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北市國中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個人因素、認知因素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北市國中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個人因素、認知因素之相關研究"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隨著疾病型態由急性、傳染性轉變為慢性、退化性疾病,加上百 分之五十以上健康問題導因於人類的生活型態和行為,過去依賴疾病 治療為取向之醫療模式,已不足因應健康需求(黃松元,2000)。近年來, 社會大眾對於健康需求及生活品質的重視大幅提升,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為因應此方面需要,早已揭櫫「公 元兩千年全民均健」 、 「將健康促進帶入二十一世紀」之目標,漸漸地, 健康促進的理念、架構和內涵,亦漸趨成熟。雖推動學生健康促進是 奠定全民健康基礎最有效的途徑,但教師工作需投入極大的精神與時 間,並花費心力於學生身上,應為學生良好的角色模範(林思嫺,2005); 且學校是傳授衛生教育的最佳場所,教師若能兼顧身教與言教,定能 以學生為橋樑,進一步將健康促進推廣至家庭、社區(鄭小玉,2005)。 換言之,教師在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時,也能影響學生及社區居民, 促其養成健康行為,故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本章內容共分六節,包括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問 題、研究假設、名詞界定和研究限制,各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延續二十世紀全民健康理念,健康促進被視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 的公共衛生概念,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標,個人也因擁有 健康,能夠真正的享受幸福人生及高品質的生活(李蘭,2001)。回顧 1970 年代,歐美、澳洲等國家早就體認到健康促進的重要性,展開相 關活動或研究(Delnevo, Abetamarco, & Gostsch, 1996)。加拿大衛生福利 部長 Lalonde (1974)發表「加拿大人健康新展望」(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指出生活型態主要取決於個人所採行之行 1   .

(2) 為,且對健康影響最大。慢性病流行病學模式分析影響疾病死因的四 大因素,分別為生活型態佔 43%;人類生物學因素佔 27%;環境因素 佔 19%;醫療體制佔 11% (Dever, 1976),足見擁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更勝於人類生物學及環境等因素。 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因經濟、社會、醫療、環境衛生的改善及 生活方式的改變,國民平均壽命延長,慢性、退化性的疾病型態主要 導因個人生活習慣與方式的影響(余玉眉、江永盛,1992)。相關研究亦 支持實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即是有良好的健康行為,可以減少各類慢 性疾病的發生(王秀紅,2000;石曜堂,1992;Kasl & Cobb, 1966)。 綜合上述資料顯示,要使個人擁有健康、減少慢性病罹患率與死亡率, 甚而延緩老化,必須對健康有新的觀念,從以往強調預防保健,轉而 著重健康促進,是故重視並提升個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更是重要。 1986 年,WHO 開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之新模式學校衛生工作, 目標在促進各級學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健康,提升師生生活品質,使學 校成為獲得健康的場所(黃松元、陳政友、賴香如,2004)。黃松元提出 健康促進工作由教職員做起,可促使他們在學生健康促進上扮演更主 動的角色模式(黃松元,2000)。黃淑貞(1995)則指出,學校推動教師健 康促進活動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教師若有正確的健康行為,可提供 學生最佳角色模範;另一方面健康較佳的教師出席率較高,生病機會 少,學校具有較好的形象。因此,教師擁有良好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除了能增加其個人和家庭的福祉,並能提高教學品質和工作績效,同 時可建立良好楷模表率,以營造一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在國內、外已發展多年,李蘭(1999)提出健康促進取向之 研究,應朝向廣泛性及全方位之模式推動。國內目前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相關文獻,多針對學生團體、護理人員、上班族、老年人或一般民 眾,卻忽略教師此一重要族群,故以學校教師為對象的相關探討甚少。 林思嫺(2005)以宜蘭縣高中職教師為對象,證實自覺健康狀況、健康行 2   .

(3) 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有正相關;惟此研究的學校為鄉村 型態,故無法推論至都市型態的教師。另外,劉俐蓉、姜逸群(2005) 探討台北市立國中教職員工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情形,研究發現年齡、畢業科系、健康知識來源數目及健康行為自我 效能為教職員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最重要預測因子,但因為對象僅 限於台北市一所國中,故外推性有所限制。 本研究以台北市公、私立國中現任教師為母群體,透過問卷調查 瞭解個人因素、認知因素(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自覺健康促進行為 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現況,並進一步探究 變項間的相關性。藉此驗證兩類變項與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 係,期能對台北市國中教師健康行為之促進有所助益。一方面喚醒教 師對身心健康的關注,進而能主動採行和建立正向健康生活型態,提 升生活品質;另一方面,研究結果也能提供有關單位實務運用與未來 相關介入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現任國中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其個人 因素、認知因素的關係,其中認知因素包含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 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等三項。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有下列四項: 一、 瞭解研究對象之個人因素、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 行為自我效能,以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 二、 探討研究對象個人因素和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 為自我效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 3   .

(4) 四、 探討研究對象個人因素、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 為自我效能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將回答下列待答問題: 一、 個人因素、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以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為何? 1-1 研究對象的個人因素分布情形為何? 1-2 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為何? 1-3 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為何? 1-4 研究對象的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為何? 1-5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為何? 二、 個人因素和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如何? 2-1 研究對象個人因素與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的關係為何? 2-2 研究對象個人因素與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的關係為何? 2-3 研究對象個人因素與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關係為何? 2-4 研究對象個人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為何? 三、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之間的關係如何? 3-1 研究對象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為何? 3-2 研究對象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為何? 3-3 研究對象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為 何? 4   .

(5) 四、 個人因素、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對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情形如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提出下列三項研究假設: 一、 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及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會因個人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二、 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 三、 個人因素、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是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預測因子。.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 國中教師 本研究所指國中教師係指九十七學年度服務於台北市公、私立國 民中學的合格專任教師。 二、 個人因素 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教學年資、參與健康促 進相關研習課程、自覺健康狀況等變項。其中自覺健康狀況是由個人 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本研究採用翻譯自美國 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的 SF-36 台灣版健康量表中的「一般 健康知覺分量表」(長庚大學,1993),來測量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 得分愈高者,表示自覺健康狀況越佳。 5   .

(6) 三、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 係指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健康促進行為可獲得的效益與利益程 度。以研究者自編「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量表」評量之,得分愈高 者,表示研究對象自覺健康促進行為的利益愈高。 四、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 係指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健康促進行為可能遭遇的障礙程度。 以研究者自編「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量表」評量之,得分愈高者, 表示研究對象自覺健康促進行為的障礙愈高。 五、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是指個人自認能執行健康行為的把握程度(Becker, Stuifbergen, Oh, & Hall, 1993)。採用高淑芬、蔡秀敏、洪麗玲(1999)依據 Becker 等(1993) 所 發 展 「 自 評 健 康 行 為 能 力 量 表 」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的中文版量表來評量,分數越高表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越佳。 六、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本研究所指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指個人為了維持或提升安適狀 態,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面的自發性行為和認知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採用高淑芬、蔡秀敏、洪麗玲(1999) 依據 Walker 等人於 1995 年所發展之「第二版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I;HPLP II)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95),經中文轉譯和文化調整的中文版量表測量,分數越高表 示生活型態越符合健康促進之精神。. 6   .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未臻完善之處如下: 一、 樣本外推的限制 本研究僅以台北市公、私立國中之學校教師為母群體進行研究, 因此結果可作為台北市或其他都市型態國中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 參照,但無法推論至其他縣市的國中教師。 二、 研究變項內涵 本研究所測得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覺健康狀況、自覺健康促 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以本研究之工具所涵蓋的內 容為限。 三、 研究設計 本研究在設計上採橫斷式調查法,是以無法對研究變項的因果關 係提供明確的證據。另外,研究以自陳式問卷收集資料,可能會因研 究對象填答的認真程度而造成結果之偏差。 四、 施測上的限制 由於人力、時間的限制,因此研究者需透過各校行政人員或教師 的協助來轉發問卷,如各校協助人員因職務繁忙而無法發送問卷給校 內全體教師、或因選取之樣本在教學業務繁忙下無暇填答問卷,都可 能使回收率出現偏低的現象。. 7   .

