為改變而 付諸的行動狀況下(李易駿,2012),工作者在其中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提供 其專業知識與福利服務,以滿足在地居民需求或解決社區問題。工作模式主要 根據社區工作者對社區問題的假設、目標與工作原則等衍生而來,即社區工作 者在為社區提供協助時,可以參酌不同社區的情況,進而運用不同的工作模式 來協助社區民眾解決問題及提升社區能力(陳福期,2016)。 至於所謂的社區能力, Chaskin, Brown, Venkatesh, and Vidal(2001)認 為,體現在以下等四個不同面向,如社區意識、成員承諾、問題解決的能力及 資源的可獲取性等。是經由非正式的社會過程,如人力、組織、與社區資本的 互動,或存在於它們之間的社會網絡,及社區一部分或更大的體系來運作,可 作為改善、維持社區福祉,或解決集體問題的方法。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成員間彼此共享的價值、規範、願景 等,反映出彼此的連結程度及對環境的認知。 (二) 成員承諾(commitment):對於在社區內所發生的事情,不同個人、群體 或組織其負責程度。 (三) 問題解決的能力(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社區需扮演關鍵的角色, 將規劃與執行的方案,化承諾為行動。. 27.

(38) (四) 資源的可獲取性(access to resource):在瞭解社區既有資產的狀況下,有 能力連結外部資源,藉以達成社區的發展。 蕭文高(2007),則進一步將不同研究對於社區工作的論述進行整理,認 為社區工作的內涵是: (一) 一種多面向(multiple approaches)的工作方法:社區作為一種實務場域, 有其所發揮的社會功能。在以社區為基礎的架構下,其不限於社會服務、 教育、文化、住宅、農業、治安或是健康之任一特定項目,有著多面向的 需求,而為了滿足不同民眾的需求,需要多元的工作方法。 (二) 強調跨領域的專業角色:工作者必須依照社區當前問題與能力,透過合作 的方式決定其所採取的角色及介入之程度。因而往往在專業領域上,不僅 包含社會工作,還包括其他如教育、文化、經濟、衛生、建築等。 (三) 著重公私部門間的互動關係:並非所有的社區,都有足夠的能力維特內部 系統的平衡運作。政府必須依照不同類型的社區,跟民間部門(包括社區 本身)進行整合與合作。即使政府的政策往往被視為是阻礙社區自主的成 因。 而在社區工作的實務上,李易駿(引自林勝義,2015,頁225)認為,社區 工作的實施,應包括以下等不同階段,如:(1) 起步階段(含開始前準備 期、進入社區與瞭解社區、整理社區資訊)、(2)執行階段(含組織居民、提 出初步工作方向、形成合法組織、發展計畫、執行計畫)、(3)維持與擴張、 (4)永續擴張。賴兩陽則認為社區工作的進行,應包括:(1) 認識社區、. 28.

(39) (2)組織社區、(3)社區服務規劃、(4)社區方案執行、(5)社區方案績 效評估等不同步驟(引自林勝義,2015,頁225)。 綜合以上的論述,本研究將社區工作定義為,是對於處於困境及有需求的 社區,在社區居民認知到有改變的必要情況下,一種在專家協助下所產生的改 變。透過運用多種不同的工作方法,來協助社區民眾解決問題及提升社區能 力。在步驟的進行上,參考李易駿的論述,應包括起步階段(含開始前準備 期、進入社區與瞭解社區、整理社區資訊)、執行階段(含組織居民、提出初 步工作方向、形成合法組織、發展計畫、執行計畫)、維持與擴張以及永續擴 張。等不同過程(引自林勝義,2015:225)。 因此,本研究將在後續瞭解社區推動生態旅遊的過程,是否能區分不同階 段?及其階段重點為何?面臨了哪些困難?又對社區產生了哪些影響? 三、社區工作模式說明 社區工作模式以 Rothman 所提出的三大實務工作模式最為廣泛使用,在 許多的書籍當中也以此作為對社區工作模式的介紹,包括地方發展模式、社會 計畫與社會行動模式(引自林明禛,2013),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地方發展模式(Locality development):地方發展也稱社區發展,面對相 對沒落及資源送抵不易的偏遠地區,社區工作者透過發掘、利用在地優勢 及資源,協助找到可發展目標,使居民能從疏離到彼此互相扶持,形成人 與人之間的互動、討論和關懷,並組成團體。且在社區發展中,社區目標 與行動方案,是透過社區民眾的參與而決定,藉以達到解決社區問題,與 改變社區等目的(賴兩陽,2011)。. 29.

