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言 人間佛教的藍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前言 人間佛教的藍圖"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的藍圖

(一)

星雲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一、倫理觀「居家之道」 二、道德觀「修養之道」

三、生活觀「資用之道」 四、感情觀「情愛之道」

五、社會觀「群我之道」 六、忠孝觀「立身之道」

七、財富觀「理財之道」 八、福壽觀「擁有之道」

九、保健觀「醫療之道」 十、慈悲觀「結緣之道」

十一、因果觀「緣起之道」 十二、宗教觀「信仰之道」

十三、生命觀「生死之道」 十四、知識觀「進修之道」

十五、育樂觀「正命之道」 十六、喪慶觀「正見之道」

十七、自然觀「環保之道」 十八、政治觀「參政之道」

十九、國際觀「包容之道」 二十、未來觀「發展之道」

前言

人間佛教的建設,在佛教界已經逐漸達成共識了!大陸、台灣、香港都在發揚人間佛教,

自無疑義;日本雖無人間佛教的口號,但其所行所為,例如寺院的開放、僧侶的參加社會事 業、檀家制度的設立,以及佛教界創辦大學、開設百貨公司等,也都充滿了人間佛教的思想 與具體實踐。乃至韓國也把古老的教團逐漸現代化,例如成立電視台等等,未來走上人間佛 教的路線,這也是時代的自然趨勢。

此外,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都是大乘佛教的教區。所謂人間佛教,也就 是菩薩道的大乘佛教,現在只有部份的南傳佛教還停滯在小乘、原始的階段,但是近聞斯里 蘭卡、泰、緬有識之士,對未來佛教的發展,也已偏向人間佛教了,例如在泰國具有極大群

(2)

眾力量的法身寺,從「法身」(dharmakaya)這個名詞即可知道,他們也在積極的走向大乘 菩薩道。泰國的比丘尼達摩難陀(Dhammananda)於二○○一年二月六日在斯里蘭卡的達柏 達沙瑪蘭寺(Tapodaramaya),公然受持沙彌尼戒法,向不求革新的傳統挑戰;柬埔寨佛教 大眾部僧王德旺(Tep Vong)長老、斯里蘭卡西區首座達摩羅卡(Pandith Talalle Dharmaloka Anunayaka Thera)長老、斯里蘭卡佛教巴利文大學副校長甘布盧甘偉瓦日拉(Kumburugamawe Vajira Maha Thera)長老、印度摩訶菩提協會會長瑪巴拉迦瑪偉波拉撒拉(Dr. Mapalagama Wipulasara Maha Thera)長老、尼泊爾達摩吉帝佛教月刊主編阿斯瓦哥斯(Bhikkhu Ashwaghosh)

法師、泰國摩訶珠拉佛教大學巴拉摩訶松載普羅斯旺(Phra Maha Somchai Prohmsuwan)副校 長等大德高僧,聯合參加印度的三壇大戒,並且擔任三師暨尊證之職;佛光山國際佛教促進 會在斯里蘭卡出版人間佛教的書籍,並且於可倫坡的達柏達沙瑪蘭寺(Tapodaramaya)舉辦 新書發表會時,有羅哈拿派系主席羅睺羅(A. Sn Rahula)長老、律學長老難陀拉達那(K.

Nandaratana)、肯蘭尼亞大學哲學所所長達亞‧伊迪里辛(Daya Edirisinghe)教授、斯里蘭 卡佛教會副主席舍拿拉克‧維加亞松達拉(Senarat Wijayasundara)居士等僧信三百多人出 席,共襄盛舉。

從上述諸多實例證明,人間佛教的號角已經在世界各個角落響起,人間佛教的宣揚已經 受到普世人類的認同,人間佛教的普及已經近在眼前了,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

所謂「人間佛教」,不是哪個地區、哪個個人的佛教;追本溯源,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 教,是佛陀專為人而說法的宗教。人間佛教重在對整個世間的教化。一個人或一個團體,要 能夠在政治上或在經濟上對社會有所貢獻,才會被大眾所接受;同樣的,佛教也一定要與時 代配合,要能給人歡喜,給人幸福,要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如此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一 定會遭到社會淘汰。

佛教有很好的資源,如文學、藝術、音樂,都可以成為度眾的因緣,可是過去一直很少 有人應用,只知強調無常、無我、苦、空的認知,而沒有人間性、建設性的觀念,難怪佛教 興盛不起來。

六十多年來,我所推動的佛教,是佛法與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不是佛光 山自創,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陀,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 眾生在人間,一切以人間為主。因此,教主本身就是人間佛陀,他所傳的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人生需要的佛教。過去的佛教由於一些人士的誤導,較注重山林與出世的形 式,現在的佛教則要從山林走入社會,從寺廟擴及家庭,把佛教落實人間,使生活美滿,家 庭幸福,在精神上、心靈中、人際間都很和諧。佛光會員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 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即是說明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誼。可以說以 人為本、以家為基點,平等性、普遍性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無私的救度眾生,將佛法落實

(3)

「人間佛教」重視生活裡的道德思想淨化,以及精神心靈的昇華。如果你相信因果,因 果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因果就是人間佛教;你相信慈悲,慈悲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慈悲 就是人間佛教。三皈、五戒、六度、十善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救度大眾的佛教,舉 凡著書立說、設校辦學、興建道場、素齋談禪、講經說法、掃街環保、參與活動、教育文化、

施診醫療、養老育幼、共修傳戒、佛學講座、朝山活動、念佛共修、佛學會考、梵唄演唱、

軍中弘法、鄉村佈教、智慧靈巧、生活持戒,以及緣起的群我關係、因果的循環真理、業力 的人為善惡、滅道的現世成就、空性的包容世界、自我的圓滿真如等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凡一切有助 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談人間佛教的理論,也不拘泥於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只是有感於過 去學者們常把佛教的理論搬來搬去,說是論非,分歧思想,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殊為可惜。

其實,佛教本來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道理不在辯解,而重在同一信仰。就等 於吾人經常閱讀經文,義理明了;閱讀註解,反而不知所云。佛教的學術論文,重在給人信 心,給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對義理融會了然。佛教常講般若智慧,為的是去除分別;但 實際上佛教界過去的各宗各派、各種議論,重重疊疊,異說紛紜。雖說佛教博大精深,但歧 途雜論,未能有益於佛心證道,明白說,我們並不喜歡談是論非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一乘 直入的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易懂難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講經說論,可以舌燦蓮花,滔滔不絕;講說 人間佛教,何其難哉!即使能講人間佛教,也是膚淺的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是實 用的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舉心動念,哪一項生活能離開人間佛教呢?

