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

Copied!
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思索研究方向的過程,我不斷提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公 共圖書館為研究對象?而不是選擇自己曾經工讀過的大學圖書館、專門圖 書館或是國家圖書館?經過一番省思之後,將自己的研究動機大致歸納成 三大面向:從實務的體察、對現況的質疑,以及個人對公共圖書館的反思。

以下分別進一歩說明:

一、「廢墟」與「書香會館」:兩幅對比景象的反思

大學期間參加圖書館服務隊到新竹縣尖石鄉的圖書館協助重建,當時 看到圖書館的景象儼然就像一座廢墟,沒有看到館員和讀者,只有在進行 清潔工作時,找出一堆空酒瓶和散落地上的圖書。事隔幾年,上研究所之 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南投的永興圖書館參觀,當時會選擇這個圖 書館是因為它「把冰櫃變書櫃」的事蹟,在訪談參與該圖書館規劃的相關 人士的過程,雖然他們之中有的是老師、蛇窯的董事長,都不是圖書館館 員,卻讓我們感受到在地居民的熱情以及生命力,在他們群策群力汲汲營 營之下,圖書館改頭換面、煥然一新。之後,我們利用校慶的機會,舉辦 一場遇見台灣在地知識生命力座談會,邀請熱心推廣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地 方人士共襄盛舉。在這兩次活動的參與中,兩地圖書館給予研究者的印象 形成一個強烈對比的畫面與感受,雖然他們重建的因素不同,但是經營者 的心卻大大不同,就尖石鄕而言,參與重建的是一群圖書館系的學生和老 師、館員,那時我們在執行任務時,只是埋頭苦幹將課堂上所學付諸實踐,

幾乎沒有人想到讀者的需求是什麼?反觀南投的永興書香會館,它的改造 是集合一群熱心的在地人士的巧思而成,在訪談過程,我們可以感受到他 們為吸引讀者參與圖書館活動的用心和努力,雖然他們笑稱自己是一群傻

(2)

瓜,然而在我們眼中卻是一群智者。

經由這兩次活動的參與,研究者發現在這兩幅對比景象中存在著認知 的不同:就尖石鄉鄉鎮圖書館來說,參與重建者的陣容雖然都是圖書館本 科系的專業團隊,但是卻以圖書館為中心,從圖書館員的角度在看讀者的 生活,因此團隊的每位成員努力想結合新科技(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和專 業技術(圖書編目與分類)將堆砌在地上雜亂無章的圖書整理上架,使之 變為井然有序,當時,成員們一度為了書標該貼在書脊幾公分處而起爭 執,由此,反映出團隊成員幾乎忘記關注圖書館的讀者真正需要的是什 麼,以及真正適合讀者的服務方式?反觀南投的永興書香會館,即使參與 重建的團隊是由在地居民組成,但是他們是以讀者為核心,從在地居民的 日常生活去思考如何經營圖書館,因此懷著熱忱,憑著雙手和豐富的創造 力,他們利用玫瑰花和竹子將冰櫃變成書櫃。

藉由上述兩次活動的參與,研究者開始體悟到從使用者角度思考圖書 館在其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誠如 Zweizing 於 1973 年在其發表 的論文中所說的,「我們的專業長期淪於從圖書館的生命中去看使用者的 角 色 , 而 不 是 從 使 用 者 的 生 命 中 去 看 圖 書 館 的 角 色 」( 轉 引 自 Wiegand,1999)。有鑑於此,引發研究者重新探究公共圖書館在人們日常 生活中到底扮演何種角色之研究動機。

二、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在哪裡?公共圖書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揭櫫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主要 有發展教育、傳播文化、提供資訊三項(毛慶禎譯,2003)。該組織藉著 這個宣言表示對公共圖書館的看法,認為公共圖書館是一個結合教育、文 化和資訊的單位,也是孕育和平觀念和豐富大眾心靈福祉的場所,因此,

鼓勵各國政府及地方政府參與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毛慶禎譯,2003)。首

(3)

先從美國公共圖書館談起,根據 Shera 的研究指出教育民眾的理想是促使 公共圖書館獲得大力支持的原因。但是,針對這樣的教育理想是否有達 到?從二十世紀初以來的統計資料調查,都證明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率甚 低,而且對那些勞工階級而言,在他們日常生活中,並不認為圖書館是必 須而不可或缺的東西,而這個問題也引發美國對於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功 能的反思(轉引自賴鼎銘,2004)。

反觀國內公共圖書館的經營概況,關於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方面,依據 學者專家的看法大致歸納成四點:保存及宏揚文化、教育民眾、傳佈資訊、

提供休閒娛樂(公共圖書館資訊服務網)1。近年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因鑒於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未能彰顯,吸引力不足,特別研擬公共圖書館 強化計畫包含公共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善計畫、公共圖書館自動化與網路 系統架設計畫、建立網路內容資源中心(共用資料庫)計畫、建置公共圖 書館線上採購機制計畫、充實公共圖書館館藏計畫等五個子計畫,計畫期 程至民國 93 年 4 月止(彭慰,2004)。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二年 社會指標統計顯示,78~92 年間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概況如下列統計圖表所 示:

1公共圖書館城鄕合作模式之調查研究研究報告。檢索日期:民國 93 年 9 月 27 日。網址:

http://plisnet.ntl.gov.tw/08a_06.asp

(4)

圖 1-1: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館數

圖 1-2: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館藏冊數

7 000 9 000 11 000 13 000 15 000 17 000 19 000 21 000 23 00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年度 館藏冊數(千冊)

252

324 310 331 344 358 370

414 425

408 421 468

506 512 506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年度 數量(所)

(5)

9 000 000 11 000 000 13 000 000 15 000 000 17 000 000 19 000 000 21 000 000 23 000 00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年度 借閱人數(人)

圖 1-3: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借閱人數

圖 1-4: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覽人數

11 497 12 646

15 526

11 442 13 043

13 979 15 619

20 680 19 118

16 00615 938

13 807

10 43911 156 10 144 10 000

12 000 14 000 16 000 18 000 20 000 22 00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年度 閱覽人次(千人)

(6)

根據圖表顯示,全國公立公共圖書館所數從民國 78 年的 252 所增加 到民國 91 年的 512 所,惟民國 92 年小幅降為 506 所(請參見圖 1-1);公 共圖書館的館藏冊數則從民國 78 年的 7,781,559 冊增加到民國 92 年的 21,519,027 冊(請參見圖 1-2);公共圖書館的借閱人數則由民國 78 年的 11,496,502 人次平緩成長,然而至民國 85 年以後,開始逐年下降到民國 92 年的 10,144,377 人次(請參見圖 1-3);公共圖書館的閱覽人次從民國 78 年的 11,497 千人次降至民國 92 年的 10,144 千人次(請參見圖 1-4)。

綜合以上政府單位各相關統計數據發現公共圖書館的館數和館藏冊數呈 逐年成長的狀態,而借閱人數和閱覽人數卻從民國 85 年以後開始下降(行 政院主計處)2,這其中因素是值得重視與探討的。同時,基於這個問題也 引發研究者欲探究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功能是否確實發揮的動 機。

