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與英國中小學階段國定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與英國中小學階段國定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下)"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張永宗

台中市立向上國中教務主任

※本文承接35卷 11期

四、學習節數 台灣的九年一實課程架構中,總 學習節數的80%為領域學習節數,

20%

為彈性學習節數,而除了語文學習領 域佔領域學習節數的20%外,其餘學習 領域只佔10% 。而四個學習階段的每週 學習總節數不同,如此,自然與生活

科技在國小階段每週的授課節數平均

約為2 .4節,在國中階段則約為2.9節。 若能在彈性授課節數爭取到較多的節 數,貝rj 國小可能為3 節,國中可能為4 節。各學習階段的學習節數對照如表5

所示。

台灣之科技課程在自然與生活學 習領域中,約只佔整個學習領域的 20~25% 。是以,國小每週有關科技課 程的學習節數約只有0.75節(第一學習 階段將更低) ;國中則約為1 節(每節 的分鐘) ;高中依現行課程標準,家 政與生活科技為高一、高二必修課 表5 台灣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階段的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對照表 一一階段

28-31

22-24

30-33

20

25

27

2-4

4(20

+

25

+

27) = 288

288X 10%+12=2.4

4-6

3-6

2

.4

X2=4.8

資料來源:李隆盛,民間,買15-17 。

(2)

表6 台灣與英國科技課程每週學習節數對照表 英盟

關健期| 年級 1益生年齡|學習節數

K~2 5~7 3~6

8-11

7-9

12~14 一

10

15

四 資料來源:李隆盛,民凹,頁 15-17 。

2

2

6

程,每週 2 節(每節 50 分鐘) ,是以科 技之課程實為每週 1 節。英國的科技課 程在第一、二、三關鍵期的學習節數 為每週 2 小時,第四關鍵期之第一年

(必修)為每週 1 小時,第二年因為選

修,每週可高至6小時。兩國之科技課 程學習節數對照如表6所示。 五、能力指標 台灣的科技教育能力指標,在九 年一貫課程中的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 領域內,以下列 I a-b-c-dJ 的編號呈 現,其中:

I

aJ 代表能力指標,

IbJ

代表學習階段序號,

I

cJ 代表能力指

標之次目標序號,

I

dJ 則代表流水

號。能力指標共分八個主軸,其中有 關科技知部份有: I 科技的發展 J (編 碼4) ;和「創意與製作 J (編碼 8) 。 因此,下列呈現之能力指標編碼之第 一碼僅出現4和 8 。茲依學習階段別, 2002年 12月 生活科技教育35卷 12期

18

將台灣科技課程之能力指標條列於下 (教育部,民 89) .第一學習階段 無相對應之能力指標。 .第二學習階段 4-2-1-1 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 性。 4-2-1-2 認識科技的特性。 4-2-2-1 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 關係。 4-2-2-2 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 4-2-2-3 體會科技與家庭生活的互動 關係。 ﹒第三學習階段 4-3-1-1 認識科技的分類。 4-3-1-2 了解機具、材料、能源。 4-3-2-1 認識農業時代的科技。 4-3-2-2 認識工業時代的科技。 4-3-2-3 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

(3)

4-3-2-4 認識國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 新。 4-3-3-1 了解社區常見的交通設施、 休開設施等科技。 8-3-0-1 能連用聯想、腦力激盪、概 念圖等程序發展創意及表現 自己對產品改變的想法。 8-3-0-2 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 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8-3-0-3 認識並設計基本的造形。 8-3-0-4 了解製作原型的流程。 ﹒第四學習階段 4-4-1-1 了解科學、技術與數學的關 係。 4-4-1-2 了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 4-4-1-3 了解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 係。 4-4-2-1 從日常產品中了解台灣的科 技發展。 4-4-2-2 認識科技發展的趨勢。

4-4-2-3 對科技發展的趨勢提出自己

的看法。 4-4帽子 1 認識和科技有關的職業。 4-4-3-2 認識和科技有關的教育訓練 管道。 4-4-3-3 認識個人生涯發展和科技的 關係。 4-4圖3-4 認識各種科技產業。 4-4-3-5 認識產業發展與科技的互動 關係。 8-4-0-1 閱讀組合圖及產品說明書。 8-4-0-2 利用口語、影像(如攝影、 錄影卜文字與圖案、繪圖或 實物表達創意與構想。 8-4-0-3 了解設計的可用資源與分析 工作。 8-4-0-4 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 8-4-0-5 模擬大量生產過程。

