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Copied!
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毅志 先生

原漢族群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 飲酒行為-以台東縣八年級學生為例

研 究 生: 鄭雅倫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七 月

(2)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原漢族群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 飲酒行為-以台東縣八年級學生為例

研 究 生:鄭雅倫 撰

指導教授:黃毅志 先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七 月

(3)
(4)
(5)

誌 謝 辭

海倫凱勒:『人生是一連串的課程,必須活過才能明白。』,就如同 論文寫作的過程一般,唯有親身經歷,才懂得其中的道理。因為研究論文 的歷練,讓我學會用新的視野看待問題,也讓我從教授的指導與自我學習 的歷程裡,得到不同的啟發與轉變,這些是我順利完成論文時最大的收穫。

感謝指導教授黃毅志老師一路以來的用心教導,從跟隨老師的調查計 劃開始,讓我有機會學習調查工作的每個環節,也學習到老師嚴謹的治學 態度,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您不厭其煩的引導與啟發,使我能順利完成論 文,也讓我體驗追求學問沒有捷徑的道理;感謝侯松茂老師以及林大森老 師給我的中肯建議與指導,澄清我在研究上的盲點;感謝研究所兩年來指 導過我的師長們,奠定了我的研究基礎也拓展我的視野。

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感謝同門夥伴柏樟的協助與鼓勵,松永、傳 舜學長、淑芬學姊的迷津指點,同窗好友揮凱、韋翔的歡笑聲,讓我的研 究生活增添不少歡樂,以及一路走來給我支持與協助的朋友及學弟妹們,

謝謝你們陪我渡過在美麗後山的點點滴滴。

瓜有籐,樹有根,最是難忘父母恩。感謝我親愛的爸媽與疼愛我的兄 姊們,因為你們無私的奉獻與關愛,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完成研究所的學 業,你們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與避風港;也感謝大姐與姐夫在論文寫作過 程的經驗傳授,啟迪了我的寫作靈感與方向。謹以此拙作獻給所有關心我 的家人與好友。

鄭雅倫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七月

(6)

原、漢族群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 飲酒行為-以台東縣八年級學生為例

作者:鄭雅倫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學系所

摘 要

由過去諸多關於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實證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飲酒行為 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飲酒不但會影響個人健康、降低學習成效,甚至會引發許多 犯罪問題,近幾年飲酒所引起的意外事件也已成為青少年的主要死因。而大部分 的相關研究指出,同儕因素與家庭因素對於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有重要的影響,原 住民飲酒頻率又比漢人更為普遍;此外生活中的壓力事件也可能引發青少年飲酒 行為的產生。探討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的研究雖然有很多,但針對青少年壓力事 件與飲酒行為所做的研究並不多見,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原、漢青少年間的壓 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現況與關連性如何。本研究是根據 2005 年

「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之建立:國中小學生學習狀況與心理健康追蹤調查」的 資料做分析,有效樣本為台東縣八年級學生共 2760 人,應用八年級學生與家長 的普查資料,採迴歸分析、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等方法,以了解台東縣原漢族群 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關連情形。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台東縣原住民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有高於漢人的趨勢。

二、壓力事件愈多,青少年飲酒行為愈多。

三、同儕的飲酒行為愈多、重要他人愈同意其飲酒,青少年愈有飲酒行為。

四、女性青少年的生活壓力事件多於男性青少年。

五、父母親教育愈低者,其壓力事件較多。

六、原住民青少年的飲酒行為較漢人多,是由於壓力事件較漢人多所造成。

關鍵詞: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飲酒行為

(7)

The Study Of Significant Others Influence, Stress events and Drinking Behavior Between Aborigine’s and Han’s Adolescent:A Case Of 8th Grade Primary

Students In Taitung.

Ya-Lun Che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many positive researches about adolescent’s behavior of drinking had increase gradually. To drink was not only reducing the effect of studying, affecting individual health, but also causing many crimes. To drink also has become adolescent's main cause of the death in recent years. And most relevant researches figured out that the factors of the peers and family we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adolescent' behavior of drinking. The aborigine’s drinking behavior was more common than the Han’s. Besides the life pressure might also cause the drinking behavior. Though there were many researches about probing into behavior of influencing adolescent and drinking, but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behavior against teenagers' stress events and drink were actually rare. So this research aimed at the situation of connecting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influence, stress events and drinking behavior between Aborigine’s and Han’s Adolescent. This research is according to 2005 “Taitung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he investigation is to track the learning condi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elementary or junior high school”, The valid sample includes 2760 8th grad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s, use the general survey materials of the students of 8th grade students and parents, method of adopting and returning to analysis , factor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etc.,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connecting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influence, stress events and drinking behavior between Aborigine’s and Han’s adolescent in Taitung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drinking behavior of aborigine's adolescent is higher than the Han’s in Taitung.

2. More stress events, more adolescent drink behavior happen.

3. More peer’s behavior of drinking, and more agreement of drinking by the significant others, students’ drinking behavior occur more.

4. The life stress events of female adolescent exceeds male adolescent.

5. The lower of the parents’ diploma caused more stress events happen.

6. Aboriginal students’ behavior of drinking was more than the Han’s. The reason was that the aboriginal students had more pressure than the Han’s.

Keyword: stress events, significant others influence, drinking behavior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重要名詞釋義 ………3

第四節、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飲酒行為之意義與相關研究 ………6

第二節、壓力事件之意義與相關研究 ………8

第三節、重要他人影響之意涵與相關研究………11

第四節、背景變項、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之相關研究…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4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14

第二節、資料來源與研究對象………16

第三節、變項測量與分析方法………16

第四章 研究結果………22

第一節、百分比次數分佈………22

第二節、背景變項與飲酒行為關連之交叉百分比與均數比較分析…………24

第三節、影響飲酒行為因素之迴歸分析………28

第四節、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的影響………30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32

第一節、結論………32

第二節、討論………35

第三節、建議………38

(9)

參考文獻……… 41

中文部份……… 41

西文部份……… 45

附錄……… 49

附錄一……… 49

附錄一……… 52

(10)

圖 表 目 次

表次

表 4-1-1: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分析表………23 表 4-1-2:學生飲酒行為之百分比次數分配表………24 表 4-2-1:背景變項對飲酒行為之交叉百分比與平均數比較分析……27 表 4-3-1: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之迴歸分析………29 表 4-3-2: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中介變項之迴歸分析……31

附表

附表 1 重要他人飲酒行為因素分析模式矩陣………47 附表 2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因素分析模式矩陣………47

圖次

圖 3-1:研究架構圖 ………14

附圖……… 48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今日台灣社會裡啤酒屋、酒吧林立,在社交場合中勸酒、划拳作樂的現象十 分普遍,酒量大者也常受恭維或讚賞;而媒體報導經常可見酒駕肇事或酒後傷人 的新聞,這些現象顯示出飲酒問題一直存在台灣的社會(Hwu,1991)。近幾年來,

無論是原住民或漢人的飲酒問題皆有增加的趨勢(胡海國、陳珠璋、葉玲玲,

1989),而原住民飲酒的情形又比漢人更為普遍(李燕鳴、張慈桂,1999;陳順利,

1998;劉美媛、周碧瑟,2001),其中原住民長期以來存在的酗酒問題,不僅影響 成年人的就業、健康及婚姻,甚至殃及子女的教養問題(陳全成,1998;黃毅志,

2001),所以對於台灣社會裡存在的飲酒問題仍值得繼續關注。

根據劉美媛、周碧瑟(2001)的研究發現,台灣地區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有 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研究者認為,探討飲酒行為的研究,不應該只是著眼於成年 人或酒精成癮者身上,對於處在開始有飲酒行為和使用其他藥物高危險期的青少 年來說,更是值得進一步探討與關切的問題。研究者從大部份相關研究中發現,

關於青少年飲酒行為的研究多半以醫學或公共衛生的角度去探討(李蘭、孫亦君、

翁慧卿,1998;姜逸群、黃雅文、黃春太,2002;黃春太、姜逸群、黃雅文、張 寶仁,2004;劉美媛、周碧瑟,2001),或探討飲酒行為對於學業成就的影響(陳 順利,2001)。然而,對於處在競爭激烈與快速變遷社會型態下的青少年,勢必會 面臨許多生活事件的挑戰,而這些事件是否會造成青少年的壓力,進而影響其飲 酒行為,也是值得探討的部份。雖然有研究指出壓力會影響成年人的飲酒,人們 常會透過飲酒來抒解壓力(翁萃芳,2003;楊明仁、何啟功、樊聯仁、楊美賞,