吾人雖生在人間,猶如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今為幫助世人一窺人間佛教的風 貌,僅就佛法經論、古德懿行中,有關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整理而略論倫理觀(居家之道)、

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

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

慈悲觀(結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死之道)、

知識觀(進修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

政治觀(進修之道)、國際觀(包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如後,希冀以此建立人間 佛教的藍圖與理念。

一、倫理觀(居家之道)

倫理是融洽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一個家庭裡,即使親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 妻、妯娌等眷屬,也要靠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的倫理關係來維繫,才能保障彼此

(4)

之間的秩序與家庭的和諧。過去政府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特別提倡科學(science)、民 主(democracy)、倫理(ethics),可見倫理在中華文化當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份量。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由於長期以來一直以寺院的出家僧侶為主,致使一般人以為 佛教只重出世思想,忽略對居家生活的關心。其實佛教是僧俗四眾所共有,也重視家庭倫理,

例如《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家人眷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對於資生日用要「有無相 通,無得貪惜」;甚至平日相處要「言色常和,莫相違戾」。從這些話就可以看出,佛陀的 教化實在是深具人間的性格與生活的力用。

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 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這是上報「四 重恩」之一;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觀無量壽經》更將孝順父 母列為往生淨土的重要資糧。

過去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 也說「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又說「供養於父母,及 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麤言兩舌」(《雜阿含經》)。但是,佛教更進一步認為:「非 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蓮池大 師在《緇門崇行錄》中,他把孝順分為三等:「生養死葬」,只是小孝;「榮親耀祖」,是 乃中孝;「導親脫苦」,才是大孝。因此在《本事經》及《佛說孝子經》中一致說道:能開 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也就是說:父母若無信,則使起信心;父母若無戒,使住於禁 戒;父母性慳吝,則使開智慧,為子能如是,始足報親德。(《毗奈耶律》)

佛教的孝親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但是過去一般人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以此來批評僧侶披剃捨俗,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其實翻開佛教的經典,從 佛陀「為父擔棺」(《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為母說法」(《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不但克盡人子之道,成為孝親的典範,甚至在《賢愚經》及《睒子經》都說:佛陀是因仁孝 故,成三界之尊。

此外,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盂蘭盆經》);舍利弗入滅前,特地返回故鄉,

向母辭別,以報親恩(《賢愚經》);明朝蕅益大師四度割臂,為病危的母親求壽(《蕅益 大師傳》);民國的虛雲和尚,三年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虛雲和尚年譜》)。乃 至道明織蒲供母、師備悟道報父、道丕誠感父骨、宗頤念佛度母(《緇門崇行錄》)等等,

都說明出家人雖然在人倫關係上有了不同的內容,但並未放棄孝養父母的人子之道,因此留 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蹟。例如惠心沙彌之母,勉其用功道業,不以皇帝賞賜為榮,不以 母親一人為念;洞山良价以〈辭北堂書〉表明志在求道的決心,其母雖然「日夜常灑悲淚」,

仍抑制愛子之情,回書勉勵其修道證果,尤其感人肺腑。

(5)

佛教對孝道的提倡,不但把「孝順父母」與「供養沙門、尊重梵行」,同樣列為「人法」

(《摩訶僧祇律》),尤其《心地觀經》更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 異,應如是報父母恩。」甚至《父母恩重難報經》認為:「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

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 孝道的重視。

在一般社會上,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倫關係;佛門裡,僧團也有師徒與師兄弟的關係。

《四分律》說:「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瞻視,

如是正法便得久住。」《太平御覽》云:「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

《忠心經》云:「道成乃知師恩。」佛教裡,師徒之間的情誼有時更甚於世間的親情,如晉 朝曇印罹病危篤,弟子法曠七日七夜為其虔誠禮懺(《西天目祖山志》);元朝印簡遇兵難,

猶一如平常事奉其師中觀沼公,深受元兵敬重(《佛祖歷代通載》);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 師十六年方受點撥,了悟自家面目(《景德傳燈錄》);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

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五燈會元》)。

此外,也有的師徒之間教學相長、互為師表,例如道真長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為 客人倒茶、切水果,卻甘之如飴;如果今日社會大眾都能學習道真長老這種「老做小」的精 神,必能消除許多「老少問題」與「代溝問題」。

世間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緣和合而存在,緣聚則有,緣滅則散,即使親如父子母女,一旦 緣盡,終要分離,所以人要把握有緣時,好好相攜相助。《心地觀經》說「悲母在堂,名之 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堂上雙親健在,

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因此為人子女,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 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孝順父母是人子之道,人而不孝,何以為人?佛經中除了處處指陳「慈父恩高如山王,

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觀經》)的孝親思想之外,尤其進一步要吾人「視一切人猶如佛 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觀普賢行法經》)。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梵網經》),更把眷屬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眾生。

吾人薄地凡夫,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甚至如佛想,但對於家中 眷屬,例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親族之間、主僕之間,甚至出世的師徒之間,至少應如《長 阿含經》所說:

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 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6)

父母復以五事養育其子:一者教導子女,不使為惡;二者指示教授,趣向善處;三者慈 愛照顧,入骨徹髓;四者妥為子女,求善婚娶;五者正當用度,隨時供給。

丈夫敬妻應有五事: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 者委付家內。

妻子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一者體貼敬愛;二者家務整潔;三者溫柔親切;四者誠實毋欺;

五者讚歎恭維。

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

五者常相稱歎。

雇主應以五事對待僮使: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

五者縱其休假。

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 者稱揚主名。

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

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 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

過去儒家有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今日 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 化家庭生活。對於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 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絕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

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二、道德觀(修養之道)

道德,是人類社會應有的修養,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正是因為人有道德的觀念。道德 是維繫國家的綱紀法令使之不亂者,一個國家社會,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規範,則公務人 員貪贓枉法,假公濟私;工商經營偷斤減兩,以假亂真;朋友之間猜疑嫉妒,中傷毀謗;鄰

(7)

廉鮮恥、自私自利、損人不利己的人。因此,有道德的觀念和生活,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 能安樂,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

何謂道德?凡是舉心動念,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就是道德;反之,對別人有所侵犯,

甚至危害到社會安全的,就是不道德。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教的道德標準涵蓋世間的 理法綱常,例如《法苑珠林》說:「入朝輔王,立志存忠;居家事親,敬誠孝終。」又說:

「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

此外,《大寶積經》說:「終不望他眾,誰者能令和,給學者所乏,不離別眾生。」《無 量壽佛經》說:「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乃至《出曜 經》說:「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佛說須賴經》說:「欺為眾惡 本,自絕善行業,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等等皆是人我之間的修養之道。

佛教以五戒十善做為人本的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侵犯別人的身 體、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令人倫綱常有序,導正社會善良的風氣。佛教以實 踐六度做為道德生活的準繩。六度中,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即所謂戒定慧三學,可以對 治貪瞋癡三毒,能克制人類自私的念頭。如持戒就不會自私,不會自私,貪念就不會生起;

如禪定就不會損人,不會損人,瞋恚就不會生起;如修慧就不會無明,不會無明,愚癡就不 會存在。貪瞋癡一除,行布施度,則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則堅毅的精神就可具 備;行精進度,則勇猛的力量即能充實一切。

所以,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應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內心淨化、人格昇華的「增上 道德」;因果業報是世間不變的「善惡道德」;六度則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道 德基礎。

《大戴禮記》云:「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周敦頤說:「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又說:「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

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都是重視道德的生活;孔子不言怪力亂神,真正的佛教也不標榜神 奇靈異,而重視慈悲道德。佛教的四攝六度、五戒十善,以及正知正見、布施結緣、不念舊 惡、慚愧感恩、守護六根、利樂有情、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讚 歎、守護正念、大公無私、捨己為人、抑己從公等,都是有關道德的修行。

《禪林寶訓》裡,宋朝的明教契嵩禪師曾經舉喻說:一個人如果被人比作桀紂幽厲,則 要生氣;比作伯夷叔齊,則會歡喜。桀紂幽厲,人君也,為何比之則生氣?伯夷叔齊,餓夫 也,為何比之則高興?這就是有道德與沒有道德的差別。正如《六度集經》說:「吾寧守道,

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8)

宋朝汾陽無德禪師也說:「今之重學,古之重德;德學相扶,堪為軌則。」人生世間,

人人都應該負起化導社會的責任,具有道德的人,往往能以身教影響大眾。

一般人以為有了財富,人生就有了價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義,其實人生的真諦並 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圓滿。佛經中,有關個人道德修養身心的教示,諸 如:

