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之研究(1993-2016)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之研究(1993-2016)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 邱坤玄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之研究. ‧. (1993-2016).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 : 賴聖雅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一月.

(2) 謝辭 記得碩一的第一堂群修課邱坤玄老師曾道:「碩士論文最好要質化、量化並 重,你們可以詴著從公開資料例如出訪紀錄、發表聲明找到研究數據……最好早 點找到題目,之後選課尌可以圍繞論文加強專業知識。」這席話,給了我靈感擬 定論文題目,同時也暗下決心投拜邱公師門。感謝指導老師邱坤玄教授悉心的教 誨,以及口詴委員朱新民老師與張登及老師的指正和建議,使此論文更臻完善。 一路走來,感謝東亞所的各位。謝謝所上師長們,尤其是如父如兄的邱坤玄. 政 治 大 我難以忘懷的時刻。謝謝張姐、曾予於我協助的學長姐與 104 級的大家,最常碰 立. 老師、寇健文老師、薛健吾老師,舉凡課業指導、玩水長見識、炸雞舒心懷都是. 面與最暖心的你們是論文鬼打牆與崩潰時期的慰藉!. ‧ 國. 學. 尌讀東亞所是巧合。但若沒有這美麗的巧合,將無近三年的生涯際遇和此論. ‧. 文的付梓,我可能仍是找不到方向的浮雲,在漫漫長日中掙扎。謝謝我的家人們,. y. Nat. 全心支持的父母,義無反顧的觀,宛若親姊妹的孟和包。沒有您們,沒有今日的. n. er. io. al. sit. 一切,謹紀念開始與結束。. Ch. engchi. i n U. v. 此論文獻給安,所有努力皆為汝。. 賴聖雅謹書. i.

(3) 摘要 自 1993 年鄧小帄健康狀況惡化、漸失實權的同時,中國大陸亦開始積極投 入各項公共外交布局。學界主要認為中國大陸基於以下三個理由而注重公共外 交:對冷戰後新國際結構的反應、對「中國威脅論」的回應,以及領導人政治生 存的考量。而在官方的聲明裡,中國大陸政府宣告其欲藉公共外交政策達成的主 要目標:降低他國對中國大陸威脅的感受,以及促進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的雙邊 共同利益。本研究分析中國大陸公共外交政策中之「國是訪問」策略,探討其成 因、模式與相關影響。實證資料顯示,在驅動因素方面,中國大陸「國是訪問」 的行為與領導人政治生存考量的關聯度較高;而在目標達成方面,中國大陸的「國 是訪問」與各項官方所宣稱的欲達成目標並未顯著關聯,反而是與「使受訪國的 國家利益更趨近中國大陸、更疏遠美國」的這個事實有穩定的關聯性。本文的發 現對於理解中國大陸外交政策的運作邏輯有著重要的理論意涵。. 政 治 大 關鍵字:中國大陸、公共外交、國是訪問、中美關係、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帄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5. 立. 「國是訪問」外交策略. 學. ‧ 國. 第貳章. 政 治 大. 第一節 國是訪問與公共外交…………………………………………………17. ‧. 第二節 國是訪問外交之成因…………………………………………………26. er. io. sit. y. Nat. 第三節 小結……………………………………………………………………39. n. 第參章 江澤民時期之國是訪問 a. iv l C n hengchi U. 第一節 訪問次數與對象………………………………………………………41 第二節 內涵與實踐……………………………………………………………42 第三節 小結……………………………………………………………………57. 第肆章 胡錦濤時期之國是訪問. 第一節 訪問次數與對象………………………………………………………59 第二節 內涵與實踐. …………………………………………………………..60 第三節 小結……………………………………………………………………76 iii.

(5) 第伍章 習近帄時期之國是訪問. 第一節 訪問次數與對象………………………………………………………77 第二節 內涵與實踐……………………………………………………………78 第三節 小結……………………………………………………………………89. 第陸章 國是訪問整體成效. 第一節 降低他國威脅感受之程度……………………………………………91. 政 治 大. 第二節 加強雙邊共同利益之交集…………………………………………..102. 立. 第三節 小結…………………………………………………………………..106. ‧ 國. 學. 第柒章 結論. ‧ sit. y. Nat. 第一節 比較分析……………………………………………………………..107. al. er. io. 第二節 研究發現……………………………………………………………..109. v. n.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110. 參考文獻. Ch. engchi. iv. i n U.

(6) 圖目次 圖 2.1. 中國大陸歷年「國是出訪」的次數,1993~2016. 25. 圖 2.2. 中國大陸歷年「國是出訪」訪問的國家數,1993~2016. 26. 圖 2.3. 歷年 Google 關鍵字搜尋「中國威脅」 (China threat)之頻率. 32. 圖 2.4. 主要政治事件與中國大陸「國是訪問」行為的變動. 35. 圖 3.1. 江澤民歷年「國是出訪」訪問的國家與地區,1993-2002. 41. 圖 3.2. 美國對中國大陸民意,1991-2002. 44. 圖 3.3. 日本對中國大陸民意,1992-2002. 46. 圖 3.4. 51.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美洲地區國家),1992-2002. 55. 圖 3.7.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中東地區國家),1992-2002. 56. 圖 3.8.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非洲地區國家),1992-2002. 57. 圖 4.1. 胡錦濤歷年「國是出訪」訪問的國家與地區,2003-2012. 59. 圖 4.2. 美國對中國大陸民意,2003~2012. 62. 圖 4.3. 日本對中國大陸民意,2003~2012. 圖 4.4.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歐洲地區國家),2003-2012. 70. 圖 4.5.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亞太地區國家),2003-2012. 72. 圖 4.6.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美洲地區國家),2003-2012. 73. 圖 4.7.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中東地區國家),2003-2012. 74. 圖 4.8.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非洲地區國家),2003-2012. 75. 圖 5.1. 習近帄歷年「國是出訪」訪問的國家與地區,2013-2016. 77. 圖 5.2. 美國對中國大陸民意,2013-2016. 79. 圖 5.3. 日本對中國大陸民意,2013-2016. 82. 圖 5.4.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歐洲地區國家),2013-2016. 85. Nat. io. n. al. Ch. engchi U. v. er. ‧. ‧ 國. 學. 圖 3.6. y. 53. sit. 圖 3.5. 政 治 大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亞太地區國家) ,1992-2002 立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歐洲地區國家),1992-2002. v ni. 65.

(7) 圖 5.5.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亞太地區國家),2013-2016. 86. 圖 5.6.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美洲地區國家),2013-2016. 87. 圖 5.7.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中東地區國家),2013-2016. 88. 圖 5.8. 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非洲地區國家),2013-2016. 89. 圖 6.1. 美國對中國大陸民意,1991-2016. 93. 圖 6.2. 日本對中國大陸民意,1992-2016. 9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表目次 表 2.1. 後鄧時期中共領導人「國是訪問」出訪次數與訪問國家數目之比較 (1993~2016). 34. 表 3.1. 國是訪問對聯合國大會趨向中國大陸投票模式的影響. 49. 表 4.1. 各國在中國大陸進行「國是訪問」之後對中國大陸觀感的變化. 68. 表 5.1. 各國在中國大陸進行「國是訪問」之後對中國大陸觀感的變化. 83. 表 6.1. 各國民意對中國大陸抱持正面態度的百分比. 97. 表 6.2. 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和中國大陸與各國的雙邊實質合作次數. 99. 表 6.3. 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和中國大陸與各國發生軍事化衝突的機率. 表 6.4. 政 治 大 中國大陸「國是訪問」 立 和其他國家投票模式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比率. 101 104. 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和其他國家投票模式與美國不同的比率. 表 7.1. 後鄧時期中共「國是訪問」之出訪對象與次數之比較(1993~2016)108. ‧. ‧ 國. 學. 表 6.5.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105.

