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佛陀紀念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探討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佛陀紀念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探討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Copied!
1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南 華 大 學

宗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從佛陀紀念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

探討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Social Education and Leisure Functions of Buddha Memorial Center:

Perspectives from the Ideals and Practice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研 究 生:張嘉容(釋知晟)

指導教授:釋如常 法師

黃國清 博士

(2)
(3)

摘要

佛陀紀念館開館至今已成為國際聞名的觀光朝聖聖地,每年超越一千萬的參觀人次,成 為台灣各界熱烈討論研究的博物館。國際化趨勢之下,博物館成為文化指標及城市標誌的象 徵,以佛陀紀念館為台灣的文化窗口,關心當代公共議題,生態環境以及國際關係,是現代 博物館重視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全然發揮宗教與博物館應有的服務社會、社會教育的 任務,顯發人性善美的一面,成為參觀者在休閒中學習的「終身教育」、「生命教育」之場 域,滿足知識、生活上的需求,更是提升自我心靈上的淨化,進而影響家庭、社會、國家。 博物館的休閒功能,是博物館吸引觀眾大量湧入的重要原因之一,佛陀紀念館以人間佛教的 思想理念為營運核心,不斷與時俱進,契理契機發揮實踐菩薩道「自利利他」的終極目的。 休閒、社教與人間佛教,都是以「人」為主體的日常生活的實踐,三者之間有相應之 處。本研究從佛陀紀念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角度,第一,探討人間佛教的理念如何呈現與實 踐在佛陀紀念館;第二,作為當代弘法度眾方便的應機性,其對普羅大眾能否作為一個「終 身教育」的場域;第三,發揮的社會任務與創造出的影響與價值為何。 研究結果,佛館落實人間佛教組織宗風及創辦人本身的行誼典範與理念,使佛館成為一 個有別於一般博物館的場域,特別能感受人間的溫暖、歡喜與希望。以休閒及社教的弘法方 式符合當代人心需求,在發揚休閒與社教上還有許多可發展的空間。以及豎立年輕、活力、 積極正向、心胸開闊的佛教形象,不斷的創新、創意帶來大量人潮,因此除了能吸引大眾來 館的好奇心、普遍被社會大眾接受外,也創造讓大眾重新認識佛教,顛覆大眾對佛教既定的 印象,對整個佛教界都有實質的幫助。 因此,應透過佛館加強推廣「休閒教育」,培養全民正當的休閒習慣以及休閒心態,提升 美感生活,並使佛館成為全民經常造訪的「終身教育」場域。並依不同學習需求,將人間佛 教結合多面向的全球公共議題,如全球生態環保,規劃專題活動、戶外教學、系列講座、展 覽,促進人對所處環境的全面認識與情感。對於尋求內在寧靜和宗教神聖性的觀眾,可以加 強推廣修持活動成為其休閒生活。 關鍵字: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社教、休閒

(4)

Abstract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since the opening has become known internationally as a place of pilgrimage for many tourists. With more than 10 million tourist visits every year, it has become a heated topic fo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about the Museum among Taiwanese. Under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symbolism of a museum becoming a cultural index and a trademark in the town,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as a window of Taiwanese culture; concern about contemporary public issu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se are important aspects of a contemporary museum. With a main focus on “humans”, demonstrating the due services religion and museums ought to have for socie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social education. Bringing forth the beautiful side of human nature, becoming a place of learning “lifetime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for the visitors’ while they leisure, and satisfying knowledge and living needs, even more so uplifting their purified spirit so that their family, society and the nation will be influenced.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why museums are attractive to visitors to flood in is the leisure function of the museum.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operating with the ideal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s its core, continuously advancing with times, depending on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ies - presenting the practices of the Bodhisattvas’ paths of “Benefit oneself and others” as its final goal.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has implemented Humanistic Buddhism within its organization protocol and the founder himself is a role model of ideals and practices, and so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has become one museum that differs from the others, especially being touched by the warmth, joy and hope. Using leisure and social education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In terms of promoting and developing leisure and social education, there are rooms for improvement. Not only that, to stand up for an image of Buddhism that is youthful, energetic, pro-active and open heart. Continue to innovate, as creativity will bring in big crowd, and apart from attracting their curiosity, th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has basically been accepted by the public. Through the creativity, many have begun to understand Buddhism and overturn their

stereotypes of Buddhist image, in concrete this have helped Buddhism as a whole.

Hence, Buddha Memorial Center has become a “Lifetime Education” place for the residents to visit on a regular basis, through the strong promotion of “Leisure Education”, instigating all to develop the habit and attitudes of leisure, and elevating artistic living. Also through meeting the learning needs of all, integrating Humanistic Buddhis m in the world, such as public issues like

(5)

eco-syste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 for activities of special topics, outdoor education, series talks, exhibitions, and promoting our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about the environment. For those

searching for inner peace and religious divinity, one may proactively promote cultivation activities as one of their leisure living.

Keywords: Buddha Memorial Cente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umanistic Buddhism, Social Education, Leisure

(6)

目錄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11 第二章 博物館與佛陀紀念館 ...12 第一節 博物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 ... 12 第二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教與休閒思想理念 ... 30 第三節 佛陀紀念館與星雲大師人間理念的結合 ... 52 第三章 佛陀紀念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 ...67 第一節 佛館的民生服務 ... 67 第二節 佛館的公共空間與便民服務 ... 76 第三節 佛館的戶外教學 ... 88 第四節 佛館的展覽、劇場與活動 ... 96 第四章 佛陀紀念館的人間實踐 ... 114 第五章 結論 ... 118 參考書目 ... 122 表目錄 表 2-1 佛陀紀念館 2014 年 7 月~2015 年 6 月每月總參觀人數統計表 62 表 2-2 佛陀紀念館年度獲獎、認證及各界交流 63 表 3-1 佛陀紀念館 2014 年 7 月~2015 年 6 月各項便民服務統計表 82 表 3-2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14 年 7 月~2015 年 6 月展覽統計一覽表 105 表 3-3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14 年 7 月~2015 年 6 月大覺堂年度統計表 108 表 3-4 2014 年 12 月 25 日世界神明聯誼宮廟檢表 111

(7)

表 3-5 2014 年 12 月 25 日世界神明聯誼工作動員 111 表 3-6 2015 年 12 月 25 日世界神明聯誼宮廟檢表 111 表 3-7 2015 年 12 月 25 日世界神明聯誼工作動員 111 附表 1. 佛光山於海內外世界各地推廣的信眾教育工作 ... 130 附表 2. 佛館建築空間意涵表... 133 圖目錄 圖 2-1 休閒、遊憩與觀光概念 20 圖 2-2 時間、休閒、遊憩與旅遊 22 圖 2-3 人類自由時間休閒參與利用概況 23 圖 2-4 佛陀紀念館的使命 57 圖 3-1 佛館的服務精神 80 圖 3-2 二眾塔「三好兒童館」2014 年 7 月~2015 年 6 月進館人次 97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高雄的「佛陀紀念館」(以下簡稱「佛館」),每年創造出突破 1000 萬的參觀人次, 超越巴黎羅浮宮每年約 800 萬人次1 的紀錄,這在一個無論是博物館領域、宗教聖地或旅遊勝 地來說,都是相當引人注目的表現。 根據台灣觀光局調查統計年滿 12 歲以上國民,103 年國人國內旅遊數據顯示:國人旅遊 目的以「觀光、休憩、度假」為主。國人旅遊時主要從事的遊憩活動是「自然賞景」:景觀、 健行、觀賞動植物等;其次是「文化體驗」:觀賞古蹟、節慶活動、藝文展覽、宗教活動、參 觀有特色的建築物等。就細項遊憩活動來看,主要從事的是「品嚐當地特產、特色美食」;其 次是「逛街購物」。2 由此可知國人對於休閒旅遊有以上需求,這些與佛館所呈現的環境,以 及提供的服務和功能,是相符合的,諸如建築、園景、藝文、活動、展覽、餐飲…等,皆有 妥善合理的規劃,開館至今也已成為全球矚目的世界級博物館,獲得 ICOM 國際博物館協會 認證最年輕的正式會員殊榮,擁有文化、教育、藝術、信仰的內涵,可說是一部立體的佛法 概論,更獲得「北有故宮,南有佛館」3 的美譽。 以參訪者來說,進入一個藝術、文化的博物館場域,一般在參觀、休閒的過程中,能夠 獲得潛移默化的教育。現代人重視休閒,對知性和美感的休閒生活有更多的需求。4 休閒生活 可以幫助我們調節精神與心靈的平衡,擴展生活經驗,激發創造力,促進自我實現。 法國社會學家杜馬斯蒂耶認為,休閒有三大不可分的部分或功能:即放鬆、娛樂和個人 1 星雲大師:〈2014 年星雲大師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人間福報》宗教版,2014 年 1 月 1 日。 2〈觀光市場調查摘要—2014 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2015 年 8 月 5 日,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arket.aspx?no=133(取得日期:2016.1.11) 3〈佛館及史博館結盟,共同與世界接軌〉,《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16 年 1 月 25 日, http://www.fgsbmc.org.tw/news_latestnews_c.aspx?News_Id=201601093(取得日期:2016.6.29) 4 轉引自:陳宗玄、張瑞琇,〈博物館〉,《休閒遊憩產業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8 年 4 月初版,第十四章 第 370 頁。