8-4-0-6 執行製作過程中及完成後的

機能測試與調整。 英國之科技課程以設計與製作為 欲達目標 (targets) ,每一目標並應學 生生理年齡的差異和難易能力層級, 分成八級,但第四關鍵期則尚未提出 能力成就等級標準。以下為英國 D&T 課程中「設計 J (designing) 之欲達目

標 (attainment target) 的八級能力層級

內容,及「製作 J (devising) 之欲連目 標的八級能力層級內容(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

1998 ;

見魏炎順,民88) .設計之能力:層級一 1.能藉由模型、重新組合材料及組 成而產生構想。 2. 能察覺普通產品的簡單特徵並激 發與自己的構想相關。 3. 能使用圖片或文字傳連構思準備 與作法。 ﹒設計之能力:層級二 1.能利用使用過的材料、技術和產 品的經驗幫助激發構想。 2. 能利用模型和圖片來發展與溝通 自己的設計觀點。 3. 能思索並增強自己的構思。 .設計之能力:層級三 1.能創發構思且察覺需求衝突的設

(4)

計觀點。 2. 能對完成作品有實際看法,並可 因問題發生而產生更多的構想。 3. 能提出適合的研究計畫之知識和 理解,以幫助產生構思。 4. 能使用分類表現記法以顯示設計 的詳細意圖。 ﹒設計之能力:層級四 1.能獨自蒐集資訊,以發展更多的 構想。 2. 能察覺使用者的觀點和喜好,並 開始考慮這些因素。 3. 能評鑑工作的發展及其設計的意 圖。 4. 能使用素描和模型表達且選擇重 點方式表現自己的構想。 ﹒設計之能力:層級五 1.能藉由外來的資源和同產品間的 特性之理解而產生構想。 2. 能經由討論、國示及模型模擬與 適當的研究計畫之內容幫助發展 構思。 ﹒設計之能力:層級六 1.能表達對同型產品形式與功能的 廣泛理解與資訊以產生構思。 2. 能考慮產品的外觀、功能、型 式、安全、真實和使用者及目的 意圖,並有系統陳述設計的計畫 觀點。 3. 能製作初步模型以說明設計的想 法。 4. 能利用正式的圖示方式以溝通設 計理念。 2002年 12月 生活科技教育35卷 12期 ﹒設計之能力:層級七 1.能檢試適合的資訊並利用此資訊 發展構思。 2. 能調查同類型產品的形式、功能 和製程的特性,以利發展構思。 3. 能瞭解材料與構成要素的工作特 性。 4. 能察覺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並正 確評估可行性。 5. 能利用設計的研究計劃之知識和 技能以發展真實意圖。 ﹒設計之能力:層級八 1.能藉由設計的設計程序策略以發 展適合的構思。 2. 能檢試使用者對真實產品的需求 和喜好,並歸納結論以發展構 思。 3. 能依據對產品的物理與工作特性 的瞭解,以決定材料和技術。 4. 能檢試設計衝突需求,並能表達 及記錄這些需求,利用這些因素 分析以呈現設計計畫內容。 ﹒製作之能力:層級一 1.能說明使用何種材料以製作作 。 口問 2. 能選擇少量材料並使用已知的技 能和工具完成形式與組合連結。 ﹒製作之能力:層級二 1.能選擇並說明所選的材料、工具 和技能。 2. 能安全的用手操作工其以組合連 接各種材料。 3. 能說明作品的結果。

20

(5)

﹒製作之能力:層級三 1.能應用工作的程序,並更正確選 擇工具、材料和技術。 2. 能正確使用工具和簡單技術以增 進製作作品的能力。 3. 能使製品與原旨趣相似,即使有 所改變,也能檢試。 ﹒製作之能力:層級四 1.能逐步的發展製作計劃,並能分 辨主要的關鍵和工具、材料和處 理的需求。 2. 能藉由各種材料和連結的各項技 法,測量、分類和啄磨簡單的形 式。 3. 能更精確提昇完成的品質和功 能。 4. 能分辨完成作品的好壞差別。 .製作之能力:層級五 1.能照發展計畫製作作品,並做某 些難度的修飾。 2. 能漸漸精確控制且安全使用工 具、材料和處理程序。 3. 能利用製程步驟以檢試發展的工 作內容,並能適度修正與原始設 計計畫衝突之製程路徑。 4. 能依設計圖和建議事項評估自己 的作品。 ﹒製作之能力:層級六 1.能描繪設計計劃的實施內容並提 出若於製程中失敗的解決方案。 2. 能依照研究的計畫內容漸進使用 設計方法與處理程序的能力,且 精確的使用工具和設備處理材 料。 3. 能評估產品的使用情形以增進製 作的方法。 ﹒製作之能力:層級七 1.能預估完成作品所需時間及所需