三、透過研究,釐清公共圖書館在常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台灣長久以來,圖書館事業一直不被社會重視,公共圖書館尤其是鄉 鎮圖書館的經費屢遭刪除,空有實體建築卻沒有被民眾充分利用的鄉鎮圖 書館大有所在(葉乃靜、賴鼎銘,2004)。Shera 曾經指出,如果我們想了 解圖書館作為一個社會機構的功能與角色,大致可以由下面兩個途徑得到 答案:其一為自圖書館及其角色演變的歷史過程中,加以歸納分析出來。

另外一個方法則是以學理探討的方式,發掘圖書館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轉引自賴鼎銘,2004)。據此,研究者嘗試先從歷史的角度歸納分析台 灣地區從日治時期以來公共圖書館的角色變遷:日據時期台灣地方公共圖 書館之發展,主要功能在於推行社教、教化殖民和貫徹國策。在此時期,

2行 政 院 主 計 處 第 三 局 社 會 指 標 統 計 。 檢 索 日 期 : 民 94 年 4 月 27 日 。 檢 索 自 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si/s098.xls

(7)

地方公共圖書館以街庄立圖書館為主,圖書館的主要活動為巡迴文庫和推 廣活動。台灣光復後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受戰事影響多停留在縣 市圖書館以上,無法延伸到鄉鎮基層。民國 58 年 3 月頒布「台灣省各鄉 鎮市(縣轄市)立圖書館組織規程」,從此鄉鎮圖書館的設置立案有了法 源依據。雖然此時期,鄉鎮圖書館屬於萌芽孕育階段,然因經費、主管單 位不重視的關係,鄉鎮圖書館的普及率不高,再加上,人力有限且缺乏專 業訓練,各館藏書也多在一萬至兩萬冊之間,因此大多未能有效地管理經 營以發揮其社教功能。民國 65 年底,謝東閔先生提出「一鄉鎮一圖書館」

的構想,鄉鎮圖書館的數量自民國 65 年 15 所到民國 92 年的 506 所,數 量可說是成長可觀。為確實發揮圖書館的社教功能,台灣省政府自民國 74 年制頒「台灣省加強文化建設重要措施」,不僅編列經費支應,在人員方 面,還辦理研習班、建立義工制度和暑期工讀等多項措施。在館藏和設備 方面,推行一系列贈書計畫與經費補助,以充實鄉鎮圖書館的館藏與改善 其設備。此外,在民國 81 年「台灣省加強文化建設第三期重要措施」中 決定,每縣選定一至二所鄉鎮市立圖書館,做為示範圖書館,以建立健全 經營體制,供各館觀摩(林文睿,1993;林淑婷,2000;林孚嘉,2000)。

從前述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台灣地區鄉鎮圖書館的崛 起,就賦予社會教育的功能,但是事實上卻一直存在著經費、專業人力不 足的問題,儘管政府致力於籌設鄉鎮圖書館,促使其在數量上的成長,然 而,在品質方面的提升卻是有限,即使積極設置示範圖書館,建立健全體 制,供各館觀摩,但那畢竟是少數,還有多數的鄉鎮圖館亟待改善經營成 效。根據這樣的結果不免令人對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產生質 疑,雖然從統計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公共圖書館經營的成效,卻無法深入了 解影響其成效的真正原因,包括圖書館的使用者是誰?圖書館為讀者建立 了哪些館藏?這些館藏是否滿足讀者的需求?讀者借閱的館藏是哪些?

(8)

到圖書館的閱覽人口主要使用哪些圖書館的資源等問題。所以,研究者擬 採取 Shera 所說的另一個方法,就是以學理探討的方式,發掘圖書館在社 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希望對自身向著事物的判斷有所保留,避免陷 入先入為主的成見而不自知,同時克制自身的判斷直到證據非常清楚。也 就是說,研究者自身對公共圖書館的現況和問題持著存而不論的態度,透 過田野調查的過程,就自己在常民的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一切,忠實地 描述紀錄下來,目的在於實際了解從圖書館角度思考所產生的主觀之「應 然狀態」,同時透過觀察常民日常生活所呈現的「實然狀態」,找出此兩者 之間為什麼會存在著差距?期能釐清研究者自身對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 所扮演角色的疑問。

要言之,依據前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擬從使用者的生命中去看公共 圖書館的角色,試圖從常民日常生活的時空經驗出發,深入探究人與時空 的關係,希冀可以從中析解出公共圖書館在常民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 色。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限制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行動,及其與社區機構的 關係,最重要的,公共圖書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二、研究問題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村民日常生活的動線為何?

(二)這些動線與社區中的環境和機構如何互動?

(三)公共圖書館在其中的角色為何?

(四)哪些人的生活動線會與公共圖書館相關?為什麼?

(五)哪些人不會?為什麼?

(六)這些互動的意義為何?

三、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在於本研究的取樣是鄉鎮中的公共圖書館,所以研 究結果只能推論到鄉鎮中的公共圖書館,無法推論到鄉鎮以外的公共圖書 館,如都會中的公共圖書館。

(10)

第三節 文獻回顧

本研究先透過對國內公共圖書館相關研究的回顧,因鑒於對常民日常 生活的研究相當缺乏,是以日常生活為探索的主要情境脈絡,擬從常民日 常生活的視野,去檢視在日常生活中各個時空所展現的地方芭蕾;常民日 常生活的特性、其使用資訊的類型以及常民的日常生活資訊行為,最後基 於這些研究概念的啟發,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以下進一步闡述之。

一、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相關研究

曾淑賢(1986)對台北市民生社區二十歲以上民眾進行問卷調查,藉 著讀者和非讀者類型的分析方式,直接描述其內在心理特性及外在生活型 態與公共圖書館利用行為的關聯性。

林婉琪(1999)採用質性研究方式,針對六十名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圖 書館(以下簡稱竹文圖)經常使用者進行深度訪談。旨在探討竹文圖使用 者日常生活之資訊需求內涵、資訊需求產生的原因、獲得資訊所利用之管 道及媒介、影響對資訊管道及媒介選擇的因素,以及竹文圖在使用者之資 訊需求及資訊尋求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與功能。其中研究結果顯示,竹 文圖在使用者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過程中之角色,主要表現在小說、人際 溝通、電影及孩童學習資源等資訊的提供上。在使用者心中,竹文圖具有 資訊及休閒功能,並且是免費提供資訊之場所、提供教育學習資源、提供 閱讀的環境。

葉乃靜(1993)透過參與觀察和訪談的方式,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稻香 分館一百二十位二十歲以上的成人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從民眾的觀點 來瞭解,公共圖書館在現代社會所發揮的功能、民眾使用公共圖書館的目

(11)

的、公共圖書館對民眾提供的幫助,以及公共圖書館的使用者滿足日常生 活資訊需求的管道。

吳政叡(2003)針對板橋市文化局圖書館附近區域的社區居民進行問 卷調查,以了解一般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需求。