「當愛樂人德,欣樂人善,不可嫉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密事,不向餘說。」(《優婆塞 戒經》)

「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麤語慳吝。」(《大寶積經》)

「但修自己行,莫見他邪正,口意不量他,三業自然淨。」(《歷代法寶記》)

「見人之過,口不得言;己身有惡,則應發露。」(《諸經要集》)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維摩詰經》)

「見善努力,聞惡莫親;縱居暗室,如對大賓。」(《緇門警訓》)

「常自觀察己所行,不見他人所闕失,與眾和顏無違諍。」(《月燈三昧經》)

「常說柔軟語,遠離於惡口。」(《大方廣十輪經》)

「莫於他邊見過失,勿說他人是與非;不著他家淨活命,諸所惡言當棄捨。」(《發覺 淨心經》)

「見世之過患,身自依法行。」(《五分律》)

「若人打罵不還報,於嫌恨人心不恨;於瞋人中心常靜,見人為惡自不作。」(《彌沙 塞羯摩本》)

「自受樂時,不輕他人;見他受苦,不生歡喜。」(《優婆塞戒經》)

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通常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悅誠 服。所以吾人要想在社會上成功立業,最重要的,應該要有道德的修養,要過道德的生活。

(9)

三、生活觀(資用之道)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最起碼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資生日用。但是,同樣的物質生 活,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有的人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高樓大廈,穿要綾羅綢緞,出門非要進 口轎車不坐;有的人則是粗茶淡飯、布衣粗服,生活卻過得歡喜自在,所以一個人的物質生 活應該享有多少才能快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佛教對於日常生活的資用之道,並沒有要求每一個信徒一定要苦修,當吃,要吃得飽;

當穿,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所需,在飲食服飾日用等各方面,不應該過份奢侈浪費。

因為物質容易引起吾人的欲望,讓我們生起貪戀的心。物質是有窮盡的,欲望是無窮盡的,

一旦被物資引誘,則苦海愈陷愈深。所以,佛教的學道者一向生活樸素淡泊,平時所擁有的 衣物合計不過二斤半重,遊方僧侶隨身攜帶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錫杖、香爐、濾水 囊等「頭陀十八物」及「三衣鉢具」,就可雲遊天下。

鉢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應量器」,也就是飲食要知節量,勿生過份貪欲之心。如《釋 氏要覽》中說:「《梵摩難國王經》云:『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藥,趣令其癒,不得貪著。』」

《雜阿含經》說:「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佛遺教經》

說:「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

此外,進食時,心存五觀,更是一種健康飲食的方法。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 受此食。(《敕修百丈清規》)

在物質上不貪心執著,精神生活自能昇華擴大。佛陀日食麻麥充飢、大迦葉尊者居住塚 間、鳥窠禪師巢居樹上、大梅法常荷衣松食、六祖大師吃肉邊菜、遊方僧方便吃三淨肉等。

他們山崖水邊,日中一食,衣鉢以外別無長物,而其解脫自在的心胸,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 嗎?反觀今之居高樓、坐汽車、童僕盈門,但每天為金錢周轉、為股票漲跌而愁眉不展的人,

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那些擁資千萬,家有良田萬頃,但卻慳吝不捨、時時覺得自己不夠的 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窮者不是真窮,貧富之間不可以從金錢物質 上去衡量。

佛教雖然不太重視資用生活,但是世間還是要藉物質來呈現莊嚴。一個寺廟裡,大雄寶 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麼會有人來參拜?佛像如果不莊嚴宏偉,怎麼會有人尊敬?西方極 樂世界,因為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富麗堂皇,所以才能接引眾生,欣然往生其國。

(10)

淡泊物質,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標準來要求別人。佛門雖然講究個人的生活要簡單 樸素,但對大眾則建廣單,接納十方大眾掛單。正如杜甫的〈草堂詩〉說:「安得廣廈千萬 間,庇蔭天下寒士俱歡顏」。

佛教雖然呵斥物欲,反對過份耽迷於物質享受,但在普通社會裡,適度的擁有物質文明 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不過對於一些實踐苦行的人,希望藉著淡泊物欲來磨練自己的意志,

也是為人所稱道的。例如,叢林裡的生活,師父往生了,衣單用物又再傳給弟子,一件衣服 即可傳遞數代;就是我自己幾年的叢林生活也莫不如此。假如我們對物質有遠離的看法,就 能不受物役,就能不為形累。所以《金剛經》叫人不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的境界上。因為五欲六塵中缺陷很多、苦惱很多,一旦身陷其中,則不容易超脫,所以《大 寶積經》云:「財寶色欲及王位,無常迅速須臾頃;智者於斯不欣樂,勤求上妙佛菩提。」

《華嚴經》也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如果我們能淡泊物欲,勤求法樂;

能夠歡喜柔和忍辱、擁有慈悲喜捨,這才是吾人生活之道。

社會上一般人的生活,物質佔去了主要的部份;試想生活裡的食衣住行、行住坐臥,哪 一項能少得了物質?哪一項能不與物質發生關聯?因為生活缺少不了物質,所以人類就甘願 做物質的奴隸。其實,人生不必只追求享樂、富有;人生不要做金錢的奴隸,應該增加生活 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味。例如住家環境的整潔美化,有助於生活品質的提昇,因此,每日 勤於打掃庭院,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舒適,院中亦可蒔花植草,以增進生活意趣。乃至 偶而與三五好友到郊外遊山玩水,也會提昇生活的品味。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 中,如花朵般給人歡喜,如山水般給人欣賞,如橋樑般供人溝通,如樹蔭般讓人乘涼,如甘 泉般解人饑渴;能夠自我創造生命的價值,這才是吾人所應該追求的生活品味。

總之,人要生活,豬馬牛羊也要生活,即使昆蟲、動物,都需要生活。但是,生活的品 味,各有不同。現代人追求時尚的品牌服飾、流行的化妝,甚至時興瘦身、美容等「改造」

的功夫;其實真正的美麗是一種從內在自然流露出來的威儀、莊嚴、安詳、自在,所以《法 句譬喻經》說:「慧而無恚,是謂端正。」能夠用心改造一下自己的個性、習慣、觀念、人 際關係,把不好的改好、把不善的改善、把不正的改正、把不美的改美,這才是人生最基本 的生活品質。

因此,人間佛教的生活觀,主張生活必須佛法化,也就是除了金錢、愛情以外,在生活 裡還要增加一些慈悲、結緣、惜福、感恩的觀念,甚至於明理、忍辱的佛法,生活裡有了佛 法,比擁有金錢、愛情更為充實。

(11)

四、感情觀(情愛之道)

人的生命從哪裡來?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明,生命是從「愛」而來的。愛是生命 的根源,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父母相愛,我愛父母,我的情識之中含藏了許多愛和不 愛的種子,所以投生到人間,並因為愛而累劫在生死裡沉淪,因此《出曜經》說:「人為恩 愛惑,不能捨情欲;如是憂愛多,潺潺盈于池。」

人因為有情愛牽絆,所以輪迴生死;人因為有情感,因此稱為「有情眾生」。然而「法 非善惡,善惡是法」,如果愛得不當,固然愛如繩索,會束縛我們,使我們身心不得自由;

愛如枷鎖,會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如盲者,使我們陷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

愛如苦海,使我們在苦海中傾覆滅頂。但是,「愛的淨化是慈悲,愛的提昇是智慧」,如果 能將愛昇華為慈悲,則:「慈息瞋恚,悲止害覺」(《菩薩地持經》)。又《增一阿含經》

