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際網路對組織中個人工作型態的影響:電子通勤工作模式之探討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Employee's Working Styles in Orangizations: A Study of Telework Model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際網路對組織中個人工作型態的影響:電子通勤工作模式之探討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Employee's Working Styles in Orangizations: A Study of Telework Model"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網際網路對組織中個人工作型態的影響

電子通勤工作模式之探討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89-2416-H-110-076

執行期間:89 年 08 月 01 日至 90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胡國強

執行單位: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中 華 民 國 90 年 7 月 31 日

(2)

網際網路對組織中個人工作型態的影響

電子通勤工作模式之探討

The Impact of Inter net on Employee’s Wor king Styles in Or ganizations

A study of Telewor k Model

計畫編號:NSC 89-2416-H-110-076 執行期限:89 年 08 月 01 日至 90 年 07 月 31 日 主持人:胡國強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ghu@cm.nsysu.edu.tw 計畫參與人員:王寧膺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一、中文摘要 隨著通訊與資訊科技的發展,網際網 路(Internet)科技已經在組織內被廣泛地 使用。此一變革使得員工必須在固定時間 集中在辦公室上班的傳統工作型態逐漸改 變,代之而起的是一種彈性的工作模式, 例如電子通勤(telecommute)、行動辦公室 ( mobile office )、 旅 館 化 辦 公 室 (hoteling)、衛星辦公室(satellite office)、 電子工作中心(telework center)等工作型 態逐漸興起。 電子通勤這種工作型態最早是在美國 萌芽並陸續有企業採納和試辦,根據估計 目前約有兩千五百萬的美國勞動力使用這 種工作模式。在國內電子通勤則為一新興 的概念,目前國內企業計有台灣 HP、台灣 IBM、台灣全錄(Xerox)及中國生產力中 心(CPC)均實施行動辦公室;台灣勤業 管理顧問公司實行 e-Office;台灣昇陽電腦 (Sun)籌建 Flexible-Office。 當組織型態因網際網路而虛擬化之 後,因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配置,傳統的業 務流程及組織管理模式亦隨之調整。其 中,電子通勤利用資訊及行動通訊科技使 員工的工作型態不受時空環境的限制,這 創造了一個跨越時間、地點,使工作更為 彈性化的組織環境。員工可以透過(手提) 電腦、網際網路、群組軟體、數據機、呼 叫器、(行動)電話、傳真機、視訊會議等 通訊工具,在辦公室以外的地點工作,包 括收發電子郵件、擷取公司資料、與客戶 線上溝通等。員工並可自行規劃本身的工 作流程、工作內容,只需在期限內將工作 成果傳回公司,不再受限於傳統的上班時 間與地點;如此將大大提升了員工的自主 性與工作生活品質(QWL)。 本研究將探討電子通勤制度下,員工 之個人工作模式為何?在此目標下,研究 者試圖瞭解一個組織欲成功實行此一工作 模式,所應考慮的關鍵因素。這包括因、 果與外在配合條件。研究目的在利用多變 量分析方法中的結構方程式模型(SEM), 建構一個較完整的以電子通勤為主的個人 工作模式,以作為未來國內企業實施或改 進之參考。 關鍵詞:電子通勤、工作屬性、人格特質、 線性結構方程式 Abstr act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the Internet,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way we have done business before. Therefore, some different work arrangements have emerged in the technology-based business, such as telecommuting, mobile office, hoteling, satellite office, etc. The number of telecommuters in the US today is up to 25 million. In Taiwan, 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 Xerox Taiwan, IBM Taiwan, and HP Taiwan have implemented the mobile office system for several years. Arthur Andersen and Sun also built their flexible office last year.

As the literatures indicated that telecommuting did increase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job efficiency, employee satisfaction, productiv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while reduce commuting time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office spaces.

(3)

However, the teleworkers felt more isolated as a result of working in a remote environment.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ion with supervisor or co-worker all got worse. Besides, managers also worried about telecommuting will reduce their authority and control power.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Internet affect the individual worker’s work style, especially what are the key factors being considered in telecommuting. Finally, the proposed telecommuting model would be empirically examined in the selec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organizations.

