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之探究"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情 緒能力之探究 A Study to Promote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by Picture Books. 指導教授:鄭瑞菁 博士 研究生:戴冠慧. 撰. 中華民國一零七年七月四日.

(2)

(3) 誌. 謝. 首先非常感謝這兩年來,老師們給予我許許多多的學習機會,不管是在學 術上的探討,或是邏輯思考與批判能力的訓練,更甚至是心靈上給予的種種能 量;如今能順利畢業,這真的是在得到滿滿的愛與幫助之下才能有的成果。 大學畢業後三年的時光,沖淡的是年少輕狂的稚氣,累積的是踏踏實實的 歷練。從前不曾想過會回來讀碩士班,真的十分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男友的陪 伴,更感謝老師們不辭辛勞的教導,如今,才能成就現在的我。 記得碩一的時候,雅鈴老師給予我們豐富且完善的訓練,讓我們了解論文 研究方法的多元,以及撰寫論文的脈絡與細節,更幫助我們釐清書寫論文可能 遇到的盲點,真的獲益良多,十分感謝雅鈴老師的付出與教導。而一回到屏大 讀研究所,便擔任麗鳳老師的研究助理,在這過程中學習並接觸到許多新穎又 專業的學術研究。老師同時也給予我很多的鼓勵與幫助,並且分享許多論文撰 寫的想法與建議給我,非常感謝麗鳳老師給予我這個學習的機會。而最感謝的 是瑞菁老師,當我在書寫論文上遇到許多困難及壓力時,老師總會給我滿滿的 力量及鼓勵,並且不厭其煩地為我解答所有的疑惑,謝謝您總是那麼的溫暖, 若沒有您的陪伴與教導,我想我可能沒有勇氣堅持下去! 在碩班這兩年真的得到許多老師的照顧與教導,謝謝老師們給予無盡的協 助與教導,讓我們從零開始慢慢累積學術的無邊無際。「不在其位不思其職」, 真的要經歷過才知道學術研究漫漫長路,再次謝謝老師們的照顧與疼愛! 正因為我們不足,所以還要不斷前進努力,沒有誰能知道未來的趨勢走 向,但努力紮紮實實地握住手中努力淬鍊得來的籌碼,向前無畏地闖吧!. I. 冠慧. 謹誌. 2018. 盛夏.

(4) 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之探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表現,以及情緒繪本活動對單 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影響。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選取台 南某園所的三位單親家庭幼兒做為研究對象。在進班實施情緒繪本活動之前, 研究者先對家長及教師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然後才開始進行情緒繪本活動的 實施,活動共進行三天,每天講述兩本繪本,並且在過程中對幼兒進行小組討 論與學習單的活動,藉此來蒐集資料。 根據資料分析與整理,得到以下四項結論: 一、婚姻衝突是影響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照顧者與幼兒的教養以及相處互動模式,是影響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 主要因素 三、情緒繪本活動有助於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表現 四、教師的敏感度對察覺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有其重要性. 關鍵字: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情緒繪本、婚姻衝突、教養互動模式. II.

(5) A Study to Promote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by Picture Books. Abstract This study mainly explored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 and the effect of picture books on their emotional competence. Subjects were three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 from one Tainan kindergarten. This study was qualitative and interview was the main method for data collection. Data includ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group discussion journal, and children’s worksheet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Marriage conflict is probably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s emotional competence. 2. The relationship of upbringing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aregivers and children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 3. Emotional picture book activities can help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 to promote their emotional competence . 4. Teachers' sensitivity is important for detecting the emotional competence of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single parent family children, emotional competence, emotional picture book, marriage conflict, parenting interactive mode. III.

(6) 目. 次. 致謝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次 ……………………………………………………………………Ⅳ 表次 ……………………………………………………………………Ⅶ 圖次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單親家庭幼兒 ……………………………………………9 第二節 情緒能力…………………………………………………14 第三節 繪本與情緒教育的相關研究……………………………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0 第一節 個案研究…………………………………………………2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工具………………………………………22 IV.

(7) 第三節 研究程序…………………………………………………28 第四節 情緒繪本活動設計與實施………………………………29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4 第六節 研究倫理…………………………………………………38 第七節 研究可信賴度……………………………………………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39 第一節 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表現……………………………39 第二節 運用策略進行情緒繪本活動的歷程……………………58 第三節 情緒繪本對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之影響……………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73 參考文獻………………………………………………………………75 一、 中文文獻…………………………………………………75 二、 圖畫書……………………………………………………78 三、 英文文獻…………………………………………………79 附錄一 …………………………………………………………………81 附錄二 …………………………………………………………………82 附錄三 …………………………………………………………………83 V.

(8) 附錄四 …………………………………………………………………84 附錄五 …………………………………………………………………85 附錄六 …………………………………………………………………86 附錄七 …………………………………………………………………87 附錄八 …………………………………………………………………88. VI.

(9) 表 次 表一單親家庭幼兒基本資料…………………………………………23 表二情緒繪本介紹 ……………………………………………………31 表三編碼說明…………………………………………………………36. VII.

(10) 圖 次 圖 1 研究流程圖………………………………………………………28 圖 4-1-1………………………………………………………………57 圖 4-1-2………………………………………………………………57 圖 4-1-3………………………………………………………………57 圖 4-2-1………………………………………………………………67 圖 4-2-2………………………………………………………………67 圖 4-2-3………………………………………………………………67 圖 4-2-4………………………………………………………………68 圖 4-2-5………………………………………………………………68 圖 4-2-6………………………………………………………………68 圖 4-2-7………………………………………………………………68 圖 4-2-8………………………………………………………………69 圖 4-2-9………………………………………………………………69 圖 4-2-10………………………………………………………………69 圖 4-2-11………………………………………………………………69 圖 4-2-12………………………………………………………………69 圖 4-2-13………………………………………………………………69.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情緒繪本是否有助於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提升。本章 共有四節依序為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名詞解釋與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幼兒容易被情緒波動所影響,他們的情緒調整能力較低,必須經過漫長且 費時的過程來調適,更須透過照顧者的安撫與引導(陳淑敏譯,2015),許多研 究發現培養孩子情緒的能力十分重要,這項能力不僅是對孩子的人際互動有影 響,對於日後情緒的調節、利社會行為,甚至包括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如何正向 且有策略地解決問題以及對幸福感(well-being)的程度表現都有長遠的影響 (程景琳、涂妙如、陳虹仰、張鑑如,2016)。像是經常表現正向情緒且較少出 現負面情緒的孩子較容易得到老師的讚許,並且與同儕的相處較為融洽,自然 提升了幸福感,也因為他們有較好的情緒能力和較佳的社會技巧,故能交到更 多的朋友;相反的,情緒調適能力不佳,尤其常常生氣的幼兒容易遭同儕排 擠,也會出現適應不良的情形,比方焦慮、不安、退縮與攻擊……等等(陳淑 敏譯,2015)。我國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2017)其中一項學 習領域是情緒,幼兒必須學習察覺情緒、認識情緒,然後慢慢學習表現情緒、 理解情緒、調節情緒的能力;幼兒將從原本較為自我內在的情緒、立即的表 達,然後透過學習與教導,培養出能符應社會文化進而調節並處理情緒的能 力;透過這樣的引導學習,幼兒能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關懷與同理他 人,並且學習用正向的策略與方式調節負向或者過於激烈的情緒,這樣一來幼 兒在日後不管是在身心健康上、人際互動上,亦或是學習成效與工作品質便能 有正向的發展。當幼兒能學會自主控制與調節情緒時,這不僅僅對自身有幫 助,也可能造就未來的祥和社會。放眼國內外社會新聞常常能看到許多衝突、 -1-.