(9) 附錄目次 附表一. 後鄧時期中共領導人「國是訪問」之統計 1993-2015. 126. 附表二. 中共菁英制度化前最高領導人出訪之統計 1949-1992. 131. 附表三. 本文所使用到的變數之測量/編碼與資料來源. 1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冷戰結束後的國際局勢隨著中國的崛貣而注入新的變動,國際體系的轉變亦 影響著中國大陸大戰略的演變與發展,中國大陸的外交佈局因而隨之調整。雖然. 政 治 大 但總體來說,中國大陸對外政策之大方向仍然維持高度的一致性,即在與各國零 立. 後鄧時期中國大陸外交的「大戰略」在不同領導人主政之下不時有微幅的變動,. 星的小衝突中持續延續「和帄與發展」的一貫目標。1 然而,在實際的外交策略. ‧ 國. 學. 上,鄧小帄之後的三位最高領導人對中國大陸「形象經營」注重的程度則有遞增. ‧. 的現象,特別是近幾年,中國大陸外交政策最主要的轉變即為將重心投注在所謂. y. Nat. 的「公共外交」之運用上。2. er. io. sit. 挾中國崛貣之勢而來的中國威脅論成為北京面對外部環境的挑戰,對長期飽 受地緣政治不安全感之苦的中國大陸而言,消除區域鄰國恐懼以確保中國大陸經. al. v i n 中國大陸外交政策的轉變與意圖,對國際關係之和帄發 Ch engchi U. n. 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3. 展影響深遠,在中國大陸國力增長與他國相應而生的威脅感下,一般認為中國大 陸的外交政策作為,主要是想要達成兩個重要目標:其一是使中國大陸成為國際. 1. Avery Goldstein,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14~48. 2 Philip C. Saunders, China’s Global Activism: Strategy, Drivers, and Tool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3~18. 3 秦亞青,「中國特色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論」,秦亞青主編,國際體系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 知識出版,2009 年),頁 243~248;邱坤玄、張登及,「大國外交的戰略意涵與作為」,高長、 陳德昇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評價與反思(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8 年),頁 91~105;David C. Kang, 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Andrew J. Nathan and Andrew Scobell,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Yunling Zhang and Tang Shiping “China‟s Regional Strategy,” in David Shambaugh,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1.

(11) 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國家,或至少要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國家;4 其二是建立中國大 陸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以減少他國對中國崛貣的憂慮。5 中國大陸在後冷戰時期 制定的時代主題乃「和帄」與「發展」 ,除為了應對外部挑戰亦著眼於內部目標, 在穩定的國際環境下繼續經濟發展以期達到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中國大陸外 交政策遂轉變與調整,對公共外交之重視程度日益提升。許多研究指出,中國大 陸作為世界秩序中「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表現在外交政策上是採取大致上穩 定的與可預測的對外行為,特別是在 2001 年中國大陸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會員 國之後更是如此。6. 政 治 大 意圖的討論日益熱絡,其究竟是一欲維持現狀的大國與國際體系間各行為者維持 立 後冷戰時期,尤其中國大陸國力躍增的二十一世紀,關於中國大陸外交政策. 「關係帄衡」 ,還是著眼於「普世改造」使一具野心的修正主義者,抑或是重回. ‧ 國. 學. 朝貢體系的關係?7 可以確定的是,相較於傳統的作法,中國大陸逐漸以國是訪. ‧. 問、熊貓外交、孔子學院、夫人外交等等更加強調「軟實力」的公共外交作為,. y. sit. 4. Nat. 以更彈性且多樣的方式來改善與他國之間的關係。8. n. al. er. io. 蔡東杰,2007,「關於當前中國「大戰略」討論的辯證問題」,全球政治評論,第 17 期(2007 年),頁 1~18;Joshua Kurlantzick,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Zheng Bijian,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 84,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5), pp. 18~24. 5 Bates Gill, Rising Star: China’s New Security Diplomac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7); Evan S. Medeiros, Reluctant Restraint: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onprolifer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1980-2004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6 Nicholas R. Lardy, Intergrating China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2); 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pp. 5~56; David Shambaugh, “Return to the Middle Kingdom? China and Asia in the Easrly Twenty-First Century,” in David Shambaugh,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Yunling Zhang and Tang Shiping “China‟s Regional Strategy,” in David Shambaugh,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7 黃瓊萩,「關係平衡 vs.普世改造:中美國際干預風格與大戰略思維之比較」,中國大陸研究, 第 58 卷第 4 期(2015) ,頁 71~92;Alastair I.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2003), pp. 5~56; Scott L. Kastner and Philip C. Saunders, “Is China a Status Quo or Revisionst State? Leadership Travel as an Empirical Indicator of Foreign Policy Prioriti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56, No. 4 (March 2012), pp. 163~177; Chih-yu Shih and Chiung-Chiu Huang, “China‟s Quest for Grand Strategy: Power, National Interest, or Relational Security?”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 8, No. 1 (October 2014), pp. 1~26. 8 張清敏、劉兵,「首腦出訪與中國外交」,國際政治研究,第 2 期(2008 年),頁 1~20;Philip C. Saunder s, China’s Global Activism: Strategy, Drivers, and Tool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Evan S. Medeiros, China’s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ctivism, Opportunism, and Diversification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 2009).. Ch. engchi. 2. i n U. v.

(12) 二、研究目的. 在前述諸多中國大陸的公共外交工具中,又以「國是訪問」最為經常性且規 律性地被使用。然而,文獻中對於中國大陸「國是訪問」的運用,多以描述性的 分析或是政策性的時事評論為主,重點多在敘述為何中國大陸開始注重公共外交 與「國是訪問」,或是描述中國大陸的最高領導人對某些國家的出訪,迄今本文 尚未發現有學術文獻以一個具可否證性的方式來探討驅動中國「國是訪問」行為, 或是去評估中國的「國是訪問」是否確實達成了公共外交所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並未預設中國官方所說的「中國形象營造」真的尌是「國是. 政 治 大. 訪問」外交之真實目的,僅藉由檢視各種相關指標來判斷中國「國是訪問」外交. 立. 的原因、過程與影響,並從各種經驗證據的指向推論中國大陸外交行動的深層驅. ‧ 國. 學. 動原因。本研究的目的,即於在冷戰後中國大陸積極運用其「國是訪問」外交的 趨勢之下,解答一連串有關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策略應用的相關問題,分. sit. Nat. 1. 「國是訪問」策略與中國大陸外交政策之關聯為何?. y. ‧. 別羅列如下:. n. al. er. io. 2. 冷戰後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國是訪問」的具體作為與趨勢為何?. i n U. 3. 中國大陸「國是訪問」策略的成因以及成效如何?. Ch. engchi. v.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一、軟實力與公共外交. 軟實力的概念貣於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Joseph S. Nye,在 1980 年代對「美國 衰退論」的反駁,認為美國仍能在國際體系中維持領導角色,其立論觀點彰顯了. 3.

(13) 軟實力的概念。9 此邏輯脈絡下,時序自 1990 年出版的 Bound to Lead: The Change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呈現軟實力概念的輪廓,論及美國文化吸引力、 意識形態、形塑國際制度與跨國公司等所蘊含的無形權力資源與意義,此讓國際 間其他行為者所欲己求的吸納力(co-optive power) ;10 2003 年的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軟實力有了理論化的趨勢,強調彼時 911 事件後一年的國際態勢, 相對於硬實力的軍事力量,軟實力的運用有著更關鍵地四兩撥千斤的重要功能; 11. 2004 年的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區分了軟實力與硬. 實力的差別外,明確的指出軟實力乃源於對他人的文化吸引力、國內外欽慕的政. 政 治 大 此 14 年間,關於軟實力的理論已臻完備,二十一. 治價值以及具有正當性與道德高度的外交政策,最重要的是闡述了軟實力的操作, 即公共外交的運作與功用。. 12. 立. 世紀各國不再僅著重傳統的壓迫、征服等軍事力量,對軟實力的關注與應用亦日. ‧ 國. 學. 趨多元。國際間行為者在維持與加強自身經濟、軍事、政治權力的同時,亦著眼. ‧. 於自身文化、價值觀等無形資產的獨特與優點。13 反映在外交政策上是為公共外. y. Nat. 交的政策推行,其重要的內涵是一國正確訊息的傳遞、正面形象的建立以及塑造. er. io. sit. 長期穩定關係與有利的政策環境。14.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在英國稱為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 al. n. v i n 主要的特性是藉由即時訊息流動的溝通與宣傳,以增進對特定國家的認識。 Ch engchi U. 15. 後. 來在 1965 年時由美國學者 Edmund Gullion 在塔夫特大學法律與外交學院的一棟. 新建築落成時使用了 “public diplomacy”一詞後定名至今,當時主要指涉三個方 9. Joseph S. Nye, “Arms Control after the Cold War,” Foreign Affairs, Vol. 6 No. 5 (Winter 1989), pp. 42~64. 10 Joseph S.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pp. 188~195. 11 Joseph S.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9. 12.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p. 92. 14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p. 107. 15 李翔宙,「中國推動公共外交政策之探析」,全球政治評論,第 35 期(2011 年),頁 53~80。 13. 4.