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慈悲是諸佛菩薩度眾不倦的原動力,

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則愛如冬陽,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發人性的真善美,愛實不失 為一種鼓勵向上的力量。

因此,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卻主張以慈悲來運作感情,以理智來淨化感情、以禮法來 規範感情、以般若來化導感情。佛教鼓勵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親子之間要互敬互諒,朋友 之間要相互惜緣,進而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一切眾 生的慈悲。例如,佛陀靜坐路中以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國,他以「親族之蔭勝餘蔭」感動琉璃 王退兵(《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六》);佛陀對眼盲的弟子的愛護,諸如為患病比丘看病(《毗 奈耶》)、為阿那律穿針(《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乃至佛陀的本生譚裡「割肉餵鷹、

捨身飼虎」等等。正如《大乘寶要義論》說:「多諸有情於身命等皆生愛著,以愛著故廣造 罪業墮惡趣中;若復有情起大悲已,於身命等不生愛著,以不著故生於善趣。復能於彼一切 有情,運心廣行布施等行,一切善法相應而作,修菩薩者以大悲心而成其身。」所以《涅槃 經》說:「如來即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即是解脫。」

慈悲就是情愛的昇華,佛陀的弘法利生、示教利喜,就是愛;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就是愛。愛就是為了你好;愛你就要成全你,要尊重你,要給你自由,要給你方 便。愛是美的,愛是善的,愛是真的,愛也是淨的;佛教本質上即是慈悲與淨愛。

《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大智度論》也說:

「如慈母養育嬰兒,雖復屎尿污身,以深愛故而不生瞋,又愍其無知。菩薩於眾生亦如是。」

菩薩愍念眾生,不分親疏,因此我們應該學習諸佛菩薩,把愛從狹義中超脫出來,不只是愛 自己、愛家人,更要愛社會大眾、愛國家世界。我們要用慈悲去擴大所愛,用智慧去淨化所 愛,用尊重去對待所愛,用犧牲去成就所愛。人與人之間若能相親相愛,則宇宙世間,何其 寬廣啊!

(12)

過去一些曲解佛法義理的行者,總是灌輸在家信眾:「夫妻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 頭」等錯誤的觀念;其實世間男女結婚,這是愛的昇華、愛的圓滿、愛的統一。但是愛不是 單行道,愛要彼此體會對方的心,進而把對某個人的愛,擴及到一切眾生。過去儒家有謂「憐 蛾不點燈,愛鼠常留飯」;佛教也說「當以慈心育養幼弱,見禽獸蟲蛾、下賤仰人活者,常 當愍念,隨其所食,令得穌息。莫得加刀杖,傷絕其命」(《佛說阿難四事經》)。

愛是雙向的,真正的愛是要成全對方、祝福對方,愛不是佔有,而是奉獻。小愛是愛與 自己有關的,大愛是愛與他人有關的;真愛是愛真理、愛公理、愛國家、愛世界、愛人間的 和平。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其實這應該是有情有義、大情大愛,是大慈大悲 的情操,所以一個人什麼都可以失去,但是不能少了慈悲。

然而今日社會,許多人濫用了愛,醜化了愛,例如對美色的貪愛,辣手摧花;對金錢的 貪愛,竊盜貪污;對不應該為自己所有的貪愛,非法侵佔。不是好因好緣的愛是害人害己,

愛也能造成罪惡。

誠然,愛是罪惡之源,愛也是生死之本。但是雖然有愛才有生死,然而水能覆舟也能載 舟;愛雖然讓人迷失,然而愛也能讓人昇華。佛世時,摩登伽女因為迷戀阿難尊者,經過佛 陀善巧度化,終於覺悟「愛是苦的根源」(《楞嚴經》);蓮花色女在感情的世界裡受到創 傷,故以玩弄愛情為報復,後經目犍連尊者開導,終於認識「不當的愛是罪惡的根源」,於 是迷途知返。

愛維護了倫理,愛制定了秩序;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之間,是靠愛來維繫關係,是 靠愛來制定層次。一個人如果連父母、夫妻、兒女都不要,如何愛所有眾生?甚至有的人自 殺輕生,自己毀身滅體;一己之不愛,如何愛他人!因此《華嚴經》告訴我們,要「愛人如 愛己,率己以隨人」。

有愛就有力量,有愛就有希望,因為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要合乎法律、道德,

只要合乎情法的世間人倫,佛教並未否定和排斥。佛教對愛不執不捨,尤其人間佛教更要提 倡過中道的生活,要用慈悲來淨化所愛,要用智慧來領航所愛,要用善美來成就所愛,要用 德行來加持所愛。人的生命從愛而來,吾人更應用純愛、真愛、慈愛、淨愛,來莊嚴美好的 人間。

五、社會觀(群我之道)

人是群居的動物,不管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立足,都免不了要與人群接觸。人際關係 是現代人處世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生活裡所以有憂苦煩惱,都是肇因於群我的人際關係不

(13)

和諧。因為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自知如何修持「我」,甚至還強立分別你和我,因 此產生人際紛爭。

其實,人我之間的關係,都是靠緣份來維繫,善因得善果,惡緣招惡報。然而一般人往 往不能了悟這層因果關係,不僅不能相互成就,反而常常因為不服氣別人比我好、比我高、

比我大,而千方百計的和對方計較、爭奪,總希望自己能勝過別人、贏過別人。人,一旦有 了計較、比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親密如家人、恩愛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 相鬥爭。

佛教的僧團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僧伽」的意思就是「和合眾」。佛陀雖然重視獨修,

但也建立僧團,表示佛教對群我關係的重視。在佛門裡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人和,

才能無事。〈三皈依文〉說:「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所謂「統理 大眾」,即「人和」二字而已。僧團裡平時依「六和敬」來維繫人事的和諧,即:身和同住

(行為禮敬)、口和無諍(語言和諧)、意和同悅(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

見和同解(思想統一)、利和同均(經濟均衡),因此又稱「六和僧團」。

《阿彌陀經》云,西方極樂淨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和諧。

和諧就是淨土,一家和諧,就能一家快樂;一個社區和諧,社區就能平安。此外,解空第一 的須菩提,因為深入空理,故而所證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乃至戒律學上的「七滅諍 法」,都是僧團和諧的圭臬。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種問題,在佛法裡都有圓滿的解決之道。例如對 於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經》中舉出四種處理方法:「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 行,諦觀正不正。」

此外,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聲,然而有的人過份的希求令名,不惜自讚毀他,說人長短 過失,不但容易與人結下惡緣,而且有失厚道,往往反招惡名,所以《六波羅蜜多經》說,

想要獲得好的名聲必須注意:「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己德;智照無自他,當獲大名稱。」

《出曜經》亦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以怨報怨,永遠不能息怨,唯有以德 報怨,才能結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例如提婆達多雖然一再和佛陀作對,甚至三番兩次設計陷 害佛陀,但是有一天提婆達多生病了,群醫束手無策,佛陀還是親自前往探視,給予無盡的 關愛。佛陀的懿行,正如《六波羅蜜多經》說:「不念他人惡,常思其善事;智慧離分別,

人中最第一。」

世間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偉大,因為有勝負之心,爭執也就層出不窮;誠如《法句經》

說:「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爭自安。」如果我能懷著尊重你的偉大,我有擁 護你、成就你的心態,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

(14)