袁鴻祥(2002)針對台北縣城鄉中的公共圖書館進行問卷調查,旨在 瞭解公共圖書館讀者使用的城鄉差異現象,但是研究對象偏重在圖書館的 使用者,缺乏對潛在使用者或民眾不使用圖書館的原因之了解,以及無法 掌握這些讀者的日常生活情形。

徐佩君(2004)透過對澎湖的社區分析,對當地十三歲以上的民眾施 以問卷調查和訪談館員的方式,探討社區民眾的資訊需求與公共圖書館的 使用情形,進而將民眾(資訊使用者)和館員(資訊提供者)兩者的認知 相互比較,以評估公共圖書館的資訊服務。在其研究結果中特別發現民眾 資訊需求的主題以日常生活常識最高,並且民眾最需求的本質傾向實際與 機能性。但是其研究對象以十三歲以上民眾為主,缺乏對兒童族群資訊需 求的了解,此外,對社區的了解主要是來自二手文獻,缺乏對當地社區居 民日常生活實際觀察或訪談等的第一手資料。

王慧恆(1999)針對台北市北投區公共圖書館分館的讀者進行問卷調 查和深度訪談,目的在於從社區資訊服務的概念出發,探討我國公共圖書 館讀者對於社區資訊的需求及尋求行為。其研究特別發現社區資訊與日常 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問題有關。然而該研究的實施均在圖書館內進行,缺乏 對社區整體環境之掌握與分析,以及對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了解,其中更 缺乏對不使用公共圖書館者的了解。

王慈美(1991)針對台北市大安區和翠柏新村安養中心的老年人進行 問卷調查,藉以了解老年人使用公共圖書館的需求,進而據以規劃公共圖

(12)

書館對老年人的服務。在其研究實施的過程中,主要是採用郵寄方式將問 卷送達研究對象,如此一來,不識字的老年人恐怕無法填答問卷,另外研 究者未在填答者旁邊的情形下,填答者若遇到對問卷內容不清楚的地方,

將面臨研究者無法當面解說的問題,難免影響對老年人問卷調查的成效。

除此之外,研究者雖然配合訪視安養中心和電話訪問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方 式,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習性及日常活動情況,以及了解公共圖書館老年讀 者的比例和使用情形,但是卻缺乏從老年人的生活去看公共圖書館的角 色,也未能透過與老年人實際的接觸,深入具體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情形。

呂姿玲(1990)針對國內二十六所公共圖書館(不含鄉鎮圖書館),

實施問卷調查,由圖書館負責人或推廣視覺障礙者服務之專責人員填寫問 卷,目的在於了解公共圖書館推展視覺障礙者服務現況和問題所在。在該 研究中缺乏對視覺障礙使用者的調查,無法確實掌握視覺障礙者對公共圖 書館的需求。

蔡幸珮(2003)的研究主要是採取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了解台北 市立圖書館總館二十歲以上成人讀者使用公共圖書館的動機,並進一步分 析探討影響動機之因素,以及兩性使用公共圖書館動機之差異。

林美玉(2004)以苗栗縣三灣鄉立圖書館為例,旨在利用文獻分析法 和訪談法,了解國內鄉鎮圖書館社區資源運用的具體成效,但是主要是從 鄉鎮圖書館角度出發,探究鄉鎮圖書館可以利用的社區資源,訪談對象以 鄉鎮圖書館執掌者及其主管機關的地方行政首長為主,缺乏對該社區居民 日常生活情形的掌握,無法確切了解社區居民對圖書館服務的需求。

陳文增(1997)以台北縣林口鄉立圖書館為例,以台北縣林口鄉六十 五歲以上的鄉居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式的問卷調查法,了解鄉居 老人的特徵及使用當地鄉鎮圖書館的情形,並試圖從老年人的角度去了解

(13)

其真正的資訊需求、使用情形及資訊尋求行為。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不使 用鄉鎮圖書館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或自認並不需要使用。而交通問題是影 響老年人使用鄉鎮圖書館與否的要素之ㄧ。老年人使用的圖書館資源以看 報紙為主;使用圖書館的目的在於打發時間或吸收新資訊。至於他們關切 的主題以健康和家庭為主。電視、醫生、詢問親友、閱讀報章雜誌為其重 要的資訊來源。

綜合上述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相關研究,大多聚焦在來館使用者的 研究,較少關注非使用者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葉乃靜和林婉琪的 研究是採取質性研究之外,其他研究者幾乎都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資 料,由此顯示國內在公共圖書館的使用者研究方面仍以量化研究為主要導 向,此外,除了陳文增、徐佩君、葉乃靜和林婉琪等人的研究試圖從民眾 角度來探究公共圖書館或鄉鎮圖書館的角色之外,其他研究仍是從公共圖 書館或鄉鎮圖書館的生活去看使用者的角色,尤其是國內聚焦在常民日常 生活的相關研究仍是相當缺乏,因鑑於此,本研究將從使用者的生活去看 公共圖書館的角色,依循民族誌田野工作的目標:從研究對象的眼光,去 看待他們的生活世界。所以,本研究將聚焦在常民的日常生活,擬由常民 日常生活的時空經驗出發,深入探索人與空間的關係,進而從中抽繹出公 共圖書館的角色。

二、關於日常生活概念的論述

本研究探索的主要情境脈絡為日常生活,以下分別論述日常生活被社 會科學研究忽視的原因,以及其重要性,最後進一步說明日常生活是結合 時間、空間與節奏。

(14)

(一)日常生活社會研究被忽視的原因

回顧西方傳統的社會研究歷史,往往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瑣碎的事 情視為非本質的現象而加以忽略。根據高宣揚(1998)的看法,認為影 響這種忽視日常生活現象的社會研究傳統的因素包括:理論上和方法論 上的消極影響、社會歷史的發展、古代和中世紀平淡的日常生活形式。

以下分別就此三個因素進一步闡釋:

首先,從理論上來看,高宣揚指出從古希臘以來所奠立的本質論,

把研究對象區分為本質和現象,又把前者視為重要的,後者是不重要的,

以致研究者在確定本質和現象的時候,不是根據現象本身的實際情況,

而是根據主體和客體在研究中的關係,尤其是根據其在歷史文化脈絡所 規定的傳統觀點。因此,本質論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研究者區分本質和現 象的先入為主的標準,也就是說做為理論基礎的本質論,反而成為進行 理論研究的一種方法論的框架。於是,研究者以為凡是本質的東西一定 是社會中佔決定地位的強大力量或具有重大影響的組織制度,而忽視對 日常生活和生活世界的研究(高宣揚,1998,頁 159)。

其次,對於日常生活研究的忽視,除了上述本質論的消極影響之外,

還有其社會歷史的根源。意即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在以個人活動為主 的市民或平民社會尚未出現以前,決定社會發展方向和性質的,往往是 掌握在擁有統治權力的少數政治家和偉人手中,這嚴重影響當時社會科 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論的建構,同時使得社會中多數平民所從事大量的 日常生活活動長期處於被忽視和被宰制的境地,以致無法彰顯其重要的 社會功能和意義,更遑論顯示出社會中多數平民重要的社會角色(高宣 揚,1998,頁 160)。