(8) 8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主題及研究目的,蒐集相關文獻加以整理,分為以 下三節呈現:第一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發展與內涵、第二節健康促 進模式、第三節個人因素、認知因素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發展與內涵 壹、 健康促進的興起 歐美國家於 1950 年代完成疾病的轉型,慢性、退化性疾病取代傳 染性疾病,成為主要健康問題。基於科學信仰及疾病論成就的眩惑下, 這些先進國家大致仍以醫學為非傳染疾病的解決之道;直到 1970 年 代,這種視醫學為中心的想法才面臨挑戰(Wolinsky, 1980)。加拿大衛 生福利部長 Lalonde(1974)首度提出疾病和死亡的決定因素歸類為:不 健全醫療體系、不健康生活型態、環境危害和遺傳因素,並指出生活 型態的重要。此報告引發世界各國積極提出健康促進的觀念,公共衛 生界面臨第二次革命,由重視醫療科技轉變成重視生活型態,開啟了 健康促進運動之端。 WHO 長久以來對於健康促進的推動,一直扮演積極、重要角色(黃 松元、張富琴,2000)。1978 年 WHO 發表 Alma-Ata 宣言,揭櫫「公 元兩千年全民均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目標(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978)。1979 年,美國衛生教育暨福利部發表「健康 人民」(Healthy People)報告,分析美國 1976 年十大死因,提出有一半 是導因於不健康的行為或生活型態,這份報告頗具啟示性,成為美國 健 康 促 進 工 作 推 動 上 重 要 里 程 碑 ( 黃 松 元 、 張 富 琴 , 2000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1979)。1986 年,WHO 於 加拿大召開第一屆世界健康促進研討會,頒訂「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並定義健康促進為「使人們能夠 9   .

(10) 強化其掌握並增進自身健康的過程」(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986)。國內學者李蘭(1999)指出,其精神所在包括增強個體照護健康 的能力,並排除環境有礙健康的阻力,健康促進觀念自此發揚光大, 成為世界各國推動健康促進計畫之標竿。同年,澳洲衛生部也發表「期 望更好的健康」報告,加強各項健康促進(引自行政院衛生署,1993; 黃松元、張富琴,2000)。其後,WHO 陸續於 1988 年、1991 年、1997 年、2000 年、2005 年召開健康促進研討會,接續奠定並強化健康促進 的功能策略與適切性,希冀襄助各國在時代洪流下永續推動,將健康 促進帶入二十一世紀。以上許多支持健康促進的決議或條例紛紛簽 署,都反映出落實健康促進的重要,惟健康促進雖被證實具優勢地位, 但如何實際付諸行動,則是核心的責任所在。 目前,台灣地區主要疾病為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事故傷害等 非傳染性疾病,但醫療對非傳染性疾病效用有限,追求健康的生活品 質,必須靠健康促進(江東亮、余玉眉,1994)。1989 年,跟隨歐美腳 步,行政院衛生署首開國民健康生活促進研討會,提出「健康是權利、 保健是義務-台灣地區人口突破兩千萬時的省思」之宣告,正式揭開 健康促進運動序幕(余玉眉、江永盛,1992)。1993 年發表「國民保健 計畫」 ,並就健康促進提出具體實施方向與內容(行政院衛生署,1993)。 行政院衛生署更訂定 2001 年為「健康促進年」,展現追求全民均健的 決心(李明亮,2001)。至此,也反映社會大眾對健康需求層次已不斷提 升,健康促進成為全民健康的主要政策。 WHO 積極推動健康促進至各場域,1995 年將此觀念帶入校園, 定義健康促進學校為「一所學校能持續增強其能力,成為一個有益於 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健康場所」(黃淑貞、伍連女、張桂楨,1998),也 就是指學校、社區所有成員通力合作,使學校的教師、學生等成員, 都能在健康場域內維護與改善其健康,營造更積極、正向的生活型態。 2002 年,國內「學校衛生法」制訂頒布,目的在促進學生及教職員健 康;隔年,行政院衛生署與教育部共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努 力將健康促進觀念與行動紮根於校園內。 10   .

(11) 綜觀所述,可知健康促進運動已成為各國推展健康工作的必然趨 勢,台灣地區亦不例外。相關單位與機構持續為了維護和提升全民健 康生活而努力,國人也因順應潮流,了解健康重要性,進而培養為自 己健康負責的態度,建立正確健康行為和生活型態。 貳、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健康促進的觀念在近年來廣泛推廣,眾多學者依不同觀點加以闡 述其意義,以下就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加以闡明。 一、 健康促進 Laffrey(1985)認為健康促進是以獲致更高層次的健康為目的所採 行的行為;Pender 進一步指出,健康促進行為具有朝正向成長與改變 的實現導向(actualizing tendency)特性,是擴展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 (approach behavior);它指引個人維護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及幸福的 肯定態度,即是個人積極主動地建立新的正向健康行為模式,而非預 防疾病或避免健康問題的行為(Pender, 1987)。Maben 與 Clark (1995)以 「健康促進」進行概念分析,提出可透過政策、法律、健康教育、增 能(empowerment)、合作、參與、改變社會環境等管道推動健康促進。 有些學者則認為健康促進是個人自主性的行為,如 Shamansky 與 Clausen (1980)指出,個人若注重營養、運動、衛生習慣、提高免疫力 並避免危險因子,以增強身體與心理情緒管理,達到最佳健康狀況的 行為則稱健康促進。 國內,學者王秀紅(2000)曾指出,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之不同,在 於前者非以疾病或特殊健康問題為導向,而是積極拓展健康潛能,使 個人功能發揮至最佳狀態,疾病預防卻是在阻止或降低特殊健康問題 對個人健康造成之傷害。黃淑貞等(1998)說明健康促進是整體性的社 會、政治過程,健康促進可使人增強控制健康決定因子,改善其健康 過程。劉雪娥(1999)則將健康促進延伸至心理層面,認為健康促進的真 11   .

(12) 意在於考量個人心理與其周遭環境,並善用內、外在資源來增進個人 之健康層次與實現終身目標。 二、 生活型態 生活型態(life style)一詞,最早是由社會科學領域學者所引用,但 他們對生活型態的解釋則常因研究旨趣及方法論不同,而趨不一致(陳 美燕、廖張京隸、廖照慧、周傳姜,1994)。Green 與 Kreuter (1999)即 具體指出,生活型態根源自人類學、社會學、臨床心理學,它是用來 描述具永久一致性,且以文化傳承、社會關係、社經環境及人格為基 礎的行為型式。WHO 在 1998 年出版健康促進辭彙(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指出生活型態是健康行為和危險行為兩者並存而成的複雜 行為型式(黃淑貞、伍連女、張桂楨,1998)。國內學者王秀紅(2000)也 提及,生活型態係指特殊的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影響個人健康, 可以是正向或負向的,而健康促進的意涵則在執行正向生活型態。 公共衛生領域中,將狹義的生活型態定義為在病因論導向下,易 辨別及測量之危險因子(Coreil & Levin, 1985),而較廣泛的說法則為 與健康有關的行為或健康的生活型態。其中「與健康有關的行為」的 概念來自 Kasl 與 Cobb(1966),他們將有關健康的行為分為健康行為、 疾病行為和疾病角色行為等三類。所謂健康行為是指自認健康狀況良 好而無任何疾病或徵候的人,為持續保有健康而採取的行為,其目的 在維持良好的健康。學者 Harris 與 Guten(1979)將健康的生活型態分為 五項:(1)健康行為:如充足睡眠、鬆弛、限制飲食、體重控制等;(2) 安全行為:如繫安全帶、備妥急救裝備等;(3)預防性健康照護:如健 康檢查、口腔檢查等;(4)避免環境中的危害:如環境汙染、犯罪等; (5)避免有害物質:如菸、酒等。綜合上述,個人生活型態指基本的日 常生活作息,與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12   .

