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Copied!
2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宗立博士. 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 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楊惠芳 撰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18 日.

(2)

(3)

(4) 謝. 詞. 歷經三年半的時間,在吳宗立老師不離不棄的指導,終於可以順利的畢業了。在碩士班的 生活是開心的,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在每個夜晚,假日時光,享受著學生生活般 的自在,面對陌生課程時所帶給的驚喜。原以為自己可以順利與大家同進退,順利畢業,卻在 碩士班兩年半之中,經歷兩次懷孕生子,以致學業一直拖延至今,實在對不起老師們。在碩士 班裡,有許多需要一同討論,小組合作的作業,真的很感謝我的伙伴柳曉瑜、陳曉妍,很多時 間需要她們的幫助和鼓勵。甚至已經畢業許久的曉妍學姐,知道我要論文口考後,立刻傳授秘 笈,叮嚀我需要準備的物品,讓一個人的論文口考不至於太過孤單。 在延畢的那段時間,除了教授的鼓勵外,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要感謝先生在旁督促,因為 自己的散漫和不在意,慢吞吞的性格,如果沒有他嚴厲的監督,和不辭辛勞的從東南角飛車趕 到屏東市,我想也不會順利的畢業了。邊寫論文邊照顧孩子是辛苦的,有時候段落還未結束, 就要去安撫孩子,或者更慘的是,在已經完成的段落結論,在孩子好奇使然,答答答的把電子 檔刪除掉。或者是,從偏僻的東南角飛車到屏東市和教授會談,又必須急急忙忙的趕回去滿州, 只怕孩子晚見父母會想念。感謝這段時間,和我一同分擔育兒辛苦的公婆,沒有他們的支持和 分擔,或許畢業之路,並沒有這麼快。感謝我的父母,生得我這一生固執又要求完美的性格, 進入屏師學習,並進而往上進修,沒有父母的支持,我想根本沒有這一天。 最後,我想感謝上帝,在這一路遇到很多好人好事,看見許多優秀的學長學姐,還有永遠 支持我的吳宗立教授,砥礪著自己更往前走,依稀記著「樂觀進取」這四字,只要保持希望, 就有成功的可能。. 感謝屏師,最愛的屏師! 楊惠芳 謹誌 103.12. I.

(5) II.

(6) 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 關係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本研究採用全面普查方式,以 自編之「父母管教方式之調查問卷」與「學童生活適應之調查問卷」作為研究的工具,以屏東 縣原民地區國小四、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總計有效樣本共 579 份,根據問卷填答結果,以 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 法進行資料分析。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要求」較多於「回應」,採「開明權 威」較多,而「寬鬆放任」較少。 二、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生活適應「人際關係」表現最佳,依序是「家庭適應」、 「學校適應」、「個人適應」。 三、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在父母開明權威管教知覺上,中年級比高年級感覺較 強。 四、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在個人適應上,六年級且父母婚姻關係為同住之男童 表現較強。 五、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開明權威與生活適應有正向的關係。 六、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對家庭適應影響最大中,「開明權威」 對生活適應各層面最具解釋力。.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學校行政單位、國小教師及未來研究者 之參考。 關鍵字:國小原住民學生、父母管教方式、生活適應. III.

(7) IV.

(8) The Research on Aboriginal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 and Life Adaptation in Pingtung Coun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primary way of parenting and life adaptation of this study, a comprehensive survey approach, "student life questionnaire adaptation of" self to the "way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parenting" and as a research tool, Aboriginal areas in Pingtung County, a small country of four-year, six students for the study, a total of 579 valid samples in tota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dents had to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other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Pingtung County Primary aboriginal students parenting approach "requires" more than "respond" adopt "enlightened right Viagra, "more, and" less liberal laissez-faire. " 2.Pingtung County Primary aboriginal students to adapt to life "relationships,"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urn is "family adaptation", "Schools adapt", "personal adaptation." 3.National Pingtung County aboriginal students in parental discipline enlightened perception of authority on high and feel more in Grades Strong. 4.Pingtung County Primary aboriginal students on a personal adaptation, sixth grade boys and their parents to live with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Strong performance. 5.National Pingtung County aboriginal students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enlightened way of life to adapt and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6.Pingtung County aboriginal students parenting small way to adapt the biggest impact on the family, the "enlightened authority." Adapt to life at all levels of the most explanatory power.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specific proposals for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 a small country with reference to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of the future.. Keywords: Small Aboriginal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 Life Adaptation V.

(9) VI.

(10) 目 次 謝詞.................................................................. I 論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 次................................................................. VII 表 次................................................................ X 圖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問題............................................... 4 名詞釋義................................................ 4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探討................................. 9 第二節 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探討................................... 25 第三節 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5 第五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 7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3 第一節 現況分析............................................... 73 第二節 差異分析............................................... 79 第三節 相關分析............................................... 99 第四節 預測分析............................................... 10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19 第二節 結論................................................... 124 第三節 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5 一、中文部分 ................................................. 135 二、西文部分 ................................................. 146 附 錄................................................................. 149 附錄一 專家意見問卷 .......................................... 149 附錄二 專家意見修正表 ........................................ 163 附錄三 預試問卷 .............................................. 171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181 VII.

(11) VIII.

(12) 表 次 表2-1國內研究者對父母教管教方式之概念彙整表.................... 表2-2國內研究者對父母教管教方式定義之摘要表.................... 表2-3各理論學派重要論點摘要....................................... 表2-4單向度父母管教類型一覽表.................................... 表2-5Maccoby 與Martin 的理念架構表............................ 表2-6管教方式要素摘要表........................................... 表2-7管教方式之要素研究歸納表.................................... 表2-8適應的定義歸納表............................................. 表2-9生活適應的定義歸納表......................................... 表2-10生活適應之要素摘要表........................................ 表2-11生活適應範圍相關研究歸納表................................. 表2-12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表2-13性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表2-14年級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表2-15家庭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表2-16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表3-1一百學年度屏東縣四、六年級「原住民子女」人數統計表...... 表3-2正式問卷回收表................................................ 表3-3有效樣本之背景變項分析表.................................... 表3-4我國現行的學制分類狀況可分為五個等級....................... 表3-5職業等級與職業名稱一覽職業等級與職業名稱一覽表........... 表3-6家庭社經地位等級表........................................... 表3-7參與本研究問卷修正意見之專家學者及教師名單................ 表3-8預試問卷抽樣學校與回收統計表................................ 表3-9「父母管教方式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表3-10「學童生活適應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表3-11「父母管教方式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表3-12「學童生活適應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表3-13「父母管教方式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表3-14「學童生活適應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表4-1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現況分析之摘要表.................... 表4-2父母管教方式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表4-3父母管教方式類型各層面摘要表................................ 表4-4原住民學童生活適應現況分析之摘要表......................... 表4-5學童生活適應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表4-6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差異t考驗摘要表............ 表4-7不同年級國小學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差異t考驗摘要表............ 表4-8不同出生排行國小學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9不同子女數目國小學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差異F考驗摘要表....... IX. 10 11 15 17 19 22 23 26 28 32 33 35 41 43 44 46 50 51 52 56 57 58 60 61 63 64 66 67 68 68 74 75 76 77 78 79 80 82 84.

(13) 表4-10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11不同婚姻關係國小學童在父母管教方式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12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在生活適應差異t考驗摘要表................ 表4-13不同年級國小學童在學童生活適應差異t考驗摘要表........... 表4-14不同出生排行國小學童在學童生活適應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15不同子女數目國小學童在生活適應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16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在生活適應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17不同婚姻關係國小學童在生活適應差異F考驗摘要表.......... 表4-18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積差相關摘表... 表4-19父母管教方式各層面對整體生活適應之逐步迴歸摘要表....... 表4-20父母管教方式各層面預測「個人適應」之逐步迴歸摘要表..... 表4-21父母管教方式各層面預測「家庭適應」之逐步迴歸摘要表..... 表4-22父母管教方式各層面預測「學校適應」之逐步迴歸摘要表.... 表4-23父母管教方式各層面預測「人際適應」之逐步迴歸摘要表.... 表4-24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各層面之現況綜合彙整表....... 表4-25屏東縣國小原住民學童生活適應與各層面之現況綜合彙整表... 表4-26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之差異綜合彙整表 表4-27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原住民學童生活適應之差異綜合彙整表..... 表4-28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綜合摘要表.................................. X. 85 87 89 90 92 94 95 97 99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9 111 114 116.