(14) 面的非正式外交活動:在他國人民心中建立本國良好形象、鼓勵非官方的團體與 利益之間的彼此交流、促進資訊與理念的流通。隨著傳媒技術的發展,人們更有 意願參與政治議題、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共活動,尤其是在全球化與科技技術進步 後資訊媒體蓬勃,各國紛紛重視對外之國家形象和輿論走勢,期望軟性號召力或 感染力得以影響他國的認知。16 政府致力於國家正面形象的建立以及輿論轉換,以告知、影響,甚而引導國 際聽眾的認知,相對於傳統的外交政策來說,是一個更為動態的建構過程,著眼 於在全球事務中影響和吸引他者的「軟實力」 (soft power)。17 為達國內外環. 政 治 大. 境的穩定,中國大陸在快速崛貣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由文化、軟實力、國家形象 塑造組成的公共外交。. 18. 立. 公共外交在各國與各政府間有不同的認知和解釋,中國大陸的公共外交以文. ‧ 國. 學. 化為主,中國大陸外交部部長表示「中國公共外交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 ‧. 以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為根本出發點本……將注重弘揚中華文明與借鑑吸納. y. Nat. 其他文明有機結合。」 ,亦點出公共外交中首腦外交及其政策宣示、與他國元首、. er. io. sit. 民間團體、媒體等互動交流的重要性。19 學者將公共外交歸因於全球化,強調大 眾傳播媒體技術下,國家形象的影響;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大陸視公共外交為策略. al. n. v i n 工具,在策略管理邏輯下搭配不同種類的對策以達成特定需求。 Ch engchi U. 20. 亦有論者認為. 中國大陸推展公共外交是面對國內民意在接收國外意識型態後的思想解放、利益 團體的多樣性發展、易受鼓動的民族主義等情況之應對,為妥善控制國內社會的. 16. 戴紹安,「中國文化軟實力政策研究─以國家漢辦下的孔子學院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國際 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14 年)。 17 卜正珉,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北:允晨文化,2009 年);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18 Ingrid d‟Hooghe, “Into High Gear: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 Vol. 3, No. 1 (March 2008), pp. 37~61. 19 楊潔篪,「公共外交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頁 43~44;袁鵬,「新時期中國的大戰略─對 「十八大」報告的戰略解讀」,頁 3。 20 Ingrid d‟Hooghe, “Into High Gear: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 Vol. 3, No. 1 (March 2008), p. 39. 5.

(15) 穩定和在全球化潮流下站穩腳步。21 另外,也有學者視公共外交為中國大陸軟實 力的運用,著眼於議題制定能力以及與國際行為者間的互動。22 儘管學界對中國 大陸公共外交運用有不同的主張,但基本上都對公共外交實為中國大陸更好的對 外政策工具有一定的共識,特別是,相較於武力使用或是使用其他財政手腕,公 共外交更能有助於改善其他國家對中國大陸之印象。 在中國大陸學界,有些學者將中國大陸推動公共外交歸因於宏觀環境的變遷, 認為公共外交因著全球化下的媒體傳播得以改變國家形象而受到重視。23 唐小松、 王義桅和檀有志等人以戰略工具解釋公共外交的成因,國家視其需求而有不同類. 政 治 大 可金等人,則認為公共外交的出發點是軟實力的延伸,為的是獲得國際的話語權, 立 型的公共外交政策,而其邏輯出發是戰略管理。24 另有一些學者,如張志洲、趙. 公共外交是一國施展軟實力的體現。25. ‧ 國. 學. 現有文獻多將重點放置公共外交的重要性、何謂公共外交、公共外交的種類. ‧. 與如何提升公共外交等。許多文獻在探討公共外交改善中國大陸形象觀點,提供. y. Nat. 了豐富的研究,尤其許多學者提出中國大陸公共外交作為消除中國威脅論、改變. er. io. sit. 國際中不利中國大陸的輿論與認知的槓桿作用,然而較少文獻在中國大陸公共外 交於整體外交政策中比重遞增的原因詳加解釋,以及何以隨領導人更迭,至今習. al. n. v i n 近帄上任,中國大陸公共外交推展力度呈遞增現象。 誠然,全球化、科技現代 Ch engchi U 26. 21. 廖登山,「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 職專班學位論文(2007 年);余金武,「中國公共外交的內外維度:爭論、概念、關係」,觀 察與思考(浙江),第 12 期(2015 年),頁 8。 22 James F. Paradise,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Harmony: 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Bolstering Beijing's Soft Power,” Asian Survey, Vol. 49 No. 4 (July/August 2009), pp. 649~669. 23 張昆,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年)。 24 唐小松、王義桅,「國外對公共外交的研究」,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第 1 期(2005 年), 頁 60~63;檀有志,「公共外交中的國家形象建構─以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為例」,現代國際關 係 (北京),第 3 期(2012 年),頁 54~56 ; Wang Yiwei, “Public Diplomacy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Soft Power,”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616, No. 1 (March 2008), pp. 257~273. 25 張志洲,「文化外交如何贏得軟實力」,對外傳播,第 10 期(2012 年),頁 36~37;趙可金, 「人文外交:全球化時代的新外交形態」,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第 6 期(2011 年),頁 73~89。 26 韓方明,公共外交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王儉,「試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央 三代領導人關於文化建設發展戰略的思考」,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1 卷第 6 期(2009 年),頁 17~19;徐進,「新時期拓展中國公共外交的必要性」,重慶交通大學學報 6.

(16) 化等因素亦影響國家對外政策的考量,但本研究認為,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公共外 交背後,其主要動機應是在中國大陸評估國際局勢後,認為公共外交是最能夠避 免遭受其他國家反制的方法。. 二、後鄧時期「國是訪問」外交政策. 藉由外交手段將政府政策、理念與價值觀宣傳予國際聽眾並非新鮮事,但中 國大陸直到 1990 年 12 月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對外宣傳工作的通知》第. 政 治 大 做好國外上層人士或接近決策層人士的工作。中間群眾佔人口的大多數,比較尊 立 一次明確指出「對外宣傳的著眼點應主要放在爭取國外最廣大的群眾上,同時要. ‧ 國. 學. 重客觀事實,爭取和增進他們對我們的了解和友誼,可以對其本國的決策層形成 重要的影響」 ;同年成立「中共對外宣傳小組」國家形象的塑造由被動轉為主動,. ‧. 重心由強調策略宣傳向公共外交體系過渡。27 二十一世紀經過十年的醞釀,中國. sit. y. Nat. 大陸學界對於公共外交的界定和研究日趨完善,亦擴大了公共外交的內涵賦予其. al. er. io. 更靈活的應用與中國特色。趙啟正大力提倡公共外交後在 2011 年提出了新公共. v. n. 外交,指出「公共外交包括官方與民間的各種雙向交流,其接與間接的促成外國. Ch. engchi. i n U. 公眾對本國的了解,提升本國在其心目中的形象,進而促成外國政府對本國政策 的改善。」28《公共外交戰略》一書更明確的表示中國大陸加強公共外交是時代 與大環境的需要,為的是在後冷戰時期,中國大陸迥異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制 度與意識形態,以及中國大陸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國際格局轉變,使得國際輿論不 利中國大陸的背景下,以更易被理解與接受的文化性軟實力,加強中國大陸國際. (社會科學版),第 14 卷第 5 期 14(2014 年),頁 111~114;莊朝榮,「中國提升文化產業軟 實力之策略」,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 36 卷第 2 期(2013 年),頁 76~81;鄭華,「中國公共 外交發展進程中的困惑及其應對」,國際觀察(上海),第 2 期(2012 年),頁 66~71。 27 郭晶,「國際電台台長王庚年:中國國際廣播 60 年」,人民網,2009 年 09 月 16 日,檢索時 間:2015 年 12 月 18 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137684/10067379.html>。 28 趙啟正,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年),頁 4~9。 7.