(40) (二) 社會計畫(Social planning):社會計畫模式指社區中存在實質社會問題, 如犯罪、貧窮、失業、污染等,而需要專門的社會規劃師(Social planner)協助社區界定問題(林萬億,2015)。因此在社會計畫模式內, 社會工作者非專家的角色,而是視解決問題所需,連結相關領域之專家、 團隊,案主則屬於「純服務使用者」,依靠專業人員解決問題。 (三) 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社會行動模式則藉由過程的倡導、公開,促使 爭論議題的具體化,透過組織受到壓迫、 剝削、忽視或制度不合理對待的 人們,對社會做合理的權益與保障要求。因此在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強調喚醒居民對被壓迫事實之覺醒,進而採取改革行動,突破既有權力結 構所帶來的束縛與不公平,以彰顯自身權利與地位(引自陳家豪, 2010)。 透過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社區工作模式會因為不同的社區問題、工作目標 而有不同的使用策略。然而社區永續發展是以「永續」為前提,以此作為社區 發展的新目標,使社區居民能獲得生活品質上的改善。並從社區資源分析,到 進而發展一系列服務方案的過程,與 Rothman所提出「地方發展」工作模式符 合。 因此本研究採納 Rothman所提出的社區工作模式架構,試圖深入瞭解不同 社區工作者在此模式下的工作手法,作為日後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工作者參考。. 30.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章節首先說明質性研究的特性與其適合採用的原因,再來則介紹資料的 蒐集過程、研究對象選取與測量工具,最後則針對研究的嚴謹性,與如何處理 研究倫理議題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是基於對社會現象的假定,重視「動態」與「意義」,認為社會 現象的真實是在與環境不斷互動的過程建構而來,因此會受時空、文化情境, 及當事人在事件脈絡下的價值信念所影響,再者質性研究認為現象與主體間的 主觀詮釋,是獨特、有意義的,能夠透過資料蒐集進一步探索(簡春安、鄒平 儀,2004)。可以看出,質性研究重視現象及行為的發生過程,透過串聯現象 之間的關係,生動地刻劃出研究現象的整體全貌,使得閱讀者擁有社會事實再 現的經驗 (潘淑滿,2003)。並根據 Neuman(引自潘淑滿,2003,21-23) 的觀點,認為質性研究具有下列特質:「 一、重視社會脈絡:在生活情境中解讀任何的社會行動。 二、個別研究的價值:針對特殊性與代表性個案進行深入、多元及廣泛的資料 蒐集。 三、研究者的誠實:由於質性研究的不可驗證與不可重複性,導致真實性常遭 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質疑,故強調研究者的誠實。 四、以建構理論為目標:運用歸納邏輯,以歸納、比較、對照與分類出概念或 理論的建構。. 31.