(14) 圖 次 圖2-1管教方式的環狀圖........................................... 圖3-1研究架構圖.................................................. 圖3-2研究實施程序圖............................................... XI. 18 47 70.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敘述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待答問題,並對研究中主要的相 關名詞進行釋義,最後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 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 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動機,第二部分為研究目的,研究者將本 研究動機與目的,詳細說明如下。. 壹、研究動機 原住民一般被視為弱勢族群,政府基於公平與正義,實施補償教育的政策與 措施,希望運用教育的手段,補償一些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一般而言,原住民不 僅在接觸漢族時常受挫折,同時在工業化及資本主義下受更大的衝擊,自由經濟 主義嚴重侵襲原住民社會,開啟了原住民社會的開放與分化。在以漢人為主體的 結構,原住民所遭遇的歧視與排擠,配搭有限的生活機會與資源分配,使其成為 弱勢的一群。原住民在社會中多屬於藍領階級,從事非專業、半專業的體力工或 臨時工。有些原住民父母選擇離開家鄉,定居於大都市,有能力的家長會帶著孩 子,一邊賺錢一邊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將孩子留在部落,託付老人家照顧。有些 原住民父母會留在家鄉,就鄰近的城鎮裡工作,孩子也在部落裡成長學習。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個以及最佳的學習場所(廖永靜,民88a),所以父母的 第一步很重要,要用什麼的管教方式、態度去面對孩子,這應該是父母親都須要 面對的課題。陳奎熹(1990)認為「父母管教方式」是影響教育的最主要因素, 因為父母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教育態度,可以藉由生活示範、表現等行為模式, 潛移默化成為子女的日常生活行為楷模,並影響其思考模式。不可否認的是,孩 子把父母當作模仿對象,父母一言一行,時常顯現在孩子的行為態度上,學校學 1.

(16) 期所做的親職教育,都是在彌補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希望在家庭功能更能健 全,讓老師在教學上,不較有困難之處。 就自己本身的教學經驗上,從泰武國小到長樂國小,歸納出幾點,其一,父 母親有在身邊照顧的孩子,通常在整體表現上具有自信,且善於表達自己。其二, 父母親不在身邊的孩子,通常較規避自縮,個性內斂,希望別人發現他,較顯被 動。其三,學業成就的部分,有父母照顧的孩子高於沒有父母照顧的孩子。讓我 覺得好奇的是,父母親的照顧是不是真的在孩子的學習上顯得重要?那父母親到 底是如去照顧與管教孩子,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管教下,究竟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行 為呢?因自己本身為原住民教師,且基於自己想了解原住民地區的孩子生活方面 的問題,於是將題目限定在原住民地區, 原住民父母在前段論述過,文化不利得的背景下,除了自己本身要學習適應 環境外,會如何教導孩子學習適應呢?以前的傳統教養方式,歷經現代化及各種 資訊渲染下,已經不同而語了。詢問過去爺爺奶奶級的管教孩子方式,至少對學 校教育的看法就和現在的不同,以前是國小讀完書就出去工作,放在現在原住民 父母的眼裡,根本是很難接受的觀念。所以瞭解父母親管教方式與孩子生活適應 的現況,對於教學者的我,是必須的,更能增進自己在教學上的知能。 陳美娥(1996)的研究指出:國小學童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上整體及各層面 上,均有顯著的差異,男生知覺到父母教養方式比女生鬆散,且父母在關愛支持 自主訓練管束教導的層面上也低於女生。在屏東縣排灣族傳統社會裡,男女並非 管教方市差異的條件,較重視的是排行,因為長嗣制度的畫分,排行在父母管教 上,是否會顯現與其他研究之所不同。王秀枝(2003)以國小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 象發現,不同年級、性別的國小中年級學童所知覺的父親、母親教養方式有顯著 差異。所能想像的是,中高年級所要採取的管教方式,與學童自己表現出來的特 質是不是有相關,高年級教想要表現自我,父母親當然須要有差異的改變,但在 原住民地區的學童是否與其他地區的國小學童一般,父母親是不是也會改變自己 的管教方式?陳美娥(1996)不同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童在父母教養方式的上皆 有顯著差異。就自己本身教學經驗所獲得的資訊,原住民父母的社經地位並不 2.

(17) 高,社經地位差別與之所表現出來的管教方式,帶給學童生活適應上的差異,究 竟會在哪個區塊?黃毅志(1996)發現,教育程度愈高的父母,較重視子女的教育, 管教子女時比較能夠接受子女的意見或行為,較少用權威的態度去教育子女。而 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對兒童的教育則較易忽視。就我家庭的經驗,我父母親國中 畢業,他們的父母親就要求他們出去工作,並沒有繼續升學,但放在我們身上, 我們孩子看到的是,他們比其他父母更要求我們在課業上的學習。也許在他們失 敗的經驗中獲得的是正確的選擇,所以更希望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行走。在原住民 的地區,對於教育程度與重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是有存疑的空間。 因為原住民本身的文化環境不同,現存對於父母管教與學童生活適應的研究 論文都以一般地區為研究範圍,原住民地區方面的論文較少。從父母管教方式來 探討學童生活適應卻有其重要性,畢竟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最佳學習場所,是影響 孩子發展重要的場所。父母如何管教孩子,都是孩子觀察及模仿的對象。因此, 此研究父母管教方式與學童生活適應的關係,研究結果期能提供教育相關單位作 為參考。. 貳、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之現況。 二、了解原住民學童生活適應之現況。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學童父母在管教方式之差異。 四、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原住民學童在生活適應之差異。 五、探討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關係。 六、探討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對其生活適應之預測情形。 3.

(18)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探討之研究問題,茲分述如下: 一、原住民學童家長管教方式現況為何? 二、原住民學童生活適應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原住民子女生活適應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間關係為何? 六、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方式對其生活適應之預測力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節旨在對本研究所使用的重要名詞加以界定、解釋,茲說明如下:. 一、 原住民學童 本研究所指的原住民學童,係指就讀於屏東縣(包含三地門鄉、霧臺鄉、 瑪家鄉、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滿州鄉)原住民鄉鎮之 公立國小四、六年級,且具備原住民籍身分之國小學童。. 二、 父母管教方式 父母管教方式係指父母指導子女生活常規及作息,教導子女做人做事的道 理與行為表現的策略及方法。本研究係指 Maccoby 和 Martin(王鍾和,1995) 以「回應」和「要求」為分類向度,並依高低層面組成四種不同父母管教類型: 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權威、忽視冷漠。詳細內容如下: (一)開明權威:高回應高要求,即受試者在「要求」與「回應」的兩層面 4.