(13) 三、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意涵 Travis(1977)認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包括自我責任、營養知 覺、壓力控制及身體知覺。1979 年,Ardell 將這四項擴展為自我責 任、營養知覺、壓力處理、運動、環境敏感度(引自陳淑卿、賴裕 和,1999)。Pender(1987)則定義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生活型態的要 素,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中的健康促進行為可視為正向的生活方式, 引導個人體認自身具有高度的健康潛能。如同美國健康教育與促進 術語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eminology, 2001)提出,健康生活型態(healthy lifestyle)可以將個人 生活品質極大化,並減少對負向健康結果易感受性的行為型態。 Walker 等學者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做了完整的定義描述,指出「個 人為了維持或提升安適狀態,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 面的自發性行為和認知」(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指為了達到更佳健康狀態之指標,引導個人 維護或促進健康、增進安寧幸福的知覺與行為,而非減少、避免或 去除已存在的危險行為,Walker 等(1987)在研究中指出,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包括六個層面: 1. 運動(exercise):指從事規律性運動與休閒性活動。 2. 營養(nutrition):指日常飲食型態、食物的選擇等。 3. 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指個人面對壓力時,能放鬆自己 及運用減輕壓力的方法,使各器官系統穩定及緩解心理壓力。 包含睡眠、放鬆自己、運用減壓方法等。 4. 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是個人對自己的健康所付出的 注意、需要時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包含能注意自己的健康、參 加健康保健相關活動、與健康專業人員討論健康保健等。. 13   .

(14) 5. 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係指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如有 親密的人際關係、與他人討論自己的問題、花時間與親密的朋 友相處等。 6.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是將個人的能力及潛能發揮到最 大程度,包含生活有目的、朝個人目標發展、對生命樂觀、有 正向成長與改變的感覺。 1995 年,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1995)重新修正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六個層面,將運動改為身體活動,人際支持改為人際關 係,自我實現改為靈性成長。其內容如下: 1.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指將運動融入日常活動中、每週至 少運動三次。 2. 營養(nutrition):例如選擇低油、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的食物。 3. 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每天花一些時間放鬆,太勞累時 能作自我調整。 4. 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例如讀或看有關增進健康的文 章或電視節目、對健康專業者的建議有疑問時,會再請教其他 專家的看法。 5.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例如找時間與親密的朋友相 處、用討論和妥協的方式來處理與他人的衝突等。 6. 靈性成長(spiritual growth):例如感覺自己朝正向成長與改變、 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由上列所述可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定義及意涵,隨著領域 不同與時代之變遷而有改變,但為因應全民健康這項世界性的策 略,實需要以更積極的做法提升生活型態來達到最佳狀態,而健康 促進則在實踐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過程及結果中扮演不可或缺之角 色。. 14   .

(15) (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測量 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1987)將 Pender 於 1982 年所發展 「 生 活 型 態 與 健 康 習 慣 評 量 表 」 (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LHHA)加以修改,經專家內容效度、項目分析、因素 分析後發展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此量表的題項是以提升健康層次為導向之正向健 康行為,不包括預防疾病的行為。全量表共 48 題,可解釋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 47.1%的變異量,Cronbach’α 值為.922 (引自陳美燕等, 1994)。因為此量表曾被國外多項研究使用於不同年齡和族裔背景 的受試者(Bagwell & Bush, 2000;Duffy, Rossow, & Hernandez, 1996;Frank-Stromborg, Pender, Walker, & Sechrist, 1990;Gillis, 1994;Johnson, Rather, Bottorff, & Hayduk, 1993;Tashiro, 2002),是 廣為學術界使用的測量工具之ㄧ。國內學者以此量表為藍本,再依 據研究目的做適當修訂,不同的中文版本量表乃逐漸問世,其中之 一是黃毓華、邱啟潤(1996)的 42 題版本,以大學生為對象,經因 素分析後得六個因素,與原量表符合。另一版本是陳美燕等(1997) 的 40 題版本,以成年民眾為對象,亦得六個因素。 爾後,1995 年重新修正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II」(HPLP II),由原來 48 題增至 52 題,同樣有六項分量表。國內高淑芬、蔡 秀敏、洪麗玲(1999)經文化轉譯成中文版本,以台灣半導體公司員 工為對象,並進行信、效度檢定。依專家意見將詞語修改作專家內 容效度,問卷信度採用 Cronbach’s α,測其內部一致性為.96,各個 分量表則介於.73 ~ .88 之間,兩週後再測信度為.994,證實具良好 信度、效度。 四、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 目前各國皆在推展健康促進運動,我國亦不例外。而由國內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相關文獻查證發現,研究對象以學生族群(洪麗玲、高淑 15   .

(16) 芬,1997;陳昭伶,2004;黃毓華、邱啟潤,1997;楊瑞珍、蘇秀娟、 黃秀麗,2001;葉琇珠,2000)占大多數,其次則為職場員工(吳采蓉, 2005;林雅雯等,2003;高淑芬、蔡秀敏、洪麗玲,1999;賴佳儀, 2006)、老年人族群(馬懿慈,2003;張彩秀、黃乾全,2002;蕭冰如, 1998)及護理相關人員(宋素真,1998;林女理,2002;林美聲,2004; 林語梵,2008;陳美燕、廖張京隸,1995;蕭順蘭,2002)。 表 2-1 及表 2-2 彙整國外與國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之結果。若 以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狀況來看,國內有關學生族群的研究,葉 琇珠(2000)針對北部某大學生為對象,顯示大學生整體的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達中等程度;陳昭伶(2004)調查基隆市高中職學生,同樣屬於中等 程度。其他族群如林雅雯等(2003)研究醫院員工、馬懿慈(2003)以社區 老人、林語梵(2008)以護理人員為對象亦有同樣的結果。另以教師為對 象之研究,林思嫺(2005)以宜蘭縣高中職教師為對象,發現教師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為中等程度;劉俐蓉、姜逸群(2005)的研究指出,台北市某 國中教職員工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上情形;賴貞嬌、陳漢瑛(2007) 以台北市國小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發現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屬於普通偏好的情形。上述對教師族群所進行的研究均 顯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達到中等程度以上。 再就六層面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比較來看,多數研究發現得分較 高為靈性成長(自我實現)及人際關係(人際支持)(林雅雯等,2003;李雅 欣,2004;吳采蓉,2005;洪麗玲、高淑芬,1997;高淑芬、蔡秀敏、 洪 麗 玲 , 1999 ; 陳 美 燕 、 廖 張 京 隸 , 1995 ; Duffy et al., 1996 ; Frank-Stromborg et al., 1990;Johnson et al., 1993;Lee et al., 2005;Tashiro, 2002) 。 另 有 研 究 指 出 營 養 行 為 得 分 最 高 , 如 Pullen, Walker 與 Fiandt(2001)針對鄉村的老年婦女、蕭冰如(1998)及馬懿慈(2003)以社區 老人為研究對象,以及林女理(2002)和林美聲(2004)、林語梵(2008)針 對護理人員的研究。另賴佳儀(2006)探討國營職場員工的健康生活型 態,顯示自我實現的層面最低,壓力處理與健康責任得分較高,與其 他研究結果不同。 16   .

(17)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責任及身體活動(運動)分量表的得分都是六層 面中最低者。只有 Pender, Walker, Sechrist 與 Frank-Stromborg(1990)以 美國中西部白領員工的研究發現,運動分量表的排序為第一,故有不 一致的狀況。 表 2-1 國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Walker, Volkan, Sechrist 與 Pender (1988) Weitzel (1989) Frank-Stromborg 等(1990) Pender 等 (1990). 438 名成人.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分量表以自我實現得 分最高,健康責任行為最差。. Johnson 等 (1993) Duffy 等 (1996) Bagwell 與 Bush (2000). Pullen 等 (2001) Peltzer (2002) Tashiro (2002) Hulme 等 (2003) Lee 等 (2005) Pirincci 等 (2008). 179 名藍領工作者.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自我實現分量表得分 最高。 美國中西部 385 位可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最高分量表是自 活動癌症病患 我實現及人際支持,最低是運動。 美國中西部 589 位白 分數最高分量表為自我實現和運動,其 領工作者 次依序為人際支持、營養、壓力處理、 健康責任最低。 3025 位非政府機構工 自我實現及人際關係之得分最高。 作之 20-64 歲成人 397 位受雇非裔美國 自我實現及人際支持分量表得分最高, 婦女 最低是運動。 160 位 18-65 歲之藍 健康責任及人際支持得分,女性高於男 領工作者 性。年長者的營養分量表得分高於年輕 者、運動分量表得分則低於年輕者,皆 達統計顯著差異。 自我實現得分,年長者顯著高於年輕者。 鄉村老年婦女 分量表以營養得分最高,最低為運動。 南非 236 位高三學生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形高三(平均值 及 370 位大一學生 2.77)顯著優於大一學生(平均值 2.68)。 546 位日本女大學生 得分最高分量表是自我實現及人際支 持,最低的是運動。 545 名西班牙裔成人 得分最高是靈性成長,最低是身體活動。 247 名香港大學學生. 最高得分依序是人際關係、靈性成長, 得分最低的是健康責任。 509 位介於 22-65 歲 得分最高者為自我實現分量表,最低為 間的大學教職員 運動分量表。 17 .  .