1996),但並沒有看到直接針對原、漢青少年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與飲酒行為之間是 否存在關連的研究;此外,青少年有飲酒的情形經常是透過模仿重要他人而來,

相關研究指出,父母親有飲酒行為的家庭,子女有飲酒的可能性愈高,而手足的

(12)

飲酒行為也是影響青少年飲酒的重要因素(Rowe & Gulley, 1992)。隨著年齡的增 長,青少年的生活重心由家庭轉移至學校,其行為表現受同儕的影響也逐漸增加,

研究指出青少年飲酒行為受到同學或朋友的影響很大(楊美賞、張峰紫、鍾信心、

陳順勝、葛應欽,1995;Wills, Windle, & Cleary, 1998),可見得包含父母、手足、

親長與同儕等重要他人,對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可能存在相當的影響力。因此研究 者希望能透過此研究探究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關連。

根據台東縣政府(2005)的統計報告指出,台東縣原住民人口所佔的比率高 達三成,雖然先前的研究曾針對台東縣地區原、漢青少年的飲酒行為作過分析(陳 順利 1998,2000,2001),但由於其研究範圍只包含台東縣關山地區的池上鄉、

關山鎮等地方,樣本數大約只有五百位學生,且調查時間距今也逾五年,對於台 東地區青少年飲酒現況可能有所改變,而當時的研究並未探討壓力事件對飲酒行 為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採用 2005 年「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之建立:國中小 學生學習狀況與心理健康追蹤調查」此資料作研究。此調查是針對全台東縣八年 級學生及家長所作的普查,特別是台東縣多元族群的地區特性,便於探討原住民 與漢人青少年之間飲酒行為差異,以及造成差異的原因(黃毅志、侯松茂、巫有 鎰,2003)。此外,也由於研究者擔任此調查之研究助理一職,有機會參與調查 工作,對於本研究主題有濃厚興趣,因此希望透過此研究能進一步釐清,原、漢 青少年間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關連性如何?此一問題。研究 結果希望能提供家長、教師或相關人員參考,以預防青少年飲酒行為的養成。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依據前節所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台東縣原、漢青少年的壓 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現況以及關連性為何。而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研究問題如下所述:

一、了解台東縣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的現況為何?

二、了解台東縣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有何關連?

三、了解台東縣青少年的背景變項與壓力事件有何關連?

四、了解台東縣青少年的背景變項與重要他人影響有何關連?

五、釐清台東縣原、漢族群青少年透過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對飲酒行為 的影響為何?

六、根據研究發現,供教育相關單位、人員參考及對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可行建 議。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一、 壓力與壓力事件

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對壓力的定義為:「壓力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 脅時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張春興,1989);亦即壓力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的情境時,無法消除 威脅脫離困境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這種感受經常是因為某些生活事件(即壓力 事件)引起而持續存在,最後演變成為個人的生活壓力(張春興,1997:552)。

而Philip and Richard認為,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許多刺激事件(壓力事件),當這些 事件對個體的平衡狀態造成干擾,並超過個體的應付能力時,個體就會產生壓力

(14)

(stress)(游恆山、李素卿譯,1999),也就是說,生活中所遭遇的壓力事件,

當個人無法有效因應時,就會對個體造成壓力。本研究中的壓力事件是指,青少 年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與環境中一切人、事、物相關的事件,經其主觀認知 後知覺到困擾程度,這些使其生活產生威脅與失去平衡狀態的事件,稱之為壓力 事件。關於本研究中壓力事件的操作型定義,採用「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

中的「四、文化、休閒活動和生活習慣」中的「(二)上國中以來,下列事情發 生過嗎?(可複選)」此一大題作分析,此大題包含父母離婚或分居、爸爸或媽媽 失業、爸爸或媽媽過世、我有兄弟姐妹離家出走或逃家、我在班級的成績排名明 顯退步等十四小題(參考附錄一)。有勾選者得1分、未勾選者得0分,受試者所 得分數愈高表示其所感受的壓力事件愈多;反之,分數愈低,表示其所感受的壓 力事件愈少。

二、 重要他人影響

「重要他人」是指在青少年心目中佔有相當份量的地位,足以影響其想法、

行為表現及態度的他人(賴保禎、周文欽、章鐸嚴、張德聰,1999:200)。社會 學習理論強調,個體的行為表現在社會情境裡因為受到他人的影響而改變(張春 興,1996),因此,青少年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受到生活中重要他人像是父母、

師長、同儕等人的影響。本研究中所指重要他人影響的操作型定義為「學生學習 與生活狀況問卷」中的第八大題,(一)請問下列親友,現在(或他在世時)有沒有喝 酒的習慣,以及(二)下列哪些親友會同意你喝酒?這兩類題目(參見附錄一)。其 中問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兄弟姊妹、父母、親戚、同學或朋友喝酒的情況。

三、 飲酒行為

本研究中所指的飲酒行為是以「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中第九大題飲酒 經驗中的 1.你有沒有喝酒的經驗以及 5.大約多久喝一次酒,此兩個題項來進行測 量學生的飲酒行為(參見附錄一)。

(1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研究樣本的限制

本研究係採用台東縣政府教育局委託台東大學進行的教育長期追縱調查資 料,即 2005 年「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之建立:國中小學生學習狀況與心理健 康追蹤調查」此筆資料進行分析,此資料是針對全縣學童的學習狀況與心理健康 所作的大樣本調查,架構嚴謹且樣本數夠大,此一次級資料庫以台東縣八年級學 童及家長為樣本,因此本研究結果不能推論至台東縣以外的八年級學童和家長。

二、 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是青少年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關連性,

由於影響飲酒行為的因素眾多,本研究並未將所有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的變項納 入,例如:社會技巧、個人特質等(李燕鳴、張慈桂,1999;黃春太等,2004),

因其牽涉的層面太廣,不在本研究中探討,未來可針對其他可能影響青少年飲酒 行為的因素作進一步的探討。

三、 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方法,探討台東縣八年級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未以質化 研究,如深度訪談等相輔,後續的研究可以選取較具特殊意義的個案作進一步的 深度訪談,以求得更多面向的資料,並進一步釐清相關量化研究發現之意義。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飲酒行為之意義與相關研究

一、飲酒行為之意義

飲酒行為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酒對於某些民族而言包含祭祀、婚喪喜慶 等多種特殊的意義(張欣萍、高淑貴,2000)。就社會文化因素來說,飲酒行為 在不同族群間扮演不同的角色。早期台灣原住民的飲酒文化,在山地社會有其正 面的功能,酒扮演著促進祭典的歡樂氣氛與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酒的來源與飲 酒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並未釀成明顯的飲酒與健康的問題;但隨著族群間的 互動與文化接觸的結果,原住民的飲酒型態也隨之改變,除了祭祀節慶的飲酒 外,還包括了消悶解愁的日常性飲酒以及可能導致失去工作能力的酗酒(陳憲 明、汪明輝,1993)。適當的飲酒可增進人際情誼與促進身體循環,但飲酒過量 會導致肝臟、心臟等疾病的產生,甚至會引起意外事件、暴力傷害及自殺行為(黃 德祥,1994:589)。關於飲酒行為的定義,學者們並沒有統一且明確的說法,有 些以飲酒程度、飲酒態度及飲酒量三方面加以分析(張欣萍、高淑貴,2000),

也有以飲酒頻率為標準(劉美媛、周碧瑟,2001),亦或是飲酒頻率乘上飲酒量 作為個人飲酒指標(陳順利,1998)。

國內學者劉美媛、周碧瑟(2001)針對台灣地區青少年(有效樣本 12,557 人)

所作的飲酒盛行率研究中提到,台灣地區有 16.7%的在校青少年每個月至少有一 次的飲酒習慣,而且在 12 歲以前開始飲酒的比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可見得飲 酒行為不再只是成年人所特有。物質濫用是靑少年階段對身心危害最大的問題,