(19) 上的得分,均高於整體受試者平均數以上。 (二)寬鬆放任:為高回應但低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層面的得分上高 於整體受試者的平均數,在「要求」層面的得分上則低於整體受試者平 均數。 (三)專制權威:即低回應但高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層面上得分低於 整體受試者平均數,但在「要求」層面的得分則高於整體受試者平均數。 (四)忽視冷漠:即低回應低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與「要求」兩層面 的得分均整體受試者平均數之下。 本研究所稱之管教方式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採用自編訂之「家長管教方 式量表」中所得分數的高低情形。包含二個分量表:回應、要求。回應與要求得 分愈高,代表受試者的父母管教方式較接近開明權威;回應與要求得分愈低,代 表受試者的父母管教方式較接近忽視冷漠。. 三、生活適應 生活適應係指個體與生活環境之間的一種互動關係,此種交互關係不僅是個 體對於其所處的環境而言,同時還包含對自己、對他人、對團體的關係,以及心 理的、情緒的行為,都能處在一種良好的理想狀態,進而增進個人能力、滿足感 與自我實現,達成個人與生活環境和諧的關係。生活適應之內涵如下: (一)個人適應:包括自我認同與情緒的感受、表達及身心狀態。 (二)家庭適應:包括對家庭的歸屬感、家庭成員的接受及家中的生活情形。 (三)學校適應:以學校裡的生活為主,包括對教師、教室常規及學習適應。 (四)人際適應:以同儕的人際關係為主,包括對同學與朋友的相處及互動情 形。 本研究所稱之生活適應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採用自編訂之「原住民學童生活 適應量表」中所得分數的高低情形,包含四個分量表: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 校適應、人際適應。總得分愈高,代表受試者的生活適應愈好;分量表得分愈高, 代表代表受試者在該項目上的適應愈好。 5.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旨在對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加以說明。在研究範圍方面,針 對研究方法、地區、對象與變項加以敘述;並進一步說明此研究設計在方法、 地區、對象與變項上推論之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將從研究方法、地區、對象與變項四個部份加以說明 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運用統計技術分析,探討原住民學家長管教方式 與生活適應之現況與關係。. 二、研究地區 本研究係以屏東縣原住民鄉鎮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範圍,其他非原住民鄉 鎮之公、私立國民小學及各級學校或幼稚園,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考量國小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在問卷填答上的困難,國小三、 五年級為新編班之班級,與其同學間的相處時間較短暫,因此以國小四年級、 六年級普通班之原住民籍學生為研究對象。. 四、研究變項 本研究之變項包括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出生序、子女數目、年級、社 經地位、居住地、婚姻狀況)管教方式層面(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威權、 忽視冷漠四個向度)與生活適應層面(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人際適 應四個向度)。. 6.

(21)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 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團體施測,研究者無法親自到場,均委由該班教師 施測,因此施測環境不一致。再者,問卷題目涉及受試者主觀感受,均會影響 研究結果之正確性,形成研究誤差。此外因受限於時間和人力,無法在訪談和 觀察方面做進一步質化研究的探討。. 二、研究推論 受限於研究者時間、人力及經費因素,本研究僅以屏東縣為研究地區,因 此研究結果僅能推論於屏東縣,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本研究對象為屏東縣原 住民鄉鎮國小中、高年級普通班之原住民籍學童,因此其結果不宜過度推論至 其他對象,如低年級、國高中生、特殊班學生或位於其他鄉鎮就讀之原住民籍 學童。. 7.

(22)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主要是在藉由相關文獻之分析與探討,對本研究主題有更 深入的了解,並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第一節探討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理論, 第二節探討生活適應之相關理論,第三節則探討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 關研究。. 第一節 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探討 本節先說明父母管教方式的意義,接著從五大派理論去探討對父母管教方 式的觀點,再說明父母管教方式的類型及要素,最後說明不同變項與父母管教 方式的相關研究。. 壹、父母管教方式的意義 有句老話說:「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小孩是模仿的動物,會察顏觀色, 再依樣畫葫蘆。所以父母自小對孩子的管教就很重要,家庭是兒童最初的生長環 境,對兒童的影響非常深遠。俗諺云:「有怎樣的父母,就會教養出怎樣的孩子。」 對於兒童而言,父母是相處最久、接觸最密切的主要照顧者,父母親不僅是兒童 心目中重要的他人,亦是兒童認同的對象(簡茂發,1978)。父母親是兒童一生 中最重要的親人,親子間的互動是兒童最早接觸到的人際關係。父母的照顧、愛 的提攜與給予及適當的管教態度及方法皆有助於孩子健康之身心特質建立;反之 若不當管教、得到太多或太少的關懷與照顧則會損害個體發展,甚至傷害其人際 關係及對未來生活環境的調適(王鍾和,1993),專制權威的教養方式使得子女對 父母所設定的行為準則服從性最高,但在心理社會能力發展上可能較差(陳富 美,2005),但過度的放任與寬鬆也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學得適切的生活態 度。以下表 2-1 為研究者對管教方式的概念闡述:. 9.

(24) 表 2-1 國內研究者對父母教管教方式之概念彙整表 研究者. 父母管教方式的整體概念. 簡茂發(1978) 父母親不僅是兒童心目中重要的他人,亦是兒童認同的對象。 楊國樞(1986) 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的認知、自我概念、自我肯定、內外控、 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都有顯著的影響。 張春興(1994) 父母為了使子女在日後的行為表現能符合社會之所要求,因 此便會對子女的行為加以管教,以使其符合社會之期待。 黃玉臻(1996). 父母的管教方式對子女的學業成績、道德發展、內外控信念、 攻擊行為及生活適應等都有顯著的影響. 蔡瓊月(1999) 父母是子女認同的對象,其行為、思想、態度對子女都有重 大的影響。 羅佳芬(2001) 父母管教子女的交互過程中,父母親的若干管教行為亦會受 子女影響而改變或因子女的特質而不同,因此可以知道父母 的管教方式是與子女個人特質交互影響的,而非單方向的施 與受。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多位研究者之論述,可以歸納出父母的教育,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是有影 響的,並且影響到各個層面,如事物的認知、自我的概念、行為態度、學業成績 及生活適應等等,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有些研究者認為,父母對於子女的管教方 式,會因子女的特質而有所改變,並非單純的施與受,比較接近互動論的說法。. 一、父母管教方式的定義 父母管教方式定義雖經如此多研究後,迄今仍無一致性的說法,但大致都 包含了內在情感(態度、情感、信念、價值等)和外在特徵(行為、反應)等。國內 有關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所用的名詞皆有差異,如教養態度、管教態度、教養 方式、管教方式及親子關係,這些名詞大同小異,範圍雖然有些許不同,但在 精神上是一致的,因為父母會根據其教養態度、管教態度表現在其管教方式及 親子關係上;父母為了使子女在日後的行為表現能符合社會之所要求,因此便 會對子女的行為加以管教,以使其符合社會之期待(張春興,1994)。. 10.

(25) 父母管教的定義,國內學者的主張莫衷一是,比較為人所提及的是Sears 和 Maccoby (1957)的說法,認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方式,在本質上是一種親子間的 交互作用,包括父母的態度、價值、興趣、信念、照顧和訓綀等。國內研究者 的主張也相當多元,整理如表2-2: 表2-2 國內研究者對父母教管教方式定義之摘要表 研究者. 對父母的管教方式的定義. Hoffman(1975). 認為父母對子女管教方式是透過獎懲的力量,進而形成內自 我的內外控信 念,影響子女的行為表現。. 吳秀碧(1981). 「管教態度」是父母在教導子女時,對於孩子的行為反應, 給予積極或消極的回應。. 楊國樞(1986). 認為父母的管教方式應同時包含態度和行為兩個方面—管教 態度是指父母訓練或教養子女所持有的有關認知、情感及行 為意圖,包含父母教養子女時的知識、信念、情緒及傾向等 方面;管教行為則是指父母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時的實際做法。. 吳金香(1987). 父母親在管教孩子時,父母所表現的態度、情感及信念,在 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 蔡典謨(1994). 指出教養方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對子女的態度;一 種是管教方式。態度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接納或拒絕、溫暖或 冷漠等,而管教方式則指父母所用的教養方法,如民主、放 任或專制等。. 王鍾和(1995). 父母所採用之管教子女生活作息及表現行為的策略。. 蕭見文(1996). 是指父母在管教子女時,心裡所抱持及行為所表現的傾向。. 黃玉臻(1997). 父母親在教養子女時所表現出的行為與策略,包括隱藏在這 些行為背後的父母親人格特質與態度。. 楊慧萍(1997). 認為父母管教態度係指父母管教子女時,行為上所表現的特 徵及隱藏在行為背後的看法、想法與情緒。. 盧雪梅(2000). 認為管教是一種愛的方式,可協助子女學習做選擇,也是一 種讓孩子發現自我力量,並養成獨立自主的機會,她對「管 教」的定義:教養子女自我控制,把價值觀充分融入生活中, 並能以負責滿意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Coleman Karraker (2000). 認為父母管教方式是包含了行為、情感及認知等多種成分所 構成的複雜向度。. 楊如馨(2001). 透過鼓勵或教訓子女的方式,將父母本身的信念、知識、情 感、興趣、期望價值表現於外的行為或態度,藉以塑造子女 的人格與行為。. 施玉鵬(2002). 子女知覺父母教導其生活作息及行為表現時,所採取的態度 與策略。 11.