此外,日常生活的研究長期受到忽視,還因為在古代和中世紀的人 類社會,往往過著穩定、平淡而單調的日常生活形式。針對此一特點,

(15)

促使其本身被社會科學家忽略的可能性。但是日常生活研究被忽視的情 形,到了文藝復興之後,隨著個人的自由發展,日常生活的內容和形式 趨於多樣化,這無疑為社會科學家深入研究其意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到了二十世紀,隨著現象社會學、象徵互動論和俗民方法論的誕生與發 展,更為廣大社會平民的日常生活研究開闢了全新的研究方向(高宣揚,

1998,頁 160-161)。

(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是人在世界上和社會中生存的重要內容和基本結構。日常 生活的重要性主要顯示在其日復一日的重複性與節奏性,以及反思性。

由於,日常生活在人生的時間結構中,佔據大半的部分,這使得它具有 重要的決定性意義。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現在於其日復一日的重複性,這 決定了人們對它的習慣性,也促使人們對它的忽略。事實上,日常生活 與人生存的基本需求有密切的關連。在滿足人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中,

可以直接展現出各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同的人對於社會的不同觀 點,這也使得日常生活領域成為社會鬥爭的一個重要場所,也成為顯示 社會結構基本特徵的重要場域。由於,日常生活的自然性,使得日常生 活中的表現帶有直接性、原始性和真實性(高宣揚,1998,頁 162-163)。

再者,日常生活日復一日的重複性,也顯示了日常生活的節奏性。

高宣揚更進一步說明,節奏性可以產生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模式和生 活態度,也可以決定不同的人和群體的行為方式。節奏性也可以透過內 化而影響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影響著人的性情、愛好和各種情感,甚至 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模式。日常生活的節奏性,決定了日常生活的 共時性結構。而日常生活的共時性結構,又使得它成為累積和凝結不同

(16)

歷史結構中不同因素的最佳場所,日常生活的各種習慣,表現了長期累 積和發展的文化傳統與各種文化特徵,所以日常生活的研究也是深入了 解各民族、各社會文化結構的最好管道(高宣揚,1998,頁 163)。

日常生活的實踐雖然具有重複性,但也深具反思的性質。這是指它 具有為人的行為提供豐富的經驗智慧的意義,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例行 性所總結的經驗乃隱含著人生在世所必須的各種智慧和經驗,日常生活 的這種反思性,在人生過程中,當人面臨各種複雜環境而需要做出決定 性的反應時,它能為人的行為提供必要的啟示和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所以,日常生活的反思性使得日常生活本身成為人的社會行為和社會結 構不斷更新重建的場域(高宣揚,1998,頁 165-166)。

(三)結合時間、空間與節奏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的世界是具有時空結構,並受其支配得以井然有序(Berger

&Luckmann,1991)。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列斐伏爾(Lefebvre, Henri)

結合節奏3與「日常生活」的研究,指出所謂「日常生活」就是人們依著 時間表進行作息的節奏結果。日常生活的時間主要是受現代社會建制的 頒布以及對人群作息時間的控制。但是人體內部的生物時間和宇宙時空 的循環,都對這完全人工化的生活時間節奏產生深入的滲透力與影響。

因此,日常生活就是人的身體、宇宙時空,以及文化和社會的節奏,彼 此交錯的空間。換句話說,什麼是日常生活?根據 Lefebvre 的觀點,一 方面是我們經驗到的,就是那生生不滅、循環再生的宇宙和自然節奏;

另一方面,我們同時經驗到的是被社會經濟的生產、運行、交換與消費 所操縱的生活過程。而透過宇宙循環節奏的滲透和社會經濟所操作的生

3郭恩慈(1998)說明列氏將時空視為人體可接觸到的,因而開展成為有機性、物質性的時空。

空間與受文化薰陶的身體互相滲透、互為啟動、互為衍生,形成「節奏」。

(17)

活過程,此二者的交融、滲透和連結,就是日常生活(轉引自郭恩慈,

1998)。

Heller 指出日常生活世界得以展開與日常空間和日常時間有關

(Heller,1990)。其基本的活動類型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轉引自 葉乃靜,2005,頁 25):

(1) 日常消費活動:衣、食、住、行等以個體的生命延續為宗旨的 日常生活資訊的獲得與消費活動,是日常生活世界最基本的層 面。

(2) 日常交往活動:指雜談閒聊、禮尚往來等以日常語言為媒介,

以血緣關係和天然情感為基礎的日常交往活動,也是日常生活 中重要的活動。

(3) 日常思維活動:日常思維活動隨著日常消費活動和日常交往活 動產生,是一種非創造性的,以重複性為本質特徵的自在思維 活動。

綜上所述,研究者因鑑於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性,所以本研究將以常 民的日常生活為主要探索對象。

三、日常生活中的地方芭蕾

Seamon(1979)以現象學的觀點,結合環境經驗團體調查法探究人與 環境、場所、空間的關係。他認為一個人在地方、地點的規則性活動乃是 根基於習慣,生活的慣性引領著人自身的日常活動,不自覺地聚集在不同 尺 度 的 生 活 空 間 , 形 塑 了 這 個 空 間 的 特 質 。 同 時 身 體 - 主 體

(body-subject)是生活中瑣碎事情的管理者,表現在時空活動歷程中的

(18)

複雜行為具有兩種特質:一個是身體芭蕾(body ballets),另一個是地 方芭蕾(place ballet)。以下進一步陳述兩者之間的關係:

身體芭蕾是一連串整合成的姿態、與行為,維持著特別的工作或目 的。身體芭蕾是手工技巧或藝術性的才能,比如洗碗盤、犁地等,是連貫 流暢並且充滿韻律感的。時空慣性(time-place routines)則指一連串 透過時間延展開來的習慣性的身體行為。一個人的一天就是依尋這種慣性 被有組織地區隔開來。也就是總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做特定的事情。在習 慣路徑中可以看到一連串的身體芭蕾,這些習慣的程序是沒有意識性地計 畫,但是卻很自然地發生,它們被視為理所當然地區隔每天的生活。此外,

想改變日常習慣的程序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人們變成依賴它們同時忘 記生活也可以有所不同。所以這或許可能成為有意義改變的重大阻礙。當 很多人在同一個地方分享時,身體芭蕾和習慣路徑結合一起就產生所謂的 地方芭蕾。

身體芭蕾和習慣路徑是根植於地方。地方芭蕾可能發生在市場、車 站、街道或是咖啡館,地方芭蕾的基石是連續的人類活動和短暫的持續 性。由於慣性所產生的熟悉感對地方芭蕾而言是很重要的。地方芭蕾指其 特性是建立在人類活動的空間與時間上的持續性,意指在同一時空,個人 時空路徑定期性地會合,此種定期性是指許多重覆性、不經意地偶遇,因 此,原本不認識的人可能變成朋友,參與者會喜愛這種親近的氣氛,並且 變得依戀。地方芭蕾的基礎是身體-主體,是建立在習慣路徑的基礎之上。

