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之勞動處境與壓力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之勞動處境與壓力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瓊文博士. 治 政 大 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之勞動處境與壓力 立 ‧ 國. 學.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tress Sources of Female Journalists Who Cover Trauma News. ‧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engchi U 研究生:羅芋宙 撰. 民國一○二年四月. *本論文榮獲吉星福張振芳伉儷基金會 2012 年李瞻教授新聞研究論文獎.

(2) 摘要 本研究探討國內女性新聞從業人員採訪創傷新聞的勞動處境及壓力。研究 採取質化的深度訪談法,訪談任職於報社或電視台、曾採訪過創傷新聞的 11 名女性記者。結果發現,整體而言新聞室對男女記者的要求差別不大,組織制 度如轄區制,以及追求快速的新聞文化,皆促成了性別界限消失的可能。但實 際上沒有性別界線正意味著理想勞工形象以男性作為範本,因此在勞動場域 中,女記者的身體或家務責任經常遭受貶抑與汙名。更重要的是,細究創傷新 聞採訪工作的分工型態,仍可看出隱含的性別意涵,女記者更被期待掌握好創 傷新聞的情感表達,不過,她們會在與消息來源互動等不同的工作需求中,展 現出多樣的性別氣質。 採訪創傷新聞的女記者面臨來自採訪情境、受害當事人或其家屬、華人社 會對死亡的忌諱等各種狀況,除了事件本身帶來創傷壓力外,尚有與組織、上 司、工作條件相關的多重壓力處境。而採訪路線、組織文化、工作類型、個人 性格,及創傷事件期間的暴露程度、熟識狀況、是否做好心理準備與陷入道德 困境等,對創傷壓力的形成與否與程度大小皆有影響。此外,面對壓力,女記 者發展出一套因應之道,例如改變壓力情境、轉化壓力意義、情緒管理、尋求 社會支持、擴大處理資源等方式回應壓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n. er. io. al. sit. 關鍵字:女記者、創傷新聞、創傷壓力、情緒勞動. Ch. engchi. i n U. v.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失落的女性經驗──記者創傷研究概況 ............................................... 2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創傷新聞 ................................................................................................... 5 一、何謂創傷新聞 ............................................................................................... 5. 政 治 大. 二、從新聞理論出發──嗚咽姐妹新聞學(sob sisters journalism) ............ 7. 立. 三、小結 ............................................................................................................. 10. ‧ 國. 學. 第二節、女性新聞從業人員的勞動處境 ............................................................. 11 一、新聞室的性別比例 ..................................................................................... 11. ‧. 二、新聞室的性別隔離 ..................................................................................... 12. Nat. sit. y. 三、男性同僚與決策者的態度 ......................................................................... 13. n. al. er. io. 四、非正式的職業社會化過程 ......................................................................... 13. i n U. v. 五、男性中心標準的專業主義 ......................................................................... 14. Ch. engchi. 六、家庭與育兒 ................................................................................................. 14 七、小結 ............................................................................................................. 15 第三節、記者創傷壓力 ......................................................................................... 16 一、記者創傷壓力研究 ..................................................................................... 16 二、創傷壓力類別 ............................................................................................. 19 三、小結 .............................................................................................................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4 第一節、研究方法 ................................................................................................. 24 一、質化研究方法 ............................................................................................. 24 I.

(4) 二、深度訪談法 ................................................................................................. 24 第二節、研究進行與受訪者選擇 ......................................................................... 2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 29 第一節、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勞動處境 ......................................................... 29 一、由採訪分工型態看性別界限的固著與流動 ............................................. 29 (一)性別可能成為分工依據..................................................................... 30 (二)性別界限消弭的可能原因................................................................. 40 二、男性社交文化下女記者的處境 ................................................................. 43 (一)與消息來源互動的性別差異............................................................. 43. 政 治 大. (二)職場性騷擾......................................................................................... 46. 立. 三、身為記者,且身為母親 ............................................................................. 48. ‧ 國. 學. (一)男性形象的理想勞工範本................................................................. 49. ‧. (二)記者工作與家庭責任的衝突............................................................. 50 第二節、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壓力 ................................................................. 55. y. Nat. io. sit. 一、來自場域的壓力 ......................................................................................... 55. n. al. er. (一)惡劣採訪環境..................................................................................... 55. Ch. i n U. v. (二)採訪當事人及其家屬......................................................................... 61. engchi. (三)對死亡的忌諱與恐懼......................................................................... 68 二、來自創傷事件的創傷壓力 ......................................................................... 73 (一)新聞室的剛強文化............................................................................. 73 (二)女記者的創傷壓力現況..................................................................... 75 (三)影響創傷壓力的因素......................................................................... 84 (四)面對創傷壓力的因應之道................................................................. 90 第五章 結論 .............................................................................................................. 98 第一節、研究結論 ................................................................................................. 98 第二節、對實務工作的建議 ............................................................................... 101 II.

(5) 第三節、研究過程中與受訪者的互動與反思 ................................................... 103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 106 參考文獻................................................................................................................... 109 附錄........................................................................................................................... 11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6) 表目次 表 1:創傷壓力型…………………………………………………………………21 表 2:受訪者資料列………………………………………………………………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問題意識 死亡車禍後,罹難者家屬哭紅雙眼,聲聲呼喚親人;颱風來襲時,土石與 洪水瞬間淹滅村莊,造成數百人死傷;兩歲半男童慘遭凌虐致死,家人悲痛不 已……。犯罪、車禍、空難、疾病、暴力、自殺、虐待、災難,天災人禍是近 代新聞報導中永不缺席的主題。 隱含創傷的新聞已成為新聞學的根本,這類充滿眼淚與傷痛的事件,具有 不可預期性,且隱含同情、憤怒、悲傷和教訓等新聞價值,在各式媒介都可躍 上頭條(Kitch, 2009)。悲劇事件中偶爾會有溫馨、真情與奇蹟,但更多再現在 媒體上的是斷垣殘壁、屍體橫臥、家屬嚎哭。. 政 治 大 Ochberg(1999)指出,九○年代起創傷專家和新聞學界發現,創傷事件具 立 有新聞價值,但成為新聞報導後,將使得受害者失去隱私,並造成二度傷害。. ‧ 國. 學. 當時,創傷新聞研究關注報導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 ‧. 媒體與創傷研究不斷累積至今,依照關注對象的差異可分為三大範疇,其 中之一即為對新聞記者的影響。記者是說故事的人、觀察者、事件紀錄者,閱 聽眾不忍看見的創傷事件,記者站在第一線,能夠無動於衷、全身而退嗎?無 論是傳達現場所見所聞、還原事件全貌、悼念死者或安慰生者等,記者目擊、. sit. y. Nat. n. al. er. io. 追問、釐清、敘說悲劇的工作過程中,將面臨哪些情境?又會承受何種壓力?. Ch. i n U. v. 2011 年初,埃及爆發一系列反政府遊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戰地女記者 Lara Logan 在解放廣場採訪時,慘遭暴徒性攻擊與毆打,引發關 注。然而外貌出眾的她,被同業稱她赴阿富汗採訪時總穿著暴露;連她在英國 獨立電視台(ITV)的同事也批評她擅長利用女性先天優勢跑新聞(Steinberg, 2005.11.23)。職場女性經常遭遇性歧視與充斥性意識的嘲諷,女記者亦然。. engchi. 蕭蘋(2004)研究中的女性政治線記者被問及「性別會不會影響報社內部 的路線分配時」,大多受訪者認為僅有機動性高、常要上山下海的社會新聞不 適於女性,原因是有安全考量,且女性通常較不敢碰觸刑事案件。但我的媒體 實習經驗發現,新聞室長官特別指派女性記者採訪家暴婦女,女記者也自認採 訪創傷新聞佔有優勢。性別可能牽引新聞路線選擇,即使同一路線,新聞室的 任務分配亦無法免於性別角色的引導。 除此之外,由於性別形塑了職場外的生活,創傷新聞的特性也可能對男女 1.