(18) 表 2-2 國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陳美燕、 廖張京隸 (1995) 洪麗玲、高淑芬 (1997) 黃毓華、邱啟潤 (1997) 宋素真 (1998). 桃園 197 位護生和 健康促進行為有 75%未達“經常”之頻率。 209 位在職護士 分量表得分由高而低是人際支持、自我實 現、壓力處理、營養、健康責任、運動。 某 護 專 五 專 三 年 分量表以自我實現得分最高,其次是人際支 級的 93 名學生 持、營養、壓力處理、運動、健康責任。 高雄地區 562 名大 六個層面以自我實現最高,其次依序為營 二學生 養、人際支持、壓力處理、運動及健康責任。 南 部 某 醫 學 中 心 分量表發現運動層面得分最低,營養得分次 659 名臨床護理人 低,而以人際支持得分較高。 員 144 位 65 歲以上社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六層面以營養、人際支持 區老人 最高,健康責任最低,運動次低。 台 灣 某 半 導 體 公 人際關係得分最高,其次依序是靈性成長、 司 1507 位員工 營養、壓力處理、健康責任,運動得分最低。 北部某大學生 49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得分中等。 位 六層面執行大多屬於“偶而、經常及都是" 之間。但健康責任與運動行為得分較低。 北市 14 所國小、 分量表得分顯示執行頻率達“經常"的只 國中、高中職、大 有人際支持及營養,而實踐力量最低的是健 學學生 3431 位 康責任,其次為運動。 北 市 國 中 小 學 校 營養得分最高,其他依序為自我實現、人際 護理人員 245 名 支持、壓力處理與健康責任,運動得分最 低。 122 名台北市某社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得分高低為人際支持、壓 區更年期婦女 力處理、營養、自我實現、運動和健康責任。 台北縣市 679 位 40 分量表得分最低為運動與預防性照護行為。 歲以上中老年人 北縣衛生所 227 位 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上,有“經常執 公衛護理人員 行"的題項僅有 30%,而 70%項目分佈於 “從不"與“有時"之間。 分量表最高為自我實現,其餘依序為營養、 人際支持、壓力處置、健康責任及運動。. 蕭冰如 (1998) 高淑芬等 (1999) 葉琇珠 (2000) 楊瑞珍等 (2001) 林女理 (2002) 張聖如 (2002) 張彩秀、黃乾全 (2002) 蕭順蘭 (2002). 研究結果. 18   .

(19) 表 2-2 國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新竹某醫院 406 名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僅達中等程度。 員工 六分量表以人際支持最高,其次依序為自我 實現、壓力處理、營養、運動及健康責任。 馬懿慈 某社區 65 歲以上 整體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等程度。 (2003) 170 名老人 六層面得分以營養最高,其它依序為人際關 係、壓力處理、身體活動、靈性成長,健康 責任最低。 林美聲 宜 蘭 縣 中 小 學 護 得分最高為營養,再來為壓力處理、自我實 (2004) 理人員 113 名 現、人際支持、健康責任,而運動得分最低。 李雅欣 北 部 某 一 新 訓 中 分量表以人際關係最高,其次為自我實現、 (2004) 心 之 入 伍 新 兵 共 壓力處理、營養、運動休閒及健康責任。 567 人 陳昭伶 基隆市高中職 664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等程度。 (2004) 名學生 六個層面依序為自我實現、壓力處理、人際 處理、營養、運動和健康責任。 林思嫺 宜蘭縣高中職 410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等情形。 (2005) 名教師 各層面得分最高是靈性成長、其餘為營養、 人際關係、壓力處理、身體活動及健康責 任。 吳采蓉 291 位白領階級員 以自我實現最佳,人際支持次之,再依序為 (2005) 工 營養、壓力處理、健康責任、而運動得分最 低。 劉俐蓉、姜逸群 北市某國中 203 名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於中上情形。 (2005) 教職員工 六分量表以人際關係得分最高,其他依序壓 力處理、靈性成長、營養、健康責任及身體 活動。 賴佳儀 國 營 事 業 職 場 員 由高而低依序為壓力處理、健康責任、人際 (2006) 工 331 位 支持、運動及營養,而自我實現為最低。 林語梵 宜 蘭 縣 公 共 衛 生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依序由高而低為營 (2008) 護理人員 98 位 養、壓力管理、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 行為與人際支持同為得分最低。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的標準化得分指 標為 59.17,屬於中等程度。 林雅雯等 (2003). 19   .

(20) 第二節 健康促進模式 本節主要在描述健康促進模式(Health Promotion Model;HPM),包 括模式的起源、理論依據、內涵,最後依據本研究目的,針對「個人 特質及經驗」中的個人因素、 「特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中的認知因素 做進一步探討。 壹、 健康促進模式 一、 健康促進模式起源 美國學者 Pender 於 1975 年應用預防性健康行為的概念模式闡述個 人健康促進,強調人和環境於互動中產生調適行為,用以探討個人在 預防疾病時影響做決定及行動的因素(引自黃錫美,2006)。其模式並於 1982 年開始發展,強調以最佳的健康狀態取代疾病預防的觀念,個人 產生正向的調適行為,追求安適狀態(李碧玉等,2002;黃錫美,2006; Pender, 1982)。因具有防範未然的作用,讓個人達到更正面健康狀態, 顯示具時代趨勢(吳姿瑩、卓俊伶,1998)。 二、 健康促進模式理論依據 Pender 因為具有人類發展學、實驗心理學與教育背景,因此融合 社會科學及學習理論的基礎,彙整成健康促進模式。理論主要統合了 價 值 期 望 理 論 (Expectancy-value Theory) 與 社 會 認 知 理 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1. 價值期望理論(Feather, 1982):強調個人是否從事某種行為,乃是根 據行為的結果會產生正向個人價值,以及根據可資運用資訊,評斷 其行為是否會帶來預期的結果(黃錫美,2006)。 2. 社會認知理論(Bandura, 1986):指出要完成某一特定行為,乃取決 於自我評估是否有可能達成的能力,強調認知過程對行為改變的重 要性,包括自我導向(self-direction)、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自 我效能(perceptions of self-efficacy) (李碧玉等,2002;吳姿瑩等, 1998)。 20   .

(21) 三、 健康促進模式的內涵 Pender 的模式中,認為健康是一個正向高層次的狀態, 「人」是模 式的焦點,每個人藉由自己的認知感受型態及修正因素獨特的表達自 己,個體對自我的健康定義比一般被公認的健康狀態更為重要,個體 被假定對於健康是有驅力(drive)駛向健康(黃錫美,2006;游郁馥, 2007)。健康促進模式強調維持和增進高層次的健康、自我實現和自我 滿足的健康促進行為,模式中並提出可能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因素 (Pender, 1987)。Palank(1991)即指出 Pender 健康促進模式最大優點是對 有關健康促進決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一個實證性的概念架構。 1982 年,Pender 發展健康促進模式,其架構包含個人認知能力、 修正因素及影響行動可能的變項等三個主要概念(Pender, 1982)。到了 1987 年,模式強調行為規則中認知調節的重要性,仍包含認知-知覺 因素、修正因素,將影響行動可能的變項改為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 並首次將自我效能納入認知-知覺因素中(黃毓華、邱啟潤,1997;黃 錫美,2006;Pender, 1987)。三個主要概念分述如下(Pender, 1987) (見 圖 2-1): (一) 認知-知覺因素(Cognitive-perceptual Factors) 採取或維持健康促進行為的主要動機,包含自覺健康控制、健 康重要性、自覺自我效能、個人對健康的定義、自覺健康狀況、自 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及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等七項。 (二) 修正因素(Modifying Factors) 此類因素可能經由影響認知-知覺因素,而間接影響健康促進 行為,包含人口學特性、生物學特性、人際間的影響、情境因素、 行為因素。 (三) 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Participation i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 指個人執行健康促進行為的可能性,會受到認知-知覺因素和 行動線索影響。行動線索指的是能加強行動內在或外在的刺激,如 身體症狀或媒體等。 21   .