(12) 暴力與反社會行為事件,探究其背後往往是當事者成長過程遭遇家庭問題、同 儕霸凌等負向經驗,且較缺乏情緒調節能力,狀況嚴重者更有可能導致心理疾 病而釀成災禍。倘若我們能在幼兒時期就培養孩子情緒調節和處理的能力,這 樣一來孩子不管在面對任何挫折時都能因具備情緒能力,然可以做出正向的決 策來面對;由上述資料可以知道幫助幼兒及早具備情緒能力是有其重要性與必 要性的。 幼兒的情緒表現除了天生氣質以外,大多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在幼兒接觸 外界以前,他們接觸最多的環境即家庭,而最常接觸的人是家(陳淑敏譯, 2015 ),出生後最直接影響其原始資本的也是家庭(林佳芬,2016)。然家庭中 父母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常常會影響孩童的身心發展、自我概念與日常生活的 適應和學習等;而父母的言行、情緒表現與價值觀若不適當時,孩童就容易出 現較多的負面行為,也可能產生適應不良,甚至影響到他們社會和情緒領域的 發展,導致出現攻擊行為、偏差行為及反社會行為(林俊瑩、邱欣怡、葉芝 君,2012)。 Ackerman(1999)指出:在家庭不穩定的狀況下,男孩容易出現攻擊及不 服從與反社會之行為,而女孩則是較多心理異常的表現,譬如焦慮、退縮與憂 鬱(陳淑敏譯,2015)。在不同家庭結構中,單親家庭指的是父母離異、分 居、非婚生子女或父母其中一方過世之家庭(王鍾和等,2000;楊妙芬, 1995),而Hetherington、Stanley-Hagan與Anderson(1985)特別指出:單親家 庭由於經濟重擔歸於一人承擔、居住地改變、角色定位轉換,資源縮減……等 等,家長在生活上壓力大,有可能因壓力情緒而造成親子關係衝突不斷,家庭 系統將會出現失能的危機,使得孩童產生恐懼及無助感(Fauber, Forehand, Thomas & Wierson, 1990)。而因為父母離異導致家庭經濟壓力、親子互動不良 關係疏遠、高焦慮與壓力等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單親家庭子女成就與學習動機 低落的原因,也容易有不安全感的情形,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缺少了與父母親的. -2-.

(13) 感情依附(陳增穎、鄭麗卿,2015)。 截至民國99年3月前台灣單親人口戶數為324,846戶,而最新資料顯示單親 戶數為853,461戶,成長了五十多萬戶(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別統計資料庫, 2017),由此可知台灣單親子女人口數正逐年大幅增加。以上述資料來看,在 大環境之下日趨改變,單親家庭大幅增加,加上文獻資料闡述單親家庭所可能 帶來的負向影響,故研究者想深入探究情緒繪本是否有助於單親家庭幼兒情緒 能力的提升。由上述研究發現,孩子的情緒壓力來源很多成因是家庭關係不良 造成,而如上所述單親家庭出現家庭關係緊張的情形是造成幼兒情緒發展的不 利因子,當單親家庭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探討單親家庭之幼兒情緒有其必要性 和重要性。 研究者在教學場域也曾遇到單親家庭的孩童,他們較常在情緒上出現不穩 定的狀況,例如一對兄弟近日父母離異分居,研究者發現該兩名孩童皆出現情 緒上的問題。哥哥與同學遊戲時愈來愈常出現不耐煩且出現攻擊的行為,甚至 是沒來由地破壞同學的玩具,而弟弟則是出現散漫、專注力下降且對許多事物 無法產生興趣,遇到挫折就容易脆弱哭泣等行為;研究者發現孩子在面對家庭 關係改變所造成的壓力時,無法獨自以正向方式處理與調節情緒,使得孩子在 情緒上一直處在負面與不穩定的狀態。從上述可知,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情緒可 能有負面之影響,故我們若能在幼兒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認識自我情緒的能力 以及懂得如何處理情緒壓力,或許單親的孩子在長大後便更能克服生命中遇到 的任何困難。 許多研究都提出繪本對孩子的教育具備相當高的效益,傅清雪等人 (2013)認為,繪本故事裡的角色與情節能讓孩子學習當面對不同狀況事件 時,該如何回應與處理,而透過對主角的楷模學習,可讓孩子從模仿中自然而 然的學習正向行為,對角色進行投射和認同與理解角色的行為(Zambo, 2006)。加上繪本多以圖畫呈現,透過圖文的視覺刺激孩子更能理解故事內容. -3-.

(14) 與角色所要表達的意義;透過書籍的建構教學,孩子能思考自身行為進而與書 本內容做聯結,並從中學習認識情緒、面對情緒與適切的表達情緒,從而有利 於社會互動情緒的發展(Zeece,2000)。透過繪本的故事情節能讓孩子從具體 的圖像與成人的引導去理解抽象且複雜的情緒,然後間接培養幼兒情緒的能力 (鄭瑞菁,2005),由上述資料顯示,繪本對幼兒的情緒發展有其貢獻性與重 要性。 因此,單親家庭可能是導致幼兒情緒不穩的不利因子,且對其日後成長有 相當大的影響,若能透過情緒相關繪本來引導單親家庭幼兒,藉由故事中的角 色讓幼兒產生投射作用,使其從中發現角色的情緒與碰到的困難情境,和自己 的處境似曾相識,如此便能讓孩子同理角色情緒、透過角色當典範成為孩子的 楷模對象。孩子同時能透過故事傳遞的內容學習如何處理困境,教師也能根據 幼兒日常的情緒狀態和行為表現,去思考能透過哪些情緒繪本來協助幼兒處理 自己的情緒,以提升其情緒的能力。研究者期許透過本研究來幫助單親家庭幼 兒學習,當面對負面情緒時能透過情緒繪本來提升自我的情緒能力,如此更讓 家長與教師了解單親孩子在情緒上會遇到的狀況,然後給予適時與適當的引 導,這樣一來在面對單親家庭下所碰到的種種壓力與情緒時,幼兒更能懂得如 何調節與面對,因此探討情緒繪本是否有助於提升單親家庭幼兒的情緒能力有 其必要性與重要性。. -4-.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為研究方法,主要在探討單親家庭幼兒之情緒能力表 現,以及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之歷程與影響。根據上述動 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 一、 瞭解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表現。 二、 探究運用策略進行情緒繪本活動的歷程。 三、 探究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影響。. -5-.

(1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單親家庭幼兒的情緒能力,以及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 家庭幼兒之情緒能力;依據本研究的題目與研究目的,本節將針對研究內容所 涵蓋範圍之名詞,進行名詞解釋。 一、 單親家庭幼兒 單親家庭幼兒是指父母離異分居、父母其中一方過世或非婚生子女 且由父或母其中一方扶養(王鍾和等,2000;楊妙芬,1995)。 本研究所指之單親家庭幼兒,是以研究者挑選之三位個案背景來源 為主,而三位個案都是離婚單親家庭,故本研究之單親家庭是指離婚單 親家庭。 二、 情緒繪本 情緒繪本即是以情緒為主要故事題材的有圖有文的書,透過故事內 容與角色的設計,讓讀者能在閱讀時發現角色情緒的狀態,以及角色如 何處理情緒的表現,透過圖文讓抽象的情緒能更具體地呈現(傅清雪等 人,2013;鄭瑞菁,2005)。 本研究所指之情緒繪本是針對三位個案單親家庭幼兒可能出現的情 緒問題,進而挑選出適合的情緒繪本,希望透過故事內容與角色的表現來 引導孩子提升情緒能力,並透過小組討論、個別訪談與學習單來幫助其學 習與作為研究資料的蒐集。 三、 情緒能力 情緒能力包括情緒覺察與辨識、情緒理解、情緒調節與情緒表達; 情緒覺察與辨識指的是不管個體因內在情緒的產生或是外在刺激而誘發 的情緒,個體都能感受、察覺並了解當下情緒的狀態與情緒所屬的種 類,而情緒理解意思是個體能清楚理解情緒發生所形成的原因,並且能 自行思考對情緒的想法,再來,情緒調節指的是運用不同的方法與策略 -6-.