Keywor ds: Telecommuting,

Job Characteristic, Personal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二、緣由與目的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通訊技術的進 步,傳統上組織員工必須集中在同一地點 工作的方式已經逐漸改變;代之而起的是 企業必須要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並改 善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因此,適度的『在 傳統辦公室以外的遠端工作』的彈性工作 方式於是形成。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繼 實施彈性上下班、部分工時、兩人合工(job sharing)等讓工作時間彈性化的措施後, 更 進 一 步 開 始 採 用 電 子 通 勤 (telecommuting, telework)的工作型態。 電子通勤的概念最早是於 1957 年在 美國被提出,但是直到 1970 年代早期能源 危機期間才受到各界的重視;當時研究焦 點在於探討如何利用通訊設備,以降低運 輸需求(尤其是工作旅次),並進而節省能 源。到了 1980 年代,電子通勤被認為是運 輸管理的策略之一,用來減輕尖峰時間的 工作旅次,進而減少交通擁擠、降低空氣 污染。1990 年代在美國則以聯邦行政命令 作為引導私人公司及公共部門實施電子通 勤之依據;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在實施電 子通勤後,發現它不僅如上述具有降低工 作旅次、節省能源、減少員工通勤時間等 功 能 , 更 能 提 高 員 工 生 產 力 ( Apgar, 1998)、增加競爭力,同時改善員工工作生 活品質。自此,電子通勤的主要目的已由 原先的減輕空氣污染、改善交通擁塞、節 省能源等運輸管理的領域,逐漸轉變為目 前的提昇員工工作生活品質、增加組織彈 性與工作績效等企業管理的領域。

根據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於 1999 年調查顯示,全美電子通勤者約有八 百八十萬人,估計在公元 2000 年將達到兩 千五百萬人,且預期將會有愈來愈多的企 業實施這項工作制度。目前在全美實施電 子通勤制度的企業中,大部分為資訊密集 產業,例如銀行、保險公司、財務服務公 司、管理顧問公司、以及與電腦資訊有關 之高科技公司等。許多美國大企業及中小 型企業均有成功地推行此一新型態的工作 模式,此外美國聯邦及地方政府機構也有 進行相關的可行性研究。 電子通勤對於國內企業而言,則仍舊 為一新穎的概念。中國生產力中心(CPC) 在 民 國 85 年 6 月 首 先 將 行 動 辦 公 室 (Mobile Office)的概念引進國內,並落實 到其位於汐止的公司總部。其後並陸續有 台灣 IBM、台灣 HP、台灣全錄(Xerox) 跟進實施行動辦公室;台灣勤業管理顧問 公司實行 e-Office;台灣昇陽電腦(Sun) 籌建 Flexible-Office。綜觀國內企業將此種 新型態工作制度應用在現代化辦公室的主 要目的,在於調整組織的體質、增加組織 的彈性、降低辦公室的成本、並提昇組織 的競爭力與經營效率。 當組織型態因網際網路而虛擬化之 後,因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配置,傳統的業 務流程及組織管理模式亦隨之調整。其 中,電子通勤利用資訊及行動通訊科技使 員工的工作型態不受時空環境的限制,創 造了一個跨越時間、地點,使工作更為彈 性化的組織環境。員工可以透過(手提) 電腦、網際網路、群組軟體、數據機、呼 叫器、(行動)電話、傳真機、視訊會議等 通訊工具,在辦公室以外的地點工作,包 括收發電子郵件、擷取公司資料、與客戶 線上溝通等。員工並可自行規劃本身的工 作流程、工作內容,只需在期限內將工作 成果傳回公司,不再受限於傳統的上班時 間與地點;如此將大大提升了員工的自主 性與工作生活品質(QWL)。

(4)