(26) 表 2-2(續) 羅佳芬(2002). 父母管教方式是一種教養態度和策略,父母親將其本身的認 知、情意、外顯行為透過潛移默化的行為,塑造子女人格特 質,使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合宜的行為態度。. 陳雅琴(2003). 管教方式包含了態度及行為。指父母的態度、理念、價值經 由與子女之間的互動而表現在父母對子女的管教行為上,並 且隨子女的成長而不斷的變遷。父母可改變自我情感、與子 女互動型態,提供更多的情感交流,營造親子間良好的關係 或氣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將管教方式的特徵整理如下: (一)父母的管教方式包含了態度和行為兩個方面。 (二)透過管教的歷程,父母會將本身所隱藏的價值觀及知識信念,透過 潛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子女的人格特質。 (三)父母管教子女時,對於孩子的行為反應,會做出消極或積極的反應。 (四)管教方式是可以做調整的,隨著子女成長而做出改變,是一種互動 的歷程。 簡言之,父母在管教子女時,會因本身所存有的價值觀去做出消極或積極 的反應,進而塑造子女的個人特質,然而管教方式並非一成不變的,會因子女 本身的成長或特質而做調整。. 貳、管教方式的理論基礎 在現有的心理學理論中,有許多對「父母管教方式」所做的解釋,包括心 理分析論、發展成熟論、認知發展論、心理社會發展論、行為理論、社會學型 論與互動論等茲分述如下:. 一、心理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家 Freud 在心理分析論中認為, 「本我」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 本我的驅力是固定的,但能由外在的引導而修正,最後由個體學習內在的自我 控制。在他的主張中假設:「父親與母親所組成的團體是性別認同裡最小的單 12.

(27) 位」 ,從這裡可以理解「家庭」教育正是關係到是否能維持兒童身心持續正常發 展的重要且必需的關鍵,當中相當強調「認同」與「社會化」的概念(洪聖陽, 2002),兒童從與父母的相處中學習到「認同」與「社會化」 ,Freud 也強調成長 過程中幼年時期是人格發展的主要奠基期,所以為人父母親應該先了解孩子本 身的氣質、特質與天性,來幫助孩子學習管束自己的行為,並發展出自我管理 約束的自制力。家庭是個人成長的起點,家庭與子女是密切且關係重大的,個 性的養成、習慣的培養與人格的特質都與家庭的教養息息相關。. 二、發展成熟論 成熟是兒童個體行為發展變化的主要歷程,美國心理學家 Gesell 研究提出 螺旋發展觀,發現兒童行為發展變化受成熟歷程支配相當大,兒童十歲前成熟 是決定行為發展的重要歷程,成熟是個體發展的主要原因,決定行為發展的順 序及方向,並不受特殊訓練或練習而來,個體本身的發展就已決定大部分的發 展問題,它是螺旋狀,有些階段或許會重覆,但在歷程中,內在的生長因素比 外在環境重要,因此雖然環境可以影響行為,但不能決定行為的養成,父母的 管教態度上必須配合兒童身心特質,身心的成熟到一個階段之後才能有效率的 學習,兒童的身心發展才可以獲得協助(黃拓榮,1997)。. 三、認知行為論 Piaget 發現個體的認知發展須經過以下四個時期,分別為(一)感覺動作期、 (二)前運思期、(三)具體運思期與(四)形式運思期,其發展的歷程是具有順序性 和不變性的,個體必須經過前一個階段,才會進行到下一個階段,而每一個認 知發展階段,透過成熟與學習的交互影響產生個體的基模與認知結構,Piaget 在 研究中觀察到,兒童會經由在環境的探索中自己學到知識,因此父母應佈置提 供有利於兒童去探索、發展與學習的家庭環境,在潛移默化之中傳遞社會價值, 培養兒童生活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父母在教養態度方面儘量去理解兒童的思 維,瞭解兒童每一個認知發展階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健全父母的責任(羅 佳芬,2001)。 13.

(28) 四、心理社會發展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將人一生的發展從出生到年老區分為八個階 段,個體因應身心發展狀況與社會文化的要求,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發展 任務與面臨的危機,依 Erikson 所研究,六歲至青春期是其理論中的第四階段, 勤奮努力為其發展任務,自貶自卑為其面臨的危機,個體因父母的關愛而學習 化危機為轉機,勤奮進取、努力向學,以符合社會環境的要求。因此,父母的 教養方式應配合各階段的發展,適切的教導可幫助其發展任務的完成(張春興, 1999)。. 五、行為理論 Skinner 認為人的行為發展不只是遺傳或自然發展的結果,更是和環境交互 作用的結果。個體學到的行為是對環境刺激與反應操作之間的聯結,即某一種 刺激原不能引起個體的反應,但經一段時間的聯結制約,就會產生行為,新的 行為就這樣學習而來,強調行為的可塑性,行為論學派因而發展出行為改變技 術,因此父母在教養子女的方式上多採用正向的方式,可運用增強行為、行為 塑造,少用施予式懲罰來糾正其不良行為,避免兒童產生不愉快的經驗,酬償 子女良好的行為,有助於此類行為的增加,父母要更有效的塑造與培養子女良 好的行為,可以善用制約作用、增強原理與酬償的方式修正(羅佳芬,2001)。. 六、社會學習論 Bandura 強調人一生的諸多行為都是經由觀察、學習與模仿而來,也就是 說兒童許多言行舉止的學得,都是經由對父母觀察並加以模仿而來, 「觀察學習」 經常被社會學習論者用來解釋兒童的社會行為,兒童從觀察他人的行為中即可 學習得連結、反應甚至規則,而經過不斷觀察楷模的表現,價值觀會發展出來 或是產生替代的學習效果,同時並認為值得模仿對象多半是心目中最重要的 人,也就是日常生活中影響他最多的人(徐佩君,2000),像是父母或老師,照顧 並能引導兒童學習社會所期望的行為與技巧。父母在教導子女上除了言教之 外,父母的身教示範與與家庭還環境的耳濡目染都是會影響到兒童行為養成, 14.

(29) 因此父母教養方式上言行合一是相當重要的。. 七、互動論 Levis 研究指出行為養成最基本的要素,在於個體與情境因素持續不斷互動 的結果,個體行為取決於與影響其行為情境間連續互動的歷程,個體具有主動 性與選擇性的認知能力,並能對認知之外的情境作反應。互動論的觀點再強調 父母的教養方式上與子女一同互動所發生的行為,而這一連串互動行為,會隨 著子女的成長而不斷的改變(黃拓榮,1997)。因此父母的教養方式即是父母與子 女在互動情境下的反應,這些反應包括有消極的或積極的態度、情感、思想、 行為與信念。綜觀各種父母教養方式理論,重點都提醒身為父母的重要性,能 瞭解兒童的身心狀態與其發展順序,依其不同身心成熟度與各種生活情境,給 予兒童適切的指導和合宜的教育,讓兒童能以父母為學習榜樣,在父母用心與 關心的教養方式之下,從成長中去學習並具備生活的各種能力,以適應環境生 活。綜合上述的文獻,將管教方式各理論學派之理論要點,摘要說明於表 2-3 當 中: 表 2-3 各理論學派重要論點摘要 理論名稱 學者 理論要點 心理分析論 Freud 成長過程中幼年時期是人格發展的主要奠基期,所以為 人父母親應該先了解孩子本身的氣質、特質與天性,來 幫助孩子學習管束自己的行為,並發展出自我管理約束 的自制力。 發展成熟論 Gesell 研究提出螺旋發展觀,發現兒童行為發展變化受成熟歷 程支配相當大,兒童十歲前成熟是決定行為發展的重要 歷程,成熟是個體發展的主要原因,決定行為發展的順 序及方向。 認知發展論 Piaget 在研究中觀察到,兒童會經由在環境的探索中自己學到 知識,因此父母應佈置提供有利於兒童去探索、發展與 學習的家庭環境,在潛移默化之中傳遞社會價值,培養 兒童生活的能力以適應社會。 心理社會 Erikson 六歲至青春期是其理論中的第四階段,勤奮努力為其發 發展論 展任務,自貶自卑為其面臨的危機,個體因父母的關愛 而學習化危機為轉機,勤奮進取、努力向學,以符合社 會環境的要求。 15.