日常生活中的地方芭蕾可能產生的地點,如街道轉角、雜貨店、廟口 或定期市集等。而地方芭蕾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所呈現的場所節奏感,更 蘊含著生活層面的各種需求,地方芭蕾所產生的地點也是人們互動和溝通 的地方,因此資訊行為也隨之產生(Seamon,1979;鄧景衡,1999)。

(19)

承上所述,本研究將通過地方芭蕾的觀察,獲知村民日常生活中的資 訊行為。

四、常民的日常生活特性

(一)生活在小世界

Chatman(1998)提出「小世界」(small world)的概念,說明日常 生活實體的生活具有共通性和例行性的特徵。在這個小世界裡缺乏驚奇 而且多數的事件是可預料的,而人們對所知的知識視為理所當然。同時 針對工友、監獄女受刑人進行實證研究(Chatman,1991,1999)並具體闡 述關於小世界的四個概念:

1. 社會規範(social norms)

在小世界中出現的一種視為理所當然的習慣性模式。目的在於給 予這個世界一種平衡感。社會規範除了將成員行為標準化之外,還提 供集體的方向感和次序感。

2. 世界觀(world view)

簡單地說,世界觀是形塑關於人類生活信仰的一種複雜的哲學。

它是一個分享經驗的系統。世界觀是一種對生活的觀點,並透過習 俗、規範和價值觀控制社會行動。世界觀最基本的價值就是幫助產生 共同的習俗、語言和生活的經驗。生活經驗的一個面向就是資訊如何 被尋求和使用或是資訊如何允許被表達出來。小世界的場域促使人們 以 一 種 特 定 的 方 式 看 世 界 並 且 表 現 出 符 合 這 個 觀 點 的 公 眾 行 為

(Chatman,1998)。易言之,世界觀是由小世界成員所擁有的集體信 仰。它是解釋世界的一種心理圖像或認知地圖。其重要性在於提供一 種價值體系,讓成員結合在一起(Chatman,1999)。

(20)

3. 社會類型(social types)

社會類型提供一個常識系統,在其中創造人的各種類型。在建立 類型的過程中,小世界的成員有一種意識到的線索,透過這種方式得 以行為、交談並且分享資訊(Chatman,1998)。社會情境扮演建立社 會類型的角色,依個體的特性區分成員為「圈外人」或「圈內人」。

其目的在於分配個人一個社會角色。這個分類體系的意義在於建立一 種判斷公眾行為的標準。依據人的類型有助於我們預期人們的行為,

並 且 可 以 開 始 理 解 資 訊 如 何 在 同 類 型 的 人 的 世 界 中 被 分 享

(Chatman,1999)。

4. 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

小世界資訊的特徵是屬於第一層級的經驗。知識的概念包含資訊 的私有化,這是指資訊產生於個人擁有對事情理解的能力,如此似乎 不太需要尋求資訊。由於它源自世界的主觀的解釋,它實現於個人的 類型(Chatman,1998)。第一層級的資訊對小世界生活而言是很重要 的。原因在於第一層級的知識是事物的知識,這些事物很快就可以取 得並且資源可以立即被驗證。我們很容易透過自己或問別人以進行檢 查,直到情境使我們滿意的集體評價產生為止。然而,為什麼小世界 的某些成員拒絕接受或忽視符合他們資訊需求的資訊,原因在於在小 世界裡很多事情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且多數是可預測的,因此,就成 員的資訊行為而言,除非有特別的事件發生,否則他們不需要尋求資 訊(Chatman,1998,1999)。

綜上所述,小世界的生活可以被描述為我們在一個確實狹隘和受限制 的空間中,我們所經驗的存在、智慧和理解僅僅是地方性的和個人的事 情。此外,缺乏世界性的目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決定常民為什麼是立

(21)

即滿足的尋求者(Chatman,1991)。

(二)常民日常生活的資訊類型

Belkin 指出,「資訊」必須是資訊科學關切的核心現象,尤其,作 為一個實務的科學,從業人員對什麼是他們研究的對象,也應該有所共 識,因此我們必須找出大家一致認同的「資訊概念」,在這裡,Belkin 特別強調我們不需要再試圖追求資訊的定義,而應該是要積極尋求資訊 科學所需要的「資訊概念」(information concept)。這兩者不同在於定 義是在問資訊是什麼,概念則是一種注視與解釋現象的方式(轉引自賴 鼎銘,2004)。賴鼎銘(2004)認為 Belkin 如此強調追求資訊的概念,

乃是因為當我們接受概念的想法時,我們是很開放地在找尋有用的資訊 概念,而不是在找尋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資訊定義。基於這個理由,研 究者關注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情境脈絡下,被一般人所需的資訊,以 及這些資訊如何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企圖為「資訊」這個名 詞本身尋求一個確切的定義。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需要多元的資訊以面對複雜多變的生活世界。

Machlup(1962)將日常所需的資訊分成五種類型的知識:

(1)實用的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對工作、決策和行動有幫 助的知識,根據活動性質又可細分為專業知識、商業知識、技工的 知識、政治知識、操持家務的知識等。

(2)學術性知識(Intellectual knowledge):可以滿足思想上的好奇 心,例如:通識教育、人文和科學的知識等。

(3) 閒聊和娛樂的知識(Small-talk and pastime knowledge):大

(22)

部分為了滿足休閒娛樂和情感的刺激,包括:犯罪、意外事件的社 會新聞、小說、笑話和遊戲等。

(4)心靈的知識(Spiritual knowledge):和宗教信仰、靈魂救贖有 關的知識。

(5)不需要的知識(Unwanted knowledge):在個人興趣之外的知識,

通常是意外獲得的,並且無目的地保留。

上述五種類型的知識中,閒談娛樂的知識和實用的知識是大部分的 人每天都需要面對及使用的(賴鼎銘,2001)。根據文獻(Schutz,1962;

Heller,1990)和相關的實證研究(Chatman,1985,1987,1991)指出日 常生活的資訊大致具有下列三大特色:

1. 實用的動機

Schutz 認為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一個互為主體的世界,這個世界早在 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被他人和我們的前人經驗與詮釋為一個 有組織的世界。現在我們的經驗與詮釋就是源自這個世界。所有對這個 世界的詮釋,皆是以對這個世界之前的經驗儲存、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 父母師長傳授給我們的經驗等為基礎,其具有「現有的知識」(knowledge at hand)形式,其功能就像是一種參考的架構(Schutz,1962;Schutz,

1992)。由於這個世界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獨個體的私人世界,而是我們互 為主體的世界,因此,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對理論不感興趣,而是擁有一 種明顯的實用興趣(Schutz,1962;Schutz,1992)。Heller 也指出日 常生活行為和思維基本上是傾向「如是性」的實用主義。往往依循最小 努力原則,只對功能的如是性產生反應而不考慮它的「來源」(Heller,