其中喝酒、抽煙是物質濫用的一種,它們常是藥物濫用的前奏,三者有密切的關 係(黃德祥,1994:589),而青少年習慣性的使用非法藥物,常是先由可被接受

(17)

的飲酒與抽煙行為所開始的(楊美賞等,1995;劉美媛、周碧瑟,2001)。許多 研究顯示,飲酒過量不但會影響身體健康(陳全成,1999;楊美賞等,1995;葉 美玉、李選,1996;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1994),甚至會造成意外事故、

暴力傷害、自殺行為等問題(葉美玉,2003;Chassin & Delucia,1996;Wu, Hoven, Liu, Cohen, Fuller, & Shaffer, 2004)。青少年越早開始有飲酒的習慣,日後造成酗 酒的可能性會增加,許多人對於酒精成癮的嚴重程度了解不深,因此很多有酒癮 惡習之父母或兄長的青少年,常因缺乏小飲成大飲的認識,進而染上酒精中毒的 病症(劉安彥、陳英豪,1994:305)。因此,研究者認為對教育工作者而言,

要預防學生使用非法藥物,從了解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問題著手,是十分重要的議 題。

二、背景變項與飲酒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族群

原住民的社會長期以來存在著酗酒的問題,酗酒易影響健康與婚姻,也會造 成工作能力降低、失業,甚至影響到子女的教育及族群的生機(陳全成,1998;

黃毅志,2001)。相關研究指出,原住民青少年比漢人青少年有較多的飲酒行為

(巫有縊,1999;李燕鳴、張慈桂,1999;陳順利,2001;劉美媛、周碧瑟,2001),

而國內探討原漢族別教育的研究中也發現,原住民學生的飲酒習慣較漢人多,師 生不良互動多,不利於學業成績(陳順利,2001;張善楠、黃毅志,1997),可 見得飲酒行為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其中原住民青少年的飲酒習 慣更是普遍,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釐清原漢青少年之間飲酒行為產生的原因。

(二)、性別

台灣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裡,男性因為工作需要而交際應酬的飲 酒行為是較被允許與接受的(翁萃芳,2003;陳順利,1998)。從關於成年人飲

(18)

酒行為的研究中看見,男性成年人的飲酒盛行率較女性為高(梁文敏、郭憲文、

王昶弼,2002;楊明仁、何啟功、施春華、河內一郎,1998),另一方面,關於 青少年飲酒的研究中也發現,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有較多的飲酒行為(陳順 利,2000;黃春太等,2004;葉美玉、黃松元、林世華、姜逸群,2002;劉美媛、

周碧瑟,2001),劉美媛、周碧瑟認為,可能是因為傳統的社會文化對於男性飲 酒採較開放寬容的態度的原因,從上述實證研究中映證了男性的飲酒行為較女性 更為普遍的觀點。

(三)、社經地位

一項關於婦女物質使用盛行率的研究發現,影響原住民婦女飲酒行為的相關

因素為婦女低教育程度、丈夫有飲酒習慣及同意女性飲酒(Yang, Su, Wen, & Ko, 1996),教育程度愈低的婦女飲酒行為愈多;而另一項針對台灣地區的勞工調查

研究也發現,教育程度較低及工作上較有壓力及困擾者,其抽煙、喝酒及嚼檳榔 的盛行率較高(Liang, Kuo, & Wang, 2002),可見得在成年人的飲酒行為中,社 經地位有其影響力。反觀青少年,李亦園、許木柱(1987)的研究發現家長職業 地位低、家庭收入低是影響原住民青少年飲酒頻率過高的重要因素。綜合以上研 究發現,社經地位愈低,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可能愈多。

第二節 壓力事件之意義與相關研究

一、壓力與壓力事件之意義

壓力是指個體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狀態,這種狀態會使 人們有不愉快的情緒感覺甚至是痛苦的感受(張春興,1989),亦即壓力是個人 在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的情境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

(19)

受;這種感受經常是因為某些生活事件(即壓力事件)引起而持續存在,最後演 變成為個人的生活壓力(張春興,1997:552);心理學家通常使用三個不同的 歷程表現模式來說明壓力:(1)環境中具有威脅或傷害性的刺激事件(即所謂的「壓 力源」(stressor));(2)個人評估內在資源而無順利處理此壓力源,導致個人得去 做一些適應性的反應來面對它,(3)這些反應會表現在個人生理、行為、情緒或認 知四種層面上(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3)。Philip and Richard 認為,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許多刺激事件(壓力事件),當這些事件對個 體的平衡狀態造成干擾,並超過個體的應付能力時,個體就會產生壓力(stress)

(游恆山、李素卿譯,1999),而 Lazarus(1966)提出壓力是一種主觀感覺,源 自於個體如何去詮釋其與環境的關係,如果個人認為內在或外在加諸於他的要求 超過其負荷的能力時,則壓力就會產生(引自陳惠敏、王瑞霞,1999),也就是 說,生活中所遭遇的壓力事件,當個人無法有效因應時,就會對個體造成壓力。

而壓力又可分為正向與負向的壓力,正向壓力能讓個人成長,負向的壓力則對青 少年的身心有不良的影響,如可能出現壓力症候群有失眠、緊張、胃腸潰瘍、飲 酒或藥物濫用等(李燕鳴、張慈桂,1999)。現代人的生活,面對科技、經濟、

社會各方面的快速變遷,無可避免會有壓力,處於今日社會的青少年是否也面臨 不同的生活壓力,的確必須加以探討與釐清。

生活的壓力事件是一種與生活有關的刺激事件,足以讓個體主觀感受到壓力 的事件稱之,包括像是家人互動、課業問題、人際關係等的壓力(陳惠敏、王瑞 霞,1999)。Holmes(1967)指出,生活壓力事件是測量生活壓力的指標之一,

每一種生活改變被視為一種壓力指數,當個體面對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其適應力與 容忍度較高時,則壓力會減少,反之,適應不良者其生活壓力會增加 (引自鄭照 順,1999:40)。生活事件之所以是「有壓力」的,是因為它使個人的生活產生 改變,且個人必須努力去面對及適應不熟習的生活情境所導致的(張苙雲 1989), 當個體面臨的壓力事件愈多時,心理健康就愈差(郭至豪、郭靜晃,1997)。若

(20)

個體長期處在不愉快或需要不斷處理壓力事件的情境下,會對個人的生、心理健 康造成負擔是可以預期的(張苙雲 1989)。相關研究發現,生活壓力愈大的青少 年,愈容易引發自殺的意念(葉在庭,2001),由於青少年的認知和思考有限,

當面對強大壓力事件時,經常直接以情緒反應或偏差行為去因應(李欣瑩、姜逸 群,2001),因此,對於青少年壓力事件現況的了解,也是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 產生的前置工作。

雖然個人可以處理多數較小的壓力事件(如忘記鑰匙放在哪裡),但個人生 活中重要層面的壓力事件(如父母死亡、罹患嚴重疾病)對多數人來說足以構成 高度的壓力,當生活核心的壓力事件持續進行,將導致其生活情境受到阻礙(陳 美君等譯,2003)。因此,綜合上述相關定義,本研究中的壓力事件是指,青少 年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與環境中一切人、事、物相關的事件,經其主觀認知 後知覺到困擾程度,這些使其生活產生威脅與失去平衡狀態的事件,稱之為壓力 事件。

二、背景變項與壓力事件之相關研究

郭至豪、郭靜晃(1997)的研究中指出,低社經地位的單親家庭青少年,其 個人心理壓力事件、家庭經濟壓力事件,較中、高社經地位者還多;家庭所面臨 的經濟不穩定與經濟劣勢的困境,對其子女會有負面影響,可能會造成青少年心 態不平衡因而產生心理壓力;而性別方面,女性學生所經驗的生活壓力事件多於 男性學生(李欣瑩、姜逸群,2001;郭至豪、郭靜晃,1997),推測可能是因為 女生較早邁入青春期,知覺壓力層面較廣,而男生被要求不輕易表達情緒,使得 女生表現出來的壓力大於男生(郭至豪、郭靜晃,1997)。而有關於族群與壓力 事件的相關研究較少看到,對於原漢族群間的壓力事件是否存在差異,有待進一 步的釐清。

(21)

