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Operating Models of Patent Aggregators. 指導教授: 李 治 安 博士 研究生: 陳香羽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2)

(3) 謝辭 研究所的兩年過得飛快,在認識智財所 100 級同學和老師的同時,時間就 開始一點一滴地經過,雖感嘆回不來的流逝時光,但也欣慰學習過程中不斷累 積的知識和視野。 謝謝我最最最親愛的秀丹媽咪、香如姐姐和建仲弟弟,在我堅持的時候, 對我妥協,在我難過的時候,給我安慰,在我怯懦的時候,給我力量,成為你 們的家人,是這輩子第一件最感謝的事;也謝謝在研究所生涯中的教授們,特 別是智財所的馮震宇老師、李治安老師、邱奕嘉老師、蘇瓜藤老師和 Glenn, 因為有您們傳遞的專業知識和思考邏輯,我才能看見自己逐漸成長。真的很感 謝我的指導教授,李治安老師,謝謝您對於生活、論文到就業的各種疑難雜症 都給予許多建議,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您總是一再包容我的時間不足,也總 是有耐心地指導我方向、調整架構,並細心地挑出論文的錯誤,也謝謝沈宗倫 教授與陳秉訓教授在口試時給予許多寶貴而重要的建議;不論將來是否能夠擁 有一片自己飛翔的天空,我都會一直記得老師的教導,並謹記從大學到研究 所,政大有太多我想要感謝的老師。 真的很喜歡智財所 100 級的所有同學,跟你們一起學習的日子,真的充滿 了挑戰和快樂,謝謝你們一起創造了好多上課、寫報告、生活和旅遊的回憶, 如果沒有你們,研究所生活就變得平淡無趣,尤其謝謝經常舉辦活動的怡婷和 祐諄,以及可愛的蒨文和祐瑄,也謝謝岡陵比鼻和嘉霙兒在寫論文的時候一起 用美食和新鮮事相互鼓勵,進行早餐約會;另外就是小千金集團的艾瑪兒-佳 恩、蠟筆小君-奐君和戴衣服-雅彣,跟你們一起討論、抱怨生活大小事,或是 吃下午茶等,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謝謝去年 8 月遇見從未預期的宏奇,感謝你忍受我的任性,成為論文生產 過程中的最大受害者,真的很感謝你為了讓我暫時忘記論文的煩惱,一直帶我 到處玩耍;謝謝親愛的立婷兒總是帶來驚喜和歡樂,認識你是我這輩子很重要 的事;也謝謝不斷受我論文氛圍摧殘的室友,福山元棻,你總是充滿元氣的大 笑,被你關心和照顧,讓我寫論文的日子變得有趣。感謝智財所的秋玲姊和瑞 清,你們處理好多好多事情,真的辛苦你們了,感謝許多智財所的學長姐及學 弟妹們,尤其是誠孝學長、偉仲、舞雲以及大學就認識的玉潔,謝謝你們成為 藍藍海的聚會小團員;也感謝身邊的許多朋友,有你們相約一起吃飯、玩耍,.

(4) 或者偶爾傳傳訊息,讓我在論文的壓力中,找到支持的力量,尤其是律訓第七 組的同學們、瑄瑄-苡瑄、喬喬-喬茹、芝芝-睿芝、Amy-劉婕、蓓蓓-蓓恩、巧 旻,你們經常相伴和聚會,帶給我許多的歡樂,以及親愛的雅云、彭彭-書婷、 巧珍珍、淨淳、小猴-俐吟、簡千金-簡珣兒、寶寶-乃文、蘇珊-珊平、小朋友祐如,及從高中或國中認識到現在的 Jung Jung-菀容、小資-仲婷、胖子-淨惠、 冬瓜-盈瑜、青仔-青慧、Dino-韻文、欣萍,你們過去和現在的陪伴讓我既珍惜 又感謝。 撰寫論文的過程,像是完成生命中一個重要章節,從我決定進入政大智財 所的那一刻開始,這個章節已經開始了前言;匆忙的兩年生活,認識了許多厲 害又可愛的同學、完成了學業、嘗試過海外實習,也找到畢業後的工作與生命 中重要的人,倏地,正在撰寫的求學生涯章節也接近畫下最後句點的尾聲,我 想要感謝的人很多,想要學習的東西也太多,但欣慰的是這個階段並沒有留下 遺憾,只是留給未來一個期待,因為天空很廣,總會有我能翱翔的地方,而我 也將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認識自己、不斷學習,並遇見下一個感謝的人。. 陳香羽 謹誌於 2013 年 7 月 24 日下午 完成於陪伴我大學及研究所生涯的宿舍. ii.

(5)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中文摘要.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中 文 摘 要 政府透過法律制度將原先具有非排他性及非敵對性等公共財性質之專利財 產化,藉此鼓勵發明人進行研發,間接為整體社會帶來促進創新與阻礙創新等不 同面向之影響,而專利之私有化使擁有專利之所有人取得排他獨佔權限,如此累 積創新所帶來之結果便是形成專利叢林現象,使單一產品生產時須取得眾多專利, 增加未取得專利之侵權風險,該專利叢林現象後續更促使訴訟成為新興專利聚集 型態獲取利益之手段。 從專利取得之角度觀察,其取得專利之方式可系統化分為自行研發、併購等 內化形式或取得專利授權等外部形式,而專利取得之動機則從單純產業利用轉變 為企業策略性考量;現今專利市場中,更經常將取得之專利以授權或出售方式商 品化,甚或以專利作為商業談判、利益交換之籌碼,使專利有貨幣化現象。從經 濟學之角度思考,專利貨幣化或有交易、預防及投機等動機,並得從專利本質上 與後續發展上之特性觀察到專利貨幣化之因素。 由於本文將專利市場分為專利聚集、專利交易平台、專利資訊提供者及一般 個人、實際從事生產公司與研究機構等不同類型參與者,並將研究對象著重在專 利聚集與專利交易平台二者,因此特於本文中討論專利聚集形成之階段與交易模 式,且因應專利交易模式而衍生探討專利交易價金之計算。從本文可知,專利聚 集得區分為攻擊型、防禦型、以授權營利型及混合型四大類,各類型專利聚集及 專利交易平台皆有其創造價值之價值鏈活動安排、整體產業競爭作用力之五力分 析與支援核心競爭優勢之相對應策略活動系統,並從各市場參與者之運作模式中 亦得觀察可能存在之缺失。 攻擊型專利聚集表面上雖提供授權服務,然手段上具有強制性,以訴訟等手 段迫使下游實際從事生產等公司支付授權金以取得專利授權,從模式上觀察,其 存在未經挑選專利、擁有專利過多及組織體系過於龐雜等缺失;而防禦型專利聚 集則從下游買方之迫切需求角度出發,以防禦目的之專利授權或出售為訴求,藉 由廣泛涵蓋不同領域之專利組合滿足下游買方對於專利侵權風險之控管,然其現 有模式可能因支付有限年費導致難以確保購買大量專利之品質,並有為符合眾多 i.

(6)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中文摘要. 會員需求使專利相關性降低以及整體產業難以避免搭便車現象等缺失;至於以授 權營利型專利聚集透過技術或產品標準定義之專利組合,包裹式將下游實際從事 生產廠商需要之專利一次性授權,雖不見得有授權之急迫需求,但顯然降低下游 買方取得授權之交易成本,惟其缺失為權利金分配制度之公平性與專利組合之區 別標準。混合型專利聚集則涵蓋上述三種專利聚集之優勢,並以特殊之智財資本 市場重新定位無形資產能夠創造之價值,對於下游買方及上游專利供應者而言, 皆帶來產業結構變化之衝擊,同時以專利組合授權來滿足下游專利被授權人之需 求,不過,混合型專利聚集管理複雜度高、經濟利潤有下降可能,並且長期將有 價格扭曲之應變風險。 專利交易平台與專利聚集不同之處在於其不直接取得專利或專利授權,僅以 專利供給方與需求方之交易中介者自居,然從廣義概念上,其亦為專利聚集之一 種形態,有助於專利買賣雙方取得資訊,降低搜尋、談判或執行等交易成本,並 透過其他業務互補專利交易平台業務可能之不足,惟其仍舊有所缺失,亦即價格 決定機制之困難、服務範疇過大導致成本控管之不經濟與交易公開之接受程度等 問題。從本文各章節之分析中,可比較各市場參與者之不同,亦得觀察彼此間之 互動與缺失,從而提出未來可能之研究方向,並針對專利市場之管制與開放給予 建議。. 關鍵字:專利市場、攻擊型專利聚集、防禦型專利聚集、以授權營利型專利聚集、 混合型專利聚集、專利交易平台、價值鏈、五力分析、策略活動系統. ii.