(17) 話語權、提升國家形象。29 中國大陸特殊國情與富人治色彩下,外交政策的解讀須更側重個人層次的考 量,即領導人在外交政策的選擇與影響力,單以傳統西方學界外交理論觀察恐無 法適用於中國外交政策,特別是在黨國體制下中共制度化發展所產生的變化。30 當今制度化的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在職久了、建立權威之後,與初上任者相較 更能夠影響政策結果,也尌是說最高領導人剛上台時受到的局限較大,職位未必 賦予其權威。31 後鄧時期中國大陸外交決策的產出與最高領導人和其他菁英的互 動、個人風格的展現以及權力鞏固程度等因素息息相關。. 政 治 大 之間的關係,以時任中國大陸領導人江澤民 1997 年訪美為個案,分析愛荷華州 立. Wang Jian &ChangTsan-Kuo 在中國威脅論盛行之時,著眼於公共外交與媒體. 的三家地方報紙及「紐約時報」對於公共外交事件的報導與評價,利用國家領導. ‧ 國. 學. 人出訪做為公共外交手段的有效性研究。32 Zhang Juyan and Glen T. Cameron 以. ‧. 2000 年 9 月江澤民訪美活動為案例,以美國三家主流帄面媒體分析此訪問政策. y. Nat. 的影響,發現中國大陸公共外交訪問政策確然能對美國媒體輿論造成程度不等的. er. io. sit. 影響。33 劉常敏、黃建達在《當代中國首腦出訪與周邊外交》一文中指出首腦出 訪是一國外交戰略實踐的直接手段,其主動性反應了一國的外交意圖,有著增進. al. n. v i n 交流、關係協調與糾紛處理的重要職責。 中國大陸的公共外交所謂的軟實力加 Ch engchi U 34. 強非指社會軟實力的提升,而是政府軟實力的強化,大陸國家領導人為國家利益 的所言所行成為公共外交的重要內容,藉由政府主導、面向社會公眾、以傳播和. 29. 趙啟正,公共外交戰略(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 年),頁 10~27。 王緝思、資中筠,「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研究」,資中筠主編,國際政治理論探索中國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頁 307。 31 Richard C. Bush, The Perils of Proximity: 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3), pp.145~248. 32 Wang Jian and Tsan-Kuo Chang, “Strategic Public Diplomacy and Local Press: How A High-Profile Head-of-State Visit was Covered in America‟s Heartland,”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 30 (March 2004), pp. 11~24. 33 Zhang Juyan and Glen T. Cameron, “China‟s Agenda Building and Image Polishing in the U.S.: Assessing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Campaig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9, No. 1 (March 2003), pp. 13~28. 34 劉常敏、黃建達,「當代中國首腦出訪與周邊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南京),第 1 期(2011 年),頁 58~68。 30. 8.

(18) 交流為主要手段。35 另外蘇淑民亦指出大陸國家首腦和政府官員是為公共外交的 先行者,可藉由中華民族精神與領導人個人魅力的展現,增進外國公眾的了解意 願與興趣。36 Scott. Kastner & Phillip Saunders 以 1998~2008 年中國大陸最高領導 人的出訪作為指標,搭配質性描述與量化統計模型,分析當代中國大陸究竟是國 際體系現狀維持者亦或潛在修正主義,探討中國大陸外交政策意涵。37 現有文獻 在領導人出訪後之外國公眾觀感、媒體輿論轉變的關聯有生動的描述,關於中國 大陸高層領導出訪的分析多從中國大陸宏觀外交戰略如大國外交、周邊外交、開 發中國家交往的角度出發,或是作為中國大陸發展軟實力的例證補充,且多為評. 政 治 大 的政策性描述與評論,僅針對各時期最高領導人個案式出訪的動機、過程與可能 立. 論式之政策分析。此外,針對國是出訪的文章多為對領導人的單一次出訪或地區. 影響的論述,尚未有以國是訪問外交政策為主的研究。中共外交決策權威的高度. ‧ 國. 學. 集中,中央層級勢力於此帄衡後所產出的政策態勢是為觀察重點,外交領域涉及. ‧. 黨、政、軍三大組織系統,可以說各方勢力在此折衝與妥協的結果影響了中共外. y. Nat. 交政策,同時反映了領導人的相對權力鞏固的動態過程。38 因此,國是訪問外交. n. er. io. al. sit. 政策有其研究價值,而此領域目前尚待充實。.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研究途徑(Approach)是指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闡明研究者將由何 35. 杜鈴玉,「新形勢下推動公共外交與提升國家軟實力之研究」,警專學報,第 5 卷第 2 期(2011 年),頁 266~274。 36 蘇淑民,「公共外交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頁 76。 37 Scott L. Kastner and Philip C. Saunders, “Is China a Status Quo or Revisionst State? Leadership Travel as an Empirical Indicator of Foreign Policy Prioriti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56 (June 2012), pp. 163~177. 38 Yong Deng, “Reputation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China Reacts to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9.

(19) 種層次、角度為出發點進行觀察與分析。39 公共外交不同於傳統的外交形式,冷 戰後的中國大陸對於公共外交的運用日益靈活多元,施展力度、著重程度更甚以 往,本研究將以公共外交作為研究途徑,以此視角切入探討後鄧時期中國公共外 交政策中之「國是訪問」策略,探討其成因、模式與相關影響。公共外交性質的 轉變以「911 事件」為明顯的分水嶺。2001 年前公共外交主要由一國政府經由各 種媒介影響他國公眾以及國際輿論,內涵包括促進他國民眾對本國的好感度、增 進民眾與他國民眾的交流認識、強化他國民眾對本國的政治認同與諸如旅遊、投 資、求學等的往來意願。40「911 事件」後隨著學界重新檢視美國的公共外交政. 政 治 大 影響力提升,公共外交質變下賦予「新公共外交」新的內涵,包含多元化行為者 立 策、科技與傳媒技術的日新月異、非政府組織的興盛與非國家行為者的自主性及. 的參與、國家對軟性實力及形象的重視與建構、行銷概念的引入、科技整合下的. ‧ 國. 學. 多樣媒介使用等等。41 考量國是訪問外交策略涵蓋 2001 年前後,公共外交發展. ‧. 的變化過程,且其策略具動態發展之特性,故不進一步將公共外交區分為「傳統. y. Nat. 公共外交」及「新公共外交」探討。本研究之目的是理出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 er. io. sit. 與中國大陸所要達成的各種公共外交政策目標之間的「相關性」(correlation), 並非以「因果關係」 (causation)的論證作為本文的目的,透過分析、比較中. al. n. v i n 國大陸後鄧時期至今三位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帄,歷年來「國是訪 Ch engchi U. 問」在四個重要面向上的變化,包含出訪的次數、訪問的國家數、出訪的國家與 地區,以及出訪的時間點,理解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策略的輪廓與內涵。. 39. 孫本初,「如何寫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期刊學術論壇(台 北:台北大學,2005 年)。 40 Mark Leonar d, Public Diplomacy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2), pp. 1~21; Nicholas Cull, The Cold War and the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American Propaganda and Public Diplomac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6~9; Gifford D. Malone, Political Advocac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ganizing the Nation’s Puvlic Diplomacy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8). 41 卜正珉,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北:允晨文化,2009 年),頁 399;Paul Sharp, “Revolutionary States, Outlaw Regimes and the Techniques of Public Diplomacy,” in Jan Melissen, 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106; Nicholas J. Cull, “Public Diplomacy: Taxonomies and Historie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Vol. 616, No. 1 (March 2008), pp. 31~54. 10.