(17) 來調整過於負向激烈與高亢的情緒,最後情緒表達指的是符應所處之社 會文化規範,表現出合宜的情緒狀態(教育部,2017)。本研究所涵蓋的 情緒能力為:情緒覺察與辨識、情緒理解、情緒表達與情緒調節。. -7-.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運用情緒繪本提升單親家庭幼兒之情緒能力,研究方法 採個案研究,對於挑選個案的範圍、場域,以及研究施行所可能遇到的種種限 制,將透過本節加以描述。.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以台南市某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的一個中大班來進行研 究,其中有三名大班單親幼兒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本研究實施前,已透 過家長同意書徵得家長同意,得以入班進行研究實施與資料蒐集。. 二、 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進行,研究者透過入班對全班幼兒念讀情緒 繪本後,再以小組討論與個別訪談的方式提問、錄音、錄影、訪談教 師、訪談家長、學習單等,收集相關資料。過程中可能因為本研究之主 題為單親家庭幼兒,其背景資料較為敏感,故可能導致在家長訪談的過 程中,有許多內容為了遵照研究參與者的意願而無法作為資料分析使用 之。而研究者本身非該班級導師,故對幼兒的了解並不是非常深入,同 時也因為入班次數時間短暫,所以資料收集與分析可能未能完善,並且 可能因研究者本身主觀的想法而導致在分析的時候有疏漏,故會與指導 教授以及該班級導師進行交流討論。然而,因研究對象只有三位單親家 庭幼兒,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及所有幼兒。. -8-.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在探討情緒繪本對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之影響的相關文獻,本章 共分三節,分別為第一節單親家庭幼兒、第二節情緒能力與第三節繪本與情 緒教育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單親家庭幼兒. 由於本研究主要在探究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所以本節將以單親家庭幼 兒為主軸,透過國內外之相關研究來探討單親家庭幼兒的定義,以及單親家庭 幼兒所可能遇到的種種狀況。. 一、 單親家庭幼兒的定義 單親家庭幼兒指一戶家中的孩子其父或母因離婚、喪偶、分居,或 未婚生子(黃越綏,2005),而其他研究中也提到單親家庭幼兒是指父 母離異分居、父母其中一方過世或非婚生子女且由父或母其中一方扶養 (王鍾和等人,2000;楊妙芬,1995)。. (一)死亡單親家庭 王鍾和等人(2000)指出父或母中有其中一方因故死亡,孩子並與 其中一方同住,若是媽媽為死亡的一方,爸爸大多因為忙於工作而較無 暇照顧孩子,故有些爸爸會委託親友或是保母來照顧孩子;而若是爸爸 死亡,媽媽通常較不會放棄照顧孩子的責任,有些家庭可能經濟上沒有 太大的問題,所以媽媽不一定必須出外工作,而有些則是承受了極大的 經濟壓力,為了維持家計母親便會出外工作,但即使忙於工作媽媽就算 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也會盡力做到照顧者的責任。. -9-.

(20) (二)離婚單親家庭 離婚單親家庭之幼兒指的是孩子其父母因故離婚而孩子與一方同 住,其中若孩子與父親同住則會有與死亡單親家庭一樣的照顧問題,而 若是與母親同住,母親往往因為經濟壓力加上離婚後所造成的情緒壓力 與自我否定等狀況,導致在照顧孩子的工作上變得較為不足,往往容易 失去愛心與耐心(王鍾和等人,2000)。. (三)未婚單親家庭 未婚單親家庭又分為自願與被迫,在自願未婚生子的部份是由於新 時代女性有時未能遇到適合的對象,亦或不願受婚姻關係的束縛但同時 又想擁有孩子,所以選擇較不符合傳統社會價值的方式未婚有了孩子; 而被迫未婚生子指的其中之一是女性被強暴但不知自己已受孕,且因來 不及墮胎的狀況下生下孩子,再者是女性有交往的男性,但在懷孕之後 男方不願負起責任,而女方因種種因素決定生下孩子自行扶養(王鍾 和、吳秀碧、陳慶福、蕭文、楊瑞珠、林秀娟與李玉卿,2000)。. - 10 -.

(21) 二、 單親家庭幼兒的情緒表現 Hetherington等人(1989)提到因為婚姻關係有巨大的轉變,故孩子在這個 時候將會出現焦慮、生氣、怨恨與抑鬱等負向情緒,也會對於離婚後不再身邊 的父或母一方而感到極度傷痛。在眾多因子下孩子經常處於壓力狀態,像是父 母的衝突、家庭結構改變後經濟的壓力、日常生活習慣的轉換、監護權的爭奪 與教養方式的改變等,張憶純、古允文(1999)的研究也指出婚姻不穩定、破 裂、經濟壓力以及工作壓力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家庭系統壓力的來源,當面臨 外在社會環境壓力與家庭內部壓力時,家庭成員將會出現人格問題以及造成身 心狀況不佳的情形,這些都會使孩子在情緒上出現負面的狀態,便可能反應出 反社會行為、學習成績低落、脫序等行為。研究者認為,倘若單親家庭的父母 或其中一方在處理單親家庭關係時,能以冷靜與平和的態度來面對種種困難, 盡可能不讓衝突情緒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如此一來孩子的負面情緒影響便可 能降至最低,像是陳惠雯、林世華、吳麗娟(2001)的研究中提到「牽連假 說」,夫妻之前的互動若是正向且相互支持,並滿足彼此需求,其對待子女的需 求便會較為細膩與敏感的給予回應,但當夫妻之間的互動模式是衝突、激動、 易怒並相互耗損情緒時,他們對於子女的需求的回應以及日常照顧上的付出便 會處於不足的狀態。父母親若相敬相愛,並彼此關心約束,在孩子面前的爭執 越少,凝聚力越高,孩子的攻擊行為會有效降低、在人際關係以及處理衝突的 能力都較能維持良好的狀態,這對孩子在各方面都有較為正面的影響;所以當 婚姻關係為正向時,對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也會有正向的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年幼時適應良好,但往往在青少年階段便會出現問題,像是 異性或同性相處的關係上,黃玉、樓美玲(2005)指出目睹婚姻暴力與衝突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回朔衝突的畫面,成長過程出現焦慮、沮喪也容易有低 自尊的情形,在青少年時期更可能以自殺方式結束生命。由於在處於家庭衝突 的狀況下,因而造成孩子的情緒能力受損,導致往後在自己的家庭關係、與子. - 11 -.

(22) 女的關係互動上出現問題,也容易出現夫妻關係不良、失和等結果。研究者在 以往教學經驗與人生過程中也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在青年階段甚至是發展到 開始成熟的成人兩性階段時,往往出現兩種親密交往的情感模式,第一種是因 為童年階段單親家庭的關係,使得個體打從心裡覺得缺少了一個完整的家庭, 所以往往很早便嚮往組成自己親手打造的完美想像家庭關係。但也因為尚未成 熟或是尚未釐清童年的情感陰影,就過於急迫的想在另一半身上找尋寄託,往 往傷痕累累,此種情形較多發生在女孩;而另一種則是由於童年的單親家庭關 係,導致個體對於兩性情感的依附關係較容易感到沒有安全感與不信任感,所 以往往在親密交往關係中容易出現逃避與優柔寡斷,甚至複製雙親的情感模式 重蹈覆轍,使得個體更加不信任親密關係。黃俊傑、王淑女(2001)研究更指 出當家庭關係不良出現出爭吵時,青少年容易學業成就低落,認為自己是沒有 用的人、也會討厭師長,同時也較容易交往不良的同儕。也有研究發現並非單 親家庭長大的兒童就一定如此,但若是在衝突與高壓的狀況下父母分離,孩子 就容易有情緒問題,對於認知與人格發展也會有相對的影響,由於單親家庭剝 奪了孩子學習的楷模對象,研究發現男童較容易出現道德發展低落(陳淑敏 譯,2015)。不過陳若喬、鄭麗珍(2003)的研究指出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後續, 父母親與家庭成員若能夠給予關愛與協助,青少年便較能理解與體諒大人的決 定。雖然在年幼時期所看到的衝突與爭吵還是會讓孩子產生焦慮、害怕與無 助,但在家人的陪伴下,青少年轉為成熟,變得能夠積極面對,也較能用接納 與客觀的態度去面對雙親的離異。所以研究者為,若家長能在單親家庭中給予 幼兒足夠的引導與支持,這將可以有效改善幼兒的各方面發展。 而離婚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在離婚過程中感到內疚,孩子會認為父母的分開 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使得孩子便會失去安全感、不信任感,然後脾氣變得暴 躁,且生活上出現適應困難與行為退化的問題(王鍾和等人,2000);有時候單 親家長對子女的溝通也需十分注意,黃越綏(2005)提到喪偶的家長有時候會. - 12 -.