(7)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英文摘要. Operating Models of Patent Aggregators Abstract The propertization of patents which intrinsically show the traits of public goods including non-excludable and non-rival was established to encourage inventors and therefore leads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society indirectly. The privatization of patents protects the exclusive rights of the owners, whereas what we called the accumulated innovation set up the patent thickets that enhance the risks of infringement and promote the strategic litigations raised by new patent aggregators. The methods of acquiring patents could systematically divided into internalization which includes R&D and M&A, and externalization which includes licensing and so on. While the motivations of acquiring patents transform from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o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and the patents gradually become commercialized and even express its monetization. This paper classifies different players in the patent market, such as patent aggregators,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s, patent information providers and operating companies, while with the focus on patent aggregators and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 Besides, the patent aggregator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s”, “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s”, “running by licensing patent aggregators” and “hybrid patent aggregators”. Moreover,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tand on what each patent aggregator and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 has its scheduled activities of the value chain, the five forces model to the analysis of its industry and the strategic activities system for supporting its core competence, and even the demerits of its operating model. The 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s provide licensing services, while its services apparently contain compulsive licensing model by raising claims against the operating companies. Instead, 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s help the downstream buyers in need to fight against the 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s by licensing or selling patent portfolios which cover broad technological areas and benefit risk management. Next, iii.

(8)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英文摘要. the running by licensing patent aggregators package their patents by standards of technologies or products and provide “one-stop-shop licensing solutions” to the downstream buyers to save the transaction costs. Furthermore, the hybrid patent aggregators embrace the advantages of three kinds of patent aggregators mentioned above and try to create the IP capital market lea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atent aggregators in the ownerships of patents. The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s will never become the owner of the patents or acquire the rights of patent licensing, it just named themselves intermediaries of transaction that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and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Nevertheless, the diversified operating models of different patent aggregators and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s exist its improvable or inevitable drawbacks. The analysis of each chapter in this paper could help to compare the players in patent market and contribute to observe the shortag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ones. What’s more,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as the conclusion.. Keywords: Patent Market, 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 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 Running by Licensing Patent Aggregator, Hybrid Patent Aggregator, Patent Transaction Platform, Value Chain, Five Force Model, Strategy Activities System. iv.

(9)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2 第一項 研究方法 ............................................................................................ 2 第二項 研究範圍 ............................................................................................ 5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 15 第一節 專利制度相關之經濟理論 ...................................................................... 15 第一項 以法律制度財產化之公共財 .......................................................... 15 第二項 專利制度之促進創新 ...................................................................... 16 第三項 專利制度之阻礙發展 ...................................................................... 17 第二節 專利市場之濫觴 ...................................................................................... 19 第一項 專利叢林與訴訟興起 ...................................................................... 19 第二項 專利之取得 ...................................................................................... 22 第三節 專利商品化現象 ...................................................................................... 34 第一項 專利商品價值衡量 .......................................................................... 34 第二項 專利貨幣化 ...................................................................................... 35 第四節 專利聚集之意義及交易模式 .................................................................. 40 第一項 專利聚集之意義 .............................................................................. 40 第二項 專利聚集之交易模式 ...................................................................... 45 第三章 攻擊型專利聚集 .............................................................................................. 53 第一節 攻擊型專利聚集之定義 .......................................................................... 53 第一項 定義 .................................................................................................. 53 第二項 專利聚集組織與其運作模式 .......................................................... 54 第二節 價值鏈結構 .............................................................................................. 61 第三節 五力分析與策略活動系統圖(SAS) ........................................................ 65 第一項 五力分析 .......................................................................................... 65 第二項 策略活動系統圖(Strategy Activities System) ................................. 68 第四節 現有模式之缺失 ...................................................................................... 70 第四章 防禦型專利聚集 .............................................................................................. 73 第一節 防禦型專利聚集之定義 .......................................................................... 73 第一項 定義 .................................................................................................. 73 第二項 專利聚集組織與其運作模式 .......................................................... 74 第二節 價值鏈結構 .............................................................................................. 81 第三節 五力分析與策略活動系統圖(SAS) ........................................................ 85 第一項 五力分析 .......................................................................................... 85 v.

(10)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目錄. 第二項 策略活動系統圖(Strategy activities system)................................... 88 第四節 現有模式之缺失 ...................................................................................... 89 第五章 以授權營利型專利聚集 .................................................................................. 91 第一節 以授權營利型專利聚集之定義 .............................................................. 91 第一項 定義 .................................................................................................. 91 第二項 專利聚集組織與其運作模式 .......................................................... 91 第二節 價值鏈結構 .............................................................................................. 97 第三節 五力分析與策略活動系統圖(SAS) ...................................................... 101 第一項 五力分析 ........................................................................................ 101 第二項 策略活動系統圖(Strategy activities system)................................. 105 第四節 現有模式之缺失 .................................................................................... 106 第六章 混合型之專利聚集-Intellectual Ventures(IV)公司 ....................................... 109 第一節 定義 ........................................................................................................ 109 第二節 Intellectual Ventures(IV)之介紹與其運作模式 .................................... 109 第一項 IV 之成立 ....................................................................................... 109 第二項 IV 之運作模式 ............................................................................... 110 第三節 IV 轉型之發展趨勢 ............................................................................... 112 第一項 專利聚集之現況 ............................................................................ 112 第二項 IV 原有運作模式之改變 ............................................................... 112 第四節 價值鏈結構 ............................................................................................ 114 第五節 策略活動系統圖(Strategy Activities System) ....................................... 117 第六節 IV 轉型後之特色與缺失 ....................................................................... 119 第七章 專利交易平台-交易中介 ............................................................................... 123 第一節 專利交易平台之定義 ............................................................................ 123 第一項 定義 ................................................................................................ 123 第二項 專利交易平台與其運作模式 ........................................................ 124 第二節 價值鏈結構 ............................................................................................ 135 第三節 五力分析與策略活動系統圖(SAS) ...................................................... 139 第一項 五力分析 ........................................................................................ 139 第二項 策略活動系統圖(Strategy activities system)................................. 142 第四節 現有模式之缺失 .................................................................................... 143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 147 第一節 結論 ........................................................................................................ 147 第二節 未來可能研究方向與建議 .................................................................... 150 參考文獻 ...................................................................................................................... 153. vi.

(11)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目錄. 圖目錄 圖 1: 專利市場之四種類型參與者 ................................................................ 7 圖 2: 專利市場買賣雙方及市場促進之參與者 ............................................ 9 圖 3: 依買賣(授權)高低程度區分專利市場參與者 .............................. 13 圖 4: 專利聚集的型態 .................................................................................. 14 圖 5: 專利市場之「實施專利實體」及「非實施專利實體」 .................. 40 圖 6: 專利聚集交易模式 .............................................................................. 46 圖 7: 攻擊型專利聚集產業主流價值鏈 ...................................................... 62 圖 8: 攻擊型專利聚集產業五力分析 .......................................................... 66 圖 9: Acacia Research Group LLC 之策略系統活動圖 ................................ 69 圖 10: 防禦型專利聚集產業主流價值鏈 .................................................... 81 圖 11: 防禦型專利聚集產業五力分析 ........................................................ 85 圖 12: AST 之策略系統活動圖 ..................................................................... 88 圖 13: 以授權獲利型專利聚集產業主流價值鏈 ........................................ 98 圖 14: 以授權獲利型專利聚集產業五力分析 .......................................... 101 圖 15: TGL 之策略系統活動圖 .................................................................. 105 圖 16: 混合型專利聚集-IV 企業價值鏈 ................................................... 115 圖 17: IV 之策略系統活動圖 ...................................................................... 117 圖 18: 專利交易平台產業主流價值鏈 ...................................................... 136 圖 19: 專利交易平台產業五力分析 .......................................................... 139 圖 20: Ocean Tomo 之策略系統活動圖...................................................... 142. vii.

(12)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目錄. viii.