(8) 記者造成不同影響。例如,職業女性經常背負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創傷新 聞時常涉及突發意外,記者跑在第一線,女性還有身兼母職的壓力。或者是, 不少媒體主管認為,情緒性的創傷新聞更適宜心思細膩的女記者書寫,但新聞 專業所認可的心理素質,卻是不該表現出太多情緒。 新聞產製無法脫離社會脈絡,新聞室工作文化必深受社會關係影響,性別 正是其中之一。意即,「性別」本身是種強大的背景,貼合在各式新聞勞動實 踐上,成為新聞室的組織文化或規則。因此,本文試圖探討,性別關係如何表 現在創傷新聞實踐中?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處境與壓力為何? 第二節、失落的女性經驗──記者創傷研究概況 然而,綜觀國內討論創傷新聞與記者關係的論文發現,性別因素並未進入 大多研究者的研究視野。簡單觀察研究對象的男女比例,陸逸馨(2008)雖指 出男女面對壓力有不同回應方式,但 14 名受訪者中幾乎都是男性,性別未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列入討論;紀錄片「睜開左眼」記錄四位男性攝影記者,內容提及採訪大園空 難後記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李惠仁,2009),女性經驗完全排除 在外;賴若函(2010)討論記者外在與心理的職業災害,男女比例為 14:5,研 究並未納入性別考量。由上述可知,目前記者創傷研究不僅未能挑戰以男性經 驗代表全體觀點的正當性,女性經驗甚至是受到邊緣化的。. y. Nat. sit. 王靜嬋(2010)發現「性別」是影響創傷壓力的變項,男記者更需呈現勇. n. al. er. io. 敢形象,羞於反應自己的情緒狀況,女性則更易在「情緒控制不佳」被汙名 化、易向外尋求支持,對自身處境反思較多。宋思潔(2011)關注記者創傷意 識培養,透過針對台東地方記者舉行的創傷識讀工作坊1,了解創傷識讀有否影 響記者報導,可惜的是,女記者很少有空閒能接受二次訪談或參與工作坊。. Ch. engchi. i n U. v. 由國內研究可得到幾點觀察:第一、「記者創傷」除了來自創傷事件本身 以外,也來自外在職災、採訪工作中的心理傷害(如遭受恐嚇)等。因此,採 訪創傷新聞包含應對特殊狀況,以及與警察、消防人員、受害者、加害人等消 息來源互動的整體過程,而性別在這些過程中的作用力並未在研究中突顯。 第二、記者創傷研究相當程度地關注攝影記者的處境,因為攝影記者搶在 第一線,易面臨「視覺」震撼。如此便忽略了女性、文字記者的經驗,她們需 要深入事件以說明細節,或是擔任主要訪問者的角色。但目前研究看不到女記 者採訪創傷新聞的現實處境及困難。. 1. 政大廣電系副教授許瓊文主持,台灣記者協會支持舉辦,舉辦時間於 2010 年 12 月 23 日。 2.

(9) 國外記者創傷研究如 Feinstein 等人(2002)討論 CNN、BBC、Reuters、 CBC、ITN 等各大媒體記者在戰地採訪的心理影響,發現戰地記者的飲酒量為 非戰地記者的兩倍,女性情況更嚴重,戰地女記者的飲酒量是一般女記者的三 倍;Te'o (2012)研究澳洲和英國記者的戰地創傷經驗指出,記者否認創傷對 他們的影響,尤其女性處境值得討論,當女記者承認她們無能為力,不僅意味 她自己的無能,而是全體女性記者都不像男人一樣可接受艱難任務。針對女性 記者的研究如 Reinardy(2009)指出,女性對新聞工作更感筋疲力竭,倦怠2使 她們更易離開職場。國外研究凸顯了女記者面臨多種壓力、新聞室的不平等對 女性機會的排擠,以及否認採訪事件會影響個人的新聞室文化。 記者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互動等相關知識、規則與社會化的過程,本身 就會引發結構不平等議題。是故,關注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應包含影響與整體 工作處境。當然,性別無法決定認同,也不能構成所有的認同,它總是與其他 權力一起作用,並非定義人或社會關係的唯一因素。但無可否認的是,性別是 個人在社會結構中獲得經驗的重要機制,新聞室本身亦非無性別的。.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特別說明,女記者不是天生具有「女性特質」,男記者也非天生具備不同 屬性的「男性特質」,「性別」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無須陷入二分法窠臼,因 為認同往往是動態而片面的,不該是人的固定屬性,而是主體「建立」自我意 識的連續過程中的一部分(van Zoonen, 1994/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然 而,如同 Young(2005/何定照譯,2007)所言,在拒絕陰性本質的同時,不 應連行為經驗的真實差異都否認,儘管沒有永恆的陰性本質,卻有在教育和習. sit. y. Nat. n. al. er. io. 俗的現狀中存在基礎的共同根據,女性處境仍有可加以描述與理解的共通性, 此共通性正專屬於個殊時代中的個殊社會形構。本研究探討女記者採訪創傷新 聞的共通處境與經驗,補充新聞創傷研究缺乏的性別視角。.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新聞研究中,「創傷新聞」是一個尚未受到重視的新詞彙。早期國外的記 者創傷研究相當關注戰地記者,故或許會有論者表示,臺灣社會並不需要此類 研究,因為臺灣沒有真正的戰地記者,採訪的創傷事件不夠「激烈」。但事實 是,創傷壓力不只出現在駐外記者身上,對一般新聞從業人員也有普遍性的影 響,大多數的記者職涯中,目睹車禍、謀殺、動亂、飛機失事等狀況,皆間接 參與創傷事件。若是只著重在戰地記者等特殊經驗,反而扭曲創傷研究的方向 (Frank& Perigoe, 2009),忽略多數隱而未見的創傷經驗。例如在心理學創傷與 壓力的研究主題中,最常被探討的創傷來源是「罪行」(Resick, 2001/游恆山 譯,2003),這是大多數記者都有過的採訪經驗。 2. 倦怠指的是個體同時面對多個心理壓力來源出現的防衛反應。 3.

(10) 男性經驗常被普遍化為人類共通的知識,女性經驗則受到壓抑或忽略,排 斥在世界知識體系的建構之外。創傷新聞是現代新聞的重要類型之一,其特殊 情境帶給記者的壓力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女性的主體經驗並未在討論中突顯。 為此,本研究將探討創傷新聞的情境脈絡下女記者的處境與壓力,我將試圖回 答以下兩個初步性問題: 一、女性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勞動處境:創傷新聞的特殊情境如何突顯了女記 者的勞動困境? 二、女性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壓力:女記者面臨哪些壓力?對她們個人生活與 職業生涯造成何種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i n U. v.

(11) 第二章、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分為三部分,第一節先簡述創傷新聞的定義與討論範疇,並回顧 新聞史,了解創傷新聞與女性的交互關係,兩者如何連結起來評價與貶抑,此 將有助於分析女記者在職場中的性別權力關係;第二節檢視女性新聞工作者的 職業困境及導因於性別的工作阻礙;最後在第三節介紹記者創傷研究,及整理 記者可能面臨的創傷壓力類型,作為女記者創傷壓力的分析基礎。 第一節、 創傷新聞 本節回顧創傷新聞的定義與源起,了解何謂創傷新聞,以及創傷新聞何以 成為當代新聞主流,並回顧新聞理論探索創傷新聞的源頭。女性走進新聞業有 其特殊時代背景,中產階級女性走出家庭,卻未能在職場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待 遇,她們被視為理性與智能低於男性、情感豐富的寫手,當時女記者被封閉在 特定主題,寫作悲傷與煽情的故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一、 何謂創傷新聞. ‧. Ochberg(1999)指出,九○年代起創傷專家和新聞學界發現,具有新聞價 值的創傷事件若變成新聞,將使受害者失去隱私、造成二度傷害。當時創傷新 聞研究關注報導對新聞當事人的負面影響。媒體與創傷的研究累積至今,依照 關注對象不同可分為三大範疇:分別是(1)對受害者的影響:媒體若是採訪. sit. y. Nat. n. al. er. io. 態度及報導方式不慎,極可能對受害者、倖存者或其親屬造成二度傷害(許瓊 文,2009),這是台灣社會輿論最為詬病之處;(2)對社會與社區的影響:記 者報導方式影響社會反應,聳動或血腥畫面會引起閱聽眾較強的負面情緒(蕭 慧芳,2007),國外調查 911 事件觀看電視的民眾發現,所有受訪者均有壓力 症狀,90%民眾至少有一項較明顯症狀,44%顯示有嚴重症狀(Schuster et al., 2001); (3)對記者的影響:採訪創傷事件對第一線記者的身心影響(王靜 嬋,2010)。. Ch. engchi. i n U. v. 創傷新聞不是一個明確的概念,亦無研究分析過創傷新聞的範疇。因此, 討論創傷新聞必須先了解「創傷」(trauma)內涵。「創傷」意味個體承受驚駭 事件的見證,這個事件可能是自然的或人為的,但都指向個人信念認定之理所 當然的社會秩序因此動搖(Herman,1992/楊大和譯,1995)。Monahon (1993;轉引自蘇逸人、陳淑惠,2008)指出,界定創傷的關鍵詞彙有「突 發」、 「非比尋常」、「無法預測」、「情緒淹沒」、「毀損解體」(shattering)與 「不斷轉變」 (transforming)等語意。常見例子包括目睹或知曉親人的突然死 亡,或是看到其他人非自然死亡或嚴重傷害。Resick 則表示,創傷事件是突 5.