(42) 五、過程和時間順序:重視事件和行為發生的先後次序與關係,以便系統性、 組織性地呈現出意義。 六、意義的詮釋:以研究對象為主體來看待社會世界,並藉以詮釋現象、事件 和情境之意義。」 因此可以說,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以自己的意思去界定研究對象所 賦予的意義,而是要透過研究對象的思維來理解,掌握研究對象意識中生成的 意義,如此對闡述的事情才能達到透徹理解(吳靖國,2010)。 而由於本研究之問題,無法脫離社區工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與脈絡,尤其 在不同經營理念、地理條件與資源限制之下,不同社區在生態旅遊的發展上有 著不同工作方法,難以用量化的研究方法瞭解。且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工作者 在推動生態旅遊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挑戰及解決策略;並探討其對社區永續 發展是否有所影響,這有賴於社區工作者的主觀詮釋,因此採用質性研究方式 較為適切。 此外,在社區發展上,即使工作者共同遵從永續發展之理念;但由於不同 的地理條件與資源限制,社區意識及參與等,也都影響著社區能力。因此不同 社區能力之下,其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挑戰與解決策略也有所 不同,必須有賴於社區工作者的經驗詮釋才能深入瞭解。 因此在無法深耕社區,對社區生態旅遊理念、遊程及過程所遭遇問題進行 全面瞭解的狀況下,採取質性研究方式,來瞭解受訪者的脈絡和內在想法較為 適切。藉此從研究對象本身,瞭解其對於社區生態旅遊效益與看法。. 32.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場域的選取 本研究旨在瞭解社區生態旅遊藉以達成社區永續發展目的的可能性。因此 在研究場域的選取上,在比較不同政府部門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及歸納不同 政府部門所推出之生態旅遊行程,選擇有向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提出農村 再生計畫並實際推動社區生態旅遊之台北市、新北市社區進行便利取樣。 農村再生計畫為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促進整體農村永續發展及活化 再生,藉以實現提升農村人口質量、創造農村就業機會、提高農村居民所得及 改善農村整體環境等不同政策目標所制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2018)。在具體推動策略上,包括:「 (一) 由下而上:以農村社區居民為主體,結合農業生產、產業文化、自然生態 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發展需求與資源條件,確立未來發展共識,並建置中 央與地方政府分工合作及督導機制。同時由政府以由上而下方式協助,並 透過跨域合作平台,協調有關單位共同投入,以發揮資源整合效益。 (二) 計畫導向:透過培根計畫,以永續經營概念引導社區提出整體發展願景, 並以農村社區整體建設為主,研擬農村再生計畫,建設兼具現代生活品質 及傳統特質之農村。 (三) 社區自治:統籌政府資源及民間力量,循序輔導社區落實在地治理,並鼓 勵社區訂定公約,自主管理社區營造成果,維護特色景觀與風貌。. 33.

(44) (四) 軟硬兼顧:強調人與心靈的再生,重視在地文化與技藝之傳承和創新,營 造適宜人居之生活空間,維護生態環境;運用減的哲學,達成減災難、減 髒亂點、減破敗屋舍、減閒置空間的目的。」 因此,可看出「農村再生計畫為農村社區『由下而上』意識的具體表現與 作為,推動農村居民共同參與農村基礎環境綠美化、農漁村生產及生態環境之 調查與整理,結合政府、專家與農村、民間組織力量,達成農村環境綠美化、 產業活化、生態保育等農村整體環境改善工作,邁向活化再生及整體農村永續 發展之方向(新北市政府農業局,2018)。」 因此在瞭解上述農村再生計畫計畫的發展脈絡後,研究者在研究場域的選 取上,為實際瞭解社區工作者在推動社區生態旅遊行程當中的真實經驗與感 受,所選定訪談社區至少符合下列原則: (一) 參與農村再生計畫之台北市、新北市社區 (二) 在農村再生計畫申請書內,規劃有社區生態旅遊發展者 (三) 該申請計畫之執行年限即將將屆滿或目前已執行完畢之社區 最終依照上述條件,選擇了淡水忠寮社區及士林溪山社區進行研究。並將 社區基本資料及其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當時之現況分析整理如下:. 34.