1990)。Chatman(1985,1987,1991)透過一系列的實證研究,也指出日 常生活的資訊具有實用性的動機取向。

(23)

2. 第一層級的知識-常識經驗取向

日常生活的資訊屬於第一階層的知識世界。在這個世界資訊的特性 包括它的需求是為了回應當前關心的事、它的實用主義,它聚焦在具體 的情境並且依賴第一層次的經驗。所謂第一層次的知識就是常識性知識

(郭諭陵,2002),是指事物的知識,它不是依賴個人擁有的經驗,就是 依賴從被公認為擁有事物知識的人那裡風聞的(Chatman,1991)。第二層 次知識則是指科學性知識(郭諭陵,2002),是指關於沒有存在於個人立 即意識到的事物之知識。這些知識是源自個人經驗以外的世界,因此,

它 依 賴 接 受 別 人 對 於 未 知 的 或 不 熟 悉 的 現 象 或 事 件 之 描 述

(Chatman,1991)。Williamson(1998)更指出日常生活的資訊來源是偶 然的、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人際交流。也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所 以,日常生活的資訊具有第一手經驗取向的特性。

3. 立即性的需求

日常生活實體的構成,是環繞在我身處的「此地」(here)和我所呈 現的「此刻」(now)。而這種「此地此刻」正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力的 焦點,同時也是我意識的寫實(Berger&Luckmann,1991)。Chatman

(1985,1991,1995)指出日常生活具有立即性的需求,以回應當下所關 心的事,尤其是對低階層的人們而言,他們的生活方式是聚焦在現在,

而不是未來,因此只能以目前的需求為目的。換句話說,他們的世界是 如此受限於時間,如此強調情境的立即性,因此對於資訊具有立即滿足 的需求。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的資訊具有實用性動機、常識經驗取向以及立 即性需求的特性。有鑑於此,本研究乃針對那些指導日常生活行為的知

(24)

識進行探討,也就是舒茲所謂的常識性知識。本研究關於「常識」此一 概念乃是源自美國現象學社會學大師舒茲在分析社會世界時所提出的概 念:知識的倉儲(stock of knowledge),就是我們各種經驗和認識內容 的貯藏之所。舒茲在分析知識社會學時,是從最廣義的角度來理解「知 識」,也就是從艱深的理論到有效行動的常識性秘訣;從知其然的知識到 知其所以然的知識(轉引自郭諭陵,2002)。他指出所有的知識都是社會 共同創造、保存與傳承的,人就是靠著社會所提供的知識去引導其日常 生活中慣常的行為(洪鎌德,1998)。個人會將各種生活經驗與認識的內 容整合在一起,貯存在知識的社會倉儲裡,形成個人的知識庫。在知識 的倉儲中,有一大部份是由便於解決習常問題的知識所組成的。日常生 活是由實用動機與適用的知識所支配,這意謂此種知識只限於常習事物 的實用能力上,並在知識的社會倉儲中佔有顯著的位置(Berger&

Luckmann,1991)。

根據 Schutz 和 Machlup 對知識的觀點加以分析,研究者認為 Schutz 所指的常識性知識和 Machlup 的實用性知識與閒談性知識,就是日常生 活中人們必須面對與使用的非正式資訊,也就是前述所謂的第一層級的 知識,由於這類知識就是如是地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實體中,並且具有自 明和趨迫力的事實性,因此,不需要任何驗證,同時容易被人們視為理 所當然(Berger&Luckmann,1991)。換句話說,這些資訊乃有別於目前 圖書館所收藏的所謂正式性資訊,也就是前述第二層級的科學性知識。

綜合 Schutz (1962)和 Machlup(1962)對知識的論述,說明在社 會的知識倉儲中,涵蓋了第一層級常識性知識和第二層級的科學性知 識,而日常生活所需的資訊就是屬於常識性知識。

(25)

五、常民的日常生活資訊行為

Williamson(1998)為了了解偶發性資訊在資訊尋求中所扮演的角 色,採用電話日誌和訪談法,針對 202 位在澳洲墨爾本都會區和維多利亞 州的農村,且平均年齡為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資訊尋求行為的調查。

Williamson 就研究成果描繪出日常生活資訊圖(請參見圖 2-1),該模式 是以個人為核心,了解各種社會文化環境諸多變項,包括:生活方式、物 理環境、個人特徵、社會經濟狀況、價值觀等對資訊行為的影響,同時,

親密的個人網絡(家人和朋友)、廣泛的個人網絡(俱樂部、教會、自願 性的組織等)以及大眾媒體(報紙、電視、廣播和雜誌),同時會發生有 目的資訊尋求和偶發資訊的獲得。某些機構性資源像圖書館、政府部門 等,大多是產生於有目的的資訊尋求。

易言之,人們有目的地尋求資訊以回應其意識到的需求,他們也會監 視他們生活世界的各種情況,並且取得他們並非總是意識到的需求的資 訊。個人通常為了特殊需求,或尋找特定目的的答案,有目的地從機構資 源中尋找所需的資訊。在 Williamson 此研究也突顯出將焦點放在個人身 上,對任何日常生活資訊的研究而言是重要的。

(26)

紅色箭頭:表示有目的的資訊尋求 黑色箭頭:表示偶發資訊的獲得

圖 2-1:Williamson 的日常生活資訊使用的生態模式

資料來源:Williamson, Kirsty(1998).Discovered by chance:the role of inciden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an ecological model of information us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

(1),23-40.

根據上圖,將整個圓圈視為一個日常生活實體,在其中人們分享一個 以日常事件為表徵的相似的文化空間,透過集體共識的建立形塑成一個生 活的小世界,圓周正象徵這個小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邊界。在這個小世 界裡,研究者尋求瞭解其中的人際關係、動態資訊流和資訊分享如何成為 人們溝通的一部分。首先,在資訊獲得的管道方面,主要來源如下:

(1)人際網絡:這裡所指的人際網絡包括親密的個人網絡,如家人、

朋友,以及廣泛的個人網絡,如教會、自願性組織等。在這個大型

(27)

的人際網絡中,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導致日常生活有意義資訊 的交換。

(2)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和雜誌等。透過各種傳播 媒體的傳播,個人被告知日常生活的資訊,比如地方性新聞、消費 資訊等。

(3)機構的資源:這是指某些特定專業機構的資源,包括圖書館、政 府部門等,人們往往有特定需求或目的的時候,才會尋求這類的資 源。

其次,關於日常生活的資訊行為,根據上圖大致可以區分為有目的的 資訊尋求和偶發資訊的獲得。以下分別說明之:

(1)就有目的的資訊尋求而言,主要產生於人們意識到資訊的需求,

而透過各種管道尋求所需的資訊,這些管道包括人際網絡、大眾傳 播媒體以及機構的資源。

(2)就偶發資訊的獲得來說,這些資訊的獲得往往是個人在無意間獲 得或獲得資訊當時,個人未意識到自己的需求。這類資訊往往發生 於日常生活中人們彼此之間的交談、活動,或從大眾傳播媒體所傳 播的日常生活資訊中意外獲得。