(23) 以希望激勵孩子的方式用苦肉計進行溝通,像是「再不努力用功怎麼對得起死 去的爸(媽)?」、「你這樣不乖我乾脆也死了算了!」,但往往造成孩子在 不知不覺中產生罪惡感與自卑的心理;而未婚單親家庭的母親往往為了表現自 己義無反顧的勇氣與決心,所以可能將獨自扶養孩子的重擔加重,孩子容易變 成她的生活重心,因為自尊心的關係對孩子的所有事情就變得十分敏感,較無 法接受他人意見,容易變得主觀,然後過度干涉或是依賴孩子,也使得自己的 人際關係變得敏感、孤僻與暴躁,因而造成孩子情緒緊張,也間接影響孩子在 性格上的發展,像是周美妙(1995)提到單親家庭的父母在失去親密伴侶後, 往往會將注意力以及心靈寄託重心轉嫁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依賴性變得很 高,因而造成孩子很大的壓力。又或者轉為對孩子的過度的要求以及保護,而 導致孩子無喘息的空間。 鄭馨淑、陳若琳(2015)指出幼兒會因為感受父母婚姻衝突的威脅,而造 成語言攻擊與肢體攻擊的頻率越多。而父親的肢體懲戒以及對愛的撤回,對於 孩子的攻擊行為有其影響力。蔣姿儀、李文意、林季宜(2014)研究也顯示若 離婚或未婚的幼兒母親,其夫妻關係以及親職壓力,是比已婚或是與配偶同住 來得大,而比起家庭型態為大家庭、折衷家庭或是核心家庭,單親家庭的幼兒 母親之夫妻關係與親職壓力相較之下有較大的壓力。 有研究顯示家庭互動型態呈現在「建設型家庭互動」,對幼兒社會能力有 最好的成效,而「破壞型家庭互動」的幼兒在社會能力表現最差(林惠雅, 2008)。研究者也認為婚姻關係的衝突與分離或困境,對成人來說雖然是相當 大的壓力與衝擊,但若因此而影響育兒的教養態度與觀念,往往會對孩子的情 緒心靈埋下令人擔憂的因子。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之餘,也同時可以排 除或減輕其長大後可能遇到的困境。如此,在受到良好情緒教育的孩子長大 後,或許更能帶給其子女良善的情緒能力與關係,這是環環相扣、永續培養發 展與經營的重要歷程。. - 13 -.

(24) 第二節. 情緒能力.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單親家庭幼兒之情緒能力,故本節將會透過國內外之相 關研究來探討情緒能力的定義,以及探究過往的研究發現情緒能力對幼兒的影 響為何。. 一、 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 引述陳淑敏譯(2015):情緒能力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情緒表達能力 (competent emotional expressivity)指的是個體透過身體動作、臉部表情來呈現 情緒狀態的過程,並能經常表現正向情緒,而較少表現出負向的情緒;而情緒 知識能力(competent emotional knowledge)是指個體能正確的透過情境或表情 線索來辨識他人的情緒狀態與情緒形成的原因,再來是情緒調整能力 (competent emotional regulation),意思是當情緒受到波動時能適時的調整到適 當的狀態並達成個人目標。 而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2017)中也提到情緒能 力,並分為四個面向。在情緒覺察與辨識指的是不管個體因內在產生情緒或是 透過外在刺激而產生的情緒,個體都能了解當下情緒的狀態和種類,而情緒理 解的部分是指個體能清楚理解造成情緒發生的原因與思索對情緒的想法,然後 情緒調節是指運用多元的方式與策略來調整較為激烈與高亢的情緒,最後在情 緒表達的部分指的是個體因應所處社會的文化規範來表現出適切的情緒。. 二、 情緒能力相關研究 有些人的學業上成績良好,但在未來的生涯以及家庭關係中卻無法得到成 功的表現,反觀有些人的智力不見得很高,但卻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做得多 采多姿,很多時候是與他們的情緒能力有關。有較好的情緒能力便能克服生活 中的困難,同時富有較高的情緒耐力,能夠同理他人並與他人相處融洽(蔡春 - 14 -.

(25) 美,2006)。研究者也認為情緒能力是影響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在現今高度 壓力的世代,若無法善加管理自我的情緒,人們往往因為過不去的難關而選擇 負面的方式面對,導致在社會新聞事件上看到的悲劇。在Gardner的多元智能研 究中也包含個人及人際的情緒智能,這兩種能力都能對其行為有調節的作用, 若我們能培養孩子情緒的能力,敏感的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則可以精進與 他人的人際互動關係,而良好的情緒能力能穩定自我,如此也能對個體的思考 有相當大的幫助。而情緒除了正面與負面以外,也包含了生理的反應,像是腦 波的變化、心臟跳動的速度等。而因為生理與感覺的綜合變化引發更多為了避 免傷害、刺激或是追求快樂興奮的狀態而採取的行動,這些都是情緒的表徵與 呈現(陳淑敏譯,2015)。 呂翠夏(2010)的研究發現當父母親向家人表達正向情緒的頻率越多,孩 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就會比較高,當母親在負向的表達越多,對幼兒的情緒調節 能力就越低落。由此可知:父母的情緒表達與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有關,父母 提供孩子觀察不同情緒的機會,同時對幼兒提供了處理事件的情緒、行為反 應,與他人的反應等訊息。. - 15 -.

(26) 第三節. 繪本與情緒教育的相關研究. 本節將會透過國內外在繪本與情緒教育之相關研究,來探討繪本對情緒教 育的重要性,並且深入探討如何運用繪本進行有策略的方式來提升情緒能力教 育。. 一、 情緒繪本 以情緒作為主要故事題材的且有圖有文,主要以圖來說故事,透過故事內 容與角色,讀者能在閱讀時發現角色的情緒,並了解角色如何處理情緒,透過 圖、文讓抽象的情緒能具體地發揮傳達故事意義的功效(傅清雪等人,2013; 鄭瑞菁,2005)。透過故事主角引發幼兒學習情緒,當主角在故事中遇到某種情 緒議題時,幼兒能從繪本中的圖片與文字學習情緒的表情和正確的情緒詞彙, 也能學習在正確的情況下做出適切的情緒表現,如此一來成人可以透過繪本作 為良好的媒介提供幼兒發展良好的情緒技巧,當成人想與幼兒討論負向情緒 時,透過繪本中角色的情緒感覺成人便可以用開放式的討論問答來讓幼兒學習 情緒的調節(翟敏如,2012;2014)。. 二、 情緒繪本的相關研究 翟敏如(2012)研究顯示情緒繪本對於幼兒情緒學習是有其價值的,在幼 兒的情緒認知與調節能力上都有所幫助,並對於故事、小組討論與藝術活動也 具有一定相當的助益,王沛茹與馮瑞鶯(2013)引述Harrison(1991)透過繪本 故事讓6到12歲的病童了解抽血的原因與步驟後再行抽血。研究結果顯示透過繪 本故事的幫助,孩童的焦慮、疼痛感明顯減緩,更縮短了抽血所花費的時間。 他們在自己的研究中也發現個案透過繪本角色抒發思念家人、對家人愛的渴望 的心情,從中投射自我的情感與生活經驗做連結。李之光和葉詩婷(2012)的 研究結果也顯示:透過繪本的引導,幼兒能以正向的情緒面對風災後重創家園 - 16 -.