一般人總希望自己擁有的比別人多,而不顧別人的空乏;一般人總是好逸惡勞,只求一 己逸樂,不顧他人苦楚;甚至爭功諉過更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紛爭的原因。如果人人都能 承認自己錯、自己壞,凡事不推諉、不卸責,所謂「如有暴惡人,非理相加謗;智者以誠言,

安忍能除遣」(《諸法集要經》),則人我關係自然能和諧無爭。

現代的社區提倡守望相助,鄰里之間要互相敦親睦鄰,對獨居長者要主動關懷,殷勤慰 問。在佛教的《大寶積經》更說:「在家菩薩,若在村落,城邑郡縣,人眾中住,隨所住處,

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令信;不孝眾生,……勸令孝順。若少聞者,勸令多聞;慳者勸 施,毀禁勸戒,瞋者勸忍,懈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 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

一個團體裡,能幹的人,大都能促進和諧;不能幹的人,則容易引起紛爭。人與人之間,

能夠容許異己的存在,就能和諧;尊重寬諒,就能和諧。《華嚴經》有謂:「說四攝法,令 眾生歡喜充滿十方。」想協調人際間的關係,行四攝法是最好的法門。所謂四攝法,即布施、

愛語、利行、同事。不論我們布施的是金錢、財物,或力量、言語,都能使人感到歡喜,有 利於彼此的往來。說讚美他人的話,做有益他人的事,表示與他是平等地位,和平相處,都 是處事接物的妙方。佛經常教我們要廣結善緣,就是要我們不侵犯他人,不辜負他人,並且 要多多給人方便,因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不侵犯他人,才能使得他人樂意與你交往。

其實,人我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的相互存在。每一個人都只是世間的一半,

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還有一個「你」,你以外還有一個「他」,你我他之外,還有 周遭接觸的各種人等。

人與人之間如果關係良好,相助相成,這是很大的福份;如果相嫉相斥,則痛苦不堪。

人我之間,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諒解、幫助,如果有一方不能體諒另一方,則人我之 間必然會發生問題。

總之,人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因此,想要獲得和 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唯有把「你」當作「我」,你我一體,你我不二,能夠將心比心,彼此 互換立場,才是和諧群我關係的相處之道。

六、忠孝觀(立身之道)

俗云:「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一個能盡忠於國家的臣子,必然也是侍親至孝的人子;

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也才能盡忠於國家。忠孝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在「青年 守則」中開頭第一條就標示:「忠勇為愛國之本」,第二條接著揭櫫「孝順為齊家之本」,

(15)

子,全鄉里的人莫不同感無比的光彩;反之,一個人如果悖忠逆孝,則將為人所唾棄,必定 很難在社會上安身立足。

談到忠孝,過去一般人總認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間,對於忠孝之道無法克盡本份。

其實佛教和儒家一樣,非常重視人倫關係、道德綱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實踐。《淨名經關中 釋抄》說:「忠則愛主,孝則愛親。」《釋氏要覽》更說:「國有君王,一切獲安,是故人 王為一切眾生安樂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檢,皆依正國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無王力,

功行不成,法滅無餘,況能利濟。」因此《心地觀經》說世間有四種恩,應該晨暮回向祝禱:

「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此中所謂國王恩,即代表國家也。

此外,在《雜寶藏經》中,佛陀曾提出十種譬喻,說明人民應該如何盡忠仁王國君,並 且進一步告訴執政的人主,應該如何愛護他的子民,為他們盡忠。經中說:「王當如橋,濟 渡萬民;王當如秤,親疏皆平;王當如道,不違聖蹤;王者如日,普照世間;王者如月,與 物清涼;王如父母,恩育慈矜;王者如天,覆蓋一切;王者如地,載養萬物;王者如火,為 諸萬民,燒除惡患;王者如水,潤澤四方。」

一國之君既具備如此的仁德懿行,為人臣民自然會竭誠殫智的盡忠效命;同理,君王官 員對於黎民百姓也應該盡心愛護,為他們謀幸福。盡忠是人我之間彼此互敬的關係,非常平 等。因此,《尼乾子經》說,國君官員應該做到如下八點,以表示他們對部下僚屬的盡忠:

「一者,念諸一切眾生如愛子想;二者,念於惡行眾生如病子想;三者,常念受苦眾生生大 慈心;四者,念受勝樂眾生生歡喜心;五者,念於怨家眾生生護過想;六者,能於親友眾生 生覆護想;七者,能於資生之中生如藥想;八者,能於自身生無我想。」

佛陀認為理想的盡忠之道,應該是君仁臣敬,彼此互愛的融和關係,而不是上暴下懼、

交互爭利的各懷鬼胎。

關於盡忠,古代的沙門釋子為了國家的安危,忠貞愛國從來不落人後。例如宋朝遭遇靖 康之難,徽、欽二帝被擄,康王在江南即位,禮聘法道禪師參與軍機大事,籌募軍糧,對於 日後南宋江山的保安穩定,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唐安祿山之亂,經濟凋弊,幸賴神會大師販 賣度牒來資助軍需,才得以平定叛軍,這是佛教在災難亂世對國家的效忠事蹟。

佛光山大智殿設有「宗仰上人紀念堂」,是為了紀念棲霞法脈的一代高僧宗仰上人。宗 仰上人在民國締造之前,曾經加入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同盟會,捐助資金,幫助孫中山先生 完成革命,當初他與孫先生往來的書信,都被妥善的保存至今。

除了歷代高僧大德對國家竭盡忠誠之外,已經成就佛道的釋迦牟尼佛本身,曾經為了阻 止琉璃王舉兵侵略祖國,而於烈日當空靜坐路中,致使琉璃王三次進兵,三次都被佛陀的慈 悲所阻擋,可見佛陀和一般人一樣的愛國。

(16)

佛陀不但盡忠,也非常重視孝道。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去世,出殯時佛陀也參加了諸位王 子抬棺的行列,親自為父親抬扶棺木(《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佛陀為了報答母后摩耶 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佛陀為了感激姨母大愛道夫人的撫養恩惠,廣開方便慈悲法門,允許五百位釋迦種族的女眾 出家,佛教終於有了比丘尼的教團。佛陀為了成就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倒懸的孝心,宣說《盂 蘭盆經》,為後世弟子闢出一條孝親的法門捷徑。乃至中國歷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親事 蹟(見倫理觀),在在說明佛教的孝親思想濃厚。

此外,佛教的經典,如有名的《地藏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都 是闡揚孝親之道的經典,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經常可看到佛教的孝親思想。譬如《梵 網經》上說:「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順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 身心行為,更是對有情眾生的孝順。

從上述佛陀對忠孝的諸多懿行及教誨中,不難看出佛門的忠孝觀不同於古代儒家所謂「君 要臣亡,臣不亡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那種陷君親於不義不仁的愚忠愚孝之忠孝 觀念。

佛教認為,所謂「忠」,有誠實不二、鍥而不捨,有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的意思。過去 一談到忠,一般人大都只想到承侍君王、對國家盡忠;實際上,應該擴大盡忠的層面,例如 夫妻之間要忠誠、朋友之間要互信,乃至對工作要盡責,對自己的承諾要信守,對心中的信 仰要堅定,甚至對自己豢養的小貓、小狗,既然養它,就要全始全終的照顧它等等,都可稱 之為忠。

所謂忠者,不能見利忘義,不能見異思遷。忠,就是要把本份的事如實做好,例如小學 生要把小學的課業照顧好,中學、大學要把中學、大學的學業完成,如果胡混日子,就是不 忠於自己的本份。