(30) 表 2-3(續) 行為理論. Skinner. 認為人的行為發展不只是遺傳或自然發展的結果,更是 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個體學到的行為是對環境刺激 與反應操作之間的聯結,即某一種刺激原不能引起個體 的反應,但經一段時間的聯結制約,就會產生行為,新 的行為就這樣學習而來,強調行為的可塑性。 社會學習論 Bandura 強調人一生的諸多行為都是經由觀察、學習與模仿而 來,也就是說兒童許多言行舉止的學得,都是經由對父 母觀察並加以模仿而來。 互動論 Levis 行為養成最基本的要素,在於個體與情境因素持續不斷 互動的結果,個體行為取決於與影響其行為情境間連續 互動的歷程,個體具有主動性與選擇性的認知能力,並 能對認知之外的情境作反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觀各種父母教養方式理論,重點都提醒身為父母的重要性,能瞭解兒童 的身心狀態與其發展順序,依其不同身心成熟度與各種生活情境,給予兒童適 切的指導和合宜的教育,讓兒童能以父母為學習榜樣,在父母用心與關心的教 養方式之下,從成長中去學習並具備生活的各種能力,以適應環境生活。. 參、父母管教方式的類型 過去國內外的文獻中有關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頗多,各家主張有所不同, 造成不同的原因有些是因基本論點不同,有些則因為研究的方法不同,如研究 法(採問卷或觀察)或研究內容(研究一般的價值態度或某種特殊行為)(王 佩玲,1992;黃玉臻,1996)。 歷年來研究父母管教方式類型的學者,大致是透過因素分析的方式,試著 從觀察、晤談或問卷等不同的方式所得的資料中,找出能有效區分父母教養方 式的類型的向度,再根據其父母在該向度的表現區分為不同的類型,以下是一 般父母教養方式的向度類型,有單向度、雙向度與多向度三種類型。. 一、單向度父母管教類型 單向度主要是依單一向度來劃分,彼此獨立且互無交集的類型,茲綜合劉 16.

(31) 淑媛(2004)、吳淑娟(2009)及徐珮旂(2010)等文獻分析之,整理如下: 表2-4 單向度父母管教類型一覽表 Baldwin Elder Pumroy Baumrind Hurlock. 1945 1962 1966 1967 1972. 3 7 4 3 8. 接納、民主、放任 獨斷、權威、民主、平等、寬容、放任、忽視. Pulkkinen. 1982. 2. 父母中心取向、女女中心取向. Berns. 1993. 3. 民主型、獨裁型、縱容型. 賴保禎. 1972. 6. 拒絕、嚴格、溺想、期待、矛盾、分歧. 初正平. 1974. 10. 愛護、保護、寬鬆、命令、拒絕、忽視、精神 獎勵、物質獎勵、精神懲罰、物質懲罰. 張春興. 1979. 4. 寵愛、放任、嚴格、民主. 楊國樞. 1986. 2. 積極、消極. 張麗梅. 1992. 4. 嚴格型、縱溺型、分歧型、誘導型. 吳明燁. 1998. 2. 直接(獎賞、處罰等) 、間接(監視、提供訊息. 放縱、嚴厲、拒絕、保護 民主權威、專制威權、放任 過度保護、過度放任、拒絕、接納、支配、屈 從、偏寵、期望. 及討論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以上分類多寡雖然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採單一向度的,亦即父母的管教方 式乃非此即彼。然而在現實情境中,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可能同時包含不同向度 的,例如有些父母的管教方式可能是獨裁又溺愛,或嚴格又期待,所以顯然單 一向度的分類是不夠的。. 二、雙向度父母管教類型分類 有些學者如Maccopy&Martin, Schaefer, Williams,並不贊同以單一向度 來區分父母管教方式類型,因為他們認為在實際情境中,父母管教行為應有不 同的層面,某一層面管教方式對兒童的影響,都可能與其他層面的管教方式產 生交互作用,因此提出雙向度的管教方式分類會比較周延,茲將相關主張簡述 如下: (一)Williams 於1958 年將兒童所知覺到的父母管教方式分為「關懷」 (loving)和「權威」(authority)兩個層面,並依兩層面的高低而區 17.

(32) 分成四種類型:高關懷高權威、高關懷低權威、低關懷高權威、低關 懷低權威(黃玉臻,1996)。 (二)Schaefer(1959)研究父母管教方式的資料加以分析後,提出以「關愛 -敵意」(love-hostility)、「自主-控制」(autonomy-control)為兩軸的 管教方式環狀模式圖(如圖2-1)。所有父母管教的方式可依其偏重程 度不同而劃分為數種不同類型。 1. 象限一為自主關愛面:父母給子女獨立自主權並予以關愛和支 持。 2. 象限二為控制關愛面:是複雜且矛盾的態度和行為,父母既關 愛卻又想支配子女的行為。 3. 象限三是控制敵意面:包括敵意的控制與情緒。 4. 象限四是自主敵意面;包括忽視、冷漠及孤立。. 自主 自由. 孤立 冷淡. 民主. 忽視. 合作 Ⅳ. Ⅰ. 敵意. 關愛 Ⅲ. Ⅱ. 過度縱容. 拒絕. 保護縱容. 苛求對立 專制獨裁. 過度保護 控制. 圖 2-1 管教方式的環狀圖(Schaefer,1959,p.232). 18.

(33) (三)Bronfenbrenner 以「控制」和「支持」兩變項區分高低層次,將父母 教養方式區分為:高控制高支持、高控制低支持、低控制高支持和低 控制低支持四種類型(劉佳彤,2004)。 (四)Roe 和 Siegelman 將其父母教養方式在其親子關係問卷中,區分為: 愛護、保護、寬鬆、命令、拒絕、忽視、精神獎勵、物質獎勵、精神 處罰及物質處罰等,經由因素分析後分成兩個向度:「關愛-拒絕」與「忽 視-要求」(張高賓,1998)。 (五)Mussen 和 Conger 以溫和和冷淡、允許和限制,交叉成四種教養方式, 分別為溫和允許、溫和限制、冷淡允許及冷淡限制。 (六)Parker,Tupling 和 Bromn 在分析親子關係量表中,將父母教養方式區 分為:「關愛及同理」和「拒絕與冷漠」以及「過度保護」。 (七)Liebert 和 Wicks-Nelson 指出父母教養方式有「接受與限制」 、 「溺愛與 限制」兩個層面(劉佳彤,2004)。 (八)Maccoby 與Martin於1983年採用Baumrind的理念架構,以「回應」 (responsiveness)與「要求」(demanding)做為區分父母管教方式 的兩個向度,並依高低層面組成四種父母管教類型:開明權威 (authoritative)(高回應高要求)、寬鬆放任(indulgent)(高回應低 要求)、專制權威(authoritarian) (低回應高要求)及忽視冷漠(neglect) (低回應低要求)。如表2-5. 表2-5 Maccoby 與Martin的理念架構表 高反應 (接受反應) 開明權威(兒童為中心) 高要求 (雙向溝通) (高控制) 低要求 (低控制). 寬鬆放任(缺乏指導). 資料來源:引自黃拓榮,1997,頁20 19. 低反應 (拒絕反應) 專制權威(父母為中心) (權威至上) 忽視冷漠(缺乏情感).