(27) 的「風」和「雨」,戰勝內心的恐懼轉而從中找尋記憶中的回憶與樂趣。不僅如 此,繪本故事更激發了幼兒創意力,藉此培養幼兒能以多元的方式調節負面情 緒。李欣蓓和蘇育令(2013)的研究發現透過情緒繪本的教學,在情緒表達方 面,幼兒從原本的哭、鬧、生氣發洩,變成可以慢慢透過「說」來表達自我的 情緒,也學會慢慢調節情緒,減少了許多激烈的情緒反應,最後學會如何透過 多元的方式轉移情緒、抒發情緒。而陳雅鈴(2009)的研究中透過繪本的引導 並以布偶當成輔助工具,進行情緒課程的實施,在過程中積極讓幼兒進行討 論,在她的研究中發現社會情緒課程可以有效地提昇幼兒的社會技能,像是瞭 解情感、關係建立、人際溝通、對環境適應,以及衝突的解決等,並且對情緒 處理策略的運用也有一些幫助。由於培養情緒能力對幼兒來說十分重要,教師 可在情緒教育的教學上,選擇合適的繪本,幫助學生投射自身情緒於繪本角色 中,使得幼兒能理解情緒以及辨識自我內在感覺情緒,並從中學習有效的情緒 管理與控制以及調整情緒的策略(Zambo,2007)。 而進行情緒繪本課程時,如何討論也是很重要的環節之一,翟敏如 (2013)研究提到對話式閱讀技巧對情緒繪本共讀討論的重要性,其中技巧包 括PEER和CROWD以下為技巧內容說明: PEER可以幫助老師提問,引導幼兒做出回覆,進而幫助老師進行評量,以下為 PEER的步驟: (一)Prompt – 激發孩子說出與故事內容相關的東西 (二)Evaluate --評估孩子的回應 (三)Expand -- 改述句子和增加一些訊息在句子中,幫助擴展孩子的回應 (四)Repeat -- 鼓勵孩子重覆之前的句子 在討論的過程中,成人以提問的方式去激發幼兒說出一些與故事內容有關的事 物 (prompt),當幼兒回答完以後,成人可以評估幼兒的回應內容(evaluate),然 後以改述句子和增加一些訊息在句子當中,以幫助擴展幼兒的回應 (expand)。. - 17 -.

(28) 最後,成人可以鼓勵孩子,並且重新說一次之前的句子,以此來肯定幼兒的理 解 (repeat)。 而對話式閱讀中激發孩子說話的技巧(prompts)的問題類型,CROWD如下: (一)Completion prompts (填充問題):填充問題 (二)Recall prompts(回想問題):一些有關故事內容的問題,回想問題不只 可用在故事的結尾,若孩子已看過該故事,在故事開頭或中間也可用回想問題 (三)Open-ended prompts(開放式問題):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去說出故事內 容或回答與故事內容相關的問題 (四)Distancing prompts(延伸連結生活經驗的問題):將日常生活經驗與故 事內容做連結 這個研究結果顯示,教師透過繪本來與幼兒討論情緒,幼兒便可以透過分享自 己以往的情緒經驗進而提升其情緒認知,而幼兒在運用大量語言的對話式閱讀 技巧,並且搭配情緒繪本後,幼兒更可以聚焦於情緒主題的討論,而且討論過 程中的內容將更加豐富,因此有助於幼兒情緒學習領域的提升。 李欣蓓、蘇育令(2013)的研究中教師以情緒繪本進行情緒教育,教師運 用繪本並且搭配不同的延伸活動,像是學習單、角色扮演與律動等,來對幼兒 進行情緒教育,結果發現,幼兒在情緒表達能力上有提升,幼兒開始會用說的 方式來表達情緒,在此之前幼兒較常以哭鬧、打架等方式來表達負面情緒;而 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幼兒在肢體動作上變得比以前放鬆;在情緒的調節上於 後期階段,幼兒也開始會運用策略去緩解自身情緒,由此可之繪本對情緒教育 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陳美姿(2000)的研究發現透過兒童繪本來實施情感教育 後,孩子在專注力、自尊以及自我控制上有良好的進步,但是在表達內心情緒 與克服困難的能力上,進步較為不明顯,不過整體的情緒與社會能力都是提升 的,由此可以發現情緒繪本對於幼兒的內在心靈發展有一定的效益。而以情緒 繪本來培養幼兒的情緒能力時,配合其他延伸活動式將會有更多的幫助,陳春. - 18 -.

(29) 鳳(2011)的研究提到情緒繪本搭配幼兒的繪畫,可以更深入的探討幼兒情緒 的不足與需求,教師可以藉此與幼兒分享與討論,在這過程中去幫助幼兒釐清 並增加幼兒不足的情緒能力,如此一來對於幼兒的情緒能力提升,以及幼兒的 內在需求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 19 -.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情緒繪本對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提升,在研究期間, 研究者閱讀了許多與情緒繪本相關的研究,也蒐集了許多情緒繪本,而在單親 家庭幼兒的情緒部分也蒐集了許多資料,希望能從大量的資料與文獻上獲得更 完善的研究實施方法。研究者本身進入班級為全班幼兒講述情緒繪本,入班講 述共計三次,每次讀兩本情緒繪本,分別為<<我好生氣>>、<<我想念你>>、 <<猜猜我有多愛你>>、<<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芽芽搬新家>>與<<大黑 狗>>。讀完後進行小組討論,並透過小組討論、個別訪談與學習單收集孩子們 的回應,且個別訪談班級導師與家長。希望透過分析孩子們的回應與反應,以 及導師與家長日常的生活觀察,瞭解情緒繪本是否有助於提升單親家庭幼兒的 情緒能力。 本章共分為七節,第一節為個案研究、第二節研究參與者、第三節研究程 序、第四節情緒課程之設計與實施、第五節資料分析、第六節研究倫理與第七 節研究可信賴度。. 第一節. 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探討的是具有特定範圍的現象,透過報告內容仔細且扎實的描 述,藉由情境脈絡從個案中發覺其中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而非是證實假設,且 過程中以訪談、觀察、分析資料或物理線索來蒐集證據,並且透過研究報告去 啟發讀者,探究其中更深更廣的意涵(紐文英,2016)。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情緒繪本對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提升,因此,研究 者首先蒐集國內外有關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與情緒繪本之相關文獻後,研究 者發現單親家庭幼兒其家庭關係是影響幼兒情緒能力的重大因子之一,故以個 案研究的方法能更深入探究其個案背景與情緒能力之關係,也能透過訪談來針 對個案背景資料做深入的了解。透過情緒繪本的情境與延伸討論的設計來蒐集 - 20 -.

(31) 個案資料,能使本研究之議題發展出更深更廣的意涵。在對這兩個範疇有初步 的瞭解後,便著手開始挑選適合的情緒繪本,並且設計訪談大綱內容,設計學 習單,以及擬定小組討論的提問方法與內容,透過幼兒的回應以及教師與家長 的訪談內容且讓幼兒完成學習單來進行資料的蒐集。根據上述研究的目的,本 研究適合以個案研究方法來進行之。 在挑選個案的過程中,研究者先以單親家庭幼兒作為主要挑選的對象,再 從這些個案中挑選出屬於離婚單親家庭的幼兒,因為研究顯示父母早在離婚前 就常常出現衝突與紛爭,因而導致最後造成離異的結果,而在離異後孩子更須 面對家庭結構的改變、情緒上的壓力與安全感不足等狀況(陳增穎、鄭麗卿, 2015),所以離婚單親家庭之幼兒在情緒問題的表現上相對明顯。而三位個案 中也分別因為照顧者的關係而產生相對不同的情緒表現,故以個案研究能更仔 細的分析離婚單親家庭幼兒的背景對其情緒能力的影響。. - 21 -.