(9)

發展。放鬆是休閒之始,因為人們需要消除疲勞;娛樂提供了休閒的轉移功能,讓我們 的頭腦暫時脫離自身和所關注的事務上;而個人發展是讓休閒持久的成分,使我們視野 開闊,讓生命更有意義。換言之,休閒是個人解放的活動,讓人從功利的、現實的世界 解脫,和有時間獲得資訊,發展新觀點,讓情緒的深度和廣度加大,並在休閒領域內超 越生存溫飽的侷促,進而發現真正的自我。5 可以了解到,休閒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許多研究休閒的學者認為, 休閒無論在個人行動與經驗的意義,及與社會脈絡間的關係,都反應出休閒存在於社會中, 並且是人類生活經驗的重要元素。6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有不斷追求知識,自我提升的需 求,而政府為提升國民素質,在社會教育上也明定了「終身學習法」,鼓勵全民終身學習,博 物館即是所提倡的社會教育機構之一。當我們觀察休閒的品質與內容,以及博物館的營運是 否成功……等等面向,這些不只是象徵了一個積極發展的國家與社會實力的展現,也關係到 大眾生活是否幸福的根基7。因此選擇良好的休閒環境,培養正確的休閒認知與心態,就相對 深具重要性,足以影響一生的價值觀。 以上,在蒐集佛館資料的過程中,觀察到佛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眾,除了有休閒的 功能,還具有教化社會大眾的功能;它的興建及營運是「非營利目的」;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 僧團,秉持「非佛不作」的原則,將人間佛教的佛法,與佛光山的宗風、思想理念,將弘法 利生、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貫徹在硬體及軟體的精神內涵與服務上。誠如星雲大師說: 佛陀紀念館是歷史的建設,是人心的建設。它是十方的,是大眾的,只要有人需要 它,誰都可以來親近它;它也是文化的,是教育的,無論個人、家庭、學校、機關團 5 轉引自: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定義〉,《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 二章第 7 頁。 6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定義〉,《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一章第 3 頁。 7 參見黃光男:〈文化、休閒、博物館的關係是如何?〉,《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台北:典藏藝 術家庭,2012 年 12 月初版,第 41 頁。

(10)

體,都可以在這裡團聚、聯誼,都可以在這裡圍繞、教學。8 充分發揮人間佛教人本、平等的佛法真義,來館者不受性別、年齡、國籍、社會階級、 宗教信仰等的限制,皆可以休閒的心境,輕鬆愉悅進入佛門聖地,由淺入深地與佛教結緣。 博物館與宗教對於社會,皆有服務社會、社會教育的任務。 然而也會看到,一般大眾對於佛館的認識,有部分不盡相同的見解,例如瀏覽全球最大 的旅遊評論網站 TripAdvisor® ,大部分參訪者對佛館的評論雖多為正面,例如:值得重遊、舒 服、方便、令人感動等,但也有部分不明佛館定位者,即使評價分數給予正面,細看評論內 容,卻認為佛館是很商業化、很華麗不像是佛寺、當成觀光景點即可…等評價,與佛館蘊含 的人間佛教深厚教育意涵有別,反而質疑佛館的所作所為都是別有目的,失去宗教的神聖 性。 因此,這兩者之間的出入,激發筆者深入探討:第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教」與 「休閒」理念,以及具體在佛館的實踐。第二,佛館在當代弘法度眾上,透過「社教」與 「休閒」功能,能否作為大眾「終身教育」的場域。第三,佛館如何透過「社教」與「休 閒」功能發揮社會任務,以及對大眾的影響,值得一探究竟。 本文的研究目的,希望探討出佛館主要的「社教」與「休閒」功能,並從中研究星雲大 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理念與佛館硬體及軟體服務的結合,因而達到使人們接受,創造出每年一 千多萬的入館人次。並且在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大眾有終身學習的需求,希望從佛館的 「社教」與「休閒」功能,探討佛館能否做為大眾終身學習的對象和選擇,藉由佛館的休閒 教育,重視休閒生活的益處及層次,休閒心態的轉變,自覺在學習上的提升注意力,進而深 入造訪,促進精神與心靈生活的超越。也希望研究結果,能夠使人們透過佛館的「社教」與 「休閒」功能,更加深入理解佛光山星雲大師的行誼典範及人間佛教的法益內涵。 8 〈認識佛館.星雲大師興建佛陀紀念館的因緣〉,轉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網站: http://www.fgsbmc.org.tw/intro_origin.html。(取得日期:2015.10.5)

(1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適用於專門性、歷史性、系統性及比較性的「文獻分析法」,透過蒐集有關之調 查報告、產業動態等文獻資料,客觀且系統的界定、分析、歸納,剖析本研究主題之事件淵 源、背景動機、因緣條件、影響及其意義…等,閱覽、整理、描述、分類、詮釋。文獻資料 可以是部門的報告、組織資料、業界的相關研究、圖書館中的書籍、論文與期刊、報章新 聞、網站資料……等等。 本文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研究對象,透過佛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探討創辦 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理念與實踐。資料蒐集除了專書,並加入國內外學者與本文相關 的研究論文……等等,因此將蒐集文獻分成兩部分: 1. 星雲大師著作 由於星雲大師一生重視「教育」,創辦的佛教事業也是從「辦教育」起家,因 此本文首先研究大師最初興起辦教育的因緣與動機,並從大師所著書籍,蒐集大師 談過與社教、休閒有關的文獻,接著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教理念及休閒觀。 再將分析結果與佛館之社教與休閒功能比較分析,進而探討佛館軟體與硬體的人間 佛教內涵。包括:早期《覺世論叢》、《星雲日記》、《星雲法語》、《佛教叢書》、《佛 光教科書》、《人間佛教序文選》、《迷悟之間》、《人間佛教何處尋》、《人間佛教的藍 圖》、《當代人心思潮-歷年主題演說》、《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百年佛 緣》、《星雲智慧》、《「貧僧」有話要說》、《貧僧說話的回響》、《慈悲思路.兩岸出 路:台灣選舉系列評論》、《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星雲學說與實踐》、《星雲大師致 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2. 佛陀紀念館相關文獻資料 包含《休閒社會學》、《博物館學》、《人間佛國》、《佛光山全球資訊網》、《佛光 山佛陀紀念館網站》、佛陀紀念館館訊《喬達摩》、《2015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弘法報 告》、《人間佛教──學報.藝文》、《人間福報》、相關政府法規。

(12)

(1) 本研究之研究理論有《休閒社會學》、《博物館學》: A. 休閒社會學的意義也就是透過休閒來了解社會學,亦是將休閒解釋為社會 現象。包含休閒的基本意義、相關的基礎理論,休閒與社會之間諸多面向 的探討。諸如:休閒文化的變遷與內在意義的轉變,工作、教育、社會互 動、休閒教育與休閒之間的關係。 B. 博物館學包含博物館的緣起與發展、類型與功能、角色定位、展示設計與 詮釋、教育特性、參訪者經驗、文化遺產、經營管理與行銷、建築與社會 空間建構、社會功能及社會關係、地方社區特色、建築空間與訊息意象的 關連、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從休閒以及博物館的定義及範疇,了解佛陀紀念館的功能與特性。 (2) 台灣相關法規:《博物館法》、《社會教育法》、《終身學習法》、《觀光局發展觀 光條例》。 (3) 相關統計數據:於佛陀紀念館行政室取得《2015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弘法報 告》、於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網站取得《觀光市場調查統計報告》。 (4) 參訪者迴響:公開於佛陀紀念館館訊《喬達摩》之訪客迴響,蒐集、整理、歸 納、分析佛館對參觀訪客實際體驗後之影響。 以上,探討出星雲大師的思想理念後,將佛館相關資料,以及硬體、軟體功能 結合,再次探討與重新詮釋,以獲得研究結果。