材料、組成、工具和處理程序。

2. 能適度修正製程的方法並提出說 明設計計劃方案修正的理論基 礎。 3. 能選擇適宜技術並評估產品完成 使用情形及檢試增進完成作品的 方法。 ﹒製作之能力:層級八 1.能提出製程計畫說明。 2. 能確認製程能完整的完成。 3. 能依計劃說明選用適合的工作和 技能。 4. 能檢試一連串的批判並說明其他 非原計劃目的之議題。 六、學習評鑑 台灣科技課程的學習評鑑方式, 依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精神,教學評 量應以課程目標為依歸,考查學生是 否習得各階段之基本能力及學習進度 情形。為達上述之目標,應注意(教 育部,民 89)

:

(l)評量的層面應包 括科技素養的認知、技能與情意;

(2)

評量的時機應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 性評量; (3) 評量的方式除由教師考 評之外,得輔以學生自評及互評來完 成; (4) 評量的類型應依教材內容及 教學活動的不同,作適切的選擇;

(5)

其類型可包括紙筆測驗、操作、過程

(6)

觀察、成品展示、口頭詢答、專題報 告及學習歷程檔案等,盡可能做到真 實評鑑; (6) 評量的結果應用於幫助 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優缺點,藉以達 成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與改善學習的效 果;和 (7) 評量的結果亦應做為教師 改進教學與編選教材的參考。 台灣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前的 工藝/科技課程,由於知覺因素(家 長、學生、教師、行政人員的誤解卜 行政因素(聯考科目偏頗、行政支援 薄弱、排課方式不當卜法規因素(課 程標準不合宜、設備標準不適切、教 師負荷過重卜和師資因素(能力不 足、士氣低落、師資培育系統缺失) 等,使得工藝/科技教學的現場是往往 是「教師隨意教,學生隨緣學 J (李隆 盛,民 82) 。加上未有中央、地方、或 學校層級之標準化評量工其與模式, 因此,學習評鑑系統可謂成效不彰。 未來之九年一貫課程中,科技課程雖 非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但至少在七 大學習領域中沒有缺席。課程綱要強 調能力指標與多元評量,未來之基本 學力測驗亦將以能力指標為依據,因 此能否落實學習評鑑,實有待觀察。 英國國訂課程包含五個評量構成 要素(黃嘉勝,民 90) :成就目標、 成就層級、成就陳述、集合檔案

(profile of

components) 、和學習方案。 茲分述如下: (一)成就目標、成就 層級、和成就陳述,分為四個成就目 標,分別是確認學生的需求與機會 2002年 12月 生活科技教育35卷 12期

22

(目標1) ;進行設計(目標 2) ;計劃 與製作(目標 3) ;和評量(目標 4) 。 (二)集合檔案:每位學生之成就目標 需紀錄下來,匯集成一個檔案,每學 年需送家長知悉,並列入學校留存之 檔案。(三)學習方案:係指在每一 關鍵階段所要交給不同能力和成熟度 的學生事項、技能和過程。學習方案 配合各成就層級與成就目標而設計, 給予教師教學的指引,以協助學生達 到所預期之成就層級。 測驗與評量是英國國訂課程最受 重視的部份,每一關鍵階段完成後, 需舉行全國性的評量,稱為「一般中 等教育證書考試 J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

GCSE) 。因

此,科技教育除老師評量外,亦有標 準化的評量,即全國性的「標準評量 的測驗工作 J

(Standard Assessment

Tasks

,

SATs) 。其評量設計是由教師、

地方教育人員、大學及師資訓練人員

共同完成,以表現評量(

Assessment

Performance Unit

,

APU) 的模式實施。

伍、結語

本文以Bereday的比較教育方法,

從科技教育的課程定位、課程目標、 課程綱要、學習節數、能力指標、學 習評鑑等面向,比較台灣與英國中小 學階段之科技教育課程,得到以下結 論與建言: 一、台灣與英國皆重視科技教育, 但英國更為積極與明確。兩國

(7)