(34) 以下為四種管教類型的內涵: 1.開明權威型 (1)父母比子女擁有更大的權力且有更多的智能與技巧去控制某些資 源,以防止子女形成或持續不良的行為。 (2)父母重視子女的需要與要求,但決定權在父母身上。 (3)父母期望子女有成熟的行為表現並向子女建立清楚的行為準則。 (4)父母堅定要求子女依準則行事必要時會施以命令或懲罰。 (5)父母鼓勵子女發展個別性及獨立性。 (6)親子之間採開放式的溝通。 (7)親子雙方皆能肯定並認知彼此的需求、觀點與權利。 2.寬鬆放任型 (1)父母容忍子女所表現出的衝動行為(例如:吵鬧、發脾氣)。 (2)父母很少用懲罰或控制來突顯自己的權威。 (3)父母很少對子女的態度或工作做要求(例如:有禮貌、作家事)。 (4)父母盡可能讓子女自行規範或決定自己的行為標準。 (5)父母很少規定子女的日常生活(例如:睡覺、吃飯、看電視)。 3.專制權威型 (1)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嚴苛的。 (2)父母控制子女提出或表達自己的要求。 (3)父母以命令子女服從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 (4)父母從未事先與子女討論所定的規則。 (5)父母十分重視自己的權威,不准許子女有異議或挑戰行為。 (6)子女違反父母的要求時會受到父母嚴厲的懲罰。 4.忽視冷漠型 (1)父母十分忙碌於自己的事很少有時間陪伴或注意子女的行為。 (2)只要不必花太多時間或精神與子女互動,父母對於子女的任何需求都 很願意去做。 (3)父母希望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 20.

(35) (4)父母對於子女的需求會很快的給予滿足,以免子女再去做無謂的要 求。. 三、多向度父母管教類型分類 為了更完整的說明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性,有些學者是以三個向度的劃分法 來說明: (一)Becker 在多向度的父母教養方式研究上指出,父母教養方式表示在三個 關鍵向度「限制-溺愛」(restrictiveness --permissiveness)、 「溫暖-敵意」(warmth -- hostility) 和「焦慮 情緒的涉入-冷靜的分離」(anxious emotional involvement – calm detachment),此三個向度交疊成八個教養方式:縱容、 民主、神經質的焦慮、忽視、嚴格控制、權威、有效率的組織、過度保 護(羅佳芬,2001)。 (二)Hetherington 和Frankie 研究指出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模仿行為的影響, 將教養方式區分為「溫暖」、「支配」和「衝突」(黃玉臻,1997)。 綜合以上之各種向度類型,在現今多元又變遷快速的資訊社會裡,僅以單 一個向度解釋或分析父母教養方式,說服力稍嫌不足,然而多向度在解釋父母 教養方式上稍嫌繁瑣複雜,對此主張的學者也佔較少數,因此综合各種父母教 養方式類型並參考國內數位學者(王鍾和,1993;吳美玲,2001;張高賓,1998; 許怡珮,2003;黃玉臻,1997;黃拓榮,1997;劉佳彤,2004;羅佳芬,2001; McClun & Merrell,1998),其中 Maccoby 和Martin 的模式是改良自Schaefer 的 最佳分類分式,同時McClun 與Merrell也認為「回應」向度可以預測子女的社交 能力與心理發展;「要求」向度則可以預測問題解決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劉佳 彤,民93),在兩向度的區分標準的父母教養方式下,子女的行為表現確實有所 差異( 王鍾和,1993;吳美玲,2001;黃玉臻,1997)。是以兩向度「要求」與 「反應」為分類標準的父母管教方式下,子女的行為表現的確卻有差異性存在。. 21.

(36) 肆、管教方式之要素 為使研究對象能適當被測量,須將管教方式加以具體的描繪出來。茲根據 諸多學者對管教方式要素的觀點,將其歸納為下表 2-6 及表2-7所示: 表 2-6 管教方式要素摘要表 學者(年代). 管教方式的要素. 徐春蓉(2000). 1.專制權威型 2.寬鬆放任型 3.開明權威型 4.忽視冷漠型. 陳昭吟(2002). 1.開明權威 2.寬鬆放任 3.專制權威 4.忽視冷漠. 楊的祥(2002). 1.開明權威 2.寬鬆放任 3.專制權威 4.忽視冷漠. 陳雅琴(2003). 1.開明權威 2.寬鬆放任 3.專制權威 4.忽視冷漠. 賴正珮(2004). 1.開明權威 2.寬鬆放任 3.專制權威 4.忽視冷漠. 林梅琴(2005). 1.課業指導 2.情緒輔導 3.生活教育 4.娛樂休閒. 林淑芳(2010). 1.開明權威 2.寬鬆放任 3.專制權威 4.忽視冷漠. 劉雁婷(2010). 1.忽視冷漠 2.寬鬆放任 3.專制權威 4.開明權威. 林瑞英(2011). 1.支持型 2.協商型 3.妥協型 4.強迫型 5.放任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2.

(37) 表 2-7 管教方式之要素研究歸納表 學者(年 開 寬 專 忽 代) 明 鬆 制 視 權 放 權 冷 威 任 威 漠. 課 業 指 導. 徐春蓉     (2000) 陳昭吟     (2002) 楊的祥     (2003) 陳雅琴     (2003) 賴正珮     (2004) 林梅琴  (2005) 林淑芳     (2010) 劉雁婷     (2010) 林瑞英 (2011) 總計 7 7 7 7 1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情 緒 輔 導. 生 活 教 育. 娛 樂 休 閒. . . . 1. 1. 1. 支 持 型. 協 商 型. 妥 協 型. 強 迫 型. 放 任 型. . . . . . 1. 1. 1. 1. 1. 由表 2-6及表2-7可知,依據各研究者對於管教方式的要素,可以將相關研究 歸納出以下幾點:以開明權威為研究要素的有:徐春蓉(2000);陳昭吟(2002);楊 的祥(2002);陳雅琴(2003);賴正珮(2004);林淑芳(2010);劉雁婷(2010)。以寬鬆 放任為研究要素的有:徐春蓉(2000);陳昭吟(2002);楊的祥(2002);陳雅琴(2003); 賴正珮(2004);林淑芳(2010);劉雁婷(2010)。以專制權威為研究要素的有:徐春 蓉(2000);陳昭吟(2002);楊的祥(2002);陳雅琴(2003);賴正珮(2004);林淑芳(2010); 劉雁婷(2010)。以忽視冷漠為研究要素的有:徐春蓉(2000);陳昭吟(2002);楊的 祥(2002);陳雅琴(2003);賴正珮(2004);林淑芳(2010);劉雁婷(2010)。. 23.

(38) 本研究從個研究歸納出四種管教方式之內涵,當作本研究管教方式之層面, 以下為此四種層面之內涵:. 一、開明權威型 父母比子女擁有更大的權力且有更多的智能與技巧去控制某些資源,以 防止子女形成或持續不良的行為。父母會重視子女的需要與要求,但決定權 仍在父母身上。父母期望子女有成熟的行為表現並向子女建立清楚的行為準 則。父母會堅定要求子女依準則行事必要時會施以命令或懲罰。父母鼓勵子 女發展個別性及獨立性。父母與孩子之間採開放式的溝通。親子雙方皆能肯 定並認知彼此的需求、觀點與權利。. 二、寬鬆放任型 父母可以容忍子女所表現出的衝動行為(例如:吵鬧、發脾氣),不做任 何的處罰,父母很少用懲罰或控制來突顯自己的權威。父母很少對子女的態 度或工作做要求(例如:有禮貌、作家事)。父母盡可能讓子女自行規範或決 定自己的行為標準。父母很少規定子女的日常生活(例如:睡覺、吃飯、看 電視)。. 三、專制權威型 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嚴苛的,父母控制子女提出或表達自己的要求。父 母以命令子女服從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父母從未事先與子女討論所定的 規則。父母十分重視自己的權威,不准許子女有異議或挑戰行為。子女違反 父母的要求時會受到父母嚴厲的懲罰。. 四、忽視冷漠型 父母十分忙碌於自己的事很少有時間陪伴或注意子女的行為。只要不必 花太多時間或精神與子女互動,父母對於子女任何需求都很願意去做。父母 希望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父母對於子女的需求會很快的給予滿足,以免子 女再去做無謂的要求。. 24.