第三節 文獻回顧

在人間佛教相關研究論文上,參考《人間佛教高峰論壇》專家學者的文獻。國內的學位 研究論文,目前與佛陀紀念館有關的,以研究宗教觀光吸引力、旅遊者參與動機、滿意度、 忠誠度、重遊意願為多,在遊客的基本資料分析上結果相當;另有以佛塔建築、劇場經營管 理、非營利組織之研究方向。

(13)

一、 人間佛教相關論文

1. 《二○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收錄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之「人間佛 教座談會」,邀請海峽兩岸知名佛教學者、精英人士,對於人間佛教發展的議題, 客觀發表的真知灼見,系統且全面地結合人間佛教的歷史經驗,理性、科學地分 析環境和趨勢,以及規劃未來走向,為人間佛教累積高端的思想和智慧能量。筆 者依本研究之需求參考以下學者之發表: (1) 尤惠貞,〈對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理論傳承與實踐推廣的建議〉 (2) 王雪梅,〈我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四個理解〉 (3) 釋永本,〈試析星雲大師弘化的特質〉 (4) 杜保瑞,〈文字如山的佛光山人間佛教〉 (5) 林清玄,〈人天眼目〉 (6) 涂豔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傳統佛教的修正〉 (7) 張文良,〈人間佛教與宗教對話〉 (8) 陳堅,〈星雲大師與中國大乘佛教的三大傳統〉 (9) 陳永革,〈星雲大師與佛光山佛教之我見〉 (10) 程恭讓,〈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 (11) 黃國清,〈人間佛教思想與當代管理之道〉 (12) 楊玉輝,〈人間佛教—中國佛教當代發展的方向〉 (13) 翟本瑞,〈人間佛教改變了世人對佛教的看法〉 (14) 劉立夫,〈星雲大師的講經說法藝術〉 (15) 劉成有,〈佛光山佛教實踐的當代價值〉 (16) 廣興法師,〈我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解〉 (17) 賴永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貢獻與理論特質〉 (18) 韓國茹,〈方便之道─佛光山對大陸寺廟功能拓展的啟示〉 2. 樓宇烈,〈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此篇專論刊載於 2009 年人間佛教學術研

(14)

討會《「人間佛教及參與人間佛教的模式與發展」論文集》,人們應正視人文精 神,提升自我醒覺。將「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實踐,與「入世、出世」精 神,以及宗教的「世俗化、神聖性」的實質意義釐清。 樓宇烈教授是著名國學大師,長期從事於中國哲學史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 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中流砥柱,發表了多部有關傳統哲學和佛學方面的論著。 3. 學愚,〈佛法詮釋學與人間佛教的建立〉,此篇專論刊載於《佛學研究論文集: 佛教與當代人文關懷》。人間佛教的佛法詮釋學就是以緣起法為指導、對治當前 人生社會之苦並為出發點,建立以人為本、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由人成佛的 現代佛教。佛法在當今社會人生中的新化現,那麼它強調的就是契機性。歷史上 各種佛教都是佛法在當時當地的化現,並各有其特徵,那麼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 之間存有共同性,即契理,但又有時代的創新,即契機。 學愚教授主要從事原始佛教、中國佛教及人間佛教思想和歷史方面的研究。自 2004 年起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2005 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創 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任該中心主任。2006 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傑出研究獎。 2008 年任該校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負責主編《人間佛教研究叢書》和《人間 佛教研究期刊》。

二、 相關學位論文

1. 黃耀德,《宗教旅遊者動機、滿意度、忠誠度之研究―以佛陀紀念館為例》 研究結果顯示來訪者大多非虔誠的宗教朝聖者。經由旅遊動機與滿意度的驗證, 建議佛館善加利用文宣,以現代傳媒及語言引起青壯年來訪動機,多引發心靈信 仰動機及宗教利益與人文知識動機,並改善交通、導覽、文化與設施便利性以增 進滿意度,藉此提升旅遊者忠誠。對未來研究的建議,研究對象可向國際及銀髮 族發展,以及從景觀、財務、餐飲、旅宿等,與休閒管理之方向進行探討。 2. 蔡佩璇,《宗教觀光涉入、旅遊動機、體驗及忠誠度之相關研究─以佛陀紀念館為

(15)

例》 研究結果與建議中,「旅遊動機」以享受宗教莊嚴氣氛及人際社交為主,並且不全 然是為了表達信仰而來。因此除了教化功能外,建議加強予各對象的體驗措施, 以助遊客實際獲得啟發;「宗教涉入」的部份,對遊客來說,參與宗教活動之吸引 力為正面看法,期許民眾打破宗教藩籬,領略佛法生活化,實踐三好運動,肯 定、提升自己。「體驗」研究顯示,佛館之建築外觀以及體會佛教積極走入社會並 發揮淨化人心的用心,帶給遊客們印象深刻且愉快的美好經驗,卻較難引起受訪 遊客產生信仰的動機及參與相關的宗教活動。因此建議遊客多加體驗佛法的美好 並落實於生活中。建議佛館針對各種性質之遊客,提出各種參觀路線規劃以供選 擇,觸動廣大群眾。「忠誠度」方面,建議佛館突顯與鄰近景點之特色,增加重遊 意願。以及設法讓大眾清楚認知興建佛館的宗旨及理念,以顛覆"商業化"的刻 版印象,提升認同。從研究調查得知,遊客對於佛館引入商業行為抱持正反兩極 的看法,如:認為具便利性,或「為何不將興建經費用來救濟失業的人?」。後續 研究建議,可發展國際對象、財務方面之經營管理策略、以及佛館與道場的不同 之處。 3. 王常琳,《二十一世紀新式佛塔:佛陀紀念館及其宗教、文化與教育功能的研究》 探討佛館佛塔的流傳演變,以及現代化、藝文化弘法理念,和近百年來的佛教復 興淵源關係。佛塔信仰源於佛陀涅盤至今興盛不衰。佛塔具收藏功能,塔寺雕刻 成為建築的藝術精華,象徵佛陀精神的指標性,智慧、圓滿、慈悲、平等,成為 不同於其他場域的特色。佛教重新走入社會,透過各種活動、交流,以及現代化 建築和科技,以現代語言、生活化,能被大眾接受,教化人心。建議未來可從佛 館的宗教、建築、藝術、教育、中華文化、交流活動、展演、展覽等,深入研究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建設理念如何落實於佛館的各種面向上。 4. 許雅鈞,《非營利組織品牌經營策略導入平衡計分卡之研究-以佛光山佛陀紀念 館為例》 本研究認為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在經營上,傳遞與建構服務品牌、公益品牌讓來訪

(16)

者與信眾滿意,可導入「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簡稱 BSC)」管理工 具,四大構面:財務構面、顧客構面、內部流程構面、學習與成長構面,加上使 命與願景作探討,以彌補過去單一財務構面衡量之不足。整體建議包括:一、專 業服務人員,強化組織品牌識別;二、提升服務價值,塑造專業服務形象;三、 重視行銷,提升組織品牌形象;四、善用資訊科技,增進創新管理;五、推展公 共關係,爭取更多資源。 5. 李淑芝,《以劇場理論應於佛陀紀念館之經營管理之探討》 佛陀紀念館要再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參訪,除了重視佛陀紀念館的整體環境營造、 提高服務人員的接待能力外,應加深及加厚其教育、宗教互動參與體驗,引發參 訪者對佛教、佛法的思考及認同。經營理念符合體驗經濟裡所強調「將體驗融入 顧客的消費經驗中」的概念;而吸引人潮的另一個重要關鍵因素是不收門票;佛 光山、政府部門、社區居民或臨近觀光據點經營者等這些局外人對佛陀紀念館的 經營管理會帶來影響與幫助,因此互動情境與角色關係掌握也成為佛陀紀念館經 營管理重要的課題。 6. 白少琦,《博物館觀眾藝文生活型態與休閒滿意度相關研究-以台北市立美術館 為例》 文獻探討資料豐富,對各種角度的闡述架構清晰。研究結果顯示參觀北美館已是 一種大眾化的休閒活動,偏向藝文生活型態的參觀者也會起帶頭作用,與朋友家 人相約參觀,使其融入休閒和社交生活。 7. 梁筱梅,《私立博物館經營與管理-兼論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對於現代博物館的經營環境、營運壓力,有趨勢性之見解,並包含休閒與博物館 之間的特殊關係。本文強調:一、非營利組織博物館的行銷觀念,二、私立博物 館開創文化休閒產業的一貫立場與初衷。近年來,新博物館學的理論,已強調博 物館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多元開放的行銷作為經營理念。因此,台灣私立 博物館的經營與管理,實務上更需要依據市場環境的變遷調整營運方向,與公立 博物館的市場訴求、營運風格有所區隔,除了肩負起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之外,在