(45) (一) 淡水忠寮社區 1.. 社區位置 忠寮里地理位置如圖 2,全里基地位於淡水東邊中央偏北山區,區內少有. 大型平地,大都屬於梯田地形,屬淡水區全部 42 個里內,人口數較少的里 鄰,全區土地總面積大約 3.133 平方公里(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 2019a)。. 圖 2. 淡水忠寮社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a)。. 2.. 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人口統計 忠寮社區至 2011 年約有 402 戶,人口統計 1,288 人,包括:男 731 人,. 女 557 人,如表 5。目前實際居住社區者大都是 60 歲以上居民,60 歲以下 之青壯年實際居住者少,大都寄居在外,形成老人村。 35.

(46) 表 5. 忠寮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人口統計. 年度. 鄰數. 戶數. 男. 女. 總人口數. 2011. 13. 402. 731. 557. 1288. 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a)。. 3.. 忠寮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現況分析 忠寮社區在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前,所面臨之現況分析如表 6:. 36.

(47) 表 6. 忠寮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現況分析 優勢. 劣勢 人力資源齊全,擁有士、農、工、 1. 2. 商各方人才. 缺少大型平地難以舉辦大型活動. 社區內部居民凝聚力強,且關鍵. 影響景觀及安全. 1. 2.. 3.. 人物無私 3.. 公司田溪到處有垃圾,邊坡坍塌 廢水及汙水沒有相關設施處理, 汙染水質也影響空氣品質. 自然文化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好, 4.. 擁有多位名人祖先 4.. 古蹟破舊,古厝所有權人分散,不 易整合重建. 水質優良適合種植與灌溉,營造 5.. 親水環境 5.. 休耕農地比例居高不下。休耕地 噴灑農藥,居民缺少生態觀念。. 有機農業經營有成,已成為業界 6.. 模範. 居家環境缺整體規劃,居民美學 常識不足,影響社區外在美觀. 7.. 缺乏足以養家活口的產業,年輕 居民很難長居社區。. 機會. 威脅. 1.. 政府積極推動農村再生計畫. 1.. 2.. 公司田溪沿岸生態豐富,能吸引. 缺乏特色,不易吸引遊客 2.. 居民及外部遊客 3.. 3.. 社區內部道路不足,只要有活動 交通就打結. 有機耕作小有名氣,有助增設 4.. 生態體驗園區,提升產業收入 5.. 沒 有 規 劃完 整 休 閒 景 觀或 生 態 區,難以營造社區亮點. 接近大台北都會區,容易吸引 國內外觀光客到此 Long Stay. 4.. 參與再生計畫社區多,社區目前. 社區內就業機會很少,年輕人口 比例過低,整體生產力不足. 社區屬於滬尾休閒農業區,有利 5.. 擴展休閒農業,提供生態教育. 冬季多雨季過長,影響作物生產 與休閒活動設計. 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a)。. 37.

(48) (二) 士林溪山社區 1. 社區位置 溪山社區位於士林東北方,鄰數劃分為十鄰,人口約 1474 人,幅員廣 大,面積大部分屬於山坡地,總戶數 449 戶,全區面積約為 7.7 平方公里, 為士林區第二大面積,三分之二面積規劃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如圖 3 (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b)。. 圖 3. 士林溪山社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b)。. 2. 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人口統計 溪山社區至 2011 年約有 449 戶,人口統計 1,474 人,包括:男 785 人, 女 689 人,如表 7。但青壯年人口多為上班族,對於社區發展及生活環境之關 注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故與農村人口流失及高齡化問題大同小異。. 38.