最後,從上圖顯示,在社會整體脈絡下,個人日常生活資訊行為會受 到諸多變項的影響,包括生活方式、物理環境、個人特徵、社會經濟和經 濟狀況、價值觀等。就小世界的資訊行為而言,因為人們將很多事情視為 理所當然,並且多數的事件是可預料的,所以,在這個小世界的成員不會 跨出象徵邊界的圓周去尋求外面世界的資訊,除非是集體成員認為非常重 要、與生活的正常運作有關的資訊(Chatman,1999)。

就文化的角度觀之,小世界的成員受到其共同建構出來的社會行為標

(28)

準所規範,久而久之,這些社會規範會形成一種固定的儀式或特殊的風俗 習慣,而形成一個地方性的文化體系,在這個文化體系下,社群成員分享 共同建構出來的資訊,並且遵循集體的社會規範,同時透過各種社會類型 使這些社會規範在實際經驗中得以彰顯自身,同時促使小世界的知識倉儲 得以傳承下去。

另外,Pettigrew(1999)透過民族誌和社會網絡理論調查在腳疾中,

關於護士、老年人和其他參與者之間有關人文服務資訊的流動。其目的在 於闡明情境在資訊行為研究中的價值。他提到影響情境的四個因素分別 是:第一個情境因素:物理環境,包括建築的類型和診所房間的位置,診 所的佈局甚至是當天的天氣。第二個情境因素:診所活動,比如老年人候 診期間的交談;第三個情境因素:護士的情況,比如護士的專業背景;第 四個情境因素:老年人的情況,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影響老年人資訊行為 的因素等。請參見下圖所示的資訊背景圖:

(29)

圖 2-2:Pettigrew 的資訊背景圖 資訊背景

資料來源:Pettigrew, Karen E.(1999).Waiting for chiropody :contextual results from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behaviour among attendees at community clinic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35

,801-817.

Pettigrew 認為我們應該聚焦在社會情境、互動和對話所引發的資訊 分享。因此,他認為診所可被描述為一個資訊背景,也就是一個暫時被聚 集在一起的人們的行為所創造出來的環境,以展現給予的任務,在這裡發 生的社會氛圍可以促進自發的或是僥倖得到的資訊分享。

根據 Pettigrew 的觀察,在診所中的老年人對於資訊的需求是產生於 隨意的社會互動,也就是透過小團體的閒談或是透過一般日常的閒聊。換 句話說,關於地方性資源的資訊是在沒有人表達這些需求的情況下被意外 地分享。

最後,Pettigrew 進一步指出資訊背景可以轉換成不同的場域,如理 髮院、糖尿病等其他診所等,透過不同元素背景、活動和角色,研究其中 資訊的流動。

(30)

六、資訊行為相關研究

(一)資訊行為研究典範的變遷

Kuhn 認為典範是公認的科學成就,在某一段時間內,它們對於科學 社群而言,是研究工作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解答的範例。而這些範例包括 定律、理論,以及儀器的設計、製作和操作。同時強調典範具有兩種不 同意義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一特定社群的成員所共享的信仰、

價值與技術等構成的整體。另一方面,它指涉那一整體中的一種元素,

就是具體的問題解答,把它們當作模型或範例,可以替代規則作為常態 科學其他謎題的解答基礎(轉引自賴鼎銘,2004)。基於前述的理由,研 究者希望藉由了解資訊行為相關研究典範的變遷,為自己後續的研究建 立尋求解答的基礎。

1960 年以前,資訊尋求與使用的研究極為有限,圖書館服務的導向 是以系統為中心,當時偏重於探討圖書館和資訊系統是否可以提供完善 的服務。1970 年以後,圖書館服務的導向轉為以使用者為中心,資訊尋 求的研究亦產生典範的轉移,由傳統典範轉變為替代性典範。在傳統研 究典範中,資訊是客觀的,不受時空的限制,而且資訊是絕對有用的,

資訊接受者則處於被動地位,此時期的研究偏重量化研究,多以調查使 用者的外在行為為主。而在新的替代性研究典範中,資訊是主觀的,由 使用者作價值判斷,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主動建構資訊,相同的 資訊對不同使用者可能產生不同的意義。此時期的研究在探討使用者的 內在認知,藉此了解使用者的資訊需求是否會因時空的異動而改變,較 重視質性研究。1986 年以後,雖然資訊需求和使用的研究文獻分散在不 同的學科中,但其研究導向仍以使用者為重心(傅雅秀,1997)。

Pettigrew(2001)追蹤從 1986 年被 Dervin 和 Nilan 注意到的以 使用者為中心範型的轉變,在資訊行為文獻中主要概念的發展。同時將

(31)

研究資訊行為而發展出來的研究理論,歸納出認知、社會、多面向三個 部分的發展並加以探討。

1. 認知理論

在 1980 年代末這個觀點開始被重視,有很多資訊研究聚焦在將 使用者視為一個個人,探討其認知和行為在資訊歷程的關聯,這個理 論架構被稱為認知觀點。資訊行為的研究者以認知的方法定義,因此 聚焦在解釋各種資訊行為,並且是根據個人的特徵或屬性,以及個人 所展開的歷程的特徵和屬性。

在過去幾年這些研究的貢獻在於使我們瞭解資訊需求和使用。很 多研究者試圖觀察個人或群組中的個人,包括研究者、學生、學者、

圖書館使用者等,這些嚐試建立了獨立於情境脈絡的資訊尋求行為歷 程。雖然環境和情境被提到,但在項目歸類為個人自己的屬性而不是 社會的、專業的或資訊尋求的背景。這些研究說明個人願意進行資訊 尋求行為是依靠和個人對資訊的覺醒程度有關的各種先決條件。同時 描述和分析個人進行資訊行為時所產生的認知情境和情感的回應。它 也證實資訊尋求行為是一個過程或一組過程或是各種階段,在過程 中,個人在空間和時間中行動,並且有可靠的方法描繪這些過程和觀 察變化並且顯示符合的行為模式。此部分的相關研究包括 Ellis 提出 的資訊行為模式、Kuhlthau 資訊搜尋過程的六大階段、Bates 提出的 採莓果模式、Erdelez 著重在偶遇資訊的發現而不是直接的資訊尋 求。資訊偶遇的重要特徵是一個全然地隨機過程並且是出乎意料地資 訊行為(Pettigrew,2001)。

2. 社會理論

研究方法研究聚焦在社會脈絡下的資訊行為,發展自 1990 年代

(32)

初期期間,並且漸漸變成重要的。其強調的意義和價值與社會的、社 會文化和社會語言學方面的資訊行為有關,研究以社會的架構為基礎 並且傾向利用自然主義的研究方法。

社會理論視脈絡為可解釋的,並且將之視為一個意義的傳送 者。在這個意義下,社會的方法被發展來說明在認知的架構範圍之外 的資訊行為現象。從認知的架構轉移到社會、文化和感情的代表性人 物是 Chatman。她發展出三個研究資訊行為的理論:1.資訊貧窮理論;