(13)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目錄. 表目錄 表 1: 專利市場參與者 .................................................................................. 10 表 2: Pfizer 併購 Wyeth 在歐洲部分國家市佔率 ........................................ 27 表 3: 輝瑞併購惠氏前後重要專利藥(粗體字為輝瑞自惠氏取得之專利 藥) ........................................................................................................ 32 表 4: 2008 年輝瑞及惠氏產品線(部門)與治療領域與 2009 年輝瑞產品 線(部門)與治療領域 ........................................................................ 33 表 5: 攻擊型專利聚集不同商業模式之公司價值鏈比較 .......................... 64 表 6: 防禦型專利聚集不同商業模式之公司價值鏈比較 .......................... 84 表 7: 以授權營利型專利聚集不同商業模式之公司價值鏈比較 ............ 100 表 8: IV 所提出之發明資本市場功能 ........................................................ 114 表 9: 專利交易平台不同商業模式之公司價值鏈比較 ............................ 138. ix.

(14)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目錄. x.

(15)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專利屬於無形之智慧資產,自以法律制度加以保障後即財產化而歸私人所 有,對專利技術發展帶來促進及阻礙之正反面影響。由於專利制度使專利所有人 得以排他之獨佔權限取得技術市場發展之關鍵,有鼓勵發明人研發之作用,但亦 使專利市場之專利相互堆疊(overlap)且形成專利叢林現象(patent thicket),並因專 利所有人藉由協議或訴訟等不同手段將其權限授權予他人來獲得利益,更促使專 利市場迅速發展。 本文觀察現今專利技術市場下,從單純之專利所有權人、專利被授權人演變 為專利聚集、專利交易平台、專利資訊提供者及一般個人、實際從事生產廠商等 不同類型市場參與者,讓專利市場充斥各式各樣之運作模式且各該市場參與者提 供之服務或執行運作模式手段甚為複雜。又各種參與者逐漸興起攻擊型或防禦型 等不同成立功能,尤以專利市場上紛紛出現專門以訴訟手段攻擊他人之非實施專 利實體(NPE)為例,其向專利所有人取得專利或專利授權,並將擁有之專利以訴 訟方式主張來獲取報酬,而為因應該數量遽增之攻擊型專利聚集,市場上亦相對 發展出抵禦該訴訟手段之防禦型專利聚集等,各種參與者及模式之出現皆有值得 深入分析及探討之處,故本文於下述各該章節區分專利市場上存在之不同參與 者,對不同專利聚集與專利交易平台運作模式分析,希冀從其策略活動設計中窺 見不同市場參與者之價值活動及整體產業結構之競爭程度,甚或以各種經濟理論 之面相發掘運作模式之缺失,諸此分析應能有助於了解各專利市場參與者及其互 動,並亦有益於從運作模式及產業結構之角度提出專利市場自由放任與適度立法 規範之權衡抉擇。. 1.

(16)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一項 研究方法 本文選擇以質化方式在下述所設定之研究範圍內,以國內外學者之書籍論 著、期刊文章或研究成果,以及國外官方機構出具之研究報告、政府出版品等作 為主要參考文獻,對於第二章「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中有關專利制度相關 之經濟理論、專利市場之濫觴一節所涉及專利叢林、專利取得方式以及專利商品 化或專利聚集交易模式等相關議題提出一系列論述之基礎概念;其次透過上述書 籍、期刊等文獻與各專利聚集類型、專利交易平台之個案公司企業網站資訊歸納 出不同市場參與者之運作模式,雖然企業網站所提供之資訊不盡完整,但對於基 本運作模式之事實架構已有所助益,在未能親自進行訪談、調查之前提下,本文 利用個案企業網站、公開財務報告、對股東說明文件等相關資料,以及期刊或研 究文獻等加以消化並撰寫各該公司之運作模式,藉此彌補僅從企業網站觀察運作 模式之不足;最後更以價值鏈、五力分析及策略活動系統等分析方式,對於專利 市場參與者之策略活動、所處產業結構及可能運作模式缺失提出本文之看法,並 以後續研究者得以研究之方向與建議作結。 事實上,不同文獻對於市場參與者之分類有所差異,有認為專利市場中之中 介機構(intermediaries)分為仲介(broker)、防禦型專利聚集(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s)、攻擊型聚集(offensive aggregators)(請參見 Allen W. Wang, Rise of the Patent Intermediaries, 2011);有認為專利市場有傳統專利中介者(traditional patent intermediaries)、非實施專利之實體(NPEs)、專利交易平台(patent platforms)、防 禦型聚集(defensive aggregators)及超級聚集(super-aggregators)等型態之專利中介者 (請參見 Andrei Hagiu & David B. Yoffie, the New Patent Intermediaries: Platforms, Defensive Aggregators and Super-Aggregators, 2013);亦有文獻提出非實施專利實 體之生態系(NPE ecosystem)中具有仲介者與訊息交換所(brokers and clearinghouses)、專利主張實體(patent assertion entities)、專利聚集(patent aggregators)及 Intellectual Venture(IV)等不同角色(請參見 Peter J. Stern & Timothy G. Doyle,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Regarding Nonpracticing Entities in the U.S., 2011);或將專利實體區分為防禦型非實施專利實體(defensive NPEs)、攻擊型非 2.

(17)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實施專利實體(offensive NPEs)與實施專利實體(practicing entities) (請參見 Henry Delcamp & Aija Leiponen, Patent acquisition services: A market solution to a legal problem, or nuclear warfare?, 2012);抑或認為專利市場應區分為買方(buyers)、賣 方(sellers)及市場促進者(ficilatators)等市場參與者(players),並認為買方應包括專 利主張公司(patent assertion firms)、防禦型聚集(defensive aggregators)、Intellectual Venture(IV)及實際從事生產公司(operating companies)等買方角色,至於市場促進 者則涵蓋仲介(brokers)、拍賣(auctions)、線上訊息交換所(online clearinghouse)(請 參見 Anne Kelley, Practicing in the Patent Marketplace, 2011);此外文獻尚有提出 不同專利主張商業模式者(patent assertion business models),其認為有專利實施及 授權公司(patent enforcement and licensing compamies)、訴訟融資公司(litigation finance firms)、專利聚集(patent aggregators)、防禦型收購基金(defensive buying funds)及中介者機構(intermediaries)等商業模式(請參見 Suzanne Michel et al., The Evolving IP Marketplace: Aligning Patent Notice And Remedies With Competition, 2011);亦有針對上述商業模式進一步提出智財拍賣(IP auction house)、線上智財 交易(online IP/ technology exchange)、權利金流證券化(royalty stream securitization firms)等更多型態之專利交易商業模式者(請參見 Raymond Millien & Ron Laurie, Meet the Middlemen, 2008)。本文透過上述文獻之分類方式,觀察專利市場上之 不同市場參與者及其商業模式,因而認為從市場角度觀察,參與者應區分為下述 研究範圍中所歸納之四種類型參與者;其中,專利聚集型態之參與者得藉由上述 不同分類文獻,尋找概念分類較為合理或共通之處,從而認為專利聚集得分類為 「攻擊型」、「防禦型」之專利聚集態樣,並以本文對於專利聚集及專利市場參與 者商業模式之研究,對專利聚集進一步區分出「以授權營利型」及「混和型」專 利聚集之類型,故在本文下述研究範圍及後續章節中,專利市場可歸納出四大型 態之參與者,而主要分析之對象,即專利聚集,則得以進一步分為四種類型。 至於專利交易平台則因其在專利市場上扮演日趨重要之角色,且專利聚集未 來亦有運用該專利交易平台之可能性,故在本研究中一併探討之,此外,專利交 易平台與專利聚集經常在文獻中被認為係一專利市場上之中介機構,如不狹義界 定僅擁有專利或專利授權者始得為認定為專利聚集,則專利交易平台從廣義概念 亦得認為係一專利聚集型態,惟其係擁有大量專利之媒合通路,而不實際取得專 利所有權或專利授權。 3.