三、壓力事件與飲酒行為之相關研究

研究顯示,壓力會影響成年人的飲酒,成年人經常透過飲酒來消除緊張與壓 力(翁萃芳,2003;楊明仁等,1996),處在多元多變的社會,青少年也開始接 觸不同層面的壓力來源,因此生活中所面對的壓力事件也可能逐漸增多。青少年 正處於兒童與成年之間的轉換時期,是成長與發展過程中重要的階段,當面對生 活中的各種事件無法處理與調適的時候,此時很可能就會產生壓力。壓力事件的 產生,會導致青少年飲酒行為增加(傅瓊儀等,2002;葉美玉,2003;楊美賞等,

1995;Aseltine & Gore, 2000),實證研究指出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與青少年的焦慮、

藥物濫用、自殺企圖等行為有關,當青少年面對壓力事件無法適應時,可能會增 加生理疾病與心理症狀發生的危機,並且會增加抽煙、喝酒的頻率(王煥琛、柯 華崴,1999;Cooper, Frone, Russell, & Mudar, 1995)。因此研究者認為,過多的 壓力事件可能會造成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增加。

第三節 重要他人影響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一、重要他人影響之理論意涵

所謂的「重要他人」是指在青少年心目中佔有相當份量的地位,足以影響其 想法、行為表現及態度的他人(賴保禎等,1999:200),Viernstein 認為重要他人 的示範作用(modeling)對於青少年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引自莊懷義、劉焜輝 等,1990),在現實生活中,誰扮演青少年的重要他人?與其社會背景、生活環 境及年齡等有關係。青少年的重要他人以父母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親戚、同 儕、鄰居、老師等皆可能成為親少年的重要他人,而重要他人的影響,也會隨著 青少年的生活背景、家庭社經地位與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莊懷義、劉焜輝等,

1990)。在社會化的歷程中,青少年常受到父母、師長、同儕、社會環境的壓力 與約束,而逐漸學會以社會期望的方式來表現行為(黃德祥,1994),這樣的方

(22)

式也可以說就是透過觀察學習的方式來取得認同。

社會互動是個體在社會中必然進行的活動,當青少年的情感生活逐漸由親情 趨向友情階段時,其社會化過程中所學習模仿的對象也從家人拓展到同儕友伴

(林正文,2002:202)。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個體的行為表現在社會情境裡因為 受到他人的影響而改變(張春興,1996),而模仿是人類學習新價值觀與行為模 式的直接途徑,當青少年的生活重心逐漸由家庭轉移至學校時,同儕團體會因為 成員之間的同質性高,彼此相處的時間較長,在這樣相互影響下增加其表現相同 行為的機會(李蘭等人,1998)。因此,無論青少年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是父母、

兄弟姐妹或同儕等,其行為表現對於青少年的行為規範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之相關研究

有關個體形成飲酒行為之心理性的因素,社會學習理論較受學者專家的關注 與重視(張宇岱、楊重源,2005),青少年的行為表現常透過學習與模仿重要他 人的行為而來。青少年時期最明顯的行為特徵之一,就是逐漸脫離家庭而傾向依 附同儕團體,尋求同儕的支持與認同(黃德祥,1994),國外研究發現,青少年的 飲酒行為與同儕的飲酒行為有正向關係存在,當青少年同儕的飲酒情形愈普遍,

青少年愈容易發生飲酒行為(Curran, Stice, & Chassin, 1997),而國內的研究也指 出同儕飲酒行為是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因素中,最具影響力者;當自己與同儕 對飲酒行為的認同度愈高、同儕及父母的飲酒行為愈多、父母對子女飲酒態度較 開放者,青少年愈有飲酒行為(葉美玉等,2002),其中所指的同儕和父母即是青 少年的重要他人。而其他相關研究也發現,父母親、兄弟姐妹及同儕等人的飲酒 行為是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中重要的因素(Chassin & Delucia, 1996;Erickson, Crosnoe, & Dornbusch, 2000;Rowe & Gulley, 1992),當重要他人飲酒行為愈多,青 少年愈有飲酒行為,(李蘭等,1998;姜逸群等,2002;陳順利,2000;楊美賞等,

1995;葉美玉,2003;劉美媛、周碧瑟,2001),且重要他人愈同意飲酒,青少年 也愈有飲酒行為(陳順利,2000;葉美玉,2003)。陳順利(1998)的研究指出隨

(23)

著年齡的增長,重要他人對其飲酒的同意程度也隨之放寬;男性知覺重要他人同 意其飲酒顯著比女生高。可見得青少年生活中包括同儕、兄弟姐妹及父母親戚等 重要他人的行為表現,對於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其中誰最具 影響力,有待研究者進一步的釐清。

第四節 背景變項、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 行為之相關研究

根據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發現,影響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的主要因素中,

同儕飲酒行為最具影響力(葉美玉等,2002),而葉美玉(2003)更針對原住民 青少年的飲酒行為作進一步的探討,研究中發現原住民青少年認為形成其飲酒行 為的內在因素有減輕壓力、改善憂鬱情緒、表現男子氣概等因素,當原住民生活 中有壓力事件時,包括失業、感情問題、工作壓力等,常會透過飲酒來減輕壓力;

而國外相關研究也發現,有壓力的生活事件以及同儕的支持,會增加青少年飲酒 行為的產生(Aseltine & Gore, 2000)。從這些研究可以發現,原住民的飲酒行為 不僅會透過同儕的影響,生活中的壓力事件也是促成其飲酒的重要因素。

劉美媛與周碧瑟(2001)針對在校青少年飲酒盛行率與相關因素探討的研究 中指出,原住民青少年面臨青春期生、心理的變化的壓力以及現代化的衝擊,造 成部份青少年適應不良,而產生較高的飲酒盛行率;而李燕鳴與張慈桂(1999)

的研究也提到包括同儕、學業前途等壓力,是預測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中原住民青少年因家庭因素的壓力,造成其飲酒行為較漢人為高。從這些研究 可以看到原住民青少年較漢人的飲酒來的多,常是因為生活壓力事件所引起,面 對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事件,以及個體成長所帶來的變化,都有可能導致青少年 因適應不良產生壓力,加上對誤以為飲酒可以消除壓力的錯誤認知,進而透過飲 酒來逃避問題,因此對於青少年飲酒問題的影響因素,有必要進一步探討與釐 清,以避免青少年飲酒行為的產生。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茲將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研究假設、資料來源、變項測量、及分析方法加以 敘述於後。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為了探討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關連性,乃根據相 關理論及文獻探討,擬定本研究架構如下圖 3-1 所示:

在本研究架構圖中,背景變項包括族群、性別及家庭社經地位等,而家庭社 經地位還包含父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家庭總收入;中介變項為壓力事件及 重要他人影響(包含重要他人飲酒行為與重要他人同意飲酒);依變項為青少年

族群 性別 家庭社經地位

青少年飲酒行為 壓力事件

重要他人影響 重要他人飲酒行為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

圖3-1 研究架構圖

(25)

的飲酒行為。本研究企圖解釋背景變項如何透過壓力事件及重要他人影響為中 介,進而影響青少年的飲酒行為,以下為本研究之假設。

二、研究假設

根據前章的文獻探討及上述架構圖,提出本研究的假設。

(一)、青少年壓力事件對飲酒行為影響之假設

假設 1-1:壓力事件愈多,青少年飲酒行為愈多(傅瓊儀等,2002;楊美賞等,

1995;葉美玉,2003)。

(二)、重要他人影響對飲酒行為影響之假設

假設 2-1:重要他人飲酒行為愈多,青少年愈有飲酒行為(李蘭等,1998;姜 逸群等,2002;陳順利,2000;楊美賞等,1995;葉美玉,2003;劉 美媛、周碧瑟,2001;Curran et al.,1993)。

假設 2-2:重要他人愈同意飲酒,青少年愈有飲酒行為(陳順利,2000;葉美 玉,2003)。

(三)、背景變項對壓力事件影響之假設

假設 3-1:女性青少年的生活壓力事件多於男性青少年(李欣瑩、姜逸群,2001;