(12) 然、毫無預期、威脅生命的暴力傷害行為,相較於普通的壓力源,創傷性壓力 常導致較顯著的心理症狀,可能進一步引起當事人的心理疾患(Resick, 2001/ 游恆山譯,2003)。 「創傷」是心理學的專業術語,何以與新聞產生連結?原因是犯罪、司 法、天然災害等社會案件多與人員死傷有關,當事人與參與者皆面臨突如其來 的生離死別經驗(許瓊文,2009 年 8 月 9 日),涉及此類事件的新聞報導即本 研究所稱之「創傷新聞」(trauma news)。創傷新聞在社會路線中最多,但非社 會線記者獨有之經驗,每逢颱風、地震或空難等大規模天災人禍,不同路線的 記者常被組織調派支援,即使非社會路線的記者也可能採訪過創傷事件。 Newman、Simpson 和 Handschuh(2003)的研究區分出十一類創傷相關任 務,包含車禍、航空事故、火災、戰區、致命疾病、謀殺、家庭暴力、性攻 擊、其他嚴重的暴力、折磨或綁架,以及難以歸類的事件。台灣自然災害頻 傳,地震、颱風、土石流、豪雨,以及全球日漸增多的複合性災難,如輻射危 害、地震引發之海嘯等,都是釀成悲劇的重要事件,有必要將之納入創傷新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範疇;自殺事件亦常成為媒體報導的題材(陳憶寧,2004;張淑美、巫明蓁、 吳惠珊,2004;Pirkis et al., 2007)。據此,研究者整理出十三種創傷新聞類別 如下:車禍、航空事故、火災、自然災害、戰區、致命疾病、謀殺、家庭暴 力、性攻擊、凌虐或綁架、其他嚴重的暴力、自殺以及難以歸類的事件。. y. Nat. sit. 依照事件特色區分,可分為(1)意外事故:車禍、航空事故、火災、溺. n. al. er. io. 水; (2)危險地區:戰區與激烈暴動現場;(3)致命疾病:癌症、罕見疾病 等; (4)涉及惡意企圖:謀殺、家庭暴力、性攻擊、凌虐或綁架、其他暴力行 為; (5)自然災害:颱風、地震、水災等;(6)自殺:名人自殺、攜子自殺 等; (7)其他。創傷事件可能同時兼具數種特色。. Ch. engchi. i n U. v. Chermak(1995)認為,新聞媒體把受害者當作維持新聞市場的工具,受 害者成為消息來源可提高新聞價值,尤其當受害者有激烈情緒反應時,更能增 加新聞性與收視率。於是,追逐受害者成為新聞媒體的「黃金定律」。不過 Shapiro(2006)認為,找到悲傷事件很容易,但不代表值得描述細節昭告公 眾,因這些經專業編輯和攝影師設計的故事,經常會資訊娛樂化,混淆虛擬和 真實。 Hsu(2008;轉引自許瓊文,2009)研究台灣電視新聞,發現創傷事件的 消息來源中,被害者與其家屬高居第一,採訪主題多半是痛哭、法事、追憶或 是全武行動手毆打加害者等畫面,拍攝策略傾向以特寫、近景以顯示張力,甚 至是沒有經過受害者同意下的偷拍。聲音方面,普遍使用現場自然音,例如哭 6.

(13) 聲、悲憤的叫聲、法事聲、呼喊親人名字等。採訪記者多半自認為了公共利益 與知的權利、追求獨家表現,以及害怕新聞競爭中處於劣勢。. 二、 從新聞理論出發:嗚咽姐妹新聞學(Sob Sister Journalism) 早前菁英報紙上情緒性報導不多,煽情感傷的新聞是十九世紀末黃色新聞 學的標誌,運用小說般的技巧,透過情緒刺激讀者。而這些報導產生一種說故 事型態的敘事新聞學(narrative journalism)來對抗硬新聞。二十世紀初,美國 出現了關於傷感新聞文類的討論,它是讓女性進入新聞業的契機。 過去新聞業女性不被允許寫作重要題材,包括頭版任務、政治和財經新聞 都不會派給女記者,女性較易被迫撰寫如美容、流行資訊、購物、育兒等主題 (Mills, 1990)。新聞室偏向讓女記者報導人性角度與有趣的花邊報導,但這些 報導只是為了補充正文之用,例如說,若有人被控傷害了一名女性,女記者會 奉命去強調故事的情感面向;若受害者是一名男性,那麼女記者就必須前去採 訪其妻子、女友或母親。報導取向是強調情緒、令人揪心的「sob stories」,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報導的女記者則被稱為「sob sisters」(Saltzman, 2003)。. ‧. 女性長期被封閉在私人情感與道德責任的家庭空間,唯有男性才能活躍於 政治經濟事務等公共領域。當中產階級女性走出家庭,她們仍然無法享有與男 性同等的待遇。男性成長的社會化過程是獨立、客觀、拋棄情感,這使男性更. sit. y. Nat. n. al. er. io. 有資格以理性姿態活躍於公共領域;而 Sob sisters 寫作的主題是女性無法擺脫 的屬性──私領域的、道德的、關懷的、情緒的,意味著女性的理性程度次於 男性,因而被排除在公共領域之外。. Ch. engchi. i n U. v. Elizabeth Cochran 是後來在報業被稱做 sob sisters 的女記者原型。1884 年,Pittsburgh 的報紙上出現了一篇文章,標題名稱為「What Girls Are Good For」,文章盡顯出一般男性的觀點,令 Cochran 相當不滿。她寫了一封信寄到 報社,指出報上文章論點錯誤,編輯收到這封犀利的反駁信後,便邀請她發揮 女性觀點,寫作關於女性與她們人生目標的文章,並將 Elizabeth Cochran 聘為 記者。當時的時尚是要取個筆名,女作家會使用男性化的筆名來獲得認同,可 是 Cochran 卻幫自己取了一個女性化的筆名 Nellie Bly(Williams, 2000)。 儘管編輯希望她可以寫更多刊登在「婦女頁面」的報導,像是時尚、園藝 或犯罪新聞等,但她卻做了諸如工廠女工、監獄中的婦女、性工作者招募等報 導。後來 Nellie Bly 在 Pulitzer 的煽情報《New York World》工作,她甚至假裝 精神失常,隱藏身分到精神病院蒐集資料,這篇報導寫成後引起全國震撼,也 迫使醫院改進醫療環境。 7.

(14) Nellie 對貧窮問題深富同情心,對不幸的書寫極富天分,有人欣賞這種新 聞寫作方式,也有人嘲弄(Williams, 2000)。她雖不是美國第一位女記者,但 她開創了刺探新聞(stunt journalism)3與調查性報導之先河(Marzolf, 1995)。 Nellie Bly 最出名的事蹟是 1889 至 1890 年間,在《New York World》的計畫下 繞全球一周旅行,她花了 72 天完成這趟環繞世界之旅,使她成為首位國際知 名的女記者(Rosenzweig, 1997)。 (一)理論緣起:哭泣的女記者 到了二十世紀早期,出現用來形容女記者的名詞「sob sisters」。當時戲劇 性的法庭案件報導風靡美國,犯罪事件都成為一篇篇煽色腥的新聞。1907 年, 出身顯赫家庭的 Pittsburg 富豪 Harry Thaw,槍殺了他妻子的情夫名建築師 Sanford White,凶殺地點就在 White 設計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世紀審判轟. 政 治 大 動一時,相關話題佔據了頭版新聞。三家知名報社派出四名女記者,要她們寫 立 出深入、情緒性、令人心碎的報導滿足讀者。坐在法庭的媒體桌前,這四位女. ‧ 國. 學. 記者被戲稱為「sob sisters」(Abramson, 1990)。. ‧. 詞彙被編入辭典,她(有時候是「他」,但很少用 sob brother)被定義為 「報導人情趣味,特別是包含傷感故事的女記者」,至今仍用來形容使用情緒 性和煽色腥技巧的記者(Alexander, 2004)。1907 年後,「sob sister journalism」 變成報紙新聞的重要部分,受眾設定女性讀者,儘管男性也愛看此類報導. sit. y. Nat. n. al. er. io. (Abramson, 1990)。. Ch. i n U. v. 「sob sisters journalism」的出現有其社會背景。世紀末的美國社會面臨工 業化轉型和移民潮,政局也在改變,麥金萊總統(William Mckinley)遭暗殺, 進入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主政的進步時代(Progressive Era),投票權、 扒糞新聞、反托拉斯法都是當時的熱門新觀念,社會風起雲湧。此時期社會各 階層的女性面臨生活方式、社會期待和責任的改變,女性角色劇烈轉變。低階 層女性前往工廠,中產階級的女性不再滿足於當莊園裡的女士,維多利亞時期 女性的生活樣貌快速消逝。維多利亞時期,女性作為妻子與母親,屬於她們的 場所就是「家」,女性被期待管理家庭中的個人和道德需求,提供家人照顧、. engchi. 娛樂與精神依靠。不僅如此,家庭是女性維持性的貞潔和受尊敬的中心,女性 在外工作,代表她會跟陌生男人有身體上的近距離接觸,聽從非她丈夫或父親 的男子差遣(Abramson, 1990)。 十九世紀末情況轉變,各階層女性走出家門,踏入公共場合。1820 年到 3. 刺探新聞(stunt journalism) ,用跟蹤、偷拍或臥底的方式取得新聞。 8.