(3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工具.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題目,本節將針對本研究之參與者的背景資料加以描 述,也說明相關研究工具,並且將提供研究者本身之背景與相關經驗對本議題 研究的相關性,以利本研究之探討。. 一、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主要針對單親家庭幼兒進行研究,而單親家庭 的形成又分為離婚、分居、夫妻一方因故離世或是未婚生子(王鍾和等 人,2000;楊妙芬,1995),本研究三位個案皆來自離婚單親家庭。 由於研究者本身為台南人,所以就近在台南地區找尋園所且詢問該 班級是否有單親家庭之幼兒能作為研究對象;並且徵得老師同意入班進 行研究,同時也向家長發同意書,取得家長同意該幼兒參與本研究。因 此本研究是在台南市某園所內的一個班級進行研究,該園所為公立國小 附設幼兒園,參與本次研究的單親家庭幼兒共三位。此三位研究對象之 基本背景資料如表一所示。. - 22 -.

(33) 表一 單親家庭幼兒基本資料 個案(化名). 年紀 性別 單親成因. 情緒表現. 家庭照顧狀況. 小媛. 6. 強勢、獨立. 與媽媽、舅舅、外. 女. 離婚. 婆與外婆同居人 (同為個案二小柔 的外公)同住,主 要照顧者為外婆 小柔. 6. 女. 離婚. 內向、軟. 一歲半開始長期住. 弱、較無自. 保母家,由保母照. 信心. 顧,並與保母和保 母同居人同住. 甜甜. 6. 女. 離婚. 退縮,自信. 與父親、爺爺奶奶. 心不足. 同住,主要由父親 照顧. (一)個案一 小媛是大班生,其監護權判給爸爸,但爸爸因為工作的關係沒有 時間照顧孩子,小媛的外婆便承接了照顧小媛的責任。小媛與媽媽、 外婆以及外婆同居人同住,但媽媽與舅舅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常在家, 更因為工作時間與小媛的上課作息時間剛好相反,所以主要照顧者為 外婆,外婆對小媛相當了解,兩人關係也親近、親暱,相較之下,媽 媽對小媛非常不熟悉,而主要互動者多為外婆與爺爺(外婆同居人, 以下內文簡稱為爺爺)。 小媛個性較為獨立、自主性高,在班上與同儕互動遊戲,常常是 - 23 -.

(34) 帶頭領導的角色,也常常代替個案二小柔發聲,但有時在課堂上會時 常忍不住一直找同儕說話而讓老師提醒,也容易與同儕發生爭執。 小媛非常希望父母能重修舊好,近日父母倆的關係有較為改善, 也會帶小媛出去玩,所以小媛常常告訴成人她想要一個幸福的家;由 於上述狀況,小媛的情緒有時容易受到影響。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 她聽到了許多成人的對話內容,所以她相當明白地知道父母雙方的對 與錯。有時她便會對媽媽生氣,自個兒生悶氣,尤其當媽媽答應她的 事沒有做到的時候。 (二)個案二 小柔同為大班生,撫養權歸給媽媽,但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暇照顧 孩子,所以便交給保母照顧。而爸爸正在服刑中,但並未讓小柔知 道,家長一直以父親在很遠的地方工作為由,向小柔解釋未能與父親 見面的原因。從一歲半開始,小柔就由保母照顧,目前與保母阿嬤 (小柔都以「阿嬤」稱呼保母)與保母阿嬤同居人(以下簡稱「阿 公」)同住。 小柔個性十分內向與柔弱,在班上表現優良,不太容易讓老師特 別注意她。因此,常常在發生一些狀況與事情後,小柔通常也不會主 動告知老師。當被欺負時,常常默默哭泣,有時候一哭泣就久久難以 平復。與同儕互動多為被動,雖然與小女生一同遊戲時,還是會表現 活潑的樣子,但大致上都表現相當乖巧。 小柔與保母「阿嬤」感情融洽,但因為無血緣關係,所以較少親 暱的互動,小柔常常一人獨處,並關在自己的房間中畫畫和使用手機 看影片,有時候會因為一些事情或是看了電視後默默哭泣,然後告訴 保母她很想爸爸。小柔的外公(同時也是個案一小媛外婆的同居 人),有時候也會帶她出去走走或吃飯,一早也會一起將小媛與小柔. - 24 -.

(35) 送至幼兒園就讀。 (三)個案三 甜甜也是大班生,是發展遲緩的孩童,但在爸爸的積極努力下, 經過早療與教師們的幫助,甜甜進步許多。在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個 姊姊。去年六月,姊妹倆開始正式由爸爸獨自扶養,在這之前都是由 媽媽照顧。但媽媽未將孩子照顧周全也未給予良好教導與刺激,離婚 判決書上顯示媽媽一周未幫孩子洗澡,故兩個孩子的扶養權判給爸 爸。爸爸是軍人,長年不在家,所以在這之前與孩子的接觸和相處非 常的少。在離婚後爸爸申請退休,全心照顧兩個小孩,雖然與爺爺奶 奶同住,但孩子與他們互動較少。爸爸的教育模式較為嚴厲,初期當 孩子犯錯講不聽時,會用打罵的方式來管教,但慢慢發現這樣的方式 對小孩造成負面的影響後,轉為給予機會並適時鼓勵。 甜甜在校的情緒較為平穩,但明顯自信心不足,當老師問話時, 或是她要表達想法時,常常頭低低的,越說越小聲,但在家中與安親 班卻會突然尖叫且是非常大聲的。更因為甜甜在除了幼兒園以外的環 境會有這些劇烈的反應,所以造成前房東要求他們搬家。甜甜因為要 上早療的課程,所以在幼兒園的時間不多,時常中午才來,導致較少 能參與上午的主題課程,因而老師與同儕與她的互動較少。她通常都 獨自遊戲,有時候她要表達的事情對方可能沒有聽到,但甜甜不會有 特別反應,只是把自己想說的說玩而已。當犯錯被老師稍微嚴厲的糾 正時,甜甜就會一直哭泣。甜甜的情緒表現通常只有開心與哭泣,並 無其他情緒出現。. - 25 -.

(36) 二、 研究者 研究者於民國100年考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現為國立屏東大學)幼 兒教育學系,因而踏入了幼兒教育學習的旅程,在大學四年當中修畢了 幼兒教學相關等不同領域包含理論與教學實務的課程。大學期間也參與 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教學實習,並獲得不錯的實習成績;在學習之餘更利 用平日空堂與寒、暑假期間至不同類別的公、私立教學機構工作,藉此 累積教學現場的實務經驗。 大學畢業後在公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經過半年漫長又精彩的教育實 習,從中獲取現場老師與實習導師們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與建議,更深 深體認到一位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能力。結束實習後短暫的在 小學代理英文老師,在這期間不斷思索自己的人生目標並體認專業成長 的重要性,因此回母校就讀研究所。在研究所期間深刻的習得了不僅僅 是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合,更培養了尋找問題、蒐集資料,然後運用理 論與文獻來解決和探究教學現場的問題與盲點,在專業知能上又更進一 步了。 研究者在碩士班就讀期間對於情緒的研究有深入的學習與了解,研 修了社會人格發展的課程,特別對於負向情緒、情緒能力的培養以及攻 擊與反社會行為等有深入的了解。透過進入班級做情緒培養的課程實施 以及情緒主題的海報發表,來精進自我在情緒課程方面的能力。在研究 過程中,研究者會以教師身分進班三次,為全班孩子講述繪本,然後再 進行小組與個別討論。每次進班會講述兩本繪本,於上、下午各講一 本,繪本講述與小組討論各十五分鐘。為了降低個人的主觀想法與偏 見,研究者會不斷與專家學者進行密切的討論,也會與班級導師一同討 論與溝通實施研究計畫的過程,藉此不斷提醒自我,檢視自身盲點,並 在過程中不斷修正與調整。. - 26 -.

(37) 三、 錄音與錄影設備 本研究於繪本故事結束後進行小組討論,在繪本故事進行時將會錄 影以收集幼兒的反應與回應,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將透過錄音來蒐集 幼兒回答問題的內容,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也會需要幼兒透過肢體與表情 來表現研究者提出的問題,故過程中將以錄影的方式來蒐集幼兒在過程 中的動態表現。. - 27 -.