(22) 認知-知覺因素. 修正因素. 自覺健康控制. 人口學特性. 健康重要性. 生物學特性. 自覺自我效能. 健康促進行為的參與. 參與健康促進 行為的可能性. 人際間的影響. 健康的定義 情境因素. 自覺健康狀況. 行動線索. 行為因素. 自覺健康促進 行為利益 自覺健康促進 行為障礙. 圖 2-1 健康促進模式 資料來源:Pender, N. J. (1987)..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2 nd).. 1996 年,Pender 再對健康促進模式做修正,修正的健康促進模式 (Revised Health Promotion Model)認為健康重要性及自覺健康控制對健 康促進行為的解釋不穩定,而行動線索是暫時性刺激,難以測量,故 自模式中刪除(Pender, 1996),另加入影響個人提高健康促進行為的新 變項,包括行動相關的感受、採取行動的承諾和立即競爭的需求及喜 好(黃錫美,2006)。綜合學者對修正的健康促進模式中有關三大概念的 說明如下(王瑞霞、陳彰惠,2003;王瑞霞,2004;李碧玉等,2002; 吳姿瑩、卓俊伶,1998;黃錫美,2006;Pender, 1996) (見圖 2-2): (一) 個人特質及經驗(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特徵和經驗,而這些特質會影響後續的行 為表現和發生。個人特質及經驗包括個人因素、和過去有關的行 為。(1)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 包含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和 社會文化因素。生物性因素如年齡、性別及身體質量比;心理性因 素如自覺健康狀況及健康的定義;社會文化因素如文化觀、教育和 22   .

(23) 社經地位。(2)和過去有關的行為(prior related behavior)- Pender 主張 過去相關行為將會對後續行為結果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換言 之,過去相關行為會直接影響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亦可經由影響特 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而間接影響行為的發生。 (二) 特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Behavior-specific Cognitions and Affect) 此要素為「個人特質及經驗」的中介變項,是健康促進的動機 因素,可直接影響健康促進行為,或經由「採取行動的承諾」間接 影響健康促進行為。內容包括六部分:(1)自覺行動利益(perceived benefit of action)- 個體計畫從事某行為,感受到預期的利益或結 果,會受到先前的經驗影響。(2)自覺行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 of action)- 在從事健康促進行為過程中,個人所感受到阻礙的因素。 (3)自覺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個體相信自己具有能力 去完成健康促進行為的信念。(4)行動相關的感受(activity-related affect)- 個體對某一特定行為主觀正向或負向的感受。(5)人際間的 影響(interpersonal influence)- 主要來自家庭、同儕與健康照顧提供 者,透過社會規範、社會支持與角色模範等方面來影響個人。(6) 情境的影響(situational influence)- 個體對情境之感受及認知,會促 進或阻礙行為的產生。 (三) 行為結果(Behavioral Outcome) 包含三個因素:(1)採取行動的承諾(commitment to a plan action) - 如契約的訂定,可引發健康促進行為的執行。(2)立即競爭的需求 及喜好(immediate competing demands and preference)- 競爭的需求 行為是指環境中的偶發事件,個人不具有控制力但又必須去做的 事,如本來預計去運動,但小孩生病了,需要有人帶他去看病。和 競爭的需求行為比較,個人對於競爭的喜好行為,具有較大的決策 力,如無法放棄對油炸食物的喜好,就會像喜好行為「屈服」。此 因素則直接影響健康促進模式的終點。(3)健康促進行為(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 為健康促進模式中的終點。 23   .

(24) 自從 Pender 健康促進模式初版在學術界發表後,陸續有研究依據 該模式的理論架構來預測與解釋行為,其中包括一般性的生活型態以 及特殊性行為(林美聲,2004)。Pender 健康促進模式是一個企圖解釋人 們在追求健康時與環境互動之個人多層面本質(multidimensional nature) 的模式,可以解釋人類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或健康促進行為(Palank, 1991)。健康促進行為的終極目標是要讓個體獲得正向的健康結果,同 時融合於生活型態中、深入落實到日常生活各個層面,使個體終其一 生都有正向的健康體驗。. 個人特質及經驗. 特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 行為結果. 自覺行動利益 自覺行動障礙 和過去有關的 行為. 自覺自我效能 行動相關的感受. 個人因素:生物 性、心理性和社 會文化. 立即競爭 的需求及 喜好. 人際間的影響 (家庭、同儕、 健康照護提供 者);規範、支 持、模範. 採取 行動的 承諾. 健康促進 行為. 情境的影響:選 擇、需求特徵、 審美觀. 圖 2-2 修正的健康促進模式 資料來源: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3 rd).. 24   .

(25) 貳、 個人因素、認知因素探討 參考 Pender(1996)之健康促進模式,研究者採用模式內「個人特質 及經驗」、「特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之概念的部分重要變項,研擬本 研究概念架構。各變項分述如下。 一、 個人因素 「個人特質及經驗」包括過去有關的行為和個人因素,且個人因 素源自 Pender(1987)健康的定義、自覺健康狀況、人口學特性及生物學 特性等變項。1996 年修訂的健康促進模式指出個人因素共分為生物、 社會文化及心理三部分。 1. 生物性因素,指生理性的指標,如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比、青春 期、停經期、氧氣容積、體力、敏捷性或平衡性等。 2. 社會文化因素,指社會文化的因子,如人種、民族、文化觀、教育 和社經地位等。 3. 心理性因素,指心理性的內涵,如自尊、自我動機、個人能力、自 覺健康狀況及健康的定義。 個人因素包含較多不可改變的變項如性別、年齡、種族等。其中, 針對較為特殊的自覺健康狀況做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 自覺健康狀況 自覺健康狀況是指個人自我評價其健康情形,能適切反映身體 和心理上的健康狀態,也會影響個人從事健康促進行為(Pender et al., 1990;Ware, Gandek, & the IQOLA Project Group, 1994)。自覺健 康狀況越佳者,越有動機去維持該狀況,因此會執行較多健康促進 行為(王秀紅等,1992)。另有學者提出自認健康狀況良好或普通 者,改變的行為動機較強,而自覺健康極佳或極差者則會缺乏行為 的誘因(Palank, 1991)。. 25   .

(26) 二、 認知因素 「特定行為的認知及感受」包括 Pender(1987)模式的人際間的影 響、情境因素兩項修正因素,多增加行動相關的感受,以及原有的自 覺行動利益、自覺行動障礙、自覺自我效能三項。以下針對自覺行動 利益、自覺行動障礙和自覺自我效能來做進一步說明。 (一) 自覺行動利益 根據價值期望理論(Feather, 1982),預期性利益對於推動目標行 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自覺行動利益可以從自我的經驗或從別人的 經驗中獲得。故決定個體是否去從事某項健康促進行為的關鍵,在 於其對此一行為預期的結果或所能得到的利益之主觀認知(引自李 碧玉等,2002)。本研究針對「自覺行動利益」的意義,延伸成「自 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 ,來探討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性。 (二) 自覺行動障礙 在從事健康促進行為過程中,個人所感受到阻礙的因素,譬如 需花時間或其他內外在因素而造成個人的逃避。預期的障礙會影響 一個人要從事某種行為的意圖和實際的執行,如果個體主觀感受到 無法克服這些障礙,則會逃避行為。換句話說,當下對行為的準備 度很低而障礙度很高,行為較不可能發生;反之,如果準備度很高 而障礙度很低,則行為發生的可能性較高(李碧玉等,2002;Pender, 1996)。本研究針對「自覺行動障礙」的意義,延伸成「自覺健康 促進行為障礙」,來探討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性。 (三) 自覺自我效能 Bandura(1977)提出影響個人行為改變或繼續維持的因素有:效 能期待(efficacy expectancy)及結果期待(outcome expectancy);其中 效能期待(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是指「人們判斷他們為達成其預期 的行為表現,組織與執行此行為之能力」。而後又進一步提出明確 26   .