(15) 1920 年三千五百萬的歐洲移民有三分之一是女性,低社會階層的移民女性成為 家庭幫傭或進入血汗工廠,成為工廠勞工的最底層;高社會階層女性的傳統角 色正在消失,工業化社會食物隨處可得,取代了她們的生產角色,休閒時間增 多,她們轉趨積極,成為改革運動的一員,非正式的社交生活展開,她們在咖 啡館、歌舞廳尋求新女性的認同;至於中產階級女性則因教育機會擴大得以從 事專業工作,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女性無法忽視不斷增加的貧民窟、勞工健康 問題以及受汙染的食物和用水,她們成為社會重要改革者,開始推動保護童 工、確保乾淨食物和醫療等保護性立法的行動,例如 Jane Addams 在芝加哥創 建收容中心 Hull House。婦女解放運動如火如荼展開,中產階級女性投入社會 改革運動,挑戰男性主導的經濟與社會機構,爭取女性投票權也成為婦女運動 的重點,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從 1890 年到 1910 年致力於爭取婦女選舉權,但 只有少數的州提供給婦女同等的權利(Abramson, 1990)。. 政 治 大. 至於媒體當時是黃色新聞學開始盛行的年代。1893 年,黃色新聞學 (yellow Journalism)的名詞首次出現,一個穿著黃衣服的「黃孩子(yellow kid)」在紐約到處遊蕩,對各種事件發表觀感,此漫畫是 Pulitzer 與 Hearst 羶. 立. ‧. ‧ 國. 學. 色腥新聞學的報紙對抗之重要標誌。黃色新聞學的特色是:使用大字號的驚人 標題、常用紅色或黑色印刷、對不重要的新聞加以渲染、大量運用不甚重要的 圖片、捏造訪問與報導、誤導性標題、週日增刊有色漫畫與膚淺文章、同情受 害者或弱勢方和煽動社會運動等,希望讓內容變得更有趣,使更多移民成為報 紙讀者。只是,儘管「sob sister journalism」是一種吸引大眾注意的新形式,但 在高文學標準下,它並沒有被賦予「新聞學」的資格(Abramson,1990)。. er. io. sit. y. Nat. al. n. 可是,黃色新聞學卻是新聞業雇用女性的契機。Pulitzer 和 Hearst 設定的 閱聽眾是工廠年輕女工和女傭,因此雇用女性來寫文章,取悅讀者。1900 年的 普查顯示,美國 30,098 位記者中,有 2,193 名女性,她們之中大多寫的是虐 待、犯罪的社會新聞,或是時尚與建議專欄,儘管如此,黃色新聞學的確擴大 了女性進入新聞界的機會(National Women's History Museum, 2007)。. Ch. engchi. i n U. v. 二十世紀之際的美國,許多新觀念和意識形態正在競爭,所有新觀念仰賴 更富資訊性的媒體。國家問題前所未見,包括人口過剩、貧民窟、都市犯罪率 或移民問題都急需解決,報紙不僅要傳播艱難的經濟與社會事實,還帶來美好 生活的希望:廣告中的家用品、食物與華服,對富人和其奢華生活的報導,顯 現了社會挫折與樂觀主義的矛盾結合,也滿足了底層人民的幻想。「Sob sister journalism」在此背景出現:貧窮女子嫁給有錢人卻被捲入謀殺案,底層人民或 上層階級皆受此新聞形式吸引。「Sob sister journalism」是媒體自身轉變與社會 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它反應、並導致了當時美國社會的巨大轉變:工業化與城 市化、移民、政治景觀、轉變中的道德觀與女性角色。它既被諷為淫猥的新聞 9.

(16) 學,卻又是當時美國所有社會議題的微觀再現(Abramson, 1990)。 (二)Sob Sisters 標籤下的意涵 在 Thaw 兇殺案中被戲稱為「Sob sisters」的四名女記者,擅長與人對話, 在工作上卻少有選擇權,她們意識到性別對自己的限制。Ada Patterson 對人的 感受非常敏銳,她在 Thaw 案的報導中表現出十足的洞察力,擁有讓其他記者 稱羨、令受訪者卸下心防的能力,她在《New York American》持續報導謀殺 案,並撰寫人物報導;Winifred Black(筆名 Annie Laurie)是世界知名的記者 與作家,不過她仍感覺男性通常比女性優勢,故有時會有身陷困境之感;而 Gilmer 報導 Thaw 一案為她帶來當時美國女記者的最高薪資,她對謀殺報導十 分擅長,卻對此感到厭倦,認為這些報導除了刺激銷售量之外毫無用處,但她 在組織要求下共寫了十六年此類報導;至於 Nixola Greeley-Smith 非常擅於採訪 名人,其傑出能力被《World》挖角,但她並不滿意這份工作,她認為自己總. 政 治 大 是被交付有損女記者尊嚴的獵奇事件,後來選擇離職(Abramson, 1990)。 立 ‧. ‧ 國. 學. 四位女記者皆參與了當時的女權運動,例如 Greeley-Smith 致力於爭取女性 投票權,不僅是早期女性爭取投票權的倡議者,更在世紀交替之際,利用她的 專欄倡導女性教育與受雇權。不過「Sob sisters」卻像負面標籤揮之不去,新聞 史學者 Howard 總結,女記者認為此稱號強化了外界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善 良、心腸軟、感情充沛,但智力馬馬虎虎(Howard, 1998;轉引自 Saltzman, 2003)。. n. al. er. io. sit. y. Nat. 三、 小結. Ch. engchi. i n U. v. 「Sob sisters journalism」突顯社會權力結構中的性別不平等,唯有男性才 能活躍於公共領域,女性則必須長期被封閉在私領域。當中產階級女性進入新 聞界,仍擔負著與家庭傳統角色連結的工作內容,亦即情感的、具道德責任的 母親形象,以及不理性的、娛樂化的、輔助性的次等職業角色,陰性特質固定 與每位女性綁在一起,無法享有與男性平等待遇。 創傷新聞常被形容是腥羶色的代表類型,目的是要刺激銷售量、賺取收視 率,挑動閱聽眾的情緒反應,新聞價值遭受貶抑。即使針對同一主題,新聞寫 作仍存在以性別做為標誌的區分:女性提供多采多姿與感官性的材料,男性挑 出可靠的事實(Sebba, 1994)。於是,展現在新聞寫作上男女就有了不同的工 作內容,例如火災事件中,男性的新聞在第一版告知觀眾哪裡有火災發生,女 性的新聞是在內頁說明為何縱火的男子要持續縱火(van Zoonen, 1994/吳富 盛、陳芸芸譯,2004)。 10.

(17) van Zoonen(1994/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討論性別與組織環境的互 動時指出,新聞組織的編輯政策與風格有了轉變,新聞事件與人物特性要使觀 眾感同身受,變動的元素包括人情趣味、閱聽眾需求、主播的情緒投入及煽色 腥主義,市場化趨勢為女性開啟了可能,女性有更多被認可和發揮的空間,傳 統女性特質如親切、情感再度凸顯,新聞播報也成為一個適合女性的表演工 作。新聞業對陰性文化的肯定:面容姣好、富有同情心,女記者終於不必面臨 新聞價值與女性特質的衝突。只是,陰性特質最終仍是受貶抑的,父系社會中 對女性所喜好的評價都不高,這樣的心態也構成對市場驅動新聞業的鄙視 (van Zoonen, 1994/吳富盛、陳芸芸譯,2004)。 回顧歷史,女記者被視為創傷新聞的代言人,既認為她們更適合、更有能 力採訪創傷新聞,另一方面又貶低其理性能力。由此可知,女記者採訪創傷新 聞的經驗值得書寫,過去記者創傷研究卻少以女記者經驗為主體。為此,我將 以「sob sisters」為研究對象,探討採訪創傷新聞的女記者如今面臨了何種勞動. 立. 政 治 大. 處境與壓力?她們在何種環境中奮戰?. ‧ 國. 學. 第二節、 女性新聞從業人員的勞動處境. ‧. sit. y. Nat. 媒介產製過程中層層的性別結構困境,可能妨礙女性進入媒體專業與升遷 的機會之門,不僅如此,受社會文化與組織文化影響,女記者面臨的性別壓力 更是無所不在。本節將從新聞室的性別比例出發,接著爬梳職場中的性別處. n. al. er. io. 境,最後提出許多已婚女記者的共同困境──家庭與職涯的衝突,以此理解女 性如何一步步被驅逐至新聞業之外。 一、新聞室的性別比例. Ch. engchi. i n U. v. 台灣接受新聞傳播教育的學生是女多於男,實際在新聞業工作的男性卻多 於女性,至於主管比例又更為懸殊(翁秀琪,1994),女性新聞工作者居少 數,大約只佔三至四成的比例(羅文輝,1996)。2002 年調查指出,女性新聞 從業人員的性別比例為 40.62%,儘管女記者總數增加,位於高階位置的女性卻 依然很少,男性中的長官比例為 30.3%,高於女性 14.5%,男女平均工作年資 亦有差異,男性平均年資為 11.61,女性 8.68 年(劉昌德,2003)。不過,台 灣在此後十年間,並沒有進行大規模調查新聞從業人員與高階主管的男女比 例,因此無法確知性別比例是否發生變化。 美國的數據或許可作為參考。美國新聞界從百年前婦女數量開始有極大進 展,1900 年只有 7.3%的女性比例,1971 年增加至 20.3%,2008 年,女性佔整 11.