(17)

台灣文化建設中,扮演著社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創造者與傳播者的角色,成為當代 人文對話論述的空間,更是一般民眾文化性的消費場所,朝向永續發展的經營之 路。 8. 賴凱慧,《大化無形的弘法媒介──佛光山「宗教美術」之理念與實踐》 佛光山是人間佛教體現的範例,它強調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社會化、大眾 化、藝文化、事業化、制度化、國際化與未來化,並以大化無形的信念推動文化 藝術事業。藝術是文化實踐的核心,宗教藝術則是佛光山人間佛教文化事業具體 呈現的一環,而美術館的設立即為「佛教藝術化」的實踐。隨著社會環境的變 遷,走在時代脈動尖端,落實「藝術弘揚佛法」的目標,擺脫過往各館各行其 事,改進昔日資源重疊浪費的弊病,將博物館以往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的典 型功能發揮,並以「寓教於樂」的作法,再創宗教美術館新局。 9. 歐正中,《臺灣地區民眾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台灣地區民眾參與休閒活動的現況,藉此了解國人較常參與哪 些休閒活動,進而推展優良並且能提升生活品質的休閒活動。研究發現,對台灣 地區民眾而言,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為藝文型的休閒活動,其次較少參與的是益 智型和運動型的休閒活動,而且益智型和運動型的休閒活動的參與比例是差不多 的。從研究結果可以得知,「有無工作」對於台灣地區民眾參與藝文型、益智型和 運動型的休閒活動,沒有顯著影響存在。經濟所得的高低並不會影響台灣地區民 眾參與藝文型的休閒活動。台灣地區民眾在參與休閒活動時是呈現多樣性的結 果,除了參與不不同種類的休閒活動之外,在參與休閒活動的同時,也受到了不 同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從目前的學位研究論文發現對於來佛館參訪者的背景及動機研究較多,顯示大眾來到佛 館,想要享受宗教莊嚴氣氛,以及有人際社交的需求。在研究結果上,雖然佛館對民眾具有 吸引力,但大眾對於佛館的認知還是有不明確的地方,參訪者對於佛館引入商業行為抱持正 反兩極的看法,建議佛館加強教育、宗教互動參與體驗,要多引發大眾,尤其是青壯年的宗

(18)

教、心靈信仰與人文知識上的動機,企圖使民眾領略佛法生活化的益處,設法讓大眾清楚認 知興建佛館的宗旨及理念,以顛覆"商業化"的刻版印象,提升認同。對於未來的研究方 向,可以朝休閒管理、佛館與道場的不同之處、國際和銀髮族的趨勢前進,從宗教、建築、 藝術、教育、中華文化、交流活動、展演、展覽,深入研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建設理念如 何落實於佛館的各種面向上。 本研究深入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以及在佛館的實踐。並設法從佛館契合民眾需 求的社教與休閒功能,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之間,探討出佛館可以讓大眾清楚認知佛館內涵 與建立正確觀念的方法和角度,進而引發宗教、信仰、人文知識上的動機,與領略佛法生活 化的益處,能夠補足前人的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共分四小節,描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文獻回顧與 研究架構。 第二章博物館與佛陀紀念館共分三個小節,第一節探討博物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內容 以博物館學和休閒社會學對本文名詞定義,以及博物館的休閒教育。第二節從星雲大師人間 佛教思想、星雲大師的社教思想啟蒙,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教觀與休閒觀。第三節佛陀 紀念館與星雲大師人間理念的結合,探討星雲大師人間理念與佛館的創設。 第三章探討佛陀紀念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以大眾的角度作為分類,探討其設立動機與 目的,以及所要傳達的佛法理念,以佛館統計數據及社會大眾和各界的評價與迴響作為對 照。第一節佛館的民生服務,內容探討博物館商店與餐廳;第二節公共空間與便民服務,以 無障礙空間、「給」的服務精神、戶外休閒環境作探討;第三節探討戶外教學,功德碑牆、立 體浮雕、生態環境與女羅漢像;第四節從展覽、劇場與活動探討。 第四章佛陀紀念館的人間實踐,將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內容結合,統整論述。 第五章提出結論。

(19)

第二章 博物館與佛陀紀念館

許多來到佛陀紀念館的參訪者,可以清楚知道佛館是以佛教為主題的一個場所。依據 「2015 年行政院國情簡介」表示,台灣的「宗教信仰」在教育、文化上,發揮了龐大的社會 教化與力量。9 但是也有許多人並不知道,佛館不只是一個宗教場所,它更確切的定位是博物 館,因此它所呈現的方式與傳統寺院有明顯的不同。本章就將博物館一詞的緣起、定義與營 運功能,賦予的社會任務,以及所扮演的社會關係做釐清。當參訪者來到博物館,一般在休 閒當中獲得學習,因此本章也探討博物館的休閒功能與社會教育。最後探討佛館與創辦人星 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結合與展現。

第一節 博物館的社教與休閒功能

本節對博物館和休閒的相關名詞、概念、功能作定義,並且探討與當代社會人心的需求 與關注。

一、 博物館的定義與功能

(一) 名詞定義與功能

1. 字根原意 博物館(Museum)一辭來自兩個字根,一是希臘神話中,分別掌管文藝、 詩歌、繪畫、音樂、舞蹈、哲學、愛情…等九位繆思女神(Muse)的名稱,她 9 〈宗教信仰在台灣〉,《行政院中華民國國情介紹》,2016 年 3 月 24 日: http://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n=186F65C3242E46A1&sms=29D1A6CC2883568E&s=2A8C941275 46D3AC(取得日期:2016.7.5)

(20)

們的職責是統籌天上人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在歐美,博物館被視為「知識的殿 堂、繆思的女兒」,具有保存人類珍貴遺產與傳遞知識的神聖使命。另一字根是 來自娛樂(amusement),通常與休閒、放鬆等相關,顯示當觀眾進入博物館 後,是在休閒娛樂當中獲得美感的認知。10 2. 國際博物館協會 博物館目前最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定義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mational

Committee of Museums,簡稱 ICOM):「博物館,乃一非營利之永久性機構,在

其服務的社會,為大眾開放,促進社會發展,並以研究、教育及娛樂為目的, 致力於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的物質證據。11 」 3. 台灣「博物館法」 台灣在 2015 年 7 月 1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博物館法」公布全文,於總說 明中開宗明義:「博物館為具有高度精神價值之文化機構,世界各國不僅重視其 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傳統功能,更將博物館視為文化指標及城市標誌。全 球化浪潮下,博物館不單是個人終身學習的寶庫,博物館日益彰顯的文化觀光與 創意加值的角色功能,也成為民眾觀光朝聖或休閒娛樂的熱點。」第三條定義: 「本法所稱博物館,指從事蒐藏、保存、維護、研究人類活動、自然環境之物質 及非物質證據,以展示、教育推廣或其他方式經常性開放供大眾利用之常設機構。」 12 在總則第一條闡明定法目的:「為促進博物館事業發展,健全博物館功能,提高 其專業性、公共性、多元性、教育功能與國際競爭力,以提升民眾人文歷史、自 然科學、藝術文化等涵養,並表徵國家文化內涵,特制定本法。」 綜合以上定義,可以歸結出博物館具有研究、典藏、展示、保存的傳統功能,而 參觀者可以從中獲得人類物質及非物質文化所傳遞出來的知識。這些典藏品可以呈 現出博物館對於人類而言,具有高度凝聚社會意識的精神價值。而博物館本自具有的 10 林香琴:〈博物館與休閒風─波士頓當代美術館〉,《博物館研究─臺灣博物季刊》,第 120 期(台北:國立臺 灣博物館,2013 年),頁 94-99。 11 黃光男:〈人文生活場域─類博物館〉,《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2 年 12 月初版,第七章第 195 頁。 12 〈博物館法總說明〉,《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2015 年 7 月 1 日: http://mocfile.moc.gov.tw/files/201606/b5af4f72-a708-465a-ba0d-bb9097543231.pdf(取得日期:2016.7.3)。