忠,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善的執著,所以盡忠的對象也要有所選擇,要 看值不值得。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侍」;盡忠的對象必須是好的、善的、正的,

要有仁義,不能盡忠邪惡,那是非法的,所以忠也要講中心、講正派、講善美。

忠,是發揚仁義、慈悲、信仰。所謂「忠君愛國」,意思就是說,忠和愛是同等的。你 對他效忠,就必須愛他;既然愛他,就必須對他盡忠。

過去蔣中正先生提倡要忠於領袖、國家、責任、榮譽,把領袖擺在第一位,這是以個人 為盡忠的對象;但是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所以要為法盡忠,要忠於制度、忠於團體,

不能只為某個個人盡忠。

(17)

尤其,忠是雙向的,不是只有臣對君,君對臣也要盡忠。忠裡面有是非,有正邪,有好 壞,這是應該加以分別的;但是忠裡面沒有得失,沒有時間長短,沒有利害關係,只要是應 該盡忠的對象,儘管對我不利,我也要盡忠,這才叫做忠。

忠的含義,就是專注、不二、完成、圓滿的意思:能夠專注不貳,不計成敗地竭盡自己 的忠誠,完成自己的責任,當下即已圓滿忠貞之行。所以所謂「盡忠」,並不是要我們捐棄 生命,做無謂的犧牲,只要每個人都能站在個人的崗位上,把份內的工作做好,盡到本份應 盡的責任,就是盡忠。譬如家庭主婦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有條不紊,像樂園淨土一般,

就是對家庭盡忠;社會上每一個份子都能努力工作,不偷懶,不取巧,就是對社會國家盡忠。

身為佛教徒,凡我佛子,都能奉行佛法,以佛法來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使民風敦厚,

就是對國家民族盡忠。

自古以來,佛教寺院的設立,使每一個民眾在心靈上點燃一盞明亮的燈火,祛除黑暗的 愚癡無明,重現智慧光明,給予心理建設,給予精神武裝,這就是佛教對社會大眾盡忠;佛 弟子實踐佛陀的教示,以慈悲來化導暴戾,以忍辱來消除怨敵,以智慧來教育頑強,這就是 佛教對一切眾生的盡忠。所以,忠的含義,不僅僅是狹義地盡忠某一個人,或對某種特定對 象的恭敬崇拜,忠是更廣義地對大眾的服務奉獻。在家庭裡,要忠於妻子兒女,忠於為人夫、

或者為人婦的一份職責;在社會上,要忠於團體、忠於公司、忠於主管上司,克盡為人部屬 的一份責任。與人相處要忠於道義良心,追求理想要忠於自己的原則立場,在我們的生活裡,

忠的美德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內心忠誠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燈,光照八方。忠的懿行,

對我們人格的成長影響至深且鉅。

忠和孝往往是相提並論的。忠是信仰,是追隨,是學習;孝是恭敬,是愛護,是孝養。

談到孝順,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烏鳥禽畜尚且知 道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 孝,甚至進一步擴大為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

所以,現在的養老育幼,都是為了盡孝;現在的慈悲喜捨,就是要用孝敬的心來完成。

我們不但要對父母盡孝,對民族、同胞、人類,都要盡孝;我們不但要對長輩盡孝,對殘障、

老弱也要孝養。

所謂「孝」,是愛心的表現,孝是對國家、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間應 有的一份責任,孝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孝維持了長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 美德;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佛教認為,為自己所愛是小孝,

為家族親人為中孝,為國家民族是大孝。甚至《盂蘭盆經》說:「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 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佛陀不僅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當世父母,更要孝順七世父母,

乃至一切眾生父母。因此,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孝順應該從自己的 親人做起,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量無盡的眾生。

(18)

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更要澤被廣大的眾生父母,全心全力解決一切有情的煩惱,這才是 佛教理想中的至孝。正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

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說是為眾生盡孝。

如果說忠是與國、與民、與己的關係,那麼孝就是與親、與人、與生的關係。中國文化 主張三綱五常,但是一切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闡明,以孝順為中心,擴而充之,對國家 的孝順就是忠,對兄弟的孝順就是悌,對朋友的孝順就是義,乃至對眾生的孝順就是仁。尤 其今日提倡孝道,就是要如何積極去孝養父母,解決老年的孤苦,甚至解決同胞民族之間的 老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忠孝在人間,彼此是相互的。一條忠狗為主人盡忠,因為感念主人對他的愛護;大臣為 領袖盡忠,也是感謝君王的知遇、賞賜。我們想要別人對我們以忠孝來往,就必須先為對方 付出忠誠和孝養。

偈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所 謂忠孝,都是由吾人內心所激發出來的一種感情、良知,一種愛心和美德,忠孝是維繫人類 關係的倫理綱常,唯有把忠孝的精神發揚起來,讓忠孝、慈悲、愛心遍於一切時、一切處,

我們的社會才會更有秩序,我們的家庭才能更加美滿。

七、財富觀(理財之道)

人生在世,必須有正當的事業,透過勤奮經營,使得衣食豐足,生活安定,然後才能從 事種種的善事,此即所謂「衣食足,然後禮樂興」也。

然而過去原始佛教的行者大多不重視財富而重清修,他們追求樸素淡泊的生活,倡導清 貧思想,認為簡樸才是修行,淡泊才是有道。其實從大乘佛教的經典來看,例如《阿彌陀經》

的極樂世界,黃金鋪地,宮殿樓閣皆為七寶所成,極盡莊嚴堂皇;菩薩莫不寶冠頂戴,瓔珞 披身,富貴無比。因此,修學佛法不一定要以窮苦為清高。只要「平直正求」,佛教鼓勵在 家信眾可以榮華富貴,可以營生聚財,如《大寶積經》說:「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

非不如法。」而且有了財富以後要「給事父母妻子,給施親友、眷屬、知識,然後施法」。

意思是說,在家營生,要積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的正業與正命,如《雜阿含經》說:「營 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 農牧收成,或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等,都是佛教所認可的經濟營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財富,例如:竊取他物、違法貪污、抵賴債物、吞沒寄存、欺罔共財、

因便侵占、藉勢茍得、經營非法、詐騙投機、放高利貸等,則為佛教所不許。

(19)

此外,舉凡違背國法,譬如販賣毒品、轉賣人口的職業,或者違反佛法的不當工作,例 如屠宰、酒家、賭場等,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

不吸毒等根本大戒觸逆的職業,都是佛教所不允許。

在《中阿含經》裡也有提到取財有六種非道,不可為之,即:(一)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

如賭博、競勝、比武等皆是。(二)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非時行是指晝夜顛倒,不顧家庭眷 屬,如玩弄娼妓,不務正業,即世間的浪蕩子。(三)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酒能亂性,飲 酒的人必多放逸,不事生產。(四)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指親近惡友不但不能得財,反 而有傾家蕩產,甚至喪命的災禍。(五)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指性好歌舞娼妓,任意浪費。

(六)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指性好遊蕩,不喜作業,凡寒熱飢飽都有藉口,不肯作事。

以上六種皆是消耗財物不能生產,不但現世勞神喪財,身敗名裂,而且來生墮苦趣,失 人身,所以說是非道,亦即非人倫善道也。

有了金錢財富,還要懂得怎樣處理自己的財富,這才是重要的課題。在《雜阿含經》裡 面有一首偈語說:「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意思是說:假 如你每一個月有十萬元的收入,你應該拿出四萬元來經營事業;兩萬元做為家庭生活所需;