郭至豪、郭靜晃,1997)。

假設 3-2:低社經地位的青少年的壓力事件較高社經地位的青少年為多(郭至 豪、郭靜晃,1997)。

(四)、背景變項對重要他人影響之假設

假設 4-1:男性青少年知覺重要他人同意其飲酒程度較女性青少年高(陳順利,

1999)。

(五)、背景變項對飲酒行為間接影響之假設

假設 5-1:原住民青少年壓力事件較漢人青少年多,其飲酒行為較多。當原住 民青少年生活中有壓力事件時,包括失業、感情問題、工作壓力等,

會透過飲酒來減輕壓力(葉美玉,2003)。

(26)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是以台東縣政府教育局委託台東大學進行的教育長期追 縱調查資料,即 2005 年「台東縣教育長期資料庫之建立:國中小學生學習狀況 與心理健康追蹤調查」此筆資料,此調查是針對台東全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心理 健康所進行的大樣本調查。特別是台東縣多元族群的特性(黃毅志、侯松茂、巫 有鎰,2003),有利於探討原漢族別各變項間的差異情形及原因。此份資料是目 前台東縣所能取得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及飲酒行為最新且較齊全的 普查結果,為了探討台東縣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飲酒行為的關連 性,本研究採用「學生學習狀況與生活狀況」以及「家長卷調查」此兩筆資料做 分析。其中「學生學習狀況與生活狀況」是針對台東縣八年級(即國中二年級)

全體學生所作的普查,有效樣本 2760 人;「家長卷調查」是讓八年級學生帶回家 請家長填寫,有效樣本 2401 人(黃毅志、侯松茂、巫有鎰,2005)。

第三節 變項測量與分析方法

一、背景變項

背景變項分為族群、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等三項,以下簡要介紹本研究的 變項測量:

(一)族群

本研究中的族群定義是以學生家長所填答的族群為依據,當家長未填 答者,則採學生所填答的族群為根據,分為本省閩南、客家、大陸各省市 及原住民四大族群。而原住民又可分為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卑南族、

(27)

魯凱族、達悟族、泰雅族、賽夏族、鄒族、邵族、平埔族與太魯閣族等十 一族,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原漢青少年的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及飲酒行 為的差異情形,因此,將此十一族合併,稱為原住民;另外將本省閩南人、

本省客家人與大陸各省市合併,稱為為漢人。進行迴歸分析時做虛擬變項,

原住民為 1,漢人為 0,至於其他及外國籍不納入分析(見附錄二的家長問 卷第一、6 題)。

(二)性別

以受訪者的性別作測量,進行廻歸分析時作虛擬變項,男生為 1,女 生為 0(見附錄一的學生問卷第七、5 題)。

(三)家庭社經地位

考量許多學生對於父母的職業、教育甚至是家庭收入,並不十分清楚 的緣故,若以學生的自陳問卷來判定父母的職業與教育,可能較不符合事 實(黃毅志,2000)。為了避免家庭社經地位與其他變項間的關聯性被低估,

因此,採用「家長問卷調查」中家長自陳的職業、教育與家庭收入為主;

另一方面考慮家長卷的回收率較學生卷低,為了避免缺失值過高,當家長 未填答者即根據「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中,學生填答的父母親職業 與父母親教育程度做測量。家庭社經地位指標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1、父母教育程度:

以學生家長所填答的父母教育程度為主(見附錄二家長卷、一、8

及 9 題),當家長未填答者,則以學生填答的為根據(見附錄一學生卷、

七、12 及 13 題),然後將父母教育程度依照現行教育制度,轉換為教育 年數來做測量,未受教育者為 0 年、小學畢業為 6 年、國中畢業為 9 年、

(28)

高中(職)畢業為 12 年、專科畢業為 14 年、大學畢業為 16 年、研究所 (含碩博士)畢業為 18 年。

2、父親職業:

父親職業根據家長填答者為主,當家長未填答時,則採用學生的填 答內容(見附錄一學生卷、七、14 題)。本研究父親職業係參考黃毅志

(2003)所建構「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中的五等職業 社經地位測量,將民意代表、行政主管、企業主管、經理人員及專業人 員歸類為「上層白領人員」;技術員、助理專業人員及事務工作人員稱 為「基層白領」;而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

與非技術工及體力工合併稱為「勞動工人」;保留「買賣服務工作人員」

及「農林漁牧人員」。

依社經地位的等級,將職業的高低排序為:1、上層白領 2、基層白 領 3、買賣服務工作人員 4、勞動工人 5、農林漁牧人員;此外考量台東 地區較多無職業的失業者,因此也將其納入分析(見附錄二家長卷、一、

10 題)。迴歸分析時作虛擬變項,以勞動工人為對照組,其他分為上層 白領、基層白領人員、買賣服務工作人員、農林漁牧人員、失業人員。

3、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是以家長卷中的全家每個月平均的收入狀況為據(見附錄 二家長卷、七)。

(29)

二、中介變項

(一)壓力事件:

壓力事件是以「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中的「四、文化、休閒活動和生 活習慣」中的「(二)上國中以來,下列事情發生過嗎?(可複選)」此一大題作 分析(見附錄一學生卷、四、(二))。此問題共包含了父母離婚或分居、爸爸或 媽媽失業、爸爸或媽媽過世、我有兄弟姐妹離家出走或逃家、我在班級的成績排 名明顯退步等十九小題,其中「我開始養寵物了」、「我在學校裡交到了好朋友」、

「我碰到我真正喜歡的老師」及「我參加了重要的學校活動(運動、樂隊、社團 等)」四項不屬於負向的生活壓力事件,且其中「03.爸爸或媽媽失業」與背景變 項中父親的職業「失業者」大致相同,因此不列入計分,只採用其他 14 題可能 造成青少年壓力的負向生活事件。由於此題目為複選題,當其中某一題有勾選者 以 1 分計算,未勾選者以 0 分計算,最後將學生有勾選的題項計分加總後,以總 分表示之,當受試者所得分數愈高表示其所感受的壓力事件愈多;反之,分數愈 低,表示其所感受的壓力事件愈少。

(二)、重要他人影響:

重要他人影響指標包含以下兩個面向:

1、重要他人飲酒行為

重要他人飲酒行為是指父母、同儕及親人等的飲酒情形,以「學生學習 與生活狀況問卷」中的「八、家人喝酒的情況」之「(一)請問下列親友,

現在(或他在世時)有沒有喝酒的習慣。」此一大題作分析,共有五小題(見 附錄一學生卷、八、(一)),包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父母、親 戚及同學或朋友。填答「天天喝」者給四分,填答「常常喝」者給三分,填 答「有時喝」者給二分,填答「不喝酒」者給一分,填答「不知道」者設為

(30)

缺失值。得分愈高者,代表其重要他人愈有飲酒行為。然後依所得的資料來 進行因素分析,先以主成份分析抽取因素,取λ值大於 1 者,再進行 Oblimin 斜交轉軸。經過因素分析之後抽離出兩個因素,反映在因素一的題目,依因 素負荷量排序分別為:「3.父母」、「4.親戚」、「1.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三題上,

將之命名為「親長的飲酒行為」;反映在因素二的題目,依因素負荷量排序 分別為:「5.同學或朋友」、「2.兄弟姊妹」兩題上,將之命名為「同儕的飲 酒行為」,此兩個因素共能解釋 64.3%的變異程度(參見附表 1)。

2、重要他人同意飲酒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是以「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卷」中的「八、家人喝 酒的情況」之「(二)下列哪些親友會同意你喝酒?」此一大題作分析,共 有五小題(見附錄一學生卷、八、(二)),包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兄弟姐 妹、父母、親戚及同學或朋友。填答「很同意」者給四分,填答「有點同意」

者給三分,填答「不同意」者給二分,填答「很不同意」者給一分,填答「不 知道」者設為缺失值。得分愈高者,代表其重要他愈同意其飲酒。再將所得 資料依前述的方式,進行因素分析。經過因素分析之後只抽離出一個因素,

反映在因素一的題目,依因素負荷量排序分別為:「4.親戚」、「3.父母」、

「2.兄弟姊妹」、「1.祖父母或外祖父母」,「5.同學或朋友」,仍將之命名為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此因素共能解釋77.1%的變異程度(參見附表2)。