(21)

社會任務,就是「服務社會、發展社會」(ICOM 宗旨)。學者黃光男在《博物館行銷 策略》中提到: 無論如何作為非營利事業的博物館,是社會服務最高層次的標的,同時它的服 務性應具備了宗教性、教育性、社會性與歷史、文化性的內涵,在非營利中的 公益本質才是他的生命動能。13 以它非營利、永續性向大眾開放的特質,能夠顯發博物館的大眾性格,它不是只 為某特些特定對象開放,在服務社會上,不分貧富貴賤、國籍種族、年齡性別、宗教 信仰……等,都是博物館所包容及服務的對象,而這樣的性格和人間佛教的平等、人 本的真理是相應的。因此,博物館能夠肯定人性善美的價值,這點在保存人類物質及 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也能看到。除此之外,這些被保留下來的歷史和文化痕跡,以及凝 聚的社會意識,也能夠為人類的生存產生信心與力量,重新詮釋出一個國家、族群的 文化、認同、自我尊重與生活方式,建構了當代社會的文化意象,以及各項人類經驗 的傳承。

(二) 當代博物館的社會任務

博物館的平等性,使得博物館場所成為文化傳遞、充實心靈的媒介,教育大眾則 成為必然的使命,準備好學習環境,提供學習的資訊,成為完善的教育學習組織。它 所建立的社會價值,是終身學習、生命教育與顯發人性善美的一面。博物館的功效已 由靜態的貯藏或維護,成為「立體的教科書、激發思維和創造才能的場所」,更是文 化層次的指標。14 博物館的能量展已不限定在有形的數量統計,而是質性所表現的內涵,在於觀眾、 藏品、學術、活動與公益的關係,著重在精神價值的準則。所以當代的博物館,已經 從傳統上對「物」的保護、展示功能(以物為主),昇華為「人」的需要(新博物館 13 黃光男:〈公益性文化傳播─博物館的人道精神〉,《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2003 年 5 月再版,第 五章第 133-136 頁。 14 黃光男:〈台灣經驗〉,《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2003 年 5 月再版,第三部分第 114-115 頁。

(22)

學),反思博物館的本質,在觀眾與互動的實踐上重視要達到的社會任務。在這些「物」 的搜集與保護,到被人參予的過程當中,運用到諸多的方法、技巧、科技、研究、教 育、展示到美學、藝術學的倡導,就有很多很大的事情要規劃要實踐。15 博物館要維持正常運作,本身需要具有高度專業的團隊與人才,和規劃完善的場 所與制度,但它的設立本身就是以非營利為目的,因此儘管在營運上有成本的考量, 大眾也不能完全以消費者的視角,視為是為求利益的商業化行徑。博物館為融合及服 務大眾「知識」、「生活」、「心靈」上的需求,以及讓文化藝術得以開創、延續生命力 所發展出的文化創意商品、餐廳、建築空間、活動、展演…等,是以人類的精神文明 及基本人性為基礎,開展相關的事業及服務,其動機並不在利益上計量,相對的,人 與社會的關係更為重要。 傳統的博物館功能在走向社會實踐當中,「新博物館學」應運而生,它的人本 觀念,重視人與物、人與社會的關係,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席捲了全球文化領 域,進一步要求一種更貼近世界現況、社會現實、人與環境之間同體關係的「公共 博物館學」興起。 不同社會文化對公眾議題的理解與詮釋方式。將博物館視為提供包容性公共

空間(inclusive public space)的公領域(public sphere),公共博物館

學的目標是與更廣泛的觀眾、更深刻的社會關懷進行對話,而不同文化脈絡 中的新博物館實踐,便是亟需關心的議題。16 博物館的包容度及平等的特性更加顯發,重視公共服務,積極成為社會可以期待 的場所,鼓舞人們為了啟發、學習、愉悅的目的而進入博物館探索,並支持自然與人 類環境的保護。現今全球最關注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與生態浩劫,在所有生態系統中, 不論是人類、動物還是植物,都為了生存而相互依賴,也同樣都倚靠自然環境而活。 對生態系統所做的檢視透露出兩件事:第一,許多自然資源的供給是有限的;第二, 15 黃光男:〈人文生活場域─類博物館〉,《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2 年 12 月初版,第七章第 197 頁。 16 王嵩山:〈臺灣的博物館與博物館學:導論〉,《博物館與文化》,第 2 期(台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1 年),頁 1-18。

(23)

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個要素被干擾,整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17 這與佛教法界融合、 同體共生的宇宙真理是相同的。 當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我們必須面對比過去社會更複雜的挑戰與問 題,如氣候變遷、自然資源的浩劫與生活環境品質的低落,甚至精神生活的躁鬱。 許多人認為以上種種問題的根源,都導源於人們扭曲的價值觀、與自然的疏離,以 及民眾沒有掌握環境品質的能力所致。為了能夠透過教育,協助不同對象去學習了 解環境,參與環境的改善,環境教育已經很廣泛的在世界各國展開多年,協助市民 具備主動關切環境問題的適當知識與能力,並且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已經是各界 對於解決當代人類環境問題所共同關切和努力的方向。18 優質有意義的遊憩體驗中, 友善環境、親身體驗、直接對話的服務產品型態,已經變得非常重要。19 除此之外,台灣「博物館法」已正式上路,博物館的社會任務應扣接法令,如 台灣的博物館之未來發展方向,第十條闡明:「博物館應提升教育及學術功能,增 進與民眾之溝通,以達文化傳承、藝術推廣及終身學習之目的。」為達成目的,其 方式以進行與其設立宗旨或館藏主題相關之研究,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展示內容或 進行典藏,以及辦理教育推廣活動或出版相關出版品。20 第十一條則鼓勵館際交流: 「博物館為蒐藏、保存、修復、維護、研究、鑑定、展示、教育推廣、公共服務、 人才培育及行銷管理等業務之需要,促進國內外館際合作交流、資源共享及整合, 得成立博物館合作組織,建立資訊網路系統,或以虛擬博物館方式加強偏遠地區之 博物館教育,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並得提供必要協助。」21 總結上述,未來博物館可透過研究、展示與教育推廣等方式,達到文化傳承、 藝術推廣及終身學習目的,並且要促進博物館之間資源整合及相互合作功能,以及

17 Margaret L. Andersen,Howard F.Taylor 著,齊力、黃儀娟譯:〈第十六章─人口、環境與社會變遷─枯竭中的資

源〉,《社會學》,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2013 年初版,第 447 頁。 18 周儒:〈更新的環境教育機會與可能〉,《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台北:五南,2012 年 2 月初版,第 一章第 2 頁。 19 同上註,第 8 頁。 20〈博物館法〉,《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2015 年 7 月 1 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37430.html (取得日期:2016.7.8) 21 同上註。

(24)

加強偏鄉地區之博物館教育。22

二、 休閒的定義與功能

(一) 名詞定義與功能

1. 字根原意 「休閒」(LEISURE) 義務事項以外的時間,例如:工作、個人生計、家 務、為人父母及其他無自由裁量性的事務。23 根據文字的紀載,古雅典人是第一個發現休閒的人,至於是否在希臘文明時 代已首先形成這個概念,依據希臘哲學家(特別是亞里斯多德)的文獻,他們是 最早談論這個主題(希臘文「schole」)的人。24 亞里斯多德: 休閒是人類生活的三大目標(哲理智慧、幸福、與休閒)之一。而休閒不 僅是完成另兩個目標的前提──它代表的是對真正沒有利益的興趣之滿 足,了解它是人類至高目標。25 22 參見〈博物館法總說明〉,《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2015 年 7 月 1 日: http://mocfile.moc.gov.tw/files/201606/b5af4f72-a708-465a-ba0d-bb9097543231.pdf(取得日期:2016.7.8) 23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語源與語義〉,《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一 章第 4 頁。 24 英語"Leisure",和古代希臘語的"Schole"及拉丁語的"Licere"有著密切的淵源。就字源來看"Leisure"

一詞源於拉丁文的"Licere",意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或「自由」(to be free)。