兩萬元儲蓄以應不時之需;剩餘之兩萬元用以布施,回饋社會,救濟貧乏。

此外,在《大寶積經》中,佛陀以波斯匿王為例,告訴我們財富處理的方法。因為波斯 匿王已經不需要為生活計算,因此他處理的方法是分作三分,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宗教,三分 之一用來救濟貧窮,三分之一用來奉獻給國家作為資源。

在《般泥洹經》中,對財富的處理方法則說,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分為四分,一分供養 父母妻子,一分補助僕傭屬下,一分施給親屬朋友,一分奉事國家沙門。

說到財富,財富有狹義的財富,有廣義的財富;有有形的財富,有無形的財富;有現世 的財富,有來世的財富;有個人的財富,有大眾的財富;有物質的財富,有精神的財富;有 一時的財富,也有永久的財富。

佛教不但重視一時的財富,更重視永久的財富;不但重視現世的財富,更重視來生的財 富。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之財,例如:健康、智慧、人緣、能力、

信用、口才、聲望、名譽、成就、歷史、人格、道德等。這些無形的財富比之有形的財富更 好。佛教不但重視私有的財富,尤重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 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等;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 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20)

也就是說,佛教認為真正的財富,不一定是銀行裡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

黃金、白銀,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人生唯有佛法、信仰、慈悲、發心、滿 足、歡喜、慚愧、人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財富。

佛教對於現世的財富,認為要想廣聚財富,必須平時養成儲蓄的習慣,有了收入,能少 分少分累積,猶如蜜蜂勤勉地在花叢中穿梭採集花蜜,點滴儲藏,醞釀成蜜而富足。因此,

《中阿含經》告訴我們:「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此外,佛教對於財富的看法,首先以「因緣果報」說明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 結善緣而來,並且「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 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

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佛教並不完全否定錢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 法修道的資糧。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分 別功德論》)、毗舍佉「四事供養」(《四分律》)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不 能過分倡導貧苦思想,因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金錢不但是學道的資糧,也是一切佛化事業的基礎。佛學院、禪堂、念佛堂、學校、醫 院、電台、雜誌社等,都需要金錢才能推動。所以,金錢並不完全是毒蛇,佛經所謂「淨財」、

「善財」、「聖財」,只要能善用金錢來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裝窮學道更大,更有意義,更 有智慧。

因此,學道並不一定要貧窮才是有道心;大乘佛教主張個人可以清茶淡飯,所謂「三衣 一鉢」、「衣單二斤半」、「頭陀十八物」,但是寺院團體不能不要財富。自古寺院建築,

朱簷碧瓦,雕樑畫棟,富麗莊嚴;亭台樓閣、廊院相接,重重疊疊,幽遠深邃,因此有謂「佛 門淨土」,佛門其實就是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一個安樂富有的世界。

是以人間佛教應該重新估定財富的價值,只要是合於正業、正命的淨財,應是多多益善;

只要能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對經濟利益、對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益的事業,諸如農場、

工廠、公司、銀行等,佛教徒都應該去做。因為有錢並不可恥,貧窮才會招來罪惡。

八、福壽觀(擁有之道)

多福多壽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如何求得大富大貴、長命百歲,這是世人共同的願望。

但是福壽往往很難兼得,有人富可敵國,卻英年早逝,無福享受,有人老耄長壽,卻一生窮 苦潦倒。欲得福壽綿延,必須福德因緣具足,才能增廣福壽,綿延無量。

(21)

如何培植福壽的因緣呢?依佛教的看法,福壽不是上天所賜,不是他人給予,而是自己 的業力感得,所謂自作自受,自己的淨行善業能為自己帶來無盡的福壽,自己的劣行惡業也 會斷絕福壽的因緣,糟蹋自己的幸福。佛教所講的五戒,不偷盜就能擁有福報,不殺生就能 永保長壽,因此遵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福壽。

《八關齋經》也說,受持八關齋戒,「福不可稱計」。《法句經》則說:「能善行禮節,

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法苑珠林》也告訴我們,如果實踐七種布施法 門,可以獲得無量的福壽:一設立佛像僧房。二種植樹木果園。三常施醫藥救病。四打造船 隻渡人。五建設橋樑道路。六點燈鑿井施茶。七建造浴廁便民。《大教王經》更說:「欲得 福祿,欲得長壽,福慶增盛,果報圓滿者,應當作善,莫損僧寶,不滅法寶,不除佛寶。所 得王位亦不動搖,所作大臣亦不損壞,所得人身延年益壽。」三寶、父母、師長、弟子、病 人、急難、根缺、百苦,都是我們生長福壽的福田。

此外,古德說: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祿變禍兆。

心好命不好,轉禍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一切的福壽果報都離開不了心地的修持,心地純善,平時又能與人結緣,培植福壽的因 緣,自然富貴隨身,長命百歲。存心險惡,雖然能夠左右逢源,享受一時的快樂,但是轉瞬 間就變成災難禍殃。譬如搶劫偷竊別人的財富,雖然得到短暫的欲樂,但是卻埋下日後服刑 受苦的惡因,好比以舌頭舐食劍上的蜂蜜,雖然嚐到甜美的蜂蜜,卻把舌頭也割傷了。因此 雖然眼前因緣不具足,只要宅心仁厚,心存慈悲,有一天災禍也會轉變成幸福。

求福添壽的因果之道固然經中多所明示,然而社會上一般人總認為要長壽多福,應該向 神明、菩薩、佛祖祈求,把信仰建立在貪求、饜取的層次上。其實《法句經》說:「祭神以 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福壽並不是有求必得的,如果自己不去培 植福壽的因緣,福壽是不會憑空降下的。所謂「生天自有生天福,未必求仙便成仙」,自己 不努力去自求多福,而把一切的責任完全推諸於神明佛祖的身上,如此不合乎因果道理,正 如把一塊沈甸甸的石頭放置在水中,卻違反常理的希望石頭不要沈入水底;相反的,《龍舒

(22)

增廣淨土文》說:「現世多為吉善則增福壽,……現世多為罪惡則減福壽。」如果我們所作 所行合乎因果法則,應該享有福壽的果報,龍天神明也無法一手遮蔽,抹殺我們所應享有的 果報,正如浮盪在水面上的熱油,縱然有人祈求說:「油呀!油呀!請你沈下去吧!」油是 不會和他相應沈澱水底的。因此福壽的獲得,是別人無法操縱的,即使神明也不能掌握我們 的生死禍福,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否努力去播種福壽的種子。

福壽具足雖是世人普遍的願望,尤其「五福臨門」──福祿壽財喜這五福齊降門庭,更 是一般人心目中所企盼的幸福。然而果真擁有這五福,人生就美滿無憾了嗎?人生的幸福快 樂就僅僅止於這五福的獲得嗎?其實世間一切都是有為法,福壽本身有時也有它們的缺陷,

不是無漏究竟的。舉例說,一般人常欣羨別人說:「你真有福氣!」有「福」就會有「氣」!

福是伴隨著氣一齊而來的。譬如兒女成群,兒女所帶來的閒氣也不在少數,幼小時擔心他身 心的成長;長大了憂心他能否成龍成鳳;即使成家立業了,還要掛心他家庭是否美滿、事業 是否順利?如果遇到不肖子弟,操心的事就更多了!兒女多,福氣多;錢財多,福和氣也如 影隨形接踵而至。錢財多,有時固然可以享受聲色之娛,但是錢財有時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 到的煩惱,何況周轉不靈時,銀行三點半那種焦慮的滋味,如同烈火焚身一樣難忍。

福和氣如身影一般關係非常密切,壽和老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無法分開。如平時我 們也常聽到有人說:「祝你長命百歲」,甚至說「願你活到一百二十歲」。

活到一百二十歲的人瑞也許是人人羨慕的對象,但是一個人如果真的活到一百二十歲,

也許他一百歲的兒子已經壽終了,八十歲的孫子也逝世了,甚至六十歲的曾孫也撒手塵寰,

一個鬚髮皤皤的老人活得這麼長久就為了要為兒孫送葬?這樣的一百二十歲,生命的意義究 竟在哪裡?