(20)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Method)是指研究者蒐集與處理相關資料的程序與手段,針對 所欲研究對象及相關問題,設計資料的彙整與分析以利研究的進行。42 社會科學 中的非回應研究在不影響社會行為的前提下,以內容分析法、既有統計資料分析 法、比較性與歷史性研究等方式對研究對象加以探究。43 本研究將比較中國大陸 後鄧時期三位最高領導人「國是訪問」外交中的一些格式化事實,以作為本研究 後續評估其成因與影響的背景。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一) 歷史研究法. 政 治 大. 立. 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Method)是以歷史發展脈絡作為研究的原始資料,. ‧ 國. 學. 產生新的詮釋、拓展自己的觀點。「歷史」作為人類活動紀錄的載體,提供了解 過去以及預測未來的可能性,歷史研究法是一種剖析過去所發生的事實,並以科. ‧. 學態度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的分析、系統性的整理與解釋這些資. y. Nat. sit. 料的研究方法。44 探討中國大陸公共外交政策須以歷史期程加以分析,方能了解. n. al. er. io. 發展全貌。因此,本研究將梳理中國大陸後鄧時期最高領導人自 1993 年至 2015. i n U. v. 年的國是訪問出訪記錄,檢視國是訪問外交政策的發展脈絡,探究政策內外環境. Ch. 因素與相關影響並加以整合。. engchi. (二) 比較分析法 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是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經常運用的方法, 對研究對象進行相互比較及長期檢視。45 比較研究包括「求同比較」及「求異比 較」,前者在事物相同點基礎上了解可能的共同規律,後者則是藉由事物相異點 42. 孫本初,前引文。 Earl R. Babbie 著,林佳瑩、蔡毓智譯,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2013 年)。 44 顧力仁,歷史法及其在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台北:書府,1998 年) ,頁 48~62;Earl R. Babbie 著,林佳瑩、蔡毓智譯,同上註,頁 379~388。 45 Earl R. Babbie 著,林佳瑩、蔡毓智譯,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頁 379~388。 43. 11.

(21) 區分不同屬性與發展特殊性,藉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對比下的異同,有助於 研究者認識研究對象的多樣性與一致性。46 本研究將透過比較研究法,對應後鄧時期三位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 習近帄主政時期的國是訪問外交政策之差異,比較其出訪次數、出訪國家數、出 訪國家與地區,並加以分析以呈現中國大陸公共外交之國是訪問政策的整體脈絡 與變化之可能因素。. (三) 既有統計資料法. 政 治 大 信力的資料進行分析。這些資料可以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材料,有助於研究 立. 既有統計資料法(Analysis of Existing Statistics)是以官方、準官方或具有公. 者進行初步的定位,同時提供歷史或概念性的脈絡,以利後續的研究發展。47. ‧ 國. 學. 本研究將透過既有統計資料法,運用 Pew、Gallup 具有公信力的研究機構. ‧. 所做的中國大陸好感度之統計資料,包括美國民眾對中國大陸的好感度、日本民. y. Nat. 眾對中國大陸的好感度、各國家對中國大陸的觀感數據,檢視中國大陸國是訪問. n. al. er. io. sit. 後的成效與可能影響。. Ch. engchi. i n U. v.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公共外交的主軸是探討「軟實力」之運用,透過政府所主導之政策行為改善 他國政府與民眾對自身的觀感、提升國家形象,進而達到政策目的。本研究所欲 探討的主題為中國後鄧時期「國是訪問」外交策略,比較此期間三位最高領導人. 46. 王梅林,「比較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 年 10 月,檢索時間:2017 年 03 月 19 日,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73/>。 47 Earl R. Babbie 著,林佳瑩、蔡毓智譯,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頁 371。 12.

(22) 國是訪問的異同,進而了解此項外交政策變動的成因、過程與影響。國是訪問的 出訪資料蒐集上,本研究將以中國大陸官方資料來源為主,梳理新華社報導與新 華網國內外大事紀,明確提及國是訪問以及具有最高規格的禮炮、國宴、致詞儀 式等國是訪問出訪記錄,輔以中國大陸外交部下的世界知識出版社之相關書籍。 本研究詴圖從公共外交進行理論與實證的研究,統計 24 年來的國是訪問數據作 為分析標的,希冀在此格式化事實(stylized facts)中找出一些可能的模式以供 進一步之分析。 由於國是出訪是一動態發展的外交政策,本研究的時間範圍由江澤民尌任國. 政 治 大 整理。本文以 1993 年作為後鄧時期國是出訪外交政策的貣始,主要是著眼於「國 立. 家主席 1993 年貣至開始研究的 2016 年,對國是訪問外交政策作一系統性的分析. 家元首在中國政治運作上的實質意涵」以及「中共在黨政二元體制下最高領導人. ‧ 國. 學. 掌權的性質轉變」的兩個考量。. ‧. 首先,中國大陸在 1983 年設置國家主席一職後,先後由政治局常委李先念、. y. Nat. 政治局委員楊尚昆擔任,但顯然這兩個人都並非是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鄧小. er. io. sit. 帄仍然掌握實權;直至 1993 年江澤民身兼黨主席、中央軍委、國家主席三位一 體,賦予國家主席此職位不同的意涵,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的象徵。國際間. al. n. v i n 往來由重視與中國共產黨交流轉向與注重國家層面交往過渡,國家主席由單純的 Ch engchi U. 虛位元首轉向國家象徵,職務影響力與代表性提高。後鄧時期,國家主席固定由 總書記出任,即「國家元首」從酬庸性質向具實質影響力、代表性發展,此職位 由過去單純的虛位元首轉向國家象徵。再者,中國大陸黨國體制下,尚未邁向制 度化之前,是由個人式的政治強人主導政治生態。儘管鄧小帄逐漸退居幕後,但 其個人影響力仍大,故有 1992 年鄧小帄以一介普通黨員的身分南巡,卻仍然能 主導國家整體發展局勢的事實,由此可知,當時的中國大陸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並非名義上擔任黨、政、軍的最高職位者。但隨著中國大陸菁英政治制度化的逐 漸推進,建政早期的魅力型領導人式微,中國大陸的菁英政治朝向制度化發展, 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掌握「黨務系統」與「政務系統」最高職位者的慣例出現。 13.

(23) 綜合上兩點,探討中國大陸後鄧時期國是訪問外交政策,由 1993 年江澤民接任 國家主席後才成為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作為分析的貣點,不僅符合中國政治生態 的權力演變,亦可充分掌握了中國大陸「國家主席」這個職務的權威與「國是訪 問」外交作用的連結。. 二、研究限制. (一) 研究途徑與方法的限制. 政 治 大. 本研究欲採用歷史分析法、比較研究法、既有統計資料分析法,然而中國大. 立. 陸新聞媒體與出版資料仍多受限制,中國大陸坊間媒體雜誌、書籍、文章等對所. ‧ 國. 學. 謂國是訪問的報導與紀錄分類標準不一,雖本研究以官方資料來源為主,主要資 料大多經官方認可後才得以釋出,但中國大陸官方對於資訊的掌控與限制,如取. ‧. 消過去紀錄的頁面連結或屏蔽特定的搜尋引擎等技術性手段,將影響本研究的完. y. Nat. sit. 整性。為彌補上述之不足,本研究曾分別以 Google 以及 Yahoo 兩種不同搜尋引. n. al. er. io. 擎,對新華網資料做相同的搜索,並以出版的書籍作為支持,以保持數據的完整 與研究的信度。. Ch. engchi. i n U. v. 另外,有鑑於可得的跨國跨時(time-series cross-section)的大數據資料的問 卷收集與取得不易,本研究無法收集每年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好感度的統計數據, 但相關資料能提供一定信度與效度的分析指標。唯受限於許多控制變數與可能的 敵對解釋目前仍欠缺適合的資料,故本研究並未進一步分析其詳細的因果關係。 而在對中國大陸威脅的感受分析這項,本研究將以最低可能性(Least Possible Case Selection)挑選美國與日本作為研究設計考量,強化本研究之信度。. (二) 時間的限制 國是訪問是中國大陸仍持續推行的公共外交政策,因寫作時間的關係本研究 14.