而希臘語的"Schole"亦指"Leisure",後來引申出英語的"School"和"Schole",指無拘無束的行動,或 指擺脫工作之後所獲得的自由時間,或所從事的自由活動。古希臘人視餘暇為追求幸福的第一要素,亞里斯 多德(Aristotle)稱之為「手邊可用的時間」(available time),除此之外的時間則為「非餘暇」或「勞動」。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語源與語義〉,《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一 章第 4 頁。

25 Stephen L.J. Smith 著,王昭正、黃章展、林宗賢、劉以德譯:《休閒遊憩專業字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25)

休閒的基本特性,除了覺知自由、無利益的、趣味,還須有三個基本人性

需求:休息、娛樂、自我超越。26

2. 休閒的相關概念

休閒的詮釋,常與遊憩(Recreation)、遊戲(Play)、觀光(Tourism)等概

念有關,這些名詞之間的關係,做以下釐清: (1) 遊憩(Recreation) 遊憩(Recreation)顧名思義,Re-create 指的是重新創造、復原及恢復的 意思。27 通常是藉由提供他們一種機會(散心、娛樂),讓人們可以在休息 之後,重新出發繼續工作。28 (2) 遊戲(Play) 遊戲(Play)是一種帶有自發性與自我表達的活動,是自由意志的展 現,是人類用來理解其他事物的一種特殊方式。遊戲少了嚴肅性,所以使 其內容能因應需求自由發展;不受傳統規範約束,互動形式和發展範圍可 以更加擴大。29 在遊戲中自由地探索天賦,展現了非凡的創意和活力四射的想像力, 這些勇於冒險的純真之情,可以說是人類異於其他生物最可貴的特質。30

26 轉引自:Stephen L.J. Smith 著,王昭正、黃章展、林宗賢、劉以德譯:《休閒遊憩專業字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台北:品度,2007 年 2 月初版,第 170 頁。

27 李力昌:〈休閒的社會學觀點〉,《休閒社會學》,台北:偉華,2005 年 7 月一版,第一章第 14 頁。

28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相關概念〉,《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一章

第 15 頁。

29 轉引自同上註,第 16 頁。

(26)

(3) 觀光(Tourism31 )

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對觀光的定義為:「一種利

用休閒時間的方式,從事與旅遊相關的活動。(A Way of using leisure,and also

with other activities involving travel)。」32

Stephen L.J. Smith 認為觀光是:「人們旅行到自家社區以外地點時所涉 及的旅行行為和一組行動,和所有直接提供商品或服務,以促進自家社區 以外地區商業、娛樂、和休閒活動的商業總和。」33 傳統上,觀光是指遊歷的經驗或行為。不過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觀 光成為重要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活動,這個字也被應用在觀光產業 中,定義比較明顯談的是需求、提供需求的供給、和兩者的影響,它也承 認從觀光起點到終點的流動。34 Miecz Kswki 以圖形展示休閒、遊憩和觀光之間的關係。圖中顯示三者有交集與 聯集之關係,休閒的範圍最廣,觀光的 80%與遊憩交集,遊憩的主題為休閒,介於 觀光與休閒之間。35 31 觀光(Tourism)是從希臘文的 torus 這個字發源出來,是一種用來畫圓的工具(像是一般的繪圖圓規),在此 必要的概念就是「圓」-離開後又回到原點。最晚到了 1700 年在英文裡「旅程」(tour)這個字就已經有短 時間迂迴旅行的意思。觀光在 18 世紀和 19 世紀前半期是屬於上流社會的活動,遊歷全歐洲的方式特別是年 輕紳士們教育的一部分。「觀光」(Tourism)這個字本身的出現是在剛過 1800 年以後,《牛津英文字典》最早 是在 1811 年從英國的《運動雜誌》(Sporting Magazine)中引述觀光這個字。 大眾觀光的發明要歸功於 19 世紀中葉的 Thomas Cook,他發展和銷售乘坐新發明的蒸汽火車遊全英國的套裝 旅程。在發明這種提供勞工及中產階級的評價旅程之後不久,社會菁英份子就開始用 Cookites 這個字來輕蔑 地形容大眾觀光客。不過,Cookites 這個字並未用多久,就被觀光客(Tourist)這個較一般性、但也有點輕蔑 性的字眼所取代。

Stephen L.J. Smith 著,王昭正、黃章展、林宗賢、劉以德譯:《休閒遊憩專業字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台北:品度,2007 年 2 月初版,第 303-304 頁。

32 李力昌:〈休閒的社會學觀點〉,《休閒社會學》,台北:偉華,2005 年 7 月一版,第一章第 14 頁。 33 同上註。

34 同上註。

35 陳宗玄、張瑞琇:〈休閒與遊憩的定義〉,《休閒遊憩產業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8 年 4 月初版,第一章

(27)

圖 2-1 休閒、遊憩與觀光概念 周文賢(1991) 資料來源:陳宗玄、張瑞琇(2008) 從上圖可以看到,「休閒」能夠包容許多相關的意義。自工業革命起,休閒的 數百種理論及敘述,都已經在二十世紀發展成形,從那時就開始記錄一直到現在。 休閒在不同的背景下,可歸納的概念為:時間、活動、存在狀態或是心靈狀態、 「整體性」的概念、一種生活方式。36 從個體的整體性來看,是不能用單一指標來代 表。依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與旨趣,而賦予休閒不同脈絡的意義。37 筆者在本文所指涉的休閒,是綜合上述的一種生活方式,重視「休閒心態」, 也就是人們用何"心境"去融入休閒時光。若將人們一天中的時間做分類,大致可 以分做工作、休閒與睡眠,但是人在從事任何一項活動時,都可以存有休閒的心 境,例如:在工作的時候,同時可以感到趣味、自我超越,甚至是放鬆自在、做的 樂此不疲。反之,若在休閒的時候沒有正確的休閒心態,也可能達不到休閒的效 果,甚至更加疲勞,例如:原本在假期規畫了有興趣的休閒活動,休息與恢復身心 的同時,也在所選擇的休閒活動上期待獲得新知與自我提升,但過程當中人們的心 常會不自覺地隨著外境,無限制的攀緣,而沒有察覺,比方為了獲得心目中的物超

36 George Torkildsen 著,王昭正譯:〈休閒─各種方式、敘述及定義〉,《休閒與遊憩管理(上)》(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Fourth edition)),台北:品度,2003 年 9 月初版,第 82-83 頁。

37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定義〉,《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一章第 9 頁。 休閒 leisure 遊憩 recreation 觀光 tourism 當地遊憩 local recreation 非當地遊憩 non-local recreation 貿易及遊憩性旅行

Business and recreational travel 貿易及個人旅行

(28)

所值而斤斤計較;明明追求健康的身體,出門休閒、觀光、遊憩時,原本就是最佳 的機會可以活動、享受大自然,不必另外花時間、花金錢,卻又不願意健行促進身 體健康,反而要求多搭接駁車、少走路,結果回到城市又再花錢加入健身課程或節 食減肥……等等。諸如此類的矛盾,迷失在周而復始的習慣中,猶如「唯識學」所 說分別計較的心和執著頑固的心,形成「習氣薰種子,種子薰習氣」,這些模式使 人自己忽略了原本的初衷,深深影響了自己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是很不值得 的。尤其是在資訊發達、行事便利的現代,為了工時增加而縮減的休閒生活,以取 代的心態追求享樂、彌補心中的不滿足,如此的休閒結果,常常導致不正確的思想 見解,障礙自己接收正確知識與觀念的機會,這樣不知滿足的結果,久而久之自然 會讓人要求越來越多,因為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徒加勞形,甚至是與自己同行者, 也會被這樣的氛圍不知不覺受影響,成為一種集體的意識形態。 因此,「休閒心態」能夠主導人們對一個休閒環境與自己休閒生活的視角,筆 者認為,這是需要被正視、轉化、教化的關鍵,對人來說是相當具有重要性的生命 教育。

(二) 休閒生活

休閒生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佔了我們生活中除了睡眠、工作以外所有的時間, 它代表著讓我們面對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壓力、人我之間的壓力、生計壓力、家庭 壓力、……等等的現實狀況時,讓疲憊的身心得以恢復,重新產生力量。在休閒的時 光中,可以讓我們自由追求知識與幸福,發揮無限的創造力,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產生智慧,進而圓滿人生。人不是機器,是需要休息、休閒的,如果沒有休閒生活, 難以想像我們會變成何等的無趣。學者黃光男表示: 休閒並非消遣,它是透過身心放鬆,藉以重新出發,作些創造性的事情,如此,