所以,佛教認為世間上的福壽並不究竟,不是我們所要追尋的目標;不過佛教也並非排 斥對福壽的追求。只是佛教主張「求福當求智慧福,增壽當增慈悲壽」。只有福報,沒有智 慧,就如獨輪難行,單翅難飛,必須融合了智慧的福報才能功行圓滿,有了智慧的福報,才 能運用智慧把自己的福報回饋給一切眾生。同樣的,只有長壽而不知行善,這種長壽對眾生 而言,沒有存在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智慧福、慈悲壽。

說起壽命,人的生命,這一期過了,還有下一期,甚至有無限期的生命;正如花果萎謝 了,只要留下種子,就會有第二期的生命、第三期的生命,乃至無量無限期的生命。也就是 說,人的軀體是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但是生命、心靈是無為法,可以無量壽。所以,求 壽當求「無量壽」。

「無量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不但「無量壽」,又稱「無量光」。無量壽是 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是超越了空間。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精神、智慧、貢獻,都流入到無限

(23)

(一)事業的壽命 開創事業,造福邦梓,澤被社會人群,譬如創建公司、工廠,一經營就 是幾十年,甚至百年老店,不但本身投注畢生的歲月,子子孫孫繼承不輟,就是一種事業上 的壽命。

(二)文化的壽命 人類生命的可貴,就在於文化的傳遞,祖先的嘉言懿行、歷史的經驗軌 跡,都是我們文化的寶貴財產,如中國文化史上的文物、典籍,乃至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經典 結集,都是後世佛弟子要珍惜的文化壽命。

(三)言教的壽命 古人所謂立德、立功、立言,古今聖賢的珠璣教諭,讓後代的人不斷的 沿用,他們的教言是人類智慧的遺產、文化的寶庫。透過古人的著書立說,傳之其人,文化 得以薪火相傳的綿延下去,言教上的壽命是超越時空,是和心靈交會的生命。

(四)信仰的壽命 中國人非常注重傳宗接代的觀念,事實上,不僅肉體壽命要傳遞,事業 的壽命要接棒,信仰的壽命更要代代相傳,燈燈相續,世世代代皆為正信的佛弟子,續佛慧 命,就是信仰的壽命。

(五)道德的壽命 古人說「典範在宿昔」,中國歷代的聖賢捨身成仁、殺身取義,道德的 馨香遺留千古,後世緬懷,這就是「立德」的完成。

(六)智慧的壽命 智慧的壽命是解脫的、清淨的生命,它包含歡喜、無私、慈悲、智慧的 無量功德;無盡知識的寶藏,是佛弟子應該努力體證與完成的生命。

(七)功德的壽命 信眾在寺院中建殿堂、造寶橋、裝佛像、印經書、植草木、供道糧等功 德,留在道場中的是後人緬懷的事蹟,子孫引以為傲的福德。僧眾遺留在寺院中的功德是修 持道行的潛移默化,除了昇華一己的生命,更是長養後學修道者的信念,這種純粹無所得,

又無所不得的功德是永恒的壽命。

(八)共生的壽命 佛教中根深蒂固的惜福、惜緣等觀念,用之於今日,就是愛護地球、注 重環保、珍惜資源。讓共生的環境、因緣能夠持續,使互存的時空、條件得以綿延,俾令子 孫後代在地球上能獲得安樂、幸福、自在的共生壽命。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生命的意義,不在尸位素餐,而在於明理達道,於世 有益。因此《法句經》說:「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推佛法要。」世間 上的壽命縱然如彭祖活到八百那樣長壽,最後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現象;世間上的福樂縱 然貴如帝王一般希有,終究歸於生滅幻空。因此,我們追求福報要追求生生世世的永久福報,

而不要追求一世一時的短暫福報,如《金剛經》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盡、

有為、有漏;永久的幸福是無限、無量、無盡、無為、無漏,是盜賊不能偷、水火不能侵,

是永恒不缺失的幸福。

(24)

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張群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人的一生當中,即使你 活了一百二十歲,你擁有家財萬貫,但你究竟真正「擁有」多少?又「享有」多少呢?在時 間上,即使你「擁有」人生百歲,但是你可曾「享有」幾時的清閒?在空間上,你「擁有」

華屋美廈千萬間,但是你可曾「享有」多少個清酣無夢的睡眠嗎?在人間裡,你「擁有」家 人,家人是你的嗎?你「擁有」許多事業,那些事業都能靠得住嗎?所以,世間上你所「擁 有」的,不一定都能為你所「享有」;不是你所「擁有」的,也並不代表你就不能「享有」它!

因此,人的生活,重要的是要過得自在、歡喜。日常生活要有規律秩序,早睡早起,有 一定的作息;心情要保持安和愉快,不輕易鬧情緒,不隨便發脾氣;要把自己忙碌起來,忙 碌於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忙碌於事業的創造,忙碌於服務社會人群,忙碌於自我生命的提昇,

把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讓煩惱沒有一絲空隙可乘,如此自可享受放曠逍遙的歡樂人生!

總之,人到世間上來,除了要把握時間、爭取時間、利用時間多做有益社會人群的事,

以延長時間上的壽命以外,更應該努力創造美好的語言壽命、芬芳的道德壽命、顯赫的事業 壽命、不朽的文化壽命、堅定的信仰壽命、清淨的智慧壽命、恒久的功德壽命、互存的共生 壽命,如此才是真正擁有了福德與長壽。

九、保健觀(醫療之道)

世間上最寶貴的不是金錢、名利,也不是權勢、地位,世間上最寶貴的是健康,有了健 康,才能享受幸福的人生。因此一個人儘管事業有成,家財萬貫,僮僕成群,大廈千間,如 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不是我的,所以平時注重身心的保健,這是人生重要的課題。

然而「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緣起緣滅的世間,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尤其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佛醫經》中提到,人會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 食、過度疲勞、飲食無節制、憂愁、縱欲、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氣等等。

《清淨道論》指出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八,即:風、痰、飲食不調、業、外傷、非人、鬼、

魔所致。

《摩訶止觀》提到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 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前三種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飲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 癒;後三者則與患者自身的業力相關,必須藉由拜佛禮懺修福,才能減輕病苦。

總結說來,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如何契理契機,攝受大眾,將佛法的正知正見傳達到社會

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

在這一節裡會提到,即使沒辦法解得實際的解函數,我們也 可以利用方程式藉由圖形(方向場)或者數值上的計算(歐拉法) 來得到逼近的解。..

能燒掉功德之林;瞋恨也如 同刀劍,會傷害我們的法身 慧命。在《法苑珠林》中記 載,瞋恚有六點過患:失善

※ 有錢的人大多剛開始也是一個不起眼的角 色,微軟的創辦人Bill Gates,大家都知道 他讀哈佛大學、中途休學,在自家的車庫開 始創業;Dell 電腦的總裁Michael

答:向東直走 800 公尺再向北直走 200 公尺 練習四

誠然,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但其實並非新創,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是從淨

D., (2004)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Re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ial Relapse Prevention Effec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