(18)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在個案之選擇上,本文係透過研讀上述期刊文獻之過程中尋找期刊文獻中認 為較為重要之企業個案,並以各類型專利聚集之組織或企業運作模式作為基礎, 撰寫其運作模式之事實分析,並為以系統性方式呈現各該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 因而採取價值鏈活動之分析方式將各專利聚集產業或個案公司之價值鏈上活動結 構化。此外,有鑑於結構化該產業價值鏈活動尚有無法全面性觀察整體產業結構 之不足,故透過商學領域中常用之五力分析方式將四種類型專利聚集與專利交易 平台之產業做詳盡分析,逐一探討潛在新進者威脅、替代服務之威脅、上游專利 供應者與下游專利需求者之議價能力以及現有該專利聚集產業競爭者之競爭態 勢。透過五力分析,往往能夠分析各類型態產業之結構,廣至航空業、家具業或 科技業,小至一般街口攤販等皆得使用五力分析方式來分析其現有產業競爭概 況;惟專利市場參與者之產業概況則較少為一般五力分析文獻所用,然本文認為 專利聚集與專利交易平台有採取五力分析方式加以分析之誘因及價值,藉由五力 分析得深入各該市場參與者所處地位及市場現況,並得藉此了解市場現況而進一 步觀察市場參與者之動態,並擬定相對應之企業策略,例如合作、聯盟或競爭。 然而,五力分析方法事實上難以涵蓋完整之產業動態,在該分析方法下,除 須詳細界定所處產業外,尚須在分析各項競爭作用力時詳盡考量其他市場參與者 所可能採取之相對應策略,始能較全面分析產業現況1,但市場係一動態環境, 難以從單一時點或單一角度詳盡分析產業,本文故而認為,五力分析方式有難以 因應市場動態及市場參與者相應策略活動之限制,對於該分析上之限制,或應從 其他角度之說明切入,惟礙於本文篇幅限制,該其他角度之分析觀點將有待後續 研究者加以探討。最後,本文為說明各該專利聚集個案公司所採取策略活動與核 心價值維護間之密切程度,亦透過策略活動系統加以分析,希冀有助於分析之完 整性。. 請參見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波特新論競爭五力(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哈佛商業評論,2008 年 1 月號,頁 12,2008 年 1 月。 4 1.

(19)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二項 研究範圍 智慧財產權涵蓋面相廣泛,包含專利權(patent)、營業秘密(trade secret)、商 標權(trademark)及著作權(copyright)等;不論是一般半導體科技或是生技製藥等公 司在研發至產品上市過程中所面臨者並非僅有專利權之保護2,在其產品設計、 新藥開發或臨床實驗等階段之試驗設計、申請藥品上市檔案,甚至用於生產、銷 售、經營之客戶資料等也都必須作為公司資產,以營業秘密保護之3;除此外, 科技公司或生技製藥公司如已藉由產品銷售市場累積聲譽,或已利用技術平台售 出一定技術,則其商標即具有重要性4,至於過程中撰寫電腦軟體、學名藥品仿 單5等亦涉及著作權保護問題6。然本文因研究目的及篇幅之限制,故僅將範圍限 縮於專利領域。 此外,本文說明專利市場及研究範圍之方式係先以圖示劃分不同市場參與 者,其次透過整體市場買賣雙方及市場促進者所扮演角色來描繪市場參與者概 況,最後藉由圖示將重點聚焦在本文主軸之四大類型專利聚集,並有鑑於專利交 易平台與專利聚集之密切程度與其在專利市場之重要性而將之納為本文分析之參 與者型態之一;專利交易平台雖未以購買或取得授權之方式擁有專利,但從概念 事實上,對於科技或生技製藥產業而言都面臨研發投入大量經費的問題,但該現象以生技製藥 公司最為明顯,其新藥開發的專利權取得時程因須經過新藥發現與篩選(drug discovery)、前臨床 試驗(preclinical trail)至新藥上市後長期安全性監視(phase iv clinical trial)等開發流程,所以相當耗 時。不論科技或生技公司之專利,於研發上市後,專利權排他保護期間皆有一定期限,申請專利 需要支付龐大費用,並且需繳納一定專利維護費用,因此,是否著手研發及申請皆必須思考整體 流程完成年限、是否具有市場潛力、開發達成可能性等。而專利權除自行研發之外,尚有其他管 道取得授權或購買專利,且取得專利權之因素甚多,有用於生產之目的,亦有避免訴訟之考量 等。此部分為本文之重點,並將於下詳細說明。 3 技術除倚賴專利權保護外,部份因商業考量,以不公開、保護期間長為由,反而係藉由營業秘 密加以保護;許多重要的分析方法、試驗設計等不具可專利性或不符合專利申請要件者,會以營 業秘密方式保護。 4 商標權之重要性視廠商係位於產業價值鏈的何處而有不同程度重要性,例如,對餐飲業者而 言,其食材來自不同上游供應商,飯店業者不見得倚賴該不同廠商之商標權,反而重視交易上之 商譽(goodwill);生技製藥公司亦須視其是否僅從事研發,若生技製藥公司不僅研發,還包括販售 藥品、將平台技術作為商品,則品牌之建立即具有重要性。因為商標有識別性(distinctiveness)特 質,使得商標越使用愈強,因此販售藥品之生技製藥公司在商標上的行銷或包裝便較為重要。 5 即藥品使用說明書。 6 有時公司裡所研發之技術或產品不一定符合專利法之要件,因此會改以其他方式尋求法律保 障,而著作權或為專利權外得以保護公司資產之管道。以軟體設計公司為例,電腦軟體程式並非 必然具有專利適格,但仍可能主張該電腦程式受到著作權法之保護。此外,因應鼓勵電腦軟體編 寫和發展,也出現自由軟體組織,而自由軟體指的是一種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複製、研 究、修改和散布的軟體;自由軟體組織則主要是在推動開放原始碼的活動。 GNU Operating System, What Is Free Software, at http://www.gnu.org/philosophy/free-sw.en.html (last visited May 28, 2013). 5 2.

(20)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觀察,專利交易平台亦得為廣義專利聚集型態之一,故納入本文研究範圍加以討 論,希冀有助於深入了解專利市場之運作。. 第一款 專利市場四種類型參與者 相較於一般常見之動產及不動產交易市場,智慧財產交易市場發展較晚,並 且運作市場中存在不同類型之組織,例如專利權、著作權7、甚至是網域名稱8等 智慧財產相關之組織;然本文限縮於智慧財產中之專利權及智財交易市場中之專 利市場,並且觀察專利市場中之專利聚集組織(patent aggregator)、專利交易平台 及專利資訊提供者,以該等市場參與型態作為研究及討論對象。. 例如:開放原始碼促進會(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主要係管理開放原始碼軟體須遵循之定義 (open source definition)以及審核條款,以授權審核程序管控開放原始碼軟體;而目前開放原始碼 的定義共有十點,例如自由再散布(free redistribution)、衍生著作(derived works)等。或者自由軟體 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主要推動 GNU (GNU's Not Unix)計畫,以 GNU/Linux 作 業系統提供與 Unix 相容之自由軟體,並有不同授權條款,例如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 GPL)、the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 LGPL)等,但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授 權方式相較於 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授權方式限制較多,即 GPL 授權要求使用其軟 體之人後續須將其研究、修改之軟體也以同樣方式授權給他人使用。 Opensource Initiative, Open Source Licenses, at http://opensource.org/licenses/index.html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Opensource Initiative, The Open Source Definition, at http://opensource.org/docs/osd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FSF, About, at http://www.fsf.org/about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GNU Operating System, What is GNU, at http://www.gnu.org/home.en.html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GNU Operating System, About the GNU Operating System, at http://www.gnu.org/gnu/about-gnu.html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GNU Operating System, Licenses, at http://www.gnu.org/licenses/licenses.en.html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GNU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Licenses, at http://www.gnu.org/licenses/licenselist.html#SoftwareLicenses (last visited May 5, 2013). OSSF,自由軟體基金會和開放源碼促進會,OpenFoundry,2009 年 1 月 20 日, at http://www.openfoundry.org/en/opensource-history/1892(最後瀏覽日:2013/05/05)。 8 例如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指配組織( 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其主要功能在於協調 IP 位址(Internet Protocol,IP)之分配、網域名稱系統(Domain Name System,DNS)、通用頂級網域名稱(Generic Top-Level Domain, gTLD)以及國碼頂級網域名稱 (country code Top-Level Domain, ccTLD)系統管理以及根伺服器(root server)系統之運作。申請註冊 網域者須透過網站上申請(契約同意等)來取得一定使用期限之使用。 ICANN, Welcome, at http://www.icann.org/en/about/welcome (last visited Jan. 18, 2013). 6 7.