(29)

生命才能深刻、充實。真正的休閒生活,必須是無所為而為的身心活動;是知 識的再生泉源;是精神放鬆後的興奮;是自發的自由學習活動;是不定性而有 秩序的進展;是使人的生存價值感受到幸福的。38 以此類推,休閒生活應用在生活上的現實,並不只是隨著五欲六塵,向外境攀 緣,而是使自我能感覺到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並且充滿希望,進而融入社會整 體,把自身的幸福推廣到社會各階層。39 因此,休閒是以人為主體的一種日常生活的實踐。40 就時間的分配使用情形,人 們可以將日常的時間分配於工作、休閒與睡眠。在休閒的時間中,人們可選擇從事室 內遊憩活動,如閱讀、聽音樂、看電視等;亦可到戶外從事遊憩活動如釣魚、衝浪、 觀賞娛樂活動、運動等;也可以選擇更遠的地方從事旅遊、觀光之活動。41 圖 2-2 時間、休閒、遊憩與旅遊

John Tribe(1999),The Economics of Leisure and Tourism,p.3. 資料來源:陳宗玄、張瑞琇(2008) 38 黃光男:〈文化休閒與其產業發展〉,《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2 年 12 月初版,第二章第 54 頁。 39 參見黃光男:〈高度文明發展的表徵─博物館休閒文化〉,《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2003 年 5 月再 版,第三部分第 122-123 頁。 40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消費與休閒〉,《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十章第 320 頁。 41 陳宗玄、張瑞琇:〈觀光、旅遊與遊憩等相關名詞之界定〉,《休閒遊憩產業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8 年 4 月初版,第 7 頁。

(30)

從以下 Jay B. Nash 發展出的一個休閒參與模型,他以自由時間的運用為基礎, 以自我投資或自我成長之觀點,將休閒利用在一個連續體中劃分開來。42 從這張圖可以了解休閒這件事本身是無善惡分別的,隨著人們本身的行為發 展,涉入休閒的程度、層次有所不同,才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由正向發展來看,能 夠深化與昇華、創造,自我實現。43 但若放縱自己的欲望,則會不知不覺從事損害到 自我之活動,甚至產生反社會行為侵犯到他人,例如:不知節制、過量、遊蕩、破 壞公物、蓄意毀損財貨、暴力行為。故在社會上具有維持秩序,幫助端正社會風氣 功能的正派宗教信仰,對於人們的人生、生活、生命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尤其是 佛教所說的五戒內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即是從個人道 德價值觀的實用規範,也就是一種運用在休閒生活中的休閒心態。 42 Geoffrey Godbey 著,葉宜矜、吳崇旗、王偉琴、顏伽如、林禹良譯:〈從殺時間到生命的中心目標〉,《休閒 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台北:品度,2005 年 10 月初版,第四章第 87 頁。 43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是一種心理學的情境,在其中個人可以感到最幸福、最完整、心理的完整,並 接近其自我和存在的中心點。

Stephen L.J. Smith 著,王昭正、黃章展、林宗賢、劉以德譯:《休閒遊憩專業字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台北:品度,2007 年 2 月初版,第 257 頁。

非法行為 過份的行為 排解無聊感 個人透過欣賞而感動 複製現有模式,但親身參與 新模式的創造者、發明家、畫 家、作曲家 1 2 3 4 零 零下 視工作型態不同,既 使只有一些零級以上 的活動也是好的,但 是如果有太多低水準 的活動,最後會造成 個人和團體前進與發 展的限制。 創意參與 主動參與 情感的參與 娛樂、消遣、逃離 單調生活、殺時間 傷害自我 違背社會常理的活動 圖 2-3 人類自由時間休閒參與利用概況

Nash Jay B.(1953).Philosophy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p.89). Dubuque,IA:William C,Brown Co.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31)

談到現代休閒的生活應用,除了吃飯、睡覺、工作,善加了解「休閒」,對人 生是有幫助的,內心也要自我投資、提升,才能更加開展生活的品味與深度。

(三) 休閒功能

Witt&Bishop、余嬪歸納出休閒的四個主要功能:淨化、放鬆、補償、類化。44 「淨化」可從休閒中解除某些負面的、負擔過重的情緒,有助我們維持情緒的平 衡;「放鬆」能夠恢復精力,並從原本疲乏的心境跳脫出來,至煥然一新的境界; 「補償」生活中的不足或缺憾,例如:維繫家人或朋友關係;「類化」意指持續原 有的工作,與休閒時間能夠結合在一起,例如:音樂老師可能傾向於彈奏樂器,或 是唱歌的休閒方式;藝術家以創作為日常休閒。星雲大師曾在書中表示: 佛教徒能以休閒育樂為修行,修行是和生活打成一片,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佛 法,就是修行,而不是離開生活之外別有修行。45 這也是創造自我生命價值,也是應追求的生活品味,豐富的精神生活,帶給 他無比充實的人生,因為生活中有情趣、有意義。46 人的生活,應該要有藝術生活的品味,要有服務人群的品味,也要有休閒運 動的生活品味。能夠自我創造生命的價值,這才是吾人所應該追求的生活品 味。47 44 轉引自: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休閒的功能與社會性〉,《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 二版,第一章第 19 頁。 45 星雲大師:〈佛教徒的一日行〉,《佛光教科書 6─實用佛教》,星雲大師文集網站: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list.jsp。(取得日期:2016.3.29) 46 星雲大師:〈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間 7─生活的情趣》,星雲大師文集網站: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list.jsp。(取得日期:2016.3.29) 47 星雲大師:〈生活的品味〉,《迷悟之間 4─生命的密碼》,星雲大師文集網站: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list.jsp。(取得日期:2016.3.29)

(32)

綜合上述,生活當中隨時可以以正確的休閒的心境面對一切,關鍵則在於人們 如何去認識及使用它。

三、 博物館的休閒教育

(一) 休閒態度的重要

談到人對休閒的認識與運用,必定是生活息息相關的調劑,因此善加了解「休 閒」,對我們的人生是有幫助的。在現代,休閒能增加我們的創造力,48 然而大量的 休閒參與,並不必然意味著人們已培養出了良好的「休閒素養」。理想的休閒必須 具發展與創造性,能使人投入其中不斷學習,並使自己有所改變的過程。49 「休閒需要教育嗎?」此一課題是弔詭的、複雜的。之所以弔詭,原因在於, 休閒從廣義來說,是平衡生活的調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垂手可得,如呼吸一般自 然。但若以人生、生命的自我超越、昇華的目的來看,它必需要有正確的認知。50 休 閒教育關聯到影響個人做出休閒抉擇的價值觀。就此而言,休閒教育本身就是一種 「價值教育」。休閒教育的目的應著重在,個人的休閒態度的教育。51 現在的社會最缺乏的不是休閒活動,也不是休閒場所,而是休閒的正確態度與 觀念。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提出的《OFF 學》,談到人們應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對於 「ON(工作)」與「OFF(休閒)」有所重視。當人們談論到休閒的話題,總是有三 項反應-無時間、無金錢、無悠閒。但是若能對休閒有正確的認知與積極的態度, 48 大前研一著,陳柏誠譯:〈調整生命時鐘的單位──劉維公序〉,《OFF 學》,台北:天下雜誌,2006 年第一 版,第 9 頁。 49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社會變遷中休閒文化的演變〉,《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 版,第三章第144-145頁。 50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社會變遷中休閒文化的演變〉,《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 版,第三章第144-145頁。 51 轉引自同上註。

(33)