(18) 體美國記者的 37%。如今,大學新聞系也以 64%女性比例占大多數,但在薪資 部分,女記者和其他職業的女性一樣,都只有男性薪資的 81%。尤其女性在新 聞界的進步落後於美國整體勞動力,2005 年,管理、專業等相關職位有一半是 女性,卻只有 24%的女性在新聞界坐上主管位置(Reinardy, 2009)。研究指 出,女記者比起男記者有更高程度的疲憊感,以及更低的專業效能感,女記者 較男記者更容易離開新聞工作(Reinardy, 2009)。 值得注意的是,性別與總年資及工作職級有關。資深的男性新聞工作者與 男性長官較多,年資、工作職級影響了工作薪資,女性的長官比例與平均年資 都明顯低於男性。意即,目前媒體並未採取「同工不同酬」的公然性別歧視, 而是工作環境對女性較為苛刻,導致女性流動率大,因此女性在工作職級、資 歷上不如男性,間接導致收入低於男性。性別歧視非直接展現在薪資決定,而 是在工作流動率與決定升遷上發生作用(劉昌德,2003)。於此,女記者究竟 面臨何種結構困境?以下將探討女記者的勞動處境。 二、新聞業的性別隔離.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職業的性別隔離(sex segregation)有二,水平隔離(horizontal sex. ‧. segregation)與垂直隔離(vertical sex segregation)。水平隔離是指工作地點、 部門、雇員有性別差異,例如擁有較高社會地位、強調「專業」的工作會被視 為「男性的工作」 ;女性被侷限在視為家庭責任延伸的工作,或是不被重視的 部門,例如行政部門或婦女、兒童、社教、生活、消費等主題(Kim, 2006)。. sit. y. Nat. n. al. er. io. 更重要的是,即使女性從事的是「男人的工作」,也往往被不懷好意地貶為 「花瓶」角色,被視為在做「女人的工作」(MacKinnon, 1979/賴慈芸等譯, 1993) 。. Ch. engchi. i n U. v. 蕭蘋(2004)訪問國內資深政治線女性記者提及,多數受訪者認為社會新 聞不適於女性,因為機動性高有安全考量,且常要上山下海、碰觸刑事案件 等。而傳統上採訪主任也理所當然認為,女性不適合犯罪和戰爭報導 (Sylvester& Huffman, 2002)。許多「女性的」職業被視為家庭中女性「天生」 能力的延伸,新聞室亦無法脫離於社會文化,她們被賦與情感的任務,而男性 則執行理性角色,並因此有較豐富的政治經濟與物質資源。如此一來,女性得 依賴男性分配資源,執行情感性的角色。此性別分工並不合理,也不是互補關 係,它造成男尊女卑的性別階層化與不平等(林芳玫,1996)。 媒介體系有垂直的分工區隔,垂直分工意味職業婦女大多集中在低階部門 工作,在雇用、留職及晉升上聽命於男主管的好惡。男性獲致最高的職位與社 會地位,而女記者很難當上主管,即使升為主管,也是在某些非重要部門,即 12.

(19) 便是同一份工作,女性管理階層甚至比男性管理階層薪水更少。女記者增加並 不意味著平等,即便男女雇用比例漸趨平緩,媒體業低階與資歷較淺者多為女 性,高階職位多由男性所把持。 三、男性同僚與決策者的態度 van Zoonen 認為,組織內對女性最嚴重的阻礙來自男同事與決策者的態 度。調查印度電視的員工,發現大多男性認為女性無法獨立做決策,且認為與 女性共事會增加自己的工作負擔(Joshi, 1987,轉引自 Van Zoonen, 1994/張錦 華、劉容玫譯,2001)。Smith 等人(1989)則訪問美國電視記者,發現如果發 問方式是直接說「是否有性別歧視」,通常不會有人承認,問及女性是否具備 從事戰地報導的能力,他們卻又表現出歧視的態度。. 政 治 大. 韓國男性以自己身為男性為豪,也較容易肯定男性同事的表現,所以男性 總是能主導組織的資源。他們對女性不信任,不敢交付給女性重要任務。例 如,新聞室不讓女性上夜班,不只是因為上夜班很辛苦,而是因為夜班得工作 者必須自己做決定,而新聞室並不信任女性可以獨自做出正確決定。對女性發 展造成阻礙的結構性因素包括:男性中心、對女記者的不信任,以及對女記者 的刻板印象(Kim, 2006)。女性並非不想進入男性為主的工作職場,而是常受.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限於雇主的性別偏見、男性同儕的排擠與缺乏人際網路等就業機會結構 (opportunity structure)。. n. al. er. io. 四、非正式的職業社會化過程. Ch. i n U. v. 儘管許多國家已立法禁止性別歧視,幫助女性和少數族群進入媒體產業, 然而媒體的程序和常規卻經常隱藏著間接歧視。Smith(1980)認為,大部分非 正式的職業社會化過程對女性不利,將女性排除在非正式資訊網絡與學習情境 之外,而這些消息網絡與學習情境對發展新聞工作技能與相關知識十分重要, 因此阻礙了女性的發展。例如在男女較不平等的韓國,消息來源會提供記者做 桑拿、出入情色場所,許多重要消息的分享是在酒吧或公共澡堂,女性無法前 往男性澡堂、也不便晚上去酒吧應酬,她們得更加努力以獲得消息(Kim, 2006) 。. engchi. 在台灣,「喝酒」是社會線不可或缺的交誼工具,而女記者也常需要為了 融入男性圈子培養酒量,進出酒家、賭場、KTV,吃宵夜、喝花酒。如果不喝 酒,會被人誤解為擺架子,女記者只好從中思考應變之道。為了打入以男性為 主的圈子,須要放得開、不扭捏,話題葷素不忌,「不把自己當女的」。有些女 記者認為,她們在行為、態度、肢體語言上會不知不覺中被同化,言行舉止變 13.

(20) 得中性、有男性作風。但若附和不得當,則有被加油添醋傳為醜事的可能(蔡 慧琳,1997)。 五、男性中心標準的專業主義 林芳玫(1996)認為,媒體組織受媒介專業主義的指導,卻缺乏了性別意 識的考量,中立超然的外表之下,專業主義其實包裹著男性中心的價值標準。 雖然女性在新聞工作上的表現與男性並無二致,遇到向上擢升的機會時,最後 出線的大部份還是男性。原因多與女性特質有關,例如女性被認為穩定度差、 心胸狹窄、無法立即做重大決定等,這些所謂無法適任要位的「女性特質」與 社會上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有相當的關係。性別刻板印象加上女性具有家庭照 顧的壓力,女性在媒介組織中較少受到專業的歷練,也影響到女性一旦有機會 擔任主管時的表現(蕭蘋,2004)。諷刺的是,對某些人來說,誇獎女人能力 最好的方式,就是稱讚她「不像個女人」(Korean Female Journalist Club, 1995;轉引自 Kim, 200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以男性價值為主導的媒介組織中,女性在社會化過程所獲致的女性氣質被 視為不符合專業的需求,必須加以去除。組織中內含的性別歧視,讓身處其中 的女性新聞工作者有意或是無意識地調整,以適應組織專業規範的要求。為被 視為「真的記者」,她們必須調適自己以遵守陽性特質,有些台灣女記者表示 會為了適應職場環境趨向中性化(蔡慧琳,1997;蕭蘋,2004)。. sit. y. Nat. n. al. er. io. 女性陷入一種困境:她們要證明自己擁有陰性特質,且是名優秀的記者。 掙扎的一端是新聞業中成功的男性特質,像是攻擊性、自主、好奇、嚴厲,野 心勃勃、憤世嫉俗、自大、缺乏同情心;另一端是社會所期待的女性特質,包 括體恤、敏感、富同情心、關懷、有愛心,擁有母愛。比起男性,她們在職業 上有著更為分裂及矛盾的認同。. Ch. engchi. i n U. v. 六、家庭與育兒 高階職位的女性人數低於適當比例,以及男女薪資差異的成因,最主要的 解釋是女性必須承擔主要的家庭工作,尤其在自由經濟體制下,工作場合的緊 張關係與愈來愈重的職業壓力,成為需要承擔家務的女性的嚴重問題 (Crompton, 2008/林育如譯,2009)。2002 年新聞工作者的勞動狀況調查中, 台灣記者每日工作時數高達 37.1%超過 10 小時,35.1%在 8 到 10 小時之間。如 果將工作職別分為記者、編輯與長官,記者超時工作比例超過八成,電子媒體 更嚴重,工時過長比例高達九成以上。但獲得公司托兒協助者比例不到一成 (劉昌德,2003)。 14.