三、依變項

本研究的依變項為「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是根據「學生學習與生活狀況問 卷」中的「九、喝酒的經驗」之第 1 題你有沒有飲酒的經驗?以及第 5 題「你大 約多久喝一次酒?」為據(參見附錄一學生卷、九),來測量青少年的飲酒行為。

其中第一題,「你有沒有喝酒經驗?」填答「沒有」者以 0 分計算,代表該學生

(31)

沒有飲酒行為;填答「有」者,則以第五題的「大約多酒喝一次酒?」為依據,

其中「很少」給 1 分,「半年內 1~2 次」給 2 分,「三個月內 1~2 次」給 3 分,「一 個月內 1~2 次」給 4 分,「一星期內 1~2 次」給 5 分,「幾乎每天」給 6 分,分數 愈高代表學生飲酒行為的頻率愈高。

四、分析方法

本研究依據圖 3-1 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因果模型進行量化分析,參照路徑 分析的架構,以檢證相關理論假設。而本研究運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單變項百分比 次數分怖、均數比較分析、雙變項百分比交叉分析、迴歸分析、路徑分析以及因 素分析。

首先以單變項百分比次數分析來說明各重要變項的分布情形;接著以均數比 較與百分比交叉分析說明青少年的背景變項與飲酒行為之關連;最後依照路徑分 析的程序,以多元迴歸分析去探討背景變項、中介變項對青少年飲酒行為之影響 機制。在進行各項迴歸分析時,由於涉及了許多重要他人影響的變項,因此先透 過因素分析來縮減變項個數,以釐清變項所測的概念並達到簡化迴歸分析之效 用。

依據圖3-1的因果模型進行路徑分析之程序如下:首先以背景變項(包括性 別、族群、父親職業、父母教育與家庭收入)與青少年的飲酒行為進行迴歸分析,

以探究背景變項對青少年飲酒行為的總影響;其次,控制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 響的中介變項,去探討中介變項對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影響,以及加入了中介變項 之後,背景變項影響之改變情形,並進一步分析背景變項透過中介變項對青少年 飲酒行為的間接影響與直接影響;最後以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的影響進行迴歸分 析,進一步釐清背景變項透過中介變項進而影響飲酒行為的因果機制。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背景變項如何透過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對台東縣八 年級學生的飲酒行為產生影響。首先在基本資料分析中,以百分比次數分佈說明 樣本的重要特質,之後以交叉百分比、均數比較分析做差異的顯著性考驗,以檢 定背景變項與學生飲酒行為情形的相關,是否有達到顯著水準(p<.05);接著 透過迴歸分析的方式,來探討控制背景變項後,壓力事件與重要他人對學生飲酒 行為的影響為何?以及背景變項對壓力事件及重要他人的影響為何?

第一節 百分比次數分佈

從表 4-1-1 中我們可以看到各背景變項的樣本分佈情形,就性別方面,台東 縣八年級學生的男生比率佔 53.8%,較女生(46.2%)為高;而族群方面,漢人 佔 68.5%,原住民(31.5%)約佔三成的比率。

在父親職業類別方面,以勞動工人所佔的比率為最高(35.5%),其次依序為 買賣服務人員(17.6%)、基層白領(16.3%)、農林漁牧人員(14.9%)、失業者

(11.1%),而上層白領只佔了 4.6%。以上顯示出台東縣八年級學生父親的職業 類別,以勞動工作最多,而上層白領則相當稀少。

而在父親教育程度方面,高中職學歷的比率最高(42.4%),未受教育者最少

(0.7%),其他由高至低依序為國初中畢業者(27.4%)、國小畢業者(12.5%)、 專科畢業者(9.4%),而大學畢業者與研究所畢業者的比率並不高,僅各佔 5.9%

與 1.7%;在母親教育程度方面,同樣是高中職學歷的比率最高(42.2%),其他 依序為國初中畢業者(28.7%)、國小畢業者(15.4%)、專科畢業者(7.1%)、大 學畢業者(4.4%)、研究所畢業者(0.9%),而未受教育者只佔 1.3%。由上述資 料可得知,父親教育為大學以上者的比率只佔 7.6 %,而母親教育在大學以上者 僅佔 5.3%,顯示出台東縣八年級學生家長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在家庭收入方面,以回答三萬元以下比率為最高(38.6%),其次為 5-10 萬

(33)

元者(26.3%)、3-5 萬元者(25.2%)與 10 萬元以上者(6.8%),而回答家庭無 收入者佔了 3%。

表 4-1-1: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分析表

變項 人數 有效百分比

性別 (1)男生:1481(人) (2)女生:1271

53.8(%) 46.2 族群 (1)漢 人:1881

(2)原住民:864

68.5 31.5 父親職業 (1)上 層 白 領 :111

(2)基 層 白 領 :394 (3)買賣服務人員:424 (4)農林漁牧人員:360 (5)勞 動 工 人 :858 (6)失 業 者 :268

4.6 16.3 17.6 14.9 35.5 11.1 父親教育 (1)未受教育:19

(2)國 小:338 (3)國 初 中:737 (4)高 中 職:1141 (5)專 科:254 (6)大 學:158 (7)研究所以上:47

.7 12.5 27.4 42.4 9.4 5.9 1.7 母親教育 (1)未受教育:36

(2)國 小:414 (3)國 初 中:772 (4)高 中 職:1135 (5)專 科:190 (6)大 學:118 (7)研究所以上:25

1.3 15.4 28.7 42.2 7.1

4.4 .9 家庭收入 (1)無 收 入:69

(2)三萬元以下:874 (3)三到五萬元:572 (4)五到十萬元:597 (5)十萬元以上:154

3.0 38.6 25.2 26.3 6.8

接著,從表 4-1-2 的學生飲酒行為之百分比次數分配表中可看出,台東縣八

(34)

年級學生飲酒行為發生頻率的分佈情形,沒有飲酒經驗的學生比率佔 38.6%、很 少喝者佔 42.9%、半年內 1~2 次者佔 6.2%、三個月內 1~2 次者佔 4.1%、一個月內 1~2 次者佔 4.9%、一星期內 1~2 次者佔 2.7%,而幾乎每天喝的學生比率有 0.5%。

表 4-1-2:學生飲酒行為之百分比次數分配表(%)(N=2760)

學生飲酒行為

0.

沒 有

1.

很 少

2.

半 年 內 1∼2

次 3.

三 個 月 內 1∼2

次 4.

一 個 月 內 1∼2

次 5.

一 星 期 內 1∼2

次 6.

幾 乎 每 天

Mean SD

你大約多久喝

一次酒? 38.6% 42.9 6.2 4.1 4.9 2.7 .5 1.04 1.28

第二節 背景變項與飲酒行為關連之交叉百分比與均 數比較分析

接下來的分析中,以交叉百分比與均數比較分析為依據,針對族群、性別、

父親職業、家庭收入、父親教育及母親教育等背景變項,與學生飲酒行為進行雙 變項關連性的說明。

由表4-2-1中可以看到,就性別而言,男、女之間的飲酒行為的平均數有些

許的差異,男性的飲酒行為平均數(1.06)較女性(1.03)略高,此差異並未達

(35)

顯著。就百分比說明來看,也未達顯著,男性沒有飲酒行為者的比率為37.5%,

女性為39.5%,男性很少喝的比率也佔了45.1%,而女性很少喝者佔了41.1%,可 說明台東縣八年級學生的飲酒行為頻率還不是很高。

就族群來說,原住民的飲酒行為較漢人飲酒行為的平均數為高,但未達顯 著;原住民飲酒行為的平均數為1.07,而漢人飲酒行為的平均數為1.03。在百分 比分析中,漢人沒有飲酒行為的比率(39.8%)較原住民(35.8%)高;很少飲酒 的漢人比率有41.1%,而原住民比率有47.3%;幾乎每天飲酒的漢人僅0.2%,原住 民也僅有1.1%;大致而言,原住民飲酒行為較漢人為多,其卡方檢定達顯著

(P<0.05),Cramers'V=.089。

再就父親職業而論,父親失業者的學生其飲酒行為的平均數最高,為1.07,

其次為買賣服務人員(1.05)與勞動工人(1.05)、農林漁牧人員(1.03)、基層白 領(.92),上層白領(.85)最低,差異未達顯著。在百分比分析中,父親為上層 白領者(47.2%)的學生沒有飲酒行為的比率最高,其次依序為基層白領(40.8%)、 勞動工人(38.8%)、買賣服務人員(38.6%)、農林漁牧人員(36.6%)、失業者