(27) 定義:「自我效能,就是為了處理即將出現的情況,個人對於他自 己能否成功執行所要求的行為表現而做的主觀判斷,而且此判斷也 決定了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將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將持續多久的時 間」(Bandura, 1982)。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是人類從事各類行為 中最具解釋力的變項,自我效能的信念也能持續影響個人的動機與 行為(Bandura, 1986)。 Pender(1987)說明自覺自我效能是個體相信自己具有能力去完 成健康促進行為的信念,即使遇到障礙因素之情形下,也努力督促 自己去完成,此因素是行為發生與否或持續之重要影響因素(李碧 玉等,2002)。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理論中,基本上皆沿用自我 效能的概念定義(引自蔣立琦、郭雅雯、林綽娟,2004)。是故自我 效能理論被廣泛應用於健康行為相關領域的眾多研究中,這也就是 說自我效能對於引發個人從事某項行為的起始決策、發揮努力的程 度及行為改變的決定因素皆佔有重大影響。本研究針對「自覺自我 效能」的意義,延伸成「健康行為自我效能」,來探討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的相關性。. 27   .

(28) 第三節 個人因素、認知因素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之研究 根據前一節文獻整理,已知截至目前有健康促進模式及修正的健 康促進模式等版本問世,也有許多國內外研究證實,模式中的變項可 以解釋不同族群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但探討影響人類健康促進行為 的因素中,因健康促進模式涵蓋的變項較多,模式也難以完整被檢視(王 瑞霞、陳彰惠,2003;王瑞霞,2004)。 依據 Pender 主張的健康促進模式理論,個人特質及經驗會影響特 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與行為結果(陳淑卿、賴裕和,1999;Pender, 1996),例如:Pender(1987)指出年齡、種族、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等因 素可能會影響個人的認知因素;陳美燕、廖張京隸(1995)發現年齡、教 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會影響其健康促進行為。且特定行為的認知及 情感是健康促進的動機因素,可直接影響行為結果 (王瑞霞,2004 ; Pender, 1996)。以下整理個人因素、認知因素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 之研究結果。 壹、 個人因素與認知因素相關之研究 一、 個人因素與自覺行動利益、自覺行動障礙的關係 陳瀅如(2008)探討健檢族群代謝症候群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發現 性別與自覺行動效益存有差異,經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發現女性比男 性有較好的自覺行動效益,但年齡、職業與自覺行動效益、自覺行動 障礙則未達顯著水準。張玉鳳(2001)探討國中學生攝取蔬果行為之研 究,顯示自覺健康狀況是影響知覺利益、知覺障礙的重要變項,但性 別、社經地位等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二、 個人因素與自覺自我效能的關係 國內外學者之研究結果發現個人基本變項如種族、年齡、性別等, 均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個體自我效能的表現(仇方娟,1997;宋素真、黃 28   .

(29) 瑞美、林麗英,2001;McDougall, 2004)。張聖如(2002)探討更年期婦 女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顯示人口學變項中,教育程度越高、經濟狀況越 好者,有較好的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林美聲(2004)也發現健康行為自我 效能總量表與年齡、學校護理工作年資有顯著正相關。李雅欣(2004) 分析個人基本變項與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相關,顯示曾參與過健康促 進課程者得分高於未曾參與者、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上者得分優於高中 職及高中職以下者,且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黃毓華、邱啟潤(1997) 探討人口學變項包括性別、是否就讀醫學院與自覺自我效能之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均未達顯著差異。 綜合前述,不同研究對象的個人基本變項,對自覺行動利益、自 覺行動障礙、自覺自我效能之影響,因研究對象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 果,並無一定論,故可進一步探討其相關性。 貳、 個人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之研究 Gillis (1993)彙整有關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決定因素的文獻回顧,發 現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教育程度、年齡、收入、性別、婚姻狀況),是 常被探討的因素之一。Johnson 等(1993)研究,以隨機抽樣電話調查 20-64 歲的成人,測試個人背景變項是否直接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結果發現性別、年齡、收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身體質量指數能 直接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因許多研究均顯示個人因素與生活型態 直接的相關性,Pender 在綜合運用相關研究後,修正的健康促進模式 不但指出個人因素會影響特定行為的認知及情感,同時也預期會直接 影響行為結果(黃錫美,2006)。以下針對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 狀況、教學年資、參與健康促進相關研習課程、自覺健康狀況等個人 因素,分別說明探討之。 一、 性別 Felton, Parsons 與 Bartoces (1997)以 331 名 21-64 歲職員為對象, 29   .

(30) 進行人口學特性與健康促進行為之相關性研究,顯示性別是主要影響 健康促進行為的因子,如女性較注重放鬆和健康促進行為。Walker 等 (1988)以 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為研究工具,顯示女性在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得分高於男性。2003 年,Hulme 等對西班牙裔成人之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進行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在營養、運動、健康責任與自我 實現之分量表有差異(Hulme et al., 2003)。陳政友(1999)進行大學生健康 生活型態之研究,同樣發現性別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女生較男生為 佳。Pirincci 等(2008)研究大學教職員發現女性的健康責任與營養方面 得分較男性高。 但一些研究卻有不同的發現,Felton 等(1997)顯示男性比女性較多 運動方面的健康促進行為。Lee 等(2005)指出男性比女性有較佳的身體 活動行為,其他分量表則發現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高淑芬等(1999) 探討員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男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比女性正向。鍾 寶玲(2001)以某社區老人糖尿病患者為對象,發現男性的健康責任及身 體活動之生活型態顯著高於女性。 二、 年齡 Duffy(1988)以中年婦女為對象進行健康促進行為之相關因子研 究,發現隨著年齡增加,愈關心自我健康狀況,會對自己健康負責, 並監測自己的健康變化。Pender 等(1990)以白領工作者為對象,發現年 齡大者有較佳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Walker 等(1988)、Johnson 等 (1993)、Duffy 等(1996)、Hulme 等(2003)的研究,都發現年齡在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是重要預測因素。Pirincci 等(2008)發現年 齡大者,自我實現、營養、壓力處理等方面得分越高。國內陳美燕、 廖張京隸(1995)以桃園護生和護士為研究對象、宋素真(1998)針對護理 人員相關研究、吳采蓉(2005)針對白領階級,皆發現年齡越大者其健康 生活型態表現就越佳,執行較多健康促進行為。 但馬懿慈(2003)以社區老人為對象、劉俐蓉等(2005)研究北市國中 教職員工,顯示年紀越輕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形越好。. 30   .

(31) 三、 教育程度 Johnson 等(1993)以 20-64 歲的成人為對象、Duffy 等(1996)以受雇 非裔美國婦女為對象、Walker 等(1988)之研究皆發現教育程度在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國內王秀紅等(1992)、馬懿慈(2003)、李雅 欣(2004)也顯示教育程度越高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得分越佳。 高淑芬等(1999)針對員工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探討,發現教育程度雖 以高學歷者有較好健康促進行為,但其中大專以上及國中以下皆有顯 著高於高中(職)者。林雅雯等(2003)則發現學歷越高,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反而較差,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四、 婚姻狀況 Johnson 等(1993)發現婚姻狀況可直接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2003 年,Hulme 等對西班牙裔成人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進行研究,結 果顯示婚姻狀況對壓力處理與運動有差異(Hulme et al., 2003)。國內多 數研究(王秀紅等,1992;林思嫺,2005;高淑芬等,1999)指出有配偶 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得分較未婚者為佳。 五、 教學年資 蕭順蘭(2002)探討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年資為可 預測的因子。其他研究如林女理(2002)、林美聲(2004)、林思嫺(2005), 皆發現年資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六、 參與健康促進相關研習課程 Pender 等(1990)以白領工作者為對象,發現公司的安適計畫中有持 續參與者有較健康的生活型態。蕭順蘭(2002)同樣發現是否參與健康促 進課程與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分量表的運動、健康責任、壓力處 理及自我實現有顯著差異。劉俐蓉等(2005)發現健康知識來源數目較 多,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良好。. 31   .