(21) 職業婦女已是普遍現象,但照顧子女與組織家務生活的主要責任仍落在她 們身上。雇主心中「理想的工作者」是全職的雇員,且假設他們可以免除家務 工作(Williams, 2000) 。在美國,女性如果擁有孩子,每個孩子將減少她應得 薪資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身為一個母親,意味著她將失去更多工作經驗、 工作較無生產力,且必須從事較適合兼顧母親角色的工作,且容易受到雇主歧 視(Buding& England, 2001)。如果想在事業尋求進一步發展,女性必須表現出 「像個男性」,例如擔任全職工作、工作優先於家庭、需要時可以超時工作 (Crompton, 2008/林育如譯,2009)。 比起男性,女記者比較不會結婚或有小孩。至於有小孩的婦女,孩子照料 責任主要會落到她們身上,進一步阻礙升遷機會(Reinardy, 2009)。但是,女 性若拒絕家庭在她們身上的束縛又會引來非議,在塞內加爾,女性為了工作而 遠離家庭,卻被身處的工作環境指責她們喪失了陰性特質(van Zoonen, 1994/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Chambers(2004)等人認為,女記者不成比例地比男記者年輕,說明了她 們常在育兒與工作責任的壓力下辭去工作。新聞工作的性質並不適合須在職場 外承擔照護責任的人。工作強度逐漸增加,為了回應工作強度帶來的壓力,個 人會轉而選擇兼職工作,或降低工作超時時數與努力,這些回應策略將對女性 職涯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如果無法完成資方的目標,將降低預期薪資與工 作安全感,而難以達到事業的進步(Crompton, 2008/林育如譯,2009)。. n. al. er. io. sit. y. Nat. 七、小結. Ch. engchi. i n U. v. 學者 van Zoonen 整理了涵蓋不同國家與媒介部門的研究發現,研究結果指 向一個初步的結論:一、男性在新聞業和廣電業握有主導權,職位層級愈高、 媒體或部門優勢愈大,女性員工愈少;二、女性在傳播領域內的工作如同家務 職責的延伸,或與社會認同的照護、養育、人性關懷等女性特質有關;三、同 樣職位的女性比男性薪資較低,且大多數女性曾經歷男同事的性別歧視;四、 女性兼顧新聞工作與母職的處境相當困難(van Zoonen,1994/張錦華、劉容玫 譯,2001)。文獻整理發現,女性新聞從業人員的勞動困境,可能展現在男性 標準的新聞專業主義、性別分工、性別歧視與母職衝突等方面。據此,研究者 提出第一個研究問題: 問題 1:女記者在創傷新聞情境脈絡中的勞動處境為何?性別處境如何在採訪 創傷新聞的脈絡下被突顯? 15.

(22) 第三節、記者創傷壓力 本節首先將綜覽國內外記者創傷壓力研究,接著整理記者創傷研究中較常 討論的創傷壓力類型。並且提出,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過程中面臨多種心理壓 力來源,創傷壓力類型除了間接接觸創傷新聞導致的間接性創傷壓力(STS)、 同情心疲倦(CF),也應強調與多重壓力有關的倦怠(BRN)。 一、 記者創傷壓力研究 Kawamoto(2005)表示,「創傷」是新聞從業人員無法避免的報導題材, 新聞相關系所卻少有課程教導未來的記者如何應對。新聞報導經常出現的車 禍、家暴、謀殺、性侵害、虐待、天災等,即使是最普遍的車禍事件,當記者 第一眼看見血淋淋的畫面時,仍會感到怵目驚心。當事件牽涉暴力與惡意企圖 時,可能加重受害者、倖存者、或他們所愛之人的心理創傷,新聞從業人員亦 然。Frank 和 Perigoe(2009)認為沒有新聞記者不受自己的報導影響。輿論經.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常批評創傷新聞的報導方式過於聳動、煽情,記者採訪創傷事件的經驗卻極少 受到關注。記者必須克服個人情緒才能快速完成任務,但記者本身或新聞室主 管,都沒有花太多時間評估採訪創傷新聞的衝擊。. sit. y. Nat. 記者創傷研究中不可忽略的是戰地記者研究。Feinstein、Owen 和 Blair (2002)訪問了 140 個戰地記者,並與 107 個沒報導過戰爭的記者進行對比, 發現無論男女戰地記者都有更高比例的每周飲酒量、28.6%的比例終其一生會. n. al. er. io. 有 PTSD 症狀、 21.4%患有憂鬱症、14.3%有物質濫用問題,尤其女性戰地記 者的飲酒量更高於非戰地女性記者。Feinstein(2006)後來更用個人敘事方法 描繪記者報導戰爭的心理影響。例如,女記者在戰場上失去攝影夥伴,使她不 得不依賴鎮定劑與飲酒與藥物來安定神經與幫助睡眠,但她焦慮傾向卻變得更 嚴重,最後不得不放棄她熱愛的新聞工作。. Ch. engchi. i n U. v. 除了戰地記者,亦有研究針對報導大規模災難的記者進行調查。Ricchiardi (2001)關注報導美國 911 事件的記者,記者形容他們在採訪中經歷了震撼靈 魂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對他們造成永久性的影響。學者指出,追逐大新聞的激 動消散後,記者要對抗他們目擊的悲劇事件所帶來的恐懼。Weidmann、Fehm 和 Fydrich(2008)則針對報導過 2004 年南亞海嘯的記者進行線上研究,他們 透過 e-mail 發出了 170-190 份問卷,調查對象包括德國、澳洲和瑞士德語區媒 體組織的記者,最後共 61 人完成調查。研究發現,約在事件後八個月,6.6% 比例的記者出現 PTSD 壓力症狀,顯示報導自然天災可能導致某些人的心理壓 力。. 16.

(23) 上述研究忽略即使不是身處極端的危險,一般新聞人員接觸創傷事件的頻 率仍相當高。Newman、Simpson 和 Handschuh(2003)整理出十一類創傷相關 任務,值得注意的是,車禍是讓記者壓力最大的任務類型。記者在每日例行工 作報導意外、暴力犯罪、家庭悲劇和其他創傷事件,都可能經驗身體的危險與 精神的創傷,尤其新聞環境競爭日趨激烈加劇了此現象。Dworznik(2006)指 出,收視率競爭使新聞追求大量死亡與受難的新聞,因為這種新聞容易抓住大 眾的注意力,而暴露在車禍、謀殺、綁架等例行事務的在地記者處境卻很少被 注意。Bennetts(2008)研究中也同樣提到,多媒體的發展與 24 小時新聞台的 出現,迫使記者深入險地,搏命演出,以拿到更多新鮮的畫面與新角度的報 導。以上研究均顯示,創傷壓力的檢視應擴大到一般處理例行事務的記者,特 別在現今新聞環境中,新聞業對創傷報導的飢渴使記者面臨的挑戰更為險峻。 Pyevich、Newman 和 Daleiden(2003)曾對美國 906 位報社記者進行線上 調查,發現 96%的記者過去一年內至少報導過一則涉及人們死亡或受傷的創傷 事件,其中,4.3%的記者出現足以被判定為 PTSD 的症狀。研究並指出,創傷.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新聞的暴露量與創傷壓力症狀相關,接觸愈多創傷新聞的記者會呈現較負面的 世界觀。Newman、Simpson 和 Handschuh(2003)則調查了 875 個攝影記者, 98%的比例表示曾暴露在創傷性事件之中,車禍、火災或謀殺案是最常見的類 型,其中將近 6%達到 PTSD 的診斷標準。日本也針對記者創傷壓力發出了一 千份左右的問卷,調查日本包括 NHK、朝日電視台、MBS 等廣電記者的職業 相關創傷壓力,總共回收了 360 份有效問卷,86%的回應者表示過去至少報導 過一件創傷事件。從中再選取 270 份沒有遺漏資訊的資料作為分析對象,發現. n. Ch. er. io. al. sit. y. Nat. 6%達到潛在 PTSD 標準(Hatanaka et al., 2010)。. i n U. v. Bennetts(2008)指出,大多新聞組織更關注記者身體受傷風險,情緒的 影響則較晚被注意。紐約公共廣播電台(WNYC)的資深記者 Beth Fertig 報導 911 事件後開始經歷失眠、沮喪、情緒化等生、心理問題。事發一年後,她受 嚴重的失眠問題所困擾,並常感到驚慌失措,此情況直到與遭遇相同經驗的朋 友傾吐才稍微紓解。Ricchiardi(1999)提到,當記者感受到愈是強大的恐懼, 愈能生動描繪事件。作為一個職業觀察者,記者與攝影師與訊息來源高密度接 觸,以有效傳達訊息給閱聽眾,因而吸收受害者的痛苦、失落、孤立與罪惡 感。美國心理學家 Martin Cohen 表示,記者的工作特性可能使他們成為間接性. engchi. 受害者,因為僅僅是暴露在他人的創傷中,也可能引發創傷症狀(Ricchiardi, 2001) 。 Simpson 和 Bogg(1999)在報社記者創傷壓力的初探性研究中,調查美國 華盛頓州與密西根州主要報社的 131 個記者,發現新聞室人員有相當高比例的 創傷壓力症狀。70%的記者在報導創傷事件時,感到緊張、壓力大。四成的受 17.