(38) 第三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情緒繪本是否有助於單親家庭幼兒的情緒能力提升,在 進行研究前,研究者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探討,並慢慢思索研究的主題,然 後才確定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在確定完題目以後,研究者透過研究主題與目 的找尋適切且能夠配合本研究實施的研究參與者。在確定完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後,研究者大量閱讀文獻資料,找尋適當的情緒繪本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 也參考了許多文獻來做為小組討論提問的內容方向,然後擬定半結構式的訪談 大綱,並在通過研究計畫之後,實施本研究並蒐集資料進行分析與彙整,在過 程中將不斷的修正與釐清,如此方能客觀且適切的解釋本研究發現之結果。本 研究程序如圖一。 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目的與方法 尋找參與者 擬定訪談大綱. 文 獻 探 討. 進行半結構式訪談 實施情緒繪本活動 進行小組討論與個別訪談 分析與整理資料 呈現研究結果 圖一 研究流程圖. - 28 -.

(39) 第四節. 情緒繪本活動設計與實施. 本節將根據本研究之活動實施的內容與過程進行詳細的描述,包含活動中 情緒繪本挑選的緣由與方式,以及情緒活動的內容設計與流程,透過本節的介 紹,將會對本研究有更完善的了解。. 一、 情緒繪本的挑選 本研究蒐集了許多情緒相關的繪本,像是親子天下(2017)洪蘭推薦 的<<我的感覺>>情緒系列繪本,有<<我好生氣>>、<<我好難過>>與<<我 想念你>>等等,也到圖書館內翻閱了與情緒相關的繪本,像是<<菲菲生氣 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和<<家有生氣小恐龍>>等,透過大量閱讀來選取 合適的情緒繪本,而研究者也透過文獻資料發現繪本對孩子在情緒投射上 的影響,像是王沛茹、馮瑞鶯(2013)的研究對加護病房的孩童讀繪本, 使得孩童思念家人且對家人的依附情感投射在繪本角色裡,並從中連結自 我與家人的情感;而李之光、葉詩婷(2012)的研究發現,透過對災區幼 兒講繪本,幼兒從原本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詞彙解釋風和雨的現象,所以 只能用手勢表達或是乾脆不回答,進而轉變成具有正確的自然科學知識, 且能運用正確的詞彙回答問題,更提升了回答時語句的邏輯思考的能力; 從上述的研究可以發現繪本對於幼兒不管是在角色投射或是內容學習都 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研究者希望透過選擇符應單親家庭幼兒較常遇到的 情緒狀況之繪本來提升單親家庭幼兒的情緒能力,使其能夠透過情緒繪本 的主角來投射對情緒的感知,也能從繪本情境與角色楷模來學習如何處理 情緒,如此便能有效地提升情緒能力;然而單親家庭幼兒可能會遇到的情 緒狀況多為家庭壓力造成的生氣憤怒、高壓衝突帶來的不安全感或是對父 或母的思念與關愛的渴望,也會因為家庭結構的改變產生焦慮與恐懼 (Hetherington, Stanley-Hagan & Anderson, 1985;陳增穎、鄭麗卿,2015), - 29 -.

(40) 故研究者綜合以上的資料,最終選擇了六本繪本,分別為<<我好生氣>>、 <<我想念你>>、<<猜猜我有多愛你>>、<<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芽 芽搬新家>>與<<大黑狗>>作為本研究使用之繪本。 其中<<我好生氣>>這本繪本中,故事主角是一隻愛生氣的小兔子,在 不斷生氣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方法調節情緒;<<我想念你>>的主角則是 因為想念爸爸媽媽,在過程中學會當想念的時候可以如何分散與調節情緒; <<猜猜我有多愛你>>是講述小兔子將抽象的愛的情感透過具體事物的比 喻來表達無盡的愛;<<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則是主角恐龍因為愛生氣 所以被一隻蚊子叮了一下。而被那隻蚊子叮到後就會開始一直噴火,結果 害得恐龍做任何事都噴火而造成困擾。<<芽芽搬新家>>的主角因與家人 搬家了,所以來到一個新環境而衍生的不適應導致情緒鬱悶;最後<<大黑 狗>>這本書中主角一家人都因為屋外的大黑狗而感到恐懼,但年紀與個子 最小的主角卻勇敢的面對大黑狗,戰勝恐懼。 研究者希望藉由故事主角的情境,讓單親家庭幼兒藉由故事投射自己 的情感,藉此了解與認同自我的情緒,並透過角色作為學習的楷模,讓孩 子透過具體的圖畫人物去學習模仿,以緩解抽象的情緒(Zeece,2000;鄭 瑞菁,2005)。本研究使用之六本繪本的內容、情緒表現與欲培養之情緒 能力如表二所示。. - 30 -.

(41) 表二 情緒繪本介紹 書名. 情緒表現. 欲提升的. 故事內容大意. 情緒能力 我好生氣. 我想念你. 生氣、. 運用策略調. 主角是一隻愛生氣的小兔子,在不斷生. 憤怒. 節情緒. 氣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方法調節情緒。. 思念. 運用策略調. 主角因為想念爸爸媽媽,在過程中學會. 節情緒. 當想念的時候可以如何分散與表達情 緒。. 猜猜我有. 愛. 情緒表達. 多愛你. 主角小兔子與大兔子透過具體的事物來 表達對彼此抽象的愛。. 我變成一. 生氣、. 情緒覺察與. 主角恐龍因為愛生氣所以被一隻專門叮. 隻噴火龍. 憤怒. 辨識. 咬愛生氣的人的蚊子給叮了一下,結果. 了. 害得恐龍做任何事都會噴火造成不便。. 芽芽搬新. 焦慮、. 家. 鬱悶. 大黑狗. 恐懼與 勇氣. 情緒理解. 主角因與家人搬家了,所以來到一個新 環境而衍生的不適應導致情緒鬱悶。. 情緒表達. 主角一家人都因為屋外的大黑狗而感到 恐懼,但年紀與個子最小的主角卻勇敢 的面對大黑狗,不覺得有什麼可怕的, 最後戰勝恐懼。. - 31 -.

(42) 二、 情緒繪本活動實施 研究者以繪本作為情緒教育活動的媒介,希望透過情緒繪本故事讓單 親家庭幼兒在研究者講述繪本故事後,能學習如何有效的認識情緒、理解 情緒與學會如何調節情緒。研究者透過<<我好生氣>>、<<我想念你>>、 <<猜猜我有多愛你>>、<<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芽芽搬新家>>與<< 大黑狗 >>這六本繪本,進行情緒繪本的活動。(教案如附件五) (一)引起動機 透過團討讓孩子分享與情緒繪本主題相關的舊經驗,引起孩子對繪本 產生興趣與動機,或是讓孩子看看繪本封面去猜想故事內容來引起孩子的 興趣。 (二)繪本講述 研究者以教師身分進班三次為全班幼兒講述繪本,每次進班講述兩本 繪本,上、下午各一本,各十五分鐘。 (三)小組討論 本研究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單親家庭的幼兒更有機會表達對情 緒繪本故事的想法。比起全班團討而言,研究者也能更仔細觀察個案的 情緒與行為表現。研究者會以師生自然互動的方式與幼兒一同討論故事 主角的情緒,以及故事內容發生的情境,從而引導幼兒分享生活中自己 曾有過的經驗與例子。透過幼兒的回答,研究者再就其回答的情境來詢 問孩子當時的解決方式,然後間接地讓幼兒對應情緒繪本故事中主角的 做法,進而讓幼兒在與教師和同儕的討論中,學習正確的情緒調節能 力。研究者也在這反覆問答與討論的過程中蒐集幼兒的情緒能力。 本研究之小組討論將參考對話式技巧:PEER步驟與CROWD提示方法, - 32 -.

(43) 進行討論,其中PEER可以幫助老師提問(翟敏如,2013)。. - 33 -.