之科技課程皆為國訂課程,然 台灣的科技課程並非獨立之學 習領域,而英國卻是獨立的基 礎科目之一。台灣科技課程的 學習時數相對於同年齡之學生 約只有英國的二分之一,是以 學校更應善用有限之學習節 數,積極地規劃科技課程計 劃,以培養國民應有之科技素 養。 二、台灣與英國皆重視能力標準, 但英國較具連續性、統整性與 順序性,兩國之科技課程皆為 目標導向,台灣有按學習階段 之能力指標參照,英國亦有欲 連目標之不同層級能力的指 引。然台灣之能力指標缺乏連 續性,因與自然合併為一個學 習領域,而有妥協與被切割之 陰影。英國的科技課程則是整 體規劃且具連續性,因此課程 實施之順序位階與能力參照標 準皆甚為明確。 三、台灣與英國皆強調多元評量,

但英國較為嚴謹與落實。多元

評量方式是兩國科技教育一致 採用的學習評鑑策略。然英國 有一般中等教育證書考試 (GCSE) 與全國性之標準評量 的測驗工作 (SATs) ,較台灣更 為嚴謹與明確。台灣規劃中之 九年一貫課程評量模式、基本 學力測驗與師資檢定標準,可 參照英國之模式,以期能完整 地呈現學生的真實學習成果, 落實科技教育之實施。 四、台灣的科技教育已逐漸接納英 國系統之設計與科技課程英國 認為科技教育是國家經濟發展 機制指標,且為文化之重要表 現。因此課程強調真實生活中 之器物、系統之設計與製作, 解決問題與滿足需求,講求實 務、行動與設計的程序。台灣 九年一貫之科技課程亦強調 「創意與製作 J '此與英國之 「設計與科技 J 有異曲同工之 妙,顯見台灣已漸接受英國系 統(澳洲、紐西蘭、香港等) 之科技教育,而非再以美國為 馬首是瞻。 五、台灣修訂中之高中課程總綱應 重視科技課程。英國之科技課 程為國訂課程,從 K-13 年級為 一連續完整的課程設計。因 此,科技教育在第四關鍵期, 即高中階段,亦為基礎科目之 一。是以,台灣之高中課程總 綱修訂,宜以英國為借鏡,重 視科技教育之必要性與正當 性,視科技教育為國民應具備 之基礎素養,將科技課程列為 一個學習領域或科目。如此, 方能銜接國中、小九年一貫課 程之七大學習領域,並符合未 來多數綜合高中之走向與社會

(8)

科技、經濟之變遷。 陸、參考資料 李隆盛(民 75) ,我國國中階段工藝謀 程發展之研究。中華民國工藝教育 學會。 李隆盛(民82) ,國中工藝/科技教育評 鑑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工藝教育 學會 李隆盛(民 87) ,設計與科技。生活科 技教育月刊,

31(3)

,頁32 。 李隆盛(民88) ,英國科技教育教材教 法之研究(計劃編號:NSC88-24日­ H-142-002-FI21)。台北:國科會。 李隆盛等(民89) ,九年一貫科技教育 程主題規劃。輯於:中小學生活科 技教育研討會議程及論文集(頁61­ 85) 。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 李隆盛(民89) ,科技與人力教育的進 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民90) ,科技與人力教育的新 象。台北:師大書苑。 沈珊珊(民89) ,國際比較教育學。台 北:正中書局。 姜得勝(民87) ,英國小學教育實況之 研究及其對我國教改之借鏡。嘉義 師院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4期,頁 2002年 12月 生活科技教育35卷 12期

24

165-194 。 陳曼玲(民 9 1) ,高中課程總綱公聽會 登場。中央日報, 1 月 5 日,版的。 教育部(民 89)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曾國鴻(民 86) ,英國的科技與職業教 育。台北:師大書苑。 曾國鴻等(民 86) ,中英國小科技教育 課程比較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5

(3)

,頁86-94 。 曾國鴻等(民87) ,英國國中「設計與 科技 J 課程及其啟示。教育研究資 訊,

6

(t)

,頁 134-145 。 黃嘉勝(民90) ,由英國科技教育實施 經驗看我國中小學生活科技基本能 力評量。國教輔導,

40 (2)

,頁41-49 。 魏炎順(民88) ,英國科技能力標準與 課程對我國小學九年一實「科技J 課程改革的啟示。生活科技教育月 刊,

32 (7)

,頁20-30 。 羅文基(民75) ,教育、訓練與人力發 展。高雄:復文。

Depart for Education (1995) .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London: Department for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初階暨進階培訓中心 資料來源

主要整理者:嘉義縣梅山國小 邱文嵐校長 臺南市進學國小 葉秀娥主任 臺南市億載國小 蔡惠娟老師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通過是次觀課與 評課活動,明白 到有需要擬定清 晰、可量度的評 估準則,才能幫 助學生了解是否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聽、說、讀、寫,以 及分析、評價等能力 例:設計課業,讓學生 應用所學,並運用各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