(21)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專 利 資 訊 提 供 者. 第一章 緒論. 個人、 實際從事生產公司、 研究機構. 專利聚集(patent. 專 利 交 易 平 台. aggregator). 圖 1: 專利市場之四種類型參與者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本文將專利市場參與者區分為四種類型,即專利資訊提供者、專利聚集 (patent aggregator)、專利交易平台等三種類型,以及一般個人、實際從事生產公 司與公私研究機構之第四類。就專利資訊提供者類別而言,除純粹提供標準化資 料之線上訊息交換所(online clearinghouses)9外,尚有提供專利相關訴訟或市場近 況訊息、交易評估、專利購買及授權策略分析、研究報告、投資管理、風險管理 等顧問諮詢服務者10,例如 PatentFreedom11、Inflexion Point Strategy12、Epicenter. 僅臚列供售專利,除非近一步與其接觸,否則並不提供專利資訊和其定價;或者係提供標準化 資料,例如專利交易歷史、出售價格等。請參見 Anne Kelley, Practicing in the Patent Marketplace, 78 U. CHI. L. REV. 115, 122 (2011)。 10 在專利市場上亦有因商業模式較為特殊而分類困難之服務業者,例如 InnoCentive.com;其主 要服務係協助企業廠商找尋現階段無法解決之專業問題解答或技術支援。該公司商業模式係以提 供網路平台方式使潛在專業人士透過解決問題來獲得企業廠商所提供之獎金;其將尋找解決方案 的公司稱為 seekers,而加入 InnoCentive 想要挑戰解決題目的人則被稱為 solvers。由於只要加入 InnoCentive 之會員即得看到待解之問題,對專業人士而言資訊搜尋成本低;而就企業主而言,使 用 InnoCentive 平台亦有潛在機會利用最短時間找到問題或技術解決方法。此外,seekers 對於提 出問題之格式及回答設有不同限制,Innocentive 亦於 Solvers 提出解答後進行篩選,並將合乎格 式之提案交予 seekers,最後再由 seekers 自行選出其認為之最佳方案並支付獎金。 由於 InnoCentive 提供問題解決之領域較為多元,包含科學、技術、商業、社會、政策等, 其中有部分涉及技術,因而與專利相關,然本文認為該分類雖有促進專利市場運作之功能,但並 非一般認為之專利交易平台,此外亦考量其提供之服務,故認為 Innocentive 為專利資訊提供者之 類型,於此介紹之。請參見 InnoCentive, About Us, at https://www.innocentive.com/about-innocentive (last visited May 26, 2013);Karim, R. Lakhani, InnoCentive.com., HBS No. 9-608-170 (2009)。 11 PatentFreedom, Professional Service, at https://www.patentfreedom.com/services/ (last visited May 26, 2013). 12 Inflexion Point Strategy, Services, at http://www.ip-strategy.com/services.html (last visited May 26, 2013). 7 9.

(22)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IP Group13及 Thinkfire14公司等,其中甚至亦有同時扮演專利交易中介角色者,如 Epicenter IP Group。惟專利資訊提供者雖係專利市場參與者之一,然本文主要係 以專利聚集為主軸,並以關聯性較高之專利交易平台模式輔助分析,故專利資訊 提供者並未列入本文範圍。 在第四類之專利市場參與者下,一般個人和實際從事生產公司多為單純之專 利市場買方或賣方,申言之,購買專利僅係為生產之用,研發專利也僅係為轉讓 與授權之獲利目的,並未有攻擊或防禦等功能性考量,故在本文中並不特別介紹 這類型之單純市場參與者;即便實際從事生產公司可能加入防禦型等功能性專利 聚集,成為該專利聚集之成員,本文也將在該功能型專利聚集中討論,而不另針 對該單純市場參與者探討。此外,公私研究機構,如一般大學或實驗室,因有研 發之需求而對外取得專利授權,或因研發成果而擁有大量專利,使其得以成為專 利市場中之買方或賣方(研究機構性質上屬於研究單位,以產出專利為成立目 的,故大多數情況下是專利市場中之賣方,專門授權或轉讓);雖研究機構有專 利聚集之現象,但本文因考量研究範圍,不宜一併討論這種單純而不具功能考量 的專利聚集類型,故研究機構亦未包含在本文之研究範圍。. 第二款 專利市場買賣雙方及市場促進者 智財運作之市場上存在各種類型組織,但本文主要針對專利市場中之專利 聚集組織,並將上述專利市場四類型參與者以專利市場買方(buyer)、賣方 (seller)、專利交易平台、專利資訊提供者之分類方式繪製下圖,而下圖中之買方 及賣方則為本文主要分析對象。. 13 14. Epicenterip, Home, at http://www.epicenterip.com/index.html (last visited May 26, 2013). Thinkfire, Services, at http://www.thinkfire.com/services/(last visited May 26, 2013). 8.

(23)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patent pool. patent pool. 攻擊型例 如: Acacia. 防禦型 例如: RPX、AST. 攻擊型 例如: Acacia. 買方 (含購買 專利及取 得授權). 專利交易平台, 例如:Ocean Tomo. 混合型 例如: IV. 以授權營 利,例如: PatentBook. 防禦型 例如: RPX、AST. 公私研究機 構,例如: 大學、實驗室. 個人. 交易資訊提供者. 圖 2: 專利市場買賣雙方及市場促進之參與者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9. 混合型 例如: IV. 以授權營 利,例如: PatentBook 個人. 賣方(含出售專 利及授權).

(24)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表 1: 專利市場參與者. 買方(buyer). 1. 攻擊型專利聚集(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 例如: Acacia Research Group LLC、General Patent Corp International、Round Rock Research LLC、Tessera Technologies Inc. 2. 防禦型專利聚集(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 例如: RPX、AST、OIN(patent pool) 3. 以授權營利之專利聚集,例如: MPEG LA(patent pool)、 TAEU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atentBooks) 4. 混合型專利聚集,例如: Super Aggregator -Intellectual Venture (IV) 5. 實際從事生產公司(operating company),例如: IBM、德州儀 器(Texas Instrument) 6. 個人. 賣方(seller). 1. 攻擊型專利聚集(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 例如: Acacia Research Group LLC、General Patent Corp International、Round Rock Research LLC、Tessera Technologies Inc. 2. 防禦型專利聚集(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or), 例如: RPX、AST、OIN(patent pool) 3. 以授權營利之專利聚集,例如: MPEG LA(patent pool)、 TAEU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atentBooks) 4. 混合型專利聚集,例如: Super Aggregator -Intellectual Venture (IV) 5. 實際從事生產公司(operating company),例如: IBM、德州儀 器(Texas Instrument) 6. 個人 7. 公私研究機構,例如:大學、實驗室. 市場促進者 (facilitator). 專利交易平台. 1.. ICAP Ocean Tomo. 2.. IPXI 10.

(25)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專利資訊提供者. 3.. Tynax. 1.. online clearinghouses(線上訊息交換所). 2.. PatentFreedom. 3.. Inflexion Point Strategy. 4.. Epicenter IP Group. 5.. Thinkfire. 6.. InnoCentive. 資料來源:由本文自行整理 市場上有購買專利和取得專利授權之行為,而上述二種行為雖截然不同, 但本文下文中數次提及專利市場買方及賣方,從概念上係將市場上之買方包括購 買專利者與取得專利授權者,至於賣方則係指專利出售者與專利授權人。上圖 2 說明四種專利聚集在專利市場上之地位可能為買方,也可能為賣方;混合型專利 聚集因具有攻擊型、防禦型和以授權營利專利聚集之特性,故與該三種專利聚集 之圖形皆部分重疊。 至於實際從事生產公司雖如上所述,一般購買專利僅為從事生產,並且出 售之專利常係自行研發而來15,或者為營運之目的而對外授權,例如交叉授權; 然而在實際從事生產之公司中,也有部分公司除單純從事生產之外,也以專利組 合授權作為其營運模式,取得授權金作為營收主要來源之一16,例如:IBM、德 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17,因此本文將「實際從事生產公司」與「以授權營利之 專利聚集」之圖形做部分重疊,其重疊之部分即為上述 IBM、德州儀器等公司 18. 。並且,專利聯盟(patent pool)係屬專利聚集之一種型態,存在於不同專利聚集. 之中,以授權營利專利聚集之類型作為常見,通常各產業公司將擁有之專利以專 利聯盟之方式交叉授權(cross licensing)19;交叉授權雖未必支付有形貨幣之授權 15. FRAUKE RÜTHER, PATENT AGGREGATING COMPANIES -THEIR STRATEGIES, ACTIVITIES, AND OPTIONS. FOR PRODUCING COMPANIES 2 (2012). 16. Rüther, supra note 15, at 3. See David Kline, Sharing the Corporate Crown Jewels, 44(3)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89, 89–93 (2003). 18 然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Randall Rader 定義似乎較為廣義,認為本文下述攻擊型專利聚 集所提及之專利流氓包括從 IBM 與 Microsoft 至一般專利所有人中,任何主張專利而其主張之專 利價值超過其所擁有之專利者。請參見 Peter J. Stern & Timothy G. Doyle,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Regarding Nonpracticing Entities in the U.S., 61(4) CHIZAI KANRI 445, 448 (2011)。 19 專利組合之交叉授權(portfolio cross licenses)常見於雙方當事人間彼此尋求避免侵權訴訟之雙方 協議。交叉授權通常係授權技術組合,並且常為授權於特定使用領域與固定期間;而交叉授權除 11 17.