(4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透過訪談、學習單與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透過上述蒐 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與專家學者和班級導師不斷進行討 論,以避免在資料分析上有所疏漏。以下為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說明。. 一、資料收集 (一)訪談 由於研究者本身不是研究場域該班級的老師,故必須透過班級老師 協助,提供幼兒日常表現與特殊狀況供研究者參佐。在研究實施後也需 透過老師提供幼兒的學習狀況來瞭解本研究是否成功;再來是家長的部 分,幼兒在校內與家中有時候行為表現會所不同,所以研究者也必須透 過訪談家長來了解幼兒在家中的日常表現。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將 擬訂訪談大綱方向,主要以開放式問答來訪談家長與教師,透過訪談過 程中的狀況再彈性調整訪談的內容(紐文英,2016)。 本訪談採半結構方式實施,目的在訪談教師與家長對於單親家庭幼 兒日常的情緒表現,了解情緒繪本教學實施前與後,幼兒在情緒能力的 表現是否有何改變,每次訪談為15到30分鐘。訪談地點於教室內,訪談 次數為研究實施前一次,研究實施後一次,共計兩次,實施過程中事先 擬定之訪談大綱只做為參考,在正式訪談時研究者將會依據與受訪者談 論的內容進行調整訪談的問題。由於研究者非該班級老師,故在前幾次 入班與孩子培養關係時也會同時與家長互動。在訪談過程中會以輕鬆聊 天的方式進行,而研究者與班級教師因大學實習課程的緣故已相互熟 識,故能順利進行訪談。這些資料將以逐字稿建檔編製成代碼進行分 析。. - 34 -.

(45) (二)學習單 研究者將會在進行講述繪本故事前、中與後,分別給予幼兒學習 單,透過他們在學習單上的繪畫表現來蒐集資料,最後研究者會請班級 教師與專家學者一同討論與分析幼兒的繪畫內容是否因情緒繪本的介入 而有所改變。 (三)小組討論 研究者在對全班講述完情緒繪本後,會以小組的方式帶到寢室去討 論繪本故事的內容。過程中會以錄音的方式收集個案的回答,這些資料 將以逐字稿建檔,編製成代碼進行分析。 (四)個別訪談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他人在場,不願分享太多細節,礙於小組討論可 能有這樣的問題,故研究者會在空閒時段與個案透過輕鬆聊天的方式來 進行個別訪談。訪談內容主要以學習單內容或繪本故事內容作為提問以 蒐集資料,過程中也會以錄音的方式收集個案的回答,這些資料將以逐 字稿建檔編製成代碼進行分析。 二、資料整理與分析 質性資料收集過後,需經過整理、編碼與分析才能將資料透過文獻的 參考做出適當的歸納,並且將蒐集到的資料與研究者撰寫的內容交互進 行,呈現螺旋般的循環,最後由研究者整理出具有意義的內容來詮釋(鈕 文英,2016),本研究的資料整理與分析如下: (一)資料整理與編碼 本研究的訪談內容編製成代碼來進行分析,編碼說明如表三。. - 35 -.

(46) 表三 編碼說明 代號. 編碼順序. 代碼意義. R. 對象. 研究者. A. 對象. 個案A小媛. B. 對象. 個案B小柔. C. 對象. 個案C甜甜. TA. 對象. 老師A. TB. 對象. 老師B. TC. 對象. 老師C. AGM. 對象. 個案A外婆. AM. 對象. 個案A媽媽. BGM. 對象. 個案B阿嬤(保母). BM. 對象. 個案B媽媽. CD. 對象. 個案C爸爸. P1. 類別. 第一階段學習單. P2. 類別. 第二階段學習單. P3. 類別. 第三階段學習單. Ⅰ. 次序. 第一回合. P1A. 類別、對象. 個案A第一階段學習單. P1AⅠ. 類別、對象、次序. 個案A第一階段第一回合學習單. 訪TA1070426. 類別、對象、日期. 107年04月26日訪談老師A. 組1070427. 類別、日期. 107年04月27日小組討論. 註:個案A外婆AGM與個案B阿嬤(保母) BGM的訪談逐字稿皆由研究者由台 語轉譯為中文。 - 36 -.

(47) (二)資料分析 訪談資料與小組討論之錄音檔經過逐字稿建檔後,研究者反覆閱讀 文本資料,也就是將資料文字化,並從中找出與本研究題目相關之關鍵 資料後從而註記,此為第二階段的概念化;然後再開始歸類分析,且將 同一類屬性資料整理進同一類別中,此為命題化;最後以這些整理歸納 好的資料作為本研究分析的依據(張芬芬,2010)。透過這些資料的分 析、歸納與整理,一再釐清資料所呈現的意涵,以及在透過情緒繪本的 介入後,對個案的情緒能力的影響。透過這些不同來源的資料,像是訪 談老師、家長與幼兒本身,與教師和專家學者討論學習單的內容分析, 重複循環去做資料的三角校正,增加資料的準確性,過程中不斷釐清與 整理。配合本研究的目的進行資料分析說明如下: 1. 單親家庭幼兒情緒能力的表現為何? 研究者為了要了解幼兒情緒能力的轉變,透過與家長訪談,了解 個案在家中的情緒能力表現以及與家人間的互動,也進一步在訪談中 詢問了單親形成的成因與過程中遇到的種種,以利分析是否與幼兒的 情緒能力有密切相關。 2. 情緒繪本活動引導後,幼兒情緒能力的改變? 為了蒐集在情緒繪本活動的引導後,不同個案在家中以及學校的 情緒能力表現概況,研究者透過事後的訪談與學習單的分析,來了解 情緒繪本活動對個案的影響。. - 37 -.

(48) 第六節. 研究倫理. 本研究在實施前將以口頭詢問並告知班級導師與家長,尋求其知情同 意,並給予書面同意書告知研究者的身份與研究目的、研究實施過程與內 容,以及本研究對其幼兒的助益;同時為了保障參與者的個人隱私,本研究 進行之所有資料呈現將遵守匿名原則,不易讓人辨識與聯想,故以化名之方 式呈現研究參與者的資料。此外,研究參與者的所有資料將會加以保密,除 了作為研究用途以外,在未徵得家長同意下將不會給予他人使用,並於研究 結束後將所有個人資料進行銷毀。研究者也確保研究參與者之家長有取得研 究資料的權利,並得知資料的用途與呈現以及保存方式,研究參與者之家長 也有提供意見之權利,倘若在研究過程中參與者必須於中途亦或事後退出本 研究,家長亦可取回所有其孩子的觀察記錄與資料;本研究結束之後,研究 者會向研究參與者之家長解釋研究結果,並提供後續諮詢服務。. 第七節. 研究可信賴度. 本研究透過訪談以及學習單蒐集多元的資料來源,且訪談對象為家長、 幼兒與教師,好讓資料能相互校正做交叉檢核驗證,以此獲得資料可信賴 度;在資料紀錄與彙整後,研究者也會與班級導師和專家學者進行內容討 論,並提供研究者意見來確保資料的客觀性,在討論的過程中研究者也會透 過記錄專家與老師給的意見進行自我反思,以除去個人偏見來確保資料的可 信度。. - 38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問題及困難,亦懂得適當地為自己訂定清晰的目標。 學者 Grotberg 曾指 出,擁有抗逆力之小朋友 (9 至 11 歲) 能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語言及不傷

運用想像力、形式/技巧表現一個 的夢境 回憶 的一刻,以形式/技巧,表達 的情 景/情緒。. 從評賞

• 在「心房」進行課堂或體驗 式學習活動後,學生能以表 情符號表達自己的情緒,令 學生能以多元化的途徑表達 情緒,以便老師深入了解學

• 小組討論:每組閱讀一個提升正面情緒的策 略,並代入個案人物。著相關組別閱讀附錄 二:

10月 認識獨特的我 Character Strengths 性格強項 11月 提升正面情緒 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 12、1月 全情投入 樂在其中 Positive Engagement 全情投入.

1.4 體能活動對幼兒的成長來說,其意義不單是強健體格,它還可以作為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更多獨立於父母的表現,能自己與其他人 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