(32) 七、 自覺健康狀況 Gillis(1994)探討女大學生與雙親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發現自覺 健康狀況、自我效能、健康的定義、種族可解釋青少女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總變異量的 41%,其中自覺健康狀況是重要預測因子。Pullen, Walker 與 Fiandt(2001)以鄉村老年婦女為對象,發現自覺健康狀況與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Tashiro(2002)調查日本女大學生,發現自 覺健康狀況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重要預測因素。國外其他研究 (Frank-Stromoborg et al.,1990;Pender et al., 1990;Weitzel, 1989)同樣證 實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陳美燕、廖張京隸(1995)發覺自覺健康狀況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 有影響力,即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者,執行較多健康促進行為。蕭順蘭 (2002)發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由自覺健康狀況、公衛年資和參加健 康促進課程時數,解釋總變異量的 25.1%。林思嫺(2005)調查發現教師 自覺健康狀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正相關,其健康狀況結果自 覺介於中等以上。賴佳儀(2006)探討自覺健康狀況、健康概念、個人基 本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顯示自覺健康狀況最具解釋力, 自評結果則是介於與他人一樣及有好一些之間。 綜合前述,得知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個人因素非常多,個人 背景變項的預測力也因研究對象不同或其他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同的 結果。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因素未達到顯著水準,像是 Pirincci 等 (2008)研究大學教職員發現性別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無顯著差異。黃毓 華、邱啟潤(1997)顯示不同性別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未達顯著性差異; 賴佳儀(2006)顯示教育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無差異;林語梵(2008) 研究結果顯示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工作 年資及參與健康促進課程與否,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分無顯著差 異。故可進一步探討其相關性。 而自覺健康狀況研究方面,綜合上述文獻得知,許多國內外研究 32   .

(33) 針對不同群體加以探討,皆發現自覺健康狀況對健康促進行為的正向 影響,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預測因子之一。Gillis(1993)整理 1983-1991 年的 23 篇文獻指出,自覺健康狀況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顯 著正相關變項,也是僅次於自覺自我效能後之第二常用的預測因子。 參、 認知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之研究 由表 2-3 至表 2-5 之國外與國內文獻可見,因研究對象與目的不 同,所探究的變項數目也不一。 一、 自覺行動利益和障礙在健康促進之應用 彙整自覺行動利益和障礙之相關研究,發現大多數文獻的依變項 以選取單一健康行為為主,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做為探討的文獻篇數 極少(見表 2-3)。但其實健康行為的終極目標是要讓個體達到正向的健 康結果,並深入落實到生活的各層面(吳姿瑩、卓俊伶,1998),使其擁 有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 陳瀅如(2008)研究結果發現,自覺行動利益越高和自覺行動障礙越 低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越佳,且自覺行動利益具有預測能 力。Garcia 等(1995)探討學生的運動行為,研究結果指出自覺利益和障 礙可直接預測健身運動行為。Wu 與 Pender(2002)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 討青少年身體活動決定因素,結果也顯示自覺利益和障礙與身體活動 有顯著相關。吳姿瑩、卓俊伶、馮木蘭(2001)以身體活動為研究,發現 對身體活動有高自我效能、高知覺利益和低知覺障礙的青少年比具有 相反認知者,更可能參與身體活動。董貞吟等(2006)研究紡織廠內高噪 音作業區勞工的聽力保護行為,結果顯示勞工之利益越高,越會採取 聽力保護行為,而障礙越高越不會採取聽力保護行為。 大多數研究發現自覺利益和障礙,均為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即 自覺利益越高、自覺障礙越低,研究對象越會執行此健康促進行為。. 33   .

(34) 表 2-3 自覺行動利益和障礙與健康促進行為之相關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Garcia 等 (1995). 286 位學生. 研究變項. 自我效能 自覺利益和自 覺障礙之差異 McCullagh, 139 位農夫 自我效能 Lusk 與 自覺利益 Ronis(2002) 自覺障礙 Wu 與 832 位學生 自我效能 Pender 自覺利益 (2002) 自覺障礙 吳姿瑩、 台 北 市 國 中 自我效能 卓俊伶、 969 名學生 知覺利益 馮木蘭 知覺障礙 (2001) 董貞吟等 北 中 南 共 六 認知 (2006) 家 紡 織 廠 之 態度 高 噪 音 作 業 自我效能 勞工 利益 障礙 陳瀅如 台北市某醫 健康行為自我 (2008) 學 中 心 的 健 效能 檢 族 群 代 謝 健康行為利益 症 候 群 患 者 健康行為障礙 138 人. 依變項. 研究發現. 運動行為. 自覺利益和障礙可直 接預測健身運動行為。. 聽 力 保 護 自覺障礙是聽力保護 行為 行為的預測因子。 體能活動. 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的自覺利益 和障礙與青少年的身 體活動有顯著相關。 自我效能、知覺利益、 知覺障礙與青少年身 體活動有顯著的相關。. 聽力保護 聽 力 保 護 行 為 與 利 健 康 促 進 益、自我效能呈正相 行為 關,與障礙呈負相關。. 健 康 促 進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和 生活型態 自覺行動利益呈顯著 正相關,與自覺行動障 礙呈現負相關。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 覺行動利益和年齡,共 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 型 態 的 變 異 量 為 76.4%。. 二、 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之應用 有關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對健康生活型態的影響,在國內外有許多 研究(宋素真,1998;李雅欣,2004;林雅雯等,2003;林美聲,2004; 林思嫺,2005;洪麗玲等,1997;馬懿慈,2003;高淑芬等,1999; 張聖如,2002;陳昭伶,2004;陳瀅如,2008;黃毓華等,1997;劉 俐蓉等,2005;蕭冰如,1998;Duffy et al., 1996;Pender et al., 1990; Stuifbergen & Becker, 1994;Weitzel, 1989;Weitzel & Waller, 1990)已獲 得證實,其間呈顯著的正相關,也顯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是重要的預 34   .

(35) 測因子(見表 2-4 與表 2-5)。 洪麗玲、高淑芬(1997)指出自我效能單一變項解釋力高達 52.3%, 另林思嫺(2005)研究顯示自我效能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共 45.6% 變異量。不難預期自我效能被用於檢測模式的比率較高,各研究發現, 雖對象不同,結果均同樣證實自我效能是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最具解釋 量的重要預測因子。 由此觀之,更加確立自我效能是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重要因 素,而不同族群與影響因子的組合對健康促進行為或生活型態之解釋 差異也不盡相同。 表 2-4 國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自變項. 研究發現. Weitzel (1989) FrankStromborg 等(1990). 179 名藍領 工作者 美國中西部 385 位可活動 癌症病患. 健康重要性 自我效能 健康重要性 健康的定義 健康控制歸因. 自我效能是最強預測因子。. Weitzel 與 Waller (1990). 拉丁美洲 173 名藍領工作者. 健康重要性 自覺自我效能. Pender 等 (1990). 美國中西部 589 位白領 工作者. Gillis (1993). 1983~1991 年 間有關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決 定因素共 23 篇文獻. 健康重要性 自覺健康控制 自覺自我效能 健康的定義 健康的定義 自覺自我效能 知覺障礙 人際支持. 35   . 健康控制歸因、自覺健康狀 況、健康的定義及年齡、教育、 收入、職業等因素,共可解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 23.5%。 自我效能、健康重要性、自覺 健康狀況及教育程度共解釋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 20%的總變異 量。 自覺自我效能為最重要的預測 因子。 自我效能、健康的定義、自覺 健康控制及自覺健康狀態解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變異量的 31 %。 有六篇探討小孩及青少年,十 七篇以成人為對象,顯示自我 效能為最強的預測因子。.