(34.6%),其卡方檢定未達顯著。

至於家庭收入方面,收入在十萬元以上家庭的學生,其飲酒行為的平均數最 高,為1.11,其次為三萬元以下(1.05)、五到十萬元(1.01)、三到五萬元(.97),

無收入(.94)最低,差異卻未達顯著。在百分比分析中,家庭無收入的學生沒 有飲酒行為的比率最高,為52.2%,其次依序為收入三到五萬元的家庭(39.2%)、

五到十萬元(38.1%)、三萬元以下(37.3%)、十萬元以上(37.2%),其卡方檢定 達顯著(P<0.05),Cramers'V=.085;大致而言,家庭收入愈低,學生愈沒有飲 酒行為。

就父親教育來說,父親教育程度為國初中的子女飲酒行為的平均數最高,為

(36)

1.07,其次依序為未受教育與專科教育程度者(1.06)、國小(1.04)、高中職(1.03), 大學以上者(.96)最低,差異卻未達顯著。在百分比分析中,父親未受教育的 學生沒有飲酒行為的比率最高,為47.1%,其次依序為國小(40.2%)與大學以上

(40.2%)、高中職(38.8%)、國初中(37.5%)、專科(36.3%),其卡方檢定未達 顯著。

最後,就母親教育來看,母親教育程度為國初中的子女飲酒行為的平均數最 高,為1.13,其次依序為高中職與專科教育程度者(1.03)、國小(1.01)、大學以 上(.84),未受教育(.71)最低,未達顯著。在百分比分析中,母親未受教育的 學生沒有飲酒行為的比率最高,為54.8%,其次依序為國小(41.8%)、大學以上

(41.7%)、高中職(39.1%)、專科(38.4%)、國初中(34.8%),其卡方檢定達顯 著(P<.05),Cramers'V=.062。

(37)

表4-2-1背景變項對飲酒行為之交叉百分比與平均數比較分析

沒 有

很 少

半 年 內 1∼2

次 三 個 月 內 1∼2

次 一 個 月 內 1∼2

次 一 星 期 內 1∼2

次 幾 乎 每

天 小計

飲酒 行為 平均 數

交叉表卡 方檢定

均數比較 F 檢定

男 性 37.5(%) 45.1 5.5 4.0 5.4 2.3 .2 100(%)(N=1234) 1.06 性

別 女 性 39.5 41.1 6.8 4.2 4.5 3.2 .8 1420 1.03

P=.077

Cramers'

V=.066

P=.53 Eta=.0122

漢 人 39.8 41.1 6.8 4.3 5.2 2.6 .2 1822 1.03

群 原住民 35.8 47.3 5.0 3.5 4.4 3.0 1.1 825 1.07

P=.002*

V=.089

P=.44 Eta=.0152 上 層 白 領 47.2 38.0 5.6 2.8 4.6 1.9 .0 108 .85

基 層 白 領 40.8 41.0 9.6 4.2 3.1 1.3 .0 385 .92

買賣服務人員 38.6 41.7 7.7 3.6 5.8 2.4 .2 415 1.05

農林漁牧人員 36.6 45.5 6.3 4.3 4.6 2.3 .3 347 1.03

勞 動 工 人 38.8 43.6 5.3 3.3 5.3 3.2 .6 818 1.05 父

親 職 業

失 業 者 34.6 49.4 3.4 4.9 3.0 3.8 .8 263 1.07

P=.152 V=.057

P=.35 Eta=.049

無 收 入 52.2 31.3 4.5 1.5 6.0 1.5 3.0 67 .94

三萬元以下 37.3 46.7 3.9 3.5 4.5 3.5 .7 829 1.05

三到五萬元 39.2 43.6 6.1 5.2 3.8 2.1 .0 559 .97

五到十萬元 38.1 41.9 10.1 3.4 4.8 1.2 .5 583 1.01

家 庭 收 入

十萬元以上 37.2 42.6 4.1 6.1 8.1 2.0 .0 148 1.11

P=.000*

V=.085

P=.66 Eta=.0333

未受教育 47.1 35.3 .0 5.9 5.9 5.9 .0 17 1.06

國 小 40.2 44.3 3.1 2.2 5.0 4.0 1.2 323 1.04

國 初 中 37.5 44.4 5.6 3.4 5.1 3.1 1.0 710 1.07

高 中 職 38.8 42.0 6.9 4.8 5.1 2.2 .2 1099 1.03

專 科 36.3 43.0 8.4 5.6 4.0 2.8 .0 251 1.06 父

親 教 育

大學以上 40.2 40.7 8.5 5.0 4.5 1.0 .0 199 .96

P=.134 V=.0545

P=.91 Eta=.0243

未受教育 54.8 35.5 .0 3.2 6.5 .0 .0 31 .71

國 小 41.8 41.1 5.5 3.3 4.0 3.0 1.3 397 1.01

國 初 中 34.8 46.6 5.1 3.0 5.6 4.0 .8 744 1.13

高 中 職 39.1 41.3 7.3 4.9 5.1 2.1 .2 1099 1.03

專 科 38.4 40.5 8.1 7.6 3.8 1.6 .0 185 1.03

母 親 教 育

大學以上 41.7 45.3 5.0 3.6 3.6 .7 .0 139 .84

P=.011*

V=.062

P=.08 Eta=.0618

* 表 P<.05

(38)

第三節 影響飲酒行為因素之迴歸分析

為了探討影響飲酒行為的因素,本節以多元迴歸分析的方式,來分析各變項 對飲酒行為的影響力為何?這項迴歸分析乃選取相關變項都無缺失值的樣本做 分析(N=532)。以下將根據表4-3-1的結果,主要針對與依變項關聯達顯著者(P

<.05)做說明,對於未達顯著但仍值得說明者,也會加以說明。

對飲酒行為來說,從表4-3-1飲酒行為(1)中可以看出,控制其他背景變項 之後,只有原住民對學生飲酒行為的影響達顯著,顯示出原住民學生的飲酒行為

(b=.30)較漢人為高,而整體的解釋力R Square只有.03。

在飲酒行為(2)中,加入了中介變項,包括壓力事件、親長的飲酒行為、

同儕的飲酒行為及重要他人同意飲酒後,其中達顯著的有壓力事件、同儕的飲酒 行為與重要他人同意飲酒。這顯示出當壓力事件愈多,學生的飲酒行為也愈多;

同儕飲酒行為愈多,學生愈有飲酒行為;而重要他人愈同意飲酒,學生的飲酒行 為愈多。重要他人同意飲酒的影響力(β=.37)最高,其次依序為同儕飲酒行為

(β=.22)、壓力事件(β=.13),整體解釋力在加入了中介變項之後,R Square 從.03變成.33,提升了很多。

此外,也發現原本在飲酒行為(1)中的原住民對學生飲酒行為,在飲酒行 為(2)中變得不顯著了,這代表原住民學生的飲酒行為較漢人高的原因,可能 是壓力事件較多、同儕飲酒行為較多以及重要他人愈同意其飲酒的原因所造成。

而原本在飲酒行為(1)中的農林漁牧人員及父母親教育對學生的飲酒行為,在 飲酒行為(2)中變得顯著了,顯示出加入中介變項後,父親職業為農林漁牧人 員的學生較勞動工人的飲酒行為要來得多;而父母親的教育愈高,學生的飲酒行 為愈多,但此部份的原因為何?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

(39)

表 4-3-1: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之迴歸分析:

飲酒行為(1) 飲酒行為(2)

對照組: 女生

男生 b =-.01 (β=-.01) .11(.04) 對照組: 漢人

原住民 .30(.10)* .13(.05)

對照組: 勞動工人

上層白領 .21(.06) .16(.05) 基層白領 .06(.02) .11(.03)

買賣服務人員 .51(.14) .38(.11)

農林漁牧人員 .57(.21) .53(.20)*

失業者 .60(.15) .57(.14)

父母親教育 .02(.06) .04(.14)*

家庭收入 .00(.02) -.01(-.02)

壓力事件 .10(.13)*

親長飲酒行為 .06(.05)