(39) 第二節 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探討 本節先說明生活適應的意義,接著從五大派理論去探討對生活適應的觀 點,再說明生活適應的類型及要素,最後說明不同變項與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 壹、生活適應的意義 一、適應的定義 生活適應即是適應(陳貴龍,1987),適應(adjustment)的原始涵義,是源自於 生物學家達爾文( Charies Darwin)於 1859 年所發表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理論。後來心理學家引用此觀念,將其引申為個體與外在所屬環境和諧的歷程 (簡茂發,1986)。皮亞傑 Piaget 以「同化」(assimilation )與「調適」(accomodation) 這兩個概念來詮釋人類適應的過程。當同化與調適達到暫時的平衡狀態時,就 是適應(引自張春興,1990)。Arkoff (1968 )將生活適應定義為「個人與環境的互 動關係」。任何個體總會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或目標而努力,同時他所有的行為也 會受環境壓力影響。所以, 「適應」是個體對個人以及環境雙方面的要求,取得 了協調一致的狀態,並且是雙向、動態的。吳慧玲(2004)指出適應係指個體為滿 足其生理、心理、社會的基本需求,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包含整個歷程與結果; 而個人是否適應,常以其環境是否取得調和的關係而定。黃佳儀(2003)認為適 應,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且達到雙方和諧的狀態。適應係個體 與環境間的一種交互作用關係,此種關係不僅是個體對其所處的環境而言,同 時也包括對自己、對人際的關係,以及在心理的及情緒的行為,皆能處在一種 良好的狀態。宋佩陵(2007)指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為了達到和諧的狀態,所做 的調適與改變,它是一種互動歷程,並可由個體是否感到滿足來判斷適應的結 果。凌平(2001)指出適應是個體於外在壓力下,為了滿足內在需求,而自我調整, 與環境持續互動的過程。林珠琴(2003)指出成功適應是指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 中,個體遇到挫折或威脅時能採取建設性的策略解決問題,與環境間維繫一個 和協的關係;近而改造環境來符合自己的需求,也尋找自己與環境之間的最佳 適應狀態。由於適應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均有不同的詮釋,研究者茲將國內外學 25.

(40) 者針對適應所下定義整理為如表 2-8: 表 2-8 適應的定義歸納表 研究者. 定義. Derlega,Janda. 適應是一生的歷程,也是目的;包括如何因應所遇到的危機 與壓力,並實現目標與達成成果(引述自林珠琴,2003)。. (1985) 洪冬桂(1986). 張春興(1989) 王淑芬(1991). 楊錦登(1999). 凌平(2001).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一種互動關係,係為個體為了滿足身 心、社會的基本需要,在現實環境中以解決困難、實現自我 為目標,力求與環境和諧均衡的行為歷程。以靜態而言則是 從環境中使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 「適應」乃是一種過程,經由此過程,企圖幫助個體將環境對 其造成的壓力減至最低,並達成環境對他的要求,而使個體與 環境間維持和諧、平衡的關係。 「適應」係個體與環境間的一種互動關係,此種交互關係不僅 是個體對於其所處的物理環境而言,同時還包括對自己、對他 人、對團體的關係,以及心理的、情緒的行為,皆能處於一種 良好的理想狀態,進而增進個人的、能力、滿足與自我實現, 達成個人與環境間的和諧關係。 「適應」是個體為了與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反應的各種行 為。 指出適應是個體於外在壓力下,為了滿足內在需求,而自我調 整,與環境持續互動的過程。. 邱招婷(2002). 由動態面來看,適應是個體為維持環境間的和諧狀態,而改 變行為的一種連續性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可能改變自己 的行為,可能改變環境,亦可能二者均加以改變,以維持個 體和環境間保持和協狀態;由靜態面看,適應為一種內在狀 態,只個體在環境中得到生理的、心理的及社會滿足的一種 狀態。所以適應是一種逐漸發展,且是永無止盡的歷程。. 林珠琴(2003). 指出成功適應是指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個體遇到挫折或威 脅時能採取建設性的策略解決問題,與環境間維繫一個和協的 關係;近而改造環境來符合自己的需求,也尋找自己與環境之 間的最佳適應狀態。. 黃佳儀(2003). 認為適應,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且達到雙方和 諧的狀態。適應係個體與環境間的一種交互作用關係,此種關 係不僅是個體對其所處的環境而言,同時也包括對自己、對人 際的關係,以及在心理的及情緒的行為,皆能處在一種良好的 狀態。. 吳慧玲(2004). 適應係指個體為滿足其生理、心理、社會的基本需求,與環境 的交互作用,包含整個歷程與結果;而個人是否適應,常以其 環境是否取得調和的關係而定。. 宋佩陵(2007). 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為了達到和諧的狀態,所做的調適與改 變,它是一種互動歷程,並可由個體是否感到滿足來判斷適應 的結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6.

(41) 综合以上學者對於生活適應定義的不同詮釋,研究者個人認為所謂的生活適 應係指個體在環境中面對不同的壓力、痛苦、挫折所產生各種生理與心理壓力 下,身體自動產生的一種調適並協和壓力的狀態。. 二、生活適應的定義 劉春榮等(1995)指出生活適應所包含的意義,乃是對他人、對社會以及對自 己內在都有良好的適應,並滿足人際間的關係。蔡俊傑(1999) 認為生活適應乃 是個體為因應周遭的環境變化,調和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達到生理的、心理 的、社會的需求,並趨於和諧一致的過程。陳郁齡(1999)認為所謂的生活適應, 乃指人與環境互動的歷程與關係。生活適應是一種不斷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 歷程,一方面改變自己的內在心理狀態,一方面改變外在環境,與外在環境取 得協調均衡、和諧一致的關係(吳佳蓉,2002)。邱招婷(2002)綜合學者的看法, 認為生活適應應具有兩類意義,由動態面看,適應是指個體為維持與環境間的 和諧狀態,而改變行為的一種連續性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可能改變自己的 行為,可能改變環境,亦可能兩者均加以改變,以維持個體和環境間保持和諧 狀態;由靜態面看,適應為一種內在狀態,指個體在環境中得到生理的、心理 的及社會的滿足的一種狀態。所以,適應是一種逐漸發展,且是永無止境的歷 程。楊旭銘(2003)指出生活適應是個體以既有的經驗與能力為基礎,透過同化與 調適的策略以順應或創造環境,達成個體在與環境交互作用時,能與環境調和 一致的狀態。李雅芬(2003)提到,生活適應乃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一種互動關係, 個體為滿足其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需求,和維持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 所採取的因應行為,在此互動歷程中,個體可能改變自己或改變環境,以解決 困境,朝向自我實現的目標,並能夠維持內心的和諧滿足,以達到身心平衡的 狀態。Schwebel,Barocas 和Reichman 則認為適應是指個體為符合外在環境的需 求,藉由發展自身技能、特質與行為,以達成功、幸福和其他有價值之目標的 過程(李文欽,2003)。研究者為釐清生活適應的定義,整理各學者對生活適 應定義之各人見解,以下為表2-9 生活適應的定義歸納表:. 27.

(42) 表 2-9 生活適應的定義歸納表 研究者. 定義. Lazarus(1976). 「生活適應」乃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夠幫助個 體達成環境的要求壓力,或克服來自個人內部壓力緊繃的感 覺,而使個體的內在與外在間維持和諧平衡的關係。 劉春榮等(1995) 指出生活適應所包含的意義,乃是對他人、對社會以及對自 己內在都有良好的適應,並滿足人際間的關係。 蔡俊傑(1999). 陳郁齡(1999) 李豐里(2000) 吳佳蓉(2002). 生活適應乃是個體為因應周遭環境變化,調和內在認知與外 在環境,達到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需求,並趨於和諧一 致的過程。 認為所謂的生活適應,乃指人與環境互動的歷程與關係。 良好的生活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和諧與健 康的關係,且個體能在合宜的因應下,達到自我的滿足。 生活適應是一種不斷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歷程,一方面改. 變自己的內在心理狀態,一方面改變外在環境,與外在環境 取得協調均衡、和諧一致的關係。 楊旭銘(2003). 指出生活適應是個體以既有的經驗與能力為基礎,透過同化 與調適的策略以順應或創造環境,達成個體在與環境交互作 用時,能與環境調和一致的狀態。. 李雅芬(2003). 生活適應乃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一種互動關係,個體為滿足其 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需求,和維持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 係,所採取的因應行為,在此互動歷程中,個體可能改變自 己或改變環境,以解決困境,朝向自我實現的目標,並能夠 維持內心的和諧滿足,以達到身心平衡的狀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各學者的看法,研究者認為生活適應是一種兼具動態與靜態、持續與 變動的同化調適過程。對內能達到心裡的滿足;對外能與環境維持平衡、和諧 的關係;是個人在自己及外在環境間,不斷調和的狀態及互動歷程。. 28.