即使電子通勤有上述許多優點,但假 如公司制度設計不當或企業環境因素(包 括員工素質、管理者、相關配套措施)不 能相互配合,則不僅無法達成公司預期目 標,更可能會導致實施之後的負面效果。 典型的負面效果包括了員工對工作產生怠 惰、公司營運績效降低、員工對工作產生 不滿、部門主管與員工間產生疏離感、溝 通不良等。 因此,企業如何成功地實施電子通勤 制度,應考慮之關鍵因素是什麼?這可由 員工個人特質、所從事的工作屬性、及公 司實際執行的制度面來著手。而實施電子 通勤所產生的結果,包括員工生產力是否 提升、工作滿足感、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 及部門或團隊內的疏離感等,對於以上各 個變數其中的因果關係,都將是本研究亟 欲探討的課題。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及動機,本研究的 主要目的有三︰ 1. 探討當前國內企業實施電子通勤之概 況,並瞭解實施時應考慮的因素,包括 員工人格特質、工作屬性、領導者之領 導方式、及公司之配套措施等。 2. 瞭 解 電 子 通 勤 制 度 所 產 生 的 實 質 效 益,包括員工的生產力、工作滿意度、 及對組織的向心力與部門內疏離感等 問題。 3. 經由實證過程,建立國內企業實施電子 通勤制度下,員工個人之工作模式。 本研究係以國內實施電子通勤制度 的四家公司,包括中國生產力中心、勤業 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全錄公司、及南山人 壽保險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其員工 對於此一制度的接納性、適應性、所認知 的實質效益;並歸納出可能影響此制度成 敗與否的關鍵因素。 三、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模式共有六個潛在變項,分別 為:個人適合度、工作適合度、公司支援、 工作彈性度、程序機制、及工作產出。為 釐清上述六個變項間之因果關係,本研究 提出了八項研究假說,並經由線性結構方 程式(LISREL)驗證性因素分析,確認其 中五項假說成立: 1. 工作適合度將影響工作安排的彈性 度;在本研究中,工作適合度是根據工 作自主性和任務的相依性等兩個觀察 變項來判斷;而工作安排的彈性度則是 企業是否實施電子通勤的指標因素。依 照前述假說,員工對工作的自主性愈 高、需要依賴其工作伙伴的程度愈低, 其工作性質即愈有彈性、愈適合電子通 勤制度的實施。經由模式的因果分析之 後,亦印證此一假說的成立。 2. 公司是否全力支援將影響程序機制的 周延性:在本研究中,公司的支援程度 是根據科技的應用程度、高層管理的支 持程度、及預算的多寡等三個觀察變項 來判斷。依照前述假說,若公司對電子 通勤計畫的支援程度愈高,將愈可能設 計出完善的程序機制做為配套措施。研 究結果發現,若能適當的運用通訊(資 訊)新科技與有效規劃公司預算,將使 組織的差勤系統更臻完備;而高階管理 者的推動決心與相關部門的配合程度 亦影響整個計畫的成敗。 3. 工作彈性的大小將影響組織程序機制 的建構:在本研究中,工作彈性的大小 主要是以其工作地點的選擇性做為判 斷依據,若工作本身不需在固定的地點 或時間內進行,即表示工作內容的彈性 程度愈高、愈趨向電子通勤制度的操作 型定義;而程序機制則是用來輔助電子 通勤制度運作的重要關鍵。研究結果顯 示,若工作的彈性度愈高,應用電子通 勤的範圍愈廣,組織將更需要完善的差 勤系統以監控員工績效、多元化的溝通 管道使資訊流通;部門管理者也必須朝 向高支持性、高關懷性的領導風格。 4. 工作彈性程度的大小將影響員工的工 作績效:員工能自主選擇工作進行的時 間與地點,這是工作彈性度高的表現。 此彈性工作模式若能配合員工的自律 性等人格特質之要求,以及差勤系統、 領導功能等程序機制的設計,將能做為 對高生產力、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因子。 但另一方面,若缺乏適當的績效監控與 評量系統,將不易控制員工的行蹤與工 作進度,導致某些缺乏自制力的員工對 工作產生怠惰,此時生產力反而會降

(5)