(24) 訪者仍可生動地敘說這些創傷事件,儘管有些事件已發生在三年以前,卻歷歷 如昨,其中大部分是交通事故。McMahon(2001)調查 279 位澳洲墨爾本的平 面媒體記者後發現,記者報導創傷新聞後會經歷相當程度的侵入性回憶,但主 要處理方法為逃避,而創傷反應會隨著時間減緩。Dworznik(2006)訪談了美 國中西部電視台的 26 個電視記者和攝影師,也得到類似結論,新聞工作者通 常拒絕承認受到創傷事件的情緒影響,他們需要找尋一些方法來消化或賦予這 些事件意義,不如自己宣稱的無感情或抽離。台灣研究也指出,記者報導災難 後若沒有妥善處理情緒將造成心理問題,高壓的工作壓力與接觸悲劇引發的心 理失調,可能引發憂鬱症等危害(賴若函,2010;陸逸馨,2008)。 攝影記者是記者創傷關注的焦點。Newman、Simpson 和 Handschuh (2003)認為,攝影記者比起文字記者接近危險與死亡、更可能遭受攻擊。此 外,文字記者能把資訊轉化為文字,由此得到情緒的紓解,攝影記者卻無處抒 發,因此攝影記者特別容易累積創傷。Bennetts(2008)也提到,攝影記者必 須更靠近新聞畫面,因為如果攝影記者帶回一張安全的照片,他們就會另派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名不會帶回這種畫面的記者出任務。達德中心的歐洲前主任 Mark Brayne 認 為,攝影記者無法像文字記者將事件做出開始、中間、結尾等敘事,幫助事件 產生意義,故特別容易累積創傷。紀錄片「睜開左眼」中,攝影記者出現類似 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即使事隔多年,每當記者走過同一地方,往日記憶仍 會不自覺湧現(李惠仁,2009)。究竟是拍攝畫面的攝影記者衝擊較大?或投 入情緒、深入了解當事人故事的文字記者所受影響更大?無論如何,至少可推 斷,工作類型的差異使記者在創傷壓力感受上確有不同(王靜嬋,2010)。. er. io. sit. y. Nat. al. n. 進一步思考,社會文化架構中性別影響著工作類型,進而使創傷經驗與創 傷感受有所不同。新聞室是社會文化脈絡中的一部分,自然無法脫離於文化中 的「性別化社會分工」(gendere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性別差異在工作類 型、路線、任務分配可能產生作用,例如有著更高男性比例的攝影記者,更易 「看到」震撼人心的創傷場景,而負責採訪、寫稿的文字記者多是女性,可能 與採訪對象有更深入的交流。. Ch. engchi. i n U. v. 關注女性記者的討論極少,Reinardy(2009)針對 715 名報社記者檢視女 記者的倦怠和工作滿意度,以及可能會影響這兩者的生活議題。結果發現,女 記者比男記者有更高程度的疲憊感,以及更低的專業效能感。27 歲以下的女性 中,有 30%表示想要離開報社。2005 年女性佔整體勞動力的 46.3%,卻只有 24%的女性在新聞界坐上主管位置,工作不滿意度可能是離開新聞界的指標。 更多女性(21%)比起男性(16%)表示她們要在五年內離開媒體工作。主因 是工資低與工作保障(20%)以及壓力、倦怠和惡劣的工作環境。而家庭議 題、性別偏見和歧視、天花板效應更加重職業婦女的壓力。 18.

(25) 新聞工作具有創傷風險,記者對創傷壓力卻有「沉默的文化」。Feinstein、 Owen 和 Blair(2002)的戰地記者研究發現,出現創傷症狀的記者,不會因此 更傾向接受治療,因情緒壓力被視為一種脆弱的象徵,即使有如此高的 PTSD 罹患率,記者仍選擇沉默面對恐懼與不安全感。創傷事件的影響通常受到快節 奏的職業生活所遮掩,或是男子氣概的生活方式來理想化與偽裝。Feinstein (2006)曾批判新聞組織的麻木不仁以及不照顧自己的新聞文化,創傷性報導 任務可能使記者一蹶不振,新聞組織卻視而不見,很少提供支持,甚至棄絕這 些遭受創傷的記者;記者也會自我欺瞞,認為自己可以免除傷害,極少會尋求 幫助與治療。Greenberg 等人(2009)調查國際新聞組織的 124 位媒體記者, 了解他們對 PTSD 與尋求幫助的態度。結果顯示,記者傾向尋求家庭支持,他 們對於向組織尋求支持,很少抱持正面態度。. 政 治 大. 如果新聞室不予重視記者創傷壓力,在毫無準備、毫無支援的情況下,不 僅影響記者能否適當地完成任務,個人亦容易遭受心理衝擊。Simpson 和 Bogg. 立. n. al. er. io. sit. y. Nat. 工作。. ‧. ‧ 國. 學. (1999)發現記者對創傷事件準備顯然不夠,46%表示他們沒有準備,28%表 示準備不足。Bennetts(2008)指出,紐西蘭新聞界愈來愈常見將年輕記者送 往戰地與災區,這些記者若沒有齊全的裝備或支持就貿然前去報導衝突,可能 導致長期的精神影響。創傷壓力同時是記者能否繼續新聞事業的潛在原因之 一:缺乏準備和裝備就派往險惡環境,甚至認為準備是愚蠢的,可能是許多人 離開新聞業的原因(Bennetts, 2008);Dworznik(2008)以統計方法調查美國 俄亥俄州記者工作的創傷風險發現,記者同情心疲乏程度愈高,愈想離開電視. 二、 創傷壓力類別. Ch. engchi. i n U. v. 創傷壓力(traumatic stress)通常是因一特殊事件造成衝擊、震驚與驚恐, 而使壓力或強制力加諸在人的身體與精神上。並非只有親身經歷創傷事件才會 產生創傷壓力,目睹或知曉親人的突然死亡,或是看到他人非自然死亡或嚴重 傷害,都可能引發創傷壓力。創傷事件發生時,人會被恐懼感淹沒,或感覺麻 木、疏離,大多數創傷事件的倖存者,在事件發生數周後,即使沒有治療也會 漸漸恢復。有時問題會持續,演變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Hight & Smyth, 2003)。在 Simpson 和 Bogg(1999)的研究中,七成記者指出報導創傷 事件的壓力感受,包括悲痛、筋疲力竭、刺激、罪惡感、憂慮、生氣與害怕, 創傷症狀則包含了焦慮、回溯性畫面、夢魘、難以抹去的畫面、身體不適、罪 惡感和睡眠問題。六成記者表示他們意識到其他記者報導創傷事件後的壓力症 狀,例如生氣、敵意、沮喪、頭痛、胃部問題、哭泣、犬儒、重複故事(大多 包含孩童與青少年死亡)、過量抽菸和飲酒、高聲說話和情緒起伏不定等。 19.

(26) 創傷壓力的影響可能展現在情緒、認知、生理和人際等各層面(新聞與創 傷研究群,2010a)。情緒層面可能經歷驚嚇、恐懼、憤怒、怪罪、生氣、罪惡 感、悲傷、情緒麻木、無助、對熟悉的活動失去樂趣、難以感覺快樂以及難以 感受被愛等;認知層面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決策能力受損、記憶障礙、不信 任、困惑、惡夢、自尊減低、自我效能減低、自我責怪、侵入性想法與記憶以 及解離4等情況;生理層面症狀可能有疲倦、筋疲力竭、失眠、心血管問題、驚 恐反應、過度警覺、生理上疼痛增加、免疫反應降低、頭痛、胃腸不適、食慾 減低、性慾減退與容易得到疾病等;最後在人際關係層面,記者可能經歷人際 關係衝突增加、社會退縮、親密關係的縮減、疏離、工作表現或學業表現不 佳、滿意度減低、不信任、怪罪他人、將自己的脆弱歸因於他人、感覺被遺棄 或被拒絕、過度自我保護等。. 政 治 大. 一旦出現以下狀況則需尋求治療。包括嚴重分離(感覺世界是「不真實 的」 ,失去自我認同或產生新的認同,類似失憶症)、嚴重侵入型的再次經驗. 立. ‧. ‧ 國. 學. (倒敘,可怕的記憶畫面或自動重覆惡夢)、極端逃避的症狀(社會逃避、職 場退縮,強迫性逃離)、高度警覺(恐慌發作、惡夢、難以控制的暴力衝動、 注意力不集中) 、虛弱焦慮(焦慮擔心、嚴重恐懼症、不可動搖的迷戀、癱瘓 緊張、害怕失去控制/快要瘋了)、嚴重抑鬱(缺乏生活樂趣、無能、自責、 依賴、早醒)、物質使用有問題(藥物濫用或依賴)、精神病症狀(妄想、幻 覺、怪異想法或圖像)等。創傷壓力如果持續發酵,最嚴重可能會產生創傷後 壓力症候群(PTSD)。至於創傷壓力症候群發展的可能性、嚴重性和慢性程. sit. y. Nat. n. al. er. io. 度,受到多種不同變數影響,最重要的是當事人在創傷事件中的暴露情形。. Ch. i n U. v. 常見反應及症狀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急性創傷壓力(Acute stress disorder,ASD)、間接性創傷壓力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STS)、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VT)、同情 心疲軟(Compassion fatigue, CF)和倦怠(Burnout, BRN)等,以上各種症狀 因發生強度、時間點、成因有所不同而具有差異。不過王靜嬋(2010)認為, 記者創傷研究應著重於一般創傷反應,PTSD 或 ASD 指的是個人直接經歷創傷 事件引發的創傷壓力,且已納入心理疾病範圍,需要專業醫療診治,並非新聞 研究者所能處理,間接面對創傷事件的 STS 與強調同情心的 CF 更符合一般新. engchi. 聞工作模式。各式創傷壓力類型簡單條列如下表(McMahon & McLellan, 2008;新聞與創傷研究群,2010;王靜嬋,2010):. 解離:反應訊息處理流程的分裂,及通常統合各種功能的分裂,諸如意識、記憶、身分認同 或對環境的知覺,例如身體雖在現場,但精神卻不在的意識分離。 20. 4.