(43) 貳、生活適應的理論基礎 由於解釋適應的不同觀點,產生不同學派理論上本質上的差異,以下將分 別介紹幾種重要生活適應理論學派包含心理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theory)、人 本論(Humanistic theory)、特質論(Trait theory)、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知論(Cognitive theory)。. 一、心理分析學派 心理分析學派認為適應環境的能力端賴個體早期的人格成長,因此成長階 段的衝突危機必須獲得適當的解決,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分析學派學者 Freud 認為人格由本我(id )、自我(ego )和超我(superego)三部份所構成,而個體的 一切行為皆由三者交互作用而成的。在這三我中,自我必須調適本我與超我間 的對立情況。因此,自我的強弱決定了個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如果自我太弱則 會使個體陷入本我與超我相互拉距的衝突矛盾中。當三我間能和諧並存時,個 體即處於一種最佳的適應狀態(李雁萍,2006)。. 二、人本論 人本論者認為人性本善,肯定人的尊嚴與價值。強調人性自由,並有發展 自我的功能。因此對適應的本質認為是個體能主觀知覺自身的行為並尋求自我 的成長。以Rogers 理論為主,他認為個體藉由與外界接觸的各種經驗,逐漸產 生自我的知覺。當自我與經驗間產生衝突而無法調適時,則產生適應上的問題 (李雁萍,2006)。其與另一學者Maslow 所提出的自我實現理論,都是鼓勵個體 發展人性與發揮自我的潛能,認為可以自我實現的人具有較佳的生活適應力。 此學派兩位重要代表人物,Maslow 及Rogers 都認為,人是行動者,而非反應 者;個體愈能實現自我,其適應也愈好。所以,人們能夠以積極主動的自由意 志,去塑造個人的行為與獨特的人格。因此,適應之良否的決定者,是人本身, 而非外在之環境(吳萬春,2006)。. 29.

(44) 三、特質論 特質論認為不同的人格特質是影響個體行為與適應的主要因素。Cattell 將 特質分為表面特質(surface trait )與潛源特質(source trait)兩種。表面特質是指可以 觀察的、容易. 受到環境改變而有所變動的;而潛源特質是指人內在深層的人. 格,其不容易被察覺,而是決定個體行為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個體適應良好與 否,端看表面特質與潛源特質是否一致,並視不適應是一種考驗,以刺激自我 成長進而滿足自我需求。由此可知,個體如果能夠將表面特質與潛源特質調和 一致,就能夠視為達到適應良好的狀態;即使個體有所不適應,這亦是考驗個 體、激發個體的正面過程(李雁萍,2006)。. 四、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論主張個體的人格或適應,不必過於注重內在動機與人格特質, 不必強調本我的趨力,但必須注重引發個體行為的情境與觀察學習的歷程,強 調個體在社會環境下間接的觀察或模仿學習,對個體適應的影響(凌平,2001)。 此學派並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積極主動性,透過觀察學習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 題。且個體擁有強大學習潛力,和廣泛的認知能力,藉由環境的變遷,可導致 個體成長,而每個人的適應程度的狀態,是要端看個體如何觀察、如何學習, 以及是否適切的應用到合適的情境,能夠適切的運用才表示學習的正確,亦反 應出絕佳的生活適應層面。. 五、認知論 認知學派認為適應(adaptation)是個體運用智慧去了解問題的存在並界定問 題,進而解決問題。Piaget 強調適應是靠同化與調適不斷的運作,而呈現的平 衡狀態。所以當有新的知識與經驗進入個體的基模中,個體會運用同化或調適 的方法來重新統整自己的思考,以迎合外在的環境。由此可知認知學派認為個 體的內外在平衡是靠著自身的認知基模去對應外在世界,認知基模健全較不會 產生不適應的狀態。由此看來,個體如何以自身的認知基模去解釋外在世界, 即反應出適應狀態的好壞,因此也可以說個體同化和調適外界的種種情況影響 30.

(45) 其生活適應的呈現(李雁萍,2006)。 以上各學派理論對生活適應的解釋, 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索,彼此之間 看似不同,卻也非互斥,無論是從早期特定事件對個體影響的原因、自我觀念 與現實不協調所造成的原因、個人直接經驗或仿效學習的結果,加上隨之而來 的增強,因而形成其適應上困難的緣故、認知結構改變的原因等,均會導致適 應不良的情況發生。. 參、生活適應的分類 由於不同研究者,研究主體的不同,研究者對於生活適應範疇也有所不同, 以下為研究者整理為國內外學者採用的分類形式所使用的層面。Arkoff(1968) 提 出四套九類衡量個人適應的標準,來衡量個人適應、鄰里關係及學校適應。他 依生活層面,將生活適應分為家庭適應(family adjustment)、學校適應(school adjustment)、學院適應(college adjustment)、婚姻適應(marriage adjustment)以及職業 適應(vocation adjustment)等範疇。凌平(2001) 將生活適應分類為自我適應、心理 適應、學習適應、同儕適應、常規適應等五個層面,藉以評定原住民學童生活 適應的情形。林珠琴(2003)採用吳新華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所採用的層面,包 括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行為成熟 度、情緒穩定性、適應感、自我接受度、與心理堅忍度等十個層面來了解國小 資優生A型人格與生活適應研究中學童的層面指標。邱招婷(2002)在其青少年次 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研究中採用個人適應、家庭生活適應、人際 關係適應,兩性關係適應等四個層面作為其生活適應分類的標準。鍾文悌(2005) 藉由學習適應、常規適應、人際關係、同儕關係等層面作為生活適應的評估指 標。. 31.

(46) 肆、生活適應之要素 研究者將學者探討生活適應各個層面,歸納成「國內外學者生活適應層面 表」如表2-10: 表 2-10 生活適應之要素摘要表 學者(年代) 趙素貞(2002). 生活適應之要素 1.個人生活適應 2.家庭生活適應 3.社會生活適應 1.個人適應 2.家庭生活適應 3.人際關係適應. 邱招婷(2002) 4.兩性關係適應 卓石能(2002). 1.個人適應 2.家庭適應 3.學校適應 4.同儕適應 1.自我概念 2.家庭生活適應 3.學校生活適應. 楊旭銘(2003) 4.社會生活適應 林士翔(2003). 1.個人適應 2.家庭適應 3.學校適應 4.人際適應. 李雅芬(2003). 1.個人適應 2.家庭適應 3.學校適應 4.人際適應. 李文欽(2003). 1.個人適應 2.家庭適應 3.學校適應 4.人際適應. 吳慧玲(2004). 1.社會適應 2.學業適應 1.健康生活與生理發展 2.個人生活與心理發展. 倪小平(2004). 3.家庭生活與家屬關係 4.學校生活與學業適應 5.社交生活與同儕互動 6.異性生活與兩性交誼. 林梅琴(2005). 1.個人適應 2.家庭適應 3.學校適應 4.同儕適應. 鍾文悌(2005). 1.學習適應 2.常規適應 3.人際關係. 吳沛青(2005). 1.個人適應 2.家庭適應 3.學校適應 4.人際適應. 吳淑娟(2008). 1.學校適應 2.個人適應 3.家庭適應. 劉雁婷(2010). 1.個人身心 2.家庭生活 3.學校生活 4.同儕關係. 32.

數據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mbine the discussion method with the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of Zuvio IRS for flipped teaching in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Henc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method to develop safety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weights to evaluat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 of way to school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is research does a survey on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ife adjustment at school, and studies how the backgrounds of the mothers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schematic video and animation to help students with LD solve real-life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 The single-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