(26)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金,但卻因取得彼此之授權而獲利,因而劃歸於部分之專利聚集,而與其圖形重 疊,然而專利聯盟中之專利為產品之核心專利(essential patent)20,「以授權營利專 利聚集」則不以核心專利為必要,故本文將其標示於上圖,以利後續討論時加以 區辨。 此外,公私研究機構如上所述以研發為成立目的,大多立於賣方(本文所指 賣方已如上述,概念上包含專利出售者及授權人)地位,並且除授權給學生作為 教學用途等外,也授權或轉讓專利來營利,故功能上與「以授權營利專利聚集」 有重疊之處,又因研究機構有時受國家政府影響,帶有保護國內企業的政策色 彩,故圖形上亦有部份重疊於「防禦型專利聚集」。 本文如以買賣及市場促進之角度展開圖 2 之專利市場,則可找到專利市場內 之買方、賣方以及位於中間交易中介角色之專利交易平台與資訊提供者,依上圖 2 之區分,專利市場內之買方為購買專利或取得專利授權之攻擊型、防禦型、以 授權營利型及混合型等四種專利聚集、一般個人與實際從事生產公司,而出售專 利或運用專利授權之賣方則相對於買方增加了公私研究機構類型態之參與者,至 於上述專利交易平台與專利資訊提供者則為市場促進者,有助於市場資訊流通及 交易之進行。. 涵蓋既有專利權外,也常涵蓋到授權協議期間核准之專利。此外,大部分之交叉授權係非專屬授 權方式以便雙方保有再次將專利授權與第三人之權限。請參見 U.S. DEP’T OF JUSTICE& FED. TRADE COMM’N, ANTITRUST ENFORCEMEN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59 (2007)。 20 專利聯盟所涵蓋之專利,以核心專利為主,然而若專利聯盟中存在非核心專利,則可能有競爭 法之問題。請參見 Daniel P. Homiller, Patent Misuse In Patent Pool Licensing: from National Harrow to “The Nine No-Nos” to Not Likely, 2006 DUKE L. & TECH. REV. 0007 (2006)。 12.

(27)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賣 ( 含 出 售 專 利 及 授 權 ). 第一章 緒論. 以授權營利. 研究機構. 型. 混合型 型. 攻擊型. 防禦型 型. 專利資訊提供 實際從事生產 專利交易平台. 買(含購買專利及取得授權) 圖 3: 依買賣(授權)高低程度區分專利市場參與者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雖未以實證準確度量各市場參與者買賣或授權佔總體之比率以精算出象限落 點,但從本文分類方式尚可以藉由圖 3 四種象限將所有市場參與者對於專利買賣 之程度(含授權與取得授權)作一簡單區分,從該圖即可發現專利聚集與專利交 易平台恰為立處於買賣程度最高與最低二象限內之市場參與者。. 13.

(28)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三款 專利聚集型態 patent pool. 防禦型 混合型 攻擊型. 以授權營利. patent aggregator 圖 4: 專利聚集的型態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本文認為專利市場參與者之買方及賣方為專利聚集,而專利聚集如上圖 4 可 分為四種類型,亦即下列各章所述之防禦型、攻擊型、以授權營利型及混合型; 此外,本文尚認為有專利聯盟(patent pool)21之類型值得一提,專利聯盟具有專利 聚集之現象,但出現於上述不同專利聚集類型中,亦即專利聯盟僅為各該功能性 專利聚集類型內聚集形成態樣之一,因而專利聯盟並非單獨列為專利聚集之一種 類型,而係於討論各該專利聚集時分別探討。. 由於專利係排他權,故以專利聯盟方式分享專利權之基礎法律機制(basic legal mechanism)便是 專利權所有人之間彼此放棄排他專利權限之協議。專利聯盟可能會有不同之形式,然其必然為分 享專利之互惠協議(reciprocal agreements)。請參見 Joshua A. Newberg, Antitrust, Patent Pools, and The Management of Uncertainty, 3 ATLANTIC L. J. 1, 2 (2000)。 14 21.

(29)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專利聚集為市場參與者類型之一,而其形成歸因於專利市場之茁壯與健全。 本文於此章節中藉由分析專利市場與其中最重要之角色,即專利制度,且著重在 與專利制度相關之經濟理論和專利市場形成、專利取得等背景因素,而得於本文 中逐步將專利聚集蓬勃發展、演變之市場背景完整分析,最後並透過專利商品 化、專利貨幣化等促進專利市場上交易頻繁之市場因素以及專利聚集交易模式、 價金計算等議題將專利聚集之基礎面相充分涵蓋於本章節,希冀在本章節之背景 結構建立下能有助於後續不同專利聚集與廣義專利聚集型態之專利交易平台分 析。. 第一節 專利制度相關之經濟理論 從立法政策觀察,以法律保護專利係基於促進創新與阻礙創新下之抉擇,該 具有一定期間排他權限之專利使市場上發明人、未生產產品之組織及實際從事生 產活動之企業間存在商業地位競相對抗之平衡。各市場參與者為取得專利建立合 作關係以獲取最大經濟效益,進而形成專利交易市場,而本文於下將以經濟角度 說明專利制度所帶來之效果與發展。. 第一項 以法律制度財產化之公共財 專利和其他智慧財產,例如著作權,同為資訊財,具有無體性、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22及非敵對性(non-rival)23之公共財(public goods)特色,係屬抽象 精神創作,在尚未經過法律制度保護下,一旦為發明人外之第三人所知悉,則難 以排除該第三人製造或使用之。理論上既屬於排他成本極高之公共財性質,似應 自由放任其予公眾所有,效率始得極大化,然而,由於創作發明之成本相當高, 在未有健全制度保障發明人之前提下,發明人將因創作成本過高且不願第三人以 低廉之複製成本大量製造其創作,故停止投注心力於創作,造成專利市場供給不 非排他性係指該財產並不排除特定人以外之人使用,要排除他人未經付費而享用該財貨之排他 成本極高,使得想要追求利潤極大化之私人企業不願意提供該種財貨,產生免費享受該財貨之搭 便車(free rider)現象。請參見謝哲勝等著,法律經濟學,頁 323-324,2007 年。 23 非敵對性係指該種財貨得讓許多人共享而不損及其中任何人之效用。請參見同前註,頁 324。 15 22.