低。 5. 程序機制的周延性將影響員工在工作 上的產出:本研究中,程序機制的周延 性是根據差勤系統的設計、主管的領導 風格、以及溝通機制的完善性等三個觀 察變項做為判斷。依照前述假設,若企 業能設計一套周延的程序機制,將能有 效輔助電子通勤制度的實施,提升員工 在工作上的產出並抑制社交隔離所產 生的負面影響。本研究結果發現,完善 的差勤系統讓員工即使身處辦公室以 外,亦能享受如同在辦公室般的便利 性;資訊流通的迅速與效率可降低任務 相依性高所帶來的負面衝擊;部門主管 的信任支持與充分授權更是導致員工 生產力提高的一大主因。 本研究發展至此,僅能視為一階段性 任務的達成;而隨著各式新科技的應用及 新觀念的推展,勢必有愈來愈多的行業適 用於電子通勤制度(例如大學教授透過網 路實施遠距教學),此制度本身也將變得愈 來愈多元化。未來電子通勤制度將如何演 變、為企業帶來何種影響,相信是實務界 及學者所共同關心的課題。 綜觀電子通勤的概念演進,由 70 年代 的節約能源導向、80 年代的運輸管理導 向、至今日的企業績效導向,究竟電子通 勤制度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何?其適用的範 圍和極限為何?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此 一議題,做持續的追蹤並歸納出其發展軌 跡。 四、成果自評 本研究成果對當前組織電子通勤工作 模式理論建構上有一定之貢獻;在實務 上,經理人需考量工作中之組織脈絡、工 作內涵、工作者特性及工作程序整體配套 機制。 五、參考文獻 王寧膺,民 90 年,企業實施電子通勤制度 下員工個人工作模式之研究,中山 大學碩士論文。 周昇政,民 88 年,企業實施行動辦公室制 度主要成功因素及其效益之探 討,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賴啟豪,民 86 年,資訊人員通訊上班的員 工需求模式與主管決策模式,淡江 大學碩士論文。 王榕翎,民 85 年,臺灣企業實施遠距上班 成效之研究,實踐大學碩士論文。 偕魁元,民 85 年,企業主管施行通訊上班 之決策模式,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林智偉,民 84 年,通訊上班需求模式之建 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楊逸峰,民 82 年,國內企業實施在家上班 辦公工作模式之可行性研究,大業 大學碩士論文。 顏進儒,民 84 年,通訊上班的發展現況與 研究課題,運輸,27 期,pp.75-90。 顏進儒,民 88 年,台北都會區員工選擇通 訊上班敘述性偏好分析,中國土木 水利工程學刊,第十一卷第二期, pp.387-397。 許巧鶯、黃惠如,民 87 年,企業採行通勤 上班或通訊上班決策模式之研 究,運輸計畫,第二十七卷第四 期,pp.583-612。 呂玉娟,民 90 年,中國生產力中心--速度、 彈性:行動辦公室的先驅,能力雜 誌,2001 年 4 月號,pp.34-39。 張劭勳、張劭評、林秀娟,民 90 年,SPSS For Windows 多變量統計分析,台 北,松岡。 黃俊英,民 89 年,多變量分析,第七版, 台北,華泰。 王保進,民 88 年,視窗版 SPSS 與行為科 學研究,台北,心理。 陳正昌、程炳林,民 87 年,SPSS、SAS、 BMDP 統計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 的應用,第二版,台中,五南。 陳龍川,民 82 年,LISREL 的理論和應用 實例,花師數理教育,1993 年第 3 期,pp.19-28。 姚開屏,民 82 年,結構方程式模型的基本 原則及符號,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1993 年第十一卷,pp.79-90。 Ann M. Brewer, “ Work Design,Flexible

Work Arrangement and Travel Behavior:Policy Implications“,

Tr anspor t Policy, May

1998,pp.93-101.

(6)

“ Modeling the Desire to

Telecommute:the Importance of Attitudinal Factors in Behavioral Models”, Tr anspor tation 1997, Vol.31, pp.35-50.

Nancy B. Kurland & Diane E. Bailey, “ The Advantage and Challenges of Working Here,There,Anywhere,and Anytime ”, Or ganizational

Dynamics, Autumn 1999, pp.53-67.

Daniel C. Feldman & Thomas W. Gainey, “ Patterns of Telecommuting and Their Consequences:Framing the Research Agend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7, Vol.7, pp.369-388.

T. Guimaraes & P. Dallow, “ Empirically Testing the Benefits, Problems, and Success Factors for Telecommuting Programmes ”, European J our nal

of Infor mation Systems 1999,

Vol.8, pp.40-54.

Susan L. Handy & Patricia L. Mokhtarian, “ Planning for Telecommuting: Measurement and Policy Issue ”,

J our nal of the Amer 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5, Vol.61,

pp.99-111.

France Belanger, “ Workers’ Propensity to Telecommute:An Empirical Study ”,

Infor mation & Management 1999,

Vol.35, pp.139-153.

Patricia L. Mokhtarian & Michael N. Bagley, “ Modeling Employees’ Perceptions and Proportional Preferences of Work Locations:the Regular Workplace and Telecommuting Alternatives ”, Tr anspor tation

Research Par t A 2000, Vol.34,

pp.223-242.

Patricia L. Mokhtarian & Ilan Salomon, “ Modeling the Choice of

Telecommuting 2:A Case of the Preferred Impossible Alternative ”,

Envir 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6, Vol.28, pp. 1859-1876. Daniel C. Feldman, “ Reconceptualizing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Part-Time Work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0, Vol.15,

pp.103-112.

Yash P. Gupta & Jahangir Karimi & Toni M. Somers, “ A Study on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Telecommuting ”,

IEEE Tr ansactions on

Engineer ing Management 2000,

Vol.47, pp.26-39.