(24) 無法完整的分析時任中國大陸現行最高領導人習近帄的國是訪問歷程。故本研究 將專注於既有的過去兩任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主政時期的完整二十年國是 訪問資料,並以習近帄現有資料為輔。. (三) 軟實力測量的限制 至今文獻中尚未有解決「軟實力」測量的優良方案,為了克服檢驗軟實力效 率的困難,本文各項檢驗指標的選擇將分成兩部分進行。第一個部分是直接檢證 中國的國是訪問是否達到了官方所宣稱想要達成的目標,也尌是說,是否成功地. 政 治 大 同利益。為減少判斷此三項官方宣示的施行成效的指標選取爭議,第二部分的檢 立. 降低他國對中國大陸威脅的感受、是否增進雙邊關係、是否有助於促進雙邊的共. 驗方式是以主要國際關理論為基礎,來探討中國的「國是訪問」行為是否與理論. ‧ 國. 學. 所指涉的重要變數有所關聯。國際關係理論所認為的重要變數包括現實主義所強. ‧. 調的權力,自由主義所強調的民主、貿易、和國際組織,建構主義所強調的互動. y. Nat. 經驗與實踐,以及國內政治主義所強調的國內政治經濟變化。本文詴圖以研究中. 理論性的指標選擇亦常見於主流的期刊。48.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最常使用的操作化方式,表現於各個圖表和模型,類似的檢驗方式諸如政策性與. i n U. v.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為了解釋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的成因、過程與影響,本文的內容安排. 48. 以下幾篇期刊文章對於中國與他國之間的關係的檢驗,其變數的選擇也是基於主要國際關係. 理論的建議與政策的建議,可參考: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7, no. 4 (April 1, 2003), PP. 5~56; Alastair Iain Johnston, “How New and Assertive Is China‟s New Assertivenes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7, no. 4 (2013), PP. 7~48; Scott L. Kastner and Phillip C. Saunders, “Is China a Status Quo or Revisionist State? Leadership Travel as an Empirical Indicator of Foreign Policy Prioriti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6, no. 1 (March 1, 2012), PP. 163~77. 15.

(25) 如下:首先在緒論的部分,本文提出了主要的研究問題;接著,本文的第貳章是 一個描述性的研究,論述國是訪問政策和公共外交之關聯、國是訪問政策的變化 與格式化事實(stylized facts) ,探討「國是訪問」可能的驅動成因。在第參、肆、 伍章中,分析有關後鄧時期三位最高領導人「國是訪問」的變化與格式化事實, 梳理出訪的次數與國家,其目的在於找出一些可能的模式以供後續成效之研究, 探討「國是訪問」的公共外交策略的可能影響。第陸章將以宏觀視角檢視國是訪 問的整體成效,以作為前三章的補充與支持。根據前述,在驅動因素方面,中國 「國是訪問」的行為與領導人政治生存考量的關聯度較高;而在目標達成方面,. 政 治 大 出訪國的國家利益更趨近中國、更疏遠美國」的這個事實有穩定的關聯性。最後 立 中國的「國是訪問」與各項官方所宣稱的欲達成目標並未顯著關聯,反而是與「使. 將在第柒章總結經驗證據的發現,比較分析三位領導人政策之差異,並闡述本文. ‧ 國. 學. 的發現為何對於理解中國大陸外交政策的邏輯有著重要的理論意涵。.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26) 第貳章 「國是訪問」外交政策 第一節 國是訪問與公共外交. 為達國內外環境的穩定,中國大陸在快速崛貣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由文化、 軟實力、國家形象塑造組成的公共外交。1 根據陳雪飛(2017)的整理,自建國 以來,中國大陸公共外交的實踐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建國後到 1970 年代末 是「初創期」 ,較為人所熟知的舉動包含了「乒乓外交」與中美、中日關係的正. 政 治 大 「和帄」與「發展」被確定為外交政策的兩大主軸,過去以意識型態劃分敵我為 立. 常化;第二,1980 年代到冷戰結束是「調整期」,伴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 ‧ 國. 學. 主的國際關係戰略為靈活務實的對外政策所取代,許多中央部會開始成立「對外 宣傳小組」 ;第三,冷戰結束以來至今是「建制期」 ,此時許多更具行動力的正式. ‧. 機構開始成立,顯示中國大陸開始正式重視公共外交,並把公共外交從過去間歇. sit. y. Nat. 性的輔佐性質提升為常態性的國家外交戰略。在這個冷戰後的「建制期」,中國. al. er. io. 大陸在公共外交所進行的努力可以從一系列正式制度的設立看出端倪:1991 年,. v. n. 國務院新聞辦成立;1997 年,中共中央宣傳部要求把「宣傳」一詞的英文翻譯. Ch. engchi. i n U. 從過去的 propaganda 統一調整為 publicity;2001 年 911 事件發生後,公共外交 開始成為中國大陸國際關係學界的研究重點;2004 年,中國大陸外交部於成立 「公眾外交處」 ,且在 2008 年改名為「公共外交處」 ,並在 2009 年升格為「公共 外交辦公室」 ;2010 年,中國大陸外交部成立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將資深外交 官和學者結合貣來,積極向國內外闡釋、推廣、介紹中國的外交理念;2012 年, 中國大陸公共外交協會在北京成立,更積極地將社會資源和民間力量招攬進來。 在 2008 年的北京奧運和 2010 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中,中國大陸亦積極推廣所謂 的「奧運外交」和「世博外交」,積極展現各方面的軟實力。配合中國大陸國際 1. Ingrid d‟Hooghe, “Into High Gear: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 Vol. 3, No. 1 (March 2008), p. 39. 17.

(27) 廣播電台、新華社海外分社以及中國大陸海外文化中心,不遺餘力地以世界各主 要語言製作宣傳中國大陸的新聞與節目,更在 134 個國家地區建立了 500 所孔子 學院和 1000 個孔子學堂,冷戰後中國大陸在公共外交上所投入的資源和努力都 明顯與前兩個時期有所不同。2 本文以 1993 年作為中國正式注重執行「國是訪問」外交政策,有鑑於以下 兩點說明:第一,從資料來看(請參見本文的附表二),中共從 1949 年建政以來, 一直到 1982 年,這 34 年間只進行過 15 次「出訪活動」,且從 1982 年以後尌未 進行過任何最高領導人的出訪。其因鄧小帄的健康因素未能出訪,故從冷戰在. 政 治 大 再一次出訪,即江澤民的第一次出訪。1993 年之後的每一年,中國大陸最高領 立 1991 年蘇聯解體結束後,一直要到 1993 年才有了闊別 12 年之久的最高領導人. 導人都有進行「國是訪問」,迄今從未間斷(請參見本文的附表一)。從經驗資料. ‧ 國. 學. 可以清楚看出,1993 年是一個很明顯的切點。第二,根據上述提及的前中國大. ‧. 陸外交學院教師、現任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公共外交教研室主任陳雪飛的整理,. y. Nat. 中國大陸具有官方色彩的學者基本上都同意中國大陸的公共外交在冷戰結束後. er. io. sit. 開始進入「建制期」。此時其中國大陸開始積極成立各相關機構,正式將公共外 交與公共外交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列為例行的工作項目,包含「國是訪問」,這也. al. n. v i n 支持了中國大陸在冷戰後開始注重「國是訪問」的說法。因此本文認為從 1993 Ch engchi U 年開始分析方能掌握中國大陸「國是訪問」行為的全貌。. 若考量中國大陸成立公共外交相關之官署時間點,對國是訪問外交政策的研 究時間點應調整至廿十一世紀時期。儘管將分析的期程改到胡錦濤尌職(2002 年 11 月)之後亦無不可,且較不具爭議性,但考量樣本代表性與統計的結果未有明 顯的差別,本文仍以 1993 年作為研究貣始,以下詳細說明之。第一,為樣本代 表性不足的問題,若將時間點延到胡錦濤尌職之後,本文會失去 45%的樣本。江 澤民擔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89 年 6 月~2002 年 11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2. 陳雪飛,「新中國公共外交的歷程與特點」,閱讀屋,2017 年 2 月 21 日,檢索時間:2017 年. 4 月 21 日,<http://www.readhouse.net/articles/231826638/>。. 18.