(36) 表 2-4 國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研究摘要(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自變項. 研究發現. Johnson 等(1993). 3025 位 20-64 歲的成人. 自覺自我效能 自覺健康控制. Gillis (1994). 184 位女大學 生與雙親. 自覺自我效能 健康的定義. 自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 況、自覺健康控制三項為最強 預測因子。 自覺健康狀況、自我效能、健 康的定義、種族可解釋青少女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的 41%。 自覺自我效能、健康的定義、 人口學特性為顯著預測因子, 共可解釋總變異量的 50%。 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因子。 自我效能、健康控制歸因(內在 及重要他人)、目前健康狀況、 年齡、教育程度等是重要的預 測因素,變項解釋力達 88%。 自我效能為最重要預測變項。 自覺健康狀況、健康的定義、 人口學特性、人際間影響共解 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 47%。. Stuifbergen 與 117 名成人 Becker 殘障者 (1994). 自覺自我效能 健康的定義. Duffy 等 (1996). 397 位受雇 非裔美國婦女. 健康控制歸因 自覺自我效能. Pullen 等 (2001). 鄉村老年婦女. 健康的定義. 綜合以上文獻得知,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具最強預測因子的角色,因 為獲得許多研究的證實,故乃將此一重要變項納為本研究的變項之 一。另外,國內相關健康行為及類似健康促進的研究有明顯增加的趨 勢,但以健康促進之整體觀點與自覺行動利益和障礙做探討的相關研 究並不多見,大多仍是以單一健康行為如運動等研究為主;本研究則 強調整體性的健康生活,故自覺行動利益和障礙也以整體健康為考 量,探討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因此,本研究依據「健康促 進模式」加以修改,做為研究架構,擬探討台北市國中學校場域的教 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冀能找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重要影響因素, 進而提升教師更佳的健康生活行為,以做為推廣健康生活型態時之依 據。 36   .

(37) 表 2-5 國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研究摘要 研究者. 研究對象. 洪麗玲、 高淑芬 (1997). 某護專五專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三年級 93 名 學生. 黃毓華、 邱啟潤 (1997). 高雄地區 562 名大二 學生.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宋素真 (1998). 南部某醫院 659 名臨床 護理人員.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蕭冰如 (1998). 144 位 65 歲 以上社區老 人.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高淑芬等 (1999). 台灣某半導 體公司 1507 位員工 122 名北市 某社區更年 期婦女 新竹某醫院 406 名員工. 自覺健康控制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張聖如 (2002) 林雅雯等 (2003). 馬懿慈 (2003). 研究自變項.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某社區 65 歲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以上 170 名 老人. 37   . 研究發現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單一變項解 釋力高達 52.3%,為最佳預測因 子。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以營養自我 效能得分最高,其他依序為心理 安適、運動、健康責任。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 性別共同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可解釋之變異量達 49.8%。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 因子。 自我效能各分量表以營養最 高,其次依序為運動、心理安 適、健康責任。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 自覺健康狀態共同預測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可解釋變異數的 37 %。 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因子。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教育程度與 自覺健康狀況共同解釋健康促 進生活方式之變異量達 82%。 自我效能為最佳預測因子。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 態、自覺健康控制與健康促進生 活方式皆呈顯著正相關。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及自覺健康 狀況,共解釋 53.3%的總變異量。 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因子。 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狀 況、健康自覺狀態與健康行為自 我效能影響達顯著水準,可解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47.9%。 自我效能為最佳預測因子。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 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 正相關。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 因子。.

(38) 表 2-5 國內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研究摘要(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自變項. 研究發現. 林美聲 (2004). 宜蘭縣中小 學護理人員 113 名.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陳昭伶 (2004). 基隆市高中 職 664 名學 生. 自覺健康控握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李雅欣 (2004). 北部某一新 訓中心之入 伍新兵共 567 人 宜蘭縣高中 職 410 名 教師.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概念.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 自覺健康狀況及參與健康促進 課程時數等四個變項,共可解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變異量的 55.2%。 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因子。 社會人口學變項、健康概念、健 康行為自我效能和自覺健康控 握能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可解釋總變異量 63.9%。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影響最大,可 解釋 49.4%。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為最強預測 因子,解釋總變異量 61.1%。. 劉俐蓉、 姜逸群 (2005). 北市某國中 203 名教職 員工.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陳瀅如 (2008). 台北市某醫 學中心的健 檢族群代謝 症候群患者 138 人.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健康行為利益 健康行為障礙. 林思嫺 (2005).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38   .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年齡、自覺 健康狀況、參與健康促進課程等 四變項,共可解釋總變異量的 53.3%。 自我效能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共 45.6%變異量,為最佳預 測因子。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年齡、畢業 科系、健康知識來源數共可解釋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的 45.1%。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屬中上。各單 項高低排序為人際關係、靈性成 長、壓力處理、健康責任、營養 及身體活動。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和健康行為 自我效能、自覺健康狀況呈顯著 正相關。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自覺行動利 益和年齡,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變異量為 76.4%。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最有預測力。.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分五節依序陳述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驟, 以及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探討個人因素、認知因素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依 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擬定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個人因素.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性別. 認知因素. .身體活動. .年齡 .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 .教學年資 .參與健康促進相 關研習課程 .自覺健康狀況.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 .營養. .自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 .健康責任 .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人際關係 .靈性成長. 圖 3-1 研究架構. 39   . .壓力處理.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壹、 研究母群體 本研究採橫斷設計進行量性調查研究,以 97 學年度台北市國民中 學現職合格教師為母群體,藉以了解國中教師的個人因素、自覺健康 促進行為利益和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依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處最新資料,台北市 97 學年度公私立 國民中學共計 62 所(不含高中附設之國中部),全體教師總人數為 5,590 名(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a,2009)。 貳、 研究樣本 因為研究者本身人力、財力上的限制,無法以台北市每一名國中 教師為樣本進行隨機抽樣,故採用集群取樣方式(Cluster Sampling)。將 台北市每所國民中學視為一個集群,利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出所 需學校,再以抽出之學校全體教師為調查樣本。 依據 Krejcie 與 Morgan(1970)的抽樣曲線標準,母群體 5,590 人 時,樣本人數需 361 人,考慮有效回收率約為 50%,決定增加抽樣人 數為 722 人。誠上述 62 所學校共 5,590 名教師,每校約有 90 人,需抽 出 8 所學校。 本研究以簡單隨機抽樣方式抽取 8 所國中,並以校內全部教師為 研究樣本,合計 842 名教師,實際回收 447 份問卷,剔除作答不符合 規定之無效問卷後,實得有效問卷 439 份,有效回收率為 52.1%。茲 將研究對象人數及有效問卷之分配情形列於表 3-1。. 40   .

(41) 表 3-1 調查學校教師數與回收情形 學校別. 教師數. 回收份數. 回收率. 有效 回收份數. 有效 回收率. 敦化國中. 165. 98. 59.4%. 96. 58.2%. 萬華國中. 156. 96. 61.5%. 95. 60.9%. 明德國中. 152. 84. 55.3%. 83. 54.6%. 古亭國中. 62. 38. 61.3%. 38. 61.3%. 石牌國中. 174. 60. 34.5%. 58. 33.3%. 關渡國中. 36. 30. 83.3%. 30. 83.3%. 西湖國中. 52. 29. 55.8%. 27. 51.9%. 五常國中. 45. 12. 26.7%. 12. 26.7%. 合計. 842. 447. 53.1%. 439. 52.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收集資料,研究工具內容包含五部 分,分別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健康促進行為障礙、健康行為自我效 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個人基本資料與自覺健康狀況。 健康促進行為利益與健康促進行為障礙為自編之結構式問卷,先 以開放式引導問卷收集相關資料,篩選出顯著信念後,擬定問卷初稿, 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問卷的內容適切及詞意表達,修改後編制成結構式 問卷。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自覺健康狀況等部份, 乃針對研究對象的特性,採用國內學者所譯中文版、具良好信、效度 量表做為測量工具。 壹、 開放式引導問卷 一、 開放式引導問卷內容 為初步瞭解國中教師自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與障礙,參考國內相 關研究之問卷編制開放式引導問卷(附錄一)。請研究對象儘量詳列所有 4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ocial welfare” if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SWD)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 Report of study on sodium content in local foods.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

• The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is the highest nutrient intake value that is likely to pose no risk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for individuals in a given age and gender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