同儕飲酒行為 .28(.22)*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 .45(.37)*

常數項 .24 -.32

R Square .03 .33

N 532 532

*表示 P<.05

(40)

第四節 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的影響

本節將進一步的透過迴歸分析,來探討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的影響。以下的 分析中,主要針對表4-3-2中背景變項對中介變項的影響達到顯著者(P<.05)做 說明,關於未達顯但仍值得說明者,也會加以說明,藉以釐清背景變項透過中介 變項對學生飲酒行為的影響途徑。

性別與壓力事件之間關係可從表4-3-2中看出,男生的壓力事件(β=-.13)較 女生為少。又由表4-3-1飲酒行為(2)式中可得知,學生的壓力事件愈多,其飲 酒的行為愈多,所以男生的壓力事件較女生為少,這有降低其飲酒行為的作用。

就族群來說,從表4-3-2中可發現,原住民的壓力事件(β=.17)較漢人為多。

透過表4-3-1飲酒行為(2)式中可得知,學生的壓力事件愈多,其飲酒的行為愈 多,所以原住民學生的壓力事件較漢人多,造成其飲酒行為較多。

再者,父母親教育與壓力事件之間關係,從表4-3-2中可看出,父母親教育(β

=-.06)愈低者其壓力事件較多。透過表4-3-1飲酒行為(2)式中可得知,學生的 壓力事件愈多,其飲酒的行為愈多,所以父母親教育愈低者的學生壓力事件愈 多,有增加其飲酒行為的作用。

就父母親教育與同儕飲酒行為之間的關係,可從表4-3-2中看出,父母親教育

(β=.15)愈低者的學生其同儕飲酒行為較多。由表4-3-1飲酒行為(2)式中可 以得知,同儕的飲酒行為愈多,學生的飲酒行為愈多,所以父母親教育愈低者的 學生,其同儕的飲酒愈多,有增加其飲酒行為的作用。

最後,就家庭收入與同儕飲酒行為之間的關係,可從表4-3-2中看出,家庭收 入(β=.14)愈高者的學生其同儕飲的酒行為愈多。由表4-3-1飲酒行為(2)式 中可以得知,同儕的飲酒行為愈多,學生的飲酒行為愈多,所以家庭收入愈高者 的學生,其同儕的飲酒行為愈多,有增加其飲酒行為的作用。

(41)

表 4-3-2: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中介變項之迴歸分析:

壓力事件 親長飲酒行為 同儕飲酒行為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 對照組: 女生

男生 b =-.46 (β=-.13)* -.08(-.04) -.13(-.06) -.10(-.04) 對照組: 漢人

原住民 .68(.17)* .42(.19)* .05(.02) .13(.05)

對照組: 勞動工人

上層白領 -.02(-.00) .33(.13) -.07(-.03) .12(.04) 基層白領 -.10(-.02) .23(.09) -.09(-.03) -.07(-.03)

買賣服務人員 10.(.02) .05(.02) .25(.09) .11(.04)

農林漁牧人員 .08(.02) .35(.17) .11(.05) -.05(-.02)

失業者 .39(.07) -.01(-.00) .25(.08) -.17(-.05)

父母親教育 -.02(-.06)* -.02(-.10) -.03(-.15)* -.01(-.04)

家庭收入 .00(.01) -.02(-.07) .03(.14)* .00(.01)

常數項 3.18 .18 .39 .30

R Square .10 .09 .05 .01

N 532 532 532 532

*表示 P<.05

(42)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本章將綜合前一章節的資料分析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並進一步討論先 前根據文獻探討所提出的研究假設;最後並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作為台東縣家 長、教育相關單位與人員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在於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的差異 情形,並且探討背景變項如何透過壓力事件與重要他人對飲酒行為產生影響,從 第四章的研究結果歸納出以下的結論。

一、 台東縣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的狀況

由第四章的結果可以發現,台東縣八年級學生沒有飲酒行為者約佔四成左 右,而很少有飲酒行為的學生也約佔四成,至於半年內有1~2次、三個月內1~2 次、一個月內1~2次、一星期內1~2次飲酒行為的學生,所佔的比率皆未達一成,

而幾乎每天有飲酒行為的學生更是少數(未達1%),可見得台東縣八年學生整 體的飲酒行為頻率還不是很高,但還是有約六成左右的學生曾經有過飲酒的經 驗。

從交叉百分比的卡方檢定中發現,原漢族群間的飲酒行為存在著差異,原住 民學生有飲酒行為的比率約佔六成四,而漢人約佔六成,其中「幾乎每天」與「一 星期內1~2次」的飲酒經驗中,原住民皆有高於漢人的趨勢,可瞭解有飲酒經驗 的學生中,原住民較漢人為多;而家庭收入與學生的飲酒行為也存在著關聯,家 庭收入在十萬元以上及三萬元以下的學生其飲酒行為最多,約佔六成三,其次依

(43)

序為五到十萬元(約佔六成二)、三到五萬元(約佔六成一),家庭有收入的學 生其有飲酒行為的比率大約都佔六成左右,而家庭無收入的學生其有飲酒行為的 比率最少(約佔四成八),大致而言,家庭收入愈低,學生愈沒有飲酒行為。

二、影響學生飲酒行為之因果機制

而關於背景變項、壓力事件、重要他人影響與學生飲酒行為關聯性的因果機 制,根據路徑分析所得的結果,歸納成以下的結論(請參照附圖):

(一)、壓力事件對學生飲酒行為的影響

壓力事件對學生的飲酒行為有正面的影響,亦即當學生所感受到的壓力事件 愈多,其飲酒行為就愈多。

(二)、重要他人對學生影酒行為的影響

1、重要他人飲酒行為:同儕飲酒行為對於學生的飲酒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但親長飲酒行為對學生的飲酒行為卻沒有顯著的影響,這表示當同儕的飲 酒行為愈多,學生愈有飲酒行為。

2、重要他人同意飲酒:重要他人同意飲酒對於學生的飲酒行為有正面的影 響,這表示重要他人愈同意其飲酒,學生的飲酒行為也愈多。

(三)、背景變項對學生飲酒行為的影響

1、性別:

男性學生所感受到的壓力事件較女性學生少,這會降低其飲酒的行 為。

2、族群:

原住民學生的飲酒行為較漢人多,是由於原住民學生的壓力事件較

(44)

漢人多所造成。

3、家庭社經地位:

父母親教育愈低的學生,其同儕的飲酒行為較多、感受到的壓力事 件愈多,這有提高其飲酒行為的作用;而家庭收入愈低的學生,其同儕 的飲酒行為愈少,這有降低其飲酒行為的作用。

數據

圖 表 目 次          表次                  表 4-1-1: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分析表………………………………23  表 4-1-2:學生飲酒行為之百分比次數分配表…………………………24  表 4-2-1:背景變項對飲酒行為之交叉百分比與平均數比較分析……27  表 4-3-1: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之迴歸分析………………29                  表 4-3-2: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中介變項之迴歸分析……31
表 4-3-1: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之迴歸分析:  飲酒行為(1)  飲酒行為(2)  對照組:            女生      男生  b = -.01 ( β= -.01)  .11(.04)  對照組:          漢人  原住民  .30(.10)*  .13(.05)  對照組:      勞動工人              上層白領  .21(.06)  .16(.05)                基層白領  .06(.02)  .11(.03)          買賣服
表 4-3-2:台東縣國中八年級學生飲酒行為中介變項之迴歸分析:    壓力事件  親長飲酒行為 同儕飲酒行為  重要他人同意飲酒  對照組:        女生 男生  b =-.46 (β=-.13)* -.08(-.04)  -.13(-.06)  -.10(-.04)  對照組:          漢人  原住民  .68(.17)*  .42(.19)*  .05(.02)  .13(.05)  對照組:    勞動工人              上層白領  -.02(-.00)  .33(.1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Finally, we use the jump parameters calibrated to the iTraxx market quotes on April 2, 2008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model spreads generated by the analytical method with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計劃主任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侯傑泰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資源冊編著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馮雯鈺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After pairing mentors to students, peer mentors exercised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mathematical remedial teaching to target students who need remedial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three number and operation problem-posing curriculum and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are five: first,development of probability problem-posing teaching material of vocational school; second, analyzing the categories of students’ work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