2.圓周生活理論;3.規範的行為理論。Chatman 的資訊貧窮理論是從 幾個她在 1980 年代晚期和 1990 年代早期採取的民族誌研究所產生 的。為了這些研究她從社會科學領域借來幾個理論,研究在不同小世 界場域的日常生活的資訊流動:傳播理論和意見領袖研究貧窮工人

(1985;1987);疏離理論和滿足理論研究在一所大學的女性工友

(1987;1990;1991);社會網絡理論研究居住在一個退休公寓的老 年婦女(1991;1992)。四個重要概念:欺騙、冒險、保密、狀況相 關反覆出現在 Chatman 的研究中,而形成她的資訊貧窮理論的基礎。

根據 Chatman 的研究,生活在窮困世界的人們會選擇忽視資訊,

儘管他們知道這些資訊對他們處理日常關心的事或問題是有幫助。為 了維持他們生活世界的想法,個人進行自我防衛的行為,這種行為形 成他們的世界的貧窮之界限。這個理論解釋個人如何解釋和使用他們 的生活經驗,為了在充滿不信任的世界中生存下去。這也顯示人們知 道重要、相關並且有幫助的資訊的存在,但是由於高度社會化和其他 成本促使他們忽視它。

此外,社會的規範、自我防衛行為和世界觀這三個概念,形成了 Chatman 的圓周生活理論,意指成員依靠他們的需求在圓周裡出入移 動,為了更有系統的、精確的和被解釋的資訊。圓周生活不利地影響

(33)

日常情況的資訊尋求,因為人們將不尋找資訊假如他們沒有這麼做的 需求。小世界的居民將選擇忽視資訊,假如他們意識到他們的世界只 有工作沒有資訊,他們有足夠的確定、舒適並且可預測的情況以致尋 求資訊的需求被否定。

關於規範的行為理論,主要是聚焦在在日常生活實體的人們如 何分享一個以日常事件表現特徵的相似的文化空間。這個理論包含四 個概念:社會的規範、社會類型、世界觀和資訊行為。 Chatman 的理 論說明規範的行為包含被一個社會世界的居民視為適當的大眾脈絡 或情境。透過社會的規範,規範的行為對日常生活的實體規定一個可 預料的、例行的並且可管理的方法。聚焦在社會方面的資訊行為,學 者尋求瞭解人際關係、動態資訊流和資訊分享如何成為人們溝通的一 部 分 。 Chatman 是 1980 年 代 唯 一 聚 焦 在 社 會 因 素 的 研 究 者

(Pettigrew,2001)。

3. 多面向的理論

部分學者認為基於一個模式的單一觀點,無論是認知的或社會 的,都不足以描述、分析、解釋或預測這些多面向的現象。Allen 聲 稱多方面研究方法不是在孤立狀態中被創造。事實上,研究者透過各 種工具發展模式,有些是修正已經存在的模式並且增加新的面向在其 中,其他則重複檢驗已經被知道關於資訊行為而創造完整的模式,另 外有從各學科被告知的多重理論發展出來的概念性架構。因為情境脈 絡對多面向研究方法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慣常視工作和日常生 活為兩個區別的情境類型,即使這其中的區別是不明顯的。

Savolainen(1995)聚焦在日常生活。他使用慣習理論界定生活 的方式,意指事情的次序已經被創造,人們利用偏好在日常生活中做

(34)

選擇,並且支配的生活是確認人們每天的活動,是遵守他們自己偏愛 的事物。他解釋資訊尋求的習慣屬於生活控制的部分,並且社會的、

文化的、經濟和心理等因素都一起影響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控制。他 比較勞工階級和中產階級的資訊尋求行為,並且結論生活控制的定義 必須進一步發展成包括日常生活中資訊尋求此特殊的概念。

另外,Dervin(1999)提出的意義建構理論,包括時間、空間、

移動和差距,以及人們透過時空移動、聯繫差距和行動所建立的圖 像。Dervin 指出它是一個後建構和後現代的研究方法(Pettigrew,

2001)。

(二)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相關研究 1. 國外

葉乃靜(2005)歸納國外日常生活資訊尋求研究的發展,表示整 體而言,70 和 80 年代日常生活資訊尋求的研究,在圖書資訊學研究 領域裡仍屬鳳毛麟角,直到 90 年代以後,由於質性研究受到重視,

促 使 日 常 生 活 資 訊 尋 求 的 研 究 成 果 大 幅 成 長 , 例 如 Savolainen

(1995)、Chatman(1999)等的實證研究,可說為此領域奠立了一個 穩固的發展基礎。

在文獻中關於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的理論目前有三個:資訊貧窮 理論(theory of information poverty)、圓周生活理論(theory of life in the round )、 規 範 的 行 為 理 論 ( theory of normative behavior),提出者皆為 Elfreda Chatman(葉乃靜,2005,頁 42)。

這三個理論是 Chatman 在一系列有關低下階層人民日常生活資訊尋求 的研究中所發展出來與資訊行為相關的理論,以下分別說明之。

(1)資訊貧窮理論(theory of information poverty)

數據

圖 1-1: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館數  圖 1-2: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館藏冊數 7 0009 00011 00013 00015 00017 00019 00021 00023 000787980818283848586878889 90 91 92年度館藏冊數(千冊) 252 324 310 331 344 358 370 414 425 408 421 468  506  512  506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
圖 2-1:Williamson 的日常生活資訊使用的生態模式
圖 2-2:Pettigrew 的資訊背景圖 資訊背景
圖 3-1 東石鄉行政區域分佈圖   (二)產業發展  東石鄕是一個農、漁、鹽三合一的混合故鄉。民國五、六 0 年代以 種植蘆筍為主,到了七、八 0 年代,蘆筍沒落,養殖漁業成為新興產業, 農民便將良田挖成漁塭,於是打著幫浦的漁塭就成為本鄕的特殊景緻之 一,但也為日後地層下陷問題埋下禍根。到了九 0 年代,則流行到沿海 養殖牡蠣。東石外海外傘頂洲的潟湖和河口地區,均為鄉民養殖牡蠣的 主要地點,一片片的蚵棚為平靜的海域注入一股蓬勃的生命力,目前台 灣人吃的蚵,有三分之一來自東石(楊瑪利,2001)。  東石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特性:高孔率、耐 130C 高壓滅菌,透光性佳,以 RI 值 1.515 之溶液潤濕過 濾膜即可用顯微鏡觀察過濾膜上的粒子。灰分含量 0.002 mg/cm 2 。一般用來

When Wasan mathematicians propose mathematics problems, two aspects of knowledge activities related to mathematics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considered: They construct Jutsu using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提供文體 結構知識 和幫助讀 者勾起已 有的知識 和經驗 提高讀者. 的敏銳力 和解決閱

1)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 與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

Eisenhower)受命出任「盟 軍歐洲總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Europe])。艾森豪威爾的戰略構想仍然強調

更進一步說,求知識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記住了就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