(49) 表 7. 溪山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人口統計. 年度. 鄰數. 戶數. 男. 女. 總人口數. 2011. 10. 449. 785. 689. 1474. 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b)。. 3. 溪山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現況分析 溪山社區在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前,所面臨之現況分析如表 8: 表 8. 溪山社區申請農村再生計畫時之現況分析 優勢. 劣勢. 1.. 擁有豐沛、乾淨的水資源. 1.. 居民社區意識、凝聚力尚不足. 2.. 位於國家公園,自然生態豐富. 2.. 農業人口年齡偏高. 3.. 擁有健全社團組織. 3.. 對社區歷史不瞭解. 4.. 有機農業初步推廣有成. 4.. 空間閒置或缺營造. 5.. 人口無外流. 5.. 美學、環境素養不足. 6.. 居民教育程度高. 機會. 威脅. 1.. 鄰近臺北市市區. 1.. 假日外來車輛過多. 2.. 緊連故宮文化圈與. 2.. 遊客戲水烤肉製造水污染. 3.. 國家公園生態圈. 3.. 遊客停留時間過於倉促. 4.. 交通便利、大眾交通. 4.. 有三條潛勢溪流. 5.. 系統便捷. 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整合平台(2019b)。 39.

(50) 二、研究對象的選取 而瞭解完研究場域之後,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所 選定之訪談對象須符合下列原則: (一) 實際推動社區生態旅遊之地方組織成員。 (二) 實際參與推動社區生態旅遊之在地居民。 (三) 執行行政院農委會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之地方政府人員。 並在閱讀完農村再生歷程整合發展平台所提供資訊後,研究者選擇了符合 條件,且較具有資訊豐富度及代表性之樣本,例如: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 作為主要訪談對象,並視研究資料是否達到資料飽和度,邀請 1- 2 位在地居 民,以及政府專家進行訪談。 三、研究對象資料分析 在完成上述的篩選之後,研究者透過事前的約訪,選取有意願接受訪談的 研究對象進行訪談。在每次訪談前,研究者會透過事先提供研究參與同意書 (附件二)或電話說明本次研究主題、動機與目的,在獲得受訪者同意後,親 自前往社區進行訪談。訪談過程中全程錄音,並使受訪者在獲得充分資訊下後 簽署研究參與同意書,爾後才進行資料蒐集。部分考量居民接受訪談的便利性 下,會以電話形式進行訪談。但每次訪談前,研究者會清楚讓受訪者知道本次 研究目的與進行方式,在告知其權利及義務後依據不同對象提供訪談大綱 (如 附件三、四、五)。. 40.

(51) 本研究最後共計訪談五位研究對象,主要為參與社區生態旅遊之社區發展 協會理事長、在地居民及執行農村再生計畫之地方政府人員,其對象特性整理 如下,見表 9: 表 9.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編號. 性別. 教育程度. P1. 男. 國中. P2. 男. P3. 參與/服務. 職稱. 角色. 10. 理事長. 推動者. 高中. 6. 理事長. 推動者. 男. 大學. 4. 執行策劃. 參與者. P4. 男. 大學. 7. 活動企劃. 參與者. P5. 男. 大學. 4. 技術員. 公部門. 社區年資. 根據受訪者資料表,本研究依照不同分類敘述特性如下: (一) 在性別上:共計五位男性受訪者,受訪者以男性為主體。 (二) 在學歷上:大學學歷者有三位,且主要以參與者為主。推動者學歷普遍為 高中以下,共計兩位。 (三) 在參與/服務社區年資:參與/服務社區年資普遍落在四年以上(資歷深), 最長則為十年。. 41.

(52) (四) 在社區職稱:主要包括理事長兩位,執行策劃、活動企劃各有一名,以及 技術員一位。 (五) 在參與角色:主要包括推動者兩位、參與者兩位及公部門執行單位一名。.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Write the following problem on the board: “What is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rectangle that can be inscribed in a circle of radius 4?” Have one half of the class try to solve thi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view, even th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idea of Hua-Yen Buddhism is very complicated, indeed, we still believe that we can also find out the

Summarising the whole study,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with the evidence, a liberal-arts mathematics cours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can

社區 社會 社會氣氛整體良好 出現了不同的行業 。 ,以切合社區的需要 弱勢社群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

The development of IPv6 was to a large extent motivated by the concern that we are running out of 4-byte IPv4 address space.. And indeed we are: projections in- dicate that the

This study intends to bridge this gap by developing models that can demonstrate and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