(30)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足。 政府有鑑於上述專利之公共財特性,發明人缺乏創作之誘因,遂利用專利法 律制度之建立與保護以確保專利成為私有財產,使創作發明人有意願繼續提供其 發明24,惟政府並非藉由自行提供專利或對私人提供專利補貼之作法來彌補專利 供給不足25。如上之論述中可知專利供需難以藉由無法律制度保護之單純市場交 易者彼此間討價還價達成供需協議26,從財產法之觀點思考,一旦專利之精神創 作無法藉由私人彼此間互動及合作之議價過程達成供需均衡之協議時,即有藉由 法律之外力迫使市場達成一定均衡之必要。透過法律保障專利權人使專利成為財 產之效果即係所有權人得自由使用其所擁有之資源,且使用時亦不容許他人干 涉,而專利法所創造之範圍讓所有權人得隨自己意願行使權利27。在專利法之制 度下,賦予發明人具有排他性之財產權,使其獨享專利財產之社會價值,而獨佔 之現象亦使該擁有專利之人以壟斷獲得超過一般正常報酬之利潤,惟在專利私有 化之利潤極大化鼓勵下,專利制度同時帶來專利壟斷所造成數量過少、價格過高 之社會成本28,因此專利制度亦有其負面效果,詳見本文如下之論述。. 第二項 專利制度之促進創新 有認為不論是理論上或實證上都可看到專利所帶來之正面及負面效果,從概 念上觀察專利有促進創新和阻礙創新兩種面向29。就正面效果來說,專利之法律 制度如同前述,讓專利不再屬於公共財,為創新帶來誘因機制,有助於保護企業 請參見謝哲勝等著,同前註 22,頁 324-325。 本文認為我國事實上仍有少部分法令係針對專利補助,僅各該補助法令皆有其範圍或條件,例 如產業創新條例等。因此,確切而言,應指我國「主要」並非藉由對私人補助之政策作為專利供 給不足之解決手段。 26 私人間討價還價之議價理論(bargaining game)背後邏輯為賽局理論(game theory),而從議價過程 中得歸納為三個步驟,首先為建立彼此間對於專利之保留價值(thveat value),即交易雙方對於交 易標的所願意取得或付出之最低價值;其次為決定合作剩餘(cooperative surplus),即指視該交易 標的價值較低一方將資源移轉至認為價值較高一方所創造出之價值,例如交易之賣方視其財產之 價值為 100 元,而交易相對人視該交易標的為 200 元,則雙方間之合作剩餘為 100 元(等於 200 元減去 100 元) ;最後議價理論之最後步驟為:針對合作剩餘之分配達成協議,亦即雙方針對上述 合作剩餘之 100 元分配之比例,最終彼此所得之交易標的價值為:保留價值加平均分配之合作剩 餘。有認為在自願性之協議中,交易雙方所取得之價值至少必須為保留價值,否則理論上並無合 作之必要。請參見 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 著,溫麗琪譯,法律經濟學,頁 102-105,2002 年。 27 請參見同前註,頁 101。 28 請參見 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 著,溫麗琪譯,同前註 26,頁 162。 29 OECD, PATENTS AND INNOVATION: TRENDS AND POLICY CHALLENGES 9-10, (2004). 16 24 25.

(31)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之競爭優勢、鼓勵創新;就特定產業,如生物科技、藥品、化學,甚至電腦、機 械等,專利保護有助於創新,但對於其他產業而言,較為倚賴市場領導、學習曲 線、技術複雜性與互補性資產控制等,而專利則僅為公司保護之次要手段30。 事實上,專利除鼓勵創新之面向外,對於競爭亦有正面影響,雖專利提高新 進入者進入專利市場之障礙與創新門檻,增加非產業內競爭者進入產業之難度, 然專利制度使本來較無資力與商業人脈之小公司在面對大公司時亦有談判籌碼, 足以藉由專利讓大公司屈服,而專利制度將專利架構為排他性權限之資產,亦使 其成為吸引資金注入之決定性條件31。另外,專利使專利權人得藉由專利授權契 約獲得授權金之回收,並且相對於非以專利方式保護之保密技術或專門知識,專 利之取得須詳細揭露發明,更有助於技術傳播。. 第三項 專利制度之阻礙發展 若專利藉由法律達到私有財產化,而專利所有人與第三人間之交易卻甚為容 易,並無高度交易成本需要克服,則上述專利制度所帶來之負面效果應不存在; 惟專利制度確實造成創新發展之阻礙,究其所以造成阻礙發展之效果可大致上歸 因於交易過程中存在之所有協議障礙。援用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32解釋上述 交易過程之障礙,即為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其代表專利買賣或授權交易過 程之成本,該成本包含搜尋成本(search costs)33、議價成本(bargaining costs)34和執 行成本(enforcement costs)35等協議障礙;若更深究協議障礙之源頭或可認為係資 訊不公開所致,尤以議價成本為例,一旦雙方保留價值與合作結果之訊息皆為私 有,並不易取得資訊以做出合理交易判斷者,則專利權人任意定價,買方或取得 30. Richard C. Levin et al., 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87(3)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783, 793-802 (1987). 31 Joshua S. Gans et al., When Does Start-Up Innovation Spur The Gale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33(4)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571, 582-583 (2002). 32 若無交易成本,則所有資源皆可藉由市場交易達到社會產值最高之分配,且在無交易成本下, 法律甚至無存在之理由;然而市場存在交易成本,因此透過法律介入作出明確之私有財產制劃 分,解決財產權分配不清所導致之共有悲劇(tragedy of commons,請參見本文於下針對共有悲劇 之說明) ,有財產權者無須經其他眾多人之同意即可使用其財產,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使市場 交易成為可能。惟私有財產制亦可能有高市場交易成本,故須將財產權之分配一次到位,分配予 產值最大者,在分配結果並非最大產值者之情況下,仍可能藉由市場交易改變權利歸屬。請參見 簡資修,寇斯的法律經濟學,台灣法學,191 期,頁 80-85,2012 年 1 月 1 日。 33 簡言之,係指尋找專利買方或賣方所花費之成本。 34 即,與交易標的所有人或有專利授權權限者談判、協商所耗費之議價成本。 35 執行成本包含數種交易協議後,進行執行之監督交易參與者表現、處分違反協議者等成本。 17.

(32)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授權人亦隱藏交易信用等,使雙方對於交易結果抱持不信任,必將降低合作成功 之可能性。如將寇斯定理36應用於專利制度則可歸結為「當交易成本為零時,無 論法律如何分配專利權之歸屬,交易雙方私下協議皆可使技術相關之專利資源達 到有效率之使用」37,當然亦無造成阻礙創新之效果;然而現實狀況下,為鼓勵 專利權人發明,政府以專利制度賦予獨佔期間,該透過法律介入之手段雖有助於 降低財產權混亂之交易成本,使專利相關資源有效分配,但獨佔期間形成壟斷現 象,且不易取得交易相關資訊,使財產權明確後之專利交易亦存在高成本。詳言 之,專利制度存在其他負面效果,即專利保護對競爭與技術傳播造成阻礙效果, 該效果於專利限制核心知識或基礎發明之接觸時更為明顯。由於專利賦予專利權 人一定期間獨佔之權限,專利權人得制定較高市場價格並限制市場專利銷售數量 38. ,並且當專利權人企圖阻止競爭對手取得關鍵技術或阻礙其進入市場之際,專. 利更有強化其談判地位之功能,對於無談判地位或談判地位較為弱勢者,專利之 存在將阻礙創新發展。 原則上,當一個國家增強其專利權保護,其必須在眾多選擇中取得平衡。以 封閉經濟體系觀察,專利權如同上述,為發明人提供發展新知識之誘因,因而隨 時間經過,新產品、新資訊等亦隨之增加;惟從效率面觀察,賦予專利權僅為鼓 勵創新之次佳手段,蓋其賦予一定市場排他期間可能使目前競爭程度降低,導致 資源分配之策略性扭曲。然而,因專利保護有一定期間,故亦有助於極小化市場. 有認為寇斯定理所解決之問題係與個人行為相關之社會成本(social costs),而該社會成本即一 般所謂之外部性(externalities),其並未被交易雙方實際考量在交易中。其亦認為在寇斯定理之概 念,係假設政府干預對解決外部成本是必要的,而資源之權利若經過適當定義(本文認為係指資 源之權利所有人經過明確分配或辨認) ,且不存在交易成本,則外部成本之問題將會被私人彼此 在市場中之議價行為所解決。換言之,在資源經過私有財產權分配後,受到外部性影響之雙方 (受益者或受害者)將針對外部成本進行協議,由高價值使用者來決定資源最好之配置。因此, 若總結上述寇斯定理即可發現:若假設人為理性且沒有交易成本,並且在議價上沒有法律上之障 礙,則所有錯誤之資源配置將在市場中藉由私人議價行為被調整。 然而,本文認為傳統外部性係指一人行為造成他人之損害,使他人承擔成本,因此需藉由法律限 制該造成他人損害者,例如罰款等,將外部性內部化,使社會產值最大,惟寇斯定理對於上述經 濟學家皮古(A. C. Pigou)所提出之傳統外部性概念並不認同,其提出損害具有相互性之概念,其 並非係一人對他人所造成之損害,而係雙方共同之決定。從資源競爭之角度而言,一人所造成他 人損害之結果或可能產生較他人損害更高之產值,因此他人所受之損害為犧牲(代價)。故本文認 為上述寇斯定理係為解決外部性之論點中,應將外部性修正為外部成本或更精確定義該外部成本 之問題為交易成本。請參見 DAVID LINDSAY,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COPYRIGHT, CONTRACT AND MASS MARKET LICENCES 14-15 (2002);大衛.傅利曼(David D. Friedman)著,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 律的對話,頁 61-67,2002 年;簡資修,同前註 32,頁 80。 37 請參見 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 著,溫麗琪譯,同前註 26,頁 114-117、122-123。 38 本文認為此所指之市場銷售數量係廣泛包含專利授權及買賣。 18 36.