(28) (1993 年 3 月~2003 年 3 月)、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89 年 11 月~2004 年 9 月), 期間江澤民處於無所爭議的三位一體,即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的期間有完整的十 年(1999 年 3 月~2003 年 3 月)。到了胡錦濤與習近帄的時代,因中國大陸最高領 導人的任期已較為制度化,故可明確地說,胡錦濤擔任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的期 間為 2002 年 11 月至 2012 年 11 月,亦有完整的十年時間;習近帄從 2012 年 11 月接掌至今,也幾乎有完整的第一個任期。3 第二,數據改變結果未有影響。若 把討論的期間延至胡錦濤尌職(2002 年 11 月)之後,統計模型的結論也並未有重 大的改變。本文檢驗了資料的 sub-sample,只將胡錦濤尌任(2002 年 11 月)以後. 政 治 大 無顯著不同,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在大多數指標中皆沒有顯著的效果。 立. 的資料放入模型中,結果發現,模型輸出的結果與原本納入江澤民期間的結果並 4. 雖中國大陸政府真正注意到需發展公共外交應是胡錦濤任職以後,中國大陸. ‧ 國. 學. 相關學界建言也是胡錦濤的第一任期末到第二任期才較多,且直到 2004 年中國. ‧. 大陸的外交部才成立「公眾外交處」,但事實上,中國大陸的最高領導人早在冷. y. Nat. 戰結束後的 1993 年便開始,且例行性地進行每年的「國是訪問」 。故,雖中國大. er. io. sit. 陸學理與政策操作的發展有時間上不一致,但為完整分析國是訪問外交政策與其 展現的公共外交成效,本文從 1993 年貣開始分析,期間包含江澤民、胡錦濤兩. al. n. v i n 位離退之最高領導人完整十年任期,以完整呈現「國是訪問」行為。 Ch engchi U. 3. 如果本文將正式的討論期程延後到胡錦濤就職之後、並把江澤民時期的「國是訪問」作為背景 資料,那麼本文的樣本數將會被限縮到僅能涵蓋胡錦濤任內的完整資料(2002 年~2012 年,佔 總資料量的 42%)、且習近平的資料也只有三年(2012 年~2015 年,佔總資料量的 13%)。如 此一來,本文的結論可能將甚為偏頗,即使結論相同恐被質疑僅僅是胡錦濤任內的結果,不能代 表三位領導人的「國是訪問」。 4. 此外,出訪次數的起伏也符合「發生國內菁英政治重大事件的該年出訪次數會減少」的模式(請. 見本文的圖 2.4),因此若把討論的期間延至胡錦濤就職(2002 年 11 月)之後,本文也將得到 相同的結論。 19.

(29) 一、. 國是訪問的重要性. 自 1993 年開始,作為公共外交工具之一的「國是訪問」成為中國大陸重要 的外交行為,其乃最被規律性使用的主要政策。進行於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與他 國最高領導人之間的「國是訪問」為中國特色公共外交的一環,中國大陸外交部 長楊潔篪尌曾指出,中國特色的公共外交堅持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致力於 在引導外國公眾正確認識中國大陸的同時,努力使國內公眾更加全面了解國際形 勢和中國大陸外交。5 此外,楊潔篪亦明確表示: 我們將緊緊圍繞首腦外交、國內大型活動和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 政 治 大. 展政策宣示,進一步提高中國國家形象;優化公共外交日常和應急管理. 立. 機制,加強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以. ‧ 國. 學. 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為根本出發點……將注重弘揚中華文明與借鑑 吸納其他文明有機結合。」6. ‧. 這句話也點出公共外交中首腦外交及其政策宣示、與他國元首、民間團體、媒體. y. Nat. sit. 等互動交流的重要性。7 考量楊潔篪此時的官方身分和立場,這段公開談話即已. n. al. er. io. 明確地點出「國是訪問外交」確實為中國大陸公共外交的重要具體措施之一,且. i n U. v. 為中國大陸的公共外交中最具場面性的實踐途徑。「國是訪問」與其他訪問的不. Ch. engchi. 同,由中國大陸官方媒體的定義中可見一斑,如新華社在每一年的新聞報導,以 及新華網的「國內外大事紀」的紀錄,都明確提及「國是訪問是具有最高規格的 禮炮、國宴等儀式的正式且公開的外交行為」。此外,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國是 出訪的路線安排、公開言談、著重地區等皆為探究其外交政策輪廓的指標,而這 也是「國是訪問」是中國大陸「公共外交」的重要措施的原因之一。8 公共外交包括許多種不同類型的外交政策選擇,使國家得以增進其與他國之 5. 蘇淑民,「公共外交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頁 73~77。 楊潔篪,「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求是(北京),第 4 期(2011),頁 43~44。 7 楊潔篪,同上註,頁 43~46;袁鵬,「新時期中國的戰略─對「十八大」報告的戰略解讀」, 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 5 期(2013),頁 3。 8 李智琦,「近期中共領導人外交出訪之評析」,戰略安全研析,第 98 期(2013),頁 5~12。 6. 20.

(30) 間的關係。中國大陸目前經常使用的公共外交工具包括國是訪問、孔子學院的設 置與推廣、熊貓外交、第一夫人外交等等。既然公共外交的內容與方法如此多元, 那何以本文選擇分析公共外交中的「國是訪問」呢? 傳統的外交行為與互動多是政治家與外交官代表該國,藉由正式渠道的交流 往來,公共外交與傳統外交的明顯差異可由學者蔡東杰所言「公共外交則是指各 種力圖影響公眾態度,並進而影響對方政府外交決策的作法,通常被用於傳統外 交難以奏效或難以取得預期效果的領域」以明之。9 有鑑於「公共外交最大的著 力之處即在彌補正式管道外交的不足」的公共外交精神,本文選擇分析中國大陸. 政 治 大 有公共外交手段中最正式的外交工具。國是訪問是最正式的訪問形式,有一定的 立 公共外交中的「國是訪問」的考量因素主要有三。首先在於,「國是訪問」是所. 外交禮儀內容如正式歡迎儀式、鳴放 21 響禮砲、公眾演講、新聞記者招待會等. ‧ 國. 學. 等,其象徵性意義之主要目的在於營造或建立新的友好關係。10 其次,相較於其. ‧. 他公共外交的方式,「國是訪問」是媒體宣傳效果最大的一種外交工具。國家領. y. Nat. 導人至他國訪問並非傳統外交實踐的常態,元首間相互往來建立互信,在地理已. er. io. sit. 非限制阻礙的二十世紀成為有用的外交工具之一。國是訪問意味中國大陸領導人 親自前往他國,會見他國元首或領導,有著最高規格的禮儀與待遇。因此,此類. al. n. v i n 盛大鄭重的活動必將在兩國間被媒體報導、周知於民,這即是中國大陸國家形象 Ch engchi U. 建立最主要的作用。再次,「國是訪問」是雙邊最高領導人最直接的溝通方式,. 不論是在雙邊交流、商討未來可能的合作、強化雙邊領導人的個人之間的聯繫等 等,都具有最直接的效果,在衝突解決或是政策合作上,也已經被證實具有直接 的影響。11 上述三點「國是訪問」有別於其他公共外交手段的特質,本文認為在所有的 9.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三版)(台北:五南,2014 年),頁 286。 趙可金,外交學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年)。 11 Yoram Z. Haftel, “Designing for Peace: Regional Integration Arrangements, Institutional Variation, and Militarized Interstate Dispu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61, No. 1 (Winter 2007), pp. 217~237; Scott L. Kastner and Philip C. Saunders, “Is China a Status Quo or Revisionist State? Leadership Travel as an Empirical Indicator of Foreign Policy Prioriti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56, No. 1 (March 2007), pp. 163~177. 10. 21.

(31) 公共外交工具中,「國是訪問」應比其他政策選項在國際關係議題上更可能具有 效果,故將專注於國是訪問之分析,探討中國大陸的公共外交在「國是訪問」這 項工具上的應用。. 二、 「中國特色」的國是訪問. 公共外交為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即公共外交非中國大陸外交策略產物,毛鄧 以來最類似的外交工具乃人民外交,後鄧時期的中國大陸欲縮短西方對中國的誤. 政 治 大 外交之國是訪問是當代中國大陸面對西方國家特意為之的舉措。換言之,中共知 立. 解、增進認識,基於西學為用公共外交乃中國大陸近代衍生出的外交策略。公共. ‧ 國. 學. 道公共外交、國是訪問的意涵與其在西方國家所代表的意義,由此,國是訪問的 意義不僅僅只是禮炮的施放,與其他領導人出訪相較也不單純的只作為「高層菁. ‧. 英出訪行為」,具有更深層的意涵和研究的價值。. sit. y. Nat. 另外由中共高層菁英出訪的差異性,可一窺國是訪問作為中國大陸重要公共. al. er. io. 外交政策之端倪。後鄧時期中共高層政治菁英趨向制度化,其一特徵為政治局常. v. n. 委的嚴明職務分工與排名,形塑各常委的行為意涵、暗示各職務的舉措。領導人. Ch. engchi. i n U. 出訪因不同職務有不一樣的意義,本文著眼於國是出訪,僅針對擔任國家主席之 最高領導人進行分析,未納入其他常委出訪或總理出訪原因如下:. (一) 職務因素考量 職位分工限制了常委們活動,賦予「國是訪問」於外事活動中的特殊性,故 無納入其他常委出訪進行分析比較的必要。例如「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 會書記」本身不需要也不宜出國,筆者檢視王岐山任中紀委書記時的紀錄,「出 訪」頁面為空白,頂多在中國大陸會見、接見外賓,如柬埔寨副首相、新加坡總. 22.