(27) 表 1:創傷壓力類型 名詞. 定義. 特殊性. 創傷後壓 力症候群 (PTSD). 直接經歷創傷事件所產生的生理性 失序,症狀包括侵入性回憶5 (intrusion)、情緒麻木6與逃避7 (numbing/avoidance)以及過度警覺 (arousal)等,是個人經歷的最嚴重 創傷壓力症狀,已納入 DSM-IV8的 正式醫診症狀,需進行醫學治療。 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 直接經歷;已納入 DSM-IV,為較嚴重 的生理性失序;最嚴 重的創傷壓力症狀。. 急性創傷. 直接經歷創傷事件所產生的生理性. 直接經歷;已納入. 壓力 (ASD). 失序,定義與症狀和 PTSD 相似,也 已納入 DSM-IV 的正式醫診症狀, 但強調早期影響,影響時間持續兩 天以上,但不超過四個禮拜。. DSM-IV,為較嚴重 的生理性失序;強調 重度創傷壓力對個體 的早期影響。. 間接接觸創傷事件的壓力反應,未 列入 DSM-IV 但已被提及。定義與 症狀與 PTSD 類似,強調成因為「間 接沉浸於創傷事件與他人的故事, 進而產生想幫助受創之人的壓力」。. 間接、持續性接觸創 傷事件;尚未列入 DSM-IV 但已受到注 意,屬於情緒、心理 層面的壓力反應。. 替代性創. 由於持續性接觸創傷事件受害者產. 間接、持續性的接觸. 傷(VT). 生的同情涉入所引發信念或想法在 認知上的轉變過程,是高度同理受 害者創傷經驗使其內在經驗產生負 面轉變的歷程,包括對自我的看 法、對世界的觀點,如安全、信 賴、控制等。. 創傷事件;非病理 性,為情緒、認知性 的永久轉變。. n. engchi. y. sit. er. ‧ 國. io. 5. Ch. ‧. Nat. al. 學. 間接性創 傷壓力 (STS). 立. 政 治 大. i n U. v. 一再重複經歷創傷事件(flashbacks),為個體不由自主的反應,例如作惡夢。. 6. 同情心麻木:包括無法與他人情緒產生連結以及對未來不抱期望。. 7. 逃避創傷源:避免提及有關創傷的經驗,包括內在與創傷相關感受,或使其想起創傷回憶的外在環境。. 8. 美國精神醫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出版的「心理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IV, DSM-IV)」。 21.

(28) 同情心疲. 長期、持續、集中的間接接觸受創. 長期、持續、集中的. 軟(CF). 傷的人所產生的同情心降低、麻 木、「喪失憐憫的能力」等反應。症 狀與 STS 相當類似,最大的不同在 於 CF 的成因為「持續照顧病人、自 我耗盡(use of self)與壓力暴露」。. 間接接觸受創傷的 人;非病理性,為生 理、心理、情緒上的 精疲力竭。. 倦怠 (BRN). 個體同時面對工作中多個心理壓力 來源,如專業孤立、同理心耗竭、 難採訪應對的當事人、工時長資源 少、缺乏成就感、長期缺乏支持、 缺乏與他人交互的付出與關心等產生的. 持續、間接接觸創傷 事件;非病理性,為 心理層面的耗竭反 應;好發於助人專業 者身上。. 防衛反應。徵狀包括沮喪、憤世嫉 俗、興趣缺缺、洩氣、生產力下降 等。好發於助人專業者,成因多與 組織、上司、工作條件有關。.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面對同一事件,人們不見得有相同反應,每個人亦有面對悲劇的不同方 式,創傷影響是非常個人層次的經驗。有些人在事件後隨即感到壓力,有些人 則是經過數月沉潛才發現自己深受影響(Ricchiardi, 2001)。多數人在創傷事件 發生數週後,即使沒有經過治療也會慢慢恢復,然而,會否恢復與承受創傷壓 力時間長短,端看事件性質與個人經歷而定,其它如事件規模、時間和不同類. y. Nat. sit. n. al. er. io. 型的創傷接觸也會有影響。創傷反應受到事件之前或創傷期間的個人變項影 響,包括性別、年齡、社經地位等,其中性別方面的研究發現相當一致,女性 較可能有強暴、性侵害、身體虐待和性虐待等方面的創傷,男性較可能經歷嚴 重的意外事件或傷害(Breslau et al.,1997;轉引自 Resick, 2001/游恆山譯, 2003)。創傷期間的變項則包括創傷類型、暴露程度、熟識狀況、安全評估、 心理挫敗、創傷期間的解離、行為和情緒等(Resick, 2001/游恆山譯, 2003) 。Newman、Simpson 和 Handschuh(2003)也指出,創傷性事件任務的 數量、個人創傷經驗與缺乏社會支持會增加 PTSD 的風險。. Ch. engchi. i n U. v. 三、 小結 由上述文獻可知,記者創傷壓力研究多討論「創傷新聞」所引發的「創傷 壓力」 ,對於其他壓力情境並無多加著墨。但記者工作的高壓性質,使創傷壓 力常與其他心理壓力一起作用,任何壓力源都可能使創傷壓力變得更加複雜。 研究者認為,若要完整展現創傷新聞對記者的影響,必須將創傷採訪中的各式 情境壓力列入討論範疇。當然,普通新聞亦可能引發創傷壓力,但超乎本研究 的探討範圍,故不列入討論。 22.

(29) 檢視女記者創傷壓力現況應考慮其性別處境,例如 Reinardy(2009)特別 強調倦怠(BRN)在女性工作上的角色,因為女性在工作中面臨多重心理壓 力。Reinardy 測量倦怠的概念包括:整體工作滿意度、感受組織支持、工作與 家庭衝突、角色超載、工作要求。研究指出,女性在倦怠與生活議題上與男性 不同,例如感受組織支持、角色超載與工作要求都有性別差異。因此,女記者 的創傷壓力類型可著眼於強調「多重心理壓力來源」的倦怠,以及接觸受創之 人導致的間接性創傷壓力(STS)與同情心疲倦(CF)。於此,提出第二個研 究問題: 問題 2: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壓力:女記者在此特殊情境中面臨哪些情緒壓 力?創傷壓力現況又是如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n U. v.

(30) 第三章、研究方法 為了尋找適當之研究方法,必先確切指認所要討論的現象,才能判斷使用 何種方法能夠回應問題核心。本研究認為,性別是形塑勞動過程與權力運作的 要素,故記者創傷研究無法忽略性別對勞動經驗的影響。研究目的在於描述女 記者的勞動處境與情緒壓力,需要細緻討論此類型的職場勞動經驗對她們自 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基此,我將採取質性研究途徑,透過深度訪談法來理 解女記者的經驗與感受。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提出研究方法,第二節說明如 何選擇受訪者。 第一節、研究方法 一、質化研究方法. 政 治 大 當今社會科學是量化研究主導,而女性主義者正是當前社會科學知識體系 立 建構的質疑者,批判焦點其中也包括量化研究。質性研究的特殊優點在於它特. n. al. er. io. sit. y. Nat. 慧,2000)。. ‧. ‧ 國. 學. 別重視脈絡、自然情境的價值;適合用來作為探索或描述性的研究;且能夠深 入探索參與者生活經驗當中的豐富意義(李政賢譯,2006)。儘管女性主義流 派甚多,彼此之間有衝突對立之處,但女性的生活空間、女性的主觀經驗感 受,卻是各派學者共同的關切。這種「生活」、「主觀經驗」、「主觀經驗之社會 反映」正是質性研究關切的層面,質性研究能捕捉被研究者的觀點與並檢視日 常生活,與女性研究者理念相符,對於研究女性經驗可說是直搗核心(胡幼. Ch. i n U. v. 本研究以創傷新聞採訪作為背景脈絡,探討女記者採訪創傷新聞的處境與 壓力,且情緒壓力是非常個人化的感知,人們或許會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情緒 反應。質性研究擅長研究事件的動態過程、強調從「被研究者」的觀點看事 情、採取整體主義,將事件放在發生的場景和網絡中理解等特色(劉仲冬, 2002),正是用來處理情境下的女記者的行為與感受,理解她們所思所想的最 佳取徑。. engchi. 二、深度訪談法 深度訪談不同於日常談話,是有特定目的、規則、結構與主題的研究性交 談(陳向明,2002:221)。Flick 認為深度訪談的根源處是一種探知的樂趣,渴 望去認識、理解他人的生活經驗,以及她們對這些經驗所賦予的意義(李政賢 譯,2007)。與其他不同研究方法比較,訪談可以了解受訪者的所思所想與情 緒反應,也可以直接詢問受訪者對問題的看法,具有靈活性、即時性和意義解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Radiograph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s 廖振焜 林大弘 吳長晉 戴 瀚成 傅楸善 楊榮森 侯勝茂 2005 骨科醫學會 聯合學術研討會. • Automatic Digital PE

主持人 在會議開始之前,我先跟大家講一下,為什麼今天要邀請大家來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