(33)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排他所帶來之成本39。從開放經濟體系觀察,世界貿易組織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 之最低標準;授權成為國際間技術移轉之關鍵,對技術出口國(technologyexporting)而言,愈強之專利保護愈能鼓勵技術移轉與當地創新,然而部分發展中 之國家則認為專利權保護愈謹慎,僅係增強潛在授權廠商之獨占力量,對技術進 口國家(technology-importing)造成損害40。技術之進出口對於已開發或發展中國家 有不同意義之原因在於已開發國家擁有先進、完備之技術,愈強勢或完整之專利 制度保護愈有助於其將技術推廣至其他國家,同時防止他人模仿其技術;惟對發 展中國家而言,整個國際經濟體系對於專利權保護愈嚴格,愈限制發展中國家之 創新,蓋發展中國家創新過程中需運用大量技術,該技術卻常處於他人一定期間 排他之狀態,故經常面臨踩踏他人專利、造成侵權之地雷。. 第二節 專利市場之濫觴 對於知識為基礎(knowledge-based)之經濟體系而言,專利權因具有一定期間 之排他權限,故係一影響經濟體系之重要因素,且成為被買賣及授權之資產;在 這樣買賣及授權專利之經濟體系下,市場參與者交換專利價值,因而稱為專利市 場(patent market)41。雖早期已有一定範圍之專利市場,專利所有人與買方進行少 量之專利買賣交易,但現今因存在專利叢林現象,並且以主張專利作為獲利手段 之訴訟量遽增,使得專利市場蓬勃發展,故於此分析專利叢林與專利訴訟對於專 利市場形成之貢獻,此外亦於本節針對專利市場上之專利取得方式深入分析。. 第一項 專利叢林與訴訟興起 科學之本質為累積之創新(cumulative innovation),即每一個發明皆係建立於 眾多先前之發現,而累積創新則為科學方法之中心。先前眾多之發現雖建立研發. 39. Carsten Fink & Keith E. Maskus, Why We Stud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DEVELOPMENT : LESSONS FROM RECENT ECONOMIC RESEARCH 1, 3 (Carsten Fink & Keith E. Maskus ed.,2005). 40 Guifang(Lynn) Yang & Keith E. Mask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Licensing: An Econometric Investigation, 137(1)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58 (2001), reprinted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DEVELOPMENT : LESSONS FROM RECENT ECONOMIC RESEARCH 111-132(CARSTEN FINK& KEITH E. MASKUS ed., 2005). 41 RPX Corporation (2012) SEC Form 10-K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12. 19.

(34) 專利聚集之運作模式分析. 第二章 專利聚集形成之市場背景. 知識金字塔,並成為後續研究人員或科學家之基礎知識,藉著先前發現得創造更 多新技術。然而為利用先前發明人之專利,後續研究人員或科學家需要支付授權 金等以取得先前專利所有人之同意,使智慧財產權之法制體系阻礙知識金字塔之 高度與建造42,專利亦儼然形成叢林,產品生產者、研究人員等皆須穿越重重阻 礙始得生產新產品、研發新技術。 專利固然遍布所有產業,然而極大比例之專利集中於資訊科技產業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及生物科技產業,並且專利制度本即有反共有理論 (anticommons)43之討論爭議,惟該產業集中現象加深專利法上反共有理論 (anticommons)之隱憂。在該理論下,專利權掌握在許多不同專利權人手中,因此 公司雖欲生產產品,但無法自該不同專利所有人處獲得所有需要之專利,使其難 以進行生產。上述問題在半導體、通訊、軟體公司尤其明顯,蓋其產品皆整合數 以計千之零組件,取得各零組件之專利或授權較其他產業更為困難44。 上述專利由不同專利所有人擁有,造成生產一件產品時需要取得相關數以計 千零組件專利之現象即為專利叢林現象(patent thicket),該一系列相互堆疊 (overlap)之專利使欲發展新技術商業化者須取得眾多專利權人之授權,而專利叢 林現象對於生產新產品者而言更是充滿荊棘,在通過專利叢林之際,無可避免地 耽誤發展時點,並且幾乎所有資訊科技產品皆容易在非故意情況下侵害他人專利 權。此外,專利核准之標準亦與專利叢林有關,核准之標準愈低,愈促進專利叢 林形成,相對地,交易成本愈高,對發明人之創新設下愈多困難45。累積創新與 先前之眾多專利對於發明人而言在此情況下並非鼓勵發明,反而成為阻礙。 42. Carl Shapiro, Navigating the Patent Thicket: Cross Licenses, Patent Pools, and Standard Setting, in 1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 118, 119-120 (Adam B. Jaffe, Josh Lerner & Scott Stern eds., 2001). 43 Commons(共有)與 Anticommons(反共有)係兩個相對理論,一般對該二種概念係用共有之 悲劇(tragedy of commons)與反共有之悲劇(tragedy of anticommons)來說明。共有之悲劇係指,某一 資源之淨價值應依據其投入,而其投入在未設有一定限制數量之使用者時,將因資源未進行有效 管理,產生過度使用現象(over usage),使該資源之潛在價值被浪費或消散,無法使資源產生最大 價值,因此有認為上述未限制使用者數量所導致不效率之解決方式為所有權之分配;簡言之,在 各資源或資產已分配所有權人後,資源即非免費使用或使用需要付出成本,則資源將不會產生過 度浪費之不效率。然而,為因應共有之悲劇而分配資源所有人,亦導致反共有之悲劇。 反共有之悲劇因各資產皆有所有權人,該所有人可自行使用並排除他人使用該資產,使得他 人無法任意使用資源,故產生資源低度使用(under usage)現象,同時亦使得創新因必須經許多所 有權人之同意而受到阻礙。請參見 James M. Buchanan & Yong J. Yoon, Symmetric Tragedies: Commons and Anticommons, 43(1)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 2-4 (2000)。 44 Mark A. Lemley, Ignoring Patents, 2008 MICH. ST. L. REV. 19, 19 (2008). 45 James Bessen, Patent Thickets: Strategic Patenting of Complex Technologies, RESEARCH ON INNOVATION WORKING PAPER 1, 1 (2003). 20.

數據

表 1:  專利市場參與者
圖 4:  專利聚集的型態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patent aggregator 防禦型 攻擊型  以授權營利 混合型  patent pool
表 4: 2008 年輝瑞及惠氏產品線(部門)與治療領域與 2009 年輝瑞產品線(部門)與治療領域
圖 9: Acacia Research Group LLC 之策略系統活動圖  資料來源:本文參考麥可波特活動系統圖自行繪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线性拟合与二次拟合 数据拟合的线性模型 一次多项式拟合公式..

„ 傳統上市場上所採取集群分析方法,多 為「硬分類(Crisp partition)」,本研 究採用模糊集群鋰論來解決傳統的分群

US Democratic Senator Elizabeth Warren — an outspoken critic of Wall Street and nemesis of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 on Monday entered next year’s race for the White House.

搜集 / 分析 再作探究 資料.. 一起試教

Client: Angular 、 Cordova Server: Node.js(Express) 資料庫: MySQL. 套件管理: Node Package

收集 整合 分析

By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Chung Hua University for objects, to make use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considers the

In short-term forecasting, it is better to apply Grey Prediction Model on Steer-By-Wire and Carbon NanoTube-Field Emission Displays; and to apply Holt exponential smoothing model