(32) 理等。12 另外,主管宣傳、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劉雲山有多次出訪記錄,梳理 後可發現其由兩大類組成,一為上述所言之多功能性質的出訪,如 2014 年 6 月 出訪歐洲四國且有各別推動夥伴關係、行銷高鐵等合作項目。13 二為針對社會主 義國家的訪問,是中共既有的外交工具,如 2015 年 10 月訪問朝鮮,具有黨對黨 交流的意涵,此類型在西方國家的交往互動中尤為明顯,針對該國在黨團進行更 深入的交流。14. (二) 「國是出訪」的資格限定. 政 治 大 其他領導人的出訪大多為正式訪問、工作訪問、友好訪問等。其他擔任要職的常 立 雖然中國大陸採集體領導,唯有國家主席的出訪才有「國是出訪」的可能,. 委如國家副主席、總理也有頻繁出訪的行為,但其訪問多為出訪國家與參加國際. ‧ 國. 學. 多邊會議或國際例行重大活動的「套裝行程」,即具有多功能性質非以訪問特定. ‧. 國家為主要目的的出訪行為。由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網所記錄的「領導人活動報道. y. Nat. 集」囊括中共政治局常委的重要講話、重要活動、參觀考察、會見接見、出訪、. er. io. sit. 致電致信、其他等等,可知一二。15 例如 2005 年 12 月新華網與中國大陸外交部 記載的「溫家寶訪問法國、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和馬來西亞並出席第九次中. al. n. v i n 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和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以及首屆東亞峰會等會議」 Ch engchi U. ;. 16. 亦或李克強任總理時 2014 年 12 月 14 日至 20 日「訪問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並. 12. 「張德江、王岐山分別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新華網,檢索時間:2017 年 9 月 20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9/20/c_1121697639.htm>。 13 新華網專題報導,「劉雲山出訪歐洲四國」,新華網,檢索時間:2017 年 11 月 07 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cnleaders/liuyunshan/lys201406cf/>。 14 新華網專題報導,「劉雲山出訪朝鮮」,新華網,檢索時間:2017 年 11 月 07 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cnleaders/liuyunshan/lys201510chx/index.htm>。 15 新華網專題報導,「王岐山活動報導集」,新華網,檢索時間:2017 年 11 月 07 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wjb1125/>。 16 新華網專題報導,「溫家寶出席歐亞五國並出席國際會議」,新華網,檢索時間:2017 年 11 月 07 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wjb1125/>;「溫家寶總理訪問法國、斯洛伐克、捷克、 葡萄牙和馬來西亞並出席第九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和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以及首屆東 亞峰會等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檢索時間:2017 日 11 月 07 日, <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zt_674979/ywzt_675099/2005year_675849/wjbzlfw_67 5869/>。 23.

(33) 出席國際會議」;17 時任副總理的張高麗 2016 年 5 月 30 日至 6 月 7 日「赴俄羅 斯舉行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出席第二屆中俄中小企業實業論壇並 訪問阿塞拜疆、格魯卲亞、亞美尼亞」18;其他包括人大委員長、政協主席等的 出訪形式如同上述,對特定國家的訪問為「正式友好訪問」或「正式訪問」。 唯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具「國是訪問」出訪的資格,與其他領導人有所區別, 雖其他類型的高層出訪行為亦具有公共外交的意涵與作用,然本文僅探討最高規 格訪問形式的對外行為影響與公共外交作用。. 三、 「國是訪問」政策之變化. 立. 政 治 大. 本文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討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的成因、過程與影響。. ‧ 國. 學. 在本處本文將探討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中的一些格式化事實,以作為本文. ‧. 後續在評估其成因與影響之前的背景。本研究分析中國大陸在後鄧時期歷年來. y. Nat. 「國是訪問」在四個重要面向上的變化,包含出訪的次數、訪問的國家數、出訪. er. io. sit. 的國家與地區,以及出訪的時間點。本文目的是分析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行 為,並非將中國大陸的最高領導人每一次的出訪紀錄納入分析,「國是訪問」並. al. n. v i n 非一般性的「工作訪問」 ,其代表的意義與出訪條件相對於「工作訪問」或是「非 Ch engchi U 正式訪問」而言更為重大與嚴謹。. (一)出訪次數 綜覽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外交政策的變化,並擷取出每年國是出訪的次數分析, 本文以圖 2.1 呈現從 1993 年貣中國大陸每年的「國是訪問」出訪次數,發現幾 項特徵。首先,後鄧時期中國大陸「國是訪問」的出訪次數,除了江澤民在 1993 17. 新華網專題報導,「李克強訪問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並出席國際會議」,新華網,檢索時 間:2017 年 11 月 07 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cnleaders/lkqcf1412/index.htm>。 18 新華網專題報導,「高麗赴俄羅斯舉行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出席第二屆中俄 中小企業實業論壇並訪問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新華網,檢索時間:2017 年 11 月 07 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cnleaders/zhanggaoli/zglcf201605/index.htm>。 24.

(34) 年與 1998 這兩年較少僅僅只有出訪過一次之外,其他年份的出訪次數大多保持 穩定,江澤民與胡錦濤兩人每年都規律地出訪二至四次。中國大陸領導人從 1993 年到 2015 年這段期間中,每年帄均出訪的次數是 3.39 次。其次,相較於他的前 兩任領導人,習近帄的出訪行為更為活躍、且積極地使用「國是訪問」作為外交 工具。習近帄除了在繼任領導人後的首年只出訪了相對較少的四次之外,從其繼 任的第二年開始,每年至少都有六次以上的出訪(圖 2.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中國大陸歷年「國是出訪」的次數,1993~2016 engchi U. 圖 2.1. 資料來源:綜整自新華網國內外大事紀;鍾之成,為了世界更美好:江澤民出訪紀實(北京:世 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 說明:國是出訪之確切日期,請參見本文之附表一。. (二)出訪的國家數 接者單獨將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對象數目抽出,並依年份排序製作出下圖 2.2, 以國是出訪的國家數目作為切入觀察,特點有二:首先,中國大陸領導人進行「國 是訪問」的次數和出訪的國家數目高度相關,也尌是說,中國大陸領導人在出訪 次數增加的同時也拜訪了更多的國家。其次,中國大陸領導人從 1993 年到 2015 25.

(35) 年這段期間中,每年帄均訪問 8.65 個國家。中國大陸「國是訪問」出訪國家數 的最高峰為 2014 年,在該年習近帄訪問了 17 個國家;而出訪國家數最少是在 1993 年與 1998 年,江澤民在這兩年分別都只訪問了一個國家(圖 2.2) 。呈現國 是出訪次數與訪問國家數目之變化有所關聯外,亦彰顯不同領導人主政時期的外 交政策運用差異與此外交工具之使用日趨頻繁的現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v i n Ch 資料來源:綜整自新華網國內外大事紀;鍾之成,為了世界更美好:江澤民出訪紀實(北京:世 i U e h n c g 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 n. 圖 2.2 中國大陸歷年「國是出訪」訪問的國家數,1993~2016. 說明:國是出訪之確切日期,請參見本文之附表一。. 第二節 國是訪問外交之成因. 中國大陸之所以重視並推動「國是訪問」的原因主要出自於三個理由:對冷 戰後國際新結構的反應、對「中國威脅論」的回應,以及領導人政治生存的考量。 本節將一一分析與驗證上述影響中國大陸「國是訪問」行為的可能原因。.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eng, ed., China: Modernization in the 1980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p.161..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 New

15 Pierce Salguero ed., Buddhism and Medicine: an anthology of Premodern sour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Pierce Salguero ed., Buddhism and Medicine:

2015 年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在接受採訪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