Piotr Olszewski & Patricia L. Mokhtarian, “ Telecommuting Frequency and Impacts for State of California Employees ”, Technological

For 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4, Vol.45, pp. 275-286.

Jill S. Mannering & Patricia L. Mokhtarian, “ Modeling the Choice of

Telecommuting Frequency in California:An Exploratory Analysis ”, Technological

For 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4, Vol.49, pp. 49-73.

Mahmoud M. Watad & Frank J. DiSanzo, “ The Synergism of Telecommuting and Office Automation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000,

Vol.41, pp. 85-96.

Thomas W. Gainey & Donald E. Kelley & Joseph A. Hill, “ Telecommuting's impact on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dividual workers: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employee isolation ”,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 our nal Autumn 1999, Vol.64, pp.

4-10.

Lin Grensing-Pophal, “ Training Employees to Telecommute: A Recipe for Success “, HRMagazine Dec 1998, Vol.43, pp. 76-82.

David M. Stanek & Patricia L. Mokhtarian, “Developing Models of Preference for Home-Based and Center-Based Telecommuting:Findings and Forecasts ”, Technological

For 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8, Vol.57, pp. 53-74.

Lee Ann Gjertsen, “ Employers, Insurers Grapple with Risks of

Telecommuting ”, National

Under wr iter , Chicago, Apr 24,

2000.

M. Apgar, “ The Alternative Workplace: Changing Where and How People Work ”, Har var 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8, pp.121-136.

M. R. Barrick & M. K. Mount, "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7)

Job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 ”,

Per sonnel Psychology 1991, Vol.44,

pp.1-26.

AT&T, “ Telework Guide, Environment Health & Safety ”, AT&T 1999. J. M. Nilles, “ Traffic Reduction by

Telecommuting:A Status Review and Selected Bibliography ”,

Tr anspor tation Research A 1988,

Vol.22 A, pp.301-317.

C. Harler, “ Telecommuting:Making the Commitment Work “, Managing

Office Technology 1997, Vol.42,

pp.18-21.

Karol Rose, “ The New Workforce︰Let's Be Flexible “, HR focus 1996, Vol.73, pp.16-22.

Thayer C.Taylor, “ Going Mobile “, Sales &

Mar keting Management May 1994,

pp.94-101.

R. C. Cooper, “ Telecommuting:The Good, the Bad,and the Particulars ”,

Super vision 1996, Vol.57, pp.10-12.

Sandra E. O'Connell, “ The Virtual

Workplace Moves at Warp Speed ”,

HR Magazine 1996, Vol.41,

pp.50-57.

M. H. Olson, “ Organizational Barriers to Telework ”, Telewor k︰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New For m of Wor k 1988,

edited by W. B. Korte, W. J. Steinle, North-Holland. 圖 1 本研究之理論架構 個人適合程度 工作適合程度 公司的支援 1.電腦熟悉程度 2.性格的嚴謹自律性 3.對新經驗的開放程度 1.工作的自主性 2.任務的相依性 1.通訊(資訊)科技的應用 2.相關部門的支持度 3.公司的相關預算 工作安排的彈性程度 程序機制 1.工作地點的選擇性 2.工作時程的彈性 1.差勤系統的建立 2.管理者的領導風格 3.溝通機制 工作產出 1.員工生產力與工作績效 2.員工工作滿意度 3.員工個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4.對組織的向心力與同仁間的疏離感

(8)

圖 2 電子通勤工作模式之因徑圖 員工自律性 電腦程度 科技應用 部門支持 相關預算 領導風格 差勤系統 地點彈性 任務相依性 工作自主性 溝通機制 生產力 滿意度 個人利益 疏離感 工作彈性程度 工作適合程度 工作產出 個人適合程度 公司的支援 程序機制

數據

圖 2    電子通勤工作模式之因徑圖員工自律性電腦程度科技應用部門支持相關預算 領導風格差勤系統地點彈性任務相依性工作自主性溝通機制生產力滿意度個人利益疏離感工作彈性程度工作適合程度工作產出個人適合程度公司的支援程序機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ost of the studies used these theme parks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mainly focused on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ossible reason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is making the study of In-service student satisfaction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satisfaction

Throug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y on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heme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ECSI model by Martensen et al., (2000), combined with customer inertia as a mediator in the hope of establishing a 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 so a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1968),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 pp. (1976) “The Nature & Cause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Lindcestad, B., “Customer Loyalty andComplex Services-The Impact of Corporate Image on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for Customers with Varying Degrees if

This study combines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 with Europe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ECSI), and measures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