就能夠創造不一樣的結果。談到該如何充實休閒的生活呢?他認為,最大的重點就 是,有計畫的休閒方式。 總比不努力,等到退休之後,就算有了一些時間與金錢,到時,也不會徹底 地享受休閒生活。最後,只有在漫無目標、慵懶的生活之中,結束了自己的 人生。52 現代人存在一種休閒現象,積極參與「休閒性消費」和「消費性休閒」活動, 為跳脫因工作所加諸的規約與限制,以及作為逃離或舒緩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如 心理學家佛洛姆所說,消費具有曖昧的本質:他紓解了焦慮,卻會讓人欲求得更 多,每次消費的滿足都將是短暫的。53 簡言之,異化的休閒,是以佔有與需求來定 義。在消費型社會當中,為求豐富的休閒生活而努力工作,來換取累積的假期與金 錢;反過來,在休閒中追求眼、耳、鼻、舌、身、意的刺激,把時間過度花在外在 的追求,執著自己失去了些什麼、應該擁有些什麼,反而看不清自己本自具足的東 西。這種形式的休閒,容易讓人在無形中被教育如何消費、被教育凡事都要爭取消 費者權益,不管是否有理無理,慣於這樣的生活模式,久而久之,無論身在何處, 總是以這樣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選擇的休閒空間、休閒環境與休閒活動,誤認為生 活上的成功,等同於對物質的擁有。就算工作時數減少,也不意謂著會利用多出的 時間來完善自我。因此,休閒教育是需要的,54 人們更應當為休閒生活做好各方面的 準備。 休閒教育是一種改變態度的企圖,此種改變將關聯著個人的休閒信念、感受和 52 大前研一著,陳柏誠譯:〈前言〉,《OFF 學》,台北:天下雜誌,2006 年第一版,第 19 頁。 53 轉引自: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消費與休閒〉,《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 三章第307-308頁。 54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社會變遷中休閒文化的演變〉,《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 版,第三章第144-145頁。

(34)

行動。55 休閒教育是休閒服務必要的構成要素之一,人們必須清醒,瞭解在一個休閒 場所或休閒活動當中,真正的休閒服務目的,以及自我在休閒中要達到何目標。積 極的休閒態度會使個人主動參與休閒,擴展參與領域,從而累積大量的休閒經驗、 休閒滿足,並且在此過程中,獲得充實自我、肯定自我的機會,最後達到自我實現 的終極目標。 因此,認知自己的休閒心態以及正在執行的休閒行為,對於做一項休閒活動的 動機相當重要,與佛教所說的「自覺」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們可以透過接受引導而 調整做一個休閒活動的心理動機,更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在心裡建立良好的休閒價 值觀念,懂得規範自己的身心,與周遭一切和諧共處,讓從事的休閒活動不只是當 下的放鬆與滿足,更可以透過休閒自我創新,提升自己的身心靈與興趣技能。換句 話說,成功的休閒教育,將使人們在從事休閒活動時理解到:雖然可以擁有自己的 自由選擇,但個人選擇最終必須符合,身為一個人,在這世界上基本的倫理道德。 在增進個人素養的同時,也會促進整個國家文明的向上提升,而在這樣的出發點之 下,休閒教育的結果是否成功,可以從人們之間是否能夠尊重他人、合群相處來觀 察。 休閒存在於每個人的心境,盡其一生追求幸福與智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人們用休閒來調整身心達至自在的境界,在生活中尋找樂趣,體驗生命的存在價 值,超越自我的束縛,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天地。

(二) 終身學習

我國從 1953 年公布的「社會教育法」以實施全民教育及終身教育為宗旨,第五 條即明定博物館為社會教育機構之一,以推展各項社會教育及文化活動。1998 年教 55 轉引自: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社會變遷中休閒文化的演變〉,《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版,第三章第139頁。

(35)

育部提出「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第六項為推動終身教育及資訊網路教育,其執行 內容為強化社會教育機構功能,輔導各社教機構研訂中長程計畫,發展其特色,使 成為終身學習之主要場所。2002 年公佈「終身學習法」明定以鼓勵終身學習,推動 終身教育,增進學習機會,提升國民素質;終身學習機構提供學習之內容,依其性 質,應加強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之整合。56 非正規學習是指在非一般正規的學校等學習場所進行的學習活動,目的是符合 一般社會大眾的行動性社會參與需求,也是提供個人在閒暇時間學習機會的一種教 育,57 就在每個人終身的經驗過程中,在日常休閒生活及環境生活中的教育。

(三) 休閒教育

休閒教育是一種對比於現實中主流教育的另一種教育方式。休閒教育的基本元 素乃是:對等溝通、開放情境、自我導向學習及趣味傾向。從時間角度切入,休閒 教育是終生的、持續的、成長的過程;從課程的觀點來描述,休閒教育是培養休閒 興趣、訓練休閒技巧、陶冶休閒態度與增進休閒認知的課程;從活動的面向來解 釋,休閒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休閒活動,以滿足個人的需求;從功能的取向來著 手,休閒教育是在提昇個人的休閒品味與休閒品質,並增進自我選擇的能力,激發 無窮的潛能;從整體的觀點出發,休閒教育是一種基本人權,也是一種自由學習、 自主自決、自給自足的動態過程,並應照顧到每一位個體的需求。58 學者陳國寧在其《博物館學》中提到:「博物館的觀眾一般想兼具兩方面的效 果:一是休閒;二是在觀賞中學習。因此,博物館運用適當的娛樂方式引導觀眾參 56 王嵩山:〈臺灣的博物館與博物館學:導論〉,《博物館與文化》,第 2 期(台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1 年),頁 1-18。 57 張德永:〈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理論與現況〉,《T&D 飛訊》第 105 期(2010 年 10 月),第 3 頁,下載自台 灣文官學院網站:http://www.nacs.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db71d2e8292eaefe34f4228435ca7ec6.pdf(取 得日期:2016.5.10) 58 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社會變遷中休閒文化的演變〉,《休閒社會學》,台北:華立圖書,2007 年 8 月二 版,第三章第142頁。

數據

圖 2-1  休閒、遊憩與觀光概念  周文賢(1991) 資料來源:陳宗玄、張瑞琇(2008)     從上圖可以看到, 「休閒」能夠包容許多相關的意義。自工業革命起,休閒的 數百種理論及敘述,都已經在二十世紀發展成形,從那時就開始記錄一直到現在。 休閒在不同的背景下,可歸納的概念為:時間、活動、存在狀態或是心靈狀態、 「整體性」的概念、一種生活方式。 36 從個體的整體性來看,是不能用單一指標來代 表。依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與旨趣,而賦予休閒不同脈絡的意義。 37     筆者在本文所指涉的休閒,是綜合上述的
圖 2-4  佛陀紀念館的使命  資料來源:佛陀紀念館網站 144     所以「佛陀紀念館」的興建正是實現星雲大師於宗教美術上的心願。關於佛陀紀念館的 定位,星雲大師說:  佛陀紀念館是歷史的建設,是人心的建設。它是十方的,是大眾的,只要有人需要 它,誰都可以來親近它;它也是文化的,是教育的,無論個人、家庭、學校、機關團 體,都可以在這裡團聚、聯誼,都可以在這裡圍繞、教學。 145     從這段佛館的理念中可以明白,它發揮出平等、人本的性質,並具有廣大的包容與尊 重,將佛法發揮極致。佛館因佛牙舍利的因緣
圖 3-1  佛館的服務精神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徐純迴響:  佛館與其他博物館最不同的地方在於「信仰」,因為信仰,讓來館的人感受許多 善美的事。佛館有星雲大師給大家共同的理念,所有人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是一件很棒也很了不起的事。 197     學者劉成有:  當佛教成為活生生的人群堅定信仰的時候,就一定會成為這個人群認識人生、 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進而也會成為他們完善人生、改造世界的生活方式、生 產方式。所以,佛教跟人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跟信仰它的人群的
表 3-1  佛陀紀念館 2014 年 7 月~2015 年 6 月各項便民服務統計表  服務項目  數量  單位  平均每日受理  單位  輪椅借用服務  6,525  輛  18  輛  娃娃車借用服務  2,434  輛  7  輛  寄放行李服務  18,682  件  52  件  茶水服務  131,304  杯  340  杯  自助餐用餐統計  250,214  人  686  人  圓桌用餐桌數  5,552  桌  15  桌  B1 員工餐廳用餐人數  157,858  人  433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99年10月,臺灣大學校長陳維昭教授與法鼓山 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聖嚴法師正式締約,擴大 佛學網路資料庫的內容及工作範圍,並正式更名 為「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計畫 (Digital

又提出〈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同一時期,慈航法師則在南洋新馬 創辦《人間佛教》雜誌(圖見下頁 1947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所謂宗教方法,是指 宗教幫助人實現心靈超越 的方法。不同的宗教,其 宗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基 督宗教的宗教方法可稱之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

1982 年法師受聘晉山佛教會館。聞皈依居士慨 歎:「雖皈依佛門磣神佛不分」。省視當代佛

Hence, Buddhism has become even more adapted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for its realistic and universal values, as well as 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tempo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